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美学

接受美学
接受美学

西方文艺理论研究

浅议尧斯接受美学的文学史观

1967年,德国康茨坦斯大学的文艺史家、文艺理论家H·R·尧斯发表了《作为向文学科学挑战的文学史》一文,首次宣告文艺批评的新观念与新方法———接受美学的产生。从此以后,该论文就被称为“接受美学宣言”。尧斯论文的劈头第一句是:“在我们时代,文学史日益落入声名狼籍的境地,这绝不是毫无缘由的。”由此,尧斯对已有的文学史展开了尖锐的批评与否定,从而提出了必须重新考虑文学史的撰写,而这种撰写的途径与方法就是接受美学。尧斯的思路在于:接受美学是否定以往文学史、写出新文学史的唯一出路,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尧斯对接受美学展开了全面的构建与阐述。于是,“作家—作品—读者”三位一体的思维与批评模式很快风行文坛。基于此,从建构文学史的角度去看接受美学也就自然成为全面分析、评价它的一个必要的和应有的维面。

一、批评的再批评

尧斯《挑战》一文把批判的锋芒直指传统的文学史,他不无讽刺地说,文学史“对于慧眼的观察者来说,几乎无甚效益;对于积极的入世者,则无可效仿;对于哲学家,无非是琐屑的陈腐之谈;对于读者来说,除了不是高尚的愉快的源泉外,可能是其他一切无聊的东西”。总之,文学史的研究不但失却了往日的荣光,而且已经成为不严肃的、自以为是的、声名狼藉的因而该放逐的学科。尧斯说这些话时,想到的主要是历史主义文学史、实证主义文学史、形式主义文学史,还有马克思主义文学史。

历史主义文学史是席勒历史哲学的衍伸。这种哲学和文学史有两个根本性的特点,首先是预设了个基本思想或理念作为历史发展的内核和线索,“在他将其视为研究对象的一系列事件中,明确地贯穿着一个基本思想。该思想在这些事件中显现”;其次,因理念的预设必然会以理念的自足与圆满为结局来显示理念的自发展,所以历史包括文学史就成为有始有终有过程的客观主义图画。显见的是,预设基本思想作为历史的原动力和内核,这一原则不仅是席勒的黑格尔哲学、美学亦即美学史和艺术史的内在逻辑。尧斯指出这种原则是“为上帝辩护”,依此构设的文学史只是神话或神学,例如杰文纳斯以德国人的智慧和进步作为一般目的几论来框架德国的文学史,写出了《德国民族文学诗学史》这一典型神话;至于历史被认为是客观主义图画,尧斯认为这仅仅是幻象,而非真正的历史。

尧斯认为实证主义文学史是伪历史,因为它在两个方向上迷失了。首先迷失在生平与作品当中,把文学史看成是无数作者加作品的堆积,只能以模糊的“潮流”、“学派”作框架,或者用编年的方式把作者、作品串连起来。其次迷失在“本源的本源”之中,实证主义将纯粹因果分析的原则用于文学史,力图揭示文学的外在决定因素,结果“根源研究过度膨胀,将文学作品的特点分解成能被任意增加的‘各种影响’的汇集”。

相比于对历史主义文学史和实证主义文学史的全面摧毁,尧斯对形式主义文学史保留得最多;认为这种文学史“已经非常接近了一个在起源、标准、流派的衰落领域中展示新的对文学历史的理解”,这是因为它把文学的变化看成“新形

式辩证的自生”、“将文学提到独立的研究对象的地位”。但是,形式主义文学史囿于文学本身是无法最终说明文学的发展的,尧斯深刻地指出:“文学的演变象语言的演变一样,不仅仅内在地决定于它自身独具的历时性和共时性的关系,而且也决定于它与整个历史过程的关系”。换言之,看清文学史的演变还必须立足于更高点,放眼于更大范围。

