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兔同笼课堂教学实录及点评

鸡兔同笼课堂教学实录及点评
鸡兔同笼课堂教学实录及点评

《数学广角—鸡兔同笼》课堂教学实录及点评授课人:月河中心小学曾庆玲

点评人:镇安县教研室张鹏航

教学内容:人教版第11册112—123页《数学广角—鸡兔同笼》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目标:

1、学生初步认识“鸡兔同笼”此类数学趣题

2、学生通过合作探究,能够运用“列表举例法”、“假设法”、列方程等方法解决“鸡兔同笼”此类问题。

课堂教学实录及点评

一、游戏激趣,巧妙导课

师:同学们,你好喜欢小动物吗

生:喜欢!

师:请交流一下你喜欢的动物。

生:喜欢小狗、小兔、小鸡……

师:谁上台来扮演兔与鸡。

学生兴致盎然,跃跃欲试。师随意让部分学生扮演。

师:三头六足。

学生随着教师的要求上台扮演。

师:有几只鸡几只兔

生:3只全是鸡,没有兔。

师: 3头8足

三个学生扮演:1学生把双手拎起做兔前腿状,其余学生垂手站立。台下学生明白:台上同学扮演的是1只兔,2只鸡。

师:5头10足、8头24足。(变换题型)

部分学生在讲台按教师的不同要求,进行不同的游戏,其它学生则在观看的同时,指出扮演同学的失误。

师:其实上述游戏蕴含着一类数学问题——“鸡兔同笼”问题。

师板书课题:“鸡兔同笼”

【点评】导课部分独具匠心,看似是扮演小动物游戏,实质是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智力热身活动,为鸡兔同笼问题的揭示做好了巧妙的铺垫。学生在此游戏活动中,初步感知了生活中的鸡兔同笼趣题,通过模拟知道了鸡、兔的头数与鸡、兔脚的只数之间的繁杂关系。游戏是小学生最喜爱的活动,扮演鸡兔活动一下子把学生带入了一个新奇的场景,学生带着期待进入新课。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这是教学过程中产生的第一个智力活动高潮。二、尝试探究,妙揭算理。

师:“鸡兔同笼”问题是我国古代三大趣题之一,记载于《孙子算经》一书中,距今约有1500年。用课件出示:“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

师:这道题的意思就是:“笼子里有若干鸡和兔。从上面数,有35个头,从下面数,有94只脚,鸡兔各有几只”同学们,这个问题你能解决吗

生做思考后,均有疑惑不解状。

师: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简单的问题入手。课件出示:“笼子里有若干鸡和兔。从上面数,有8个头,从下面数,有26只脚,鸡兔各有几只”请同学们尝试做这道题。

【点评】学生认知的规律是:由易到难。此题有效降低了问题的难度,为解决《孙子算经》中的较难“鸡兔同笼”问题搭好了桥,做了巧妙引领。

生尝试后做交流展示:

1、生甲(在讲台上便画图便讲解自己的算法):我是用画图的方法等出来的。1只兔子有4只脚,1只鸡有2只脚。而它们的头一共有8只,所以我就尝试着画。结果尝试的结果是,兔子5只,鸡3只。(画图法)

师:很好,谁还有其它的方法。

【点评】生甲第一个用的画图法是打开其他学生发散思维的钥匙。画图法直观形象,对其他学生的启发作用很大。此法貌似画图法,其实质仍然是列举法。

2、生乙:我用8÷2=4。

师:等等。为什么用8÷2

生乙:因为有8只头,我假设一半是鸡,一半是兔。所以用8÷2,结果是有4只鸡,4只兔。那么4只鸡8只脚,4只兔16只脚,一共是24只脚。题上要求是26只脚,所以鸡少算了1只。所以鸡应该是5只。

师:等等,为什么鸡少算了1只

生乙:因为按照假设,有4只鸡,4只兔,一共是24只脚,题上要求是26只脚,与题的要求比,我少算了2只脚。1只鸡有2只脚,恰恰少算了1只鸡。所以应该给假设的4只鸡再加上1只,就是5只。(假设法)

生乙的算理说清楚了,可是大部分同学还是不明白,

【点评】生乙用的是假设法中的“尝试取中法”。思路非常清晰。老师两个“等等,为什么……”环节处理的非常巧妙,欲扬先抑,既让学生说清了自己的算理,又让其他学生明白了假设法的关键步骤,此教学艺术值得赞许。不过此环节有一点遗憾:如果能够在学生说出为什么在假设中用“8÷2”的原因时,能够不失时机地点拨一句:“看来,假设时采用居中取数,则运算是最简便的。”就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可惜教者错失了此良机,学生最富智慧的思维火花就这样悄悄地熄灭了,如果让生乙的这点火花去点燃其他学生的思维火花,最后燃成熊熊大火,让生乙的创新思维更进一步,让其他学生明白“居中取数”的奥妙,教学的效果应该更好。看来教学真是遗憾的艺术。

3、师:我们用例举法来做一做。

师生共同探究鸡、兔的头数与脚的总数的关系,得出结论。

兔 8 7 6 5

鸡 0 1 2 3

脚 32 30 28 26

师:我们通过列举,也就是尝试的办法,得出了鸡有5只,兔有3只的答案。(列举法)

师:大家比较一下,用例举法与生甲的画图法比较,哪个更简便一些

生通过比较,得出了例举法比画图法简便的结论。

【点评】列举法是学生最容易掌握的运算方法,虽然麻烦,但比较直观,它是掌握假设法的前提,本教学环节是下一教学环节的巧妙过渡。

4、生丙:

我假设8只全是兔。4×8=32.。(师在32后添加只脚)32-26=6(只脚)。(师:多了6只脚)。4-2=2(只脚)师:为什么用4-2

生丙:因为兔子多了,兔子有4只脚,鸡有2只脚。6÷2=3(只鸡)

师:等等,老师又不懂了!为什么用6÷2。

生丙:因为我多假设了兔,多了6只脚,这6只脚是鸡的。所以用6÷2=3(只鸡)

师:我还是没有听明白。请哪位同学给我再说说。

生丁自愿起来说清算理。

师故作明白状:哦—原来是多假设了兔的只数,所以多出来的脚应该是鸡的,所以要这样。

生丙继续:8-3=5(只)。因为兔子多算了3只,所以用8减去3等于5,答案是兔子有5只,鸡有3只。(假设法A)

