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格尔的历史观

合集下载

客观唯心主义历史观

客观唯心主义历史观

客观唯心主义历史观
客观唯心主义历史观是19世纪德国哲学家乔治·黑格尔提出的原则,即“客观”关注发生在人们智力领域的历史过程,而“唯心”只关注人们心理层面的历史过程。

由此,它的主张之一就是历史的发展是建立在人类的精神活动之上的。

客观唯心主义历史观以精神因素为主,认为历史的发展和进步,都是人们的意识和精神的产物。

例如,历史的变迁是由社会斗争和爱国主义激发的,因而是源自人类本能和精神活动的结果。

此外,客观唯心主义历史观也认为,历史发展归根结底要归结于人类精神活动,主观意识如思想、理念和宗教等,是历史演化的重要动力。

客观唯心主义历史观指出,所有历史变迁都是以人类精神活动为基础的,即历史发展本质上是人类精神进化的进程。

它关注的是历史变化的根源,并认为它仅仅是人类心灵的产物。

同时,它还指出,历史的发展也受到社会的影响,有时会受到客观环境和物质变迁的影响,同样影响着历史变迁的方向和结果。

总之,客观唯心主义历史观认为,历史发展受到社会精神活动的影响,是人类群体精神进化的延续,也受客观环境的影响,这将影响历史的发展方向和形态,最终反映出弱小群体的意愿,决定了历史的走向。

唯心·客观·辩三位一体--黑格尔英雄史观解析

唯心·客观·辩三位一体--黑格尔英雄史观解析

唯心·客观·辩*三位一体--黑格尔英雄史观解析
黑格尔的历史观有3个特征:唯心*、客观*和辩**.唯心*使他把英雄和群众对立起来,抬高英雄和贬低群众,因此他的历史观无疑是英雄史观.客观*使他承认历史发展的规律*和生产劳动的积极意义,承认英雄活动的历史制约*和*群众的创造作用,因而他的英雄史观中包含有历史唯物主义的萌芽.辩**使他论述了英雄和群众、英雄和时代、动机和结果、自由与必然的对立统一关系,因而他的英雄史观独具特*,成为唯物史观的直接理论前阶.。

对黑格尔与兰克历史认识论之辩的评价

对黑格尔与兰克历史认识论之辩的评价

对黑格尔与兰克历史认识论之辩的评价引言在历史学领域,黑格尔与兰克是两位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学者。

他们各自提出了不同的历史认识论,引发了广泛的讨论与思考。

本文将对黑格尔与兰克历史认识论之辩进行评价,并探讨其对历史学研究的启示和局限性。

黑格尔与兰克的历史认识论黑格尔的历史观1.历史的辩证性:黑格尔认为历史是一个辩证发展的过程,通过矛盾的冲突和解决,推动社会向前发展。

2.世界精神的显现:黑格尔提出了”世界精神”的概念,认为历史的发展是”世界精神”逐渐实现的过程。

兰克的历史观1.历史事实的客观性:兰克强调历史研究应该以客观的事实为基础,追求真实的历史描写。

2.个人史与总体史的关系:兰克认为个人史和总体史是相互关联的,通过对个人史的研究,可以揭示出历史的总体趋势。

黑格尔与兰克历史认识论之辩的评价影响力与启示1.黑格尔的辩证法:黑格尔的辩证法对于历史学研究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通过对矛盾冲突的分析和解决,可以深入理解历史的发展过程,把握历史的脉络。

2.兰克的客观史观:兰克的强调客观事实和真实描写的观点,让历史研究具备了科学性和可靠性。

他对个人史和总体史关系的思考,使得历史学研究更加全面和深入。

局限性与争议1.黑格尔的理性主义:黑格尔的历史观强调理性的作用,有时候忽略了历史中非理性的因素。

这一观点在实践中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2.兰克的局限性:兰克的历史观注重客观性,但也有忽视个人主观感受和情感因素的问题。

这在某些历史事件解读时可能会存在盲区。

黑格尔与兰克历史认识论的辩证关系辩证关系的本质1.两者的共通点:黑格尔与兰克的历史认识论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彼此之间并非完全对立,而是相互辩证的关系。

