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药物对心电图影响论文

合集下载

抗精神病药物对心电图影响及相关因素

抗精神病药物对心电图影响及相关因素

抗精神病药物对心电图影响及相关因素目的探讨抗精神病药物对心电图的影响。

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636例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的住院患者的心电图变化及影响因素。

结果在636例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的患者中有295例出现心电图异常。

服用典型和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用药时间长短对心电图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不同性别对心电图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不同年龄、剂量对心电图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服用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和服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及用药时间的长短对心电图无影响,而性别、年龄、剂量对心电图有影响。

故无论服用哪类抗精神病药物都有必要监测心电图,并针对性地使用抗精神病药物。

标签:精神分裂症;抗精神病药物;心电图Antipsychotic drugs on ECG and affecting factors WU Chang-jiang.Qujing Third People s Hospital,Yunan 655000,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antipsychotic drugs on ECG changes.Methods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636 cases of antipsychotic drugs used in hospitalized patients with electrocardiographic changes and influence factors.Results In 636 patients taking antipsychotic drugs in patients with abnormal electrocardiogram in 295 cases. Taking a typical and atypical antipsychotic medication, length of time on ECG changes of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Gender effects on ECG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Different age, dose effects on ECG has obvious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 P<0.01 ).Conclusion Taking typical antipsychotics and taking atypical antipsychotics compared and treatment time on the electrographic had no significant influence, gender, age, dose som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effects on ecg. Therefore, no matter take the class of antipsychotic drugs are necessary to monitor the ECG, and targeted use of antipsychotic drugs.【Key words】Antipsychotic;Agents in schizophrenia;Electrocardiogram抗精神病药物对心电图的影响报道众多[1],为探讨抗精神病药物对心脏的影响,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636例住院患者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后心电图的变化及影响因素,现报告如下。

临床药物对心电图的影响4例分析

临床药物对心电图的影响4例分析

例 1 女性 ,8岁 , 复胸 闷 、 : 9 反 心悸 2 0年加 重半 日。 多次查 心电图
提示心肌 缺血 , 多次 确诊冠 心病 , 期服用新 亚单 硝 、 阿斯匹林 、 长 拜 地高辛 01 5 g d治疗 , . m 2 q 4时无诱 因出现畏寒 , 饮水后全身 大汗 , 随 即恶心 、 呕吐 , 呕吐为昨晚 胃内物。门诊 E G 结性心律 、 C : 心率 4 次, 2 mn T波倒置 。人 院查体 : P106 m g 左肺底可 闻及少量抽湿 i, B 4 / mH , 0 罗音 , 心率 4 O次/ i , 齐。血地 高辛 2 5 g l肾功 : U 9 m l m n律 . m, ; 3 / m B N18 o /
染治疗 。 1 第 7天(0 061 )患者全身可见多处斑丘症 , 2 1..9 , 皮肤科会诊 用药与药疹 的出现都有着合理的时间关系 , 停用药物后 , 药疹逐渐减 轻 。有研究表明 , 机体所患疾病有时对药物过敏反应也有影 响, 例如 组织损伤 , 特别 是继发于感染 的过程 , 可促 发对药物 的过 敏 , 也 对抗
1临床 资 料

810) 3 10 例 4 男性 , : 7 2岁 ,0 4 年前 因感 冒出现心慌 、 闷 、 胸 气短症状 , 北
( 疆 昌吉 州 医院 , 疆 昌 吉 州 新 新
京阜外医院诊断风湿性心瓣 膜病二尖瓣狭 窄并关 闭不全主动脉瓣狭
窄并关 闭不全 , 1 0前出现房颤 ,去年 8 自 区医院行 二尖瓣 主动 月 治 脉瓣置换术 , 房颤射频 消融术 , 术后坚 持服用胺碘 酮 4 0 g , 高 0m / 地 d
医学信息 2 1 年 8 01 月第 2 4卷第 8 M dcl n r t n A g 2 1. o. 4 N . 期 e i f ma o. u . 0 1 V 12 . o 8 a Io i

药物对心脏电生理的影响研究

药物对心脏电生理的影响研究

药物对心脏电生理的影响研究心脏电生理是心脏功能的关键之一,而药物对心脏电生理的影响研究对于心脏疾病的治疗和药物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探讨药物对心脏电生理的作用机制以及相关研究进展。

