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安全分析

合集下载

电力系统中的安全风险点分析与预防

电力系统中的安全风险点分析与预防

电力系统中的安全风险点分析与预防一、引言电力系统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其特殊的性质,也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风险。

本文将对电力系统中的安全风险点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预防措施,以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二、电力系统中的安全风险点分析1. 电网稳定性电网稳定性是电力系统运行中的一个关键指标,其主要影响因素包括负荷变化、电压波动等。

在电网负荷瞬间剧增或突然减少的情况下,电网可能出现不稳定的现象,甚至引发停电事故。

2. 输电线路的安全输电线路是电力系统中输送电能的关键环节,然而,其存在着安全风险。

例如,输电线路可能受到架线材料老化、恶劣天气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导致短路、火灾等意外事故的发生。

3. 发电厂的安全发电厂在电力系统中起到电能转化的作用,而其安全风险主要表现为火灾、机械故障等。

发电厂要保持安全运行,需要定期进行设备检修、消防演练等工作。

4. 变电站的安全变电站作为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环节,负责将高压电能转换为适用于用户的低压电能,其安全风险主要包括电器设备故障、设备老化等。

变电站需要定期检修、维护,以确保其安全可靠地运行。

5. 用户用电安全用户用电安全是电力系统中不可忽视的部分,用户在使用电力时可能存在过载、漏电等问题,这些都有可能引发火灾、电击等安全事故。

三、电力系统安全风险的预防措施1. 强化电力系统监测与预警利用先进的监测技术和智能设备,对电网稳定性、输电线路的状态等进行实时监测,并设置预警系统,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措施,以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2. 提高设备运行可靠性加强对发电设备、输电线路、变电站等设备的日常检修和保养工作,及时发现并解决存在的问题。

同时,建立起健全的备品备件管理机制,确保设备更换及时,避免故障发生。

3. 加强安全培训与意识电力系统中的人员应接受专业的安全培训,提高对安全风险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同时,重视安全意识的培养,通过宣传教育等形式,让所有参与电力系统运行的人员明确安全意识的重要性。

电力系统安全性分析与改进

电力系统安全性分析与改进

电力系统安全性分析与改进电力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不用多说,能源消耗量的增大和电力系统的复杂度不断提高,都给电力系统的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对电力系统进行安全性分析和改进显得尤为重要。

一、安全性分析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分析,要从整个电力系统的结构、电力负载特征、电力运营过程等方面综合分析。

其中结构方面,需要对整个电力系统的拓扑结构进行深入分析,了解电力系统的主要电源、负载、供电路径等,进而找出系统容易出现短路等问题的位置,从而实现对短路隐患的解决。

电力负载特征方面,需要根据电力负载的类型、变化情况等,了解系统最极端的负载情况,以便引导系统设计采取相应的对策来保障系统安全。

电力运营过程方面,需要对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控,并及时进行分析处理,发现异常情况,从而在第一时间内予以化解。

二、安全性改进电力系统的安全性改进,需要从整个系统的设计、运营、维护等方面进行改进。

设计方面,需要更加注重电力系统的安全性,从原型设计、管线规划、设备与管线的配置等方面,综合考虑电力系统的所有供能、供水和供气问题,从而避免电力短路等问题的产生。

运营方面,则需要制定更加完善的管理规定,对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进行全面监测,并及时发现和及时解决可能涉及电力安全的问题。

维护方面,需要建立更加完善的设备管理及维修体系,加强对关键设备的检修与保养,保证关键设备的完好运行,从而最大化减少发生电力事故的概率。

三、如何应对电力系统的安全性问题电力事故频繁发生,不仅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不便,更给企业的生产和重要设备的保障带来了压力。

而对电力系统的安全性问题,如何应对呢?首先,建议政府加大对电力系统的建设和改进投入。

其次,建议企业加强对电力安全方面的研究,制定相应的安全政策和应急预案,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同时,公众也应加强对电力安全方面的了解和关注,及时发现潜在的电力安全隐患,与政府部门和企业共同努力,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四、结束语电力系统安全性问题关系到国民经济和社会稳定发展,需要得到政府、企业和公众的共同重视。