从尧斯对上述三种文学史的批评中不难看到其中的合理乃至深刻之处。由此,我们可以十分清楚地看到,接受美学产生于否定以往文学史;而接受美学又使我们重写文学史。

二、新文学史的建立

尧斯斩钉截铁地宣告:“以接受美学为基础建立一种可能的文学史。”这儿的接受美学又明确无误地被解释为“接受者的积极参与”。尧斯说,一部文学作品的历史生命如果少了这一点“是不可思议的”。当然,所谓的接受美学“基础”并不仅仅表现在读者进入,这是“因为只有通过读者的传递过程,作品才进入一种连续性变化的经验视野”。说到底,尧斯依据的是“三位一体”模式,即“作家—作品—读者”。当读者介入文学批评范畴以后,才会赋于作品真正的价值。文学史的研究正是凭籍“读者”的参与,去进一步考察各个不同阶段的“作家—作品”的地位和影响。正是从这些方面,我们可以发现,尧斯倡导的“读者接受史”、“作品接受史”、“效果史”等,正源于对读者的作用和地位的重新评价。

问题再简单不过,文学现象的构成绝非作家们只手打出来的。构成一种文学现象,必须具有读者的参与。当读者冷漠某些作家作品时,或者背离作家愿望时,其内在因素就值得思考了;大凡轰动性的文学现象,又必然是读者的介入。“轰动”,首先是读者的轰动。

尧斯的接受美学文学史观,终于触及到这样一个基本事实:是读者的参与介入,构成了一部文学发展史。失去了读者,也就失去了文学的发展史。因此,尧斯有一个鲜明的立场和观点:文学的历史性并不在于一种事后建立的“文学事实”的编组,而在于读者对于文学作品的先在经验。

接受主体进入文学史以后,它所表现的应该是在两个方面:“过去时”与“现在时”。所谓“过去时”,指的就是作品间世时的情况。不少作品刚刚杀青,或还在作者、出版者手中,就已经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期待。一旦印刷问世,读者们会因此而奔走相告、满城争说,乃至洛阳纸贵、一睹为快。同时,报刊上的“读者来信”、“读者之声”、“读者之页”等又直接表达了读者的各种意见。作家收到的有关读者来信,也是接受主体的直接反映。接受主体的直接反映。

所谓“现在时”,指的就是我们这时期的评价与论述。对成为“历史”的作品,现在人与过去人可能不谋而合,也可能相左不一。这就会产生新的论述角度并进一步探讨其中的差距。

由于时代的变化与环境的迁移,也许当年轰动性的作品今天依然被人们津津乐道;也许当年轰动性的作品今天遭人冷落;也许当年默默无闻的作品今天却大红大紫;也许当年遭“禁锢”、“销毁”的作品,今天却被发现蕴籍其中的价值……

接受主体进入文学史,首先就是必须正视接受的历史事实,不能以今天的眼光而无视当时;其次就需要以今人的眼光分析、评价以往的作品。可以去寻求与当时接受主体相一致的地方,也可以发现差距,并进一步探索其中的奥秘与原因。

不管是寻访当年的“读者”,还是注意到当今的读者,这都构成了一种“接受主体”。于是,正如尧斯所说,“只有接受,作品在文学中的历史生命,才能通

过文学作品和大众的积极的相互作用,在各方面内容的开放系列中,展示作品的结构”。

那么,这样的“历史”能否经受得起历史的检验呢?

三、文学史路在何方

康德对历史寄寓了很高的期望。他将历史分为三类:

一是有关未来的时代的历史,因而是一部预告性的历史;

二是不能以已经为人所知的自然规律(例如日月蚀)为指导,我们就称之为占卜的但却自然的历史;

三是不能以别的方式而唯有通过超自然的感通和开辟对未来时代的眼界才能获得,我们就称之为预言的(先知的)历史。

预告性的、占卜的、预言的,三种实际上代表了一种意思:以过去启示未来。这样,我们可以说,康德摒弃了一种“动态”的、纯客观的描述式的历史;康德希望有一种“动态”的、使今人获益又昭示未来的历史。

因此,历史,首先是对今人有教益.我以为,当以往的读者与今日的读者面对同一部作品或同样喜爱、厌弃,或程度不等的对立(或喜爱或厌弃),我们又可以进一步探寻一致与反差的内在机制,这本身是一件多么有趣的事!而这,才会真正得到预告、占卜与预言。我以为,历史的撰写同样应该具有鲜明的特色。不同的历史撰写者,由于个性的迥然、参照系的差异以及环境的背离,应该写出各有特色的著作。历史撰写的个性化,最根本的标志就在于作者的思维方式与立论参照系。可可以这样说,将读者来信、读者反映等一大批各个不同阶段的反馈纳入文学史,并不是件轻松的事。在汗牛充栋、尘灰堆积的旧报刊中去探寻,犹如在一个陌生的地方打听一位不知姓名的朋友。可是,一旦找到那么几条读者意见,或许与我们今天还一致,或许正与我们今天对峙—这都是一件十分愉快的事。因为,正是他们,构成了一部读者文学史、文学接受史。那么,芸芸众生、名不见经传的读者能进入文学史吗?.回答应该是肯定的。尧斯曾特意提到:“第一位读者的理解,将在代代相传的接受链上保存丰富”。这还不算,尧斯又进一步认为: “一部作品的历史意义就这样得以确定,其审美价值也得以证明。”

