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癌外科治疗的回顾性分析

合集下载

甲状腺癌外科治疗的现状及趋势

甲状腺癌外科治疗的现状及趋势
术后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15.7%,喉返神经损伤3.5%
●微灶癌的临床意义有待进一步观察研究 ●分化性癌退行分化的几率有待观察 ●是否可以用药物替代全部甲状腺功能尚无结论 ●近全甲状腺切除的概念比较模糊
保留的量及部位没有明确规定 只能视局部情况和个人经验而定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4
小结
对于单侧原发癌的切除范围 ●甲状腺或近全甲状腺全切除 ●患侧腺叶加峡部切除 ●患侧腺叶加峡部切除 三种术式各有利弊,均是可接受的手术
DeLellis RA, et al.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classification of tumours:
pathology and genetics of tumours of endocrine organs. Lyon: IARC Press,
2004:51
每一种术式均有理论及大样本的回顾性研究支持 ●患侧腺叶加峡部切除
公认的最起码的腺体切除范围 ●目前多数人主张:
患侧腺叶加峡部切除适用于包膜内或腺体内型低危组患者
.
5
患侧腺叶加峡部切除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
●优点及支持的依据: 1.术后对侧复发率低
李树玲等1.3%,陈福进等0.8%,马向东等0.75%
2.并发症少 3.大多数残留灶可长年处在隐匿状态,复发再手术率<4% 4.对侧出现癌再手术无困难,并发症不高、预后不受影响 5.远期疗效与更大范围的手术相比无统计学差异
.
11
甲状腺全切或近全切除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
●优点及支持的依据:
5.可避免再次手术及其弊端
6.可改善病人生存期,降低病死率和复发率以及远处转移率
●一组随访30年的病例 甲状腺全切或近全切与一侧全切加对侧次全切除相比

33例甲状腺髓样癌外科治疗的临床研究_马世红

33例甲状腺髓样癌外科治疗的临床研究_马世红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 般 资 料。 收 集 自 1995 年 1 月 ~ 2010 年 12 月就诊于甘肃省肿瘤医院的 38 例甲状腺髓样癌病例, 剔除 5 例(1 例就诊时骨转移,2 例肺转移,2 例失访)。 全组有效入组 MTC 病例 33 例,男性 21 例,女性 12 例,年龄 21 ~ 74 岁,中位年龄 40 岁。其中以“发 现颈部肿块 **”为主诉就诊 23 例,而以“体检发现 甲状腺结节合并侧颈淋巴结肿大”10 例,甲状腺原 发灶肿瘤直径 2.0 ~ 20.0 cm,中位直径 8.0 cm。伴 程度不同的吞咽不适和 / 或呼吸困难和 / 或声音嘶哑 5 例,同时伴有颜面部潮红、骨痛和腹泻等症状 5 例。 合并甲状腺乳头状癌 1 例,合并甲状腺滤泡状癌 1 例。 所有病例均在术前测定血清基础降钙素及激发后降
钙素,常规行颈部及甲状腺彩超,对可疑甲状腺结节
和肿大颈部淋巴结行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表 1)。 表 1 33 例甲状腺髓样癌患者临床资料 .
临床资料
【基金项目】2013年兰州市第三批科技计划项目(2013-3-38) 作者单位:甘肃省肿瘤医院头颈肿瘤外科(马世红,刘勤江), 甘肃 兰州 730050;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第五人民医院耳鼻喉 科(张玉丽),浙江 杭州 31主任医师,主要从事甲状腺 癌的临床与基础研究(Email:msh081208@) 通讯作者:刘勤江(E-mail:liuq j99@)
are the prognostic factors of medullary thyroid carcinoma, it is a good prognostic factor that patients with less than 45 years old.The age is the only independent prognostic factor. [Key word] Medullary thyroid carcinoma: Clinical effect: Prognositic factors: Surgical treatment: Follow-Up

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外科手术治疗分析

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外科手术治疗分析

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外科手术治疗分析作者:孙志强来源:《中外医疗》2013年第03期[摘要]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

方法对该院收治的65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不同患者行患侧腺叶及峡部切除,对侧部分切除+一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全甲状腺切除+一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功能性颈部淋巴结清扫术。

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

但出现手术并发症者6例(暂时性声音嘶哑2例,呛咳、误咽1例,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减低3例)。

随访1~4年后,5例复发。

结论手术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并发症较少,4年复发率低,治疗效果良好。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外科[中图分类号] R73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3)01(c)-0010-02甲状腺乳头状癌是甲状腺癌最常见的肿瘤,约占甲状腺癌的90%,恶性度也最轻。

