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癌外科治疗65例分析
甲状腺癌外科治疗的现状及趋势

●微灶癌的临床意义有待进一步观察研究 ●分化性癌退行分化的几率有待观察 ●是否可以用药物替代全部甲状腺功能尚无结论 ●近全甲状腺切除的概念比较模糊
保留的量及部位没有明确规定 只能视局部情况和个人经验而定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4
小结
对于单侧原发癌的切除范围 ●甲状腺或近全甲状腺全切除 ●患侧腺叶加峡部切除 ●患侧腺叶加峡部切除 三种术式各有利弊,均是可接受的手术
DeLellis RA, et al.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classification of tumours:
pathology and genetics of tumours of endocrine organs. Lyon: IARC Press,
2004:51
每一种术式均有理论及大样本的回顾性研究支持 ●患侧腺叶加峡部切除
公认的最起码的腺体切除范围 ●目前多数人主张:
患侧腺叶加峡部切除适用于包膜内或腺体内型低危组患者
.
5
患侧腺叶加峡部切除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
●优点及支持的依据: 1.术后对侧复发率低
李树玲等1.3%,陈福进等0.8%,马向东等0.75%
2.并发症少 3.大多数残留灶可长年处在隐匿状态,复发再手术率<4% 4.对侧出现癌再手术无困难,并发症不高、预后不受影响 5.远期疗效与更大范围的手术相比无统计学差异
.
11
甲状腺全切或近全切除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
●优点及支持的依据:
5.可避免再次手术及其弊端
6.可改善病人生存期,降低病死率和复发率以及远处转移率
●一组随访30年的病例 甲状腺全切或近全切与一侧全切加对侧次全切除相比
60例手术治疗甲状腺瘤的临床疗效分析

60例手术治疗甲状腺瘤的临床疗效分析陈建军【摘要】目的:对小切口手术治疗甲状腺腺瘤的优点和疗效进行探讨。
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患有甲状腺腺瘤的患者60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小切口手术的办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的办法,将两组术中以及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等资料进行回顾性比较分析。
结果通过两组结果对比,发现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后出血量、术后并发症以及住院时间等均少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采用小切口手术方法应用于甲状腺的治疗具有切口小、手术和住院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以及术后并发症少的优点,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dvantages and curative effect of small incision in treatment of thyroid adenoma. Methods 6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thyroid adenoma from 2011 January to 2013 January in our hospital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3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used small incision operation way, the control group were used the traditional operation method, information of two groups' surgery and hospitalization time,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were retrospectively compared and analyzed. Results By comparing the result of two groups ,the operation time, incision length, postoperative bleeding,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 and hospitalization tim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ess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has statistical signiifcance. Conclusion Using small incision in treatment of thyroid adenoma has the advantage of smallincision, little bleeding in operation, reducing hospitalization time, less intraoperative and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it has clinical signiifcance.【期刊名称】《中国医药指南》【年(卷),期】2014(000)003【总页数】2页(P25-26)【关键词】甲状腺瘤;手术;治疗;疗效【作者】陈建军【作者单位】山东省曲阜市人民医院普外科,山东曲阜273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6.1甲状腺瘤在内分泌科临床上比较常见,它主要在人体甲状腺组织内生长,是一个具有完整包膜的良性的新生物,分为单发和多发,中青年女性比较多见,多发比较常见,一般采用手术治疗的方法。
