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雾产生原理及除雾方法

水雾产生原理及除雾方法
水雾产生原理及除雾方法

水雾产生原理及除雾方法

开热风还是开冷风?A/C开关要不要按下?内循环还是外循环?——什么

样的组合效率最高?

又到了汽车前风挡玻璃爱起雾的季节,用什么办法可以让雾气以最快的速度消散,还我们一个清爽的视线?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水雾产生的原理及去除方法。

什么是露点?

别激动,露点是一个气象学术语,它指的其实是温度。具体来说,是“空气中所含的气态水达到饱和,而凝结成液态水所需要降至的温度。”

再说直白点,空气温度高,里边能容纳的水蒸气就多;空气温度低,里边能容纳的水蒸气就少。气温低到一定程度,里边看不见的气态水就呆不住了,就会从空气中跑出来,凝结成看得见的液态水。这些凝结水飘浮在空气中就是雾,沾在固体表面就是露——对,“露点”就是这么来的。

雾和露,都是在气温下降的时候才会出现,气温一上升,都又化成气态水,在空气中隐形了。

▲气温低时,空气中的水分容易结露

汽车的前风挡玻璃上为什么会起雾?第一是车里边的空气湿度大,水分比较多;第二是风挡玻璃温度低,水蒸气在冰冷的玻璃上凝结成小水滴。

▲汽车玻璃上的雾气,其实是大量的小水滴

当然,也不光是前风挡玻璃会起雾,只要车内空气湿度足够大,侧窗玻璃也会起雾。

▲侧窗玻璃起雾也会影响驾驶视线

车内空气为什么会潮湿?车上的人呼出的气体,雨雪天气中人身上的衣服、鞋上带的水份都会增加车内空气的湿度,要是你再带杯热气腾腾的开水或热饮,那就更热闹了。

除雾:升温度、降湿度

搞明白汽车玻璃起雾的原理,就可以对症下药了。

一方面是要让车内的气温升高。看过“露点”那段,你应该已经明白一个基本的科学原理:车内气温越高,空气中能容纳的水蒸气越多,水气被热空气“吸收”了,它们就不会去车玻璃上捣乱。

怎么升温?太简单了,把暖风开大,温度设到最高档。

提高车内温度可以“吸收”更多水蒸气,这是要让车内空气的湿度降低。湿度低,空气里的水蒸气少,也不会跑出来找麻烦。

降低湿度的办法:

▲按下A/C键给车内空气除湿

在“外循环”送风模式下,车外的空气会进到车内,一者车外空气相对比较干燥,二者,车外空气温度低,进入车内后,经过暖风加热,能“吸收”更多的水气。

除雾时切记“外循环”送风,要是“内循环”模式,潮湿的空气只在车里打转转,严重影响除雾效果。

按下A/C键给车内空气除湿这个很多人想不通,按下A/C键就等于打开空调的压缩机开始制冷,大冷天的,这不是瞎折腾吗?别忘了,空调除了制冷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功能是“除湿”。具体原理不再细说,你只要想想夏天家里开空调时,空调的室外排水管源源不断地流水就明白了。

▲打开车窗可以快速换气

要是你特别着急除雾,用这个办法把车内的湿气排出去是最快的。当然,这要牺牲一点舒适度。

▲“除雾键”可以一键解决问题

现在车上的空调,一般都有风挡玻璃除雾挡,可以把风吹向风挡玻璃并自动打开空调压缩机,从而一键解决麻烦,达到“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的美妙效果。但有的车载空调没那么智能,打开除雾功能后,还需要另外打开“外循环”并调高暖风温度。

好了,再划一下重点,

汽车风挡除雾的最佳方法是:

?把车内空调调到“除雾”模式

?暖风温度调高

?空调送风模式设为“外循环”

?按下空调的“A/C”键

?开窗通风

电除雾器简介

电除雾器工作原理:通过静电控制装置和直流高压发生装置,将交流电变成直流电送至除雾装置中,在电晕线(阴极)和酸雾捕集极板(阳极)之间形成强大的电场,使空气分子被电离,瞬间产生大量的电子和正、负离子,这些电子及离子在电场力的作用下作定向运动,构成了捕集酸雾的媒介。同时使酸雾微粒荷电,这些荷电的酸雾粒子在电场力的作用下,作定向运动,抵达到捕集酸雾的阳极板上。之后,荷电粒子在极板上释放电子,于是酸雾被集聚,在重力作用下流到除酸雾器的储酸槽中,这样就达到了净化酸雾的目的。电除雾器有立式、卧式、多管式和线板式等多种型式。由于电除雾器一般处在酸性气氛中,所以必须使用防腐性能较好的材料制造。常用的材质有铅质、硬PVC和玻璃钢三种类型。其中铅制静电除雾器应用的历史最久。除雾器阴极电晕线的材质也有很多种,如镍铬钢丝外包铅、钛钯合金线、钛丝等。电除雾器工作时要在阴阳两极之间产生不均匀电场,所以需要两极都可以导电。一般玻璃钢或聚氯乙烯等非金属材料的静电除雾器采用借助液膜导电的方法;也有用玻璃钢和石墨混合压制而成的导电玻璃钢,或采用在玻璃钢阳极内层加一层碳纤维垫的方法来解决导电问题。电除雾器阳极管板目前主要有塑料制、铅制和导电玻璃钢制三种。由于塑料制电除雾器是靠液膜导电,有效沉淀面积改变较大,运行的电压和电流偏低,效果不如后两者;近年来,铅制阳极管板不断被导电玻璃钢所替代,具有质轻、价低,综合性能突出等优点。导电玻璃钢电除雾器主要有处理气量、总压力降和出口酸雾等指标。