【点评】假设法是本节课教学的难点。曾老师在突破教学难点方面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她在学生丙讲述假设法A时,不疾不徐、环环相扣,层次剥笋,故布疑团,循循善诱,把学生丙的思考方法与过程准确无误地呈现在全体学生面前,在展示关键步骤时,她更是一位高超的导演,“我还是没有听明白。请哪位同学给我再说说。”把教者需要给学生重点强调的地方,假借学生的口再重点反馈给其他学生。师故作明白状:“哦—原来是多假设了兔的只数,所以多出来的脚应该是鸡的,所以要这样。”看似是教师的自言自语,其实是把此种方法的关键强调给学生,引起学生的注意。教师没有一句是在讲解,都是学生在思考展示、相互启发、自我教育。这就是曾老师的教学艺术!此处精要的提示与神来之笔的“自言自语”胜过教师的千万句提醒与讲解。

师:那么我们再来试一试。假设8只全是鸡,请同学们试着做。

生:8×2=16(只)脚

师:题意要求一共有26只脚。

生:26-16=10(只)脚。

师:少了10脚。那么少的是谁的脚呢

生:少了兔的脚。

生:4-2=2(只)脚。10÷2=5(只)兔。

生:8-5=3(只)鸡。(假设法B)

【点评】通过生丙的讲解与老师的精要提示,大部分学生肯定已经初步掌握了假设法,但是所有的学生都准确掌握方法且明白算理,还需要一个强化的过程。所以此步骤就是对学生掌握运用假设法的再一次强化,让所有的学生都掌握方法,并明白算理。教师的用心可谓精深。

师:你们从以上两种假设法中发现了什么

生戊:假设全是鸡,先得到兔子的只数。

生己:假鸡先得兔,假兔先得鸡。

师总结:假甲先得乙,假乙先得甲。

【点评】学生结合具体算法,先初步归纳总结出运用假设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一般规律,教师再将之完善,归纳升华为运用解决决鸡兔同笼这一类问题的一般规律。此处教学可圈可点!

师:我刚才看到还有一个同学有不同的算法。

生庚:我是用方程的方法解的。

解:设有x只兔,则有(8-x)只鸡。

4x

师:别急!“4x”表示什么意思呀指名一学生回答。

生庚继续:4x+2×(8-x)=26。

师:2×(8-x)表示什么意思呀再指名一学生回答。请同学们检验方程成立吗

学生通过检验,得出了方程成立的结论。生庚解方程并得出答案。

【点评】此处与处理假设法A的做法有异曲同工之妙。学生又轻而易举地掌握了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另一种方法—列方程。学生完全是教学地主体,教师是教学的引导者、点拨者。达到了不教而教的目的。老师应该留出时间,让学生说出其它所列方程。

三、巩固练习,顺利迁移。

1、师:请学生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孙子算经》中的“鸡兔同笼”问题。

一学生上黑板演算。其它同学独立完成。

师(在学生运用假设法、例举法及列方程解决问题之后):解决“鸡兔同笼”,哪种方法比较简便

生:假设法和列方程比较简便,例举法比较麻烦。

【点评】与教学最初设置的悬念遥相呼应,在学生进一步运用学习的新方法解决问题后,引导学生通过比较,找出最简便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是曾老师教学的又一精彩之笔。用最简单的方法解决数学问题,永远是数学教学的真谛。

2、拓展:

师:我国古代的“鸡兔同笼”问题流传到日本,就演变成了“龟鹤同笼”问题。课件出示一龟兔同笼问题。启发学生“龟”相当于“兔”,“鹤”相当于“鸡”。学生独立练习。

师(在学生全部得出完成后):其实,我们月河当地生活中也有很多类似的“鸡兔同笼”问题。相继用课件出示:

⑴板凳木马三十三,一百条腿地上站,板凳木马各几何。

⑵一对猎手一对狗,两队并成一对走,数头一共三百六,数足一共八百九。多少猎手多少狗

师让学生观察,这两个问题与前面的鸡兔同笼、龟鹤同笼问题有什么不同。做题的思路是什么。在学生有了充分的思考后,让学生课后练习此两题。

【点评】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应用。此环节有两个妙处:一是让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与学习数学的兴趣;二是让学生能够认识“鸡兔同笼”这一类问题,掌握“鸡兔同笼”问题的变式,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听课后记】2010年1月5日,我在月河中心小学进行优质课验收时,有幸听了被誉为“月河才女”的曾庆玲老师的这节数学广角—“鸡兔同笼”课程。这节课是探究活动课,我在其它地方也听了这节课,觉得这节课教学难度很大,教师不容易上成功。曾庆玲老师的这节课的成功让我出乎意料,深受启发。整节课都是学生在紧紧张张地进行探究活动,老师在课堂中巧妙启发、适时点拨,相机诱导。一节课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比教材中提供列举的方法还要多,师生在很轻松地完成了探究任务的同时,似乎还不满足,还在游刃有余地探究日本的“金鸡独立”解法。这是我听到的成功的数学探究课之一。

曾庆玲老师是一位善于思考、有思想的数学老师,在教后反思时她说:“本节课给我最深的感受是:充分的课前

准备、恰到好处的点拨引导、广阔的探究空间、学生创新性的灵动思维,是上好一节探究活动课的关键。”她富有哲理的反思也许能给我们数学老师开展探究活动以崭新的启迪。

我觉得这节课是活动探究课的成功范例,所以将其实录下来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够对全县数学老师的探究活动课有所帮助。由于自己在数学教研方面是个外行,所谓的“点评”可能是乱点乱评。有不妥之处敬请数学老师及曾庆玲批评指正。

鸡兔同笼公开课教案

鸡兔同笼公开课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鸡兔同笼”问题,感受古代数学问题的趣味性。 2.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使学生体会假设和列方程的一般性。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并向 学生渗透转化、函数等数学思想和方法。 教学重点:用假设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 教学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将和大家一起来学习一道我国 古代非常有名的数学趣题,“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PPT投影展示原题)这四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抽生回答。(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 从上面数,有35个头;从下面数,有94只脚。鸡和兔各有几只?(PPT展示今意)) 2、有谁知道这类题我们把它叫做什么问题吗?(鸡兔 同笼)板书。鸡兔同笼问题是我国古代三大趣题之一,记载 于《孙子算经》一书中,距今已有1500多年,

3、会做“鸡兔同笼”这类题吗?会做的我们今天进一步来 学习,不会的也没关系,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老师相信今后 你一定会做了。那同学们有没有信心把这节课的内容学好 呢? 二、展示情境,尝试探究 (一)出示情景,获取信息 1.“鸡兔同笼”这四个字什么意思呀?(鸡和兔关在同一 个笼子里) 为了研究方便,我们把题目里的数字改小一点。“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8个头;从下面数,有26条腿。鸡和兔各有几只?”(说明:为了便于分析时叙述,把“26只脚”改成了“26条腿”课件出示) 2.我们一起来看看被关在同一个笼子里的鸡和兔给我们 带来了什么信息? 学生理解:①鸡和兔共8只。②鸡和兔共有26条腿。 ③鸡有2条腿。④兔有4条腿。(课件出示) (二)猜想验证, 1、我们先来猜猜,笼子中可能会有几只鸡几只兔呢? 学生猜测,在猜测时要抓住哪个条件呢?(鸡和兔一共是8只)那是不是抓住了这个条件就一定能猜对呢? 学生猜测,老师板书 2、怎样才能确定同学们猜的对不对?(把鸡的腿和兔

