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研究的方法(第一讲)剖析

合集下载

开展英语教学研究实践(3篇)

开展英语教学研究实践(3篇)

第1篇摘要:随着全球化的推进,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在我国,英语教学已成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开展英语教学研究实践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从英语教学研究实践的意义、方法、内容、评价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我国英语教学研究提供参考。

一、英语教学研究实践的意义1. 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开展英语教学研究实践有助于教师深入理解英语教学规律,掌握有效的教学方法,从而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通过研究实践,教师可以不断改进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2.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英语教学研究实践有助于教师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

教师可以通过研究实践,了解国内外英语教学的发展动态,拓宽视野,为自身发展奠定基础。

3. 推动英语教学改革英语教学研究实践有助于发现当前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教学改革提供依据。

通过研究实践,教师可以针对教学中的薄弱环节进行改革,推动英语教学向高质量、个性化方向发展。

二、英语教学研究实践的方法1. 观察法观察法是英语教学研究实践的重要方法之一。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学习习惯等方面,了解学生的英语学习状况,为教学提供参考。

2. 调查法调查法是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学生、家长、教师对英语教学的意见和建议。

通过调查,教师可以了解教学现状,为改进教学提供依据。

3. 经验总结法经验总结法是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总结出有效的教学经验和方法。

通过经验总结,教师可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4. 案例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则是对具体的教学案例进行深入剖析,从中总结出具有普遍意义的教学规律和方法。

教师可以通过案例分析,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三、英语教学研究实践的内容1. 教学目标与内容研究教学目标与内容,确保教学目标明确、合理,教学内容丰富、实用。

2. 教学方法与策略研究教学方法与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如:任务型教学、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等。

5-1幼儿园语言学习方法研究

5-1幼儿园语言学习方法研究

5-1幼儿园语言学习方法研究引言本文旨在研究幼儿园语言研究方法,通过探索简单策略,帮助幼儿园教师更好地促进幼儿的语言发展。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将遵循独立决策原则,不寻求用户协助,并且不引用无法证实的内容。

目标本研究的目标是寻找简单的语言研究方法,以帮助幼儿园教师有效地教授语言技能,促进幼儿的语言发展。

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采取以下方法进行研究:1. 文献综述:对相关文献进行综合分析,了解幼儿园语言研究方法的现有研究成果。

2. 实地调查:观察不同幼儿园的语言研究环境,了解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语言表现。

3. 问卷调查:向幼儿园教师发送问卷,了解他们在语言教学中使用的方法和策略。

4. 统计分析: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找出有效的语言研究方法。

结果根据我们的研究,我们得出以下幼儿园语言研究方法的建议:1. 创造沉浸式语言环境:在幼儿园创造一个浸入式的语言环境,通过提供丰富的语言输入和机会,激发幼儿的语言研究兴趣。

2. 游戏化研究:利用游戏和互动活动,将语言研究融入幼儿的日常生活,增强他们的参与度和研究动力。

3. 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如图像、音频和视频,增强幼儿的语言输入和输出能力,提高他们的研究效果。

4. 合作研究:鼓励幼儿之间的合作研究,通过互相交流和合作解决问题,促进他们的语言交流和表达能力的发展。

5. 激励与奖励:通过激励和奖励机制,鼓励幼儿积极参与语言研究,增强他们的研究动力和自信心。

结论通过本研究,我们得出了一些简单且有效的幼儿园语言研究方法。

这些方法包括创造沉浸式语言环境、游戏化研究、多媒体辅助教学、合作研究以及激励与奖励。

幼儿园教师可以根据这些方法的原则和策略,帮助幼儿更好地发展语言能力。

在实施这些方法时,教师应遵循独立决策原则,充分发挥他们的专业优势,并避免复杂的法律问题。

第一讲 语言研究的目的(陆 俭明讲课文字版整理)

第一讲 语言研究的目的(陆    俭明讲课文字版整理)

