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浸镀

合集下载

热浸镀锌文档

热浸镀锌文档

热浸镀锌简介热浸镀锌是一种在金属材料表面涂覆一层锌的工艺,以提高金属的抗腐蚀性能。

这是一种常见的防腐蚀方法,广泛应用于建筑、汽车、船舶等行业中。

热浸镀锌的原理是将金属材料浸入熔融的锌中,使锌与金属表面发生化学反应,形成一层坚固的锌铁合金层。

这个过程被称为热浸镀锌。

热浸镀锌的工艺过程热浸镀锌的工艺过程包括预处理、酸洗、流水洗、镀锌四个主要步骤。

1. 预处理在进行热浸镀锌之前,必须对金属材料进行预处理。

预处理的目的是除去表面的油污、灰尘和氧化物等杂质,以确保镀锌层的质量。

预处理主要包括机械清洗和化学清洗两个步骤。

机械清洗使用刷子、砂布等工具,将表面的杂质刮除。

化学清洗则使用酸碱溶液,通过化学反应除去表面的氧化物。

2. 酸洗酸洗是热浸镀锌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步。

在酸洗中,金属材料浸入稀硫酸或稀盐酸中,以除去金属表面的氧化物和其他杂质。

酸洗能够去除金属表面的氧化物,为镀锌提供干净的表面。

此外,酸洗还能够改善金属表面的附着力,并促进后续镀锌层的均匀分布。

3. 流水洗在酸洗后,金属材料需要进行流水洗,以去除酸洗剂残留的物质。

流水洗是通过将金属材料放入洗槽中,使用清水冲洗的方式进行的。

流水洗的目的是确保金属表面没有酸洗剂的残留。

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残留的酸洗剂可能会对镀锌层的质量和附着力产生不良影响。

4. 镀锌在经过酸洗和流水洗之后,金属材料就进入了镀锌的阶段。

镀锌是将金属材料浸入熔融的锌中,使其与锌发生化学反应,形成锌铁合金层的过程。

镀锌一般分为热浸镀锌和冷浸镀锌两种方法。

热浸镀锌是将金属材料浸入650-750℃的熔融锌中,通过锌与钢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的锌铁合金层具有良好的附着力和耐腐蚀性。

而冷浸镀锌是将金属材料浸入室温的锌溶液中,通过电流的作用形成锌层。

热浸镀锌的优点和应用热浸镀锌具有以下优点:1.优异的防腐蚀性能:热浸镀锌可以在金属材料表面形成一层坚固的锌铁合金层,具有优异的防腐蚀性能,能够有效地保护金属材料不受腐蚀。

材料科学高温合金的耐腐蚀表面处理

材料科学高温合金的耐腐蚀表面处理

材料科学高温合金的耐腐蚀表面处理高温合金是一种重要的材料,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能源等领域。

然而,高温下的腐蚀问题一直是其面临的挑战之一。

为了提高高温合金的耐腐蚀性能,人们通过表面处理技术来改善其表面性能。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高温合金耐腐蚀表面处理方法。

一、热浸镀方法热浸镀是一种常用的高温合金耐腐蚀表面处理方法。

它通过在高温合金表面形成一层覆盖层,提高其耐蚀性。

常见的热浸镀材料有镍、铝、锌等。

其中,镍能够形成一层坚固的覆盖层,有效地提高高温合金的耐腐蚀性能。

二、氧化处理方法氧化处理是一种常见的高温合金表面处理方法。

该方法通过在高温下将高温合金暴露在氧化气体中,形成一层氧化膜,提高其耐蚀性。

常见的氧化处理方法有热氧化、化学氧化等。

例如,氧化铝膜可以形成在高温合金表面,提供了一层有效的保护层。

三、电化学方法电化学方法是一种较为先进的高温合金耐蚀表面处理方法。

它利用电流通过高温合金与电解质之间形成的电化学反应,改善其表面性能。

常见的电化学方法有阳极氧化、阳极电镀等。

这些电化学方法能够在高温合金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层或金属覆盖层,提高其耐腐蚀性能。

