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次办报高潮

三次办报高潮
三次办报高潮

一、戊戌变法:第一次办报高潮

二、辛亥革命:第二次办报高潮

三、五四运动:第三次办报高潮

历史背景

中国人睁眼看世界的三个阶段:

1)器物:

“坚船利炮”、“洋务运动”;

2)制度:“中体西用”、“变法图强”;

3)文化:“打孔家店”、“德先生”、“赛先生”。

为了“救亡图存”,中国的现代化就不可能由下而上,按照“经济基础-上层建筑-意识形态”的循序逐次展开,而不得不先由上而下地进行“启蒙”。这种启蒙,往往体现为这样一种三位一体的过程:“学会-学校-学刊(报刊)”。

一、戊戌变法:第一次办报高潮

从甲午战争到戊戌变法,维新派在全国创办学会30多个,创办报刊50多种,开设学校50多所。1895,康有为与梁启超主办《万国公报》(双日刊)——维新派的第一张报纸

,后应李提摩太的要求而改为《中外纪闻》(双日刊)——强学会的机关报。1896年上海强学会出版机关报《强学报》(五日刊)。

1)《时务报》(旬刊)

1896,著名的《时务报》在上海创刊。

梁启超时年23岁,由于其政论,“自通都大邑,下至僻壤穷陬,无不知有新会梁氏者”,“举国趋之,如饮狂泉”。

创刊之初,每期发行4千份,后最高达到1万7千份,成为当时发行量最大、影响也最大的国人自办报刊。

2)“时务文体”

“时务文体”,又称“报章文体”、“新文体”等,是以《时务报》上梁启超的文章为标志的一种报刊论说文体。

梁启超在其《清代学术概论》里,概括了这种文体的三个特征:

a“纵笔所至,略不捡束”;

b“务为平易畅达,时杂以俚语、韵语及外国语法”;

c“笔锋常带感情”。

3)变法流产与流亡报刊

《清议报》(旬刊))1898创刊,

改良派在海外的第一个机关报

业务方面颇多改进,记者、党报、机关报等名目均源于该报。

梁启超的《本馆第一百册祝辞并论报馆之责任及本馆之经历》,强调耳目喉舌的功能,提出衡量报刊优劣的四条标准——宗旨定而高、思想新而正、材料富而当、报事速而确。

4)《新民丛报》(半月刊)

1902创刊,告别线装书形式,改用白报纸印刷

改良派最有影响的机关报,一时名家云集,风行海内外。

第17期发表梁启超的《敬告我同业诸君》,提出报馆两大天职“监督政府”和“向导国民”

5)维新派的新闻思想

王韬:“强中以攘外,诹远以师长”。

郑观应:“通民隐,达民情”。

严复:“通上下之情”、“通中外之故”。

陈炽:“国之利器,不可假人”

谭嗣同:“民口”、“民史”;“通有四义:中外通、上下通、男女通、人我通”。

其大成者为梁启超。

梁启超的新闻思想:

a去塞求通论;b文体改革-;c变骇为习-;

d报刊职能:监督政府与向导国民;

e四大标准:-;

f舆论思想:“非大勇不能为敌,非大智不能为母,非大仁不能为仆。”

g另外,区分了新闻与评论,新闻应该“博、速、确、直、正”,评论应该“公、要、周、适”。

6)官报复兴

从1905年五大臣出国考察到1911,6年间共计新办报刊800余种,其中近半数为立宪派所办。

1908年颁布的《大清报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新闻法。

二、辛亥革命:第二次办报高潮

1900年,兴中会的机关报《中国日报》在香港创刊,由陈少白主持。

1902年的“苏报案”。“载湉小丑,不辨菽麦”(章太炎)。

1905年,同盟会成立,同年同盟会机关报《民报》(月刊)在东京创刊。孙中山在《发刊词》里,第一次提出三民主义——民族国家的立国思想。

1)于右任:革命派著名的报刊活动家

1904年,因《半哭半笑楼诗草》里的“爱自由如发妻,换太平以颈血”而被通缉。

1907年,在上海创办《神州日报》——革命派的第一份大型日报,名副其实的“新闻纸”。

竖三民”

:《民呼日报》(1909)、《民吁日报》(1909)、《民立报》(1910)——辛亥革命时期国内最有影响的革命报纸。

2)革命派的新闻思想:

a为革命而办报:“推翻专制政体,鼓吹民族主义,大声疾呼,惊醒睡魔。”

b以报刊为武器:“不必匕首,不必流血,笔枪可矣,流墨可矣。咄,此何物?咄,此何事?曰报纸也。”(郑贯公)

c承认党派性,主张机关报。

d反映舆论、影响舆论、制造舆论。

三、五四运动:第三次办报高潮

1)背景:a政治上,旧的王朝体制已经崩溃,新的民族国家正在建立。

b经济上,传统的小农经济越来越面临现代工商业的冲击。

c共产党的阶级基础即产业工人日益壮大(1913年达到50~60万)。

d文化上的一系列变革,则汇成一浪又一浪的新文化运动,形成以五四为标志的高潮。e社会生活也发生许多剧烈的变化,如女人放足男人剪辫说起来都是前所未有的骇人听闻之举。总之,这是个除旧布新的时期。

2)现代新闻事业

与这个转型时期相应,新闻事业也从一种传统的模式向现代的模式转化。比如,现代报纸的四大板块这时已经定型,采访、写作、编辑、发行等一整套程序基本形成,新闻事业已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构成机制,等等。

总之,经过五四运动,我国的新闻事业就进入一个现代化的发展阶段。

3)报业的三条发展线索

a以《新青年》为代表的共产党报业。

b以《政治周报》为标志的国民党报业。

c以史量才的《申报》为典型的民营报业。

这三种类型的报业,基本上构成此后三十年中国新闻事业的总体格局,直到新中国的成立。

4)新闻学研究与新闻教育

就新闻学和新闻教育而言,中国与世界同步。

美国第一所正规的新闻学院,即培养出斯诺的密苏里新闻学院成立于1908年。

北京大学在1918年开始新闻学教育与研究,1919年出版第一部国人自撰的新闻学著作。

美国的第一部新闻理论著作出版于1903年,中国的第一部新闻学著作,即翻译的松本君平的《新闻学》也在同年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

5)北京大学的几个“第一”

a开设了第一门新闻学课程《新闻学大意》,由徐宝璜主讲,政治系高年级选修课,1918;

b建立了第一个新闻学研究机构,即北京大学新闻(后改“新闻学”)研究会,1918年;

c出版了第一部新闻学著作,即徐宝璜的《新闻学》(1919年);

d发行了第一份新闻学期刊,《新闻周刊》(1919年);

e出了第一位新闻学教授,徐宝璜,时年23岁。

6)徐宝璜(1894~1930)

“新闻教育第一位大师”、“新闻学界最初的开山祖”(黄天鹏)。九江人。1912年北大毕业,考取官费留美,主修经济学与新闻学。回国后任北大教授及新闻学研究会导师,讲授《新闻学》(初名《新闻学大意》)。后任平民大学新闻系主任。“三一八”惨案后,被军阀通缉。1930年在北大上课,昏厥于讲台,英年早逝。

7)毛泽东

主编《湘江评论》(1919年7月14日创刊)。

曾用笔名“二十八画生”(毛泽东三字的繁体笔画)。

在北京大学图书馆工作期间,参加新闻学研究会,听过邵飘萍、徐宝璜的课程。

1919年12月驱张驻京期间,创办“平民通讯社”,自任社长。

1921年在新民学会发言:“我所愿做的工作:一是教书,一是新闻记者。”

