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固含、低粘度丙烯酸乳液压敏胶工业化生产中粘度控制讨论
高固含量聚丙烯酸乳液的合成与应用

理论探讨第41卷第2期皮革与化工Vol.41No.22024年4月LEATHER AND CHEMICALSApr.2024收稿日期:2024-03-16作者简介:陈华(1967-),男,汉族,毕业于成都科技大学,从事皮革化学品的研发工作30余年。
闵峰(1977-),男,汉族,巴克曼实验室化工(上海)有限公司皮革技术部技术经理,研究方向:皮革前段及复鞣材料应用。
高固含量聚丙烯酸乳液的合成与应用陈华,闵峰(巴克曼实验室化工(上海)有限公司,上海201707)摘要:探索合成固含量在50%以上的丙烯酸酯乳液,以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苯乙烯、丙烯腈,丙烯酸丁酯、丙烯酸异辛酯等为混合单体,以K 12和S-90作为复合乳化剂,以过硫酸铵为引发剂制取聚丙烯酸酯乳液。
通过改变预乳化的水量及控制条件、引发剂的用量、固含量的高低等条件进行多组实验,以探索各影响因素对乳液性能的影响,并筛选其最佳合成条件。
实验还通过在乳液聚合完成之后,通过加入氧化还原体系引发剂,来处理乳液中的残留单体,筛选出各体系下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最佳用量比。
实验发现采用还原剂FF6M 和70%叔丁基过氧化氢氧化还原体系,当FF6M 占乳液质量的比值约为0.2%,70%叔丁基过氧化氢占乳液质量的比值约为0.2%时,效果最佳。
关键词:乳液聚合;聚丙烯酸酯乳液;氧化还原中图分类号:TQ433.4+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39(2024)02-0022-04The Synthesis of the Polyacrylic Emulsionwith High Solid ContentCHEN Hua,MIN Feng(Buckman Laboratories (Shanghai)Chemicals Co.,Ltd.,Shanghai 201707,China )Abstract:Acrylic adhesive with solid content over 50%was synthesized by using MMA,EA,AA,ST,AN,BA,2-Ethylhexyl acrylate as mixed monomers,K 12and S-90as complex emulsifier,ammonium persulfate as initiator.By changing the amount of water and control conditions of pre-emulsification,the amount of initiator,the level of solid content and other conditions,the paper explored the influence of various factors on the properties of emulsion,and screened the best synthesis conditions.After the emulsion polymerization,the experiment also added redox system initiator to deal with the residual monomer of the acrylic emulsion,and screened out the best use ratio of oxidizing and reducing agents in the various systems.Taking FF6M and TBHP-70oxidation and reduction system,the best results were obtained when the ratio of FF6M to the emulsion mass was about 0.2%and that of 70%tert-butylhydrogen peroxide was about 0.2%.Key words:polymerization;acrylic emulsion;oxidation and reduction 高固含量低黏度(300~1000mPa ·s)聚合物乳液与固含量40%~50%以下通常的乳液相比,具有生产效率高、运输成本低、成膜干燥快、运输及储存成本低以及对环境污染小等优点,因此高固含量丙烯酸乳液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如压敏胶黏合剂、纸张复合胶黏剂、塑木复合胶黏剂、木材胶黏剂、建筑胶黏剂、纺织及皮革胶黏剂、汽车胶黏剂等,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1,2]。
