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的因素导学案

合集下载

化学平衡移动导学案

化学平衡移动导学案

化学平衡移动导学案[知识点一化学平衡的移动1.概念达到平衡状态的反应在条件改变后,平衡状态被破坏的过程。

2.过程3.平衡移动方向与反应速率的关系(1)v正____v逆,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2)v正____v逆,平衡不移动。

(3)v正____v逆,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4.平衡移动会伴随着哪些变化(1)反应速率的变化(引起平衡移动的本质,但反应速率变化也可能平衡不移动),主要看v正与v逆是否相等,如果v正≠v逆,则平衡必然要发生移动,如果v正、v逆同时改变,但始终保持相等,则平衡不移动。

(2)浓度的变化,平衡移动会使浓度发生变化,但是浓度的变化不一定使平衡移动。

(3)各组分百分含量的变化。

(4)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的变化。

(5)颜色的变化(颜色变化,平衡不一定发生移动)。

(6)混合气体密度的变化。

(7)转化率的变化。

(8)温度的变化。

问题思考1.化学平衡移动的实质是什么?2.某一可逆反应,一定条件下达到了平衡,①若化学反应速率改变,平衡一定发生移动吗?②若平衡发生移动,化学反应速率一定改变吗?3.惰性气体是否影响化学平衡的移动?4.改变条件,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原料的转化率一定提高吗?知识点二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1.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在一定条件下,a A(g)+b B(g)m C(g)ΔH<0达到了平衡状态,若其他条件不变,改变下列条件对平衡的影响如下:(1)浓度①增大A的浓度或减小C的浓度,平衡向________方向移动;②增大C的浓度或减小A的浓度,平衡向________方向移动。

(2)压强①若a+b≠m增大压强,平衡向______________的方向移动;减小压强,平衡向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向移动;②若a+b=m改变压强,平衡____移动。

(3)温度升高温度,平衡向____________方向移动;降低温度,平衡向____________方向移动。

实验活动1 探究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

实验活动1    探究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

c
不加试剂,对照
(2)实验探究 2
-
①实验原理:Cr2 (橙色)+H2O
-
2Cr (黄色)+2H
+
②实验步骤:
-

取一支试管,加入 2 mL 0.1 mol· K2Cr2O7 溶液,然后按下表步骤进行实验,观察溶液
颜色的变化,判断平衡是否发生移动及移动方向。完成下表: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 D )。
A.工业上合成 M 时,一定采用高压条件,因为高压有利于 M 的生成
B.若物质 Y 价廉易得,工业上一般采用加入过量的 Y 的方法,以提高 X 和 Y 的转化率
C.工业上一般采用较高温度合成 M,因温度越高,反应物的转化率越高
D.工业生产中常采用催化剂,因为使用催化剂可提高 M 的日产量
2NO2(g)
ΔH>0 在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
是( BC )。
A.加压时(体积变小),正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B.保持体积不变,充入少许 NO2,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C.保持体积不变,充入少许 N2O4,再次达到平衡时,颜色变浅
D.保持体积不变,升高温度,再次达到平衡时颜色变深
(1)实验探究 1
3+
①实验原理:Fe +3SCN
-
Fe(SCN)3(血红色)
②实验步骤:
-1
Ⅰ.在小烧杯中加入约 10 mL 蒸馏水,再滴入 5 滴 0.05 mol·L FeCl3 溶液、5 滴 0.15
-1
mol·L KSCN 溶液,用玻璃棒搅拌,使其充分混合,将混合均匀的溶液平均注入 a、b、c 三支

化学平衡影响因素导学案

化学平衡影响因素导学案

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 导学案[学习目标定位] 1.通过外界条件对可逆反应速率的影响,掌握化学平衡移动的外在因素。

2. 通过实验探究,讨论分析浓度、压强、温度、催化剂影响平衡移动的规律。

一、化学平衡状态的移动1.化学平衡移动概念与实质(1)概念:当一个可逆反应达到平衡后,如果 、 、温度等反应条件改变,原来的平衡状态被破坏,化学平衡会移动,在一段时间后会达到 。

