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灯女神》教材理解

《提灯女神》教材理解
《提灯女神》教材理解

《提灯女神》教材理解

导读:教学目标

1.了解南丁格尔的生平及她的事迹,知道“白衣天使”的含义及来历。

2.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对于文章表情达意的作用。

教学准备

1.搜集关于南丁格尔的有关资料。

2.了解你所知道的关于护士的工作情况。

教材简析

“白衣天使”这是一个多么崇高美丽的形象,留在我们脑海中有许许多多关于她们的温馨的印象。但是,你知道这个称呼是怎么得来的吗?“提灯女神”与“白衣天使”又有什么关系呢?学完这篇课文你就知道了。

课文为我们介绍了南丁格尔的生平和她的感人事迹。

在南丁格尔的童年,善良、富于同情心的性格为她日后成为一名优秀的护士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她虽然出身高贵,但她从小照顾弱小,富有同情心。她还喜欢玩扮护士的游戏,模仿医护人员给小动物和洋娃娃涂药护理。

长大后,她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完全可以按照父母的心意从事高雅的职业,过上豪华的生活。但是,南丁格尔有着坚定的信念,她不顾家人的反对,毅然选择了护士这个职业。她认为,能够用自己的劳动和爱心去减轻别人的痛苦,使他们的身体恢复健康,这就是人生最

大的幸福。

在其一生中,她全心全意为伤病员服务,为他们献上自己的一片爱心,做出了许多卓越的贡献,留下了许多感人的事迹。在英国乃至全世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她服务的病区,人们以亲吻她的身影来表示对她的敬意,称她为“提灯女神”。在她的努力下,人们改变了对护士职业的偏见,用“白衣天使”来称呼她以及她所象征的护士职业。而且,国际红十字会还设立“南丁格尔奖”,表彰各国优秀的护理工作者,并以她的生日作为国际护士节。

建议教学1课时。

解读与提示

*课文第1段向我们介绍了南丁格尔出生的时间、地点以及家庭背景。

*在第2、3段,作者向我们介绍了童年南丁格尔的一些小故事,这些小故事是南丁格尔日后成为优秀护士的良好基础。她生性善良、聪明伶俐,喜欢小动物。只要小动物有了什么伤病,她总是耐心细致地照料。她还喜欢做扮演护士的游戏。在游戏中,她总是像模像样、认认真真地做着医生、护士所做的工作。这些介绍不是可有可无的,这对于南丁格尔日后立志从事医护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这一部分的最后,文章告诉我们,南丁格尔的家人希望她长大以后从事高雅的职业,在文学和音乐方面有所建树。这为下面介绍南丁格尔选择职业时与家人产生的矛盾打下伏笔,更能反衬出她的决心。

*第4~5段讲的是南丁格尔毅然选择护士职业。从她的贵族出

生,从她受过的良好教育,从她可能在其他方面的发展,都能够看出,要作出这样一个决定是多么的不容易。可是,在第5段,我们可以看到,支撑南丁格尔作出这样选择的思想基础来自她的一个坚定信念——一个人若是能用自己的劳动去减轻别人的痛苦,使他们的身体恢复健康,就是人生最大的幸福。这是贯穿她一生并令她作出杰出贡献的精神内核。从这儿,我们更能感受到她的崇高和伟大。学习这一部分,可以让学生自己在课文中寻找勾画,把有关句子找出来读一读,想一想这句话在全文中的作用。

*第6~7段写南丁格尔怎样努力实现着自己的理想,在护士这个岗位上怎样用生命、智慧和爱心作出杰出的贡献。“提灯女神”和“白衣天使”的称号是怎样得来的。基于南丁格尔从小立下的志向,基于她要用自己的爱意和美丽为别人带去健康和温暖的崇高理想,南丁格尔在恶劣的战争环境中克服重重困难,改善医疗卫生条件,耐心细致地为伤病员服务,创造了医疗史上的奇迹。

“她把伤员的生命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宝贵。”从这一句话可以看出南丁格尔为什么会那么辛苦、那么认真地工作,以至于常常一天工作20个小时。

第7段的最后3句话,说明了“提灯女神”这个称呼的来历和南丁格尔作出的杰出贡献。

*最后一段3层意思,①“白衣天使”这个称呼的来历。直到现在,人们也是这样来称呼护士的。②介绍了南丁格尔在做护士工作以外的贡献:创办学校、编写教材、创立了现代医护学。③写了“南丁

格尔奖”及国际护士节的来历。

*课后第1题要鼓励学生用简短的话说出课文的大意。

*课后第2题的两句话不仅反映出南丁格尔的幸福观,而且表达了伤病员对南丁格尔的敬爱。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作为一名教师应如何进行说教材

作为一名教师应如何进行说教材 一、说教材前的准备工作: 1.熟练把握教材体系: 把握教材不仅是指理解教材中的每个知识点,更是对教材的整体把握。要求教师熟悉本学科的课程标准,了解教材编者的意图,清楚整个学段教材的逻辑线索,能够把前后相关的知识整合起来。 2.正确理解“什么是说教材”: “说教材”不同于“通教材” “通教材”仅仅是把教材的知识点从头到尾“通”一遍,把不明白的问题和重点、难点搞清楚,一般是教哪册“通”哪册,并没有注意教材的整体性和课标的要求。 而“说教材”要求教师要整合教材,不管教哪个年级的,都要了解整个学段的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的编写意图,要从教材的知识体系、能力体系和价值体系三个层面来把握教材。 二、说教材的主要内容: 1.说课程目标。 如果说整个学段(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的教材,要说本学科的总体目标和阶段目标;如果说一册的或一个阶段的教材,要说本阶段的目标。(依据课标) 2.说内容标准。 根据课程目标,本学段或阶段从几个方面或领域(如语文的五个方面、数学的四大领域、英语的五个方面等)提出了具体要求。(依据课标) 3.说使用版本教材的特点和内容结构。 其中包括课本的编写意图、编排特点、知识与技能的范围等。(依据教材和编者的解读)4.说知识和技能的立体式整合。 不管是说一册还是一个单元,都要把本学段的同类知识进行立体式的整合。(依据课标、教材和编者的解读) 5.说教学建议。 根据课程标准和所用教材的特点,谈具体的教学建议。(依据课标、教材和编者的解读)6.说评价建议。 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的特点,谈如何评价三维目标的落实情况。(依据课标、教材和编者的解读) 7.说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教师可以依据课标、教材和编者的解读对所说内容进行资源方面的开发和合理的利用。 三、说教材应该注意的几个方面: 1.树立整体意识 要求“说教材”要从整体出发,把教材的各个部分、各个要素联系起来考虑,优化组合,形成对教材完整准确的认识。从整体到部分的感知、解读教材,自我构建知识网络,力争在课堂教学中明确方向,做到游刃有余。 2.树立课标意识 教师要努力做到“心中有课标、口中讲课标、课堂上践行课标”。“说教材”时将《课程标准》作为法定尺度,度量“说教材”于始终。 3.树立联系意识 教师应遵循教材内在的联系与规律,将外在的与内在的联系用简明准确的语言揭示出来。 4.树立层次意识 教师在“说教材”时应做到“层级分明,脉络清晰,突出重点,详略得当”。

