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数学高一必修二 作业 平面的基本性质

合集下载

高中数学(苏教版必修2)同步文档第1章 1.2.1 平面的基本性质 Word版含解析

高中数学(苏教版必修2)同步文档第1章 1.2.1 平面的基本性质 Word版含解析

点、线、面之间的位置关系平面的基本性质.借助实例,直观了解平面的概念、画法,会用图形与字母表示平面.(重点).会用符号语言规范地表述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易错点).能用图形、文字、符号三种语言描述三个公理,理解三个公理的地位与作用.(重点、难点)[基础·初探]教材整理平面的概念及表示阅读教材~公理以上部分内容,完成下列问题..概念厚薄平面是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来的几何概念.它没有,是的.无限延展图--.表示()图形表示置平面通常用平行四边形来表示,当平面水平放置的时候,一般用水平放正方形的的直观图作为平面的直观图(如图--).()字母表示α,希腊字母平面通常用β,,表示,也可以用平行四边形的两个相对顶…γ表示,如平面点的字母α、平面等..点、线、面位置关系的符号表示如果直线⊂平面α,直线⊂平面α,∈,∈,且∈,∈,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①⊂α;②⊄α;③∩α=;④∩α=.【解析】∵∈,∈,⊂α,⊂α,∴∈α,∈α.而,确定直线,根据公理可知⊂α.故填①.【答案】①教材整理平面的基本性质阅读教材~,完成下列问题..平面的基本性质()公理:如果一条直线上的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上所有的点两点都在这个平面内.用符号表示为:⇒⊂α. ()公理:如果两个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还有其他公共点,这些公的集合是经过这个公共点的一条共点直线.用符号表示为:⇒α∩β=且∈.()公理:经过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公理也可简单地说成,不共线的三点确定一个平面..平面的基本性质的推论()推论:经过一条直线和这条直线外的一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两条相交直线()推论:经过,有且只有一个平面.()推论:经过两条平行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高一数学必修2 平面的基本性质-苏教版 ppt

高一数学必修2 平面的基本性质-苏教版 ppt

公理3 经过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点,
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B
C A α
B C
A α
推论2 经过两条相交直线 ,有且只有
一个平面.
B C
A α
公理3 经过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点,
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B
C A α
B C
αA
推论3 经过两条平行直线,有且只有一
个平面.
B C
αA
知识运用:
例1:已知: A l, B l,C l, D l (见下图)
P
公理3 经过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点,
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B
C A α
B C
αA
推论1 经过一条直线和这条直线外的
一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B C
αA
已知:直线 l,点B l
求证:过直线 l 和点B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分析:先在直线 l上任
取两点A,C,由公理3
B
可知不共线的A,B,C
C
三点就能惟一确定一个 α A
求证: 直线 AD, BD,CD 共面.
D
A
BC

l
知识运用:
例2:如图,在长方体 ABCD A1B1C1D1
中, P为棱 BB1 的中点,画出由 A1 ,C1 , P 三点
所确定的平面 与长方体表面的交线.
D1 A1
D A
C1 B1 P
C B
课堂小结:
公 理
Al B
A AB
平面的基本性质
平面的基本性质:
公理1 如果一条直线上的两点在一个平
面内,那么这条直线上所有的点都在这 个平面内.
B α

苏教版 高中数学必修第二册 平面的基本性质 课件1

苏教版 高中数学必修第二册  平面的基本性质 课件1
13.2.1 平面的基本性质
对平面的认识(平面的特点)
平面的画法与表示 (1)平面的画法 画法
图示
我们常用矩形的直观图,即平行四边形表示平面
当平面水平放置时,常把平 当平面竖直放置时,常把平 行四边形的一边画成横向 行四边形的一边画成竖向
(2)平面的表示方法 ①用希腊字母表示,如平面α,平面β,平面γ. ②用代表平面的平行四边形的四个顶点的大写英文字母表示,如平面ABCD. ③用代表平面的平行四边形的相对的两个顶点的大写英文字母表示,如平面AC, 平面BD.
的直线 l2 会相交于一点 P, 问 P 点是否一定在直线 l 上?为什么?
l1∩l2 = P,
⇒ P∈l1, P∈l2,
l1 , ⇒ P∈,
l2 b, ⇒ P∈b, ∴ P ∩b,
l l1
P
l2
则点 P 应在 和 b 的交线上,
∴ 点 P 一定在直线 l 上. (如图)
练2.如图,用符号表示下列图形中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a
(2)平面 α 与平面 β 相交于直线 m,直线 a 在平
αa
面α内且平行于直线 m.
m
β
基本事实 基本事实1
内容 过__不__在__一__条__直__线__上___的三个 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基本事实2
如果一条直线上的_两__个__点___ 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 线在这个平面内
基本事实3
如果两个不重合的平面有一 个公共点,那么它们有且只 有一条__过__该__点__的__公__共__直__线__
图形
符号 A,B,C三点不共线⇒存在 唯一的α使A,B,C∈α
A∈l,B∈l,且A∈α, B∈α⇒l⊂α

