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机临床应用PPT课件
合集下载
无创呼吸机应用课件PPT

PART 06
无创呼吸机使用案例分享
成功案例一:改善睡眠质量,提高生活质量
总结词:显著改善
详细描述:患者使用无创呼吸机后,睡眠质量明显提高,白天精神状态良好,生 活质量得到显著提升。
成功案例二:稳定病情,减少住院次数
总结词:有效控制
详细描述:患者通过无创呼吸机的辅助治疗,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减少了因急性发作而住院的次数。
感。
避免感染
由于无创呼吸机不需要插入气 道,因此可以降低感染的风险 。
易于使用
无创呼吸机操作简单,可以快 速设置和调整参数,适合在家 庭和医疗机构中使用。
改善氧合
无创呼吸机能够提供一定程度 的压力支持,帮助患者改善氧
合,缓解呼吸衰竭的症状。
局限性
适应性有限
不是所有患者都适合使用无创呼吸机 ,如严重低氧血症、意识障碍等患者 可能不适合使用。
高压氧治疗
总结词
高压氧治疗是一种通过吸入高浓度氧气 来提高血氧分压的治疗方式,适用于某 些特定的神经系统疾病和循环系统疾病 。
VS
详细描述
高压氧治疗通过增加吸入气体的氧气浓度 ,使血氧分压升高,从而改善组织缺氧状 态。对于某些神经系统疾病和循环系统疾 病,高压氧治疗被认为能够促进组织修复 和功能恢复。但高压氧治疗需要在特定的 高压氧舱内进行,有一定的安全风险和限 制。
感谢观看
KEEP VIEW
REPORTING
药物治疗
总结词
药物治疗是通过口服、注射等途径给予药物 ,以达到治疗疾病目的的治疗方式。
详细描述
药物治疗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适用 于各种疾病。通过给予适当的药物,可以缓 解症状、控制病情进展和促进康复。但药物 治疗需要针对具体疾病和病情进行选择和调 整,且可能存在副作用和药物相互作用的风 险。
呼吸机的使用PPT课件

撤机
• PaO2正常,肺无过度扩张,先降低FiO2, 至FiO2≤0.4,开始撤离Paw。
• Paw随病情好转逐步降低,若下降过快可引 起肺广泛不张。
• PaCO2正常,逐步降低振幅。 • 撤离过程中,f不变,但若存在肺过度扩张,
降低Paw无效时,可降低f。 • HFOV各项指标已降至低水平时,可改为,
• RR(呼吸频率):每分钟自主呼吸或机械 通气的次数。
• MV(每分通气量):潮气量和呼吸频率的 乘积,指每分钟吸入和呼出肺部的气量。
• PIP(吸气峰压):一个呼吸周期内,气道 内压力达到的最大值。
相关呼吸机指标意义
• PEEP(呼气末正压):呼气末那一时点的压力水 平。
• MAP(平均气道压):一个呼吸周期中施于气道 和肺的平均压力,是影响氧合的主要因素。范围 5-15cmH2O。与PEEP、PIP、I/E、流量及RR相关。
呼吸机的分型
• 按吸气向呼气转化的方式分类: 定压型 定量型 定流型 定时型 定时限压型
• 按驱动方式分类: 气动型 电动型
• 按通气频率的高低分类: 常频 高频
新生儿常用的通气形式为限压通气
其优点是:吸气时压力很快达到预调水平, 气体在肺泡内均匀分布,气道阻力较小, 在相同潮气量时,其峰压较定量通气为低, 肺损伤较小,改善氧合作用好。
呼吸及参数的调节
• 动脉血气监测 • 上机30min后应作血气分析,以此作为是否
需进一步调节呼吸机参数的依据 • 理想血气:早产儿PH 7.03-7.45,PaO2 50-
70mmHg,PaCO2 40-50mmHg;足月儿PH 7.03-7.45,PaO2 60-80mmHg,PaCO2 4050mmHg • 4-6小时监测一次血气为宜
呼吸机的临床应用PPT课件

支气管哮喘
缓解支气管痉挛
01
通过呼吸机给予适当的正压通气,调
02
支气管哮喘患者常存在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呼吸机可通过调整
通气参数改善这一状况。
降低呼吸肌负荷
03
与COPD相似,支气管哮喘患者也可通过呼吸机治疗降低呼吸肌
负荷,减轻疲劳感。
其他肺部疾病
通过呼吸机辅助通气,提 高肺泡通气量,缓解 COPD患者的呼吸困难症 状。
降低呼吸肌负荷
呼吸机可帮助患者完成部 分或全部呼吸功,减轻呼 吸肌疲劳,降低呼吸功耗 。
改善生活质量
通过呼吸机治疗,COPD 患者的生活质量可得到显 著提高,包括改善睡眠、 增加活动耐量等。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维持氧合