语法分析——第一讲语言研究的目的(一)(北京大学陆俭明教授)1.1 语言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学科从世界学上来讲,语言学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世界上语言学有四个传统:①中国古代的语言学传统,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②古希腊语言学传统,从逻辑哲学方面研究语言问题,确定了西方句法研究的基本模式;③古代阿拉伯语言学传统,作为阿拉伯文化的一部分开展研究,主要研究语法,书面语和口语的不同、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的不同,而且开始注意构词的问题,比如说词根;④古印度语言学传统,主要是用经验的方法研究语言现象,注重研究词的意义。

过去的传统语言学最早都是为了解经(解释经典),后来为人们的阅读写作服务。

像中国的《尔雅》、《方言》、《说文解字》、《释名》都是最早的语言学著作。

《尔雅》是对字词训释的汇编,一般认为它是周秦间的人编的,现在看到的《尔雅》是出于众人之手,收录字词4300多个,分为19篇(就是19类)来进行训释,比如说《释诂篇》就列举一组一组古人所用的同义词,每一组的最后用当时同行的词加以注释,比如说“初、哉、首、基、肇、祖、元、落、权舆,始也”,《尔雅》就是这样一种注释的方式。

《方言》是西汉杨雄所著,是我国第一部方言学著作,是方言词汇对比的一本专著,列出了当时各个地区的方言情况,然后作出说明。

《释名》是东汉刘熙所著,它一共收词1502个,基本上是仿照《尔雅》,但却是采取声训的方法,就是用同音或者近音的词加以释义,开创了声训法,比如说“尔,昵也,昵,近也”,再如“光,晃也,晃晃然也”,“土,吐也,吐生万物也”。

《说文解字》是东汉许慎所著,实际上是词典性质的书,共收9353个字,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字典。

方块汉字有两种,一种是独体字,像“一、水”,一种是合体字,像“肝”。

“说文解字”中的“文”就是独体字,“字”就是合体字,过去的“文”和“字”是有区别的。

这部字典是从音、形、义三方面注释。

语言学又是一门年轻的学科。

我们汉语专业是专门研究汉语言文字的一门专业。

语言研究的方法(第一讲)

语言研究的方法(第一讲)




2.对语言系统的认识 “语言是形式而不是实质(实体)”是索绪尔语 言理论的一个重要观点,它跟语言是符号系 统的观点密切相关。索绪尔把传统认识中的 形式和意义分解为两对概念——能指和所指, 形式和实体。 符号包括能指和所指两个方面,语言符号的 能指和所指不是名称和事物,而是音响形象 和概念。名称和事物结合,产生实体;音响 形象和概念结合,产生形式。因此,言语是 实体,语言是形式。索绪尔把能指和所指与 名称(具体的发音)和事物(具体的意义)区别 开来,突出了语言符号的抽象性特点。 Fra bibliotek


二、历史比较语言学的方法 主要讲历史比较法及其新进展 19世纪,在生物进化学说、比较解剖学等自然科学以及其他 因素影响下,语言学家开始把语言作为独立的对象进行研究, 并形成了历史比较的研究方法,语言学史上的第一个相对独立 的学派—历史比较语言学产生了。 (一)历史比较语言学的语言观 早、中期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发展与生物进化学说、比较解剖学 等学科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联。 1.生物进化论的出现 在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的进化理论提出之前,人们对物种起源 的看法主要有两种:一是创世论者,他们主张种族固定论,认 为所有物种都是上帝创造的;另一是进化论者,认为物种是客 观存在的,并且是逐渐变化或进化的。不过,当时的进化论者 并不清楚物种是通过什么过程发展进化而来的。 1859年,达尔文《物种起源》出版,指出:物种的起源是由 同类物种通过自然选择的途径形成并发展的。简言之,就是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法国语言学家梅耶的案例: 比较法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的数词: 法语 意大利语 西班牙语 一 un,une uno,una uno,una 二 deux due dos 三 trois tre tres 四 quatre quattro cuatro 五 cinq cinque cinco 六 six sei seis 七 sept sette siete 八 huit otto ocho 九 neuf nuove nueve 十 dix dieci dies 这里面的相符之点决不是出于偶然,从一种语言与另一种语言 的那些些差异中,可以找出一些确定的对应规律来。“八”等 词间的差异初看起来很大,但是这个差异也并不是偶然的,有 其他原因。由此,我们可以假定,法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 的数词出于同一个来历。