8)正规的新闻教育

中国的正规新闻教育,始于1920年的圣约翰大学报学系,到新中国成立共有59个新闻教育机构。

圣约翰大学报学系,初由《密勒氏评论报》(The China Weekly Review)的主笔主持。

1924年,美国学者武道(M.E.Votaw)来华任系主任。

课程包括新闻理论、新闻事业史、新闻采写、社论、编校、广告等,均为英文授课。

9)北京的新闻教育

五四时期比较突出的新闻系有两个,一是1923年成立的平民大学新闻系,系主任是徐宝璜,《京报》社长邵飘萍、北京新闻通讯社社长吴天生等任教授。

一是1924年成立的燕京大学(1919司徒雷登任校长)新闻系,由密苏里新闻学院院长威廉Walter Williams)任发起委员会主席,由美国学者白瑞华

( R.S.Britton )任系主任

10)新闻学著述

概论类:《新闻学》(徐宝璜)、《新闻学总论》(邵飘萍)。

业务类:任白涛《应用新闻学》(1922),邵飘萍《实际应用新闻学》(1923)。

历史类:姚公鹤的《上海报纸小史》(1917)、戈公振的《中国报学史》(1927)。

译著类:松本君平的《新闻学》(1903)、休曼的《实用新闻学》(1913)。

11)记者先驱

我国的职业记者,出现在民国时期。此前,虽然已有一些知名的报人,但严格说来,他们或是思想家,或是革命家,或是宣传家。

直到辛亥革命后,随着现代报业的形成,才开始有了专门从事新闻传播的职业记者,如民国年间的黄远生、林白水、、刘少少、邵飘萍等。

从他们开始,记者才成为受人尊重的职业,而不是像早期那种被人蔑视的所谓“访员”。

12)进士记者黄远生:

“我国报纸之有通讯,实以黄远生为始。”“报告文学的鼻祖。”

他曾提出,记者要有“四能”,即能想——调查研究、能走——交游广泛、能听——举一反三、能写。

13)中共党员邵飘萍

由李大钊、罗章龙介绍入党,1949年被毛泽东批准为革命烈士,1986年在金华立碑纪念。

信奉“新闻救国”,尝言:“余百无一嗜,惟对新闻事业乃有非常兴趣,愿终生以之。”

1916年,创办北京编译社。

1918年创办《京报》,自书条幅悬于报馆——“铁肩担道义,棘手著文章”。“飘萍一支笔,抵过十万军.”(冯玉祥)

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工作总结

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工作总结关于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工作总结有哪一些呢。小编为大家推荐下文,希望可以帮助到你。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工作总结一:国务院农业普查办公室和中宣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做好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宣传工作的通知》,标志着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宣传工作全面启动。为落实通知精神,做好农业普查宣传工作,为普查顺利开展提供坚实的舆论保障,特制定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宣传工作方案。 一、宣传的目的和重点 宣传的目的:促进社会各界理解、重视、支持农业普查,被调查对象积极配合、如实填报,全国普查工作者依法普查、敬业普查,从而确保普查顺利进行,确保普查结果真实可靠。 宣传的重点:大力宣传农业普查的重要意义,农业普查的对象与内容,普查调查方式的创新与应用,依法普查真实普查以及普查中涌现出的先进经验和先进人物。 二、宣传工作安排 (一)普查准备阶段(XX年) 此阶段以创作宣传产品和普及式宣传为主。结合此次普查的特点和创新,开发多种形式的系列化宣传产品,提升宣传内容的可读性和针对性,为后续各阶段宣传工作打好基

础;配合试点等各阶段普查工作进展,陆续推进宣传活动;在12月份将宣传推向高潮,努力营造家喻户晓、各方配合的良好社会氛围。具体包括: 1.面向统计系统和社会各界征集三农普宣传标语、口号和对联(1-3月,已完成)。1月份,以国务院农普办名义对外刊发征集活动的通告,经筛选和评审后确定获选优秀作品,于3月底前以通告形式对外公布,供各地在普查试点和后续工作中使用,营造良好的宣传氛围。 2.制作宣传海报(5月份)。结合农村特色,创作不同风格的宣传海报。海报将设计电子版,供各地下载并按照需要自行印制。 3.拍摄制作宣传片(6月底前)。宣传片在6-8分钟左右,以介绍农业普查意义与内容、创新与特点、主要调查流程、依法普查等内容为主。于6月底完成,并下发各地,安排在当地电视台、街头LED屏以及网站等播出。 4.制作公益广告片(8月底完成,11月播出)。在宣传片的基础上,制作出5秒、15秒和30秒三个版本的公益广告。8月底完成后,发各地供当地电视台播出使用。我们将与中宣部和中央电视台联系,于11月份在中央电视台主要频道播出,以在普查现场登记即将开始前形成集中宣传期。 5. 制作多媒体宣传产品,并在全国开展农业普查宣传作品征集活动(4-9月)。包括介绍农业普查的动画、图解、

新闻传播史简答题(全)

新闻传播史简答题 一、语言的媒介属性及其对人类传播活动的意义和影响。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即最重要的传播媒介)。实际上,语言是唯一可独立使用的传播工具,至于其他传播媒介,无论是文字还是印刷,也无论是广播电视还是计算机网络,其实无不借助于语言,都始终根基于语言。换言之,它们都不具有独立性。语言的产生标志着口头传播阶段的开始,这一阶段一直延续到文字的发明。口头传播的性质注定它不易传之广远,而这一点却是近代新闻事业(横跨印刷传播与电子传播)的优势之所在。口语传播不仅毫不逊色,相反更洋溢着无可比拟的活力与生气。处在口语传播阶段的人,它们的传播机能相对来说更为健全,而处于其他传播阶段的人则由于有所凭借而使某种机能日趋退化。 二、文字的媒介属性及其对人类传播活动的意义和影响。 语言是事务的直接符号,而文字则是事物的间接符号,即所谓符号的符号。语言的产生开辟了口头传播的纪元,文字的发明拉开了手写传播的帷幕。如果说语言使人由动物变成人类,那么文字则是人类由原始人变成文明人。文字最初只是作为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一种运行手段,而不是作为一种传播媒介。当然,文字一旦用做媒介,则使人类传播发生革命性变革。从传播的角度看,文字媒介的显著功能有两点,这就是使信息在空间上传之广远和在时间上传之久远,从而弥补了口语媒介的两大缺陷。起初,文字所构建的虚性世界还只是现实的一个影像,但久而久之竟然仿佛成为现实本身,而现实倒似乎成为其