高固低粘丙烯酸树脂 溶剂用量

高固低粘丙烯酸树脂是一种重要的高分子材料,广泛应用于涂料、油墨、粘合剂等领域。
在使用高固低粘丙烯酸树脂进行生产加工时,溶剂的选择和用量对其性能和品质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围绕高固低粘丙烯酸树脂溶剂用量的影响进行深入探讨。
一、溶剂用量的影响溶剂在高固低粘丙烯酸树脂生产加工过程中具有以下重要作用:1. 促进树脂溶解:溶剂能够降低高固低粘丙烯酸树脂的粘度,使其更容易溶解和混合,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2. 调节涂料流变性能:适量的溶剂可以调节高固低粘丙烯酸树脂涂料的流变性能,使其涂布性更好,干燥时间更短。
3. 形成均匀膜层:溶剂可以帮助高固低粘丙烯酸树脂涂料形成均匀、光滑的涂膜,提高涂装效果。
溶剂用量的大小会直接影响高固低粘丙烯酸树脂涂料的性能和品质。
二、合理选择溶剂用量的原则在使用高固低粘丙烯酸树脂进行生产加工时,为了获得最佳的性能和品质,应遵循以下原则来选择合理的溶剂用量:1. 考虑树脂的类型和品质:不同类型和品质的高固低粘丙烯酸树脂对溶剂用量有不同的要求,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2. 考虑涂料的使用环境:不同的使用环境对涂料的要求不同,应根据涂料的使用环境来选择合适的溶剂用量。
3. 考虑生产工艺和设备条件:在一定范围内,适量的溶剂可以提高生产效率,但过量的溶剂则会增加生产成本。
4. 注意环保和安全要求:应选择对环境友好、对操作人员安全无害的溶剂,以符合相关的环保和安全标准。
三、影响溶剂用量的因素影响高固低粘丙烯酸树脂溶剂用量的因素较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树脂的粘度和溶解性:树脂的粘度和溶解性会影响溶剂的渗透能力和溶解速度,进而影响溶剂用量的大小。
2. 涂料的要求和性能:不同的涂料对溶剂的要求和性能不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合适的溶剂用量。
3. 生产设备和工艺条件:生产设备和工艺条件对溶剂用量的选择和调整起着重要作用。
4. 环境保护和安全要求:在满足产品性能和品质要求的前提下,应尽量选择对环境和操作人员安全无害的溶剂。
保护膜用高固含量乳液型压敏胶的制备

和 维 修 等优 点 o - 2 1 。 氟 碳 铝 型材 因 表 面 能较 低 而难 以粘 贴保 护 膜 , 故 对其 进 行 表 面保 护 已成 为 该领 域 的难 题 之 一 。 针 对 低 表 面 能 、 难 粘 材 料 的 表 面 保 护, 通 常 采 用 增 加 保 护 膜 的 涂 胶 量 来 提 高 其 黏 附 性, 但涂 胶量 越 大越难 以快 速干 燥 。 高 固含 量 乳 液 型 P S A( 压敏胶 ) 具 有 生 产 效 率 高、 干燥 快 、 能耗小 、 运 输 和储 存 成 本 低 等 优 点 , 但 其 固含 量 超 过 6 0 %时 黏度 会 随 固含 量 增 加 而 急
0 前 言
将 氟 碳 涂 料 喷涂 在铝 型材 上 , 所 得 产 品具 有 耐
候性好 、 耐蚀性佳 、 附着 力 强 、 颜色多样 、 容 易保 养
酯( MMA) , 工 业级 , 赢 创 特种 化 学 ( 上海 ) 有 限公 司 ;
丙烯酸一 2 一 羟丙 酯 ( HP A ) , 工业 级 , 泰 兴金 燕 化学 科 技 有 限公 司 ; 卢 一 羧 乙基 丙 烯 酸酯 ( 一 C E A) , 工业级 ,
2 0 1 6 年1 1 月第 2 5 卷第 1 1 期
Vo 1 . 25 No. 1 1, No v. 2 01 6
中 国 胶 粘 剂
CHI NA ADH ES I VES
保 护 膜 用 高 固含 量 乳 液 型压 敏 胶 的 制备
冯小平 ,武 鹏 ,李胜华 ,刘 明珠 ,姜 云刚
固含量低粘度丙烯酸乳液压敏胶研制[1]
![固含量低粘度丙烯酸乳液压敏胶研制[1]](https://img.taocdn.com/s3/m/0e1c204cf7ec4afe04a1dfdc.png)
3& 9 乳液干燥速度见表 3, 表中低固含量样品是 用 +$" 乳液稀释而得。高固含量乳液干燥速度 明显快于低固含量样品, 稀释得到的 /$" * /," 的样品粘度在 /$ * 3/$ 62: ・ 如果加入适量的湿 ;, 润、 消泡助剂, 即可用于国内短烘道、 热转鼓和其 他高、 中、 低档涂布生产线, 因其干燥速度快, 生产 效率可大幅度提高。 表!
