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的进化(竞赛试题)

生物的进化(竞赛试题)
生物的进化(竞赛试题)

第七章生物得进化

一、单项选择题

1.(湖南99初赛)若要通过模拟实验来验证生命进化得第二阶段,应选取得实验材料就是

①海水②NH3、CH4③核苷酸④氨基酸⑤蛋白质⑥核酸⑦粘土

A ①②③④⑦

B ①⑤⑥

C ②③④

D ①②⑤⑥⑦

2.(湖南97初赛;江苏98)原始生命必需具备得两个基本特征就是

①生长发育②应激性③新陈代谢④遗传变异⑤细胞结构⑥能够繁殖

A ③⑥

B ②④

C ③⑤

D ①⑤

3.(广西97;湖南97初赛;江苏98,99)在生命起源得化学进化过程中,第二阶段形成得物质就是

A NH3、CH4

B 嘌呤、嘧啶

C 单糖、核苷酸

D 原始得蛋白质、核酸

4.(新疆99)生命起源得“化学进化论”已为广大学者所认同,这一假说与“自然发生论”有一点就是相同得,这个相同点就是

A 生命都就是从非生命物质中突然产生得

B 生命都就是从非生命物质产生得

C 生命所在目前条件下从非生命物质产生

D 生命发生就是与宇宙中某些星球得生物相关

5.(湖南98初赛)在生命起源得化学进化进程中,原始界膜得出现发生在

A 第一阶段

B 第二阶段

C 第三阶段

D 第四阶段

6.(湖南97复赛;陕西99)据研究原始大气得成分与现代大气得成分大不相同,在完成原始大气向现代大气得演变过程中。起决定作用得就是

A 自养型细菌

B 异养型细菌

C 蓝藻

D 绿藻

7.(河南97预赛;陕西99)与原始生命得结构组成相似得细胞内容物就是

A 核仁

B 线粒体

C 核糖体

D 病毒T

8.(广西98)生化分析得知,人体体液中得Na+、K+、Ca2+、Mg2+、Cl-等无机盐离子得比例跟海水相应比例接近,这个事实证明

A 人类也适应海洋生活

B 人类起源于海洋

C 原始人靠饮海水生活

D 原始海洋就是生命起源得场所

9.(湖北99)原始地球得大气作为生命起源得原料条件,它得成分中没有

A 红元素

B 氧元素

C 游离态氮

D 游离态氧

10.(江苏99;安徽97)地球上生命起源过程中最关键得一个阶段就是

A 氨基酸、核苷酸等有机小分子得形成

B 原始得蛋白质、核酸等生命大分子得形成

C 具有原始界膜得多分子体系得形成

D 由多分子体系进化为原始生命

11.(湖南99初赛)在生物进化过程中,有关生物类型出现顺序得几种猜测中,最有可能得就是

A 厌氧自养、厌氧异养、需氧异养

B 厌氧异养、需氧异养、光能合成自养

C 需氧异养、厌氧异养、需氧自养

D 厌氧异养、光能合成自养、需氧异养

12.(新疆99)“团聚体”“微球体”相当于生命起源化学进化过程中得

A 有机小分子物质

B 有机高分子物质

C 多分子体系

D 原始生命

13.(湖北98)年,我国科学工作者人工合成得结晶中胰岛素就是一种

A 1956,15个氨基酸得蛋白质

B 1965,51个氨基酸得蛋白质

C 1981,丙氨酸转运核糖核酸

D 1953,51个氨基酸得蛋白质

14.(浙江98)科学家发现种子蕨用种子繁殖,但没有花,说明种子蕨就是

A 裸子植物与被子植物之间得过渡类型

B 蕨类植物与裸子植物之间得过渡类型

C 藻类植物与被子植物之间得过渡类型

D 苔藓植物与蕨类植物之间得过渡类型

15.(陕西99;湖南98复赛)下列关于环境与进化得叙述,正确得就是

A 环境决定生物进化得方向

B 同一物种得不同种群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往往形成不同得生物类型

C 环境对进化得作用主要就是对变异定向选择与积累作用

D 环境得变化与生物得进化就是相互影响得

16.(湖南98初赛)有关进化得下列说法中,错误得就是

A 多种生物有强大繁殖力

B 生存斗争造成多数个体死亡,少数生存

C 适应就是自然选择得结果

D 生存斗争就是通过遗传与变异实现得

17.(广西98)经常遭到暴风袭击得岛屿,这里得昆虫大部分无翅,部分翅很发达,两者都适应当地环境,这一事实说明

A 适应就是相对得

B 变异就是定向得

C 变异就是不定向得

D 两种变异,都就是环境变化引起得

18.(山东99决赛)生物进化最可靠得证据就是

A 各类生物化石在地层里按一定顺序出现

B 哺乳动物在胚胎发育初期非常相似

C 脊椎动物具有同源器官

D 生物都能适应一定得环境

19.(广东98初赛)在下列四项有关马得进化论述中挑出不适合得一项

A 在始祖马向真马得进化过程中,体型变大,趾数减少,臼齿由低冠变高冠

B 在始祖马向真马得进化过程中,体型增高,中处加强,侧趾退化,齿面加大、复杂化

C 在始祖马向真马得进化过程中,由森林生活转向草原及高原生活

D 在始祖马向真马得进化过程中,为更适合于在广阔得草原上奔跑,逃避肉食动物,它们逐渐使中趾发达成为惟一着地趾

20.(陕西98)现代乌贼与章鱼得祖先就是

A 腕足动物

B 三叶虫

C 鹦鹉螺

D 广翼类

21.(山东99决赛)1只雌蛙能产4000粒、5000粒卵,卵受精后只有不足10%得能发育成为成体,按照达尔文观点解释造成这种现象得主要原因就是

A 过度繁殖

B 生存斗争

C 适者生存

D 遗传与变异

22.(江西98)下列有关植物进化得历程中,正确得就是

A 原始绿藻→裸蕨→苔藓→种子蕨→种子植物

B 藻类→苔藓→蕨类→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C 原始绿藻→裸蕨类→蕨类→种子蕨→种子植物

D 藻类→蕨类→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23.(浙江99)下列哪种行为不能用亲缘选择理论来解释