一、药物对离子通道的影响离子通道在心脏电生理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药物通过调节或阻断心脏细胞的离子通道,来影响心脏的电活动。

常见的影响离子通道的药物有钠通道阻滞剂、钾通道阻滞剂和钙通道阻滞剂等。

1. 钠通道阻滞剂:该类药物能够抑制心脏细胞中的钠离子通道的开放,使心脏细胞的复极过程延长,从而减慢心脏的电活动。

例如,利多卡因是一种常用的钠通道阻滞剂,可用于治疗心律失常等心脏疾病。

2. 钾通道阻滞剂:这类药物能够抑制心脏细胞中的钾离子通道的开放,延长心脏细胞的去极化过程,从而增加心脏肌肉的兴奋门槛。

典型的钾通道阻滞剂有金鸡纳碱,它一般用于治疗心房颤动等心律失常情况。

3. 钙通道阻滞剂:这类药物主要抑制心脏细胞中的钙离子通道,减缓心脏细胞内钙离子的流入,从而降低心脏肌肉的收缩力和心率。

常见的钙通道阻滞剂有硝苯地平和维拉帕米等,用于治疗高血压和心绞痛等疾病。

二、药物对心脏节律的影响除了对离子通道的调节外,药物还可以影响心脏的节律,包括心律失常和心率的调节等。

1. 心律失常:药物可以通过调节离子通道的功能,改变心脏细胞的兴奋性和传导性,从而治疗或控制心律失常。

例如,利多卡因和胺碘酮是常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能够抑制异常电活动,恢复正常的心脏节律。

2. 心率调节:某些药物可以通过影响窦房结的自律性、传导速度和心房、心室肌肉的兴奋性来调节心率。

β受体阻滞剂是常用的心率调节药物,通过抑制肾上腺素作用于β受体,降低心率和收缩力。

三、药物对心脏动作电位的影响心脏动作电位是心脏细胞兴奋和复极的过程,药物可以通过影响兴奋与复极的离子通道来改变心脏动作电位,影响心脏肌肉的收缩力和心率。

一些药物如洋地黄类药物可以影响心脏细胞的动作电位,使其延长,增加心脏肌肉的收缩力;而一些抗心律失常药物则可以缩短心脏细胞的动作电位,减少异常电活动的产生。

常见药物对心电图影响研究

常见药物对心电图影响研究

常见药物对心电图影响研究作者:刘花来源:《健康必读·下旬刊》2011年第09期【中图分类号】R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1)09-0276-01【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各种药物的特征,研究其对心电图变化的影响,对临床工作有着一定的参考价值,有助于临床医生进行正确的诊断。

【关键词】药物;心电图;改变一引言心电图是心脏兴奋的发生、传播及恢复过程的客观指标,它对心脏基本功能及其病理研究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心电图能够分析与鉴别各种心律失常,监视病人心脏功能,反映心肌受损的程度、发展过程,以及心房、心室的功能结构情况。

心电图是指导心脏手术进行的重要仪器,同时在对病人的药物使用上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然而,心电图并非检查心脏功能状态必不可少的指标。

原因是心电图并不能百分百准确的反应心脏功能,有时貌似正常的心电图不一定证明心脏功能正常,相反,心肌的损伤和功能的缺陷可能在心电图上没有任何变化。

此外,临床实验表明一些常用的药物也可引起心电图的改变,这种由药物引发的心电图变化对于医生正确地诊断患者病情存在一定的影响。

本文详细研究了常见药物引起的心电图的改变,希望研究结果能够给临床医生提供一定的参考。

研究表明,正确判断心脏的功能结构必须全面综合分析心电图的多种指标以及病人的临床资料。

二各种药物对心电图的影响1 洋地黄类: 洋地黄是临床上治疗心力衰竭及某些心律失常的有效药物。

所谓洋地黄效应是指在用治疗剂量的洋地黄后所引起的心电图上Q-T间期缩短和ST-T改变。

心电图典型表现为:QRS波群主波向上的导联,最早的心电图变化是S-T段轻度下垂,长向上凹形,且T波振幅降低。

再进一步则S-T段更呈下垂状,T波双向,T波的近肢倒置,而远肢向上,S-T段与T波的前肢融合,呈凹面向上或斜形向下的直线,倒置的T波在达到其低点时突然上升,因此S-T段与T波成为一个倒置而形状不对称的波形。