+$ > , /, > 3 /$ > ) ,$ > &
初粘性
? 杨玉昆 % 压敏胶粘剂的技术发展 % 粘接, 3AAA 增刊: ,)
不同固含量 "#$ 乳液干燥速度
粘度 ! 62: ・ ; )$$ 3,/ ,4 干燥时间 ! 6<= &4 ?, )/ /+
/ E8F J> KI :D> LHDDH<M N ’HDG6KO ;P<K=PK> QHD &+,: A4/ * AA3 (3AA+) + E8F J> KI :D> LHDDH<M N ’HDG6KO ;P<K=PK> QHD &+/: ?$, * ?3& (3AA4) 4 (3?) : R:;: @> C KI :D> ’HDG6KO, 3AA?, ?) &4,? * &4,A
固含量 &6;!" : 系列:
(#)水合双电层与乳液粘度的关系 水合双电层使聚合物乳液稳定同时也增加了 聚合物粒子的虚体积, 导致体系粒子总表面积增 大、 粘度上升。因此, 应尽量选择活性高的乳化 剂, 尽量减少乳化剂用量, 以使水合双电层厚度很 小时乳液也能保持稳定, 同时又保持低粘度。
影响丙烯酸树脂粘度的工艺研究

影响丙烯酸树脂粘度的工艺研究丙烯酸树脂是一种重要的合成树脂,具有良好的粘接性能和化学稳定性,应用广泛。
粘度是评价丙烯酸树脂流动性能的重要指标,对于工艺研究和产品质量控制非常关键。
因此,研究丙烯酸树脂粘度的影响因素,对于提高产品的工艺性能和降低生产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原料选择、配方设计、反应条件和后处理等方面进行综述,探讨影响丙烯酸树脂粘度的工艺研究。
首先,原料选择对丙烯酸树脂粘度具有重要影响。
丙烯酸树脂的粘度与其分子量密切相关,分子量越高,粘度越大。
因此,在选用原料时,应优先选择分子量较低的原料,可以通过聚合反应中引入一些分散剂或改性剂,降低分子量,从而降低粘度。
其次,配方设计也是影响丙烯酸树脂粘度的重要因素。
在配方设计中,需要确定合适的丙烯酸树脂含量、交联剂种类和含量以及添加剂种类和含量等。
通常情况下,丙烯酸树脂含量增加会导致粘度的增加,而过量的交联剂可能会引起丙烯酸树脂的交联反应,使得粘度增大。
因此,在配方设计中需要权衡各种因素,使得丙烯酸树脂既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又具有足够的粘接性能。
第三,反应条件也是影响丙烯酸树脂粘度的重要因素。
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反应体系的酸碱度等都会对丙烯酸树脂的聚合反应产生影响。
一般来说,反应温度升高,丙烯酸树脂的聚合速率会加快,分子量增大,从而使得粘度增大。
反应时间过长,也会导致粘度的增加。
此外,反应体系的酸碱度在一定范围内的调整,可以影响丙烯酸树脂的聚合速率和分子量,从而对粘度产生影响。
最后,后处理过程也会对丙烯酸树脂的粘度产生一定的影响。
后处理通常包括溶剂提取、溶剂蒸发和热处理等步骤。
溶剂提取可以去除一部分低分子量物质,从而降低丙烯酸树脂的分子量和粘度。
溶剂蒸发主要是通过热量将溶剂中的低分子量物质挥发掉,从而改变丙烯酸树脂的分子量分布,进而影响粘度。
而热处理则可以通过改变丙烯酸树脂的交联程度和分子链结构,来调控其粘度。
综上所述,影响丙烯酸树脂粘度的因素包括原料选择、配方设计、反应条件和后处理等。
压敏标签纸用高固含量丙烯酸酯压敏胶的研制

压敏标签纸用高固含量丙烯酸酯压敏胶的研制李海涛;奎明红;李臻【摘要】选用阴/非离子复合乳化剂,以过硫酸铵为引发剂、碳酸氢钠为缓冲剂、十二硫醇为链转移剂、EA、BA、2-EHA为软单体、MA为硬单体、AA、2-HEA为交联单体,采用种子乳液聚合工艺合成了固含量为62%64%、黏度低于400 mPa·s的乳液。
研究了交联单体AA用量和引发剂用量对乳液性能和压敏胶性能的影响。
在AA用量为0.5%1.0%、引发剂用量为0.4%时,合成出的乳液黏度最低;引发剂用量为0.4%0.6%、AA用量为1.5%2.5%时,压敏胶性能最佳。
