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传说故事讲课教案
关于学习民间传说的教案

关于学习民间传说的教案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学习和理解民间传说的概念、特点和重要性。
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活动,学生将能够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
教案目标:1. 了解民间传说的定义、特点和重要性。
2. 学习如何分析和解读民间传说的故事、主题和象征意义。
3. 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
4.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案安排:1. 引入(10分钟)a. 创造性活动:请学生以小组形式参与,并让每个小组选择一则自己喜欢的民间传说。
要求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讲述或表演这个故事。
2. 定义和特点(20分钟)a. 讨论:与学生一起分享并总结民间传说的定义和特点。
解释其通常是通过口头传递而得以保存的传统故事。
b. 示例阅读:给学生提供一则经典的民间传说,并要求他们阅读并理解其中的故事和主题。
c. 小组活动:让学生分组讨论和解读所提供的民间传说。
每个小组要创建一个海报,展示他们对故事的理解和分析。
3. 解读与象征意义(30分钟)a. 讲解:解释象征意义的概念,并引导学生思考民间传说中可能存在的隐喻和象征。
b. 案例分析:给学生提供一些经典的民间传说,并指导他们分析其中的隐喻和象征意义。
c. 小组讨论:让学生再次分组,并要求他们选择一个民间传说,并深入探讨其可能的象征意义。
4. 批判性思维与创造力(30分钟)a. 分组活动:让学生以小组形式参与,每个小组选择一个知名的民间传说,并要求他们发挥创造力,改编、演绎或创作一个新的版本。
b. 表演和评价:让每个小组表演他们的创作,并让全班学生对各组的表演进行评价。
5. 总结与评估(10分钟)a. 回顾:与学生一起回顾所学内容,并重新强调民间传说的重要性。
b. 评估:要求学生完成一份简短的作业,总结他们对学习民间传说的理解和体会。
请注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反馈和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修改,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追溯民间传说——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故事的教案二

追溯民间传说——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故事的教案二作为一名优秀的中小学教师,我们不仅要注重学生知识的传授,更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综合素养。
对于教育故事传统文化,中国有着丰富的民间传说,这也是我们培养学生中华文化认识和文化自信的途径之一。
本教案探讨如何利用民间传说,让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和发展综合能力。
一、教育背景国家出台的新高考改革方案,对语文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特别是对中国文化传承和中国特色的文化进行深入的挖掘。
通过对民间传说的教育,不仅可以加深学生的文化底蕴,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为他们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可以有意识感受和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一些中国民间传说故事。
2、能力目标:能够理性分析和推断故事背后的情节并且进行感性的品读,提升学生说、听、读、写的综合能力。
3、情感目标:在学习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可以反思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并逐渐增强文化自信心,培养情感体验和情感表达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本次课程将重点学习两个主题——“浪费和珍惜”和“谦虚和骄傲”。
这两个主题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强调的两个观念——“以物知人”和“以人为本”。
学习这些主题可以让学生了解到文化背景,并且可以理解民间传说故事的意义和价值。
四、教学步骤1、引入活动为了让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可以通过画面、音乐和其他媒体形式,引导学生产生情感体验和情感表达,以此为基础,启迪学生思考。
例子:播放沙画画家画故事,生动形象地呈现一些民间传说故事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这种形式既美妙又独特,可以让学生爱上文化,爱上中国传统文化。
