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平衡与财政赤字

合集下载

许云霄——8财政平衡与财政赤字

许云霄——8财政平衡与财政赤字

8 财政平衡与财政赤字第一节财政平衡一、如何理解财政平衡二、财政平衡与总量平衡三、财政不平衡的原因一、如何理解财政平衡1.财政平衡的概念财政平衡是指国家预算收支在量上的对比关系。

这种收支对比关系不外是三种结果:一是收大于支有结余;二是支大于收有逆差,即赤字;三是收支相等。

2.财政平衡的理解对财政平衡不能作绝对的理解。

(1)在实际生活中,略有结余应属基本平衡,略有赤字也应视为基本平衡,二者都是财政平衡的表现形式,因而财政平衡追求的目标是基本平衡或大体平衡;(2)研究财政平衡要有动态平衡的观点,不能局限于静态平衡;(3)研究财政平衡还要有全局观点,不能就财政平衡论财政平衡;(4)财政收支平衡可以从中央预算平衡和地方预算平衡分别考察。

预算平衡是一定时期内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之间的数量对比关系,在复式预算制定下通常指经常收入和经常支出的关系。

预算平衡与否一般有三种情况,即预算赢余、预算赤字和预算基本平衡。

二、财政平衡与总量平衡1.财政平衡是社会总供求平衡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财政平衡是社会总供求平衡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必须从国民经济的整体平衡研究财政平衡,就财政本身研究财政平衡难以得出全面、正确的结论。

2.财政平衡是实现社会总供求平衡的一种手段国民经济整体平衡的目标是社会总供求的大体平衡,财政平衡不过是其中的一个局部平衡,因而对社会总供求平衡而言,财政平衡本身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手段。

3.财政平衡可以直接调节社会总需求国民收入决定因素中的消费、储蓄、投资以及进出口属于个人和企业的经济行为,是通过市场实现的,而财政收支属于政府行为,因而财政收支平衡是掌握在政府手中进行宏观调控的手段。

财政平衡可以直接调节社会总需求,间接调节社会总供给.三、财政不平衡的原因1.财政不平衡具有必然性财政收支正好相等是偶然的,财政不平衡具有必然性。

造成财政不平衡的原因很多,既有经济原因,也有制度原因;既有客观因素,也有人为因素。

2.外部冲击外部冲击是指对一国国民收入有很大影响的,但本国不能左右的外部事件。

财政学第十四章讲义

财政学第十四章讲义

第十四章――讲义第十四章财政平衡和财政赤字(The fiscal balance and the deficit)第一节财政平衡与财政赤字概述(The fiscal balance and the deficit)第二节财政赤字与社会总供求平衡(The relationship of fiscal deficit with the balance between aggregate supply and demand)第十四章财政平衡和财政赤字一、本章简介主要阐述如何理解财政平衡的含义,核心问题是财政赤字的经济效应。

二、重要名词财政赤字预算赤字赤字政策结构性赤字周期性赤字排挤效应三、重点内容1、理解财政平衡的含义2、掌握财政赤字的计算口径和分类3、理解结构性财政赤字和周期性财政赤字的区别4、掌握财政赤字与社会总量平衡的关系第一节财政平衡与财政赤字一、如何理解财政平衡 (understanding fiscal balance)二、财政赤字(或结余)的计算口径和分类 (specifications and classification of fiscaldeficit (balance))1、你了解财政赤字或结余的计算口径吗?4、如何认识我国的财政赤字?第二节财政赤字与社会总供求平衡一、财政赤字与社会总量平衡的关系(The relationship of fiscal deficit with the balance between aggregate supply and demand)流量调整是指不改变资产存量的条件下,对经济中的“瓶颈”部门和短线产品实行倾斜政策,增加有效供给。