(一) 沉淀极室电除雾器有室内型和室外型,沉淀极室的配备,一般出于对沉淀极室清扫以及修理的考虑必须有两个以上的系统。另外,为了得到高的除雾效率,也有作成一级、二级或三级串联,在其间设置中间塔或气体冷却器或喷雾增湿管等。气体流动方向,无论是板式或管式,大都是垂直向下或垂直向上流动的,水平流动的方式几乎不用。管式的气体分布容易均匀,可望获得较高的除雾效率,但建设费用高。构造材料应能耐热并耐一定程度的负压,为此板式的外壳用扁钢加强的铅板,管式的用厚3.0一5.0mm左右的铅制圆筒(用扁钢加强)。为了用高压水冲洗附在电极线和沉淀极上的粉尘(砷及硒泥等),往往在上部常备有水洗用配管。最近已经造出用合成树脂制的沉淀极室,并已在实际中使用。(二) 放电电极放电电极由于要耐硫酸而包铅,所以线径较大,使电晕放电困难。为了避免这种现象,添加几个棱边以减小曲率半径。形式大多数采用6—9mm直径做成星型(铜心直径1—2mm),也有用软钢心线,或用不锈钢心线或者无心线的。(三) 沉淀极沉淀极用铅板,板式、管式通常都用3mm厚的铅板。另外,作为特殊的例子也可以用钢板包铅。最近正在推广的塑料电除雾器的沉淀电极,是用聚氯乙烯板两面层压以聚氯乙烯和石墨粉混捏而赋予导电性的聚氯乙烯而成,或用增强聚氯乙烯电极板,或用石墨层压板。对电极的尺寸,板式多数用宽2—3mm、高3—4mm左右的,管式多数用直径200—250mm 左右、高4.0m左右的。(四) 气体分布装置电除雾器使用

除雾器设计.pdf

1 除雾器 1)除雾器功能简介[孙琦明湿法脱硫工艺吸收塔及塔内件的设计选型中国环保产业 2007.4 研究进展18-22] 除雾器用来分离烟气所携带的液滴。在吸收塔内,由上下二级除雾器(水平式或菱形)及冲洗水系统(包括管道、阀门和喷嘴等)组成。经过净化处理后的烟气,在流经两级卧式除雾器后,其所携带的浆液微滴被除去。从烟气中分离出来的小液滴慢慢凝聚成较大的液滴,然后沿除雾器叶片往下滑落至浆液池。在一级除雾器的上、下部及二级除雾器的下部,各有一组带喷嘴的集箱。集箱内的除雾器清洗水经喷嘴依次冲洗除雾器中沉积的固体颗粒。经洗涤和净化后的烟气流出吸收塔,最终通过烟气换热器和净烟道排入烟囱。 2)除雾器本体 除雾器本体由除雾器叶片、卡具、夹具、支架等按一定的结构形成组装而成。其作用是捕集烟气吕中的液滴及少量的粉尘,减少烟气带水,防止风机振动。除雾器叶片是组成除雾器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元件,其性能的优劣对整个除雾系统的运行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除雾器叶片通常由高分子材料(如聚丙稀、FRP等)或不锈钢(如317L)2大类材料制作而成。除雾器叶片种类繁多。按几何形状可分为折线型(a、d)和流线型(b、c),按结构特征可分为2通道叶片和3通道叶片。 除雾器布置形式通常有:水平型、人字型、V字型、组合型等大型脱硫吸收塔中多采用人字型布置,V字型布置或组合型布置(如菱形、X型)。吸收塔出口水平段上采用水平型

除雾器从工作原理上可分为折流板和旋流板两种形式。在大湿法中折流板除雾器应用的较多。折流板除雾器中两板之间的距离为30~50mm,烟气中的液滴在折流板中曲折流动与壁面不断碰撞凝聚成大颗粒液滴后在重力作用下沿除雾器叶片往下滑落,直到浆液池,从而除去烟气所携带的液滴。折流板除雾器从结构形式上,又可分为平板式和屋顶式两种。屋脊式除雾器设计流速大,经波纹板碰撞下来的雾滴可集中流下,减轻产生烟气夹带雾滴现象,除雾面积也比水平式大,因 此除雾效率高,出口排放的液滴浓度≤50 3 mg。一般常规设计要求除雾器出 /m 口排放的液滴浓度≤753 mg。本工程吸收塔选择除雾效果相对好的屋脊式除 /m 雾器。 3).除雾器冲洗系统 除雾器冲洗系统主要由冲洗喷嘴、冲洗泵、管路、阀门、压力仪表及电气控制部分组成。作用是定期清除除雾器叶片捕集的液滴、粉尘,保持叶片表面清洁,防止叶片结垢和堵塞。除雾器堵塞后,会增加烟气阻力,结垢严重时会导致除雾器变形、坍塌和折断。对于正常的二级除雾器,第2级除雾器后端面仅在必要时才进行冲洗,避免烟气携带太多液滴。旁路取消后,为避免浆液在第2级除雾器上部沉积引起堵塞,要求厂家在除雾器设计时,增加了二级除雾器后端面手动冲洗系统,防止除雾器堵塞时无法进行清除。除雾器冲洗水阀门是动作十分频繁的阀门,应选择质量可靠的产品。除雾器冲洗水喷头距除雾器间距。按0.5 m~0.6m 计,两层除雾器之间还设有上下冲水的两层水管,其间隔应考虑到便于安装维修。加上两层波形除雾器高度,最底部上冲水管至最上部下冲水管总高差约3.4 m~3.5 m。以上尺寸适于平铺波纹板式除雾器。如用菱形除雾器,其空问高度将可降l m左右。 4)除雾器的主要性能及设计参数 ①烟气流速:烟气流速是以空床气速u表示,也有用空床气体动能因子F,它是一个重要技术参数,其取值大小会直接影响到设备的除雾效率和压降损失,也是设备设计或核算生产能力的重要依据。通过除雾器断面的烟气流速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除雾器的正常运行,流速的增加将造成系统阻力增加,使得能耗增加。同时流速的增加有一定的限度,流速过高会造成二次带水,从而降低除雾效率。常将通过除雾器断面的最高且又不致二次带水时的烟气流速定义为临界气流速度,该速度与除雾器结构、系统带水负荷、气流方向、除雾器布置方式 等因素有关。 ②除雾效率:除雾效率是指除雾器在单位时间内捕集到的液滴质量与进入除雾器液滴质量的比值。除雾效率是考核除雾器性能的关键指标。影响除雾效率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烟气流速、通过除雾器断面气流分布的均匀性、叶片结构、叶片之间的距离及除雾器布置形式等。 ③系统压力降:系统压力降是指烟气通过除雾器时所产生的压力损失,系统压力降越大,能耗就越高。除雾系统压力降的大小主要与烟气流速、叶片结构、叶片间距及烟气带水负荷等因素有关。当除雾器叶片上结垢严重时系统压力降会明显提高。一般级数越多除雾效率越高,但是效率提高的同时系统的阻力也会大大增加,这不仅增加了系统的能耗,也使系统的正常运转受到威胁。所以折板的级数不宜过多,一般以两到三级为宜。 ④除雾器叶片间距:除雾器叶片间距的选取对保证除雾效率,维持除雾系