四、表面涂层方法表面涂层是一种常见的高温合金耐蚀表面处理方法。

它通过在高温合金表面涂覆一层具有耐腐蚀性能的涂层来改善其耐蚀性。

常见的表面涂层材料有钛、碳化钨等。

这些涂层能够形成一层致密的保护层,有效地减少高温合金的腐蚀损害。

综上所述,高温合金的耐腐蚀表面处理是提高其性能的重要方法。

通过热浸镀、氧化处理、电化学方法和表面涂层等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高温合金在高温腐蚀环境下的耐蚀性能。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相信高温合金的耐腐蚀表面处理技术将进一步完善,为高温合金的应用提供更加可靠的保障。

热浸镀铝温度

热浸镀铝温度

热浸镀铝温度热浸镀铝温度对于热浸镀铝工艺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

热浸镀铝是一种将铝材料浸入熔融的铝合金液中,使其表面形成一层铝合金镀层的工艺。

通过控制热浸镀铝温度,可以调节铝合金镀层的性能和质量。

热浸镀铝温度会影响铝合金镀层的厚度。

一般来说,热浸镀铝温度越高,铝合金液的流动性越好,镀层的厚度也会增加。

因此,在一定范围内,增加热浸镀铝温度可以增加镀层的厚度,提高镀层的保护性能。

热浸镀铝温度还会影响铝合金镀层的致密性。

热浸镀铝温度较高时,铝合金液的表面张力会降低,镀层在基材表面的扩散速度会加快,从而使得镀层更加致密。

相反,热浸镀铝温度较低时,镀层的致密性会相对较差。

因此,在选择热浸镀铝温度时,需要综合考虑镀层的厚度和致密性的要求。

热浸镀铝温度还会对镀层的成分和组织结构产生影响。

热浸镀铝温度较高时,铝合金液中的合金元素会更容易溶解,镀层的成分会更加均匀。

同时,高温下的镀层会形成较大的晶粒,晶粒的尺寸会增大。

这种晶粒结构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镀层的硬度和耐腐蚀性能。

热浸镀铝温度还与基材的表面清洁度密切相关。

较高的热浸镀铝温度能够促进基材表面的清洁反应,去除表面的氧化物和其他杂质,从而提高镀层与基材的结合强度。

因此,在进行热浸镀铝之前,需要对基材进行适当的表面处理,以保证基材的表面清洁度。

总结起来,热浸镀铝温度对于热浸镀铝工艺有着重要的影响。

通过合理选择热浸镀铝温度,可以调节铝合金镀层的厚度、致密性、成分和组织结构,从而获得具有良好性能的镀层。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热浸镀铝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对镀层的性能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要求进行合理选择。

热浸镀铝温度

热浸镀铝温度

热浸镀铝温度热浸镀铝是一种常用的表面处理工艺,通过在铝制品表面形成一层铝镀层,提高其耐腐蚀性和美观度。

而热浸镀铝的温度是影响镀层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热浸镀铝温度的选择应根据具体的铝制品材料和要求来确定。

一般来说,热浸镀铝温度较高时,镀层的致密性和附着力较好,但容易产生气泡和氧化现象;温度较低时,镀层的质量相对较差,容易产生针孔和麻点。

因此,在选择热浸镀铝温度时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

在实际应用中,热浸镀铝温度一般在550℃-600℃之间。

这个温度范围下,铝材可以迅速与熔融的铝合金反应,形成致密的镀层,同时又能避免过高温度引起的气泡和氧化问题。

此外,温度过高还容易引起铝材变形和热应力,对于较薄的铝制品尤其需要注意。

热浸镀铝温度的控制是关键。

一方面,要确保熔融的铝合金保持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以保证镀层的质量;另一方面,也要避免温度过高导致的铝材变形和热应力。

因此,在热浸镀铝过程中需要使用专门的设备和仪器来控制温度,保持稳定的工作温度。

热浸镀铝温度的选择还要考虑到铝制品的材质。

不同材质的铝制品对温度的敏感度也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铝合金的熔点在600℃左右,因此在热浸镀铝时,温度不宜超过铝合金的熔点,以免引起铝材熔化和变形。

