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1走进化学世界1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2课时物质的性质课件人教版

合集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PPT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PPT课件

二、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1.化学性质: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毒性、酸性、碱
性、 腐2蚀.物性理、性稳质:定不性需等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 硬度、
溶区解别性:、这导种电性导质是热否性通、过挥化发学性变、化吸才能附表性现、出吸来水 性等。
外部特征
物质的外形,形状、 状态发生改变
伴随能量的变化,发光 放热,颜色改变、生成 气体,产生沉淀等
本质区别
变化时是否有其他物质生成
联系
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常常同时发生,在化学变化 中一定伴随着物理变化,在物理变化中一定没有 化学变化
分析蜡烛燃烧的过程
蜡烛熔化 蜡烛燃烧
物理变化 同时发生
化学变化
完成学法大视野P4[即学即用1-1]
的物质
质生成
液态的水

粉末状的胆


想一想:这两个变化有何共同点?
水的沸腾 液 态 胆矾的研碎 块 状
气态
液 态 (状态改变)
粉末 状 (形状改变)
实验1-1:(3)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实验1-1:(4)石灰石和盐酸反应
序号 变化前的物质 变化时发生的现象 变化后的物质
实验 (3)
实验 (4)
练一练 完成学法大视野P5[课堂训练],第1、2、4题
物理变化
变化
联系
区别
联系
物质 化学
组成 化学变化
研究对象
结构 性质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区别
作业布置
1.课本P10练习与运用第1题; 2.学法大视野P5【课后提升】(5、7不做); 3.预习第一单元课题2,完成学法大视野P6 【课前预习】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课件:第一单元 课题1 物质的性质(共14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课件:第一单元 课题1 物质的性质(共14张PPT)

新课讲解
三、运用物质的性质解决问题 1、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 性质:氧气能供给人呼吸
决 定
用途:氧气可用于抢救危重病人、 登山、潜水、航空等领域。
• 1、“手和脑在一块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 • 2、一切真理要由学生自己获得,或由他们重新发现,至少由他们重建。
• 3、反思自我时展示了勇气,自我反思是一切思想的源泉。 • 4、好的教师是让学生发现真理,而不只是传授知识。 • 5、数学教学要“淡化形式,注重实质.
强化练习
1、下列洗涤方法主要利用了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B )
A、无水酒精洗手机屏幕
B、食醋洗去水壶内的水垢
C、清水洗涤衣服上的食盐 D、汽油洗涤衣服上的油迹
【方法点拨】明确物质的用途依据物质哪些性质,然后根据化学性质的概念进行判断。物质在 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
【解析】A、无水酒精可以溶解手机屏幕上的赃物,是根据溶解作用原理洗涤,属于物理性质; B、水垢不易溶解于水,但能与酸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可溶的盐,故食醋洗去水壶内的水垢是利用了物 质的化学性质;C、食盐易溶解于水,可用水溶解后洗净,是根据溶解作用原理洗涤,属于物理性质; D、植物油不易溶解于水,不能用水洗净,可用汽油洗去,是根据溶解作用原理洗涤属于物理性质。
强化练习
3、下列关于氧气的“自述”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C ) A、我能让铁生锈 B、我能使食物腐烂 C、加压降温我可以变成淡蓝色液体 D、我能供给呼吸
【方法点拨】区分物质的用途是利用了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关键就是看利用的性质是否需要 通过化学变化体现出来。
【解析】A、能让铁生锈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是化学性质;B、能使食物腐烂,是利 用了氧气的氧化性,是化学性质;C、加压降温我可以变成淡蓝色液体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 来,是物理性质;D、能供给呼吸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是化学性质。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ppt课件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ppt课件

随堂练习
4 . 下列古代生成工艺中,涉及到物理变化的是( B ) A.瓷器烧制 B.井水煮盐 C.钢铁冶炼 D.火药发明
5 . 下列变化可能是物理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的是( B ) A.吸附 B.爆炸 C.升华 D.蒸馏
6 . 试管中装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用吸管向澄清石灰水中吹气,看到的现象是 __变_浑__浊__,澄清石灰水发生的变化是 _ 化_学__变__化_(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 化”),判断的依据是 _有_新物质__生__成_。
观察生成物的 颜色、状态
实验1-1 水的沸腾
变化前的物质 液态的水
变化时的现象 水沸腾产生水蒸气, 遇到冷的玻璃片, 液化成小水珠
变化后的物质 有无新物质生成
液态的水
无新物质生成
实验1-2 胆矾研碎
变化前的物质
变化时的现象
变化后的物质 有无新物质生成
块状胆矾
蓝色块状固体被研 磨成粉末
粉末状胆矾 无新物质生成
(C)
A.光合作用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灭火
D.制作碳酸饮料
2.疫情防控期间用到一种免洗手消毒凝胶,其中含有正丙醇。下列关于正
丙醇性质的描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B )
A.常温下是无色透明液体
B.易燃
C.沸点为95.8℃
D.与水混溶,可混溶于乙醇等
物质
变化





