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基础论文

电子技术基础论文
电子技术基础论文

金陵科技学院

《电子技术基础论文》——<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姓名:王琳晨

学号: 1304201013

学院: 机电工程学院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班级:13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单)

指导老师:史金芬

日期: 2014年5月24日

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摘要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各种各样的高新技术应运而生,集成电路作为上世纪60年代的新技术而诞生,并至今造福人类,而且得到了很好地发展。在当今的信息时代,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了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感受到信息技术所带来的方便与快捷。信息技术的基础是微电子技术,而集成电路(IC)正是微电子技术的核心,是整个信息产业和信息社会的根本基础。集成电路在现代生活中拥有不可或缺的地位,它已经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紧紧相连了。本文主要是从集成电路技术发展趋势、集成电路的定义、特点及分类、数字集成电路与模拟集成电路的功能及应用、常见集成电路的应用与举例这几个方面来介绍集成电路的。

关键词:集成电路、模拟集成电路、电子元件、晶体管、电阻

一、集成电路技术发展趋势

1、国内外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目前,以集成电路为核心的电子信息产业超过了以汽车、石油、钢铁为代表的传统工业成为第一大产业,成为改造和拉动传统产业迈向数字时代的强大引擎和雄厚基石。1999年全球集成电路的销售额为1250亿美元,而以集成电路为核心的电子信息产业的世界贸易总额约占世界GNP的3%,现代经济发展的数据表明, 每l~2元的集成电路产值,带动了10元左右电子工业产值的形成,进而带动了100元GDP的增长。目前,发达国家国民经济总产值增长部分的65%与集成电路相关;美国国防预算中的电子含量已占据了半壁江山(2001年为43.6%)。预计未来10年内,世界集成电路销售额将以年平均15%的速度增长,2010年将达到6000~8000亿美元。作为当今世界经济竞争的焦点,拥有自主版权的集成电路已日益成为经济发展的命脉、社会进步的基础、国际竞争的筹码和国家安全的保障。

集成电路的集成度和产品性能每18个月增加一倍。据专家预测,今后20年左右,集成电路技术及其产品仍将遵循这一规律发展。集成电路最重要的生产过程包括:开发EDA(电子设计自动化)工具,利用EDA进行集成电路设计,根据设计结果在硅圆片上加工芯片(主要流程为薄膜制造、曝光和刻蚀),对加工完毕的芯片进行测试,为芯片进行封装,最后经应用开发将其装备到整机系统上与最终消费者见面。 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集成电路的加工水平为5微米,其后,经历了3、1、0.8、0.5、0.35微米的发展,目前达到了0.18微米的水平,而当前国际水平为0.09微米(90纳米),我国与之相差约为2-3代。

(1)设计工具与设计方法。随着集成电路复杂程度的不断提高,单个芯片容纳器件的数量急剧增加,其设计工具也由最初的手工绘制转为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相应的设计工具根据市场需求迅速发展,出现了专门的EDA工具供应商。目前,EDA主要市场份额为美国的Cadence、Synopsys和Mentor等少数企业所垄断。中国华大集成电路设计中心是国内唯一一家EDA开发和产品供应商。

(2)由于整机系统不断向轻、薄、小的方向发展,集成电路结构也由简单功能转向具备更多和更为复杂的功能,如彩电由5片机到3片机直到现在的单片机,手机用集成电路也经历了由多片到单片的变化。目前,SoC作为系统级集成电路,能在单一硅芯片上实现信号采集、转换、存储、处理和I/O等功能,将数字电路、存储器、MPU、MCU、DSP等集成在一块芯片上实现一个完整系统的功能。它的制造主要涉及深亚微米技术,特殊电路的工艺兼容技术,设计方法的研究,嵌入式IP核设计技术,测试策略和可测性技术,软硬件协同设计技术和安全保

密技术。SoC以IP复用为基础,把已有优化的子系统甚至系统级模块纳入到新的系统设计之中,实现了集成电路设计能力的第4次飞跃。

(3)制造工艺与相关设备。集成电路加工制造是一项与专用设备密切相关的技术,俗称"一代设备,一代工艺,一代产品"。在集成电路制造技术中,最关键的是薄膜生成技术和光刻技术。光刻技术的主要设备是曝光机和刻蚀机,目前在130nm的节点是以193nmDUV(Deep Ultraviolet Lithography)或是以光学延展的248nmDUV为主要技术,而在l00nm的节点上则有多种选择:157nm DIJV、光学延展的193nm DLV和NGL。在70nm的节点则使用光学延展的157nm DIJV技术或者选择NGL技术。到了35nm的节点范围以下,将是NGL所主宰的时代,需要在EUV 和EPL之间做出选择。此外,作为新一代的光刻技术,X射线和离子投影光刻技术也在研究之中。

2 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现状

我国集成电路产业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2001年全国集成电路产量为64亿块,销售额200亿元人民币。2002年6月,共有半导体企事业单位(不含材料、设备)651家,其中芯片制造厂46家,封装、测试厂108家,设计公司367家,分立期间厂商130家,从业人员11.5万人。设计能力0.18~0.25微米、700万门,制造工艺为8英寸、0.18~0.25微米,主流产品为0.35~0.8微米。与国外的主要差距:一是规模小,2000年,国内生产的芯片销售额仅占世界市场总额的1.5%,占国内市场的20%;二是档次低,主流产品加工技术比国外落后两代;三是创新开发能力弱,设计、工艺、设备、材料、应用、市场的开发能力均不十分理想,其结果是今天受制于人,明天后劲乏力;四是人才欠缺。总之,我国绝大多数电子产品仍处于流通过程中的下端,多数组装型企业扮演着为国外集成电路厂商打工的角色,这种脆弱的规模经济模式,因其附加值极低,致使诸多产量世界第一的产品并未给企业和国家带来可观的收益,反而使掌握关键技术的竞争者通过集成电路打入中国市场,攫取了绝大部分的利润。

二、集成电路的定义、特点及分类介绍

1定义:集成电路是一种微型电子器件或部件。采用一定的工艺,把一个电路中所需的晶体管、二极管、电阻、电容和电感等元件及布线互连一起,制作在一小块或几小块半导体晶片或介质基片上,然后封装在一个管壳内,成为具有所需电路功能的微型结构;其中所有元件在结构上已组成一个整体,这样,整个电路的体积大大缩小,且引出线和焊接点的数目也大为减少,从而使电子元件向着微小型化、低功耗和高可靠性方面迈进了一大步。它在电路中用字母“IC”(也有用文字符号“N”等)表示。

2 集成电路特点:集成电路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引出线和焊接点少,寿命长,可靠性高,性能好等优点,同时成本低,便于大规模生产。它不仅在工、民用电子设备如收录机、电视机、计算机等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同时在军事、通讯、遥控等方面也得到广泛的应用。用集成电路来装配电子设备,其装配密度比晶体管可提高几十倍至几千倍,设备的稳定工作时间也可大大提高。

