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植 《白马篇》公开课
曹植 《白马篇》公开课18页PPT

61、奢侈是舒适的,否则就不是奢侈 。——CocoCha nel 6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 ,如日 中之光 ;志而 好学, 如炳烛 之光。 ——刘 向 6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 丘 64、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说好 的教师 是幸福 ,不如 说好的 教师是 不幸。 ——海 贝尔 65、接受挑战,就可以享受胜利的喜悦 。——杰纳勒 尔·乔治·S·巴顿
谢பைடு நூலகம்!
曹植 《白马篇》公开课
11、获得的成功越大,就越令人高兴 。野心 是使人 勤奋的 原因, 节制使 人枯萎 。 12、不问收获,只问耕耘。如同种树 ,先有 根茎, 再有枝 叶,尔 后花实 ,好好 劳动, 不要想 太多, 那样只 会使人 胆孝懒 惰,因 为不实 践,甚 至不接 触社会 ,难道 你是野 人。(名 言网) 13、不怕,不悔(虽然只有四个字,但 常看常 新。 14、我在心里默默地为每一个人祝福 。我爱 自己, 我用清 洁与节 制来珍 惜我的 身体, 我用智 慧和知 识充实 我的头 脑。 15、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 农夫不 会播下 一粒玉 米,如 果他不 曾希望 它长成 种籽; 单身汉 不会娶 妻,如 果他不 曾希望 有小孩 ;商人 或手艺 人不会 工作, 如果他 不曾希 望因此 而有收 益。-- 马钉路 德。
曹植《白马篇》精讲课件

曹植《七步诗》
• 曹植的《七步诗》原为六句:
• “煮豆持作羹,漉豉(chǐ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 后来《漫叟诗话》和《三国演义》 把它改为四句:
•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 生,相煎何太急?”
• 曹植诗以曹丕称帝(220)为界,分前后两期: • 前期,主要歌唱理想和抱负,诗情昂扬慷慨,洋溢着乐观、 浪漫的情调。对生命力的张扬,使曹植早期诗作带有一种 独特的劲健爽朗的特色。如《白马篇》。
• 张晶《论曹植诗歌的抒情性》:“从汉 代乐府到魏晋南北朝乐府歌诗,发生了 深刻的变异,建安时期是变异的关捩 (liè)。曹植乐府诗代表了乐府变异的 趋势,曹植继承并融合了汉乐府民歌与 文人古诗的传统,形成了独特的风貌, 有强烈的抒情性,使抒情主体得以多方 面的展现。曹植乐府诗‘词采华茂’, 代表了中古诗歌的审美倾向。”
• 曹植对诗歌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后人给予极高评价: • 钟嵘《诗品》:“陈思之于文章也,譬人伦之有周孔,鳞 羽之有龙凤,音乐之有琴笙,女工之有黼黻。” • 谢灵运:“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 天下共分一斗。”(宋无名氏《释常谈》卷中引) • 张戒《岁寒堂诗话》:“韩退之之文,曹子建、杜子美之 诗,后世所以莫能及也。” • 曹植五言诗对后世诗坛影响很大,诚如胡应鳞指出的那样: 子建“《虾旦篇》、嗣宗诸作 之祖;‘公子敬爱客’等篇,士衡群制之宗。诸子皆六朝 巨擘,无能出其范围。”(《诗薮》内编卷二)
• 第三类:述志诗。
• 曹植用世之心,在黄初以后屡屡诉诸诗 赋,《杂诗》(“仆夫早严驾”)就是 这方面的代表作。诗中说:“仆夫早严 驾,吾行将远游。远游欲何之,吴国为 我仇。将骋万里途,东路安足由。”表 示愿为伐吴效力,但报国无门:“江介 多悲风,淮泗驰急流。愿欲一轻济,惜 哉无方舟。”诗末说: “闲居非吾志, 甘心赴国忧”充满慷慨之音。
《白马篇》教学课件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 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
前六句,介绍游侠儿的身世经历。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是写马吗?为什么?
不是。骏马配英雄,英雄驭骏马,表 面写马,实际写人,把游侠少年叱咤风 云的英姿展现在读者眼前。
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 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 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 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
后八句,揭示英雄少年崇高的献身精神。
思考:诗中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 形象?
武艺超群
白马英雄特点
骁勇善战 的游侠儿形象。 诗中塑造了一位_________ 忠心报国 视死如归 善战,堪负重任,坚定、 忠诚、奉献、牺牲……
诗歌主要从哪几个方面来塑造这一人物形象的?
美外 在
游侠身世 豪侠英武
勤练武艺 武艺高超
实为笼罩着神话 面纱的人间恋歌。 在艺术上,《洛 神赋》辞采流丽、
境界缥缈,具有
强烈的抒情性。
六、曹植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与影响
“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 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谢灵运) “韩退之之文,曹子建、杜子美之 诗,后世所以莫能及也。”(张戒《岁 寒堂诗话》)
七、赏析诗歌
白马篇 白马饰金羁(jī),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 幽并(bīng)游侠儿。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 宿昔秉良弓,楛(hù)矢何参差。控弦破左 的,右发摧月支。仰手接飞猱(náo),俯身散 马蹄。狡捷过猴猿,勇剽(piāo)若豹螭(chī)。 边城多警急,胡虏数迁移。羽(檄xí )从北来, 厉马登高堤。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 子与妻?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 视死忽如归。
《古诗十九首》以来成就最高的。钟嵘
三。白马篇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资料