(2)实质:改变条件后,①v 正 v 逆,②各组分的百分含量发生 。

2.化学平衡移动的过程分析3.化学平衡移动方向的判断条件改变⎩⎪⎨⎪⎧ 若v 正=v 逆,平衡不移动;若v 正>v 逆,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若v 正<v 逆,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二、浓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已知反应m A(g)+n B(g)p C(g) ΔH <0,m +n <p ,当反应达到平衡后改变条件 v 正、v 逆相对大小 平衡移动方向① 增大反应物A 或B 的浓度 v 正 v 逆 向 方向移动 ② 减小生成物C 的浓度 v 正 v 逆 向 方向移动 ③ 增大生成物C 的浓度 v 正 v 逆 向 方向移动 ④ 减小反应物A 或B 的浓度 v 正 v 逆 向 方向移动三、压强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一定条件下,某可逆反应在密闭容器中建立化学平衡,在t 1时刻改变某一个条件,建立新的平衡,其v -t 图像如下:1.对于反应2SO 2(g)+O 2(g)2SO 3(g),t 1时刻缩小容器体积,其图像为 ,平衡向 移动(填“正反应方向”“逆反应方向”或“不”,下同)。

2.对于反应2NH 3(g)N 2(g)+3H 2(g),t 1时刻增大容器体积,其图像为 ,平衡向 移动。

3.对于反应H 2(g)+I 2(g)2HI(g),t 1时刻缩小容器体积,其图像为 ,平衡 移动。

三、温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已知反应:m A(g)+n B(g)p C(g) m +n <p ,当反应达平衡后,若温度改变,其反应速率的变化曲线分别如下图所示:(1)图①表示的温度变化是,平衡移动方向是向方向。

影响平衡移动的因素教案

影响平衡移动的因素教案

《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一、教材分析二、“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是“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一章的核心内容。

既是本章的重点又是本章的难点, 在本课教学以前, 学生已学习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和速率时间图象, 但只局限于外界条件改变对化学速率的影响。

改变外界条件化学反应速率改变, 但化学平衡不一定改变。

所以本节内容既是化学反应速率的拓展和应用, 又是学生学习化学平衡的基础, 是解决化学平衡的重要方法和手段。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2)理解浓度、压强和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理解平衡移动的原理, 使实验设计能力和探究思维能力得到较大的培养。

(3)理解勒夏特列原理的涵义。

(4)能够通过勒夏特列原理正确分析平衡移动的结果。

(1)过程与方法:(2)在理解化学平衡时, 初步掌握将化学问题以及内在的规律抽象为数学问题, 利用数学工具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

(3)培养分析、推理、归纳、概括和总结的能力。

1.以平衡移动定律为主线, 结合实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1)情感态度价值观:(2)通过实验、观察、思考, 领略实验学习乐趣,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体验个人及学科价值。

四、通过学习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并在学习中体会主动意识和合作精神。

五、教学重难点重点: 浓度、压强和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六、难点: 勒夏特列原理。

七、教学方法八、采用启发诱导法、实验探究法, 分组讨论法,并与多媒体有机结合等多种方法综合进行教学。

九、教学过程1.【引入】复习提问:2.化学平衡的概念以及特征: 逆、动、等、定、变。

3.化学平衡状态的建立过程。

(图示说明)平衡移动的概念及原因: 反应达到平衡后, 如果改变浓度、温度、压强等外界条件, 正逆反应速率会随之而产生变化, 直至达到新的平衡。

V正=V逆平衡不移动V正›V逆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当V正’=V逆’达到新的平衡。