3 集成电路的分类 :

(一)按功能结构分类集成电路按其功能、结构的不同,可以分为模拟集成电路、数字集成电路和数/模混合集成电路三大类。模拟集成电路又称线性电路,用来产生、放大和处理各种模拟信号(指幅度随时间边疆变化的信号。例如半导体收音机的音频信号、录放机的磁带信号等),其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成比例关系。而数字集成电路用来产生、放大和处理各种数字信号(指在时间上和幅度上

离散取值的信号。例如VCD、DVD重放的音频信号和视频信号)。

(二)按制作工艺分类集成电路按制作工艺可分为半导体集成电路和薄膜集成电路。膜集成电路又分类厚膜集成电路和薄膜集成电路。

(三)按集成度高低分类集成电路按集成度高低的不同可分为小规模集成电路、中规模集成电路、大规模集成电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特大规模集成电路和巨大规模集成电路。

(四)按导电类型不同分类集成电路按导电类型可分为双极型集成电路和单极型集成电路,他们都是数字集成电路.双极型集成电路的制作工艺复杂,功耗较大,代表集成电路有TTL、ECL、HTL、LST-TL、STTL等类型。单极型集成电路的制作工艺简单,功耗也较低,易于制成大规模集成电路,代表集成电路有CMOS、NMOS、PMOS等类型。

(五)按用途分类集成电路按用途可分为电视机用集成电路、音响用集成电路、影碟机用集成电路、录像机用集成电路、电脑(微机)用集成电路、电子琴用集成电路、通信用集成电路、照相机用集成电路、遥控集成电路、语言集成电路、报警器用集成电路及各种专用集成电路。1.电视机用集成电路包括行、场扫描集成电路、中放集成电路、伴音集成电路、彩色解码集成电路、AV/TV转换集成电路、开关电源集成电路、遥控集成电路、丽音解码集成电路、画中画处理集成电路、微处理器(CPU)集成电路、存储器集成电路等。2.音响用集成电路包括AM/FM 高中频电路、立体声解码电路、音频前置放大电路、音频运算放大集成电路、音频功率放大集成电路、环绕声处理集成电路、电平驱动集成电路,电子音量控制集成电路、延时混响集成电路、电子开关集成电路等。3.影碟机用集成电路有系统控制集成电路、视频编码集成电路、MPEG解码集成电路、音频信号处理集成电路、音响效果集成电路、RF信号处理集成电路、数字信号处理集成电路、伺服集成电路、电动机驱动集成电路等。4.录像机用集成电路有系统控制集成电路、伺服集成电路、驱动集成电路、音频处理集成电路、视频处理集成电路。

(六)按应用领域分集成电路按应用领域可分为标准通用集成电路和专用集成电路。(七)按外形分集成电路按外形可分为圆形(金属外壳晶体管封装型,一般适合用于大功率)、扁平型(稳定性好,体积小)和双列直插型. 和薄膜与厚膜技术来实现的。电子集成技术按工艺方法分为以硅平面工艺为基础的单片集成电路、以薄膜技术为基础的薄膜

三、数字集成电路与模拟集成电路的功能及应用

数字集成电路:主要是针对数字信号处理的模块。如;计算机里的2近制、8近制、10近制、16近制的数据进行处理的集成模块。数字集成电路的运行以开关状态经行运算,它的精度高适合复杂的计算。

模拟集成电路:主要是针对模拟信号处理的模块。如;话筒里的声音信号,电视信号和VCD输出的图象信号、温度采集的模拟信号和其它模拟量的信号处理的集成模块。模拟集成电路工作在晶体管的三角放大区。(1)电路处理的是连续变化的模拟量电信号(即其幅值可以是任何值)。(2)信号的频范围往往从直流一直可以延伸到高频段。(3)模拟集成电路中的无器件种类多,除了数字集成电路中大量采用的NPN管及电阻外,还采用了PNP管,场效应晶体管,高精度电阻等。(4)除了应用于低电压电器中的电路处,大多数模拟集成电路的电源电压较高,输出级模拟集成电路的电源电压可达几十伏以上。(5)具有内繁外简的电路形式。充分发挥了集成电路的工艺特点和便于应用的特点。

四、常见集成电路的应用与举例

(一)、功率放大电路

1、LM386 低电压音频功率放大器

A、概述:LM386是美国国家半导体公司生产的音频功率放大器,主要应用于低电压消费类产品。为使外围元件最少,电压增益内置为20。但在1脚和8脚之间增加一只外接电阻和电容,便可将电压增益调为任意值,直至 200。输入端以地位参考,同时输出端被自动偏置到电源电压的一半,在6V电源电压下,它的静态功耗仅为24mW,使得LM386特别适用于电池供电的场合。如图:

B、特性:静态功耗低,约为4mA,可用于电池供电。工作电压范围宽,4-12V or 5-18V。外围元件少。电压增益可调,20-200。低失真度。

LM386电源电压4--12V,音频功率0.5w。LM386音响功放是由NSC制造的,它的电源电压范围非常宽,最高可使用到15V,消耗静态电流为4mA,当电源电压为12V时,在8欧姆的负载情况下,可提供几百300mW的功率。它的典型输入阻抗为50K。

C、常见电路

2、4101功放电路

(二)、放大电路

1、增益可变的差分放大电路

(三)波形产生

1、10Hz~10kHz压控振荡器

(四)滤波电路

1、数字可编程放大电路

(四)、其他电路

1、倍频电路(用CD4046与BCD加法计数器CD4518构成的100倍频电路。刚开机时,f2可能不等于f1,假定f2

2、50w ISNE541高保真放大器电路

集成电路产业是信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的核心战略产业,其已成为一些国家信息产业发展中的重中之重。相比于其它地区,中国是集成电路产业的后来者,但新世纪集成电路产业的变迁为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的蚓起带来了机遇,如果我们能抓住这一有利时机,中国不仅能成为集成电路产业的新兴地区,更能成为世界集成电路产业强国。

参考文献:

[1]张兴,黄如,刘晓彦.微电子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2]中国半导体工业协会编译.国际半导体技术发展路线图[M].(2002年修订

版). 2003.

[3]董云庭. 2003~2004年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回顾与展望[J].电子产品世

界,2004,(21): 8-14.