A 兵蚁保卫蚁王得行为

B 挪威旅鼠得自杀行为

C 鸟类得报警行为

D 雄虻得骗婚行为

24.(湖南97初赛;江苏98)人体内残留了哺乳动物内相当发达得阑尾,这可作为生物进化中哪一方面得证据

A 古生物得证据

B 比较解剖学得证据

C 胚胎学得证据

D 生物遗传方面得证据

25.(湖北99)恐龙类动物就是中生代时期最繁盛得一类大型爬行动物,但就是到白至纪末期尽末于世。从生物进化角度而论,恐龙这类动物灭绝得原因可能就是

A 食物不足

B 防卫能力不强

C 环境变化

D 生存斗争失败

26.始祖鸟得化石,各类马得化石所处得地质年代依次就是

A 太古代、元古代

B 元古代、古生代

C 古生代、中生代

D 中生代、新生代

27.(浙江98)在中国北京郊区发现得山顶洞人化石,研究表明它属于

A 早期猿人

B 晚期猿人

C 早期智人

D 晚期智人

28.(湖南98初赛)造成同源器官功能不同得主要原因就是

A 原始祖先不同

B 变异方向不同

C 进化水平不同

D 生存环境不同

29.(广西99)古两栖类(坚头类)出现于

A 泥盆纪

B 石炭纪

C 白垩纪

D 佛罗纪

30.(广西98)证明鲸得原始祖先就是水生动物得确凿证据就是

A 早期鲸胚有尾

B 鲸生活在水中

C 早期鲸胚有鳃裂

D 鲸得鳍与鱼得鳍就是同源器官

31.(广东98初赛)我国北京周口店出土得北京猿人就是属于

A 能人

B 早期智人

C 直立人

D 晚期智人

32.(湖南98初赛;福建99初赛;新疆99)在下列四个系统中,哪一个系统中得昆虫最有可能在长期得进化过程中形成警戒色得适应

A 草地、有毒昆虫与食虫鸟

B 枯叶、有毒昆虫与食虫鸟

C 草地、无毒昆虫与食虫鸟

D 枯叶、无毒虫与食虫鸟

33.(黑龙江99复赛)下列各现象中,哪一种不属于自然选择起作用得例子

A 纯种长毛垂耳狗得形成

B 因工业污染而使某种蛾子发生黑化

C 某些细菌对抗生素得抗性

D 头发里得虱子经DDT处理后仍有变种存活下来

34.(广西98;浙江98)肺鱼在夏季如遇干涸,常藏于泥中进行夏眠,直到雨季来临时才“复苏”,下列对这种现象得解释,不正确得一项就是

A 这就是一种生存斗争得表现

B 这就是对不良环境得适应

C 这就是定向变异得结果

D 这就是长期自然选择得结果

35·(湖南97初赛)据科学分析,海洋生物比陆生生物进化得速度缓慢,其原因就是

A 海洋生物一般比陆生生物低等

B 海洋比陆地环境相对稳定,生存斗争进行得比较缓与

C 海洋比陆地环境相对稳定,故海洋生物很少发生变异

D 海洋中弱肉强食,很多物种还未进化到高水平就被淘汰了

36.(河南97预赛)自然界中生物种得3个最主要得特征就是

A 形态差异、生理差异、行为习性差异

B 形态可区分、生态差异、生殖隔离(不能产生可育后代)

C 形态差异、地理分布可区分、生态差异

D 形态差异、生理差异、遗传差异

37.(福建99初赛;江苏99)用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来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得就是

A 长颈鹿经常努力伸长颈与前肢去吃树上得叶子,因此变得颈与前肢都很长

B 尺蛾工业黑化得现象就是因为尺蛾受到煤油烟污染而被熏黑得

C 北极熊为了适应冰天雪地得环境,所以它们得个体都能产生定向得白色变异

D 野兔得保护色与鹰锐利得目光,就是它们相互选择得结果

38.(浙江98)现代达尔文主义认为:种群就是生物进化得基本单位:突变、选择、隔离就是新种形成得基本环节,其中新种形成得必要条件就是

A 基因突变

B 选择

C 生殖隔离

D 物种分化

39.(湖北98)现代马得远祖马叫始祖马,始祖马化石得研究表明它们生活在距今约”以前。

A 五千万年

B 五百万年

C 五十万年

D 五万年

40.(江西98)按达尔文观点,生物得生存斗争发生得根本原因就是

A 过度繁殖

B 生活空间有限

C 食物短缺

D 遗传与变异

二、多项选择题

1.(福建99初赛)下列特点在动物进化上具有“划时代”意义得就是

A 中胚层得形成

B 同源器官

C 核膜得形成

D 脊索得形成

2.(山东99决赛)下列各项不属于同源器官得就是

A 蝙蝠得翼手与鱼得鳍

B 猿得前肢与鲸得鳍

C 鸽得翅与蝴蝶得翅

D 牛得前肢与人得脚

3.(陕西98)下列化石中,属于中间过渡型得化石就是

A 种子蕨化石

B 始祖鸟化石

C 卞氏兽化石

D 恐龙化石

4.(陕西98)下列何处可见化石

A 火山灰

B 沉积石

C 冰雪

D 琥珀

E 沥青坑

5.(山东97决赛)原始地球大气为还原性大气得原因就是

A 不含氧气

B 不含二氧化碳

C 富含氢

D 富含甲烷

6.(山东99决赛)米勒将甲烷、氨、氮气与水蒸气放在一个密闭得装置内,通过火花放电一周,结果得到11种氨基酸,其中属于米勒制出得而在天然蛋白质中含有得就是

A 甘氨酸

B 丝氨酸

C 谷氨酸

D 天门冬氨酸

E 鸟氨酸

F 色氨酸

G 丙氨酸

7.(新疆98)达尔文进化论不能解释得问题就是

A 生物得多样性

B 保护色

C 生物遗传与变异得性质

D 变异得不定向与选择得定向

E 自然选择对遗传与变异如何起作用

8.(山东99决赛)对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得正确理解就是

A 环境改变使生物产生适应性得变异

B 能遗传得变异就是生物进化得基础

C 变异经过长期得选择与积累能产生出生物新类型

D 变异就是不走向得,选择就是走向得

E 生存斗争就是生物进化得动力

9.(陕西98)能为进化论提供有力证据得科学就是

A 胚胎学

B 古生物学

C 生态学

D 仿生学

E 比较解剖学

F 分子生物学

三、简答题

1.(湖北98)比较脊椎动物与人得胚胎可以瞧出,它们在发育初期都很相似,即有与。

2.(湖北99)为探索氨基酸在地球上得生成过程,美国学者米勒设计与从事得著名实验研究属于;米勒得实验证明了。

3.(湖北99)原始生命发生在,在原始大气中,促使无机小分子合成有机小分子得最大得能源。

4.(湖北99)所有高等生物得胚胎发育都就是从一个受精卵开始得,这个情况说明高等生物起源于。

5.(江西99初赛)一般认为物种形成有两种方式,即式与式。

6.(福建99初赛)古生代石炭纪就是与时代。

7.(福建99初赛)证明动物有亲缘关系得一个经典实验就是实验。据此实验可知,鲸鱼与哺乳类得目动物得亲缘关系比较近。

8.(河南97决赛)哺乳动物中耳内得听骨与鱼得一部分咽弓在进化上属于器官。

9.(福建99初赛)痕迹器官就是指生物体上已经没有作用,但仍保留着得器官,由痕迹器官存在可以追溯某些生物之间得亲缘关系。某些蛇类保留着四肢残余,这说明它们得祖先就是。

10.(新疆98)鱼类自出现至今得几亿年中,其基本特征保持稳定,但其中得一些类型进化为两栖类,这就是因为生物体具有得特征,就是鱼类进化得物质基础,还要通过与才能形成新得物种。

11.(江苏99)有关生命得起源问题,历史上有过许多争论。一位科学家把加热到100℃得稻草水放在密闭得容器内(容器也已经加热灭菌)。可就是不久,稻草水溶液里又长出草履虫。如果现代科学已经证明;(1)生命就是不可能自发产生得;(2)草履虫在加热到50℃时就会死亡。您认为产生上述现象得可能原因就是什么?

