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有趣的图形测试题

一年级数学有趣的图形测试题
一年级数学有趣的图形测试题

一年级数学有趣的图形测

试题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第四单元测试题

班级: 姓名:

一、 填空我能行。(13分)

1、正方形、圆、三角形,它们都是( )图形。

2、三角形有( )条边,四边形有( )条边,长方形和正方形都各有( )个角。

3、魔方的每个面都是( )形,正方形的四条边都( )。

4、七巧板是由( )种图形组成的,其中有( )个 ,有(

)个

,有

5

)形,且大小( )。

6 )根,摆两个

)根。

二、我能当神判。(10分)

1、如图, ( )

2、数学书的封面是长方形。 ( )

3、如图, ( )

4、田中有4个正方形。 ( )

5、摆一个大正方形最少需要4个小正方形。 ( ) 三、想一想连一连。(6分)

三角形 长方形 圆形 正方形 四、看一看选一选。(10分)

1、图 )个三角形。

A 、2

B 、3

C 、4

2、硬币的上下两个面是( )。

A 、长方形

B 、正方形

C 、圆形 3、教室里讲桌的表面是( )形。 A 、长方形 B 、三角形 C 、圆形 4、 )边形。

A 、6

B 、5

C 、4

5 )种图形组成的。

、3 C 、2

五、数一数,填一填 △△△△△☆△△□△

1) 从左边数起,☆是第( )个,□是第( )个。

2) 从右边数起,给第7个△填上色。 3) △一共有( )个,这排图形共有( )种。

2、给3个和第6个涂色: 3个 △△△△△△△ 第6个 △△△△△△△ 六、数一数填一填。(12分)

( )个长方形 (

)个三角形

七、有规律地接着画。(6

分)

1、

2

———— 八、想一想画一画。(12分)

1、画两个相同的三角形。

2、画两个不相等的长方形。

3、画一个三角形和一个正方形。

4、画一个长方形和一个三角形。

九、看图回答问题。(22分) 1、这是一个用( )、( ) ( )和( )共同拼成的

小孩。

2、其中有( )个三角形,有

( )个长方形,有( )个正

形,有( )个圆形。

3、( )和( )的个数相等,( )的个数最少。 夺冠平台:

1.一个正方形有4个角,剪去一个角,最多还可能有( )个角,最少有( )个角。

2. 数一数,下面有多少块木块。

一共有( )个

3. 缺了几块砖块

4、左起涂色:

5、把1、 2 、3 、4、 5分别填在下图的□内,使每排3个数相加等于9。

6、想一想,填一填。

☆=4 ○=5 □=6

☆+○-□=()□-☆+○=()○+○-☆-□=()7、想一想,填一填。

▲+●=5 ■=()

●+▲+■=10 ▲=()

■+●=7 ●=()

8、找一找下面图形中各有哪些数:

□里有_____、_____。

里有_____、_____、____、_____。⊿里有_____、_____。+= 17

+= 18

()

()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有趣的图形教材分析教案设计新人教版

第四单元 有趣的图形 教学内容: 第四单元《有趣的图形》。学生将经历从立体图形到平面图形的过程,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通过动手做的活动,进一步认识平面图形,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能设计有趣的图案。 单元教材分析: 学生学习图形的基础是他们的经验和活动,他们对图形的认识是通过操作获得的。因此,教学时教师要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经历体验,进一步了解和学习常见的平面图形。学生的语言交流对于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具有重要作用,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合作与交流。 单元教学目标: 1、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2、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并能利用它们进行拼图、折纸等活动。 3、初步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并能在钉子板上围出相应的图形。 4、欣赏利用图形组成的美丽的图案,并尝试着进行设计。 教学重难点: 1、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利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进行拼图、折纸等活动。 2、初步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并能在钉子板上围出相应的图形,尝试着利用所认识的简单的图形设计出美丽的图案。 教学准备: 相关的挂图、学具盒、投影片 第一课时 认识图形 教学目标: 1、通过摸、找、画、说、拼等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的多样性,在操作活动中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体会“面在体上”。 2、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在生活中的普遍存在。 3、在小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操作、观察、表达及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协作精神,发展空间观念的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 通过观察、操作与讨论,使学生感知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征,初步认识什么样的图形是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能根据它们的特征从具体的情境中辨别出这四种图形。 第二课时 动手做(一) 教学目标: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有趣的图形教案

第四单元学习计划 单元学习内容: 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折纸拼图活动、认识七巧板、欣赏与设计 单元学习目标: 1.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并能利用它们进行拼图、折纸等活动。 2.欣赏利用图形组成的美丽图案,并能尝试进行设计。 3.初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 4.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体现了从“空间到平面”的设计思路。教材设计了将简单几何体的底面画下来的活动,并安排了三个“动手做”活动,为学生创设了操作、探索和思考的情境。让学生看一看、画一画,从物体上“分离”出面,研究面的形状,形成长方形、正方形和圆的表象。又让学生折正方形纸,直观认识三角形;把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拼一拼,直观认识平行四边形。这样安排,符合低年级学生特点,有利于他们主动地认识平面图形。对于这些知识,教材只要求学生直观地认识几种最常见的平面图形,没有深入研究这些图形的特征。另外,教材还设计了一些开放性问题。如:用一