苏教版数学高一必修21.2平面的基本性质

苏教版数学高一必修21.2平面的基本性质

1.2 平面的基本性质一、我们要参观的景点理解空间点、线、面的位置关系;会用数学语言规范地表述空间点、线、面的位置关系;了解可以用来作为推理依据的三条公理及三条推论,深刻理解其作用.二、我们的旅程景点一:平面的概念(1)概念:平面是不加定义的原始概念;(数学哲学)(2)平面的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考】一个平面可以把空间(宇宙)分成几个部分?两个平面呢?三个平面呢?(3)平面的画法和表示方法(三种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到了哪里?】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1)平行四边形是一个平面;()(2)平面的形状是平行四边形;()10cm;()(4)空间图形中,先画的线是实线,后(3)平面ABCD的面积为2画的是虚线.( )景点二:点、线、面的位置关系直线AB 在平面AC 内集合 和集合 关系直线A A 1不在平面AC 内平面α与平面β相交于直线a【你到了哪里?】1.若点Q 在直线b 上,b 在平面β内,则β、、b Q 之间的关系可记作:_____________2.依据题意,画出图形(1)直线l 过平面α内一点A ,且过外两点B 、C ;(2)平面α与平面β的交线为l ,直线m 在α内,直线n 在β内,且m 、n 与l 分别交于点P 、Q ;景点三:平面的三条基本性质(分别用三种数学语言表述)公理1公理2公理3图形语言文字 语言如果 ____________ ,那么这条直线在此平面内.如果两个不重合的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 ________ ,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符号语言公理作用【例1】在ABC ∆中,若α⊂AB ,α⊂BC ,试问AC 是否在平面α内;【变式】画出平面P C A 11与长方体下地面ABCD 的交线【例3】已知H G F E ,,,分别是空间四边形ABCD (四条线段首尾相接,且连结点不在同一个平面内,所组成的空间图形叫空间四边形)各边CD CB AD AB ,,,上的点,且直线HG EF ,交于点P ,求证:点P D B ,,在同一条直线上.【例4】用公理解释下列现象:(1)将一把直尺置于桌面上,通过是否漏光就能检查桌面是否平整; (2)用两个合页和一把锁就能将一扇门固定; (3)照相机支架只需三条腿就够了; (4)许多自行车后轮旁只需安一只撑脚景点四:公理3的三个推论【例5】已知:,,,A l B l C l D l ∈∈∈∉,求证:直线AD ,BD ,CD 共面【例6】平面的确定及共面问题 (1)不共面的四点可以确定几个平面?(2)两两平行,但不共面的三条直线可以确定几个平面? (3)共点的三条直线可以确定几个平面?【你到了哪里?】1. 如果一条直线与两条平行直线都相交,证明:三条直线共面2.在正方体中,试画出过其中三条棱的中点P 、Q 、R 的平面截得正方体的截面形状.3.课本5,4,3,222#P。

