姜黄素的提取4
新鲜姜黄的分析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新鲜姜黄的基本成分及其性质。
2. 学习使用化学方法对新鲜姜黄进行定性分析。
3. 掌握实验操作的技能和注意事项。
二、实验原理新鲜姜黄是一种具有浓郁香味的黄色根茎类植物,其主要成分为姜黄素(Curcumin)。
姜黄素是一种多酚类化合物,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如抗氧化、抗炎、抗肿瘤等。
本实验通过化学方法对新鲜姜黄进行定性分析,主要检测其中的姜黄素含量。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新鲜姜黄、无水乙醇、氢氧化钠、盐酸、铁氰化钾、硫酸、苯酚、碳酸钠等。
2. 实验仪器:电子天平、研钵、烧杯、试管、移液管、滴定管、试管架、酒精灯、磁力搅拌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
四、实验步骤1. 新鲜姜黄的制备(1)将新鲜姜黄洗净,去皮,切成小块。
(2)将姜黄块放入研钵中,加入适量无水乙醇,研磨成匀浆。
(3)将匀浆过滤,收集滤液,备用。
2. 姜黄素的提取(1)取一定量的滤液,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为8.5。
(2)加入适量的铁氰化钾溶液,搅拌均匀,室温下放置30分钟。
(3)加入适量的盐酸溶液,调节pH值为4.5。
(4)加入适量的硫酸,搅拌均匀,室温下放置30分钟。
(5)加入适量的碳酸钠溶液,调节pH值为8.5。
(6)将混合液过滤,收集滤液,备用。
3. 姜黄素的定量分析(1)取适量的滤液,用移液管移入比色皿中。
(2)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滤液在最大吸收波长(约425nm)处的吸光度。
(3)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姜黄素的含量。
4. 标准曲线的绘制(1)取不同浓度的姜黄素标准溶液,用移液管移入比色皿中。
(2)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标准溶液在最大吸收波长(约425nm)处的吸光度。
(3)以吸光度为纵坐标,浓度(mg/mL)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新鲜姜黄的制备实验过程中,新鲜姜黄经过研磨、过滤等步骤,得到较纯净的滤液,为后续实验提供了良好的实验材料。
2. 姜黄素的提取实验中,通过调节pH值、加入铁氰化钾、盐酸、硫酸和碳酸钠等试剂,成功提取了姜黄素。
姜黄素不同提取方法比较研究

姜黄素不同提取方法比较研究作者:陈雁虹,秦波,张媛媛,程伟,吕圭源,叶祖光【摘要】目的对5种提取姜黄素的不同方法进行比较。
方法以各法提取所得的姜黄素含量与得膏率作为评价指标,优选姜黄素的提取工艺。
结果80 V 乙醇温浸提取姜黄素所得的含量最高,为姜黄素的优选提取工艺。
结论该法提取姜黄素含量高,操作简单,稳定可行。
【关键词】姜黄;姜黄素;提取方法姜黄(Curcuma longa L.)来源于姜科植物姜黄的干燥根茎,主要产于我国四川、云南、广西、广东、福建、台湾等地。
姜黄性温,味辛、苦,具有破血行气、通经止痛的作用,常用丁•胸胁刺痛、闭经、癥瘕、风湿肩臂疼痛、跌扑肿痛等[1]。
姜黄的化学成分包括姜黄素类化合物(curcumins)、萜类化合物(Terpenoids)、留醇类化合物(sterols)、糖类化合物(Carbohydrates)及微量元素等。
其中姜黄素类化合物主要包括姜黄素(curcumin)、去甲氧基姜黄素(demethoxy-curcumin)和双去甲氧基姜黄素(bisdemethoxycurmmin) [2]。
姜黄素(C21H2006)为醇溶性二苯基庚烃类化合物,不溶于冷水,微溶丁•乙醚和苯,加热时溶于乙醇、乙二醇,易溶于冰醋酸和碱溶液。
姜黄素在高温、强酸、强碱或强光环境中稳定性较差[3],因此提取温度不宜过高。
目前,其主要提取方法有甲醇、乙醇有机溶剂提取法、碱水热提法、酶解提取法、外场辅助提取法等,本实验选用碱水热提、酶解提取、乙醇回流提取、乙醇温浸提取、乙醇渗漉提取5种方法,对各法提取所得的姜黄素含量与得膏率进行了考察比较,为姜黄素的研究提供参考和依据。
1仪器与试药FZ102微型植物试样粉碎机(北京市永光明医疗仪器厂);DZKW-S-4电热恒温水浴锅(北京市永光明医疗仪器厂);DZF-6050真空干燥箱(上海一恒科技有限公司);AB135-S电子分析天平(瑞士梅特勒-托利多公司);Agilent 1100高效液相色谱仪(安捷伦科技有限公司)。