在教学中如何处理教材

在教学中如何处理教材 xx小学 xxx 如何上好一节数学课?课堂教学应注意什么方法和技巧才能达到好的效果呢?下面结合我平时的教学经历、校内集体备课活动,谈谈我对新课程改革下,如何上好一节数学课,怎样处理好教材的一些看法。 一、认真备好课 备课是深入钻研教材,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加强教学,首先要加强备课。我认为备课包括的范围很广,教师阅读参考书和业务报刊,广积资料,以及教师进修自学,平时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觉悟和业务水平,备课要备课程标准,备教材,备学生,备作业,备教学设计,课中调整,课后反思。结合自己平时备课的经验和收获以及备课出现的不足,下面我谈谈在新课程理念下自己对“备”的见解。 (一)、备课程标准根据教材内容,课程标准是备课的依据,是指导教学的纲领性文件,备课必须准确体现课标的理念,符合课标的要求。明确课程标准规定的教材内容、阶段性目标,课程标准中涉及本学期教学内容的教学要求及建议,要结合教材实际、学生实际、教师实际确定教学任务和目标,包括教学总时数、周时数、章节(单元)的教学进度日程安排,相关的实践活动安排,小结、测试安排,做到“心中有标”。 (二)、备教材。教材是课堂教学的一个载体,吃透教材是备好课的一个关键因素。但教材只是一个载体、一个凭借,记得《课标》

中曾指出的“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再加工,创造性地设计教学过程”这一理念,所以我在使用教材时,根据教学内容以及所教学生的特点,也对一些教学内容进行适当调整。如果学生对教材内容非常熟悉,就要对教学难度予以适度的提升,比如在做练习时,可在最后设计一些与课堂内容有关的拓展思维题,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他们“挑战”;如果学生对教材内容难以理解,就要考虑是否变换设计角度与思路,降低内容的难度与坡度,使学生能“跳一跳,摘到果子”,体验成功,激发良好的学习意愿。创造性使用教材还包括扬弃教材中的某些内容、某些做法,使之更加完善,具有更高的可操作性。总之,备教材时既要尊重教材,又不局限于教材;既要灵活运用教材,又要根据学校、学生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创造性的理解,切实发挥新教材的作用。一句话,备教材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 (三)备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数学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 因此,要从学生实际的经验和知识水平出发,在充分了解学生“认知前提”的基础上进行备课。备课时尽量做到:凡是学生自己能够探索得出的,教师尽量不代替;凡是学生能够独立发现的,教师尽量不暗示;凡是学生难于理解或不易接受的,教师要点拨引导,让学生去主动建构;凡是学生独立学习有困难的,可通过小组合作,进行互相帮助学习。另外,备课时还要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分层施教,使基础较差的学生“吃得进,消得了”,使学有余力的学生“跳一跳,摘得到”,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创造条件,使他们获得不同程度

教师如何进行教材分析

教师如何进行教材分析教材分析与处理是教师备课中一项重要的工作,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编写教案、制订教学计划的基础;是备好课、上好课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的前提和关键,对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材分析和教法研究的过程,既是教师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又是教师进行教学研究的一种主要方法,这个过程能够充分体现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创造性的劳动。所以,教材分析与处理的过程,就是教师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和加深对教育理论理解的过程,对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教材分析的基本方法和基本要求如下: (一)能按照课程标准,分析教材的编写意图和教材的特点 (二)会分析教材的知识结构、体系和深广度 (三)能以整体为背景,分析各部分教材的特点 (四)掌握方法论分析法 (五)会分析教材的重点,掌握处理重点的方法 (六)会分析教材的难点,掌握处理难点的方法 (七)能在分析教材的基础上,酝酿设计教学过程,确定教学方法 教材分析是教师工作的重要内容,教师对教材的分析状况直接影响着其课程的设计、组织与实施,从而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的好坏。因此,教材分析对教师而言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新教材改革的今天更需要教师对教材有更新的认识。那么,何为教材分析?其主要的步骤与方法有哪些呢? 新课程改革在课程目标的设置、课程内容的组织、课程的实施、课程评价的出发点方面与过去有所不同。在此种形势下,为了更有效地组织并实施教学,深刻理解教材分析的涵义及其意义、弄清教材分析的步骤、掌握教材分析的方法对教师而言就显得至关重要。 一、教材分析的涵义 首先,教材分析不再是就事论事的狭义的对教材内容的分析,而是基于学生发展和学校社会背景下的整体分析。 其次,教材分析要在以教学大纲、教材和学生为依据的基础上,认真研读教材正文内容和栏目,结合课标要求以及教师用书,分析五条明线索和一条暗

提灯女神教学反思

今天我教学了《提灯女神》的第二课时。本节课教学中,教学重难点是理解课文内容,感悟南丁格尔无私奉献和忘我工作的精神。综观整堂课教学,我有如下反思:一、亮点1、抓住单元训练重点,紧抓文本重点。从导入到课堂小结所有问题都紧紧围绕教学重难点来设计教学环节。2、不作秀,抓稳对学困生的训练,不因是公开课就在对学情检查时避重就轻,只提问班里的好学生、优等生,而对学困生置之不理。避免以往公开课一节课结束后,下来还需要专门时间再对公开课的内容“热剩饭”。3、教学中重视了学习方法的指导,我认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所以在我的教学中,我总是有意识地将学习方法的指导潜移默化地渗透在学习方 法中。本节课也是。教学中,我明确学习指南:就将怎样去学习文本的要求很明确地提了出来,而且教给了学生交流的方法。我想,通过这些学习方法的渗透,我的学生学习水平会逐步得到提升的。二、我觉得不足之处是:1、对于时间把握不好,有前松后紧的现象。前面的导入检查学生学情部分耽误时间过长,其实能够学优生绑带学困生的方法来检查提问,这样就能够节省又一些时间,也就不会因时间问题而导致对“写作方法”这个环节没有很好的展开,也使课堂拓展这个环节也没有时间展开。这让自己很遗憾。2、对学情把握不到位,没有预料到学困生会对第一课时的“文章主要写了南丁格尔的那几件事”问题遗忘的那么快,结果在回顾这

