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政策研究综述
政策评价在卫生领域的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 :R 9 1 文献标 识码 :A 文章编号 :10 — 8 0 (0 8 5 0 5 — 4 0 3 2 0 2 0 )0 — 3 3 0
卫生领域政策评 价是卫生政策过程 的一个重要组 7 0年代 的美国,进入 2 0世纪 9 O年代后, 随着各 国财政 各 成部分 , 当前 的信息 时代, 生政 策研 究者对各种卫 状况 的紧缩 以及新型的公共管理思想的普及, 国都在 在 卫
理 的启 示 []湖 北财 经 高等 专科 学校 报 ,0 5 1 () 1 . J. 2 0 , 74 :9
[] 陈 振 明. 共管 理 学 [ ] 北京 : 中 国人 民 出版社 ,2 0 : 4 公 M. 05
2 6 27 2 —2 .
[] 刘 玉 蓉. 坎 南政 府 理 论对 中 国传 统行 政 价值 取 向的冲 击 5 布
还不包括在 G P认证范 围内,另外 要提升 G P对 药品 M S 经营单位的准入 门槛 ,减少药 品流 通不必要 的环节 。
高 等函 授学 报 ( 哲学 社会 科 学版) 2 0, 9 1 :0 4. ,0 6 1 () 4— 1
[] 段 溢波 . 共选 择理 论 的 “ 3 公 政府 失败说 ” 及其 对我 国政 府 管
第2 2卷 第 5期 20 年 1 08 0月
卫 生 软 科 学
S f S in eo a t o t c e c fHe l h
V 1 2NO 5 o2 _ . . 0c . 0 8 t2 0 .
政 策 评 价 在 卫 生 领 域 的 研 究 综 述
陈 煜 , 刘金 宝 , 欧 阳静
收 稿 日期 :2 0 — 3 2 08 0- 5
环境保护研究过程综述1000

环境保护研究过程综述1000一、调查的目的和出发点近年来,随着地区经济的迅猛发展,环境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为了贯彻党中央“又好又快”发展战略目标,把我国建立成绿色节约型社会,防止环境污染,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已成为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每个公民的义务。
在学校的动员和鼓励下,我们参加了环境保护行动。
二、调查时间、对象、方法2021年8月,我和几个同学来到德州市的一些小区进行了调查。
我们通过观察周围的环境,访问过往路人并做了问卷调查,回去后又上网查找许多资料。
我们主要的调查对象为人们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大气污染,水污染,树木的砍伐等。
三、调查过程首先我们来到小区,看到清洁阿姨在扫垃圾,就前去访问通过交谈我们得知,虽然人们的素质有所提高,但仍有很多人在人行路上扔果皮纸屑,随地吐痰。
这种不文明的现象值得关注。
旁边来了一位刚买菜回来的大姐,我们向前询问了一些生活方式,我们心里得到一丝安慰。
大姐告诉我们:少扔垃圾,把垃圾分类放进垃圾桶,多骑自行车,少开车,节约用水,把洗澡水洗脸水用来冲厕所,淘米水可以用来洗脸,洗头发,洗碗。
一眼望去,小区绿化水平还可以,数目较少,草坪较多,但空气并不新鲜,总有一股奇怪的味道在空气中弥漫着,我们老到物业处进行了交流,造成环境污染源是1公测所排出的粪便散发出难闻的气味,让人恶心2工厂排出的废水又黑又臭,还漂浮着一些秽物3工厂排出的废气体中含有粉尘、铅、煤灰登对身体有害的物质5公园的草坪上常有游人丢弃垃圾,及不讲卫生有影响市容,这些污染是空气变得浑浊,对人的肺部有很大危害。
通过几天的调查,我们做了一份调查问卷。
一.调查的内容及方法:通过对路人以及对环卫工人的提问,了解他们对各路段的环境的看法。
并将事先打印好的自制问卷调查表发给他们填写,为接下来我的分析及整理做出铺垫。
二.总体状况及分析:通过对路人及环卫工人的调查,以及对问卷调查表的整理分析发现,人们普遍对当前环境表示不满,只有在极个别地段人们表示差强人意,针对这些方面人们也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和观点。
卫生政策研究领域系统综述整合初步研究

[ 关键 词 ] 卫 生政 策 系统综 述
文献检 索 文献计量
P i r t a eI tg a o f y tma cR ve at oi L W ni ,X e a g W n i w n r ma y su yi t e r t no se t e iw i He l P l y / e n nh n i S i n h c j g uP i n , a gX a a ,n y o
[ src] Abtat
T e a om tr me o ci ehat pl yrl e ytm t ei ef l o t a r hr w sn a e t dt ahe el oi ea dss acr e i t e fi r ue e u h o v h c t e i v w n h i d le t
Xax,Qa i ,D i i i inQn o g a
Istt o dclnom t n hns A ae yo d a Si cs e n 00 5 ntu i e fMei fr ai ,C i e cdm aI o e fMew l c ne,B i 100 e g
r t e a e. Th t o n s  ̄e t e iw ere a ss se tc ly e p o e nd a l z d wi n tr e man d tb s s er v ly t i e meh d o y mai r v e rt v lwa y t mai al x lr d a nay e t h e i aa a e c i hi
