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氨酸激酶(AK)的表达及其纯化--

合集下载

精氨酸激酶(AK)的提取与纯化

精氨酸激酶(AK)的提取与纯化

精氨酸激酶(AK)的提取与纯化报告题目精氨酸激酶(AK)的提取与纯化作者姓名徐青龙班级学号1005/2010114020208指导教师汪劲松完成时间2013年10月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心目录1引言 (1)1.1精氨酸激酶(AK) (1)1.2亲和层析法 (2)1.3电泳法 (2)1.4本实验主要工作 (3)2.1实验用品 (3)2.1.1实验材料 (3)2.1.1实验试剂 (3)2.1.2仪器设备 (4)2.2方法 (5)2.2.1活化菌种 (5)2.2.2 扩大培养 (5)2.2.3 IPTG诱导AK基因的表达 (5)2.2.4 蛋白质提取 (5)2.2.5蛋白质的检测 (6)2.2.6 His-tag Ni亲和层析法纯化融合蛋白 (6)3 结果与分析 (7)3.1蛋白质层析图谱 (7)3.2AK诱导表达电泳图 (8)4总结 (9)参考文献 (10)致谢 (10)精氨酸激酶(AK)的提取与纯化朱景鹏(指导老师:汪劲松)(湖北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科学1005班湖北黄石435002)摘要:精氨酸激酶(ATP:N-精氨酸磷酸转移酶EC2.7.3.3)存在无脊椎动物中,是参与细胞代谢的磷酸激酶。

本实验采取含有包含AK基因的重组质粒的表达菌体E. coli Rosetta,在含有50 μg/ml 的卡纳霉素的LB 培养基中培养。

当菌体浓度A600达到0.6-0.8 时,加入异丙基硫代-β-D-半乳糖苷(IPTG),使培养基中的IPTG终浓度为0.2 mM ,诱导培养3 小时后,从菌体中得到精氨酸激酶粗提液。

再通过Ni离子亲和层析柱分离纯化精氨酸激酶,最后通过SDS-PAGE电泳来检测精氨酸激酶的表达以及其纯化程度。

关键词:精氨酸激酶分离与纯化1引言1.1精氨酸激酶(AK)精氨酸激酶(ATP:N-精氨酸磷酸转移酶E.C.2.7.3.3)是磷酸原胍基化合物激酶的一种,主要存在于无脊椎动物体内,是细胞能量代谢中非常关键的的磷酸激酶[1]。

精氨酸酯酶的分离与纯化

精氨酸酯酶的分离与纯化

进行 皮下注射 ,4h后将 小 白鼠处死 , 去其 背部 的皮, 2 剥 观
察 皮 上 出血 斑 情 况 。 25 精 氨 酸 酯 酶 的 粗 提 【 二 乙 氨 基 乙基 葡 聚 糖 A 5 . 】 一O ( E E Sp aeA 5 ) 层 析 洗 脱 液 在 紫 外 仪 器 2 0 t D A —eh dx -0 柱 8 i m
牛血清白蛋白( 中科院上海生物物理所 生化厂 ) 。
2 方法与结果 2 1 酶 活 力 测 定 【 以 T . 1 】 AME为 底 物 , 不 同 含 量 待 测 加
酶 液 , 5 0n 处 测 光 密 度 。 在 0 m
2 2 蛋 白含 量 测 定 . F ln酚 法 【 标 准 牛 血 清 白 蛋 白 稀 oi l一 】
志 ,9 5 1 ( ) i一2 19 , 5 3 :o1 .
师范大学学报 ( 自然科学版)2 0 ,7 4 :78 . ,0 0 3 ( )7 —1 [ ] 中华人 民共 和 国 药 典. 部 I ] 北 京: 4 一 s. 化学 工业 出版 社,
2 0 2 7. 0 5: 7
[ ] 孔 婕 , 健 , 文 燕 , . 翘 挥 发 油 化 学 成分 的研 究 [ ]西 北 3 姚 达 等 连 J.