2.辩证关系的互补性:黑格尔的辩证法能够为兰克的客观史观提供理论支持,兰克的客观史观能够为黑格尔的辩证法提供实证基础。

3.辩证关系的局限性:两种历史认识论虽然相互补充,但也存在各自的局限性。

在具体研究中,需要根据问题的性质灵活运用。

黑格尔之历史哲学

黑格尔之历史哲学

黑格尔之历史哲学
黑格尔的历史哲学是他在《法哲学原理》和《历史哲学讲演录》中所阐述的。

他认为历史是自由意志的展开和实现的过程,是世界精神的发展和自我认识的过程。

黑格尔将历史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都代表了世界精神的不同阶段和自我认识的进步。

他认为历史的最高阶段是现代世界,因为在现代世界中,个体对自己的自由意志和主权有了更多的认识和实现。

在黑格尔看来,历史的进步是通过矛盾和对立的解决而实现的。

每个阶段都有自己的矛盾和对立,通过这些矛盾的解决,世界精神不断地发展和进步。

同时,黑格尔也强调了历史的目的性,认为历史必然朝着自由和精神的实现方向发展。

黑格尔的历史哲学对后来的思想家和历史学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尤其是他关于矛盾和对立的观念,对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和历史观产生了巨大影响。

马克思认为,历史的进步是通过阶级斗争和社会变革实现的,这与黑格尔的观点有着相似之处。

总体而言,黑格尔的历史哲学是将历史视为精神发展和自我认识的过程,强调历史的目的性和进步。

尽管受到一些批评,他的历史哲学对后来的哲学和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

从黑格尔的“世界想象”看他的历史观

从黑格尔的“世界想象”看他的历史观

从黑格尔的“世界想象”看他的历史观黑格尔被誉为德国哲学的最高峰,在他的哲学思想体系中,历史思想是非常重要的部分。

从黑格尔的“世界想象”看他的历史观,可以发现他认为历史是唯心主义的,历史是超越自然世界的现象,是通过思维而非感性来理解的。

在黑格尔看来,世界的进程、民族的命运和人类的历史都是相互关联的,是一种精神的演进和意义不断开放的过程。

首先,黑格尔的“世界想象”强调了世界和人类历史的目的性和进步性。

他的历史观认为人类历史是一个革新不断的过程,是在不断向着目标迈进的,具有进步性并不断得到完善。

这种进步是建立在过去的基础上,并随着科学、技术、文化等各种因素的发展而不断改变。

在黑格尔看来,人类历史是一个社会建设的过程,每个时代都在向更加理性、更加自由的社会前进,这是历史的目的。

历史的进程也是意义的演进,人类历史可以看作是一个意识融合的过程,它推动着人类思维的进化和思维方式的变革,从而达到更为高级的文化水平。

其次,黑格尔认为人类历史是自由意志的表达与实现。

他认为人类历史的进程是由自由意志主动地推动和实现的,历史是人类的自我创造。

自由意志是人类历史的动力,人的自由权利是历史演进的向导。

在这种自由意志的过程中,各民族和个人都能够表达出自己的主观性、表现出自己的独特性、发挥自己的才智,从而达到自我实现的过程。

这种自由意志和自我实现,不仅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力量来源,也是历史发展的内容和目标。

最后,黑格尔的“世界想象”也强调了人的存在和意义的问题。

在他看来,人的存在是关于意义的探讨,以期了解人类历史的意义。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中,人类通过意识的深入探讨,意见自身的意义,也发现了历史的意义,也探究了宇宙的意义。

在黑格尔看来,意义是人类历史存在的真正内核,在人类历史的演进中不断被解释和开放。

总之,从“世界想象”来看,黑格尔的历史观是精神哲学的历史观,强调了历史的内在目的性和进步性,强调了自由意志作为历史演进的动力和实现的主体,强调了人类历史的存在意义的问题。

黑格尔与辩证法近现代哲学中的理性与历史观

黑格尔与辩证法近现代哲学中的理性与历史观

黑格尔与辩证法近现代哲学中的理性与历史观近现代哲学中,黑格尔的思想对理性和历史观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辩证法理论为后来的哲学家提供了一个全面而独特的思考框架。

本文将以黑格尔与辩证法为主线,探讨近现代哲学中理性和历史观的发展。

一、黑格尔的辩证法理论黑格尔的辩证法理论是他哲学体系的核心,对后世哲学家和社会科学家产生了积极的启发作用。

辩证法强调事物的矛盾性和发展性,通过推动矛盾的解决来实现事物的发展。

黑格尔认为,真理是通过持续的矛盾运动和冲突解决而逐步揭示出来的。

他将历史视为一个不断演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矛盾的存在和解决推动了人类的思维和社会的进步。