2013款凯越车最有效、最实用的除雾办法

2013款凯越车最有效、最实用的除雾办法最近,南方雨水不断,气温持续下降。很多司机朋友开车,都会碰到车内雾气浓厚的问题,大大影响行车的安全。最近,笔者试验2013款凯越车如何快速、高效地除雾? 方法如下: 1、先发动汽车,发动时有个技巧,先不要将钥匙一旋到底立刻 打火,先将钥匙转到ACC位置,等1、2秒,然后再顺时针旋 转一格,等待电脑自检测,如果电路一切正常,所有的检测 灯熄灭后,启动马达。这样操作会很好地保护发动机; 2、至少让发动机空转30秒以上,说明书上明确要求的哦,请不 要发动后立刻行车; 3、大概行驶 4、5分钟,,水箱指针指在正中央表示温度正常; 4、这个时候,将吹风位置拨动到除霜档(倒数第二档),并且将 吹风温度档顺时针拨动到最右边的红色区域底部; 5、如果此时雾气很重,可以将风速档拨动到最大档。建议此时 先开窗,因为出风口在启用时,风口有很多细菌和尘埃,此 时开窗可以将这些污秽的东西迅速地排至窗外,开窗几分钟, 然后关窗就可以达到除雾效果,如果AC指示灯亮,可以关掉。 13款凯越的除雾功能,会自动切换至外循环。这样除雾的效果很好。此时,您会发现,车内的雾气立刻消散。风挡速度越高,除雾速度越快,当车内的雾气没有了,可以将风挡调低。如果发现车外空气不好,可以立刻将除霜档的功能键逆时针拨到最左边的档位,然后

按下内循环功能键就可以了,如果再需要除霜,再依次重复操作。 说明:此方法采用热风除雾,并且使用的是发动机的余热来除雾的。该方法不需使用空调,省油。也不像开启冷空调那么冷,并且迅速、经济、持续有效,并且车内温度舒适并且很暖和的哦。好东西一定会分享给大家,唯一的目的是:安全、经济。顺便请大家一定要记住:一定要等待水温正常后,才可以使用,否则会有一点点伤害发动机的哦。 其实,其它车型,也可以依葫芦画瓢,同样可以达到除雾的目的。比采用除雾剂、洗涤剂等方法更方便、更经济、更安全。

除雾器工作原理

除雾器工作原理 更新时间:4-29 15:13 在工业生产过程及工业废气的排放过程中,将气--液进行分离是一项重要的工艺过程。在很多产品工艺生产操作中要将夹带在气相中的雾沫或粉尘加以分离,才能使生产正常顺利地进行。而雾沫或粉尘颗粒直径很小,如机械性生成的雾沫颗粒直径在1.0~150μm 之间,而凝聚性产生的雾沫颗粒直径在0.10~30μm 之间,分离这些雾沫或粉尘,既要分离效率高,阻力小,不易阻塞,还要安装面积小,运行经 济,安全可靠,操作方便。 为了清除气体中的雾沫和夹带的液相,工业生产 中一般采用除雾器。除雾器是一种在工业生产和环 保产业中广泛使用的气--液分离必不可少的装置。早 在上世纪三十年代,人们为了工业生产的需要就发 明了除雾器。根据除雾器的用途或结构可以分为许 多种类,如百叶窗式分离器、重力沉降型分离器和 旋流板分离器,但这些分离器分离效率不高,而且 不易分离较小粒径的雾沫;丝网除雾器虽然能分离 一般的雾沫,但要求雾沫清洁,气流流速较小,且 阻力降大,使用周期短,设备投资大。因此,研究和生产分离效率高、阻力降小、允许气流速度大、防堵功能强的新型高效除雾器成为工业生产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当含有雾沫的气体以一定速度流经除雾器时,由于气体的惯性撞击作用,雾沫与波形板相碰撞而被附着在波形板表面上。波形板表面上雾沫的扩散、雾沫的重力沉降使雾沫形成较大的液滴并随气流向前运动至波形板转弯处,由于转向离心力及其与波形板的摩擦作用、吸附作用和液体的表面张力使得液滴越来越大,直到集聚的液滴大到其自身产生的重力超过气体的上升力与液体表面张力的合力时,液滴就从波形板表面上被分离下来。除雾器波形板的多折向结构增加了雾沫被捕集的机会,未被除去的雾沫在下一个转弯处经过相同的作用而被捕集,这样反复作用,从而大大提高了除雾效率。气体通过波形板除雾器后,基本上不含雾沫。 除雾器工作原理示意图

汽车空调系统除雾性能数值模拟

汽车空调除雾性能数值模拟 于剑泽1李飞2乔鑫3孔繁华4 (华晨汽车工程研究院,沈阳 110141) 摘要:汽车空调除雾性能对汽车的安全性至关重要。本文通过STAR-CCM+中的稳态计算来预测汽车空调的除雾性能,用瞬态分析模拟雾层消除过程,考察当前风道的除雾效果。通过与国标要求进行对比,为汽车除雾系统性能的模拟工程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计算流体力学(CFD)、空调系统、除雾分析、STAR CCM+ Numerical Simulation for Automotive HV AC Defogging Performance Jianze Yu1 Fei Li2 Xin Qiao3 Fanhua Kong4 Brilliance Automotive Engineering Research Institute Abstract:The defogging performance of automotive HVAC is very important for driving and traffic safety. The performance of defogging is evaluated by using steady simulation in STAR-CCM+,implicit unsteady simulation is used to research the contours of fog layer thickness fraction on windshield, to study the effect of defogging with current duct. Which is evaluated by referring to national standards (GB 11556-1994),this article provides a reference to the simulation on the defog performance of automotive Keywords: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 (CFD),HV AC system, defogging, STAR CCM+ 0前言 汽车在雨雪天气行驶时,空气的湿度较高,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很容易在其表面形成雾水,从而影响严重遮挡驾驶员的视线,对安全行车十分不利。 在2002年的调查中,风挡结雾问题成为汽车暖通空调系统中出现最多的问题[1]。风挡结雾问题一直是困扰广大汽车用户的前十大问题之一[2]汽车风窗玻璃起雾有两个条件,一个是湿度过高,一个是温度过低,两者缺一不可。原因一:在空气湿度一定的情况下,车窗温度低于露点温度时,就会在车窗表面形成结露,这也就是我们经常看到的前风挡起雾现象。原因二:在车窗两侧出现一定的温差,温度低的表面水分的饱和蒸汽压低于周围环境的蒸汽压时,水汽就向玻璃表面聚集,并以微小的水珠形式渗析出来而形成雾汽。 风窗玻璃的除雾性能设计是汽车的重要安全性能指标之-,国家提出了相应的法规要求 (GB11556-1994)。 表1 汽车风窗玻璃除雾系统的性能要求

