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象型网络犯罪刑法规制

合集下载

刑事案件法律热点(3篇)

刑事案件法律热点(3篇)

第1篇一、引言近年来,随着我国法治建设的不断深入,刑事案件的数量和类型也在不断变化。

一些新出现的法律热点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当前刑事案件的几个法律热点问题进行分析。

二、热点问题一:网络犯罪1. 网络犯罪的定义及特点网络犯罪是指利用互联网进行犯罪活动的行为,主要包括网络诈骗、网络盗窃、网络诽谤、网络赌博等。

网络犯罪具有以下特点:(1)隐蔽性:犯罪分子通过网络进行犯罪活动,不易被发现。

(2)跨国性:网络犯罪往往涉及多个国家和地区,追查难度较大。

(3)技术性:犯罪分子往往具备较高的计算机技术,能够逃避监控和追踪。

2. 网络犯罪的法律规制(1)刑法修正案(九)对网络犯罪的处罚力度进行了加强,增加了针对网络犯罪的罪名和刑期。

(2)网络安全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对网络犯罪行为进行了规制。

(3)公安机关、司法机关加大对网络犯罪的打击力度,提高破案率。

三、热点问题二:涉黑涉恶犯罪1. 涉黑涉恶犯罪的特点涉黑涉恶犯罪是指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和恶势力犯罪。

其特点如下:(1)组织严密,有明确的组织架构和分工。

(2)经济实力雄厚,涉及多个领域。

(3)侵害群众利益,破坏社会秩序。

2. 涉黑涉恶犯罪的法律规制(1)刑法对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和恶势力犯罪进行了明确规定,加大了处罚力度。

(2)反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显著成效,一批涉黑涉恶犯罪分子被绳之以法。

(3)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基层治理能力,从源头上预防涉黑涉恶犯罪。

四、热点问题三:毒品犯罪1. 毒品犯罪的特点毒品犯罪是指非法制造、贩卖、运输、走私毒品等行为。

其特点如下:(1)毒品种类繁多,滥用人群广泛。

(2)犯罪手段隐蔽,逃避打击。

(3)对个人、家庭和社会造成严重危害。

2. 毒品犯罪的法律规制(1)刑法对毒品犯罪进行了明确规定,加大了处罚力度。

(2)国际禁毒合作不断加强,打击跨国毒品犯罪取得显著成效。

(3)加强禁毒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禁毒意识。

论文-网络犯罪及其刑法规制

论文-网络犯罪及其刑法规制

论网络犯罪及其刑法规制摘要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网络的迅猛发展,人类进入了互联网时代,网络的飞速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进步和无穷的利益。

但是,网络技术也是一把双刃剑,一些不法分子看准了这一点,利用网络频频作案,网络犯罪不断增长。

网络领域的违法犯罪现象也已成为现代社会难以拒绝的“不速之客”。

如今,传播计算机病毒、剽窃资料库机密、网上恐怖活动、网上盗窃、传播色情等日益猖蹶,鉴于计算机网络犯罪已经严重威胁因特网的生存与发展,对网络犯罪的规制、打击和预防已成为现代社会、国家和政府的重大课题。

要有效地防治网络犯罪,在预防方面,必须坚持以预防为主,打防结合,标本兼治的综合防范体系;在社会对策方面,既要加强“三位一体”的社会教育,又要加强网络自身的管理和安全;在刑事对策方面,既要加强刑事立法方面的建设,又要加强刑事司法方面的建设。