[4]莫大康.全球半导体工业发展漫笔[J].电子产品世界,2004,(21): 20-24

(完整版)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知识点总结

模拟电子技术复习资料总结 第一章半导体二极管 一.半导体的基础知识 1.半导体---导电能力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物质(如硅Si、锗Ge)。 2.特性---光敏、热敏和掺杂特性。 3.本征半导体----纯净的具有单晶体结构的半导体。 4. 两种载流子 ----带有正、负电荷的可移动的空穴和电子统称为载流子。 5.杂质半导体----在本征半导体中掺入微量杂质形成的半导体。体现的是半导体的掺杂特性。 *P型半导体: 在本征半导体中掺入微量的三价元素(多子是空穴,少子是电子)。 *N型半导体: 在本征半导体中掺入微量的五价元素(多子是电子,少子是空穴)。 6. 杂质半导体的特性 *载流子的浓度---多子浓度决定于杂质浓度,少子浓度与温度有关。 *体电阻---通常把杂质半导体自身的电阻称为体电阻。 *转型---通过改变掺杂浓度,一种杂质半导体可以改型为另外一种杂质半导体。 7. PN结 * PN结的接触电位差---硅材料约为0.6~0.8V,锗材料约为0.2~0.3V。 * PN结的单向导电性---正偏导通,反偏截止。 8. PN结的伏安特性 二. 半导体二极管 *单向导电性------正向导通,反向截止。 *二极管伏安特性----同PN结。 *正向导通压降------硅管0.6~0.7V,锗管0.2~0.3V。 *死区电压------硅管0.5V,锗管0.1V。 3.分析方法------将二极管断开,分析二极管两端电位的高低: 若 V 阳 >V 阴 ( 正偏 ),二极管导通(短路); 若 V 阳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试题及答案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期末考试试卷 课程名称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 A 卷 考试形式 闭 卷 考核类型 考试 本试卷共 4 大题,卷面满分100分,答题时间120分钟。 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二进制数(1011.1001)2转换为八进制数为 (13.41) ,转换为十六进为 B9 。 2.数字电路按照是否具有记忆功能通常可分为两类: 组合逻逻辑电路 、 时序逻辑电路 。 3.已知逻辑函数F =A ⊕B ,它的与非-与非表达式为 ,或与非表达式 为 。 4.5个变量可构成 32 个最小项,变量的每一种取值可使 1 个最小项的值为1。 5.555定时器构成的施密特触发器,若电源电压V CC =12V ,电压控制端经0.01μF 电容接地,则上触发电平U T+ = V ,下触发电平U T –= V 。 二、化简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用代数法将下面的函数化为最简与或式:F=C ·[ABD BC BD A +++(B+C)D]

2. 用卡诺图法将下列函数化简为最简与或式: F(A 、B 、C 、D)=∑m (0,2,4,5,7,13)+∑d(8,9,10,11,14,15) 三、分析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试分析题1图所示逻辑电路,写出逻辑表达式和真值表,表达式化简后再画出新的逻辑图。 题 1图 得分 评卷人

2.74161组成的电路如题 2 图所示,分析电路,并回答以下问题: (1)画出电路的状态转换图(Q 3Q 2Q 1Q 0); (2)说出电路的功能。(74161的功能见表) 题 2 图 …………………密……………………封…………………………装…………………订………………………线………………………

(完整版)数字电路基础知识外文翻译毕业设计论文

优秀论文审核通过 未经允许切勿外传 原文: Digital circuit definition: Completes with the digital signal to the digital quantity carries onthe arithmetic operation and the logic operation electric circuit iscalled the digital circuit, or number system. Because it and the logical processing function, therefore calls thenumeral logic circuit. Numeral logic circuit classification (according to function minute): 1st, combinatory logic electric circuit The abbreviation combination circuit, it becomes by the mostbasic logical gate electric circuit combination. The characteristicis: Output value only and then input value related, namely output onlyby then input value decision. The electric circuit , the output condition changes along with the inputcondition change, is similar to the resistance electric circuit, likethe accumulator, the decoder, the encoder, the data selector and so onall belong to this kind. 2nd, succession logic circuit

模拟电子技术论文

数字逻辑信号测试器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2013级通信工程班 XXX 12356789 指导教师 XXX 讲师 摘要本文介绍了通过运用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工作特性而设计的数字逻辑信号测试器。该器件可以通过声音的高低和发光二极管的亮灭来表示被测信号的逻辑状态,一般应用于数字电路测试、调试和检修等。 关键词集成运算放大器;逻辑状态识别电路;音响信号产生电路 1设计任务及主要技术指标和要求 1.1 设计一个数字逻辑信号测试器,要求能正常测试高电平、低电平或高阻。 (1)掌握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及其应用。 (2)掌握数字逻辑信号测试器的原理。 1.2 设计要求 (1)选取单元电路及元件; (2)逻辑信号测试器的原理分析; (3)音响产生和驱动电路的设计与调试; (4)各单元电路的参数计算; (5)整体电路的联调(完成全电路理论设计、仿真、调试); 1.3 设计参数 (1)测量范围:低电平<0.8V,高电平>3.5V (2)高低电平分别用1KHZ和800HZ的音响表示,被测信号在0.8~3.5V 之间不发出声响。 (3)工作电源为5V,输入电阻大于20K欧姆。 2引言 为了方便进行对某点的电平测试,设计一个逻辑信号测试器。在数字电路测试、调试和检修时,经常要对电路中某点的逻辑电平进行测试,采用万用表或示波器等仪器仪表很不方便,而采用逻辑信号电平测试器可以通过声音的高低和发光二极管的亮灭来表示被测信号的逻辑状态,使用简单方便。电路由输入电路、逻辑状态识别电路和音响信号产生电路等组成。输入的逻辑信号电平大于或小于所设定的高低电平电位,则音响发声,如若在高低电平之间,则音响不发声。利

(完整版)电子技术基础复习题及答案

电子技术基础 一、选择题: 1.在杂质半导体中,少子浓度主要取决于( ) (A) 掺入杂质的浓度、 (B) 材料、 (C) 温度 2.测得某PNP型三极管各极点位为:UB=-3V UE=-4V UC=-6V,则该管工作于( ) (A) 放大状态、 (B) 饱和状态、 (C) 截止状态 3.在基本共射放大电路中,若更换晶体管使β值由50变为100,则电路的放大倍数( ) (A) 约为原来的1/2倍 (B) 约为原来的2倍 (C) 基本不变 4.在OCL电路中,引起交越失真的原因是( ) (A) 输入信号过大 (B) 晶体管输入特性的非线性 (C) 电路中有电容 5.差动放大器中,用恒流源代替长尾R e是为了( ) (A) 提高差模电压增益 (B) 提高共模输入电压范围 (C) 提高共模抑制比 6.若A+B=A+C,则() (A) B=C; (B) B=C;(C)在A=0的条件下,B=C 7.同步计数器中的同步是指() (A)各触发器同时输入信号;(B)各触发器状态同时改变; (C)各触发器受同一时钟脉冲的控制 8.由NPN管组成的单管基本共射放大电路,输入信号为正弦波,输出电压出现顶部被削平的失真,这种失真是() (A)饱和失真(B)截止失真(C)频率失真 9.对PN结施加反向电压时,参与导电的是() (A)多数载流子(B)少数载流子(C)既有多数载流子又有少数载流子 10.当温度增加时,本征半导体中的自由电子和空穴的数量() (A)增加(B)减少(C)不变 11.通用型集成运放的输入级采用差动放大电路,这是因为它的() A、输入电阻高 B、输出电阻低

