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部编本二年级上册《树之歌》课文原文
部编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树之歌》

读一读,记一记。
pāo
泡桐
白桦 云杉
.
翠柏
读一读,记一记。
桂花 枫叶 松子 白果
.
读一读,想想它们的意思。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比喻要使小树成为木料需要很长 的时间。而培养一个人才则需要更多 的时间,是个长久之计,并且十分不 容易。因此,这句话寓意着国家、民 族、家庭只有做好人的培育,才能得 以接续、繁衍、传承。古人云:江山 代有后人出,一代新人换旧人。这样 人类才能永续繁衍、生生不息。
识字
2 树之歌
.
树在我们的身边随处可见, 是我们人类的朋友,你们认识身 边的哪些大树呢?你知道哪些关 于它们的知识呢?
.
.
.
.
.
树之歌
杨树高,榕树壮, 梧桐树叶像手掌。 枫树秋天叶儿红, 松柏四季披绿装。 木棉喜暖在南方, 桦树耐寒守北疆。 银杏水杉活化石, 金桂开花满院香。
.
读一读
yánɡ
书写指导:竖为垂露竖,右边 是七不要写成匕。
.
guì
桂
音序:G 部首:木 结构:左右
组词:金桂 桂花
书写指导:左窄右宽,右边是 土不要写成士。
.
杨松桐 杉桂枫
我发现上面的字都与______有关,我 还知道这样的字有______、______。
.
辨字组词 杨( 杨树 ) 场( 广场 ) 桂( 金桂 ) 挂( 挂起 )
杨树
mián
木棉
wú tónɡ fēnɡ
梧桐 枫树
shān huà
水杉 化石
sōnɡ bǎi
松柏
ɡuì
金桂
.
读一读
wú tónɡ zhǎnɡ fēnɡ
部编版小学语文《树之歌》课文原文及赏析

部编版小学语文《树之歌》课文原文及赏析
《树之歌》课文原文:
杨树高,榕树壮,
梧桐树叶像手掌。
石榴开花红似火,
桂树开花十里香。
梅树耐寒独自开,
松柏四季披绿装。
槐树结荚如串串,
枫树秋来叶儿红。
苹果树上结苹果,
梨树结果甜又黄。
栗子树下落栗子,
核桃树上挂核桃。
各种树儿都有用,
绿化环境不能忘。
赏析:
《树之歌》是一篇部编版小学语文课文,以诗歌的形式描绘了各种树木的特性和风貌。
课文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让孩子们在学习中了解和认识不同的树木,同时寓教于乐,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课文首先列举了杨树、榕树、梧桐树等常见的树木,通过比喻和拟人的手法,使孩子们能够直观地理解这些树木的特点。
例如,“杨树高,榕树壮,梧桐树叶像手掌”,这样的描述既形象又生动,让孩子们能够轻松记忆。
接着,课文介绍了石榴树、桂花树、梅树、松柏、槐树、枫树等具有特定季节特征或特性的树木,如“石榴开花红似火,桂树开花十里香”,“梅树耐寒独自开,松柏四季披绿装”。
这些描述不仅能够让孩子们了解树木的生长习性,也让他们感受到大自然的丰富多彩和生命的奇妙。
最后,课文提到了一些果树,如苹果树、梨树、栗子树、核桃树等,强调了树木的实用价值,并提醒孩子们要珍惜和保护环境。
总的来说,《树之歌》这篇课文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富有诗意的表达,让孩子们在学习中领略到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同时也引导他们关注和爱护环境,具有很高的教育意义。
二年级课文《树之歌》