多发于儿童或40岁以后女性。

病理改变肉眼下肿瘤一般呈圆形,无包膜,质地较硬,切面灰白,部分病例有囊形成,囊内可见乳头。

镜下乳头分枝多,乳头中心有纤维血管间质,间质内有砂粒体[1]。

据资料统计,手术如包膜完整而无转移者,寿限正常。

如有血管侵犯,则1/3患者约有10年存活率[2]。

现为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的诊断要点,手术方式及临床疗效。

对该院2009年2月—2011年2月收治的65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诊断:该院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诊断主要是应用彩超①形态:形态多样,边缘不清,无包膜,常有鳞化,可有伪足,部分病例有囊形成,囊内可见乳头。

②有砂粒样钙化:甲状腺乳头状癌往往发生砂粒样钙化。

③血流信号丰富,呈高速高阻特征:由于肿瘤生长较快,新生血管薄。

故甲状腺乳头状癌区有相对丰富和高速的动脉血供。

④以低回声为主。

收治的65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中男12例,女53例,年龄39~68岁。

甲状腺癌诊断、治疗及预后因素的分析

甲状腺癌诊断、治疗及预后因素的分析
医护论 坛
21 1 第8第4 0 年2 1 3 1 月 卷 期
甲状腺癌诊 断、 治疗及预 后因素 的分析
李 卫 东 , 刘冬梅 , 洪芹 , 建磊 , 何 苑 王景 阳 1河北 省 沧州 市 人 民 医院普 外 科 , 北 沧州 . 河
院肿 瘤科 , 河北 沧 州
0 1 0 ; . 省 沧 县 医院 内分 泌科 , 北 沧县 6 0 0 2河北 河
断 、 疗 及 预后 因素进 行 了探 讨 , 治 现报 道 如下 :
1资 料 与 方 法
志物闭 。 1 . . 3影像 学检 查 影 像学 的检 查方 法 很 多 , 2 主要 包 括 颈 部 B
超 检 查 、 T检 查 、 I C MR 检查 、 素 显像 、 核 甲状腺 细针 吸 取 细胞
wa 3 1 ,mut ait ay i:sa e e d r g , u gc lweet ef cosr s e t eyt f c h r g o i.Co l s9 .% lv raea l ss tg ,g n e,a e s r ia r h a tr ep ci l o af tte p o ss i n v e n ncu- so in:Sa e g ,s r ia p r a h i n id p n e tp o n si a tr e e dn n t e c aa trsis o ain swi tg ,a e u gc a p o c sa n e e d n r g o tc fco ,d p n ig o h h ceit fp t t t l r c e h a s sme to r g otc fcos t pi z ee t n o r ame to t n ,t e rg tt b an a ra o a l u gc ln s e s n fp o n si a tr o o tmie s lci fte t n p i s h ih o o ti e s n b e s r ia p a . o o l Cor c ugc p o c a mp o et es ria aea d i rv rg o i. re ts r ia a pra h C i rv h u vv rt n mp o ep o ss l n l n