有鉴于此,本文着力对网络犯罪的概念、特征、现状、危害等方面从刑法规制的角度进行了初步的分析与探讨,并提出一些防范措施,进而更好地对网络犯罪进行预防和规制。

关键词:网络犯罪,犯罪预防,刑法规制The Network Crime And Criminal LawABSTRACTAlong with the compute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rapid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the human race has entered the era of Internet,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network to human society brings great progress and infinite interest. However, the network technology is a double-edged sword, some illegal zeroed in on this point, use a network, the network crime frequently crime increased. Network domain crime has become the modern society is unwelcome.Nowadays, the spread of computer virus, plagiarism databases, online terrorist activities, classified as pornographic web theft, spread Jue cabin, given the growing threat of computer network has serious crime the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 the network crime against and prevention of regulation, the modern society, the country has become a major issue and government. To effectively control and network crime prevention, must insist on prevention, predominant together with dealing, of comprehensive prevention system, In the society, to strengthen countermeasures "trinity" of social education, and to strengthen the management and safety network itself, In criminal measures,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criminal legislation, and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criminal justice.In view of this, this paper tries to network crime concepts, features, status, harm CongXing etc laws The Angle of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and puts forward some preventive measures, and better for network crime prevention and regulation.KEY WORDS: Network crime,Crime prevention,Criminal law目录前言 (1)第1章网络犯罪的概述 (2)1.1 网络犯罪的界定及特征 (2)1.1.1 网络犯罪的界定 (2)1.1.2 网络犯罪的特征 (3)1.2 网络犯罪的种类 (5)1.2.1 以网络为工具的犯罪 (5)1.2.2 以网络为对象的犯罪 (5)第2章网络犯罪的现状、成因、及危害 (7)2.1 网络犯罪的现状 (7)2.2 网络犯罪的成因 (9)2.2.1 道德观念淡薄 (9)2.2.2 计算机网络因素 (9)2.2.3 网络犯罪侦破、取证困难 (10)2.2.4 网络法律制度不完善 (11)2.3 网络犯罪的危害 (11)第3章网络犯罪的防范及刑法规制 (13)3.1 防范措施 (13)3.1.1 技术上的防范措施 (13)3.1.2 管理上的防范措施 (13)3.1.3 加强网络道德教育 (14)3.2 刑法规制 (15)3.2.1 我国网络犯罪刑事立法 (15)3.2.2 依法规范网络经营、完善网络法律体系 (16)3.2.3 加强国际司法合作,建立全球“法网” (16)结论 (18)谢辞 (19)参考文献 (20)前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明堪称是20世纪人类最重要的科技进步之一,“网络化”已成为人们生活中社会活动的主要形态之一。

网络犯罪及其刑法规制

网络犯罪及其刑法规制

网络犯罪及其刑法规制摘要如今,计算机网络与人们的起居安乐息息相关,它的出现、发展、演进使得人类文明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时代亦已烙下了网络的印记。

然而,网络是把双刃剑,在不断推动社会飞速发展的同时,也给社会的进步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时下,黑、毒、盗、毁等网络犯罪日益猖獗,严重破坏了网络秩序的和谐稳定、侵犯国家法律规制的威严,对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

因此,如何有效遏制网络犯罪,成为了党和政府亟待应对的重大问题。

论文从网络犯罪的内涵、由来、演进、现状以及发展趋势几大方面切入,结合当前网络犯罪的刑法规制的实施情况以及学界关于网络犯罪课题的研究成果,总结提出增加犯罪主体、增设财产型、扩展刑事罪名、加大处罚力度、明确刑事证据规则、制定专门的网络犯罪法共六大完善措施,希望能给国家的刑事立法与司法实践提供一些切实的建议。

关键词网络犯罪;刑法规制;刑事立法AbstractNowadays,computer network has a close connection with people's daily life. With itsemergen ce,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it enables human civilization to achievegreat progress, and have be en marked the imprint of network by times. However,Network is a double-edged sword. while con stantly push social rapid development,it also brings much great threat to the development ofsociety. Currently, cyber crime (hacker, perni cious cultural influence, networktheft, destroying system information etc.) is becoming rampant th at seriouslydestroys harmony and stability of order of internet, infringes on majesty ofnational law regulation, which has had an affect on such fields as the economy, politics , culture of our country , etc. Therefore,how to effectively keep within limits cyber crime hasbecome urgently tackle the really big task by party and government. However,fighting against the crime, the most effective way is to create an o ffensiveand defensive the punishment regulation. Combing with implementation of theexisting penal law of cyber crimes and findings of the cyber crimes by academicscholars, the essay is to sum marize main six improvement measures includingadding crime subject, adding property crimes, ex tending the criminal charges,increase penalties,clear the criminal proof rules and enact special law ofcyber crime from connotation, origin, evoluti on, current situation, developmenttendency of cyber crime etc. Thus, hope to put forward some pr actical advice tonational criminal legislation and the judicial practice.Keywords cyber crime criminal law rulesand regulations penal legislation引言网络时代,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不断带给我们的生活、社会以及世界日新月异的变化,让我们越来越感觉到计算机网络对人类进步的不可或缺性。