而对于纯铝材料,熔点较低,可以在更低的温度下进行热浸镀铝。

除了温度,热浸镀铝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

例如,镀液的成分和浓度、镀液的搅拌方式、镀液的pH值等,都会对镀层质量产生影响。

因此,在进行热浸镀铝之前,需要对这些因素进行充分的调试和测试,以确保镀层质量的稳定和一致性。

热浸镀铝温度的选择是影响镀层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需要根据具体的铝制品材料和要求来确定。

合适的温度可以保证镀层的致密性和附着力,同时避免产生气泡和氧化现象。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使用专门的设备和仪器来控制温度,保持稳定的工作温度。

此外,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以确保镀层质量的稳定和一致性。

热浸镀漏镀

热浸镀漏镀

热浸镀和漏镀是两种不同的金属表面处理方法。

1.热浸镀(Hot-dip coating):热浸镀是一种通过将金属制品浸入熔化的金属液中,使金
属表面形成一层密实、均匀的保护层的工艺。

常见的热浸镀包括热浸锌、热浸铝等。

其中,热浸锌是最为常见的,主要用于钢结构、建筑材料等领域。

热浸镀能提供优异的耐腐蚀性能,延长金属制品的使用寿命。

2.漏镀(Electroless plating):漏镀是一种无电源电镀技术,通过在化学反应条件下,使
金属离子在基体表面自发还原成金属沉积层。

与传统的电镀方法相比,漏镀可在复杂形状的基体上均匀沉积金属,而无需外加电源。

漏镀常用于金属、塑料、陶瓷等物体的表面修饰、增强导电性等。

这两种方法在金属表面处理中具有不同的应用场景和特点。

热浸镀主要用于提供金属基体的耐腐蚀性能,而漏镀则更适用于产生金属沉积层以改善外观、导电性等方面的要求。

具体选择哪种方法需要根据材料、工艺要求和应用环境等因素进行评估和决定。

热浸镀工艺流程-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热浸镀工艺流程-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热浸镀工艺流程-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热浸镀工艺是一种常见的表面处理技术,通过将金属材料浸入熔融的金属溶液中,使其表面形成均匀、致密、耐腐蚀的镀层。

热浸镀工艺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包括汽车工业、建筑领域、电子设备制造等。

热浸镀工艺的流程包括表面准备、预处理、浸镀、冷却、清洗等多个步骤。

首先,需要对待镀物的表面进行清洗和脱脂处理,以去除表面的污垢和油脂。

接下来,将待镀物浸入预处理液中,进行除锈、除氧和活化处理,以提高镀层与基材之间的结合力。

在预处理完成后,将待镀物浸入熔融的金属溶液中,如锌、镍、铝等。

待镀物在金属溶液中浸泡一段时间后,金属溶液中的金属元素会在其表面析出,形成均匀且致密的镀层。

浸镀后的待镀物需要经过冷却过程,以确保镀层的稳定性和良好的表面质量。

最后,浸镀完成的待镀物需要进行清洗,以去除残留的金属溶液和其他污染物。

清洗过程通常采用酸碱中和、水冲洗等方法,以确保镀层的纯净度和质量。

热浸镀工艺流程具有工艺简单、成本较低、镀层质量优良等优点。

它不仅能够提高金属制品的耐腐蚀性能,还能增加其外观美观度和使用寿命。

随着工艺技术的不断发展,热浸镀工艺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应该是对整篇文章的框架进行介绍和解释。

在这个部分,可以提供以下信息:文章结构部分介绍了整篇文章的组织和框架。

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引言部分(Introduction):主要概述了热浸镀工艺流程的背景和重要性。

这一部分会介绍热浸镀工艺流程的一般概念和应用领域。

2. 正文部分(Main Body):包括了热浸镀工艺流程的详细说明。

其中,2.1节将概述热浸镀工艺流程的一般步骤,2.2节将详细描述每个步骤的具体操作流程和要点。

通过这一部分,读者将能够了解热浸镀工艺流程的整个过程。

3. 结论部分(Conclusion):总结了热浸镀工艺流程的特点和应用前景。

3.1节对热浸镀工艺流程进行了简要总结,指出了其优点和局限性。

热浸镀锌吹镀_标准(3篇)

热浸镀锌吹镀_标准(3篇)