V正‹V逆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当V正’=V逆’达到新的平衡。

_第2课时_影响化学平衡状态的因素导学案

_第2课时_影响化学平衡状态的因素导学案

2.3 化学平衡 第2课时 影响化学平衡状态的因素 [学习目标] 1.理解化学平衡状态移动的含义。

2.理解外界条件(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对化学平衡的影响,认识其一般规律。

3.学会应用勒夏特列原理判断平衡移动的方向。

[重点·难点] 重点: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难点:勒夏特列原理的理解与应用。

【知识梳理】1.化学平衡的移动 (1)含义 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条件(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化学平衡状态被破坏(正、逆反应速率不再相等),直至正、逆反应速率再次________,在新的条件下达到新的化学平衡状态。

这种现象称作平衡状态的移动,简称平衡移动。

(2)图示表示移动方向:V 正〉V 逆 平衡向正方向移动改变条件 V 正〈V 逆 平衡向逆方向移动 V 正=V 逆 平衡不移动2.化学平衡状态的影响因素 (1)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实验探究]实验Ⅰ:已知在K 2Cr 2O 7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3________反应物浓度或______生成物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________反应物浓度或________生成物浓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画出改变浓度后的速率-时间图像:(2)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实验探究]已知化学反应:2NO 2(g )N 2O 4(g ) ΔH =-56.9 kJ·mol -1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平衡向着________方向移动;降低温度,平衡向着________方向移动。

画出改变温度后的速率-时间图像:3.勒夏特列原理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条件之一(如______、________以及参加反应的化学物质的________),平衡将向着________________的方向移动。

旧化学平衡 V 正=V 逆不平衡 正逆新的化学平衡正逆改变条件 一段时间 各组分含量发生变化 各组分含量又一定各组分含量一定5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的影响由于催化剂能够________________地改变正、逆反应速率,因此它对化学平衡的移动__________,即催化剂不能改变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反应混合物的组成,但是使用催化剂能改变反应达到平衡所需的________。

2.2.3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导学案(原卷版)

2.2.3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导学案(原卷版)

第3讲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1、理解化学平衡的基本概念和建立过程2、了解化学反应的可逆性3、掌握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

4、理解可逆反应的内涵和特点,判断可逆反应进行到平衡状态。

重点:化学平衡状态的概念和特征、可逆反应的特点难点:可逆反应的理解、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一、化学平衡移动与勒夏特列含义1.定义: 化学平衡移动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一个反应达到状态以后,如果反应条件如、,以及参加反应的化学物质的浓度改变了,原来的平衡就会被破坏,平衡混合物里各组分的百分含量也随着改变,从而在新的条件下达到新的平衡,这叫做。

2.勒夏特列原理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因素(如温度、压强及参加反应的物质的浓度),平衡就向着能够的方向移动,这就是勒夏特列原理,也称化学平衡移动原理。

二、平衡移动方向的判据⒈在等温下,对于一个可逆反应正逆反应速率的大小关系可以判断化学平衡的移动方向。

①当V正=V逆,已达平衡态,平衡不再移动。

②当V正>V逆,为了达到平衡,需要V正减小,V逆增大,称为平衡正移/平衡右移。

③当V正<V逆,为了达到平衡,需要V逆减小,V正增大,称为平衡逆移/平衡左移⒉在等温下,对于一个可逆反应,根据浓度商与平衡常数的大小关系可判断化学平衡的移动方向。

①当Q=K时,可逆反应处于。

②当Q<K时,化学平衡移动,直至达到新的平衡状态。

③当Q>K时,化学平衡移动,直至达到新的平衡状态。

⒊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可逆反应,当达到平衡时,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压强(减小容器的容积),会使化学平衡向的方向移动;减小压强(增大容器的容积),会使平衡向的方向移动。

4、反应前后气体的总体积没有变化的可逆反应,增大或减小压强使化学平衡发生移动。

固体或液态物质的体积受压强的影响,可以。

因此,当平衡混合物中都是固态或液态物质时,改变压强化学平衡一般。

5.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实验表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升高温度,会使化学平衡向的方向移动;降低温度,会使化学平衡向的方向移动。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导学案:2.3化学平衡第2课时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导学案:2.3化学平衡第2课时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含答案