二年级课文《树之歌》时光飞逝,岁月如梭,已经十年没有回到童年。
今日,我不由自主地想起了那些美好的日子。
小学时候,放学回家路上,林荫路旁,一棵棵大树伴随着我,它们在湛蓝的天空下摇曳生姿,像一首优美的歌曲,回响在我的耳中。
树,它们被赋予了神奇的眷顾。
它们在漫长的岁月中,承受着沧海桑田的改变,仍旧满足地给大地以绿色。
一颗颗树,低着头缓慢地生长,不放弃希望。
在六年级的时候,我进入了一所新的学校。
那里的树都比我原来的学校大得多,每一棵都有一颗粗壮的树身,像一只巨大的巨人,拥抱着我们每一个人。
而且,正在进行建设的时候,它们将自己紧紧地抓在土地上,以便不把它们破坏掉,坚持自己的园林美学,争取在未来的美好的校园中获得一席之地。
也许,这些大树他们早已经把它们的根扎扎实实地扎在地上,但他们仍然不屈不挠,让凛冽的寒风也无法冻住它们的心灵。
而一路上的风,也带着温柔的乐声,让我们心与心的距离更近。
在我忆述这些事情的时候,我不由地想起了《树之歌》。
我们那时候跟随着老师,走进教室,朝着那片绿荫行至。
绿叶彼此互相依偎,拥抱着我们每一个人,让我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温暖。
老师把班级的人围成了一个小圈子,我们伸出双臂,看着那棵大树,从它叶子上听见了它的歌唱:“我们把爱付与这棵大树,他把它把它的温暖反给我们;照耀着他温柔的微笑,像一张温暖的照片。
”听着这棵大树的歌,我忍不住泪水涌出。
我知道,这棵大树是在教导我们:把爱付与大自然,大自然就会给予你美好的回报。
现在,十年时光过去,我回到这里,发现它们依旧在这里摇曳,我的心放慢了节奏,像读着一首老歌,它们把绿色的温暖留给了我们。
每次看到树木,我都会想起那些美好的回忆,在我心中,它们永远是最美的歌曲!。
最新人教版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树之歌》优秀教学课件

huà s h ù n à i hán shǒu b ě i jiāng
桦 树 耐 寒 守 北 疆。
y í n xìng shuǐ shān huó huà s h í
银 杏 水 杉 活 化 石。
j ī n g u ì k ā i huā mǎn yuàn xiāng
金 桂 开 花 满 院 香。
① ② ③ ④
梧 桐 树 叶 像 手 掌。
fēng s h ù q i ū tiān y è e r hóng
枫 树 秋 天 叶 儿 红,
sōng b ǎ i s ì j ì p ī l ǜ zhuāng
松 柏 四 季 披 绿 装。
m ù mián x ǐ nuǎn z à i nán fāng
木 棉 喜 暖 在 南 方,
用手把它挂,女孩玩娃娃。 人好成佳话,木到开桂花。
学习方法指导
同学们,天道酬勤,一个人学习成绩的优劣取决于他 的学习能力,学习能力包括三个要素:
规范的学习行为; 良好的学习习惯; 有效的学习方法。
只要做好以上三点,相信你一定会成为学习的强者。
加油!加油!加油!
课后研讨
感谢各位同仁的积极参 与,望批评指正,提出您 的宝贵意见!
金桂开花满 院 香 。
1.教师范读,学生听读,圈画 课文中出现的树朋友。
2.学生借助拼音自读,难读的 字词多读几遍。
3.同桌互读,相互纠音。
shù z h ī g ē
树之歌
yáng s h ù gāo
róng s h ù zhuàng
杨 树 高 ,榕 树 壮 ,
w ú tóng s h ù y è xiàng shǒu zhǎng
yáng shù 杨树
《树之歌》二年级上册课文讲解