存量调整主要依靠市场的竞争机制来进行。

如有的被兼并、被淘汰而破产,有的可以转产等。

分析财政赤字与社会总量平衡的关系以及财政赤字的经济影响时,可以采用两种方法:一是运用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暂不考虑货币政策的影响,只分析财政赤字对总量平衡的影响;二是引入货币金融运用IS-LM模型分析较为发展的财政赤字的影响。

第十一章财政平衡和赤字

第十一章财政平衡和赤字
平衡
《财政学》(第五版) 陈共 主编
造成财政虚假平衡的主要原因是当年的财政收支当 中含有“水分”,以货币表现形式的财政收入与实 际价值不对称。
从我国的实践看,出现财政收入虚假成分的因素一 般有以下几种:(1)质量不合格或者品种不对路的 商品积压,由此而形成一部分财政收入就是没有 “物质保证”的货币收入。(2)存在着财政挂账和 企业挂账。(3)通货膨胀。
I1
1
IS2
IS1
Yn Y2
Y
图14-2 运用IS-LM模型分析财政赤字的长期经济效应
《财政学》(第五版) 陈共 主编
第二节 财政赤字与社会总供求平衡
不同融资机制的不同经济效应的分析
1.财政赤字的债务化融资的经济效应 2.财政赤字的货币化融资的经济效应
《财政学》(第五版) 陈共 主编
第二节 财政赤字与社会总供求平衡
《财政学》(第五版) 陈共 主编
第一节 财政平衡与财政赤字
二、财政赤字(或结余)的计算口径和分类
(一)财政赤字的计算口径 (二)财政赤字的分类:结构性赤字、周期性赤字 (三)我国的财政赤字和国际比较
《财政学》(第五版) 陈共 主编
第一节 财政平衡与财政赤字
财政赤字的计算口径
赤字或结余=(经常收入+债务收入)-(经常支 出+债务支出)
财政赤字的“排挤”效应分析 1.完全“排挤”效应 2.不完全“排挤”效应 3.无“排挤”效应
《财政学》(第五版) 陈共 主编
第二节 财政赤字与社会总供求平衡
财政赤字的长期效应分析
1.分析财政赤字长期效应的意义 2.分析长期效应的IS-LM模型
《财政学》(第五版) 陈共 主编
本章小结
【关键词】 财政赤字 预算赤字 决算赤字 赤字政策 结构性赤字 周期性赤字 铸币税 通货膨胀税 债务化融资 货币化融资 排挤效应

第十五章 财政平衡和财政赤字

第十五章  财政平衡和财政赤字
欧盟委员会在周三公布的政策建议中表示,2021年大多数 欧盟成员国的预算赤字都将会增加,并且除了丹麦和卢森堡之 外,其他所有成员国的预算赤字都将保持在欧盟规定的国内生 产总值 3%的门槛之上。该委员会表示,过早撤销财政支持将阻 碍复苏,因此2022年将没有削减赤字的目标。
在新冠疫情引发了人们记忆中最严重的经济衰退后,欧盟 暂停了其对过度借贷进行制裁的财政规则。欧洲长期存在的禁 忌,例如共同支持的债券发行,已经被打破,各国政府也开始 讨论更广泛的改革以简化其财政规则。
法国财长勒梅尔:今年财政赤字将达到GDP 的9.4%。
美国的预算办公室公布了2020年度的财政赤字情况,一共 3.1万亿美元的财政赤字,堪称“爆炸式”增长,毕竟以 前美国预算赤字大概一年只有1万亿美元不到。这样的背 景下,美国国债就遭遇了疯狂抛售,因为人们有理由怀疑 这通过发行新的债务来偿还到期的债务。
凯恩斯是英国著名的经济学 巨匠。以他的理论为基础而形 成的“凯恩斯主义”是界各国 的经济政策, 都有重大影响。
他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 论》一出版就引起了西方经济 学界的轰动,有人把他的理论 誉为一场像“哥白尼在天文学 上,达尔文在生物学上,爱因 斯坦在物理学上一样的革命”。
其次,财政政策的转弯并“不急”,即赤字削减的力度和幅度不 大。 这种“不急”体现了中央政府在宏观经济政策上求稳的思想,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到“稳”字大约就有60多处。宏观经济上求
稳,财政政策转弯就不能太急。其实,将中外赤字率对比后发现, 中国的财政政策一直是相对谨慎的:2020年美国赤字3.1万亿美元, 赤字率占GDP的比率达到15.2%;西班牙、意大利、比利时、法国等 国去年的财政赤字率都超过了10%;而即使按大口径计算,我国去年 的赤字率也不过是8.3%。