C 、共模抑制比大 D 、电压放大倍数大 12.对于桥式整流电路,正确的接法是( ) 13.将代码(10000011)8421BCD 转换成二进制数为( ) A 、(01000011)2 B 、(01010011)2 13.将代码(10000011)8421BCD 转换成二进制数为( ) A 、(01000011)2 B 、(01010011)2 C 、(10000011)2 D 、(000100110001)2 14.N 个变量的逻辑函数应该有最小项( ) A 、2n 个 B 、n2个 C 、2n 个 D.、(2n-1)个 15.函数F=B A +AB 转换成或非-或非式为( ) A 、 B A B A +++ B 、B A B A +++ C 、B A B A + D 、B A B A +++ 16.图示触发器电路的特征方程Qn+1 =( ) A. n n Q T Q T + B. Q T +TQn C. n Q D. T 17.多谐振荡器有( ) A 、两个稳定状态 B 、一个稳定状态,一个暂稳态 C 、两个暂稳态 D 、记忆二进制数的功能 18.本征半导体电子浓度______空穴浓度,N 型半导体的电子浓度______空穴浓度,P 型半导体的电子浓度 ______空穴浓度 ( ) A 、等于、大于、小于 B 、小于、等于、大于 C 、等于、小于、大于 19.稳压管构成的稳压电路,其接法是( )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论文

XX 学院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名称: 直流电源串联稳压电路 系别班级:XX 学生姓名XX 学生学号: XX 指导老师: XX 设计时间: XX

一、设计任务: 设计并制作一个直流稳压电源。 二、技术指标及要求: 1、输出电压U0在7~9V之间连续可调; 2、最大输出电流I oM=500mA; 3、电压调整率≤0.1%(输入~220V,变化±10%,满载); 4、负载调整率≤1%(输入电压~220V,空载到满载); 5、波纹抑制比≥35dB(输入~220V,满载); 6、有过流保护环节,在负载电流为600mA时实施动作。 三、摘要: 本设计由七个模块电路组成:变压整流滤波电路,调整电路,过流保护电路,比较放大电路,基准电路,采样电路,负载电路。采用分立元件串联稳压电路结构,使用了NPN晶体管,具有输出电压范围宽,输出电流大的特点。

四、设计方案: I. 采用模块化思想,对整个电路以模块为单位进行分析,计算与论证。 II. 串联式稳压电源具有较宽的输出电压调节范围,合理的选择元器件可以达到较高的性能指标,如:电压调整率、负载调整率、纹波抑制比等,但效率较低。III. 针对设计指标及要求,应当选择串联式稳压电源。 五、电路的设计: I、变压整流滤波电路的设计: 当输入为U i220V交流电压时,首先通过变压器降至U I20V左右交流 电压。整流部分选用了全波桥式整流电路,输出U0为25V直流电压。U o=1.414U I(1-T/4R L C) 通过调整T,R L,C可得U O需要的电压。 本电路的目的在于从50Hz、220V的交流电压中得到直流电压。电路如下图所示:

《电子技术基础》复习要点

《电子技术基础》复习要点 课程名称:《电子技术基础》 适用专业:2018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业余) 辅导教材:《电子技术基础》张志恒主编中国电力出版社 复习要点 第一章半导体二极管 1.本征半导体 ?单质半导体材料是具有4价共价键晶体结构的硅Si和锗Ge。 ?导电能力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 ?特性:光敏、热敏和掺杂特性。 ?本征半导体:纯净的、具有完整晶体结构的半导体。在一定的温度下,本征半导体内的最重要的物理现象是本征激发(又称热激发),产生两种带电性质相反的载流子(空穴和自由电子对),温度越高,本征激发越强。 ◆空穴是半导体中的一种等效+q的载流子。空穴导电的本质是价电子依次填补本征晶体中空位, 使局部显示+q电荷的空位宏观定向运动。 ◆在一定的温度下,自由电子和空穴在热运动中相遇,使一对自由电子和空穴消失的现象称为 复合。当热激发和复合相等时,称为载流子处于动态平衡状态。 2.杂质半导体 ?在本征半导体中掺入微量杂质形成的半导体。体现的是半导体的掺杂特性。 ◆P型半导体:在本征半导体中掺入微量的3价元素(多子是空穴,少子是电子)。 ◆N型半导体:在本征半导体中掺入微量的5价元素(多子是电子,少子是空穴)。 ?杂质半导体的特性 ◆载流子的浓度:多子浓度决定于杂质浓度,几乎与温度无关;少子浓度是温度的敏感函数。 ◆体电阻:通常把杂质半导体自身的电阻称为体电阻。 ◆在半导体中,存在因电场作用产生的载流子漂移电流(与金属导电一致),还才能在因载流子

浓度差而产生的扩散电流。 3.PN结 ?在具有完整晶格的P型和N型半导体的物理界面附近,形成一个特殊的薄层(PN结)。 ?PN结中存在由N区指向P区的内建电场,阻止结外两区的多子的扩散,有利于少子的漂移。 ?PN结具有单向导电性:正偏导通,反偏截止,是构成半导体器件的核心元件。 ◆正偏PN结(P+,N-):具有随电压指数增大的电流,硅材料约为0.6-0.8V,锗材料约为0.2-0.3V。 ◆反偏PN结(P-,N+):在击穿前,只有很小的反向饱和电流Is。 ◆PN结的伏安(曲线)方程: 4.半导体二极管 ?普通的二极管内芯片就是一个PN结,P区引出正电极,N区引出负电极。 ◆单向导电性:正向导通,反向截止。 ◆正向导通压降:硅管0.6~0.7V,锗管0.2~0.3V。 ◆死区电压:硅管0.5V,锗管0.1V。 ?分析方法:将二极管断开,分析二极管两端电位的高低: ◆若V阳>V阴(正偏),二极管导通(短路); ◆若V阳

