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种电泳技术的比较
分子生物学中的电泳技术

分子生物学中的电泳技术电泳技术是分子生物学领域的一种非常有用的工具。
实验室普遍使用它来分离和分析基因和蛋白质。
本文将介绍电泳技术的原理、应用以及最新发展。
一、电泳技术的原理电泳技术利用电场力驱动化学物质在凝胶或缓冲液中移动的原理。
具体来说,将样品装入凝胶或缓冲液中,接上外加电场,然后根据其分子的大小和电荷等特征,在凝胶或缓冲液中发生电泳运动。
运动的速度取决于物种的电荷和面积,因此可以通过电泳技术将样品分离成多个基于大小、电荷和特定的分子特征的带。
二、电泳技术的类型有好几种不同种类的电泳技术。
其中,凝胶电泳是最常见的一种,可以用来分离 DNA、RNA、蛋白质等。
凝胶电泳中,常用的凝胶材料包括聚丙烯酰胺凝胶(PAGE)和琼脂糖凝胶(agarose)等。
PAGE电泳通常用于分离蛋白质,由于其具有高分辨率和优异的分离能力,常用于研究蛋白质结构的鉴定。
琼脂糖凝胶电泳常用于 DNA 和 RNA 分离,这是因为琼脂糖可以形成空气孔,从而隔开 DNA 和 RNA 的碱基对。
三、电泳技术的应用电泳技术是许多分析基因、蛋白质和其他生物分子的各种实验室技术的核心。
以下是一些电泳技术应用的例子。
1. 分离 DNA 片段电泳技术用于分离 DNA 片段是分子生物学中最基本的应用之一。
通过将 DNA 片段放在琼脂糖凝胶中,可以通过检查带的大小来区分和识别不同的DNA 片段。
这种方法可以用来识别特定的基因,了解基因在不同个体中的表达情况,识别变异对健康的影响等。
2. 分离蛋白质蛋白质凝胶电泳是分离、检测和鉴定蛋白质最广泛的方法。
在凝胶中进行蛋白质电泳后,带上每个带中都含有相同大小和特定蛋白质的不同量。
这种技术可以用于分析蛋白质的组成和克隆纯化鉴定等。
3. 快速核酸定性检测快速核酸定性检测是电泳技术在分子诊断中的重要应用。
如今,已出现了一些新的电泳技术,如毛细管电泳和片段长度分析,这些技术能够更快地分析样品中的 DNA 和 RNA 等分子。
电泳技术

1)能产生密度梯度,且密度高时,粘度不高;
2)PH中性或易调为中性;
3)浓度大时渗透压不大; 4)对细胞无毒。
1. 速率区带离心度沉降
用途:分离密度相近而大小不等的细胞或颗粒。 特点:介质密度较低,介质的最大密度应小于被分离 生物颗粒的最小密度。
原理:介质密度梯度平缓,分离物按各自的沉降系数 以不同的速度沉降而达到分离。
二、离心机的结构与分类 (一)分类 1.低速离心机:转速<6kr/min 2.高速离心机:转速10~25kr/min的离心机 称为。 3. 超 速 离 心 机 : 转 速 >25kr/min , 离 心 力 >89Kg;最高转速可达100kr/min,离心力 超过500kg。
一、离心技术原理 在离心力场中,颗粒在离心运动中受离心力、 重力、摩擦力及浮力的共同作用。 在离心力场中,如果颗粒的密度大于周围介 质的密度,则颗粒发生沉淀;反之发生漂浮。 无论发生沉降与漂浮,离心力的方向总与浮 力的方向相反,离心力加大时,反向的两个 力也增大,当离心力与反向力达到平衡时, 可人力的沉降(浮力)加速度为零,直到各 组分达到分离目的。
第三节
电泳技术
电泳技术:利用带电粒子在电场作用下 定向移动的特性,对混合物组进行分离、 纯化和测定的一项技术。 电泳:溶液中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定向移 动的现象称为电泳
1 电泳: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向着与其本身电荷 相反的电极移动的过程。 2 电泳技术优点:快速、准确、重现性好 3 电泳方法分类 按电场分:常压(<500V,适用大分子)、高 压(>500V,适用小分子) 支持体分:自由电泳、区带电泳 仪器装置分:水平式、垂直式、悬架式 4 电泳条件:水溶液(缓冲液)、支持物(区 带电泳)、电场(电泳仪、电泳槽)
电泳高考知识点总结

电泳高考知识点总结电泳是一种常见的生物技术实验方法,广泛应用于基因分析、蛋白质研究以及法医学等领域。
在高考生物考试中,电泳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本文将对电泳的相关知识进行总结,以帮助考生更好地掌握这一内容。