双侧甲状腺癌30例外科治疗分析

双侧甲状腺癌30例外科治疗分析
12 治疗方法 . 双侧 甲状腺全切除术 3 例 , 中 8例行单侧 0 其 功能性 颈淋 巴结清 扫术 , 4例行 双侧功能性颈 淋巴结清扫术 。
要将其 分支完全结扎 , 注意保 留其细小终末分支 , 以保 留甲状
辅助治疗全部病例术后均常规 给予 口服左旋 甲状腺素钠作 为
激素替代治疗 , 调整剂量至促甲状 腺激 素( S 为正常低限。 T H)
腺是双侧 甲状腺全切除术的关键 。在 甲状腺全切除术 中, 甲状
旁腺 的保护尤为重要 , 个 甲状旁腺保 留 2个 甲状 旁腺 的功能 4 就能维持 。稽 庆海 等 认 为术 中尽可 能辨 认 甲状旁 腺是 关 键 。上极的甲状旁腺 的位置 比较 固定 , 也容易辨认 , 笔者一 般 刻意保留上极 的 2个 甲状旁腺 , 采取脱帽子 的方式保留上极 的 甲状旁腺 。在行双侧 甲状腺 全切 除时 , 紧贴 固有筋膜分离 甲 应
月内均恢复 。随访情况 :0例均获 随访 1~1 , 3 1年 随访 内容包
喉返神经的保护 , 在双侧 甲状腺切除时尤其是颈清扫术中
尤为重要 , 笔者认 为术 中常规暴 露并 保护喉返神经 , 再行 甲状 腺 叶切 除是避免喉返神经损 伤的关键 。本组全 部病 例予 以常 规暴露喉返神经术中均未 出现喉返神经损伤 , 喉返神经入喉平 面常为 甲状腺侧 韧带 固定于气管和环状 软骨 的侧方 , 此处组织
关 于颈部淋 巴结的处理 问题 : 双侧 甲状 腺癌颈 l 2淋 巴结
清扫术 的选择 , 有些学者主张 常规行双侧颈淋 巴结清扫术 。 笔者认为对于术前 发现淋 巴结肿大 , 考虑为淋巴结转移者行颈
淋 巴结清扫术是必 要 的, 目前 多主 张行功 能性颈 淋巴结清 扫 术, 以免造成术后颈部畸形 、 活动障碍及颅 内并发症 ; 而对临床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甲状腺癌的外科治疗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甲状腺癌的外科治疗
【 关键 字】 原发性 甲状腺 功能亢进 ; 甲状腺 癌 ; 外科治疗 ; 术后 并发症 ’
[ 中图分 类号】R 7 3 6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 号】1 6 7 4 — 0 7 4 2 ( 2 0 1 3 ) 0 7 ( a ) 一 0 0 8 4 — 0 2 者 给予 甲状腺 素片抑制 治疗 , 每天 8 0 — 1 2 0 m g / d , 并定期 做好 颈
表2 6 0例 患者 手术情 况分析
术 前经 超声检查 的 4 2 例提 示结 节患 者 以及术 中发现 的 4
例 甲状 腺结节患 者均行结 节所在 腺叶 的全 切除治疗 。 或者 行包 括腺叶 的大部分切 除治疗 , 术 中行快速 冰冻 病理检查 , 对诊断为 原发性 甲亢合并 甲状腺 癌的患者行患侧腺 叶全切 除、 峡部切 除、 对侧腺叶次全切除治疗 , 同时进行颈前 中央区的淋巴结 清扫。最 后, 分离牵引结节所在侧 的胸 锁乳 突肌 , 将胸锁乳 突肌部位 和颈 部大血管旁 的疏松组织清除 。 其中 1 4例术中诊 断为原发性 甲亢 的患者行 甲状腺 次全切除治疗 ,术后经石蜡病理诊 断为原发性 甲亢合并 甲状 腺微 小癌 ,有 8例患者术后 1 ~ 2 周 内进行 2次手 人选 患者 中 4例失 去联系为或 随访 . 对 其余 5 6例患者进行 6 ~ 6 5 个 月 的随访 , 平均 5 0个月 的随访 , 均未见 甲亢或 甲状腺癌 的复发或转移。对 6 例拒绝进行二次手术患者的随访 中, 未见 甲
日固
… …
临床医学
原发性 甲状腺功能 亢进 合并 甲状腺癌 的外科治疗
宝福 洲 邓 修 平 彭 守兴
云南省红河州第三人 民医院肿瘤外科 , 云南红河

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外科手术治疗分析

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外科手术治疗分析

甲状腺乳头状癌是甲状腺癌最常见的肿瘤,约占甲状腺癌的90%,恶性度也最轻。

多发于儿童或40岁以后女性。

病理改变肉眼下肿瘤一般呈圆形,无包膜,质地较硬,切面灰白,部分病例有囊形成,囊内可见乳头。

镜下乳头分枝多,乳头中心有纤维血管间质,间质内有砂粒体[1]。

据资料统计,手术如包膜完整而无转移者,寿限正常。

如有血管侵犯,则1/3患者约有10年存活率[2]。

现为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的诊断要点,手术方式及临床疗效。

对该院2009年2月—2011年2月收治的65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诊断:该院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诊断主要是应用彩超①形态:形态多样,边缘不清,无包膜,常有鳞化,可有伪足,部分病例有囊形成,囊内可见乳头。