XXXXXX雪毛,XXXXX oXX切玉剑,落日明珠袍。
斗鸡事万乘,轩盖一何高。
弓摧南山虎,手接太行猱。
酒后竞风采,三杯弄宝刀。
杀人如剪草,剧XX游遨。
发愤去函谷,从军向临洪。
叱咤经百战,匈奴尽奔逃。
归来使酒气,未肯拜XX o羞入原宪室,荒淫隐蓬蒿。
译文你骑着XX花毛的龙马,XX闪耀,好一个五陵豪侠你所佩之剑,色如秋霜,切玉如泥;你所穿之袍,缀有明珠,耀如落日。
原来你是侍奉皇上斗鸡徒,乘坐的XXX盖高高你XX可摧南山虎,伸臂手接太行飞猱你酒后风采飞扬,三杯下肚,笑弄宝刀你杀人如剪草,与剧XXX四海遨游你终于想起改变自己的游荡生活,要争取功名你于是发愤去了函谷关,跟随大军去到临洪前线叱咤风云经百战,匈奴如鼠尽奔逃你归来豪气不改,终日饮酒,不肯给XX宰相下拜羞于学原宪,居住荒僻蓬蒿的地方。
注释⑴白马篇,乐府《杂曲歌辞》旧题。
(2)XX,《XX・XX・庾人》:〃马八尺以上为龙。
〃⑶五陵,语出XX《西都赋》:"XXX、;霸,北眺五陵。
〃杜、潘谓杜陵、;霸陵,在城南;五陵谓长陵、安陵、阳陵、茂陵、平陵,在渭北。
皆汉代帝王陵墓,并徙入以置县邑,其所徙者皆豪右、富贤、吏二千石。
见《后汉书∙χχ传》及:XXXo五陵豪,谓五陵豪侠。
⑷''XX切玉剑,落日明珠袍〃意谓:所佩之剑,色如XX,切玉如泥;所穿之袍,缀有明珠,耀如落日。
XX:形容剑的颜色。
切玉:形容剑的锋利。
明珠袍:镶珠的衣袍。
⑸斗鸡,XX好斗鸡,善斗鸡者每召入宫中侍奉,甚得宠幸。
轩盖,有篷盖之车,贵人所乘。
⑹万乘,指天子。
古制,天子有兵车万乘。
轩盖,车盖。
⑺弓摧南山虎,用晋XX事。
《晋书・xx传》载:南山白额猛虎为患,XX入山射杀之。
(8)XX,汉时大侠。
此代指当时豪侠中之雄杰者。
⑼函谷,古关名,在陕州灵宝县。
此代指XX以东之要塞。
临洪,地名,属陇右道济州。
此代指XX以西之边陲。
(K))临挑,古县名,在今甘肃眠县一带。
(11)叱咤,怒斥声。
18曹植《白马篇》PPT