甲状腺癌外科手术治疗现状(附28例治疗体会)

甲状腺癌外科手术治疗现状(附28例治疗体会) 关键词甲状腺癌外科手术治疗发展现况病例分析临床体会乳头状甲状腺癌: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是甲状腺癌最多见的类型约占7%转移早以颈部淋巴结组织最常见一般为%~5%高达687%~86%外科手术治疗的目的是切除所有颈部肿瘤组织包括甲状腺癌所累及的颈部淋巴结。
对原发灶的切除长期以来争论的焦点是全甲状腺的切除还是患侧腺叶加峡部切除或对侧腺叶全切。
甲状腺多癌灶已有报告并且被专家认可有资料表明一侧甲状腺癌行患侧叶切除1年后对侧1%~%出现甲状腺癌。
而全甲状腺切除对侧多发率%。
全甲状腺切除须注意保留对侧腺叶后包膜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可减少到%~5%。
后者主要依据:①对侧腺叶隐性癌灶出现临床比例升高。
②与甲状腺切除远期疗效相比无统计学差异国外盛行全切除国内多采用后者。
Cady等最近提出限制全切术。
随着对甲状腺癌认识提高及经验的累积大家对切除认识逐步趋向一致若甲状腺癌波及对侧应行全切除术。
对T1病人主张行功能性颈清扫术但必须遵循“大块切除”的肿瘤外科原则不得随意缩少切除范围对局部组织乳头癌特别是原发癌灶小于15cm而又是单侧者可考虑作腺叶切除术对局部严重侵犯的乳头状癌如器官、食管、喉返神经双侧颈内静脉只要患者情况许可应争取做扩大手术。
滤泡状癌TC约占15%多见于中年妇女部分有摄碘功能可分泌甲状腺素因而可出现甲亢症状。
关于甲状腺癌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不少文献报道滤泡状癌以血行播散为主常转移至肺、骨骼高达%年龄越大血管侵犯程度越重。
其主要治疗方法是甲状腺全切术术后常规碘内照射治疗并使用甲状腺素抑制内源性TSH对肿瘤生长的刺激预防复发和增加生存率。
髓样癌:甲状腺髓样癌发生于甲状腺滤泡旁细胞生成降钙素和癌胚抗原髓样癌散发性者多家族遗传%是一种常见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肿瘤综合征。
未分化癌ATC占甲状腺的15%多见于老年人与其他类型甲状腺癌相比它发展迅速、恶性程度高、预后差。
多数病人在早期死亡是人类最常见侵略性恶性肿瘤之一既往一直认为手术切除甲状腺不仅难达到治疗目的反而促使甲状腺癌肿的扩散一般不用手术治疗。
甲状腺癌52例临床治疗分析

甲状腺癌52例临床治疗分析目的:总结52例甲状腺癌的临床治疗经验。
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6~2009年治疗的52例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经病理诊断,乳头状癌38例(73.0%),滤泡状癌10例(19.1%),髓样癌2例(3.8%),未分化癌2例(3.8%);证实有淋巴转移的12例(转移率为23%),术前及术中误诊为良性病变13例,误诊率为25%,二次手术8例(15%)。
本组无手术死亡患者,术后3例短暂性的喉返神经麻痹,1例呛咳、1例手足麻木、1例发生乳糜漏。
结论:对于甲状腺肿物应综合病史、查体、超声及CT等可提高诊断率,术中快速冷冻切片可减少误诊率,甲状腺癌的手术方式应根据患者的病情采取个体化的合理手术方案,以提高甲状腺癌的手术治疗效果。
标签:甲状腺癌;诊断;手术治疗甲状腺癌是最常见的内分泌恶性肿瘤,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甲状腺癌术前确诊率偏低,手术方式仍存在较多的争议,为了了解其诊断治疗规律,现将本院2006~2009年收治的52例甲状腺癌的诊治情况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52例,男12例,女40例,年龄26~70岁,临床表现以颈部发现肿物就诊43例,以颈部淋巴肿大伴颈部不适就诊3例,无症状体检发现者6例。
1.2 辅助检查及诊断本组患者均行甲状腺功能检查、甲状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16例行CT检查,患者术前甲状腺功能多处于正常范围内,术前超声检查大多数甲状腺结节形态不规则,边境不清晰。
其中32例内部回声以低回声多见,约占61%;出现微钙化灶24例,约占46%;2例囊性肿块中出现钙化灶,6例发现有颈前区淋巴肿大;其中结节内伴有微钙化者24例;术中冷冻切片检查42例,其中39例确诊为甲状腺癌,阳性率高达92.8%。
1.3 手术方法本组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术前及术中诊断明确者,行患侧甲状腺叶+峡部切除17例,均接受中央区颈淋巴清扫(Ⅵ组),其中9例同时行选择性颈淋巴清扫,行患侧腺叶全切+峡部+对侧腺叶大部分切除21例。
甲状腺癌手术治疗69例临床分析

【 e od】 Ty i cne; ug a ta et Cicl nl i Pons K yw rs hrd acr Srclr t n; li a s ; r oi o i e m n aa ys g s
甲状 腺 癌 是 一 种 预 后 较 好 的恶 性 肿 瘤 , 术 治 疗 是 整 手
6 9例外科经 验 , 体如下 。 具
1 临 床 资 料
11 一般 资 料 .