2019年苏教版数学必修2第1章 1.2 1.2.1 平面的基本性质

2019年苏教版数学必修2第1章 1.2 1.2.1 平面的基本性质

1.2点、线、面之间的位置关系1.2.1平面的基本性质学习目标:1.借助实例,直观了解平面的概念、画法,会用图形与字母表示平面.(重点)2.会用符号语言规范地表述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易错点)3.能用图形、文字、符号三种语言描述三个公理,理解三个公理的地位与作用.(重点、难点)[自主预习·探新知]1.平面的概念及表示(1)平面的概念平面是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来的几何概念.它没有厚薄,是无限延展的.(2)平面的表示方法①图形表示平面通常用平行四边形来表示,当平面水平放置的时候,一般用水平放置的正方形的直观图作为平面的直观图(如图1-2-1).图1-2-1②字母表示平面通常用希腊字母α,β,γ,…表示,也可以用平行四边形的两个相对顶点的字母表示,如平面α、平面AC等.(3)点、线、面位置关系的符号表示C AB11(1)平面的基本性质 ①公理1:如果一条直线上的两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上所有的点都在这个平面内.用符号表示为: ⎭⎬⎫A ∈αB ∈α⇒AB ⊂α. ②公理2:如果两个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还有其他公共点,这些公共点的集合是经过这个公共点的一条直线.用符号表示为:⎭⎬⎫P ∈αP ∈β⇒α∩β=l 且P ∈l . ③公理3:经过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公理3也可简单地说成,不共线的三点确定一个平面.(2)公理3的推论①推论1:经过一条直线和这条直线外的一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②推论2:经过两条相交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③推论3:经过两条平行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基础自测]1.如果直线a ⊂平面α,直线b ⊂平面α,M ∈a ,N ∈b ,且M ∈l ,N ∈l ,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①l ⊂α;②l ⊄α;③l ∩α=M ;④l ∩α=N .[解析] ∵M ∈a ,N ∈b ,a ⊂α,b ⊂α,∴M ∈α,N ∈α.而M ,N 确定直线l ,根据公理1可知l ⊂α.故填①.[答案] ①2.如图1-2-2所示,用符号可表达为________.图1-2-2[解析]由题图可知平面α与平面β相交于直线m,且直线n在平面α内,且与直线m相交于点A,故用符号可表示为:α∩β=m,n⊂α且m∩n=A.[答案]α∩β=m,n⊂α且m∩n=A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①三点可以确定一个平面;②一条直线和一个点可以确定一个平面;③四边形是平面图形;④两条相交直线可以确定一个平面.[解析]①错误,不共线的三点可以确定一个平面.②错误,一条直线和直线外一个点可以确定一个平面.③错误,四边形不一定是平面图形.④正确,两条相交直线可以确定一个平面.[答案]④[合作探究·攻重难]系.①②图1-2-3(2)用符号语言表示语句:“平面ABD与平面BDC相交于BD,平面ABC与平面ADC交于AC”,并画出图形.[思路探究]根据点、线、面之间位置关系及符号表示相互转化.[解](1)①α∩β=l,m⊂α,n⊂β,l∩n=P,l∥m.②α∩β=a,α∩γ=b,β∩γ=c,a∩γ=O.(2)符号语言表示:平面ABD∩平面BDC=BD,平面ABC∩平面ADC=AC.图形表示:1.根据图形,写出图形中点、直线和平面之间的关系.(1)(2)图1-2-4图(1)可以用几何符号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图(2)可以用几何符号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答案](1)α∩β=AB,a⊂α,b⊂β,a∥AB,b∥AB,a∥b(2)α∩β=l,m∩α=A,m∩β=B,A l,B l线共面.[思路探究]法一:a,b确定一个平面→l在平面内→a,c,l共面→a,b,c,l共面法二:a,b确定一个平面→b,c确定另一个平面→两平面重合[解]如图.法一:∵a∥b,∴a,b确定平面α.又∵l∩a=A,l∩b=B,∴l上有两点A,B在α内,即直线l⊂α.∴a,b,l共面.同理,a,c,l共面,即c也在a,l确定的平面内.