论网络犯罪的刑法规制

论网络犯罪的刑法规制

目录一、网络犯罪概述 (2)(一)什么是网络犯罪 (2)(二)网络犯罪的种类及表现形式 (3)(三)网络违法犯罪案件不断上升的原因 (4)二、网络问题的刑法规制对象 (4)(一)网络色情 (4)(二)网络暴力 (5)(三)网络木马病毒犯罪 (6)(四)利用网络贩卖、销售违禁物品 (7)(五)盗窃、诈骗等传统型犯罪在网络上换妆蔓延 (7)三、我国现行网络立法现状 (7)(一)我国网络立法力度不够、层次低 (8)(二)我国网络立法具有很强的滞后性 (8)(三)我国网络立法可操作性差,效力低 (8)(四)我国网络法律体系还不够完善 (9)四、治理网络犯罪的对策建议 (9)(一)明确立法参与主体 (9)(二)制定一部完善的计算机网络法 (10)(三)建立网络媒体分级规章制度 (10)(四)进一步加大对网络色情的打击力度 (11)(五)加强网民道德教育和法制意识 (12)(六)加强执法办案人员网络司法水平 (12)(七)加强国际合作 (12)结束语 (13)参考资料 (13)论网络犯罪的刑法规制[内容摘要]随着科技创新步伐的不断推进,互联网正以前所未有的姿态介入我们的日常生活。

然而,网络在给社会带来曙光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新的法律问题:个人信息泄露、银行、游戏账号被窃、企业资料丢失,甚至色情、恐怖、暴力、诈骗集体性事件等问题层出不穷。

采取积极有效监管措施、完善网络立法、净化网络环境、打击网络犯罪已逐步成为现代社会的重大课题。

[关键词]网络犯罪;刑法规制;立法现状;对策建议作为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网络带来的便捷令世人惊叹,然而通过计算机实施的盗窃银行、游戏账号等违法犯罪行为也成为现代社会难以拒绝的“不速之客”甚至是一个“毒瘤”,令人们苦不堪言。

因此,加强对网络犯罪问题的法律研究势在必行。

一、网络犯罪概述如今,随便在任何一个网站键入“网络犯罪”的字样,都能搜索到几百甚至上千条相关新闻事件。

在网络色情、网络诽谤、网络恐吓、网络赌博、网络诈骗等一系列网络犯罪中,强奸、抢劫、绑架甚至杀人等传统犯罪传统领域犯罪逐步向互联网渗透,已经成为网络虚拟空间中的致命毒瘤。

《人民检察院办理网络犯罪案件规定》的理解与适用

《人民检察院办理网络犯罪案件规定》的理解与适用

《人民检察院办理网络犯罪案件规定》的理解与适用文章属性•【公布机关】最高人民检察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布日期】•【分类】司法解释解读正文《人民检察院办理网络犯罪案件规定》的理解与适用郑新俭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委员、第四检察厅厅长赵玮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四检察厅办公室主任纪敬玲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四检察厅干部2021年1月22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人民检察院办理网络犯罪案件规定》(以下简称《规定》)。

《规定》的出台,对于指导和规范检察机关网络犯罪案件办理,维护国家安全、网络安全、社会公共利益,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为便于理解与适用,现就有关问题解读如下。

一、《规定》起草的背景和过程当前,网络犯罪不断滋生蔓延,严重损害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威胁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新型网络犯罪层出不穷,加大了检察机关的办案难度,也对检察人员的专业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

从调研了解的情况看,检察机关在办案理念、办案能力、办案机制上,还不能完全适应惩治网络犯罪的形势需要。

特别是对于电子数据的审查运用,不少检察人员存在能力短板和本领恐慌,较多依赖于侦查机关的审查结论。

面对新型网络犯罪,不敢办、不愿办、不会办的情况一定程度存在。

近年来,办理网络犯罪的相关规定陆续出台,如2014年最高法、最高检、公安部《关于办理网络犯罪案件适用刑事诉讼程序若干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2016年最高法、最高检、公安部《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收集提取和审查判断电子数据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电子数据规定》),以及2019年公安部《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电子数据取证规则》(以下简称《取证规则》),但这些规定主要是面向公检法三机关的全面规定,对于检察办案特别是案件审查环节缺乏细化的规范指引。