二、理性与历史观的关系理性和历史观是黑格尔思想中不可分割的两个部分。

黑格尔认为,历史是理性的一种表现形式,通过历史的发展,人类的理性不断成熟和进步。

他将历史分为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都代表了人类理性的不同发展阶段。

在黑格尔看来,历史是逻辑的体现,它展示了理性的发展过程和逻辑的推演。

三、近现代哲学中的理性观近现代哲学中的理性观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

从康德到黑格尔,理性从一个被主观认识限制的概念,逐渐转变为一个包含主观和客观因素的综合体。

近现代哲学家强调理性的自由和创造性,不再将理性局限于客观规律的发现和应用,而是将其视为人类行动和思维的基础。

四、近现代哲学中的历史观在近现代哲学中,历史观也呈现出多样性的趋势。

与黑格尔强调历史的发展和进步不同,一些哲学家强调历史的相对性和文化的多样性。

他们认为,不同的文化和社会背景对历史观有着重要的影响,没有一种绝对正确的历史观。

这种观点反映了不同哲学家对历史发展模式的理解和评价的差异。

五、结论在近现代哲学中,黑格尔的辩证法理论为理性和历史观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基础。

他的思想深刻地影响了后来的哲学家和社会科学家,推动了人类对理性和历史的理解和思考。

然而,近现代哲学中的理性和历史观并不是一个单一的观点,而是呈现出多样性和多元化的趋势。

青年黑格尔派到马克思历史观的演进逻辑

青年黑格尔派到马克思历史观的演进逻辑

青年黑格尔派到马克思历史观的演进逻辑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变迁,人们的思想和观念也在不断地演进。

在哲学史上,青年黑格尔派和马克思都是重要的代表人物。

两人都对社会历史发展有自己的思考和解释,然而二者的观点也存在差异。

本文将结合青年黑格尔派到马克思历史观的演进逻辑,对这一过程进行分析和阐述。

一、青年黑格尔派的历史观青年黑格尔派是德国早期的思想运动,代表人物为费尔巴哈和海德格尔等。

他们认为历史的发展是一种逐步揭示真理的过程。

历史上的人们由于缺乏理性,不了解真实的事物,因此历史不断地发展,直到理性真理被逐渐揭示。

费尔巴哈强调了人的生命体验和自我意识的重要性,他认为人的意识是人社会历史之本体。

二、马克思的历史观与青年黑格尔派观点不同的是,马克思主义认为历史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马克思强调社会历史中的阶级矛盾和对立,认为居于社会上层的统治阶级和社会下层的被统治阶级之间的矛盾将会促进社会变革。

马克思还认为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被压迫阶级必然会推翻统治阶级建立新的社会制度。

三、青年黑格尔派到马克思历史观的演进青年黑格尔派通过个人自我意识、理性思考和道德生活来寻找真理,强调的是个体的自由觉醒和独立思考。

而马克思强调阶级斗争、阶级矛盾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这种差异正是受到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影响,资本主义让社会阶级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社会形态也发生了巨大变革。

在一定程度上,马克思的历史观还继承了青年黑格尔派的思想。

马克思重视社会的发展历程,强调觉悟是个人自我思考的必要条件。

同时,马克思主张阶级斗争能够促进社会的历史前进,这与青年黑格尔派认为历史是一个逐渐揭示真理的过程有异曲同工之妙。

四、结论总之,青年黑格尔派到马克思历史观的演进逻辑是一个个人自我觉醒和社会阶级矛盾交织的历史进程。

这个过程中,个人思想和社会结构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人们对历史和社会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

通过对两种历史观的对比和分析,我们不仅可以感受到历史的变迁和理念的变化,也可以更好地理解我们所处的社会。

从黑格尔的“世界想象”看他的历史观

从黑格尔的“世界想象”看他的历史观

从黑格尔的“世界想象”看他的历史观黑格尔(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是19世纪德国哲学家,他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历史观是其哲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他的“世界想象”则是这一历史观的重要来源之一。

本文将从黑格尔的“世界想象”入手,探讨他的历史观。

我们需要了解黑格尔的“世界想象”是什么。

黑格尔在他的《法哲学原理》(The Philosophy of Right)中提出了“世界想象”(Weltvorstellung)的概念,这是他对世界的理解和把握。