副本。 三、印刷术的发明对人类传播活动的意义和影响。 在整个人类传播史上,印刷术的发明是语言和文字之后的第三块里程碑,标志着大众传播时代的来临:“世人的知识生活进入一个新的和远为活泼有力的时期。它不再是从一个头脑到另一个头脑的涓涓细流;它变成了一股滔滔洪流,不久就有数以千万计的头脑加入了这一洪流。”印刷术问世前,书籍都是靠手抄本流传,抄写一本《圣经》差不多得一年工夫,所以十分珍贵,得来不易。印刷术发明的直接作用,就在于使文字信息的批量复制成为可能。另外,许多学者也都从更深的历史意味上指出,印刷术的出项还导致一种新的文化传统,一种不同与口语或书写文化的传统。在人类传播活动的进程中,古登堡发明金属活字印刷法的15世纪中叶就是一个新的驿站,传播史就在这里换上一匹昂首奋蹄的骏马,踏上新的路程。 四、传播媒介与人类历史发展的同轨性。 仅从媒介变迁的角度看,人类传播历程大致可分为四个前后相继的阶段:即口头传播阶段,印刷传播阶段和电子传播阶段。从语言的产生到文字的发明这一漫长时期(几万年及至几十万年),人类的传播活动主要依靠口头语言进行,故有口头传播之称;从文字的发明到印刷的问世,书写的东西在口耳相传之外,又开辟出一条重要的传播渠道,使传播活动得以不受空间与时间的限制,所谓书写传播正为突出这一点;从印刷问世到广播兴起,即从15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印刷媒介日益显示出一枝独秀的传播优势,令口头传播与手写传播相

《中国新闻事业史》第三章整理复习题

第三章国人办报活动的开端与维新派的办报活动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4小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 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太平天国后期重要的领导人洪仁玕在()里比较系统地反映了他的新闻思想。 A.《资政新篇》 B.《盛世危言》 C.《中国自设西文日报之利 D.《论各省会城宜设新报馆》 2.太平天国后期的重要领导人洪仁开在其治国纲领《资政新篇》中提出“设新闻馆”、“准卖新闻篇”、“兴新闻官”等主张,目的是() A.分散权力、推进民主 B.集中权力、改进控制 C.探访夷情、知其虚实 D.扩大就业、改善民生 3.我国最早认识报刊社会功能并开始实践的人是()3 A.魏源B.洪仁玕C.林则徐D.王韬 4.禁烟运动期间,林则徐请人翻译外报,后汇编成书,名叫( ) A、《澳门新闻纸》 B、《澳门钞报》 C、《万国公报》 D、《中西日报》 5.林则徐受命到广州查禁鸦片时,派人到澳门搜集外文报刊并把其中一些重要情报翻译出来,供当地和朝廷官员参考。这些材料后来汇集成册,称为( ) A.《参考消息》 B.《澳门新闻纸》 C.《自西徂东》 D.《夷情备采》 6.在维新变法运动中,资产阶级维新派最出色的报刊活动家是() A.王韬 B.康有为 C.梁启超 D.徐勤 7.王韬在香港创办《循环日报》,意在倡导( ) A.无产阶级革命 B.资产阶级革命 C.莠言乱政 D.变法自强 8.作为一个具有传统家国情怀但又处于帝国权力体系外、并曾游历欧洲的文人,王韬办报 的主要追求是() A.赢利 B.悔过 C.立德 D.立言 9.我国第一部报刊政论文集是( ) A.《海国图志》 B.《盛世危言》 C.《弢园文录外编》 D.《国闻汇编》 10.由汪康年任总经理、梁启超任总编辑的报刊是( ) A.《中外纪闻》 B.《万国公报》 C.《时务报》 D.《强学报》 11.梁启超所办的一份刊物被查封时,他的衣物书籍也被没收,“流浪萧寺数月”,这份刊物是()A.《强学报》B.《万国公报》C.《时务报》D.《中外纪闻》 12.把《万国公报》作为机关报的是() A.广学会B.英华书院C.马礼逊教育会D.伦敦布道会 13.《昭文新报》的创办人是( ) A.林则徐 B.王韬 C.艾小梅 D.容闳 14.上海第一家由中国人创办的中文日报是( ) A.《汇报》 B.《上海新报》 C.《文汇报》 D.《六合丛报》 15.京师强学会的第一个机关报是()。 A.《国闻报》 B.《中外纪闻》 C.《强学报》 D.《时务报》 16.清代一位报人认为,报刊可以使“民隐得以上达”、“君惠得以下逮”,此人是() A.郑观应B.王韬C.邝其照D.梁启超 17.中国人的第一次办报高潮出现于() A.1873—1895年B.1896—1898年C.1899—1901年D.1902—1905年

中国新闻事业史知识点梳理(第三章)

中国新闻事业史知识点梳理(第三章) 第三章戊戌变法前后的新闻事业 一、国人早期办报主张: 1、林则徐译报汇编《澳门新闻纸》。 2、洪仁玕《资政新篇》(近代新闻史上最早的新闻理论设计)、郑观应《盛世危言·日报》、王韬《论日报渐行于中土》。 二、国人早期办报活动: 1、《昭文新报》,1873年,汉口,艾小梅,国人在国内所办的最早的近代报纸。 2、王韬和《循环日报》: (1)王韬:①中国近代第一个报刊政论家,他创办了我国第一家政论报刊《循环日报》; ②早年游历欧洲诸国,是我国最早提倡学习西方、变法自强的先进知识分子之一; ③提出了一系列办报主张,并撰写数百篇政论文章,直陈时弊,内容广泛,所著《弢园文录外编》是我国新闻史上第一本报刊政论文集; ④确立了报刊政论文风,对后代产生了深远影响,对我国近代报业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2)《循环日报》:①1874年于香港由著名报刊政论家王韬创办的我国第一家政论报刊,在早期国人自办报刊中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 ②其宗旨为“强中以攮外,诹远以师长,变法以自强”; ③首创以政论作为报纸的灵魂,对报刊政论文体的发展起了重大推动作用,对后世影响深远。 (3)报刊政论文体:①是我国近代中文报刊出现以后逐渐形成的一种新的政论文体; ②其特点是:直陈时事,浅显通俗,不附典雅; ③在这一文体发展中著名政论家王韬作用最大; ④报刊政论文体对后代影响深远,尤其为梁启超的“时务文体”奠定了基础。 四、维新派报人报刊: 1、康有为与《万国公报》、《中外纪闻》、《强学报》。 (1)1895年8月17日,维新派第一家报纸《万国公报》在北京创刊,强学会成立后(11月中旬)更名为《中外纪闻》(梁启超主编),成为其机关报。(康有为在《万国公报》上发表其生平第一篇政论文章《强学会序》) (2)1896年1月在上海创办《强学报》作为上海强学会的机关报。 2、《知新报》,康广仁,1897年2月22日,创刊于澳门,是维新派在华南重要的舆论阵地。 3、《湘学报》,谭嗣同、唐才常,1897年4月22日创刊于长沙。特点:①言论最为大胆;②出版时间最长的维新报刊。《湘报》,谭嗣同、唐才常,1898年3月7日创刊于长沙,是华中出版时间最长的维新报刊,被成为全国最好的维新报纸。 4、《国闻报》,严复,1897年10月26日创刊于天津,是维新派在华北重要的舆论阵地。特点:①维新党人第一张日报;②严复翻译的《天言论》发表于其旬刊《国闻汇编》;③注重翻译介绍外国报纸书刊,讲究斗争策略,报道了戊戌六君子事件。