②有砂粒样钙化:甲状腺乳头状癌往往发生砂粒样钙化。

③血流信号丰富,呈高速高阻特征:由于肿瘤生长较快,新生血管薄。

故甲状腺乳头状癌区有相对丰富和高速的动脉血供。

④以低回声为主。

收治的65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中男12例,女53例,年龄39~68岁。

对所有患者进行彩超检查,其中42例为单发实性占位,20例为多发实性占位,囊实性占位3例。

按国际甲状腺癌TNM分期(1987),Ⅰ期43例,Ⅱ期20例,Ⅲ期2例,Ⅳ期0例。

1.2方法1.2.1麻醉采用气管插管全麻。

1.2.2手术治疗在颈前进行手术切开,沿着皮纹方向做一个圆弧形切口。

用手术刀分离上下的皮瓣。

暴露颈前肌群及胸锁乳突肌。

待患侧切口端达到胸锁乳突肌前缘,再游离颈前肌群。

以此暴露肿瘤。

此时应严密观察肿块的大小、数量、活动度及是否侵犯周围组织,同时应观察淋巴结肿大情况。

手术从腺体外侧开始,游离气管及其周围组织,游离过程中结扎患侧甲状腺上动脉,防止术中出血。

将腺体向甲状腺固有筋膜分离,分离过程中保护甲状旁腺,防止手术过程中误伤。

在游离至气管时,先分离出喉返神经及其周围血管,由于其在入喉处血管丰富较细,不易止血,因此应避免该处血管的损坏。

甲状腺癌手术治疗69例临床分析

甲状腺癌手术治疗69例临床分析

【 e od】 Ty i cne; ug a ta et Cicl nl i Pons K yw rs hrd acr Srclr t n; li a s ; r oi o i e m n aa ys g s
甲状 腺 癌 是 一 种 预 后 较 好 的恶 性 肿 瘤 , 术 治 疗 是 整 手
6 9例外科经 验 , 体如下 。 具
1 临 床 资 料
11 一般 资 料 .
例术 中快 速冰冻切 片报 告为 良性肿瘤 仅行单侧腺 体次全切
除, 术后病理检查 为甲状腺乳头状癌而行二次癌 根治术。 9 6 例中 6 5例为分化 型癌 , 中肿瘤单 发 , 其 且直径 ≤1c 未侵 m, 犯 甲状 腺包膜 的微小 癌肿 , 前和术 中未 发现 淋 巴结转 移 术
LuS i n ,f n i sn. e ate tfS rey h hi si rdtn lC i s Meiie i h og l gXa o g D p r n o ugr ,Z u a Ho t o Taio a hn e dc y a o m pa f l i e n
我 院从 19 9 8年 1 ~ 0 1 8月 1 月 21 年 2年问共 收治 甲状
者 , 6例 , 行单侧 甲状 腺加 峡部 切 除。直 径大 于 1a 共 仅 m
t Au 2 1 6 p t n s i t y o d c n e w o n e w n s r i a t a me t e e n l z d o g 0 9 a i t w t h r i a c r h u d r e t u g c l r t n w r a a y e 1, e h e
例 病人合并 喉返神经 损伤 , 71 2 患者 甲状 腺旁 腺损 伤 , 占 . %; 例 出现 低钙综 合症 , 1 5 1 例 占 . %;2 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甲状腺癌外科治疗的回顾性分析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癌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和治疗,为进一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提供新的资料和思路。

方法对32例甲状腺癌手术治疗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患侧腺叶全切除2例(6.25%),患侧腺叶全切除+峡部切除2例(6.25% ),患侧腺叶全切+峡部切除+对侧腺叶次全切除3例(9.38%)。

根治切除8例(25%);改良根治切除17例(53.13%),其中,五保留改良根治切除3例(9.38%);无手术死亡,治愈30例(93.75%),发生并发症6例(18.75%);甲状腺癌总体1、3、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92.86%、85.71%。

结论肿瘤的部位、术中冷冻快速切片、临床分期、术前B超等决定原发灶的手术方式。

影响甲状腺癌预后的因素有:性别、年龄、肿瘤大小、侵犯甲状腺外膜、临床病理分期。

【关键词】甲状腺癌手术治疗生存率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占全身恶性肿瘤的0.2%(男性)~1%(女性) [1],其中以甲状腺乳头状腺癌和甲状腺滤泡状腺癌为多见,约占80%[2]。

因与较常见的甲状腺结节难以鉴别,故在外科处理上较为棘手。

我们自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收治均经病理症实的甲状腺癌32例,现就外科治疗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04年1月~2009年12月我院共收治甲状腺癌32例,男9例(28.13%),女23例(71.87%)。