故a,b,c,l共面.法二:∵a∥b,∴过a,b确定平面α,又∵A∈a,B∈b,∴AB⊂α,即l⊂α.又∵b∥c,∴过b,c确定平面β,而B∈b,C∈c,∴BC⊂β,即l⊂β.∴b,l⊂α,b,l⊂β,而b∩l=B,∴α与β重合,故a,b,c,l共面.2.证明:两两相交且不共点的三条直线在同一平面内.【导学号:85012015】[解]已知:如图所示,l1∩l2=A,l2∩l3=B,l1∩l3=C.求证:直线l1,l2,l3在同一平面内.法一:∵l1∩l2=A,∴l1和l2确定一个平面α.∵l2∩l3=B,∴B∈l2.又∵l2⊂α,∴B∈α.同理可证C∈α.又∵B∈l3,C∈l3,∴l3⊂α.∴直线l1,l2,l3在同一平面内.法二:∵l1∩l2=A,∴l1,l2确定一个平面α.∵l2∩l3=B,∴l2,l3确定一个平面β.∵A∈l2,l2⊂α,∴A∈α.∵A ∈l 2,l 2∈β,∴A ∈β.同理可证B ∈α,B ∈β,C ∈α,C ∈β.∴不共线的三个点A ,B ,C 既在平面α内,又在平面β内.∴平面α和β重合,即直线l 1,l 2,l 3在同一平面内.1.把三角板的一个角立在课桌面上,三角板所在平面与桌面所在平面是否只相交于一点?为什么?[提示] 由下边的图可知它们不是相交于一点,而是相交于一条直线.2.如图1-2-5所示,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E 为AB 的中点,F 为AA 1的中点.试问CE ,D 1F ,DA 三线是否交于一点?为什么?图1-2-5[提示] 交于一点.证明:如图所示,连结EF ,D 1C ,A 1B .∵E 为AB 的中点,F 为AA 1的中点,∴EF 12A 1B .又∵A 1B ∥D 1C ,∴EF ∥D 1C ,∴E ,F ,D 1,C 四点共面,且EF=12D1C,∴D1F与CE相交于点P.又D1F⊂平面A1D1DA,CE⊂平面ABCD.∴P为平面A1D1DA与平面ABCD的公共点.又平面A1D1DA∩平面ABCD=DA,根据公理3,可得P∈DA,即CE,D1F,DA相交于一点.如图1-2-6所示,在四面体ABCD中,E,G分别为BC,AB的中点,F在CD上,H在AD上,且有DF∶FC=DH∶HA=2∶3,求证:EF,GH,BD交于一点.图1-2-6[思路探究]先证明GH和EF共面且交于一点O,然后说明O是平面ABD 和平面BCD的公共点,而平面ABD和平面BCD相交于直线BD,根据公理2,两平面相交,有且只有一条交线.因此点O在交线上,即点O在直线BD上.从而证明了直线EF,GH,BD都过点O.[解]∵E,G分别为BC,AB的中点,∴GE∥AC,GE=12AC.又DF∶FC=DH∶HA=2∶3,∴FH∥AC,FH=25AC.∴FH∥GE,FH≠GE.∴四边形EFHG是一个梯形,GH和EF交于一点O.∵O在平面ABD内,又在平面BCD内,∴O在这两平面的交线上.而这两个平面的交线是BD,且交线只有这一条,∴点O在直线BD上.∴EF,GH,BD交于一点.3.如图1-2-7,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P,Q,R分别在棱AB,BB1,CC1上,且DP,RQ相交于点O.求证:O,B,C三点共线.图1-2-7[证明]如图,可知平面AC∩平面BC1=BC.O为平面BC1与平面AC的公共点又∵平面AC∩平面BC1=BC,∴O∈BC,即O,B,C三点共线.[当堂达标·固双基]1.已知点A,直线a,平面α,以下命题表述不正确的有________.①A∈a,aα⇒Aα;②A∈a,a∈α⇒A∈α;③A a,a⊂α⇒Aα;④A∈a,a⊂α⇒A⊂α.[解析]①不正确,如a∩α=A;②不正确,“a∈α”表述错误;③不正确,如图所示,A∉a,a⊂α,但A∈α;④不正确,“A⊂α”表述错误.[答案]①②③④2.如图1-2-8所示,点A∈α,B∉α,C∉α,则平面ABC与平面α的交点的个数是________个.图1-2-8[解析]因为如果两个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必然相交,这些公共点的集合是经过这个公共点的一条直线,所以平面ABC与平面α的交点有无数个.[答案]无数3.空间三条直线a,b,c,若它们两两平行,则最多能确定平面的个数为________个.[答案] 34.下列图形(如图1-2-9)均表示两个相交平面,其中画法正确的是________.【导学号:85012016】①②③④图1-2-9[答案]④5.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画出平面ACD1与平面BDC1的交线,并说明理由.[解]设AC∩BD=M,C1D∩CD1=N,连结MN,则平面ACD1∩平面BDC1=MN,如图.理由如下:∵点M∈平面ACD1,点N⊂平面ACD1,所以MN⊂平面ACD1.同理,MN⊂平面BCD1,∴平面ACD1∩平面BDC1=MN,即MN是平面ACD1与平面BDC1的交线.。