国人三次办报高潮总结

清末民初:三次办报高潮(1874~1919) 一、戊戌变法:第一次办报高潮 二、辛亥革命:第二次办报高潮 三、五四运动:第三次办报高潮 中国人睁眼看世界的三个阶段: 1)器物:“坚船利炮”、“洋务运动”; 2)制度:“中体西用”、“变法图强”; 3)文化:“打孔家店”、“德先生”、“赛先生”。 为了“救亡图存”,中国的现代化就不可能由下而上,按照“经济基础-上层建筑-意识形态”的循序逐次展开,而不得不先由上而下地进行“启蒙”。这种启蒙,往往体现为这样一种三位一体的过程:“学会-学校-学刊(报刊)”。 戊戌变法:第一次办报高潮(每年40种) 1895,康有为与梁启超主办《万国公报》——维新派的第一张报纸,后改为《中外纪闻》——强学会的机关报。 1896年上海强学会出版机关报《强学报》。康有为南下宣传维新变法主张的结果 维新派在华南地区的重要舆论阵地《知新报》 维新派在华中地区的重要舆论阵地《湘学新报》《湘报》 维新派在华北地区的重要舆论阵地《国闻报》 《万国公报》《中外纪闻》《强学报》的出版,冲破了封建“禁言”,

为即将到来的国人办报高潮拉开了序幕。 《时务报》 1896,著名的《时务报》在上海创刊。当时发行量最大、影响也最大的国人自办报刊。 一、国人第一次办报高潮的特点: 1、数量多 2、地区广 3、种类多:《女学报》中国第一份女报 《农学会》中国第一份农报 《算学报》中国第一份专业科技报 《演义白话报》中国人自己办的最早一家白话报 但主流仍以宣传变法维新为主旨的政论性报刊 二、维新派报刊在新闻业务上的特点: 1、开创了新的报刊政论文体 “时务文体”特征:半文半白,平易畅达,笔锋常带感情,有时加以口语和外来语。 2、新闻报道夹带评论 3、新闻编辑工作有所改进 4、重视新闻采访工作 5、运用新闻图片配合新闻报道 三、维新派办报活动的进步作用与历史贡献: 1、向读者进行了资产阶级思想的启蒙教育

中国新闻史期末考试前三章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 古代邸报的演变:1、邸报是我国和世界上最古老的报纸,在统治阶级内部发行属官方报纸。2、邸报始于唐,盛于宋,衰于元,复兴于明,结束于晚清。 (1)、唐朝报纸均为手抄,由上都进奏院发行,最早见于唐孙可之所著《经纬集》中的《读开元杂报》。(“新闻”一词,最早见于唐代。) (2)、宋朝最早出现“邸报”一词,使用雕版印刷,由门下省领导,中央政府统一编印和发行新闻,完全具备中央官报的性质。宋王朝制定了“定本”审查制度。 (3)、明代官报,由通政司、六科、提塘传发,采用活字印刷。 3、邸报的内容: (1)皇帝的诏书、命令、起居言行;(2)封建皇朝的法令、公报;(3)官吏的升降、任免、赏罚、调动;(4)官吏的奏疏和皇帝的批示等; 古代小报的产生及特点:1、中国古代非法报纸,最早出现于北宋,盛行于南宋,最早见于周麟之《海陵集》中的《论禁小报》。2、小报较以前出现的邸报更具新闻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民众的要求和愿望。我国新闻史上将“新闻”一词与报业联系起来的最早记载见于南宋赵升《朝野类要》。3、小报由邸吏与书肆主人非法经营,连续发行,传播较广,宋明清屡禁不止。4、小报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古代报纸由封建官报一统天下的局面的终结,是民间办报历史的开端。 特点:①小报起始于北宋,盛行于南宋。②小报传发人为进奏官,活中央及省之官吏。③小报内容有真有假。④小报每日传发。⑤小报深受热衷仕途者欢迎。⑥小报的传播范围较广。 ⑦小报既有手书,也有印刷。⑧小报为非法出版物,政府屡禁不止。 古代京报产生的情况及其特点:1、中国明清时代具有重要影响的民间报纸,始于明末,盛于清代,最早出现于京都,故名《京报》,是我国古代报纸的完备形式。2、京报经政府允许,由民间报房经营。清朝民间报房源于“提塘”这一官方机构。3、特点:(1)公开发行,接受常年订阅,读者范围广泛,主要是官僚、士绅、商人。(2)有固定的报名、形式及印制发行机构。(3)出现自己采写的内容,存在了400多年,在古代报业世上有很大影响。 古代“定本”制度的由来及主要内容:①宋王朝为加强对封建官报的舆论控制而推行的一项制度;②是我国新闻史上最早有文献可查的新闻检查制度;③ “定本”,指进奏院将编好的官报样本送枢密院或宰相审查通过为“定本”,进奏院必须以“定本”为准传发,不得擅自增减。 第二章: 《察世俗每月统记传》的宗旨和特点:(1)察世俗出版后在南洋华侨聚居地区发行,少数传入中国境内。全部赠阅。宣称“以阐发基督教义为唯一急务”。 内容多以浅显中文诠释《圣经》,兼谈伦理道德和天文之类的科学知识,后期刊有少量评述政治时事的短文。文体多样,有论文、小品、对话、书信、诗、告帖等。 (2)《察世俗每月统记传》的重要特点是十分注重迎合读者的心理: 1、常以儒家学说来阐明基督教教义,用附会的手法缩短宣传内容与读者之间的距离,达到宣传效果。 2、在刊物形式上采用中国传统线装书的式样。 3、在文章的结构上大量采用中国传统章回小说的方法。 4、为了吸引读者兴趣,米怜强调要增强文章的“彩色”,即文章要注重读者口味,应有可读性趣味性,照顾读者接受能力,注重文章的通俗易懂也是该刊的特点。 《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的内容和特点:①第一家境内近代中文报刊,1833年于广州由普鲁士传教士郭士立创办。②内容:a:宗旨是宣传西方文化征服中国人骄傲自大思想,传播西方友谊消除中国人敌视心理;b:内容以传教、道德、科学为主,宗教退居其次,增加科学和时事政治性内容。③特点:a:首次刊登社会新闻、行情价目表(广告)和文学作品,

秘书学概论自考题 3

秘书学概论自考题-3 (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0,分数:20.00) 1.下列文种哪一个属于《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中规定的文种______ A.决议 B.公报 C.议案 D.规定 (分数:1.00) A. B. C. √ 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秘书写作内容的分类。 决议、公报属于党委系统的文种,议案是政府系统的文种,规定不属于二者中的任何一种。 2.写作报请类公文应贯彻的原则是______ A.逐级行文 B.一文一事 C.多头主送 D.一文多事 (分数:1.00) A. B. √ C. 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公文的精简。 一份公文尤其是报请类公文应只写一件事情,而不能把几件事情一起讲。一文一事的公文应答力最强,效果最好。 3.文书工作的最后环节是______ A.档案的保管利用 B.公文的整理归档 C.公文的收文处理 D.公文的发文办理 (分数:1.00) A. B. √ C. D. 解析: 4.秘书发挥参谋作用的基础是______ A.环境允许 B.信息准确 C.协调有力 D.监督到位

(分数:1.00) A. √B. C. 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秘书发挥参谋作用的原则。 秘书在发挥参谋作用时要注意四条基本原则:一是以准确信息为基础;二是加强整体性;三是注意职责范围;四是善始善终。 5.秘书必须按领导思路与意图办事,这说明秘书参谋具有______ A.独立性 B.从属性 C.单一性 D.主动性 (分数:1.00) A. B. √ C. 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秘书参谋作用的性质。 秘书的参谋活动从属于一定的领导人或领导集团,从属于领导者的思路,从属于领导的职能范围,从属于领导工作的整体目标与功利。这是秘书参谋作用的从属性。 6.秘书的调查研究工作首先应该______ A.选择调查对象 B.选定调查人员 C.制定调研方案 D.确定调研目的 (分数:1.00) A. B. C. D. √ 解析: 7.秘书经授权协调处理一般事务应______ A.加强请示报告 B.请领导亲自出马主持 C.及时对领导进行参谋提醒 D.积极主动,大胆负责 (分数:1.00) A. B. C. D. √

