谥法

谥法
谥法

谥号所用的字来自《逸周书·谥法解第五十四》

民无能名曰神

称善赋简曰圣,敬宾厚礼曰圣

德象天地曰帝

静民则法曰皇

仁义所在曰王

赏庆刑威曰君,从之成群曰君

立制及众曰公

执应八方曰侯

壹德不解曰简,平易不疵曰简

经纬天地曰文,道德博闻曰文,学勤好问曰文,慈惠爱民曰文,愍民惠礼曰文,锡民爵位曰文

刚强理直曰武,威强澼德曰武,克定祸乱曰武,刑民克服曰武,夸志多穷曰武

敬事供上曰恭,尊贤贵义曰恭,尊贤敬让曰恭,既过能改曰恭,执事坚固曰恭,爱民长弟曰恭,执礼御宾曰恭,芘亲之阙曰恭,尊贤让善曰恭,渊源流通曰恭

照临四方曰明,谮诉不行曰明

威仪悉备曰钦

大虑静民曰定,安民大虑曰定,安民法古曰定,纯行不二曰定

谏争不威曰德

辟地有德曰襄,甲胄有劳曰襄

有伐而还曰厘,质渊受谏曰厘

博闻多能曰宪

聪明澼哲曰献

温柔圣善曰懿

五宗安之曰孝,慈惠爱亲曰孝,协时肇享曰孝,秉德不回曰孝

大虑行节曰考

执心克庄曰齐,资辅供就曰齐

丰年好乐曰康,安乐抚民曰康,令民安乐曰康

安民立政曰成

布德执以曰穆,中情见貌曰穆

敏以敬顺曰顷

昭德有劳曰昭,容仪恭美听昭,圣闻周达曰昭

保民耆艾曰胡,弥年寿考曰胡

强毅果敢曰刚,追补前过曰刚

柔德考众曰静,恭己鲜言曰静,宽乐令终曰静

治而无眚曰平,执事有制曰平,布纲治纪曰平

由义而济曰景,布义行刚曰景,耆意大虑曰景

清白守节曰贞,大虑克就曰贞,不隐无屈曰贞

猛以刚果曰威,猛以强果曰威,强毅信正曰威

辟屠服远曰桓,克敬勤民曰桓,辟土兼国曰桓

道德纯一曰思,大省兆民曰思,外内思索曰思,追悔前过曰思

柔质慈民曰惠,爱民好与曰惠

柔质受谏曰慧

能思辩众曰元,行义说民曰元,始建国都曰元,主义行德曰元

兵甲亟作曰庄,澼圉克服曰庄,胜敌志强曰庄,死于原野曰庄,屡征杀伐曰庄,武而不遂曰庄

克杀秉政曰夷,安心好静曰夷

执义扬善曰怀,慈仁短折曰怀

夙夜警戒曰敬,夙夜恭事曰敬,象方益平曰敬,善合法典曰敬

述义不克曰丁,迷而不悌曰丁

有功安民曰烈,秉德遵业曰烈

刚克为伐曰翼,思虑深远曰翼。执心决断曰肃

爱民好治曰戴,典礼不忄寒曰戴

死而志成曰灵,乱而不损曰灵,极知鬼神曰灵,不勤成名曰灵,死见神能曰灵,好祭鬼神曰灵

短折不成曰殇,未家短折曰殇

不显尸国曰隐,隐拂不成曰隐

年中早夭曰悼,肆行劳祀曰悼,恐惧从处曰悼

不思忘爱曰刺,愎狠遂过曰刺

外内从乱曰荒,好乐怠政曰荒

在国逢难曰愍,使民折伤曰愍,在国连忧曰愍,祸乱方作曰愍

蚤孤短折曰哀,恭仁短折曰哀

蚤孤铺位曰幽,壅遏不通曰幽,动祭乱常曰幽

克威捷行曰魏,克威惠礼曰魏

去礼远众曰炀,好内远礼曰炀,好内怠政曰炀知

甄心动惧曰顷

威德刚武曰圉

圣善周闻曰宣

治民克尽曰使

行见中外曰悫

胜敌壮志曰勇

昭功宁民曰商

状古述今曰誉心能制义曰度好和不争曰安外内贞复曰白不生其国曰声杀戮无辜曰厉官人应实曰知凶年无谷曰糠名实不爽曰质不悔前过曰戾温良好乐曰良怙威肆行曰丑德正应和曰莫勤施无私曰类好变动民曰躁慈和便服曰顺满志多穷曰感危身奉上曰忠果虑果远曰趕息政外交曰携疏远继位曰绍彰义掩过曰坚肇敏行成曰直内外宾服曰正华言无实曰夸教诲不倦曰长爱民在刑曰克逆天虐民曰抗好廉自克曰节择善而从曰比好更改旧曰易名与实爽曰缪思厚不爽曰愿贞心大度曰匡

谥法解

惟周公旦、太公望开嗣王业,建功于牧野,终将葬,乃制谥,遂叙谥法。谥者,行之迹;号者,功之表;古者有大功,则赐之善号以为称也。车服者,位之章也。是以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行出于己,名生于人。名谓号谥。

