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在鼻部手术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和微波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疗效分析

t p i R ii s W N u H N X a n T e T i o i l t ce e i hns Me i n n e i ,B qn r h c hnt A G Y ,Z A io— M . h hr H s t t h d t B q g C i e d i U i r t o i d paAa o n e c e v sy ei g
义 ( 00 ) P> .5 。低 温等 离子组术后鼻腔黏膜瘢痕形成 、鼻干、涕倒流发生率较微波治疗组 明显降低 ,差异 有统计 学意 义 ( 00 ) P< .5 。结论
采 用。
低温等 离子射频消融和微波 皆可有效治疗慢性肥厚性鼻 炎,低温等 离子 消融并发症 少,可优 先
【 关键词 】 外科手术 ; 波 ; 炎 微 鼻 【 中图分类号】R7521 【 6.1 文献标 识码 】B 【 文章编号】10 — 52 (00 8 23 — 2 07 97 21 )0 — 74 0
oh rgo p( te u n=8 )w r rae ymirwae h fc ce h w ru s r b ev d3mo tsa d6 mo tsatrte r 9 eet tdb co v .T eef a isi tetogo p eo sre nh n nh f e i n we e h
治疗组术后 3个 月时总有效率为 9 . % ;6个月时总有效 率为 9 . % 。两组 总有效率 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 学意义 ( 55 21 P>
应用低温等离子射频治疗鼻甲肥大32例

通 过低 温消 融过 程 中分子 间 的分 离 来 取代 标 准 电外 科 破坏性 的 热蒸 发 和高 温分 解 。射 频 电 磁波 直 接 作
用 于病 变组 织 , 其 产生 强烈 的 分 子运 动 , 组 织 形 致 使
个 月 后 均 再 治 疗 1次 , 般 为 2~ 一 3次 。 1 3 疗 效 评 定 通 过 3~1 . 2个 月 的 术 后 随 访 观 察
19 9 9年 首先 由美 国的斯坦 福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学 应用 低 温等 离 子 射 频 技 术治 疗 下鼻 甲肥 大 、 性 鼻 阻 塞 取 得 了较 慢 为 满意 的疗 效 。2 0 0 1年后 国内少 数单 位相 继 引进 了 低 温等离 子 治疗 仪 , 开展 了这 一 治疗项 目 。
1 %地 卡 因棉 片作 下鼻 甲表 面 麻 醉 ,0 n后 去 除 棉 1 mi 片 , 5号长 针尖在 双侧 下 鼻 甲内各 注射 2 用 %利 多 卡 因2 l m 。低 温等 离子 射频 仪 ( 国杰 西公 司生 产 ) 美 将 射频 能 量选 择 在 5~6档 之 间 , 5 取 5号 鼻 科 专 用 刀 头 , 下 鼻 甲前 端 及 中部插 入 鼻 甲 , 入前 需 将 刀 头 从 插 前端 沾上 生理 盐水 , 以形 成 刀 头前 端 的 电 离效 应 , 有 利 于刀头 切 入下 鼻 甲粘膜 。 向下 鼻 甲 粘膜 内推 入 刀 头 时 , 工 作 踏板 直 至 刀头 达 到 下 甲后 端 粘膜 下 时 踩 停止 。 刀头前进 时需按 下 鼻 甲骨前 后 轴 线 方 向 由前 向后 , 用 时间 1 作 5~2 s 退 出刀 头后 取 1 0, %呋麻 棉 片 压迫 2 m n 0 i。术 后 常 规 1 呋麻 液 和 复方 薄荷 喷 鼻 % 液交 替 点鼻 , 生 素及 止血 药 口服 3天 。射频 治疗 1 抗
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儿童慢性鼻窦炎伴腺样体肥大的临床效果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年第18卷第63期 550引言慢性鼻窦炎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其主要临床症状为流涕、鼻塞、慢性咳嗽、呼吸不畅等,研究表明,腺样体肥大会导致儿童鼻孔堵塞,对鼻与鼻窦间的通气引流造成印象从而引发小儿慢性鼻窦炎[1]。
目前临床上治疗小儿慢性鼻窦炎伴腺样体肥大的方法主要为药物治疗以及腺样体切除术,本研究中对39例患儿实施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后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78例慢性鼻窦炎伴腺样体肥大患儿,按照治疗方案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
对照组39例,男23例,女16例,年龄3~10岁,平均(6.54±1.37)岁,病程6个月至4年,平均(1.86±0.62)年;观察组39例,男22例,女17例,年龄4~10岁,平均(6.47±1.49)岁,病程3个月至4年,平均(1.76±0.59)年。
所有患儿均符合慢性鼻窦炎诊断标准,CT、鼻咽X线侧位片检查提示腺样体肥大比例>0.7,均自愿参加本次研究且签署知情协议书;排除伴有哮喘、鼻息肉以及接受过特异性免疫治疗的患儿。
将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资料进行对比,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给予药物治疗,口服头孢丙烯基氯雷他定(2~4周)以及小儿吉诺通(12周),根据患儿实际体重调整使用剂量;使用糠酸莫米松喷雾剂喷鼻,1次/d,持续治疗12周;欣鼻洗鼻剂冲洗鼻腔,1次/d,持续治疗12周。
