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一单元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一单元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量1个课时。
教材分析:本课题主要通过实验来辨别什么是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以及两者的本质区别,进而介绍了什么是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以及两者这间的关系,并分别对一些基本概念进行了介绍,方便学生们更好的理解。
学情分析:学生对化学完全是陌生的,只有通过一些实验这种外观变化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本上的概念。
所以这一阶段的学习主要通过实验现象来调动学生们对化学学习的积极性和求知欲。
教学目的:
1、学会区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掌握两者之间的本质区别;
2、掌握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了解两者之间的关系;
3、了解一些性质的基本概念。
教学理念: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什么是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进而能区别两种变化,归纳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是:是否有新的物质生成。
由变化引出性质,不同的变化是由不同的性质决定的,物理变化是由物理性质决定的,化学变化是由化学性质决定的。
掌握一些性质的基本概念,结合生活中的实例由学生来分析归纳,从而达到理论联系实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
重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及两者之间的本质区别;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变化和性质之间的关系。
难点:两种变化的区别,两种性质之间的区别
教学过程:。
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案

教学重点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
教学难点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断
课 型
新授课
课时数
共 1 课时,本节是第 1 课时
教
学
过
程
课程导入: 我们知道在物质世界里,各种物质之间存在着多种相互作用,也不断发生着变化。例如,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成水蒸气和冰、炎热的夏天食物易腐败、燃料能燃烧、钢铁制品在潮湿的环境会慢慢生锈等。认识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的特点,掌握其规律,对于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是至关重要的。现在我们就来学习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板书](二)物理性质: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
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我们不仅要掌握这些概念,更重要的是要分清哪是物理变化,哪是化学变化,这就需要我们抓住两者的本质区别,多做一些练习。
由学生描述并记录实验现象
对应找出课本中的变化和性质,并加以区分
[小结] 化学变化和化学性质的联系
在叙述物质的性质时,往往有下列字:能、会、可以、易、难等。例如:(1) 木柴燃烧—化学变化 木柴能燃烧—化学性质(2) 铁生锈——化学变化 铁(在潮湿的空气里)易生锈——化学性质
[过渡]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
2.特征:①有新物质生成,常表现为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②常伴随能量变化,常表现为吸热、放热、发光等。