当代史学,包括整个社会科学的研究,都十分强调民意测验、抽象分析、统计归纳、信息及反馈处理,等等。其实,各式各样的读者反映,正是最好的民意测验。综合性地分析这类反映,就可以获得切切实实的来自接受主体的种种意见。正是他们,又推动了一部文学史的发展。

关于“读者文学史”、“文学接受史”的构想,我以为尧斯还是较为抽象的,甚至有些是难以实现的。例如,尧斯说:“一种新文学史的至关重要的选择问题,只能求助于共时性角度,才可获得解决。”在文学接受中,确实存在着“共时性”问题。一些文学名著,历经千百年而不衰,充分表现出它们的“共时性”。可是,一部文学史著作“只能求助于共时性”角度时,就会产生很大的偏差。前面已提及,有些作品由于种种原因当时轰动的,今天却冷寂了;当时冷寂的,今天却轰动了;同样,今天轰动的,很难说将来还会轰动;今天冷寂的,将来也不一定还会冷寂下去。“共时性”,只能是文学接爱中的一种情况。如果只追求“共时性”,就不能反映出真正的“接受史”;同时,又将会舍弃太多的有独特价值的文学作品。实践可以证明,将“共时性”定为唯一,将会产生很多弊端,也很难成“史”。

尧斯也提出过“根据接受美学去建立文学史方案的基础,这个方案从三个方面考察文学的历史性”,即文学作品接受的相互关系的历史性方面,同一时期文

学参照构架的共时性方法,以及这种构架的系列,最后是文学的内在发展为一般历史过程之间的关系。

关于第一方面,似与前述有矛盾。的确,接受美学的文学史应突出“接受的相互关系的历时性方面”。这儿的“历时性”应该就是当年的读者反映。我以为,这的确是构成文学接受史的基本内容。关于第二方面,尧斯的“共时性”落到了“同一时期文学参照构架”上。由于作家的个性、经历、素养以及爱好上的差异,即使同一时期的文学创作总会是风格迥异、气象万千的。因此,很难去运用一个“文学参照”,这样势必会过于钟爱某一方面,又过于冷落、甚至排斥某一方面。

接受美学应是一个开放式的批评方式。既然是强调读者接受,就不应该用统一的批评尺度,或文艺社会学,或文艺心理学,或形式主义,或原型批评,或新批评派,等等。规定用统一的文学参照,岂不是同读者接受的原则与实际相悖么?我们不能去规定读者一定要采用什么样的批评方式;相反,应该提倡读者根据各人喜好与习惯去采用各种的文学参照,甚至应该照顾绝大多数读者的直觉反应一一有时,这更能体现出读者意见与接受倾向。至于强调文学的内在发展与一般历史过程之间的关系,我以为,这似乎又回到了文艺社会学方面。文艺社会学批评方式就是突出了文艺与社会的关系,尤其是同政治历史之间的关系。将文艺社会学庸俗化是个间题,但文艺社会学本身并没有错。读者文学史应区别于文艺社会学,它只是强调与突出读者反映,而不是将文学同社会价值联系过多。

正如其他文学史承袭了其指导哲学的缺陷、错误一样,接受美学也无法指导科学文学史的创作。科学的思想需要科学的方法,科学的方法又更需要科学的运用,如此方能写出真正的文学史,它需要无数人的智慧和努力。

参考文献:

[1]罗勃C·赫普伯:《接受美学理论·前言》,台湾骆驼出版社,1994年出版,

[2]尧斯:《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3]伊瑟尔:《阅读行为》,湖南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

[4]R·c·霍拉勃:《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5]坦利·费什:《读者反应批评:理论与实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践行以“读者导向”为主的阅读教学——浅谈接受美学理论对语文阅读教学的启示