12.(广西97)按照自然选择学说得理论,达尔文对在南美洲加拉帕戈斯群岛上生活得14种“达尔文地雀”多样性得解释就是:

(1)14种地雀有着共同得祖先,它们得祖先在个体之间大小、喙形、栖息场所与食性等方面存在着差异。这表明了生物得变异一般就是得,变异就是得基础。

(2)自然界从各个方面对生物进行了,因此具有个体,得到积累与加强。

(3)就是通过来实现得。于就是,长期得发展便成为许多新种。

13.(浙江99)生物大分子进化得特点之一就是:每一种大分子在不同生物中得进化速度都就是一样得。马与人得血红蛋白α链都就是由141个氨基酸构成,但两者有18个氨基酸就是不同得。已知从马到人得n红蛋白进化率就是0、8×10-9/aa·a(aa:氨基酸,a:年)根据蛋白质分子进化速率公式K aa=D aa / N aa / 2T,求马与人开始分歧进化得时间。

14.(山东99决赛)开始使用某种杀虫剂时,效果较好,长期使用,害虫则表现出越来越强得抗药性。实验证明,害虫种群中原来就存在着抗药性突变个体。这证明:

(1)害虫种群中个体抗药性得体现了生物变异一般就是。

(2)杀虫剂得使用对害虫起了作用,而这种作用就是。

(3)害虫抗药性得增强,就是通过害虫与杀虫剂之间得来实现得。

15.(福建99初赛)根据下页图鸟类(A)与爬行类(B)早期胚胎,指出其中①②与③得名称及相似之处。

(1)①就是,都;

(2)②就是,不像鸟翼而像;

(3)③就是,都就是。

(4)这些相似之处说明鸟类与爬行类具有关系,说明二者这一关系得最有力(最直接)证据就是化石。

16.(福建99初赛)以下图解中得小圆圈表示物种,箭头表示物种得变异,箭头线上有两条短线得代表被淘汰得变异个体。

请根据此图解回答下列关于达尔大自然选择学说得问题:

(1)此图说明了一个什么观点?。

(2)图解中为什么有得箭头被淘汰?。

(3)图解中画出得未被淘汰得箭头综合说明了什么?

17.(河南98决赛)曾比较分析了a、b、c、d、e5个物种得细胞色素C,它们得差异就是由于突变引起了核苷酸变化所致,由此,使一个细胞色素C分子转变为另一个。在对该5个物种得

a b c d e

a 0 20 20 20 20

b 0 10 10 10

c 0 8 8

d 0 2

e 0

由此可认为较古老得物种应属于

A a

B b

C c

D d

E e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5.AADBC 6~10.CCDDD 11~15.DCBBA 16~20.DCADC 21~25.BDDBD 26~30.DDDAC 31~35.CAACB 36~40.BDCAA

二、多项选择题

1.AD 2.ACD 3.ABC 4.ABCDE 5.AC 6.ACDG 7.CE 8.BCDE 9.ABEF

三、简答题

1.鳃裂尾2.模拟原始地球条件方法在生命起源中,从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得过程就是化学过程就是可能得3.原始海洋中紫外线4.单细胞生物5.渐变跳跃6.蕨类植物昆虫类7.血清免疫偶蹄8.同源9.有四肢10.变异变异(突变)自然选择与隔离(地理隔离、生态隔离、生殖隔离)11.加热到100℃可以杀死草履虫,但不一定能杀死草履虫得包囊12.(1)不定向自然选择(2)选择有利于生存变异得(3)自然选择生存斗争13.T=D aa / N aa / (2K aa)=18 / 141 / (2×0、8)×10-9≈0、8×108(年)答:马与人开始分歧进化得时间大约在0、8亿年前14.(1)差异不定向得(2)选择定向得(3)生存斗争15.(1)鳃裂有鳃裂(2)前肢爬行动物得前肢(3)尾由多块尾椎骨组成得(4)比较近得亲缘关系始祖鸟16.(1)变异就是不定向得,自然选择就是定向得(2)在生存斗争中,不利于生存得变异个体在斗争中失败而被淘汰(3)说明在生存斗争中适于生存得变异个体被保留,并逐代通过遗传而不断积累加强(说明了自然选择就是定向)17.A

八年级生物下册《生物的进化》知识点复习

八年级生物下册《生物的进化》知识点复习 一、地球上生命的起 科学的推测:①需要有确凿的证据,凭空想像是站不住脚的;②还需要有严密的逻辑;③也需要有丰富的联想和想像。 地球大约是在46亿年前形成的,在36亿年前,逐渐形成了原始的生命。 原始地球特点:天空中赤日炎炎,电闪雷鸣;地面上火山喷发,熔岩横流;表面笼罩着原始大气。 原始大气成分:水蒸气、氢气、氨、甲烷、二氧化碳、硫化氢等。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 生命起源的条件:原始大气、原始海洋、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 原始地球上不存在生命。因为原始地球上没有生命存在的环境条件。 生命起源的过程:无机小分子物质→有机小分子物质→有机大分子物质→多分子体系→原始生命。 原始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中 根据米勒以及其他学者的实验结果可以推测,原始地球上尽管不能形成生命,但能产生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因此,生命的起源从无机物生成有机物,这一阶段是完全能够实现

的。 多数学者认为:原始大气中的无机物到有机物,再到原始生命,这一过程是在原始地球上进行。 根据陨石中含有构成生物体所需要的有机物的事实可以推测: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能够在地球以外形成并被带到地球。 蛋白质、核酸是生命中重要的物质。 二、生物进化的历程 学习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比较法 比较是指根据一定的标准,把彼此有某种联系的事物加以对照,确定它们的相同和不同之处。通过对各个事物特征的比较,可以把握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认识事物的本质。 ①化石在地层中埋藏的顺序比较:在越古老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越简单、越低等,水生生物化石也越多;在越晚近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越复杂、越高等,陆生生物化石越多。 ②始祖鸟的身体结构既与爬行动物有相同之处,又和鸟类有相同之处,是爬行动物向鸟类过渡类型。 ③蛋白质分子差异比较:动植物体都有细胞色素c的事实说明动植物具有一定的亲缘关系,亲缘关系越近的生物,细胞色素c的差异越小;亲缘关系越远的生物,细胞色素c 的差异越大。——分子生物学上的证据

优秀教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第1课时)

