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传播学院民俗学专业导师简介
民大考博辅导班:2019中央民族大学民俗学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

民大考博辅导班:2019中央民族大学民俗学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根据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最新公布的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可知,在2018-2019年民俗学专业学校排名中,排名第一的是北京师范大学,排名第二的是中央民族大学,排名第三的是中国人民大学。
作为中央民族大学实施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的重点学科,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的民俗学一级学科在历次全国学科评估中均名列第二。
下面是启道考博辅导班整理的关于中央民族大学民俗学考博相关内容。
一、专业介绍民俗学专业是在社会学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它与人类学、民族学、社会学均有较密切的关系。
该学科主要是针对信仰、风俗、口传文学、传统文化及思考模式进行研究,来阐明这些民俗现象在时空中流变的意义。
民俗学与发生在我们周围的各种生活现象息息相关。
它以以科学的态度,对历史与当代的民俗事象,进行调查、收集、整理、描述、分析和论证,探求它的本质结构、特点与社会功能,揭示其发生、发展、传承、演变、消亡的规律,为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服务。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的民俗学专业在博士招生方面,划分为3个研究方向:(030304)民俗学研究方向:1.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学2.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研究3.民间文艺学;都市民俗、中国传统节日二、考试内容中央民族大学民俗学专业博士研究生招生包括初试和复试。
(一)准考证下载:进入综合考核的考生可于考试前一周登录中央民族大学招生考务管理平台(/zsxt)自行下载打印《准考证》。
(二)考核日期:2019年3月30-31日。
(三)考核地点:具体考场见准考证。
(四)考核内容:笔试和面试。
笔试按照专业统一组织,由民族学(含人类学)、社会学(含民俗学)、民族理论与政策(含民族政治学)三个专业方向的博士研究生招生工作小组负责命题及评卷工作,主要考察考生的专业基础知识和科研能力素养,笔试结束按照规定时间向学院提交成绩、试卷等考试材料。
面试由专家组对申请者进行面试,考察申请者的思想政治素质、专业素养、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及培养潜力。
封面人物介绍——庄孔韶教授

通论 》 ( 带光盘 。研 究生用 )、 《 人类学概论 》 ( 带光
盘 ,大学生 用 ) 和 《 人类学 经典导 读 》 ,是 目前 中国大学
人类学最畅销的教科书。他推动大学课堂影视教学 ,文字
与 电影 合壁是其人 类学教 学和教材 编写 的鲜 明特征 。
近年来 。在福 建省市县各 级支持 下 ,配 合陈宜安研 究 员 的终 身教 育团 队规 划 ,庄 教授积 极参 与知识 引进金翼 山
中国东南 部 向外 扩展 ,已形 成学术研 究 团队。他 的代表 作
.
有 《 银翅,1 9 2 0 — 1 9 9 0 的中 国地 方社 会 与文化 变迁 》
( 1 9 9 6)。强 调 “ 理念 先 在” 的重 要意 义 , 提 出 “ 古今 关联 的反 观法 ”和 “ 文化 的直觉 主义” 。出版影 视人 类学
片 《 端午节 》 ( 英文版 ,华盛顿大学出版社 ) ;领衔的重
01
谷和幸福小镇的建设实践 ,包括支持修缮落成林耀华博物 馆、建立金翼公园、 《 金翼》著作纪念碑,以及支持 乡村
办学与 新型农 民社 会企业等 。
庄孔 韶教授 主要研 究领域 为汉人社会 、影视 人类学理 论与摄 制 、教育 人类学 、历史 人类学 、文化 撰写 的多元 实
践、应用人类学 ( 公共卫生等 ) 和文化遗产保护。 他致力于接续林耀华先生中国汉人社会组织调研,从
等多类作品。他编导人类学电影十余部 ,多6 届 人类学 民族学世 界大会 电影
节。
庄教 授 多年 来 致 力于 教 育人 类 学 探 索 ,出 版 第一 部
《 教育人类学》教科 书,并积极参与大学人类学教学改
民俗学含民间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民俗学(含民间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学术研究型)一、专业简介民俗学专业(含民间文学)是中央民族大学富有鲜明特色的传统优势学科,着重于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研究。
本专业于1994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2003年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现设有四个研究方向: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研究、少数民族口承文学研究、民俗文化创意与开发应用研究。
导师组成员有:林继富教授、苏日娜教授、朱雄全副教授、王卫华副教授。
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文素养良好,治学态度严谨,系统掌握民俗学基础理论,具有较强的查阅民俗文献和田野调查能力,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够胜任民俗学教学与研究,以及行政机关、文化宣传、旅游行业等相关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三、研究方向1. 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研究2.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研究3. 少数民族口承文学研究4. 民俗文化创意与开发应用研究四、培养方式课堂讲授与研讨相结合;文献查阅与田野考察相结合,撰写论文与调查报告相结合。
五、学习年限与学分硕士研究生的基本学习年限为3年,最短学习年限可提前至2年,最长学习年限可延长至4年。
研究生实行学分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期间,课程修习总学分不低于35学分,其中公共必修课程2门(6学分)、公共选修课1门(1学分)、专业必修课程7门(19学分)、专业选修课程至少4门(8学分),社会实践1学分。
(见课程设置)港澳台研究生、外国留学生之学分要求,按照学校相关规定执行。
六、课程设置七、其他必修环节1.开题报告:硕士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阅读专业文献,确定学位论文选题,并撰写开题报告(开题报告不少于8千字)。
论文开题一般应在第三学期完成,但不得迟于第四学期。
开题未通过者可延期1-3个月再次开题。
2.学术活动:每年至少参加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组织的4次学术讲座, 至少参与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或学院以上级别学术交流2次,不计学分。