郁的战争气氛。
(三)内容赏析
第二层(“借问谁家子”以下12
句):补叙游侠儿的来历和他超群的武艺。 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
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
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
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 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
(三)内容赏析
第二层(“借问谁家子”以下12
句):补叙游侠儿的来历和他超群的武艺。
(一)解题
《白马篇》又名《游侠
篇》,选自《乐府诗集》之《杂曲
歌辞•齐瑟行》,是乐府歌词,以开 头二字命名。
(二)朗读
白 马
曹植
篇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
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 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边城多警急,胡虏数迁移。
教学目的——
通过本诗的鉴赏,使学生了解汉、魏、 晋诗歌在继承发扬《诗经》《楚辞》的艺术 特点方面的成就,理解作者塑造这位武艺高 超、渴望为国立功甚至不惜牺牲生命的游侠 少年形象的深刻意义,培养学员英勇善战、 忠贞爱国、视死如归的战斗精神。
教学要求——
了解曹植的文学成就及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体会诗中“游侠儿”形象的深刻意义; 把握曹植诗歌“骨气奇高”的艺术风格。
以高度凝练的笔墨、铺陈描写的手 法,生动形象而又集中概括地交待了这位英 雄不凡的来历和超群的武艺,为写他英雄事
迹作了坚实的铺垫。
(三)内容赏析
第三层(“边城多警急”以下6
句):写游侠儿在战场上冲锋陷阵、奋勇
杀敌的英雄事迹。 边城多警急,胡虏数迁移。 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
长驱蹈匈奴,左顾陵鲜卑。
曹植《白马篇》(上课)精品PPT课件

教学要求
了解曹植的文学成就及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体会诗中“游侠儿”形象的深刻意义; 把握曹植诗歌“骨气奇高”的艺术风格。
(一)曹植的生平
曹植(192-232),字子建, 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 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 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 丕之弟,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 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后人 因他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曹操、 曹丕合称为“三曹”。
边庭告急的消息一旦传来,个个如焚怎似野蛮的胡骑? 征召的檄文在我们手中,催马我们快奔赴战场; 所向无敌踏破匈奴的营帐,回师,击溃鲜卑的刀枪。 我们既志身流血的事业,怎可去看重生命的安危? 父母倘不能瞻顾,尽心,何况妻儿和个人的幸福? 谨怀着祖国的耻荣兴衰,去把个人的私念抛开! 为国献身,去血洒疆场,赢得胜利与自由的荣光!
边城多警急,胡虏数迁移。 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 长驱蹈匈奴,左顾陵鲜卑。
表现人物仅仅写他的外在美够不够?作者作了怎 样的处理?
不够。作者把人物放到战斗场面中加以刻画。
第三部分哪一句话最能表现少年的英雄气概?为 什么? “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 一个“蹈”字,一个“凌”字,写出长驱直入、 锐不可挡、排山倒海之势,尽现为国征战,蹈死 不顾之勇。 英雄为什么能够左凌右蹈呢?
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 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 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 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 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
“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用了设问。 这一部分仅仅是作者客观的记述吗?为什么? 不是。“扬声沙漠垂”还包括作者对少年的赞扬。
(三)内容赏析
第四层(最后8句):写游侠儿弃身 报国、视死如归的崇高思想境界。
《白马篇》优质课课件

读武艺高强、奋勇杀敌句,品味一下动作描写的 成功之处,并指出原因?
1.用词准确,选了破、摧、接、散、蹈、凌等 动词。 2.前四个字从左右上下四个不同方向展现了少年武 艺的高超。
3.比喻恰当。既写出了比猴更敏捷的身手, 又写出比豹螭更勇剽的气势。一个“蹈”字, 一个“凌”字,写出长驱直入、锐不可挡、 排山倒海之势,尽现为国征战,蹈死不顾之 勇。
“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
——谢灵运
“汉魏以来二千年间诗家堪称‘仙才’者, 曹植、李白、苏轼三人耳 。”——王士 祯
曹植的诗歌现存90多首,绝大多数是五言 诗。风格清新、语言自然。作品内容以曹 丕继位为界,明显分为前后期。前期主要 表现执著追求政治理想和个人抱负,后期 则更多表现其反抗迫害和慷慨不平的思想 感情。
学习目标: 1.分析理解诗中形象。 2.赏析诗中几个动词的妙处。 3.结合诗人经历理解诗中情感。
诵读:
1.自读,读准字音。 2.再读,理解诗意。 3.展示读,读出情感。
1.《白马篇》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2.具体谈谈这位游侠的形象特点。 3.在这位少年形象身上寄托了诗人怎样 的情感?
这首诗仅仅是在描写一位少年英雄吗?为什么?
曹植(192-232),字子健,曹操第三 子,建安时期最杰出的诗人。他生逢乱世, 素有“戮力上国,流惠下民”建功立业之大 志。从小跟随其父在军旅中长大,天资聪慧, 深得曹操的赏识和宠爱,几乎被立为太子。 因受后来称帝的哥哥曹丕的陷害,忧愤而死。 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 称陈思王。后人因他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 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
曹植《白马篇》赏析 ppt课件