《电力电子技术基础》读书笔记

电力电子器件的发展对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史是以电力电子器件的发展史为纲的。而电力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新材料、新结构器件的陆续诞生,计算机技术的进步为现代控制技术的实际应用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电力电子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研究与实际工程也取得了可喜成绩。 电力电子技术是应用于电力领域的电子技术。具体地说,就是使用电力电子器件对电能进行变换和控制的技术,主要用于电力变换。目前所用的电力电子器件均用半导体制成,故也称电力半导体器件。通常把电力电子技术分为电力电子器件制造技术(理论基础是半导体物理)和变流技术(理论基础是电路理论)两个分支。电力电子器件的制造技术是电力电子技术的基础,而变流技术则是电力电子技术的核心。 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史 自 20 世纪50 年代末第一只晶闸管问世以来,电力电子技术开始登上现代电气传动技术舞台,以此为基础开发的可控硅整流装置,是电气传动领域的一次革命,使电能的变换和控制从旋转变流机组和静止离子变流器进入由电力电子器件构成的变流器时代,这标志着电力电子技术的诞生。在随后的40 余年里,电力电子技术在器件、变流电路、控制技术等方面都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在国际上,电力电子技术是竞争最激烈的高新技术领域。 电力电子器件的发展对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史是以电力电子器件的发展史为纲的。1957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研制出第一个晶闸管为电力电子技术的诞生奠定了基础。晶闸管自诞生以来,电力电子器件已经走过了五十多年的概念更新、性能换代的发展历程。 第一代电力电子器件 以电力二极管和晶闸管(SCR)为代表的第一代电力电子器件,以其体积小、功耗低等优势首先在大功率整流电路中迅速取代老式的汞弧整流器,取得了明显的节能效果,并奠定了现代电力电子技术的基础。电力二极管对改善各种电力电子电路的性能、降低电路损耗和提高电源使用效率等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硅整流管已形成普通整流管、快恢复整流管和肖特基整流管三种主要类型。晶闸管诞生后,其结构的改进和工艺的改革,为新器件的不断出现提供了条件。由晶闸管及其派生器件构成的各种电力电子系统在工业应用中主要解决了传统的电能变换装置中所存在的能耗大和装置笨重等问题,因而大大提高电能的利用率,同时也使工业噪声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 第二代电力电子器件 自20世纪70 年代中期起,电力晶体管(GTR)、可关断晶闸管(GTO)、电力场控晶体管(功率MOSFET)、静电感应晶体管(SIT)、MOS 控制晶闸管(MCT)、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GBT)等通断两态双可控器件相继问世,电力电子器件日趋成熟。一般将这类具有自关断能力的器件称为第二代电力电子器件。全控型器件的开关速度普遍高于晶闸管,可用于开关频率较高的电路。 第三代电力电子器件 进入20 世纪90 年代以后,为了使电力电子装置的结构紧凑、体积减少,常常把若干个电力电子器件及必要的辅助元件做成模块的形式,这给应用带来了很大的方便。后来,又把驱动、控制、保护电路和功率器件集成在一起,构成功率集成电路(PIC),也就是说,电力电子器件的研究和开发已进入高频化、标准模块化、集成化和智能化时代。电力电子器件的高频化是今后电力电子技术创新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答案

Q 1 CP Q 1 Q 0 &&D 1D 0第一组: 计算题 一、(本题20分) 试写出图示逻辑电路的逻辑表达式,并化为最简与或式。 解:C B A B A F ++=C B A B A F ++= 二、(本题25分) 时序逻辑电路如图所示,已知初始状态Q 1Q 0=00。 (1)试写出各触发器的驱动方程; (2)列出状态转换顺序表; (3)说明电路的功能; 解:(1)100Q Q D =,101Q Q D =; (2)00→10→01 (3)三进制移位计数器

三、(本题30分) 由集成定时器555组成的电路如图所示,已知:R 1=R 2=10 k Ω,C =5μF 。 (1)说明电路的功能; (2)计算电路的周期和频率。 解:(1)多谐振荡器电路 (2)T 1=7s , T 2=3.5s 四、(本题25分) 用二进制计算器74LS161和8选1数据选择器连接的电路如图所示, (1)试列出74LS161的状态表; (2)指出是几进制计数器; (3)写出输出Z 的序列。 "1" 解: (1)状态表如图所示 (2)十进制计数器 C R R CC u o

(3)输出Z的序列是0010001100 第二组: 计算题 一、(本题20分) 逻辑电路如图所示,试答:1、写出逻辑式并转换为最简与或表达式,2、画出用“与”门及“或”门实现的逻辑图。 B 二、(本题25分) 试用与非门设计一个三人表决组合逻辑电路(输入为A、B、C,输出为F),要求在A有一票决定权的前提下遵照少数服从多数原则,即满足:1、A=1时,F一定等于1,2、A、B、C中有两2个以上等于1,则输出F=1。 试:(1)写出表决电路的真值表; (2)写出表决电路的逻辑表达式并化简; (3)画出用与非门设计的逻辑电路图。

数电小论文

神奇脑电波 内容提要:本文由电气化时代切入,主要探究了人类对脑电波的认识,包括理论研究、现实成果和科学设想,个别猜想结合了作者看科幻小说的认识,但谁又能说,科幻不是未来的科学呢。被称为“科幻小说之父”的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这位伟大的幻想家以科学为依据,在自己小说中描述的飞机、潜艇、电视经历了一个世纪后都变成了现实。对于大脑的认识更要突破现有知识的局限。 关键词:脑电波精神控制电子技术 一、总述 电子技术是目前发展最快的技术领域之一,在数字集成电路集成度越来越高的情况下,开发数字系统的实用方法和用来实现这些方法的工具日新月异,可编程逻辑器件大量应用。在数字电子技术的学习中,我们了解到利用三级管和MOS管的特性可以制作门电路,这是非常神奇的。电流本是变化多端的,但我们却可以利用集成电路把电流电压等物理量变身成我们熟知的0、1,如此就大大方便了我们对电的利用。 在电气化时代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对电的利用早已超乎前人的想象,而各个学科之间本是没有固定界限的,推广开来,我不禁开始思考,人类可以利用生物电吗?也许未来的某一天,我们可以实现将人类脑电波的数字化,加以编程,便可以实现精神控制。大脑对人类来说本就是最神秘最神圣的存在,对此,我做了更深入的探究,让我们来一窥大脑的奥秘吧! 二、脑电波的探索 看过电影《阿凡达》的人一定不会忘记影片中这样一个桥段:在潘多拉星上,下身瘫痪的的前海军战士杰克·萨利躺在密封舱中,通过头上戴着的复杂设备,利用意念操控人造的混血阿凡达。当然,潘多拉星和阿凡达只是导演卡梅隆的虚构,利用意念操控阿凡达自然也不可能发生。但是你或许不知道,利用“意念”操控物体已经不再是人类的空想。 脑电波是大脑在活动时,脑皮质细胞群之间形成电位差,从而在大脑皮质的细胞外产生电流。它记录大脑活动时的电波变化,是脑神经细胞的电生理活动在大脑皮层或头皮表面的总体反映。脑电波被发现于1924年,德国医生汉斯·贝格尔(Hans Berger)从一个颅骨受损的病人头部,检测到极为微弱的电流。在经过近五年的漫长实验后,他终于确认了这种神秘的电流的确来自于脑部活动,并发明了脑电图(EEG,electroencephalogram)。他从一千多张脑电图记录中发现了脑电的部分规律,并测量出人们在清醒且闭眼后的脑电波为8-12Hz (另外的数据说是8-13Hz,阿尔法波或α波),而将睁开眼睛后的脑电波处于13-30Hz(另外的数据说是14-26Hz,贝塔波或β波)。而“意念”操控,是利用人类的脑波操控,相关的科学研究已经超过半个世纪。通俗地讲,人类在进行各项生理活动时都在放电,当然,电场和磁场总是相伴而生,既然人脑有生物电或电场的变化,那么肯定有磁场的存在。心脏跳动时会产生1~2毫伏的电压,眼睛开闭会产生5~6毫伏的电压,而思考问题时大脑会产生0.2~1毫伏的电压。如果用科学仪器测量大脑的电位活动,那么在荧幕上就会显示出波浪一样的图形,这就是“脑电波”。脑电波活动具有一定的规律性特征,和大脑的意识存在某种程度的对应关系。人在兴奋、紧张、昏迷等不同状态之下,脑电波的频率会有明显的不同,约在1~40赫兹之间,依照不同的频率,脑电波又被进一步分为α(阿尔法)波、β(贝塔)波、θ(西塔)波、δ(德儿塔)波。当人在一定的压力之下精神高度集中时,脑波的频率在12~38赫兹之间,这个波段被称为β波,是“意识”层面的脑波;当人注意力下降,处