张正方形纸对折,能折出不同的图形。把四个一样大小的三角形,可以拼出多种图形。这些问题能激起学生独立探索的热情,相互合作的愿望,有利于改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学中,教师应当尽力为学生创设动手操作的机会,为发挥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性提供空间。为学生提供合作交流的机会。 单元教学重点: 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利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进行拼图、折纸等活动。 单元教学难点: 初步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并能在钉子板上围出相应的图形,尝试着利用所认识的简单的图形设计出美丽的图案。 单元学习课时: 本单元学习课时数为4课时,具体安排如下: 认识图形(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1课时 动手做(一)(折纸拼图活动)1课时 动手做(二)(认识七巧板)1课时 动手做(三)(欣赏与设计)1课时

幼儿园小班数学《有趣的图形》

幼儿园小班数学《有趣的图形》 活动目标: 1、能正确辨认圆形、三角形、正方形,并能说出图形的名称。 2、知道三种图形的特征,并根据图形的特征进行分类。 3、能利用三种图形组合变化出新形象,体验拼图游戏的乐趣,发展创造力及动作表现力。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 1、课件 2、三种图形的大卡片 3、三种图形的小卡片若干、白纸一张 知识准备: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今天吴老师要带小朋友们和图形宝宝做游戏,猜猜会有谁呢?(幼儿根据已有认知大胆猜测)喔,小朋友认识这么多图形,下面我们就和图形宝宝做游戏。 二、逐一出示圆形、三角形、正方形大卡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图形特征。先请出第一个图形宝宝(教师出示大卡片,逐一让幼儿观察并摸一摸,并分别立体粘贴在三张桌子前面)。 1、圆形宝宝长得什么样?(圆圆的),它有一条边。请你用身体表现圆形的样子。(幼儿动作表现)请小朋友想想你吃过、玩过、见到的什么东西是这种形状的?(引导幼儿进行联想) 2、三角形宝宝长得什么样?(通过观察引导感知三角形有角、有边)我们数数三角形有几条边?(师生

点数)有几个角?噢,有三条边,三个角。请你用身体动作表现三角形的样子(如:双手指尖相对举过头顶,代表三角形等)。请小朋友想想你吃过、玩过、见到的什么东西是这种形状的?(引导幼儿进行联想) 3、正方形宝宝有几条边?几个角?谁来数一数(幼儿点数,回答)师:正方形有四条边,并且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请用身体动作表现正方形的样子。请小朋友想想你吃过、玩过、见到的什么东西是这种形状的?(引导幼儿进行联想)你们真是善于观察、善于表现的好宝宝。 三、通过游戏“送图形宝宝回家”,加深幼儿对三种图形的认知,体验学习的乐趣。小朋友喜欢捉迷藏吗?(喜欢)图形宝宝最爱捉迷藏了,它们藏到哪里去了呢?(出示准备的物品)噢,原来它们藏在下面这些物品里,请你把它们找出来,放到和它们长得一样的大图形宝宝的家里好吗?(三张贴有大卡片桌子)幼儿放好后,要让幼儿自己检查一下有没有送错的,如果有,帮忙送到正确的图形宝宝家里。 四、图形宝宝变魔术——巩固认知,提升目标。 1、图形宝宝不仅喜欢捉迷藏,还会变魔术呢!请小眼睛看仔细,大家一起数123,奇迹就会出现! 2、教师分别出示自制图形拼摆图1(热带鱼)、图2(小房子),请幼儿仔细观察并找出藏在图中的图形,并上前进行拆分、组合。(1)这条鱼由哪几个图形组成的?请一个小朋友过来指给大家。把小鱼取下来分开看看说的对吗?(根据情况幼儿回答)你想不想把小鱼再变回去?(幼儿回答)看到XX小朋友会变魔术,吴

新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生活中的数测试题.docx

新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生活中的数 测试题 姓名: 一.填空. (1)10 个一是().30 里面有()个十.()个十是 100.(2)4 个一和 6 个十合起来是().89 是由()个十和()个一组成的 . (3)79的前一个数是(). 后面一个数是(). (4)99在()和()之间 . (5)数字 38 中十位上的 3 表示()个十 . 个位上的 8 表示()个(). (6)一个数从右边数起 . 第一位是()位 . 第二位是()位 . 第三位是()位 . (7)填一填 . 46﹤﹥80=98﹤41 二. 填一填 . 7127427724 7984675456 个位上是7 的数个位上是4的数十位上是7的数三. 排一排 . 把这些卡片上的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1546787112 排一排: ○○○○ 四. 数一数 . 写一写 . (1)一个一个地数 . 从 28 数到 33:().().().(). ().(). (2)两个两个地数 . 从 49 数到 59:().().().(). ().(). (3)五个五个地数 . 从 55 数到 80:().().().(). ().(). (4)十个十个地数 . 从 50 数到 100:().().().(). ().(). 五. 找规律 . (1)77,78. ().().().82. (). (2)92 .82. (). ().52 . (). (). (3)34 .36.38 .(). (). (). (). (4)(). (). ().55.45 .35 .(). 六. 画一画 . 写一写 . 十位个位十位个位百位十位个位 () 4 7()