相关研究 ,是严 格 评 价 其质 量 ,并 进行 定量 合 并分 析或定 性分析 ,得 出综 合 结 论 的研 究 方 法 ¨ 。在卫
卫生健康政策研究课题

卫生健康政策研究课题【导言】卫生健康政策研究课题一直备受关注,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卫生健康是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政策研究是保障公众健康和促进社会进步的必要手段。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剖析卫生健康政策研究课题,探讨其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
【政策背景】卫生健康政策研究课题是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卫生信息中心等单位联合推进的一项重要研究计划。
该计划旨在通过开展前瞻性、交叉性、基础性和应用性的卫生健康政策研究,推动我国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提升公众健康水平和社会福利。
【研究范围】卫生健康政策研究课题覆盖面广,研究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卫生健康政策制定与实施卫生健康政策制定与实施是保障公众健康的重要手段。
该方面的研究涉及卫生健康政策的制定、实施、监督和评估等方面,旨在提高政策质量、加强政策执行力度,推动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
2. 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健康服务体系建设是提高公众健康水平的重要保障。
该方面的研究涉及健康服务体系的构建、发展和管理等方面,旨在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满足公众健康需求。
3. 健康促进与疾病预防健康促进与疾病预防是提高公众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
该方面的研究涉及健康促进与疾病预防的策略、措施和效果等方面,旨在提高公众健康素养、预防常见疾病,降低疾病发生率和死亡率。
【研究方法】卫生健康政策研究课题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1. 文献综述法通过对卫生健康政策相关文献进行系统梳理和分析,总结和评价卫生健康政策的制定、实施和效果等方面的情况和问题。
2. 实证研究法通过采用问卷调查、实地观察、数据分析等手段,对卫生健康政策的实施效果、影响因素、改进措施等进行量化研究。
3. 专家访谈法通过与卫生健康政策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深入交流和探讨,获取其对卫生健康政策的看法和建议,为政策制定和实施提供参考。
个人研究过程综述_个人研究过程综述,个人研究过程综述范文,个人研究过程综述格式

个人研究过程综述_个人研究过程综述,个人研究过程综述范文,个人研究过程综述格式个人研究过程综述_个人研究过程综述,个人研究过程综述范文,个人研究过程综述格式篇一:个人研究过程综述胡天豪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环境质量也越来越差,为此,本组展开了本次关于应城市城区环境卫生及政策的研究性学习活动,本组共十人我们组分为5个小组,李小琴张文锦为第一小组,雷演杨希为第二小组,杨思莹胡蝶为第三小组,杨瑞冲陶婷为第四小组,我和陶巧为第五小组,每个小组都有各自的任务。
我们采取的方法是访谈法在开始此次活动之前,我们首先坐公交车对城区附近的环境做了个大致的了解,然后我们就此次活动做了一次交谈,待分工明确后,我们开始了此次活动。
(普通居民)1.您觉得您周围的环境怎么样,答:我觉得周围的环境有点糟糕,地上的垃圾随处可见,且一些工业废水,废气也污染着我们的环境。
2.您觉得是什么导致这种现状呢,对待这种状况我们应该这么做,答:我觉得是由于人们不重视环境造成的,可以开展环保宣传活动。
让人们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政府也要对此提出解决方案。
这样我们的环境才能得到改善。
(清洁工)1.您对应城的环境有什么看法,答:我觉得很糟糕,每天我总是工作个不停,但是道路上依旧有很多垃圾。
且运垃圾的车每周只来一次,根本不够装。
当然人们的乱丢是主要因素。
2.您认为该怎么解决环境问题呢,答:我觉得应该在马路上多安置些垃圾桶,多植树。
(老师)1.您认为你周围的环境怎么样,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环境,答:我觉得很差,主要是由于人们的道德素质不高。
也有些是因为生活的习性吧,大人没带好头,他们的孩子也学着,形成恶性循环。
2.您觉得应该如何解决,答:应多开展环境保护的活动,号召人们保护环境。
也希望政府多关心环境。
提出解决办法。
最后,我们将收集的资料做了整理,然后本组成员开会,总结,再上传至网络篇二:个人研究过程综述陶巧在这个经济腾飞的时代城市建设越来越快人们生活水平也越来越高,但随之而来的是更多的生活垃圾,工业废水这些都影响着我们的生存的环境,为此我们小组于2013年2月20日至2013年6月20日展开这次研究性学习活动。
卫生政策系统综述问题的类型及界定