如何实施高效课堂教学策略

如何实施高效课堂教学策略 第一、以有效的课前准备保障高效的课堂。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要实现课堂高效,必须下足课前准备功夫,备课不是单纯地写教案,而必须备教材、备学生,不但要花功夫钻研教材、理解教材,仔细琢磨教学的重难点,更要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选择课堂教学的“切入点”,合理设计教学活动。仔细考虑课堂教学中的细节问题,对于课堂上学生可能出现的认知偏差要有充分的考虑,针对可能发生的情况设计应急方案,确保课堂教学的顺利实行。还要设计高质量的有针对性的课堂练习。再根据教学过程的设计和教学的实际需要制作好教学所必须的教具或课件、学生操作的学具等。 第二、改进课堂教学结构和教学方法,营造轻松和谐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课堂效率。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要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就必须对传统的课堂结构实行改进。依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把握好课堂教学的最佳时机,合理调整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精讲精练,讲练结合,达到课堂结构的最优化,课堂效果的最佳化。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人在轻松的氛围中思维处于最佳的状态。学生也只有在轻松和谐愉悦课堂氛围中,才能有最理想的学习状态。教师应善于使用一些策略,创建和谐的课堂氛围。教师亲切的笑容、适度的幽默、鼓励性语言、师生平等互动以及小游戏等都有助于营造良好氛

围。如果我们能够营造出“民主、平等、尊重、理解、注重、赏识”的新型的师生关系和和谐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课堂氛围,就能够使学生身心愉快、思想活跃,结出课堂教学高效率的硕果。 第三、课堂教学必须“务实”才能“高效”。 当前课堂教学不同水准存有形式主义、惟美主义,华而不实的花架子。课堂教学必须务实才能高效。 1、高效课堂理应是平实的。也就是指在教学中要讲求实在。实实在在地设计教学,实实在在地落实教学目标,实实在在地完成教学任务,而不是为了炫耀教师水平而追求“奇”、“特”、“巧”等。 2、高效课堂理应是真实的。所谓真实,指的是还课堂的本来面目。但必须从教学实际出发,在继承优良的基础上改革和创新提倡自主创新、张扬个性与合作学习。 3、高效课堂理应是丰实。所谓丰实,指的是课堂有生成性,即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前提下有所升华。 4、高效课堂理应是扎实的。所谓扎实,是指课堂教学要有实际意义,要根据已经设计的目标、方法和学生的学习任务而使绝绝大部分学生能够学有所得,而不是仅限于少数学生与教师互动,绝绝大部分学生充当听众。 2、总来说之,课堂是我们教学的主阵地,要切实的提升教育教学效率,课堂就是我们的主战场。影响课堂效率的因素很多,但课堂教学因素占了相当的比例,我们只有理性地理解我们的课堂教学,客观地面对我们的课堂教学存有的问题,才能持续改进我们的课堂教学。

评价教师课堂教学评语

评价教师课堂教学评语 三年级语文直播答疑,老师提前候课,教学基本功较扎实,能通过连麦进行师生互动;不足之处是语速过快,课前准备不是很充分,对钉钉直播的使用功能还不够熟练,整体效果良好。 四年级数学答疑直播课:老师教学设计思路清晰,在教学过程中对语言和课堂的把握很到位,基本上能够达到教学目的。建议在讲解过程中可以以提问的方式,让学生进行连麦,这样有助于增加师生互动,提高教学效果。 一年级数学答疑直播课:教师课前准备充分,教学安排容量适当,目标明确,重点、难点突出;讲授清晰、注重启发学生,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教师点拨得法,总结、归纳、反馈等过程及时、到位。学生回答积极,课堂效果很好。 一年级语文单元测试直播课:教师课前准备充分,语言节奏、语调把握到位,能够提醒学生仔细阅题、字体工整,坐姿和握笔方式等细节掌握的很好,考试中的注意事项也一直在重复给学生强调,到达了测试的效果,很成功,值得借鉴。二年级语文答疑直播:这是一节关于习作答疑的直播课,老师能够充分利用钉钉连麦和发语音来了解学生的学习掌握情况,学生由于对钉钉使用方法不够了解,所以没有达到预定效果。总体上内容讲解细致,分析到位,后续语言组织还需在提炼一下。

四年级英语直播课:本次授课内容是Unit 4 At the farm(1)单词讲解,老师能够运用钉钉电子白板进行授课,直观形象,能够通过语音互动,掌握学生学习情况,整体课堂很流畅,效果很好! 四年级数学直播课:小数的近似数,老师善于引导,揭示规律。精讲多练,整体课堂效果很好!建议要照顾到全体,可以采用师生交流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给予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让学生达到对知识的学以致用。 五年级数学直播课:《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应用》解决问题;教学设计合理、科学。教学重点、难点突出,现代教育技术运用恰当、熟练。全面关注学生的知识、能力,重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师生互动氛围好,学生在老师的启发下能积极回答问题。较前几次直播课,都有很大的进步。一年级数学直播课:《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教师授课声音清晰洪亮,讲解层次性较强,推理正确,能突出重点,课堂严谨,解题思路清晰,教学方法使用得当,目标设置准确,内容安排合理,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中循序渐进的获得新知,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参与学习活动,思考、交流、合作等活动,课堂效果很好。 六年级英语答疑直播课:教师口语流利,发音标准,语言基本功扎实,备课充分;教学设计灵活、新颖,别具一格。上课时,教师的课堂细节把握很好,很注重与学生的情感交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鸡兔同笼》教学实录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鸡兔同笼》教学实录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了解“鸡兔同笼”问题,感受古代数学问题的趣味性。 2.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使学生体会假设和代数方法的一般性。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并向学生渗透转化、函数等数学思想和方法。教学重点:用假设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 教学具准备:课件。 课前交流 师:同学们小时候玩过过家家的游戏吗? 生:玩过。 师:老师想和你们做一个“开心宠物店”的过家家游戏。请看演员表(多媒体出示) 师:女同学扮演小鸡,男同学扮演小兔,谁来说说小鸡和小兔最大的区别在哪里? 师:是的,我们就让女同学垂首站立扮演小鸡,男同学抬起双手扮演四条腿的小兔。听好老师要求。3头6足 师:有几只鸡?几只兔? 生:3只全是鸡,没有兔。 师: 3头8足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师:其实刚才游戏蕴含着一类数学问题。今天让我们穿越是空的隧道,回到1500年前,打开数学名著《孙子算经》,一起去看一看书中记载的一道有趣的数学问题。 师:谁来读一下这道题?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出示原题 师:今有雉(zhi)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 (1).理解题意 师:同学们知道这道题的意思吗?请试着说一说。 生:这道题的意思是——鸡和兔在一个笼子里,从上面数有35个头,从下面数有94只脚,问鸡和兔各有多少只? 师:这道题的意思正如同学们所想的一样,也就是:(课件出示)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35个头,从下面数有94只脚,鸡和兔各有多少只?