电力系统中安全性与可靠性的综合分析

电力系统中安全性与可靠性的综合分析

电力系统中安全性与可靠性的综合分析电力系统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之一。

在发电、传输、变化、配电和使用等方面,电力系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然而,由于电力系统规模大、复杂性高、系统内多方利益相关等特点,引发的各种安全和可靠性问题也日益突出。

因此,如何在保证电力系统安全性和可靠性的前提下,提高电力系统的经济效益和环境友好度,成为了当今电力系统管理和运营的关键问题。

一、电力系统安全性分析电力系统安全性是指电力系统在各种情况下,由于自身缺陷、外部扰动或其他因素引起的故障、灾害和事故等的概率和影响程度。

安全性分析主要针对以下几个方面。

1、电力设备安全性首先,电力设备自身安全性是最基础的问题。

电力设备如果存在设计、制造、安装或使用方面的缺陷,就会加大系统失效、故障或事故的风险。

因此,针对不同的电力设备,需要进行不同的安全性分析。

例如,对于高压开关柜,需要针对断开电路、中断电弧等发生的机制和影响进行分析,从而评估开关柜的安全性。

2、电力系统智能化安全性近年来,电力系统智能化和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但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安全性风险。

例如,电网通信系统遭到黑客攻击,可能导致电力系统失效或作恶。

因此,针对电力系统智能化设备的安全性,需要进行针对性的安全性分析。

例如,对于电网监控系统,需要从软件安全、硬件安全、通信安全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评估。

3、电力系统网络安全性近年来,电力系统网络安全事件屡屡发生,给电力系统安全带来了新的挑战。

例如,2015年乌克兰电网遭受黑客攻击,导致电力系统部分失效。

因此,针对电力系统网络安全性,需要对电力系统网络架构、电力系统网络运营管理、电力系统网络安全监测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找出各种潜在的威胁和风险。

二、电力系统可靠性分析电力系统可靠性是指电力系统在各种条件下,保障电力供应不中断或最小化中断的概率和程度。

在电力系统中,常常会出现断电、电压波动、电流失稳等问题,一旦发生,就会给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和损失。

电力系统静态安全分析方法研究

电力系统静态安全分析方法研究

电力系统静态安全分析方法研究电力系统是现代社会的基础设施之一,它不仅提供了电力服务,同时也对工业生产、商业发展、社会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是非常重要的任务。

在电力系统运行中,静态安全分析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本文将介绍电力系统静态安全分析的方法,分析其优缺点,并探讨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静态安全分析方法静态安全分析是指在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状态下,研究其稳定性、断电容忍能力、电压控制能力等,从而保证电源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静态安全分析的主要方法包括潮流分析、潮流限制分析、电压稳定裕度分析、可靠性评估等。

1、潮流分析潮流分析是电力系统静态安全分析的基础工具,它是用来计算电力系统各节点的电压、电流、功率等技术参数的一种数学方法。

潮流分析可以用来确定输电线的负载率、测量变压器的功率损耗、计划电力系统的运行条件等。

它不仅可以满足工程实际操作需要,还可以提供对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的静态分析。

2、潮流限制分析潮流限制分析,指通过模拟各种故障和异常情况,评估电力系统在这些情况下的运行能力。

通过潮流限制分析,可以确定电力系统的最大电流、最大功率、最大负荷量等。

它可以帮助工程师找出电力系统中的故障点,并在紧急情况下制定合适的应对措施。

3、电压稳定裕度分析电压稳定裕度分析是指评估电力系统在负荷变化和扰动情况下的电压稳定性。

其分析结果可以用来指导电力系统的电压控制策略,以确保电力系统在正常工作条件下保持稳定和动态响应。

电压稳定裕度分析使电力系统管理人员能够更好地预测故障,并采取必要的措施,来避免电力系统的运行中断和不稳定因素的发生。

4、可靠性评估可靠性评估一般用来评价电力系统的负荷容量、发电机的使用年限、元件的可靠性、维护成本、电源的备用容量等问题。

可靠性评估可以从实践中获得足够的数据来确定电力系统的设计和运行要求,制定适当的运行和维护计划。

它在电力系统的长期规划和设计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对系统性能进行独立评估,从而优化可靠性、稳定性、安全性和经济性。

电力系统安全分析报告电力系统的安全隐患和防范措施

电力系统安全分析报告电力系统的安全隐患和防范措施

电力系统安全分析报告电力系统的安全隐患和防范措施电力系统安全分析报告1. 引言电力系统是现代社会中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之一,对于保障人民生活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随着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和使用,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