大革命的高潮

大革命的高潮 一、决战江西 北伐军光复江城武汉,消灭了吴佩孚直系军阀的主力,两湖战场作战取得决定性的胜利。为实现北伐的战略目标,国民革命军将军事重心由两湖转移江西,同北洋直系另一军阀集团——孙传芳为首五省联军作战。 江西位处湘、鄂、闽、粤、浙、皖之间,素有“吴头楚尾,粤户闽庭”之称,是吴佩孚、孙传芳屏障东南五省和进攻湘、粤的前哨阵地。江西战场是北伐军同孙传芳军阀集团作战的主要战场。 吴佩孚的主力在汀泗桥、贺胜桥被打垮后,孙传芳即调兵遣将,部署同北伐军作战。1926 年8月3日在南京举行军事会议,决定从苏、浙、皖抽调兵力,组织援赣军进入江西作战。 9月,孙传芳把赣军和援赣军合编为五个方面军,分别以赣军邓如琢、苏军郑俊彦、浙军卢香亭、闽军周荫人、皖军陈调元为各个方面军的总司令,合计20余万人。除周荫人第四方面军留闽外,其他四个方面军都到江西作战,计11个师又12个旅。南浔线上,战将云集,大兵如潮。 国民革命军三路入赣作战。一路由第二、第三两个军5个师组成,由第三军军长朱培德任总指挥,从醴陵向赣西攻击前进;另一路由第一、第六两军3个师组成,由第六军军长程潜任总指挥,由湖北咸宁向赣西北进击。第三路由第二军第五师、第五军第四十六团组成,由湘粤边境的汝城、南雄进入赣南。三路合计4.6万人,计划从赣西、赣西北、赣南分进合击,会攻南昌,夺取江西。 北伐军攻取江西的作战,以攻取南昌为标志,大致经历三个阶段。战争的第一阶段,从1926年9月初开始。 9月5日,朱培德指挥第二、三两军5个师,从醴陵入赣,大破赣军邓如琢、唐福山、张凤歧各部,先后占领赣西的萍乡、宜春(袁州)、分宜、新余、清江等重要城镇。与此同时,程潜指挥的3个师从湖北通城向赣西北进军。在修水、铜鼓与孙传芳嫡系劲旅苏军谢鸿勋师激战多日,重创强敌,占领修水、铜鼓、奉新、高安等城市。为配合赣西、赣西北的作战,赖世璜指挥的原驻粤、赣边境的北伐军,在赣南打垮了赣敌杨如轩、杨池生部,占领安远、信丰及赣南军事重镇

第3章 国人办报活动的兴起与发展

第三章国人办报活动的兴起与发展 复习笔记 一、国人办报活动的兴起 1.国人对早期近代报刊的认识与接触 (1)林则徐的译报活动 林则徐于1838年年底受命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禁烟,1839年3月抵达广州后,立即提出了“采访夷情,知其虚实,始可以定控制之方”的主张,并组织专人翻译外报,使这一主张付诸实施。 ①林则徐的译报活动对后世的影响则更大,稍后的梁启超、严复等人,就曾在自已主办的报纸上“广译五洲近事”,他们的思想和林则徐是相通的。 ②魏源积极弘扬林则徐译报思想, 1841年6月,已被革职的林则徐将翻译的《四洲志》、《澳门月报》和《粤东奏稿》等资料交给魏源,让他编纂《海国图志》。1842年,魏源完成了50卷本《海国图志》的撰述,在《海国图志》中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观点。 (2)太平天国的办报构想 近代中国最早系统阐述自己的办报思想的,是太平天国的玕王洪仁玕。1859年,洪仁玕在其向天王洪秀全进呈的《资政新篇》中,从整个国家政权结构的宏观角度着眼,高度评价了报纸在社会结构中的重要地位,提出了设立新闻馆、设置新闻官、准卖“新闻篇”(即报纸)等主张。在《资政新篇》中,洪仁玕提出了以下的有关报纸和办报活动的观点: ①报纸是维系中央政权、加强集中统一领导的有力工具,可以通过报纸“禁朋党之弊”及消除种种弱本强末的离心力量。 ②办报是实现民主政治的手段,可以通过报纸这一桥梁,实现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和民众之间的沟通。 ③报纸具有教育民众、移风易俗的作用。 ④报纸具有监督政府的作用。 (3)王韬与郑观应的新闻思想 继洪仁玕之后,比较系统地阐述自己办报主张的是王韬和郑观应。 1870年后,王韬与友人黄平甫集资购得英华书院的印刷设备,组成中华印务总局,接着又创办起《循环日报》,自任主笔,主持该报笔政达10年之久。1884年,王韬回上海定居,曾担任上海格致书院院长,创亦弢园书局,并尽其余力从事撰作,著有《弢园文录》、《瓮牖余谈》、《弢园文录外编》等,1897年病逝。 王韬在《倡设日报小引》、《本局日报通告》、《论日报渐行于中土》、《论各省会城宜设新报馆》和《论中国自设西文日报之利》等文章中,论述了以下几个重要问题: ①论述了办报的目的与意义。借日报立言,通过报纸来宣传其变法自强的政治主张。 ②论述了报纸的功能和作用。 ③论述了新闻自由的思想。最早在国内提出了言论自由的要求,呼吁朝廷放宽言禁,允许民间创办报纸。 ④论述了报纸的文风。报纸的文风应该是直抒胸臆,词达而已。 ⑤论述了报纸编辑人员的条件。报纸的编辑人员应该是知识广博的“通材”,报纸的主笔“非绝伦超群者不得预其列”,他们应该品德高尚,持论公平。 郑观应的新闻思想主要见于其撰写的专著《盛世危言》的《日报》等文章中。郑观应的主要新闻观点,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①日报是“通民隐,达民情”的有力工具,广设日报是西方国家实行民主政治的枢纽。 ②创办报纸是中国变法自强的重要手段。 ③应该维护民族尊严,允许国人办报。

三次办报高潮

一、戊戌变法:第一次办报高潮 二、辛亥革命:第二次办报高潮 三、五四运动:第三次办报高潮 历史背景 中国人睁眼看世界的三个阶段: 1)器物: “坚船利炮”、“洋务运动”; 2)制度:“中体西用”、“变法图强”; 3)文化:“打孔家店”、“德先生”、“赛先生”。 为了“救亡图存”,中国的现代化就不可能由下而上,按照“经济基础-上层建筑-意识形态”的循序逐次展开,而不得不先由上而下地进行“启蒙”。这种启蒙,往往体现为这样一种三位一体的过程:“学会-学校-学刊(报刊)”。

一、戊戌变法:第一次办报高潮 从甲午战争到戊戌变法,维新派在全国创办学会30多个,创办报刊50多种,开设学校50多所。1895,康有为与梁启超主办《万国公报》(双日刊)——维新派的第一张报纸 ,后应李提摩太的要求而改为《中外纪闻》(双日刊)——强学会的机关报。1896年上海强学会出版机关报《强学报》(五日刊)。 1)《时务报》(旬刊) 1896,著名的《时务报》在上海创刊。 梁启超时年23岁,由于其政论,“自通都大邑,下至僻壤穷陬,无不知有新会梁氏者”,“举国趋之,如饮狂泉”。 创刊之初,每期发行4千份,后最高达到1万7千份,成为当时发行量最大、影响也最大的国人自办报刊。 2)“时务文体”