新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单元测试4.有趣的图形(含答案)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单元测试4.有趣的图形(含答案) 一、单选题 1.七巧板是由( )组成的。 A. 1个圆、2个半圆、1个三角形、1个梯形和2个不规则图形 B. 1个平行四边形、1个正方形和5个三角形 C. 1个正方形、1个长方形和5个三角形 2.图中共有()个三角形。 A. 3 B. 5 C. 4 3.把一个正方形沿它的一条对角线对折,得到两个三角形,这两个三角形是( )三角形。 A. 钝角 B. 等边 C. 锐角 D. 等腰 二、判断题 4.图中共有2个长方形。() 5.把平行四边形捏着对角拉一拉,四边的长度和形状都会发生变化。 6.两个等底等高的三角形拼成的一定是平行四边形。 三、填空题 7.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出________。 8.认一认,数一数,填一填。 长方形有________个,正方形有________个,三角形有________个,圆有________个。9.用做成一个,数字“4"对面的数字是________,数字“5”对面的数字是________,数字“1”对面的数字是________。

10.我能很快数出来 (1)图中有________个图形,有________个立体图形,________个平面图形。 (2)从左数是第________个,第________个是。 (3)从右数,是第________个,左边是________,右边是________。(4)从左数是第________个,从右数是第________个。 11.从10,20,30,40,50,60,70,80,90这九个数中,选出八个填在下面的括号内,使等式成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解答题 12.下面的图形里有几个这样的?用虚线画出来 (1)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复习题

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 姓名: 一、填空。 (1)10个一是(),20里面有()个十,()个十是100。 (2)3个一和6个十合起来是(),98是由()个十和()个一组成的。 (3)69的前一个数是(),后面一个数是()。 (4)99在()和()之间。 (5)数字27中十位上的2表示()个十,个位上的7表示()个()。 (6)一个数从右边数起,第一位是()位,第二位是()位,第三位是()位。(7)填一填。 56﹤□□﹥90 □=89 □﹤21 二、填一填。 71、27、42、77、24、79、84、67、54、56 三、排一排。 你能把这些卡片上的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吗? 25 36 18 51 12 排一排: ○○○○ 四、数一数,写一写。 (1)一个一个地数,从38数到43:(),(),(),(),(),()。 (2)两个两个地数,从47数到57:(),(),(),(),(),()。 (3)五个五个地数,从60数到85:(),(),(),(),(),()。 (4)十个十个地数,从50数到100:(),(),(),(),(),()。

五、我会猜。 小明说:我一分钟能跳70次。 小青说:我比小明一分钟跳的次数多得多。 小华说:我比小明一分钟跳的次数少得多。 小花说:我比小明一分钟跳的多一些。 小刚说:我和小明一分钟跳的差不多。 把名字填进去: 六、找规律。 (1)67 , 68 ,(),(),(),72 ,()。 (2)93 ,83 ,(),(),53 ,( ),()。 (3)44 ,46 ,48 ,(),(),(),( )。 (4)(),(),(),65 ,55 ,45 ,()。 七、画一画,写一写。 ( ) 3 7 ( ) 八、想一想。 从 3 5 8 三张卡片中选出其中的两张组成两位数,最大的数是( ), 最小的数是( )。

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有趣的图形单元测试

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有趣的图形单元测试 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有趣的图形单元测试解析卷 1. 填空,写出下面图形的名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观察实物,填出里面的图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观察七巧板,其中三角形有________个,正方形有________个,还有一个是________。 4. 下面的图形中有________个三角形,有________个长方形,有________个正方形,有________个圆;最多的是________形,最少的是________形,一样多的是________和________。

5. 看图,看看有多少个三角形。(复合出的图形也算) ________个 6. 模仿,用七巧板拼一拼。 我用了________形和________个________形。 7. 观察。 有________个圆,________个长方形,________个正方形。 8. 拼图我最行。观察这些图形我会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观察日落西山。数一数有哪些图形拼成的。将太阳涂成红色,将上边的山涂成黄色,将下边的山涂成绿色,中间的涂成蓝色。 ________ 有5个________形和1个________形拼成的。 10. 找规律,画一画。 ________________ 11. 数一数,填一填。 2;3;5;8;________;21;33;________;________ 12. 三角形是()。 A . B . C . 13. 判断.

最新-一年级数学下册 有趣的图形拼

有趣的图形拼组 素质教学目标: 【知识教学点】 通过操作活动,使学生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和平面图形的关系,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 【能力教学点】 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去思考、想象再创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设计: 一、引入新课: 同学们还认识它们吗?(出示图片) 它们的身上还有很多的秘密,这节课老师看看哪位同学发现的秘密最多。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1、教学例1 (1)拿出一张长方形纸和正方形纸,让学生沿所标虚线折一折,体会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从而了解到:长方形的对边相等,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2)带着学生做风车,在做的过程中,让学生说一说纸的每一步变化,从面体会到平面图形的特征又看到它们之间的关系。 如把长方形纸折成正方形纸利用了正方形四边相等的特征,把正方形纸剪成四个三角形时,看到了三角形和正方形的关系,转动风车时,又看到了风车所转动的路径是一个圆。 2、教学例2 师:用几个相同的图形能拼出什么图形呢,请同学们拼拼看。