一、电泳的基本原理电泳是利用物质在电场作用下的迁移运动的原理,通过电场的引导,使待分离的生物分子在凝胶中迁移,从而实现分离和检测。
电泳过程中,需要考虑电场强度、凝胶类型以及DNA的大小等因素。
1. 凝胶电泳凝胶电泳是最常见的电泳方法之一。
凝胶中含有孔隙结构,根据分子的大小差异,使得分子在凝胶中的迁移速度不同,从而实现分离。
常用的凝胶有瓊脂糖凝胶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等。
2. 离子电泳离子电泳是利用溶液中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迁移来实现分离的方法。
它主要应用于离子的检测和分离,如常见的离子交换色谱。
二、电泳的应用领域电泳在生物学和医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主要包括基因分析、蛋白质研究和法医学等方面。
1. 基因分析基因电泳是研究DNA序列和变异的重要方法之一。
通过对DNA片段的分离,可以实现基因突变的检测、亲子鉴定等应用。
2. 蛋白质分析蛋白质电泳是研究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的重要手段。
通过对蛋白质的分离和鉴定,可以了解其复杂的结构和功能特点。
3. 法医学应用电泳在法医学中也有重要应用。
例如,通过DNA电泳可以进行犯罪嫌疑人的DNA比对,从而确定罪犯。
三、常见的电泳技术电泳技术发展迅速,现在有多种不同的电泳方法,常见的有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电泳、蛋白质凝胶电泳和全基因组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等。
1. PCR电泳PCR电泳是将PCR扩增得到的目的序列通过凝胶电泳进行分离和检测的方法。
它可以用于基因检测、突变鉴定等。
2. 蛋白质凝胶电泳蛋白质凝胶电泳是通过凝胶电泳的方式对蛋白质进行分离和检测的方法。
根据蛋白质的大小和电荷,可以实现对蛋白质的精确分离。
3. AFLPAFLP是一种用于检测DNA序列差异的分子生物学技术。
电泳的原理种类及应用

电泳的原理种类及应用1. 电泳的基本原理电泳是一种重要的生物化学分离和分析技术,它利用物质在电场作用下的运动来实现分离。
电泳的基本原理由两个基本过程组成:电解质迁移和溶质迁移。
•电解质迁移:电解质在电场作用下移动的过程。
当外加电场施加在电解质溶液中时,带电离子(正离子或负离子)会受到电场力的作用而移动。
•溶质迁移:溶质分子或离子在电场作用下移动的过程。
溶质的迁移速率取决于其电荷量、形状和尺寸等因素。
2. 电泳的种类电泳技术有多种不同的分类方法,根据分离介质的性质和电泳的原理,我们可以将电泳分为以下几种主要类型:•凝胶电泳:通过凝胶作为分离介质将带电粒子分离的电泳技术。
凝胶可以是聚丙烯酰胺凝胶(PAGE)或琼脂糖凝胶(agarose)等。
•毛细管电泳:利用毛细管作为分离介质进行电泳,具有高效、快速和高分辨率的特点。
毛细管电泳主要包括毛细管凝胶电泳和毛细管电动色谱。
•等电聚焦电泳:利用电场和溶液pH值差异将带电物质分离的电泳技术。
等电聚焦电泳主要用于蛋白质和肽段的分离和分析。
•二维电泳:结合两种或多种电泳技术进行分离的电泳技术。
常见的二维电泳有二维凝胶电泳(2D-PAGE)和二维液相电泳(2D-LC)等。
3. 电泳的应用电泳作为一种有效的分离和分析技术,在生物医学和生物化学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下面列举一些常见的电泳应用:•蛋白质分离和鉴定:电泳可以有效地将复杂混合物中的蛋白质分离出来,并通过质谱等技术进行准确的鉴定。
•核酸分析:电泳技术可以用于DNA测序、基因突变分析以及核酸杂交等。
•糖类分析:电泳可以用于糖类的定性和定量分析,如糖基化修饰的分析和糖类结构分析等。
•药代动力学研究:利用电泳技术可以有效地研究药物在体内的代谢和转化过程,从而为药物研发和治疗提供依据。
•环境分析:电泳技术可以用于水样、土壤样品等环境样品的污染物分析和监测。
•食品安全检测:电泳可以用于食品中有害物质的检测和分离,如重金属、农药残留和食品添加剂等。