“时务文体”,又称“报章文体”、“新文体”等,是以《时务报》上梁启超的文章为标志的一种报刊论说文体。 梁启超在其《清代学术概论》里,概括了这种文体的三个特征: a“纵笔所至,略不捡束”; b“务为平易畅达,时杂以俚语、韵语及外国语法”; c“笔锋常带感情”。 3)变法流产与流亡报刊 《清议报》(旬刊))1898创刊, 改良派在海外的第一个机关报 。 业务方面颇多改进,记者、党报、机关报等名目均源于该报。 梁启超的《本馆第一百册祝辞并论报馆之责任及本馆之经历》,强调耳目喉舌的功能,提出衡量报刊优劣的四条标准——宗旨定而高、思想新而正、材料富而当、报事速而确。

中国歌剧史上的三次高潮引发的思考

中国歌剧史上的三次高潮引发的思考 田亚茹 中国歌剧从1920年诞生至今,已有无数作品问世,但堪称里程碑式的作品当数《白毛女》、《江姐》、《原野》。 这三部作品分别创作于不同的历史时期,每部作品都带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它们都曾产生过巨大的影响,是受广大观众喜爱的歌剧作品。尽管时光飞逝,它们始终是中国歌剧史上的精品。它们分别代表着不同时期的作品风格、创作审美趋向以及观众的审美情趣。通过这三部作品我们可以直观中国歌剧一路走来是如何进行探索的,对我们认识中国歌剧的现状,以及思考今后歌剧的发展道路都有很大的帮助。 一、中国歌剧第一个里程碑《白毛女》 《白毛女》的创作标志着中国歌剧走向了一个成熟的阶段。回顾历史,以19 2 O 年黎锦晖创作《麻雀与小孩》为代表的儿童歌舞剧的诞生,开辟了中国歌剧史上的先河;之后便陆续出现了以《扬子江暴风雨》( 聂耳曲)为代表的“话剧加唱”模式的创作实践以及以《秋子》( 黄源洛曲) 为代表的大歌剧的创作道路的尝试。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之后,延安又兴起了以《兄妹开荒》( 安波曲) 为代表的秧歌剧的创作实践。这2O 年时间内,中国歌剧都以不同风格、不同的创作手法进行着实践,在理论上也存在很大的分歧,直到《白毛女》的创作成功,才真正明确了中国歌剧的创作方向。《白毛女》的问世,也为其后来的歌剧作品开辟了道路。 《白毛女》于1945年由贺敬之、丁毅编剧,马可、张鲁、瞿维等人共同创作完成。1948年5月首演于延安中央学校礼堂。该割系根据流传于晋察冀边区的一个民间传说故事而写成。作者在创作中,考虑到如何将歌剧民族化,因而采用了中国民间歌曲及戏曲唱腔与西方歌剧作曲技法相结合的形式,为了更好地、真实地表现剧中的主题,创作者选用了河北民间歌曲《小白菜》的音乐作为塑造主人公音乐形象的音乐素材,在不同的场合利用变体的手法将其发展变化,给观众呈现出喜儿从天真烂漫到满腔仇恨再到坚韧不屈的丰富的形象。作者恰如其分地将戏曲唱腔中的音乐元素融入创作当中,例如在喜儿哭爹一场中,作曲家运用秦腔唱腔中的戏曲元素,增强了这一唱段的戏剧表现力,给人一种撕心裂肺、痛心疾首的感觉。以人声为主,交响乐处于伴奏地位,合唱、重唱交替出现。对民族民间音乐的深厚了解,以及对西洋歌剧作曲技法的熟悉掌握,是作曲家们能够恰如其分地将民族民间的优秀音乐成分与西洋歌剧常见的音乐表现形式有机地融合的基础,从而使这部歌剧在音乐上与中国观众的审美情趣相适应,是这部歌剧从音乐上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白毛女》的音乐塑造克服了之前《秋子》、《兄妹开荒》等作品的偏向性,既不是倾向于纯粹的西方歌剧的模式,也不是仅限于秧歌剧的表现形式,而是将民间音乐的成分与西洋歌剧音乐形式共汇其中。这个突破或许在今天看来微不足道,但在当时一切处于摸索阶段的时候,《白毛女》无疑是中国歌剧走出自我的关键性一步。 一部优秀的作品不仅在于它的音乐是否能引起人们的共鸣,还在于它的题材内容。歌剧是一门综合的艺术形式,音乐是它的灵魂,但尽管如此,作为“剧”的成分一样占有重要的地位。当然,在西方歌剧史上,人们习惯于仅仅了解作曲家,而不知道剧作家,在这里音乐是一切,甚至在西方歌剧最辉煌的年代,一切以歌唱家的炫技为首要任务,人们更加热衷于欣赏某一个华彩唱段,而忽视歌剧的整体,作曲家不得不因歌唱家的需要而将原本创作好的音乐涂改得面目全非,“剧”的成分在这里已经并不重要了。到瓦格纳时代,音乐在歌剧的地位更加彰显,原先用人声体现最起码的戏剧冲突,在这里也被器乐的表现统而代之。然而,不管西方歌剧多么辉煌,我们更应考虑到的是中国观众的感受。中国戏曲在中国有着深远的影响。无论从其产生的年代的久远,还是对整个中国文化的贡献来看,中国的听众几千年来在这种戏曲土壤中培养了他们独有的审美喜好。每一部著名的戏曲唱段都是一部好的文学作品,如《杨家将》、《白蛇传》,这些故事就像莎士比亚的戏剧研究产生的影响一样,在中国人心目埋下了深刻的种子。人们喜欢这些故事,因而喜欢听演绎了这些故事的戏曲。

中外新闻传播史 复习大纲

中外新闻传播史复习大纲 期末考试题型: 1.选择题(5题,每题1分,共5分) 2.填空题(10题,每题2分,共20分) 3.名词解释(5题,每题4分,共20分) 4.简答题(5题,每题6分,共30分) 5.材料题(1题,每题12分,共12分) 6.论述题(1题,每题13分,共13分) 第一章: 1.理解不同传播媒介(口语、文字、印刷)的特点 2.理解信息传播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 第二章: 1.理解古代官报的出现与封建统治之间的关系 2.“开元杂报”和“敦煌进奏院状” 3.宋代的邸报和小报 4.明代邸报的发行 5.理解我国古代历史时期报纸发展缓慢的原因 第三章 1.《每日记闻》和新闻信 2.“印刷机”和“手抄新闻”的出现 3.封建王权对信息传播的利用与控制

第四章:(本章应重点复习) 1.近代报刊出现的原因 2.了解德国、荷兰、英国最早期具有代表性的近代报刊 3.重点掌握《论出版自由》与“曾格案” 4.了解法国大革命时期具有代表性的近代报刊 5.理解英国新闻传播体制的初步建立 6.理解政党报刊及其特点 第五章:(本章应重点复习) 1.重点掌握大众报刊及其在各国的发展 2.重点掌握四大通讯社及“三社四边协议” 3.理解黄色新闻的诞生及其评价 4.了解赫斯特和普利策 第六章:(本章应重点复习) 1.《察世俗每月统计传》、《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和《遐迩贯珍》 2.理解在华外报的作用 3.重点掌握史量才和《申报》 4.重点掌握第一次办报高潮中具有代表性的报纸 5.理解维新派报刊的历史作用与对中国报业的贡献 6.重点掌握“苏报案” 7.重点掌握维新派报刊与革命派报刊之间的论战