观察组采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进行治疗,行气管插管全麻,待麻醉起效后利用开口器将口咽暴露,然后经鼻腔将橡胶导管插入以引出口腔,同时牵拉悬雍垂、软腭,利用70°鼻内镜将咽部术区完全暴露,利用等离子治疗仪将腺样体完全消融,直至后鼻孔上沿以及两侧鼻炎隐窝完全显露为止。
1.3观察指标疗效判定标准,完全控制:患儿症状消失,VAS评分为0分,Lund-Kennedy评分≤1分;基本控制:患儿症状明显改善,VAS评分降低至少3分,1分<Lund-Kennedy评分<3分;无效:患儿症状毫无改善,各项评分较之前均无改变[2]。
鼻内镜鼻窦手术联合低温等离子下鼻甲射频消融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临床效果分析

鼻内镜鼻窦手术联合低温等离子下鼻甲射频消融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临床效果分析吕纯忠【摘要】目的探讨鼻内镜鼻窦手术联合低温等离子下鼻甲射频消融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90例慢性鼻-鼻窦炎患者,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行鼻内镜鼻窦手术联合下鼻甲骨折外移术治疗,观察组患者行鼻内镜鼻窦手术联合低温等离子下鼻甲射频消融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手术前后患者鼻阻力、鼻腔鼻窦结局测试-20(SNOT-20)评分、Lund-Kennedy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77.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两组患者鼻阻力、SNOT-20评分、Lund-Kennedy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观察组鼻阻力、SNOT-20评分、Lund-Kennedy评分分别为(0.24±0.11)kPa/(L·s)、(7.15±1.16)分、(1.21±0.02)分,均优于对照组的(0.42±0.12)kPa/(L·s)、(13.13±2.28)分、(1.91±0.24)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间为(4.02±0.12)d,短于对照组的(6.14±0.24)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8.89%,低于对照组的24.4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鼻-鼻窦炎患者行鼻内镜鼻窦手术联合低温等离子下鼻甲射频消融术的治疗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病变,降低鼻阻力,改善鼻通气功能,减少并发症,加速康复.【期刊名称】《中国实用医药》【年(卷),期】2018(013)028【总页数】3页(P28-30)【关键词】鼻内镜鼻窦手术;低温等离子下鼻甲射频消融术;慢性鼻-鼻窦炎;临床效果【作者】吕纯忠【作者单位】115200 辽宁省盖州市中心医院【正文语种】中文慢性鼻-鼻窦炎在临床发生率较高, 为耳鼻喉科常见疾病, 以嗅觉减退、脓涕、鼻塞和头痛等为主要症状。
低温等离子刀在耳鼻咽喉科的应用

第 4期
右江 民族 医学 院学 报
J o u r n a l o f Yo u j i a n g Me d i c a l Un i v e r s i t y f o r Na t i o n a l i t i e s
Vo 1 . 3 6 No. 4 Aug . 201 4
d o i : 1 0 . 3 9 6 9 /j . i s s n . 1 0 0 1 —5 8 1 7 . 2 0 1 4 . 0 4 . 0 7 9
等离子体是物质存在除 固态 、 液态 、 气 态 外 的 第 四种 状 态 , 是 由大 量 带 电粒 子 组 成 的 非 束 缚 状 态 的 宏 观 体 系 。正 常 情 况 下。 电子 围绕 原 子核 运 动 , 构 成 分 子 。在 外 力 的作 用 下 , 电子 摆 脱 原 子 核 的束 缚 。 各 自独 立 运 动 , 电子 和 原 子 均 为 自 由 带 电 粒 子, 这 样 的 物 质 状 态 称 为 等 离 子 态 或 等 离 子 体 。高 温 加 热 可 获 得高温等离子态 。 等 离 子 射 频 激 发 可 获 得 低 温 等 离 子 态 。 等 离 子射频治疗技术 于 2 1世 纪 初 在 国 外 开 始 应 用 于 l I 缶 床 。 自动 控 制 低 温 双 极 射 频 消融 治疗 系统 俗 称 低 温 等 离 子 刀 , 是 国 际 上 近 年 来 开 展 的新 技 术 。低 温 双极 射 频 消 融 技 术 , 是 利 用 双 极 射 频 产 生 的能 量 , 使射频 电针两 极之 间 的靶组织 细 胞迅 速脱 水 , 导 致 其 分 解 而 获 得 有 效 的组 织 减 容 和 切 割 的 效 果 。等 离 子 刀 无 辐射 , 无热源损伤 , 血 液中能工作 , 能在低 温下完 成切割 、 消融 、 凝血等功能 , 等 离 子 刀 头 的 前 端 可 在 较 大 范 围 内 进 行 任 意 弯 曲, 可 以变 换 角 度 实 施 治 疗 , 具有 微创 、 可控、 安 全 有 效 和 可 重 复性等特点 , 近年来 在 国内外 的临床 手术 治疗 , 特 别 是 耳 鼻 咽 喉科 的 鼻部 、 咽喉部 手术 治疗 中得 到广 泛应 用 , 被 誉 为 耳 鼻 咽 喉科 l 艋床 治 疗 最 先 进 的 “ 手 术刀 ” 。现 将 低 温 等 离 子 刀 在 耳 鼻 咽 喉科 的 应 用 进 行 简 要 介 绍 。 1 鼻炎 、 鼻 出 血