%Using the anionic-nonionic compound emulsifier, ammonium persulfate as the initiator, sodium bicarbonate as the buffer, dodecyl mercaptan as the chain transfer agent, EA, BA and 2-EHA as the soft monomers, MA as the hard monomer, AA and 2-HEA as the crosslinking monomers, the acrylate emulsion with solid content of 62%~64%and viscosity of less than 400 mPa·s was synthesized by the seeded emu lsion polymerization. The influence of the amount of crosslinking monomer AA and initiator on the performance of emulsion and PSA was investigated. When the accounts of AA and initiator were 0.5%~1.0%and 0.4%, respectively, the obtained emulsion had the lowest viscosity;when the amounts of initiator and AA were 0.4%~0.6%and 1.5%~2.5%, respectively, the PSA had the optimal performance.【期刊名称】《粘接》【年(卷),期】2015(000)006【总页数】4页(P52-55)【关键词】丙烯酸酯;乳液聚合;种子乳液;压敏胶(PSA)【作者】李海涛;奎明红;李臻【作者单位】广东冠豪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广东湛江 524022;广东冠豪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广东湛江 524022;广东冠豪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广东湛江 52402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436.3丙烯酸酯乳液PSA是乳液型PSA中最重要的一类,已成为PSA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1~3]。
如何降低丙烯酸乳液合成粘度的方法

如何降低丙烯酸乳液合成粘度的方法
降低丙烯酸乳液合成粘度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 提高温度:温度升高可增加乳液分子之间的运动能力,从而降低乳液的粘度。
但过高的温度可能会对乳液的稳定性产生不良影响,所以要注意选择适当的温度。
2. 加入稀释剂:添加适量的稀释剂,如水或有机溶剂,可以使乳液的体积增加,从而降低粘度。
但要注意稀释剂的选择,确保其与丙烯酸乳液的相容性。
3. 调整配方:通过改变乳液的配方,如减少固体含量、改变表面活性剂的类型和浓度等,可以降低丙烯酸乳液的粘度。
4. 加入分散剂:适量加入分散剂可改善乳液粒子之间的分散状态,降低粘度。
5. 使用机械搅拌:对于高粘度的丙烯酸乳液,可以使用机械搅拌设备如搅拌器或搅拌罐来进行搅拌,从而降低粘度。
需要注意的是,降低丙烯酸乳液的粘度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和调整,确保不影响乳液的性能和稳定性。
密封胶用高固含量低粘度丙烯酸酯乳液的制备方法[发明专利]
![密封胶用高固含量低粘度丙烯酸酯乳液的制备方法[发明专利]](https://img.taocdn.com/s3/m/714ad183783e0912a3162a4f.png)
专利名称:密封胶用高固含量低粘度丙烯酸酯乳液的制备方法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刘军深,刘训恿,刘毅,宋文芹,王加群,刘清清,庄景全,司维戈
申请号:CN201310172997.4
申请日:20130513
公开号:CN103232566A
公开日:
20130807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一种密封胶用高固含量低粘度丙烯酸酯乳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在氮气保护下,将丙烯酸酯、反应性乳化剂单体、胶乳保护剂和水按一定比例加至容器中,室温搅拌均匀得混合液;反应器抽真空、充氮气重复三次,升温至70~90℃,加入单体质量0.1~0.8%的引发剂水溶液,将40%的上述混合液滴加至反应器后,反应15~30min,剩余60%的上述混合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阴离子、非离子乳化剂制成预乳液,同时向反应器中滴加预乳液和引发剂水溶液,滴完恒温50min,制得丙烯酸酯乳液。
本发明的优点:乳液固含量高(70%~82%),粘度低(300~600 mpa.s),稳定性好。
其应用是将上述乳液加入填料、颜料浆中,制备出干燥速度快、收缩率小的丙烯酸酯系密封胶。
申请人:鲁东大学
地址:264025 山东省烟台市芝罘区红旗中路186号鲁东大学
国籍:CN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固含、低粘度丙烯酸乳液压敏胶工业化生产中粘度控制讨论
刘奕储福祥赵临五林明涛
(中国林科院南京林化所南京市 210042)
摘要:对高固含、低粘度丙烯酸乳液压敏胶工业化生产过程中粘度控制及成品贮存稳定性进行了讨论与观察。
关键词:高固含、PSA乳液
前言
通过在乳液聚合反应过程中补加乳化剂以形成多次成核反应,使乳液粒子粒径分布多元分散化,可以达到制备高固含、低粘度稳定的聚合物乳液的目的。
运用此方法,我们成功研制并生产出固含量分别为65%、70%,粘度在300--1000rnPa.s范围之内的丙烯酸乳液压敏胶。
并就聚合理论及其在玻纤网格不干胶带上的应用情况进行了相应报导。
在理论研究及应用研究基础上,本文就高固含、低粘度丙烯酸乳液压敏胶在生产过程中粘度控制及产品贮存稳定性进行观察与讨论。
一、高固含、低粘度乳液工业化生产中粘度控制问题的提出
1、一次成核乳液聚合法
普通的固含量在55%以下的聚合物乳液合成法,就其本质来说是一次成核乳液聚合法。
一般地都是先进行种子聚合,然后进行后续聚合。
聚合过程中粘度随聚合时间变化的关系为单调上升曲线。
其具代表性的变化关系见图1。
当反应条件、配方拟定后,乳液粘度(η)随反应时间(T)增加而增加,到反应结束后,稳定在所设计的粘度范围。
因此,普通低固含量乳液工业化生产中只要依据反应设备条件设计好该套设备所能实现的最终粘度即可保证工业化生产顺利进行。
2、二次成核乳液聚合法
在聚合反应过程中,适当时机补加一次乳化剂,进行二次成核的乳液聚合方法是一种有效的高固含乳液聚合法。
整个聚合反应过程中粘度随反应时间变化关系见图2。
从图2中可见在二次成核高固含乳液聚合方法中,整个聚合反应过程中粘度随反应时间变化关系图线不是一条平滑的单调上升曲线。
在补加乳化剂时曲线上出现突变点。
乳液粘度在此时突然急剧上升。
在我们的实验记录中,粘度在此时的前后变化从几倍到几十倍,甚至上百倍都曾出现过。
造成二次成核高固含乳液聚合方法中, n~T变化曲线呈锯齿状,主要有以下三种原因造成:①乳液聚合中所采用乳化剂体系通常是阴离子型乳化剂与非离子型乳化剂复配体系,其pH往往偏碱性。
而通常的乳液聚合物配方中大多含有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它们常常使聚合物乳液呈酸性。
当补加二次成核乳化剂时,相当于用氨水或稀碱溶液对聚合物乳液进行增稠。
使乳液体系粘度急剧上升。
而整个过程的本质是聚合物粒子表面的-COOH基团被中和带负电后,电荷同性相斥,使分子链扩张,导致聚合物乳液粒子水冶双电层厚度增加,增加了体系总的粒子体积分数及表面积分数,从而造成粘度上升。
(2)当二次成核乳化剂补加入乳液体系时,使乳液体系中粒子表面的乳化剂覆盖率及带电荷总量增加。
同样,导致乳液粒子水合双电层厚度增加,造成粘度上升。
⑧二次成核乳化剂加入后,除覆盖已经形成的乳液粒子表面外,其它的则在乳液体系中形成胶束,作为进一步成核中心使用。
从而造成瞬间生产无数微小乳液粒子,同样,使体系总的粒子体积分数及表面积分数增加,使粘度上升。
至于上述使乳液体系粘度在二次成核乳化剂急剧上升的过程中,何种起主要作用,这要由具体配方决定。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粘度的上升是上述三种原因的相互作用与平衡的结果,这可以在今后的工作中深入研究。