鸡兔同笼教学设计

《鸡兔同笼》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了解“鸡兔同笼”问题的结构特点,渗透化繁为简的思想, 掌握用列表法、假设法,初步形成解决此类问题的一般性策略。(二)过程与方法 经历猜测的过程,尝试用列表、假设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引导学生有序思考,使学生体会解题策略的多样性。(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迁移思维能力,感受古代数学问题的趣味性。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渗透化繁为简的思想,体会用假设法的逻辑性和一般性。 ~ 教学难点:理解用假设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算理。 三、教学准备 课件、实物投影。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教师:同学们,大约一千五百多年前,我国古代数学名著《孙子算经》中记载了一道数学趣题——“鸡兔同笼”问题。

(板书课题:鸡兔同笼) 出示主题图: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 教师:这道题是以文言文的方式表述的,雉就是野鸡,哪位同学看懂它的意思了 ~ 学生: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35个头,从下面数,有94只脚。鸡和兔各有几只 教师:从题中获取信息,你知道了什么,要求什么问题 (二)探究新知 1.尝试解决,交流想法。 既然“鸡兔同笼”问题能流传至今,就应该有它独特的思考方式和解题方法。 问题:同学们想一想,算一算鸡和兔各有多少只 2.感受化繁为简的必要性。 大家在刚才猜了好几组数据,经过验证都不正确,为什么猜不对呢 数据大了不好猜,我们应该怎么办

我们把数字改小些,先从简单的问题入手。 ^ (课件出示例1)“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8个头,从下面数,有26只脚。鸡和兔各有几只” 教师:从题中你们能获取哪些信息和生活常识联系在一起,你还能说出哪些信息 预设:学生1:鸡和兔共8只,鸡和兔共有26只脚。 学生2:鸡有2只脚,兔有4只脚。 【设计意图】渗透化繁为简的思想,引导学生理解题意,找出隐藏条件,帮学生初步理解“鸡兔同笼”问题的结构特点。3.猜想验证。 教师:有了这些信息,我们先来猜猜,笼子可能会有几只鸡几只兔猜测需要抓住哪个条件 学生:鸡和兔一共有8只。 教师:是不是抓住这个条件就一定能马上猜准确呢好,老师这里有一张表格,请大家来填一填,看看谁能又快又准确地找出答案来,开始。 、 学生汇报。

课堂教学评语大全

课堂教学评语大全

课堂教学评语大全 【篇一:听课评语大全】 听课评语大全 1、x老师以渊博的知识,青春的激昂,璀璨的语言,悦耳的语音,扮演者精典式的演讲,令人心悦诚服,耳目一新,有身临其境之感,真是众妙毕绝啊。本节课引经据典,恰如其分,启发深思,事半功倍,旁敲侧击,循循善诱。无粉饰之患,无喧宾夺主之影。 2、x老师注重读,读是语文教学的根,抓住了读,就抓住了整个语;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是睿智的选择。 3、x老师的课教学思路清晰,重点突出,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通过引导学生提炼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再次感受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经历了运用乘法口诀求商的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培养了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能力。通过讨论交流,引导学生概括计算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归纳概括的能力。对于书上提出的三个除法问题的信息,这节课不是由教师直接提出、罗列出来,而是由学生自己根据信息提出来的,问题来自于学生,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 4、“请坐,请读,请??”,“请”字拉近了师生的互敬情谊,道出了教师关爱学生之心声,再现了和谐的课堂,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热爱学生是教师本能的素质。 5、x老师的课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讨论式,参与式运用自如,挥洒入流。备课充分、讲解精辟、重点突出、善于调动学生积极性。思路清晰、语言流畅、安排合理、效果良好。 6、x老师的课有一定改进,但仍需努力,要加强教师基本功训练,虚心学习,不断提高,力争成为学校骨干教师。知识点的讲解、巩固如能使用多媒体设备来辅助教学效益会更高。

7、本节课学习内容是与学生生活、学习紧密结合、息息相关的课题,教师授课中有针对性地探讨了学生面临的问题及相应对策,教学中能密切结合校园内及学生身边熟悉的事件开展教学,深入浅出,启发学生进行思考,开展讨论。教师语言表述清晰、精要、幽默。建议教师要对学生的分析、提炼、总结问题的能力加强培养,提高要求。 8、本节语法课内容紧扣知识要点,所选内容突出了重点、难点,加深了学生的体会,便于学生理解。教师语法授课中讲解能注意引导、启发。在课堂中学生朗读能力培养还略显欠缺,各环节紧凑性还可加强,老师对学生纪律要提高要求。 9、教师教态自然,语调亲切,并不断鼓励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中学习,推进了知识的掌握和智力的发展,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准确的把握了设疑的方向,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进入积极的的思维状态。 10、教师语言表述能力好,课堂讲解层次清晰,注重启发、拓展,教师的基本功扎实,讲解中注重知识的记忆、整理,结合习题在授课中及时巩固,并做到精批精讲,板书相当清晰、规范。但做为复习课,对学生能力要求可再提高一些,课堂上可适当给予学生互动的空间。 11、本堂课知识点明确,条理清晰,板书大方,教师注意归纳总结,能联系书本以外的知识,扩大学生听闻。教学语言形象、丰富、生动,浅入深出,但与学生互动交流稍显欠缺。 12、该课语言幽默、风趣,生动形象,着力于学生积极性的调动,引导学生动手、动口,注意矫正反馈,注重双基训练。 13、教师语言语调抑扬顿挫,普通话过硬,板书优美,基本功扎实,能循循善诱,逐步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及分析事件与人物,解决讨论要点有成效。并注重学生的诵读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较好。

《鸡兔同笼》课堂教学实录及点评

《数学广角—鸡兔同笼》课堂教学实录及点评授课人:月河中心小学曾庆玲 点评人:镇安县教研室张鹏航 教学内容:人教版第11册112—123页《数学广角—鸡兔同笼》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目标: 1、学生初步认识“鸡兔同笼”此类数学趣题 2、学生通过合作探究,能够运用“列表举例法”、“假设法”、列方程等方法解决“鸡兔同笼”此类问题。 课堂教学实录及点评 一、游戏激趣,巧妙导课 师:同学们,你好喜欢小动物吗? 生:喜欢! 师:请交流一下你喜欢的动物。 生:喜欢小狗、小兔、小鸡…… 师:谁上台来扮演兔与鸡。 学生兴致盎然,跃跃欲试。师随意让部分学生扮演。 师:三头六足。 学生随着教师的要求上台扮演。 师:有几只鸡?几只兔? 生:3只全是鸡,没有兔。 师:3头8足 三个学生扮演:1学生把双手拎起做兔前腿状,其余学生垂手站立。台下学生明白:台上同学扮演的是1只兔,2只鸡。