个内容为本节课学习做铺垫的过程花费了太多的时间与精力。3、这自己应对课堂突发事件的水平需要极大的提升,本来打算用课件上课,结果开课一段时间突然停电了,这样就打乱了自己的教学设计,再加上因为是公开课就顿时不知所措乱了阵脚,让自己觉得留下太多遗憾。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提灯女神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提灯女神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1个多音字“扎”)新词,构建我的词语库。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了解南丁格尔将自己的一生无私奉献给现代护理事业的高尚品格。 4、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理解重点词语和句子的含义和课文所蕴含的深刻的思想内涵。 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搜集有关护士节和南丁格尔的资料。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理解新词。 2、能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3、能正确、熟练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世界护士节是哪一天吗?它是怎么来的? 2、学生汇报查找的资料。 3、今天我们学习一篇跟护士节由来有关的课文叫《提灯女神》,读到题目,你有什么疑问?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听课文录音,了解文章主要内容。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自学文中生字、新词。 卑贱污浊萌发摇曳杰出疾病传染崎岖 (1)运用多种形式认读词语 (2)从课文中找出带生字词的句子读一读。 3、指导写字。重点指导“盏”、“墙”的写法。 学生练习书写,评价 4、自读课文,说说南丁格尔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三、再读课文。 1、学生再读课文,要求:读通顺、流利。 2、检查读文、评价。 3、说说南丁格尔为伤病员都做了什么?获得了什么荣誉?组内交流,班上汇报。 四、作业: 找出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句子读一读。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在读中感悟理解课文,学习南丁格尔无私奉献和忘我工作的精神。 2、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 3、学习南丁格尔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了解南丁格尔的不朽业绩,知道人们为什么用“提灯女神”来赞美她。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通过第一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交流学习收获) 2、我们知道南丁格尔是一位很杰出的女性,今天我们继续走进课文,走近南丁格尔。 二、细读感悟。 1、默读课文,思考南丁格尔是怎样一个人,从哪里看出来,画出有关语句,做批注。 2、交流学习 根据汇报出示重点语句: 1)看完报道后,南丁格尔的心中萌发了去前线护理伤员的想法。 (南丁格尔热爱护理事业,面对前线的战火毫不畏惧)

教师如何高效使用新教材

教师如何高效使用新教材 随着新课程的全面实施,教师如何使用新教材的问题逐渐凸显出来,教师对新教材的理解和把握是能否成功推进新课程的关键。课程改革使教材趋于多样化,教材的多样化使教材作为教学中唯一“法定文化”的地位渐趋动摇,教材的定位也逐渐由“控制”和“规范”教学转向“为教学服务”。然而,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仍以旧的观念和方式使用着新教材本文根据实际调研情况,谈一谈新教材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教师的应对策略。 一、教师对新教材感到难以适应的原因 1、没有领会课程标准的精神 课程标准规定了不同阶段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所应达到的基本要求,如果教师不深入地研究研究课程标准势必会造成对教学目标的模糊认识或曲解教材编写者的意图,造成在使用新教材上的困难。 2、新教材内容的组织和呈现方式不同 传统的以学科知识为中心编制的教材,追求严密的学科知识的逻辑结构。知识主要以结论的形式呈现在教材中,教师的教只是把教材中的知识点落实下去,使学生掌握教材所编排的内容。新教材一方面突破了学科中心,不刻意追求学科体系的严密性和系统性,另一方面从学生的经验出发。密切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的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并且新教材是以多样化的探究活动形式呈现知识内容的,结论的呈现不像传统教材那样清楚,需要学生通过探究活动来获得。许多教

师在实际的教学中跳不出旧的“依纲靠本”框框,感觉新教材不好教了,知识不系统了,结论不明确了,自己很还适应,甚至很茫然,很苦恼。 3、对教材功能的认识不准确 传统的以传授知识为中心的教学,教师把教材奉为“圣经”,教材控制着教师的教和学,教师教学的目的就是“落实知识点”,使学生掌握教材所安排的内容,而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课程改革,将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范例”和“媒介”教材只是实现课程标准的重要资源,学生通过教材内容的学习不仅获得具体的知识,更重要的是亲身经历探究过程,养成情感态度价值观,这种教材观要求教师“用教材去教”,要积极主动地选择和自主开发教材视野以外的教学资源。 二、在新课程实施中创造性地开发和使用新教材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教材只能作为教课的依据,要教得好,使学生受益,还要靠老师的病况善于运用。” 1、认真分析和理解教材编写的意图 教学过程是将教材的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认知结构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要树立整体观念,从教材的整体入手。通读教材,了解教材的编排意图。 2、深入分析和挖掘教材内容的多重价值 新课程强调“改变课程过于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开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形成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一节好课教师对教材的处理

一节好课教师对教材的处理、学生的思维发展等固然重要,我认为课堂上教师有效的评价语言犹如冬日里的暖阳,沙漠中的甘泉,更能影响课堂教学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发展,提高课堂效率,有时甚至能影响学生一生的发展。《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在回答、表演、朗读等活动后教师作出的评价语言,是实现“情感态度”目标的重要措施之一。好的评价语可以开启学生积极的学习心智,产生愉悦的学习情绪,引发向上的学习动力,建立足够的学习自信。本节课中,张老师对学生的评价大约50次,这些评价语言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总体来说:本节课教师的评价语言具有如下特点: 1、有适度的激励性。激励性的教学评价语言是学生学习信心的催化剂。为了让学生品尝到学习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张老师在睁大眼睛寻找学生的闪光点,不吝言词地给予热情的鼓励。“你们高高举起的小手就是送给老师最好的礼物,老师真高兴呀!”“老师相信你一定是我们班读书最棒的同学!”“不错!敢于大胆想象,继续发扬!”。这些激励性的话语唤起了学生心中的憧憬,点燃了学生自信的火花。 2、富有一定的针对性。《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对学生多角度、多创意的评价。”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根据每个学生表达的独特性和个性化进行针对性的评价。如:“以强欺弱,说明你平时爱看课外书!”“谁可以比他读得更好?”“你应该读得再凶一点!”。这些贴切的评价语客观地指出了学生的长处及存在的缺点