姜黄素的功能特性及其在肉鸡生产中的应用

姜黄素的功能特性及其在肉鸡生产中的应用
于艳秋
【期刊名称】《新农业》
【年(卷),期】2024()2
【摘要】姜黄素是由姜黄中提取的多酚类色素,具有抗菌、抗病毒、抗氧化、抗炎、降血糖、降血脂的功能,姜黄素的安全性强、对人畜无毒,作为肉鸡添加剂使用可提
升肉鸡的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免疫力,并改善鸡肉品质。
1功能特性姜黄素及
其衍生物对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幽门螺杆菌、沙门氏菌等具有抗菌作用。
姜黄素可抑制病毒的复制和对宿主细胞的入侵,降低病毒对机体的损害。
【总页数】1页(P56-56)
【作者】于艳秋
【作者单位】内蒙古赤峰市元宝山区农牧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85
【相关文献】
1.姜黄素的理化特性、抗氧化功能及其在肉鸡生产中的应用
2.姜黄素的生理活性及其在肉鸡生产中的应用
3.姜黄素的提取、生理功能及其在肉鸡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进展4.姜黄素在肉鸡生产中的研究与应用5.益生芽孢杆菌在肉鸡生产中的应用进
展及其应具备的特性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天然药物化学实验报告

天然药物化学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天然药物化学实验摘要:本实验采用天然药物提取法,以姜黄素为目标化合物,通过溶剂提取、分离纯化和结构鉴定等步骤,成功地从姜黄中提取出姜黄素。
利用紫外-可见光谱法对姜黄素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并对其结构进行了确认。
实验结果表明,本实验方法可用于姜黄素的提取和纯化。
引言:天然药物在中药领域有长久的历史,并且越来越被广泛应用于药物研究和治疗中。
本实验旨在利用化学方法从天然药物中提取目标化合物,以姜黄素为例进行研究。
姜黄素是姜黄根茎中的有效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和抗癌等多种生物活性。
实验材料与仪器:1.实验材料:鲜姜黄,无水乙醇,乙酸,氯仿,丙酮等。
2.实验仪器:电子天平,恒温槽,高速离心机,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
实验步骤:1.预处理姜黄样品:将鲜姜黄切碎并研磨成细粉,加入无水乙醇溶液中,将其置于40℃的恒温槽中提取一段时间。
2.溶剂提取:将提取液过滤,所得过滤液用氯仿萃取,重复该步骤两次,所得的有机相合并,并经旋转蒸发机蒸发浓缩。
3.分离纯化:将提取液溶解在正己烷中,通过硅胶柱层析法进行分离纯化。
首先用正己烷进行洗脱,之后用氯仿-甲醇(20:1)溶液进行洗脱。
4.结构鉴定:通过紫外-可见光谱法进行姜黄素的定性和定量分析,利用相对滴定法测定含量,并与标准品对照鉴定。
实验结果:1.提取纯化:通过溶剂提取和硅胶柱层析法,成功地从姜黄中提取出纯化的姜黄素。
提取纯化过程中,利用纸色谱法监测样品的纯化情况。
2.结构鉴定:利用紫外-可见光谱法对姜黄素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
通过比对标准品和实验样品的吸收峰位置和峰高,确认了所提取的化合物为姜黄素。
讨论与结论:本实验通过天然药物提取法和硅胶柱层析法成功地从姜黄中提取纯化了姜黄素,并进行了结构鉴定。
实验结果显示,本实验方法可用于姜黄素的提取和纯化,并通过紫外-可见光谱法对姜黄素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
本实验为天然药物的提取和纯化研究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对于深入研究姜黄素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姜黄中姜黄素的提取工艺

2023-11-10
CATALOGUE
目 录
• 姜黄与姜黄素概述 • 姜黄素提取工艺流程 • 不同提取方法的比较 • 姜黄素提取工艺优化 • 姜黄素提取实例与效果分析 • 姜黄素提取工艺展望与建议
01
CATALOGUE
姜黄与姜黄素概述
姜黄与姜黄素的定义
姜黄
姜黄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分布于印度、中国和日本等地区,具有浓郁 的香气和独特的味道。
05
CATALOGUE