民无能名曰神。不名一善。

靖民则法曰皇。靖安。

德象天地曰帝。同于天地。

仁义所往曰王。民往归之。

立志及众曰公。志无私也。

执应八方曰侯。所执行八方应之。

赏庆刑威曰君。能行四者。

从之成群曰君。民从之。

扬善赋简曰圣。所称得人,所善得实,所赋得简。

敬宾厚礼曰圣。厚于礼。

照临四方曰明。以明照之。

谮诉不行曰明。逆知之,故不行。

经纬天地曰文。成其道。

道德博闻曰文。无不知。

学勤好问曰文。不耻下问。

慈惠爱民曰文。惠以成政。

愍民惠礼曰文。惠而有礼。

赐民爵位曰文。与同升。

绥柔士民曰德。安民以居,安士以事。

谏争不威曰德。不以威拒谏。

刚彊直理曰武。刚无欲,强不屈。怀忠恕,正曲直。

威彊敌德曰武。与有德者敌。

克定祸乱曰武。以兵征,故能定。

刑民克服曰武。法以正民,能使服。

夸志多穷曰武。大志行兵,多所穷极。

安民立政曰成。政以安定。

渊源流通曰康。性无忌。

温柔好乐曰康。好丰年,勤民事。

安乐抚民曰康。无四方之虞。

合民安乐曰康。富而教之。

布德执义曰穆。故穆穆。

中情见貌曰穆。性公露。

容仪恭美曰昭。有仪可象,行恭可美。

昭德有劳曰昭。能劳谦。

圣闻周达曰昭。圣圣通合。

治而无眚曰平。无灾罪也。

执事有制曰平。不任意。

布纲治纪曰平。施之政事。

由义而济曰景。用义而成。

耆意大虑曰景。耆,强也。

布义行刚曰景。以刚行义。

清白守节曰贞。行清白执志固。

大虑克就曰贞。能大虑非正而何。

不隐无屈曰贞。坦然无私。

辟土服远曰桓。以武正定。

克敬动民曰桓。敬以使之。

辟土兼国曰桓。兼人故启土。

能思辩众曰元。别之,使各有次。

行义说民曰元。民说其义。

始建国都曰元。非善之长,何以始之。主义行德曰元。以义为主,行德政。圣善周闻曰宣。闻,谓所闻善事也。兵甲亟作曰庄。以数征为严。

叡圉克服曰庄。通边圉,使能服。

胜敌志强曰庄。不挠,故胜。

死于原野曰庄。非严何以死难。

屡征杀伐曰庄。以严厘之。

武而不遂曰庄。武功不成。

柔质慈民曰惠。知其性。

爱民好与曰惠。与谓施。

夙夜警戒曰敬。敬身思戒。

合善典法曰敬。非敬何以善之。

刚德克就曰肃。成其敬使为终。

执心决断曰肃。言严果。

不生其国曰声。生于外家。

爱民好治曰戴。好民治。

典礼不愆曰戴。无过。

未家短折曰伤。未家,未娶。

短折不成曰殇。有知而夭殇。

隐拂不成曰隐。不以隐括改其性。

不显尸国曰隐。以闲主国。

见美坚长曰隐。美过其令。

官人应实曰知。能官人。

肆行劳祀曰悼。放心劳于淫祀,言不修德。年中早夭曰悼。年不称志。

恐惧从处曰悼。从处,言险圮。

凶年无谷曰荒。不务耕稼。

外内从乱曰荒。家不治,官不治。

好乐怠政曰荒。淫于声乐,怠于政事。

在国遭忧曰愍。仍多大丧。

在国逢□曰愍。兵寇之事。

祸乱方作曰愍。国无政,动长乱。

使民悲伤曰愍。苛政贼害。

贞心大度曰匡。心正而用察少。

德正应和曰莫。正其德,应其和。

施勤无私曰类。无私,唯义所在。

果虑果远曰明。自任多,近于专。

啬于赐与曰爱。言贪□。

危身奉上曰忠。险不辞难。

克威捷行曰魏。有威而敏行。

克威惠礼曰魏。虽威不逆礼。

教诲不倦曰长。以道教之。

肇敏行成曰直。始疾行成,言不深。

疏远继位曰绍。非其弟过得之。

好廉自克曰节。自胜其情欲。

好更改旧曰易。变故改常。

爱民在刑曰克。道之以政,齐之以法。

除残去虐曰汤。

一德不懈曰简。一不委曲。

平易不訾曰简。不信訾毁。

尊贤贵义曰恭。尊事贤人,宠贵义士。

敬事供上曰恭。供奉也。

尊贤敬让曰恭。敬有德,让有功。

既过能改曰恭。言自知。

执事坚固曰恭。守正不移。

爱民长弟曰恭。顺长接弟。

执礼御宾曰恭。迎待宾也。

芘亲之阙曰恭。修德以盖之。

尊贤让善曰恭。不专己善,推于人。

威仪悉备曰钦。威则可畏,仪则可象。

大虑静民曰定。思树惠。

纯行不爽曰定。行一不伤。

安民大虑曰定。以虑安民。

安民法古曰定。不失旧意。

辟地有德曰襄。取之以义。

甲胄有劳曰襄。亟征伐。

小心畏忌曰僖。思所当忌。

质渊受谏曰厘。深故能受。

有罚而还曰厘。知难而退。

温柔贤善曰懿。性纯淑。

心能制义曰度。制事得宜。

聪明叡哲曰献。有通知之聪。

知质有圣曰献。有所通而无蔽。

五宗安之曰孝。五世之宗。

慈惠爱亲曰孝。周爱族亲。

秉德不回曰孝。顺于德而不违。

协时肇享曰孝。协合肇始。

执心克庄曰齐。能自严。

资辅共就曰齐。资辅佐而共成。

甄心动惧曰顷。甄精。

敏以敬慎曰顷。疾于所慎敬。

柔德安众曰靖。成众使安。

恭己鲜言曰靖。恭己正身,少言而中。宽乐令终曰靖。性宽乐义,以善自终。威德刚武曰圉。御乱患。

弥年寿考曰胡。久也。

保民耆艾曰胡。六十曰耆,七十曰艾。追补前过曰刚。勤善以补过。

猛以刚果曰威。猛则少宽。果,敢行。猛以彊果曰威。强甚于刚。

彊义执正曰威。问正言无邪。

治典不杀曰祁。秉常不衰。

大虑行节曰考。言成其节。

治民克尽曰使。克尽无恩惠。

好和不争曰安。生而少断。

道德纯一曰思。道大而德一。

大省兆民曰思。大亲民而不杀。

外内思索曰思。言求善。

追悔前过曰思。思而能改。

行见中外曰悫。表里如一。

状古述今曰誉。立言之称。

昭功宁民曰商。明有功者。

克杀秉政曰夷。秉政不任贤。

安心好静曰夷。不爽政。

执义扬善曰怀。称人之善。

慈仁短折曰怀。短未六十,折未三十。述义不克曰丁。不能成义。

有功安民曰烈。以武立功。

秉德尊业曰烈。

刚克为伐曰翼。伐功也。

思虑深远曰翼。小心翼翼。

外内贞复曰白。正而复,终始一。

不勤成名曰灵。任本性,不见贤思齐。死而志成曰灵。志事不□命。

死见神能曰灵。有鬼不为厉。

乱而不损曰灵。不能以治损乱。

好祭鬼怪曰灵。渎鬼神不致远。

极知鬼神曰灵。其智能聪彻。

杀戮无辜曰厉。

愎很遂过曰刺。去谏曰愎,反是曰很。不思忘爱曰刺。忘其爱己者。

蚤孤短折曰哀。早未知人事。

恭仁短折曰哀。体恭质仁,功未施。好变动民曰躁。数移徙。

不悔前过曰戾。知而不改。

怙威肆行曰丑。肆意行威。

壅遏不通曰幽。弱损不凌。

蚤孤铺位曰幽。铺位即位而卒。

动祭乱常曰幽。易神之班。

柔质受谏曰慧。以虚受人。

名实不爽曰质。不爽言相应。

温良好乐曰良。言其人可好可乐。

慈和遍服曰顺。能使人皆服其慈和。博闻多能曰宪。虽多能,不至于大道。满志多穷曰惑。自足者必不惑。

思虑不爽曰厚。不差所思而得。

好内远礼曰炀。朋淫于家,不奉礼。

去礼远众曰炀。不率礼,不亲长。

内外宾服曰正。言以正服之。

彰义掩过曰坚。明义以盖前过。

华言无实曰夸。恢诞。

逆天虐民曰抗。背尊大而逆之。

名与实爽曰缪。言名美而实伤。

择善而从曰比。比方善而从之。

隐,哀也。景,武也。施德为文。除恶为武。辟地为襄。服远为桓。刚克为僖。施而不成为宣。惠无内德为平。乱而不损为灵。由义而济为景。余皆象也。以其所为谥象其事行。和,会也。勤,劳也。遵,循也。爽,伤也。肇,始也。怙,恃也。享,祀也。胡,大也。秉,顺也。就,会也。锡,与也。典,常也。肆,放也。康,虚也。叡,圣也。惠,爱也。绥,安也。坚,长也。耆,彊也。考,成也。周,至也。怀,思也。式,法也。布,施也。敏,疾也,速也。载,事也。弥,久也。

[编辑本段]

谥法全集

汲冡周书周公谥法解(晋孔晃注)

一人无名曰神(不名壹善)

称善别简曰圣(所称得人所善得实所别得简)

敬宾厚礼曰圣(圣于礼也)

德像天地曰帝(同于天地)

静民则法曰皇( 静安)

仁义所往曰王( 民从之也)

立志及众曰公(志无私也)

执应八方曰侯(所执行八方应之)

壹德不解曰简(壹不委曲)

平易不疵曰简(疵多病)

经纬天地曰文(成其道也)

道德博厚曰文(无不知病)

学勤好问曰文(不耻下问)

慈惠爱民曰文(惠以成文)

愍民惠礼曰文(以礼安人。按左传杜注引。有忠信接礼曰文)

锡民爵位曰文(与可举也)

刚彊直理曰武(刚无欲彊不扰直正无曲理必忠恕)

威彊叡德曰武(思有德者叡也)

克定祸乱曰武(以兵征故解也)

刑民克服曰武(法正民能使服)

大志多穷曰武(大志行兵多所穷也)

敬事供上曰恭(供奉也)

尊贤贵义曰恭(尊贤人贵义士)

尊贤敬让曰恭(敬有德让有功)

既过能乂曰恭(言有智也)

执事坚固曰恭(守正不移)

安民长悌曰恭(顺长接弟)

执礼敬宾曰恭(迎待宾也)

芘亲之阙曰恭(修德以益之)

尊长让善曰恭(不尊己善推及他人)

渊源流通曰恭(性无所忌)

照临四方曰明(以明照之)

谮诉不行曰明(逆知之故不行)

威仪悉备曰钦(威则可畏。仪则可象)

大虑静民曰定(思树惠也)

安民大虑曰定(以虑安民)

安民法古曰定(不失旧意)

纯行不二曰定(行壹不伤)

谋虑不威曰定(不以威相拒)

辟地有德曰襄(取之以义。按左传杜注引作辟土有德。又引因事有功曰襄)甲胄有劳曰襄(言能征伐)

质渊受谏曰釐(深故能受)

有伐而还曰釐(知难而退)

博闻多能曰献(虽多能不至大道)

聪明叡哲曰献(有通知之聪)

温柔圣善曰懿(性纯淑)

五宗安之曰孝(五世之宗)

协时肇享曰孝(协和肇始也常如始)

秉德不冋(冂+巳)曰孝(顺于德而不逆)

大虑行节曰孝(言成其节)

执心克庄曰齐(能自齐也)

辅轻供就曰齐(轻有所辅而供成也)

温年好乐曰康(好丰年侵民事)

安乐抚民曰康(无四方之虞)

令民安乐曰康(富而教之)

安民立政曰成(政以安之)

布德执义曰穆(穆纯也)

中情见貌曰穆(任*路也)

敏以敬顺曰顷(无所不敬。顺也)

昭德有劳曰昭(能劳谦也)

圣文周达曰昭(圣文通治也。按左传杜注引有威仪恭明曰昭)

保民耆艾曰胡(六十曰耄。七十曰艾)

弥年寿考曰胡(人期年也)

彊毅果敢曰刚(抱经堂卢氏校本注有彊于仁义致果曰毅。今正义本脱此)

追补前过曰刚(劝善以补过)

柔德考众曰静(考众使民也)

治而清省曰平(无失阙之病)

执事有制曰平(在位平意(音+匕)。三国蜀传注引作执事有班。又引克定祸乱曰平)

布纲治纪曰平(施之政事)

由义而济曰景(用义而成)

布义行刚曰景(以刚行义)

清白守节曰贞(名清白。志故也)

大虑克就曰贞(能大虑非正则不可)

不隐无克曰贞(坦然无私)

彊以刚果曰威(彊甚于刚)

猛以彊果曰威(亦彊甚于刚)

彊义信正曰威(信正言无邪)

辟土服远曰桓(兼人故启土也)

道德纯一曰思(道大而德一)

不(生+月:生上月下)兆民曰思(大亲民而不杀)

外内思索曰思(言求善也)

追悔前过曰思(思而能改)

柔质受谏曰惠(以惠爱)

能思辩众曰元(别之使各有次)

行义说民曰元(民说其义)

始建国都曰元(非善之长何可始也)

主义行德曰元(以义为主作德政)

兵甲亟作曰庄(以数征为严)

叡圉克服曰庄(通达使能服也。杜注引有胜敌克乱曰庄)

死於原野曰庄(非严何以死难)

屡征杀伐曰庄(以严釐之)

武而不遂曰庄(武功不成)

克杀秉正曰夷(秉正任贤也)

安心好静曰夷(不爽,正也)

执义扬善曰怀(私人之善)

慈义短折曰怀(短,未六十,折,未三十)

夙夜警戒曰敬(敬身思戒)

合善典法曰敬(非敬何以合善)

述善不克曰丁(不能成义)

述义不悌曰丁(不悌不逊顺也)

有功安民曰烈(以武立功)

秉德遵业曰烈(遵世业不隳改)

刚克为伐曰翼(成功也)

思虑深远曰翼(好远思自能也)

刚德克就曰肃(成其不欲使为就)

执心决断曰肃(言严果也)

爱民好洽曰戴(好民洽也)

典礼不塞曰戴

死而志成曰灵(立志不*命也)

乱而不损曰灵(不能以治损乱)

极知鬼事曰灵(知其能联彻)

不勤成名曰灵(本任性不见贤思齐)

死见鬼能曰灵(有鬼为厉)

好祭鬼神曰灵(敬鬼神不能远也)

短折不成曰殇(有知而天殇也)

未家短折曰殇(未家未室家也)

不显尸国曰隐(以闇主国。按左传杜注引作不尸其位曰隐) 隐拂不成曰隐(言其隐佛改其性)