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的临床效果

【临床研究】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慢性肥厚性 鼻炎的临床效果范 红(遂平县人民医院,河南 驻马店 463100)【摘要】 目的:分析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收治的68例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
对照组予鼻甲部分切除治疗,观察组予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
比较两组临床疗效,鼻黏膜纤毛传输时间、输送率,并发症发生率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
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06%,高于对照组的79.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鼻黏膜纤毛传输时间长于对照组,输送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88%,低于对照组的29.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鼻腔通气改善时间、下鼻甲缩小时间及鼻塞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的效果良好,可以提高治疗总有效率,缩短各项指征的恢复时间,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有助于患者康复。
【关键词】 鼻甲部分切除术;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慢性肥厚性鼻炎doi: 10. 3969 / j. issn. 1672-0369. 2020. 05. 036中图分类号: R765.2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672-0369(2020)05-0086-03鼻炎是指发生于鼻腔黏膜及黏膜下组织的炎症反应,临床表现为黏膜充血或水肿等。
而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可自觉鼻塞及嗅觉减退,严重者可致耳鸣、听觉障碍等[1],临床治疗方法一般有鼻甲切除术、药物治疗、等离子消融术等。
传统的鼻甲切除术术后疼痛剧烈、并发症较多,而等离子消融术是一种微创的治疗方法,可以有效治疗该疾病,具有手术时间短、患者痛苦小的特点[2]。
等离子消融术在耳鼻喉科临床手术的应用效果探讨

等离子消融术在耳鼻喉科临床手术的应用效果探讨【摘要】目的:探讨在耳鼻喉科收治患者中等离子消融术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2022年3月-2023年3月在本院耳鼻喉科接受治疗的198例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接受等离子消融术治疗,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
结果:198例患者经治疗后,113例(57.07%)显效,75例(37.88%)有效,10例(5.05%)无效,总有效率为94.95%。
术中部分患者出现渗血的现象,术后无患者发生并发症。
结论:在耳鼻喉科患者中应用等离子消融术的临床疗效理想,并且安全性高。
【关键词】等离子消融术;耳鼻喉科;并发症等离子消融术是耳鼻喉科广泛应用的手术之一,主要是通过低温等离子手术刀促进组织消融速度的加快,达到治疗病变组织的目的[1]。
相对于传统射频消融术而言,等离子消融术可保持组织活性,并具有术野清晰、止血彻底与创伤性小等优势,能够减轻患者病变周围组织造成的损伤,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
鉴此情况,本院耳鼻喉科在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期间收治的198例患者中应用等离子消融术治疗,现报道临床疗效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22年3月-2023年3月在本院耳鼻喉科接受治疗的198例患者进行研究,性别:男例,女例;年龄:5~55岁,均值(30.17±10.47)岁;病程:3个月~2年,均值(1.24±0.15)年。
其中,咽喉良性肿瘤39例,慢性肥厚性鼻炎43例,鼻炎血管瘤34例,腺样体肥大47例,慢性扁桃体炎35例。
纳入标准:(1)患者经实验室与影像学检查等确诊病情,具备等离子消融术治疗指征;(2)患者与家属同意加入研究。
排除标准:(1)合并恶性肿瘤、传染性疾病者;(2)合并凝血功能障碍、免疫系统疾病者;(3)合并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心脑血管疾病者。
1.2方法1.2.1鼻炎血管瘤治疗患者摆放仰卧位后行局麻,通过0度鼻内镜透视应用等离子刀将血管瘤切除,同时做好止血处理,若肿瘤体积较大,则切除前实施微点状热凝处理,在切除后热凝基底;术后在患者鼻咽部填塞膨胀海绵至鼻腔内,次日去除填塞物,术后第2d取适量生理盐水对鼻腔进行清洗。