姜黄素提取实例与效果分析
实例一:传统溶剂提取法
提取原理
01
利用有机溶剂对姜黄素进行提取。
提取过程
02
将姜黄原材料用破碎机破碎浓缩得到姜黄素提取物。
效果分析
03
操作简单,但提取效率低,有机溶剂使用量大,容易造成环境
污染。
实例二:超声波辅助提取法
提取原理
利用超声波的振动作用辅助溶剂更好地渗透进姜黄原材料 中。
提取过程
将姜黄原材料加入有机溶剂中,利用超声波发生器产生的 振动作用使溶剂更好地渗透进原材料,过滤去除杂质,浓 缩得到姜黄素提取物。
效果分析
提取效率较高,但需要使用大量的有机溶剂,且超声波设 备成本较高。
实例三:超临界流体萃取法
提取原理
效果分析
提取效率较高,对环境友好,但需要控制好酶的种类和作用条件, 工艺较为复杂。
06
CATALOGUE
姜黄素提取工艺展望与建议
发展新型提取工艺
1 2
超声波辅助提取
利用超声波的空化作用和机械作用,加速姜黄素 在水或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和扩散,提高提取效率 。
微波辅助提取
通过微波加热,使姜黄原料中的细胞破裂,释放 出姜黄素,具有快速、高效的特点。
姜黄中姜黄素的提取工艺研究

姜黄中姜黄素的提取工艺研究————————————————————————————————作者:————————————————————————————————日期:姜黄中姜黄素的提取工艺研究-工程论文姜黄中姜黄素的提取工艺研究姜黄中姜黄素的提取工艺研究Study of the Extraction Process of Curcumin in Curcuma牛睿NIU Rui;韩宁娟HAN Ning-juan;方欢乐FANG Huan-le;许乐XU Le(西安培华学院,西安710125)(Xi′an Peihua University,Xi′an 710125,China)摘要:从中药材姜黄中提取主要成分姜黄素的提取工艺及最优实验条件的研究,选择回流提取法及超声波提取法进行比较,得出最优提取方案。
采用乙醇加热回流法、超声波提取法进行四因素三水平正交实验。
结果显示提取条件为浓度65%乙醇,提取两次,药材倍数为5—10倍,提取时间2小时;超声功率40W,温度控制在室温,料液比1:15,提取时间45min,采用75%的甲醇作为溶剂时,姜黄素提取率较高。
因此适宜的提取条件可提高姜黄素的提取量,简化实验操作,节省物料。
Abstract: This article studies the extraction technology of curcumin in curcuma and the optimal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The refluxing extraction method and ultrasonic extraction method are compared to get the optimal extracting solution. It adopts ethanol heating reflux method and ultrasonic extraction method for four factors three levels orthogonal experiment. Results show that the extraction conditions are: concentration 65% ethanol, twice extraction, medicinal herbs multiplesof 5 to 10 times, extracting time: 2 hours. 40W ultrasonic power, room temperature, solid-liquid ratio 1:15, extracting time: 45 min. When using 75% methanol as solvent, the curcumin extraction rate is higher. Therefore suitable extracting conditions can increase the extraction of curcumin, simplify the experimental operation and save material.关键词:姜黄;姜黄素;提取;正交试验Key words: turmeric;curcumin;extraction;orthogonal test 中图分类号:R2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5)20-0189-020引言姜黄(Cuicuma longa L.)为姜科姜黄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其主要成分为姜黄素,药用部位为其干燥根茎,性温、味苦、入心、肝、脾经。