新 中 国 的 三 次 建 交 高 潮

新中国的三次建交高潮 第一次建交高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政策和方针,首要任务是建立和发展同社会主义国家的友好关系。中华人民共和国一成立,就很快得到前苏联政府的承认,中苏两国于1949 年 10 月 5 日互派大使,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随后,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匈牙利、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捷克斯洛伐克、波兰、蒙古、德意志民主共和国、阿尔巴尼亚等欧亚社会主义国家相继与中国建交。南斯拉夫于 1949 年 10 月 5 日宣布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 1950 年 1 月 18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同越南民主共和国相互承认并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 与此同时,新中国还努力争取一些民族独立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承认中国,并同他们发展友好关系。从 1949 年末到 1950 年上半年,缅甸、印度、巴基斯坦、锡兰(今斯里兰卡)、以色列、阿富汗、印度尼西亚等一些亚洲国家相继承认中国。随后,缅甸、印度、锡兰、印度尼西亚等国先后与新中国达成了正式建交协议。 第二次建交高潮50 年代中期以后,一大批亚非拉国家摆脱殖民统治,获得独立。在非洲仅1960 年就有17 个国家宣告独立,这一年被称作“非洲独立年”。这些国家在肃清殖民势力残余,发展本国经济等方面,迫切需要世界其他国家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帮助,它们愿意同中国建立和发展关系。同时,由于遭受殖民统治和民族独立的共同经历,由于巩固主权独立和发展民族经济的共同愿望,中国对亚非拉国家怀有较强的认同感。50 年代中期到60 年代中期出现了第二次建交高潮。1955 年底,同中国建交的国家只有23 个,到60 年代中期,同中国建交的国家在10 年内增加了一倍多。这一时期同中国建交的国家有 24 个,除法国外全部是亚非拉国家。它们是:柬埔寨、伊拉克、摩洛哥、阿尔及利亚、苏丹、几内亚、加纳、古巴、马里、索马里、扎伊尔、老挝、乌干达、肯尼亚、布隆迪、突尼斯、刚果、坦桑尼亚、中非、赞比亚、贝宁、毛里塔尼亚和民主也门。同时,中国还同其中的许多国家签订了友好条约,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同这些国家的友好关系。 第三次建交高潮随着中美关系的改善和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70 年代初期出现了西欧国家同中国建交的高潮。1970 年至1973 年,意大利、奥地利、比利时、冰岛、马耳他、希腊、卢森堡和西班牙先后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1972 年,英国和荷兰先后同中国签署了关于两国从代办级关系升格为大使级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英、荷两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的合法政府,并撤销其在台湾的官方机构。同年,联邦德国外交部长访华,两国达成了建交协议。1979 年,葡萄牙和爱尔兰也同中国建立了正式外交关系。至此,中国已同西欧20 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未建交的只有梵蒂冈、摩纳哥、安道尔和列支敦登。1975 年,中国同欧洲经济共同体建立了正式关系。

有互动,才有高潮

有互动,才有高潮 ----音乐活动总结 10月以来,我上了三次音乐活动,但真正算得上成功的,就只有一次。三次歌唱活动中分别是《蜜蜂做工》、《大皮球》、《小青蛙》,只有最后一次学唱《小青蛙》时,孩子们的积极性特别高。事后我针对我自己歌唱活动的教学方法向老师咨询,以便对自己的教学方法做改进,让每一次歌唱活动都能实现教学目标。 老师针对我这三次歌唱教学做了分析,最后得出了一个结论就是前两次歌唱活动缺乏像第三次活动一样的高潮。我再次追问老师,什么是活动的高潮,怎样才是活动的高潮。老师都一一为我耐心解答,最后高度概括成一个词----互动。 我得知答案以后,再次反思自己的三次歌唱活动,才明白了为什么前两次活动孩子们的表现积极,对歌曲不感兴趣,自然没学会歌曲的原因。 幼儿学歌唱《蜜蜂做工》那次活动中,是我和孩子在歌词互动环节不够,没有让孩子理解到歌词的内容,以至于孩子熟悉了旋律却哑口无言,无法歌唱,只能一直以发声练习的“翁”替代不熟悉的歌词。第二次学习《大皮球》时,幼儿学会了歌曲,但表现出对歌曲没有想再唱一唱的欲望。幼儿学会了歌曲去不想再唱这首歌曲,也是失败的活动。后来在老师带领幼儿复习以前教过的歌曲中,我才发现:幼儿会唱的每一首歌曲,都有相应的动作表现。而我在教唱《大皮球》时没有要求用动作变现歌曲,也没有教小朋友来完整动作的创编,自己也没有一套完整的动作个幼儿展现。所以第二次歌唱教学,在变现歌曲的舞蹈动作上和孩子的互动是不够的。 《小青蛙》歌唱教学之所以能达到活动目标,是因为孩子通过故事理解了歌词,通过分角色演唱,熟悉了歌曲旋律,通过利用器具拍打,掌握了节奏;这样一层一层的教学,幼儿最终学会了歌曲,课后还不停地唱歌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有师幼互动或者幼儿幼儿之间的互动,课堂也成了他们表演的舞台。 通过反思自己三次歌唱教学活动,我明白了什么是课堂的高潮,也知道了只有有了互动才能出现高潮。只有挖掘歌曲内容和表现的风格,才有互动的可能;只有充分准备活动材料,才有互动的操作;只有多思考教法和学法,才有互动的现实。 几次歌唱活动,告诉我,不是孩子没有兴趣,而是自己没有投入;不是课堂没有高潮,而是自己准备不充分;每一次课堂都应该有互动,有高潮!

浅析第一次国人办报高潮及其启发——新闻工作者社会责任感的唤起

浅析第一次国人办报高潮及其启发 ——新闻工作者社会责任感的唤起 绪论 提到康有为、梁启超,我们便会想到他们笔锋犀利、内容深刻的政论文章以及他们的人格魅力,还有“戊戌六君子”的壮烈牺牲。他们叱咤风云于报坛的时代,正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第一次国人办报高潮时期,他们以笔为枪、以报纸为阵地,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摆在办报的首要位置,对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起着前所未有的作用。今天,我国新闻工作者受到尊重是与那个时期有着密切关系的。历史不能忘记,今天的新闻工作者从中学习的是一种精神,从对国人办报精神的思考中,不断增强自己的社会责任意识。这才是我们研究历史的目的与意义。 一、第一次国人办报高潮兴起的时代背景 自鸦片战争以来,帝国列强贪婪地啃蚀着中国的领土与主权。甲午战败后,《马关条约》签定,日本要求中国割让台湾、辽南,赔款两万万两,将中国推进了亡国灭种的深渊。此时,中国已是帝国主义国家眼中都想分割一块的肥肉,帝国主义的铁蹄逐步踏入中国内地,沉重的民族危机,激发了新的民族觉醒。社会的各个阶层,不同程度地对清政府感到失望。他们各自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民族前途和救国之路。而站在救亡图存最前列的是代表民族资产阶级的爱国知识分子。 在内忧外患的冲击和中西文化的碰撞过程中,由早期维新思想家发展而来的一批新型知识分子,在复杂的社会时期逐步形成了一个共识:要救国,只有维新,只有变法。甲午战后,他们成为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新的政治力量代表,开始登上历史的舞台。也正是他们成为第一次国人办报高潮的主力军。 鸦片战争前,西方近代报刊已进入中国大地。19世纪后期随着国人出国留学、考察、旅历的日益增多,近代报刊在中国有了一定的发展,报纸的社会作用越来越得到国人的重视。因此,报纸开始成为推动近代社会发展的重要工具。《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后,康有为等举人由北京传遍全国各省纷纷上书反对签约。在民族危难之际,怀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知识分子开始以办报为武器,以求达到开民智、启民心,