(让学生分组拼,拼完后组内交流,后教师引导全班交流。)说一说用了几个什么图形拼成了一个什么图形。 三、巩固练习 (1)按P28上的“做一做”减正方形。 (2)思考并做一做练习六的第2、5、6题。 四、全课总结 精品推荐强力推荐值得拥有 精品强烈推荐下载即可使用 精品强烈推荐下载即可使用 精品强烈推荐下载即可使用 精品强烈推荐下载即可使用 精品强烈推荐下载即可使用 精品强烈推荐下载即可使用 精品强烈推荐下载即可使用 精品强烈推荐下载即可使用 精品强烈推荐下载即可使用 精品强烈推荐下载即可使用 精品强烈推荐下载即可使用 精品强烈推荐下载即可使用 精品强烈推荐下载即可使用 精品强烈推荐下载即可使用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4单元有趣的图形3动手做二教学设计

《动手做(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用七巧板拼图的活动,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进一步熟悉学过的平面图形。 2.过程与方法:通过拼摆图形,体会图形的变换,发展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与同学的交往,合作意识,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发展想象力,培养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利用七巧板拼出不同形状的图案。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协作精神与合作意识,激发学生创新意识。 教学准备: 教具:七巧板、黑板。 学具:七巧板、彩笔、剪刀。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玩玩具吗?把你喜欢玩的玩具介绍给大家好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玩玩具,好不好?出示黑板:七巧板)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七巧板”(板书)。 二、操作感知,初步认识七巧板 1、猜一猜:它为什么叫七巧板?汇报发现,“七巧板是由7块板组成的。” 2、分一分:(板书)动手将七巧板的七块图形进行分类。(全班互动,按图形形状分类) 你是怎么分的?(请一名学生上台展示分法) 复习学过的图形:三角形、正方形。 认识平行四边形:展示平行四边形,并板书。 师:看看它的外形与其它图形比有什么不同? (它有四条边,不像正方形和长方形那样四四方方) 七巧板中有三种图形,三角形最多,有5块;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最少,只有1块; 3、比一比:(板书) 师:七巧板不但可以分一分,还可以比一比呢?请你动手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两个大的三角形一样大,两个小的三角形一样大,还有一块中等的三角形。 师:你们是怎么发现的?(用重叠的方法比较图形的大小) 3、师:你们知道七巧板的来历吗? 今天老师请来了七巧板,请它给大家作个自我介绍吧!(一学生头戴七巧板头饰表演)小朋友,你们好,我叫七巧板,别小看我,我已经有2000多岁了,早在两千五百多年

一年级数学《有趣的图形》知识点总结

一年级数学《有趣的图形》知识点总结有趣的图形 1、认识图形--- 2、动手做 3、动手做 4、动手做 【知识点】 认识图形 1、对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认识,能分辨出四种基本的图形。 2、学会观察,能在生活中找出基本的形状,会举例。 3、能区分出面和体的关系,体会“面在体上”。 4、能找出一组图形的规律。 5、能在复杂的图案中找出基本的图形。 动手做 1、学生能自己动手折一折、剪一剪,剪拼出喜欢的图案。 2、通过折纸、剪拼等活动进一步认识平面图形。 3、通过折纸对简单的图形进行分解和拼补。 动手做 1、了解七巧板的组成。通过用七巧板拼图的活动,进一步熟悉学过的平面图形。

2、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只让学生直观认识,知道形状和名称即可。 动手做 通过欣赏和设计图案的活动,进一步认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 小小运动会 1、应用100以内的进位加法与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正确的计算。 2、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体会算法多样化。 3、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在生活中的普遍存在。 4、能利用图形设计美丽的图案 知识框架】 有趣的图形 1、认识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2、动手做(一) 3、动手做(二) 4、动手做(三) 【知识点】 认识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1、对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认识,能分辨出四种基本的图形。

2、学会观察,能在生活中找出基本的形状,会举例。 3、能区分出面和体的关系,体会“面在体上”。 4、能找出一组图形的规律。 5、能在复杂的图案中找出基本的图形。 动手做(一) 1、学生能自己动手折一折、剪一剪,剪拼出喜欢的图案。 2、通过折纸、剪拼等活动进一步认识平面图形。 3、通过折纸对简单的图形进行分解和拼补。 动手做(二) 1、了解七巧板的组成。通过用七巧板拼图的活动,进一步熟悉学过的平面图形。 2、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只让学生直观认识,知道形状和名称即可。 动手做(三) 通过欣赏和设计图案的活动,进一步认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 小小运动会 1、应用100以内的进位加法与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正确的计算。 2、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体会算法多样化。 3、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在生活中的普遍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生活中的数》测试卷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第三单元测试卷 一、填空。(共30分,第5题4分,第10题2分,其它每空1分)(1)10个一是(),20里面有()个十,()个十是100。(2)7个十和5个一合起来是(),96是由()个十和()个一组成的。 (3)59的前面一个数是(),后面一个数是()。 (4)99在()和()之间。 (5)57中的“7”在()位上,表示()个(),“5”在()位上,表示()个()。 (6)十位是2,个位上是最大的一位数,这个数是()。 (7)最小的两位数是(),最大的两位数是(),最小的三位数是()。 (8)填一填。 56﹥﹤21 (9)将32、26、95、63、14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从 4 6 9 三张卡片中选出其中的两张组成两位数,最大的数是(),最小的数是()。