第2课时 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1.明确化学平衡移动的概念,会根据反应速率变化判断化学平衡的移动方向。

2.理解外界条件(浓度、温度、压强等)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3.了解催化剂在生活、生产和科学领域中的重要作用。

化学平衡的移动 浓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一、化学平衡的移动 1.定义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条件(如浓度、温度、气体反应的压强等),化学平衡状态被破坏,直至正、逆反应速率再次相等,在新的条件下达到新的化学平衡状态。

这种现象叫做平衡状态的移动,简称平衡移动。

2.图示表示v (正)>v (逆)――→正向反应一定时间v (正)=v (逆)――→改变条件v (正)≠v (逆)――→一定时间v ′(正)=v ′(逆)二、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1.实验探究探究1 依据K 2Cr 2O 7溶液中存在的平衡:Cr 2O 2-7(橙色)+H 2O 2CrO 2-4(黄色)+2H +,完成实验。

3对可逆反应Fe 3++3SCN-Fe(SCN)3,分别增大c (Fe 3+)和c (SCN -)后,Fe(SCN)3的浓度均增大,即化学平衡均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滴加NaOH 溶液,由于3OH -+Fe 3+===Fe(OH)3↓,减小了Fe 3+的浓度,Fe(SCN)3的浓度也减小了,即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1)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反应物浓度或减小生成物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2)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生成物浓度或减小反应物浓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三、压强对化学平衡(有气体参与的反应)的影响 1.2.对于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变的反应[如H 2(g)+I 2(g)2HI(g)],改变压强,化学平衡不发生移动。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平衡移动的原因是v (正)≠v (逆)。

( )(2)若外界条件改变引起平衡中v (正)>v (逆),则平衡正向移动。

2.3.2 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因素(一) 导学案-2021-2022学年高二化学人教版选修4

2.3.2 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因素(一) 导学案-2021-2022学年高二化学人教版选修4

第二章第三节化学平衡(2)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因素(上)学习目标1、通过外界条件对可逆反应速率的影响,掌握化学平衡移动的内在因素2、理解浓度、压强等因素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并能够判断平衡移动的方向。

3、理解勒夏特列原理,并对平衡的移动加以解释。

重、难点:浓度、压强对平衡的影响一、了解感知导:回顾下节课所学的内容1.化学平衡状态的定义:2.化学平衡的特征(五个字概括):其中"变"指的是3.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界因素(或外界条件)有哪些?思:根据前面已经学习过内容并阅读教材26到28页,完成学案下面内容:(一)、化学平衡的移动:1.定义: 可逆反应中,旧化学平衡的、新化学平衡的过程叫做化学平衡的移动.2.实质:当外界条件变化时,v(正) v(逆),平衡被破坏;在新的条件下,v′(正) v′(逆)时,建立新的平衡状态.也就是说,化学平衡的移动是原平衡状态——不平衡状态——新平衡状态的转化.3.化学平衡的移动方向的速率判断:⑴若外界条件变化引起v(正)>v(逆):平衡向移动;⑴若外界条件变化引起v(正)<v(逆):平衡向移动;⑴若外界条件变化引起v(正)=v(逆):旧平衡未被破坏,平衡。

