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保险学课程论文

合集下载

2008年金融危机影响下的中美博弈

2008年金融危机影响下的中美博弈

广西财经学院2014—2015学年第1学期《金融学》课程期末论文适用班级:法学1342课程开课:金融与保险学院 考查课程1、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市场现状分析2、 分红保险在我国发展现状分析3、 我国股票市场交易策略探讨4、 广西与东盟地区人民币结算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5、 我国住房抵押贷款的风险与防范6、 货币政策对企业融资与投资的作用分析7、 人民币汇率对货币政策及其有效性影响探讨8、 中国货币供给高速增长的原因及影响分析9、 欧债危机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及策略 10、2008美国金融危机的根源和影响分析 二、写作要求:选课学生在上述选题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命题进行撰写论文,字数要求3000字以上,切忌抄袭,一经发现成绩为零分。

三、正文格式要求:论文一律使用A4纸,按照统一的论文格式要求。

论文各部分样式设置要求:(1)论文题目:宋体三号字居中。

(2)正文:宋体五号字两端对齐,段落首行空两字,段落间不允许空行,段落标题除可以加黑外,不得再使用其它任何样式;单倍行距,段落间距都为零;不得对整篇文章使用表格嵌套;不得使用繁体字和任何背景色。

(3)参考文献、尾注:宋体五号字。

2008年金融危机影响下的中美博弈引:因为父亲从事的是金融行业,而自小便听父亲口述美国是如何用货币打赢战争的,因此自中学起就对经济之学充满了兴趣。

但因高考成绩不及,故被调剂到法学院,与兴趣之学科失之交臂,所幸图书馆内以经济类书籍居多,课间之余便可偶有一览,也算解兴趣之痒。

2008年美国的次贷危机引起的全球经济危机影响无疑是巨大的,从2008年开始,中美金融战就拉开了序幕。

美国的思路便很明确,就是用美元换中国的实物,然后,让美元贬值,以达到逼迫中国通货膨胀的目的。

一开始,美国期望用当年压垮日本的招数,把中国压垮,总的思路就是:1,让中国买美国债。

2,控制中国的汇率和利率走。

3,美国热钱流入中国。

4,把中国的各个资本市场炒出泡沫。

5,卖空各个资本市场。

人力资源管理文献综述

人力资源管理文献综述

海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2014-2015学年冬季小学期课程论文题目:我国国有企业绩效管理研究文献综述班级:12级人力资源管理2班姓名:魏子贵学号: 20120610310069指导老师:唐建荣完成日期:2015年2月28号1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市场制度从规划经济逐步过渡到市场经济,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开始以来,我国的国有企业的管理模式逐步走向成熟,绩效管理成为我国国有企业的重要管理手段之一。

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了很多问题,本文就这个问题对我国的很多学者提出的解决办法进行文献综述,希望能够使国有企业的绩效管理的效果能得到最大的发挥。

关键词:国有企业绩效管理系统考核一、绩效管理的概述绩效管理最开始在企业中的体现主要是进行绩效评估,绩效评估有着悠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三皇五帝时期《尚书*荛典》里有“纳于大麓,暴风骤雨弗迷”,就是指荛将帝位禅让给禹之前对其进行了绩效考核,但是随着经济与管理水平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管理者和研究者意识到绩效评估的局限性和不足。

绩效管理正是在对传统绩效评估进行改进和发展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所谓绩效管理,是指各级管理者和员工为了达到组织目标共同参与的绩效计划制定、绩效辅导沟通、绩效考核评价、绩效结果应用、绩效目标提升的持续循环过程,绩效管理的目的是持续提升个人、部门和组织的绩效。

主要包括:对员工工作结果的管理和对影响员工工作结果的行为、表现及素质等的管理。

李智勇、陆珂在《国有企业开展绩效管理的思考》(2008)提出绩效管理不是仅仅停留在“结果考核”水平上的事后管理,而是一个以员工为中心的一系列干预活动的过程管理。

绩效管理不仅针对员工以往的业绩进行考核,还包括绩效目标的设定与分解、绩效跟踪、考核与反馈、指导辅助、绩效改善计划制定等环节。

二、国有企业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国有企业如何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如何留住优秀人才成为当今一大难题。