气道分泌物多且排痰障碍
对于气道分泌物多且排痰障碍的患者,使用呼吸机可能加重肺部感染 和呼吸衰竭,因此应谨慎使用。
大咯血或严重误吸引起的窒息性呼吸衰竭
这类患者需要使用呼吸机辅助通气,但应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 窒息。
风险评估与选择策略
评估患者病情
在使用呼吸机前,应对患者的病情进 行全面评估,包括呼吸衰竭的原因、 严重程度、合并症等。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智能化技术的应用
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的 发展,未来呼吸机可能实现更加 智能化的操作和管理,提高治疗 效果和患者舒适度。
远程医疗的拓展
远程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将为呼 吸机治疗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方 式,患者可以在家中接受专业的 呼吸机治疗和管理。
个性化治疗方案的制定
基于大数据和精准医学的理念, 未来可以针对不同患者制定个性 化的呼吸机治疗方案,提高治疗 效果和生活质量。
临床实践中存在问题和挑战
《呼吸机的应用》PPT课件

呼吸机的分类与原理
01
02
03
分类
根据工作原理和应用领域 ,呼吸机可分为有创呼吸 机和无创呼吸机。
有创呼吸机
通过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 的方式,直接将呼吸机与 患者过面罩或其他无创方式 连接患者的口鼻,将机械 通气送入肺部。
呼吸机的发展历程
19世纪初
最早的呼吸机由英国医生发明 ,用于帮助治疗呼吸道疾病。
2023
《呼吸机的应用》 ppt课件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REPORTING
2023
目录
• 呼吸机概述 • 呼吸机的应用场景 • 呼吸机的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 • 呼吸机与其他医疗设备的比较 • 呼吸机的未来发展与展望
2023
PART 01
呼吸机概述
REPORTING
呼吸机的定义与功能
。
这些设备可以与呼吸机配合使用 ,以实现更全面的呼吸支持。
与其他辅助呼吸设备相比,呼吸 机具有更全面的功能和更精确的 调节能力,因此在治疗严重呼吸
障碍时更为常用。
2023
PART 05
呼吸机的未来发展与展望
REPORTING
新型呼吸机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总结词
新型呼吸机技术将不断涌现,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选择和可能性。
注意观察患者情况
在使用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 ,如有异常应及时处理。
注意管路连接
确保管路连接紧密,防止漏气和脱落现象发 生。
避免长时间使用
长时间使用呼吸机可能会引起一些并发症, 应遵医嘱合理使用。
定期校准
对呼吸机的各项参数进行定期校准,确保其 准确性。
2023
PART 04
呼吸机与其他医疗设备的 比较
呼吸机的基本原理及临床应用课件

吸气流速 流速-时间曲线
呼气末压力(PEEP) EXP PAUSE:(End Exp Flow > 0)
内源性PEEPi, Auto-PEEP 总PEEPtot
呼气末流速 吸入潮气量 呼出潮气量
密闭系统:吸入潮气量=呼出潮气量
呼吸机的基本原理及临床应用
26
重要呼吸参数
V= P / R
峰值压力(PIP)
自主呼吸方式: 持续正压呼吸 : CPAP 压力支持(PSV): Pressure Support
呼吸机的基本原理及临床应用
36
辅助/控制模式(A/C)
呼吸机根据临床医生的设定参数供气:
潮气量或压力 流速和流速波形,或吸气时间 呼吸频率
临床应用:病人基本没有自主呼吸 可由机器启动或病人触发通气
呼吸机的基本原理及临床应用
• 部分肺泡塌陷导致肺的顺应性降低并出 现压缩性的肺不张
• 大量肺泡闭陷和水肿液充沛肺泡导致V/Q 比失调和静脉血掺杂增加
• 机械通气导致的健康肺泡的过度扩张可 引起渐进性的肺损伤
呼吸机的基本原理及临床应用