例术 中快 速冰冻切 片报 告为 良性肿瘤 仅行单侧腺 体次全切
除, 术后病理检查 为甲状腺乳头状癌而行二次癌 根治术。 9 6 例中 6 5例为分化 型癌 , 中肿瘤单 发 , 其 且直径 ≤1c 未侵 m, 犯 甲状 腺包膜 的微小 癌肿 , 前和术 中未 发现 淋 巴结转 移 术
LuS i n ,f n i sn. e ate tfS rey h hi si rdtn lC i s Meiie i h og l gXa o g D p r n o ugr ,Z u a Ho t o Taio a hn e dc y a o m pa f l i e n
我 院从 19 9 8年 1 ~ 0 1 8月 1 月 21 年 2年问共 收治 甲状
者 , 6例 , 行单侧 甲状 腺加 峡部 切 除。直 径大 于 1a 共 仅 m
t Au 2 1 6 p t n s i t y o d c n e w o n e w n s r i a t a me t e e n l z d o g 0 9 a i t w t h r i a c r h u d r e t u g c l r t n w r a a y e 1, e h e
例 病人合并 喉返神经 损伤 , 71 2 患者 甲状 腺旁 腺损 伤 , 占 . %; 例 出现 低钙综 合症 , 1 5 1 例 占 . %;2 4
《甲状腺微小癌的外科诊疗分析》范文

《甲状腺微小癌的外科诊疗分析》篇一一、引言甲状腺微小癌(Thyroid Microcarcinoma)是一种在临床中较为常见的甲状腺恶性肿瘤。
由于其体积小、症状不明显,常在体检或因其他疾病进行甲状腺检查时被意外发现。
本文旨在分析甲状腺微小癌的外科诊疗过程,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病例介绍患者,女,52岁。
因体检发现甲状腺结节来我院就诊。
患者无明显症状,如颈前区疼痛、吞咽困难等。
体格检查发现右侧甲状腺有一微小结节,经B超及CT检查确诊为甲状腺微小癌。
三、外科诊疗过程1. 术前评估:术前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和甲状腺功能检查,评估患者的全身状况和手术风险。
同时,进行颈部淋巴结检查,以确定是否存在淋巴结转移。
2. 手术方式选择: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
对于甲状腺微小癌患者,常用的手术方式包括甲状腺全切术、甲状腺大部分切除术和淋巴结清扫术等。
在本次手术中,我们选择了甲状腺全切术,以彻底清除肿瘤。
3. 手术过程:患者在全身麻醉下进行手术。
手术过程中,医生需仔细操作,避免损伤周围组织。
首先,切除患侧的甲状腺组织,然后进行淋巴结清扫。
术后对切除的甲状腺组织进行病理检查,以确定肿瘤是否已完全清除。
4. 术后处理: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并发症情况。
对于出现并发症的患者,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同时,根据患者的甲状腺功能情况,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和营养支持。
四、结果分析1. 手术效果:通过手术治疗,患者成功清除了甲状腺微小癌肿瘤,术后恢复良好。
2. 并发症情况:在术后观察期间,部分患者出现了颈部水肿、声音嘶哑等并发症。
经过及时治疗和护理,这些并发症均得到了有效控制。
3. 随访情况:术后对患者进行定期随访,观察患者的恢复情况和肿瘤复发情况。
通过随访发现,大部分患者恢复良好,肿瘤未出现复发。
五、讨论1. 诊断方法:对于疑似甲状腺微小癌的患者,应采用多种检查方法进行确诊,如B超、CT、病理检查等。
甲状腺肿瘤普外科手术治疗的临床分析

甲状腺肿瘤普外科手术治疗的临床分析摘要】目的:对甲状腺肿瘤普外科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的统计分析,提高该肿瘤在临床上的治疗效果和预后防治。
方法:选取我院一定时期内的、确诊的甲状腺肿瘤患者50例,对这些患者进行普外科手术治疗,在治疗后要仔细观察术后的情况,并对一些资料进行整理分析,作出评价。
结果:在手术治疗的情况下,患者痊愈,,手术时间在75.3分钟左右,平均出血量37.4毫升上,平均住院时间为8天左右,术后仅有2例恶性肿瘤患者出现甲状旁腺功能减低;无死亡病例发生,其中4例出现轻度麻木,经处理后得以恢复。
结论:表明对于该疾病的患者需要尽早的准确诊断,实施手术治疗,治愈率较高,在术前采取相应的术前准备工作,采取合理有效的手术治疗,对各种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进行针对性预防,以此来取得理想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普外科手术;临床特点【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2095-7165(2015)02-0148-01甲状腺肿瘤在头颈部肿瘤发生率上是最为常见的一种,发病部位集中在颈前部,且女性患者居多,属于一种慢性疾病。