译
边庭告急的消息一旦传来,个个如焚怎似野蛮的胡骑?
文
征召的檄文在我们手中,催马我们快奔赴战场;
参
所向无敌踏破匈奴看重生命的安危?
父母倘不能瞻顾,尽心,何况妻儿和个人的幸福?
谨怀着祖国的耻荣兴衰,去把个人的私念抛开!
为国献身,去血洒疆场,赢得胜利与自由的荣光!
2020/12/15
14
(三)内容赏析
第一层(开篇2句):概写主人公游 侠儿英俊豪迈的气概。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
借代和烘托的手法,看似写马,实则 写人,显示了军情的紧急,创造出浓郁的 战争气氛。
2020/12/15
15
(三)内容赏析
第二层(“借问谁家子”以下12句): 补叙游侠儿的来历和他超群的武艺。
23
白马安上金色的羁头,结着伴儿向西北飞驰;
莫问这是谁家的青年,是幽州和并州的骑士?
在小时便远离了家乡,立志献身在异地的边境;
想起从前练武的情景,手持着刀弓,等待黎明。
弦控的弓就象一轮满月,离弦的利箭,就象流星;
象流星划破漆黑的长夜,击毙飞猱和远方的目标。
象树上的猿类一般机警,象林中的豹螭勇悍轻捷;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 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 名在壮士籍,不得中顾私。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这既是诗篇中主人翁的独白,又是 诗人对英雄崇高精神世界的揭示和礼赞。
2020/12/15
20
(四)艺术分析
倒叙、补叙手法的运用
诗歌以“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突兀而起, 又以“借问谁家子”十二句来补叙“西北驰”的原因。 继而又倒叙“名在壮士籍”、告别家人时的心情;最 后策马“赴国难”的一幕则与开首重合。如此章法, 象电影中的“闪回”,使白马英雄的形象渐次深化, 忧国去家,捐躯济难的主题得到鲜明突出的表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西汉名将陈汤递给汉帝的上疏:“宜县头槁 街蛮夷邸间,以示万里,明犯强汉者,虽远
必诛!”
情感基调
• 总体上,本诗的情感基调如何?
激越悲壮
那么再读一遍,?请结 合诗句说说你的观点。
七步诗
煮豆燃豆箕,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赏析这首诗歌的艺术手法.
注释理解
1.请同学们以“你问我答”的形 式进行诗歌大意的学习。
2. 问题共同探讨。
诗歌鉴赏
内容
坐骑俊秀 游侠身世 武艺高超 (动作) 建功志向 (心理) 无畏气概 (心理) 以一系列富有力度的动作 的铺陈突出少年高超的武 艺,对比、比喻 直抒胸臆 直抒胸臆
手法
以白马的鲜艳形象衬托 少年的俊秀,起兴
答:运用了比喻的手法,用豆萁比喻曹丕,用豆 子比喻曹植,含蓄地指出了曹丕对同胞兄弟的迫 害。
当堂小练习
请你为这两篇经典诵读设计一个串 词,将美女与勇士联系起来。
课外探讨
• 比较这两首诗,有什么情感的相通之 处。课后查阅“魏晋风骨”,下节课 课前请同学发言。
“汉魏以来二千年间诗家堪称‘仙才’者,
曹植、李白、苏轼三人耳 。”
——王士祯
背景
• 三国魏晋时期战争连年,民不聊生。曹操 《篙里行》中有对这一时代的描写:“铠 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然而“乱世出 英雄”,这个时期也为人才一展抱负、建 功立业打造了一个历史舞台。
白马篇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 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 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 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 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情感
追慕赞美 洒脱奔放 赞美之情
激越昂扬 悲壮豪迈
• 爱国主义精神 屈原《国殇》: 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 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
注释: 忽:指原野宽广无际。超:通“迢”。 挟 (xié);携,拿。 惩:止。
《易水歌》
先秦·荆轲
风萧萧兮易水寒,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探虎穴兮入蛟宫, 仰天呼气兮成白虹。
同学们,你们还能想到哪些爱国人士?
满江红· 怒发冲冠
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 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 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 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 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 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 朝天阙!
高一(12)班
教师:陈善明
人物简介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
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 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 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 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 此又称陈思王。后人因他文学上的造 诣而将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 曹”.
“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 ——谢灵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