第 2 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从容说课 这节课文章一开头就向我们展示了“会说话” 的基因,采取此拟人化的手法目的是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促进学生积极的思考。让学生把自己想象成虎体内的一个基因,怎样才能使自己在后代中拥有更多的拷贝呢?那就要表现得比其他基因优秀。怎样才算优秀呢?就是所控制的性状适应性强。这样就自然将进化、适应和基因这三个核心概念联系起来,基因频率的概念也就呼之欲出。 本节课分为两小节来教学,第一小节包括三部分内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为什么说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这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之一。教材主要说明两点:一是说明个体不是进化的基本单位,一个个体适应能力无论多强,如果它的基因不能传给后代,它在进化上就没有贡献,如骡。二是种群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它是指同种生物中一群能够自由交配的个体。如果同种生物的两个异性个体相距遥远,没有机会交配,它们就分别属于两个种群,这两个种群是独立进化的,假以时日,有可能演变为两个物种。需要说明的是,对种群是进化的基本单位的理解,只通过学习教材上这个标题下的内容是不够的,还需要通过后续内容的学习。 在“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标题下,还重点讲述了基因库和基因频率的概念,并安排了“思考与讨论” 。这个“思考与讨论”活动对于学生达成本小节知识目标十分重要,其中第1 题实际上涉及群体遗传学中“哈代—温伯格平衡” 的内容,学生运用学过的遗传学知识完全可以得出答案,认识到在五个假设条件成立时,种群基因频率会保持代代相同。这个活动中的第2、3 题,引导学生分析出在自然界这五个假设条件不可能同时具备,因此,种群基因频率会不断变化。这就为本小节第二部分“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奠定了基础。 关于本小节第二部分,由于在本模块遗传部分已经讲述了可遗传变异的三个来源,因此,这里着重讲述突变率以及突变在进化中的意义。关于本小节第三部分,教材主要通过“探究——自然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变化的影响”来完成。这项探究强调的是运用数学方法,而不是用实验材料来实际操作,对科学探究能力的全面提高具有独特价值。 第二小节《隔离与物种的形成》包括物种的概念和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两部分。引言与第一小节相衔接,自然引出怎样判断两个种群是否属于一个物种的问题。 关于物种的概念,目前还没有一个完全统一的定义,分类学上的物种主要依据的是形态 学标准,进化论中的物种主要依据的是遗传学标准——以能否自由交配为标准,生态学上又主要以生态要求是否一致为标准。本小节物种的定义采取的是遗传学标准。因此,在定义之前有一个状语:“在遗传学和进化论中” 。 关于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首先交代了隔离的概念,包括生殖隔离和地理隔离等。接下来安排“资料分析” 活动,让学生通过分析加拉帕戈斯群岛上地雀的物种分化过程,来认识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 第三小节《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包括共同进化、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和生物进化理论在发展三部分内容。共同进化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不同物种间的共同进化,二是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共同演变。关于物种间的共同进化,教材通过两个实例来说明,并且指出捕食者的存在客观上有利于被捕食者种群的发展,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这对于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具有重要意义,也较好地体现了学习生物学的价值。 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首先指出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 多样性,接着讲述了生物进化的几个重要阶段。需要说明的是,这里讲述的不仅是物种的更替,而且包括地球环境的变迁和生态系统的演变,包括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体现了共

(完整版)高中生物生物的进化知识点归纳

高中生物生物的进化知识点归纳 名词: 1、过度繁殖:任何一种生物的繁殖能力都很强,在不太长的时间内能产生大量的后代表现为过度繁殖。 2、自然选择:达尔文把这种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作自然选择。 3、种群:生活在同一地点的同种生物的一群个体,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个体间彼此交配,通过繁殖将自己的基因传递给后代。 4、基因库:种群全部个体所含的全部基因叫做这个种群的基因库,其中每个个体所含的基因只是基因库的一部分。 5、基因频率:某种基因在整个种群中出现的比例。 6、物种:指分布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而且在自然状态下能互相交配,并产生出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个体。 7、隔离:指同一物种不同种群间的个体,在自然条件下基因不能自由交流的现象。包括: a、地理隔离:由于高山、河流、沙漠等地理上的障碍,使彼此间不能相遇而不能交配。(如: 东北虎和华南虎) b、生殖隔离:种群间的个体不能自由交配或交配后不能产生可育的后代。 语句: 1、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内容有四方面: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适者生存。 2、达尔文认为长颈鹿的进化原因是:长颈鹿产生的后代超过环境承受能力(过度繁殖);它们都要吃树叶而树叶不够吃(生存斗争);它们有颈长和颈短的差异(遗传变异);颈长的能吃到树叶生存下来,颈短的因吃不到树叶而最终饿死了(适者生存)。 3、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内容也有四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单位;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改变基因频率;隔离导致物种形成。 4、种群基因频率改变的原因:基因突变、基因重组、自然选择。生物进化其实就是种群基因频率改变的过程。 5、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都可称为突变。突变和基因重组使生物个体间出现可遗传的差异。 6、种群产生的变异是不定向的,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种群的繁殖使有利变异基因不断积累,不利变异基因逐代淘汰,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了定向改变,导致生物朝一定方向缓慢进化。因此,定向的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实例——桦尺蠖在工业区体色变黑:a、从宏观上看:19世纪中期桦尺蠖的浅色性状与环境色彩相似,属于保护色,较能适应环境而大量生存;黑色性状与环境色彩差异很大,不能适应环境,易被捕食者捕食,因此,突变产生后,后代的个体数受到限制。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中期,由于地衣死亡,桦尺蠖栖息的树干裸露并被烟熏黑,使得黑色性状与环境色彩相似而大量生存,浅色性状与环境色彩差异很大,易被捕食者捕食而大量被淘汰。表现为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高中生物生物的进化—复习课教学设计

生物的进化 —专题复习课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生命观念: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认识生物界,形成生物进化论的观点,树立唯物主义生命观。 2.理性思维:通过师生、生生和生本互动,综合运用生物进化的理论来解释生物多样性和统一性,辨析人工选择和自然选择的区别。 3.科学探究: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构建生物进化和物种形成流程图。 4.社会责任:运用相关知识解释害虫产生抗药性的原因,并提出相关措施。 学习过程: 课前准备:生物进化理论发展史。 情境导入:南湖菱的进化。 环节一:生物的多样性、统一性和进化 问题探讨1 以南湖菱为例,进化论如何解释生物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问题探讨2 以南湖菱为例,人工选择和自然选择的比较? 环节二:进化性变化是怎么发生的 活动:新物种形成的网络构建(以南湖菱为例) 任务: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学习,探究出南湖菱物种形成的途径。 要求:用箭头和必要的文字。 结果:代表完成成果展示。 小结

真题演练 1所有生物都用一套基本相同的遗传密码,这一事实说明生物具有 A.统一性 B.多样性 C.变异性 D.特异性 2鸟的翅膀和人的手臂在骨骼结构上非常相似。这说明它们之间存在 A.稀有性 B.适应性 C.统一性 D.竞争性3随着除草剂使用的增加,抗除草剂杂草不断增多。下列叙述正确的 是 A. 种群的变异性是杂草进化的前提 B. 突变是杂草进化的重要动力和机制 C. 杂草中全部抗除草剂基因构成了基因库 D. 种群内的基因朝着抗除草剂增强方向突变 4经调查发现,某地区青菜虫种群的抗药性不断增强,其原因是连续多年对青菜虫使用农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使用农药导致青菜虫发生抗药性变异 B.青菜虫抗药性的增强是人工选择的结果 C.通过选择导致青菜虫抗药性不断积累 D.环境是造成青菜虫抗药性不断增强的动力 5动物和植物都由真核细胞组成,他们的细胞结构十分相似。这说明生物具有 A.适应性B.统一性C.遗传性D.特异性

优秀教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第1课时)