电泳技术

方法类型和操作步骤
(一)双抗体夹心法: 双抗体夹心法是检测抗原最常用的方法,操作步骤如下: (1)将特异性抗体与固相载体连接,形成固相抗体:洗涤除 去未结合的抗体及杂质。 (2)加受检标本:使之与固相抗体接触反应一段时间,让标 本中的抗原与同相载体上的抗体结合,形成固相抗原复合物。 洗涤除去其他未结合的物质。 (3)加酶标抗体:使同相免疫复合物上的抗原与酶标抗体结 合。彻底洗涤未结合的酶标抗体。此时固相载体上带有的酶量 与标本中受检物质的量正相关。 (4)加底物:酶催化底物成为有色产物。根据颜色反应的程 度进行该抗原的定性或定量。 根据同样原理,将大分子抗原分别制备固相抗原和酶标抗原结 合物,即可双抗原夹心法测定标本中的抗体。
(四)竞争法
• 竞争法可用于测定抗原,也可用于测定抗体。以测定抗原 为例,受检抗原和酶标抗原竞争与同相抗体结合,因此结 合于固相的酶标抗原量与受检抗原的量呈反比。操作步骤 如下: • (1)将特异抗体与固相载体连接,形成固相抗体。洗涤 。 • (2)待测管中加受检标本和一定量酶标抗原的混合溶液 ,使之与固相抗体反应。如受检标本中无抗原,则酶标抗 原能顺利地与固相抗体结合。如受检标本中含有抗原,则 与酶标抗原以同样的机会与固相抗体结合,竞争性地占去 了酶标抗原与固相载体结合的机会,使酶标抗原与固相载 体的结合量减少。参考管中只加酶标抗原,保温后,酶标 抗原与同相抗体的结合可达最充分的量。洗涤。 • (3)加底物显色:参考管中由于结合的酶标抗原最多, 故颜色最深,参考管颜色深度与待测管颜色深度之差,代 表受检标本抗原的量。待测管颜色越淡,表于标本中抗原 含量越多。
青 衣
(一)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法 1.仪器装置 电泳室及直流电源同纸电泳。
酶联免疫技术
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法,简称酶联免疫 法,或者ELISA法。 它的中心就是让抗体与酶复合物结合,然后 通过显色来检测。
五种电泳技术的比较

五种电泳技术的比较SDSPAGE名词解释:相对迁移率(Rf)问答题:1.简述SDS-PAGE的基本原理。
2.影响SDS电泳的关键因素有哪些?AGE名词解释1.迁移率2.电渗3.电泳问答题1.影响电泳迁移率的因素有哪些?2.试述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脂蛋白的原理。
CAME1.CAME的基本原理是什么?2.CAME分离血清蛋白电泳时应注意哪些问题?PAGE名词解释1.凝胶总浓度2.交联度问答题1.与CAME相比,PAGE有哪些特点。
2.试比较CAME与PAGE操作的区别。
3.简述不连续PAGE的原理。
1.琼脂糖凝胶电泳Agarose Gel ElectrophoresisGel Electrophoresis :由琼脂、琼脂糖、淀粉胶及聚丙烯酰胺等物质作支持体的电泳。
特点(characteristic):1.可以制成非常均匀的凝胶,带电质点在凝胶的孔中泳动。
2. 电泳操作方法简便,电泳速度快。
3. 分辨率高,重复性好,电泳图谱清晰。
4. 适用于生化,免疫等定性定量测定。
(一)优点(advantage)1.因不含硫酸根和羧基,几乎消除了琼脂的电渗。
2.对蛋白质吸附极微,故无拖尾现象。
3.凝胶结构均匀,孔径较大,可用来分离酶的复合物、核酸、病毒等大分子物质。
4.透明度较好,可直接或干燥成薄膜后进行染色。
5.不吸收紫外光,可直接利用紫外光吸收法作定量测定。
6.有热可逆性。
(二)缺点(disadvantage)1.机械强度差,易破碎,浓度不能太低。
2.易被细菌污染,不易保存,临用前配制。
3.琼脂糖支持层上的区带易于扩散,电泳后必须立即固定染色。
4.与PAGE相比,分子筛(molecular sieve)作用小,区带少。
