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常见并发症及处理

合集下载

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手术指征

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手术指征

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手术指征摘要:1.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的定义和作用2.手术的适应症和禁忌症3.手术的步骤和注意事项4.手术的疗效和可能的副作用5.总结和展望正文: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是一种先进的微创手术技术,通过射频能量对病变组织进行消融,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这种手术方法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在临床应用中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手术适应症包括:慢性鼻炎、慢性鼻窦炎、扁桃体炎、腺样体肥大等。

这些疾病往往会导致患者出现鼻塞、流涕、头痛等症状,影响生活质量。

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可以有效改善这些症状,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手术禁忌症包括:严重的心肺功能不全、严重的凝血功能障碍、严重的感染等。

这些情况下,患者可能无法承受手术风险,不适合进行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

手术步骤主要包括:患者麻醉、鼻腔或口腔消毒、射频消融、术后处理等。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确定消融范围和深度,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手术注意事项包括:术前避免感冒、术前禁食禁水、术后注意休息和饮食等。

患者在手术前应充分了解这些注意事项,以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的疗效已经得到了众多患者的验证。

手术后,患者的症状通常可以得到明显改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然而,手术也可能产生一定的副作用,如鼻腔干燥、咽喉疼痛等。

这些副作用通常是暂时的,可以通过药物和自身恢复来缓解。

总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技术,适用于治疗多种鼻咽部疾病。

患者在选择手术时,应充分了解手术的适应症、禁忌症、疗效和副作用,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手术。

射频消融术并发症的原因及护理经验总结

射频消融术并发症的原因及护理经验总结

射频消融术并发症的原因及护理经历总结射频消融(RFCA)是90年代迅速开展起来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新技术,因其具有损伤小、平安、有效、可重复性等特点广泛应用于临床。

它利用射频能量作用于引起心律失常之折返还,使环路因受热而发生了不可逆的损伤,从而消除参与心动过速的折返环,到达根治心动过速的目的。

但它属创伤性治疗方法,如处理不当,可引起血气胸、心包填塞、房室传导阻滞或相关局部血栓栓塞等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

年1月~年1月收治施行RFCA患者20例,现将手术中、术后出现的并发症及其预防措施和护理经历介绍如下。

资料与方法收治陈发性室上速患者20例,男8例,女12例,年龄8~60岁,手术时间1~4小时。

方法:此项技术均由医生操作,护士配合,并进展术中监护。

置电极至相应部位进展消融。

消融成功后拔出电极导管,穿刺点压迫止血后加压包扎。

常规做好各种抢救和开胸手术的准备工作,备好整套的心肺复苏设施如除颤器,临时心脏起博器等,迅速、准确地配合抢救各种危症。

结果本组20例手术成功率100%,无1例死亡,但有5例出现并发症。

1例血栓栓塞,其余4例均属穿刺部位出血、血肿,经仔细观察,早期发现,及时治疗护理,均痊愈出现。

术后随访0.5~18个月,均无其他并发症。

见表1。

讨论原因分析:①穿刺股动脉部位出血、血肿:本组2例发生穿刺部位出血,其中1例由于术毕整理衣裤,术侧肢体弯曲,抬高发生出血。

另1例,患者术后平卧1天,因不习惯床上使用便器,在未告知医护人员的情况下,擅自从床上坐起,造成穿刺处出血。

2例血肿,均由于压迫位置、方法不当或患者撤除沙袋或活动较早造成。

②血栓栓塞:血栓栓塞与穿刺动脉血管时使用肝素剂量缺乏,及导管的移动刺激导致血管内膜破损,引起动脉血栓或栓塞。

或穿刺口包扎过紧也可导致动脉血栓形成。

本组1例小动脉栓塞患者,29岁,男性,术后1天,突然感到穿刺侧下肢,小腿内侧及足底部疼痛,触摸时疼痛加剧,不能忍受,检查足背动脉有搏动,肢体温度和颜色均与健那么相同,给予肌注杜冷丁50mg,局部热敷等处理,疼痛缓解不明显,经静滴5% GS 250ml加蝮蛇抗拴酶0.75U,1次/日,1周后疼痛逐渐缓解并痊愈出院。