定 神 经 毒 和 出 血 毒 , 须进 行 再 次 纯 化 。此 方 法 重 复 操 必
作, 3 得 批结果相近 的样 品, 将每次分得 的峰 Ⅳ冷冻干燥待
用。
1 仪 器与材料
() 器 : Z 0 —2型 紫 外 分 光 光 度 计 、" 1仪 WF 8 01 3 " 2型 光 栅 I 2 分 光 光 度 计 、 G3型 多 用 泳 干 燥 机 ;2 药 品 和 试 剂 : 白 L 一 () 长 山 蝮 蛇 蛇 毒 ( 源 县 ) DE E Sp aeA一0 S E E 清 、 A —e hdx 5 W D N P R HA MACA 产 品 、 A ( I T ME 中科 院 上 海 生 物 化 学研 究 所 ) 、

生物化学实验PPT课件:精氨酸激酶的提取、分离、纯化及活力测定

生物化学实验PPT课件:精氨酸激酶的提取、分离、纯化及活力测定

四、操作步骤
(一)酶液的制备
(二)凝胶层析
1. 凝胶溶胀 根据柱床体积称取一定量 Sephadex G-100 干胶,加入蒸馏水,沸水煮沸2个小时,使之充分溶胀。
2. 装柱 用充分溶胀的Sephadex G-100装柱,装柱前,先 在柱中加入一定量的层析柱平衡液,然后倒入凝胶,打开 柱底部的出口,使其自然沉降,保持柱顶部缓冲液1-2 cm 高。
蛋白质含量及酶活力测定
蛋白质含量测定可采用紫外法或考马斯亮蓝法。 酶活力测定:取3 ml 测活反应液于比色杯中,加入30 l酶液, 立即混匀并测定575 nm处的吸光值,计时,当吸收值达到1.4时 停止测定,并记录所需时间,以每秒575 nm处每变化0.001为一 个酶活力单位,如反应开始时A575为2.0,反应60秒后,A575为 1.4,则酶活力为
恒流泵电源
记录仪
层析柜
思考题
• 1. 影响蛋白质分离效果的因素有哪些? • 2. 获得理想纯化结果应注意哪些关键步骤? • 3. 蛋白峰的高低和和宽窄与纯化结果有关系? • 4. 如何确定目的蛋白? • 5. 如何评价蛋白质纯度? • 6. 为什么蛋白质纯化过程中每一步都要测定蛋白
质 含量和活性?
精氨酸激酶的提取、 分离、纯化及活力测定
凝胶过滤分离纯化蛋白质
• 实验目的 • 实验原理 • 实验材料、仪器和试剂 • 实验操作步骤 • 仪器使用 • 思考题
一、目的
学习和掌握蛋白质的提取、凝胶层析分离 纯化精氨酸激酶的原理和操作技术,并学习目的 蛋白质的确定方法。
二、原理
凝胶过滤(Gel Fitration Chromatography,GFC) 又称分子筛层析、分子排阻层析、凝胶色谱。基本原理是 混合物中各组分通过层析柱时按其分子大小不同而被分离 的技术。固定相(凝胶)是一种不带电荷的具有三维空间 的多空网状结构的物质,分子量大的蛋白质不能渗入凝胶 颗粒内部,流程短,先被洗脱下来,而分子量小的蛋白质 可可以进入凝胶网孔,流程长,后被洗脱下来,从而达到 分离的目的。