除雾器

除雾器 百科名片 除雾器主要是由丝网、丝网格栅组成丝网块和固定丝网块的支承装置构成,丝网为各种材质的气液过滤网,气液过滤网是由金属丝或非金属丝组成。 目录 简介 除雾器系统由除雾器本体及冲洗系统组成。具体为二级除雾器本体、冲洗水管道、喷嘴、支撑架、支撑梁及相关连接、固定、密封件等组成。除雾器国家标准:HG/T21618-1998是替代在原工部标准(HG5-1404-81、HG5-1405-81、HG5-1406-81)的基础上,结合除雾器实际使用经验及引进装置中的先进技术修定而成,将愿三个标准合并为一个标准,只分上装式、下装式。型号规格:上装式、下装式,DG200-DG6400及各种非标除雾器。 用途 除雾器用于分离塔中气体夹带的液滴,以保证有传质效率,降低有价值的物料损失和改善塔后压缩机的操作,一般多在塔顶设置除雾器。可有效去除3--5um的雾滴,塔盘间若设置除沫器,不仅可保证塔盘的传质效率,还可以减小板间距。所以除雾器主要用于气液分离。亦可为空气过滤器用于气体分离。此外,丝网还可作为仪表工业中各类仪表的缓冲器,以防止电波干扰的电子屏蔽器等。 湿法脱硫,吸收塔在运行过程中,易产生粒径为10--60微米的“雾”,“雾” 不仅含有水分,它还溶有硫酸、硫酸盐、SO2等。如不妥善解决,任何进入烟囱的“雾”, (脱硫系统三维仿真图) 实际就是把SO2排放到大气中,同时也造成风机、热交换器及烟道的玷污和严重腐蚀。因此,湿法脱硫工艺上对吸收设备提出除雾的要求,被

净化的气体在离开吸收塔之前要除雾。除雾器是FGD系统中的关键设备,其性能直接影响到湿法FGD系统能否连续可靠运行。除雾器故障不仅会造成脱硫系统的停运,甚至可能导致整个机组(系统停机)。 除雾器的布置形式最常见的有平板式布置和屋顶式布置。 结构 除雾器 除雾器主要是由丝网、丝网格栅组成丝网块和固定丝网块的支承装置构成,丝网为各种材质的气液过滤网,气液过滤网是由金属丝或非金属丝组成。气液过滤网的非金属丝由多股非金属纤维捻制而成,亦可为单股非金属丝。该除雾器不但能滤除悬浮于气流中的较大液沫,而且能滤除较小和微小液沫,广泛应用于化工、石油、塔器制造、压力容器等行业中的气液分离装置中。 原理 当带有雾沫的气体以一定速度上升通过丝网时,由于雾沫上升的惯性作用,雾沫与丝网细丝相碰撞而被附着在细丝表面上。细丝表面上雾沫的扩散、雾沫的重力沉降,使雾沫形成较大的液滴沿着细丝流至两根丝的交接点。细丝的可润湿性、液体的表面张力及细丝的毛细管作用,使得液滴越来越大,直到聚集的液滴大到其自身产生的重力超过气体的上升力与液体表面张力的合力时,液滴就从细丝上分离下落。气体通过除雾器后,基本上不含雾沫。分离气体中的雾沫,以改善操作条件,优化工艺指标,减少设备腐蚀,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增加处理量及回收有价值的物料,保护环境,减少大气污染等。结构简单体积小,除沫效率高,阻力小,重量轻,安装、操作、维修方便,丝网除沫器对粒径≥3~5um的雾沫,捕集效率达98%-99.8%,而气体通过除沫器的压力降却很小,只有250-500Pa,有利于提高设备的生产效率。 烟气通过除雾器的弯曲通道,在惯性力及重力的作用下将气流中夹带的液滴分离出来:

湿式除尘器工作原理

湿式除尘器工作原理 所有湿式除尘器的基本原理都是让液滴和相对较小的尘粒相接触/结合产生容易捕集的较大颗粒。在这个过程中,尘粒通过几种方法长成大的颗粒。这些方法包括较大的液滴把尘粒结合起来,尘粒吸收水分从而质量(或密度)增加,或者除尘器中较低温度下可凝结性粒子的形成和增大。 在所有上述微粒成长方法中,第一种方法是目前为止最具意义的一种捕集方法,实际应用于大多数湿式除尘器中。 1惯性撞击() 如果微粒分散于流动气体中,当流动气体遇到障碍物,惯性将使微粒突破绕障碍流动的气体流,其中一部分微粒将撞击到障碍物上。这种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依赖于几个变数,尤其是微粒具有的惯性大小和障碍物的尺寸大小(在湿式除尘器中,障碍物就是液滴)。在除尘器中,惯性撞击发生在粉尘颗粒和相对较大的液滴之间。最常用的产生惯性撞击的机械设备如图1所示。图1中尘粒和水滴存在于移动的气体流中。混合物进入收缩段,横断面积减小从而气体的流动速度增加。相对较大的液滴需要一些时间加速,而小的颗粒不需要(根据物质的相对惯性)。因此在这一阶段,粉尘颗粒将由于惯性冲撞与移动较慢的水滴发生撞击。混合物接着经过喉道进入扩散段。和在收缩段的过程相反,随着横断面积的增加,气体流速减慢小颗粒运动速度也随之减慢。液滴则由于较大的质量和惯性会保持较高的速度并且赶上并撞击粉尘颗粒。这种收缩喉管和发散段的设计通常称为除尘器的文丘里管段或者接触器段。 虽然使用文丘里管是最通常的惯性撞击湿法除尘,也可以使用其它的方法。其中的一种方法是使用各种不同设计(如并流(同向流),逆流(逆向流),错流等)的喷雾塔。这些除尘器有效应用于各种能在较低能耗下获得所需的捕集效率的场合,通常是粉尘颗粒较大或者除尘效率要求较低的情况下。1 2拦截 如果小颗粒在流体中围绕障碍物移动,它将可能由于颗粒的相对大的物理尺寸与障碍物接触。这也会发生在粉尘颗粒和液滴的相对运动中。 3扩散 空气动力学粒径小于0.3μm(比重为1)的小颗粒主要通过扩散捕集,因为它们质量小不大可能发生惯性撞击,且物理尺寸小不容易被拦截。微小颗粒从高浓度区域向低浓度区域移动的过程称为扩散。扩散主要是布朗运动的结果,布朗运动即微小颗粒在周围气体分子和其他微粒碰撞下的无规则自由运动。当这些微粒被捕集到一个液滴里面,液滴邻近区域的微粒浓度降低,其他微粒又一次从高浓度区域向液滴邻近区域低浓度区域移动。 4冷凝