应用1. 适用于大分子的核酸、核蛋白等的分离、鉴定及纯化2. 临床生化检验中常用于LDH、CK等同工酶的分离与检测3. 为不同类型的高脂蛋白血症、冠心病等提供生化指标影响迁移的因素the size of the moleculeconformation of the moleculethe agarose concentration of a gelVoltage百分浓度和分辨率限制Most agarose gels are made with between 0.7% (good separation or resolution of large 5–10kb DNA fragments) and 2% (good resolution for small 0.2–1kb fragments) agarose dissolved in electrophoresis buffer.Up to 3% can be used for separating very tiny fragments but a vertical polyacrylamide gel 聚丙烯酰胺is more appropriate in this case.Low percentage gels are very weak and may break when you try to lift them. High percentage gels are often brittle and do not set evenly. 1% gels are common for many applications.琼脂糖凝胶分离血浆脂蛋白原理:血清脂蛋白经饱和苏丹黑B预染后,以琼脂糖凝胶为支持介质,在pH8.6巴比妥缓冲液中电泳,根据各脂蛋白的组成、大小、形状分离成不同区带。
药物分析中的电泳技术的新发展

药物分析中的电泳技术的新发展电泳技术是药物分析领域中一种重要的分离与分析方法。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泳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进步。
本文将介绍药物分析中电泳技术的新发展,包括毛细管电泳、凝胶电泳和电喷雾质谱联用技术等方面。
一、毛细管电泳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毛细管电泳是一种基于电荷和大小的分离技术。
在药物分析中,毛细管电泳常用于药物的质量控制和残留分析。
通过调节毛细管的材料和填充剂类型以及优化运行条件,可以有效地分离和定量分析药物中的杂质和成分。
此外,毛细管电泳还可用于药物颗粒的表征与分析,包括粒径测定、表面电荷分析等。
二、凝胶电泳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凝胶电泳是一种常用于核酸和蛋白质分析的电泳技术,而在药物分析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凝胶电泳可用于药物活性成分的纯度检验、同种物质的分子量测定以及药物的质量控制等方面。
尤其在蛋白质药物的分析中,凝胶电泳可以实现对蛋白质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有利于药物的研发和生产。
三、电泳质谱联用技术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电泳质谱联用技术是结合了电泳分离技术和质谱分析技术的一种分析方法。
电泳质谱联用技术能够实现对药物中各种成分的高效分离和准确分析。
通过将毛细管电泳或凝胶电泳与质谱仪相连,可以同时获得分子的分离和质量信息,提高分析的选择性和灵敏度。
这在药物研发、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以及药物残留检验中具有重要意义。
四、电泳技术在药物分析中的挑战与展望虽然电泳技术在药物分析领域中已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仍然存在一些挑战。
例如,高性能电泳仪器的价格较高,限制了其在某些实验室和机构的应用;毛细管电泳和凝胶电泳的分离效率和分析速度还可以进一步提高;电泳质谱联用的方法开发和数据处理仍然需要不断改进。
未来,我们可以期待通过技术创新和仪器改进来解决这些问题,进一步推动电泳技术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总结:药物分析中的电泳技术不断创新和发展,为药物研发、质量控制和残留分析提供了有效工具。
毛细管电泳、凝胶电泳和电泳质谱联用技术等成为药物分析中重要的手段。
电泳技术详解