用途
随堂练习
3. 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D ) 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B.金刚石用来切割玻璃 C.石墨用作电池电极 D.氮气可用于生产氮肥
人教版 九年级 化学 上册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2课时同步课件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2课时同步课件

知识梳理
物理性质 其他性质
延展性 硬度
导热性
导电性
挥发性
知识梳理
变化和性质的区别和联系
思考 判断下列语句描述的是性质还是变化。
蜡烛能燃烧 酒精易挥发 蜡烛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
性质 性质 变化
铁在潮湿的空气里生成了铁锈
变化
性 质
变 化
总结
变化是一种过程,性质是一种能力;性质通常用能、不能、可以、会、容易、难 等词语来描述。
氧气
二氧化碳
闻气体时的正确操作
知识梳理
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性质对比
知识梳理
气体名称


气味
化 把燃着的木条伸入
学 集气瓶中的变化 性 质 是否支持燃烧
氧气 无色 气态 无味
氧气使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
支持燃烧
二氧化碳 无色 气态 无味
二氧化碳使燃着的木条熄灭
不支持燃烧
拓展延伸
自然界中硬度最大的物质 ——金刚石原石
随堂演练
4.(2022秋·广东东莞·八年级东莞市东华初级中学校考期中)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制作霓虹灯时充入稀有气体 B.液氮用作冷冻剂 C.铜用于制作导线 D.酒精用作内燃机的燃料
【详解】 A、稀有气体作电光源是利用稀有气体通电后发出不同颜色的光,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 利用了物理性质,故A错误; B、液氮用作冷冻剂,是利用液氮气化吸热,使周围温度降低,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利 用了物理性质,故B错误; C、铜用于制作导线是利用铜的导电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利用了物理性质,故C错误; D、酒精用作内燃机的燃料,是利用酒精的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故D正确。 故选D。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1.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共40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1.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共40张PPT)

例: 汽油能燃烧 汽油易挥发
(2)联系: 性质
性质 决定 体现
汽油在燃烧 汽油挥发了
变化
变化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练习与应用
[例1]下列描述哪些是物理变化?哪些是化学变化? 哪些是物理性质?哪些是化学性质? A.铜绿受热时会分解 A是化学性质 B.纯净的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 B是物理性质 C.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后变成了氧化镁 C是化学变化 D.氧气不易溶于水且比空气密度大 D是物理性质 E.木棒受力折断 E是物理变化
( C)
A.产生耀眼的白光
B.放出大量的热
C.生成白色固体
D.镁带消失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练习与应用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化学变化常伴随放热、发光等现象 B.化学变化一定有其它物质生成。 C.化学变化一定比物理变化剧烈。 D.化学变化中同时发生物理变化。
4、下列变化有一种变化与其它三种变化的类型不同,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一、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1、物理变化:
(1)概念: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 (2)特征:没有生成其他物质,只是形状、状态的改变。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实验 探究
从化学角度看,物质的这些变化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呢?
实验1-1
性质内容 硬度、密度、溶解性、挥发性、导 性、还原性、酸碱性、
电性、导热性、延展性、吸附性等 腐蚀性、毒性等。
性质确定
由感觉器官直接感知 或由仪器测知
通过化学变化可知
区别
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2课时物质的性质)课件 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24)上册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2课时物质的性质)课件 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24)上册