汽车除霜除雾性能提升

10.16638/https://www.360docs.net/doc/7317729885.html,ki.1671-7988.2018.13.028 汽车除霜除雾性能提升 于亚杰,方舜民,胡建成,湛先好,许华芹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安徽芜湖241009) 摘要:除霜除雾是汽车不可缺少的功能之一,它不仅影响驾车安全,同时客户对除霜除雾效果的要求原来越高。文章重点介绍了除霜除雾问题排查与分析解决办法,并提出了新产品开发中除霜除雾效果差问题的规避办法。 关键词:汽车空调;除霜除雾;风管;风道 中图分类号:U46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7988(2018)13-86-02 Auto defrost mist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Yu Yajie, Fang Sunmin, Hu Jiancheng, Shen Xianhao, Xu Huaqin ( Chery automobile co., LTD, Anhui Wuhu 241009 ) Abstract:Defrosting and defrosting is one of the indispensable functions of automobiles. It not only affects driving safety, but also requires higher customer requirements for defrosting and fog removal.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defrosting and defrosting problems, and proposes a way to avoid the problem of defrosting and fog removal in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Keywords: car air conditioning; defrost defog; wind pipe; wind tunnel CLC NO.: U467 Document Code: B Article ID: 1671-7988(2018)13-86-02 前言 随着汽车越来越多的成为人们的日常代步工具,消费者对汽车性能要求也不断提高,而整车除霜除雾性能直接影响消费者的驾车安全和舒适性。因此,驾驶员对整车除霜除雾效果和时间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如何提高整车除霜除雾性能,减少客户抱怨,成为各汽车厂都面临的重要课题。 1 整车除霜除雾原理 如下图1所示,汽车的除霜除雾功能主要由汽车空调实现,汽车空调系统把空气加热成高温的干空气,然后从空调风口送出,通过空调风道和出风口吹到挡风玻璃和侧玻璃区域,通过热空气将玻璃加热融化掉霜层或利用干空气将雾气清除。 图1 2 除霜除雾的影响因素 汽车空调一般有手动空调和自动空调之分。不同空调系统在启动除霜除雾功能时压缩机和鼓风机动作如下表1:对于手动空调来说,在暖风除雾的情况下,影响除雾的因素有:鼓风机的风量,出风的角度及发动机的水温;在冷风除雾的情况下,影响除雾的因素除了以上三个因素外还有人为因素。 对于自动空调来说,在除雾的模式下,影响因素除了鼓 作者简介:于亚杰(1980-),女,硕士研究生,工程师,就职于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目前主要负责售后数据分析、市场调研及问题推进。 86

冬季汽车前挡玻璃除霜除雾方法

冬季汽车前挡玻璃除霜除雾方法 天气转冷,今天出门前前挡玻璃有一层霜,折腾了半天才上路,于是查询了一些除霜的方法,归纳如下: 1. 前一天停车后,不要立刻离开,而是把车门全部打开,使车里车外的温度一致,消除温差,就能防止第二天的冰霜。据说,开车门的时间也不需要太长,一分钟足以。似乎此方法对下雪天很有用,第二天扫扫雪就能出发。 2. 停车后,把一块毛毯或大帆布把前挡盖起来,第二天揭开就走。此方法看起来很可行,但是实施起来似乎有困难,(1)捡垃圾的有可能捡去;(2)毛毯上会有霜,这样把毛毯放到后备箱里,霜会化掉,产生水,于是后备箱里还要准备一个水桶;(3)用多次后,毛毯是湿的,这样湿毛毯再遮挡到前挡上,天气寒冷时会冻结到玻璃上,不能轻易揭开。

3. 用喷壶装一些防冻的玻璃液,对有霜的前挡少许喷一些,稍等一会儿,霜就能化开,然后开启雨刷刷掉。记住一定要是防冻的玻璃液,否则霜会约来越后。 4. 启动,开启暖风吹前挡玻璃,霜化后用雨刷刷掉。最稳妥,最耗时,最耗油。 5. 用银行卡、公交卡、停车证刮,还有专门的工具除霜铲,似乎不贵,汽配城有,冰箱的铲子也可以用。用银行卡时小心,别损害了磁条。 起雾是冬天的另外一个问题,我今天早上始终开着暖风,没有起雾现象。我查到的别的消除玻璃雾气的方法: 1. 专用除雾剂,在玻璃内侧涂擦均匀,可以管用10天。但是价格贵。

2. 自制除雾剂,洗涤剂与水1:10搭配,与除雾剂用法相同,可管用三四天。经济实惠。 3. 暖风除雾,说明书中有,让风对着玻璃吹,尽量使用外循环。 4. 窗口开个缝隙,消除内外温差。但是车里人员不舒服。 5. 空调除雾。我到现在还知道我的车(爱丽舍)的空调能否制暖:)。 明天开始实验一下,看看那个方法好。

电除雾器安全操作规程

编号:CZ-GC-00304 ( 操作规程)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电除雾器安全操作规程 Safety operation regulations for electric mist eliminator