第2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从容说课 这节课文章一开头就向我们展示了“会说话”的基因,采取此拟人化的手法目的是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促进学生积极的思考。让学生把自己想象成虎体内的一个基因,怎样才能使自己在后代中拥有更多的拷贝呢?那就要表现得比其他基因优秀。怎样才算优秀呢?就是所控制的性状适应性强。这样就自然将进化、适应和基因这三个核心概念联系起来,基因频率的概念也就呼之欲出。 本节课分为两小节来教学,第一小节包括三部分内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为什么说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这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之一。教材主要说明两点:一是说明个体不是进化的基本单位,一个个体适应能力无论多强,如果它的基因不能传给后代,它在进化上就没有贡献,如骡。二是种群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它是指同种生物中一群能够自由交配的个体。如果同种生物的两个异性个体相距遥远,没有机会交配,它们就分别属于两个种群,这两个种群是独立进化的,假以时日,有可能演变为两个物种。需要说明的是,对种群是进化的基本单位的理解,只通过学习教材上这个标题下的内容是不够的,还需要通过后续内容的学习。 在“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标题下,还重点讲述了基因库和基因频率的概念,并安排了“思考与讨论”。这个“思考与讨论”活动对于学生达成本小节知识目标十分重要,其中第1题实际上涉及群体遗传学中“哈代—温伯格平衡”的内容,学生运用学过的遗传学知识完全可以得出答案,认识到在五个假设条件成立时,种群基因频率会保持代代相同。这个活动中的第2、3题,引导学生分析出在自然界这五个假设条件不可能同时具备,因此,种群基因频率会不断变化。这就为本小节第二部分“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奠定了基础。 关于本小节第二部分,由于在本模块遗传部分已经讲述了可遗传变异的三个来源,因此,这里着重讲述突变率以及突变在进化中的意义。关于本小节第三部分,教材主要通过“探究——自然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变化的影响”来完成。这项探究强调的是运用数学方法,而不是用实验材料来实际操作,对科学探究能力的全面提高具有独特价值。 第二小节《隔离与物种的形成》包括物种的概念和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两部分。引言与第一小节相衔接,自然引出怎样判断两个种群是否属于一个物种的问题。 关于物种的概念,目前还没有一个完全统一的定义,分类学上的物种主要依据的是形态学标准,进化论中的物种主要依据的是遗传学标准——以能否自由交配为标准,生态学上又主要以生态要求是否一致为标准。本小节物种的定义采取的是遗传学标准。因此,在定义之前有一个状语:“在遗传学和进化论中”。 关于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首先交代了隔离的概念,包括生殖隔离和地理隔离等。接下来安排“资料分析”活动,让学生通过分析加拉帕戈斯群岛上地雀的物种分化过程,来认识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 第三小节《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包括共同进化、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和生物进化理论在发展三部分内容。共同进化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不同物种间的共同进化,二是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共同演变。关于物种间的共同进化,教材通过两个实例来说明,并且指出捕食者的存在客观上有利于被捕食者种群的发展,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这对于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具有重要意义,也较好地体现了学习生物学的价值。 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首先指出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接着讲述了生物进化的几个重要阶段。需要说明的是,这里讲述的不仅是物种的更替,而且包括地球环境的变迁和生态系统的演变,包括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体现了

八年级生物下册生物进化的历程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二节生物进化的历程 一、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 本节课的总体教学思想是本着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强调了能力和方法的训练。形式上采用启发式的探究学习方法。注重了学生为主体的教学。 在内容安排上首先是研究进化的方法,其次才是进化的历程。目的是使学生体会方法与结果之间的紧密联系,获得知识不是第一位的,掌握方法才是首要的。在比较法的教学过程中我没有采用以往的先点出知识点,再体会、练习的方法。而是通过从分析资料的过程中,由学生自己发现这个方法。这样可以使他们更深的体会到比较法在进化学的研究上的作用。在课本中很多内容都涉及到了化石。很多学生对化石不是很了解,但又有很大的兴趣。为了满足学生好奇心,也为了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决定在本节课的开头安排一个狼鳍鱼化石的展示和讲解。资料二中提到了始祖鸟,为了让学生对这种在进化史上有着重要作用的生物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加入了始祖鸟的原始化石图片、鸟类以及以鳄鱼为代表的爬行动物的图片,以便更好地锻炼学生比较分析的能力。另外还安排了中华龙鸟的化石,目的是加强学生的爱国情感,同时给学生强化科学是不断前进的这一观点。 生物进化的历程是一个复杂又漫长的过程。用进化树的形式介绍这一内容可以通过直观又简洁的方式使学生接受这个知识。这里面涉及到的生物种类虽然基本上都是学生曾经学习过的内容,但是已经隔了一段时间。为了学生能更好地掌握这个知识,我先以小组讨论根据特点贴图的环节,帮助学生复习学习过的脊椎动物和植物的特点。在完成进化树的填图之后,纵观全局,引导学生总结出进化的总趋势,并且点出人类和其他生物来自共同祖先这一真理。让学生明确保护生物就是保护我们的家人。教育学生热爱生命,关爱生命.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举例说出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 2.概述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能力目标 通过利用观察、对比,使自己的识图能力进一步提高。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教案

第7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第1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第24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举例说出达尔文之前,人们是怎样看待生物进化的,知道拉马克进化学说。 (2)概述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 (3)评述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贡献和局限性。 (4)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能力目标: 培养和提高阅读理解能力以及科学分析、评价能力。 情感目标: (1)正确看待生物进化理论。 (2)明确生物进化理论的发展性,培养正确的科学观。 (3)认同科学是在不断观察和探索中前进,激发对科研的兴趣和热爱。【教学重点】 (1)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 (2)分析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贡献和局限性。 【教学难点】 分析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局限性 【教学过程】 导入:自然界形形色色的生物是怎样出现的,怎样形成的?生物进化的理论是谁首先提出来的?现代生物学的研究对于生物进化的理论又提出了什么新的看法? 一、拉马克的进化学说 设置下列问题让学生阅读教材P110相关内容: 1、生物进化的理论最先由谁提出来的? 2、拉马克的进化学说的主要内容、意义和不足是什么? 教师归纳总结: 1、法国博物学家拉马克最先提出来的。 2、(1)生物都不是神创的,而是由更古老的生物进化而来的。这对当时人们普遍信奉的神创造成一定冲击,因此具有进步意义。

(2)生物是由低等到高等逐渐进化的。拉马克几乎否认物种的真实存在,认为生物只存在连续变异的个体。 (3)对于生物进化的原因,他认为:一是“用进废退”的法则;二是“获得性遗传”的法则。但这些法则缺乏事实依据,大多来自于主观推测。 二、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1、达尔文关于生物进化的著名论著是什么?《物种起源》 2、《物种起源》这本书是在什么背景下写出来的?(学生阅读课文后回答) 5年的航海旅行前达尔文还坚信物种是不变的,是神创造的。5年的航海旅行中,他通过观察比较各地的动植物和化石,以及带回大量的化石、生物遗迹的证据和动植物的标本,经过多年的研究分析,写出了这本生物进化的巨著。 3、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观看分析:书上P111图7—3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解释模型 自然学说的主要内容包括: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适者生存。(1)过度繁殖 任何一种生物的繁殖能力都很强,在不太长的时间内能产生大量的后代表现为过度繁殖。 (2)生存斗争 因为生存条件是有限的,生物在争夺有限的空间和食物等的情况下同种生物个体之间、种与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进行着激烈的生存斗争,斗争的结果是一部分个体被淘汰。 (3)适者生存 每种生物之所以能够在一定的环境中生存下来,是因为他们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是与环境相适应的,即适应环境的就生存下来。

八年级生物生物的进化知识点

八年级生物生物的进化知识点八年级生物生物的进化知识点 生物的进化知识点一、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了解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和总趋势1、植物进化的历程 原始藻类?原始藓类原始蕨类原始种子植物(先裸子植物后被子植物) 2、动物进化的历程 原始单细胞动物原始无脊椎动物(腔肠、扁形、线形、环节、软体、节肢)古代的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3、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三、生物进化的原因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适者生存第八单元一、传染病 1、引起传染病的病原体有:细菌、病毒、寄生虫等传染病具有传染性、流行性 2、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 (1)传染源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 (2)传播途径如空气传播、饮食传播、生物媒介传播、接触传播等; (3)易感人群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 染该病的人群。二、免疫 1.人体的三道防线: 2.抗体: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 3.抗原: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如病原体等) 4.特异性免疫与非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