绩效管理作为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一种重要工具和手段,在战略实现人才开发以及员工管理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功能,这一点已经逐渐成为我国国有企业的一种共识,也越来越得到企业管理层的关注,很多企业已经建立绩效管理制度,并利用了绩效考核结果。

国际商法论文完整版

国际商法论文完整版

国际商法论文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国际商法》课程论文2014-2015学年第1学期题目:国际商法案例分析与研究学生姓名:苟超学号: 2院部:经济管理学院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班级:一班任课教师:朱勇国际商法案例分析摘要:当今经济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快,任一国家经济的发展都离不开国际市场,都或多或少的受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影响。

而对于《国际商法》这门课程的学习,则加深了我作为国贸专业学生对国际上商业间的有关法律的了解。

从本学期开设的这门课程中,除了对商事法律有了些初略的了解,也开始较深刻的意识到国际商法对于国际贸易的现实的指导和规范意义。

从这门课程中我第一次较系统的和正式的接触到国际商法这个概念及其相关内容,下面我主要借助国际贸易中中国企业走出去的一些典型案例,结合所学的课本知识,对其进行简单的分析,对中国企业走出去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国际商法,案例分析,国际贸易,跨国企业正文:我主要找了以下几个近年来发生的典型的国际商事业务案例,先描述案例内容,再结合法院的审判结果对其分析,最后结合课本知识得出一些启示。

案例一:欧盟对中国光伏企业实行反倾销1、案情: 2012年9月6日,欧盟委员会发布公告,接受欧洲光伏产业联盟的反倾销调查申请,对中国光伏电池发起反倾销调查。

德国Solar美国分公司联合其他6家生产商于2011年10月19日向美国商务部与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提起贸易申诉,要求对我国出口美国太阳能电池板的75家相关企业展开“反倾销、反补贴”调查。

一个月后,美国商务部宣布立案并正式进入调查,这是美国针对我国清洁能源产品展开的首个“双反”调查。

2、判决分析:由于种种原因,美国商务部“双反”初裁结果迟迟没有公布。

直到2012年3月19日,美国商务部初步裁定我国太阳能光伏产品存在政府不公平的2.9%~4.73%的出口补贴,决定向我国产太阳能电池和太阳能板初步加征5%以下(最高4.73%、最低 2.9%)的反补贴税。

商学院14-15(1)课程表(1)

商学院14-15(1)课程表(1)

国际贸易 财政学 韩晔 11a304 焦艳芳 11a108 财政学 焦艳芳 11a108 计量经济 企业战略 学 管理 雷启振 10c124 郭斌 10c128
国际商法(双)市 场营销(单)
产业经济 计量经济 电子商务 学 学 王丙毅 11a106 国际商法 冷功业 11a201 国际结算 韩晔 11a201 于兆艳 11a104
公共政策 吴连霞 11a108
公共政策 7 吴连霞 11a108
应用文写 应用文写 作 作7 徐刘芬 11c307 徐刘芬 11c307
企业物流 管理 郑丽娟 11a108
现代物流 现代物流 前沿讲座 案例分析 李东光 11c201 董慧 11c201
郑丽娟 11a108
注:2012级劳动周是第10周,2013级劳动周是第11周。
外贸英语 国际金融 口语 杜洁 11a108 王歆 11a106
计量经济 国际金融 (双) 学 张红 11c304 劳动关系 杨继武 10c129
薪酬(单)计 量(双)
11a201
11a201
王歆 11a108
职业生涯 应用文写 薪酬管理 规划 作 布茂勇 11a104 薪酬管理 魏国华 11a106 薪酬管理 魏国华 11a106 财政学 冷功业 11c201 魏国华 11a106 徐刘芬 10c125 职业生涯 规划 布茂勇 11a310 职业生涯 规划 布茂勇 11a310 公共关系 张华筠 10c128
10c120
10c121
企业战略 计量经济 管理 学 郭斌 11c128 雷启振 10c124
员工素质 应用文写 企业文化 测评 作 吴连霞 10c121 徐刘芬 11a108 王竞一 11a106
写作(单) 员工(单)绩 效(双) 文化(双)