系 统 综 述 … ( ytm t eiw , 称 系 统评 价 , 一 种 高 Ss acR v ) 又 e i e 是
质 量 的 综述 , 本 身 是 一 种 科 学 研究 , 预先 设 计 的 方 法 , 过 它 用 通
和 界 定 方 法 的基 础 上 , 合 卫 生政 策 的特 点 , 讨 卫 生政 策 系统 综 述 中问题 的类 型 和 界 定 方 法 。 结 探
[ 关键词 ] 系统综述 ; 循证决策 ; 生政策 ; 卫 方法学 [ 中图分类号] R l 9
、
H e lh r i e M an e e . a t Se v c ag m nt Abs r t Evde c — b s d mo li d l p id i e t o iyr s a c n e lh poi tac i ne a e de s wi ey a pl n h a h p lc e e r h a d h at l e l cy— ma i g s se ai - k n . y tm tc Re v e i n i o tntmeho o v d n e— b s d poiy —m a ig.And te d fn t n o e iwi g tpi s te k y p o e r nd iw s a mp ra t d fre i e c a e lc kn h e ii fr ve n o c i h e r c du e a i o
Au h r S a d e s Ce t r o at n g me t n oi y h n o g U ie s y ia t o d r s n e rHe h Ma a e n d P l ,S a d n n v ri 。Jn n,P. C ia f l a c t R. h n .
公共卫生问题写一篇综述

公共卫生问题写一篇综述一、引言公共卫生是关系到全体人民健康的重要领域。
它涵盖了预防疾病、延长寿命、提高生活质量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从公共卫生的定义与重要性、常见公共卫生问题、公共卫生干预措施、公共卫生政策与法规、公共卫生研究与发展等方面进行综述。
二、公共卫生的定义与重要性公共卫生是指通过有组织的社区努力来预防疾病、延长寿命和促进健康和提高效益的科学和艺术。
其目标是针对整个社会群体采取措施,以预防疾病和促进健康。
公共卫生对于社会的发展和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是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
三、常见公共卫生问题1.传染病:包括病毒、细菌、寄生虫等引起的传染病,如流感、艾滋病、结核病等。
2.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症等。
3.环境污染:空气、水、土壤等环境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日益严重。
4.心理健康问题:如抑郁症、焦虑症等心理问题在人群中的发病率逐渐上升。
四、公共卫生干预措施1.预防接种:通过疫苗接种预防传染病的发生。
2.健康教育: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和健康素养,促进健康行为。
3.环境改善:通过治理环境污染,改善空气、水、土壤质量,减少对健康的危害。
4.心理健康干预:提供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等心理健康服务,解决心理健康问题。
五、公共卫生政策与法规政府在公共卫生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制定和实施相关政策和法规,保障公众的健康权益。
例如,制定传染病防治法、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为公共卫生提供法律保障。
同时,政府还通过财政投入、税收优惠等措施支持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
六、公共卫生研究与发展随着科技的发展,公共卫生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
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可以对公共卫生问题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分析,为制定更有效的公共卫生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公共卫生的研究和发展也呈现出国际化的趋势,各国之间的合作和交流日益加强。
七、结论公共卫生是关系到人民健康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领域。
通过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制定和实施相关政策和法规以及加强公共卫生的研究和发展,可以更好地保障公众的健康权益,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上海卫生健康政策研究年度报告阅读记录

《上海卫生健康政策研究年度报告》阅读记录一、第一章:上海卫生健康政策现状分析在阅读《上海卫生健康政策研究年度报告》的第一章时,我对上海卫生健康政策的现状有了深入的了解。
这一章节主要分析了上海卫生健康政策的发展背景、当前实施的情况以及面临的挑战。