5-1幼儿园语言学习手段的探讨

5-1幼儿园语言学习手段的探讨

5-1幼儿园语言学习手段的探讨引言在人类的成长过程中,语言研究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尤其是在幼儿园阶段,孩子们的语言研究能力处于最佳时期。

然而,如何有效的教授这群孩子们语言研究呢?本文将探讨5-1幼儿园语言研究手段。

一、游戏中研究游戏是孩子们的天性,也是他们研究的最佳方式。

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一些具有语言元素的游戏,让孩子们在玩耍中研究语言。

例如,可以设计一些角色扮演游戏,让孩子们扮演不同的角色并进行对话,这样可以训练他们的口语能力。

二、图画书研究图画书是幼儿园语言研究的重要工具。

通过阅读图画书,孩子们可以看到文字和图像的结合,更好地理解语言的含义。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适合孩子们阅读水平的图画书,引导他们阅读并理解。

三、音乐和歌曲研究音乐和歌曲是另一种有效的语言研究方式。

通过唱歌,孩子们可以研究语言的节奏和韵律,同时也可以记住一些语言元素。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富有教育意义的儿歌,让孩子们在唱歌中研究语言。

四、日常对话研究日常对话是语言研究的重要部分。

教师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多与孩子们进行对话,让他们在实际的语境中研究语言。

例如,教师可以在午餐时间与孩子们讨论食物,让他们研究相关的词汇。

五、故事讲述研究故事讲述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的研究方式。

通过听故事,孩子们可以研究语言的表达方式,同时也可以提高他们的听力理解能力。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有趣的故事,讲述给孩子们听,并引导他们理解故事的内容。

结论总的来说,5-1幼儿园语言研究手段包括游戏研究、图画书研究、音乐和歌曲研究、日常对话研究和故事讲述研究等方式。

教师应该根据孩子们的兴趣和需要,选择合适的研究手段,让他们在快乐中研究语言,从而更好的促进他们的语言发展。

《语言学理论》讲授提纲

《语言学理论》讲授提纲

《语言学理论》讲授提纲必读书目: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叶斯帕森《语法哲学》萨丕尔《语言论》布龙菲尔德《语言论》乔姆斯基《句法结构》第一讲西方语言学发展概述一.语言研究的萌芽与发展:1.神话传说阶段:公元前五世纪希腊历史学家西罗多德(Herodotus)《历史》《旧约全书》中的《创世纪》弗拉塞尔(Frazer)[英国]《旧约全书中的民间传说》《吠陀》(印度最古的文献)中的《教义集》“以通神明之理,以类万物之情”“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迒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异也,初造书契。

”——许慎《说文解字叙》2.世界语言研究的三大发源地:公元前四、五世纪古希腊:柏拉图的对话录《克拉底洛篇》古印度:《波尼尼经》(又名《八章书》)/ “人类智慧的丰碑之一”(布龙)中国:“名无固实,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异于约则谓之不宜。