在现如今,生态环境的急剧变化,空气污染较为严重的情况下,该肿瘤的发生率也在逐年上升,要引起重视。
甲状腺肿瘤质地坚硬,并且伴随吞咽动作上下活动。
在早期,通常症状不明显,伴随病情的不断发展和加重,患者常常会感觉气管和食管将遭受压迫而出现声音嘶哑、呼吸困难。
甲状腺良性肿瘤在甲状腺肿瘤中较为常见,一般占据1/2以上的比率。
目前临床上对于未分化的甲状腺肿瘤多采用普外科手术治疗,然而其安全性、有效性仍需我们进一步研究。
本次研究选取我院在2012年1月到2014年5月收治的50例甲状腺肿瘤患者的手术资料进行分析,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将我院自2012 年1 月-2014 年5 月收治的50例甲状腺肿瘤患者的手术资料进行临床分析,其中男18例,女32 例,年龄在27 岁到63 岁之间,平均37.8±6.2 岁,病程在1-13 年,平均5.3±0.7 年。
甲状腺癌的外科治疗方法和效果分析

甲状腺癌的外科治疗方法和效果分析作者单位:*****湖南省建筑第六工程有限公司建设医院甲状腺癌是最常见的甲状腺恶性肿瘤,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的l%,除髓样癌外,绝大多数甲状腺癌起源于滤泡上皮细胞。
按肿瘤的病理类型可分为:乳头状癌、滤泡状癌、髓样癌和未分化癌等。
不同病理类型的甲状腺癌,其生物学特性、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均有所不同。
1 临床资料收集本本院2000~2021年接受外科治疗的甲状腺疾病患者1757例,其中甲状腺癌患者468例,占甲状腺疾病的26.64%。
在甲状腺癌病例中,男132例,女336例,男女性别比例1: 2.55;年龄4~79岁,平均发病年龄为46岁,男性的高发年龄段在50~60岁之间,女性在40~50岁之间。
绝大多数病例以颈前区肿块为主诉就诊入院,占85.68%,以颈侧区淋巴结肿块为首发症状11例,以体检辅助检查发现甲状腺结节入院14例,以外院术后病理检查提示癌残留入院37例,以骨转移、肺转移为首发症状5例。
除37例术后癌残留病例外,余患者经B超或CT检查均提示甲状腺实质性占位或囊实性占位,其中提示颈淋巴结肿大62例;术前核素扫描135例,其中提示“冷结节”106例;术前细针穿刺病理学检查61例,明确病理诊断53例,可疑诊断6例,未定论2例。
根据的肿瘤部位、TNM分期、年龄、全身情况等因素,主要采取以患侧腺叶加峡部切除及对侧腺叶次全切除或患侧腺叶加峡部切除等术式为主;临床淋巴结阳性病例,则行功能性颈淋巴结清扫术。
本组病例中行全甲状腺切除术(或近全甲状腺切除术)者14例,行患侧腺叶加峡部切除及对侧腺叶次全切除术者361例,行患侧腺叶加峡部切除术者59例,行双侧腺叶大部切除术者18例,行单侧腺叶切除术者9例,行肿瘤姑息性切除术者7例;上述病例中包括甲状腺癌再次手术病例37例。
行功能性颈淋巴结清扫术者88例,扩大清扫术者52例,区域性淋巴结清扫术者69例。
2 结果2.1 各种类型甲状腺癌的构成比乳头状癌360例(76.92%),滤泡状癌55例(11.75%),髓样癌18例(3.84%),未分化癌26例(5 56% ),其他癌9例(1.9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甲状腺癌外科治疗65例分析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癌生物学行为、诊断方法与手术方式。
方法对65例甲状腺癌的诊断及手术方式进行总结分析。
结果65例均手术治疗,治愈63例,无手术死亡,发生并发症2例,并发症为误伤。
结论甲状腺癌的诊断主要依靠术中快速冰冻切片及术后病理检查,根治性切除和改良根治术可获满意效果。
【关键词】甲状腺癌;手术治疗;临床分析
[Abstract] Objective To esplore the biological behavior,diagnosing method and operative technique of thyroid carcinoma.Methods The diagnosing method and operative technique of 65 patients with thyroid carcinoma were made summary analysis.Results Among 65 cases undergone operation,63 cases were cured,without operative death and 2 cases appeared complications,which were accidental injury.Conclusion The diagnosis of thyroid carcinoma mainly depended on fast icy cross-section during operation could attain the satisfactory results.