凡纳滨对虾精氨酸激酶的多克隆抗体制备及组织特异性表达分析

凡纳滨对虾精氨酸激酶的多克隆抗体制备及组织特异性表达分析

凡纳滨对虾精氨酸激酶的多克隆抗体制备及组织特异性表达分析姚翠鸾;冀培丰;孔鹏;王志勇【期刊名称】《水产学报》【年(卷),期】2009(033)006【摘要】Arginine kinase (ATP: arginine N-phosphotransferase, AK) in invertebrates catalyzes the reversible phosphorylation of arginine by MgATP to form phosphoarginine and MgADP. The conventional view is that phosphoarginine functions as ATP buffers, permitting maintenance of high ATP values during periods in burst of cellular activity in invertebrates. In this paper, the open reading frame (ORF) was cloned from shrimp, Litopenaeus vannamei, based on the full-length cDNA sequence that was obtained in our previous study. The ORF encoding 356 amino acids of AK was cloned and inserted to a prokaryotic expression vector pGEX-4T-2. The recombinant protein was expressed as glutathione S-transferase (GST) arginine kinase (GST-AK) fusion protein, which was purified by affinity chromatography using Glutathione Sepharose 4B. The anti-AK polyclonal antibody was prepared by immunization of mice using this purified AK protein. The specific recognition of anti-AK antibody was further verified. The AK protein expression in various tissues was then analyzed using this newly prepared antibody by Western-blotting. The results revealed a strong expression of AK in heart, nerve, hemocyte, stomach and muscle,weak expression in eyestalk, hepatopancrease, gill and skin. The present study may be very useful for studying the function of AK in shrimp.%精氨酸激酶(arginine kinase,AK)在调节无脊椎动物磷酸精氨酸与ATP之间能量平衡的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前期工作基础上,设计特异引物,以凡纳滨对虾肌肉组织cDNA 为模版,克隆得到了1071 bp的凡纳滨对虾精氨酸激酶的完整开放阅读框;将它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GEX-4T-2上,转化BL21(DE3)菌株,经诱导后表达出GST-AK融合蛋白.以纯化的融合蛋白作为抗原免疫小鼠,制备多克隆抗血清,经检测该抗原与抗体识别良好.利用得到的抗体对凡纳滨对虾AK在蛋白质水平上的特异性表达进行分析发现,精氨酸激酶在对虾的肌肉、心脏、神经、血细胞和胃组织中具有高的表达量,而在眼柄、肝胰腺、鳃和皮肤组织中表达量较低.为进一步研究精氨酸激酶在对虾体内的功能奠定了基础.【总页数】5页(P1026-1030)【作者】姚翠鸾;冀培丰;孔鹏;王志勇【作者单位】集美大学水产学院,水产生物技术研究所,福建省高校水产科学技术与食品安全重点实验室,福建,厦门,361021;集美大学水产学院,水产生物技术研究所,福建省高校水产科学技术与食品安全重点实验室,福建,厦门,361021;集美大学水产学院,水产生物技术研究所,福建省高校水产科学技术与食品安全重点实验室,福建,厦门,361021;集美大学水产学院,水产生物技术研究所,福建省高校水产科学技术与食品安全重点实验室,福建,厦门,36102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785;S917【相关文献】1.银鲫HIRA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及组织特异性表达分析 [J], 周励;王玉凤;桂建芳2.鲤肠道小肽转运载体PepT1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组织表达分析 [J], 闫潇;杨丽萍;郑文佳;孙君君;卢荣华;聂国兴3.灰茶尺蠖EgSCP2多克隆抗体制备及组织表达分析 [J], 张丽丽; 武怡琼; 魏佳平; 刘梦丽; 薛竞帆; 靳爽; 王玲; 乔利4.丝氨酸/精氨酸蛋白特异性激酶-2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 [J], 王健;赵海剑;徐东燕;李菁妍;张晓雨5.家蚕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5的多克隆抗体制备及组织表达分析 [J],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精氨酸激酶的折叠及其部分结构的研究_1[1].1精氨酸激酶_11_15