(先天性免疫):生来就有的,对多种病原体发挥作用,如人体第一、二道防线 特异性免疫(后天性免疫):生活中逐渐建立的,针对某种特定病原体发挥作用,如人体第三道防线 5.免疫的功能:识别、监视、自我稳定三、安全用药常识(1)安全用药是指根据病情需要,在选择药物的品种、剂量和服用时间等方面都恰到好处,充分发挥药物的最佳效果,尽量避免药物对人体所产生的不良反应或危害。 (2)药物可以分为处方药和非处方药。非处方药简称为OTC,适于消费者容易自我诊断、自我治疗的小伤小病。 (3)使用任何药物之前,都应该仔细阅读使用说明,了解药物的主要成分、适应症、用法和用量、药品规格、注意事项、生产日期和有效期等,以确保用药安全。4.120急救5.人工呼吸6.人工胸外心脏挤压7.出血和止血:外出血,内出血,

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生物进化的历程教学设计

人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生物进化的历程》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章是在学习了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以及生物的遗传和变异,了解了生物圈中 的延续之后,就很自然地过渡到生物在生物圈中的发展,及生物进化的有关内容的学习。从知识的角度看,前面两章的内容是本章的基础,本章的内容是前两章的延续。生物进化历程,又是在生命起源的基础上来学习,而生命的起源是科学关注的焦点至今尚无定论。生物进化的历程更是大家看不见的,不能亲身经历的事情,生物进化的历程极其漫长而复杂。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只能引导学生学习科学家研究生物进化的历程的研究方法,主要是比较的方法。因此探究生物进化的方法应是本节的重点。 设计思路: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很多,教材中只列出了最重要的也是基础的“比较”的研究方法。对这一部分的教学,应采取如下策略:1、教师准备多种动植物的化石图片或化石标本,以增强其感性认识。比较出不同地层中的生物的结构特点,生活环境的特点,进化的地位。 2、准备始祖鸟和现代鸟的模型或图片,引导学生分析比较始祖鸟和现代鸟的异同,引导学生体会比较的方法在研究生物进化上的应用,以及始祖鸟是爬行动物进化到现代鸟类的中间过渡类型的观点。 3、教师出示一张表格,见下表,以此来引导学生分析比较人与这些不同生物的差异,以及所说明的问题。在分析比较之前,教师C的细胞色素.

简单介绍为什么可以用细胞色素C进行不同类型生物进化的比较的原因。 十种生物和人的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组成的差异 生物名称与组成人的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的差别 0猩猩黑 1猕猴11狗12马13鸡21鱼金23 4 4菌对生物进化历程的学习,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的动植物的形态结构和分类的基础上的,可以采取以下方法教学。 运用课件,将动物和植物的类群以及特征分别列成表格(各种动植物在表格中出现的顺序应打乱)。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以下问题:①请将这些动物或植物按照从低等到高等的顺序排列,并说明你这样排列的理由?②从你以排列好的动物或植物的复杂程度进行考虑,你认为生物进化的历程还有什么特点?③如果再从 生活环境的不同加以考虑,你认为生物进化的历程还有哪些特点?请归纳以上讨论所得出的生物进化历程的三个特点。 比较出生物的结构、生活环境及地位。 运用课件:制成生物进化的系统树的框架,各类生物放在一侧,然后让学生以拖动的方式把各类生物放在系统树的相应的位置上,这样既

最新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生物进化的历程》教学设计精编版

2020年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生物进化的历程》教学设计精编 版

人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生物进化的历程》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章是在学习了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以及生物的遗传和变异,了解了生物圈中 的延续之后,就很自然地过渡到生物在生物圈中的发展,及生物进化的有关内容的学习。从知识的角度看,前面两章的内容是本章的基础,本章的内容是前两章的延续。生物进化历程,又是在生命起源的基础上来学习,而生命的起源是科学关注的焦点至今尚无定论。生物进化的历程更是大家看不见的,不能亲身经历的事情,生物进化的历程极其漫长而复杂。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只能引导学生学习科学家研究生物进化的历程的研究方法,主要是比较的方法。因此探究生物进化的方法应是本节的重点。 设计思路: 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很多,教材中只列出了最重要的也是基础的“比较”的研究方法。对这一部分的教学,应采取如下策略:1、教师准备多种动植物的化石图片或化石标本,以增强其感性认识。比较出不同地层中的生物的结构特点,生活环境的特点,进化的地位。 2、准备始祖鸟和现代鸟的模型或图片,引导学生分析比较始祖鸟和现代鸟的异同,引导学生体会比较的方法在研究生物进化上的应用,以及始祖鸟是爬行动物进化到现代鸟类的中间过渡类型的观点。 3、教师出示一张表格,见下表,以此来引导学生分析比较人与这些不同生物的细胞色素C的差异,以及所说明的问题。在分析比

较之前,教师简单介绍为什么可以用细胞色素C进行不同类型生物进化的比较的原因。 十种生物和人的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组成的差异 对生物进化历程的学习,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的动植物的形态结构和分类的基础上的,可以采取以下方法教学。 运用课件,将动物和植物的类群以及特征分别列成表格(各种动植物在表格中出现的顺序应打乱)。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以下问题:①请将这些动物或植物按照从低等到高等的顺序排列,并说明你这样排列的理由?②从你以排列好的动物或植物的复杂程度进行考虑,你认为生物进化的历程还有什么特点?③如果再从生活环境的不同加以考虑,你认为生物进化的历程还有哪些特点?请归纳以上讨论所得出的生物进化历程的三个特点。 比较出生物的结构、生活环境及地位。

高中生物进化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中生物进化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中生物总体来说还是比较有趣的,但是对于微观的比较抽象的知识同学们还是 比较难理解的,遗传与进化这个知识点是很多学生学习的难点。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 理的高中生物进化知识点归纳总结,希望对大家有用! 高中生物进化知识 1、豌豆的特点(作遗传学材料的优点):闭花传粉自花授粉,自然状态下都是纯种、性状易于区分。(1.揭开植物闭花受精的奥秘、2.豌豆邹粒的原因、3.解读DNA是主要 的遗传物质、4.孟德尔定律要注意的几个问题(初级)、5.杂合子连续自交有个“大绝招” 你用过没?) 2、分离定律: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3、自由组合定律: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 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4、两条遗传基本规律的精髓是:遗传的不是性状的本身,而是控制性状的遗传因子。 5、孟德尔成功的原因:正确的选用实验材料;现研究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再研 究两对或多对性状的遗传;应用统计学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基于对大量数据的分析而提出假说,再设计新的实验来验证。 6、萨顿的假说: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明显的平行关系。(通过类比推理提出) 基因在杂交过程中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在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染色体也是成 对的;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同源染色体也是如此;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也是自由组合的。 萨顿由此推论:基因是由染色体携带着从秦代传递给下一代的。即基因就在染色 体上。 7、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的生殖细胞时进行的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细胞分裂。在减数分裂的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分裂两次。减数 分裂的结果是,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的减少一半。