电泳技术概述电泳是指带粒子在电场中向与自身带相反电荷的电极移动的现象。
例如蛋白质具有两性电离性质。
当蛋白质溶液的pH在蛋白质等电点的碱侧时,该蛋白质带负电荷,在电场中向正极移动,相反则带正电荷,在电场中向负极移动,只有蛋白质溶液pH在蛋白质的等电点时静电荷是零,在电场中不向任何一极移动。
电泳现象早在1890年就被发现,1907年有人曾在琼脂中电泳,研究白喉毒素; 1937年由Tiselius制成界面电泳仪,并开始用于蛋白质的研究。
从此,人们才逐渐认识到电泳技术对于生物科学研究是一种重要工具。
然而,界面电泳结构复杂。
价格昂贵难于普及。
1940年左右。
以纸为支持物的电泳问世后,电泳技术得到迅速发展。
电泳技术以支持物分,可分为纸电泳,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淀粉凝胶电泳,琼脂(糖)凝胶电泳及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等。
经凝胶形状分有水平平板电泳,园盘柱状电泳及垂直平板电泳。
各种类型的电泳技术概括如表。
表电泳技术的种类各类电泳技术已经广泛地用于基础理论研究,临床诊断及工业制造等方面。
例如用醋酸纤维薄膜电泳分析血清蛋白,用琼脂对流免疫电泳分析病人血清,为早期诊断原发性肝癌提供资料:用高压电泳分离肽段,研究蛋白质一级结构:用高压电泳和层析结合研究核酸的一级结构。
凝胶龟泳技术在分离分析酶。
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方面具有较高的分辩力,为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基本理论不同的带电颗粒在同一电场中泳动的速度不同。
常用泳动度(或迁移率)来表示。
泳动度是指带电颗粒在单位电场强度下泳的速度。
影响泳动度的主要因素有:1、首先决定于带颗粒的性质,即颗粒所带净电荷的数量,大小及形状。
一般说来,颗粒带净电荷多,直径小而接近于球形,则在电场中泳动速度快,反之则慢。
泳动度还与分子的形状,介质粘度,颗粒所带电荷有关,泳动度与颗表面电荷成正比,与介质粘度及颗粒半径反比。
带电荷的高分子在电解质溶液中把一些带有相反电荷的离子吸引在其周围,形成一离子扩散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种电泳技术的比较-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五种电泳技术的比较SDSPAGE名词解释:相对迁移率(Rf)问答题:1.简述SDS-PAGE的基本原理。
2.影响SDS电泳的关键因素有哪些AGE名词解释1.迁移率2.电渗3.电泳问答题1.影响电泳迁移率的因素有哪些?2.试述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脂蛋白的原理。
CAME1.CAME的基本原理是什么?2.CAME分离血清蛋白电泳时应注意哪些问题?PAGE名词解释1.凝胶总浓度2.交联度问答题1.与CAME相比,PAGE有哪些特点。
2.试比较CAME与PAGE操作的区别。
3.简述不连续PAGE的原理。
1.琼脂糖凝胶电泳Agarose Gel ElectrophoresisGel Electrophoresis :由琼脂、琼脂糖、淀粉胶及聚丙烯酰胺等物质作支持体的电泳。
特点(characteristic):1.可以制成非常均匀的凝胶,带电质点在凝胶的孔中泳动。
2. 电泳操作方法简便,电泳速度快。
3. 分辨率高,重复性好,电泳图谱清晰。
4. 适用于生化,免疫等定性定量测定。
(一)优点(advantage)1.因不含硫酸根和羧基,几乎消除了琼脂的电渗。
2.对蛋白质吸附极微,故无拖尾现象。
3.凝胶结构均匀,孔径较大,可用来分离酶的复合物、核酸、病毒等大分子物质。
4.透明度较好,可直接或干燥成薄膜后进行染色。
5.不吸收紫外光,可直接利用紫外光吸收法作定量测定。
6.有热可逆性。
(二)缺点(disadvantage)1.机械强度差,易破碎,浓度不能太低。
2.易被细菌污染,不易保存,临用前配制。
3.琼脂糖支持层上的区带易于扩散,电泳后必须立即固定染色。
4.与PAGE相比,分子筛(molecular sieve)作用小,区带少。