2、故事阅读讲解在教授民间传说故事时,可以引导学生阅读感知和思考不同故事情节,并分析其中内涵。
例子:讲解《和尚和精》这个故事。
这个故事中,一个和尚被精品招募,最终发现自己被骗。
通过对故事情节的分析,可以让学生知道要避免轻信别人的话,同时要明辨是非,真假和珍惜自己的时间和资源。
小学语文教案:了解古代神话故事和传说

小学语文教案:了解古代神话故事和传说一、引言古代神话故事和传说是中小学语文教育中重要的内容之一。
通过了解这些故事,不仅能够拓展学生的课外知识,增加他们的阅读兴趣,同时还能引导他们对古代文化的了解和思考。
本教案将通过选取几个典型的古代神话故事和传说,以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审美能力,培养他们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二、目标1. 了解几个典型的古代神话故事和传说的内容和主题;2.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步骤1. 引入1. 教师通过口头或书面形式向学生简要介绍古代神话故事和传说的概念和重要性。
2. 教师可以用一些图画或简短的故事情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对神话故事和传说的好奇心。
2. 教学主体1. 第一个故事:《白蛇传》- 学生通过阅读《白蛇传》的故事内容,了解白蛇和许仙的爱情悲剧,感受其中蕴含的爱与责任的主题。
- 学生可以分组讨论并表达对该故事的理解和感受,可以进行角色扮演或创作续写。
2. 第二个故事:《牛郎织女》- 学生通过阅读《牛郎织女》的故事内容,了解牛郎和织女的传说,感受其中关于爱情和牺牲的主题。
- 学生可以围绕着该故事展开创意活动,比如绘制插图、编写新的结局等。
3. 第三个故事:《愚公移山》- 学生通过阅读《愚公移山》的故事内容,了解愚公的传说,明白其中蕴含的努力和毅力的重要性。
- 学生可以进行小组讨论和演绎,展现愚公努力的场景,或者写下自己的努力目标和计划。
3. 教学总结1.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学习的内容和主题,总结古代神话故事和传说的特点和重要性。
2. 学生可以自由发言,表达他们对所学内容的思考和感悟。
四、教学评价1. 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和参与度,评价他们对古代神话故事和传说的理解和记忆。
2. 学生之间可以进行组间互评,让他们分享对其他组表现的观察和评论。
五、延伸活动1. 学生可以在家中选择喜欢的古代神话故事或传说,进行深入研究,并写下自己的读后感或创作。
2. 学生可以在班级中举办一次神话故事分享会,让每个学生都能有机会分享自己喜欢的神话故事。
《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大家谈》教案

《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大家谈》教案1. 教学目标•了解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的概念和特点;•学习传统的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培养学生的阅读与解读能力以及文化理解能力;•通过故事传达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2. 教学内容•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的定义和特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代表性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故事背后所传达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3.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认识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1.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回忆并讨论他们所熟悉的故事,如《西游记》、《红楼梦》等。
–引导学生思考故事和现实的联系。
2.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的定义(10分钟)–介绍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的概念和特点。
–提供具体例子,并引导学生分析其中的共同点和区别。
3.分组讨论(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他们感兴趣的神话、传说或民间故事。
–让学生讨论该故事的背景、情节和意义,并将他们的发现分享给其他组。
4.小结(5分钟)–总结并回顾上述内容。
第二课时: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1.导入(5分钟)–让学生回顾上节课的讨论内容,并引导他们思考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故事有何不同。
2.分组研究(15分钟)–给每个小组分配一个来自不同文化的代表性神话、传说或民间故事,如中国的《封神演义》,希腊的《奥德赛》等。