3、具有一定的生成性。课堂教学中,教师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生成性资源;善于抓住课堂上的每一个契机,用自己的评价语言去引领课堂中的精彩生成。如:“说错了也没有关系,敢于说就是进步!”教师的那些评价语言既保护了学生强烈的自尊,又引导了课堂的生成。 4、教师的评价语言能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对于来自学生的反馈信息,教师善于巧妙地点拨、引导,如学生读书时作出这样评价:“古人说,读书时要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我看,你们今天达到了这个要求。”读完后说:“读得非常响亮、流利,如果速度再放慢些,并掌握语气,同学们会更佩服你的,继续努力!”“读的时候要读出自己内心的感受,别让别人的感受影响了你!”教师就是机智地运用了教学评价语言的导向性,成功地生成了课堂的精彩。 5、教师的评价语言机智有趣。在课堂上,教师这样说:“是我喷洒的量不够,还是除草剂是假冒伪劣产品,你还是这么精神!”这样的幽默评价调节了课堂的气氛,激发学生的兴趣,启迪学生的智慧,让学生在和谐愉悦的氛围中得以发展。 6、课堂评价方式的多样化,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课堂上,张老师除了善于用激励性的语言外,还经常用无声鼓励,即用表示赞许、喜欢的体态语言进行评价。例如,学生有独特见解时教师传递给他一个赞赏的眼神等。当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完课文,会情不自禁地为他鼓掌;学生从老师这亲切多样的体态语言中感受到了关爱;感受

教师如何读懂教材

教师如何读懂教材 教师必须首先通过研究和分析、理解和掌握新教材的编写意图。一是要研读手头教材,理解编者意图;二是要研读不同版本的教材,通过不同版本教材的比较研究,弄清现在的课标教材与原来的义务教育教材有哪些变化;几个不同版本的课标教材在同一个内容的教材呈现方式上有什么不同。通过研读,弄清各种版本课标教材的编排特点,博采众家之长。 弗赖登塔尔曾经这样描述数学的表达形式:没有一种数学思想,以它被发现时的那个样子公开发表出来。一个问题被解决后,相应地发展为一种形式化技巧,结果把求解过程丢在一边,使得火热的发明变成冰冷的美丽,因此他说:“教材是教学法的颠倒”。 教材所呈现的是形式化的、冰冷的结果,教学如果从这些“冰冷”的形式开始,学生就不可能经历“火热”的数学思考过程。读懂教材,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教师对教材的二度开发。这就涉及到教材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问题。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的新目标,其目的是要改变学校课程过于注重书本知识传授的倾向,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

和经验,适应不同地区不同学生发展的需要。那么,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应如何开发和利用教学资源呢? 一、有效地挖掘和用好教材资源 新教材与以往的教材相比,从材料的选择到呈现方式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实验教材不仅考虑了数学自身的特点,还遵循了学生学习数学的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为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知识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与发展。教师用书也减少了以往对教材的详细分析,取而代之的是对教师教学的一些建议。从编者的意图来看,主要是想给广大教师提供更为广阔的创造空间,为教师的创造性教学提供机会。但这样一来,也无形中增加了一些缺乏经验的教师“吃透”教材的难度。教材是教学的重要资源,教师要有意识地挖掘其它资源,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地选择和安排教学内容,但要注意教学内容安排的科学性,系统性和逻辑性。教师要忠实教材、激活教材、调适教材、创生教材。对于一节课的教材内容来讲,我觉得教师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到心中有数: 1、深刻理解编者意图。教材是教学活动的基本素材,只有深刻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深入钻研教材,才能多角度分析教材,挖掘教材的隐性内容,从而使教材变为学材,使教师

《提灯女神》教学设计

S版小学语文第十册《提灯女神》教学设计方案 河源市连平县第一小学吴淑芳 该课例中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的特色与切入点 在教学《提灯女神》这一课时,我利用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的手段,发挥多媒体计算机的功能优势,利用它图文并茂,声像并举,形象直观、跨越时空的特点,创设学习情境、问题情境、想像情境等,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优化了课堂教学。本节课我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寻找切入点:1.从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处切入;2.从突出重点处切入;3.从拓展延伸,迁移联想处切入。通过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学生学习的兴趣高涨,学习气氛浓厚,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学生的感情得到了升华。整节课彰显了激情洋溢、突显人文,教材立体化的特色。 教学理念 1.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 2.开展语文多元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等感观系统,让他们不知不觉进入情境中。 3.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并且能够对学生进行多元化的评价,坚持语文学科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素养。努力实现“以读为本”的教学原则并且注重读写结合。 教学分析 本篇课文是写人的文章,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体会人物的精神面貌和高尚的品质。重点是了解南丁格尔在护理事业方面的卓越成就和无私奉献精神。难点是弄懂人们为什么称她为“提灯女神”及人们为什么要“永远纪念她”。因此,教学时,我主要是从南丁格尔是怎样冲破阻力去当护士的、南丁格尔在护理事业方面有哪些卓越的成就和人们怎样“永远纪念她”这三个方面进行引导。抓住典型事例,抓住文中重点语句让学生反复品读感悟,体会南丁格尔无私奉献和忘我工作的精神。在引导学生了解人们为什么要“永远纪念她”和怎样永远纪念她时,我主要是抓住课文的最后一个

最新五年级下册《提灯女神》教学设计(精品)

五年级下册《提灯女神》教学设计汇总 教学目标 1. 了解南丁格尔的生平及她的事迹,知道“白衣天使”的含义及来历。 2. 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对于文章表情达意的作用。 教学准备 1. 搜集关于南丁格尔的有关资料。 2. 了解你所知道的关于护士的工作情况。 教学设计 一、课题入手,了解背景 1. 自读课题,然后读课文。 2. 结合自己搜集的材料了解南丁格尔。 二、通读课文,找出重点 1. 默读课文,想一想,哪些地方最能说明南丁格尔为什么能成为世界护士的楷模。 2. 找出并勾画出表现南丁格尔思想动力的部分。 3. 结合课后2题第1句,读一读,抄一抄。 4. 同学之间交流一下,这一段在全文起什么作用。 三、重点学习,了解人物事迹 1. 有感情地朗读第6、7段。 2. 找出描写战争时期医疗卫生条件恶劣的地方。 3. 勾画出南丁格尔克服困难改善医疗条件和护理工作的部分,想一想,南丁格尔这样做的艰辛。 四、理解“提灯女神”和“白衣天使”的来历