二、深入学习(二)、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及规律:1、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通过实验2-5和实验2-6完成以下问题:1.上面试验中化学平衡状态是否发生了改变?你是如何判断的?平衡进行了如何移动?2.从本实验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总结提升1、 根据前面实验,完成下面表格 浓度的变化瞬间v 正 、v逆的变化随后v 正 v 逆的变化及v 正 v 逆 大小关系v 正 v 逆变化的结果平衡移动方向增大反应物浓度减少反应物浓度增大生成物浓度 减少生成物浓度2、 请完成下面几种情况下的v -t 图增大反应物浓度 减小反应物浓度v V(正) V(逆)原平衡 vV(正) V(逆)原平衡 v V(正) 原平衡vV(正) 原平衡增大生成物浓度减小生成物浓度注意:1、增大反应物浓度(或增大生成物浓度),新旧平衡比较:v正’= v逆’ >v正= v逆减小反应物浓度(或减小生成物浓度),新旧平衡比较:v正’= v逆’ <v正= v逆2、若固体以固体的形式参加反应,忽略表面积的影响,增加固体的用量对平衡无影响3、稀水溶液中增加水的量,视为对别的物质的稀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二第三单元化学平衡移动【复习回顾】1、可逆反应:在同一条件下,既能向进行,同时又能向 _进行的反应,叫做可逆反应。

2、化学平衡状态的定义: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里,和相等,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保持不变的状态,称为化学平衡状态,简称化学平衡。

3、平衡状态的特征(用五个字概括): _____4、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界因素主要有: ___ 【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正确理解浓度、压强、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2、能力目标:通过实验探究温度、压强、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培养学生利用实验探究、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科学态度与科学素养。

【重点难点】浓度、压强、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学习过程】自主学习——思考交流一、什么是化学平衡状态的移动?1、定义:把可逆反应中的破坏、的建立的过程叫做化学平衡的移动。

【思考1】归纳平衡移动的根本原因?平衡移动的标志?2、化学平衡移动的根本原因是,化学平衡移动的标志是。

3、化学平衡的移动方向的速率判断:(1)若外界条件变化引起v(正)>v(逆):平衡向移动;(2)若外界条件变化引起v(正)<v(逆):平衡向移动;(3)若外界条件变化引起v(正)=v(逆):旧平衡未被破坏,平衡。

巧记:化学平衡总往反应速率______的方向移动二、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浓度如何影响化学平衡?(1)增大反应物浓度,平衡向 _________________移动;(2)减小生成物浓度,平衡向 _________________移动;(3)减小反应物浓度,平衡向 _________________移动;(4)增大生成物浓度,平衡向 __________________移动。

2、压强如何影响化学平衡?(1)增大压强,平衡向气体体积的方向移动;(2)减小压强,平衡向气体体积的方向移动。

(3)反应前后气体体积没有变化的反应,改变压强,平衡移动。

3、温度如何影响化学平衡?(1)温度升高,会使化学平衡向着反应的方向移动;(2)温度降低,会使化学平衡向着反应的方向移动。

4、催化剂对化学平衡有影响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勒夏特列原理(又称平衡移动原理)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条件(如浓度、压强、温度)平衡就向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课堂探究探究一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课本53页“活动与探究”1、实验原理:Cr2O72-+H2O 2 CrO42-+2H+实验现象结论实验1实验22、结论: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反应物浓度或减小生成物浓度,化学平衡向____反应方向移动;V 逆V 逆V 正V ′逆增大生成物浓度或减小反应物浓度,化学平衡向_____反应方向移动。

3、应用:在工业生产中适当增大廉价的反应物的浓度,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可以提高价格较高原料的转化率,以降低生产成本。

4、用v-t 图表示化学平衡的移动: v v 例:0 0 ①旧的化学平衡 ②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后新的化学平衡的移动 【练习】先填表,后画出v-t 图像浓度的变化 V 正和V 逆的变化 V 正和V 逆变化的相对大小 平衡移动的方向增大反应物浓度 减少反应物浓度 增大生成物浓度 减少生成物浓度(1)减少反应物的浓度 (2)增大生成物的浓度 (3)减少生成物的浓度【思考2】可逆反应H 2O(g) + C(s)CO(g) + H 2(g)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状态,只改变下列条件,能否引起平衡移动?CO 的浓度有何变化?①增大水蒸气浓度 ②加入更多的碳 ③增加H 2浓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跟踪训练〕1、FeCl 2溶液呈浅绿色,其中存在着下列平衡:Fe 2++2H 2O Fe(OH)2+2H +往该溶液中滴加盐酸,发生的变化是( )A 、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B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 、溶液由浅绿色变成黄色D 、溶液由浅变深 2、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X (g )+3Y (g )2Z (g )达到平衡后,其他条件不变,只增加X 的量,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B.X 的转化率变大C.Y 的转化率变大D.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探究二 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对于N 2(g)+3H 2(g)2NH 3(g)的反应,1体积的N 2与3体积的H 2反应生成2体积的NH 3,下表列入的是450℃时,N 2与H 2反应生成NH 3的实验数据。