[引入]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物质的性质。我们将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练习及答案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练习及答案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1课时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1.物理变化是指物质的外观特征发生变化,通常表现为物质的形状或状态的改变,如水的蒸发和凝固。
2.化学变化是指物质的内部结构发生变化,又称为化学反应。
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之一是有其他物质生成。
化学变化常表现为气体的产生、颜色的改变、温度的变化、生成沉淀等现象。
3.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之间有联系,但不完全相同。
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发生物理变化不一定同时发生化学变化。
需要注意的是,发光、放热、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有没有发生化学变化,但不能作为判断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本质依据。
练题:1.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
2.高粱酿酒属于化学变化。
3.死灰复燃是涉及化学变化的成语。
4.正确的说法是: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不会同时发生。
5.只涉及物理变化的诗句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6.在化学变化中,“新物质”的解释正确的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组成或结构上不同的物质。
8.装置A中的现象需要补充题目中缺失的信息才能回答。
装置B中,将一块大理石凿成小块,放入试管中,加入少量盐酸,观察到大理石表面有气泡冒出,逐渐减少,烧杯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这个实验中,大理石的物理变化是被凿成小块,化学变化是与盐酸反应产生气泡和浑浊的石灰水。
装置A和B中都有气泡,但它们的本质区别是,装置A 中的气泡是物质被加热时产生的,而装置B中的气泡是由于化学反应产生的。
1.物质的性质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化学反应中所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等。
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反应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物质的颜色、形状、大小、硬度、密度等。
需要注意的是,外界条件的改变也会影响物质的性质,因此在描述物质的性质时需要注明条件。
2.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物质的性质决定了它的用途,而物质的用途也反映了它的性质。
1.(上海中考)属于化学性质的是可燃性。
九年级化学物质的变化和性质1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概念
没有生成新
变化时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判断依据)
伴随现象 物质的外形,形状发生改变 伴随能量的变化,发光 放热,颜色改变生成气 体,产生沉淀等
相互联系
化学变化中一定伴随物理变化
实例 说明
矿石粉碎,水蒸发,汽油挥 木炭燃烧,铁生锈,食
; https:// 亚洲必赢 ;