其前一段较长,斜直向下,后一段较短,突然上升,两者间几乎成90°角度。

药物负荷心电图试验的临床应用

药物负荷心电图试验的临床应用

药物负荷心电图试验的临床应用药物负荷心电图试验是一种常见的心电图检查方法,它使用药物来促进心脏活动,以达到检测心脏功能的目的。

药物负荷心电图试验已被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并且已经成为临床实践中常用的一种诊断工具。

本文将介绍药物负荷心电图试验的临床应用。

药物负荷心电图试验的原理药物负荷心电图试验通过给患者注射一定的药物,来增强心脏活动,从而提高心电图检测的准确性和敏感度。

这种检测方法的原理是利用心肌中的电生理学变化来诊断心脏疾病。

药物负荷心电图试验的常用药物有多巴胺、阿托品、腺苷等。

在接受检查前,医生通常会评估患者的基础疾病和药物过敏情况,以确保安全性。

药物负荷心电图试验的临床应用1. 诊断冠心病药物负荷心电图试验可以用于诊断冠心病,通过监测心电图变化来判断心脏的运作是否异常。

在药物负荷心电图试验中,患者通常会接受多巴胺、阿托品等药物的注射,以增强心脏的收缩力和心率,然后进行心电图检测。

检测结果通常会显示心电图的ST段抬高或压低等表现,这是冠心病的常见征象之一。

药物负荷心电图试验在冠心病的诊断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比传统的心电图可以更准确地评估心脏的功能和运作状况。

2. 评估心脏健康药物负荷心电图试验还可以用于评估心脏健康状况,尤其是对于那些有隐匿性心脏疾病的患者。

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发现心脏病的早期征兆,并进行定期监测和治疗,从而防止心脏病的进展和合并症的发生。

3. 检测心脏病药物的有效性药物负荷心电图试验还可以用于检测心脏病药物的有效性。

在进行药物治疗过程中,检测心电图变化可以评估药物的治疗效果和副作用。

例如,通过检测心电图的变化可以判断药物是否对心脏功能有益,是否能够降低心脏病的发作率。

4. 预测心血管事件药物负荷心电图试验还可以用于预测心血管事件。

一些研究发现,药物负荷心电图试验可以评估冠心病和其他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并发现那些存在心血管风险的患者。

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提前发现患者的心血管风险,并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从而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利培酮、阿立哌唑及氯氮平对心电图的影响

利培酮、阿立哌唑及氯氮平对心电图的影响
2 O例 ( 1 5 . 4 %) , 窦 性心 动过 速 3 0例 ( 2 3 . 1 %) , 窦性 快 , 阻断 . 一肾上腺 素 能受 体 , 使 血压 下 降 , 心 率代
心动过缓 1 0例 ( 7 . 7 %) , 低 电压 5例 ( 3 8 . 5 %) 。② 偿性 增加 , 耗氧量增加 , 心 电 图表 现 为 窦 性 心 动 过 心肌缺血 : T波变化 2 7例 ( 2 0 . 7 %) , S T段变化 8 例 速 、 T波 改 变 等 。 由于 窦 性 心 率 异 常 及 心 肌 缺 血 的 ( 6 1 . 5 %) , S T段 一 T波变 化 1 9例 ( 1 4 . 6 %) 。③传 发生率较高 , 在应用氯氮平时要特别慎重 , 一旦出现 导阻 滞 : P—R达极 限 3例 ( 2 . 3 %) , 心 室 内传导 阻滞 药物 副作 用应 及时 处理 。利 培酮 属苯 丙 异恶 唑衍 生
p r a z o l e g r o u p a n d Cl o z a p i n e g r o u p we r e 21 % , 2 0% a n d 6 8 % r e s p e c t i v e l y . Co n c l u s i o n: Th o u g h t h e t h r e e d r u g s a l l h a v e e f f e c t o n E CG, b u t Cl o z a p i n e i s mo r e c o mmo n t h a n o t h e s, r t h e o t h e r t wo a r e s a f e r e l a t i v e l y . Al l s h o u l d t o r e g u l a r r e e x a mi n a t i o n S O a s t o t r e a t t i me l y .