《树之歌》二年级上册课文讲解一、课文原文呈现杨树高,榕树壮,梧桐树叶像手掌。
枫树秋天叶儿红,松柏四季披绿装。
木棉喜暖在南方,桦树耐寒守北疆。
银杏水杉活化石,金桂开花满院香。
二、生字讲解1. “杨”•读音:yáng。
•部首:木。
•解释:一种树木,杨树树干挺直,生长速度快。
•造句:公路两旁种满了杨树。
•近义词:无(在小学二年级生字学习中,较难找到确切近义词)。
•反义词:无(同理)。
2. “榕”•读音:róng。
•部首:木。
•解释:榕树,大乔木,树冠大,枝叶茂盛。
•造句:那棵大榕树就像一把绿色的大伞。
•近义词:无。
•反义词:无。
三、词语理解1. “手掌”•这里把梧桐树叶比作手掌,是一种形象的比喻。
梧桐树叶形状像人的手掌,有几个分叉,这样的比喻可以让孩子们更直观地了解梧桐树叶的形状特点。
2. “活化石”•对于银杏和水杉被称为活化石,是因为它们是古老的树种,在地球上已经存在了很长时间,并且保留了许多古老植物的特征。
在很久很久以前就已经存在,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却依然存活至今。
四、句子赏析1. “杨树高,榕树壮,梧桐树叶像手掌。
”•这一句通过简洁的语言,分别描述了杨树的高大、榕树的粗壮和梧桐树叶的形状。
运用了对比和比喻的修辞手法,“高”“壮”是对杨树和榕树特征的直接描述,而“像手掌”则是形象地描绘梧桐树叶。
这种描写让孩子们能够快速地在脑海中构建出这些树的大致形象。
2. “枫树秋天叶儿红,松柏四季披绿装。
”•这一句写出了枫树和松柏的季节特点。
枫树在秋天叶子变红,给秋天增添了一抹艳丽的色彩;松柏则四季常青,“披绿装”把松柏拟人化,仿佛松柏像人一样穿着绿色的衣服,既生动又有趣。
五、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正确认读、书写课文中的生字词,如“杨、榕、梧、桐”等。
•理解课文中描写树木特点的语句,如“梧桐树叶像手掌”等。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通过课文的学习能够描述不同树木的特点。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够仿照课文的句式进行简单的创作,如“柳树枝条像长发”。
二年级语文上册树之歌课文

二年级语文上册树之歌课文杨树高,榕树壮,梧桐树叶像手掌。
枫树秋天叶儿红,松柏四季披绿装。
木棉喜暖在南方,桦树耐寒守北疆。
银杏水杉活化石,金桂开花满院香。
一、字词学习。
1. 会认字。
- 梧(wú):梧桐树。
可以通过组词“梧桐”来记忆。
- 桐(tóng):与“梧”字组成“梧桐”,是一种常见的树木。
- 枫(fēng):枫树,秋天叶子会变红,如“枫叶”。
- 松(sōng):松树,如“松鼠”就常生活在松树上。
- 柏(bǎi):柏树,松柏常常一起被提及,它们都是四季常青的树木。
- 棉(mián):木棉,“棉花”也是这个“棉”字。
- 杉(shān):水杉,一种古老的树种。
- 化(huà):化石,在“活化石”这个词里,“化”表示变成的意思。
- 桂(guì):金桂,桂花的一种,“桂树”开花很香。
2. 会写字。
- 杨:左右结构,左边是“木”,右边是“昜”。
书写时注意笔画顺序,共7笔。
- 壮:左右结构,左边是“丬”,右边是“士”。
可以通过“壮士”这个词来理解字义,有强壮的意思。
- 桐:左右结构,左边是“木”,右边是“同”,10笔。
- 枫:左右结构,左边是“木”,右边是“风”,8笔。
- 松:左右结构,左边是“木”,右边是“公”,8笔。
- 柏:左右结构,左边是“木”,右边是“白”,9笔。
- 棉:左右结构,左边是“木”,右边是“帛”,12笔。
- 杉:左右结构,左边是“木”,右边是“彡”,7笔。
- 化:左右结构,左边是“亻”,右边是“七”,4笔。
- 桂:左右结构,左边是“木”,右边是“圭”,10笔。
3. 多音字。
- 柏:- bǎi,如“柏树”。
- bó,如“柏林”(德国的一个城市名)。
二、句子理解。
1. “杨树高,榕树壮,梧桐树叶像手掌。
”- 这一句通过描述杨树的高大、榕树的茁壮,以及把梧桐树叶比作手掌,让我们对这三种树有了直观的印象。
可以引导学生观察杨树的高度、榕树的粗壮枝干,以及梧桐树叶的形状,用手比划出梧桐树叶的样子,加深理解。
树之歌 二年级课文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五课树之歌课文《树之歌》杨树高,榕树壮,梧桐树叶像手掌。
枫树秋天叶儿红,松柏四季披绿装。
木棉喜暖在南方,桦树耐寒守北疆。
银杏水杉活化石。
金桂开花满院香。
知识点:1、理解词语。
耐寒:经得起寒冷。
北疆:北方边疆。
化石:存留在岩石中的古生物遗体或遗迹。
2、句子解析。
(1)杨树高,榕树壮,梧桐树叶像手掌。
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梧桐树的叶子比作手掌,生动地写出了梧桐树叶的形状。
(2)木棉喜暖在南方,桦树耐寒守北疆。
写出了木棉和桦树生长的环境:木棉生长在南方,桦树生长在北疆。
(3)银杏水杉活化石,金桂开花满院香。
这是对偶句。
把银杏水杉比作活化石,金桂开花后,满院都是花香。
3、问题归纳。
(1)文中共介绍了几种树?请试着列出来。
按照课文出现的先后顺序,依次是:杨树、榕树、梧桐树、枫树、松树、柏树、木棉、桦树、银杏、水杉和金桂。
(2)枫树秋天叶儿红,松柏四季披绿装。
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从“红、绿”可以看出什么?“披”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松柏描写的非常形象。
“红,绿”两个词,使我们好像看到了秋天枫叶火红,松树、柏树一年四季常青的鲜艳色彩。
4、课文主题。
本文是一首儿歌,让我们通过学习儿歌,认识词语,并了解一些树木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无比喜爱之情。
课文简单明了地写了几种树的基本特点杨树:杨树长得很快,高大又挺拔,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华中,华北,西北,东北等广阔的地区榕树:它的树形非常特别,枝条上长的气生根,向下伸入土壤,形成新的树干叫支柱根。
榕树枝繁叶茂,树冠巨大。
它的支柱根和枝干交织在一起,一棵大榕树,就像一个稠密的丛林,可以说是独木成林,它主要分布在我国温暖湿润,阳光充足的南方。
梧桐树:是落叶乔木,叶子像手掌,木材比较轻但很坚韧,可以制造乐器等各种器具,种子可以吃,也可以榨油或者入药。
枫树:是落叶乔木,叶子在秋季变成红色,枫叶色泽绚烂,形态别致优美,可以制作书签,标本等等。
有些地区还用枫叶做糯米饭,是一种地方饮食风俗松柏:是指松树和柏树,这两种树都是常绿乔木,一年四季都是绿色的。
最新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树之歌》优质课件