二、找规律,写一写。(10分,每小题2分) (1)38,39,(),(),(),43。 (2)48,(),(),78,88,()。 (3)27,(),33,36,(),(),45。 (4)10,21,32,43,(),(),()。 (5)(),(),(),65 ,55 ,45 ,()。 三、画一画,写一写。(6分,每题2分) ()() 100 四、数一数(12分,每题3分) 1、2、 ()个十和()个一是()()个十和()个一是()3、4、 ()个十和()个一是()()个十和()个一是() ]

五、根据百数表,填上所缺数字(12分,每题4分) 六、猜一猜。(12 分,每题4分) (1) (2) (3)小强做了72道口算题,小林做了27道题,小刚比小强算得慢, 但是比小林快一些,小刚可能做了几道口算题?(画“O ”) 57 20 32 31 36 96 62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生活中的数》教案-word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生活中的数》教案 生活中的数教案 第二课时:数豆子 教学目标: 1、会写100以内的数,进一步体会数位、基数、序数的意义。 2 、能说出各数位的名称,识别各数位的数字的意义。 3、能对100以内的数进行估计,发展估计意识。 教学重点:数位、基数、序数感念的渗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教师拿出一把豆子,让学生估计大该有多少粒。 2、让学生数出10颗豆子是多少,再让他们估计有多少颗。让他们讨论交流是怎么估计的。 二、新知学习。 (一)学习记数和写数。 1、师生一起来数数到底是多少颗? 2、让学生说说28颗应该怎么在记数器上来表示。 单元教学目标: 1、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体验数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 2、能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逐步发展数感。

3、结合生活实际,会数,会读,会写100以内的数,会比较数的大小,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在次基础上,初步体会基数,序数和位值制度。 单元教学课时数:5课时。 第一课时数铅笔 教学目标: 1、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会数,会读100以内的数。 2、体会数位、基数、序数的意义。 3、初步感受一列数蕴含的规律。 教学重点:会认、会读、会写100以内的树。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小朋友请你数一数我们班一共有几位小朋友。 二、探索新知 学生自由数,师可以个别辅导 1、交流,你是怎么数的。(一组一组数不容易错。) 2、全班汇报。(提醒学生当自己数的跟别人数的不一样时应该再数一遍。) 三、巩固新知 1、圈一圈,数一数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数一数、圈一圈小朋友的的人数。

(2)由学生圈一圈,一共有几个小圆点。(10个圈在一起) 2、练一练 (1) 数一数(这些小正方体排列紧密,数量又多,先让学生说说怎样数不容易错,再开始数) (2)在下面各数的后面,连续数出五个数来。(用开火车的方式数) 二十三、五十六、七十七、八十五、九十五 (3)在教室里数一数,说一说(主要交流数的方法) (4)想一想,说一说(同桌一人按规律说3个说,另一人接着说3个数。) (5)看谁数得快(先观察,找到规律再数。) 3、生拨数。边拨边说十位上的2表示是2个十,个位上的8表示8个1。 怎么写呢? 学生自由的写。 (二)说一说 1、教师拨出22,让学生说说这两个“2”的意义一样吗? 学生讨论。全班汇报。 (三)写一写 教师拨珠,学生写数。 36、40、100 三、巩固练习