商洛市农业保险对农村扶贫的影响分析

商洛市农业保险对农村扶贫的影响分析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论文题目:商洛市农业保险对农村扶贫的影响分析****:***学号:**********专业:保险学班级:保险1301****:**完成日期:2017年 5 月12日商洛市农业保险对农村扶贫的影响分析内容摘要商洛市作为全国为数不多的集中成片贫困地区,进一步地加大该区域扶贫开发力度,促使其摆脱贫困面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一个焦点。

而农业保险是我国为支持农业发展,实现农民增收,农村稳定推出的一项重要的支农惠农政策,它的实施为经验欠缺、经济基础薄弱的农民保驾护航。

本文首先对商洛市农业保险和农村扶贫的现状做了说明,紧接着从农业保险赔偿对农民收入和农业保险保障对农民投资生产的影响两个方面进行了阐述;然后分析了商洛市农业保险扶贫存在的主要问题,同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商洛市农业保险的政策建议,最后得出了商洛市农业保险对农村扶贫有一定的影响,但是还需进一步加大农业保险扶贫力度的结论。

关键词:农业保险农民收入投资生产扶贫Analysis on the Influence of Agricultural Insurance on RuralPoverty AlleviationinShangluoAbstractShangluo as one of the few concentrating poverty areas, further increase the area of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development efforts to get rid of poverty, building a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has become a focus of attention from all walks of life. And agricultural insurance is an important policy of supporting agriculture and benefiting farmers in order to support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increase the income of farmers and stabilize the rural areas.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is policy is to protect the peasants who lack experience and have a weak economic base. Firstly, the status quo of Shangluo City Agricultural Insurance and rural poverty is explained, then from the two aspects of agricultural insurance compensation for farmers' income and agricultural insurance effect on Farmers' investment and production are described; and then analyzes the main problems existing in Shangluo agricultural insurance to help the poor, and put forward proposal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insurance policy Shangluo City, aiming at the existing problems, finally come to the Shangluo agricultural insurance has a certain impact on the rural poverty alleviation, but also need to further increase poverty alleviation efforts the conclusion of agricultural insurance.Key words:agricultural insurance Farmers income Investment production Poverty alleviation目录序言 (1)一、商洛市农业保险与农村扶贫的现状 (1)(一)商洛市农业保险的现状 (1)1.商洛市农业发展的现状 (1)2.商洛市农业保险的发展情况 (3)(二)商洛市农村扶贫的现状 (3)1.商洛市贫困状况 (3)2.商洛市扶贫成效 (4)二、商洛市农业保险赔偿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5)(一)对农民收入的稳定性的影响 (5)(二)对农民增收的影响 (5)三、商洛市农业保险保障对农民投资生产的影响 (5)(一)实现风险转移分散,促进农民投资生产 (5)(二)补偿灾害损失,恢复农户灾后再生产 (6)(三)提供信用保证,满足农村信贷需求 (6)(四)促进产业发展,稳定农产品市场供应 (6)四、商洛市农业保险扶贫存在的问题 (6)(一)大部分农民保险意识淡薄 (6)(二)缺乏专业的农业保险人才 (7)(三)保险险种较少,覆盖面小 (7)(四)政府支持力度不够 (7)五、政策建议 (7)(一)加大对农业保险的宣传力度 (7)(二)引进培养专业的农业保险人才 (8)(三)开发新险种,提高服务质量 (8)(四)加大政府对农业保险的财政补贴 (8)结论 (8)参考文献 (9)序言农业保险是我国推出的一项重要的支持保障农业发展的政策。