践行以“读者导向”为主的阅读教学——浅谈接受美学理论对语文阅读教学的启示-中学语文论文 践行以“读者导向”为主的阅读教学——浅谈接受美学理论对语文阅读教学的启示 ◎牛坤 接受美学是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发端于德国的一种美学理论,其基本观点从观念上改变了传统的阅读理念,对当前我国语文阅读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提供了理论参考,对践行以“读者导向”为主的阅读教学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一、关于接受美学 “接受美学”又称“接受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期发端于德国的文学理论思潮和流派。在接受美学的发展过程中,主要呈现出两种相互区别又相互补充的研究方向,即:一个是以汉斯·罗伯特·姚斯为代表的着重于读者研究,关注读者审美经验和期待视野;另一个是以沃尔夫冈·伊瑟尔为代表的着重于接受活动的文本研究,关注文本的空白和召唤结构,关注于阅读过程的本身和阅读过程中文本与读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总的来说,姚斯和伊瑟尔二者的理论相互呼应,并呈现出相互一致的关注,即将关注的焦点从作者——文本关系转向文本——读者关系的研究,特别重视读者在接受过程中的能动作用。 (一)期待视野 姚斯指出:“如果我们想要认识文学文本由于其审美特点而使我们感觉并理解什么东西的话,就不能从分析已获得整体形式文本义一问题入手,而必须从最初的感知过程入手。在这里,文本犹如一个‘内核’,指引着读者。”[1]从审美感知的角度来说,姚斯认为作品的价值只有透过读者才能够真正体现出来,而任何一

位读者在阅读之前,都已经处在一种前在理解或者一种前在认知的状态,这种前在理解的状态就是文学的“期待视野”。简单地说,就是读者在进入阅读欣赏之前,因其自己的生活经历、阅读水平、文学造诣、审美情趣、鉴赏能力以及阅读经验的不同,在自己的心理上会形成一定的阅读定式,因此读者对一部文学作品能够产生怎样的理解,能够理解到什么程度,完全取决于其期待视野。正如鲁迅先生当年评《红楼梦》时曾这样说“经学家看到易,道学家看到淫,才子看到缠绵,革命家看到排满,流言家看到宫闱秘事……”每一个读者在进入阅读活动中的时候,总是因为原来的经验、趣味、素养等因素所构成的期待视野的影响,所以,读者在接受文学作品的过程中,也就是一个不断的建立、改变、修正、再建立期待视野的过程。 (二)召唤结构 传统文学理论对于文学活动的认知,基本上认为作家的作品完成,文学活动便随即终止,因此对文学的阅读活动并没有系统性的研究,一直到接受美学的发展与兴起,才开始重视阅读对于文学活动实现的重要性。接受美学一直非常重视读者对文本的审美创造,正如萨特所说的:“读者意识到自己既在揭示又在创造,在创造过程中揭示,在揭示过程中创造。”[2]因此,接受美学将读者放在揭示活动的中心地位,认为文学意义的实现,在于读者的阅读活动,只有通过读者的审美感知,文学作品才具有现实存在的意义。 从文本的角度来说,任何文学作品的语言构造,都具有一定的未定性,在意义空白和意义未定性中形成一种具有开放性的“召唤结构”,等待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加以具体化。因此,文学交流是作者与文本之间的相互作用,在阅读过程中空白可以被读者不断填充,并赋予新的意义与特征,实现文本与读者的对话。