中央民族大学民俗学专业硕士生培养方案

中央民族大学民俗学专业硕士生培养方案一、专业简介民俗学是十八世纪的新兴学科,随着中国现代化的过程的进展,学术界重新审视本土文化在重构现代化的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中的重要作用,民俗传统文化的保护越来越受到重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展开的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作名单的公布更促进了学术界对这一学科的认知。
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多元一体的国家,组成这个国家的56个民族的民俗文化丰富多彩,56个民族所组成的多元一体的文化成为建构独具中国特色的民俗学科的重要资源。
目前民间文化保护工程正在全国展开,要求这一学科培养有专业特色的实用性的人材。
经国务院学位办审核批准,2000年我校获得了民俗学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2003年获得了民俗学专业博士学位授予权。
与其他院校相比较而言,本专业更着重于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的研究,包括对现有55个少数民族丰富多彩的民俗的研究,并上溯到历已经消失的少数民族民俗的研究。
二、培养目标政治目标: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本学科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的高素质的人材,以高素质和高能力适应现代化建设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需要。
专业学习要求:全面掌握民俗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使学生具有田野调查的能力,在社会实践中利用本学科基本知识的能力进行独立研究。
就业目标:1、文化宣传部门、行政部门的国家公务员;2、大专院校教学人员;3、为旅游产业和旅游部门提供高素质的人才。
三、授予学位:法学硕士四、研究方向1. 少数民族的民俗文化2. 少数民族的口承文化3. 民俗学理论的研究4. 民俗史的研究五、学制与学分标准学制为三年。
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期间,应至少修满36学分,其中:必修课不少于25学分(公共必修课7学分、学位核心课程不少于18学分)、选修课不少于10学分、实践调查1学分。
六、培养方式理论研究与实地考察相结合;专业课与多学科交叉比较研究相结合;授课与自学研讨相结合;文献查阅与田野考察相结合,撰写论文与调查报告相结合;学年论文与毕业论文相结合。
中央民族大学跨专业选修课任课教师简介

中央民族大学跨专业选修课任课教师简介经济学院教师简介 -----------------------------------------------------------------------------------5李俊峰----------------------------------------------------------- 5萨茹拉----------------------------------------------------------- 5王天津----------------------------------------------------------- 6民族学系教师简介 -----------------------------------------------------------------------------------6代堂平----------------------------------------------------------- 6贾仲益----------------------------------------------------------- 7罗惠翾----------------------------------------------------------- 8兰林友----------------------------------------------------------- 8李冰------------------------------------------------------------- 8李丽------------------------------------------------------------- 9阿布都热西提〃基力力 --------------------------------------------- 9张国杰---------------------------------------------------------- 10张曦------------------------------------------------------------ 11张亚莎---------------------------------------------------------- 11关凯------------------------------------------------------------ 12信息工程学院教师简介--------------------------------------------------------------------------- 12赵洪帅---------------------------------------------------------- 12王利众---------------------------------------------------------- 12陈丽文---------------------------------------------------------- 12耿瑞平---------------------------------------------------------- 12高宁宁---------------------------------------------------------- 13于洪------------------------------------------------------------ 13钮金真---------------------------------------------------------- 13舒玉------------------------------------------------------------ 14机关干部教师简介 --------------------------------------------------------------------------------- 14王文东---------------------------------------------------------- 14陈暋------------------------------------------------------------ 14谭家健---------------------------------------------------------- 15王洁------------------------------------------------------------ 15高娃------------------------------------------------------------ 15罗自群---------------------------------------------------------- 15李静------------------------------------------------------------ 