精氨酸激酶的折叠及其部分结构的研究_1[1].1精氨酸激酶_11_15

第一章引言1.1 精氨酸激酶 精氨酸激酶(Arginine kinase,AK)(E.C.2.7.3.3)是一种磷酸原胍基化合物的激酶。

它的作用是催化如下可逆反应:将ATP上的磷酸基团转移到精氨酸上,从而形成一种具有高能键的储能分子――磷酸精氨酸。

反应方程式如下:精氨酸+ATP・磷酸精氨酸+ADP・Mg + H+AK被发现已经超过70年的历史了, 它属于磷酸原(胍基化合物)激酶这个大家族中的一员。

现在已经在许多种无脊椎动物中发现了AK, 例如有鳌节肢动物(chelicerate arthropod) Limulus polyphemus[1], 腹足动物(gastropod) Cellana grata 和Aplysia kurodai [2],海参Stichopus japonicus[3],头足类动物Nautilus pompilius[4],龙虾(lobster) Homarus vulgaris[5],海葵(sea anemone)Anthopleura japonicus[6],海湾对虾(gulf shrimp)penaeus aztecus[7]等无脊椎动物中都已经分离得到了AK。

尽管说基本功能都是催化同样的高能磷酸键转移反应,但是从不同的无脊椎动物体内得到的AK的结构和分子量大小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这些不同的精氨酸激酶结构和大小有以下类别:(1)单亚基,如海湾对虾(gulf shrimp)penaeus aztecus 的AK[7],是一种相对分子量约为40 kDa的单亚基的蛋白质。

单亚基的AK是目前研究最多的一种AK。

本论文中用到的AK就是单亚基,相对分子量约为40 kDa。

(2)双亚基,如海参Stichopus japonicus中分离得到的AK就是一种相对分子量约为84 kDa的双亚基蛋白质[3]。

(3)四个亚基,如环节动物(annelid)Sabella pavonina中具有相对分子量在150~160 kDa之间的四亚基AK[8]。

精氨酸激酶(AK)

精氨酸激酶(AK)

精氨酸激酶(AK)的表达及其纯化报告题目藻精氨酸激酶(AK)的表达及其纯化作者姓名余姣班级学号0801/2008114010130指导教师汪劲松完成时间2011年5月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心目录摘要........................................................................ 错误!未定义书签。

引言..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方法 (3)2.1菌种活化 (3)2.2扩大培养 (3)2.3 IPTG诱导AK的表达 (3)2.4 AK的提取及其纯化 (3)2.5His-tag Ni亲和层析法纯化融合蛋白 (3)2.6 AK的检测SDS-PAGE电泳 (4)3 结果与分析 (4)3.1 提取物的层析谱图与分析 (5)3.2 提取物SDS-PAGE电泳图与分析 (6)总结 (6)参考资料 (7)藻精氨酸激酶(AK)的表达及其纯化余姣(指导老师:汪劲松)摘要:精氨酸激酶(AK)(E.C.2.7.3.3)是一种磷酸原胍基化合物激酶,存在无脊椎动物中。

本实验是将具有重组有AK基因的质粒的E.coli,在含有50μg/ml卡那霉素的LB液体培养基中活化和扩大培养。

当菌体密度即OD值为0.6-0.8时,用0.5μg/ml IPTG异丙基硫代- -D-半乳糖诱导lac乳糖操纵子表达AK 5h。

接着5000 r/m离心10分钟,弃上清液获得沉淀物重悬加裂解液后用超声波破壁至沉淀变得澄清,再12000 r/m离心,弃沉淀得到AK的粗提液。

采用亲和层析法(含His-tag Ni的树脂层析柱)纯化AK,最后SDS-PAGE电泳,鉴定。

关键词:精氨酸激酶亲和层析光谱分析精氨酸激酶(AK)的表达及其纯化余姣(指导老师:汪劲松)引言:蛋白质的分离纯化是对蛋白质进行研究的一项必需的和基础的工作。

目前常使用的分离纯化的方法或技术都是在了解蛋白质性质和结构特点的基础上建立的。

小龙虾过敏原及其脱敏加工技术的研究进展

小龙虾过敏原及其脱敏加工技术的研究进展

小龙虾过敏原及其脱敏加工技术的研究进展作者:吴涛吴彬何晓希杨荣玲邵灿灿赵祥杰来源:《食品安全导刊》2023年第10期摘要:小龙虾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但也出现了食用小龙虾过敏的案例,引发社会关注。