本文将对电力系统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以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2. 安全隐患分析2.1 供电设备的老化和故障率上升长时间的使用和运行不良会导致电力系统的供电设备老化,使得故障率上升。

这是电力系统中最常见的安全隐患之一。

2.2 天气因素对电力系统的影响恶劣的天气条件,如台风、暴雨、冰雪等,会对电力系统的设备和线路造成直接影响,导致系统故障和停电。

2.3 电力系统的过载和短路问题电力系统承载着巨大的负荷,过载和短路等问题可能导致设备损坏、火灾甚至引发安全事故。

2.4 人为因素引起的故障人为因素引起的故障是电力系统的常见隐患,如操作不当、维修不及时等,都可能导致系统的异常运行和风险增加。

3. 防范措施3.1 定期设备检测和维护通过定期检测和维护供电设备,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降低设备老化和故障率,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3.2 加强天气监测和预警系统建设建立完善的天气监测和预警系统,提前预测恶劣天气,及时采取措施防范,尽量减少天气因素对电力系统的影响。

3.3 完善过载和短路保护装置在电力系统中设置合适的过载和短路保护装置,当系统超载或发生短路时,能够及时切断电路,保护设备和线路的安全运行。

3.4 强化人员培训和安全意识教育加强对电力系统操作人员的培训和安全意识教育,提高其专业水平和责任意识,减少人为因素引起的故障和事故。

4. 结论电力系统的安全是我们保障生活和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但也面临着各种安全隐患。

通过对安全隐患的分析和相应的防范措施的提出,我们可以进一步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希望相关部门能够重视电力系统的安全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预防和解决,以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为人民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可靠的电力保障。

电厂检修项目中的电力系统安全与稳定性分析

电厂检修项目中的电力系统安全与稳定性分析

电厂检修项目中的电力系统安全与稳定性分析电力系统是电厂运行和供电的核心基础设施,其安全与稳定性对于电厂的正常运行和电力供应至关重要。

在电厂检修项目中,对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进行充分的分析和评估,可以有效地预防事故的发生,保障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本文将重点探讨电厂检修项目中电力系统的安全与稳定性分析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电力系统安全性分析1. 检视电力系统的潜在危险点在电厂检修项目中,首先需要检视电力系统的潜在危险点,包括设备老化、维护不及时、接地不良、过载等问题。

通过对电力系统各个环节的细致检查,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风险,并采取措施进行改善。

2. 评估电力系统的安全性能评估电力系统的安全性能需要考虑各项技术指标,包括电气接地、额定电压、电流、短路电流等。

通过对这些指标的测试和分析,可以评估电力系统的安全性能,了解电力系统目前的状况,并根据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

3. 分析电力系统中的故障概率电力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存在一定的故障概率,包括线路故障、设备故障等。

对电力系统中可能出现的故障进行分析,可以找出故障的原因和可能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性。

二、电力系统稳定性分析1. 考虑电力系统的负荷变化电力系统的负荷变化对其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

在电厂检修项目中,需要考虑到负荷变化对电力系统的影响,并合理调整发电机组的运行方式和参数,保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2. 分析电力系统中可能存在的振荡问题电力系统中可能存在的振荡问题是导致系统不稳定的重要原因之一。

对电力系统的振荡问题进行分析,包括采用数学模型进行仿真和模拟等方法,可以找出振荡问题的来源,并采取相应的控制策略进行解决。

3. 考虑电力系统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电力系统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也是影响电力系统稳定性的重要因素。

在电厂检修项目中,需要充分考虑电力系统与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确保电力系统在各种环境条件下的稳定性。

电力系统的线路安全原因及措施分析

电力系统的线路安全原因及措施分析

电力系统的线路安全原因及措施分析电力系统的线路安全是指电力系统中输电线路的安全性能。

线路安全问题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用电安全和电网运行的稳定性。

本文将从线路安全的原因和相应的措施来进行分析。

一、线路安全的原因:1. 设备老化:电力系统中的输电线路设备的使用寿命有限,长期运行后会出现老化和损坏,如绝缘子破裂、导线压降过大等问题,进而影响线路的安全性能。