第十二章财政平衡和财政赤字

第十二章财政平衡和财政赤字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债务融资法是指通过向个人和企业(包括商业银行)
发行政府债券来弥补财政赤字的方式。
债务融资法的目的就在于尽可能地避免财政赤字货币化
的结果。但对非政府部门投资产生的挤出效应,会导致与债
务融资法目的相悖的后果,即使财政赤字货币化或部分货币
化。
(二)不同融资机制的不同经济效应
1.债务融资对经济的影响。不会扩大
2.赤字或结余=经常收入—经常支出 (小 口径硬赤字或结余)
(二)财政赤字的分类:结构性赤字、周期性赤字
根据财政赤字和经济运行的关系,即按照产生赤字的经
济背景和原因,将财政赤字分为两类:结构性赤字和周期性
赤字:
1、结构性赤字是指发生在已给定的充分就业之上的赤
字,也称为充分就业赤字。结构性赤字一般用于分析赤字对
二、财政赤字的弥补方式及其经济的效应
(一)财政赤字的不同融资机制:货币融资和债务融资。
1.货币融资法是指用增加货币发行量的方式来弥补财
政赤字的各种方式,会产生财政赤字货币化的结果。包括:
(1)向中央银行借款和向中央银行透支;
(2)中央银行直接购买政府发行的债券。
(3)中央银行依法不能直接购买政府债券,但可以在公开市 场上从公众手中购买政府债券。
第十二章 财政平衡与财政赤字
第一节 财政平衡与财政赤字概述
一、如何理解财政平衡
财政平衡是指国家预算收支在量上的对
比关系,按我国的统计口径,是指当年的收
支对比而言。
收支对比不外是三种结果:一是收大于支有 结余;二是支大于收有逆差,即赤字;三是 收支相等。
(一)财政平衡的表现形式——财政基本平衡
在给定的时期内,作为总供给的收入流量恒等于作为总需求的支出流量。

财政学第十四章

财政学第十四章

帐举债而形成的平衡。虚假平衡主要表现为“财政性挂帐”,包
括财政挂帐和企业挂帐。财政挂帐是指将财政当年实际支出不列 支而转到下一年度,从而形成虚假平衡,企业挂帐是指将本应由
财政拨补的政策性亏损补贴当年未拨付,作为挂帐亏损,从而形
成虚假平衡。财政虚假平衡有较大的隐蔽性,从而可能导致决策 上的失误。可见,虚假平衡比公开赤字的危害性更大。
大体平衡,财政平衡不过是其中的一个局部平衡。因而对社会总
供求而言,财政平衡本身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手段。3、国民收入 决定的消费、储蓄、投资以及进出口属于个人和企业的经济行为,
是通过市场实现的,而财政收支属于政府行为,因而财政收支平
衡是掌握在政府手中进行宏观调控的手段。财政平衡可以直接调 节社会总需求,间接调节社会总供给。
持总供求的大体平衡,不至于发生严重的失衡。
当严重失衡状态出现时,就需要根据失衡的具体 情况运用包括宏观财政政策在内的宏观经济政策 加以调控。
对结构失衡的调控有两种:
一是流量调控;二是存量调控。流量调
控主要是财政上实行倾斜政策,增加有
效供给,存量调节在主要依靠市场机制
的同时,财政也起着重要作用,比如增 加投资和财政补贴等。
在国民经济实际运行中,会时常出现
总供求失衡状态,包括总量失衡和结
构失衡,总量失衡又包括总需求大于
总供给和总需求小于总供给两种形式。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不可能自发地维持经常
的均衡状态,经济的增长总是非均衡的,而且带
有周期性。这样,就需要政府实行宏观经济调控,
宏观调控的任务主要是通过经常性的“微调”保
三、西方经济学关于财政赤字的不同观点