师:5头10足、8头24足。(变换题型) 部分学生在讲台按教师的不同要求,进行不同的游戏,其它学生则在观看的同时,指出扮演同学的失误。 师:其实上述游戏蕴含着一类数学问题——“鸡兔同笼”问题。 师板书课题:“鸡兔同笼” 【点评】导课部分独具匠心,看似是扮演小动物游戏,实质是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智力热身活动,为鸡兔同笼问题的揭示做好了巧妙的铺垫。学生在此游戏活动中,初步感知了生活中的鸡兔同笼趣题,通过模拟知道了鸡、兔的头数与鸡、兔脚的只数之间的繁杂关系。游戏是小学生最喜爱的活动,扮演鸡兔活动一下子把学生带入了一个新奇的场景,学生带着期待进入新课。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这是教学过程中产生的第一个智力活动高潮。 二、尝试探究,妙揭算理。 师:“鸡兔同笼”问题是我国古代三大趣题之一,记载于《孙子算经》一书中,距今约有1500年。用课件出示:“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 师:这道题的意思就是:“笼子里有若干鸡和兔。从上面数,有35个头,从下面数,有94只脚,鸡兔各有几只?”同学们,这个问题你能解决吗? 生做思考后,均有疑惑不解状。 师: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简单的问题入手。课件出示:“笼子里有若干鸡和兔。从上面数,有8个头,从下面数,有26只脚,鸡兔各有几只?”请同学们尝试做这道题。 【点评】学生认知的规律是:由易到难。此题有效降低了问题的难度,为解决《孙子算经》中的较难“鸡兔同笼”问题搭好了桥,做了巧妙引领。 生尝试后做交流展示: 1、生甲(在讲台上便画图便讲解自己的算法):我是用画图的方法等出来的。1只兔子有4只脚,1只鸡有2只脚。而它们的头一共有8只,所以我就尝试着画。结果尝试的结果是,兔子5只,鸡3只。(画图法) 师:很好,谁还有其它的方法。 【点评】生甲第一个用的画图法是打开其他学生发散思维的钥匙。画图法直观形象,对其他学生的启发作用很大。此法貌似画图法,其实质仍然是列举法。 2、生乙:我用8÷2=4。

《鸡兔同笼》教学设计

《鸡兔同笼》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103-105页。 教学目标: 1.尝试列表法、假设(画图)法、列方程等方法解决鸡兔同笼。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增强逻辑推理能力。 3.加强对我国数学史文化的了解,感受“鸡兔同笼”问题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教学重点: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能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体会方程思想的一般性。 教学难点:通过数形结合,从画图法中推导出算法。 教学用具:手机、平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1.创设情境。 有一天,鸡和兔在草地上玩耍,兔子看到鸡昂首挺胸的样子,觉得很可爱,就模仿起来。你们知道它是怎么模仿的吗?谁来说说,一只兔子学成鸡,抬起了几只脚?地上少了几只脚? 2只兔子学成鸡,地上少了几只脚?如果地上少了10只脚,说明有几只兔子在学鸡? 鸡也俏皮地学起兔子走路。它是怎么模仿的吗,谁来说说。如果1只鸡学成兔,地上会多出几只脚?如果地上多了8只脚,说明有几只鸡在学兔? 2.引出例1。 你们的想象很丰富。兔学鸡,鸡学兔真有趣。瞧——草地上传来了这样的信息。 出示例1:草地上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8个头,从下面数,有26只脚。鸡和兔各有几只? 二、深入理解,探究新知。 1.猜测验证,列表讨论。 猜猜看,鸡和兔可能各有几只呢? 有点乱,怎样猜不遗漏?出示表格;

这么多情况,哪种情况是对的呢?怎样验证? 和学生一起验证,把表格补充完整,谁愿意把你猜测的结果汇报一下。 小结:通过刚才猜测、验证,我们找到了有3只鸡,5只兔。这种方法就是列表法。(板书) 仔细观察表中数据,你有什么发现?把你的发现与同桌交流一下。 (1)减少1只鸡,增加1只兔,增加2只脚。 (2)增加1只兔,减少1只鸡,减少2只脚。 2.这道题,除了可以用列表法来解决,还有其他的方法来解决吗? (1)现在请同学们发挥你的想象力,跟我一起来假设。我现在一声令下,让草地里的所有兔子都抬起前2条腿,每只兔子还有几条腿在地上?我们把抬起腿的兔子都假设成鸡。草地上现在有多少条腿?(16条) 为什么是16条腿?和26条腿比少了多少条腿? 这10条腿是谁的?前腿都去了哪儿? 抬前腿的兔子有多少只呢? 想一想,我让兔子统统抬起前腿,也就是假设把笼子的这8只动物都看成了什么? 根据我们刚才的假设推算,你能列式解答吗?8?2=16(只) 26-16=10(只) 10÷2=5(只) 8-5=3(只) 1.假设8个头全部是鸡。 (1)一共有多少只脚?16 2= ?(2)实际有多少只脚?(26) 8 (3)假设的脚比实际的脚少多少?26—16=10 (4)少的10只脚是谁的脚?(兔脚) 因此需要把鸡转换成兔,一只鸡加上2只脚就转换成了兔,10只脚需要把5只鸡转换成5只兔。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鸡兔同笼》教学设计

鸡兔同笼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是尝试与猜测活动之一。本活动的目的是通过学生对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的观察与思考,从中发现一些特殊的规律。在“鸡兔同笼”的活动中,通过列表方法解决鸡与兔的数量问题。 教学目标: 1、理解掌握并会运用列表法、画图法、假设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 2、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逻辑推理能力。 3、了解我国古代数学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从不同角度分析,掌握列表解题的策略与方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用猜谜语的形式引导学生发现鸡和兔的异同点,学生得出鸡和兔都有一个头,鸡有两条腿,兔有四条腿。 2、通过练习发现问题。 出示多媒体课件: 一只公鸡,( )条腿;一只兔子,( )条腿; 两只公鸡,( )条腿;两只兔子,( )条腿; 三只公鸡,( )条腿;三只兔子,( )条腿; 四只公鸡,( )条腿;四只兔子,( )条腿; …………