课堂小结
物质变化
体现 决定
物质性质
决定 体现
物质用途
今日作业 助学案:第一单元 课题1 第2课时 物质的性质
本课结束
课堂检测
1.选择合适的序号填空
①木炭在空气中燃烧 ②木炭可以燃烧 ③木炭粉碎 ④木炭是灰黑色固体
⑤蜡烛熔化 ⑥蜡烛能燃烧 ⑦蜡烛受热可以熔化 ⑧蜡烛燃烧
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④⑦ ;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②⑥; 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③⑤ ;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①⑧。
2.镁条是一种银白色固体,在空气中能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 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色粉末,镁条变短,因此金属镁可以 制作照明弹,回答下列问题: ①镁条的物理性质是: 银白色固体 , 化学性质是 在空气中能剧烈燃烧。 ②判断镁条发生化学变化的依据是 生成白色粉。末 ③金属镁可以用作照明弹的原因是 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方法一
方法二
分别将燃烧的木 条伸入两只集气 瓶中,若木条燃 烧更旺,则为氧 气;若木条熄灭, 则为二氧化碳
操作方法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分别向两只集气瓶 中滴入相同滴数的 澄清的石灰水,振荡, 若澄清的石灰水变 浑浊,则为二氧化 碳;若无明显现象, 则为氧气。
活】 先独立完成5min,随机抽选同学展示。
性质与变化组合题的方法 先分“性质”与“变化”,
再判“物理”还是“化学”
蜡油能凝固
物理 性质
活动二:性质、变化和用途之间的关系
【评价任务2】
物理性质 物理性质
物理变化
①酒精易挥发;②水能结成冰;③云变成雨滴或雪花降落到地面;④二氧化
化学变化
化学性质
化学变化
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⑤钢铁能生锈;⑥纸张燃烧剩下一些灰烬.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课件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课件

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又叫化学反应。
讨论
电灯通电发光发热是什么变化?
× 乙同学:没有生成新的物质,所以是物理变化。 √
甲同学:有发光放热的现象,所以是化学变化。 此类现象可帮助我们判断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但 不能作为判断依据。
【总结】判断物质变化类型的标准是: 看“是否生成新物质”
讨论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黑龙江省拜泉县新生乡中心学校 季显赫
千姿百态的物质间,存 在着多种相互作用,也不断 变化着。 同学们能举出一些日常 生活中的物质的变化吗?
创设情境
节 日 焰 火
燃 烧
创设情境
钢铁生锈
牛奶变质
实验感知
(1)将纸揉成一团
(2)将纸撕碎
(3)将纸点燃
实验须知
玻璃片上出现小水珠。
视频1-1 水的沸腾
实验探究
【实验1-1(2)】 操作: 取少量硫酸铜晶体(俗称胆矾或 蓝矾)放在研钵内,用研杵研碎。
现象:
蓝色块状固体变成蓝色粉末。
视频1-2 胆矾的研碎
观察并思考
液态的水
产生水珠
水 胆矾
块状的胆矾 变为蓝色粉末
无新物质 生成 无新物质 生成
思考:两个实验中物质的变化有何规律? 水的沸腾: 液态水 气态水 液态水
一、实验1和实验2有什么共同特征? 二、实验3和实验4有什么共同特征? 三、实验1、2与实验3、4有什么本 质的区别?
一、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1、物理变化
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
2、化学变化
3、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有其它物质生成
常伴随发生一些现象如颜色改变、放出气体、 生成沉淀等,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吸热、放热、 发光等)。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物质的变化和性质》4套课件PPT模板110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物质的变化和性质》4套课件PPT模板110页
物理变化:①③⑤⑥⑨⑪⑫⑬⑭
化学变化:②④⑦⑧⑩⑮
1.下列变化有一种变化与其它三种变化的类型不同,这种变化是 ( D )
A.蒸发
B.变形
C.水变成冰
D.物质燃烧
2.判断木炭在空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主要依据是( C )
A.产生红光
B.放出大量的热
C.生成无色气体二氧化碳
D.木炭消失
3.下列 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D ) A.菜刀生锈
B.牛奶变酸
C.煤气泄漏遇火爆炸
D.蒸汽锅炉爆炸
4.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下列诗句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C )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第2课时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课件
目录
1.课堂导入
2.新课讲授
3.课堂小结
4.拓展延伸
课堂导入
第一部分
1 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B ) A 火柴燃烧 C 铁器生锈
B 湿衣服晾干 D 高粱酿酒
2 物质常发生下列变化:①挥发、②燃烧、③熔化、④发光、⑤锈蚀、
⑥腐烂。其中一定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B )
【归纳】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比较
概念
物理变化 没有 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化学变化 有 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特征
物质_形__状__、_状__态___的改变
不但伴随物质形状、状态的改 变,还伴随_发__光___、__放__热__ 等现象
判断依据 相互联系
_是__否___ 有新物质生成
化学变化的同时一定伴随有物理变化,物理变化中不一定同 时伴随化学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