1. 自读课文,找出能说明这两个称呼来历的地方。 2. 结合课后第2题第(2)句话,理解“提灯女神”的含义。 3. 读课后第2题第(2)句话,并抄写这段话。学习场面描写的方法。 4. 找到能说明“白衣天使”来历的地方,勾画出来,读一读。 5. 说一说你对这一称呼的理解。 6. 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你所知道的关于“白衣天使”的事情。 五、适度拓展,加深理解 1. 理解“提灯女神”和“白衣天使”这两个美称。 2. 联系生活,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其他类似的美称没有。 3. 对同学提出的如“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之类美称的理解。 4. 读与这两个美称相关的句子。 5. 讨论学习这课的感受和收获。 一、回顾导入,感知“女神” 1、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2课《提灯女神》,跟我一起书写课题,写字要认认真真,做事得踏踏实实。 2、回顾课文,加深整体印象 师:回忆一下,课文写了哪几件事?指导学生学会归纳概括课文内容。(相机板书:当护士,助病人,办学校。) 明确目标,导入新课。 师:这节课我们重点来感受南丁格尔可贵的精神品质,并领会作者是怎样写的? [设计意图:承接第一课时的学习,开门见山,不用过多的言辞赘述。一起书写课题,意在指导学生认真书写,渗透踏实做人做事的情感教育;通过回顾课

最新《提灯女神》教学设计第一课时(精品)

《提灯女神》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生字; 2、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主要介绍了南丁格尔的哪些事迹。 教学重难点: 南丁格尔是怎样冲破阻力,毅然决然去当护士的。 教学准备: 学生自学生字;搜集有关南丁格尔的信息。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女神”,学生谈对“女神”的理解。 1、在你们心目中,“女神”是怎样的? 2、引课:这节课我们也来认识一位“女神”,叫—— 3、补充板书:提灯女神 二、初谈预习体会。 1、课文中的提灯女神是指谁?这位提灯女神给了你怎样的印象? 2、学生再次快速浏览课文,结合预习,谈谈对提灯女神的印象。 (结合学生不同的回答小结并过渡:我们在阅读同一篇文章,但是带给我们的会是不同的感受,这节课就带着大家刚才说的那些感受再回到课文中的文字中去,看看课文是怎么写出刚才你们所谈到的这些感受的。) 三、检查生字的预习情况。 要读懂读熟一篇课文,我们首先要会读课文中新的字词,通过预习,有信心把课文生字读好的同学举手告诉老师。 1、先在四人小组内拼读一次。 2、你想提醒同学要注意哪个字?

3、全班拼读生字。 四、整体感知文章。 1、刚才大家说了,南丁格尔是个……的人,从课题我们也可以知道,这是篇属于什么题材的文章?写人离不开事,课文介绍了南丁格尔的哪些事迹? 2、学生再次默读全文,思考以上问题。 3、解决问题,板书:冲破阻力做护士 参加紧急救护 到前线救护伤病员 创办护士学校 五、收取第1自然段信息。 1、下面先让我们一起走进第一自然段,请全班同学大声读。 2、你从这段的哪些词句知道了哪些信息? 板书:贵族小姐 当护士 有损声誉 (一致)反对 (小结,交给读书方法:瞧,当你细读每一句话,读到重点词的时候,就会发现词后面传递给我们的信息) 六、品读2—4自然段。 1、一位贵族小姐为什么会去当一名护士?为什么当一名护士就会有损声誉?家人又是如何反对的?(边提问边在以上板书画“?”,引起学生的注意) 2、学生边默读课文2—4自然段边思考以上问题。 3、南丁格尔为什么要去当一名护士?

真正使用教材

什么是真正“用教材教” “用教材教”就是用好用活活用教材 教师如此热衷于改编教材,一方面说明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对于“用教材教”意识的提升,另一方面也说明教师对教材认识的形式化和表面化。在实践中,教师该如何真正落实“用教材教”呢?在我看来,“用教材教”至少包含3个层面的含义,即用好、用活与活用教材。 用好——尊重教材笔者曾经读过一个教师的备课反思:“虽然我每天课前都备课,但对教材挖掘得很不够。很多时候,在讲解某一个知识点时,突然想起了还有另外一个内容应该补充,但由于事先没有准备,只好课后查阅完再补充。该趁热打铁的时候老师没词了,这是多么尴尬的事啊!”这是常态课堂中部分教师呈现出的真实图景。课前“吃”不透教材,课堂上徒留遗憾与尴尬。因此,读懂教材是教师必备的基本功,读懂教材是使用教材、有效教学的基础。如何“吃”透教材、读懂教材?具体到一节课,教师要从以下5个方面入手研读教材:了解教材整体结构及前后联系,明确例题的地位和作用,弄清习题与例题的关系,揣摩插图的编排意图,钻研提示语和旁注。做到“五读俱全”,即读懂问题情境,读懂每一道习题,读懂教材内容的结构,读懂教材的呈现方式,读懂教材的旁注、留白。教学离不开教材,“用教材教”的第一层含义就是要用好教材,准确把握教材的编写意图,在教学中力求还原教材编写的本意,深入感悟教材资源,实现教材自身价值的最大化。用活——理解教材用活教材,就是

以教材作为原型和范例,在依托和尊重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实际需要对教材进行适度的拓展和延伸,挖掘教材资源的深层价值,最大限度地发挥教材的功能。点亮教材细节。笔者曾经听过一位特级教师谈自己如何“由内而外地打磨数学课堂”,有时仅仅是在使用教材时“读一遍习题、加两个数据、换三道题目”,这些细节处理没有张扬的技法,有的只是教师对教材的深刻理解、对学情的准确把握。有的教师潜心设计“小动作”,对课堂教学起到画龙点睛的艺术化效果,这些“点睛之笔”源于教师对教学本质的深刻领悟。在课堂教学中,教材细节的开发往往容易被教师忽视。有的教师认为教材编写已经给出完美的作品,教学时只需搬用就行,他们考虑的大多是用得像不像,而较少思考“有没有更好的用法”。其实,许多教材细节还需教师多加推敲,用心琢磨,把教材细节做“亮”。教师备课时要在充分钻研教材的基础上,认真对待教材的每一个细节,赋予教材细节更深的知识内涵和更广的思维空间,让教材细节丰盈课堂,使之能够生发锦上添花、以小见大的效力。填补教材“空白”。新教材通过游戏、对话、表格和图片等方式呈现教学内容,没有呈现结论,只有学生自主活动的建议和过程中的问题提示,力求为教与学留下尽可能大的探究和交流空间。教学的灵活性增加了,教师的选择空间扩大了。这些教材空间给教师教学带来一定的困惑和难度,同时也给主体间的有效合作带来了良好的机会,让教师在使用教材时有更多的联想意境和创造空间。例如苏教版五年级“小数乘整数”一课,教材对竖式如何引出没给出具体的方法,从而留下了教学空间。教师在使用教材时不妨在此动动