男女比例为1:2.56。

年龄15~73岁,平均40.53岁,31~50岁为高发年龄。

均手术治疗并经病理确诊。

1.2 临床表现病史6天~5年,平均2.8年。

病史<1年13(40.63%),l~10年16例(50%),>10年3例(6.25%)。

患者均以甲状腺结节入院,经B超检查证实单发结节18例,双发结节5例,多发结节9例,钙化14例,沙砾样钙化2例。

首发症状多为颈前肿物,伴声嘶3例,伴颈前胀痛2例,伴吞咽不适1例,伴甲亢症状1例;体检发现1例。

所有病例术后石蜡切片均证实为甲状腺癌。

1.3 手术方式患侧腺叶全切除2例(6.25%),患侧腺叶全切除+峡部切除2例(6.25%),患侧腺叶全切+峡部切除+对侧腺叶次全切除3例(9.38%)。

根治切除8例(25%);改良根治切除17例(53.13%),其中,五保留改良根治切除3例(9.38%)。

2 结果2.1 病理情况本组病理诊断为乳头状癌21例,滤泡状癌7例,髓样癌3例,未分化癌1例(详见表1)。

32例中25例有淋巴转移(78.13%),气管瘤有淋巴转移者占53.13%,颈内静脉周围转移者占40.63%,颈后三角淋巴转移者占21.88%。

本院临床诊断的病理符合率为40.63%。

病理分期(按中国抗癌协会采纳的UICC的TNM分期2002年第六版)I期16例(50.0%),Ⅱ期14例(43.75%),Ⅲ期1例(3.13%),IV期1例(3.13%)。

表1 32例甲状腺癌的年龄和病理类型分布2.2 手术并发症本组病例无手术死亡,治愈30例(93.75%),发生并发症6例(18.75%),主要有一过性声嘶1例(3.13%),永久性声嘶2例(6.25%),暂时性抽搐1例(3.13%),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2例(6.25%)。

2.3 术后激素抑制治疗术后口服甲状腺片40~80 mg/d或左旋甲状腺素片50~150μg/d,复查时视血清中T3、T4及TSH水平加以调整,维持T3、T4于正常水平线,而TSH水平<0.01 mmol/L。

2.4 随访随访患者28例,随访率为87.5%。

随访期1~5年,平均随访32个月,其总体1、3、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92.86%、85.71%。

其中乳头状癌19例,滤泡状癌6例,髓样癌2例,未分化癌1例。

乳头状癌中有3例术后复发实施再次手术治愈;滤泡状癌中有2例死于远处转移;髓样癌中有1例死于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未分化癌1例生存期限为1年2个月。

本组就影响术后生存的可能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这些因素包括性别、年龄、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侵犯甲状腺外被膜、手术方式、临床病理分期等。

结果提示性别、年龄、肿瘤大小、侵犯甲状腺外被膜、临床病理分期显著的影响甲状腺癌的预后(P<0.05),而淋巴结转移、手术方式对预后无显著影响(P>0.05)。

3 讨论3.1 甲状腺癌的诊断甲状腺癌占甲状腺疾病的5.0%[3]。

近年来,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临床上常见的分化型甲状腺癌又多缺乏典型的症状和体征,因此确诊存在很大的困难,各种检查方法如x线、B超、CT、MRI或核素扫描等在甲状腺癌的诊断上均无特异性,而有创的检查方法如粗针穿刺活检,可能造成血肿,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又存在较高的假阴性率,为提高诊断的准确性,我们认为临床上有以下情况时应高度警惕甲状腺癌:甲状腺单发结节短期增大迅速,伴随声嘶等症状,甲状腺结节质地硬,活动度差者,超声检查低回声不均质肿物,沙粒样钙化,无包膜,血运丰富,颈部有淋巴结肿大者,甲状腺核素扫描为冷结节者,对所有可疑患者均应行术中送快速冰冻切片或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可减少误诊率,提高阳性率[4]。

3.2 关于甲状腺癌的误诊甲状腺癌的误诊原因主要有:甲状腺癌发病率较低,临床医师认识不足,忽略病史及体格检查,分化型甲状腺癌多生长缓慢,病程似良性病变,不易引起医生重视,忽视了甲状腺癌常与甲状腺良性疾病共存的临床现象,当甲状腺癌合并良性疾病时,习惯用一种疾病解释,忽略进一步检查,B超或甲状腺扫描对诊断甲状腺微小癌灶特异性及准确性较差,对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操作不熟练、方法不正确、送检标本不符合要求,在术前误诊的患者,如能在术中及时纠正诊断,也可显著降低误诊率,使患者免受二次手术带来的身心痛苦及经济损失,但是术中冰冻病理切片检查存在较高的假阴性率,文献报道可高达29.8%[5],也是导致误诊率增高的原因,应向患者交待清楚,本院患者术中快速冰冻检查尚未出现误诊情况。