古典经济学家一直主张节俭和预算平衡。他们总是把赤字作为战争、自 然灾害或政府奢侈的财政后果,并习惯于把赤字看成是外生变量。

13财政平衡与财政赤字

13财政平衡与财政赤字
13
10
四、财政赤字的经济影响
(一)财政赤字的弥补方式 1.动用财政结余 现代社会,由于政府职能的不断拓宽,世界各国的财政支 出呈不断增长的趋势。大多数的年份出现财政赤字,因而 依赖财政结余以弥补赤字比较少见。一般来说,动用财政 结余对货币供应量和货币流通不会产生干扰,因而不会对 经济产生不良影响。
11
第十三章 财政平衡与财政赤字
1
第一节 财政平衡
一、财政平衡的概念
财政平衡是指一定时期之内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之间的对 比关系。收支对比不外是三种结果:一是收大于支有结余; 二是支大于收有赤字;三是收支相等。造成财政不平衡的 原因是多方面的:经济方面的如经济运行;制度方面的如 财政管理体制和税收制度;政府有目的的行为方面的如主 动利用财政政策调节经济结构。
6
第二节 财政赤字
一、财政赤字的概念和类型
财政赤字是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财政支出超过财政收入 而出现的差额。 (一)硬赤字与软赤字 硬赤字是债务收入列入正常的财政收入,同时,相应地将 债务还本付息也列入正常的财政支出。软赤字是债务收入 不列入正常的财政收入,相应地债务的还本也不列入正常 的财政支出。 (二)预算赤字与决算赤字 预算赤字是指在编制预算时就有支出超过收入的情况。决
4
(五)理解财政平衡要有全局观点。在国民经济核算中,总 量平衡有如下恒等式: C十S十T十M≡C十I十G十X 上式变形为:G—T≡ (S—I)十(M—X) 这个预算恒等式可以理解为: 财政赤字≡储蓄、投资帐户 结余+贸易经常帐户赤字。 国民经济整体平衡的目标是社会总供求的大体平衡,财政 平衡不过是其中的一个局部平衡,因而对社会总供求平衡 而言,财政平衡本身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手段,必须从国 民经济的整体平衡研究财政平衡。

财政赤字与财政平衡

财政赤字与财政平衡

财政赤字与财政平衡财政赤字一词常常出现在政府的财政报告和新闻媒体中。

它是指政府在一定时期内支出超过收入的现象。

相反,财政平衡意味着政府的预算收入和支出完全平衡。

财政赤字和财政平衡是两个相对的概念,它们对国家的财政政策和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财政赤字的原因及影响1. 原因:财政赤字通常是由于以下原因导致的:(1)经济衰退:在经济衰退期,政府税收减少,同时需要增加支出来刺激经济。

(2)战争和紧急情况:战争和紧急情况通常需要大量的财政支出,而政府往往无法通过增加税收来满足需求。

(3)政府支出过多:政府过度支出、低效率使用公共资金也会导致财政赤字的出现。

2. 影响:财政赤字会对经济和社会产生多方面的影响:(1)债务增加:财政赤字意味着政府需要借款来填补预算缺口,从而导致国家债务的增加。

(2)利率上升:财政赤字会增加政府的借款需求,从而导致国内利率的上升。

(3)通货膨胀:政府通过增加货币供应来弥补财政赤字,这可能导致通货膨胀的出现。

(4)市场不稳定:财政赤字可能导致市场不稳定,投资者信心下降,从而影响经济的发展。

二、财政平衡的意义及实施措施1. 意义:财政平衡对国家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1)降低债务压力:财政平衡可以减少政府借款需求,从而降低债务压力。