木棉
木棉
认识北疆:祖国的北方寒冷、偏远, 北方的边界处称为“北疆”。儿歌中, 有一种树也像解放军叔叔那样勇敢地守 在北疆,它就是桦(huà)树。
“疆”字左边是“弓里藏着土” ( ),古人用弓来丈量土地,右边是 一块又一块田( ),这些横画表明界 限,国家跟国家之间土地的分割线。
书写指导
点击图片 播放视频
学习方法指导
同学们,天道酬勤,一个人学习成绩的优劣取决于他 的学习能力,学习能力包括三个要素:
规范的学习行为; 良好的学习习惯; 有效的学习方法。
只要做好加以上油三!点,加相油信你!一加定会油成!为学习的强者。
课后研讨 感谢各位同仁的积极参 与,望批评指正,提出您 的宝贵意见!
杨树
木棉
填一填
杨树 ,榕树 ,梧桐树叶 。 枫树 ,松柏 。 木棉 ,桦树 。 银杏水杉 ,金桂 。
品读儿歌
杨树高
榕树壮
壮,金文= (爿,床)+ (士,武 器),造字本义:古代男子睡觉时将武器放 在床边,使自己胆大放心。篆文 承续金文 字形。俗体楷书根据草书字形将正体楷书 的 简写成丬。
梧桐树叶像 手掌 。
桦树
银杏树像小扇子一样的叶子全部变黄 了,金灿灿的,十分好看。银杏出现在几 亿年前,水杉是几百万年前冰川世纪留下 来的珍贵植物,真是活化石。
所有的树中,桂花树最香,而金桂是 桂花中最香的品种,真是香飘十里满院香。
指导朗读
1.再读儿歌,体会儿歌的特点。 2.师生对读。 3.同桌对读。 4.拍手读。 5.做动作读。 6.自由练读。 7.尝试背诵。
我会说 柳枝像 。 银杏树叶像 。
树名+特点 枫叶红
霜叶红于二月花。
松柏绿 看松树和柏树一年四季 叶子都是绿绿的,多精神呀! 就像披着绿色战袍的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