小龙虾中含有多种过敏原物质,给消费者安全食用带来健康隐患。

本文概述了引发小龙虾食物过敏的主要过敏原物质及其性质,并从过敏原消减的角度综述了目前应用于小龙虾的各种先进加工技术,探讨了各种脱敏加工技术对过敏原的影响,以期为小龙虾加工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龙虾;过敏原;致敏性;脱敏技术Research Progress on Procambarus clarkii Allergen and Its Desensitization Processing TechnologyWU Tao1, WU Bin2, HE Xiaoxi1, YANG Rongling1, SHAO Cancan1, ZHAO Xiangjie1*(1.College of Life Sciences and Food Engineering, Huaiy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Huai’an 223003, China;2.Huai’an Product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Inspection Center,Huai’an 223001, China)Abstract: Procambarus clarkii has a delicious taste and rich nutrition, which is popular among consumers. However, there have also been cases of allergic consumption of Procambarus clarkii,which has attracted social attention. Procambarus clarkii contains various allergenic substances,which pose health risks to consumers’ safe consum ption. This article provides an overview of the main allergenic substances and their properties that cause food allergies in Procambarus clarkii, and reviews various advanced processing technologies currently applied to Procambarus clarkii. It explores the impact of various desensitization processing technologies on allergens,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processing technology for Procambarus clarkii.Keywords: Procambarus clarkii; allergen; allergenicity; desensitization technology食物过敏已成为当前社会发展和食品安全的热点问题之一,对于常见食物的摄入,难以有效去除其过敏性,将给机体健康带来重大隐患。

德国小蠊精氨酸激酶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免疫活性测定

德国小蠊精氨酸激酶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免疫活性测定

德国小蠊精氨酸激酶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免疫活性测定闫浩;夏立新;陈家杰;刘娇;邓志琼;易海涛;刘小平【期刊名称】《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年(卷),期】2011(29)3【摘要】目的克隆德国小蠊精氨酸激酶(arginine kinase,AK)全长基因,表达、纯化重组AK蛋白,并研究蛋白的免疫反应性。

方法提取德国小蠊总RNA,反转录为cDNA,设计特异性引物,PCR克隆德国小蠊AK片段,将测序正确的目的片段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中,在大肠埃希菌(E.coli)BL21(DE3)中用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通过镍离子亲和层析纯化目的蛋白。

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检测目的蛋白表达和纯化结果,用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ting)分析重组AK蛋白的免疫反应性。

结果德国小蠊AK基因开放阅读框全长为1071bp,编码356个氨基酸,GenBank登录号为FJ514482。

与GenBank中已登录的德国小蠊序列(登录号为EU429466)比对,同源性达97.2%。

重组质粒pET-28a-AK在E.coli BL21(DE3)中获得高效表达,重组蛋白相对分子质量(Mr)约为45 000,主要以可溶性形式表达,经亲和层析获得目的蛋白。

Western blotting分析结果表明,重组AK蛋白可被过敏性患者血清识别,免疫反应性良好。

结论成功获得德国小蠊精氨酸激酶全长基因,重组AK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反应性。