基于学习通SPOC的高校“保险学”课程教学探研

基于学习通SPOC的高校“保险学”课程教学探研

生课前预习效果,还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通过 24 次的签到统计,学 生的出勤率保持在 90%以上,迟到的情况明显减少, 有效保证了出勤率。
(2)选人抢答环节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课 堂抢答环节给课堂注入了生机和活力,活跃了课堂教 学氛围。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参与度不高,缺乏 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一般情况下,都是教师点名 才参与课堂互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也有被迫发言的 情况,课堂参与度不高。抢答环节提高了学生的课堂 参与度,让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回答问 题的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得到显著提高。
在教育部全面推动教育信息化 2.0 背景下,高校 教学改革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互联网 + 课 程”成为高校课程改革的重点。为了加快推进信息技 术与教育教学融合,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课堂质量, 移动教学平台—— —学习通 APP 应运而生。学习通 APP 可提供大量的图书、期刊及通识课资源,模块多, 功能全,使用方便。学习通 SPOC(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即“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是一种将课堂 教学与在线教学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保险学课程 是高校金融与保险学专业开设的专业必修课,是一门
基金项目:本文系长春大学 2019 年校级重点课程建设基金项目 《保险学》重点课程建设项目成果
作者简介:朴松美(1981-),女,吉林长白人,博士,副教授,从事 世界经济教学与研究。
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课前阶段 结合“学习通”SPOC 软件课堂教学的特点与功
能,利用课前模块将事先准备好的视频以及教学用的 资料上传到学习通相应的模块里,并设置学生观看模 式后发布预习公告。预习公告将通过学习通 SPOC 系 统提示学生观看时长,同步记录并统计学生观看学习 的时间。

次贷危机分析【范本模板】

次贷危机分析【范本模板】

南京财经大学选修课课程论文2014——2015 第2 学期课程名称:行为金融学任课教师:仪垂林学生姓名:骆魏班级:金融1303学号:2120130994论文题目:次贷危机分析内容摘要:美国次贷危机又称次级房贷危机,也译为次债危机。

它是指一场发生在美国,因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引起的金融风暴。

它致使全球主要金融市场出现流动性不足危机。

关键词:过度杆杠化低利率政策房贷次贷危机分析美国过去十多年被称为“黄金十年”,国际资金大量流入美国;房价大幅上涨让许多人有一种错觉,房价会持续上涨;即使房价下跌,也能及时高价卖出房屋偿还贷款还有赚.许多中低收入家庭贷款购房,次级按揭贷款(简称“次贷")增多.投资银行将这些按揭贷款再次组合打包,转化为新的金融产品“次级债券"等。

就在美国人认为在这种繁荣会持续时,殊不知一场酝酿已久的金融危机将要爆发。

2006年下半年,美国次级住房抵押贷款市场问题初现端倪,贷款违约率不断上升,到2007年夏天终于爆发了次贷危机。

这场危机从美国房地产信贷市场向其他金融市场蔓延,房地产信贷危机演变为信用危机,次贷危机演化为金融危机,而这对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全球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挑战,虽然今天危机以时隔数载,但是其对全球的影响仍然存在,为了对这次金融危机有一个更深入的认识,本文将依次对这次危机的产生原因,危机扩散过程,各国针对危机的应对措施以及该危机对于全球的影响后果加以详细阐释,最后并就此提出政策建议,希望我们尤其是国家政府机构和监管当局引以为戒,积极应对金融市场各种潜在的风险,保证金融系统能够有序健康的发展.一、产生原因1。

长期的低利率政策2000年初,美国遭遇了网络经济泡沫,为防止美国经济陷入衰退,新上任的布什政府寄希望通过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来带动美国经济,政策上实施低利率,鼓励美国公民购买房地产。

此举带动了美国房地产市场的升温,而房地产市场的升温又进一步带动了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的发展。

教育实验法讲解

教育实验法讲解

教育实验法讲解山西大学研究生学位课程论文(2014 ---- 2015学年第 1 学期)学院(中心、所):教育科学专业名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名称: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论文题目:教育研究方法——实验法授课教师(职称):徐冰鸥(教授)研究生姓名:王琨、李鑫洁、牛羊年级: 2014级学号: 201421409006 201421409007 201421409009成绩:评阅日期:山西大学研究生学院2014年 12 月 31 日第八章教育实验法第一节教育实验法概述一、教育实验法的含义二、教育实验法的起源三、教育实验法的特点四、教育实验法的功能五、教育实验法的优缺点六、教育实验的种类七、教育实验法的一般步骤第二节教育实验研究的效度一、教育实验的效度二、教育实验研究效度的控制第三节教育实验研究的变量一、变量及分类二、自变量的控制三、因变量的控制四、无关变量的控制第四节教育实验设计一、实验设计二、实验设计分类分类三、教育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四、教育实验设计类型五、真实验设计与准实验设计六、教育实验研究的意义七、文献分享第一节教育实验法概述第二节教育实验研究的效度一、教育实验法的含义教育实验研究是研究者按照研究目的,合理地控制或创设一定条件或因素,人为地干预、变革研究对象,从而验证假设、探讨教育现象成因,揭示教育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