因此,制定并发布《规定》,是因应基层检察官的办案需要。

2020年4月,最高检成立由12个部门组成的惩治网络犯罪、维护网络安全研究指导组,把制定《规定》作为重要任务。

我国网络犯罪的刑法规制

我国网络犯罪的刑法规制

2012.478试论我国网络犯罪的刑法规制谯冉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北京 100038摘要:信息时代的迅速发展,网络犯罪也随之迅速蔓延,本文介绍了网络犯罪的定义及表现形式,指出了目前我国对网络犯罪的刑法规制方面所存在的问题。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对网络犯罪的刑法规制的相关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网络犯罪;单位犯罪;刑法;规制0 前言信息时代的迅速发展使得网络成为人们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网络犯罪行为又对人们的财产权、隐私权等相关权利造成了损害,使人们对网络产生忧虑和恐慌,因此,网络犯罪问题也逐渐被人们所关注和研究。

网络犯罪,是指以网络作为犯罪对象即侵害目标或者以网络作为犯罪工具即利用网络而实施的严重危害网络安全或网络正常秩序的犯罪行为。

网络犯罪叫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将网络作为犯罪对象,是指针对计算机网络实施的犯罪,如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和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第二类是将网络作为犯罪工具,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实施的犯罪,如利用计算机实施的金融诈骗、盗窃、贪污、挪用公款、窃取国家秘密等犯罪。

网络犯罪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刑法学概念,而是与青少年犯罪、暴力犯罪等类似,是在犯罪学领域内对网络犯罪的界定。

而刑法学意义上的网络犯罪是指犯罪分子利用其编程、加密、解码技术或工具、软件指令、产品加密技术及法律规定上的漏洞;或利用其居于网络提供者的特定地位或其他方法,在网络上实施的严重危害社会以致违反特定刑法的行为。

1 网络犯罪的表现形式 1.1 网络对象犯罪(1) 网上盗密。

网上盗密是指利用网络窃取相关部门或组织的科技、军事和商业情报或机密信息网络犯罪行为,该类犯罪是网络犯罪最普遍最常见的一类。

(2) 制作并转播网络病毒。

网络病毒是网络对象犯罪的一种主要表现形式。

是指犯罪行为人通过编写木马等病毒程序,运用计算机技术手段,干扰、破坏计算机网络的正常运 行秩序。

犯罪行为人通常借助计算机病毒程序破坏计算机运 行系统,致使大范围的计算机用户的网络无法正常运行甚至处 于瘫痪状态。

网络犯罪的刑法应对

网络犯罪的刑法应对

网络犯罪的刑法应对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应用,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工作、学习、娱乐等方面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但是网络世界中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犯罪活动,如网络诈骗、网络盗窃、网络勒索、网络敲诈等,这些犯罪活动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经济损失,还对社会稳定和公平正义造成了不良影响。

因此,为了有效预防和打击网络犯罪,我们需要建立和完善相应的刑法应对措施。

一、网络犯罪的定义和特点网络犯罪是指利用互联网、计算机及相关设备的技术手段,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活动。

常见的网络犯罪行为包括盗取个人信息、窃取财产、诈骗等。

网络犯罪活动具有以下特点:1. 超地域化:网络是没有国界和地域限制的,因此网络犯罪往往具有跨国、跨境的特点。

2. 高度匿名:网络犯罪者可以通过伪造身份、使用虚拟身份等方式掩饰自己的真实身份。

3. 高度技术性:网络犯罪往往需要一定的技术能力才能实施,而且犯罪手段多样、变化快速。

4. 受害者普遍性:网络犯罪可以针对各类人群,从普通民众到企业机构都有可能成为受害者。

二、网络犯罪的危害1. 经济损失:网络犯罪给受害者造成的经济损失往往较大,尤其是在财产被盗窃或被勒索时更为明显。

2. 个人隐私和信息安全风险:网络犯罪可能泄露个人隐私,导致个人信息被滥用。

3. 社会安全隐患:网络犯罪可能干扰正常的社交、交流、政府和企业运作等活动,造成社会不稳定因素。

关于网络犯罪的刑法应对,主要是对网络犯罪行为进行规制,通过对网络犯罪进行严肃打击,维护网络安全。

目前,我国已经出台了相关刑法规定,如下述:1.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该法明确规定了网络安全的基本要求和原则,同时明确规定了网络犯罪的相关责任和处罚,如网络侵犯个人信息等。