3、引出课题:早在1500多年前,我国古代的数学家就在《孙子算经》中提出了这样有意思的题目。“鸡兔同笼”是一类中国有名的算术题,最早出现在《孙子算经》中。此书约成书于四、五世纪,作者生平和编写年代都不清楚。先传版本的《孙子算经》共三卷。卷下31题,可谓是后世“鸡兔同笼”的始祖,后来传到日本,变成“龟鹤算”。书中是这样叙述的:“今有鸡兔同笼,上有35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鸡兔各几何?”,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板书:鸡兔同笼) 二、开展活动,探究规律。 1、课件出示题目: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8个头,从下面数,有26条腿。鸡和兔各有几只? 学生猜测鸡兔各几只,按顺序整理所有可能性。 学生根据总结出的关系式,计算找出正确答案。 学生汇报正确答案是鸡5只,兔3只。 小结:像这样把所有情况一一列举出来的方法叫逐一列表法。(板书) 2、质疑:这个方法好不好? 学生感受这个方法要一一列举,比较麻烦。 下面就利用简单的数据总结规律,运用到复杂的情况中。 3、请同学们观察: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同桌互相讨论。 生得出结论:鸡增加1只,同时兔减少1只,腿减少2条。 鸡减少1只,同时兔增加1只,腿增加2条。 腿增加和减少与兔保持一致。 4、游戏练习: 鸡增加2只,同时兔减少2只,腿()。 鸡减少5只,同时兔增加5只,腿()。 生得出:鸡兔每对换一次,腿数增加/减少两条。 三、利用规律,实题操作。 利用总结的规律,做一道数目稍大的题,不用逐一列表,试试看。

语文高效课堂的教学策略

语文高效课堂的教学策略 摘要:高效的语文课堂是语文教学研究的重点,也是新课程改革提出的要求。随着经济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效率的重要性,教师对于如何提高课堂效率,形成高效课堂的研究也是多种多样、精彩纷呈。给学生一个怎么样的课堂,让学生得到怎么样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情感交流开放感悟 从教多年,为了能给学生更好的课堂,将知识以更艺术的方式传播给他们,我阅读了许多有关教育教学的书籍和名著。最近我拜读了《经典课堂》一书,此书收录了多位名师的经典教学实录,让我的确受益匪浅。拜读名著的同时,我常常在反思自己的语文教学:究竟给孩子们一个什么样的语文课堂?课程改革对于学生的影响非常深远,课程改革虽是一个实验的过程,但它却关系着千千万万个孩子一生的命运!教育家杜威先生说过:“给孩子读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我认为:教师在乎什么,学生就发展什么!教师给孩子什么样的课堂,孩子就拥有什么样的人生!如何给孩子一个经典的课堂呢?我有以下几点看法和体会:

一、情感的课堂 1.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必须在课堂中引导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中充满“激情”。在语文课中,如何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其基点就在于“情感”。一个充满激情的教师,才能调动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充满热情地学习。教师应该展现给学生一个“充满激情的我”,陪伴孩子度过每一段“燃烧的岁月”!让学生在充满激情的课堂中学习和成长。如教授《渔歌子》一课,教室通过激情的配乐朗读,让学生穿越时空隧道,与作者张志和同喜同乐,达到情感的共鸣。 2.教学活动中要注重置师生于课文、作者、情景之中,也就是“溶情”。“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教学当中的“情”犹如教与学双边活动的“催化剂”,有了它,学生才会在教师的点拨下进入课文佳境。有了它,才能在课堂中使学生充满情感,融情于课堂,融情于人生。在“情”中体验人生,学会成长。 二、交流的课堂 生活中没有交流,就没有快乐;事业中没有交流,就没有成功;教学中没有交流,就没有乐趣。以前的语文课堂,学生只是可怜的倾听者,谈不上和谁去“交流”。交流是建立牢固、友好、长久的人际关系的重要条件。因此,为了避免这一点,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还给学生一个“交流”的课堂,面对面的交流,心与心的对话,实现“文本对话”、“师

关于《变压器》的评课稿

关于王永元老师《变压器》公开课的评课 黑龙口中学白彦军 《变压器》是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2第五章第四节,是以电磁感应为核心,发电厂与生活用电联系桥梁,是高中物理的重点知识,本节课在电能的输送之前,既能巩固学生对电磁感应定律的理解,又为下一节电能的输送奠定基础,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节课作为公开课,不仅能够展示物理学科重点内容的教学特点,更关键的是体现了新课标倡导的“让学生通过探究获得知识并体会物理探究过程中所用的科学方法”。 王老师对本节课研究透彻、准备充分,整节课生动、流畅,师生互动和谐,不失为一节成功的公开课。下面就本节课从教学设计、实施过程、教学技能等方面作一简要评价。 教学设计方面 本节课设计完整、结构紧凑、逻辑严谨,教学三维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并能够有效突破难点。在三维目标的达成上,王老师以实验为基础,通过设计实验、观察、测量、归纳得到原副线圈两端的电压与匝数的关系,实现了对学生实验设计能力、发散思维能力、概括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的培养,同时渗透物理学研究方法的教育,使学生认识到由实验归纳总结物理规律是物理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突出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在本节课难点(变压器的工作原理)的突破上,王老师通过旧课复习,通过对电磁感应定律、楞次定律、自感、互感等回顾,按照学生最近发展区层层递进,学生接受顺理成章,有效突破。

教学实施过程 在新课的引入中,王老师通过播放视频,观看实物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通过复习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推到远副线圈的电压与匝数的关系,应用了自感的原理。整节课结构严谨,层次分明,“提出问题——猜测与假设——设计实验——分析论证——得到结论”探究环环相扣,让学生明白了“探究的科学过程”和“探究的科学方法”,学生学到的不仅仅是物理知识,更重要的是领会了科学探究的方法,真正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本节课在师生互动方面也做得不错,比如在做小实验时请学生上台,引导学生一起进行实验探究等,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学技能运用 王老师在本堂课运用了多种教学资源,包括视频、图片、实物展示、各种实验器材、传感器、电子白板、PPT等,尤其是电子白板和PPT娴熟运用,有效促进了教学序的展开、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充分展示了王老师很强的课堂教学技能。 如果说本堂课还有什么需要改正的地方,那就是在学生一起参与操作方面人数多一些,可以进一步加强师生的互动性。 2013年3月25日

《鸡兔同笼》教学设计(1) 郑玲玲

《鸡兔同笼》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教科书P104-106。 【教材分析】 《鸡兔同笼》原来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数学广角的内容,主要用列举法、假设法和方程法解决问题,修订后将这部分内容移至四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数学广角,删去了方程法,突出了假设法。此内容主要是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理解用列举法、假设法解决问题,渗透模型等数学思想方法,增强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经历猜测、计算、推理、调整等过程,理解并掌握用列举法、假设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体会解题策略的多样性,初步形成解决此类问题的一般性策略。 2.在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品质和勇于探索、敢于质疑的理性精神,形成有条理、有逻辑的思维习惯以及一丝不苟的个性品质,渗透化归、列举法、假设法、数形结合、模型等数学思想方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数学素养。 3.通过数学史料,感受古代数学问题的趣味性,增强民族自豪感,同时体会鸡兔同笼问题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增强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掌握用假设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构建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模型。【教学难点】 理解用假设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算理。 【教学过程】 课前交流:鸡学兔、兔学鸡走路的故事。 一、激趣导入,提出问题