16孙洪涛---------------------------------------------------------- 16靳晓芳---------------------------------------------------------- 17刘裕明---------------------------------------------------------- 17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教师简介 ----------------------------------------------------------------- 18张淑萍---------------------------------------------------------- 18刘越------------------------------------------------------------ 18黄耀江---------------------------------------------------------- 18唐丽------------------------------------------------------------ 19王斌------------------------------------------------------------ 19阿里穆斯-------------------------------------------------------- 19覃筱燕---------------------------------------------------------- 19崔箭------------------------------------------------------------ 19徐斯凡---------------------------------------------------------- 20巴哈提古丽------------------------------------------------------ 21李璇------------------------------------------------------------ 21哈萨克语言文学系教师简介--------------------------------------------------------------------- 22努尔古丽-------------------------------------------------------- 22努尔巴汗-------------------------------------------------------- 22维吾尔语言文学系任课教师简介 -------------------------------------------------------------- 22毛尼亚孜〃吐尼牙孜 ---------------------------------------------- 22吐丽帕阿依.祖农 ------------------------------------------------ 23阿布都鲁甫.甫拉提 ----------------------------------------------- 24努尔古丽-------------------------------------------------------- 25朝鲜语言文学系教师简介------------------------------------------------------------------------ 26任广旭---------------------------------------------------------- 26金京振---------------------------------------------------------- 26金艺铃---------------------------------------------------------- 27理学院教师简介 ------------------------------------------------------------------------------------ 27张可如---------------------------------------------------------- 27胡建德---------------------------------------------------------- 27朱伟利---------------------------------------------------------- 28张颖------------------------------------------------------------ 28王文忠---------------------------------------------------------- 29舞蹈学院教师简介 --------------------------------------------------------------------------------- 29陆路------------------------------------------------------------ 29赵龙淑---------------------------------------------------------- 29喻少岩---------------------------------------------------------- 29马庆玲---------------------------------------------------------- 30蒙古语言文学系教师简介------------------------------------------------------------------------ 30吉特格勒图------------------------------------------------------ 30那木吉拉-------------------------------------------------------- 30马列主义学院教师简介--------------------------------------------------------------------------- 31熊坤新---------------------------------------------------------- 31侯淑芳---------------------------------------------------------- 31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系教师简介 ----------------------------------------------------------------- 31韦景云---------------------------------------------------------- 31朱文旭---------------------------------------------------------- 32陈国光---------------------------------------------------------- 32赵加------------------------------------------------------------ 33钟进文---------------------------------------------------------- 33敖特根---------------------------------------------------------- 33赵富荣---------------------------------------------------------- 