电除雾器安全操作规程 操作备注:安全操作规程是要求员工在日常工作中必须遵照执行的一种保证安全的规定程序。忽视操作规程 在生产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就有可能导致出现各类安全事故,给公司和员工带来经济损失和人身伤害,严重 的会危及生命安全,造成终身无法弥补遗憾。 1、本装置输入单相交流50HZ、380V,一次额定电流54A。二次额定直流输出电压72KV,二次最大输出电流200mA,在运行中不准超过上述指标。 2、投运本设备前24小时,先给四个远红外线加热器通电升温,升温范围先升至50℃之后应按10-15℃时缓慢升至规定值120℃±20℃后恒温12-24小时。 3、值班操作工给安全水封加水至溢流口。 4、空载试车或负载开车前,值班操作工应向沉淀极营内喷水一次(约10分钟)使其表面尽量湿润。 5、开车操作规程: 1)检查工作完成后,将高压隔离开关从接地转换至电场位置。 2)将控制屏本地-摇控开关至本地位置。 3)将全波-脉冲开关至全波位置。

4)将自动-手动开关至自动位置。 5)先合上控制回路电源开关,控制板±15V指示灯亮,再合主回路空气开关,此时主回路接通,指示灯亮。 6)按启动按钮,调升压电位器(顺时针缓慢旋转)进行升压,一般二次电压升至40-50KV左右为宜,此时设备进入运行状态。 7)停机操作顺序:调升压电位器(逆时针缓慢旋转)进行降压至零,再按停止按钮,先拉下控制回路开关,再拉下主回路空气开关。 8)为防止沸腾炉刚升温时,炉气中有可燃性气体(如CO等)遇到电晕火花而引起爆炸。因此系统通气后约5-15分钟后,待炉出口烟气中炉灰出现红色,方可向电雾送电。 9)在每次开车前,值班电工必须亲自观察四个绝缘箱的温度指示值,必须在所规定的范围内,并将高压隔离开关,转换至电场位置,将门锁好,方可开启整流机组,否则不准向电雾送电。 6、整流机组,电雾运行中的注意点: 1)整流机组在运行中各值班人员不准进入整流变压器室内。

电除雾器调试说明书(第一版)(1)

电除雾器调试说明书(第一版)(1)

龙净环保 L O N G K I N G 导电玻璃钢电除雾器 调 试 说 明 书

福建龙净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FUJIAN LONGKING CO.,LTD. 一、概述 随着环保要求不断提高,新的排放标准已经提高到30mg/Nm3 以下甚至更低的排放要求,对环保装备的性能及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电除雾器被作为工业烟气净化的终端深度净化装置,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发展和运用。 电除雾器原理与电除尘器基本相同,主要用来捕集雾滴、细颗粒物、SO 、重金属等, 3 可用于燃煤锅炉、建材、冶金、化工等行业炉窑工业烟气净化。 二、电除雾器的组成 主要设备组成有: 1)本体,包括进口烟道、气流均布装置、钢支架、壳体、灰斗、出口烟道、阳极管 束、阴极系统、喷淋系统、给排水系统、顶部起吊系统、检测装置、楼梯走道等。 2)恒流高压直流电源及其控制系统。 3)给排水及喷淋系统、保温箱电加热及其温控、热风吹扫、电除雾器检测等的PLC低 压控制系统。 三、电除雾器的调试 为了考核电除雾器的设计、制造和施工质量,调试其动态性能,在电除雾器全部安装完毕投入运行前,必须进行调试工作。电除雾器的调试工作由以下阶段组成:调试前的系统检查、本体调试、给排水及喷淋系统调试、绝缘子室电加热温控调试、热风吹扫系统调试、电除雾器本体检测系统调试、进口风门调试、低压柜调试、IPC系统调试、高压控制回路调试、空载试验、冷态无烟电场负载调试、热态额定负载工况下参数整定及特性试验。 1.调试前的系统检查 通电调试前需确认本体内部无杂物及高低压设备接线正确。 1.1本体检查 ①安装人员必须检查所有阴极线安装正确且极间距的偏差且符合要求,阴极线间距均等、对中偏差≤+5mm。 ②对除尘器内部进行全面检查,检查电场内部(走道、阴阳极、灰斗、进出口烟道、

除雾原理分析

冬季汽车玻璃起雾、除雾原理分析: 车窗起雾的原理就是“内热外冷”。当驾驶员进入车内,人体温度以及呼吸导致车内温度上升,车内外温差在一二十摄氏度,车内乘员呼出的气体在遇到冷玻璃时就会凝结成水汽,凝结在车窗上,阻挡视线。冬天家里的窗玻璃上容易产生水汽,也就是这个道理。这是老问题,却不是小问题,因为行车视线一旦受阻,几秒钟内就可能发生意外。因此,除雾必不可少。 此时除雾有2个办法: 开启空调热风档:空调可以去湿干燥空气的效果,利用发动机余热制造的热风,在经过空调蒸发箱除湿这道程序后,成为“干风”,将空调“干风”直接吹向车玻璃,等于是用干燥的空气将车玻璃上已经冷凝的雾滴吹干,这样就快速地除去了车玻璃上的雾气。 打开车窗除雾:若车内雾气不大的话,可将两侧的车窗打开一条缝隙,让车内外空气形成对流,这样就可以使车内外温差不会太大,雾气就会慢慢吹散消失。但雨雪天气、高速路、雾气较大时都不可用。 最快的方式:空调+热风=干燥的热空气,就有效的立即除雾的办法!