3
ARDS-病理
过于膨胀的肺区域
HEART
施加了PEEP而重新
复张了的肺区域
SP
塌陷或实变的肺区域
37
控制呼吸 容量控制(VCV):Volume Control
压力-时间曲线
设定:潮气量、吸气流速和波形、 呼吸频率
压力:随病人顺应性和气道阻力变化
流量-时间曲线
吸气流速波形:
1.方波 2.智能容量递减波
降低峰值压力 减少气压伤和 心肺对抗
潮气量固定 按病人理想公斤体重(IBW) 设定: 7-10ml/1kg
呼吸机的应用ppt课件

呼吸机
呼吸机则是一种复杂的医疗设备,除了可以提供氧气外,还 可以调节呼吸频率、潮气量等参数,以适应患者的呼吸需求 。呼吸机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提高血氧饱和度 ,减少呼吸肌疲劳。
与氧气瓶的比较
氧气瓶
氧气瓶是提供纯氧的设备,可以满足患者对氧气的需求。但是,氧气瓶需要频 繁更换,且在使用过程中存在氧气泄漏和爆炸等安全隐患。
呼吸机的发展历程
19世纪初
呼吸机的基本原理在理论上被提出。
20世纪初
第一台实用的呼吸机问世,主要用于治疗 COPD等慢性疾病。
20世纪中叶
21世纪初
随着技术的进步,呼吸机开始广泛应用于 临床,并出现了不同类型的呼吸机。
随着电子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发展,现代呼 吸机更加智能化、多功能化,并广泛应用 于急救和重症监护领域。
呼吸机
呼吸机则可以自动调节呼吸参数,确保患者得到准确的呼吸支持。此外,呼吸机 还具有监测、报警等功能,可以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与人工呼吸器相比, 呼吸机更为可靠、稳定。
05
呼吸机的未来发展与展望
新技术的应用
人工智能
利用AI技术对呼吸机进行智能控 制,实现精准调节参数,提高治
疗效果。
传感器技术
呼吸机的功能
呼吸机的主要功能包括提供正压 通气、支持肺通气、改善氧合和 二氧化碳排放,以及在某些情况 下帮助患者自主呼吸。
呼吸机的分类
01
02
03
按工作原理分类
根据工作原理,呼吸机可 分为定压型、定容型和定 气流型。
按使用方式分类
根据使用方式,呼吸机可 分为有创呼吸机和无创呼 吸机。
按功能分类
根据功能,呼吸机可分为 治疗型和急救型。
应用新型传感器,实时监测患者 的生理参数,为医生提供更准确
呼吸机则是一种复杂的医疗设备,除了可以提供氧气外,还 可以调节呼吸频率、潮气量等参数,以适应患者的呼吸需求 。呼吸机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提高血氧饱和度 ,减少呼吸肌疲劳。
与氧气瓶的比较
氧气瓶
氧气瓶是提供纯氧的设备,可以满足患者对氧气的需求。但是,氧气瓶需要频 繁更换,且在使用过程中存在氧气泄漏和爆炸等安全隐患。
呼吸机的发展历程
19世纪初
呼吸机的基本原理在理论上被提出。
20世纪初
第一台实用的呼吸机问世,主要用于治疗 COPD等慢性疾病。
20世纪中叶
21世纪初
随着技术的进步,呼吸机开始广泛应用于 临床,并出现了不同类型的呼吸机。
随着电子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发展,现代呼 吸机更加智能化、多功能化,并广泛应用 于急救和重症监护领域。
呼吸机
呼吸机则可以自动调节呼吸参数,确保患者得到准确的呼吸支持。此外,呼吸机 还具有监测、报警等功能,可以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与人工呼吸器相比, 呼吸机更为可靠、稳定。
05
呼吸机的未来发展与展望
新技术的应用
人工智能
利用AI技术对呼吸机进行智能控 制,实现精准调节参数,提高治
疗效果。
传感器技术
呼吸机的功能
呼吸机的主要功能包括提供正压 通气、支持肺通气、改善氧合和 二氧化碳排放,以及在某些情况 下帮助患者自主呼吸。
呼吸机的分类
01
02
03
按工作原理分类
根据工作原理,呼吸机可 分为定压型、定容型和定 气流型。
按使用方式分类
根据使用方式,呼吸机可 分为有创呼吸机和无创呼 吸机。
按功能分类
根据功能,呼吸机可分为 治疗型和急救型。
应用新型传感器,实时监测患者 的生理参数,为医生提供更准确
呼吸机临床应用-基础知识ppt课件

ASB
压力控制(压力保证,定压) 设置压力Paw = 36mbar
使用呼吸机 之 通气模式
顺应性,气道阻力的改变,压力不变. 顺应性,气道阻力的改变,潮气量将发生变化.