年中早夭曰悼(年不称志)

肆行劳祀曰悼(纵于心劳于淫祀。言不修德)

恐惧从处曰悼(从处言易地也)

不思忘爱曰剌(忘其爱巳者)

愎佷遂过曰剌(去谏曰愎。反是曰佷)

外内从乱曰荒(官不治家不理)

好乐怠政曰荒(淫于声色故怠政事)

在国逢难曰愍(逢兵寇之事。逢一本作遭)

使民折伤曰愍(苛政贼害)

在国连忧曰愍(仍多大丧)

祸乱方作曰愍(国无政动多乱)

蚤孤短折曰哀(卑者未知人事)

恭仁短折曰哀(体恭质仁。功未施也。)

蚤孤有位曰幽(有丧即位而卒)

壅遏不通曰幽(弱损不*也)

动祭乱常曰幽(易神之班)

克威健行曰魏(有威而敏行)

克威惠礼曰魏(有威而敏行)

甄心动惧曰魏(甄。积也)

去礼远众曰焬(内好多淫。外则荒政)

容仪恭美曰胜(有仪可象。有恭可美)

威德刚武曰圉(圉御也。能御乱患)

圣善周围曰宣(闻谓所闻善事。按左传杜注引作善闻周达曰宣)

治民克尽曰使(克尽无恩惠也)

行见中外曰悫(言表里如一)

胜敌壮志曰勇(不*胜)

昭功寗民曰商(明有功也)

好和不争曰安(失在少断)

外内真复曰白(正而始一也)

不生其国曰声

致戮无辜曰厉(贼良善人)

官人应实曰知(能官人)

凶年无谷曰糠(不务稼穑。按汉书师古注引有好乐怠政曰糠)

名实不爽曰质(不爽应也)

不悔前过曰戾(知而不改)

温良好乐曰良(言人行可好可恶)

怙威肆行曰丑(肆意得威)

勤政无私曰类(无私惟义听任)

好变动民曰躁(数移徙也)

慈和徧服曰顺(能使人皆服其慈和。按三国蜀传注引有柔贤慈惠曰顺)满志多穷曰感(自足者必不足)

危身奉上曰忠(险不辞劳)

思虑深远曰捍(自任多近于专)

息政外交曰携(不自明而恃外也)

疏远继位曰绍(非其次第偶得之也)

彰义掩过曰坚(明义以掩前过)

肇敏形成曰直(始疾行成。言不深也)

内外宾服曰正(言以正*也)

华言无实曰夸

教诲不倦曰长(以道教之)

爱民在刑曰克(道之以政。齐之以刑)

啬于赐与曰爱(言贪恡)

逆天虐民曰焬(所尊天而逆天)

好廉自克曰节(自节以情欲)

择善而从曰比(比方善而从之)

好更改旧曰易(变改故常。汉书注引作故旧)

名与实爽曰缪(言名美而实伤)

思厚不爽曰愿(不差所思而得)

贞心大都曰匡(心正明察)

隐哀之也

施为文

除为恶(除恶)

辟地为襄

视远为恒

刚克为发

柔克为懿

履凶(?)为庄

有过为僖

惠无内德曰献(无内德惠不成也)

治而生靑曰平

失无。则以起明除其象(以其明所及为谥象谓象其事行)

和会也勤劳也遵循也爽伤也肇始也乂治也

康安也怙恃也享祀也胡大也服败也康顺也

就会也(忄寒)过也锡与也典常也肆施也

糠虚也叡圣也惠爱也绥安也坚长也耆彊也

考成也周至也式法也敏疾也捷克也载事也弥久也

以上共计二百二十二条从新安汪氏校本录入

明王圻通考内载周公谥法释义。核与汲冡书有异者今摘数条备考

民无能名曰神(善不可名)

庆赏刑威曰君(能行四者)

从之成群曰君(民皆从之)

扬善赋简曰圣(众善播扬。所赋得简)

绥柔士民曰德(安民以居。安士以事)

知质有圣曰献(有通无蔽)

渊源流通曰康(往无所忌。会编作曰恭)

慈惠爱亲曰孝

资辅就其曰齐(资辅相而其成)

甄心动惧曰顷

容仪恭美曰昭(淑仪不愆)

柔德安众曰靖(兵以安民。汲冡书作考众曰静)

耆意大虑曰景(耆强也)

治典不杀曰祈(秉常不衰。祈一作祁。汲冡书无)克敬勤民曰桓(敬以使民。一云劝民)

辟土兼国曰桓(兼并也)

胜敌制强曰庄(不扰故胜)

柔质慈民曰惠(心性慈祥)

爱民好与曰惠(好于施与)

见美坚长曰隐(不言而美自著坚且久也)

凶年无谷曰荒(汲冡书作曰糠)

质柔果远曰明(不惑于疑。不蔽于近)

博闻多能曰宪(有学有才)

满志多穷曰惑(满以招损。其心不明)

思虑不爽曰厚(不差所思。其功必多)

好内远礼曰炀(淫不守政。会编作怠政)

逆天虐民曰抗

以上共三十一条

蔡邕独断帝谥

违拂不成曰隐

靖民则法曰黄

翼善传圣曰尧

仁圣圣明曰舜

残人多垒曰桀

残义损害曰纣

慈惠爱亲曰孝

爱民好与曰惠

圣善周闻曰宣

声闻宣远曰昭

克定祸乱曰武

聪明睿智曰献

温柔圣善曰懿

布德执义曰穆

仁义说民曰元

安仁立政曰神

布纲治纪曰平

乱而不损曰灵

保民耆艾曰明

辟土有德曰襄

贞心大度曰匡

大虑慈民曰定

一德不懈曰简

夙兴夜寐曰敬

安乐治民曰康

小心畏忌曰僖

中年早折曰悼

慈仁和民曰顺

好勇致力曰庄

恭仁短折曰哀

在国逢难曰愍

名实过爽曰缪

壅遏不通曰幽

暴虐无亲曰厉

致志大图曰景

辟土兼国曰桓

经纬天地曰文

执义扬善曰怀

短折不成曰殇

去礼远众曰炀

怠政外交曰携

治典不敷曰祈

以上共三十六条

北魏元修谥议

除伪寗真曰武此释义古不载。修议引以谥于忠者。恐亦有据。

隋谥

闇此谥古不载。隋文帝以谥斛斯征宜补入下谥

唐张星谥议

好功自是曰专此谥古不载。唐臣星引以请谥宋庆礼。未知何据。

张环谥议

贪而败官曰墨此谥古无释义。唐臣环引以请谥钱惟演。宜存参。

苏洵谥法释义

简明目录曰:苏洵谥法四卷。洵修太常。因革礼时。奉勅所编。取刘熙等六家谥法。删定考证。除其糅杂。凡所取者一百六十八谥三百八十一条。新改者二十三。谥新补者十七条。又有七法八类于书文多所刊正。

经天纬地勤学好问修德来远慈惠爱民

忠信接礼愍民惠礼道德博闻锡民爵位

刚柔相济修治班制敏而好学施而中礼

克定戡乱刚强直礼保大定功夸志多穷

刚强以顺辟德斥境折冲御侮刑民多服威强敌德

礼乐明具持盈守满遂物之美通远强立安民立政

安乐抚民温柔好乐渊源流通令民安乐

聪明睿智向惠好德智质有理

温柔贤善柔克有光

体仁长民行义说民道德纯一思能辨众立建国都立义行德

法度大明敬慎高明出言有文

由义而济布义行刚耆意大图

施而不私善闻周达诚意见外圣善周闻

照临四方任贤致远独见先识谮愬不行察色见情招集殊异

明德有功圣闻昭达容仪恭美昭德有劳

内外宾服

尊贤敬让执事坚固治典不易爱民悌长执礼御宾责难于君芘亲之阙尊贤让美既过能改正德美俗

严敬临民威而不猛履正志和

赏善罚恶博闻多见行善可纪

应事有功

守礼执义

执一不违

物至能应事起而辨

宽乐令终恭巳鲜言

行义合道明德有诚

慈惠爱敬能养能恭继志成事协时肇享干蛊用誉秉德不回五宗安之大虑行节

盛衰纯固危身奉上临患不忘国推贤尽忠廉方公正

爱民好与柔质慈民柔贤受谏勤施无私

柔远能迩号令民悦不刚不柔推贤让能

好和不争兆民寗赖

名实不爽忠正无邪

赏劝刑惩猛以刚果以责服远强毅执正

率义共用

制事合宜见义能终先君后己取而不贪除去天地之害

强毅果敢追补前过致果杀敌强而能断

胜敌克乱共围克服死于原野武而不遂屡征杀伐

好廉自克谨行制度

辟土有德因事有功甲胄有劳

在国逢难

能修其官

德性宽和

中心敬事温良好乐

追补前过

宠禄光大

慈和徧服和比于理

质渊受谏小心畏忌

中正纯粹

勤其世业好学近智

敬共官次威容端严温共朝夕

温仁忠厚善行不怠能记国善

追悔前过大省兆民谋虑不僭外内思索念终如始容

宽裕温柔

刚德克就纯心决断正己摄下

布德执义中情见貌

避远不义

安民大虑纯行不爽大虑慈仁安民法古

治典不杀平易不訾正直无邪一德不懈

致果杀敌强而能断

右谥法上文五十六言

睦于兄弟

奉义顺则恭俭庄敬

质直好善疏中通理

怀

慈仁短折执义拘善失位而死

理康

才敏审谛

裕昭

强学好问

素正

达礼蔽乐

翼恭

思虑深远爱民好治

洁纯

不污不义

齐孝

执心克庄

违拂不成不显尸国怀情不尽

确忠

执德不惑

果忠

好力致勇

平壮

治而无(生+月)制事有制布纲治纪

悼襄

肆行劳祀未中早夭恐惧徙处

懋襄

以德受官以功受赏

信衷

守命其时出言可复

灵荣

乱而不损不勤成名死见神能好祭鬼神极知鬼神易荣

好更故书

虚荣

凉德薄礼华言无实

愿荣

车载式标准表法气体流量标准装置装置技术报告

计量标准技术报告 计量标准名称车载式标准表法气体流量标准装置装置计量标准负责人 建标单位名称(公章) 填写日期2020.10

目录 一、建立计量标准的目的……………………………………………………( 3 ) 二、计量标准的工作原理及其组成……………………………………( 3 ) 三、计量标准器及主要配套设备…………………………………………( 4 ) 四、计量标准的主要技术指标 (5) 五、环境条件………………………………………………………………( 5 ) 六、计量标准的量值溯源和传递框图………………………………………( 6 ) 七、计量标准的重复性试验…………………………………………………( 7 ) 八、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考核……………………………………………………( 8 ) 九、检定或校准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11 ) 十、检定或校准结果的验证…………………………………………………( 21 ) 十一、结论……………………………………………………………………( 22 ) 十二、附加说明…………………………………………………………………( 22 )