压强/MPa 1 5 10 30 60 100 NH 3/%2.09.216.435.553.669.41、结论:增大压强,平衡向气体体积 的方向移动;减小压强,平衡向气体体积 的方向移动。

【注意】①固态、液态物质的体积受压强影响很小,压强不使平衡移动。

②对于有气体参加或有气体生成的可逆反应来说,压强对于平衡状态的影响是通过改变浓度来实现的。

压强改变,浓度不变时,则 ___不变,平衡不发生移动。

③反应前后气态物质的总体积没有发生变化,增大或减小压强都 使化学平衡移动。

④不特别指明的情况下,体系压强改变,就是通过改变体积来实现的。

2、填空并画出v — t 图像( 如aA (g) + bB(g) cC (g) 反应)(1)若a+b ﹥c 即反应前气体体积大于反应后气体体积:①增大体系的压强,V 正和V 逆都增大,但V 正增大的倍数 于V 逆增大的倍数,则平衡向 反应方向移动。

②减小体系的压强,V 正和V 逆都减小,但V 正减小的倍数 于V 逆减小的倍数,则平衡向 反应方向移动。

①增大压强 ②减小压强 (2)若a+b <c 即反应前气体体积大于反应后气体体积:③增大体系的压强,V 正和V 逆都增大,但V 正增大的倍数 于V 逆增大的倍数,则平衡向 反应方向移动。

④减小体系的压强,V 正和V 逆都减小,但V 正减小的倍数 于V 逆减小的倍数,则平衡向 反应方向移动。

③增大压强 ④减小压强 (3)若a+b = c 即反应前气体体积等于反应后气体体积:⑤增大体系的压强,V 正和V 逆都增大,但V 正增大的倍数 于V 逆增大的倍数,则平衡___ 移动。

⑥减小体系的压强,V 正和V 逆都减小,但V 正减小的倍数 于V 逆减小的倍数,则平衡___ 移动。

⑤增大压强 ⑥减小压强 〔跟踪训练〕1、下列反应达到化学平衡时,增大压强,平衡是否移动?向哪个方向移动? ①2NO(g) + O 2(g) 2NO 2(g) ② H 2O(g) + CO(g)CO 2(g) + H 2(g)③ H2O(g) + C(s) CO(g) + H2(g)④ CaCO3(s) CaO(s) + CO2(g)⑤ H2S(g) H2(g) + S(s)2、对于平衡C + O2(g) CO2(aq);ΔH=-19.75 kJ/mol,为增大二氧化碳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应采用的方法是()A.升温增压 B.降温减压 C.升温减压 D.降温增压3、一定条件下,向一带活塞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N2和3mol H2发生下列反应:N2(g)+3H2(g )2NH3(g),反应达到平衡后,改变下述条件,NH3气体平衡浓度不改变的是A.保持温度和容器压强不变,充入1 mol NH3(g)B.保持温度和容器体积不变,充入1 mol NH3(g)C.保持温度和容器体积不变,充入1 mol Ar(g)D.保持温度和容器体积不变,充入1 mol H2(g)探究三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课本54页“活动与探究”1、实验原理:Co(H2O)62++4Cl-CoCl2-4+ 6 H2O ΔH>0粉红色蓝色溶液的颜色平衡移动的方向室温热水冰水2、结论: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移动;降低温度化学平衡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移动。