电子信息技术毕业论文模拟电子技术基础MCAI课件的设计与制

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设计报告 题目《模拟电子技术基础》MCAI课件的设计与制作信息管理工程系电子信息技术专业 06级 1班 学号 200601043143 姓名成峰 指导教师晓峰 完成日期 2009 年 1 月

摘要 本文主要探讨了Authorware中制作实用课件的基本思想,实现菜单交互、鼠标控制、页管理、按钮响应、热区响应、群组及交互管理以及常用函数的引用,通过具体例的设计给出了相应的设计方法和步骤。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技术已经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到了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以往的教学方法都是以平面的课堂教学为基础,由于社会的不断进步,多媒体教学将会广泛被应用,建立一套与之相适应的教学课件是一种很好的方案。 本文介绍了在Authorware7.2环境下制作一个教学课件的过程。通过分析课程的特点和课件的流程,设计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课件的方案。 本课件界面友好,操作简单实用。 【关键词】Authorware、课件制作、交互、逻辑流程。

目录 第1章引言--------------------------------------------------------- 4 第2章MCAI概述----------------------------------------------------- 4 2.1什么是CAI----------------------------------------------- 4 2.2 CAI的系统组成------------------------------------------- 4 2.3国外CAI研究情况--------------------------------------- 5 2.4各种原则------------------------------------------------- 6 2.5 MCAI 课件的几种类型------------------------------------- 8 第3章MCAI课件设计与制作方法-------------------------------------- 9 3.1软件的运行环境------------------------------------------- 9 3.2结构设计------------------------------------------------- 9 3.3交互功能------------------------------------------------- 9 3.4脚本设计------------------------------------------------- 10 3.5素材准备------------------------------------------------- 11 3.6编辑合成课件--------------------------------------------- 12 3.7测试课件------------------------------------------------- 12 3.8小结----------------------------------------------------- 13

201X年《电子技术基础》复习资料(题目)

一、填空题 1、多极放大电路常用的耦合方式有三种: 耦合、 耦合和 耦合。 2、半导体中中存在两种载流子: 和 。纯净的半导体称为 ,它的导电能力很差。掺有少量其他元素的半导体称为 。杂质半导体分为两种: 半导体——多数载流子是电子;P 型半导体——多数载流子是 。当把P 型半导体和N 型半导体结合在一起时,在两者的交界处形成一个 ,这是制造半导体器件的基础。 3、在本征半导体中加入5价元素可形成 半导体,加入3价元素可形成 半导体。 4、对一个放大电路进行静态分析,首先应作该放大电路的 通路,而作,动态分析时,应作该放大电路的 通路。 若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设置不合理或信号太大,在放大信号时会容易引起输出信号失真。非线性失真分为 失真和 失真。 5、一只三极管的β=50,当A I B μ10=时,集电极电流是 mA 。 6、不同类型的反馈对放大电路产生的影响不同。正反馈使放大倍数 ;负反馈使放大倍数 ;但其他各项性能可以获得改善。直流负反馈的作用是 ,交流负反馈能够 改善放大电路的 。 7、电压负反馈使输出 保持稳定,因而 了放大电路的输出电阻;而电流负反馈使输出 保持稳定,因而 了输出电阻。串联负反馈 了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并联负反馈则 了输入电阻。在实际的负反馈放大电路中,有以下四种基本的反馈组态: 式、 式、 式和 式。 8、滤波电路的主要任务是尽量滤掉输出电路中的 成分,同时,尽量保留其中的 成分。滤波电路主要由电容、电感等储能元件组成。电容滤波适用于 电流,而电感滤波适用于 电流。在实际工作中常常将二者结合起来,以便进一步降低 成分。 9、直流稳压电源一般由变压器电路、 及 和稳压电路四部分组成。 10、在三极管多级放大电路中,已知Av1=20、Av2=-10、Av3=1,每一级的负载电阻是第二级的输入电阻,则总的电压增益Av= Av1是 放大器,Av2是 放大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1[1]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试题(一) 填空题: (每空1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试题(一) 一、分,共10分) 1.(30.25) 10 = ( ) 2 = ( ) 16 。 2 . 逻辑函数L = + A+ B+ C +D = 1 。 3 . 三态门输出的三种状态分别为:、和。 4 . 主从型JK触发器的特性方程= 。 5 . 用4个触发器可以存储位二进制数。 6 . 存储容量为4K×8位的RAM存储器,其地址线为12 条、数据线为 8 条。 二、选择题:(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填入括号内,每题3分,共30分) 1.设下图中所有触发器的初始状态皆为0,找出图中触发器在时钟信号作用下,输出电压波形恒为0的是:(C )图。

2.下列几种TTL电路中,输出端可实现线与功能的电路是(D)。 A、或非门 B、与非门 C、异或门 D、OC门 3.对CMOS与非门电路,其多余输入端正确的处理方法是(D )。 A、通过大电阻接地(>1.5KΩ) B、悬空 C、通过小电阻接地(<1KΩ) B、D、通过电阻接V CC 4.图2所示电路为由555定时器构成的(A )。 A、施密特触发器 B、多谐振荡器 C、单稳态触发器 D、T触发器 5.请判断以下哪个电路不是时序逻辑电路(C )。 A、计数器 B、寄存器 C、译码器 D、触发器 6.下列几种A/D转换器中,转换速度最快的是(A )。 A、并行A/D转换器 B、计数型A/D转换器 C、逐次渐进型A/D转换器 B、D、双积分A/D转换器 7.某电路的输入波形u I 和输出波形u O 如下图所示,则该电路为(C)。 A、施密特触发器 B、反相器 C、单稳态触发器 D、JK触发器 8.要将方波脉冲的周期扩展10倍,可采用(C )。