第1篇一、前言热浸镀锌吹镀是一种常用的金属表面处理工艺,通过将工件浸入熔融的锌液中,使工件表面形成一层均匀、致密的锌镀层,以提高工件的使用寿命和耐腐蚀性能。

本标准规定了热浸镀锌吹镀的基本要求、工艺参数、检验方法及质量要求,旨在确保热浸镀锌吹镀工艺的质量和可靠性。

二、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热浸镀锌吹镀工艺在生产过程中对工件进行表面处理的质量控制。

三、术语和定义1. 热浸镀锌吹镀:将工件浸入熔融的锌液中,通过物理或化学作用,使工件表面形成一层锌镀层的工艺。

2. 镀层厚度:镀层在工件表面形成的厚度。

3. 镀层均匀性:镀层在工件表面分布的均匀程度。

4. 镀层结合力:镀层与工件表面结合的牢固程度。

5. 镀层表面质量:镀层表面的光洁度、无裂纹、无气泡等。

四、基本要求1. 工艺设备:热浸镀锌吹镀设备应满足以下要求:(1)镀槽:镀槽应具有足够的容积和耐腐蚀性能,能够满足工件浸入和取出。

(2)加热设备:加热设备应能够提供稳定的加热温度,确保镀液温度控制在规定范围内。

(3)冷却设备:冷却设备应能够迅速降低工件温度,防止镀层出现裂纹。

(4)吹镀设备:吹镀设备应能够均匀地将锌液喷洒到工件表面。

2. 工艺参数:热浸镀锌吹镀工艺参数如下:(1)镀液温度:控制在460℃~480℃之间。

(2)工件浸入时间:根据工件厚度和镀层厚度要求确定,一般控制在1min~5min。

(3)工件取出时间:根据工件厚度和镀层厚度要求确定,一般控制在1min~3min。

(4)吹镀压力:控制在0.2MPa~0.5MPa之间。

3. 原材料:镀锌液应符合GB/T 10125的规定,工件材料应符合GB/T 699~699-1999的规定。

五、检验方法1. 镀层厚度检验:采用电火花测厚仪或超声波测厚仪进行检测,检验镀层厚度是否符合要求。

2. 镀层均匀性检验:采用目视检查法,观察镀层在工件表面的分布是否均匀。

3. 镀层结合力检验:采用划痕法或冲击法进行检测,检验镀层与工件表面的结合力。

热浸镀铝层的制备方法

热浸镀铝层的制备方法

热浸镀铝层的制备方法
一、热浸镀铝层的基本原理
1.表面准备
首先,需要对金属基材的表面进行处理,以确保镀层的附着力。

这通常包括去除表面的污垢、油脂和氧化物,并进行必要的防锈处理。

2.铝粉制备
铝粉是热浸镀铝层的主要原料。

一般来说,可以使用铝片或铝棒进行研磨、研粉或者研磨成合适的粒度来制备铝粉。

合适的粒度可以提高铝粉的反应性和流动性。

3.炉温控制
4.镀层形成
在炉温控制好之后,将铝粉均匀地撒在金属基材的表面,并进行短时间的加热。

在高温下,铝粉与金属基材表面的金属元素发生反应,形成一层均匀的铝镀层。

反应过程通常需要几分钟到几十分钟,具体时间取决于基材的材料和厚度。

5.镀层后处理
镀层形成后,需要进行一些后处理步骤来提高镀层的性能。

这包括涂上保护漆或进行阳极氧化等处理,以增强镀层的耐腐蚀性和抗磨性。

6.层厚测量
最后,需要对镀层的厚度进行测量,以确保镀层的质量符合要求。

常用的测量方法包括金相显微镜观察、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和X射线衍射测量等。

三、热浸镀铝层的应用领域
总之,热浸镀铝层是一种重要的表面处理技术,它通过在金属基材表面形成一层铝镀层来提供优异的耐腐蚀性、耐热性和耐磨性。