名无固实,约之以命实,约定俗成谓之实名。

名有固善,径易而不拂,谓之善名。

”(荀子《正名篇》)二.西方语言学的发展阶段:(见第二页)第二讲古希腊罗马的语言研究一.古希腊哲学家的语言研究:1.公元前四世纪,关于名称与事物关系的争论。

(柏拉图《克拉底洛篇》)克拉底洛:名称由性质产生,语言自然具有意义。

赫尔摩根:名称指称事物由于惯例,使用者达成的协议可以改变。

苏格拉底:论述两种观点的优缺点。

如:catastrophe(大祸) = cat(猫) + astro(天体) + fee(费用) rho 音表示运动。

但例外由惯例造成。

反映了“自然派”(柏拉图、斯多葛派)与“惯例派”(亚里士多德及其学生)的不同看法。

引起探索词源的浓厚兴趣。

1.按时间划分: 2.按每一时期的主要倾向划分: 500B.C.斯多依葛学派(本质派,不规则派)语文学希语法创始人:齐诺(Zeno)上腊特拉克斯(Thrax)亚历山大里亚学派(习俗派,类推派)时《语法术》创始人:阿里斯塔库斯(Aristarchus)期齐诺多塔斯(Zenodotus)300B.C.罗语法古马瓦罗(Varro)代表:多纳塔斯(Donatus)时(区分屈折普列希安(Priscian)期和派生)500A.D.“纯理语法”中代表:孔切斯(William of Conches)只研究拉丁语海里阿斯(Peter Helias)古贝肯(Roger Bacon)1400A.D.经验主义:[英] 洛克(Locke)传统语法文培根(Bacon)艺收集语言材料理性主义:[法] 笛卡尔(Descartes)复出现描写语法 [法] 波尔罗瓦雅学派兴历史主义观点“普遍唯理语法”1800A.D.[德] 洪堡特十历史比较法 [丹] 拉斯克历史比较九语音演变规律 [德] 葆朴、格里姆、施莱歇尔语言学世构拟原始语别 [德] 新语法学派纪“谱系树” [法] 社会学派1900A.D.现代语言学诞生 [瑞] 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结构主义思潮 [匈] 布拉格功能学派结构语言学二 [丹] 哥本哈根语符学派十 [美] 描写语言学派世萨丕尔、布龙菲尔德纪转换生成理论 [美] 转换生成语法学派生成语言学乔姆斯基《句法理论》2.传统语法范畴体系的确立。

语言学中的研究方法

语言学中的研究方法

第34卷第6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11月 Vol.34 No.6 Journal of Tangshan Teachers College Nov. 2012──────────收稿日期:2012-03-25作者简介:申丽红(1975-),女,河北邯郸人,博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为理论语言学及语言教学。

-24-语言学中的研究方法申丽红1,2(1. 中国传媒大学 文学院,北京 100021;2. 河北联合大学 外国语学院,河北 唐山 063000)摘 要:语言学作为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交叉学科,近年来有了长足的发展。

各家学者秉承不同的语言学理论,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对语言进行了多方位的研究。

本文从语言学理论的不同发展阶段对语言学研究方法做一梳理。

关键词:语言学;定量研究;定性研究 中图分类号: H 0-0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15(2012)06-0024-03Some Research Methods of LinguisticsSHEN Li-hong 1,2(1. College of Liberal Arts, The 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of China, Beijing 100021, China; 2.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Hebei United University, Tangshan 063000, China)Abstract: Linguistics, as a cross-discipline between natural and social science, has developed well in recent years. Different scholars did some researches on language with different theories and from different angles. A summary about the research methods of linguistics is made.Key Words: linguistics; quantitative research; qualitative research语言是人类特有的宝贵财产,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语法研究中两个三角的验证剖析