一、建立计量标准的目的 计量标准在计量检定系统中起着传递量值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将各项计量基准复现的单位量值传递到生产贸易和科学技术等使用第一线的纽带,是实现量值统一的基础。因此为了保证量值准确可靠必须建立计量标准。 车载式标准表法气体流量标准装置建立的目的就是为了确保气体流量计量仪表量值的准确可靠。 二、计量标准的工作原理及其组成 车载式标准表法气体流量标准装置的工作原理: 装置工作时,大气通过检定管路的前直管段、被检流量计、后直管段、上缓冲罐、标准表、下缓冲罐、高压风机等最后排放到大气中,检定介质的流动路径从左到右流动,在流动稳定的情况下,任何时刻流过两台表的质量流量Q m是相等的,根据这一基本原理,确定被检表的计量性能,装置工艺流程图如下图所示: 车载标准表法气体流量标准装置的组成: 车载装置的基本结构由以下六个部分组成,分别为地盘车、主机部分、动力部分、控制部分、被检表装夹台位部分以及备用管段组部分,各部分根据功能以合理方式安装固定在车厢内。

中医知识:解表法

中医知识:解表法

解表法又称发汗法,是使用具有解表发汗作用的药物达到去除外邪的目的。一般非为以下几种: 1、辛温表解法 适用于外感风寒,因正邪抗争于皮毛经络,故有恶寒发热,头颈强痛,肢体酸痛,脉浮紧或者浮缓、无汗等。解决之道常有用麻黄、桂枝、羌活、防风、白芷。紫苏等药物为方。如表寒而无汗,用麻黄;若兼里热,则辅以辛凉,如大青龙汤;若有汗恶风,则用桂枝;表寒证青,用葱豉。 2、辛凉解表法 适用于外感风热或温燥之邪的表征,常见身热头疼、微恶风寒。出汗。口渴咽痛等症状。常用药物如金银花,连翘,桑叶,菊花,薄荷,牛蒡子等,桑菊饮,银翘散为其中的代表药方。也有辛温解表药和寒凉药物配成辛凉解表剂者,如麻杏甘石汤,有效针对肺热咳喘,肺气不宣者。 3、滋阴解表法 适用于外感表征兼有阴血不足之症。因阴血亏虚,则汗源不足,感受外邪,不能作汗达邪,必须滋阴药与解表药配合使用,滋其液以充其汗源,发其汗以解外邪,是扶正与祛邪一箭双雕之做法,使表可解而正气不伤。常用药物如玉竹、地黄、麦门冬、葱、豉、葛等同用,代表药方有加减葳蕤汤,葱白七味饮。 4、助阳解表法 适用于外感表证兼阳气不足的症状。阳气虚弱,则正气不足,感

受外邪,不能祛邪外出。必须加以助阳药与解表药使用,扶其正以祛其邪,发其汗以解其表,才能攻邪,而不伤正。常见药物如附子、人参、黄芪,与防风、麻黄、细辛、羌活等同用,代表药方:麻黄附子细辛汤,再造散。 5、理气解表法 适用于表证兼气滞之症,患者由于气分不舒,感受外邪,已非简单表证,因此需要解表。理气双管齐下,才能解除复杂病情。常用药物有香附、陈皮,与解表药同用,代表药方:香苏散。 6、化饮解表法 适用于外感兼痰饮之症。有痰饮的患者一旦感受外邪,则内饮外寒,扭结不解。当用解表药与化饮药配合使用,才能使外邪化解,表里均治。常用半夏、干姜、细辛,与解表药同用,代表药方:小青龙汤。 7、透疹解表法 适用于小儿麻痹疹初期,欲出不透,透发不畅者。因麻疹初起,病邪在表,宜解肌透疹,而疹毒外透则邪有去路,不致内陷而变为逆证,病情可以迅速得到控制。常用升麻、葛根、荆芥、牛蒡子、西河柳等等,代表药方为升麻葛根汤,竹叶柳蒡汤。

2017司法考试真题解析(商经知产法)

2017年司法考试真题解析 (商法、经济法、知产产权法) 希律法考郑远民 一、商法: 25.植根农业是北方省份一家从事农产品加工的公司。为拓宽市场,该公司在南方某省分别设立甲分公司与乙分公司。关于分公司的法律地位与责任,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A.甲分公司的负责人在分公司经营范围内,当然享有以植根公司名义对外签订合同的权利 B.植根公司的债权人在植根公司直接管理的财产不能清偿债务时,可主张强制执行各分公司的财产 C.甲分公司的债权人在甲分公司直接管理的财产不能清偿债务时,可主张强制执行植根公司的财产 D.乙分公司的债权人在乙分公司直接管理的财产不能清偿债务时,不得主张强制执行甲分公司直接管理的财产 【考点】总公司与分公司 【答案】D 【解析】A项考查分公司负责人能否以总公司名义对外签订合同。分公司是总公司的分支机构,分公司的经营行为是总公司的一种代表行为。其负责人在经营范围内,可代表总公司对外签订合同。A项说法正确,不选。 B、C、D项考查总公司与分公司的债务承担问题。依据公司法第14条规定,公司可以设立分公司。设立分公司,应当向公司登记机关申请登记,领取营业执照。分公司不具有法人资格,其民事责任由公司承担。因此,总、分公司是一个法律主体,对外以其总、分公司的全部财产承担法律责任。因此,B、C说法正确,不选,D项说法错误,应选。(本题答案:D) 26.彭兵是一家(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长,依公司章程规定,其任期于2017年3月届满。由于股东间的矛盾,公司未能按期改选出新一届董事会。此后对于公司内部管理,董事间彼此推诿,彭兵也无心公司事务,使得公司随后的一项投资失败,损失100万元。对此,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因已届期,彭兵已不再是公司的董事长 B.虽已届期,董事会成员仍须履行董事职务 C.就公司100万元损失,彭兵应承担全部赔偿责任 D.对彭兵的行为,公司股东有权提起股东代表诉讼 【考点】董事任期、董、监、高责任、股东代表诉讼 【答案】B 【解析】A、B考查董事任期。依据公司法第四十五条规定,董事任期由公司章程规定,但每届任期不得超过三年。董事任期届满,连选可以连任。董事任期届满未及时改选,或者董事在任期内辞职导致董事会成员低于法定人数的,在改选出的董事就任前,原董事仍应当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和公司章程的规定,履行董事职务。A项彭兵虽然任期届满,仍是公司董事长,A项错误;B项董事会成员仍应履职,正确。

逸周书·谥法解

维周公旦、太公望,开嗣王业,建功于牧之野,终将葬,乃制谥。遂叙谥法。谥者,行之迹也。号者,功之表也。车服者,位之章也。是以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行出于己,名生于人。 民无能名曰神。不名一善。 靖民则法曰皇。靖安。 德象天地曰帝。同于天地。 仁义所往曰王。民往归之。 立志及众曰公。志无私也。 执应八方曰侯。所执行八方应之。 赏庆刑威曰君。能行四者。 从之成群曰君。民从之。 扬善赋简曰圣。所称得人,所善得实,所赋得简。 敬宾厚礼曰圣。厚于礼。 照临四方曰明。以明照之。 谮诉不行曰明。逆知之,故不行。 经纬天地曰文。成其道。 道德博闻曰文。无不知。 学勤好问曰文。不耻下问。 慈惠爱民曰文。惠以成政。 愍民惠礼曰文。惠而有礼。 赐民爵位曰文。与同升。 绥柔士民曰德。安民以居,安士以事。 谏争不威曰德。不以威拒谏。 刚彊直理曰武。刚无欲,强不屈。怀忠恕,正曲直。 威彊敌德曰武。与有德者敌。 克定祸乱曰武。以兵征,故能定。 刑民克服曰武。法以正民,能使服。 夸志多穷曰武。大志行兵,多所穷极。 安民立政曰成。政以安定。 渊源流通曰康。性无忌。 温柔好乐曰康。好丰年,勤民事。 安乐抚民曰康。无四方之虞。 合民安乐曰康。富而教之。 布德执义曰穆。故穆穆。 中情见貌曰穆。性公露。 容仪恭美曰昭。有仪可象,行恭可美。 昭德有劳曰昭。能劳谦。 圣闻周达曰昭。圣圣通合。 治而无眚曰平。无灾罪也。 执事有制曰平。不任意。 布纲治纪曰平。施之政事。 由义而济曰景。用义而成。 耆意大虑曰景。耆,强也。 布义行刚曰景。以刚行义。