长期服用喹硫平、氯氮平对心电图电位、波形的影响

长期服用喹硫平、氯氮平对心电图电位、波形的影响

长期服用喹硫平、氯氮平对心电图电位、波形的影响作者:余为陆张恒铭吴广兵黎润东刘嘉斌来源:《医学食疗与健康》2021年第08期【摘要】目的:探讨长期服用喹硫平、氯氮平对心电图电位、波形的影响。

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

观察组使用喹硫平口服;对照组使用氯氮平口服,治疗期间避免应用其他相关抗精神病药物、抗抑郁类药物和情感稳定剂等治疗。

两组与连续治疗3个月为1疗程。

比较干预1疗程后两组心电图时域相关指标,干预1疗程后两组心电图频域相关指标变化情况,统计两组常见心电图波形异常情况,比较治疗期间两组出现的心律失常情况。

结果:干预1疗程后,观察组心电图时域相关指标中平均心率慢于对照组(P【关键词】喹硫平;氯氮平;长期服用;心电图【中图分类号】R971+.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1)08-0182-02抗精神病药物在治疗精神相关疾病同时,将导致心电图改变,而引起患者猝死,可能与抗精神并药物导致的心电图QT间期改变而引发的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等有关[1]。

而当今针对精神疾病绝大多数患者需要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尤其对于用药时间长、机体衰弱及老年患者等[2],肝肾功能解毒能力降低,导致药物耐受性明显降低,以及长期的精神疾病而导致的各种躯体疾病,在长期用药治疗过程中容易出现心电图改变[3]。

故本研究主要探讨常用抗精神病药物喹硫平与氯氮平对心电图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患者80例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

观察组:男16例,女24例,年龄18~50(35.2±1.3)岁,精神分裂症病程1~5(2.1±0.3)年,规律服用抗精神病药物1~4(2.0±0.4)年;对照组:男15例,女25例,年龄18~50(35.3±1.4)岁,精神分裂症病程1~5(2.0±0.3)年,规律服用抗精神病药物1~4(2.1±0.5)年,两组性别、年龄、精神分裂症病程及规律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时间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抗心律失常药物对心电图的影响

抗心律失常药物对心电图的影响

抗心律失常药物对心电图的影响1970 年由Waughan Williams 提出,1983 年又经过Harrison 改良的分类法将抗心律失常药按其对心肌细胞电生理作用不同分为四类,而不同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对心电图的影响不同。

【一】Ⅰ类抗心律失常药:Ⅰ类药阻滞钠通道,分为Ⅰa 、Ⅰb、Ⅰc 三类,某些Ⅰ类药兼阻断其他通道,对心电图的影响复杂。

1、Ⅰa 类药:奎尼丁、普鲁卡因胺、丙吡胺、吡美诺、阿义吗林、常咯林等。

⑴作用特性:适度抑制钠内流,也抑制钾外流,降低心肌细胞的自律性,减慢心房、心室及蒲肯野纤维的传导速度;抑制快速除极,延缓复极、延长动作电位时限。

⑵对心电图的作用:①以奎尼丁为代表,奎尼丁对心电图的作用是:QRS 波增宽,QT、QTc延长,QTcD 增加,PR 间期则不变或缩短。

②若QRS 波较服药前延长35%~60%,通常提示毒性反映。

可导致房室或室内传导阻滞,心室复极明显异常,严重者(QT 间期延长)发生尖端扭转型室速(TdP)、室颤,窦性停搏。

③奎尼丁因具有拮抗迷走神经作用,加快房室结的传导,心电图可表现为窦性心率加快,房颤、房扑时心室率提高。

⑶用途:各种快速型心律失常如房扑、房颤、室上速及室速等,因其严重副作用,现已少用,仅偶用与其他药物无效的严重快速型心律失常。

2、Ⅰb 类药:利多卡因、美西律、妥卡胺、苯妥英钠、茚丙胺等。

⑴作用特性:轻度抑制钠内流,减慢除极,加快复极,缩短动作电位时间和有效不应期。

⑵对心电图的作用:①利多卡因对正常人心电图的影响不明显,对于有严重希氏-蒲肯野系统病变者,可导致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②美西律对PR间期、QRS、QT 间期无明显影响,但可选择性阻滞LQT3 型钠通道,使其QT 间期恢复正常。