射频消融术后护理问题护理措施

射频消融术后护理问题护理措施

射频消融术是一种常见的微创手术,广泛应用于治疗心律失常、心房颤动、心肌梗死后心肌缺血等疾病。

术后护理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本文将针对射频消融术后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进行详细介绍。

一、术后护理问题1. 出血与血肿射频消融术需要通过静脉或动脉穿刺,术后穿刺部位容易出现出血或血肿。

若出现出血,患者可能会出现局部肿胀、疼痛等症状。

2. 疼痛射频消融术术后患者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疼痛程度与手术范围、患者个体差异等因素有关。

3. 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术后,患者可能出现心律失常,如房性早搏、室性早搏等。

4. 感染术后穿刺部位和手术部位可能出现感染,表现为局部红肿、疼痛、发热等症状。

5. 心血管并发症射频消融术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血管并发症,如血管破裂、血栓形成等。

二、护理措施1. 出血与血肿的护理(1)术后密切观察穿刺部位,如有出血,及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

(2)术后压迫穿刺部位1-2小时,防止出血。

(3)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避免感染。

(4)根据医生建议,适当使用抗凝药物,预防血栓形成。

2. 疼痛的护理(1)评估患者疼痛程度,根据疼痛评分给予相应止痛措施。

(2)术后24小时内,可给予冰敷穿刺部位,减轻疼痛。

(3)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放松训练,缓解疼痛。

3. 心律失常的护理(1)密切监测患者心率、心律变化,及时发现异常。

(2)根据医生建议,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

(3)指导患者保持情绪稳定,避免剧烈运动。

4. 感染的护理(1)保持穿刺部位和手术部位清洁、干燥。

(2)定期更换敷料,观察局部情况。

(3)遵医嘱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5. 心血管并发症的护理(1)密切监测患者血压、心率、心电图等指标。

(2)遵医嘱使用抗凝药物,预防血栓形成。

(3)指导患者避免剧烈运动,预防血管破裂。

6. 饮食与休息(1)术后给予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如稀饭、面条等。

(2)保证患者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

(3)根据医生建议,适当调整饮食结构,如低盐、低脂等。

肝癌射频消融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体会

肝癌射频消融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体会

肝癌射频消融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体会肝癌是指肝脏发生的恶性肿瘤,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化疗和介入治疗等。

射频消融术是一种介入治疗方法,通过将射频电极插入肿瘤组织内,利用高温热量破坏癌细胞,达到治疗的目的。

射频消融术后可能会出现一些并发症,给患者的康复和护理带来一定的困难。

在此,我将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谈谈我对肝癌射频消融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体会。

一、并发症观察1.出血:射频消融术后患者可能会出现出血的情况。

出血的表现包括术后伤口渗血、贫血、血压下降等。

我们要及时观察患者的血压、心率、血红蛋白水平等指标,发现出血情况要及时处理,如加压止血、输血等。

2.感染:术后的患者由于手术创面较大,容易受到细菌感染。

我们要密切观察患者的体温、术后伤口情况,发现感染要及时给予抗生素治疗,保持伤口的清洁和干燥。

患者在术后要加强自我保护意识,避免伤口受到外界污染。

3.胆瘘:射频消融术可能会引起胆道损伤,导致胆瘘的发生。

胆瘘的表现包括腹痛、黄疸、发热等。

我们要密切观察患者的黄疸指标、肝功能、症状变化等,发现胆瘘要及时处理,如引流、手术修补等。

4.肝功能损害:射频消融术会对肝脏产生一定的损伤,导致肝功能异常。

我们要定期观察患者的肝功能指标,如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蛋白、白蛋白等,发现肝功能异常要及时给予药物支持治疗。

二、护理体会1.密切观察:射频消融术后的患者需要密切观察术后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护理人员要定期测量患者的体温、血压、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观察术后伤口情况,密切关注患者的症状变化。