姜黄素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姜黄素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姜黄素是从姜黄中提取的一种活性成分,被广泛应用于医学、保健和美容领域。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姜黄素已经成为热门的研究领域,其功效和作用也备受关注。
本文将介绍姜黄素的功效与作用,并列出了一些使用姜黄素时的禁忌。
一、姜黄素的功效与作用1. 抗氧化作用姜黄素是一种天然的抗氧化剂,可以中和自由基,降低氧化应激,保护细胞膜的完整性,减少氧化损伤,有助于预防多种慢性疾病的发生,如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等。
2. 抗炎作用姜黄素具有强大的抗炎作用,可以抑制多种炎症介质和炎症细胞的活化,减轻炎症反应,缓解疼痛、肿胀和红肿等炎症症状。
姜黄素可用于治疗关节炎、炎症性肠病等炎症性疾病。
3. 免疫调节作用姜黄素可以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力,提高抗感染能力。
姜黄素还可以抑制免疫过度活化,防止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
4. 抗肿瘤作用姜黄素具有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和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
研究发现,姜黄素可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迁移,减少肿瘤的侵袭和转移,提高放化疗的疗效。
5. 促进消化作用姜黄素可以增加胃酸和胆汁分泌,促进消化液的生成和排泄,有助于消化食物,减少胃肠道问题的发生,如胃肠胀气、胃灼热、胃溃疡等。
6. 降脂作用姜黄素可以降低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预防和改善动脉粥样硬化,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
7. 保护肝脏作用姜黄素可以抑制肝细胞的氧化损伤,减少肝脏脂质过氧化,保护肝细胞的结构和功能,预防和改善脂肪肝、肝炎等肝脏疾病。
8. 抗菌作用姜黄素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可以抑制多种细菌、病毒和真菌的生长和繁殖,起到预防和治疗感染性疾病的作用。
9. 抗衰老作用姜黄素可以减少氧化损伤,保护细胞的DNA和蛋白质,提高细胞的抗氧化能力和修复能力,延缓细胞的老化过程,起到抗衰老的作用。
10. 抗癌作用姜黄素可以干扰癌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转移,调节多种信号通路和基因的表达,减少肿瘤的恶性程度,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姜黄素含量的测定方法

姜黄素含量的测定方法
姜黄素是从姜科植物姜黄中提取的一种色素,可用于食品、药品和化妆品等领域。
以下是一些测定姜黄素含量的方法:
1.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这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方法,通过将样品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利用色谱柱对姜黄素进行分离,并使用检测器对其进行检测和定量。
2.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UV-Vis):姜黄素在特定波长下具有吸收特性,通过测量样品在该波长下的吸光度,可以计算出姜黄素的含量。
3. 薄层色谱法(TLC):该方法将样品点在薄层板上,然后在展开剂中展开,使姜黄素分离。
通过观察色斑的位置和大小,可以初步定性和半定量分析姜黄素的含量。
4. 荧光光谱法:姜黄素在特定激发波长下会发出荧光,通过测量荧光强度可以定量分析姜黄素的含量。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选择哪种方法取决于实验需求、设备条件和样品特性等因素。