热浸镀铝层的制备方法包括表面准备、铝粉制备、炉温控制、镀层形成、镀层后处理和层厚测量等步骤。

它在航空航天、汽车、建筑和电子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张钢板热镀锡装置
1.熔剂,2.镀锡原板,3加锡口,4。加热盘管,5.导板,6.刮锡 扳;7.镀锡辊;8.空气冷却装置,9.提升机;10,11.烟道
钢丝热镀锡工艺
工件→酸洗→水洗→溶剂处理→热浸镀锡→浸油处 理→空冷→脱油→分选→成品。
工艺与单张板同,但要注意如下几点。
1)溶剂处理 溶剂为在氧化锌中加10%氯化铵的混 合水溶液。溶剂槽温度480~220℃。溶剂槽中因 加水生成盐酸,可再次对钢丝表面氧化物清洗。
热浸镀
一、热浸镀原理
将经过表面处理的金属工件,放入远比工件熔点低
的熔融金属中,以获得金属镀层的过程,这个过程称热
浸镀(熔融镀、热镀)。
热浸镀层金属一般为锡(熔点231.9℃)、锌(熔点
419.5℃)、铝(熔点658.7℃)、铅(熔点327.4℃)。
基体材料一般是钢铁,有时也用铜。浸镀前工件需进行
表面预处理,清除表面的油污和氧化皮。热浸镀后还要 进行化学处理、涂油或必要的整形。
热镀锡原理
热镀锡原理
在300℃时,铁与锡相互反应生成FeSn2。例如,在热镀 锡时,经过前处理的钢板进人含有氯化按及氯化锌的熔剂 层,形成铁锡合金。 ZnCl2+2H2O—Zn(OH)2十2HCl FeO十2HCl——FeCl2十H2O Fe十2HCl—FeCl2十H2 生成的氯化亚铁(FeCl2)与炼锡(Sn)反应,生成SnC12及 FeSn2 3Sn十FeCl2——SnC12十FeSn2 生成的化合物FeSn2一部分附在钢板上。另一部分进入锡 槽形成锡渣。附着FeSn2层的钢板再进入炼锡中浸镀锡。
2)热浸镀锡 锡液温度为260~290℃之间。 3)浸油处理 棕榈油温度为230~240℃之间。
热浸镀锡钢板性能
1)钢板 通常厚度为 0.2mm,很薄。 2)合金层 主要是FeSn2, 非连续附着于钢基板上, 存在一定空隙。 3)锡层 也是非连续性附 着与合金层上。在露出 合金层的空隙处,
FeSn2与Sn之间构成局部电池,若有电流通过,则发生溶解。 在酸性环境中,合金层电位较正,易极化,腐蚀速率不大。在 露出钢基体表面的空隙处,Sn同Fe构成局部电池,极化作用小, 锡的溶解速率加快。因此,为获得高质量镀锡板,合金层应尽 量均匀。
单张板热镀锡工艺
工件→酸洗→水洗→溶剂处理→热浸镀锡→浸油处理→空 冷→脱油及抛光→分选→成品 1)酸洗 给料机从板垛上取下工件(原板),送入酸洗槽中酸 洗,去氧化皮,然后用水冲洗。酸洗掖一般用盐酸或硫 酸电解酸洗。电解酸洗时,工件接阴极。 2)熔剂处理 熔剂主要由氯化锌及3~5%氯化铵组成(有时 还加入10%氯化钠)。熔剂配成较浓的水溶液,浮在熔 锡上面,总处于沸腾状态。熔剂的作用是促使铁锡合金 (FeSn2)的形成。
2)硫氰化铵孔隙度试验 将试样先用有机溶剂除油,然 后浸入250 mL试验溶液中,温度为20~25℃,放置 15min。孔隙点中暴露的钢基体铁离子变成红色硫氰 化铁,再用比色法进行定量分析。可见这种方法不能 测定孔隙点的分布。试验溶液的组成见表。
种类 成分 硫氰化铵(NH4SCN) 醋酸(CH3COOH) 过氧化氢(H2O2) 1 20(g/L) 10(g/L) 2 5.0%浓度,100(mL) 2.5%浓度,100(mL)