2.预防感染:预防感染是射频消融术后护理的重要内容。

护理人员要做好手卫生,保持环境的清洁和通风,帮助患者保持个人卫生,避免伤口感染的发生。

3.药物治疗:针对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及时给予药物治疗,如止血药物、抗生素、肝保护药物等。

同时要引导患者合理用药,遵医嘱服药。

4.情绪关怀:射频消融术后患者常常伴有焦虑、恐惧等情绪,护理人员要给予患者良好的心理护理,倾听患者的心声,鼓励患者树立信心,积极面对治疗。

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手术指征

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手术指征

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手术指征摘要:一、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简介二、手术指征三、手术禁忌症四、手术操作流程五、术前准备工作六、术后护理及注意事项正文: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是一种在低温环境下,利用等离子体射频能量进行组织切割和消融的微创手术。

该手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疼痛轻、恢复快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耳鼻喉科、呼吸科、消化科等领域。

一、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简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利用双极低频射频所产生的能量,将射频电极与组织之间的电解液转换成叫做等离子体的离子蒸汽层。

等离子体中的带电粒子使目标组织中的细胞以分子为单位逐渐解体造成组织凝固坏死,在低温下形成切割和消融效果。

由于该技术在低温下进行,可有效减少对周围组织的损伤,降低感染风险,提高手术安全性。

二、手术指征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的手术指征主要包括:1.慢性鼻炎:药物治疗无效的慢性鼻炎患者可通过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进行治疗。

2.过敏性鼻炎:针对过敏性鼻炎,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可选择性地进行筛前神经、翼管神经阻断术,降低鼻腔副交感神经的兴奋性,消除过敏区域神经对外界各种刺激的敏感性。

3.鼾症: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可对导致鼾症的扁桃体、腺样体等进行消融,改善呼吸道通畅度,从而缓解鼾症症状。

4.胃食管反流病: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可对食管下段进行射频消融,降低胃食管反流病的反流次数和程度,改善患者症状。

三、手术禁忌症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的禁忌症主要包括:1.严重心肺功能不全者。

2.血液病、感染性疾病患者。

3.孕妇及哺乳期妇女。

4.神经系统疾病患者。

5.严重凝血功能障碍者。

四、手术操作流程1.患者在术前需禁食禁水6-8 小时,以减少胃内容物反流误吸的风险。

2.术前半小时给予患者口服抗生素,预防感染。

3.患者取合适的体位,医生进行消毒、麻醉等操作。

4.医生将射频消融电极插入患者病变部位,进行射频消融。

5.术后对患者进行护理,观察生命体征,预防并发症。

五、术前准备工作1.详细询问患者病史,进行相关检查,评估患者手术适应症和禁忌症。

腺样体肥大低温等离子消融术后注意事项

腺样体肥大低温等离子消融术后注意事项

腺样体肥大低温等离子消融术后注意事项腺样体肥大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是一种常见的治疗腺样体肥大的方法,该手术通过利用低温等离子技术,破坏腺样组织,从而减轻症状。

术后需要患者特别注意一些事项,以保证手术效果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术后恢复及注意事项1. 休息术后患者需要充分休息,避免剧烈活动,尤其是头颈部的运动。

保持合理的卧床休息时间可以帮助伤口更快愈合,减少术后不适感。

2. 饮食调理术后患者需遵医嘱进食软食,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刺激手术部位引发不适。

多饮水有助于排泄术后残留的药物,并促进身体康复。

3. 饮食调理术后患者需遵医嘱进食软食,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刺激手术部位引发不适。

多饮水有助于排泄术后残留的药物,并促进身体康复。

4. 饮食调理术后患者需遵医嘱进食软食,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刺激手术部位引发不适。

多饮水有助于排泄术后残留的药物,并促进身体康复。

5. 药物注意按医嘱规范用药,不要自行增减药量或更改药物种类。

特别是抗生素和止痛药,需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服用,防止感染和疼痛的发生。

6. 术后复诊术后定期复诊是非常重要的,医生会根据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调整治疗方案并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确保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7. 避免刺激术后应避免吸烟、饮酒等刺激性物质,以免影响伤口愈合和手术效果。