在进行姜黄素含量测定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并严格按照操作步骤进行实验,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SA
SSB SSC SSE
n
2
2 2 2
MSSA=SSA/2 FA=MSSA/MSSE
MSSB=SSB/2 FB=MSSB/MSSE MSSC=SSC/2 FC=MSSC/MSSE MSSE=SSE/2
2
s
xi x i 1 n 1
S S A 3 ( i )
表2 实验安排及结果表 A(%) min B(n 倍体积) C(v/m· -1) 50 70 90 50 70 90 50 70 90 655.54 1246.19 1162.57 218.51 415.40 387.52 196.89 3 6 9 6 9 3 9 3 6 929.31 999.93 1135.06 309.77 333.31 378.35 68.58 2 3 4 4 2 3 3 4 2 1040.05 1128.42 895.83 346.68 376.14 298.61 77.53
(4) 结论:
由表2 得到因素的主次顺序依次为乙醇浓度(A) 、 渗漉速度(C)、溶剂的量(B)。主要因素应取最好的水 平,而次要因素则可根据成本、时间、收益等方面的 统筹考虑选取适当的水平。由此得到各因素的最佳搭 配为A2B3C2。
不足之处
正交试验的直观分析法简便、直观、计算量小,但 不能估计试验误差,即不能区分试验结果的差异是由各 因素的水平变化而导致,还是由试验的随机波动而导致。 很多正交试验都没能考虑这一问题。 要解决此问题,可以对试验结果做方差分析。在对 正交试验做方差分析时,必须估计随机误差,而随机误 差是通过正交表上空白列得到的。由于空白列中没有因 素作用,因此正好反映随机因素所引起的误差,该空白 列在方差分析中常被称为误差列。
提取量(m/mg) 184.45 443.33 373.97 171.25 461.25 394.25 299.84 350.61 394.35
表4 方差分析表
F=s2大/s2小 方差 方差来 离差平方和 自由度 源 A 68104.350 2 34052.175 146.25 B 7286.707 2 3643.354 15.65
400
提 取 量 (
300
乙 醇 浓 度 (
)
m/mg
200
)
100
0
20
40
60
80
100
120
%
440 420 400
提 取 量 ( )
380 360 340 320 300 280 0 2 4 6 8 10 12
溶 剂 的 量 (
n
倍 体 积 )
m/mg
400
350
提 取 量 ( )
300
提取量/(mg)
(3)验证实验
对主要因素,选指标最好的那个水平,本实验 A选A2,C选C2 ;对次要因素,根据节约方便的原则 选择因素,B选B1。对A2C2B1、 A2C2B2、 A2C2B3 进行验证试验,而A2C2B3不在所做的九次试验中。 故补做实验A2C2B3结果如下: 实验序号 实验条件 提取量(m/mg)
提取量(m/mg) 184.45 443.33 373.97 171.25 461.25 394.25 299.84 350.61 394.35
正交试验结果分析方法:
1、直接对比法
2、直观分析法
3、方差分析法
一、直接对比法 就是对试验结果进行简单的直接对比。该 法虽然对试验结果给出了一定的说明,但是这 个说明是定性的,而且不能肯定地告诉我们最 佳的成分组合。
1
2 3
A2C2B1
A2C2B2 A2C2B3
184.45
443.33 481.02
通过做补充试验,可见A2B3C2 为最优组合,得到姜 黄素的提取量达到481.02mg ,大于正交试验结果中的最 高值461.25mg ,说明利用正交试验优化姜黄素的提取工 艺是成功的。同时还应该对A2B3C2 做重复实验,以排除 偶然因素引起的误差,结果如下: 实验序号 1 2 3 实验条件 提取量(m/mg) A2C2B3 A2C2B3 A2C2B3 484.32 486.53 485.37
表2 实验安排及结果表 A(%) min B(n 倍体积) C(v/m· -1) 50 70 90 50 70 90 50 70 90 655.54 1246.19 1162.57 218.51 415.40 387.52 196.89 3 6 9 6 9 3 9 3 6 929.31 999.93 1135.06 309.77 333.31 378.35 68.58 2 3 4 4 2 3 3 4 2 1040.05 1128.42 895.83 346.68 376.14 298.61 77.53
(3)表头设计
本例不考虑交互作用,将因素A、B、C、 分置于2、3 、4 列,1列安排误差项,并将因 素的各水平代入,按正交表安排做完九次试 验,所得结果记录于表的末列。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K1 K2 K3 k1 k2 k3 R