浅谈教师如何钻研教材教案

浅谈教师如何钻研教材教案

浅谈教师如何钻研教材教案 新干县实验小学曾捌牙 走进课堂,直面教师原生态的课堂教学,确实感到几分欣喜。许多课堂呈现出课程改革所倡导的课堂氛围,重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努力营造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注重让学生主动探究学习…… 但是,在实施新课程、落实新理念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现象,比如教学情境创设庸俗化,教学活动的泛化、娱乐化倾向非常普遍等等,这些都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反思。 造成这种现状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教师对知识目标的把握不准确,以致教师在教学预设中对学习情境、学习活动、学习方式考虑较多,而知识与技能的教学跟着感觉走,所谓“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到哪里”。 那么,教师在备课时,如何钻研教材,如何准确把握教学目标,如何准确地设立重点与难点,写出合理的教学预案,并在教学中灵活机智地调整教学行为,提高课堂效益?这些都是教师们普遍关心且亟待解决的问题。下面就谈谈我的一些想法。 一、仔细揣摩教材,理解编者意图 在实际教学中,有许多教师都不用现成的教材,而是自己另搞一套,但是往往却又偏离了原来应该教学的内容。当然,想要对教材有所创新是件好事,但是“求异”并不等于“创新”,要想创新,首先就要尊重教材的本意。应该看到,教材作为重要的教学资源,凝聚了无数编者对教育的认识、对数学的理解,它是根据一定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编写而成的,经过国家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查通过之后才被允许使用的,所以教材的编写、选择和使用都是很慎重的事情。教师应该要深入地钻研教材,理解和尊重教材的编写意图,这样才能更好地使用教材。 这里想特别强调的是,要认识到教材就是提供给教师进行教学的素材,是给你的一个问题、一个情境、一条思路,你遇到这个情境、问题和思路,要充分利用它们,准确把握教学目标,并想办法达到你制定的教学目标。而具体说来,要先“入教材”,看到教材提供的思路和教学方法是什么,这样才有利于“出教材”,即根据学生不同的基础,适当改变教材,让教材“为我所用”。 1、?阅读例题。 以三年级(下册)的“轴对称图形”为例。 通过阅读教材,可以清楚地看出,教材对于轴对称图形概念的体会分为两步:

《提灯女神》教学设计第二课时.doc

《提灯女神》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第一篇:《提灯女神》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通过理解课文,学习南丁格尔无私奉献和忘我工作的精神。 2.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 教学重点: 1.能通过理解课文,学习南丁格尔无私奉献和忘我工作的精神。 2.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 教学准备: 小黑板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提灯女神,通过学习,你知道了什么?(适时评价学生发言) 2、小结过渡:从刚才大家的发言中,我们知道南丁格尔是一位很杰出的女性,那么,我们第三单元的导读要求是什么? 今天,我们继续走进课文,感受南丁格尔的人格魅力。(板书课题) 二、细读感悟南丁格尔的人格魅力 1、小黑板出示学习提示:A、用响亮的声音读课文,思考你认为南丁格尔是一个怎么样的人,从哪里可以看出来,用横线画出有关语句。B、全班同学交流感受,(交流时可以用我认为

因为课文这样写到来回答,也可以先读语句,再讲自己的看法)。有不同意见的可以补充。 2、组织读文学习。 3、组织交流 A、可是到医院当了一名护士。 点拨:毅然决然怎样理解? 提示:此时的南丁格尔不得不让我们敬佩,谁来读出我们对她的敬意? B、南丁格尔得知这个消息伤员们亲切地称她为提灯女神。 提示:谁来用不是就是说句话? 伤员为什么要称她为提灯女神? 多么形象的称呼啊!可见大家喜欢她,敬佩她,请用朗读表达出你的感受来。 C、南丁格尔不仅帮助伤员解除肉体上的痛苦,还给予他们精神上的安慰。 点拨: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南丁格尔在精神上怎么安慰伤员? D、南丁格尔还有哪些成就让人敬仰? 4、小结过渡:因为她卓越的成就,因为她的无私奉献,因为她伟大的人格,所以人们永远纪念她。引读课文最后一段。 三、领悟写法 提示:请同学们浏览课文,看作者是怎样来表现南丁格尔的精神的。 四、拓展延伸 其实,我们身边也有向南丁格尔这样无私奉献的人,你能介绍一下自己所知道的吗?

教师如何从教教材转变为用教材教

教师如何从“教教材”转变为“用教材教” 一、教师要有重组教材的能力 在学校存在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教师是知识的唯一来源,也是绝对的权威,教什么、如何教全由教师自己说了算。印刷术的出现,使得这一状况开始发生变化。伴随着书籍的大量印刷和流通,教育部门开始编制课程方案和教材,为各地的学校配送课本。相隔千里之外的学生,在教室里拿着相同的课本进行阅读,学习同样的内容,了解同样的信息,用同样的试卷来测试。这让教师在教室里的地位发生了变化。虽然教师还在教室里上课,但掌控教学内容、教学进程、考试评价的,不再是教师自己,而是统一配送的教材。课本在无形之中起到了裁定者的角色,如果教师所讲述的内容与课本不一样,就会引起学生的质疑,甚至影响到教师的威信。于是,教教材,成了众多教师自然的选择。 问题是,严格地按照统一的教材来教学,会面临很多的问题。一是教材自身的问题。教材的编写者总是非常努力地为学生提供最好的课本,但由于种种局限,最终呈现在学生面前的教材漏洞频出,缺点也不少。二是教师对教材的理解问题。正如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一个教师对教材文本都有自己独特的解读,不能让教师丧