承接课前交流,提出问题:把鸡和兔关进一个笼子里,从上面数有8个头,鸡和兔各有几只? 二、探究新知,解决问题 1.列举法 学生猜测鸡和兔各有几只。 教师追问:尽管大家猜的鸡和兔的只数都不一样,但每组数据背后都隐藏着一个不变的数据,发现了吗?除了这几组数据,鸡和兔的只数还有没有其他可能?能不能按一定的规律找一找? 学生一一列举,完成表格。 师小结:像这样,根据一定的规律,按顺序依次列举出所有可能性,这种思考问题的方法就叫有序思考。通过有序思考,可以做到不重复又不遗漏。 进一步提出问题:鸡和兔到底有多少只?只看头数能确定吗? 适时添上另一个条件:从下面数,有26条腿。 让学生借助表格,进行探究。 全班交流。 教师小结:刚才我们通过有序思考,列举出了所有可能性,经过计算调整,找出了鸡和兔各有几只,这种方法,就是我们研究问题时经常用到的列举法。 2.假设法 (1)体会列举法的局限性 把“从上面数有8个头,从下面数有26条腿,鸡和兔各有几只?”中的数据调大。 师:你能再用列举法做一做吗?

鸡兔同笼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优秀教案)

《鸡兔同笼》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初步认识鸡兔同笼的数学趣题,了解有关的数学史。能用列表法和画图法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结合图解法理解假设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 、通过画图分析、列表举例、假设计算等方法理解数量关系,体会数形结合的方便性,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在现实情景中,在交流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思想方法的运用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联系,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信心,受到多种数学思想方法的熏陶,进而让学生体会数学的价值。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故事引入: 师:同学们,老师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从前,有一位老猎人,进山打了几只山鸡和野兔,高高兴兴地往家走。在村口,几个小孩围了过来,“老爷爷,老爷爷,您送给我们几根漂亮的羽毛吧!”老爷爷捋了捋胡子,笑眯眯地说:“孩子们,要羽毛可以,可我有一道题要考考你们,若答对了,羽毛就送给你们了。”“好呀,好呀!您出题吧!”老爷爷说:“鸡兔同笼,条腿地下走,问你鸡兔各几许?”同学们,你们觉得山鸡的羽毛漂亮吗?你们想要吗?快开动脑筋,想办法解决这类难题吧!咱们先从简单点的想起:(课件跟上) 、揭示课题: 大家请看屏幕:出示题目:鸡兔同笼一共有个头,一共有条腿。鸡和兔各有几只?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中国历史上的著名数学趣题:鸡兔同笼问题。 板书:鸡兔同笼 二、主动探究、合作交流、学习新知: .师:请大家自由读题,你都知道了什么? ()鸡和兔一共有个头。鸡兔一共有条腿。求分别有几只?还有补充吗?有两个隐藏条件看谁细心发现了?。 ()鸡有条腿,兔子有条腿。鸡和兔一共有个头。鸡兔一共有条腿。求分别有几只?

高中英语高效课堂的教学策略与研究修订稿

高中英语高效课堂的教学策略与研究 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高中英语高效课堂的教学策略与研究摘要:随着素质教育和新课程的不断推进和深化,教学目标与人才培养的方式也在转变,提倡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高效课堂的构建成为一个势在必行的发展趋势。构建高效课堂,使其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有效实施,本文从改善高中英语教学方式,培养师生感情,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关键词:高中英语;教学;高效课堂; 一、课前认真备课,做好上课准备 现高中中普遍出现的情况,老师只是单一地讲授英语课本的知识,学生只能不断地被动接受老师传授的信息,形成一种“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却没有将知识转化成自己的东西,学以致用。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得整个英语教学课堂变得枯燥无味,学生渐渐失去对英语的学习兴趣,这对学生的英语水平提高非常不利,更加大了以后面临高考时的负担。因此,英语教师应当采取有效的教学方式来改善当前的教学现状。 作为一名高中英语教师,在上课前必须对本节课进行教学设计。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实际,设计课程的类型,明确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听、说、读、写四个能力能力进行教学训练,并同时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让学生能够快速掌握背诵与理解句子的方法。认真写好教学方案,每一节课都做到“有备而来”,在课本的讲授中选取利于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的话题,有助于为自己备课的内容达到更加明显的效果。例如:“We know some advice about customs and rules in China. But there are som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a and England. What differences are there between them”“Do you like pandasThe pandas are in danger. Pandas eat bamboo. But the area of bamboo is becoming smaller. What should we do”用这些能够引发学生好奇心的句子让他们再以英文语法作答,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英文句式的理解,还能够提高学生对语法的理解,对英语听力、英语口语交际等各个方面能力的提升。做到这些后,还需要对学生进行课后复习,可以使学生的学习有明显的效果,对学习的成果得到巩固。这样一来,学

怎样进行课堂教学点评讲课稿

怎样进行课堂教学点 评

怎样进行课堂教学点评 一、现行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 由于片面追求(及)合格率倾向的冲击和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以往课程评价中存在着诸多问题: 1.评价对象单一,重主导,轻主体,仅评价教师如何教,不重视学生是如何学习的。 2.评价指标仅限于教学目标、重难点掌握,教师教学过程的完整性。其具体情形往往是课堂上只有教师在认真地唱“独角戏”,对学生的参与情况、学习过程、学习效果重视不够,大多数仅限于质量不高没有多少实际意义的机械问题的提问。 3.评价强调甄别和选拔,忽视教师学生发展。 二、新课程评价的原则 根据新课标及教学规律的要求,课堂评价由注重教师的教转变为注重对学生的学习评价,评价学生的重心放在学生的参与和发展上。因此,课程评价必须坚持五个基本原则: 1.发展性原则。根据新课程“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的理念,课堂教学的评价应承认学生在发展过程中不同的发展水平,由原来注重整体评价的做法转向兼顾学生个体发展的评价,增强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实施分层教学,分层达标,分层评价,给予多次评价的机会,促进评价对象的转变和发展。