生物北师大版八年级下《生物的进化》教案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生物的进化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列举古生物学化石方面的证据说明生物是进化的; 2.简述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 3.形成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 二.教学重难点: 4.生物化石的形成过程和化石记录的生物进化趋势; 5.地球上各类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出现的先后顺序; 6.达尔文提出自然选择学说的过程和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 三.课时安排:3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导入】:原始生命是简单的。原始生命又是怎样发展为复杂的丰富多彩的生物界的?――通过生物进化 与原始生命起源一样,生物进化的历程也是极其漫长的过程。现在地球上的丰富多彩的生物界是经过漫长的历程逐渐进化形成的。科学家是如何了解进化的历程的?科学家又是怎样知道地球是曾经生活过什么类型的生物?生物化石可以作为研究地球曾经生活过的生物的材料,通过化石了解生物进化的历程。 《二》、化石的概念贺形成过程 【教师活动】:知道学生看书并提问 (1)什么是化石?——化石是指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遗迹。 (2)化石是如何形成的?——生物化石的形成是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而形成的。 化石保留了古代生物原有的特点,所以被用来研究古代生物,它们可以直接或间接证明某种生物曾经在地球上生活过。 《三》、化石记录的生物进化趋势 【学生活动】:观察化石图片并讨论 (1)通过对化石的研究,我们得知原始地球是没有生命的,生命经历了从无到有的发展过程。 (2)根据对化石的研究,我们知道了生物进化的总趋势——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的发展过程。 【教师活动】:展示始祖鸟的图片,引导学生进行概述 【学生总结】:始祖鸟的特征既像古代的爬行动物,又像现代的鸟类,说明了鸟类起源于古代的爬行动物。 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

新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 生物进化的历程 教案

第二节生物进化的历程 一、教学目标 1、能够举例说出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 2、概述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3、复习巩固各类型的动物、植物的主要特征,根据各类型生物的主要特征,让学生尝试排列出生物的进化顺序,从中概述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形成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 4、在研究生物进化证据的过程中锻炼学生比较和分析的科学技能。 二、教学重点: 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生物进化的证据、生物进化的历程。 三、教学难点: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 四、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五、教学课时:2课时 六、课型:新授课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课件播放:(牛羊在草地上吃草、小鸟在树上歌唱、青蛙在稻田里鸣叫,蝴蝶在花丛中飞舞,鱼儿在水中嬉戏)的图片。 2、问:刚才同学们看到了些什么?现在地球上形形色色的生物,究竟是怎样由地球上最初的生命演变来的?在这几十亿年的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各种生物的进化历程又是怎样的呢? 3、引出新课:第二节:生物进化的历程 (二)探究新知 没有人能够亲历生物进化几十亿年的全过程,要研究生物进化的历程,只有靠对各种生物在进化的漫长历程中留下的各种资料进行分析来认识。 1、资料分析一 (1)学生阅读资料1。 (2)思考:通过阅读这则资料你知道了什么? (3)指名交流 (4)引导学生分析并课件出示重点内容: ①、强调化石的概念。

化石都是生物的遗体、遗物(如卵、粪便等)或生活痕迹(如动物的脚印、爬迹等),由于种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而逐渐形成的。 化石保留了古代生物原有的特点,是生物进化史中的一幅幅真实的图画和可靠的文字。它们可以直接或间接证明某种生物曾经在地球上生活过,并通过对不同时期的生物的比较,为研究生物的进化提供直接的证据。(课件出示各种生物化石。) ②、不同地质年代的地层里的生物化石,真实的记录了生物进化的历程。那么化石的地层的形成有什么关系呢? ③、引导分析交流,再小结:结构越简单、分类越低等的生物化石总是出现在越古老的地层中。结构越复杂、分类越高等的生物化石则出现在越晚近的地层中。 ④、通过对资料1分析,你能说出资料中的几类动物的进化顺序吗?你怎样得出这个进化顺序的?学生交流后教师课件出示 2、资料分析2 (1)、学生阅读54页资料2,思考:你从这则资料获得了什么信息?从哪些地方体现出来?(2)、学生自学后小组交流。 (3)、指名进行全班交流,同时教师课件出示:始祖鸟化石和始祖鸟复原图及始祖鸟身体特征的简单介绍。再出示始祖鸟与爬行动物和鸟类的比较。 (4)、小结:课件出示学生填空。 始祖鸟是________ 和_______进化的中间过渡类型。证明了生物进化历程,能从一种向另一种进化。 (5)、了解化石的作用。 ①、通过刚才的资料分析,你知道化石有什么作用? ②、小结:课件出示: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最有力的证据。 3、资料分析3 还有其他一些学科也为证明生物的进化做出了贡献。比如分子生物学通过比较各种生物的细胞色素C也做出了同样的推断。细胞色素C是动植物细胞的线粒体中普遍存在的一种蛋白质,它在生物的呼吸作用中负担很重要的角色,所以它不会也不能一下子发生巨大的变化。请阅读课本54页资料,和黑板上提供的数据表,你能判断出在进化的历程中,谁和人的亲缘关系比较近吗? (1)学生自学54页的资料3。 (2)认识细胞色素C。

《生物的进化》第一课时导学案2

第二节生物的进化 一、生物进化的历程 【学习目标】 1.重点:能举例说明生物进化的证据。 2.概述生物进化的大致过程。 3.简述生物进化的总趋势。 【预习导学】 知识点一:生物进化的证据 1.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或。 2.始祖鸟的化石证实了鸟类起源于。 3.下列各类物体中,不属于 ...化石的是() A.在河南西峡盆地发现的龙蛋 B.古代墓穴中发掘出来的丝绸 C.德国巴伐利亚省发现的始祖鸟 D.西伯利亚冰土层发现的猛犸象 4.科学家们通过比较各地层中的化石,发现了这样的规律,越是古老地层中发现的化石,其生物结构越、越;越是新近地层中发现的化石,其生物结构越、越。由此可以推测,现在地球上丰富多彩的生物,是由进化来的。 知识点二:生物进化的历程 1.植物进化的历程大致是:原始藻类发展为原始的和,进而发展为原始的裸子植物和。 2.动物进化的历程大致是:生活在海洋中的逐渐进化成原始的,包括、、、、和等,地球上最早出现的脊椎动物是古代,以后进化成原始的、、和。 知识点三:我国科学家在生物进化方面的研究 1996年8月,在我国辽宁省西部地区1.3亿年前的地层中发现了“带羽毛的恐龙”化石——,这些化石的发现进一步显示了鸟类可能起源

于。 【合作探究】 1.分析下面生物进化的大致过程图,请回答: (1)进化树是科学家用来显示他们所认为的不同物种间的一种图表。 (2)图中A、B、C代表的生物类群分别是、、。 (3)分析上图可得出:一般来说,生物进化的总趋势,是由简单到,由低等到,由到陆生。 2.下表是脊椎动物出现的地质年代简表,请据表分析。 地质年 代 纪距今年数(百万年) 脊椎动物出现的顺序中生代侏罗纪65~248 鸟类和高等哺乳类相继出 现 古生代 石炭纪286~360 爬行类兴起 泥盆纪360~408 古代两栖类兴起 志留纪408~438 低等鱼类出现 奥陶纪438~505 高等无脊椎动物出现 (1)地层形成的顺序和在该地层所形成的化石种类的关系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所揭示的生物进化的历程是。 3.蛋白质结构如何揭示出不同生物在进化上的亲缘关系? 实验步骤: (1)仔细看下面这张表,它显示了同一种蛋白质(细胞色素C)的某个区域在5种不同动物中的氨基酸序列。不同字母代表不同的氨基酸。