上海作为我国的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其卫生健康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具有重要影响。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上海面临着人口结构变化、老龄化加剧、慢性疾病增长等挑战,促使卫生健康政策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和优化。
上海在卫生健康政策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政策涵盖了医疗保障、公共卫生、健康教育、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等多个领域。
在医疗保障上,上海已形成较为完善的医保体系,实现了医保与医疗服务的有效衔接。
在公共卫生方面,上海加强疾病预防控制,提高了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上海还注重健康教育,提高市民的健康素养。
尽管上海在卫生健康政策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其中包括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医疗卫生人才短缺、老龄化带来的医疗压力增大等问题。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新型传染病和慢性病的管理也是上海卫生健康政策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针对以上挑战,上海正在采取一系列措施加以解决。
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加强医疗卫生人才培养和引进,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等。
这些措施的实施将有助于提升上海的卫生健康服务水平,满足市民的卫生健康需求。
在这一章节中,我还注意到,上海卫生健康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注重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卫生健康服务的智能化、精细化水平。
也强调了跨部门协作、社会共同参与的重要性,形成了政府、市场、社会共同推动的卫生健康治理格局。
第一章对上海卫生健康政策的现状分析全面而深入,为后续章节的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通过阅读这一章节,我对上海卫生健康政策的现状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也对未来的发展趋势有了更加准确的预测。
1. 章节概述总体背景分析:在这一部分,报告将详细介绍上海市当前的卫生健康现状、主要的社会经济条件及其对居民健康的影响等宏观背景信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卫生政策研究课程论文麦尔比亚学号:************中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可持续发展分析摘要农民、农村及农业问题(即“三农问题”)长期以来都是中国一个带有全局性、战略性的问题。
虽然中国的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但是发展至今,“三农问题”仍然是中国政府非常关注的一个问题。
合作医疗是中国农村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之一,但这一制度正面临着生存和发展的困境。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如果农村经济不能长足发展,农民健康不能得到全面改善,中国经济的发展势必将受到很大的影响和制约。
农村合作医疗是整个社会保障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民生命质量提高的一项重要措施,是有关农民生存及发展的基本问题。
然而,我国医疗保障制度的改革一直未将农村人口纳入思考的范围,尤其在连续经历了“非典”和禽流感等高传染性疾病事件后,我国农村现有的医疗设施和保障体系更是显示了其严重的脆弱性。
农民怕看病,看病贵,看病难,己经成为农村社会普遍担忧的问题。
所以我们需要从历史的角度去获取经验教训,并分析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可持续发展的现实制约因素,从而探索出一条有利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关键词农村合作医疗可持续发展政策建议一,引言1.1 背景资料农民、农村及农业问题(即“三农问题”)长期以来都是中国一个带有全局性、战略性的问题。
虽然中国的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但是发展至今,“三农问题”仍然是中国政府非常关注的一个问题1。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如果农村经济不能长足发展,农民健康不能得到全面改善,中国经济的发展势必将受到很大的影响和制约。