另外,避免接触冷热食物,以免刺激手术部位。

8. 保持清洁术后需要保持手术部位的清洁,注意及时更换伤口敷料,避免局部感染的发生。

同时,避免接触污染物质,预防感染的发生。

9. 定期复查定期复查是术后恢复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医生会根据复查结果调整治疗方案,保证术后康复效果。

患者应按时就诊,配合医生进行治疗。

10. 注意观察术后需密切观察伤口情况,如发现伤口出血、肿胀、红肿或有渗液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向医生报告,以便及时处理。

综上所述,腺样体肥大低温等离子消融术后需要患者严格遵守医嘱,合理饮食、注意休息、药物规范使用、保持清洁是保证手术效果和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治疗颈椎病的危害

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治疗颈椎病的危害

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治疗颈椎病的危害
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的椎间盘退化性疾病,会引起头痛、颈部疼痛、肩背酸痛等
不适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对于一些患者,他们可能会选择进行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来缓解疼痛和不适。

虽然这种治疗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症状,但也存在一些潜在的危害。

1. 治疗效果不明确
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是一种相对新颖的治疗方法,对于颈椎病的长期治疗效果尚
未得到充分验证。

虽然能够暂时缓解症状,但是否能够持久有效、对颈椎病的根源进行有效治疗还需要更多研究和证实。

2. 治疗风险和并发症
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是一种侵入性治疗方法,存在一定的治疗风险和并发症。


手术过程中可能引发感染、出血、神经损伤等意外情况,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

3. 长期影响颈椎结构
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涉及到颈椎结构的改变,可能对颈椎的正常结构和功能产生
负面影响。

长期而言,这种治疗可能导致颈部稳定性下降、颈椎退行性变化加剧等问题,进而增加颈椎病复发的风险。

4. 经济负担
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是一种高技术的治疗方法,其治疗费用较高,可能对患者的
经济造成一定负担。

对于一些家庭经济状况较差的患者来说,可能无法承担治疗费用,或者为了治疗而加重财务压力。

综上所述,低温等离子消融术作为治疗颈椎病的一种方法,虽然能够在一定程
度上缓解症状,但也存在一定的潜在危害。

在选择治疗方法时,患者需要与医生进行充分沟通和权衡利弊,谨慎决定是否使用这种治疗方法,并在治疗过程中密切关注治疗效果和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射频消融术中常见并发症护理观察与处理