2. 自然灾害:自然灾害如台风、地震、雷击等也是导致线路安全问题的重要原因。

自然灾害会导致线路设备损坏、线路垮塔、导线断裂等情况发生,同时还会引发火灾、短路等事故。

3. 人为操作失误:人员操作不当也是引发线路安全问题的一个主要原因。

如在维修线路时没有按照规定操作程序进行操作,或者操作时没有采取安全措施,都会增加线路事故的发生概率。

4. 电力负荷过大:电力系统中的线路设计是基于一定的负荷条件下进行的,但是当电力负荷过大时,线路的电流会超出设计值,导致线路过载,可能引发电线、绝缘子和连接器的过热、熔断等问题。

5. 缺乏维护保养:线路的维护保养工作不到位也是导致线路安全问题的原因之一。

如线路的定期巡检、维修和清洗等工作没有按时完成,会导致线路隐患的积累,增加线路事故的风险。

1. 设备升级改造:针对电力系统中老化设备的问题,应及时进行设备的升级改造工作,更换老化设备,提高线路的安全性能和可靠性。

应加强对设备的巡检和维护工作,及时发现并处理设备故障。

2. 防灾减灾措施:加强对电力系统的防灾减灾措施是预防灾害导致线路事故的重要手段。

如加固线路杆塔,提升抗风能力;采用防雷设施,减少雷击事故的发生;加强对线路的监测和预警能力,及时采取措施减少自然灾害对线路的影响。

3. 加强培训和管理:对电力系统相关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规范操作手册,加强线路安全管理,确保人员操作符合规定,减少由人为操作不当引起的事故。

4. 负荷管理:加强对电力负荷的管理,合理安排负荷运行,避免负荷过大导致线路过载。

电气工程中的电力系统安全分析

电气工程中的电力系统安全分析

电气工程中的电力系统安全分析在当今社会,电力已经成为我们生活和生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能源。

从家庭中的照明、电器设备到工厂里的大型机器运转,无一离得开电力的支持。

而电力系统作为电力能源的输送和分配网络,其安全稳定运行至关重要。

一旦电力系统出现故障或安全问题,不仅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不便,还可能对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影响,甚至危及生命安全。

电力系统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体系,它包括发电、输电、变电、配电和用电等多个环节。

在这个系统中,涉及到众多的设备、技术和人员,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引发安全事故。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发电环节。

发电是电力系统的源头,常见的发电方式有火力发电、水力发电、核能发电以及新能源发电如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等。