二、教育实验法的起源在传统的教育研究中,思辨的方法一直占主要地位。

教育实验法是在近代科学的发展,特别是心理学中试验方法的运用而逐渐发展起来的。

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创立了第一个心理实验室,他把教育学看作应用心理学,虽然有一定的片面性,但毕竟在教育学中导入了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

其研究范围包括儿童身心发展及学校中其他实际问题。

其后,冯特的学生梅伊曼和同代人拉伊创立了实验教育学。

主张用实验的方法研究教育活动中儿童身心的状态,为教育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

三、教育实验法的特点1.教育实验对象的特点严谨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2015学年保险学课程论文标题:浅谈海上保险法规发展以及我国海上保险业现状指导教师:黄英君学院:XX专业、班级:XX姓名:XX学号:XX2014年11月1日浅谈海上保险法规发展以及我国海上保险业现状摘要:老牌海运大国英国的海上保险法以及保险业务为世界海上保险业树立了榜样,以及壁垒。

《海牙规则》《维斯比规则》《汉堡规则》《鹿特丹规则》的相继出现,使得国际海上贸易法规愈加完善,愈加公平。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国的海上保险业一路走来,已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法律以及保险体系,但仍任重道远。

而上升到国家战略层次的“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对中国海上保险业是一个巨大的发展契机。

关键词:海上保险、海上保险市场、航海贸易、上海航运中心、海上丝绸之路正文1.海上保险法案发展史1.1.英国《海上保险法》1759年至1778年英国首席大法官曼斯菲尔德(Lord. Mansfield)收集了欧洲各国大量的海上保险案例和国际惯例,花了20年时间制定了《海上保险法》。

这是世界上第一部以海上保险合同关系为调整对象的单行法规,为1906年的海上保险立法奠定了基础。

1906年英国正式通过了《海上保险法》(Marine Insurance Act,简称MIA19O6)。

MIA19O6是海上保险历史上最重要的一部成文法,该法深入总结了英国和欧洲大陆海上保险的历史经验,体系严密、定义精确,为各国海上保险立法所仿效和引用,成为各国海上立法的范本,是世界上影响最大的一部海上保险法。

著名的劳氏SG保单,全称为“劳氏SG保险单格式”(The Lloyd's SG Form of Policy),比该法案产生得更早。

自1779年其在伦敦保险市场上产生之初到1799年时隔不到二十年时间,由于其在当时具有各种优越性,劳氏SG保单成为了船舶与货物运输保险的标准海上保险单,从而代替了其他所有海上保险单。

1871年,英国国会批准的《劳埃德法案》,使劳合社成为一个正式的社会团体。

1906年英国公布并实施了《海上保险法》,并将劳合社制定的劳氏SG保单作为标准保险单。

随英国海上霸主地位的不断巩固,劳氏SG保单在全世界海上保险业中成为了应用范围最广、最普遍的标准保险单格式。

劳氏SG保单已经废弃,而劳埃德保险集团仍是世界保险行业中名气最大、信誉最隆、资金最厚、历史最久、赚钱最多的保险公司,其分公司遍布世界,2006年在中国上海设立了分公司。

劳埃德保险集团显要的地位反映了英国海上保险业在世界范围内的巨大影响。

1.2.《海牙规则》1931年6月2日《海牙规则》正式生效。

它的出现统一了海上法规从而促进了航海贸易,基本结束了各国各自为战的混乱货物运输法制。

海牙规则规定了承运人最低限度义务,免责事项,索赔和诉讼,责任限制和适用范围以及程序性等几个方面。

《海牙规则》订立时的相关成员国中,更多考虑如何维护承运人权益的国家居主流,总体看来,《海牙规则》无论是对承运人义务的规定,还是免责事项、索赔诉讼、责任限制,均是体现着承运方的利益,对于承运人责任规定为不完全过错责任,而对货主的保护则相对较少。