[Key words] thyroid carcinoma;operation;clinical analysis
甲状腺癌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的0.2%~1%,为最常见的内分泌恶性肿瘤。
根据国内普查报告,其实际发生率为11.44/10万,其中男性5.98/10万,女性为14.56/10万[1]。
因与较常见的甲状腺结节难以鉴别,故在外科处理上较为棘手。
我们自2000年1月至2004年12月收治均经病理症实的甲状腺癌65例,现就外科治疗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共65例,男18例,女47例,男女比例为1∶
2.61,年龄:30岁以下18例(28%),31~41岁17例(26.1%),41~50岁12例(18.5%),51~60岁10例(15.4%),60岁以上8例(12.3%)。
年龄最小17岁,最大72岁。
病程最长12个月,最短14天。
病灶分布:右叶癌32岁(49.2%),左叶癌27例(41.5%),峡部癌4例(6.2%),双叶癌2例(
3.1%)。
组织学类型:高分化癌54例(83.1%),其中乳头状癌38例(58.5%),滤泡16例(2
4.6%);髓样癌6例(9.2%);未分化癌5例(7.7%)。
组织化学分级:38例乳头状癌中Ⅰ级19例(50.0%),Ⅱ级17例(44.7%),Ⅲ级2例(
5.3%),术前确诊为癌者26例,确认率40.0%,疑为癌经术中病理证实者36例(55.4%),按良性肿瘤叶次全切后经病理报告为癌者3例(4.6%)。
65例中59例有淋巴转移(90.8%),气管瘤有淋巴转移者占73.8%,颈内静脉周围转移者占50.0%,颈后三角淋巴转移者占29.2%。
1.2 手术方式患侧腺叶全切除3例(4.6%),患侧腺叶全切除+
峡部切除6例(9.2%),患侧腺叶全切+峡部切除+对侧腺叶次全切除12例(18.46%)。
根治切除16例(24.61%);改良根治切除28例(43.1%),其中,五保留改良根治切除10例(15.4%)。
2 结果
本组病例无手术死亡,治愈61例(93.8%),发生并发症4例(6.1%),误伤单侧喉上方神经及喉返神经各1例,术中胸导管损伤1例,术后发生窒息1例,术后随访1~5年,平均随访32个月,1例喉返神经挫伤3个月后恢复,1例喉上神经损伤3个月后恢复,术后2例分别于6个月及18个月经再次手术治愈。
3 讨论
3.1 诊断问题甲状腺癌术前确诊率目前仍然较低,尤其是分化型,其主要原因是对此型生物学特性缺乏知识,且术前辅助诊断手段较少,目前主要依靠下列检查。
3.1.1 同位素闪烁显像据甲状腺吸收同位素的能力,分为冷、温、热结节,20%~30%冷结节为恶性,温结节为恶性者占4%~8%[2],而冷结节有时为胶性结节,腺瘤出血或囊性变,以及无功能的滤泡状腺瘤或某些甲状腺炎。
温结节不能排除癌,冷结节要考虑癌,应结合临床分析。
3.1.2 X线检查X线检查在肿块较大时有一定意义,了解肿块位置、范围以及是否扩展到胸骨后,气管受压、移位情况。
有资料提示,甲状腺癌的钙化影阳性率为50%,其影像呈散片云雾状砂粒状钙化影,常为乳头状癌的特征。
而腺瘤者为21.5%,常有较清楚的界
限。
CT淋巴管道显影价格昂贵,操作繁琐,价值不肯定。
3.1.3 超声检查+细针穿刺活检早期甲状腺肿瘤约半数在临床上不能触及。
超声能检出0.5 cm的囊肿,其正确率80%~90%。
而且在超声定位基础上再做细针穿刺活检,其诊断正确率或与手术相符率达95%以上。
假阳性率0.9%,假阴性率1.9%。
穿刺活检是否有引起癌症扩散的危险仍尚未定论。
本组65例中30例行超声+细束针穿刺活检,与术中术后病理诊断证实,符合率86.7%,对甲状腺结节提倡常规行此项检查。
3.1.4 病检确诊目前对甲状腺肿瘤明确诊断的最后手段,仍为手术时的冰冻切片、术后石蜡切片,病理检查不仅可以确定恶性,而且可确定其病理类型,为选定正确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本组65例常规行术中冰冻切片及术后石蜡切片确诊。