接受美学与文学翻译审视

接受美学与文学翻译审视 1接受美学理论 接受美学于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诞生于德国,它最主要的两个代表 人物是姚斯和伊瑟尔。该学派是在西方文论、美学的研究由19世纪以 作者创作为重点转向20世纪以作品文本,又由文本逐步转向文本的接 受者为重点的大环境下产生的,并深受以海德格尔和伽达默尔为代表 人物的现代阐释学的影响。接受美学认为读者作为文学作品的接受者, 是文学研究中一个必要且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主张在研究文学和文 学史时,必须重点研究读者的接受过程。(孙淑芬,2007,12)在接 受美学理论体系中有几个十分重要的概念,如:“未定性”(indeterminacy)、“空白”(blanks)、“偏见”(prejudice)、“期待视域”(horizonofexpectations)及“视域融合”(fu-sionofhorizons)等。对这些概念的清晰把握对理解接受美学理论起 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未定性”在伊瑟尔看来,是指文学文本中作描 述的现象与真实世界里的事物之间准确对应关系的缺失。(姚斯、霍 拉勃,1987)而文学作品里的“空白”指的是“各语义单位之间存在 着连接的‘空缺’,以及对读者习惯视界的否定会引起心理上的‘空白’”(朱立元,2004:179)。正是这些“未定性”和“空白”,使 得文学文本成为一种被伊瑟尔称作的“召唤结构”(theappealingstructure)。它激发、诱导读者运用他们的理解力和 想象力确定这些“未定性”,填补“空白”,由此在阅读过程中形成 各自对文本意义的理解,重构文学作品中的情景。读者由于时代背景、生活经历、知识水平、观察角度、文学爱好、审美情趣、等各方面的 不同,总是带着一定的“偏见”进入文学作品的。也就是说,读者无 法完全客观地,从一种纯粹的透明的状态开始对作品进行理解,他们 的理解总是受到一定的历史、社会及个人因素的制约。伽达默尔把 “偏见”分成两种:一种是“合法的偏见”,它是由历史所赋予的, 具有正面价值,是连接过去和未来的桥梁;另一种是“盲目的偏见”,它是个人在现实生活中不断接收的见解,往往会妨碍正确理解的现实。

接受美学观照下的翻译策略选择

接受美学观照下的翻译策略选择 接受美学;读者;异化;归化 一、接受美学影响下的读者研究 接受美学又称接受理论,它直接受哲学诠释学的影响,于20世纪60年代后期在德国诞生,70年代达到高潮,逐渐成为德国的一个重要的文学理论流派,并很快风行整个欧美文艺理论界。它传入美国后,很快促 成了读者反应理论的形成,使之成为当今美国最为活跃的文艺批评流派之一。80年代中期,接受美学传入我国,激发了文学理论界的巨大热情,而且,其影响已远远超出文学理论界,渗透到人文学科的各领域,可以说“从马克思主义者到传统批评家,从古典学者、中世纪学者到现代专家,每一种方法论,每一个文学领域,无不响应了接受理论提出的挑战”[1]。 接受美学的代表是由五位教授组成的 康士坦茨学派,其中姚斯和伊塞尔最为突出,二人被称为接受美学的“双子星座”。接受

美学的突出特征是,它强调读者在阅读和接受过程中的积极参与作用,认为读者的参与在阅读过程中具有决定性意义。接受美学认为,艺术作品的历史本质不仅在于艺术家对作品的创造,更在于读者对它的接受。正如姚斯所指出的:“在作者、作品与读者的三角关系中,读者绝不仅仅是被动的部分,或者仅仅做出一种反应,相反,它自身就是历史的一个能动的构成。一部文学作品的历史使命如果没有接受者的积极参与是不可思 议的。因为只有通过读者的传递过程,作品才进入一种连续性变化的经验视野之中。”[2] 接受美学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接受研究;另一类是效应研究[3]。前者以姚斯为代表,关注读者及其审美经验,从文学史的角度在宏观上强调了读者的意义;后者以伊赛尔为代表,着重研究文本及其作用,从微观认识上专注于读者与具体作品的关系。正如伊赛尔所说:“今天的所谓接受美学,其内部并不像这一名称所显示的那样一致,这一概念掩盖了两种不同的方向。……反应