清白守节曰贞。行清白执志固。 大虑克就曰贞。能大虑非正而何。 不隐无屈曰贞。坦然无私。 辟土服远曰桓。以武正定。 克敬动民曰桓。敬以使之。 辟土兼国曰桓。兼人故启土。 能思辩众曰元。别之,使各有次。 行义说民曰元。民说其义。 始建国都曰元。非善之长,何以始之。 主义行德曰元。以义为主,行德政。 圣善周闻曰宣。闻,谓所闻善事也。 兵甲亟作曰庄。以数征为严。 睿圉克服曰庄。通边圉,使能服。 胜敌志强曰庄。不挠,故胜。 死于原野曰庄。非严何以死难。 屡征杀伐曰庄。以严厘之。 武而不遂曰庄。武功不成。 柔质慈民曰惠。知其性。 爱民好与曰惠。与谓施。 夙夜警戒曰敬。敬身思戒。 合善典法曰敬。非敬何以善之。 刚德克就曰肃。成其敬使为终。 执心决断曰肃。言严果。 不生其国曰声。生于外家。 爱民好治曰戴。好民治。 典礼不愆曰戴。无过。 未家短折曰殇。未家,未娶。 短折不成曰殇。有知而夭殇。 隐拂不成曰隐。不以隐括改其性。 不显尸国曰隐。以闲主国。 见美坚长曰隐。美过其令。 官人应实曰知。能官人。 肆行劳祀曰悼。放心劳于淫祀,言不修德。年中早夭曰悼。年不称志。 恐惧从处曰悼。从处,言险圮。 凶年无谷曰荒。不务耕稼。 外内从乱曰荒。家不治,官不治。 好乐怠政曰荒。淫于声乐,怠于政事。 在国遭忧曰愍。仍多大丧。 在国逢骨曰愍。兵寇之事。 祸乱方作曰愍。国无政,动长乱。 使民悲伤曰愍。苛政贼害。 贞心大度曰匡。心正而用察少。 德正应和曰莫。正其德,应其和。

标准表法检定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标准表法检定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一)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北京市 100013)苏彦勋 在用标准表建立流体(气体和液体)流量标准装置的过程中,标准表检定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一直是同行业关注的焦点。今后在中国流量网测试技术栏目中就用速度式标准表、临界标准表、容积是标准表等几种标准表的检定原理、方法。分别以单台和并联检定流量计的计算原理、数据处理和误差分析展开讨论和探讨,具有连贯性、严谨性、关注性和适用性的特点。请同仁和网员以及专家学者关注这一热点。 这次就速度式标准表单台标准表检定流量计的原理和方法提供该栏目作为标准表检定流量计的基本原理方法(一)。下期为并联标准表检定流量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二)。 一、 单位标准表检定流量计的系统如图一 图一 单位标准表检定流量计系统 图一所示,为单位标准表检定系统,标准表与被检表t 串联在同一管径的管道上。在流动隐定的情况下,任何时刻流过两台表的质量流量Qm 是相等的。根据这一基本原理,在检定流量计时如何应用。 二、 在检定介质为液体的情况下,被检的流量计的仪表 系数Kt ,若通过标准表S 和被检流量计t 的质量流量分别为Qms 和Qmt.通过标准表的质量流量和被检流量计的质量流量分别为: Qms = Qvso ρs Qmt = Qvto ρt (1) 式中 Qvs -通过标准表的体积流量 m 3/h ; Qvt -通过被检流量计的体积流量 m 3/h ; ρs -通过标准表的流体密度 kg/m 3; ρt -通过被检流量计的流体密度 kg/m 3. 设标准表和被检流量计的仪表系数分别为Ks Kt.

若ρt = ρs 式中: Qv -体积流量 m 3/h ; f -仪表输出频率; ρ-介质密度; Ns -同一计数时间间隔内标准表输出的脉冲数; Nt -同一计数时间间隔内被检流量计输出的脉冲数; Kt -同一计数时间间隔内被检流量计与标准表输出的脉冲数比。 三、 检定介质为气体的情况下,被检的流量计仪表系数Kt 为方便,以空气为例。假定空气在检定过程中成分不变,现将标准表s 与被检流量计t 的工作状态换算到标准状态(ρo,Vo,To )。 式中 Kpt -压力温度修正系数 四、 用标准表检定被检流量计的误差

中医八法1--汗法

中医用药的方法------中医八法介绍 第一章汗法 1.汗法:又称为解表法或者是发汗法。 2.主治:感冒、外邪侵入肌肤表面,称为表证。发汗法用来治疗表证,使肌肤表面的邪气在病人的出汗过程中随着汗液的流出而溢出体外。 3.表里的相对概念: (1)体表的部位属于表,内脏的部位属于里。 (2)经络的部位属于表,脏腑的部位属于里。 (3)腑的部位属于表,脏的部位属于里。 (4)外感的病证属于表,脏腑的病证属于里。 凡是病情比较轻浅的属于表证,病情比较深重的通常属于里证。 4、表证的特点: (1)引起原因:外邪(风、寒、暑、湿、燥、火)侵犯人体的肌表引起。 (2)病情比较急促,病程比较短,症候相对比较轻缓。 (3)主要症状(发热、恶寒、头痛、鼻塞、流涕、咳嗽、咽痛、舌苔薄白或薄黄、脉浮等症状。) 5、感冒服用的药物: (1)解表剂(辛温解表剂、辛热解表剂)桂枝汤、麻黄汤、小青龙汤、桑菊饮、银翘散等。 (2)只用桂枝汤发汗,不调理脏腑气血起不到应有的疗效。 (3)a西药治感冒容易产生副作用,损伤肝肾;b病情不是特别严

重不要使用西药治感冒;c感冒的症状因人而异,不是每个人都一样,同体质有关;d治疗感冒要对症下药。 6、感冒的类型: (1)体质偏热-------口干舌燥、喉咙肿痛。 (2)体质偏寒-------腹泻、全身肢体酸痛。 (3)气血虚弱体质-------食欲不振、全身倦怠无力。 (4)体质偏实-----------频繁吐痰、呕吐恶心。 症状:指人体生病后出现的各种病理现象。如:发热、头痛、咽痛.......舌胎薄白、脉浮等等。 症候:根据各种不同的症状表现,归纳为不同的疾病类型,称病症,不同的病症具有的症状特征,称症候。 7、古方治疗现代人感冒的作用 (1)由于现代人体质复杂(不少人先用西药治不好后才用中药)单纯的古方(桂枝汤、麻黄汤等)仅仅40%左右的现代人有效。 (2)治疗感冒要找准病症、症状。 (3)参考处方:(小儿用方) 症状:小儿5-6岁,在前3-4年中经常感冒,每年换季时经常感冒好几次每次都要打吊针7天以上才好。 治法:从小儿背后的穴位进行拔罐和针灸;同时服用中药汤剂。 参考处方生石膏30克、连翘3克、牡丹皮3克、黄芩5克、丹参15克、柴胡5克、桔梗5克、麻黄10克、桂枝5克、北沙参15克、白芍10克、麦门冬15克、甘草5克、茯苓15克。

司法考试民法历年真题解析【最新版】

司法考试民法历年真题解析 (2017年) 1.某酒店客房内备有零食、酒水供房客选用,价格明显高于市场同类商品。房客关某缺乏住店经验,又未留意标价单,误认为系酒店免费提供而饮用了一瓶洋酒。结帐时酒店欲按标价收费,关某拒付。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关某应按标价付款 B.关某应按市价付款 C.关某不应付款 D.关某应按标价的一半付款 答案:A 解析:《民通意见》第71条规定,行为人因对行为的性质、对方当事人、标的物的品种、质量、规格和数量等的错误认识,使行为的后果与自己的意思相悖,并造成较大损失的,可以认定为重大误解。

本题中关某误将有偿提供的洋酒当作免费提供的洋酒,属于对行为性质的误解,关某有权予以撤销。撤销的后果是返还,但是因为本题中,关某已经将该洋酒饮用,无法返还原物,所以根据《合同法》第58条规定:“合同无效或者被撤销后,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受到的损失,双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关某只能对该洋酒进行折价补偿,因此A项正确,BCD 项错误。 2.甲被乙打成重伤,支付医药费5万元。甲与乙达成如下协议:“乙向甲赔偿医药费5万元,甲不得告发乙”。甲获得5万元赔偿后,向公安机关报案,后乙被判刑。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甲、乙之间的协议有效 B.因甲乘人之危,乙有权撤销该协议 C.甲、乙之间的协议无效 D.乙无权要求甲返还该5万元赔偿费 答案:D

解析:甲被乙打成重伤,该案件并不属于告诉才处理的刑事案件,甲乙双方就乙的刑事责任不得“私了”,甲乙关于“甲不得告发乙”的约定因违反了法律的强制性规定而归于无效;乙将甲打成重伤,乙的行为在构成犯罪行为的同时,也是一种侵权行为,乙应承担侵权损害赔偿责任,甲乙关于双方之间赔偿问题的约定是民事主体对自己权利的处分,并未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也不存在乘人之危的问题,应认定为有效。因此,甲乙之间的协议部分有效(“乙向甲赔偿医疗费5万元”),部分无效(“甲不得告发乙”)。故D项正确,ABC项错误。 3.甲公司业务经理乙长期在丙餐厅签单招待客户,餐费由公司按月结清。后乙因故辞职,月底餐厅前去结帐时,甲公司认为,乙当月的几次用餐都是招待私人朋友,因而拒付乙所签单的餐费。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甲公司应当付款 B.甲公司应当付款,乙承担连带责任 C.甲公司有权拒绝付款

古代谥号谥法

古代谥号谥法(含谥法表) 谥号为中国古代帝王、诸侯(包括朝鲜、越南、泰国、日本君主)、大臣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去之后,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评定褒贬,而给予一个寓含善意评价、带有评判性质的称号。赐谥权高度集中于皇帝手中,要取决于“圣裁”。 谥法至迟发轫于商代。甲骨文中,对当时的帝王均称王,对先王则以“日名”称,如大甲、小甲,而日名则是帝王死后通过占卜而定的祭日(如前面的“甲”),再加上区别字(大、小……)用以区分,后来逐渐把一些溢美之词用作区别字,这就是谥法的开始。 据统计,西汉到清朝末期,历代宗室、百官得谥者共10473人,而明清代两代就有5935人,占总数的57%左右。帝王的谥号一般是由礼官议定经继位的帝王认可后予以宣布,臣下的谥号则由朝廷赐予。 谥法初起时,只有“美谥”、“平谥”,没有“恶谥”。善、恶“谥号”则源自西周共和以后,另外还有“私谥”。谥号的选定根据谥法,谥法规定了一些具有固定涵义的字,供确定谥号时选择。这些字大致分为下列几类: 上谥,即表扬类的谥号,如:“文”,表示具有“经纬天地”的才能或“道德博厚”、“勤学好问”的品德;“康”表示“安乐抚民”;“平”表示“布纲治纪”。 下谥,即批评类的谥号,如:“炀”表示“好内远礼”,“厉”表示“暴慢无亲”、“杀戮无辜”,“荒”表示“好乐怠政”、“外内从乱”等。 中谥,多为同情类的谥号,如:“愍”表示“在国遭忧”,“在国逢难”;“怀”表示“慈仁短折”。私谥,这是有名望的学者、士大夫死后由其亲戚、门生、故吏为之议定的谥号;“私谥”始于周末,到汉代才盛行起来。