【总页数】4页(P191-194)【关键词】德国小蠊;精氨酸激酶;过敏原;克隆【作者】闫浩;夏立新;陈家杰;刘娇;邓志琼;易海涛;刘小平【作者单位】深圳大学医学院过敏反应与免疫学研究所;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84.9;R392.11【相关文献】1.家蚕精氨酸激酶基因的克隆、基因结构与表达分析 [J], 王华兵;徐豫松2.朱砂叶螨精氨酸激酶基因的克隆与表达特征 [J], 王磊;黄体冉;李光栋;安祥顺;杨金;王晓;胡帅;王平平;陈青3.管氏肿腿蜂毒液精氨酸激酶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J], 张枝全;任雪敏;樊晓红;王俊;吴国星;刘乃勇;朱家颖4.斜纹夜蛾精氨酸激酶基因的克隆及mRNA表达分析 [J], 孙杨; 陈琼; 胡妍月; 秦文婧; 黄水金5.美洲大蠊精氨酸激酶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变应原活性测定 [J], 陈家杰;夏立新;刘志刚;刘雯;吉坤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氨酸激酶(AK)的表达及其纯化报告题目精氨酸激酶(AK)的表达及其纯化作者姓名景书婷班级学号0802/2008114010216指导教师汪劲松完成时间2011年8月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心目录引言 (2)1 实验试剂与实验仪器 (3)1.1实验材料与实验试剂 (3)1.2实验仪器 (3)2 实验方法 (4)2.1活化菌种 (4)2.2扩大培养 (4)2.3 IPTG诱导AK的表达 (4)2.4蛋白质提取 (4)2.5 His-tag Ni亲和层析法纯化融合蛋白 (4)2.6 AK的检测 (5)3 结果与分析 (6)3.1蛋白质His-tag Ni亲和层析法纯化的层析谱图 (6)3.2 AK经纯化后的SDS-PAGE电泳图谱 (7)总结 (8)参考文献 (9)精氨酸激酶(AK)的表达及其纯化景书婷(指导老师:汪劲松)(湖北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科学0802班湖北黄石435002)摘要:精氨酸激酶(Arginine kinase, AK)(ATP:N-精氨酸磷酸转移酶E.C.2.7.3.3)是无脊椎动物细胞代谢中的磷酸激酶,它将ATP上的磷酸基转移到精氨酸上,产生磷酸精氨酸和ADP,在无脊椎动物的能量代谢中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中首先对转入精氨酸激酶基因的质粒的菌种进行活化和扩大培养,然后加入400mM/L的IPTG 65ul,在温度为37℃下来诱导精氨酸激酶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表达,通过His-tag Ni亲和层析技术分离纯化精氨酸激酶,经过SDS-PAGE电泳检测得到良好的重组的精氨酸激酶基因的表达及纯化效果,为进一步研究其分子结构、生理功能奠定基础。

关键词:精氨酸激酶亲和层析分离纯化电泳精氨酸激酶(AK)的表达及其纯化景书婷(指导老师:汪劲松)(湖北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科学0802班湖北黄石435002)引言精氨酸激酶(ATP:N-精氨酸磷酸转移酶E.C.2.7.3.3)是磷酸原胍基化合物激酶的一种,主要存在于无脊椎动物体内,是细胞能量代谢中非常关键的的磷酸激酶。

[1][2]它的作用是催化可逆反应,将ATP上的磷酸基转移到精氨酸上,从而形成一种具有高能健的储能分子——磷酸精氨酸[3],在无脊椎动物的能量代谢中起着重要作用。

AK在体内催化反应方程式如下:Mg2+ + ADP + Arginine phosphate Mg2++ ATP + ArginineAK广泛颁布在许多无脊椎动物体内,目前已经研究过的生物包括:节肢动物、腹足动物、海参、头足类动物,龙虾、海葵、海湾对虾等,这些生物体内都可以分离得到AK。

AK是由一个小的α螺旋组成的N端结构域和一个大的C端结构域组成的,C端结构域与Glu合成酶的C端结构域相似,8股串起来的反平行β折叠被7个α螺旋所包绕。

过渡态类似物的结合部位不在两个结构域之间,而是在C端结构域的内部[1]。

如图1所示:图1在菌株中,导入抗Kana青霉素的质粒,菌株中原有质粒产生阻遏蛋白,这种阻遏蛋白与基因结合,阻止基因的表达。

当加入IPTG诱导时,IPTG与阻遏蛋白结合,解除了阻遏蛋白与基因结合的抑制作用,使基因能够顺利表达。

我们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以IPTG诱导表达并纯化精氨酸激酶。

1 实验试剂与实验仪器1.1实验材料与实验试剂转入带有精氨酸激酶基因的质粒的大肠杆菌;LB培养基:10 g胰蛋白胨、5 g酵母提取物、10 g氯化钠,加水定容至1000ml,分装后高压蒸汽灭菌。