数字电路结课论文

《数字电路》结课论文 第一部分论文 对不同触发方式空翻现象的研究 电平触发方式存在空翻问题问题,即在一次时钟信号的有效期间,触发器发生了一次以上翻转现象称为空翻。空翻问题违背了触发器的设计初衷,每来一次时钟,中允许触发器翻转一次。若多次翻转,电路会发生状态的差错,因而是不允许的。以时钟RS触发器为例,电路如图(a)所示。在CP=1期间,时钟对门C和门D的封锁作用消失,R和S的多次变化会通过门C和门D到达基本RS触发器的输入端,造成触发器在一次时钟周期内的多次翻转,如图(b)说明了空翻的产生。为解决空翻问题,必须采用其他电路结构的触发器。 (a)电路图 (b)空翻 边沿触发器的状态转换仅发生在时钟脉冲的正边沿和负边沿时刻,而在其他时间状态不会发生变化。因此,边沿触发器具有很强的抗干扰性,有效解决了空翻问题。边沿触发器主要有维持阻塞,传输延迟和CMOS主从结构三种电路结构。

主从触发器是一种较早期的触发器,主要有主从RS触发器和主从JK触发器,目前使用已不多。主从RS触发器的翻转是在CP的下降沿发生的,CP一旦变为0后,主触发器被封锁,其状态不再受R、S的影响,故主从触发器对输入信号的敏感时间大大缩短,只在CP由1变为0的时刻动作,因此没有空翻现象。主从JK 触发器的逻辑功能与主从RS触发器的逻辑功能基本相同,J端输入端与RS触发器的S端相类似,K端与R端相类似。不通之处是主从JK触发器没有约束条件,在J=K=1时,每输入一个时钟脉冲后,触发器向相反的状态翻转一次。 主从RS触发器 主从JK触发器 不同触发方式的触发器在有效电平期间,输入端发生状态变化,是学习触发器的重点和难点,通过整理,加深了对这部分的理解,更好的掌握了触发器的特点,

《电子技术基础》练习题库

《电子技术基础》练习题库 第一章思考复习题 1.填空题 (1)半导体中有两种载流子,一种是_______.另一种是_____. (2)在N型半导体中,多数载流子是______.在P型半导体中.主要靠其多数 载流子_____导电. (3)PN结单向导电性表现为:外加正向电压时_______;外加反向电压时 ______.。 (4)二极管的反向电流随外界的温度而________.反向电流越小,说明二极 管的单向电性________.一般硅二极管的反向电流比锗管_______很多, 所以电流越小,说明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________.一般硅二极管的反向 电流比锗管_______很多,所以应用中一般多选用硅管. (5)稳压二极管稳压时,应工作在其伏安特性的_______区. (6)三级管是一种________控制器件;而场效应管则是一种______控制器 件. (7)三级管工作在放大区的外部条件是:发射结-_______位置,集电结 _________偏置. (8)三级管的输出特性分为三个区域,即_________区、___________区和 _________区. (9)三级管在放大区的特点是:当基极电流固定时,其_______电流基本不变, 体现了三极管的___________特性.

(10) 用在电路中的整流二极管,主要考虑两个参数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_,选择时应适当留有余地. (11) 在放大区,对NPN型的三极管有电位关系:Uc___________Ub_______Ue; 而对PNP型的管子,有电位关系:Uc______Ub__________ Ue. (12) 根据结构不同,场效应管分为两大类,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场效 应管. (13) 为实现场子效应管栅源电压对漏极电流的控制作用,结型场效应管在 工作时,栅源之间的PN结必须_______位置.N沟道结型场效应管的Ucs 不能______0,P沟道结型场效应管的Ucs不能___________0. (14) 场效应管的参数__________反映了场效应管栅源电压对漏极电流的控 制及放大作用. (15) 场效应管与三极管相比较,其特点是:输入电阻比较___________,热稳 定性比较_________. 2.选择题 (1)本征半导体,自由电子工业和空穴的数目是________. ①相等②自由电子比空穴的数目多③自由电子比空穴的数目少 (2)P型半导体的空穴数目多于自由电子,则P型半导体呈现的电性为 ______. ①负电②正电③电中性 (3)稳压二极管稳压,利用的是稳夺二级管的______. ①正向特性②反向特性③反向击穿特性

完成的数电论文

目录: 绪论 (1) 第一章数字抢答器的总体设计 (2) 1.1原理图的确定 (2) 1.2声光控灯的工作原理 (3) 1.3声光控灯实现功能 (3) 第二章硬件电路详细设计 (4) 2.1硬件的选择与电路设计 (4) 2.1芯片的选择 (4) 第三章面包板连线及硬件调试 (7) 3.1电路面规划设计 (7) 3.2组装后调试 (7) 第四章课程设计体会与不足 (8) 绪论 转眼大三上学期即将结束,一直以来都在不停的问自己3年来到底学到了什么,我也一直很迷惘,很为自己毕业后着急。站在人来人往的校园里完全没有一个立足点去审视自己的能力,一直在等待着能自己实践的机会。老师给我们专业安排了一次综合课程设计,自己设计产品。这样的一个安排我很是高兴,听到这消息我就暗暗的告诉自己一定好好努力做这次设计,结果并不是最重要的,就象我们老师说的:能实现固然是最好,不能成功,只要每位同学认真的走好每个过程都是非常有好处的。声光控制灯由主体电路由声音控制电路、光控制电路和单稳态触发器、放大器、比较器组成。

第一章数字抢答器的总体设计 1.1原理图的确定 在设计开始,笔者查了不少关于声光控灯的资料,其大体分为2种,一种是纯硬件实现,另一种是单片机实现。由于要求用纯硬件实现,于是设计的原理图是纯硬件实现。 图1.1