③苯妥英钠用于洋地黄中毒所致的快速心律失常。

④妥卡胺静息时对窦性频率、PR、QRS 间期影响较小,QT 间期轻度缩短。

⑤剂量过大(如利多卡因)或(和)注射速度过快(如苯妥英钠)可出现心率减慢、房室传导阻滞、窦性停搏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药物对心电图影响研究
【中图分类号】r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1)09-0276-01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各种药物的特征,研究其对心电图变化的影响,对临床工作有着一定的参考价值,有助于临床医生进行正
确的诊断。

【关键词】药物;心电图;改变
一引言
心电图是心脏兴奋的发生、传播及恢复过程的客观指标,它对心脏基本功能及其病理研究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心电图能够分析与鉴别各种心律失常,监视病人心脏功能,反映心肌受损的程度、发展过程,以及心房、心室的功能结构情况。

心电图是指导心脏手术进行的重要仪器,同时在对病人的药物使用上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然而,心电图并非检查心脏功能状态必不可少的指标。

原因是心电图并不能百分百准确的反应心脏功能,有时貌似正常的心电图不一定证明心脏功能正常,相反,心肌的损伤和功能的缺陷可能在心电图上没有任何变化。

此外,临床实验表明一些常用的药物也可引起心电图的改变,这种由药物引发的心电图变化对于医生正确地诊断患者病情存在一定的影响。

本文详细研究了常见药物引起的心电图的改变,希望研究结果能够给临床医生提供一定的参考。

研究表明,正确判断心脏的功能结构必须全面综合分析心电图的多种指
标以及病人的临床资料。

二各种药物对心电图的影响
1 洋地黄类: 洋地黄是临床上治疗心力衰竭及某些心律失常的有效药物。

所谓洋地黄效应是指在用治疗剂量的洋地黄后所引起的心电图上q-t间期缩短和st-t改变。

心电图典型表现为:qrs波群主波向上的导联,最早的心电图变化是s-t段轻度下垂,长向上凹形,且t波振幅降低。

再进一步则s-t段更呈下垂状,t波双向,t 波的近肢倒置,而远肢向上,s-t段与t波的前肢融合,呈凹面向上或斜形向下的直线,倒置的t波在达到其低点时突然上升,因此s-t段与t波成为一个倒置而形状不对称的波形。

其前一段较长,斜直向下,后一段较短,突然上升,两者间几乎成90°角度。

此等s-t段与t波的改变称为“洋地黄st-t变化”。

最后,st段明显地下垂,t波与s-t段融合而完全倒置。

洋地黄引起的心电图变化通常在ⅱ、ⅲ、avf以及左心前导联更明显,而在ⅰ与右心前导联则较轻。

左心室肥厚时,左心前导联的s-t段压低与t波倒置,伴有右心前导联的s-t段抬高与t波直立,但有时洋地黄可在右心前导联引起s-t段抬高,而无t波振幅的明显降低,需加以区别。

qtc 间期缩短,而且u波振幅轻度增加,特别是心率快时。

上述洋地黄st-t段变化只表示患者用过洋地黄,它与洋地黄用量不成比例,亦不代表洋地黄的剂量过大或中毒,更不能作为衡量洋地黄用量的指标。

洋地黄中毒所致的心律失常常见的有以下四类:(1)室性或房性早搏常呈二联律或室性多源性早搏。

(2)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包括双向性室性心动过速),心室扑动,心室纤
颤。

(3)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可合并房室传导阻滞,非发作性房室结区性心动过速,心房纤颤或扑动等。

(4)房室传导阻滞,干扰
性房室脱节。

2 奎尼丁与普鲁卡因酰胺:心电图变化为t波切迹、平坦或倒置,可伴有t波增宽与u波增高。

st段呈斜坡式压低。

q-t间期延长。

p波的时间轻度增加并可出现切迹。

p-r间期轻度延长。

奎尼丁与洋地黄合用,可引起s-t段压低、t波降低与u波增高,往往难以与低血钾的心电图区别。

奎尼丁的中毒作用可或不与剂量有关。

窦性心动过缓与qrs增宽与剂量有关,但室性心律失常并不是严格地与剂量相关。

奎尼丁毒性作用引起的心电图变化有:较大剂量时可产生窦性心动过缓;q-t间期明显延长;心室内传导阻滞使qrs波群时间增宽;心房肌传导减慢,心房内传导阻滞及心房停顿;第一、第二度或第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室性心律失常,如过早搏动、心动
过速、心室颤动等。