在发电过程中,设备的老化、故障以及操作不当都可能导致机组停机,影响电力供应的稳定性。

例如,火力发电厂中的锅炉、汽轮机等设备,如果长期运行且维护不当,可能会出现磨损、泄漏等问题,从而影响发电效率和安全性。

水力发电厂的水轮机、大坝等设施,如果遭遇自然灾害或者设计施工存在缺陷,也可能引发严重的安全事故。

接下来是输电环节。

输电线路承担着将发电厂产生的电能输送到各地的重要任务。

然而,输电线路往往跨越广阔的地域,面临着各种自然环境和人为因素的威胁。

恶劣的天气条件,如雷电、狂风、暴雨等,可能导致输电线路短路、跳闸甚至杆塔倒塌。

此外,人为的破坏,如偷盗电力设施、施工误碰线路等,也会给输电安全带来隐患。

为了保障输电安全,电力部门需要加强线路的巡查和维护,采用先进的监测技术及时发现并处理故障。

变电环节在电力系统中起着电压变换和电能分配的作用。

变电站内的变压器、断路器、开关柜等设备需要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

设备的绝缘老化、过热、短路等故障都可能影响变电站的正常运行。

而且,变电站的电磁环境较为复杂,如果防护措施不到位,可能对工作人员的健康造成影响。

配电环节则直接关系到用户能否得到可靠的电力供应。

配电线路的布局合理性、设备的可靠性以及运维管理水平都会影响到供电质量和安全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力系统安全分析
1
第三节 电力系统运行状态的数学模型
用一组以节点电压、电流、注入功率等为状态变量的非线
性方程,描述电力系统稳态运行状态。
1.输电线路方程( 型等值电路)
P j Q ij ij % & & ˆ Sij P ij jQij U i I ij I ij ˆ U i & U & jY (G jB)(U &U &) KCL:I ij i c i j
13
2018/10/17
2.2 支路开断模拟
在网络的基本情况(既未发生预想事故 的情况)潮流解求得之后,对于支路开断模 拟,通常采用的方法有: 1、直流法; 2、分布系数法; 3、与Newton潮流算法结合的直接法; 4、与快速解耦潮流算法结合的直接法; 5、补偿法。
2018/10/17
14
2.2.1 直流法
第三节 电力系统运行状态的
3.变压器方程(双卷变)
型等值电路
& U & & U (1 k ) U i j i I& j B j B i T T k2 k & & U & ( k 1) U U j j i I& j B j B j T T k k
功率方程
1 Pij BT U iU j sin ij k Q 1 B U 2 1 B U U cos ij T i T i j ij k2 k
n
(G
j 1
n
ij
jBij )U j j
U i U j (Gij jBij )(cos ij jsin ij )
j 1
虚、实部分离
Pi U i U j (Gij cos ij Bij sin ij ) j 1 n Q U U (G sin B cos ) i i j ij ij ij ij j 1
27
2018/10/17
5.5 恢复控制

通过对电力系统紧急状态采取紧急控制 后,事故已被抑制,振荡已被平息,系 统可能已解列为若干个子系统,有些发 电机、负荷、线路已被断开,这时系统 处于恢复状态,为了使系统恢复到正常 状态而采取的一系列有秩序的控制和操 作称为恢复控制。它包括再启动、负荷 的投入、区域内电厂的并列、区域间的 并联、联络线的投入等等。


目前的安全分析, 大部分采用确定性方法,用潮流和稳定程序 对最严重的事故情况进行大量运算。
2018/10/17
8
1.1 首要目的与运行状态


安全分析的目的:提高系统安全性。 必须从系统规划、系统调度操作、系 统维修等方面统一考虑,最终体现在 系统运行状态上。 电力系统运行状态用四种状态来描述: 安全正常状态 不安全正常状态 紧急状态 恢复状态
2018/10/17
9
2018/10/17
10



安全正常状态:已处于正常状态的电力系统,在 承受一个合理的预想事故集的扰动之后,如果仍 不违反等式约束和不等式约束时系统的状态。 不安全正常状态:处于正常状态的电力系统,在 承受规定预想事故集的扰动过程中,只要有一个 预想事故是系统不满足运行约束条件时系统的状 态。 紧急状态:当系统运行在不满足不等式约束条件 下时的状态。 待恢复状态:当整个系统处于瓦解或崩溃时的状 态。
2018/10/17
11
二: 静态安全分析
电力系统静态安全分析是提高电力 系统安全性的重要措施之一,它的主要 内容包括: 预想事故评定 自动事故选择
2018/10/17
12
2.1 预想事故评定


预想事故评定(又称预想事故分析),是根据系统 中全部可能扰动集合中的某一子集------预想事 故集,来评定系统的安全性。 在静态安全评定中,预想事故集至少应包括下 列扰动: 线路(支路)开断(line outage); 发电机开断(generator outage)。
23
2018/10/17
24
5.2 校正控制

为使电力系统的频率异常、电压异常和线路、变压器过负荷返回正常值 而设置的装置和采取的控制策略、措施。造成频率异常是因为系统有功 功率不平衡。使频率恢复正常的主要手段是调整发电机出力和调整负荷, 包括合理配置汽轮发电机的热备用、水轮发电机组的调相运行和发电运 行的切换、水轮发电机和燃气轮机发电机组的自动起动、抽水蓄能机组 的抽水和发电运行的切换,以及在系统中合理配置按频率减裁、切除负 荷等装置。造成电压异常的主要原因是系统无功功率不平衡或无功功率 分布不合理。使电压恢复正常的主要手段是调整系统的无功功率及其分 布,包括发电机和调相机的励磁控制、静止无功补偿器的控制、并联电 容的投切、带负荷可调变压器分头的调整以及按电压切除负荷的措施等。 为了消除变压器和线路的过负荷,应该根据造成过负荷的原因采取相应 的措施,如投入备用设备,改变运行方式和潮流分布,直到切除负荷。
2018/10/17
26
5.4 紧急控制