这是由单稳态触发器74HC123和由NE555振荡器和LM358运算放大器和比较器构成的驱动数码管显示组成的纯硬件声光控灯,能实现实用的日常照明功能。为便于观察研究,决定光控部分在358的输入端用电位器RV4来控制灯的亮灭时间来实现,声控部分用按钮模拟Speaker如下图1.2 图1.2 1.2声光控灯的工作原理 白天,亮度大于一定程度时,光敏电阻呈现底阻状态≤1KΩ,使358“+”端小于基准电阻“-”端,此时电源通过R T向C T充电,暂稳态开始。流过灯的电流≤3mA,灯LED不能发光。夜晚,亮度小于一定程度时,光敏电阻呈现高阻状态≥100KΩ,使灯发光 1.3声光控灯实现功能 本系统可实现以下功能:在夜间(黑罩模拟)有声音信号时照明灯(用LED 发光二极管模拟)点亮;无灯时延迟5s后熄灭。如有声音间隔小雨5s,用LED 持续点亮,白天有声无声均不点亮。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_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半导体二极管 1.本征半导体 ?单质半导体材料是具有4价共价键晶体结构的硅Si和锗Ge。 ?导电能力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 ?特性:光敏、热敏和掺杂特性。 ?本征半导体:纯净的、具有完整晶体结构的半导体。在一定的温度下,本征半导体内的最重要的物理现象是本征激发(又称热激发),产生两种带电性质相反的载流子(空穴和自由电子对),温度越高,本征激发越强。 ◆空穴是半导体中的一种等效+q的载流子。空穴导电的本质是价电子依次填补本征晶体中空位, 使局部显示+q电荷的空位宏观定向运动。 ◆在一定的温度下,自由电子和空穴在热运动中相遇,使一对自由电子和空穴消失的现象称为 复合。当热激发和复合相等时,称为载流子处于动态平衡状态。 2.杂质半导体 ?在本征半导体中掺入微量杂质形成的半导体。体现的是半导体的掺杂特性。 ◆P型半导体:在本征半导体中掺入微量的3价元素(多子是空穴,少子是电子)。 ◆N型半导体:在本征半导体中掺入微量的5价元素(多子是电子,少子是空穴)。 ?杂质半导体的特性 ◆载流子的浓度:多子浓度决定于杂质浓度,几乎与温度无关;少子浓度是温度的敏感函数。 ◆体电阻:通常把杂质半导体自身的电阻称为体电阻。 ◆在半导体中,存在因电场作用产生的载流子漂移电流(与金属导电一致),还才能在因载流子 浓度差而产生的扩散电流。 3.PN结 ?在具有完整晶格的P型和N型半导体的物理界面附近,形成一个特殊的薄层(PN结)。 ?PN结中存在由N区指向P区的内建电场,阻止结外两区的多子的扩散,有利于少子的漂移。 ?PN结具有单向导电性:正偏导通,反偏截止,是构成半导体器件的核心元件。 ◆正偏PN结(P+,N-):具有随电压指数增大的电流,硅材料约为0.6-0.8V,锗材料约为0.2-0.3V。 ◆反偏PN结(P-,N+):在击穿前,只有很小的反向饱和电流Is。 ◆PN结的伏安(曲线)方程: 4.半导体二极管 ?普通的二极管内芯片就是一个PN结,P区引出正电极,N区引出负电极。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知识总结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知识总结引导语: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知识有哪些呢?接下来是小编为你带来收集整理的文章,欢迎阅读! 处理模拟信号的电子电路。“模拟”二字主要指电压(或电流)对于真实信号成比例的再现。 其主要特点是: 1、函数的取值为无限多个; 2、当图像信息和声音信息改变时,信号的波形也改变,即模拟信号待传播的信息包含在它的波形之中(信息变化规律直接反映在模拟信号的幅度、频率和相位的变化上)。 3.初级模拟电路主要解决两个大的方面:1放大、2信号源。 4、模拟信号具有连续性。 用数字信号完成对数字量进行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的电路称为数字电路,或数字系统。由于它具有逻辑运算和逻辑处理功能,所以又称数字逻辑电路。 其主要特点是: 1、同时具有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功能 数字电路是以二进制逻辑代数为数学基础,使用二进制数字信号,既能进行算术运算又能方便地进行逻辑运算(与、或、非、判断、比较、处理等),因此极其适合于运算、比较、存储、传输、控制、决策等应用。

2、实现简单,系统可靠 以二进制作为基础的数字逻辑电路,可靠性较强。电源电压的小的波动对其没有影响,温度和工艺偏差对其工作的可靠性影响也比模拟电路小得多。 3、集成度高,功能实现容易 集成度高,体积小,功耗低是数字电路突出的优点之一。电路的设计、维修、维护灵活方便,随着集成电路技术的高速发展,数字逻辑电路的集成度越来越高,集成电路块的功能随着小规模集成电路(SSI)、中规模集成电路(MSI)、大规模集成电路(LSI)、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的发展也从元件级、器件级、部件级、板卡级上升到系统级。电路的设计组成只需采用一些标准的集成电路块单元连接而成。对于非标准的特殊电路还可以使用可编程序逻辑阵列电路,通过编程的方法实现任意的逻辑功能。 模拟电路是处理模拟信号的电路;数字电路是处理数字信号的电路。 模拟信号是关于时间的函数,是一个连续变化的量,数字信号则是离散的量。因为所有的电子系统都是要以具体的电子器件,电子线路为载体的,在一个信号处理中,信号的采集,信号的恢复都是模拟信号,只有中间部分信号的处理是数字处理。具体的说模拟电路主要处理模拟信号,不随时间变化,时间域和值域上均连续的信号,如语音信号。而数

数电论文

北京交通大学 模拟电子技术研究论文流水控制电路的设计 学院:电信学院 专业: 学号: 学生: 指导教师: 2012年12月

XXX:流水电路的设计 目录 1 单稳态电路 (1) 1.1单稳态触发器的工作原理 (2) 1.2555设计单稳态触发器 (2) 1.2.1基于555定时器的单稳态触发器逻辑组成 (2) 1.2.2单稳态触发器的特点及工作原理 (3) 1.3单稳态触发器应用 (4) 1.3.1定时 (4) 1.3.2看门狗 (4) 2 集成定时器 (4) 2.1 概述 (4) 2.2 工作原理 (5) 2.3 引脚功能以及功能表 (6) 2.4 555定时器的应用举例 (7) 2.4.1多谐振荡器 (7) 2.4.2单稳态电路 (8) 3 流水控制电路的设计 (10) 3.1时钟信号发生 (10) 3.2电路实现方法一 (11) 3.3电路实现方法二 (12) 4 总结 (13)

流水控制电路的设计 XXX 北京交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自动化1001班 摘要:本文阐述了用集成555电路设计一流水自动控制生产线电路的设计原理和设计思路。生产线有3道工序,第一道工序需要加工10s,第二道工序需要加工15s,第三道工序需要加工20s。原理方面以单稳态电路和集成定时器的原理为重点。 关键字:流水电路单稳态电路集成定时器 555 1单稳态电路 在电路设计过程中,把只有一种稳定运行工作状态的触发器就称为单稳态触发器。其在运行过程中的主要状态特征为:当电路外围没有接受到外加触发脉冲信号时,整个电路就处于一种稳定运行工况状态,即单稳态;而当电路接受到外部相关触发脉冲信号(包括上升沿或下降沿脉冲信号,具体由电路功能决定)时,触发器电路的输出状态就会间发生跳变,并进入一个暂时稳定工况状态,即暂稳态。按照电路结构功能来划分,单稳态触发器包括微分型和积分型2大类。前者主要适用于窄脉冲触发领域,后者主要适用于宽脉冲触发领域。从单稳态触发器的工作原理来看,无论哪种结构的单稳态触发器,其单稳态状态的产生是通过外围电容充放电过程来实现的。具有555定时器的单稳态触发器电路逻辑组成如图1所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