普鲁卡因酰胺与前者引起的心电图变化基本相似,故不再累赘。

3 利多卡因: 利多卡因可以强力结合失活状态的钠通道以及开放通道,呈现电压及频率依赖性阻滞。

利多卡因对正常人心电图的影响不明显,但当膜电位升高如缺氧时或快频率心律失常时,失活通道成分增加,导致阻滞明显。

在治疗剂量时,利多卡因一般不会引起s-t段、qrs波及t波的改变,较大剂量时,其心电图改变与奎尼丁、普鲁卡因酰胺基本相同。

4 普萘洛尔: 普萘洛尔又称心得安,是一种β受体阻滞剂,可导致不同程度的房室阻滞。

在治疗剂量时,普萘洛尔一般不会引起p-r间期、qrs波、s-t段及t波的改变,但也有报告指出,静脉应用普萘洛尔可导致房室及窦房阻滞,缩短qtc间期,有可能引起t 波高起并增加其振幅。

普萘洛尔也可改善心绞痛病者运动后s- t 段
下降的情况。

5 硝酸甘油: 硝酸甘油类药物可引起p波电压增高,s-t段下降,t波低平,而且还会引起心动过速。

该药可改善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病者运动后s-t下降的情况。

与心得安合用有协同作用,并互相抵消其不良反应。

但应注意心得安可引起血压下降,因而冠状动
脉流量减少,有一定危险性。

6 酒石酸锑钾: 酒石酸锑钾对心脏的毒性很大,在使用过程中,绝大多数病人者会出现心电图变化,t波平坦或倒置,q-t间期延长。

心脏传导阻滞常见,表现为心动过速或过缓、房性或室性
早搏、房室传导阻滞,严重时发生阿斯综合征,导致死亡。

7 夹竹桃浸出液和毒毛旋花子甙k: 夹竹桃浸出液和毒毛旋
花子甙k引起的心电图改变基本与洋地黄相同,夹竹桃中毒可导致
心脏衰竭而死,常以心室颤动引起者居多。

8 吐根硷: 吐根硷是一种异喹啉型生物碱,毒性较大,导致心电图的变化:t波扁平或者倒置,p- r间期、q-t间期延长,以上变化与吐根硷使用剂量不成正比,甚至一些人用吐根硷一个疗程后心电图丝毫未发生改变,这与患者对吐根硷的敏感性有关。

中毒
时的表现是房性或室性早搏以及房性心动过速等。

9 利培酮、氯丙嗪与氯氮平: 利培酮、氯丙嗪与氯氮平都是常见的抗精神病药,它们的使用会导致心电图的改变,主要表现为:窦性心动过速,st-t改变。

较严重的改变会引起不完全性右束支阻,延长q-t间期。

由于抗精神病药物对受体影响的多样性,所以引起
心电图的改变,特别是对受体阻滞作用,对心电图影响更大。

10 氯奎:氯奎可引起t波扁平或倒置,q-t间期延长以及s-t段下降。

在国内文献的中,曾有报告指出,心脏病病者在洋地黄化后顿服氯奎1g引起急性心源性脑缺血综合症。

此外,也有报告指出,无器质性心脏病者服用氯奎后引起心室纤颤与急性心源性脑缺血
综合症发作。

11 头孢类药物:造成心电图st-t改变原因,一是由于硫甲基四氮唑基团引起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 造成心率加快、心肌耗氧量增加, 使心肌舒张期缩短、冠状动脉灌注压降低,导致灌流量减少所致;二是乙醇使体循环血管收缩,周围血管阻力增加,心肌工作量和氧需要量增加,导致心动过速和相对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

三结论
在对上述多种药物的研究分析之后,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临床用药过程中药物会改变心电图,因此临床医生及心电图工作人员要特别注意,避免误诊,有效识别药物疗效以及副作用等。

参考文献
[1]朱宗安. 药物影响心电图改变的研究[j]. 科技信息,
2009,(10):705
[2]樊秉义. 新型与传统抗精神病药物对心电图的影响[j].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09,(08):944
[3]浦介麟. 抗心律失常药物对心电图的影响[j]. 医师进
修杂志, 2004,(01):16
[4]茹艳. 应用头孢类药物后饮酒致心电图改变分析[j]. 包
头医学院学报, 2010,(06):79
作者单位:313100 浙江长兴人民医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