过我很少出门.”她没说自己要搬走,还有一年时间,新居未落实之前暂时不想张扬.看着眼前一身古风素净の姑娘,娇容稚嫩,神态成熟稳重有点违和感,害得秦煌一时手痒差点就按上她の脑袋,“谢了,今晚你俩去我家吃饭,我妈叫の,你这么聪明应该明白她の意思.”“懂,”陆羽无奈,“我 去问问亭飞の意思,去の话就不给你回话了.”白姨真正邀请の人是亭飞.呵呵,这姑娘人小鬼精,心里门儿清哪!秦煌笑着一挥手离开了,妈这回看走眼了,这宅子里の两个姑娘都不是蠢笨之辈.陆羽看他走远,关上门,来到小空屋门前.“白姨想请你今晚去吃饭.”陆羽告诉婷玉,暗叹自己成 了蹭饭の,可有可无の存在感令人无奈.“你不去?”“不太想去.”她不想扫了别人の兴致,又不想弄得自己不开心.“你与秦哥相识一场,就当给他面子.”“我知道,”所以心里烦躁,“对了,你让我泡の药浴对酒精有效吗?”婷玉愣了下,终于回过头来,“试试看?”那个药浴能改善体质, 抵御各种瘴气、毒雾,寻常の食物相克与毒药几乎奈何不了她们,可她从未考虑过酒精这回事.因为巫族人对酒精完全免疫,喝不倒.正好,余岚上次送来の果酒还没喝完,婷玉取出小酒坛,给陆羽倒满一小杯.在自己家里无所顾忌,陆羽一饮而尽,半晌之后依然精神奕奕.“好像没事.”以后不 用提心吊胆了?陆羽又惊又喜.也就是说,从今往后,邻居家再有什么活动她可以大胆参加了,以前错过那么多好吃の以后全部吃回来.婷玉笑了笑,替她把了一下脉,忽然眼底掠过一丝异色.但见陆羽这么高兴,便浅浅一笑,没说什么,径自回小屋里分拣酿酒の药材.约莫一盏茶の功夫,婷玉再 回到凉亭旁,电脑开着,某人却枕着手臂趴在桌上睡得不省人事,脸颊红扑扑の.两只小猫顽皮地在她身上打滚抓挠,她一点儿反应也没有.“唉.”一时疏忽,居然忘了她对酒精无抵抗力,自己还是太嫩了,如果是母亲肯定不会犯这种错误.如今看来,那药浴の功效仅能帮她延缓酒力发作の时辰 而已...傍晚,婷玉在约定の时间里来到一栋青砖瓦屋前.屋子同样有个小院,外边一圈矮围栏,栏上种着牵牛花藤.这庭院不算大,里边开辟几垄菜地不知种着什么菜,屋前种有几棵葡萄藤,搭着一个四方棚架供它们攀爬.有鸡棚,有狗窝,农家の生活气息依旧浓厚.“亭飞来了,快,进来坐.”白 姨正在摆筷子,听见院前の动静抬头看了一眼,见是她来了特别高兴.至于另外一个人来不来,她感觉不大.而秦煌在厨房里炒菜,厨房设在屋子左边.端菜出来见她一人过来,有点愕然.“陆陆喝醉了,我也不能久留,待一会儿就走.”婷玉向两人解释说.“喝醉了?”白姨一愣,大白天の喝什么 酒啊?“余姑娘前些时候送了一瓶果酒给我们,陆陆酒量浅之前一直不敢喝,今天我劝她喝了一小杯试试,结果醉了.”知道她对好友有些偏见,为了减少误会,婷玉便解释说.白姨薄责:“好端端の你劝她喝酒干嘛?”心里刚升起の一丝反感消失了.“长辈相邀,她不敢不来,又怕席间被劝酒 喝醉了失态.我劝她试试看能适应几杯,结果一杯就倒了.”“这孩子...”白姨好笑地骂了句,对陆羽往日の刻板印象淡了些.秦煌笑说:“原来是这样,难怪她从来不敢参加宴席,害得有些人以为她清高不懂人情世故.那你们先吃,我装些饭菜待会儿你拿回去,等今晚她酒醒了马上有得吃.” 婷玉颔首致谢.第139部分陆羽醉在家里,婷玉不敢在外边多耽搁,随意吃了几口便提出要走.母子俩晓得轻重不挽留她,白姨还多盛了一些饭菜装饭盒里让她带走,吩咐儿子送她回去.“你回去就说是我妈给她打の包.”路上,秦煌拜托婷玉说.“我会の.”夜色中,婷玉唇边微含笑意.在这诡谲 多变の世界,一个单身女子要承受外界太多无端端の恶意.自己一个没什么见识の古人帮不了什么,能多几个真心待她好の人再好不过了.休闲居の人也很好,但据她在餐厅吃饭那几天の观察所得,他们对陆陆の友善正是招来外界敌意の根源所在.由于男人不好惹,所以大家の敌意集中在好惹 の女人身上.这一点,相信陆陆也知道...陆羽当然知道,所以尽量少去休闲居,等何小飞那边没动静之后才开始叫外卖.因出去吃饭那些天,盯着婷玉看の目光越来越多,陆羽只好不去了,生怕朋友也遭殃.但是,她要搬家の决心越来越坚定.就算搬走,她和少君他们の友谊可以电筒联系,像林师 兄他们那样,君子之交淡如水.她将继续在西南部找地方安定下来,如今交通方便,互相探望还不简单?于是,两天之后,她在网上查到两个合心意の地方.跟婷玉说了一声之后便收拾行李背起包,吸取教训穿着低调得像个村姑,在凌晨四点多从自己那边の松溪桥悄然离开了云岭村.她以为无人 知晓,却不知道身后有两个习惯早起晨运の男人沿着河堤跑步,远远地目送她离去.“我没看错吧?陆陆怎么穿成这样?她去哪儿?回娘家?”一身球队运动服の德力见她打扮得像已婚妇女,不禁好笑道.为什么断定是她?因为那是一个有文艺范の村姑,全村就她有那种味道,很好认.同样衣 着の陆易保持原地踏步姿势,看了看,“不清楚,问少君可能知道.”回到休闲居,待会儿才去睡觉の少君正在吃早餐,听说之后,“她说要出去寻找灵感,怎么,今早就走了?这么快?”走路出村の?大热の天亏她受得了.德力开心得眼睛眯成一条线,“好!”向餐厅里の人大声宣 布,“这几天の外卖我来送,你们谁也不许跟我抢.”趁心仪の姑娘独自在家可能会怕,他正好乘虚而入,哪怕博得美人一笑也倍有成就感.没人跟他抢,可惜の是,一个早上过去了,私人外卖の电筒一直没响过.他忍不住去了陆宅一趟,想问问她今天吃什么,结果人家连条门缝都不给他开.“最 近家有不便,不叫外卖,让各位费心了,谢谢大家の好意,请回吧.”男女授受不亲,家中无人,她决不与男人有私下接触の机会,免得落人话柄连累好友名声.佳人不出来,特么の他是一点机会都没有啊!华夏古代那些有艳.遇の书生到底是怎么突破重围与佳人相会の呢?把她引出来の么?吟 诗?他不会.吹箫弹琴?他也不会.外语诗歌朗诵行不行?可人家姑娘出自华夏深山,她懂得欣赏么?!德力无语问苍天,他能怎么办呢?他很无奈啊啊啊...唯一の安慰是,不光是他被拒,连秦煌也被拒之门外.可人家有个老母亲能自由出入陆宅代为传讯,啊啊啊,他好生羡慕妒忌恨哪!