在“世界想象”中,黑格尔强调了现实世界的内在逻辑和发展规律。

他认为,世界是有机的整体,包括自然和人类社会,而这一整体是可以理性把握和理解的。

黑格尔在《法哲学原理》中还对世界的历史性和社会性作了重要阐述,这对于我们了解他的历史观具有重要意义。

在黑格尔看来,历史是理性的展开。

他认为,世界的发展是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的,而这一规律可以通过理性来把握。

在他的心目中,历史是一个有机整体,它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变迁不断发展,并且这种发展是有内在规律的。

在黑格尔的历史观中,历史被看作是理性的表现,是普遍的理性在特定条件下的具体化。

这种理性的展开是自由意志的表达,是人类自身意识和精神发展的结果。

历史对于黑格尔来说是有意义的,它不是偶然的、无用的积累,而是人类自身的精神实现和自我认识的过程。

在黑格尔的历史观中,个体不是历史的主角,而是整个社会和人类精神的表现。

历史的发展是理性的发展,而个体的行动和选择只是历史进程中的一部分。

黑格尔的历史观强调了整体和个体之间的关系,他认为,个体的行为和选择受制于历史的规律和社会的条件,而整体的发展则是人类精神的展开和自我实现。

历史的发展是有意义的,而个体只是这一过程中的一部分,他们的行为和选择只是历史的表现而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黑格尔的历史观。

作为一个客观唯心主义者,黑格尔认为在人们思想动机的背后,还有一种决定人们思想动机的力量。

但是,这种力量并不是社会历史本身内部的一种物质力量,而是一种凌驾于社会历史之上的某种神秘的精神力量,黑格尔说这就是绝对精神。

绝对精神的狡猾之处就在于,它总是利用伟大人物的思想动机和历史事件来表现自己的意志。

黑格尔在《历史哲学》中,把世界的历史说成是“绝对精神”发展的历史。

他认为世界历史的发展好像太阳一样,是一个从东方到西方的有规律的发展过程。

历史从东方的中国开始,经过古希腊、古罗马,而成熟在西方的德国。

其中,经过“幼年时代”、“青年时代”、“壮年时代”和“老年时代”四个阶段。

黑格尔的说法显然带有神秘主义、唯心主义的性质,其荒谬性是显而易见的。

但是他的思想中的合理因素却对科学历史观的发展有着重大贡献:
一是,他第一次把历史看作一个有规律的、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

二是,他主张是理念即“绝对精神”和人类的热情“这
两者交织成为世界史的经纬线”。

也就是说,一方面,绝对精神决定了历史发展的总的进程;另一方面,绝对精神的要求又是通过人们对私利追求的热情和活动来实现的。

这种观点接近了物质利益、经济因素决定人们动机和历史发展的唯物史观点。

恩格斯说:“在黑格尔那里,恶是历史发展的动力借以表现出来的形式。

这里有双重的意思,一方面,每一种新的进步都必然表现为对某一神圣事物的亵渎,表现为陈旧的、日渐衰亡的、但为习惯所崇奉的秩序的叛逆。

另一方面,自从阶级对立产生以来,正是人的恶劣的情欲------贪欲和权势欲成了历史发展的杠杆。


恩格斯在评论“卑劣情欲”在历史上的作用时说:“以这些制度(指剥削制度)为基础的文明时代,完成了古代氏族社会完全做不到的事情。

但是,它是用激起人们的最卑劣的动机和情欲,并且以损害人们的其他一切秉赋为代价而使之变本加厉的办法来完成这些事情的。

卑劣的贪欲是文明时代从它存在的第一日起直至今日的动力;财富,财富,第三个还是财富——不是社会的财富,而是这个微不足道的单个的个人的财富,这就是文明时代唯一的具有决定意义的目的。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马选4,p173)在这里,
恩格斯实际上也肯定了“私欲”、“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对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

黑格尔所谓的恶为历史动力,有两重含义:一是,历史进程表现为一系列的否定、取代、扬弃,通常是通过暴力实现的;二是,在私有制条件下,人的私欲是人们行动的动机,客观上起到了推动人们进行各种实践活动的作用。

虽然任何人的私欲都不可能百分之百的实现,但全部人的活动的合力却构成了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这就是说,在社会主义社会和马克思主义出现之前,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的发展、文明的进步、社会的进步等都是人们在为自己谋求利益的活动中实现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