失自己的教学个性。三是学生的现有水平。一个班级的学生学习同一内容的差异已经很大,不同学校、不同地区之间的学生的学习差异也是巨大的,让所有的学生在相同的时间里都学习相同的内容、参加相同点考试,管理起来是方便了,但违背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也没有兼顾到学生的个性发展。 高质量地开设国家课程,是保证教育目标的有效落实的基本要求,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学生的学习内容、学习进程必须完全一致。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学生的实际对教材进行增减、重组,让教学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更能促进心智的成熟,是教师应该具备的教育能力。从“教教材”转变为“用教材教”,就是这种能力的具体体现。 二、教材的重组,不能随性而为,要有明确的目标指向。比如: 1、要促进学生高层次思维能力的形成。 人的一切活动都离不开思维,改善思维品质、提升思维能力一直是学校教育最重要的任务之一,这一任务就落实在具体的课堂教学活动之中。学生在学习某一知识时,若能不断经历从“就事论事”、“就事论理”,向“借题发挥”的发展过程,实现从具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递进,他的思维品质就能得到持续的改善,思维能力也会逐渐提升。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以及思维培养的要求,在全

怎样理解“ 教师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的

怎样理解“教师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的? 在传统的教学中,我们往往把教材当成学生学习的唯一对象,习惯牵着学生的鼻子去学教材、“钻”教材,甚至去背教材。由于只重视知识结论的教学,忽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导致学生只有嘴上功夫、笔下功夫,而无手上功夫。教材被神化了、绝对化了,教学变成了教书。新课程要求教师要求打破这种观念,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让学生“亲历科学探究发现的过程”,即既让学生既知道“是什么”、“有什么”,还有让学生知道“为什么”、“怎么样”,通过对知识建构的过程性经历,让学生的学习更有实效,能力发展成为可能。教学不再以本为本、而是强调书本知识向生活回归,向学生经验回归,注重对教材的多样化解读。需要我们教师对教材进行补充、延伸、拓宽、重组,同时鼓励学生对教材的质疑和超越。 那么,作为教师,我们怎么才能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呢?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尽自己的最大努力通过学习了解足够的理论知识并在实际教学中予以实施才是啊!我认为以下内容是极其重要的: 一.正确理解“教”教材与用教材“教” 教”教材,很明确是以教材为中心,根据书本上的知识进行搬运式的教学,教材怎么说,我就怎么讲,是对教材负责,是以教材为惟一的“孤本”,依据是相对固定的结论,视“教”教材为静态过程,完成教材规定的任务就算完事了,因此是比较狭隘的。这样不仅学生接受的知识面小,学生也不容易理解知识,造成学生厌学。 而用教材“教”就不同了,教材在这里是“范本”,教师不光是解释教材,且是要用教材作“诱饵”,去“钓”起学生思考的“鱼”,同时,以教材为圆心,可以向外伸,可以是内容的,也可以是形式的反正不止于教材,不局限于教材。教材,在这里是一条知识之“舟”,是一座能力之“桥”,是一个心灵洗礼之“池”。用教材“教”,是一个动态、可延伸的过程。用教材教使学生能从乏味的框框中解脱出来,从枯燥的书本中解脱出来。用教材教能让学生从实际的经历,生活的实践中结合要学的知识,使学生乐学、想学、爱学。 “教”教材,考虑的出发点是传授,是强调如何把书本知识传递给学生,是以知识为本位的! 所以讲究对知识的颠来倒去的分析,看重教师传授到位与否与教学技巧,往往是从教师执教的角度来统率教书的。而用教材“教”立足点放在学习对象身上,注重教学行为学习行为的同步和谐,注重知识传授中的能力培养,注重举一反三,是以知识为线索、潜能开发为重点、能力养为侧重的综合性教学。前者是教书,后者教人。用形象比喻的话,“教”教材是一口井,是停靠的码头;用教材“教”是一条河是起帆的绿舟。 “教”教材与用教材“教”,在教学形态上或许没有什么特殊的不同,骨子里却有分明的界线。对教材的看法及对教材的态度,反映了一个教师的教育底蕴。如果说,“教”教材是每个教师的基本功,那么用教材“教”,则是教师的高本事了。教材,究竟是教的,还是用的。我认为,要

提灯女神教学设计

《提灯女神》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析题 出示课题:女神同学们,“神”在我们的印象中什么人才能称之为“神”?那么“提灯女神”神在哪里?我们今天来走进第12课提灯女神,来感受一个女神给我们带来的感动。 二、预习交流 1.检查预习训练完成情况:昨天老师已经让同学们预习了这篇课文,现在我们先进行预习检查,请看大屏幕,读一读预习交流要求。(幻灯片2) 预习检查及交流 学习任务:每个小组由组长检查小组成员的预习训练完成情况,对不能完成的题目进行沟通。汇报包括两个方面:(由每组6号同学汇报) 1.预习训练一的完成情况; 2.在预习训练一中有哪些题目是组内同学经过 讨论还是无法完成的。 2.汇报小组完成情况。 三、学习生字 1.检查生字预习情况 (1)听写生字 (2)合作学习生字。(出示幻灯片3) 合作学习 1.组内同学互相检查生词听写情况,由2号同学进行整理。 2.1号同学主持讨论听写出现错误的生字如何识记。 3.3号同学作为书记员,收集本组意见。 4.4、5号同学进行展示准备。6号作为观察员。 2.展示生字学习成果。 (精讲点评多音字“降”形难字“赢”“鄙”“毅”) 四、学习课文 1.预习交流。小组合作学习,检查朗读预习情况。读通读顺课文。(幻灯片4) 预习检查及交流 学习任务:检查朗读预习情况。 学习方法:每个小组同学按照1---6号的顺序按照一号读1、2自然段;二号读3、4自然段; 3号同学读第5自然段4号读6、7自然段;5号读8、9自然段;6号读10、11自然段的顺序把课文读一遍。 学习要求:读书的同学要读准字音,倾听的同学要注意正音。 完成后击掌表示。 2.自主学习,了解文章大意及文章脉络。(幻灯片5) 自主学习 学习任务: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清文章脉络 学习方法: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