通气模式
定容模式: - IPPV / CMV
间歇正压指令通气 - IPPVAssist/ AC
辅助控制通气 - SIMV
同步间歇指令通气 - PLV
Interpretation of curve patterns
Insufficient expiration time
使用呼吸机 之 机械通气的基本概念
呼吸机常用参数
呼吸频率
f
吸气流速
V
吸气时间
Ti
潮气量
VT
吸呼比
I:E
呼气时间
Te
报警范围
压力支持
ASB/PSV
吸气压力
Paw
吸氧浓度
FiO2
吸气触发
P
Spontaneous breathing
使用呼吸机 之 通气模式
t
P
BIPAP
t
P
Pressure-controlled
ventilation
t
BIPAP (双相正压通气模式)
使用呼吸机 之 通气模式
BIPAP (双相正压通气模式)
使用呼吸机 之 通气模式
PEEP (呼气末正压 )
使用呼吸机 之 通气模式
呼气末正压
PEEP
斜率
Ramp
湿化器温度
使用呼吸机 之 通气模式
通气的模式( Mode of Ventilation )
呼吸机输送气体的各种 方式称之为通气模式。 主要是用来帮助,支 持,配合, 或协调病 人的呼吸。
压力控制(压力保证,定压) 设置压力Paw = 36mbar
使用呼吸机 之 通气模式
顺应性,气道阻力的改变,压力不变. 顺应性,气道阻力的改变,潮气量将发生变化.
通气模式
定容模式: - IPPV / CMV
间歇正压指令通气 - IPPVAssist/ AC
辅助控制通气 - SIMV
同步间歇指令通气 - PLV
Interpretation of curve patterns
Insufficient expiration time
使用呼吸机 之 机械通气的基本概念
呼吸机常用参数
呼吸频率
f
吸气流速
V
吸气时间
Ti
潮气量
VT
吸呼比
I:E
呼气时间
Te
报警范围
压力支持
ASB/PSV
吸气压力
Paw
吸氧浓度
FiO2
吸气触发
P
Spontaneous breathing
使用呼吸机 之 通气模式
t
P
BIPAP
t
P
Pressure-controlled
ventilation
t
BIPAP (双相正压通气模式)
使用呼吸机 之 通气模式
BIPAP (双相正压通气模式)
使用呼吸机 之 通气模式
PEEP (呼气末正压 )
使用呼吸机 之 通气模式
呼气末正压
PEEP
斜率
Ramp
湿化器温度
使用呼吸机 之 通气模式
通气的模式( Mode of Ventilation )
呼吸机输送气体的各种 方式称之为通气模式。 主要是用来帮助,支 持,配合, 或协调病 人的呼吸。
呼吸机应用入门篇ppt课件

通过设置流量或压力完成。
• 若设置流量,压力为变量,此时气 道压力随着患者胸廓和肺的呼吸动 力学变化而变化。
• 若以设置压力完成通气过程,则流 量为变量(潮气量),随着气道阻 力、肺的顺应性的变化而变化。
切换(又称吸气末转换): 呼吸机吸气 向呼气如何转换
•
呼吸机通过设置完成一定的容积
或流量、时间、压力后,实现吸气向呼
• TV过高,会出现气压伤,呼吸性碱中毒,气道压 增高,影响心输出量。
2024/1/10
41
3、吸呼比(Inspiratory Expiratory Ratio, I:E)和吸气时间
• 吸呼比= 吸气时间(Ti)/呼气时间(Te) • 吸呼比一般选择1:1.5-2.5 • 有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可选择1:2-3 • 有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多选择1:1-1.5 • 必要时,可应用反比通气1-4:1。 • 吸气时间( 一般0.8~1.2秒)
• (2)高频喷射呼吸机:可控制频率在1~20Hz; • (3)高频震荡呼吸机:频率在50Hz以上。
五)按应用对象
• (1)成人呼吸机; • (2)小儿呼吸机; • (3)成人-小儿兼用呼吸机。 六)按呼气向吸气转化的方式