5)热浸镀 经溶剂处理的工件放入熔融金属中,即 可在其表面镀上一层金属。浸镀时加热可采用煤 气、天然气或油加热,也可用感应电加热。 6)后处理目的是保证产品质量。后处理内容包括: 冷却和平整矫直。 (1)冷却 热浸镀后工件必须冷却。目的是避免未 凝固的镀层被划伤。
(2)平整矫直 热浸镀后工件(如钢板或带钢)表 面有变形(波浪或翘曲),需平整矫直。
二、热浸镀工艺
根据热浸镀工件前处理方法的不同,可将热浸镀 工艺分为溶剂法和保护气体还原法两类。
1. 溶剂法
溶剂法工艺流程为: 工件→碱洗→酸洗→水洗→稀盐酸处理→溶剂处 理→热浸镀→后处理→成品。
溶剂处理
溶剂处理目的是:① 对工件:清除其表面残存的铁 盐及酸洗后在空气中又产生的氧化皮;②对熔融金属: 清除其表面的氧化物,降低其表面张力,改善与工件表 面的湿润性。 溶剂处理有两种方法:湿法(又称熔融溶剂法)和干 法(又称烘干溶剂法)。 (1)湿法 工件在热浸镀前浸入熔融溶剂 (ZnCl2· 3NH4Cl或Zn Cl2· 2HN4Cl)中进行处理,然后 再浸入熔融金属中热镀。 (2)干法 工件在热浸镀前浸入浓的溶剂(600~800g/L ZnCl2+60~100g/L NH4Cl) 水溶液中,然后烘干,工 件上即附着一层干溶剂。当工件热浸镀时,溶剂受热分 解,起到清除工件表面残存铁盐、铁的氧化物、镀层金 属氧化物及降低镀液表面张力的作用。
熔剂处理
干法:将净化过的工件先浸入浓的熔剂水溶液中,经烘干后,表面 附着一层干熔剂层,然后进行热镀。所用熔剂为氯化铵和氯化锌组 成的复合熔剂,熔剂处理后在18一般熔剂中氯化铵比例愈大,污染愈大。
单张板热镀锡工艺
工件→酸洗→水洗→溶剂处理→热浸镀锡→浸油处理→ 空冷→脱油及抛光→分选→成品 3)热浸镀锡 经熔剂处理的钢板进入310~315℃的熔锡 中浸镀。 4)浸油处理 镀锡板再进入235~240℃的棕榈油槽处理。 油的作用是防止锡氧化和使锡在所镀钢扳上保持熔融 状态。由图还可见到,漫在棕桐油中的三对镀辊(序 号7)还可调节镀锡层的厚度及均匀性。 5)空冷 浸油处理后,工件立即喷空气冷却,再经脱油及 抛光进入分选。 6)分选 手工或称重,对镀层及板进行质量检查,合格板 为成品。
耐蚀性评定
耐蚀性评定主要是指镀锡层在空气中的抗蚀能力 (孔隙度试验)及食品罐头内部的罐藏寿命(铁溶出 试验)。 1)热水试验 孔隙度试验。将试样浸入pH 3.5~5.0的蒸 馏水中,95℃加热6h,对显示出的孔隙点进行计数, 并观察颁布状况。改进的方法是将试样先浸入90℃、 10%的无水铬酸水溶液中,取出后在pH 4.5~5.5的 95℃的蒸馏水中垂直保持40min即可进行孔隙点计数 观察。
2.保护气体还原法
保护气体还原法工艺流程为:
工件→微氧化炉→还原炉→冷却→热浸镀→后处理→成品。
1)微氧化炉 由煤气或天然气加热。工件进入氧化炉,火焰将 工件表面油污、乳化液烧掉,同时工件表面生成氧化膜。 2)还原炉 用电阻或辐射管间接加热。炉内密封有保护气体 (氢气与氨气混合)。工件进入还原炉,一方面将工件表面 的氧化皮还原为适合热浸镀的活性海绵状铁;另一方面将工 件继续加热进行再结晶退火。
镀层形成理论
热镀锌是世界各国公认 的一种经济实惠的材料 保护工艺;热镀锌层的 形成要经历如下步骤: ①铁基表面被锌液溶解 形成铁锌合金相层;② 合金层中的锌原个进一 步向基体扩散,形成锌 铁固溶体;③合金层表 面包络—薄锌层。
热镀锌层特性