1.3.《维斯比规则》《海牙规则》在国际上取得巨大成功,大部分海运国家及主要贸易国家相继加入《海牙规则》。

但随着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以及航海、造船技术日新月异的进步,海上运输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特别是集装箱运输方式的出现和迅猛发展,此时《海牙规则》的内容已不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

尤其关于承运人的大量免责条款明显偏袒船方利益。

到了50年代未,要求修改《海牙规则》的呼声日渐强烈。

基于上述这种形势,以英国、北欧等海运发达国家的船方利益为代表,由国际海事委员负责起草修改,1968年2月23日国际海事委员会在布鲁塞尔召开外交会议,通过了《威斯比规则》,扩大了规则的适用范围,强调了承运人及其受雇人员的责任限制,增加了承运人赔偿限额,在一定程度顾及货方利益,但维持对于承运人不完全过错责任的归责原则。

1.4.《汉堡规则》随着主要考虑维护货方权益的发展中国家纷纷独立,并在联合国中拥有合法席位,发展中国家建立的七十七国集团开始寻求通过联合国贸易和发展委员会的立法改变承运人归责原则,使货主与承运人间均衡地分担风险。

1978 年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制定的公约草案经讨论通过定名为《汉堡规则》。

该规则删除了《海牙规则》中承运人对船长、船员等在驾驶船舶或者管理船舶及火灾中的过失免责,对承运人实行完全的过错责任原则,从而改变了承运人的责任归责原则,并进一步提高赔偿责任限额。

《海牙规则》、《维斯比规则》主张不完全过错责任原则,并在世界范围内获得多数国家的支持,《汉堡规则》主张的过错责任原则体现了随着航海业的现代化导致货方要求重新衡平船货双方海损分担责任的呼声。

事实上1978年制定的规则直到1992年才生效,作为即得利益者的海运大国却不愿采纳此公约,而是继续采用《维斯比规则》,以维护其已得利益。

因而,海运大国大多未参加该规则。

这反映出《汉堡规则》影响力不足。

三大海运公约的共存事实上造成海运承运人责任归责原则运行中的双轨制。

1.5.《鹿特丹规则》2008年12月11日,联合国大会通过了《联合国全程或部分海上国际货物运输合同公约》,即《鹿特丹规则》。

截至2010年8月,签字国有22个。

虽然波罗的海航运公会网站称,这些签字国家代表世界航运和贸易量的25%,但多数在航运、贸易和法律方面有着重要地位的国家并没有签字。

按照公约的规定,《鹿特丹规则》在第20个国家批准或加入后一年生效,至今为止,上述22个签字国家并没有递交批准或加入的文件,即尚未生效,影响力同样堪忧。

从其订立内容看,《鹿特丹规则》扩大了承运人责任期间,改变了承运人的责任基础,取消了传统的承运人免责事项,提高了承运人责任限额。

如果该规则生效,将大大加重承运人的责任,可以预见其对航运业及保险业将会带来重大影响,尤其是对一些经营船龄较大、管理水平不高的中小航运企业带来的冲击。

但《鹿特丹规则》的出现,有利于解决国际海上货物运输承运人归责法案的混乱。

它规定的海运承运人过错责任原则反映了未来立法的一种发展趋势,并得到了法国、荷兰、希腊、美国等贸易大国的支持。

2.我国的海上保险法案我国现行海上保险立法主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1995年6月30日通过,同年10月1日施行, 2009年10月1日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正式实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1992年11月7日通过,自1993年7月1日起施行,简称《海商法》)。