Stripping Buffer: 62.5mmol/l Tris PH6.7;100mmol/l beta-mercaptoethanol;2%SDS Binding Buffer: NaOH(pH 7.4),NaCL(140mM),CaCl(2.5mM) 过滤除菌;低温保存12%的分离胶:缓冲液2.5ml,30%丙烯酰胺贮液4.0 ml,10%SDS0.1 ml,10%过硫酸铵溶液0.1 ml,加水3.3 ml,10%TEMED 40ul浓缩胶:浓缩胶缓冲液0.5ml,30%丙烯酰胺贮液0.67 ml,10%过硫酸铵溶液40ul,加水2.7 ml,10%TEMED 40ul卡那青霉素、400mM/L的IPTG、1 M NaOH、1.5 M NaCl、0.1 M NiSO4、50mM 200mM的咪唑1.2实验仪器紫外分光光度计U-4300,电脑恒温层析柜、ORION pH计、紫外检测仪、冷冻离心机、超声破壁仪、雪山制冰机、超纯水机、低温恒温槽电泳仪、电子天平、振荡培养箱、单人单面净化工作台、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高压灭菌锅2 实验方法2.1活化菌种取200 µL表达菌种接入6 mL的LB液体培养基(加入卡那青霉素3ul,其工作浓度为50 µg/mL)中,于37 ℃摇床振荡培养8-12小时。

2.2扩大培养将试管中活化的6 mL菌液接种到50 mL LB培养基,同时加入25 µL卡那青霉素(终浓度50 µg/mL)筛选大肠杆菌转基因质粒,培养基于37℃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3 小时。

2.3 IPTG诱导AK的表达实验中在不同的培养时间(用OD值表征菌体密度)加入IPTG诱导表达发现,当温度为37 ℃,OD达0.6-0.8时,加入400mmol/L IPTG共65ul,诱导表达3-6h,IPTG 终浓度为0.5 mM时AK的表达量达到最大。

2.4蛋白质提取(1)将上述各管于4 ℃,5000 r/m离心10分钟;(2)弃上清,使沉淀物质重悬,每1 g沉淀加5 mL Binding Buffer 作为裂解液;(3)在冰上进行10分钟,间隔为2秒钟的超声波破壁,直到沉淀变得澄清为止;(4)于4 ℃,12000 rpm,离心10分钟,取上清,得到AK的粗提液。

2.5 His-tag Ni亲和层析法纯化融合蛋白预处理:(1)用Stripping Buffer洗20分钟;蒸馏水洗30分钟;(2)用1 M NaOH洗1小时;用Binding Buffer洗20分钟;蒸馏水洗30分钟;(3)用1.5 M NaCl洗1小时;用Binding Buffer洗20分钟;蒸馏水洗30分钟;(4)Ni柱再生:150 mL 0.1 M NiSO4洗→蒸馏水洗(穿流液无色)→Binding Buffer平衡。

平衡:6倍柱床体积Binding Buffer(pH=8.0)平衡。

上样:插A280滤光片,调A值(0)、T值(100);打开采集器;打开电脑蛋白核酸检测系统,保存文档并按开始采集。

将粗提液45 mL上柱,流速约为1.6-1.8 mL/min。

洗脱:上样完后,继续用Binding Buffer (pH=8.0)淋洗。

待杂蛋白峰回落走平之后开始用不同梯度的咪唑(50 mM、200 mM)洗脱。

在280 nm处进行连续紫外检测,根据微电脑记录仪显示曲线。

分别收集峰值的洗脱液根据波峰对每管收集蛋白测活并留样、电泳检测纯化程度。

2.6 AK的检测SDS-PAGE电泳:(1)安装双垂直板电泳槽;(2)配12%的分离胶5 mL,浓缩胶3 mL;(3)制样:取样品40 µL与样品缓冲液10 µL混合,100 ℃加热5分钟;(4)上样:用微量注射器加样15-20 µL;(5)电泳:在凝胶上加40 V/cm电压,待染料进入分离胶后将电压提高到140 V/cm 继续电泳直到染料到达底部;(6)固定和染色:用考马斯亮蓝R-250染色液浸泡,加热几分钟;(7)脱色:半小时更换一次脱色液,处理3-5次,直到胶板呈现淡蓝色。