• (1)控制型; • (2)辅助型或同步型; • (3)混合型多功能呼吸机。
2024/1/10
42
4、吸气流速 (Flow)
➢成人一般为30-70 L/min ➢可根据病人的体质状况、病情等因素作适
当调整。 ➢安静、睡眠时可降低流速,发热、烦躁、
抽搐等情况时要提高流速。
2024/1/10
43
5、吸气峰压(Peak Inspiratory Pressures,PIP)
• 呼吸机向患者送气时,气道压力迅速升高,当吸 气末气道压力达到的最大值即为PIP
• 若设置流量,压力为变量,此时气 道压力随着患者胸廓和肺的呼吸动 力学变化而变化。
• 若以设置压力完成通气过程,则流 量为变量(潮气量),随着气道阻 力、肺的顺应性的变化而变化。
切换(又称吸气末转换): 呼吸机吸气 向呼气如何转换
•
呼吸机通过设置完成一定的容积
或流量、时间、压力后,实现吸气向呼
• TV过高,会出现气压伤,呼吸性碱中毒,气道压 增高,影响心输出量。
2024/1/10
41
3、吸呼比(Inspiratory Expiratory Ratio, I:E)和吸气时间
• 吸呼比= 吸气时间(Ti)/呼气时间(Te) • 吸呼比一般选择1:1.5-2.5 • 有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可选择1:2-3 • 有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多选择1:1-1.5 • 必要时,可应用反比通气1-4:1。 • 吸气时间( 一般0.8~1.2秒)
• (2)高频喷射呼吸机:可控制频率在1~20Hz; • (3)高频震荡呼吸机:频率在50Hz以上。
五)按应用对象
• (1)成人呼吸机; • (2)小儿呼吸机; • (3)成人-小儿兼用呼吸机。 六)按呼气向吸气转化的方式
• (1)控制型; • (2)辅助型或同步型; • (3)混合型多功能呼吸机。
2024/1/10
42
4、吸气流速 (Flow)
➢成人一般为30-70 L/min ➢可根据病人的体质状况、病情等因素作适
当调整。 ➢安静、睡眠时可降低流速,发热、烦躁、
抽搐等情况时要提高流速。
2024/1/10
43
5、吸气峰压(Peak Inspiratory Pressures,PIP)
• 呼吸机向患者送气时,气道压力迅速升高,当吸 气末气道压力达到的最大值即为PIP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7
• PEEP:呼 气 末 正压具有增加功能残 气量、防止肺泡萎陷,改善肺顺应性及 通气/血流比值作用。一般肺部疾病初设 3--5 cmH20(新生儿常为2-3 cmH20),RDS、肺出血等可高至5-10 cmH20。但PEEP升高可影响回心血量。
呼吸机临床应用
1
老太“住”呼吸机58 年
老太“住”呼吸机58年 “铁肺”中的奥德尔A25d 晨 报讯 据美国媒体5月30日报道,美国田纳西州杰克逊镇61岁女 子黛安妮·奥德尔过去58年来不得不躺在一个被称为“铁肺”的2 米长密封舱内,以此维持呼吸,成为全世界依赖“铁肺”存活最 久的人。然而,5月28日凌晨,杰克逊镇因遭受雷暴雨袭击突然 停电,导致“铁肺”停止运作,令奥德尔不幸气绝身亡。 2
25
呼吸机基本参数调节
• 参数初调: • RR:不同年龄小儿呼吸频率为:新生儿
40-50次/min,婴幼儿30一40次/min, 年长儿20一30次/min,成人12-20次 /min。不同疾病,限制性通气障碍RR 相对快,阻塞性通气障碍RR相对慢。 • TV:生理状况下小儿潮气量为6-8 ml/kg。成人400-600ml。
11
机械控制通气(CMV)
• 压力控制(PCV):通过控制吸气峰压进 行机械通气的呼吸模式。为时间转换式, 波形为方波。
•P
T
12
• 优点是能控制压力,气道压低,气压伤 少,气体分布均匀;缺点是不能保证潮 气量。
• 适应于婴幼儿和新生儿。