3.3 术式选择对甲状腺癌的外科治疗,有学者认为预防性颈淋巴清除,并不能提高生存率,待临床发现有淋巴结转移再手术也不影响预后,肓目扩大根治,喉返神经、甲状旁腺的损伤几率增加其处理较之癌复发更为困难,一般不主张做颈淋巴结清除[6]。

由于甲状腺癌术前确诊困难,再次手术相对较多,应根据肿瘤的病理分型、分期、年龄、健康状况及肿瘤生长部位,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危险性,确定手术原则与方式。

我们认为:甲状腺乳头状癌低危组癌肿侵犯一叶,对侧叶正常,行一叶全切+峡部切除,或患侧腺叶+峡部+对侧腺叶大部切除,侵犯两叶或手术探查时发现对侧亦有结节,或头颈部有放疗史的甲状腺癌,宜行甲状腺全切。

乳头状癌或近全切除,如为隐性癌或腺叶内癌行包括峡部的腺叶切除,高危组则行甲状腺全切除,或较轻的一侧行近全切除。

体积小、包膜完整的滤泡状癌手术原则按乳头状癌处理,浸润型滤泡状癌仅有轻度包膜侵犯行腺叶切除加峡部切除,一般不做预防性淋巴清扫,对恶性程度较高浸润型的滤泡状癌则行患侧叶全切加对侧叶近全切除,有颈淋巴结转移时,行功能性颈清扫或行改良根治术及根治切除术。

近年随着对甲状腺癌认识的逐渐深入及美容要求的提高,我们对于乳头状癌Ⅲ期及滤泡状癌有转移者均采用改良性根治及“五保留”的改良根治术(在改良根治基础上再保留肩甲舌骨肌及颈外静脉),对于髓样癌,亦按上述原则处理,而对于未分化癌一经确诊,有条件者即应行全颈大野放疗,待肿瘤缩小或退化后再做甲状腺全切加同侧颈清扫,再加术后放、化疗,一般不做单纯手术治疗。

3.4 甲状腺癌术后并发症的防治长期的肿瘤压迫,可导致气管软化,长时间的全麻插管对气管的刺激,手术后可气管塌陷或气管痉挛、喉头水肿,对高危病人术前床旁备气管切开包,术后常规应用糖皮质激素,一旦出现呼吸困难及血氧下降、窒息,值班医生应注意检查呼吸道情况,头过伸位,大流量面罩吸氧,必要时立即行气管切开术;术后紧急大出血需当即使用身边可用工具(即使是非无菌器械)打开切口止血,确保呼吸道通畅,新鲜活动性出血量较多时需回手术室止血;因右侧淋巴导管细小,右颈清少有乳糜瘘发生,左侧静脉角处需行软组织的缝扎,可预防乳糜瘘发生;甲状腺癌患者术前需行间接喉镜检查了解声带活动情况,术中细致的喉返解剖可预防喉返神经的损伤;双侧甲状腺癌切除时,尽量保留病变相对轻侧的上极,可预防甲状旁腺的损伤。

3.5 甲状腺癌的预后大多数甲状腺癌的恶性程度较低,预后较好,尤其是分化型甲状腺癌,10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

Clark等l4J报道预后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①年龄,年龄>45岁预后较差;②性别,男性比女性预后差;③肿瘤大小,肿瘤较大的预后差;④侵犯甲状腺外膜预后差;⑤有淋巴结转移预后差;⑥病期的早晚,Ⅲ、Ⅳ期者预后较差。

参考文献[1]李迅庚,田兴松,刘奇,主编.甲状腺癌手术[M].实用甲状腺外科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75—79.[2]刘经祖.甲状腺癌的手术治疗[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4,24(10):579-580.[3]屠规益.现代头颈肿瘤外科学[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646—674.[4]Krishna Murthy S,Bedidg,Carawynp.Utrasoundguidedfineneedle aspiration biopsy of the thyroid bed[J].Cancer,2001,93(:3):199—205.[5]Gillenwater,Goende~H.Surgical management of laryngoacheal and esophageal involvement by locally advancedthyroid cancer[J].Semin Sutg Oncol,1999,16(1):19—29.[6]刘永雄,张浩.我国甲状腺癌外科治疗现状[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7,(10):763-76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