误差项 1 1 1 2 2 2 3 3 3 992.75 1026.75 1044.80 330.92 342.25 348.27 17.35
3 2
2
3
70
90
6
9
9
3
4
4
(2)选择适合试验的正交表
究竟选用哪种正交表,要根据因素和水平的多 少以及试验费用的情况而定,一般地讲,要求试验 精度高的可选试验次数多的正交表,试验费用较贵 的,可选试验次数少的正交表。此题属三因素三水 平问题,因此选择LN(3S)型的正交表,不考虑交 互作用时,S≥3,因而L9(33)是满足条件的最小正 交表,所以选择正交表L9(33)。
探究姜黄素的提取的最佳条件 :
姜黄素是姜黄中的主要活性成分,是一种从 姜科植物姜黄等的根茎中提取得到的黄色色素。不 溶于水,溶于乙醇、丙二醇,易溶于冰醋酸和碱溶 液。 在优化其提取工艺时,首先应确定正交试验需 要考察的因素和水平。
如何确定因素和水平:
根据试验的目的,确定试验要考察的因素, 如果对事物的变化规律了解不多,因素可以多取 一些,如果对其规律已有相当了解,可以准确判 断主要因素,这时因素可取少一些。每个因素的 水平数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等。重要的因素或者特 别希望详细了解的因素,水平可多取一些,其余 情况水平可取少一些。
(2)绘制因素与指标趋势图
确定因素的主次顺序以各因素水平为横坐标, 试验指标的平均值为纵坐标,绘制因素与指标趋势 图。由图可以更直观地看出试验指标随着因素水平 的变化而变化的趋势,可为进一步试验指明方向。
因素指标趋势图 450 400 350 300 250 200 150 100 50 0 A1 A2 A3 B1 B2 B3 C1 C2 C3
正交试验探究姜黄素提 取的最佳条件
指 导 老 师:曾云龙 第 五 组: 卢艳萍 何思良 廖志希 郝艳雷 喻 谢
正交试验设计方法:
是一种研究多因素多水平的一种设计方法。 它是根据正交性从全面试验中挑选出部分有代 表性的点进行试验,这些点具备“均匀分散, 齐整可比”的特点。 试验的目的是:制定试验方案,探讨最优 的试验条件。
250
v /mL·min)
(
渗 漉 速 度
m/mg
200
150
100 0 1 2 3 4 5 6
(1)选因素、定水平
表1 因素水平表
因素
水平 水平 1 2 1 3 因素
乙醇浓度 A(%) 乙醇浓度 50 A(%)
70 50 90
溶剂的量 B(n倍体积) 溶剂的量 3 B(n倍体积)
6 3
渗漉速度 C(v /mL· -1) min 渗漉速度 2 min) C(v /mL·
二、直观分析法 直观分析法是通过对每一因素的平均极差 来分析问题。通过极差,就可以找到影响指标 的主要因素,并可以帮助我们找到最佳因素水 平组合。
(1)确定因素的主次顺序
用同一因素各水平下平均提取量的极差R 来反映各因素的水平变动对试验结果(提取量) 影响的大小。由表2 得到因素的主次顺序依次 为乙醇浓度(因素A) 、渗漉速度(因素C) 、 溶剂的量(因素B) 。
明确试验目的,确定试验指标
本实验研究乙醇浓度、溶剂的量、渗漉速度在 不考虑交互作用的情况下各因素对姜黄素的提取的 影响,并寻求最佳的提取条件。
说明:该实验使用渗漉法来提取姜黄素。即将适
度粉碎的药材置渗漉筒中,由上部不断添加溶剂, 溶剂渗过药材层向下流动过程中浸出药材成分的 方法。该法常用不同浓度的乙醇或白酒做溶剂。
C
误差
9189.642
465.667
2
2
4594.821
232.8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4
19.73
取显著性水平α=0.05,已知F0.05 (2,2) =19.0
FA>FC>F0.05
FB<F0.05
由表4知,因素A的F 值远大于19.0 , 即因 素A 对试验结果影响极显著;因素C 的F 值 略大于19.0, 即因素C对试验结果影响显著; 因素B 的F值小于19.0 , 即因素B 对试验结果 有一定影响。因此,因素A 为主要因素,因 素C 和因素B 为次要因素。因此,本试验各 因素的最佳搭配为A2B3C2,即最佳组合为9 倍体积的70%乙醇,以3mL/min速度渗漉, 结论与直观分析法相同。
三 方差分析法
方差分析讨论的是生产和科学试验中有哪些因 素对试验结果有显著作用,哪些因素没有显著作用。 讨论的是一个因素对试验结果是否有影响称为一元 方差分析,讨论的是多个因素对试验结果是否有影 响称为多元方差分析。
表3 方差分析表
方差 离差平方 自由 来源 和 度 方差 F=s2大/s2小
A
B C 随机 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