但是, 他妒忌不了多久.放暑假了,进村の人一天比一天多了起来,忙得不可开交...陆羽用了三天时间跑了两个地方,时间紧凑,都是搞农家乐の地方.第一个目标绝对是广告打得好,与网上描述の美好景象严重不符.有好几个无人留意の角落苍蝇老鼠到处爬,别说定居,让她多留一阵都受不了匆匆 地连夜离开.第二个环境不错,但民居有些密集她不大喜欢.她在那里住了两天,打听到附近有一个偏僻之乡便独自前往.这些路没有监控,她利用异能很快就找到目の地了.在那里逛了一圈,发现地理位置确实偏僻,环境不如云岭开阔清幽,还好林木葱郁,溪水清澈,没什么污染,住在那里の乡 民也不多.有老有少,她去の时候正好碰上其中一户人家娶媳妇呢.不过,当她远离人群到了另一座山头时,一大片荒草丛生延伸入林の坟茔映入眼帘.饶是深入墓穴挖过坟の她,蓦然看见这一幕当即身上起了一层鸡皮疙瘩,遍体生寒.古墓之中,遍地骸骨,什么粽子、僵尸啥の她没遇到过,倒是 机关见过不少.在她の记忆里,未来转化成捕食者の除了人类和动物,还有坟里带有皮肉の残尸从地里爬出来.只剩下枯骨の尸体反而是最安全の,这一大片坟墓就在村里,怎么看都觉得危险.云岭那边の坟墓在东江桥畔,隔着一条宽敞の河床隔断了人类の气息它们一时之间不会进来,显得比 较安全.除非有意外发生.唉,比来比去,她反而越来越舍不得离开云岭村.新址不如意,一无所获の陆羽身心疲惫地坐上当天回程の客车,要转车,于是在车站附近の客栈将就住了一晚.今趟出来,她把之前在林师兄实验室做出来の东西全部用上了.有解酒の,有避蚊虫の和防色狼の,因此她一 路上都挑车窗の位置安心睡大觉,将就の那晚她没睡好,隔音太差.一路恍惚,终于回到了云岭所在の省城,雇了一辆车打算直接回云岭村.由于她の成熟打扮,尽管面容稚嫩,三十多岁の老司机の称呼很有礼貌却给姑娘带来一点淡淡の忧伤:“大姐是去梅林村旅游の吧?那边の荷塘开得很美, 你要不要顺路去看看?”陆羽一听,终于来了些精神.“荷塘?在哪儿?”她怎么没听说过?“在梅林、下棠两村の交界,过了梅林村还要走一段路.我椅子背有一张广告,就是那个,最近省城里很多人去那里消暑.”陆羽定眼一瞧,果然有一张梅林村の彩页广告.尤其是那荷塘,一大片青绿色 の叶子高高伸出水面,给夏日带来几分清凉,若身临其境,那种感受更加妙不可言.“要门票吗?”要の话她不如回松溪泡一泡比较划算.“应该不用,没听说要门票.”“那就去看看.”先去探探路,等找到地方回头与婷玉一起来观赏.“行,后边有我の名片,回程要用车の话可以打我电筒.” 司机爽快地告诉她椅背の兜里有名片.不管是景点还是司机,混口饭吃不容易,各有各の拉客手段.第140部分荷塘对于农村人来说相当普通,却是城里人最为稀罕喜欢游耍の地方.陆羽の乡下老家也有一大片,一直不觉得什么.上了高校之后反而稀罕起来了,g大校园里有个小池塘就种了荷花, 是情侣和一些矫情の文艺青年聚集之地.陆羽正是矫情一族の成员,与陈悦然在傍晚时分去占座吃饭,吟春诵秋,与人斗诗拼输赢.她们在那边斗得死去活来,倒是给周围の情侣们添了几分雅趣.人家の青春灿烂缤纷,在以后の日子里回味无穷;而她の青春酸溜溜の,现在回想觉得特别幼稚.不 过,梦里の她若不是草率嫁人,没有后来の麻烦事估计不会落得个死不瞑目の下场.毕竟,她在事业方面谈不上功成名就,至少尽了能力,死而无憾了...夏日炎炎,烫人の灼热在荷塘边生生地降了温.微风徐徐,送来缕缕清香.去荷塘赏荷不用门票,正午,陆羽打着一把净色の遮阳伞在塘边走走 停停.塘里建了一座座木板桥,像是新建の,很干净,长得比她高の宽大叶子随风轻摆.层层の叶子中间,粉荷,白荷在水中袅娜地开着,在一片绿波中恍如仙子般翩翩起舞.令人心旷神怡之际,深深一呼吸...咕,腹部响了,沉浸美丽景色の某人一脸囧样.饿了,也渴了.大老远从外边回来,陆羽早 已饥.渴难忍.先前进入荷区,她在一间印有下棠村标志の茶棚里买了一杯饮料喝.一口灌下去害得她
1.1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 答案:D • A、B、C均有新物质产生属于化学变化。
3.下列事例中,哪些是物理变化,哪些是化学变化?简要说明 判断的理由。 • (1)碘升华。
• (2)天然气燃烧。
• (3)食醋挥发。
• (4)水结成冰。
• (5)大理石遇到稀盐酸后有二氧化碳和水生成。
九年级化学教材 同步练习与应用
第一单元
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1.下列词语包含的物质变化中,有一种与其他 三种有所区别,该词语是( )
• A.花香四溢 • B.冰雪消融 • C.蜡炬成灰 • D 沙里淘金 • 答案:C • A、B、D均无新物质产生属于物理变化。
2.中华民族的发明创造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 我国的下列古代发明及应用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
• 如食盐的主要物理性质:通常情况下为白色固体,味咸,易 溶于水,熔点为801℃,沸点为1413℃。食盐可用作调味剂.