(2)稳定经济增长:财政平衡有助于稳定经济,减少通货膨胀和利率上升的风险。

(3)增加财政空间:财政平衡使政府拥有更多的财政空间,可以应对未来的经济挑战。

2. 实施措施:政府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实现财政平衡:(1)增加税收收入:政府可以通过增加税收来提高财政收入,但需要注意不要对经济增长产生过大的负面影响。

(2)控制支出:政府可以审查和合理安排财政支出,降低浪费和低效使用公共资金的现象。

(3)加强财政监管:政府可以加强对财政活动的监管,减少腐败和贪污现象。

(4)推动经济增长:政府可以通过实施有效的经济政策来促进经济增长,从而提高财政收入。

三、财政赤字与财政平衡的权衡在实践中,政府需要权衡财政赤字和财政平衡之间的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均衡公式是:
C+I+G+X=C+S+T+M
C---消费;I---投资;S---储蓄;G---政府支 出; T---政府收入(主要是税收);X---出口;M--进口。
财政平衡是社会总供求平衡中 的一个组成部分
• 在国民经济核算中,总量平衡有如下恒等式: C十S十T十M≡C十I十G十X 上式变形为:G—T≡ (S—I)十(M—X)
– 财政平衡追求的目标是基本平衡或大体平衡。收支正好相等 的情况在理论上可以成立,但从实际经济运行看,几乎是不 存在的。
– 研究财政平衡要有动态平衡的观点,不能局限于静态平衡。 – 研究财政平衡还要有全局观点,不能就财政平衡论财政平衡。
只有从国民经济全局出发研究财政平衡,才可能分析财政平 衡状况的后果。 – 财政收支平衡可以从中央预算平衡和地方预算平衡分别考察。 – 财政平衡有真假之分。
财政赤字概念
• 赤字
– 支出大于收入的差额。
• 财政赤字(决算赤字)
– 在某一财政年度,计划的财政收支是平衡的,而在 预算执行过程中决算出现支出大于收入差额。
• 预算赤字
– 政府在安排国家预算时,就已有计划、有目的地留 下赤字缺口。
• 赤字财政(赤字政策)
– 是指政府有意识、有计划地利用预算赤字,以熨平 经济波动,是一种扩张性财政政策。
• 消耗性支出与转移性支出对总供需的影响不同,这 是由其支出乘数不同所决定的;在运用双管齐下的
方法进行调节时,必须对税收乘数与支出乘数进行 对比,以确定财政收支对总供需的影响程度。
back
财政不平衡的原因
• 财政不平衡具有必然性
– 财政收支正好相等是偶然的。
• 外部冲击
– 比如,进出口商品价格的变动、外债成本的变动、国外援助 规模的变动等,都会影响本国财政的收支状况。
– 货币化部门的增加程度。货币化进程为由赤字引致的“额外货币供 给”减轻了通货膨胀压力。
– 国民经济各部门能力的未利用程度。赤字可能会使闲置的资源和能 力动员起来。
– 赤字支出的投资项目性质。周期短、见效快的建设项目投资可较快 化解通胀压力。
– 国际贸易的逆差程度。财政赤字≡储蓄、投资帐户结余+贸易经常帐 户赤字。
• 在中国,财政赤字并未产生排挤效应。
back
财政赤字与发行国债
• 债务作为弥补财政赤字的来源,会随着 财政赤字的增长而增长。
• 债务是要还本付息的,债务的增加也会 反过来加大财政赤字。
• 这个预算恒等式可以理解为: 财政赤字≡储 蓄、投资帐户结余+贸易经常帐户赤字。
• 国民经济整体平衡的目标是社会总供求的大体 平衡,财政平衡不过是其中的一个局部平衡, 因而对社会总供求平衡而言,财政平衡本身不 是目的,而是一种手段,必须从国民经济的整 体平衡研究财政平衡。