13
机械控制通气(CMV)
• 间歇指令通气(IMV):相当于IPPV十自 主呼吸,即指令性呼吸间歇期可允许患 儿自主呼吸。没有同步功能。
•P
T
14
同步正压通气
• 同步正压通气特点 是机械通气由患者 自主吸气触发, 从根本上解决了人机 不同步的现象, 不压抑患儿呼吸, 不 易发生人机对抗, 有减轻气压伤和降 低呼吸功消耗, 是支持性通气常用方 式。
15
A/C(辅助/控制)
• 用于呼吸微弱或无自主呼吸的患儿。患儿 有自主呼吸时按辅助模式通气,当病人自 主吸气流量超过触发阈值时,呼吸机给病 人一次通气。呼吸过弱或停止,呼吸机会 自动转换至控制通气,在IPPV周期内无自 主吸气触发,周期结束时呼吸机自动给出 一个IPPV 。实际呼吸次数多于预设。
P
T
9
机械控制通气(CMV)
• 容量控制(VCV):通过控制潮气量进行 机械通气的呼吸模式。与时间相结合, 在预定的时间内,达到预定的潮气量后 转为呼气,呼吸频率和吸呼比由机械控 制,为间歇正压,递减波。
•
p
T
10
• 优点是能保证潮气量;缺点是不能控制 压力,容易造成气压伤。
• 适应于成人或较大儿童。
• IMV+PSV
P
•
T
21
SIMV+PSV
22
SPONT(自主呼吸)
• 病人可以自主呼吸,当吸气流量超过触 发阈值时,呼吸机给病人一次通气。
• SPO
• CPAP(持续呼吸道正压)和PEEP(呼 气末正压):在气道内呼吸机提供一个 持续的气道压力,常用在限制性通气障 碍病人中。
20
•P
5
T
24
现代呼吸机的通气模式
• VCV • +A/C或SIMV或SPONT • +PSV(除A/C)
• PCV • +A/C或SIMV或SPONT • +PSV(除A/C) • +VTPC(容量目标压力控制)用于A/C和
SIMV中。 SIMV自主呼吸是PSV,不是 VTPC。 • +VTPS(容量目标压力支持)用于 SPONT+PSV.
26
• PIP:在定压及定时限压恒流通气时使 用,是决定潮气量的主要参数,与肺顺 应性变化相关,顺应性差所需PIP高, 一般初设15-20 cmH20(早产儿尤其 是极低体重儿可从10-15cmH20开始)。 根据病变需要有时可大于30 cmH20, 原则是尽可能采用较低的PIP,保持血 气正常避免气压伤的发生。
• 支持性通气:是一种过渡性手段,达到打断某 些病理生理过程的恶性循环的治疗目的。在机 体因疾病导致通气负担加重,血气尚处于正常, 还没达到呼衰标准,若继续发展下去,将加速 机体能量耗竭和器官功能障碍。
6
• 及时给子机械通气支持可降低应激,减少 消耗、避免代谢紊乱、保护器官、稳定病 情、促进康复。如心肺复苏成功后,超低 出生体重儿的适应期,频发呼吸暂停、呼 吸窘迫综合征早期,重症哮喘,重症肌无 力并呼吸肌麻痹时,缺氧性脑细胞水肿, 休克、严重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某些 重大手术后早期等应用呼吸机均属支持性 通气。
18
• IMV
P
• SIMV
P
T
19
SIMV与IMV
20
PSV(压力支持通气)
• 是患者触发、以压力目标、流量切换的一种部 分支持通气模式。当自主吸气达到触发值,呼 吸机提供吸气气流,维持预调的支持压水平, 当吸气流量降至峰流量的15%时,吸气时间结 束,病人保持对呼吸频率、吸气时间和潮气量 的控制。此种方式可避免吸气时间过长、呼气 与正压拮抗,进一步减少不同步率。
16
A/C通气
17
SIMV(同步间歇指令)
• 呼吸机按控制和自主呼吸方式联合工作, 在触发窗内若有自主呼吸,自主吸气气流 量超过触发阈值,触发一次SIMV的机械通 气,自主呼吸和机械通气协同工作患儿可 轻松地通气。若在触发窗内无自主呼吸, 在触发期结束时呼吸机给出一个指令性通 气(IMV)避免患儿无呼吸或呼吸弱不足以触 发机械通气而造成通气不足和缺氧。实际 通气频率与设定的相等。
7
几种基本通气模式
8
机械控制通气(CMV)