小学一年级数学有趣的图形教案

有趣的图形教案 一年级数学教案 教材分析: 本单元中的认识图形历来是小学数学的重点内容,也是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重要载体,本单元的学习内容,主要是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教学这部分内容,首先可以通过对立体图形的一个面的描述,切入对平面图形的初步认识,如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相关立体图形的面。再照课本上的样子画一画,抽象出平面图形。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想一想,周围哪些物体的一个面是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生活中在哪些地方见到过这些图形。 在本单元里,教材安排了大量的“做一做”。“认识图形”主要是观察各种形状的积木和拼图,教学中不但要让学生摸一摸、拼一拼,还要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摸的是什么图形,拼出来的又上什么图形,鼓励学生描出、拼出各种不同的图形。“动手做(一)”要先引导学生欣赏“风车”、“万花筒”、“蜻蜒”等美丽的图案,再让学生一说一说这些图案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在欣赏的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然后再让学生“涂一涂”,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动手做(二)”主要是让学生折一折、剪一剪,并拼出一些简单的图案。“动手做(三)”主要是让学生用七巧板拼图,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发挥想像力,拼出自己喜欢的或与众不同的图案。 总之教学本单元内容,要给学生足够的动手做的机会,让学生在动手做的过程中,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感受与欣赏图形美,感受图形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单元目标: 1、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并能利用它们进行拼图、折纸等活动。 2、初步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 3.引导学生经历认识图形的过程,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4.欣赏利用图形组成的美丽图案,并能尝试进行设计。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意识,感悟到生活周围处处有数学。 课程标准中相对的知识技能目标: 1.辨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圆等简单图形。 2.会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或圆拼图。 单元重点: 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 单元难点: 在实际情境中丰富学生对图形的认识。 教学策略与方法: 学生学习图形的基础是他们的经验和活动,他们对图形的认识是通过操作获得的。因此,教学时教师要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经历体验,进一步了解和学习常见的平面图形。学生的语言交流对于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具有重要作用,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合作与交流。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有趣的图形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有趣的图形》教学设计 冼村小学数学科 教材分析: 本单元中的认识图形历来是小学数学的重点内容,也是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重要载体,本单元的学习内容,主要是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教学这部分内容,首先可以通过对立体图形的一个面的描述,切入对平面图形的初步认识,如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相关立体图形的面。再照课本上的样子画一画,抽象出平面图形。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想一想,周围哪些物体的一个面是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生活中在哪些地方见到过这些图形。 在本单元里,教材安排了大量的“做一做”。“认识图形”主要是观察各种形状的积木和拼图,教学中不但要让学生摸一摸、拼一拼,还要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摸的是什么图形,拼出来的又上什么图形,鼓励学生描出、拼出各种不同的图形。“动手做(一)”要先引导学生欣赏“风车”、“万花筒”、“蜻蜒”等美丽的图案,再让学生一说一说这些图案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在欣赏的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然后再让学生“涂一涂”,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动手做(二)”主要是让学生折一折、剪一剪,并拼出一些简单的图案。“动手做(三)”主要是让学生用七巧板拼图,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发挥想像力,拼出自己喜欢的或与众不同的图案。 总之教学本单元内容,要给学生足够的动手做的机会,让学生在动手做的过程中,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感受与欣赏图形美,感受图形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单元目标: 1、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并能利用它们进行拼图、折纸等活动。 2、初步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 3.引导学生经历认识图形的过程,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4.欣赏利用图形组成的美丽图案,并能尝试进行设计。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意识,感悟到生活周围处处有数学。 课程标准中相对的知识技能目标: 1.辨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圆等简单图形。 2.会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或圆拼图。 单元重点: 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 单元难点: 在实际情境中丰富学生对图形的认识。 教学策略与方法: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生活中的数》复习题

生活中的数练习(一) 一、填空。 (1)10个一是(),20里面有()个十,()个十是100。 (2)3个一和6个十合起来是(),98是由()个十和()个一组成的。(3)69的前一个数是(),后面一个数是()。 (4)99在()和()之间。 (5)数字27中十位上的2表示()个十,个位上的7表示()个()。(6)一个数从右边数起,第一位是()位,第二位是()位,第三位是()位。 (7)填一填。 56﹥90 =89 ﹤21 (8)从12数到24一共数了()个数。 (9)77是()位数,两个7表示的意义(),十位上的7表示()个(),个位上7表示()个()。 (10)从4开始两个两个地数,数到第6次的数是()。 (11)最大的两位数是(),最小的两位数是()。 (12)用下面的数字组成两位数,按要求填一填。 4 8 9 0 ①组成的整十的数有(),②组成的整十的数中最大的是(),最小的数是()。 二、填一填。 71 27 42 77 24 79 84 67 54 56 三、排一排。

你能把这些卡片上的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吗? 25 36 18 51 12 排一排: ○ ○ ○ ○ 四、数一数,写一写。 (1)一个一个地数,从38数到43:( ),( ),( ),( ),( ),( )。 (2)两个两个地数,从48数到58:( ),( ),( ),( ),( ), ( )。 (3)五个五个地数,从60数到85:( ),( ),( ),( ),( ), ( )。 (4)十个十个地数,从50数到100:( ),( ),( ),( ),( ), ( )。 五、找规律。 (1)67 , 68 ,( ),( ),( ),72 ,( )。 (2)93 ,83 ,( ),( ),53 ,( ),( )。 (3)44 ,46 ,48 ,( ),( ),( ),( )。 (4)( ),( ),( ),65 ,55 ,45 ,( )。 六、画一画,写一写。 ( ) 3 7 ( ) 七、想一想。 1、从 4 8 3 三张卡片中选出其中的两张组成两位数,最大的数是( ),最小的数是( )。 八、数一数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有趣的图形》教案

《有趣的图形》教案 单元教学目标: 1、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2、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并能利用它们进行拼图、折纸等活动。 3、初步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并能在钉子板上围出相应的图形。 4、欣赏利用图形组成的美丽图案,并能尝试进行设计。 单元教学重点: 通过一系列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单元教学课时:8课时 单元教学准备:钉子板、七巧板、各种图形的放大图、橡皮筋等。 《认识图形》教学实录及评析 教学目标: 1、在操作活动中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体会“面在体上” 2、通过摸、画、找、拼等活动,初步体会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多样性,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通过创设情景,在实际操作活动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发展孩子的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学生积极探索新知和学好数学的欲望。 设计理念: 1、把操作活动作为学生探索知识的一种手段 2、使学生们愉快轻松的氛围中合作交流,参与学习活动 3、在实际情景中丰富学生对图形的认识 教学过程: 活动一、借玩具熊引入新知 课件出示:“小朋友、大家好,我是‘胖尼小熊’,今天我想和大家一起玩玩,好吗?”我还给大家带来了许多礼物,请你们从中挑选出自己最喜欢的拿在手里。 师:谁能告诉大家你手里拿的是什么形状的物体? 师:请你摸一下它们的表面,看有什么感觉?