本组术前确诊率40.0%,造成术前低确诊率的原因,除受甲状腺癌本身生物学特性及术前无特异诊断手段制约外,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1)对病史及体检中发现的重要线索,在鉴别诊断中的价值认识不足;(2)对甲状腺癌的生物学行为及发病率在临床的地位缺乏警惕;(3)对甲状腺肿块的病理过程或文献中诸如“囊性结节为良性”、“多发结节无恶性”等尚无定论的观点缺乏动态和全面的分析;文献报道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乳头状癌发生率为7.5%~13.0%。
(4)对非特异性诊断措施如超声、同位素扫描等缺乏与临床结合的综合判断。
虽然大多数甲状腺癌为“冷结节”,但分化好的甲状腺癌可以摄取同位素而表现为“温结节”。
有学者报道单个结节恶变率为8.9%,多发结节恶变率
为3.5%[1],尽管甲状腺癌缺乏典型的症状和体征,但只要详细询问病史及肿块进展情况,仔细检查肿块的质地、活动度、表面性质,周界以及有无声嘶、霍纳征,尤其是有无淋巴结转移更具临床价值。
本组59例有淋巴结转移(占90.8%),因此,我们认为有下列情况:(1)非地甲病流行区,患者出现甲状腺单发结节无家族史及颈部放疗史;(2)结节在近期生长较快、质硬、固定、形态不规则,不随吞咽活动;(3)同侧有肿大质硬的淋巴结;(4)有喉返及颈交感受压表现,要高度疑及恶性,应仔细询问肿块进展情况及检查肿块,常规行超声+细针穿刺活检,如仍有疑似则均应术中快速冰冻切片确定性质以选择正确的手术方式。
甲状腺乳头状癌发生淋巴转移率约为7%~15%,日后出现淋巴转移再次手术并无困难。
3.2 术式选择对甲状腺癌的外科治疗,有学者认为预防性颈淋巴清除,并不能提高生存率,待临床发现有淋巴结转移再手术也不影响预后,盲目扩大根治,喉返神经、甲状旁腺的损伤几率增加其处理较之癌复发更为困难,一般不主张做颈淋巴结清除[2]。
由于甲状腺癌术前确诊困难,再次手术相对较多,应根据肿瘤的病理分型、分期、年龄、健康状况及肿瘤生长部位,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危险性[2],确定手术原则与方式。
我们认为:甲状腺乳头状癌低危组癌肿侵犯一叶,对侧叶正常,行一叶全切+峡部切除,或患侧腺叶+峡部+对侧腺叶大部切除,侵犯两叶或手术探查时发现对侧亦有结节,或头颈部有放疗史的甲状腺癌,宜行甲状腺全切。
乳头状癌或近全切除,如为隐性癌或腺叶内癌行包括峡部的腺叶切除,高危组则行甲状腺全切除,或较
轻的一侧行近全切除。
体积小、包膜完整的滤泡状癌手术原则按乳头状癌处理,浸润型滤泡状癌仅有轻度包膜侵犯行腺叶切除加峡部切除,一般不做预防性淋巴清扫,对恶性程度较高浸润型的滤泡状癌则行患侧叶全切加对侧叶近全切除,有颈淋巴结转移时,行功能性颈清扫或行改良根治术及根治切除术。
近年随着对甲状腺癌认识的逐渐深入及美容要求的提高,我们对于乳头状癌Ⅲ期及滤泡状癌有转移者均采用改良性根治及“五保留”的改良根治术(在改良根治基础上再保留肩甲舌骨肌及颈外静脉),对于髓样癌,亦按上述原则处理,而对于未分化癌一经确诊,有条件者即应行全颈大野放疗,待肿瘤缩小或退化后再做甲状腺全切加同侧颈清扫,再加术后放、化疗,一般不做单纯手术治疗。
【参考文献】
1 钱礼.现代普通外科.杭州:浙江科技出版社,1993,20-24.
2 刘永雄,张浩.我国甲状腺癌外科治疗现状.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7,(10):763-765.
3 马东白.甲状腺外科进展.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0,1(2):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