教师如何使用新教材

《教师如何使用新教材》心得体会 面对全新的课程标准和教材教辅,我结合自己的理解和实践经验,谈谈自己的点滴见解。 一、要敢于重组新教材,以课标为准绳 课程标准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大家面前,它区别于以往的教学大纲,在知识内容、实施策略、教学评价等诸多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弹性,它为教师发挥创造性留下了广阔的空间。但也正因为如此,它给教师理解与把握新课标,使用新教材带来了无形的困难,所以正确理解与把握课程标准、落实课程标准是实施新课程的关键,使用新教材仍是教学工作的重点。其次,教材的使用与处理也应从课程标准中找到相应的理论依据,因为教材是教材编写人员在理解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编制出来的。所以在教学中,作为第一线的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对教材进行能动性的二次加工,进行重新组合,以完善新教材给予我们的历史使命。 在制定每节课或每项活动的教学目标时,要充分考虑到课程目标的体现和贯彻。例如,新课程的具体目标要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纬度的全面整合,在把握使用教材时就不能仅仅围绕“知识和技能”来考虑教学过程如何展开,同时还应考虑另外两个纬度的实现。又如,新课标要求应该让学生经历什么样的探究或什么样的活动,就必须给学生创造条件让学生去经历,教师就不能包办代替;课标中已降低难度或不作要求的的有些知识和技能,就不能按以往的办法仍重点地去教。 二、以教材为材料,要灵活使用新教材。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伴随着教育目标、教育理念的改变,教材的功能也发生了质的变化,从负载知识和技能为主要功能转变为促进人的发展为主要功能。因此,教材不是教学的纲领性文件,不是供传授的经典,不是供掌握的目的,不是供记忆的知识仓库,而是供教学使用的材料,是引起某种关系、理解智慧活动的辅助性材料,是师生对话的一个话题。教师的教学是用教材教学生学,而不是通过教学来教教材,师生既是教材的使用者,也是教材的设计者和开发者,教师完全可以而且应该根据学生的情况来处理教材留下的空间。例如,理科教材中的实验,是学生实验还是教师演示实验就没明确界定。在尽量让学生动手的前提下,教师可根据实验器材的具备条件、学生操作能力的强弱等方面灵活处理。教学活动不一定要严格遵循教材的顺序,可以适当灵活;教材上的内容并非所有的都要由教师在课堂上讲授、所有的字句都要让学生学懂学会。例如,语文教材上写雨景的课文,调到下雨天去上不也很好吗?下雪了,写雪的课文在后面,移到前面来上不也可以吗?有些自渎课文,学生容易理解掌握的,可以少用点时间,生疏的就多探讨不也行吗? 三、以生活为资源 新课程强调“课程是经验”,要实现从“文本课程”到“体验课程”的转变,要变“教材是学生的世界”为“世界是学生的教材”。新课程空间很大,作为农村一线的教师不能坐等现成的课例和教参,而应该从发现自己身边的材料入手,在自己的生活环境中找寻更贴切的、鲜活的、适应本地区学生学习的材料和课程资源。在教学内容的

教师如何理解教材

教师如何理解教材 摘要:教材是教师和学生进行教与学的活动所依据的材料。教师对教材的不同理解会直接影响教师教学的方式、策略和效果。要深入理解教材,教师首先要正确认识教材版本的多样化,其次应该合理把握教材的性质与功能,第三,针对不同教材的具体内容,采用针对性、多样化的理解策略,达到全面深入的理解。 教材是教师和学生进行教与学的活动所依据的材料。教师对教材的理解不同,其教学的方式、方法、策略等也就不同,最终的教学效果也会有很大的差异。我国当前的课程改革,倡导教师对课程的个性化理解,甚至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创生课程。同时,考虑到不同地区、不同教育水平等的差异,在教材方面制定了教材多样化的政策,鼓励有关机构、出版部门等依据国家课程标准编写中小学教材,于是出现了教材数量多、版本多、品种多的局面。在这种背景下,教师如何理解教材的问题不再是传统的对仅有的一本教材内容的精细把握,而应该从教材的相关政策、性质、功能,到具体内容的编排、深浅宽窄、学术性、实用性等多方面进行全面认识。 一、对教材多样化版本的理解 多样化教材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它们彼此之间存在着差异,各自具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对于这些教材,不是随便选择一套拿来用就可以。因为不同的教材所针对的学生的水平和层次不同,具有的地方特色和实施特色不同,对实施条件也就有不同的要求。因此,教师必须对每一种教材各自的特点、优势、不足有充分的了解,才可能做出适合的选择。在理解这些教材时,教师一方面要研读教材本身,同时也要了解教材编写者的个人情况,如学术背景和立场、个人成长发展经历等,还应该了解不同身份的人对教材的不同评价。在此基础上,结合与其他教材的对比,教师就能够对每一种教材有一个比较客观的认识。这样,再根据对学校的条件、学生的特点和水平、教师的个人风格等的综合分析,就能够选择一种适合的教材。 二、对教材性质与功能的理解 教师对教材性质和功能的基本认识,体现教师基本的教材观,而教师的教材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师使用教材的态度、方法和效果。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课程一度成为国家意志和政治意志的体现,教材成为规范的制度文本。受传统教育方式和思想观念的影响,从家长、学生到学校的教师,相当一部分人把教材看作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核心内容,是教学内容的唯一权威,把教师教教材看作是理所当然、天经地义的事情。于是,“只管低头拉车,却不抬头看路”成为很多教师教学工作的基本写照。但是,随着课程理论研究和课程实践研究的发展,人们对教材的认识正在发生着悄然的变化。虽然,课程确实包含着这种制度的意义,但却不局限于此。在几十年前,叶圣陶先生就曾经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在十几年前,派纳说,课程是一种复杂的会话。在课程改革的今天,如下的观念终于逐渐被人们所思考和接受:“课程对于教师而言,不是给定的、一成不变的教育要素,而是可以变更的教育要素,是与教师的人生阅历、教师的独特教育理念、师生所处的独特的社会环境、教育情景直接关联的教育要素。”基于这种对课程的基本认识,教师面对教材时,需要摈弃“教材中心”或“教材权威”的思想观念,而把教材看作自己教学活动的参考资料,“教材只是无限多的教学资源中约定俗成的重要资源之一,而不是唯一,更不是关键。”只有坚持这样的教材观,教师才能以平视的眼光去欣赏、分析、批判、调整、修正教材,才能以学生的发展为真正依据和标准来选择和组织教材,也才能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和自我实现。 三、对教材内容的具体理解 在教材这个层面上,课程显得更加复杂。由于课程类型的不同和彼此之间性质、内容、方式等的差异,各种类型、各种版本、各种表现形式的教材多样纷呈。对于不同的教材内容,教师在理解时也有不同的侧重。 (一)对学科课程教材内容的理解 在我国当前课程改革所设置的课程体系中,学科课程在内容和课时比例上占有绝对的优势。鉴于学科课程内容所具有的鲜明的系统性、学术性、逻辑性等特点,其教材主要表现为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