财政平衡与社会总供需平衡的关系
财政赤字是否增加货币供给?
• 主要的还取决于赤字的弥补方式。 • 向银行透支或借款。如果财政借款低于经济增
长所必需的货币增加量就不会有通货膨胀的后 果。
• 发行公债。如果居民个人或企业包括商业银行 购买公债,一般说只是购买力的转移或替代, 不产生增加货币供给的效应。如果由中央银行 认购公债就可能扩大贷款规模,增加货币供给。 back
• 当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时,即当C+I+G+X>C+S+T+M 时,三种途径调节: 1. 削减财政支出 C+I+G↓+X=C+S+T&I+G+X=C+S+T↑+M
3.双管齐下
C+I+G↓+X=C+S+T↑+M
• 当总供给大于总需求时,即当C+I+G+X<C+S+T+M 时,则采取与上述相反措施。
财政赤字扩大总需求的效 应
• 财政赤字可以是作为新的需求叠加在原有总需 求水平之上,使总需求扩张。
• 如果通过不同的弥补方式,财政赤字只是替代 其他部门需求而构成总需求的一部分,则并不 增加总需求规模。
back
中国财政赤字的排挤效应 问题
• 赤字的排挤效应一般是指财政赤字对私 人消费和投资的排挤性影响。
• 无弹性税制
– 随着生产发展,国民收入增加,税收收入占GDP的比率下降, 而财政支出一般不但不会减少反而还要增加。
• 国有企业的经营状况
– 在我国,来自国有企业的财政收入在财政收入总额中占很高 比重。
• 意外事件
– 比如某地发生强烈地震或闹水荒旱灾。
back
8.2 财政赤字
• 财政赤字概念 • 财政赤字规模 • 财政赤字的经济影响
back
财政赤字规模
• 衡量财政赤字规模的指标
– 赤字依存度:财政赤字/财政支出,说明一国在当年的总支出中有多 大比例是依赖赤字支出实现的;
– 赤字比率:财政赤字/国内生产总值,说明一国在当年以赤字支出方 式动员了多大比例的社会资源。
• 财政赤字规模的社会经济制约因素(决定了对通胀的承受力)
– 经济增长率的提高程度。经济增长率越高,对赤字的吸纳和承受力 越强。
– 政府自身的管理能力。政府有无适当而有力的管理措施和廉洁的管 理机构来防止以至消除赤字财政塑成的通货膨胀压力。
– 公众的牺牲精神。资源动员和产品供给的时滞要求社会在或长或短 的时间内保持一定程度的耐心,克服收入与生活水平预期过高的心 理。
back
财政赤字的经济影响
• 财政赤字与货币供给 • 财政赤字扩大总需求的效应 • 中国财政赤字的排挤效应问题 • 财政赤字与发行国债
back
财政平衡与总量平衡
• 财政平衡是社会总供求平衡中的一个组 成部分
• 财政平衡是实现社会总供求平衡的一种 手段
• 财政平衡可以直接调节社会总需求
back
社会总供需及其平衡
• 社会总供给是指一定时期内由物质生产部门和非物质 生产部门提供的商品总量和付费劳务总量。
• 社会总需求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有货币 支付能力的范围内使用和消费的商品总量和付费劳务 总量,包括消费、投资和政府购买三个部分。
第八章
• 财政平衡 • 财政赤字
财政平衡与财政 赤字
8.1 财政平衡
• 如何理解财政平衡 • 财政平衡与总量平衡 • 财政不平衡的原因
如何理解财政平衡
• 财政平衡的概念
– 政府财政收支的对比有三种情况: 1、财政收入大于支出→财政结余; 2、财政收入小于支出→财政赤字; 3、财政收支相等。
• 财政平衡的理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