该法从刑法的角度明确了网络犯罪的性质和责任,规定了对网络犯罪行为的处罚措施,如虚假诈骗、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网络侵犯个人信息等相关犯罪行为。

3. 各地公安机关的打击网络犯罪专项行动各地公安机关通过实施打击网络犯罪专项行动,对于网络犯罪人员和团伙进行针对性的抓捕和打击,对于呼之欲出的“黑产业链”进行有力打击和取缔。

网络谣言犯罪的刑法规制

网络谣言犯罪的刑法规制

网络谣言犯罪的刑法规制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谣言的数量和影响力逐渐增大,给社会治安和公共秩
序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为了维护社会稳定和公共秩序,我国制定了相关的刑法规制来打击
网络谣言犯罪,具体内容如下:
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零八条,虚假诽谤罪,重罚网络谣言带来的
恶劣影响
1.如果人员散布虚假的、未经证实的消息或者提供虚假的证据,使他人受到刑事处罚、行政处罚或者其他处罚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较轻的,可以处五
日以下拘留或者罚款。

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第五十条,网络用户有义务对自己发布的信
息负责任,不得散布虚假信息并引发社会恐慌
1. 网络运营者应当建立健全网络安全管理制度,采取技术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防
止网络谣言的产生和传播。

2. 网络运营者发现用户发布的虚假信息时,应当及时删除或者屏蔽,并保存有关记录,配合有关部门进行调查,协助查处违法犯罪活动。

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违反国家规定,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的,可以处警告、罚款或者十日以下拘留
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第七十九条,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人
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等的网络谣言犯罪,将受到相关刑法规定的惩罚
综上所述,网络谣言犯罪已得到一定的法律惩罚和社会谴责,但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
更新和发展,网络谣言犯罪威胁的严重性也在不断增加,因此,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加强法
律的规制力度,以实现网络治理的长期稳定和公正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罪的设立是出于 对国家事务、国防 建设、尖端科学领
域的计算机信息 系统安全的
M2 特殊保护。
犯本罪, M4 处三年以下 有期徒刑或者 拘役。
M3息系统;本罪主
体为一般主体;主观
上是故意。
第四章 对象型网络犯罪刑法规制
8
➢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的手段
• 无授权的用户采取非法猜取密码、冒用他人授权等手段擅自 侵入受保护的计算机信息系统; • 有限授权用户擅自扩大授权范围,侵入受保护的计算机信息 系统; • 用户通过网络采取漏洞扫描、端口窃听等技术,非法获取受 保护计算机系统的用户名和密码,侵入该系统。
第285条第2款:非法获 取计算机信息系统罪数据、 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 罪;
第285条第3款:提供侵 入、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 系统程序、工具罪。
刑法第七次修正案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 检察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 共和国刑法>确定罪名的补
充规定(四)》
2009.02
2009.09
第四章 对象型网络犯罪刑法规制
PPT模板:
PPT素材:
PPT背景:
PPT图表:
PPT下载:
PPT教程:
资料下载:
范文下载:
试卷下载:
教案下载:
PPT论坛:
PPT课件:
语文课件: 数学课件:
英语课件: 美术课件:
科学课件: 物理课件:
化学课件: 生物课件:
地理课件: 历史课件:
第四章 对象型网络犯罪刑法规制
6
➢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构成要件
主观要件
• 本罪在主观方面是故意。 • 过失侵入国家重要的计算机
信息系统的,不构成本罪。
第四章 对象型网络犯罪刑法规制
7
➢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的法律适用
《刑法》 第二百八十五条
违反国家规定,侵 入国家事务、国防建设、 尖端科学技术领域的计 算机信息系统的,处三 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 役。
本罪是行为犯, 构成犯罪, 应当立案 追究。 M1
04 对象型网络犯罪刑法规制
第四章 对象型网络犯罪刑法规制
2
4.1 对象型网络犯罪概述
➢对象型网络犯罪(纯正网络犯罪)是指侵害计算机信息系统(包括数据
和程序)安全的网络犯罪行为。
➢利用计算机网络,通过修改电子数据,达到破坏计算机系统、篡改计