3、v — t图:温度改变V正和V逆的变化V正V逆的变化大小平衡移动方向升高温度降低温度①升高温度②降低温度温度改变V正和V逆的变化V正V逆的变化大小平衡是否移动平衡移动方向升高温度降低温度③升高温度④降低温度〔跟踪训练〕1、设C+CO 22CO-Q1(吸热反应)反应速率为υ1,N2+3H 22NH3+Q2(放热反应)反应速率为υ2,对于上述反应,当温度升高时,υ1和υ2的变化情况为()A. 同时增大B. 同时减小C. 增大,减小D. 减小,增大2、对于反应:2X+Y2Z(正反应为放热反应),若升高温度则能使()A.反应速率不变,Z的产量减少 B.反应速率增大,Z的产量增大C.反应速率增大,Y的转化率降低 D.反应速率减小,Z的产量增大3、可逆反应A+3B2C,在反应过程中,C的百分含量C%与温度的关系如右图所示。

(1)该反应是(吸热,放热)反应;(2)温度t<500℃时,C%逐渐增大的原因是;(3)温度t>500 t时,C%逐渐减小的原因是探究四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分析:催化剂可的增加正逆反应速率,平衡移动。

催化剂能反应到达平衡所需的时间。

1、结论:使用催化剂只是___________正、逆反应速率,不影响化学平衡的移动。

2、作出使用正催化剂的v — t图:探究五勒夏特列原理完成下表: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平衡移动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反应:反应特征改变条件改变条件瞬间达到平衡前平衡移动方向达到新平衡V正V逆V正与V逆的关系A转化率B转化率增大A浓度减小A浓度增大C浓度减小C浓度ΔH<0升高温度降低温度ΔH>0 升高温度降低温度【思考1】由上表内容,你能总结出平衡移动的规律吗?①当增大A的浓度,平衡向哪个方向移动?平衡移动的结果使A的浓度继续增大?减小?还是不变?②当减少C的浓度,平衡向哪个方向移动?平衡移动的结果使C的浓度继续增大?减小?还是不变?③对于ΔH<0的反应,当升高体系的温度,平衡向哪个方向移动?平衡移动的结果使体系的温度继续升高?降低?还是不变?④对于ΔH>0的反应,当升高体系的温度,平衡向哪个方向移动?平衡移动的结果使体系的温度继续升高?降低?还是不变?归纳总结:勒夏特列原理的内容是什么?【结论】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浓度、温度、压强等),化学平衡就向_______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称为化学平衡移动原理或勒夏特列原理【随堂检测】1.在可逆反应2A(g) + B(g)2C(g) + Q中,为了有利于A的利用,应采用的反应条件()A.高温、高压B.高温、低压C.低温、低压D.适当温度、高压2、一定条件下合成氨反应到达平称衡状态,此时再进行如下操作,平衡不发生移动的是()A.恒温、恒压时,充入NH3 B、恒温、恒容时,充入N2C.恒温、恒压时,充入He D.恒温、恒容时,充入He(g)+2B2(g2AB2(g)△H <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3、已知反应AA.升高温度,正向反应速率增加,逆向反应速率减小B.升高温度有利于反应速率增加,从而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C.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或增大压强都有利于该反应平衡正向移动D.达到平衡后,降低温度或减小压强都有利于该反应平衡正向移动4、恒温下, 反应aX(g) bY(g) +cZ(g)达到平衡后, 把容器体积压缩到原来的一半且达到新平衡时, X的物质的量浓度由0.1mol/L增大到0.19mol/L,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a>b+cB. a<b+cC. a=b+cD. a=b=c5、已建立化学平衡的某可逆反应,当改变条件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时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①生成物的百分含量一定增加②生成物的产量一定增加③反应物的转化率一定增大④反应物浓度一定降低⑤正反应速率一定大于逆反应速率⑥使用了合适的催化剂A、①②B、②⑤ C 、③⑤ D、④⑥6、反应NH4HS(s)NH3(g)+H2S(g)在一定温度下达到平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