2.全面性原则。课堂教学评价应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考察,不仅关注学业成绩。而且关注学生创新、探究、合作与实践能力的发展,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学习兴趣与积极情感体验等方面的发展。 3.主体性原则。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评价要看学生是否都参与了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是否调动起来。每个学生都动手、动口、动脑、动眼、动情,是否主动探究实践。 4.创造性原则。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课堂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通过评价激励师生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教师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而不是照本宣科。能对教材进行加工,适合自己的学生。特别是激励学生能够大胆质疑、大胆猜想,敢于逾越常规,学会从不同角度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深刻性、批判性、敏捷性、灵活性。 5.交流性原则。教师要创设平等、轻松、民主、和谐、安全的课堂环境。有认知冲突,当学生不认同老师、教材或讲错了,无人笑话、指责、批评;当学生标新立异或取得成功时,大家都诚挚祝贺,热情鼓励。 三、发展性课程教学评价体系 按照新课程的理念和标准,用发展的观点去评价一堂课,评课焦点从主要看教师教向学生学转变。这不仅是视觉上的转移,更是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更新的飞跃。一切教学设计,一切评价标准和教师的一切劳动都要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服务,努力倡导师生在学习中的交流互动,积极激发、巩固、发展学生的兴趣。保护他们的学习情感和自信心,力求使学生自己进行知识构建,使其在现有基础上得到发展。

鸡兔同笼优秀教学设计四年级

篇一: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鸡兔同笼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鸡兔同笼》(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清远市新北江小学罗永坤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103—105页教学目标:知识技能 1.了解“鸡兔同笼”问题,感受古代数学问题的趣味性。 2.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并使学生体会代数方法的一般性。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 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情感态度 体会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能力,激发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重点:理解掌握解决问题的不同思路和方法。难点:能运用不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过程: 一、创设游戏,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中国古代三大数学趣味题之一,“鸡兔同笼”。下面,先让我们来玩个接龙游戏,我说动物的数量,你们对应说出他们的头的个数和脚的只数。如:师:一只鸡。 生:一只鸡,一个头,两只脚。师:一只鸡和一只兔。 生:一只鸡 和一只兔,两个头,6只脚。…… 师:那反过来如果有5个头,16只脚,该有几只鸡几只兔呢?…… 师:下面,我们来看看怎样解决这类问题的。设计意图:创设游戏情境,很自然地引入课题。二、出示表格,学习模式 设计意图:数形结合,以画促思,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同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三、例题讲解 那现在我把数量增加一点点,你们再来算一下?(出示例1)例1: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8个头,从下面数,有26只脚。鸡和兔各有几只? 1.尝试与猜想(分小组合作,活动后汇报、交流) 四人小组按照表格模式,探讨方法,并把讨论结果综合在表格里,组长负责收集和整理相关信息,并推荐一位组员上台展示成果并分享方法。 经过同学们的小组交流,合作探讨,基本解决了这个问题,而且你们善于观察和总结规律,老师为你们感到高兴。以上的方法属于一种猜测和推算的过程,这些方法在对于一些数字简单的题目还是可行的,但是如果数字较大,以上两种方法操作起来就有些难度了,我们能不能用列式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呢?下面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 2.假设与探究 假设全是鸡 师:突然传来一阵鞭炮声,兔子们吓得全都用前面两只脚捂住耳朵,站立了起来。这时,兔子和鸡一样只有两只脚站在地上。同学们,听到这里,你想到了什么?你能列式解决这个问题吗? (小组合作探究,师生再交流) 设计意图:拟人化的比喻,让学生兴趣盎然。 生:我们是这样想的:兔子都用2只前脚捂住耳朵,用2只后脚站了起来,这时每一个头就对应着有2只脚站在地上(即可假设8个头都是鸡头),此时站在地上的脚的个数是8×2=16只。 师:算式里的8表示什么?2又表示什么?结果的16只脚是什么的脚?

鸡兔同笼教学设计

《鸡兔同笼》教学设计 兴庆区第二十六小学张海燕 教学内容: 人教审定版四年级下册103----105页内容。 教学目标: 1、了解“鸡兔同笼”问题,感受古代数学问题的趣味性。 2、尝试用列表、假设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使学生体会列表、假设的一般性。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迁移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 1、理解掌握解决问题的不同思路和方法。 2、学会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有关“鸡兔同笼”的问题。 教学具准备: 课件作业纸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旧知铺垫,引出课题 1、师:同学们,你们都喜欢简笔画吗?看看老师画的简笔画你能猜到是什么吗?(鸡,因为有一个头两支脚。兔,因为有一个头四只脚。)课件出示。 2、你能解决有关鸡兔的数学问题吗?课件出示 鸡的只数 4 7 0 兔的只数 3 0 7 腿的条数

3、你知道吗,古时候人们也喜欢研究鸡兔问题,在大约一千五百多年前,我国古代数学名著《孙子算经》中记载的“鸡兔同笼”问题。板书课题:数学广角——鸡兔同笼。 (设计意图:通过前面的画图和表格及引发学生兴趣又在学生脑里构建画图法和列表法的模型。) 二、共同探究。 1、质疑:提问: 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35 个头,从下面数,有94 只脚。鸡和兔各有几只?)数据太大不好计算换个小一些的数据, 2、教学例1 (1)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8个头,从下面数,有26条腿。鸡和兔各有几只? 题中给出了那些信息?(待答)还有没有隐藏的信息?(一只鸡有一个头两条腿,一只兔有一个头四条腿) (2)你能解决它吗?试一试 这时通过前面的简笔画和图表学生对列表和画图有了一个建构,(3)列表法 有的学生鸡兔各四只一共24条腿还差2条,鸡去掉一条,兔多一条腿就刚好。 为什么鸡去掉一只,兔多一只,腿就多两只?

构建高效课堂教学策略让课堂生成更精彩

构建高效课堂新策略让课堂折射智慧之美 高效课堂是针对课堂教学的无效性、低效性而言的。课堂教学高效性是指在常态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思维过程,在单位时间内(一般是一节课)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就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超常收获,有超常提高,有超常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一般来说,高效课堂效益评价主要标准是,学生思维活跃,语言表达正确、流利、有感情,课堂充满激情,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强,目标达成且正确率在95%以上。前提是看学生是否愿意学、会不会学,乐不乐学,核心是教学三维目标的达成。因此,评价课堂是否高效主要是看能否高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高效地实现预期教学目的。它既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教学策略,更是我们课堂教学的基本追求。而课堂能否高效的关键在于教师,在于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在于教师研读教材的功夫,在于教师对课堂的精心设计,在于教师对教学的科学规划,在于教师对教学材料的精心取舍与提炼,在于针对学生实际设计出学生能高效自主学习的活动抓手,在于让学生既能进行长时间的充分实践活动,又有大量的知识积累,老师又能不失时机的引导和提升,使得在单位教学时间内获得最大的教学效率。 一、精心预设,抓“立足点”让课堂生成更高效 预设与生成是共存的。新课堂呼唤生成的课堂,但我闪不能简单地、机械地解读“生成”,而交“预设”完全摒弃,毕竟课堂教学是目的明确、有具体内容的活动,事先必须有精细、周全、巧妙的预设。精彩的生成离不开精心的预设。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由于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