对语文课程基本理念的接受美学解读

对语文课程基本理念的接受美学解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必须遵循语文的特点和学生学习语文的特点;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应得到积极的提倡和践行;语文课程必须容纳学生的生活经验,并有助于学生与课程文本的互动。”这一理念包含语文课程面向的对象——全体学生,语文课程的目的——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和学生反应的多元性、实践性,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和学生良好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学习方式的改变,课程建设和文本解读等方面的问题。在“教材——学生——教师”三位一体的模式中,《标准》强调以学生为主体,面向全体学生。而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在联邦德国兴起的接受美学文艺批评理论的核心是走向读者。“读者是一个社会符号束,他的社会经历、生活体验、性格、好恶、思想观念、阅读目的、阅读方式、阅读过程决定他对文学作品价值的理解也各不相同,其核心是走向读者。”在“读者——作品——作者”三位一体的模式中,接受美学更关注读者的反应,这与《标准》“以学生为主体”不谋而合,因而为语文课程基本理念的接受美学解读提供了可能。 首先,接受美学理论认为:“文艺作品是为读者的阅读而创作的,作品的价值只有通过阅读才能表现出来。”这就强调了“读者为中心”。在传统语文教学中,教师的“一言堂”、“讲堂”模式忽略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而只作为被动的接受者,根本感受不到学习的乐趣。这样的教学,如何面向全体学生呢?语文教学,只有当学生不仅由学习的结果而且由学习的过程体验到成功与失败、快乐与痛苦的时候,语文学习才真正成为与他休戚相关的事情。只有这样,语文才真正嵌入学生的生命历程,语文课堂才真正成为学生展现自我风采的“群言堂”、“学堂”。作品的价值只有通过读者(学生)的具体阅读体现出来,而作品不过是一个承载意义的载体而已,并不仅仅存在一种意义。只有通过阅读,作出种种不同的解释,才能体现作品的真正价值。当然,读者对作品的解读也不能完全离开文本、超越文本,正如伊索尔指出:“我们只能想见本文中没有的东西;本文写出的东西给我们以知识,但没有写出的部分才给我们想见事物的机会;的确,没有未定的成份,没有本文中的空白,我们就不能发挥想象。”作品就像一个“内核”,指示着读者。读者必须遵循作品构成过程的审美感受、形式特征等规律,来逐步完成对作品的解读。 其次,接受美学理论认为:“艺术作品并不是作者的附属品,它的意义并不是等于作者本人的理解,……而是一个包含着各种可能的开放的体系。”即作品存在意义上的空白与不确定性。学习的目的在于理解和运用。作品的词语、句子、段落和章节构成了文本的四个层次,具有美学价值的和谐,这四个层次依次展开,形成时间维面。层次与维面形成文本的框架,有待于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去完成。我们无法说出作品中某个特定的对象或场景是否具有某种属性,因而也无法用细节和暗示来填补作品本身存在的意义上的“空白”。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最重要的活动就是以个人经验等因素的介入,排除或填补作品中的未定点、空白或作品的框架结构,这就产生了阅读理解的多样性,但这种多样性不是意义阐释的无限性和随意性,它必须遵循审美的特定“逻辑”。

浅谈接受美学

浅谈接受美学 摘要接受美学是由德国文艺学教授姚斯(Hans Robert Jauss)所提出的概念,该理论对于研究文学理论及文学翻译有着很重要的引导作用,但是要理解该理论是非常难的,文章的目的就是对接受美学进行初步的介绍,以求能帮助学习者更好的理解接受美学。 关键词接受美学;姚斯;伊瑟尔;翻译 德国文艺学教授姚斯(Hans Robert Jauss)在1967提出接受美学(Receptional Aesthetics)这一概念,和以往翻译关注的焦点不同,接受美学不以作者或者作品为中心,转而将读者或者受众作为出发点,去解释翻译现象,接受美学属于一种读者反应,是“文本与译文的对话”(贺微)。姚斯认为,一个作品的完成需要由读者阅读这一步骤的实现。 文章的目的便是介绍接受美学,因此全文共四部分,第一部分是从总体上对接受美学研究方法作简单的介绍;第二部分将谈到接受美学的形成背景和发展历程;第三部分将对接受美学的概念理论进行相关的介绍,主要谈谈姚斯和伊瑟尔两位学者的观点;最后一部分是结论和总结。 一、历史背景 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德国的文学美学家姚斯和伊瑟尔(Wolfgang Iser)提出了接受美学,在当时德国盛行美学的大背景下,姚斯和伊瑟尔提出:美学研究应当“集中在读者对作品的接受、反应、阅读过程和读者的审美经验以及接受效果在文学的社会功能中的作用等方面,通过问与答和进行解释的方法去研究创作与接受和作者、作品、读者之间的过程。”接受美学强调读者的反应,反对历史客观主义。该理论经历了海德格尔(Heidegger)、伽达默尔(Gadamer)等人的发展阶段,他们的研究是接受美学的基础。同时马克思的理论也对接受美学的产生起到一定辅助作用。但是,在后期发展中,美国的费希(Fish)将接受美学发展成了“读者决定一切”,这样的结果是走了极端的,该说法过分强调读者的地位,并不是读者与文本之间辩证的关系。 二、概念介绍 姚斯的接受理论将历史辩证的思想加入到了读者中心论中,而解俄国形式主义忽略历史,社会学理论忽略文本他希望能够和解这两者之间的矛盾。姚斯借鉴了科学的哲学观,试图用研究科学的常规方法来研究翻译,他用“期待视野”的方说法来描述读者用来评价文学文本的标准。姚斯认为,文本地位第一的说法是错误的,读者的期待视野也并不就是肯定所有时期所有读者的反应是一样的,一篇文章不是孤立的,他在不同时期对不同读者的影响是不同的,正确的研究方法应当历史辩证的以读者为中心进行。 姚斯所提出接受美学是基于伽达默尔的“阐释学”,伽达默尔曾经提出,“所有对过去文献的传译应当由过去和现在之间的对话引起,我们所试图要理解的文本应当建立在文化环境所制约的基础之上,我们现在的“远景(perspective)”应当包括它与历史的关系”(Selden Raman)。与此同时,我们对于过去的研究也不能脱离了现在的客观事实,过去与现在是辩证的,姚斯认为作者应当直接面对他当时生活环境中的“普遍预期”,他指出,“接受”就是读者利用自己的审美经验将文本进行再创造,文本会被不同社会不同历史背景下的读者所接受。任何作品的价值在于被读者所接受,但是读者受到客观历史事实的制约,也不能随便的对