34石德富---------------------------------------------------------- 34李生福---------------------------------------------------------- 35赵志忠---------------------------------------------------------- 35朱崇先---------------------------------------------------------- 36梁沙沙---------------------------------------------------------- 36罗芳------------------------------------------------------------ 36李泽然---------------------------------------------------------- 37徐建顺---------------------------------------------------------- 37藏学院教师简介 ------------------------------------------------------------------------------------ 37干木滚---------------------------------------------------------- 37罗桑开珠-------------------------------------------------------- 38岗措------------------------------------------------------------ 38安平------------------------------------------------------------ 38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师简介 ----------------------------------------------------------------- 39杨吉春---------------------------------------------------------- 39石新民---------------------------------------------------------- 39刘瑾鸿---------------------------------------------------------- 39刘淑欣---------------------------------------------------------- 39翟燕------------------------------------------------------------ 40敬文东---------------------------------------------------------- 40王秀琳---------------------------------------------------------- 40刘正发---------------------------------------------------------- 40管理学院教师简介 --------------------------------------------------------------------------------- 41史璐------------------------------------------------------------ 41谷明------------------------------------------------------------ 41李燕琴教师简介------------------------------------------------- 42教育学院教师简介 --------------------------------------------------------------------------------- 42崔鸿飞---------------------------------------------------------- 42崔玲玲---------------------------------------------------------- 43单仕宏---------------------------------------------------------- 43高兵------------------------------------------------------------ 43田小军---------------------------------------------------------- 43吉雅------------------------------------------------------------ 44李剑------------------------------------------------------------ 44苏和平---------------------------------------------------------- 44孙娜------------------------------------------------------------ 44吴冬梅---------------------------------------------------------- 44夏仕武---------------------------------------------------------- 45许丽英---------------------------------------------------------- 46张阳阳---------------------------------------------------------- 46雷桂榕---------------------------------------------------------- 46历史系教师简介 ------------------------------------------------------------------------------------ 47刘爱兰--------------------------------------------------------- 47张晔------------------------------------------------------------ 47崔丽娜---------------------------------------------------------- 47法学院教师简介 ------------------------------------------------------------------------------------ 48乔世明---------------------------------------------------------- 48张艳蕊---------------------------------------------------------- 48张步峰---------------------------------------------------------- 48张杰------------------------------------------------------------ 49雷明光---------------------------------------------------------- 49陈徐奉---------------------------------------------------------- 