应用1. 适用于大分子的核酸、核蛋白等的分离、鉴定及纯化2. 临床生化检验中常用于LDH、CK等同工酶的分离与检测3. 为不同类型的高脂蛋白血症、冠心病等提供生化指标影响迁移的因素the size of the moleculeconformation of the moleculethe agarose concentration of a gelVoltage百分浓度和分辨率限制Most agarose gels are made with between 0.7% (good separation orresolution of large 5–10kb DNA fragments) and 2% (good resolution forsmall 0.2–1kb fragments) agarose dissolved in electrophoresis buffer.Up to 3% can be used for separating very tiny fragments but a verticalpolyacrylamide gel 聚丙烯酰胺is more appropriate in this case.Low percentage gels are very weak and may break when you try to lift them.High percentage gels are often brittle and do not set evenly. 1% gels arecommon for many applications.琼脂糖凝胶分离血浆脂蛋白原理:血清脂蛋白经饱和苏丹黑B预染后,以琼脂糖凝胶为支持介质,在pH8.6巴比妥缓冲液中电泳,根据各脂蛋白的组成、大小、形状分离成不同区带。
pH 8.6 > pI ,各种脂蛋白均带负电,电泳时由负极到正极;VLDL为圆形,受阻力小,LDL形态不规则,受阻力大,所以VLDL跑在前。
加样槽在负极,由负极到正极分别是CM\LDL\VLDL\HDL2.醋酸纤维薄膜电泳Cellulose acetate membrane electrophoresis,CAME特点:低吸附作用,低电渗作用,样本用量少,亲水性1.Low sorption2.Low electroosmosis3.Small sample4.Hydrophilic电泳图谱不齐①点样时血清点加不均匀②薄膜局部干燥③电泳时供给薄膜的液量不均匀或过少④缓冲液变质⑤电泳时薄膜位置不正,与电流方向不平行电泳图谱分理不清①点样时血清点加不均匀②薄膜局部干燥③电泳时供给薄膜的液量不均匀或过少④缓冲液变质⑤电泳时薄膜位置不正,与电流方向不平行电泳速度慢电流过低供给薄膜的液量不足缓冲液离子强度过高薄膜中杂质白蛋白区带中间部分不着色,染色不足染色时间不够、点样过多γ球蛋白向反方向移动电渗现象,可提高缓冲液液面或加大电流量以改进区带一边长一边短呈扭曲现象薄膜未紧压在电泳槽的滤纸桥上,使薄膜接触不良而增大了电阻。
区带拖尾或区带过于紧密缓冲液离子强度<0.05可出现区带拖尾;离子强度>0.075可出现区带过于紧密。
血清蛋白质醋酸纤维薄膜电泳Separate serum protein in cellulose acetate membrane electrophoresis[原理] CAME是以醋纤膜(CAM)作支持物的一种区带电泳技术。
将血清样品点样于醋纤膜上,在pH8.6的缓冲液中电泳时,血清蛋白质均带负电荷移向正极。
由于血清中各蛋白组分等电点不同而致表面净电荷量不等,加之分子大小和形状各异,因而电泳迁移率不同,彼此得以分离。
加样:用加样器蘸取血清约5ul,垂直印在CAM粗糙面,点样区距离边缘约1.5cm,电泳时点样面朝下。
加上槽盖平衡5分钟后再通电。
电压10~15V/cm膜总宽。
电泳40~60分钟,泳动距离约达3.5~4cm时即可断电。
由负极到正极可分为五条条带γβα2 α1 白蛋白3.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 PAGEPAG是由丙烯酰胺(acrylamide,Acr)单体和N,N’-亚甲双丙烯酰胺(N,N,N’,N’-methylene bisacrylamide,Bis)交联剂通过自由基( free radicals)聚合而成的一种多孔三维网状结构。