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186例

慢 性 肥 厚 性 鼻 炎 多 由慢 性 单 纯 性 鼻 炎 发 展 形 成 , 要 由 主 多 种 原 因 导 致 黏 膜 上 皮 纤 毛 脱 落 、 性 细 胞 浸 润 及 毛 细 血 管 炎 膨胀等 , 引起 黏 膜 、 黏膜 下层 或 骨 膜 和 骨纤 维组 织 增 生 、 厚 , 肥
镜 及 鼻 旁 窦 冠状 位 C T检 查 , 诊 为 慢 性 肥 厚 性 鼻 炎 , 排 除 确 均
鼻 腔肿 瘤 、 性 鼻 窦 炎 、 样 体 肥 大 及 骨 性 下 鼻 甲肥 大 。 经 麻 慢 腺 黄 素 收 缩 前 下 鼻 甲 与 鼻 中 隔 问 距 小 于 2mm, 病 情 进 行 分 按
例 患者 中显 效 13例 (2 3 ) 有 效 2 5 8.% , 1例 ( 12 ) 无 效 1 1.% , 2例 ( . % ) 术 后 1周 鼻 塞 症 状 逐 渐 缓 解 ; 鼻 腔 粘 连 、 65 ; 无
感 染 、 织 坏 死及 萎 … : 级 ( 鼻 甲肿 大 或 肥 厚 性 紧 贴 鼻 中 隔 或 鼻 底 ) 0 卅 下 17例 ,
+ 级 ( 鼻 中 隔 或 鼻 底 尚 有缝 ) 5例 , 十 与 6 +级 ( 度 肿 大 ) 4例 。 轻 1
黏 膜 增 厚 程 度 以 下 鼻 甲最 为 显 著 , 骨 膜 增 殖 反 应 后 造 成 的 而
慢 性 肥 厚 性 鼻 炎的 一 种微 创 手段 。
低 温 等 离子 射 频 消 融 术 操 作 简 单 、 全 且 疗 效 显 著 , 安 可作 为 治 疗
[ 键词 ] 低 温等离子; 频消融 ; 性肥厚性鼻 炎 关 射 慢 [ 图分 类 号 ] R 6 . 1 中 75 2 [ 献标识码] B 文 [ 章 编 号 ] 10 文 08—84 (0 1 0 0 3 0 8 9 2 1 )6— 7 0— 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在鼻部手术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发表时间:2016-09-12T14:04:33.913Z 来源:《医药前沿》2016年9月第26期作者:田亚峰陈秀秀
[导读] 鼻腔内翻性乳头状瘤属于临床常见的一种鼻腔及鼻窦良性肿瘤,患者可见头痛、鼻塞、嗅觉异常及头面部痛等临床症状。
(陕西省康复医院陕西西安 710065)
【摘要】目的:观察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联合手术对鼻腔内翻性乳头状瘤的治疗效果。
方法:我院收集鼻腔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54例,5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联合手术治疗)与对照组(常规开放式手术治疗),对比患者并发症及复发情况。
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联合手术对鼻腔内翻性乳头状瘤的治疗效果显著。
【关键词】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手术
【中图分类号】R7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6-0179-02
鼻腔内翻性乳头状瘤属于临床常见的一种鼻腔及鼻窦良性肿瘤,患者可见头痛、鼻塞、嗅觉异常及头面部痛等临床症状,手术切除为患者主要治疗手段。
本文主要分析在鼻腔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治疗中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联合手术的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2014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鼻腔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5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7例。
观察组男17例,女10例,年龄25~72岁,平均(50.32±3.67)岁;Krouse分级:Ⅰ级15例,Ⅱ级8例,Ⅲ级4例。
对照组男18例,女9例,年龄24~71岁,平均(50.49±3.71)岁;Krouse分级:Ⅰ级16例,Ⅱ级8例,Ⅲ级3例。
上述两组研究对象临床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
1.2 方法
观察组患者接受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联合手术治疗,消融功率设置为7~8档,止血功率设置为5档,并选用型号为8870的刀头,给予患者全麻处理后,对于Ⅰ级病变患者需从肿瘤边缘5mm处对黏膜组织进行剥离,彻底切除肿瘤组织,并将已暴露的下鼻甲骨剪除;对于Ⅱ级病变患者将肿瘤切除后,需对病变周缘大于5mm的安全缘膜及钩突实施消融切除,开放上颌窦窦口。
对于Ⅲ级病变患者需将肿瘤切除后,摘除被累及的鼻窦黏膜,并消融切除残留黏膜。
对照组给予常规开放手术治疗,实施全身麻醉后经内眦鼻侧切口将病变组织切除,手术完成后用常规纱条对鼻腔进行填塞,术后3d取出,术后给予常规换药处理。
1.3 观察指标