–学生研读该故事并讨论其中的文化元素、信仰和价值观。
3.学生分享(15分钟)–每个小组派代表分享他们研究的故事和发现。
–鼓励其他学生提出问题或进行讨论。
4.小结(5分钟)–总结并回顾上述内容。
第三课时:故事背后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1.导入(5分钟)–回顾上节课的讨论和发现,并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传达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2.故事分析(20分钟)–选择一个有代表性的神话、传说或民间故事,如中国的《牛郎织女》,阐述其中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带领学生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行为和其背后所传达的意义。
3.学生讨论(15分钟)–学生自由发言,分享他们对该故事的理解和观点,并探讨不同的解读可能性。
民间传说故事的教案

民间传说故事的教案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听故事的水平,能认真倾听别人讲故事。
2.通过听故事、讲故事,培养学生的听辨水平和语言表达水平。
教学重点:老师讲民间传说故事
教学难点:让学生讲故事
教学过程:
一、教师讲吴刚伐桂的故事
炎帝之孙伯陵,趁吴刚离家三年学仙道,和吴刚的妻子私通,还生了三个儿子,还生了三个儿子,吴刚一怒之下杀了伯陵,所以惹怒太阳神炎帝,把吴刚发配到月亮,命令他砍伐不死之树--月桂。
月桂高达五百丈,随砍即合,炎帝就是利用这种永无休止的劳动为对吴刚的惩罚。
而吴刚的妻子对丈夫的遭遇亦感到内疚,命她的三个儿子飞上月亮,陪伴吴刚,一个变成蟾蜍,一个变成兔,一个不详。
二、学生复述故事。
三、学生自己讲故事。
四、总结全课:你今天学会了什么?回去把今天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五、宣布下课。
小学语文《传奇故事》公开课教学设计(原创)

小学语文《传奇故事》公开课教学设计(原创)一、教学目标1. 通过教学,让学生感受到传奇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文化内涵。
2. 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和创造力。
3. 增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的认识。
二、教学内容选择几篇小学生易读的传奇故事,例如《白蛇传》、《牛郎织女》等。
通过教师讲解和学生讨论,学生自主阅读和表演等多种方式,让学生了解故事的情节和人物形象,领悟传奇的文化内涵。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阅读与讨论1. 通过图片或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向学生介绍传奇故事的背景和特点。
2. 首先提出学生对传奇故事的认识和印象,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3. 教师介绍由学生自主选择的一篇传奇故事并朗读,让学生跟读和品味。
4. 针对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在小组内讨论,然后向全班汇报。
第二课时表演与创作1. 学生自主组成团队,选择一篇传奇故事,分工合作,进行表演。
2. 在表演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创造力,进行一定的改编和创作。
3. 教师鼓励学生进行现场创作,完成一些简单的诗歌、歌谣等创作形式。
第三课时综合评价与展示1. 学生可以通过展板、PPT等形式,将自己的创作分享给全班同学。
2. 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进行个人评价和小组评优。
3. 分享完毕,教师进行总结,让学生综合领悟传奇故事的文化价值和意义。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阅读和表演的情况,评估其阅读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
2. 通过学生的创作和展示,评估学生的想象和创造能力。
3. 通过小组评选和个人评价,让学生提高自我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通过此次教学,学生能够在愉悦的氛围中,了解和感受中国古代传奇故事的魅力,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同时也更好地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
幼教中班语文教案:探秘双龙洞的传说故事

或带有大量机翻痕迹。
幼教中班语文教案:探秘双龙洞的传说故事一、教学目标1.通过讲解双龙洞的传说,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幼儿的爱国主义情感;2.培养幼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听力理解能力;3.通过教学活动,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增强幼儿的集体意识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介绍双龙洞的传说故事2.学习词汇和句子三、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利用图片和视频等资料展示双龙洞的壮丽景色,引导幼儿发表自己的感想和猜测。