农村合作医疗是整个社会保障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民生命质量提高的一项重要措施,是有关农民生存及发展的基本问题。
然而,我国医疗保障制度的改革一直未将农村人口纳入思考的范围,尤其在连续经历了“非典”和禽流感等高传染性疾病事件后,我国农村现有的医疗设施和保障体系更是显示了其严重的脆弱性。
农民怕看病,看病贵,看病难,己经成为农村社会普遍担忧的问题。
合作医疗是中国农村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之一,但这一制度正面临着生存和发展的困境.在20世纪60~70年代,合作医疗曾经惠及大多数农村居民,被世界卫生组织和世界银行誉为“以最少投入获得了最大健康收益”的“中国模式”2。
然而,改革开放之后,合作医疗制度迅速衰落,仅在少数地区得以残存。
在全国各地农村的发展参差不齐,覆盖面也极为狭窄。
合作医疗走向低谷,农民缺乏医疗卫生保障,原有的农村卫生服务提供系统不再能够满足农村居民的健康需求,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特别是乡镇卫生院陷入生存困境。
1980年,全国约有90%以上的行政村实行了合作医疗34。
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后,合作医疗迅速滑坡,到1985年,全国实行合作医疗的行政村就猛降至5%左右,1989年仅为4.8%。
上述情况使1陈佳贵.中国社会保障发展报告(1997一2001)【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277一311.2WHO2000, Health System :Improving Performance , The World Health Report 2000 [M].Geneva: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3卫生部.全国卫生统计年报资料【M】.1976一19924顾涛,李正直等.农村医疗保险制度相关问题分析及政策建议【J】.中国卫生经济,2005(4):12一14.得中国经济改革中的卫生制度变化成为发展政策研究中经常被引用的反面案例5。
90年代以来,我国政府试图重建和恢复农村合作医疗,但实际上由于种种因素使得这项制度又陷入到像前几轮合作医疗的重建一样一哄而起、步履艰难的局面。
面对严峻的农村卫生形势,农民的医疗保障问题被提上重要议事日程。
200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做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接着卫生部、民政部和财政部又联合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到2010年能够覆盖全国农村地区,在农村建立起医疗保障制度。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大病统筹为基础,旨在帮助农民抵御重大疾病风险,提高农民健康水平。
自试点以来,在各地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是,多项研究也表明在试点工作中存在和暴露出许多问题。
所以我们需要从历史的角度去获取经验教训,并分析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可持续发展的现实制约因素,从而探索出一条有利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1.2 一些基本概念1.2.1 社会保障制度世界各国的政策文献和有关论著中对社会保障制度的具体说法不尽相同,但就其所包含的主要共同点而言,对社会保障制度可以做出如下表述:社会保障制度是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根据法律规定,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对公民在暂时或永久失去劳动能力以及由于各种原因生活发生困难时给予物质帮助,保障其基本生活的制度。
1.2.2 农村医疗卫生保障制度狭义的农村医疗卫生保障制度是指国家或政府利用税收和国民收入再分配功能,通过财政和政策上的支持,为保证居民获得基本的公共卫生服务和医疗服务而提供的制度保障。
广义的农村医疗卫生保障制度,除了狭义的农村医疗卫生保障制度所包含的内容外,还包括对所有农村人口提供的公共卫生保健和针对贫困人口实施的医疗救助,并且是多种制度相互配套形成的。
1.2.3 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合作医疗是产生于中国农村的一种以乡镇或行政村为范围的社区健康保障制度。
它以社区成员资格为前提,通过共同筹集资金,向参加者提供医疗保障服务,并在成员之间互助共济、分担医疗费用风险。
一般通过社区成员个人缴纳费用,乡镇政府和村组织给予一定资金补贴的方式形成合作医疗基金,是一种有医疗保险性质的农村健康保障制度。
这里的社区指的是由生活在一个特定的地理区域、有相似的生活方式、文化、观念和爱好,并有紧密的社会联系的一群人所组成的系统。
它更偏重于自然地理区域,与行政区划是不同的。
在中国,许多行政村都是在自然村的基础上形成的。
1.2.4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在传统合作医疗的基础上,建立的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农民经济承受能力和医疗费用需要相适应的新型农村医疗保障制度。