详细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对两组患者随访1年,统计两组患者1年疾病复发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资料均采用SPSS 19.5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计数资料用(x-±s)、(%)表示,且分别用t检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观察组术后出现鼻腔粘连1例,术后流泪1例,切口麻木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1.11%(3/27例);对照组术后出现鼻腔粘连2例,视力减退1例,复视1例,术后流泪2例,切口麻木1例,脑脊液鼻漏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9.63%(8/27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1年复发情况对比
观察组出现1例复发患者,1年复发率为3.70%(1/27例);对照组出现4例复发患者,1年复发率为14.81%(4/27例),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鼻腔内翻性乳头状瘤在中年男性人群中最易发生,临床多给予手术切除治疗,但术后易复发,且有发生癌变的可能性,因此给予患者何种术式切除来降低复发率成为了临床研究的重点。
以往临床多给予患者开放式鼻侧切开术治疗,可广泛切除肿瘤组织,但因鼻腔内翻性乳头状瘤触及易出血,再加上手术创伤,导致术野不清晰,手术风险高;另外传统术式对微小病灶分辨率差,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率高。
现阶段,鼻内镜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在鼻腔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治疗中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在鼻内镜辅助下进行操作,能够为手术操作者提供多角度图像,便于准确判断肿瘤范围。
并且还能清晰分辨微小肿瘤,肿瘤彻底切除率高,临床复发率低,也有利于保留鼻腔鼻窦的正常功能及结构。
低温等离子射频术主要是利用等离子射频电场将电解液转化为低温等离子态,从而可在组织及电极间形成一层等离子薄层,从而促使靶组织以分子为单位发生解体,达到消融、切割的治疗目的,所以低温等离子射频手术不仅能够在低温下进行病变组织切割,还具有吸引、止血、消融等作用,应用范围广泛。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1.11%,1年复发率为
3.70%,低于对照组的29.63%、1
4.81%,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4.结束语
综上所述,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联合手术对鼻腔内翻性乳头状瘤的治疗效果显著,复发率低且安全性高。
【参考文献】
[1]陈荣光.鼻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应用鼻内镜治疗的临床体会[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5):105-106.
[2]徐芳,邱元正,肖健云等.鼻内镜下手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疗效观察[J].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2013,19
(6):543-545.[3]温海涛,丁岩,关荣春,等.鼻内镜下等离子手术治疗35例鼻腔内翻性乳头状瘤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导刊,2014,16(4):588-589.
[4]张庆丰,佘翠平,宋伟等.鼻内镜下鼻腔内翻性乳头状瘤低温等离子射频治疗术后黏膜恢复的观察[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4,28(8):520-522.
[5]董玉科,李玉杰,于敏.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手术治疗鼻腔内翻性乳头状瘤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学工程,2015,23(5):16-17.
[6]邵渊,张鹏飞,贾永平.鼻内镜下鼻腔内翻性乳头状瘤电凝电刀手术治疗后初步观察[J].现代肿瘤医学,2011,19(12):2420-2422.
[7]杜伟强.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疗效分析[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3,27(1):42-43.
[8]张文龙.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联合手术治疗鼻腔内翻性乳头状瘤的疗效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2(15):3010.
[9]马占成,孙宇新,李琳等.上颌窦内翻性乳头状瘤采用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入路治疗的效果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5):5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