射频消融术中常见并发症护理观察与处理

术中并发症的观察及预防
三、与穿刺无关的血管相关并发症 (二)血栓形成及血栓性静脉炎 1、下肢腓肠肌疼痛 2、超声检查可发现血栓的存在 采取的预防手段: a、术后加压包扎时包扎压力适当,避免阻断血液回流,卧床时 主动运动下肢肌肉、及早下床活动、保证静脉回流 b、使用低分子肝素及华法令
术中并发症的观察及预防
射频消融术中常见并发症护理观察与处理
概念
心脏射频消融术 是将电极导管经静脉或动脉血管送入心腔特 定部位,释放射频电流导致局部心内膜及心内膜下心肌凝固性 坏死,达到阻断快速心律失常传导束和起源点的介入性技术。
补充:经导管向心腔内导入的射频电流损伤范围在1-3mm,不 会造成机体危害。
射频消融的适应症பைடு நூலகம்
穿刺右股动脉,逆行经过主动脉、 右室:用来放大头导管到左室
操作方法
穿刺(锁骨下静脉、股静脉) 放置电极导管(管静脉窦、右心房、右心室、希氏束处)
电生理检查
不能诱发 OK!
标测定位、确定异位靶点
再次电生理检查
消融
电生理检查
应用程序刺激器通过电击导管刺 激心脏的某些部位,检查心脏传 导系统功能,研究心律失常的发 生机制及寻找治疗的方法。
术中并发症的观察及预防
四、导管操作的并发症 (三)心包压塞 表现:突然出现烦躁、低血压及心动过缓,加上X线特征(—— 心影搏动消失和透亮带)。 常见于房间隔穿刺,刺破右房壁、左心耳或左方游离壁 其次由冠状静脉窦破裂引起,常见于冠状静脉窦畸形 主动脉窦破裂
术中并发症的观察及预防
四、导管操作的并发症 (三)心包压塞处理 需要及时穿刺引流 方法: 1.平卧或半卧位,18号静脉穿刺针连于10ml带有造影剂的注射器, 经左肋隔角以向左30度,向下45度的方向进针,回抽出血性液体 后推注造影剂,造影剂沿心包腔分布。 2.经穿刺针送入0.035英寸145cm长导丝至心包内,再送入动脉 鞘,进猪尾巴导管进行引流,至无血液抽出。 3.出血不止者,外科手术处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例 )或 61 84 . 9% (4 例 )【 73 日 】 ,亦有报 道继 发性 出血率 为79% .
■ 耳,瘤。 湖y导基 北,北的 杨教, 临 E鼻师 和 肖a京础 mh 1 床 南o 事 京授 0 作 水咽从 工 柳喉 0 a, 头 o 颈 大c 4 芳. 3 i硕 肿 人头 lm :颈 学士 ,. xc in 主研 第外 a o科 任生 一究 _ e 医 n t 师 院 @
刀头 等 ,前 两者可 用 于对 软腭 或扁 桃体 切 割 、消融 和组 织 切 除 ,
后者 可 用于 喉部 良、 恶性 肿瘤 的 消融 切 除手术 ,此类 刀头 同 时具
备生 理盐 水 灌注 、吸 引功 能 ,可将 术 野 内消 融组 织的 残 余物 、分 泌物 和 血液 等同步 清除 ,时刻保 持 术野 清晰 。
4. P we l o l NB 。 Ri y R , T o l RJ e Ra if u n y v l me r e u t n o h o g e. A o c n i ts u y f rt e t a m e t fo s r c ie se p l W e rel , l al do r e c o u ti r d c i f e t n u eq c o t p r ie pl t d o h r t n b t t v le o e o u
中 国 医学 文 摘 耳鼻 啊 喉 科 学 N W SA DR VE / rh2 0, o.3 N . 日日 E N E IWS Mac 0 8 V 1 , o 21 2
维普资讯
( 3 )‘,多 发生 于 术 后 1 。多数 患 者 的 出血 量 不 大 6例 周
4 扁桃 体射频消融术
扁 桃体 射频 消融 术 包 括 扁 桃 体 消 融 打 孔 术 、 扁桃 体 包 膜 内 切 除术 和扁 桃体 切 除术 。并 发症 :扁 桃 体手 术 后出 血为 其最 主要
22 射 频 悬 雍 垂 腭 咽 成 形 术 ( V lp t p a y g pa t . U Uo ao h rn o lsy,
U P )。并 发 症 :术 中 、术 后 出血 ,软 腭 穿孔 ,悬 雍 垂脱 落 , P P 术 后 E千 ,咽 部异 物 感 ,鼻 咽 反流 ,开放 性 鼻 音等 。术 中行 l 扁桃 体 切 除遇 扁 桃体 窝 的 血 管性 出 血 ,使 用 E a 7 刀头凝 血 键 V c0 多凝 固2 以免 术 后患 者 麻醉 清 醒拔 管 时 由 于血 压 一过 性 增高 而 秒
1 9 9 8. 1 3: 1 6 — 1 4 1 1 3 17 2 . L KK, Po lN B, Ri y RW ,e Ra if qu n yv lm e r is e r du in f rt a m e to r ia e h p r o h i we l l e t al dO r e c ou e t ct u i s e c o o r t n f u b n t y e r p y: a pltsu y Ot lr n o a t e t t i td o oa y g l He d Ne kSu g, 1 9 c r 9 8, 1 9: 5 - 7 . 1 69 5 3