徽号,(皇后之“尊号”即“徽号”。如清代同治皇帝尊自己的生母那拉氏为“圣母皇太后”,上徽号为“慈禧”。徽号也可每逢庆典累加,那拉氏的徽号最后积有“慈禧端佑康頤昭豫莊誠壽恭欽獻崇熙”多达16个字,而她的谥号为“孝欽慈禧端佑康頤昭豫莊誠壽恭欽獻崇熙配天興聖顯皇后”多达二十五个字) 先秦时的谥号以用一个字为常,也有用两三个字的。用一个字的如:秦穆公、晋文公;用两三个字的如魏安簧王、赵孝成王、卫睿圣武公等。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议定以“皇帝”作为最高统治者的称号,同时因“谥号”的定夺将形成“子议父、臣议君”的局面,故而废除谥法。汉代时期恢复谥法,而且这一时期谥法制度也日趋严密,朝廷中正式设立“大鸿胪”一职,管理王公列侯的谥法。 汉代以后,谥号大多为两个汉字:汉文帝刘恒“谥号”全名为孝文帝,萧何谥为文终侯。唐宋时期为谥法发展时期。谥法一方面成为封建帝王尊大谥以满足其虚荣心的工具,同时也成为驾驭群臣的褒贬手段。从唐高祖李渊开始,打破了皇帝一、两字谥号的旧例,使用了“神尧大圣大光皇帝”的谥号。武则天时开皇帝追尊四代祖宗的先例,更开创了皇帝生前叠加谀词上尊号谥美的先例,有的帝王活着的时候可以被奉上好几次尊号。宋代皇帝谥号比唐时更加谥美,而且也开后代予大臣谥二字的定例。值得一提的是,宋太祖赵匡胤实行重文抑武,因此宋代大臣谥号多以“文”字为荣,终宋之世,谥号为“文”者达一百四十多人,为“武”者仅二十人。清代大臣中的谥号规定,只有曾入翰林,或获授大學士者才可用“文”字。如李鸿章谥“文忠”。 明清时期,谥法内容基本固定下来。首先是各层级人员的谥号字数固定下来,明代皇帝谥号为17字,亲王1字,大臣2字,清代皇帝21字,硕亲王1字,大臣2字。 例如:明成祖的谥号为:后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 康熙帝的谥号为: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功德大成仁皇帝谥号所用的字来自《逸周书·谥法解第五十四》

中医内科学重点习题.doc

中医内科学重点习题【老师发】 总论 一、单项选择题 1.头晕病位主要在 A?肝B?肝肾C?三阳经D?少阳经E?脑 2.以脏腑作为中医内科疾病分类的主要理论依据是 A .脏腑学说B?病机学说C .六淫学说D?经络学说E?气血津液学说3 .内科疾病的发生,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是 A?外因和内因B?邪气和正气C?体质和情志 D?饮食和气候E?时间和地域 4 .咳嗽的病机主要是 A .肺气不降 B .肺气上逆 C .肺气失清D?外邪犯肺E .肝气犯肺5 .长期低热的主要病因病机是 A,气血阴亏,脏腑功能失调B,正气不足而兼外感C .瘀血生热 D .阳虚、虚阳外越E?枢机不利,气郁发热 6.下列哪项不是腹痛发生的病理因素 A?气机失调B?湿阻C,积滞D?血瘀E?外邪 7.下列哪项不是全身出汗的表现 A .白汗B?盗汗C?战汗D?手足心汗E .脱汗 8?下列与呕吐无关的脏腑是

A?肺B .肾C .心D .胆E?肝 9.行气解郁法主要适用于 A .气滞证B?气逆证C?气陷证D .血瘀证E .气滞血瘀证 10.下列不属于消导法的是 A?消食导滞B?消石散结C?消瘤软坚D?调和肝脾E .利水消肿 11.下列哪项不是熄风法的适用范围 A .清热熄风B?镇肝熄风C?养血熄风D?活血熄风E?祛风解表12 .我国历史上首先用“内科”命名的医学著作是 A .《内科摘要》 B .《明医杂著》 C .《医学纲目》 D .《金匮要略》 E .《景岳全书》 13.提出“久病入络”的医家是 A?薛生白B?吴鞠通C?叶天士D?朱丹溪E?王纶 14.首创卫气营血辨证的医家是 A?吴有可B .张景岳C?吴鞠通D?叶天士E?薛生白 15?提出三焦辨证的医著是 A .《温病条辨》 B .《湿热病篇》C?《外感温热篇》 D .《景岳全书》 E .《张氏医通》 16?每于午后或夜间发热,如潮汛之准时,此热谓之 A?潮热B .高热C .低热D .身热不扬E?寒热往来 17 .恶寒与发热交替出现时,可谓之 A?急性发热B .慢性发热C?寒热往来D .发热恶寒E .日晡潮热18 .内伤发热时,其热势一般是

法考真题解析:法条关系.doc

法考真题解析:法条关系 2016年国家司法考试试卷二第11题(2016-2-11) 关于法条关系,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不考虑数额)?() A.即使认为盗窃与诈骗是对立关系,一行为针对同一具体对象(同一具体结果)也完全可能同时触犯盗窃罪与诈骗罪 B.即使认为故意杀人与故意伤害是对立关系,故意杀人罪与故意伤害罪也存在法条竞合关系 C.如认为法条竞合仅限于侵害一犯罪客体的情形,冒充警察骗取数额巨大的财物时,就会形成招摇撞骗罪与诈骗罪的法条竞合 D.即便认为贪污罪和挪用公款罪是对立关系,若行为人使用公款赌博,在不能查明其是否具有归还公款的意思时,也能认定构成挪用公款罪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选项A错误。盗窃罪是采用和平、缓和的手段窃取他人占有的财物,构成对占有的非法侵犯。而成立诈骗罪要求被害人基于错误认识处分财产,欺骗行为使被害人处分财产后,行为人便获得财产,从而使被害人的财产受到损害。据此,诈骗罪与盗窃罪的区别关键在于被害方是否基于认识错误而处分财产。如果不存在被害方处分财产的事实,则不可能成立诈骗罪。因此,一行为针对同一具体对象(同一具体结果),不会同时触犯盗窃罪与诈骗罪。 选项B错误。故意伤害罪与故意杀人罪的不同点在于故意的内容不同,故意伤害罪是基于伤害的故意,故意杀人是基于杀人的故意。因此不存在法条竞合关系。 选项C错误。招摇撞骗罪,是指为谋取非法利益,假冒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身份或职称,进行诈骗,损害国家机关的威信及其正常活动的行为。该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的威信及其对社会的正常管理活动,而诈骗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因此,如认为法条竞合仅限于侵害一犯罪客体的情形,则招摇撞骗罪与诈骗罪不构成法条竞合。

谥法解正误

谥法解正误 南监本《史记》刻《谥法解》,原是古书分上下款列,后人误接连书之,遂错乱无章,卒莫有釐正之者。今按《汲冢周书》书之,《周书》亦有前后失次者,並为釐正。 惟周公旦、太公望开嗣王业,建功於牧野,终将葬,乃製谥,遂叙谥法。谥者,行之迹;號者,功之表;古者有大功则赐之善號,以为称也。车服者,位之章也。是以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行出於己,名生於人。名谓號谥。○按此篇《博物志》谓为周公作。今按首数言,是因二公终将葬,錫之谥,製谥从此而始,因敍谥为後世之永制也。云此为周公作者,非其本矣。 民无能名曰“神”。《周书》作“一人无名曰神”。扬善赋简曰“圣”。 敬宾厚礼曰“圣”。靖民则法曰“皇”。 德象天地曰“帝”。仁义所往曰“王”。 立志及众曰“公”。《周书》作“立制”。執应八方曰“侯”。 從之成羣曰“君”。二條《史》有《书》无。赏慶刑威曰“君”。 平易不訾曰“简”。《周书》作“不疵”。壹德不懈曰“简”。 闻曰“文”。《周书》作“博厚”。经纬天地曰“文”。 勤学好问曰“文”。慈惠爱民曰“文”。 愍民惠礼曰“文”。錫民爵位曰“文”。 剛彊直理曰“武”。威彊叡德曰“武”。 克定祸乱曰“武”。刑名克服曰“武”。 大志多窮曰“武”。《书》作“夸志”。敬事供上曰“恭”。 尊贤贵义曰“恭”。尊贤敬让曰“恭”。 既过能改曰“恭”。執事坚固曰“恭”。 安民長悌曰“恭”。《史》作“爱民”。芘親之闕曰“恭”。 執礼敬宾曰“恭”。《史》作“御賓”。尊長讓善曰“恭”。 淵源流通曰“恭”。《书》作“曰康”。照临四方曰“明”。 譖诉不行曰“明”。威仪悉备曰“钦”。 大慮静民曰“定”。安民大慮曰“定”。 安民法古曰“定”。纯行不二曰“定”。 執義扬善曰“德”。二條《史》有《书》无。绥柔士民曰“德”。 谋慮不威曰“德”。辟地有德曰“襄”。 甲胄有劳曰“襄”。有伐而還曰“釐”。 質淵受諫曰“釐”。慈惠愛親曰“釐”。 小心畏忌曰“僖”。心能製義曰“度”。 博闻多能曰“献”。聪明叡哲曰“献”。 温柔聖善曰“懿”。五宗安之曰“孝”。 協时肇享曰“孝”。秉德不回曰“孝”。 大慮行節曰“孝”。執心克莊曰“齊”。 輔輕就供曰“齊”。《史记》作“資輔就共”。温年好樂曰“康”。《史记》作“温柔”。 安乐撫民曰“康”。令民安樂曰“康”。 安民立政曰“成”。布德執義曰“穆”。 中情見貌曰“穆”。敏以敬順曰“頃”。 甄心動懼曰“頃”。“頃”《书》作“甄”。容儀恭美曰“昭”。 昭德有勞曰“昭”。聖文周達曰“昭”。