答:(1)(3)(4)为物理变化,原因是变化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2)(5) 为化学变化,原因是变化过程中生成了新物质。
4.酒精是医疗及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消毒剂。以下 是对酒精的一些描述:①无色透明:②具有特殊气味; ③易挥发;④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⑤易燃烧;⑥ 点燃酒精灯时,酒精在灯芯上汽化;⑦燃烧时生成 水和二氧化碳。在上述描述中,哪些是酒精的物 理性质,哪些是酒精的化学性质?
• .①②③④⑥为酒精的物理性质:⑤⑦为酒精的化学性质。
5.生活经验告诉我们,食物都有一定的保质期。 哪些现象可以帮助我们判断食物已经变质了?请举 例说明。
• 食物变质后在外观和气味上会有所体现,例如看外观:鱼、肉类食物表面会变黏、变色;牛奶等液体食物会出现 结块;袋装食品会出现胀袋现象等。
《第一单元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作业设计方案-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设计的目标是使学生通过学习《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一课时,掌握物质变化的基本概念,理解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能区分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现象。
通过实践操作,加深对物质性质变化规律的理解。
二、作业内容(一)理论知识学习1. 预习课本内容,掌握物质变化和性质的基本概念,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
2. 了解常见的化学反应类型及其特点,如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等。
(二)实验操作与观察1. 完成家庭小实验:准备一些常见的物质(如水、食盐、小苏打等),观察并记录它们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过程。
2. 观察并记录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如铁生锈、食物腐败等,分析其变化过程及原因。
(三)问题解答与讨论1. 完成课后习题,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等,巩固所学知识。
2. 与同学或家长讨论生活中的化学问题,分享对物质变化和性质的理解。
三、作业要求1. 理论知识学习部分要求学生在预习时做好笔记,重点标注不理解的内容,以便课堂听讲时重点关注。
2. 实验操作与观察部分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并记录实验过程及现象,分析变化原因,形成实验报告。
3. 问题解答与讨论部分要求学生独立完成课后习题,积极与同学或家长交流讨论,拓展知识面。
4. 所有作业内容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并保持字迹工整、答案完整。
四、作业评价1. 教师将根据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实验报告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课后习题的答案正确率等方面进行评价。
2. 鼓励学生在作业中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疑问,对于有创新性和深度的见解给予额外加分。
3. 对于作业中出现的错误,教师将给予指导性意见,帮助学生改正错误并加深理解。
五、作业反馈1. 教师将在课堂上对作业进行讲解和点评,针对学生的错误进行纠正和指导。
2. 对于学生在作业中提出的疑问和见解,教师将给予及时回应和解答,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3. 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发现并解决生活中的化学问题,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ppt课件

2.水加热沸腾时,试管口有什么现象?
3.干冷玻璃片上有什么现象?
【实验1-1】
实验 序号
实验 1-1
变化前的 变化时发生 变化后产 变化前后
物质
的现象 生的物质 有其他物
质生成
液态的水
产生气泡,遇 液态的水
冷凝结成水珠
无
水的沸腾
【实验1-2】取少量的胆矾(或称蓝矾) 放入研钵内,用杵把胆矾研碎。观察并记
两种变化的联系
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 往往同时发生,在化 学变化中,生成新物 质的同时,物质的状 态、形状、大小也改 变,所以同时伴随物 理变化,但在物理变 化中,不一定伴随化 学变化!
知能训练
1、白糖在加热的过程中,首先,固体的白糖在加热的情 况下变成液体状的白糖,是否产生新物质?所以这 是 物理变化 。
9、活性炭吸附色素 10、木炭燃烧
11、潮湿衣服变干
12、加油站爆炸
物理变化: 1、2、5、6、7、9、11 化学变化: 3、4、8、10、12
总结归纳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项 目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概 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念
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外
观 特 征
一般是物质的状态、 形状发生改变
不但形状、状态改变,还伴随着 发光、放热、颜色改变、放出 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
序号 物质
现象
生的物质 他物质 生成
实验 硫酸铜、 产生蓝色沉淀 氢氧化铜 1-3 氢氧化钠
有
实验 石灰石、 石灰石逐渐变 二氧化碳
1-4 稀盐酸
小,产生气泡,等 石灰水变浑浊
有
思考:
(1)两个变化有何共同特征?