语法研究中两个三角的验证剖析

笔者《关于“给给”》(《中国语文》1984年 第5期)补举了这个例子:“此时,窗外由远及近 地响起沙沙的踏雪声,同时传来了轻松的放肆 的歌声:姐儿早上去看郎,/三尺白绫包冰糖。/ 给给小郎郎不用,/转过身儿好凄惶哟——呀 啊!”上举乌鲁木齐方言的说法,更能证明朱德 熙先生当年的判断是对的。北京话的“不给 你”,即“不给给你”;“给你”前移,便成为 乌鲁木齐方言的“给你表里间反
比如:既然小路阴凉,那么,应该走小路。 复印证
既然小路阴凉,那么,为什么却不走小路?
第一,由表察里: 语里关系:既然小路阴凉,为什么却不走小路? =既然小路阴凉,(a)就应该走小路,(b)但实际上 却决定了不走小路。(c) 关系是:a-b顺承,a-c逆转,在语里关系上包含 有并且突出了根据和结果之间的逆转性。
这类说法可以得到方言事实的支持。 比方,崇明方言中,动词重叠式可带结果补 语。其中的动词,可以是单音节的也可以 是双音节的。如:衣裳着着好(衣服穿整齐) 事体交代交代清爽(事情交代清楚) 又比方,南京方言中,动词重叠式也可以带 结果补语。如:摆摆正丨煮煮烂丨扫扫干净 丨听听清楚丨商量商量好。 再比方,上海方言中,动词重叠式也可以带 结果补语。如:做做好丨侬快点拿房间收捉 收捉清爽。不仅如此,作补语的词还可以 是动词。如:跑跑脱丨拿拿进去。
《关于“您们”》(《中国语文》1982年第4 期)主要指出:第一,老舍、王蒙、从维熙等 人的作品中,也有“您们”。第二,有的北京 市中学教师说,中学生里有人在口头上说“您 们”。第三,有些老北京人说,“您们”在口 语中确出现过,主要见于三句话:“您们吃了 饭吗?”“您们请回吧!”“给您们添麻烦 了。”
第二,“既然”可以说成“既”,“为什么” 可以说成“为何”“何以”“怎么”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唯理语法学派逻辑的方法 中世纪,世界语言理论研究停止不前,方法 上无足道者。 十七世纪,法国出现了一个唯理语法学派, 其代表人物是阿尔诺和兰斯诺。1664年,他 们出版了《唯理普通语法》一书,用逻辑的 方法来研究语法,力图找出“语言艺术的自 然基础”和“适用于一切语言的一般原则”。 唯理语法是以法国哲学家笛卡尔对于良知和 理性的理解为出发点的。他们认为,人类的 心理、人类的概念是处处相同的,是不可变 易的,语言是思想的表现,语言和思想之间 有着内在的联系,因此,语法和逻辑之间也 必然有着内在的联系,语法应该依赖于逻辑, 逻辑的标准应该是确定语法现象正确性的标 准。



2.自然主义语言观 生物进化论对语言研究的影响突出体现在语言学界 形成了自然主义的语言观。 普遍存在的进化事实,打破了中世纪以来统治人类 思想界形而上学的固定不变的观念,语言研究中的 规定主义思潮以及相关的研究方法遇到了前所未有 的冲击。与此同时,语言研究中的历史观念,以及 为了研究语言发展变化的比较方法得以确立。语言 学家通过对语言历史发展过程中各个时期的语音、 词汇、语法诸方面对应关系的研究,论证了古梵文、 希腊文、拉丁文和现代印欧语一脉相承的亲缘关系, 并通过构拟的方法重建了它们的原始共同语,从而 建立了历史比较语言学。 《物种起源》出版后,德国学者施莱赫尔于1863 年出版了《达尔文理论与语言学》,运用达尔文学 说解释语言的产生、发展和变化。他认为,应当把 语言的发展看作是一个生长、死亡和演化成新形式 的生物过程。施莱赫尔深信,语言学的方法与自然 科学的方法应当是一致的,语言学应当算作自然科 学。



第三部分 语言研究的微观方法 一、分析语音的方法 1.音位分析法 2.区别特征分析法 3.生成音系学分析方法 4.优选论方法 二、分析语法的方法 1.替换分析法 2.层次分析法 3.变换分析法 4.转换分析法 三、分析语义的方法 1.语义成分分析法 2.语义场分析法 3.语义指向分析法 四、话语分析的方法 五、社会语言学的方法 六、心理语言学的方法 七、计算语言学的方法 …………