虹吸现象解释 容器中的水可以自动通过高于容器水面的弯管流出,就好象有什么东西将水从容器中"吸"出来一样 水会自动流过高高的弯管,这是由于压强差在起作用。当弯管两侧中同一液面的压强不同时,管中的水(或其它液体)就会向着压强较小的一侧流动。左图就是说明这个压强差如何使水流动的原理图。 要能够产生虹吸现象,弯管的水流出端必需比水进入端低。设进水端的水平面为A,出水端的水平面为B,向上作用在两个水平面上的大气压值都是P0,但右边管内在A面以下还有一段长h的水柱,所以,在右管中与A同一面上的压强P=P0-ρgh,即Po>P,就会引起管中水柱向右管流动,最终由B端流出。由此可以给虹吸现象下一个定义:由于连通器的两端液位的高度差产生的压强差,引起液体自行流动的现象称为虹吸现象。 仔细分析虹吸的原理图还可知道,事先要让弯管中充满水,并且整个弯管内部不能进入空气,否则,内部空气的压强会改变两端压强差的关系,就不能发生虹吸现象了。 我们先来做一个实验:取一金属罐头筒,去掉上盖,在底面打一圆孔,塞入中间有孔的胶塞,孔中插入一根两端开口的直径15-20毫米的玻璃管,如图所示。玻璃管在筒内高度为筒高的5/6。再取一只直径30-40毫米的大试管(略高于玻璃管在筒内的高度),口朝下套在玻璃管上。设法将试管垫高(可用粘在筒底的三个塑料块垫高试管,而不能堵死试管口),将胶塞与筒底之间,胶塞与玻璃管之间用熔化的石蜡加封。现在开始向罐头筒内加水,当水还没有超过A线时,下端的管口不会有水流出,但当再加水少许,一旦超过B线,筒内的水便会几乎全部流出。其实,玻管加套大试管的目的,就等于是制作了一个弯管,等效于下左图的装置,当容器中的水位超过B线,水就从下端关口流出,直到水位降低到A线以下,水才停止流出。 虹吸现象在生产和生活中有许多巧妙的应用,比如,公厕中的便池应当定时用水冲洗,需要无人值守,但又不能让水无节制地哗哗直流,就可利用虹吸原理设计一种自动装置(右图), 调节放水阀门,让水细细地流进下面的容器,当容器中的水面超过弯管顶部时,弯管中便充满了水,下端放水口就有水流出冲洗便池,容器中水面不断下降,但只要没有低于弯管的上端口,水就会继续流出,直到上端口露出水面,水流就会停止,这段时间就是虹吸的作用。调节弯管上端口的高度,可以改变每次冲洗的出水量;调节放水阀门放水量的大小,可以改变两次冲洗的时间间隔。 现代的抽水马桶也常常利用了虹吸原理,以便产生更大的吸力将便池内的污物派出。 其实抽水马桶利用的虹吸原理与上面的实验装置是完全相同的。

湖南大学-汽车前风窗玻璃除霜除雾数值模拟分析和研究_谷正气

2009年(第31卷)第2期 汽 车 工 程A utomo ti ve Eng i nee ri ng 2009(V o.l 31)N o .2 2009036 汽车前风窗玻璃除霜除雾数值模拟分析和研究 * *国家863计划项目(2007AA 04Z 122)和湖南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06F J2001)资助。原稿收到日期为2008年5月14日,修改稿收到日期为2008年8月4日。 邓 峰,谷正气,杨 易,胡杰桦,袁志群 (湖南大学,汽车车身先进设计制造国家重点实验室,长沙 410082) [摘要] 利用CFD 方法对汽车内部流场进行了模拟,定量分析了车内气流的速度、温度、湿度、以及车窗玻璃的温度和空气的传热量等参数,进而对汽车前风窗玻璃除霜除雾进行数值模拟,对其除霜除雾效率和效果进行分析,为汽车除霜除雾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前风窗玻璃;内流场;数值模拟;除霜除雾;CFD N u m erical S i m ulati on A na l ysis on D efrosti ng and D efogg i n g of Au t o m oti ve W i ndsh iel d D eng Feng ,Gu Zhengq,i Yang Y ,i Hu Jiehua &Y uan Zhiqun H unan Universit y ,S t a te K e y L aboratory of Ad v an c ed Desi gn and M anufac t uring for Ve h icle B ody,Chang sha 410082 [Abstract] By usi n g co m puta ti o na l fl u i d dyna m ics (CFD )techn i q ue ,the fl o w fi e l d inside the vehic le is si m ulated ,and the velocity ,te m perature and hum i d ity o f i n ternal air flo w as w e ll as the te m perat u re ofw indscreen and the heat transfer bet w een t h e g lass and a ir are quantitative ly analyzed .Then a num erica l si m u lation on defros -ti n g and defogg i n g o f veh icle w i n dscreen i s conducted w ith the effects and effic iency o f de frosting and defogg i n g ana -l y zed ,prov i d ing references for the eng i n eeri n g app lication o f veh icle defrosti n g and defogg i n g . K eyw ords :w indshield ;i n ternal fl o w fie l d ;num erical si m ulation ;defrosting and defoggiong ;CF D 前言 汽车风窗玻璃结霜起雾是汽车行驶过程中经常遇到的实际问题,提高汽车除霜除雾的性能是汽车设计开发阶段一项重要工作。然而传统的经验设计加试验验证方法很难达到除霜除雾性能最优化的目的,且开发周期长,成本高。因此,在新车型开发的初始阶段,可考虑采用CFD 方法预测除霜除雾的效果。目前国内关于汽车除霜除雾数值模拟方面的文献较少,国外对除霜性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除霜方面。文献[1]通过使用CFD 软件STAR -CD 数值模拟了简化模型的风窗玻璃上冰/水层的融化,然后与冷冻室试验做了定性的比较。文献[2]主要研究气流对挡风玻璃处于不同接触角时,风窗玻璃的除霜效果。文献[3]对汽车除霜性能数值模拟在仿真准确性方面做了相关研究,通过模拟接近真实的模型 得出挡风玻璃的融霜液态分布图,然后与试验实际 效果图做比较,得出结果基本吻合。文献[4]通过分析气流喷射到一个斜面上时的接触角度以及雷诺 数,得出倾斜表面的流体热参数,分析倾斜表面温度、速度等参数。 除霜性能作为国家标准中强制检测的一项指标,早在1994年GB11555)94[5] 就对汽车风窗玻璃除霜系统性能有明确的规定。要求在一定时间内,必须清除覆盖在前风窗玻璃的某些区域内、外表面上的霜或冰,使其恢复清晰视野,如表1所示。 表1 汽车风窗玻璃除霜系统性能要求 区域时间/m i n 融化/%A 区2080A c 区2580B 区 40 95 除霜装置的工作原理是空气通过汽车空调升温