二次成核乳化剂补加后,随着反应的继续,粘度将下降,至反应结束后达到配方设计的粘度范围。
这种粘度下降主要有二种原因:①后续聚合中滴加入未反应原料带酸性,体系形成了自增稠反过程。
使乳液粒子双电层厚度削薄,体系粘度下降。
②二次成核形成的乳液粒子,随着反应继续进行不断长大,二次成核补加的乳化剂在老粒子与新粒子的表面进行平衡覆盖分布。
同样,削薄了水合双电层厚度,使粘度小降。
从上述分析看,理论上可以通过二次成核乳液聚合方法合成出理想的高固含、低粘度聚合物乳液。
但在实际的工业化生产中,如果不能突破二次成核乳化剂补加后相当长一段时间的高粘度下反应这个瓶颈。
高固含聚合过程将在此中产生反应热传递不畅,使生产的成品渣多,影响乳液质量。
严重时,造成整釜乳液凝胶,工业生产完全失败。
3、三次成核乳液聚合法
此种高固含乳液聚合方法是把后续成核乳化剂用量进行拆分,在聚合过程中分二次补加,产生第二次成核及第三次成核。
其n粘度与时间变化关系见图3,由于成核乳化剂拆分,在保证使
粒子粒径分布多元分散的后续成核作用时,能有效地比二次成核乳液聚合法降低成核时乳化剂补加时粘度增加幅度,使工业化生产顺利进行可能性加大。
二、高固含、低粘度乳液工业化生产中粘度控制措施
如前面所述,在乳液配方设计中,除了应使乳液的最终粒子粒径分布多元分散合理化,以保证最终产品高固含时低粘度稳定存在外,还应考虑到工业化生产过程中,乳化剂补加时一段时间的高粘度聚合瓶颈。
这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去解决。
1、配方设计中,为使乳化剂补加时乳液自增稠性能降低。
可以考虑选择合适的烯酸单体中和度及乳化剂种类、非离子与阴离子乳化剂复合配比等。
2、将所补加的乳化剂进行拆分,可以降低乳化剂补加时粘度增加幅度。
至于拆分加入次数多少次为好,应根据具体配方而定。
但原则是一致,即必须使乳化剂加入产生;的续次成核可以保证最终乳液要求的粒径分布。
事实上,乳化剂拆分对乳液最终性能影响是—个有趣的课题。
可以在其它条件保持固定时,变化乳化剂拆分加入次数,不同加入次数之间时间间隔,不同加入次数时乳化剂加入量,进行理论研究。
此外还可以考虑对乳化剂补加进行连续滴加实验。
这些研究的结果将与乳液的粒径分布等其它性能研究结果在以后的文章中进行讨论。
三、中试结果
1、65%固含PSA乳液
中试配方除了中和度不一样,其它条件全部相同,投料总重17kg。
用二次成核高固含方法进行聚合。
全过程的粘度随反应时间变化结果如表1。
粘度测定及固含量的测定分别按
GB2794—1981、GBlll75-1989进行。
表1结果与前面讨论一吻合,乳液在乳化剂补加时粘度剧增,粘度随反应时间全过程变化呈明显锯齿状。
2、70%固含PSA乳液
采用三次成核高固含聚合方法进行聚合反应。
投料17kg。
中试配方除了中和度不同外,其它条件全部相同。
其n~T变化结果如表2。
表2结果与三次成核高固含乳液聚合方法的理论结果相吻合。
粘度随时间变化成明显的二个锯齿状。
乳化剂补加前后粘度变化与二次成核法中相应粘度变化相比,幅度小且易控制,并且,成功合成更高固含量乳液。
四、70%固含PSA乳液工业化生产结果
本批次70%固含PSA乳液工业化生产总投料1875kg。
最终产品固含量为70.57%,粘度1200mPa.s。
反应过程中粘度随时间变化结果见表3。
变化趋势与理论结果相同。
五、贮存期考察
本课题组研制的高固含、低粘度丙烯酸PSA乳液是一种高新技术新产品。
由于研制成功时间不长,因当时无法对乳液的贮存期进行系统考察。
现在时间上已经有了一定纵深,贮存期考察有了可能,考察结果如表4。
按国标GB7751进行。
表4结果表示,所有批次样品在考察期限间粘度均十分稳定。
其中最早的65%中试样品存放时间已经超过1年半。
而粘度基本无变化。
结论:
在所研究的丙烯酸PSA乳液配方中,三次成核与二次成核高固含乳液聚合方法相比,前者反应过程中粘度变化幅度更小,且粘度在工业化生产中更易于控制。
产品在贮存考察期间,粘度变化小,稳定存在不凝胶。
文献
1、刘奕、储富祥等,玻纤网格用高固含丙烯酸乳液压敏胶的研制丙烯酸化工
2、储富祥、Alain Guyot,高固含多分散粒径分布乳液研究,粘接,20(4):1—4,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