(教师展示图片):幼儿:“老师,这个洞好神奇啊!”教师:“是的,这是我国一个著名的景点——双龙洞。
你们知道吗?双龙洞有一个有趣的故事。
”幼儿:“老师,你来给我们讲讲吧。
”2.讲解故事“很久很久以前,双龙洞内有一块石头,此石智者懵墨,无人知晓其价值。
直到有一次有人无意中打破石壁,石中光华顿时散发,如同一松怡然之气,令人陶醉。
”“为了获得这块神石,很多人前来挖掘,但都未能成功。
最终,一位农民得到了这块神石,他藏于家中,以备不测。
”“这个消息传开后,有两组人前来抢走神石。
经过了一番斗争,最终,在一阵石楼轰然崩塌的声音中,两个龙虎等奇兽相互撞击倒塌,身上的灵气依然丝丝扰动,相互传染。
”“最终,这两条龙便进入双龙洞之中,在那里不断修炼。
千年之后,两只龙不仅修为更进了一步,并且身上所散发出的灵气也越来越强大。
此后每年,都有来自世界各地许愿的人前来拜访。
”3.学习词汇和句子幼儿在听完故事后,老师可以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记忆,回答一些问题,如:双龙洞有什么特别之处?双龙洞内有一块什么样的石头?最终,这两条龙进入了什么地方?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利用图片和道具等视觉教具来激发幼儿的注意力和兴趣,增强幼儿的记忆效果。
4.教学活动为了让幼儿更深入地了解双龙洞,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前往参观,或者利用 VR 等通信设备进行虚拟参观。
在参观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发表评论和评价,以便进一步了解他们对双龙洞的认识和观感。
三年级上册《历史久远的贵州》教学设计

三年级上册《历史久远的贵州》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了解贵州的历史沿革、重要历史事件和文化传承。
2.培养学生的历史分析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激发学生对家乡历史的自豪感,增强文化自信。
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包含贵州历史地图、重要历史事件图片、视频资料等。
2.实物或模型:展示贵州出土的文物或复制品。
3.学习资料:提供关于贵州历史的研究文章、历史书籍等阅读材料。
4.小组讨论用具:纸笔、白板或讨论板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播放一段介绍贵州历史的简短视频,引起学生兴趣。
2.提出问题:“你们知道贵州有哪些重要的历史事件吗?”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
二、新课内容展示1.历史沿革:简要介绍贵州的历史发展脉络,从古代到近现代的重要时期。
2.重要历史事件:详细介绍几个关键的历史事件,如夜郎国的兴衰、明朝设立贵州省、红军长征在贵州等。
3.文化遗产:讲解贵州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苗族银饰制作技艺、侗族大歌等。
4.历史人物:介绍几位对贵州历史有重大影响的人物,如王阳明、张之洞等。
三、小组讨论与互动1.将学生分为小组,每组选择一个贵州的历史时期或文化现象进行深入研究。
2.小组成员共同收集信息,准备向全班展示他们的发现。
四、汇报与分享1.各小组轮流上台,用ppt或其他形式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
2.教师点评,鼓励学生提问和补充信息。
五、总结提升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贵州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
2.布置作业:让学生撰写一篇短文,描述他们对贵州历史的新认识或感受。
六、课后延伸组织一次贵州历史文化节活动,让学生通过游戏、表演等形式进一步了解和体验贵州文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贵州传说故事
1.赛竹三郎(仡佬族传说)
夜郎国王有七个儿子,他想出一个赛马射箭的办法来决定传位给谁。
三王子胜出,做了国王。
国家在竹三郎的通知下风调雨顺,地盘得到扩大。
有一年,云南黑彝入侵,竹三郎英勇牺牲。
2.双乳峰的传说
远古时候的双乳峰一带是一个巨大的湖泊,生活在这里的人们过着幸福的生活。
然而有一天,一条恶龙游到了湖里,给村民带来了灾难。
玉帝派其五姑娘阿娇收服了恶龙,之后湖水退去,露出了双乳峰。
3.梵净山的传说
梵净山原来叫做肃爽峰,山上住着肃爽鸟,十分凶恶。
肃爽峰的对山上住着一对凤凰夫妇,肃爽鸟嫉妒它们,挑起了战事。
最终,凤凰夫妇消灭了肃爽鸟,肃爽峰变得安宁祥和起来。
4.底西苗族菜花节的传说
底西寨住着一对美丽的姐妹杨阿伊和杨阿娜,镇边大将军的三儿子想要夺取杨阿伊为妻,遭到杨阿伊的反对。
姐妹俩被逼得无路可走,最后跳入洞里。
菜花节就是为了纪念她们而形成。
5.黔东南龙舟节的传说
在很久以前,河边住着一个名叫保的苗家渔民,有一天他的儿子被恶龙杀死。