法考民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8年法考民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导读:备战法考,模拟试题练习必不可少,可以帮助你查漏补缺,同时练习手 感和状态,节约备考精力、时间,提高复习效率。 随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报名时间的临近,同学们的复习也慢慢进入状态,备考 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模拟试题练习自然必不可少,今年已经全面推行机考,大 家可以多做练习寻找题感,尽快熟悉机考模式。 一、单项选择题 1.某甲年满16周岁,初中毕业以后因未考上高中,便在某企业上班,月工资为800元。某甲仍与其父母共同生活,有关某甲的下列行为,表述正确的是()。 A.某甲用自己的工资购买一辆山地自行车(价值4000元),其父母认为过分奢侈,表示反对,因此,该行为无效 B.某甲因朋友过生日,用自己的工资购买了一份价值1000元的生日礼物,其父母因与某甲之朋友的父母有隙,表示反对,该行为无效 C.某甲与该单位的某女同事恋爱,父母认为某甲年龄太小,表示反对, 因此,恋爱无效 D.某甲因骑车违章,将一老翁撞伤,老翁花去医药费5万元,因某甲无 力支付,某甲之父母应承担赔偿责任 【答案】D 2.王某在某中学校门外开设了一家体育用品店,为招揽生意,允许学校学生赊购商品。14岁的何某在该店购买进口羽毛球拍一副,价款3000余元。在王某向何某之父索债时,双方发生争执。则王某与何某的买卖合同:() A.王某有权在何某之父追认前撤销合同

B.合同不因当事人行为能力而影响其效力 C.何某之父不追认,则合同不能生效 D.若王某催告何某之父追认,何某之父逾期未作表态,视为合同生效 【答案】C 3.小学生王某,8岁,代表学校参加中外少儿书画大赛获一等奖,奖金5000元,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王某无权获得奖金 B.学校获得全部奖金 C.王某须经其法定监护人同意才可获得此奖金 D.王某无须经其法定监护人同意即可获得此奖金 【答案】D 4.张某与王某系邻居,但双方经常为琐事争吵,因而结仇。张某因心脏病死后,其子女依当地风俗土葬了张某。王某因对张某依然怀恨在心,某日,王某偷偷进入张某墓地,将张某的遗体毁坏以泄恨。张某的子女得知后,十分痛苦,并将王某诉至法院。对此,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A.王某的行为属于不道德的行为。应受道德谴责,但不应承担法律责任 B.由于张某已死亡,不具有民事主体资格,故王某的行为不构成侵权行为 C.张某的子女有权要求王某赔偿损失,包括精神损害 D.王某的行为构成对张某身体权的侵害,应承担侵权责任 【答案】C

中国古代帝王谥号谥法全解

中国古代帝王谥号谥法全解 惟周公旦、太公望开嗣王业,建功于牧野,终将葬,乃制谥,遂叙谥法。谥者,行之迹;号者,功之表;古者有大功,则赐之善号以为称也。车服者,位之章也。是以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行出于己,名生于人。名谓号谥。 民无能名曰神。不名一善。 靖民则法曰皇。靖安。 德象天地曰帝。同于天地。 仁义所往曰王。民往归之。 立志及众曰公。志无私也。 执应八方曰侯。所执行八方应之。 赏庆刑威曰君。能行四者。 从之成群曰君。民从之。 扬善赋简曰圣。所称得人,所善得实,所赋得简。 敬宾厚礼曰圣。厚于礼。 照临四方曰明。以明照之。 谮诉不行曰明。逆知之,故不行。 经纬天地曰文。成其道。 道德博闻曰文。无不知。 学勤好问曰文。不耻下问。 慈惠爱民曰文。惠以成政。 愍民惠礼曰文。惠而有礼。 赐民爵位曰文。与同升。 绥柔士民曰德。安民以居,安士以事。 谏争不威曰德。不以威拒谏。 刚彊直理曰武。刚无欲,强不屈。怀忠恕,正曲直。 威彊敌德曰武。与有德者敌。 克定祸乱曰武。以兵征,故能定。 刑民克服曰武。法以正民,能使服。 夸志多穷曰武。大志行兵,多所穷极。 安民立政曰成。政以安定。 渊源流通曰康。性无忌。 温柔好乐曰康。好丰年,勤民事。 安乐抚民曰康。无四方之虞。 合民安乐曰康。富而教之。 布德执义曰穆。故穆穆。 中情见貌曰穆。性公露。 容仪恭美曰昭。有仪可象,行恭可美。 昭德有劳曰昭。能劳谦。 圣闻周达曰昭。圣圣通合。 治而无眚曰平。无灾罪也。

执事有制曰平。不任意。 布纲治纪曰平。施之政事。 由义而济曰景。用义而成。 耆意大虑曰景。耆,强也。 布义行刚曰景。以刚行义。 清白守节曰贞。行清白执志固。 大虑克就曰贞。能大虑非正而何。 不隐无屈曰贞。坦然无私。 辟土服远曰桓。以武正定。 克敬动民曰桓。敬以使之。 辟土兼国曰桓。兼人故启土。 能思辩众曰元。别之,使各有次。 行义说民曰元。民说其义。 始建国都曰元。非善之长,何以始之。 主义行德曰元。以义为主,行德政。 圣善周闻曰宣。闻,谓所闻善事也。 兵甲亟作曰庄。以数征为严。 叡圉克服曰庄。通边圉,使能服。 胜敌志强曰庄。不挠,故胜。 死于原野曰庄。非严何以死难。 屡征杀伐曰庄。以严厘之。 武而不遂曰庄。武功不成。 柔质慈民曰惠。知其性。 爱民好与曰惠。与谓施。 夙夜警戒曰敬。敬身思戒。 合善典法曰敬。非敬何以善之。 刚德克就曰肃。成其敬使为终。 执心决断曰肃。言严果。 不生其国曰声。生于外家。 爱民好治曰戴。好民治。 典礼不愆曰戴。无过。 未家短折曰伤。未家,未娶。 短折不成曰殇。有知而夭殇。 隐拂不成曰隐。不以隐括改其性。 不显尸国曰隐。以闲主国。 见美坚长曰隐。美过其令。 官人应实曰知。能官人。 肆行劳祀曰悼。放心劳于淫祀,言不修德。年中早夭曰悼。年不称志。 恐惧从处曰悼。从处,言险圮。 凶年无谷曰荒。不务耕稼。

2007-2017年司法考试经济法真题解析

2007-2017年司法考试经济法真题解析

2007-2011年司法考试经济法历年真题解析 单选题: (2011年) 27.下列哪一选项属于《反不正当竞争法》和《反垄断法》均明文禁止的行为?()(2011年卷一单选第27题) A.甲省政府规定,凡外省生产的汽车,必须经过本省交管部门的技术安全认证,领取省内销售许可证以后,方可在本省市场销售 B.乙省政府决定,在进出本省的交通要道设置关卡,阻止本省生产的猪肉运往外省 C.丙省政府规定,省内各机关和事业单位在公务接待等活动时需要消费香烟的,只能选用本省生产的“金丝雀”牌香烟,否则财政不予报销 D.丁省政府规定,外省生产的化肥和农药在本省销售的,一律按销售额加收15%的环保附加费 【答案】B 【考点】《反不正当竞争法》和《反垄断法》中均禁止的行为 【解析】《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七条规定,政府及其所属部门不得滥用行政权力,限定他人购买其指定的经营者的商品,限制其他经营者正当的经营活动。

政府及其所属部门不得滥用行政权力,限制外地商品进入本地市场,或者本地商品流向外地市场。 《反垄断法》第三十三条规定,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不得滥用行政权力,实施下列行为,妨碍商品在地区之间的自由流通: (一)对外地商品设定歧视性收费项目、实行歧视性收费标准,或者规定歧视性价格; (二)对外地商品规定与本地同类商品不同的技术要求、检验标准,或者对外地商品采取重复检验、重复认证等歧视性技术措施,限制外地商品进入本地市场; (三)采取专门针对外地商品的行政许可,限制外地商品进入本地市场; (四)设置关卡或者采取其他手段,阻碍外地商品进入或者本地商品运出; (五)妨碍商品在地区之间自由流通的其他行为。 选项A错误。甲省政府的规定在《反不正当竞争法》中没有被明文禁止。 选项B正确。乙省政府的决定属于地区封锁行为,在《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七条第二款和《反垄断法》第三十三条第(四)项中均被明文禁止。 选项C有争议,丙省政府的规定在《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七条第一款中被明文禁止,在《反垄断法》第三十二条中被明文禁止。