50周其洪---------------------------------------------------------- 50田艳------------------------------------------------------------ 50音乐学院教师简介 --------------------------------------------------------------------------------- 52依曼那列-------------------------------------------------------- 52哲学系教师简介 ------------------------------------------------------------------------------------ 52陈亚军---------------------------------------------------------- 52体育系教师简介 ------------------------------------------------------------------------------------ 53李廷海---------------------------------------------------------- 53宗雪飞---------------------------------------------------------- 53张延庆---------------------------------------------------------- 53张涛------------------------------------------------------------ 53张凤民---------------------------------------------------------- 54韦晓康---------------------------------------------------------- 55李建平---------------------------------------------------------- 55经济学院教师简介李俊峰李俊峰、男、 1963年12月出生,彝族,1985年6月于中央民族大学数理系数学专业本科毕业,1996年6月于中央民族大学民族经济研究所硕士研究生毕业,现为中央民族大学民族经济研究所副教授,先后发表了‚论西部特色经济的培育与发展‛‚试论布依族传统生产性文化与现代市场经济‛‚论民族地区利用外资问题‛‚特色经济:西部民族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加快西部开发战略对策‛‚可持续发展是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等二十余篇文章,与他人合著了《西部特色经济开发》,《西部地区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研究》等著作。
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传播学院民俗学专业导师简介

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传播学院民俗学专业导师简介陶立璠教授陶立璠甘肃兰州人。
中共党员。
1965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
历任中央民族大学助教、中文系文学教研室主任,教授。
中国民俗学会副理事长,国际亚细亚民俗学会副会长,中央民族大学民俗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1978年开始发表作品。
198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著有理论专著《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合作)、《神秘新奇的世界——民族民俗审美谈》、《中国文学答问总汇·民族文学》、《中国民俗学概论》(日本版)、《中国民俗学的理解》(韩国文版)等。
专著《民族民间文学基础理论》获1989年北京市社会科学中青年优秀成果奖、1979年-1989年少数民族文学最佳著作奖,专著《民俗学概论》获1989年国家民委社会科学三等奖。
专业方向:中国民俗学基础理论、少数民族民间文学。
学术成果:主要著作有《民俗学概论》(1987,民族大学出版社)、《民族民间文学基础理论》(1985,广西民族出版社)、《神秘新奇的世界—民族民俗审美谈》(1997,广西民族出版社)、《民俗学概论》获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民族民间文学基础理论》获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和1979——1989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最佳著作奖。
其中《民俗学概论》已被翻译成日文和韩国文在日本和韩国出版。
此外与他人合作完成《中国少数民族文学》(1985,人民出版社)、《中国文化百科》(1991,吉林人民出版社)、《中国文学大辞典》(1997,上海辞书出版社),《中国民俗大系》(31卷本,任主编,2005,甘肃人民出版社)等民俗学和民间文学著作20多种,发表论文百余篇。
曾担任《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卷》少数民族文学分支副主编。
现任《中国民间文学集成》总编委会委员兼《中国谚语集成》副主编。
1996年策划召开东亚民俗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并发起成立国际亚细亚民俗学会历任副会长、会长、名誉会长。
多次访问日本和韩国、越南,蒙古国,参与和组织国际会议。
邢莉教授简介

作者: NULL
出版物刊名: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摘要:邢莉,女,蒙古族,1945年11月生。
原籍内蒙古喀喇沁旗人。
现为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民俗学学位博士点学科带头人;国家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委员、民俗文化抢救工程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国民俗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常务理事、东方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首都博物馆学会理事。
邢莉教授1968年7月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1978年到中央民族大学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1982年晋升为讲师,l990年10月晋升为副教授,1995年10月晋升为教授。
从1995年起至今培养硕士20余名、博士10名,其中包括韩国研究生5名。
邢莉教授最初从事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期间撰写论文40余篇,是马学良等先生主编的《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史》的主要撰写者之一。