苏教版必修2高中数学平面的基本性质⑴

苏教版必修2高中数学平面的基本性质⑴

平面的基本性质⑴【双基提要】1、掌握平面的概念及平面的表示法,理解三个公理及三个推论的内容及作用;2、会用文字语言、图形语言、符号语言表示点、线、面的位置关系;3、掌握平面的基本性质及其推论的三种语言表示,初步掌握性质与推论的简单应用。

【课堂反馈】1、下面有4个命题:①若l B l A ∈∈,且αα∈∈B A ,,则必有α∈l ;②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必相交于一点;③用平行四边形表示平面,平行四边形的边为平面的边界;④梯形是平面图形,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为 (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2、下列推理中,错误的个数为 ( )①ααα⊂⇒∈∈∈∈l B l B A l A ,,,; ②AB B B A A =⇒∈∈∈∈βαβαβα ,,,; ③αα∉⇒∈⊄A l A l ,; ④βα∈∈C B A C B A ,,,,,且A 、B 、C 不共线α⇒与β重合。

A 、0个B 、1个C 、2个D 、3个3、已知P n m n m l =⊂⊂= ,,,βαβα,则点P 与直线l 的位置关系为 (用符号表示)。

4、空间四点,没有任何三点共线,则可确定平面的个数是 。

5、已知B b l A a l b a == ,,//,求证,过l b a ,,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6、在棱长为a 的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M 、N 分别为AA 1、D 1C 1的中点,过D 、M 、N 的平面α与正方体的下底面A 1B 1C 1D 1相交于直线l 。

⑴画出直线l ;⑵画出α与正方体的各面的交线;⑶设PAl=B,求PB1的长。

11【巩固练习】1、下列命题中正确的个数是()①四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②若四边形有两个对角都是直角,则这个四边形是圆内接四边形;③“平面不经过直线”的等价说法是“直线上至多有一个点在平面内”;④若两平面有一条公共直线,则这两平面的所有公共点都在这条公共直线上。

A、1B、2C、3D、42、空间四点A、B、C、D共面但不共线,则下列结论中成立的是()A、四点中必有三点共线B、四点中必有三点不共线C、AB、BC、CD、DA四条直线中总有两条直线平行D、直线AB与CD必相交3、下列命题:①8个平面重叠起来,要比6个平面重叠起来厚;②平行四边形是一个平面;③任何一个平面图形都是一个平面;④平面是一个绝对平的、无厚度,可以无限延伸的抽象的数学概念;⑤空间图形中先画的是实线,后画的为虚线。

苏教版必修第二册1321平面的基本性质课件1

苏教版必修第二册1321平面的基本性质课件1

证明:因为AB∥CD,所以AB,CD确定一个平面β(即平面ABCD),又因 为 AB∩α = E , AB⊂β , 所 以 E∈α , E ∈ β , 即 E 为 平 面 α 与 β 的 一 个 公 共 点. 同理可证F,G,H均为平面α与β的公共点,两个平面有公共点,它们有 且只有一条通过公共点的公共直线,所以E,F,G,H四点必定共线.
第13章 立体几何初步
平面的基本性质
数学
01
预习案 自主学习
02
探究案 讲练互动
03
自测案 当堂达标
04
应用案 巩固提升
1.平面 (1)平面的概念 平面是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来的几何概念.平面通常用_平__行__四__边__形___来表 示,当平面水平放置的时候,一般用水平放置的_正__方__形___的直观图作为平 面的直观图.
(2)平面的表示法 平面通常用希腊字母α,β,γ,… 表示,也可以用平行四边形的两个相对 顶点的字母表示;如图的平面可表示为平面α、平面ABCD、平面AC或平 面BD.
1.几何里的平面有什么特点? 提示:(1)平面和点、直线一样,是只描述而不加定义的原始概念,不能 进行度量. (2)平面无厚薄、无大小,是无限延展的.
2.如图所示,下列符号表示错误的是( )
√A.l∈α
C.l⊂α
B.P∈/ l D.P∈α
解析:观察题图知,P∈/ l,P∈α,l⊂α,则 l∈α 是错误的.
3.下面是一些命题的叙述语(A,B 表示点,a 表示直线,α,β 表示平面), 其中命题和叙述方法都正确的是( ) A.因为 A∈α,B∈α,所以 AB∈α B.因为 a∈α,a∈β,所以 α∩β=a
探究点3 三点共线、三线共点问题 如图所示,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F分别为AB,AA1的中点