古代谥法表

古代谥法表 民无能名曰神 靖民则法曰皇化合神者曰皇 德象天地曰帝德合天者曰帝 仁义所往曰王 立志及觽曰公 执应八方曰侯 赏庆刑威曰君从之成髃曰君 扬善赋简曰圣敬宾厚礼曰圣 照临四方曰明谮诉不行曰明果虑果远曰明 经纬天地曰文道德博闻曰文学勤好问曰文慈惠爱民曰文愍民惠礼曰文赐民爵位曰文绥柔士民曰德谏争不威曰德 刚强直理曰武威强敌德曰武克定祸乱曰武刑民克服曰武夸志多穷曰武 安民立政曰成 渊源流通曰康温柔好乐曰康安乐抚民曰康合民安乐曰康 布德执义曰穆中情见貌曰穆 容仪恭美曰昭昭德有劳曰昭圣闻周达曰昭 治而无眚曰平执事有制曰平布纲治纪曰平克定祸乱曰平 由义而济曰景耆意大虑曰景布义行刚曰景 清白守节曰贞大虑克就曰贞不隐无屈曰贞 辟土服远曰桓克敬动民曰桓辟土兼国曰桓 能思辩觽曰元行义说民曰元始建国都曰元主义行德曰元 圣善周闻曰宣 兵甲亟作曰庄叡圉克服曰庄胜敌志强曰庄死于原野曰庄屡征杀伐曰庄武而不遂曰庄柔质慈民曰惠爱民好与曰惠 夙夜警戒曰敬合善典法曰敬 刚德克就曰肃执心决断曰肃 不生其国曰声 爱民好治曰戴典礼不愆曰戴 未家短折曰伤 短折不成曰殇 隐拂不成曰隐不显尸国曰隐见美坚长曰隐 官人应实曰知 肆行劳祀曰悼年中早夭曰悼恐惧从处曰悼 凶年无谷曰荒外内从乱曰荒好乐怠政曰荒 在国遭忧曰愍在国逢傦曰愍祸乱方作曰愍使民悲伤曰愍 贞心大度曰匡 德正应和曰莫 施勤无私曰类 啬于赐与曰爱 危身奉上曰忠 克威捷行曰魏克威惠礼曰魏 教诲不倦曰长

肇敏行成曰直 疏远继位曰绍 好廉自克曰节 好更改旧曰易 爱民在刑曰克 一德不懈曰简平易不訾曰简 尊贤贵义曰恭敬事供上曰恭尊贤敬让曰恭既过能改曰恭执事坚固曰恭爱民长弟曰恭执礼御宾曰恭芘亲之阙曰恭尊贤让善曰恭 威仪悉备曰钦 大虑静民曰定纯行不爽曰定安民大虑曰定安民法古曰定 辟地有德曰襄甲冑有劳曰襄 小心畏忌曰僖 质渊受谏曰厘有罚而还曰厘 温柔贤善曰懿 心能制义曰度 聪明叡哲曰献知质有圣曰献 五宗安之曰孝慈惠爱亲曰孝秉德不回曰孝协时肇享曰孝 执心克庄曰齐资辅共就曰齐 甄心动惧曰顷敏以敬慎曰顷 柔德安觽曰靖恭己鲜言曰靖宽乐令终曰靖 威德刚武曰圉 弥年寿考曰胡保民耆艾曰胡 追补前过曰刚 猛以刚果曰威猛以强果曰威强义执正曰威 治典不杀曰祁 大虑行节曰考 治民克尽曰使 好和不争曰安 道德纯一曰思大省兆民曰思外内思索曰思追悔前过曰思 行见中外曰悫 状古述今曰誉 昭功宁民曰商 克杀秉政曰夷安心好静曰夷 执义扬善曰怀热识折曰怀 述义不克曰丁 有功安民曰烈秉德尊业曰烈 刚克为伐曰翼思虑深远曰翼 外内贞复曰白 不勤成名曰灵死而志成曰灵死见神能曰灵乱而不损曰灵好祭鬼怪曰灵极知鬼神曰灵杀戮无辜曰厉 愎很遂过曰刺不思忘爱曰刺 蚤孤短折曰哀恭仁短折曰哀 好变动民曰躁 不悔前过曰戾

法考刑法历年真题答案及解析

2018法考刑法历年真题答案及解析(一)2018法考已进入到了紧张的复习阶段,真题练习必不可少,小编整理了刑法历年真题供各位考生练习,帮助大家解析命题思路,了解命题的陷阱与障碍。 一、单项选择题 1、老板甲春节前转移资产,拒不支付农民工工资。劳动部门下达责令支付通知书后,甲故意失踪。公安机关接到报警后,立即抽调警力,迅速将甲抓获。在侦查期间,甲主动支付了所欠工资。起诉后,法院根据《刑法修正案(八)》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认定甲的行为,甲表示认罪。关于此案,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 A.《刑法修正案(八)》增设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体现了立法服务大局、保护民生的理念 B.公安机关积极破案解决社会问题,发挥了保障民生的作用 C.依据《刑法修正案(八)》对欠薪案的审理,体现了惩教并举,引导公民守法、社会向善的作用 D.甲已支付所欠工资,可不再追究甲的刑事责任,以利于实现良好的社会效果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本案中甲有能力支付劳动报酬而以转移财产的方式拒不支付,且经劳动部门责令支付后逃匿,符合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犯罪构成。因此,甲的行为构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另外,根据《刑法》第二百七十六条之一第三款规定,有拒不支付劳动报酬行为,尚未造成严重后果,在提起公诉前

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并依法承担相应赔偿责任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从题干中给出的信息看,甲在侦查期间即起诉前支付了所欠工资,且未造成严重后果,因此,可以对其减轻或免除处罚。另外,注意减轻或免除处罚与不再追究刑事责任是不同的,减轻或免除处罚是以定罪为前提的,而不追究刑事责任则是不构成犯罪。 【提示】解答本题主要是从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认定及处罚入手,法治理念只是形式。 2、甲与乙女恋爱。乙因甲伤残提出分手,甲不同意,拉住乙不许离开,遭乙痛骂拒绝。甲绝望大喊:“我得不到你,别人也休想”,连捅十几刀,致乙当场惨死。甲逃跑数日后,投案自首,有悔罪表现。关于本案的死刑适用,下列哪一说法符合法律实施中的公平正义理念? A.根据《刑法》规定,当甲的杀人行为被评价为“罪行极其严重”时,可判处甲死刑 B.从维护《刑法》权威考虑,无论甲是否存在从轻情节,均应判处甲死刑 C.甲轻率杀人,为严防效尤,即使甲自首悔罪,也应判处死刑立即执行 D.应当充分考虑并尊重网民呼声,以此决定是否判处甲死刑立即执行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死刑、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刑法》第四十八条第一款规定,死刑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据此可知,死刑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即作为死刑的适用对象的罪犯应当是罪大与恶极同时具备,缺一不可。本案中,甲犯有故意杀人罪,满足罪大的条件,但其存在自首情节,如果不存在恶极情况的话,则不能适用死刑。 3、关于罪刑法定原则有以下观点: ①罪刑法定只约束立法者,不约束司法者

皇帝谥号表

谥号 民无能名曰神。不名一善。 靖民则法曰皇。靖安。 德象天地曰帝。同于天地。 仁义所往曰王。民往归之。 立志及众曰公。志无私也。 执应八方曰侯。所执行八方应之。 赏庆刑威曰君。能行四者。 从之成群曰君。民从之。 扬善赋简曰圣。所称得人,所善得实,所赋得简。敬宾厚礼曰圣。厚于礼。 照临四方曰明。以明照之。 谮诉不行曰明。逆知之,故不行。 经纬天地曰文。成其道。 道德博闻曰文。无不知。 学勤好问曰文。不耻下问。 慈惠爱民曰文。惠以成政。 愍民惠礼曰文。惠而有礼。 赐民爵位曰文。与同升。 绥柔士民曰德。安民以居,安士以事。 谏争不威曰德。不以威拒谏。 刚彊直理曰武。刚无欲,强不屈。怀忠恕,正曲直。威彊敌德曰武。与有德者敌。 克定祸乱曰武。以兵征,故能定。 刑民克服曰武。法以正民,能使服。 夸志多穷曰武。大志行兵,多所穷极。 安民立政曰成。政以安定。 渊源流通曰康。性无忌。 温柔好乐曰康。好丰年,勤民事。 安乐抚民曰康。无四方之虞。 合民安乐曰康。富而教之。 布德执义曰穆。故穆穆。 中情见貌曰穆。性公露。 容仪恭美曰昭。有仪可象,行恭可美。 昭德有劳曰昭。能劳谦。 圣闻周达曰昭。圣圣通合。 治而无眚曰平。无灾罪也。 执事有制曰平。不任意。 布纲治纪曰平。施之政事。 由义而济曰景。用义而成。 耆意大虑曰景。耆,强也。 布义行刚曰景。以刚行义。 清白守节曰贞。行清白执志固。

大虑克就曰贞。能大虑非正而何。 不隐无屈曰贞。坦然无私。 辟土服远曰桓。以武正定。 克敬动民曰桓。敬以使之。 辟土兼国曰桓。兼人故启土。 能思辩众曰元。别之,使各有次。 行义说民曰元。民说其义。 始建国都曰元。非善之长,何以始之。 主义行德曰元。以义为主,行德政。 圣善周闻曰宣。闻,谓所闻善事也。 兵甲亟作曰庄。以数征为严。 叡圉克服曰庄。通边圉,使能服。 胜敌志强曰庄。不挠,故胜。 死于原野曰庄。非严何以死难。 屡征杀伐曰庄。以严厘之。 武而不遂曰庄。武功不成。 柔质慈民曰惠。知其性。 爱民好与曰惠。与谓施。 夙夜警戒曰敬。敬身思戒。 合善典法曰敬。非敬何以善之。 刚德克就曰肃。成其敬使为终。 执心决断曰肃。言严果。 不生其国曰声。生于外家。 爱民好治曰戴。好民治。 典礼不愆曰戴。无过。 未家短折曰殇。未家,未娶。 短折不成曰殇。有知而夭殇。 隐拂不成曰隐。不以隐括改其性。 不显尸国曰隐。以闲主国。 见美坚长曰隐。美过其令。 官人应实曰知。能官人。 肆行劳祀曰悼。放心劳于淫祀,言不修德。年中早夭曰悼。年不称志。 恐惧从处曰悼。从处,言险圮。 凶年无谷曰荒。不务耕稼。 外内从乱曰荒。家不治,官不治。 好乐怠政曰荒。淫于声乐,怠于政事。 在国遭忧曰愍。仍多大丧。 在国逢骨曰愍。兵寇之事。 祸乱方作曰愍。国无政,动长乱。 使民悲伤曰愍。苛政贼害。 贞心大度曰匡。心正而用察少。 德正应和曰莫。正其德,应其和。 施勤无私曰类。无私,唯义所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