保非常愤怒,杀死了恶龙替儿子报仇。
恶龙托梦给大家,希望人们在江边嬉游,龙舟节逐渐发展起来。
6.黔东南七姊妹的传说
古时张家有7个女儿,生得都很漂亮。
她们都想找到一个可以托付终身的苗生。
七姊妹到山上采摘树叶,每人煮了一锅彩色的糯米饭,邀请大家到施洞寨吃饭,唱山歌。
三天三夜之后,七姊妹终于如愿以偿,找到了自己的如意郎君。
7.彝族年来历的传说
有一户居住在山上的彝族人家,共有三兄弟。
有一年他们抓住一个天将,从他那里得知玉帝将要开决天河。
三人按照天将所说进行防御,只有老三活了下来,还娶了玉帝的女儿为妻,种下花狗的三吊谷穗,获得丰收。
8.贵阳黔灵山的传说
都使司的女儿得了重病,在赤松和尚的医治下好了起来。
都使司答应给赤松和尚一片袈裟可以盖住的地方,赤松和尚用袈裟把黔灵山全部罩住,都使司没办法,只好把黔灵山送给了他。
9.达摩面壁的传说
黄果树附近的土著被残酷的战争逼到了绝路,被困在山洞里面。
寻找多天,依然没有发现其他出口,正在绝望的时候发现了一尊达摩像。
大家诚心祷告,最后逃出生天。
10.蚺蛇洞的传说
传说在蚺蛇洞内有一条巨大的蚺蛇,大蛇连续几年每一个月就会吃掉一个小孩子,这其中就有陈银花的小弟弟。
陈银花决心为弟弟报仇,带着涂满毒药的钢刀,杀死了蚺蛇。
11.飞虎山的传说
从前,有一位僧人发现了一枚石蛋,他带着石蛋来到了四川峨嵋山。
经过精心的照料,从石蛋中蹦出了一只怪鸟,逐渐长大起来。
后来,巨鸟在剪刀山受了伤,落在不远处变成了一座山,这就是飞虎山。
12.宝王菩萨的传说
相传一群贵州务川仡佬族先民在开荒的过程中,一位青年发现一种石头中闪耀着红色砂粒,他将这种石头全部卖给了一位商人。
从此以后,人们开采朱砂,生活从此有了改善。
后世人为纪念“宝王”,建立“宝王庙”,塑“宝王菩萨”像。
13.水族文字创始人的传说
相传水族文字是由名叫陆铎公的先祖创制,这花了他六年的时间。
天皇怕人们掌握水族文字而对他构成威胁,于是派天将用小葫芦里的火烧了装有水书的房子,最后只剩下几百个水族文字。
14.妹妹巧计杀太阳
远古时候,天上有十二个太阳,人们无法生存下去。
当时一对布依族夫妇的一双儿女都很聪明勇敢。
妹妹用一块白棉布剪成太阳的样子,用它把天上十个太阳吸引了下来,留下的两个就是今天的太阳和月亮。
15.开天辟地——布依族的造物史诗
布鲁造天,莫勒造地,丫劳纳创造了人。
布鲁在造天的时候,最先造太阳,其次是星星和月亮,再是风、雷、雨、雪。
莫勒在造地时,还引江河入海。
16.力戛撑天(布依族传说)
远古时代,力戛带领大家一起撑开了天地,为了不再让天地重新聚合,他拔掉牙齿当钉,牙齿变成了星星。
并且他的右眼化作太阳,左眼化为月亮。
在劳累了八十一天后,精疲力竭而死。
17.混沌王和盘果王(布依族传说)
起初宇宙间一片混沌,混沌王吐气成雾,宇宙仍然难分天地。
这时盘果王鞭子把宇宙劈成两半,上边为天,下面为地,在这之后还出现了日月星辰和河流山川。
18.十二个太阳
这是一首流传在布依族地区的古歌谣,在洪荒时代天上有十二个太阳,非常毒热,人们无法生存。
年王用弓箭射落了十个,余下的两个就是今天的太阳和月亮。
19.牙巫开天辟地(水族传说)
牙巫用她的两只手把天地分开出一条缝来,朝着中间吹了一口气,天地才裂开,左边成天,右边成地。
她又铸造铜柱和铁柱,用来撑天。
从此,天地形成了。
20.牙巫铸造日月(水族传说)
牙巫为了让天地间有光亮,他在开天辟地之后,又开始铸造太阳和月亮。
但因为过于心急,一不小心造出了十个太阳。
后来,他又送给人类铜箭和铁箭,让人们把多余的太阳射落下来。
21.拱恩点恒(水族传说)
牙巫造天地后,大地之上什么也没有。
拱恩拄着拐杖用自己的双脚为人们创造出了山川河流,他在南边踩踏,大海因此形成。
22.杨亚射日月(苗族传说)
古时太阳和月亮天天一起出来,太阳有九十九个,月亮有一百一十个。
杨亚射落了九十八个太阳和一百零九个月亮,只剩下一个月亮和一个太阳躲在鸡笼下面,不敢出来。
后来杨亚找到了它们,天地又重新光明起来。
23.布依族铜鼓的传说
天上的太白星托梦给布依祖先布杰,告诉他去天上讨要铜鼓,可以让逝世的布衣老人上十二层天。
后来,布杰用生命为大家换来了铜鼓,受到后人的尊敬。
24.白羊洞的传说
白羊洞起初称作老岩洞,从前有个农夫看见洞边有一只白羊,就去追赶。
进入洞里面以后,就再也找不着了。
农夫在白羊消失的地方挖出了银子。
大家都来洞里挖银子,但是都没有挖到,当地人就把这里叫做白羊洞。
25.黄果树的由来
传说瀑布上方的悬崖上的一颗黄树上结了一个仙果,这个仙果能将潭水吸干,但需要养足一百天才行。
有人在仙果未养足的时候,将它摘下抛入潭中,不一会儿水就被吸干了。
但因为时日不够,不久又恢复了原貌。
26.黄龙奔江
在蚺蛇洞附近的水潭中,住着一条黄龙。
它和一条白龙相爱,但遭到天庭的惩罚。
白龙得到了赦免,但黄龙被天帝斩首。
黄龙的尸骨变成了山岭,这道山岭被称为“黄龙奔江”。
27.黔驴技穷
古时贵州没有驴。
有个喜欢多事的人从外地带来一头驴,把它放养在山脚下。
有一天,老虎看见了这头驴,以为它很厉害。
直到后来老虎咬死了驴,才知道这头驴根本没有什么技能。
28.射日月(彝族传说)
相传古时有九个太阳和八个月亮。
太阳连续出来九天,世间只剩俄普浦罗一家。
这家人有兄弟三个,老大用他的神箭连续射下八个太阳七个月亮。
29.石阿采降妖(彝族传说)
从前,在一条人们常走的路上居住着一个妖精,经常吃人。
石阿采戴上护身符,手里握着仙刀,独自来到妖怪居住的地方。
他答对了妖怪提出的三个问题,妖怪见打不过他,自己摔死了。
30.龙潭口的传说
据说在剑江里住着一条蛇妖,常常发大水,都匀百姓的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危害。
后来人们文峰塔和百子桥,桥为弓,塔为箭,把蛇妖封印在潭口,龙潭口因此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