同法国、德国等贸易大国一样,我国采用的是大陆法系的做法,对有关海上保险的立法在《海商法》中做专门规定。

同时《保险法》也构成我国有关海上保险的法律渊源。

它的一般规定、财产保险合同、保险公司等等内容,只要《海商法》未作规定或未作不同规定,就适用于发生在我国的海上保险法律关系。

《海商法》是我国首部全面调整海上运输关系、船舶关系以及海运保险条例的专门性法律。

以整个世界航运市场为背景,我国的外贸运输业与国际航运市场接轨较早,海运市场开放程度也比较高,我国又是海运大国,因此《海商法》与国际海运公约和国际航运惯例相衔接。

我国没有参加当时已经生效的《海牙规则》《维斯比规则》和《汉堡规则》,因此三个公约在我国都没有法律效力。

我国立法者在制订海商法时,结合我国实际,根据上述三个公约不同特点,分别就不同问题引入不同公约的规定。

在表现形式上,更多的是国际海运公约和航运惯例。

当然,其中不可避免的吸纳了英国《海上保险法》的相关内容,如我国《海商法》第216条第1款规定:“海上保险合同,是指保险人按照约定,对被保险人遭受保险事故造成保险标的的损失和产生的责任负责赔偿,而由被保险人支付保险费的合同。

”相应的内容为英国《1906年海上保险法》第1条:“海上保险合同是指保险人根据约定的方式和范围,对被保险人因从事海上风险活动所遭受的海上损失负赔偿责任的合同。

”相比与伦敦协会货物条款(ICC),我国保险条款(CIC)描述得较为模糊,不同的解释可能会增加纠纷。

ICC中承保风险采用“列明风险”和“一切风险减除外责任”的方式指明,CIC则仍采用如“一般外来原因所造成的全部或部分损失”的表述方式,而对“外来原因”的说明却不够具体。

同时ICC规定,一切险对于装货过程中跌落的整件货物承担保险责任,而CIC中却不保此项。

显然,条款的差异及同时使用会造成一定的混乱。

3.我国海运保险发展及现状2001 年 11 月 11 日,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对外贸易发展迅速。

中国海关总署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由2001 年的 5098 亿美元增长到 2013年的41603.31亿美元,已成为世界第一大贸易国。

随着中国对外贸易的不断扩大,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的运输与保险也获得了空前的发展。

国际贸易同运输及保险密切相关,一方面,运输和保险为国际贸易开拓更广阔的国际市场并提供风险保障;另一方面,国际贸易的发展又要求运输与保险不断改进技术、增加服务项目和提高服务质量。

据估计,目前全世界海上保险市场规模约为250-300亿美元,其中近60%的市场份额由英、日、德、美国这四大海上保险国所占据。

然而我国航运保险市场规模较小,拥有的整个市场份额相对就少了。

2006年,我国航运保险市场总体规模仅为全世界份额的1%,近年来虽然有所发展,但仍不足5%。

正如保监会副主席周延礼曾在2010年度陆家嘴论坛所分析的那样,我国航运保险尚处于起步阶段,发展相对滞后。

目前,参与我国航运保险竞争的仍主要是太保、平安和人保这三大保险巨头,航运保险业务集中在广州、上海、青岛、大连和天津这5个城市。

国内大量的中小财产保险公司还没有参加到这个市场的竞争中。

从全球几大航运中心——伦敦、汉堡、纽约的航运保险来看,其发展发展已经非常完善和发达,全球船舶贷款、融资业务几乎被伦敦、汉堡、纽约掌控。

我国最大的航运中心——上海航运中心在相关领域涉足较少,全球业务占比不足1%。

从08年起,伦敦港的货物吞吐量不足上海1/10,但是并不影响其国际航运中心地位,主要原因是伦敦形成了成熟的国际航运市场。

仅保险公司就聚集了多家保险公司和保险协会,占据保费的17%。

不仅促进当地保险市场继续发展,还带来了全球业务资源、服务网络等关键市场要素。

同样以上海为例:2009年至2012年,上海地区船舶险市场规模从6.8亿元增加到22.62亿元,4年增长了2.32倍;货运险市场规模从11.7亿元增加到13.39亿元,4年增长了14.4%。

2012年,上海船舶险保费收入占全国船舶险的比例达40.63%,货运险占全国货运险的13.16%。

截止至2012年,上海经营行业保险主体已经有39家,专业保险中介机构300多家,拥有3家航保中心以及国内第一家专业从事船舶保险公估的公司——上海船舶保险公估有限责任公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