该书为第一部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史,获国家教委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国家民委系统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北京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邢莉的主要著作有《游牧文化》、《草原文化》、《草原牧俗》、《游牧中国》、《观音:神圣与世俗》、《天神之谜》、《中国诞生礼》、《中国少数民族节日》(被翻译为英文版)、《中国少数民族民居...。
杨圣敏学术简历(合成果要目)

作者: 虞耕
出版物刊名: 西北民族研究
页码: 39-44页
主题词: 成果;“985工程”;民族学会;博士生导师;科学委员会;简历;学术;中央民族大学
摘要:杨圣敏 男,回族,1951年生,中共党员,民族学博士,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院长,“985工程”中国当代民族问题战略研究基地主任和首席专家,博士生导师,兼任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民族学学会副会长、中国世界民族学会副会长。
1998年被教育部评为“跨世纪优秀人才”,2006年荣获教育部“第二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2007年荣获国家民委“突出贡献专家”称号。
杨圣敏教授在基础理论研究和重大民族社会问题的应用研究方面都取得了较多成果,多项与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以及与边疆社会稳定关系密切的研究报告得到了党中央和国家有关部门的肯定和高度重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传播学院民俗学专业导师简介陶立璠教授陶立璠甘肃兰州人。
中共党员。
1965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
历任中央民族大学助教、中文系文学教研室主任,教授。
中国民俗学会副理事长,国际亚细亚民俗学会副会长,中央民族大学民俗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1978年开始发表作品。
198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著有理论专著《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合作)、《神秘新奇的世界——民族民俗审美谈》、《中国文学答问总汇·民族文学》、《中国民俗学概论》(日本版)、《中国民俗学的理解》(韩国文版)等。
专著《民族民间文学基础理论》获1989年北京市社会科学中青年优秀成果奖、1979年-1989年少数民族文学最佳著作奖,专著《民俗学概论》获1989年国家民委社会科学三等奖。
专业方向:中国民俗学基础理论、少数民族民间文学。
学术成果:主要著作有《民俗学概论》(1987,民族大学出版社)、《民族民间文学基础理论》(1985,广西民族出版社)、《神秘新奇的世界—民族民俗审美谈》(1997,广西民族出版社)、《民俗学概论》获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民族民间文学基础理论》获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和1979——1989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最佳著作奖。
其中《民俗学概论》已被翻译成日文和韩国文在日本和韩国出版。
此外与他人合作完成《中国少数民族文学》(1985,人民出版社)、《中国文化百科》(1991,吉林人民出版社)、《中国文学大辞典》(1997,上海辞书出版社),《中国民俗大系》(31卷本,任主编,2005,甘肃人民出版社)等民俗学和民间文学著作20多种,发表论文百余篇。
曾担任《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卷》少数民族文学分支副主编。
现任《中国民间文学集成》总编委会委员兼《中国谚语集成》副主编。
1996年策划召开东亚民俗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并发起成立国际亚细亚民俗学会历任副会长、会长、名誉会长。
多次访问日本和韩国、越南,蒙古国,参与和组织国际会议。
1991年和应日本学术振兴会邀请,在筑波大学历史人类学系任客座教授;1996——1997年应日本文部省的邀请,在名古屋大学国际开发研究科任客座教授,进行专门的合作研究。
曾先后两次参加中日联合考察团,在中国的江苏、浙江,云南和四川纳西族、彝族地区以及日本的冲绳、山形等县做民俗考察。
1980——2007年曾先后招收过多届民俗学和民间文学研究生,讲授《中国风俗发展史》、《民俗学方法论》、《民间文学专题研究》、《民俗学概论》、《民族民间文学理论基础》等课程。
目前正主持国家重点科研项目《中国民间文学集成•中国谚语集成》的编纂。
1999年与著名表演艺术家陈佩斯先生共同发起并创建《中国民俗》网站,任该网站第一主持人。
邢莉教授邢莉,女,蒙古族,1945年11月生,原籍内蒙古喀拉沁人。
1968年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1980-1982年为北京大学中文系访问学者。
现任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传播学院教授、民俗学博士生导师。
参加了第一部《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史》的撰写,本人撰写东北各少数民族部分,撰写12万字。
此书获国家教委社会科学2等奖,国家民委社会科学1等奖。
主要著作有:1《游牧文化》(北京燕山出版社1995年)2《草原文化》(与易华合作,邢莉为第一作者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3《游牧习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4《观音信仰》(北京学苑出版社1994年)、《观音信仰》(台湾汉阳出公司1995年)5《观音:神圣与世俗》(2001年此书获中国文联、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20年联合评选学术著作二等奖)6《天神之谜》(北京学苑出版社1994年)7《中国诞生礼》(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8 主编《中国女性民俗文化》(北京档案出版社1995年)9《游牧中国》(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6年)10 《中国服饰史》(撰写少数民族部分,宁波出版社2002年)发表有关民间文学、民俗学的论文,主要有:《成吉思汗龙年大祭的田野考察》〉(2002年)、《牧人的饮食文化》[2003]《蒙古族族的马崇拜》〉(1998年)、<<祭敖包与蒙古族的民间信仰>>(1997 )、<<蒙古族的祭敖包与韩民族的社郎堂的比较>>(合作,2003年)《喇嘛教的蒙古化》[1993]朝戈金教授朝戈金男,中共党员,蒙古族,博士生导师(指导方向:民俗学、史诗学)学术领域:民间文艺学、史诗学与口头传统研究。