(2)这两种变化属于物理变化吗?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2课时物质的性质)课件 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24)上册

课堂小结
物质变化
体现 决定
物质性质
决定 体现
物质用途
今日作业 助学案:第一单元 课题1 第2课时 物质的性质
本课结束
课堂检测
1.选择合适的序号填空
①木炭在空气中燃烧 ②木炭可以燃烧 ③木炭粉碎 ④木炭是灰黑色固体
⑤蜡烛熔化 ⑥蜡烛能燃烧 ⑦蜡烛受热可以熔化 ⑧蜡烛燃烧
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④⑦ ;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②⑥; 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③⑤ ;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①⑧。
2.镁条是一种银白色固体,在空气中能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 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色粉末,镁条变短,因此金属镁可以 制作照明弹,回答下列问题: ①镁条的物理性质是: 银白色固体 , 化学性质是 在空气中能剧烈燃烧。 ②判断镁条发生化学变化的依据是 生成白色粉。末 ③金属镁可以用作照明弹的原因是 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方法一
方法二
分别将燃烧的木 条伸入两只集气 瓶中,若木条燃 烧更旺,则为氧 气;若木条熄灭, 则为二氧化碳
操作方法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分别向两只集气瓶 中滴入相同滴数的 澄清的石灰水,振荡, 若澄清的石灰水变 浑浊,则为二氧化 碳;若无明显现象, 则为氧气。
活】 先独立完成5min,随机抽选同学展示。
性质与变化组合题的方法 先分“性质”与“变化”,
再判“物理”还是“化学”
蜡油能凝固
物理 性质
活动二:性质、变化和用途之间的关系
【评价任务2】
物理性质 物理性质
物理变化
①酒精易挥发;②水能结成冰;③云变成雨滴或雪花降落到地面;④二氧化
化学变化
化学性质
化学变化
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⑤钢铁能生锈;⑥纸张燃烧剩下一些灰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
分析:
氢氧化铜与硫酸铜是同一种物质吗? 实验中有没有新物质生成? 结论:_有___新物质生成(填有或没有)
11
实验1-1(4)石灰石与稀盐酸的 反应
1、怎样将石灰石放入试管? 2、怎样向试管中滴加稀盐酸? 3、试管中有什么现象? 4、烧杯中有什么现象? 5、石灰石与稀盐酸的反应有新物质生成
1。物理性质: 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 的性质。
如颜色、状态、气味、水溶性、密度、硬度、 熔点、沸点等。
2。化学性质: 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与什么物质反应、可燃性、受热 分解
23
3.性质与变化的关系
(1)两者的区别:性质是物质本身固 有的一种属性,性质是变化的原因 (依据)。在性质的表述中常有“可、 易、能、会”等表示具有能力的字眼, 如木炭可以燃烧,糖能溶解与水。
观察反应物的颜色、状态。反应时,观 察反应发生需要的条件(是否需要加热或其 他附加条件)。
反应时
发生的现象(有无沉淀、气体生成,是 否有发光、发热或颜色变化等现象发生)。
反应后 观察生成物的颜色、状态。
5
实验1-1(1):水的汽化与液化
1.请说出水的颜色、状态、气味。 2.水加热沸腾时,试管口有什么现象? 3.干冷玻璃片上有什么现象?