过硫酸胺[(NH4)2S2O8](Ammonium persulfate,AP)作为催化剂,四甲基乙二胺(-N,N,N',N'-tetramethylethylene diamine , TEMED)为加速剂。
¬TEMED量多少都会影响催化作用,须在碱性条件下聚合-分子氧存在,聚合不完全,须去除分子氧,隔绝氧®升高温度能提高聚合,降低温度能延迟聚合PAG孔径的大小主要由Acr和Bis这两种单体的浓度决定。
可以根据要分离物质分子的大小,选择合适的单体浓度。
Acr/Bis:20~40 完全透明且有弹性;<10 很脆,易碎,不透明;>100 糊状不成形,易破碎常用的标准凝胶是指浓度为7.5%的凝胶交联度C——Bis占单体与交联剂总量的百分比。
C=b/(a+b)×100%电极槽缓冲液通常为pH8.3 Tris-甘氨酸缓冲液分离原理1. 浓缩效应1)凝胶层的不连续性两层凝胶T与C不同孔径不同浓缩胶孔径大,分离胶孔径小,蛋白质在大孔径浓缩胶中移动,受阻力小,移动速度快。
2)缓冲液离子成分的不连续性甘氨酸(pI=6.0)在pH8.3带负电,朝正极移动,进入浓缩胶(pH6.7),甘氨酸解离度()很小,有效迁移率(M )很低,移动速度较慢,称为慢离子。
HCl 是强电解质,=1,Cl-有效迁移率大,移动速度快,称快离子。
蛋白质(pI<6.0)带负电荷,有效迁移率介于两者之间。
3)pH值的不连续性为了控制慢离子的解离度,从而控制其有效迁移率,必须使浓缩胶与分离胶之间pH值有所区别。
3.分子筛效应与电荷效应进入分离胶后,Gly-成为快离子分离胶只有电荷效应和分子筛效应,根据各蛋白质所带电荷不同、分子大小不同而分离PAGE特点1.具有分子筛效应,分辨率高2.样品不易扩散,用量少,灵敏度可达10-6g3.化学性质稳定,分子结构中富含酰胺基具有稳定的亲水基团4.凝胶不带电荷,消除了电渗现象5.机械强度好,有弹性,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无色透明6.网孔可调节4.SDSPAGE十二烷基硫酸钠(sodium dodecyl sulfate,SDS,also called lauryl sulfate)是一种阴离子去污剂(anionic detergent )。
•作用:破坏蛋白质分子之间以及其他物质分子之间的非共价键,使蛋白质变性(denature)而改变原有的构象;•保证蛋白质分子与SDS充分结合而形成带负电荷的蛋白质-SDS复合物。
原理(一)蛋白质分子的解聚样品介质和聚丙烯酰胺中加入离子去污剂和强还原剂后,蛋白质亚基的电泳迁移率主要取决于亚基分子量的大小(molecular mass of polypeptides ),而电荷因素可以被忽略。
1、SDS阴离子去污剂(anionic detergent )变性剂(denaturant)助溶性试剂断裂分子内和分子间的氢键(hydrogen bond)分子去折叠破坏蛋白质分子的二级和三级结构2、强还原剂巯基乙醇(β-mercaptoethanal)二硫苏糖醇(dithiothreitol,DTT)使半胱氨酸残基之间的二硫键(disulfide bond)断裂。
SDS和还原剂的作用:(1)分子被解聚(2)氨基酸侧链与SDS充分结合形成带负电荷的蛋白质-SDS胶束。
(3)蛋白质-SDS胶束所带的负电荷大大超过了蛋白质分子原有的电荷量,消除了不同分子之间原有的电荷差异。
去污剂的选择无离子去污剂:Lubro W;Brij35, TweenTriton阳离子去污剂:cetyltrimethyl ammoniumbromide (CTAB)cetylpyyridinium (CPC)阴离子去污剂:SDS deoxycholate电泳过程中的不正常现象(1)“微笑”现象指示剂前沿呈现两边向上的曲线形,说明凝胶的不均匀冷却,中间部分冷却不好。
2)“皱眉”现象由于垂直电泳槽的装置不合适引起的,特别是当凝胶和玻璃板组成的“三明治”底部有气泡或靠近隔片的凝胶聚合不完全。
(3)“拖尾”现象样品溶解不佳引起。
(4)“纹理”现象由于样品中的不溶颗粒引起的。
(5)偏斜现象电极放置不平行引起或加样位置偏斜而引起(6)带太宽加样量太多或加样孔泄漏引起分子量测定1、相对迁移率(relative mobility,Rf)Rf即用每个带的迁移距离除以溴酚蓝前沿的迁移距离得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