算机数据、危害网络安全管理秩序等非法目的,学理界又称之为犯罪对
第四章 对象型网络犯罪刑法规制
11
➢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罪构成要件
客体要件 • 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的犯罪客体是除国家重要领 域计算机信息系统以外的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
第四章 对象型网络犯罪刑法规制
12
➢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罪构成要件
第四章 对象型网络犯罪刑法规制
9
4.3 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 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罪
➢ 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罪,是
指违反国家规定,侵入国家事务、国
防建设、尖端科学技术领域以外的计
算机信息系统或者采用其他技术手段,
获取该计算机信息系统中存储、处理
或者传输的数据,情节严重的行为。
➢ 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罪是指对国
客观要件
• 非法侵入:未经权利人或者国家有权机构授权或批准,行为人采 用破解密码、盗取密码、强行突破安全工具、利用他人网上认证信 息等方法,通过计算机网络终端进入国家事务、国防建设、尖端科 学技术领域以外的普通计算机信息系统。
第四章 对象型网络犯罪刑法规制
13
➢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罪构成要件
客体要件
客观要件
侵犯的客体是国家事务、国防 建设、尖端科学技术领域的计 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
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了 违反国家规定侵入国家重要计
算机信息系系统的行为。
构成要件
主体要件
• 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 • 凡是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和具备刑事责
任能力的人实施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 系统的行为均可构成本罪。 • 往往具有较高的计算机专业知识和娴 熟的计算机操作技能。
象论。
➢纯正网络犯罪所侵害的客体是国家对计算机网络的安全管理秩序。
•通过黑客程序侵入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
•通过篡改数据达到破坏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 PPT模板:
PPT素材:
PPT背景:
PPT图表:
PPT下载:
PPT教程:
资料下载:
范文下载:
试卷下载:
教案下载:
PPT论坛:
PPT课件:
语文课件: 数学课件:
家事务、国防建设、尖端科学技术领
PPT模板:
PPT素材:
PPT背景:
PPT图表:
PPT下载:
PPT教程:
资料下载:
范文下载:
试卷下载:
教案下载:
PPT论坛:
PPT课件:
语文课件: 数学课件:
英语课件: 美术课件:
科学课件: 物理课件:
化学课件: 生物课件:
地理课件: 历史课件:
域以外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实施非法控 制,情节严重的行为。
第四章 对象型网络犯罪刑法规制
10
➢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罪构成要件
客体要件
• 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罪的犯罪客体是计算机信息系统的 安全,犯罪对象仅限于第285条第一款规定以外的计算机信息系统 的数据,包括计算机信息系统中存储、处理、传输的数据,脱离计 算机信息系统存放的计算机数据,如光盘、U盘中的计算机数据不 是本罪的保护对象。这里的数据,不限于计算机系统数据和应用程 序,还包括权利人存放在计算机信息系统中的各种个人信息。
4
➢ 对象型网络犯罪特征
犯罪主体特征显著
01
02
受案数呈上升趋势
轻刑适用比例较高
03
04
降格认定存在一定比例
第四章 对象型网络犯罪刑法规制
5
4.2 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
➢ 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是指违反国家规定,侵入国家 事务、国防建设、尖端科学技术领域的计算机信息系统的行 为。
➢ 《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第2条规定,计算机信息系 统是指由计算机及其相关的和配套的设备、设施(含网络) 构成的 ,按照一定的应用目标和规则对信息进行采集、加工、 存储、传输、检索等处理的人机系统。
英语课件: 美术课件:
科学课件: 物理课件:
化学课件: 生物课件:
地理课件: 历史课件:
第四章 对象型网络犯罪刑法规制
3
➢ 对象型网络犯罪构成
增加第285条和第286 条,设立了非法侵入计算 机信息系统罪和破坏计算 机信息系统罪。
刑法修订
1997年
对原刑法第285条非 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 罪新增加两款规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