与传统合作医疗相比,2003年开始试点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了一些制度创新,其新意主要表现在:(l)赋予了该制度在新时代背景下政治上的重要意义;(2)在保障对象上明确要覆盖到农村居民;(3)在筹资机制上,加大了政府的支持力度,明确了政府的经济责任,明确建立了中央合作医疗补助金制度,即中央财政每年通过专项转移支付,对中西部地区市区以外的、参5中国农村医疗保健制度研究课题组.中国农村医疗保健制度研究【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加新型合作医疗的农村居民按标准安排补助资金;(4)在保障机制上,明确了保障的重点,突出了以大病统筹为主;(5)在管理体制上提高了统筹层次,明确以县(市)为单位进行统筹;(6)在运作机制上明确合作医疗、医疗救助、商业医疗保险三者的关系;(7)明确了政策目标,要求到2010年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广覆盖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8)在运行过程中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注重逐步规范统筹模式,合理制订补偿方案,规范基金使用,明确基金补偿范围,规范住院补偿,加强门诊补偿管理,提高基金使用率,完善转诊和结算办法等。
二,结果与分析2.1 我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发展历程2.1.1 萌芽阶段(1938年~1955年)这段时期,合作医疗作为互助共济的雏形,由于其基本采用的是“合作制”和“群众集资”,不具有医疗保险的性质,所以把它们看作是后来的合作医疗制度的萌芽。
它们为后来实行保险性质的合作医疗制度奠定了基础。
2.1.2 形成阶段(1955年~文化大革命前)该时期的合作医疗己经具备了社会保险性质。
但是,由于人民公社运动中“左”的影响,合作医疗也刮起了“共产风”,搞“供给制”,实行“看病不要钱”等不切实际的做法,超越了农村现实的经济条件和农民的觉悟水平,给后来合作医疗的正常发展埋下了隐患。
2.1.3 发展与鼎盛阶段(“文革”时期~1978年)合作医疗大面积普及,是在1966年以后的“文化大革命”期间,一方面是由于广大农村防病治病的需要,更重要的是,1966年毛泽东主席批示推广湖北省长阳县乐园公社的合作医疗经验圈。
1968年12月5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发表《深受贫下中农欢迎的合作医疗制度》,报道了湖北省长阳县乐园公社创办合作医疗的经验和体会。
同时,加上“文革”政治运动的推动,全国掀起了举办合作医疗的第二次高潮。
1978年我国将合作医疗写入了宪法,1979年,卫生部、农业部、财政部、国家医药总局、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等部委联合下发了《农村健康保障章程(试行草案)》。
到1980年,我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覆盖率达到全国农村行政村性产大队的90%,覆盖了85%的农村人口,从而被世界银行和世界卫生组织誉为“发展中国家解决卫生筹资的唯一范例。
”2.1.4 衰落阶段(1978年~1980年代末)1978年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农村的实行,人民公社体制解体,农村集体经济迅速萎缩,导致维持合作医疗正常运转的基金筹集越来越困难。
同时,由于指导思想上发生了偏差,一部分干部认为合作医疗是“文革产物”,是搞平均主义,吃“大锅饭”,部分农民也有不满情绪。
在这种宏观大背景下,全国大多数社队的合作医疗就快速地走向解体、停办,部分村卫生室(合作医疗站)变成了乡村医生的私人诊所,致使合作医疗覆盖面大幅下降,由1979年的90%骤降到1983年的20%以下,到1986年坚持合作医疗的行政村下降到5%左右,跌入农村合作医疗的最低谷,至此农民基本上没有医疗保障。
1989年统计表明,继续坚持合作医疗的行政村,仅占全国的4.8%,自费医疗再次成为农村占主导地位的医疗制度。
全国仅存的合作医疗主要分布在上海和苏南地区。
2.1.5 恢复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90年代初,当时的李鹏总理代表中国政府向世界卫生组织承诺,到2000年中国将全面落实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工作。
为兑现这一承诺,政府曾力图恢复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合作医疗出现了一个短暂的复苏时期。
1991年,党中央和国务院再次肯定合作医疗,提出“稳步推行合作医疗保健制度”,并采取了一定的措施。
1993年国务院政策研究室和卫生部通过广泛的调查研究,提出了《加快农村合作医疗保健制度的改革和建设》研究报告。
1994年,国务院研究室、卫生部、农业部与世界卫生组织合作,在全国7个省14个县市开展“中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改革”试点及跟踪研究工作,用意在为合作医疗立法提供根据,这使农村的合作医疗体系一度有了复苏的希望。
1997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要求各地“积极稳妥地发展和完善合作医疗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