同4 号 刀头 。第3 刀头 为 E a 0 V cA T 5 类 V c7 、E a & 刀头和 E C 0 0 I7 7
3 舌 根 射 频 消 融 术
并 发 症 :黏 膜 溃 疡 、 出血 、舌 根 或 口底 水 肿 、 血 肿 、 舌 根
感 染 、脓 肿 和舌 下 神经 损 伤 等【 4 】 膜 溃 疡最 为 常 见 ,为沿 消 融 。黏 通 道 的线性 浅 表溃 疡 ,多可 自行愈 合 ,不 留后 遗症 ,不 需特 殊 处 理 。舌 根 反应 性 出血和 舌根 血 肿 的出现 常 与术 后 高血 压相 关 ,保 持 术 中和术 后 血压 平稳 非常 重要 ,特 别 应注 意保 持术 后 1 / 时  ̄2J \ 内血 压稳 定 ,将术 后 平均 动脉 压控 制 于 1 0mmH 以下 ,可 有效 0 g 减 少舌 根 反应 性 出血 的发生 。舌 根 感染 多发 生 于术 后3 天 ,患 、4
的并 发 症 。扁桃 体打 孔 术后 出血 可将 消 融通 道 1缝 合封 闭 ,借助 3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血后 其增 高 孔道 内压 力可 使 出血停 止 。 扁桃体 切 除术 后 的 出血
可 分 为 原 发 性 出血 和 继 发 性 出 血 。原 发 性 出 血率 与 常 规 方 法 无
异 ,继发性 出血率 明显 低于 常规 手术 的 出血率 ,有 报 道 为22 .5%
持 续 咽痛 、 吞咽 痛 、 异物 感 、颈 部或 咽喉 疼痛 超 过 1 周者 ,应仔
细 查体 ,必 要 时C 扫描 以排 除 脓肿 【 T 5 】 。此外 尚有 病 例 出现 暂时性 舌 下神 经 麻痹 而致 一过 性 伸舌偏 斜 。避 免 血管 神经 束损 伤 的 关键 是 严格 控制 射频 打孔 通 道的位 置 、角 度 、深度 和能 量等 。
给 予头 部 、颈部 局部 冷 敷 ,全身 给予 止 血药 物或 扁桃 体 窝局 部注 射 1‰ 肾上腺 素盐 水 或 局部 纱球 压迫 多可 止 血 ,但仍 有 少数 患者 出血较 为严 重 ,需要再 次 回手 术室 止血 。
5 腺样 体射频消融术
腺 样 体 射 频 消 融 术 可 分 为 腺样 体 消 融 打 孔 术 和 腺 样 体 切 除 术 。并发 症 :主要 为术 后 出血 ,必 要 时全 麻 内镜 下止 血 ,有 出血 致死 报道 。如 消融范 围过大 ,有 致鼻 咽 闭锁 的报道 。
者可 表现 为迅速 出现 的舌 体 疼痛 ,舌 部 水肿 和颈 部 肿胀 ,患 者可
出现 呼 吸 困难 ,必要 时行 气 管切 开 。对 疑有舌 根 脓 肿者 ,在 大剂 量 应 用抗 生 索 的 同时 施行 穿刺 抽 脓 、切 开 排 脓 等治 疗 I 。 术 后 5 】
2 软 腭 射频 消 融 术
6 慢性肥厚性 鼻炎的射频消融术
并 发 症 :术 后 出 血 、 鼻 腔 黏 膜 溃 疡 、 鼻 腔 感 染 、 鼻 腔 过
置 。■
1 P we ,R l W ,To lR ,e 1 a if q e c ou tct s e r u i f h a t i s b cs t l pd od rd be ti C e t . o l l NB i y R e rel J t .R dor u n yv lmer s u d c o o e p l e n u j t h s e - i ree rah g h s, a e ii e t n t a e wi e s n
维普资讯
低 温等 离 子 射 频 消 融 术 常 见 并 发 症 及 处 理
肖水芳 ,杨 柳
低 温等离 子射频消 融术应用 于耳鼻 咽喉头颈外科领 域 已有 数年 历史 ,现 就临床治疗 中常 见并发症 的预 防和处理简要 讨论如 下。
导 致 原 已凝 固的血 管再 度 出血 。软 腭 穿孔 及悬 雍 垂脱落 的发 生同 软腭 消融 术 。患者 常 伴有 慢性 咽 炎 ,其 咽部 异物 感可 能在 术 后更 加 明显 。此外 消 融通 道不 可过 于 靠近 黏膜 侧 以免损 伤 分泌 腺 ,减 少黏 液腺 的 分泌 而导 致咽 干 。鼻 咽反 流和 开 放性 鼻音 ,多由 于术 后患 者成 形 软腭 过短 或 由于瘢 痕 形成 过 多 ,不足 以 关闭 鼻咽 腔 引 起 ,与 术 中软 腭 消 融 范 围 有 关 ,术 中应 谨 慎 ,避 免 损 伤腭 帆 提 肌 ,并注 意 保 留部 分悬 雍垂 提肌 ,保 证 咽腔 基 本结 构 。该并 发症 与 常规 U P 术 发 生率 无 明显差 异 。 PP