除雾器工作原理

除雾器工作原理 在工业生产过程及工业废气的排放过程中,将气--液进行分离是一项重要的工艺过程。在很多产品工艺生产操作中要将夹带在气相中的雾沫或粉尘加以分离,才能使生产正常顺利地进行。而雾沫或粉尘颗粒直径很小,如机械性生成的雾沫颗粒直径在1.0~150μm 之间,而凝聚性产生的雾沫颗粒直径在0.10~30μm 之间,分离这些雾沫或粉尘,既要分离效率高,阻力小,不易阻塞,还要安装面积小,运行经 济,安全可靠,操作方便。 为了清除气体中的雾沫和夹带的液相,工业生产 中一般采用除雾器。除雾器是一种在工业生产和环 保产业中广泛使用的气--液分离必不可少的装置。早 在上世纪三十年代,人们为了工业生产的需要就发 明了除雾器。根据除雾器的用途或结构可以分为许 多种类,如百叶窗式分离器、重力沉降型分离器和 旋流板分离器,但这些分离器分离效率不高,而且 不易分离较小粒径的雾沫;丝网除雾器虽然能分离 一般的雾沫,但要求雾沫清洁,气流流速较小,且 阻力降大,使用周期短,设备投资大。因此,研究和生产分离效率高、阻力降小、允许气流速度大、防堵功能强的新型高效除雾器成为工业生产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当含有雾沫的气体以一定速度流经除雾器时,由于气体的惯性撞击作用,雾沫与波形板相碰撞而被附着在波形板表面上。波形板表面上雾沫的扩散、雾沫的重力沉降使雾沫形成较大的液滴并随气流向前运动至波形板转弯处,由于转向离心力及其与波形板的摩擦作用、吸附作用和液体的表面张力使得液滴越来越大,直到集聚的液滴大到其自身产生的重力超过气体的上升力与液体表面张力的合力时,液滴就从波形板表面上被分离下来。除雾器波形板的多折向结构增加了雾沫被捕集的机会,未被除去的雾沫在下一个转弯处经过相同的作用而被捕集,这样反复作用,从而大大提高了除雾效率。气体通过波形板除雾器后,基本上不含雾沫。 波形板除雾器分离装置通常由多折向波形板、支撑架、挡板以及冲洗喷嘴、冲洗管道、管道支撑、管卡等部件组成。 除雾器工作原理示意图

脱硫塔除雾器原理及应用

脱硫塔除雾器原理及应用 玻璃钢除雾器的工作原理主要是利用惯性除去雾滴,广泛应用于电力、环保、化工、石油、医药、轻工、冶金等行业中各种设备上的气液分离,其主要应用在如下几个方面: (1)饱和蒸汽、二次蒸汽气液及夹带物的分离,提高蒸汽品质。 (2)冷却塔、洗涤塔、饱和塔后的气液分离,防止带水,保证下游设备安全稳定地进行。 (3)压缩气体冷却后冷凝液和油雾的分离,防止击缸和油雾对下游设备的堵塞及损害。 (4)回收及净化装置气体中雾滴的除外,回收有价值物料及保证工艺指标的合格。 (5)氢氮压缩机油雾的分离,防止油雾对触媒的损害。 (6)燃煤烟气脱硫装置中硫的脱除及夹带物的分离。 (7)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如粉尘),保护环境。 玻璃钢除雾器的典型应用: 1、折流板除雾器 折流板除雾器的接触面积很大,它的细分离性能很好,因此折流板除雾器在洗涤塔、蒸发器、回收塔、冷却塔后的气液分离等过程中被广泛应用。当夹带微小液滴的气流以一定的速度通过特殊设计成形的波形板时,气流携带着微小液滴在波形板构成的通道内作曲线运动。水滴受到惯性力、附着力和离心力这三者的作用,使其不能和气流一起偏转,从而撞击壁面并粘附在波形板的壁面上形成一层水膜,由于重力的作用,水膜向下流动并汇聚成较大水流,水流不断流动一直到波形板倒钩处,并最后离开波形板,达到分离的效果。波形板分离器一般安装在蒸发室、冷却塔、洗涤塔、回收塔、饱和塔的顶部或出口管道上。 2、脱硫塔除雾器 在锅炉烟气脱硫系统中,脱硫除雾器是关键设备,脱硫除雾器性能的优劣关系到系统的运行状态,即湿法烟气脱硫系统能否稳定的、连续的运行。如果除雾器产生故障,脱硫系统就会停运,严重的话整个机组都会停机。除雾器主要用于除去烟气中的液滴(还有少量的粉尘),使得烟气带水量降低,这样一方面防止风机振动,另一方面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在反应区中,烟气中的硫与石灰石浆液发生中和反应,所形成的雾滴和烟气一起流至除雾器区域,

高效管束式除尘除雾器技术介绍

高效管束式除尘除雾器技术介绍 高效管束式除尘除雾器是我公司自行研发的高效除尘除雾装置,与现有运行的管束除雾器、高效屋脊除雾器和湿电除相比有优越的性能:成本低、耗水量小、安装维护简单,除尘除雾器效率高、适应范围宽等优点(可在BMCR40%-110%范围内正常工作),可广泛应用于电力、冶金、烧结、取暖、生物发电、海水淡化、烘干炉除尘除湿、工业车间粉尘回收等行业。 1、高效管束式除尘除雾器的工作原理 1.1高效管束式除尘除雾器的工作机理 高效管束式除尘除雾器是除雾加除尘设备,应用于各种湿法脱硫塔、旋流雾化塔、除尘除湿塔、工业废气等环境中的饱和烟气或气体携带的雾滴和粉尘颗粒的脱除净化。 高效管束式除尘除雾器是主要依赖于吸收塔上部低温饱和烟气或气体中含有大量细小雾滴的特点,利用大量细小雾滴跟随气流运动特性条件下增加粉灰颗粒与雾滴碰撞的机率,雾滴与粉灰颗粒凝聚后在气流直线运动的原理作用下,撞击涡扇叶片汇集器;在涡扇叶片改向离心的作用下汇聚成液体,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回流到吸收塔底部;以此原理实现对烟气或气体中的极微小粉尘或煤灰尘和雾滴的捕悉脱除,从而达到烟气或气体和雾滴加粉尘分离净化。 高效管束式除尘除雾器的工作原理可简单表述为通过粉灰颗粒饱和、雾滴的汇聚、捕悉和汇集湮灭的四种运动状态,在气体直线运动的特点下、剧烈混合、在涡扇改向旋转运动的过程中,将烟气中携带的雾滴和粉尘颗粒在惯性离心与直线运动的作用下撞击汇聚脱除。 粉尘颗粒饱和是指前部进烟气在除尘过程中;未除净携带的细小颗粒粉尘跟随气流运动到吸收塔内,与吸收塔内的喷淋浆液混合过程中充分饱和,饱和完成后跟随烟气上升进入除雾器。在这个过程中如喷淋层有烟气走廊或边缘逃逸现象;就要在喷淋层的下部配合汇集耦合器实现烟气完全饱和。 汇聚是指大量的细小液滴与尘颗粒在直线运动特点的条件下碰撞机率大幅增加,在利用气体与液体直线运动的特点在涡扇改向离心的作用下汇聚下实现凝聚、最后聚集成为液体,从而实现从气相的分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