二、历史比较语言学的方法 主要讲历史比较法及其新进展 19世纪,在生物进化学说、比较解剖学等自然科学以及其他 因素影响下,语言学家开始把语言作为独立的对象进行研究, 并形成了历史比较的研究方法,语言学史上的第一个相对独立 的学派—历史比较语言学产生了。 (一)历史比较语言学的语言观 早、中期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发展与生物进化学说、比较解剖学 等学科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联。 1.生物进化论的出现 在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的进化理论提出之前,人们对物种起源 的看法主要有两种:一是创世论者,他们主张种族固定论,认 为所有物种都是上帝创造的;另一是进化论者,认为物种是客 观存在的,并且是逐渐变化或进化的。不过,当时的进化论者 并不清楚物种是通过什么过程发展进化而来的。 1859年,达尔文《物种起源》出版,指出:物种的起源是由 同类物种通过自然选择的途径形成并发展的。简言之,就是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语言研究的方法(一)
讲授 石锓

应有内容: 第一部分 语言研究的宏观方法 一、传统语言学的方法 二、历史比较语言学的方法 三、结构主义语言学的方法 四、生成语言学的方法 五、认知语言学的方法 六、语言类型学的方法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第二部分 语言研究的中观方法 一、逻辑层面的方法 1.归纳法 2.演绎法 3.溯因法 二、分析层面的方法 1.描写法 2.比较法 3.理论逼近法 三、工具层面的方法 1.统计法 2.实验法 3.田野调查法 4.语料库方法





第一部分 语言研究的宏观方法 一、传统语言学的方法 语言学有三个重要的传统:古印度传统、古希腊传 统、古代中国传统。 1.古印度经验的方法 为了传播和阅读古代印度的宗教颂歌《吠陀经》, 古印度的语言学家们用经验的方法,对梵语语法作 过相当精细的描述。著名语言学家波尼尼(Pānini, 生于公元前4世纪)的《梵语语法》,讲解了梵语的 形态现象和语音现象。 语法上,分词为四类:静词、动词、介词、小品词; 研究构词法,把词分为词干和词尾。 语音上,提出了发音器官、发音部位、塞音、擦音、 元音、半元音等概念。把元音看作独立的语音成分, 把辅音看作从属成分,因为没有辅音也可以构成音 节。



2.古希腊哲学的方法 古希腊的语言学是从哲学方面来研究语言问题,语 言研究也主要由哲学家来进行。 词与物的关系是古希腊哲学家研究的主要问题之一。 有的主张“按性质”,即语言是出于天然的,是合 乎逻辑的;有的主张“按规定”,即语言是人们规 定的,它的结构有许多是不合逻辑的。这两派各持 理据,互不相下,争论了几个世纪。 公元前4世纪,斯多葛学派从理论的角度,确定了 语法范畴,提出了格的名称。 公元前2世纪,亚历山大学派才开始从语言的角度 研究语言。语音上,把语音分为元音和辅音。语法 上,把词分为八类:静词、动词、形动词、代词、 介词、副词、连词和成分词(置于可以变格的静词前 后的词)。发现:静词有格和数的变化,动词有时间、 人称和数的变化。动词可以分为五种式(直陈、命令、 能愿、从属、不变),三种态(主动、被动、中动态), 三种数(单数、复数、双数),三种人称(谁说话、对 谁说、说及谁),三种时(现在、过去、将来)。




3.古代中国考据的方法 中国古代没有严格意义上的语言学,只有“小学”, 后来衍生为文字、音韵、训诂。 因为汉语不是一种形式标志很明显的语言,名词没 有性、数、格的变化,动词没有时、体、态的表现, 古代中国学者没有发现西方意义上的以语法学领头 的语言学。先民对汉语的认识是以“字”为单位的, 从字形角度观察形成了文字学,从字音角度观察形 成了音韵学,从字义角度观察形成了训诂学。 中国古代的语言研究是从“经学”中衍生出来的, 为了读懂经典,必须研究那些难懂的语言成分,方 法则是考证。因为不是为了语言本身而研究语言, 所以忽略了表面上懂得意义而实际上不懂其规律的 重要的语言现象。 文字、训诂之学出现于先秦,音韵学出现于魏晋。 文字、音韵、训诂都只研究生僻的语言现象,不关 注常见的语言事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