度 通 气 和 鼻 腔 干 燥 [ - ] 术 后 出 血 多 见 自 消 融 通 道 口 的 出 |1。 36 血 ,通 常 放 置 少 许 1% 丁 卡 因 肾 上 腺 索 棉 片 可 止 血 , 术 中 边 消 融 边 缓 慢 退 出 刀 头 亦 可 达 到 减 少 出 血 的 效 果 。鼻 腔 黏 膜 溃 疡 , 多 为 局 部 消 融 时 间 过 长 、 能 量 过 大 或 刀 头 离 黏 膜 表 面 过 近 所 致 ,局 部 换 药 可 逐 渐 愈 合 。 通 常 可 将 2 %的 利 多 卡 因盐
水 注 入 下 鼻 甲黏 膜 ,使 下 鼻 甲膨 大 ,此 方 法 一 是 可 增 加 下 鼻
甲组 织 内 的 离 子 浓 度 ,增 加 消 融效 果 ; 二 是 增 加 消 融 刀 头 与
鼻 甲黏 膜 表 面 的 距 离 。鼻 腔 感 染 多 因鼻 腔黏 膜 出 现 溃 疡后 继发 细 菌 感 染 ,严 重 者可 造 成 下 鼻 甲骨 质 的坏 死 。鼻 腔 过 度 通 气 , 鼻 腔 干 燥 ,多 因 过 度 消融 鼻 甲黏 膜 下 组 织 引起 。术 中应 依 照 患 者 鼻 甲肥 大 情 况 及 鼻 腔 通 气情 况 选 择 消 融 通 道 数 量 及 消 融 位
1 基本器械
低 温 等 离 子 射 频 消 融 仪 的 主 机 现 多 用 C0 l to b a i n I或 C bainI,消融 刀头 因不 同的 作 用 部位 和 不 同 的消 融 方 式而 o lt o I 相 应 的分 为3 种基 本 类型 。第 1 为R Fe la 5 类 e lxUt 4 号刀 头 ,外形 r 呈直 线 形 ,可用 于鼻 甲黏 膜 下消融 ,该 刀头 有2 工作 电极 和 1 个 个 回路 电极 ,其最 前 端的 工作 电极 为 消融 电极 ,插 入 鼻 甲黏膜 组织 内可 消融 其 组织 形 成 1 即 时 消融 通 道 ,其 后 方的 工作 电极 为凝 个 固电极 ,可 在消 融 的 同时 自动将 消 融通 道 周围薄 层 组织 凝 固 。第 2 为R Fe la 5 类 e l Ut 5 号刀 头 ,外 形 为弧 形 ,可用 于软腭 黏 膜下打 x r 孔 ,进 行黏 膜 下组 织消 融和 凝 固 ,而保 留软 腭黏 膜 完整 ,其 原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