• 间歇正压通气(IPPV):机械每间隔一定时间通 过正压把气体送入肺泡,进行气体交换。呼吸机 不管患者自主呼吸的情况如何,均按设定的呼吸 参数为患儿间歇性正压通气,主要用于无自主呼 吸的患儿,当患儿有自主呼吸时,自主呼吸往往 被压抑,易发生入机对抗。
•
3
4
使用呼吸机的目的
• 维 持 和改善通气及换气功能,纠正缺 氧和二氧化碳储留。
• 实 施 控制或扶助呼吸,减少呼吸作功, 使患者体力消耗减轻,耗氧量下降。
• 利 用 呼吸机的湿化装置进行气雾治疗, 使细微的药液颗粒混人气体直接送人呼 吸道内,以达到更好的治疗。
5
适应症
• 治疗性通气:是绝对适应证,指任何原因造成 通气和换气功能障碍,任何原因的呼吸停止或 即将停止,临床上已有呼吸衰竭情况。
• PEEP:呼 气 末 正压具有增加功能残 气量、防止肺泡萎陷,改善肺顺应性及 通气/血流比值作用。一般肺部疾病初设 3--5 cmH20(新生儿常为2-3 cmH20),RDS、肺出血等可高至5-10 cmH20。但PEEP升高可影响回心血量。
呼吸机临床应用
1
老太“住”呼吸机58 年
老太“住”呼吸机58年 “铁肺”中的奥德尔A25d 晨 报讯 据美国媒体5月30日报道,美国田纳西州杰克逊镇61岁女 子黛安妮·奥德尔过去58年来不得不躺在一个被称为“铁肺”的2 米长密封舱内,以此维持呼吸,成为全世界依赖“铁肺”存活最 久的人。然而,5月28日凌晨,杰克逊镇因遭受雷暴雨袭击突然 停电,导致“铁肺”停止运作,令奥德尔不幸气绝身亡。 2
25
呼吸机基本参数调节
• 参数初调: • RR:不同年龄小儿呼吸频率为:新生儿
40-50次/min,婴幼儿30一40次/min, 年长儿20一30次/min,成人12-20次 /min。不同疾病,限制性通气障碍RR 相对快,阻塞性通气障碍RR相对慢。 • TV:生理状况下小儿潮气量为6-8 ml/kg。成人400-600ml。
11
机械控制通气(CMV)
• 压力控制(PCV):通过控制吸气峰压进 行机械通气的呼吸模式。为时间转换式, 波形为方波。
•P
T
12
• 优点是能控制压力,气道压低,气压伤 少,气体分布均匀;缺点是不能保证潮 气量。
• 适应于婴幼儿和新生儿。
13
机械控制通气(CMV)
• 间歇指令通气(IMV):相当于IPPV十自 主呼吸,即指令性呼吸间歇期可允许患 儿自主呼吸。没有同步功能。
•P
T
14
同步正压通气
• 同步正压通气特点 是机械通气由患者 自主吸气触发, 从根本上解决了人机 不同步的现象, 不压抑患儿呼吸, 不 易发生人机对抗, 有减轻气压伤和降 低呼吸功消耗, 是支持性通气常用方 式。
15
A/C(辅助/控制)
• 用于呼吸微弱或无自主呼吸的患儿。患儿 有自主呼吸时按辅助模式通气,当病人自 主吸气流量超过触发阈值时,呼吸机给病 人一次通气。呼吸过弱或停止,呼吸机会 自动转换至控制通气,在IPPV周期内无自 主吸气触发,周期结束时呼吸机自动给出 一个IPPV 。实际呼吸次数多于预设。
P
T
9
机械控制通气(CMV)
• 容量控制(VCV):通过控制潮气量进行 机械通气的呼吸模式。与时间相结合, 在预定的时间内,达到预定的潮气量后 转为呼气,呼吸频率和吸呼比由机械控 制,为间歇正压,递减波。
•
p
T
10
• 优点是能保证潮气量;缺点是不能控制 压力,容易造成气压伤。
• 适应于成人或较大儿童。
• IMV+PSV
P
•
T
21
SIMV+PSV
22
SPONT(自主呼吸)
• 病人可以自主呼吸,当吸气流量超过触 发阈值时,呼吸机给病人一次通气。
• SPO
• CPAP(持续呼吸道正压)和PEEP(呼 气末正压):在气道内呼吸机提供一个 持续的气道压力,常用在限制性通气障 碍病人中。
20
•P
5
T
24
现代呼吸机的通气模式
• VCV • +A/C或SIMV或SPONT • +PSV(除A/C)
• PCV • +A/C或SIMV或SPONT • +PSV(除A/C) • +VTPC(容量目标压力控制)用于A/C和
SIMV中。 SIMV自主呼吸是PSV,不是 VTPC。 • +VTPS(容量目标压力支持)用于 SPONT+PSV.