当系统已经失去稳定,出现振荡,为了尽量缩小影响范 围、减少损失而设置的装置和采取的控制策略、措施。 包括发电机的再同期控制和解列控制。发电机的再同 期控制是当发电机失去同步后,暂时不切除发电机, 通过减小原动机的输入功率、适当的励磁控制,使系 统经过短时间的异步运行重新恢复同步。解列控制是 当系统失去同步后无法恢复同步时,将失去同步的发 电机群之间的电联系切断,从而使系统分成两个或两 个以上的系统而各自独立运行,消除振荡。它是最终 解决系统振荡、防止事故扩大的重要措施。
g
式中,S ij — —线路ij的实际有功功率; G g — —发电机g的有功发电量; Dij g — —由发电机g引起的线路ij的GGDF。
2018/10/17
20
五:电力系统安全控制

预防控制、校正控制、稳定控制、紧急 控制、恢复控制以及继电保护 预防控制
2018/10/17
21
2018/10/17
17
2018/10/17
18
三: 发电机开断模拟安全分析
在网络的基本潮流解求得之后,对于发电机开断模拟, 通常采用的方法有下列几种: 支流法 发电量转移分布系数法 广义发电量分布系数法 计及系统频率变化的发电机开断模拟
2018/10/17
19
3.3 广义发电量分布系数法


增量形式的发电量转移分布系数(GSDF),在实际使用时将受 到一定的限制。即当一台发电机开断时,要由松弛节点提供相应 的增量予以平衡,如果系统中总的发电量发生变化,就要进行新 的潮流计算以建立起新的初始状态。 广义发电量分布系数(Generalized Generation Distribution Factor, GGDF),可以克服GSDF的局限性。它能在不同的系统发电水平下, 求出因发电机开断而对个线路潮流所致的影响。 GGDF由下式定义: S ij Dij g G g
2018/10/17
25
5.3 稳定控制

为防止系统中发电机失步,防止系统失去稳定或提高系统运行稳 定性,也就是使系统从紧急状态恢复进入正常状态而设置的装置 和采取的控制策略、措施。包括发电机的快速励磁控制和附加励 磁调节(电力系统稳定器)、汽轮发电机的汽门快关和控制、电 阻制动控制、联锁切除发电机和切除负荷、串联电容的强制补偿 控制、并联无功补偿设备的控制以及直流输电的功率控制等。

直流法是以直流潮流法为基础的模拟单 一支路开断或多重支路开断的直流预想 事故分析法,是最为简单、快速但可能 也是最不精确的一种方法。它只能解出 支路的有功功率潮流和节点电压相位角, 而不能解出支路无功功率潮流和节点电 压模值。
15
2018/10/17
2018/10/17
16
2018/10/17
联立并将下二式代入
功率方程:
& U U (cos jsin ) U i i i i i i & U U (cos jsin ) U j j j j j j
2.复杂电网方程
节点导纳矩阵 Y11 Y12 Y Y22 21 Y M M Yn1 Yn 2
2 n 2
n
再增加电流方程。由节点电压方程得
I U j (Gij cos j Bij sin j ) U j (Gij sin j Bij cos j ) j 1 j 1
2 i n
第五章 电力系统运行的状态估计
数学模型
2018/10/17
28
五:动态安全分析


三、动态安全分析 (一)模式识别法 (二)李雅普诺夫方法
2018/10/17
29
模式识别法

模式识别法是建立在对电力系统各种运 行方式的假想事故离线模拟计算的基础 上的,需要事先对各种不同运行方式和 故障种类进行稳定计算,然后选取少数 几个表征电力系统运行的状态变量(一般 是节点电压和相角),通过自学过程构成 稳定判别式,在做稳定分析时,将在线 实测的运行参数代入稳定判别式,根据 判别式的结果来判断系统是否稳定。
2018/10/17
7
一:概述

随着系统总容量的增加,网络的不断扩大,系统出现故障的可能 性也日趋增加。最终导致用户供电中断。
为保证供电持续性,要求系统安全可靠。


可靠性:在互连系统规划设计方面,当出现故障,系统保 证对负荷持续供电的能力。是一个长时间的概念。
安全性:在互连系统的运行方面,当出现故障,保证对负 荷持续供电的能力。是时变的或瞬时性问题。
j 1 j 1
n
n
I = YU
对于n个节点的网络,有(n-1)个独立节点,即有(n-1)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