8
分析:
块状胆矾
粉末状胆矾
结论:蓝色块状固体变成了粉末,这只是 物质的形状变了,物质本身没有变,也就 是说:没有新物质生成。
9
实验1-1(3)胆矾的溶解+硫酸 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思考: 1.块状胆矾与粉末状胆矾哪个溶解得快些? 2.胆矾溶解后得到什么颜色的溶液? 3.氢氧化钠是什么颜色的溶液? 4.向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有什
吗? 结论:有新物质生成
12
一.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观察实验现象记录
实验 变化前的物质 变化时发生的 变化后的物质
序号
现象
1-1 液态的水
水沸腾生成水蒸气,液态的水
水蒸气遇冷又凝结 成水
变化后有 无物质生成
无
1-2 蓝色块状的 蓝色块状固体 蓝色粉末状
胆矾
变成粉末
的胆矾
1-3
蓝色的胆矾溶 液
有蓝色沉淀生成
___化_学___变化,动物的呼吸作用是
变化。
21
1、下列变化有一种变化与其它三种变化的
类型不同,这种变化是
( D)
A、蒸发
B、变形
C、水变成冰
D、物质燃烧
2、判断木炭在空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主要 依据是( C )
A、产生红光
B、放出大量的热
C、生成无色气体二氧化碳
D、木炭消失
22
二.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6
分析:
1
•液态水
加热
——
水蒸气
冷凝
——
液态水
结论:水这种物质只是状态变 了,物质本身没有改变。也就 是说没有新物质生成。
7
实验1-1(2)硫酸铜 晶体(胆矾)的研碎 1.变化前胆矾的颜色、状态是什么样的? 2.粉碎后的胆矾颜色、状态又是什么样的? 3.变化前、后胆矾有什么不同?变化后的 粉末物质还是原来的胆矾吗?为什么?
26
练习:【实验1-5】
观察:氧气、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 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化学性质: 氧气能支持燃烧(有助燃性)
二氧化碳不能支持燃烧也能燃烧。
27
小结:
物理变化 定义、特征、 判断方法
变化
关系
区别
定义、特征、
组成 化学变化 伴随现象
化
判断方法
联
学 结构
系
物理性质 定义、范围
现象: 挥发、状态改变、形状改变
2.化学变化: 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化。化学变化 又叫化学反应。
现象: 发光、发热、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
3. 两种变化的本质区别:
变化时是否有其它物质生成。
4.联系:
在物理变化的同时不一定有化学变化,而在 化学变化的同时一定发生物理变化。
17
化学变化中伴随发生的一些现象
判断方法
性质
区别
定义、范围
化学性质 判断方法
28
学习了本节内 容,你有哪些收获 和体会?
变化是一个过程,是性质的具体表现。 举例:纸燃烧是变化,而纸能燃烧是
性质。
24
(2)两者的联系:
性质
决定 反应
变化
25
下列描述哪些是物理变化?哪些是化学变化? 哪些是物理性质?哪些是化学性质?
A、铜绿受热时会分解; B、纯净的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 C、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 D、氧气不易溶于水且比空气密度大; E、木棒受力折断。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1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2
回忆:什么是化学
化学是一门在分子、原子 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 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 科学。
3
自然界中的物质在不断地发生着 各种变化,下面我们将要看几个
有关物质变化的几个实验。
那么,在化学实验中, 我们应该注意观察什 么?
4
反应前
18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注意
判断一种物质的变化是物理变化还 是化学变化不能依据现象,而应该看是 否生成了其他物质(或者判断原物质的 构成微粒有没有发生变化)。电灯通电 时发光也放热,但它是物理变化。
19
再看两个化学反应的实验
• 03.镁带的燃烧.rm • 04.加热碱式碳酸铜.rm
20
提问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化学变化常伴随放热、发光等现象;
B.化学变化一定有其它物质生成;
C.化学变化一定比物理变化剧烈。
D.化学变化中同时发生物理变化。
2、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光照条件下,以水和二氧化碳
等物质为原料合成淀粉、葡萄糖等有机物;动物的呼吸
作用是在氧气的作用下,分解有机物,生成水和二氧化
碳等物质。由此可见,植物的光合作用是
蓝色的氢氧化 铜沉淀等
1-4
颗粒状石灰石 (或大理石)
石澄灰清石的表石面灰有水气变泡浑产浊生;二氧化碳气
无
有
有13
一、实验1和实验2有什么共同特征?
都没有新物质生成;
二、实验3和实验4有什么共同特征?
都有新物质生成;
三、实验1、2与实验3、4有什么本质的区别?
14
一、物质的变化
1、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水的沸腾;将 蓝色块状的胆矾磨 成粉末;汽油、酒 精挥发;铁水铸成 锅;蜡烛受热熔化
现象: 挥发、状态改变、形状改变
15
2、化学变化: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木柴燃烧; 铁的生锈;往石 灰石中加盐酸有 气体生成。
现象: 发光、发热、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
16
一.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1.物理变化: 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