中国新闻传播史三四章笔记

1、试析国人对近代报刊的早期认识 (1)始于禁烟时期的林则徐的译报活动,组织人员,主要是为了了解和应对敌情;对报刊传播信息的功能有一定认识,但是并没有办报的实践; (2)太平天国时期,洪仁玕是近代中国最早系统阐述自己的办报思想的,从整个国家政权结构的宏观角度,高度评价了报纸在社会结构中的重要地位,提出了设立新闻馆、设置新闻官,准买“新闻篇”等主张;参照的西方的报业模式,但在当时缺乏客观实施的条件 (3)随着维新变法思潮的萌芽和兴起,创办近代报刊成为限禁知识分子的广泛要求。王韬和郑观应最具代表性,反映了中国资产阶级维新派的爱国情怀,强烈希望报纸能够成为推动社会改革使国家走向富强的舆论工具,并有一定民主表达。 2,简述王韬对中国新闻事业的贡献 王韬是我国最早的报纸之一《循环日报》的创办人,他在他发表的《倡设日报小引》、《本局日报通告》、《论日报见性于中土》等文章中论述了一下几个重要问题 ①论述了办报的目的与意义。“办报立言”发展成为我国早期国人自办报刊的主要传统之一。 ②论述了报纸的功能和作用。报纸可以成为博采舆论工具;报纸可以宣扬君王恩德,朝廷政令,增进民众和上层的联络,消除隔阂,国家才能长治久安;提出可以办外文报纸,开展对外宣传;报纸可以“通外情于内”。王涛十分强调介绍西方的国政民情,师其所长,避其所短。 ③论述了新闻自由的思想,最早在国内提出了言论自由的要求,呼吁朝廷放宽言禁,允许民间创办报纸。 ④论述了报纸的文风,文风应该是直抒胸臆,词达而已,开启政论式文体风格 ⑤论述了报纸编辑人员的条件。 王涛的办报主张,不失为出类拔萃的远见卓识,对后世也有很大影响。 他的贡献概括为:为我国政论报纸首开先河,主张变法图强,为以后“文人办报”、“文人论政”起到了先导作用;革新了晚清文风,开创了报章文体,用浅显的文章议论时政,直抒胸己见,为后来报章文体的盛行奠定了基础;对我国早期新闻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他倡导国人办报,主张不但中央办报,各省也要办报,要办中文报,也要办英文报。 3、简述国人在上海、广州最早创办报刊的情况 (一)上海:第一批国人自办报纸的重要基地,代表报刊:《汇报》《新报》 《汇报》 1874年6月16日创刊,国人在上海创办的第一家中文日报,创办人容闳。 内容经常涉及政事,为了维护民族利益,多次同外商办的《申报》和《字林西报》笔战。 办报相当艰难,多次改组和改名,仍收到官府的限制和《申报》的攻击,一年半后停刊。 《新报》 1876年11月23日,主办人上海道台冯焌光,经费出自道库。 转录京报和苏省辕门炒,本埠新闻、各地新闻和国际新闻,涉及新闻、军事、外交和商情 道台控制,明确宣布“国政则不可议也”,规定凡“愤世嫉俗”之作一律不予发表 1882年后并入上海机器制造局机关报,而停刊 (二)广州:晚于汉口、香港、上海,是在中法战争爆发后兴起,代表报刊《述报》《广报》 《述报》 1884年4月18日创刊,广州海墨楼石印书局印刷发行,一年左右停刊。 内容有中外新闻和评论、西方书报译稿、商业行情、轮船班期和广告;并重视图像新闻报道,图文并茂,每期刊登至少一幅新闻纪实图画

浅析中国近代第一次办报高潮

论文名称:浅析中国近代第一次办报高潮 作者:李红旭 浅析中国近代第一次办报高潮 摘要:鸦片战争前后,随着外国传教士在中国办报活动的开展,西方新闻思想逐渐传入中国,打破了清政府闭关自守的局面。就在清朝的统治出现危机的时候,中国近代的新闻传播在外力的推动下开始出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世界历史形成的时期,也是中国社会发生剧烈政治变动的时期。与这个变化相适应,从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到新文化运动,这个历史上先后出现了三次办报高潮。报刊业有最初的出现到逐步形成的过程中,第一次在中国的政治生活中产生影响。 关键词:晚清社会﹑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中国近代第一次板报高潮﹑维新改良派﹑康有为﹑《中外记闻》 维新变法运动与第一次国人办报高潮 与许多其他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一样,中国最早出现的近代报刊业也是由外国传教士﹑商人率先创办的。1815年,英国传教士威廉?米怜在马六甲创办了一个中文杂志《察世俗每月统计传》,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份近代报刊。 在外国人办报活动的强烈刺激下,中国人也开始创办报刊。19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资产阶级改良派发动的变法维新运动席卷全国。与此同时,中国开始了近代史上第一次办报高潮。据不完全统计,自1896~1898年,由资产阶级改良派直接或间接创办的报刊达70多家,占全国的80%以上。它们遍布全国的许多城市,推动了维新运动的发展,并且打破了外报在华的优势,成为中国舆论的主要力量。其中重要的报纸如《时务报》﹑《国闻报》﹑《知新报》﹑《湘报》等,在中国近代的思想启蒙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等人在这次高潮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康有为(1858~1927),字广厦,号长素,广东海南人,出生于诗书继世的官宦之家,从小受到严格的传统教育和较好的文化熏陶。1895年5月2日,在甲午战败的危机形势刺激下,正在北京参加会试的康有为联合全国18省参加会试的举人1300人,举行了闻名中外的“公车上书”,要求朝廷维新变法。在“公车上书”中,康有为提出“纵民开设”报馆的建议,把办报视作维新变法的重要内容之一。不久后,我国资产阶级改良派出版的第一份报刊《万国公报》于1895年8月17日在北京创刊。同月,北京成立强学会,该报成为其机关报。同年12月16日,改名为《中外记闻》。《中外记闻》的出版,受到了维新派与倾向维新变革的政府官员及知识分子的欢迎,也是更多的中国人“渐知新法之益”。1896年,上海也出版了一份维新派报纸。1月12日,《强学报》创刊,作为宣传维新变法的舆论工具。1897年后,随着维新运动的深入,各地维新志士以极大的热情创办报刊,维新派报刊纷纷创刊,并将维新派的办报活动推向高潮。1898年“百日维新”期间,光绪皇帝发布准许官民办报的诏书,更进一步促进了各地报刊的飞速发展。自70年代兴起的国人办报活动,在维新变法运动中走向高潮,打破了外报在中国舆论界的垄断地位,使中国人的报刊成为社会舆论的中心。因此,维新变法运动期间的办报活动,史称第一次国人办报高潮。 第一次国人办报高潮的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