师:那咱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些滑滑的或很光滑的平面图形吧! 评析: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和参与动机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前提。 活动二:感知面是从体得来的 (出示长方体)师:你试试能从长方体上找出什么图形? 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用实物分离出长方形,并贴在黑板上。 师:你还能从桌上的物体中找到长方形。 师;小朋友真能干,能从这些物体上找到长方形,那么能从它们上面找到其他的图形吗?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找找看。 (学生自主活动,通过观察、探索、合作、交流,从其他物体上找其他图形。)师:哪一组来告诉大家你们找到了什么图形? 生:我们在正方体上找到了6个正方形。 (结合学生汇报演示从正方体的一个面上拿下一张正方形纸片,贴在黑板上并板书;从圆柱的一个底面上拿下一张圆形纸片,贴在黑板并板书;从三棱柱上拿下一张三角形纸片贴在黑板上并板书。) 评析:让学生通过操作活动获取知识,把操作作为探索知识的一种手段。 活动三:学会用“体”描“形”。 课件出示:小朋友真能干,已经能从不同的物体上找到不同的图形了,哪你能不能用老师提供给你的材料获得你想要的图形呢? (小组合作想办法,并用不同的方法获得自己喜欢的图形) 活动四:实践运用。 (课件出示)胖尼小熊:其实这些图形就在我们生活中,不信找找看。 评析:学习生活中的数学是课标精神的体现。 活动五:图形拼组。 (课件出示)师:胖尼小熊用今天认识的图形拼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你们能从这幅美丽的图画中找出今天学的这些图形吗? 师:你们能不能利用老师给你们的图形拼出自己喜欢的漂亮的图画呢? (学生合作拼图形,教师巡视,并把拼好的图画展示到黑板上由于时间关系没能最后一组拼完) 活动六:小结并延伸

一年级数学有趣的图形测试题

第四单元测试题 班级: 姓名: 一、 填空我能行。(13分) 1、正方形、圆、三角形,它们都是( )图形。 2、三角形有( )条边,四边形有( )条边,长方形和正方形都各有( )个角。 3、魔方的每个面都是( )形,正方形的四条边都( )。 4、七巧板是由( )种图形组成 ( )个 )个 ,有( )个 。 5是圆柱体,它的上、下两 )形,且大小( )。 6、用小棒摆一个 ,需要用( )根,摆两个 最少用( )根。 二、我能当神判。(10分) 1、如图, 是一个圆形。 ( ) 2、数学书的封面是长方形。 ( ) 3中共有两个长方形。 ( ) 4、田中有4个正方形。 ( ) 5、摆一个大正方形最少需要4个小正方形。 ( ) 三、想一想连一连。(6分) 三角形 长方形 圆形 正方形 四、看一看选一选。(10分) 1中有( )个三角形。 A 、2 B 、3 C 、4 2、硬币的上下两个面是( )。 B 、正方形 C 3、教室里讲桌的表面是( )形。 A 、长方形 B 、三角形 C 、圆形 4,左图是一个( ) 边形。 A 、6 B 、5 C 、4

( A 、4 B 、3 C 、2 五、数一数,填一填 △△△△△☆△△□△ 1) 从左边数起,☆是第( )个,□是第( )个。 2) 从右边数起,给第7个△填上色。 3) △一共有( )个,这排图形共有( )种。 2、给3个和第6个涂色: 3个 △△△△△△△ 第6个 △△△△△△△ 六、数一数填一填。(12分) ( )个长方形 ( )个圆形 ( )个三角形 ( )个正方形 七、有规律地接着画。(6分) 1、 _________ 2 ———— 八、想一想画一画。(12分) 1、画两个相同的三角形。 2、画两个不相等的长方形。 3、画一个三角形和一个正方形。 4、画一个长方形和一个三角形。 九、看图回答问题。(22分) 1、这是一个用( )、( ) ( )和( )共同拼成的 小孩。 2、其中有( )个三角形,有 ( )个长方形,有( ) 个正 )个圆形。 )和( )的个数 夺冠平台: 1.一个正方形有4个角,剪去一个角,最多还可能有( )个角,最少有( )个角。 2. 数一数,下面有多少块木块。

一年级下册《生活中的数》知识点归纳

【知识框架】 生活中的数 1、数铅笔---(100以内数的认识) 2、数豆子---(100以内数的读写) 3、动物餐厅---(100以内数的比较) 4、小小养殖场---(在具体情境中描述数的相对大小关系) 【知识点】 数铅笔(100以内数的认识) 1、让学生从生活中认识数、学会数数不但会一个一个数,还会两个两个、五个五个、十个十个数;并能正确地数出100以内物体的个数。 2、通过引导学生观察,使学生初步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体会数位(数中各个数字所占的特定位置)、基数(用数可以表示物体集合中元素的个数)、序数(用数可以表示集合中某一元素在序列中的位置)的意思。感受一列数蕴含的规律。 3.在数数活动中,认识计数单位百,感受数位的意义. 数豆子(100以内数的读写) 1、经历用计数器表示数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数位的意义。包括知道100以内数的数位名称及排列顺序,了解100以内数的计数单位,知道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2.、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既要知道一个两位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又要明确几个十和几个一合起来组成几十几。 3、会读写100以内的数(读数和写数,都从高位起),能对100以内的数量进行估计。 动物餐厅(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1、使学生更清楚了解百以内数的顺序,会先从数的位数上比较,相同位数的数要从高位依次比较的方法,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2、初步感受一列数蕴含的规律。 小小养殖场(在具体情境中描述数的相对大小关系)