3 结果与分析3.1蛋白质His-tag Ni亲和层析法纯化的层析谱图将合并后的含AK蛋白溶液经His-tag Ni亲和层析纯化后得到如图2,当蛋白质混合物通过装有连接了配体的基质的亲和层析柱时,只有精氨酸激酶可以特异地与基质结合,而其它没有结合的蛋白质首先被洗脱下来。

可以看到开始用Binding Buffer (pH=8.0)淋洗,出现一个很高的杂蛋白峰,随着杂蛋白的不断被洗脱下来,杂蛋白峰回落走平。

特异结合在基质上的精氨酸激酶最后可以用含有高浓度自由配体的溶剂洗下。

用不同梯度的咪唑(50 mM、200 mM)洗脱。

层析谱图上相继出现了两个蛋白峰。

且第一个洗脱主峰高于第二个洗脱主峰。

说明第一次洗脱出大量的精氨酸激酶。

用咪唑洗脱后没有杂峰出现,表明用亲和层析法纯化蛋白效率高,效果好。

图2 蛋白质His-tag Ni亲和层析法纯化的层析谱图3.2 AK经纯化后的SDS-PAGE电泳图谱将AK提取液、穿流液、纯化的目标蛋白分别通过SDS-PAGE电泳检测得到图3 。

采用SDS-PAGE电泳,则待分离的蛋白的电泳迁移率主要取决于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而与原来所带电荷和分子形状无关。

由图可知,AK提取液中有各种的杂蛋白,但以精氨酸激酶的含量最高。

穿流液中含有极其少量洗脱下来的杂蛋白和精氨酸激酶。

而经His-tag Ni亲和层析纯化后,电泳条带单一,说明AK达到了较高的纯度。

图3 经His-tag Ni亲和层析后的SDS-PAGE电泳图谱(从左至右依次为:1:AK提取液;2:穿流液;3-6:纯化目标蛋白)总结我们以IPTG诱导精氨酸激酶基因在E.Coli菌株中表达,通过His-tag Ni亲和层析技术分离纯化得到较纯的活性精氨酸激酶。

为进一步研究精氨酸激酶分子构象以及在甲壳动物适应不良环境的过程中,精氨酸激酶调控的磷酸精氨酸与ATP 之间平衡的能量代谢反应的重要作用[4]提供理论借鉴。

实验过程中,实验指导老师认真地为我们讲解实验内容,多次耐心地纠正我们实验的不良操作习惯。

本次综合试验让我对大二生物化学理论课中蛋白质的分离纯化程序和分离纯化蛋白的方法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实验采用亲和层析的方法对蛋白进行分离,通过SDS-PAGE电泳检测得到单一条带,认识到亲和层析这种只需经过一步的处理即可将某种所需蛋白质从复杂的混合物中分离出来并且纯化度相当高。

但是对于His-tag Ni亲和层析技术,对于层析柱的预处理的实验步骤很重要,预处理的步骤的处理是否恰当会直接影响到层析图谱的效果。

综合实验:精氨酸激酶(AK)的表达及其纯化9 参考文献[1] 雷婧,万华涛,汪劲松,王卫东,潘继成。

精氨酸激酶C 端结构域的克隆及其表达纯化[J].化学与生物工程。

2020.27(06):41—44[2]汤洪敏, 杨吟野。

天门冬氨酸对精氨酸激酶的作用研究[J]。

贵州大学学报。

2005,22(04):388-391[3] 李海龙,马勇,李杰,史锋。

精氨酸激酶在六氟异丙醇溶液中结构与活性的变化:去折叠平衡态中间体存在的证据[J]。

浙江大学学报。

2007,34(05):565—569[4]姚翠鸾,王志勇,相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