26
• PIP:在定压及定时限压恒流通气时使 用,是决定潮气量的主要参数,与肺顺 应性变化相关,顺应性差所需PIP高, 一般初设15-20 cmH20(早产儿尤其 是极低体重儿可从10-15cmH20开始)。 根据病变需要有时可大于30 cmH20, 原则是尽可能采用较低的PIP,保持血 气正常避免气压伤的发生。
• 支持性通气:是一种过渡性手段,达到打断某 些病理生理过程的恶性循环的治疗目的。在机 体因疾病导致通气负担加重,血气尚处于正常, 还没达到呼衰标准,若继续发展下去,将加速 机体能量耗竭和器官功能障碍。
6
• 及时给子机械通气支持可降低应激,减少 消耗、避免代谢紊乱、保护器官、稳定病 情、促进康复。如心肺复苏成功后,超低 出生体重儿的适应期,频发呼吸暂停、呼 吸窘迫综合征早期,重症哮喘,重症肌无 力并呼吸肌麻痹时,缺氧性脑细胞水肿, 休克、严重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某些 重大手术后早期等应用呼吸机均属支持性 通气。
18
• IMV
P
• SIMV
P
T
19
SIMV与IMV
20
PSV(压力支持通气)
• 是患者触发、以压力目标、流量切换的一种部 分支持通气模式。当自主吸气达到触发值,呼 吸机提供吸气气流,维持预调的支持压水平, 当吸气流量降至峰流量的15%时,吸气时间结 束,病人保持对呼吸频率、吸气时间和潮气量 的控制。此种方式可避免吸气时间过长、呼气 与正压拮抗,进一步减少不同步率。
16
A/C通气
17
SIMV(同步间歇指令)
• 呼吸机按控制和自主呼吸方式联合工作, 在触发窗内若有自主呼吸,自主吸气气流 量超过触发阈值,触发一次SIMV的机械通 气,自主呼吸和机械通气协同工作患儿可 轻松地通气。若在触发窗内无自主呼吸, 在触发期结束时呼吸机给出一个指令性通 气(IMV)避免患儿无呼吸或呼吸弱不足以触 发机械通气而造成通气不足和缺氧。实际 通气频率与设定的相等。
7
几种基本通气模式
8
机械控制通气(CMV)
• 间歇正压通气(IPPV):机械每间隔一定时间通 过正压把气体送入肺泡,进行气体交换。呼吸机 不管患者自主呼吸的情况如何,均按设定的呼吸 参数为患儿间歇性正压通气,主要用于无自主呼 吸的患儿,当患儿有自主呼吸时,自主呼吸往往 被压抑,易发生入机对抗。
•
3
4
使用呼吸机的目的
• 维 持 和改善通气及换气功能,纠正缺 氧和二氧化碳储留。
• 实 施 控制或扶助呼吸,减少呼吸作功, 使患者体力消耗减轻,耗氧量下降。
• 利 用 呼吸机的湿化装置进行气雾治疗, 使细微的药液颗粒混人气体直接送人呼 吸道内,以达到更好的治疗。
5
适应症
• 治疗性通气:是绝对适应证,指任何原因造成 通气和换气功能障碍,任何原因的呼吸停止或 即将停止,临床上已有呼吸衰竭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