第一章1.2.1平面的基本性质 ppt课件(26张) 高中数学 必修二 苏教版

第一章1.2.1平面的基本性质 ppt课件(26张) 高中数学 必修二 苏教版
同理: d
a,b,c,d共面.
推论3:经过两条平行的直线有且只有一个 平面.
图形语言:
a,b
符号语言:a // b 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 使a , b
推论3:经过两条平行的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已知:直线 a,b且 a // b 求证:过 a,b 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证明: 由平行线的定义知 a,b在同一平面内 A
a,b
a, b有平面 如果经过直线a , b的平面还有一个平面,
那么a ∈, b 设点A为直线a上任一点 则点A在直线b外
过 a,b 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点A和直线b在过a,b的平面 ,内
P l B. P l D.
2.下列推理,错误的是( C ) A.A l , A , B l , B l B.A , A , B , B AB
l , A l A C.
D. A, B, C , A, B, C , 且】已知: A l , B l , C l , D l 求证:直线 AD、BD、CD 共面.
证明: D l
直线 l 与点 D 可以确定一个平面(推论1)

Al A D 又 AD (公理1)
直线 AD、BD、CD 在同一个平面 内
表示 3.下面是四个命题的叙述语(其中A,B表示点,a表示直线,
平面)
① A , B AB ③ A a, a A ② A , B AB ④ A , a A a
④ 其中叙述方法和推理过程都正确的命题的序号是_______________ .
二、建构数学
推论1:经过一条直线和这条直线外的一点有 且只有一个平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已知α∩β=m,a⊂α,b⊂β,a∩b=A,则直线m与A的位置关系用集合符号表示为________.
解析:∵a∩b=A,∴A∈a,又a⊂α.
∴A∈α,同理A∈β.∴A∈m.
答案:A∈m
2.已知点A,直线a,平面α.
①A∈a,a⊄α⇒A∉α;②A∈a,a∈α⇒A∈α;③A∉a,a⊂α⇒A∉α;④A∈a,a⊂α⇒A ⊂α.
以上命题表达正确的个数为________.
解析:①中若a与α相交,且交点为A,则不正确;②中“a∈α”符号不正确;③中A可在α内,也可在α外;④符号“A⊂α”不正确.
答案:0
3.一条直线和直线外两点可确定平面的个数是________个.
答案:1或2
4.平行六面体ABCD-A1B1C1D1中,既与AB共面也与CC1共面的棱的条数为________.(六个面都是平行四边形的四棱柱为平行六面体)
解析:如图,平行六面体ABCD-A1B1C1D1,与AB,CC1都共面的棱
为BC,D1C1,DC,AA1,BB1,共5条.
答案:5
5.直线AB,AD⊂平面α,直线CB,CD⊂平面β,点E∈AB,点F∈BC,点G∈CD,点H∈DA,若直线EH∩直线FG=M,则点M在________上.
解析:由已知得B,D∈平面α,B,D∈平面β,∴α∩β=BD,而E,H分别在AB,DA上,
∴直线EH⊂α,同理FG⊂β.又∵直线EH∩直线FG=M,∴M∈EH,M∈FG,∴M∈α,M∈β,∴M∈BD.
答案:BD
6.如图所示,在正方体中,请画出过A1、B、D三点的截面.
解:如图所示,阴影部分即为过三点A1、B、D的截面.
7.已知:如图所示,平面α、β、γ满足α∩β=a,β∩γ=b,α∩γ=c,a∩b=A.
求证:a,b,c三线交于一点.
证明:∵a∩b=A,∴A∈a,A∈b,
又α∩β=a,β∩γ=b,
∴a⊂α,b⊂γ,∴A∈α,A∈γ.
而α∩γ=c,∴A∈c.
∴a,b,c相交于点A.
8.已知:a∥b∥c,l∩a=A,l∩b=B,l∩c=C.
证明:直线a,b,c和l共面.
证明:∵a∥b,∴a,b确定一个平面α,∴A∈α,B∈α,
而A,B∈l,∴l⊂α,b⊂α,a⊂α.
又a∥c,则a,c确定一个平面β,
∴A∈β,C∈β,∴A,C∈l,
∴l⊂β.又a⊂β,∴l,a既在平面α内,又在平面β内,而相交直线l,a只能确定一个平面.由推论2得α与β重合.
∴l,a,b,c共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