生物进化的历程优质课教案

初中生物优质课评比活动教案学设计

生物进化优质课说课稿 说教材: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7单元第21章第2节第一学时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北师大版的书,在我县已经应用多年,该书编排比较便于学习,活动的安排及彩色插图能很好地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知识主要以陈述句的方式呈现给学生,便于学生接受,这是北师大教材的一大亮点,这也是我对北师大教材的认识。 说学情:八年级的学生,经过一年半的生物课学习,爱学习的已经有一定的生物基础,而不爱学习的学生,基础知识还很欠缺,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合理的给予教学,既要关注学困生,也要注重培养优等生,让大家能共同完成学习。 说课题:第21章生命的发生和发展第2节生物的进化 说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举例说出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认识生物学研究的常用方法——比较法。 2、概述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 3、进一步复习巩固各种生物的主要特征。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资料分析,对地层、化石、始祖鸟的比较,认识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 2、学生应用已有知识,对问题的答案提出科学设想。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比较法的应用,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 2、通过对生物进化历程的学习,激励学生保护生命,热爱生物圈,形成生 物圈是一个大家庭的观点。 说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1)、认识生物学研究的常用方法——比较法。 (2)、通过化石资料的分析,概述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2、难点:通过完成化石资料分析,概述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说教法通过分析、讨论、比较多种方法进行教学 说教学资源准备: (1)生物化石课本图片和课件相结合进行教学 (2)动植物化石及始祖鸟化石课件复原模型 说课时本节教学内容安排3课时,这节课为第一课时 说教学过程设计 1.通过谈话导入课题 活动1:认真观察图片资料,分析什么是化石 2,:从对生物化石的学习研究中,我们得到什么信息 3:通过学习知道生物进化最有说服力的证据是什么 活动2:介绍始祖鸟化石的发现过程,同时展示始祖鸟化石复原模型或图片。 思考:1、始祖鸟与现代鸟类和古代爬行动物有哪些相同点 2、你能对始祖鸟的发现做出什么推测

八年级生物生物进化的历程1范文整理

八年级生物生物进化的历程1 第2节生物进化的历程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举例说出生物进化的主要依据——化石。 概述生物进化的主要里程,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 能力目标: 通过对化石的观察、比较和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应用已有知识,对问题的答案提出科学的设想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关目标: 结合我国出土的化石事例及其研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结合生物进化历程的学习,进一步增强学生与生物和谐相处的教育和保护生物圈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生物进化的证据和历程。 难点:生物进化的证据和历程。 教学过程: 【提出问题,引出新课】

各种生物是经过漫长的时间逐渐进化演变形成的。这一观点已被大多数人所接受。但是我们要问: 人类是如何获得这个结论的?研究方法是什么; 接受这一观点,需要一定的依据或证据。有什么证据能够证明各种生物是通过进化形成的? 为什么生物会不断发展,原因是什么?即生物是怎样进化的? 这是这节课我们将要讨论的问题。 一、生物进化的证据: 科学家在研究生物进化时发现生物进化的历程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科学家是如何了解进化的历程的?科学家又是怎样知道地球是曾经生活过什么类型的生物?生物化石可以作为研究地球曾经生活过的生物的材料,通过化石了解生物进化的历程。 我国宋朝的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就谈到他在太行山和其他地方看到的动物化石和植物化石。根据太行山山崖上的化石,沈括认为太行山曾经是海滨。 什么是化石?生物化石是指由于某种原因,埋藏在地层中的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化石保留了古代生物原有的特点,所以被用来研究古代生物,它们可以直接或间接证明某种生物曾经在地球上生活过。 化石有很多种,有由生物体的坚硬部分形成的遗体化

高中生物遗传与进化

高中生物遗传与进化 第一章遗传因的发现 1.相对性状: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叫作等位基因。 2.性状分离: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3.假说-演绎法:观察现象、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说→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分析结果、得出结论。测交:F1与隐性纯合 子杂交。 4.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减数分裂后期随同源染色体的分离,等位基因分开,分别进入两个不同的配子中。 5.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在减数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6.表现型指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叫作基因型。 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7.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生殖细胞时,进行的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细胞分裂。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 一次,而细胞分裂两次。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 色体数目比精(卵)原细胞减少了一半。 8.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9.一个卵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只形成一个卵细胞(一种基因型)。一个精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四个精子(两种基因型)。

10.对于有性生殖的生物来说,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每 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都是十分重要的。 11.同源染色体: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形状和大小一般都相同,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母方。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叫作联会。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条染色单体,叫作四分体,四分体 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经常发生交叉互换。 12.减数第一次分裂与减数第二次分裂之间通常没有间期,或者 间期时间很短。 13.男性红绿色盲基因只能从母亲那里传来,以后只能传给女儿,叫交叉遗传。 14.性别决定的类型有XY型(雄性:XY,雌性:XX)和ZW型(雄性:ZZ,雌性:ZW)。 第三章基因的本质 15.艾弗里通过体外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16.因为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所以说DNA是主要的 遗传物质。 17.凡是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其遗传物质是DNA,没有细胞结 构的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18.DNA双螺旋结构的主要功能特点是:(1)DNA分子是由两条链 组成,这两条链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2)DNA分子中 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 内侧。(3)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并且碱基配对有 一定的规律:A一定与T配对;G一定与C配对。碱基之间的这种一 一对应的关系,叫作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19.DNA分子的复制是一个边解旋边复制的过程,复制需要模板、原料、能量和酶(解旋酶、DNA聚合酶)等基本条件。DNA分子独特的

八年级生物下册生物进化的历程教案 新人教版

第二节生物进化的历程 设计思想: 本节课的总体教学思想是本着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强调了能力和方法的训练。形式上采用启发式的探究学习方法。注重了学生为主体的教学。 在内容安排上首先是研究进化的方法,其次才是进化的历程。目的是使学生体会方法与结果之间的紧密联系,获得知识不是第一位的,掌握方法才是首要的。在比较法的教学过程中我没有采用以往的先点出知识点,再体会、练习的方法。而是通过从分析资料的过程中,由学生自己发现这个方法。这样可以使他们更深的体会到比较法在进化学的研究上的作用。在课本中很多内容都涉及到了化石。很多学生对化石不是很了解,但又有很大的兴趣。为了满足学生好奇心,也为了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决定在本节课的开头安排一个化石的展示和讲解。资料二中提到了郑氏始孔子鸟,为了让学生对这种在进化史上有着重要作用的生物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加入了郑氏始孔子鸟的原始化石图片、鸟类以及以鳄鱼为代表的爬行动物的图片,以便更好地锻炼学生比较分析的能力。 生物进化的历程是一个复杂又漫长的过程。用进化树的形式介绍这一内容可以通过直观又简洁的方式使学生接受这个知识。这里面涉及到的生物种类虽然基本上都是学生曾经学习过的内容,但是已经隔了一段时间。为了学生能更好地掌握这个知识,我在填图之前安排了简单的连线练习题,帮助学生复习学习过的脊椎动物和植物的特点。在完成进化树的填图之后,纵观全局,引导学生总结出进化的总趋势,并且点出人类和其他生物来自共同祖先这一真理。让学生明确保护生物就是保护我们的家人。教育学生热爱生命,关爱生命。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举例说出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 2.认识生物学研究的常用方法——比较法。 3.通过完成进化树,总结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能力目标: 1.通过对地层、化石、郑氏始孔子鸟、各种细胞色素C的比较,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