1、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和差不多的含义。 2、能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逐步培养数感。

一年级数学教案:有趣的图形(1)

一年级数学教案:有趣的图形(1) 1、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2、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并能利用他们进行拼图折纸等活动。 3、初步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和六边形。 4、欣赏利用图形组成的美丽图案,并能尝试进行设计。 认识图形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识三角形、圆、长方形和正方形,体会面在体上。 2、在实际生活中能正确区分,了解它们的用途。 3、发展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 认识图形,了解用途。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把课前准备好的学具拿出来。 2.小组互相介绍。 3.小结学习情况。 一、新课教学 1.小组汇报: 一边介绍图形一边拿起实物模型。

2.归纳板书: 长方形圆三角形正方形 3.在生活中你见过这样形状的图形吗? (1)小组交流 (2)汇报评议 二、巩固练习 1.连一连 仔细看清题意,独立完成。 2.涂一涂 按要求画一画。 3.想一想 请你接着画下去。 4.数一数 眼睛看仔细,试做,校对。 动手做(一)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和设计图案的活动,进一步认识三角形、圆、长方形和正方形。 2、发展动手操作能力、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难点: 动手实践操作。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欣赏图案 1.出示图案: 风车扳手万花筒青蛙 2.引导观察 3.小组讨论: 每人分别选一个图案指出这个图案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 4.汇报交流 5.小结评议 6.介绍图案的作用 二、练一练 1.想一想,涂一涂 看清题意,动手画一画。 2.摆一摆 (1)用3根小棒可以摆一个三角形,摆两个三角形最少用几根小棒?摆3个呢? (2)用10根小棒能摆出几个正方形? 动手做(二) 教学目标: 1、通过折纸,剪拼等活动进一步认识平面图形。能对简单图形进行分解和组合。 2、发展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 折出图形,拼出图形。

北师大一年级数学第四单元教材分析 有趣的图形(完美版)

教学内容: 第四单元《有趣的图形》。学生将经历从立体图形到平面图形的过程,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通过动手做的活动,进一步认识平面图形,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能设计有趣的图案。 单元教材分析: 学生学习图形的基础是他们的经验和活动,他们对图形的认识是通过操作获得的。因此,教学时教师要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经历体验,进一步了解和学习常见的平面图形。学生的语言交流对于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具有重要作用,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合作与交流。 单元教学目标: 1、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2、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并能利用它们进行拼图、折纸等活动。 3、初步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并能在钉子板上围出相应的图形。 4、欣赏利用图形组成的美丽的图案,并尝试着进行设计。 教学重难点: 1、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利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进行拼图、折纸等活动。 2、初步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并能在钉子板上围出相应的图形,尝试着利用所认识的简单的图形设计出美丽的图案。 教学准备: 相关的挂图、学具盒、投影片 第一课时 认识图形 教学目标: 1、通过摸、找、画、说、拼等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的多样性,在操作活动中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体会“面在体上”。 2、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在生活中的普遍存在。 3、在小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操作、观察、表达及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协作精神,发展空间观念的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 通过观察、操作与讨论,使学生感知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征,初步认识什么样的图形是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能根据它们的特征从具体的情境中辨别出这四种图形。

一年级下册《生活中的数》知识点归纳

一年级下册《生活中的数》知识点归纳 【知识框架】 生活中的数 1、数铅笔---(100以内数的认识) 2、数豆子---(100以内数的读写) 3、动物餐厅---(100以内数的比较) 4、小小养殖场---(在具体情境中描述数的相对大小关系)【知识点】 数铅笔(100以内数的认识) 1、让学生从生活中认识数、学会数数不但会一个一个数,还会两个两个、五个五个、十个十个数;并能正确地数出100以内物体的个数。 2、通过引导学生观察,使学生初步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体会数位(数中各个数字所占的特定位置)、基数(用数可以表示物体集合中元素的个数)、序数(用数可以表示集合中某一元素在序列中的位置)的意思。感受一列数蕴含的规律。 3.在数数活动中,认识计数单位百,感受数位的意义. 数豆子(100以内数的读写) 1、经历用计数器表示数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数位的意义。包括知道100以内数的数位名称及排列顺序,了解100以内数的计数单位,知道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2.、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既要知道一个两位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又要明确几个十和几个一合起来组成几十几。 3、会读写100以内的数(读数和写数,都从高位起),能对100以内的数量进行估计。 动物餐厅(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1、使学生更清楚了解百以内数的顺序,会先从数的位数上比较,相同位数的数要从高位依次比较的方法,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2、初步感受一列数蕴含的规律。 小小养殖场(在具体情境中描述数的相对大小关系) 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则材料。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 1、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和差不多的含义。 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