1)与基体结合强度高在热浸镀锌过程中,熔融锌可以充分 浸入经过良好处理的基体表面,形成铁-锌合金层覆盖于 整个工件表面,且此合金层有一定韧性、硬度,可耐较大 磨擦入冲击,与其体有着很好的结合。 2)耐蚀性好 锌的腐蚀产物ZnO、Zn(OH)2及ZnCO3。当 此腐蚀产物转化为不溶性的ZnO3· Zn(OH)膜时(此膜厚 度为0.01mm),比锌层(锌的钝化膜)有着更好的化学 稳定性。尤其是在大气、水、土壤及混凝土中,耐蚀性好。 3)阴极保护作用 由于锌的电极电位(-0.96V)比铁的电 极电位(-0.44V)更负,在有电解质条件下,基体(铁) 与涂层(锌)组成原电池,锌为阳极,铁为阴极,锌不断 溶解,而基体(铁)得到保护。
热浸镀锡钢板耐蚀性能
(1)在空气中的腐蚀(相当与罐头外的腐蚀),若空气是干燥的, 则镀锡板不易生锈。若是潮湿空气,则在锡层孔隙处Sn与Fe构 成局部电池。Sn的电极电位比基体金属Fe更正,钢板会发生阳 极溶解,开始生锈,因此,镀锡层对钢板不具保护作用。 (2)在不含氧的弱酸中(相当于罐头内部),若Sn与Fe接触,则 电位发生逆转,Sn的电极电位比Fe更负,于是Sn溶解。钢铁基 体得到保护。在含氧的环境下,上述情况正好相反,铁被迅速腐 蚀. (3)氧化膜 氧化膜是锡被氧化后的产物,主要是SnO及SnO2。 SnO是不稳定的氧化物,不耐蚀。 SnO2是稳定的氧化物,耐蚀 性好。一般镀锡板在室温下长期贮存时,镀锡板表面易生成 SnO2。在涂料烘烤(一般150~210℃)时,生成SnO。 (4)油膜 一般热浸镀锡板上涂油量为2~10mg/m2,其用用是防 止板运输中的机械划伤及增加板的耐蚀性。
热镀锌工艺流程
表面清理→酸洗→中和→熔剂处理→热镀→钝化。 熔剂处理:熔剂处理分为湿法和干法两种。
湿法:净化过的工件在热浸镀前浸入熔剂中进行处理,然
后再浸入熔融金属中热镀。采用的熔剂是氯化铵,或者
氯化铵与氯化锌的混合物。其组成为:55.7%氯化锌与
44.3%氯化铵;46.3%氯化锌与53.7%氯化铵,可加入 1~6%的甘油,加热温度300~340℃。该法得到的镀 层附着力较差,已逐渐淘汰。
1)ζ相 位于纯锌层与δ1相 之间,含锌量为93.8%~94% (重量),化学成分为FeZn13, 性脆,具单斜晶格。 2)δ1 相 含锌量为 88.5%~93%(重量),化学 成分相当于FeZn7,为六方晶 格。 3)г相 直接附在钢基体上, 含铁量为22.96%~27.76% (重量),化学成分为 Fe5Zn6,性脆且硬,具有体 心立方结构。 4)η相 是铁在锌中的固溶 体,含铁量不大于0.003% (重量),几乎是纯锌,塑性 好,为密排六方晶格。普通低 合金钢在标准热浸镀锌温度 (450~470℃)时,可能仅 形成δ1 、ζ、г、η等4个相层。
3)冷却 工件在保护气氛中冷却到一定温度,再进行热浸镀。
三、热浸镀层的性能
(1)操作和设备简单;(2)效果比电镀好。(3) 只适于用低熔点金属(锌、锡、铝、铅)覆盖。 (4)覆盖层较厚; (5)镀层分层次。靠近工件的内层,化学成分含工 件成分最多;接近表面的外层,化学成分含镀层 金属最多。内外层之间的中间是合金层。 (6)合金层 较脆。合金层中因含少量工件金属及 微量夹杂,对镀层力学性能影响甚坏,故令合金 层较脆。其厚度应有所控制。 (7)镀层厚度不易精确控制。不规则的制件不容易 形成均匀的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