有专著、译著、专题论文等60余种发表国内外教育经历:美国密苏里大学博士后研修,2001~02年美国哈佛大学访问学者,1995~96年法学(民俗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导师钟敬文,2000年文学硕士,内蒙古大学,呼和浩特,1987年文学学士,内蒙古大学,呼和浩特,1981年学术任职与兼职:2004~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2003~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口头传统研究中心主任2002~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学术委员会、职称委员会、学位委员会副主任2004~ 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文化产业研究中心研究员2004~ 国家文化部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法起草工作领导小组成员2002~ 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专家委员会委员2006~ CASS Journal for Humanities(《中国人文学术》)创办人/执行主编2004~ 《民间文化论坛》编委2005~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编委2002~ 《民族文学研究》编委2000~ 《中国文学年鉴》编委2000~ Oral Tradition(《口头传统》,美国)编委2006~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前沿报告》编委2004~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理事长2005~ 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2006~ 中国江格尔研究会副会长2006~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1998~ 中国蒙古文学学会理事1995~ 世界民俗学者组织通讯会员(赫尔辛基)国内外奖学金与学术奖项:2005~ 获国务院特殊津贴1996~1997 获美国蒙古学学会(印第安纳大学)杭锦-官布扎布纪念奖金1995~1996 获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学社奖学金2001~2002 获美国福特基金会个人研修项目资助1995~1998 专著《多重选择的世界—当代少数民族作家文学的理论描述》(与关纪新合著)获得“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成果评奖专著三等奖”1999~2000 专著《口头史诗诗学:冉皮勒〈江格尔〉程式句法研究》获得“第四届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2001 专著《口头史诗诗学:冉皮勒〈江格尔〉程式句法研究》获国家民族图书奖优秀著作奖2004 专著《口头史诗诗学:冉皮勒〈江格尔〉程式句法研究》获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第二届学术著作奖评奖”专著一等奖主要著述:㈠专著:1. 千年绝唱英雄歌:卫拉特蒙古史诗传统田野散记,//田野图文报告,16万字;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
2. 口传史诗诗学:冉皮勒《江格尔》程式句法研究//专著,32万字;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基础研究项目)。
3. 多重选择的世界――当代少数民族作家文学的理论描述 //专著,12.5万字;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1995(与关纪新合作,中国社会科学院院级重点研究项目,获两项奖项)。
㈡论文:4. 中国双语文学:现状及前景的理论思考 //《民族文学研究》1991:1,第385-397页5. 蒙古英雄史诗中的草原游牧文化特质 //《北方民族文化遗产研究》,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16. 民族文学中的审美意识问题 //《民族文学研究》1994:27. 蒙古史诗与草原文化 //《多元文化语境中的文学》(论文集),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48.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科的概念、对象和范围 //《民族文学研究》1998:29. “口头程式理论”与史诗“创编”问题 //《中国民俗学年刊》(1999卷)10. 口传史诗的误读:朝戈金访谈录 //《民族艺术》1999:111. 口传史诗的田野作业问题──南斯拉夫和蒙古史诗田野作业述评//《民族文学研究》99:312. 口传史诗文本的类型──以蒙古史诗为例//《民族文学研究》2000:413. 问业哈佛,《民族艺术》2000:1,第202~208页14. 口传史诗诗学的几个基本概念//《民族艺术》2000:4,第71~79页15. 策马天山:蒙古史诗《江格尔》田野作业散记,//《民族艺术》2000:3,第202~210页。
16.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载裴长洪、刘迎秋主编《21世纪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展望》;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1年,第201~204页。
17. 破解史诗说唱艺人记忆之迷//《中国民族》2001:318.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 载张肇忠主编《新时期中国社会科学研究》;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年,第418~426页。
19. 关于口头传唱诗歌的研究:口头诗学问题//《文艺研究》2002:4,第99~101页。
20. 口头•无形•非物质遗产漫议//《读书》2003:10,第17~21页。
21. 民俗学视角下的口头传统//《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3:3。
22. 口头诗学五题:四大传统的比较研究//《东方文学研究集刊》(1);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3年,第33~97页(与约翰•迈尔斯•弗里合作)。
23. 国外“口头传统”研究和教学实践,//《交流与协作:中国高等院校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教学研讨会文集》;北京:西苑出版社2003年,第54~57页。
㈢英文写作:24. “Mongolian Oral Epic Poetry: An Overview”, Oral Tradition, Slavica, Vol. 12/2, 1997.25. “Mongolian Epic Identity: Formulaic Approach to Janggar Epic Singing.” Reflections on Asian-European Epics, ed.Ghulam-Sarwar Yousof, Press University of Malaya, 2004.26. “The Oirat Epic Cycle Jangar.” Oral Tradition, Slavica, Vol.16/2, 2001.㈣主要译著及译文:27. [美]约翰•迈尔斯•弗里:口头诗学:帕里—洛德理论//译著,18.4万字;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8月。
28. [美]阿兰•邓迪斯:西方神话学理论读本//译著,32.4万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南宁,2006年(合译,第一署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