浅谈翻译中的接受美学与比较美学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735278438.html, 浅谈翻译中的接受美学与比较美学 作者:费丹妮 来源:《青年文学家》2017年第20期 摘要:翻译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艺术活动有着独特的艺术价值和美感功能,不管是从理 论还是到实践,人们总会研究在不同语言背后所蕴含的艺术价值与美感功能。在对文学进行翻译的过程中,人们总会注意美学,本文通过对翻译中的接受美学与比较美学进行研究,以全新的视角探索对翻译美学的可能性。 关键词:翻译;接受美学;比较美学 作者简介:费丹妮,1993年生,女,汉族,辽宁省西丰市人,辽宁大学英语口译专业在 读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20-0-01 前言: 对文学的翻译是翻译研究工作中重要的一部分,有关翻译的著作,从国内到国外可以说是多的数不胜数,其中绝大部分的成果都是对文学翻译进行的研究。如何准确的翻译文学,不管是从翻译理论到实践,每个人的研究角度都略有不同,对文学翻译都提出了许多建议。其中,翻译美学是文学翻译中最近几年非常热门的话题之一,翻译美学开始走进了人们的视线,成为了翻译学研究的一个崭新的领域。本文通过对翻译中的接受美学与比较美学进行研究,以全新的视角探索对翻译美学的可能性。并且对这些年在国内外的翻译美感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并且简单的进行了概括,使得文学翻译成为一种独特的艺术欣赏品。 一、翻译中的接受美学 对文学进行翻译时不能只是进行简单的转述,不能只进行静态翻译,应该将动静相结合,将作品活灵活现地呈现在大家面前。这个情况下,翻译人员要建立一个读者和作者之间的关联,是这个关联贯穿整个翻译之中。对于接受美学的理论起源是对原作者的作品和读者对作品的欣赏之间的关系进行整理分析,通过理论价值的体现能提高作品在读者心目中的价值。从而研究文学翻译可以进行自身的独白以及让读者与文本能够进行对话,提供了一个在文学翻译上的新思路。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不能把原作品只是进行简单的语言转换,这不代表完成了翻译,在此之后,读者的参与、阅读才是关键,读者对能够接受和感悟译者的作品是决定着该作品翻译的是否成功。在此之后,翻译人员必须虚心接受读者对翻译作品的反馈从而将翻译作品进行修改、完善,让翻译作品完成得更完美。对文学进行翻译不是主要目的,作品是给读者 阅读的,只有读者能够接受才是该作品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读者在对作品进行的审美评估也决

(全英文论文)浅谈美剧老友记中的美式幽默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封面 ( 2016 届) 论文(设计)题目 作者 学院、专业 班级 指导教师(职称) 论文字数 论文完成时间 大学教务处制

英语原创毕业论文参考选题(200个) 一、论文说明 本写作团队致力于英语毕业论文写作与辅导服务,精通前沿理论研究、仿真编程、数据图表制作,专业本科论文3000起,具体可以联系qq 805990749。下列所写题目均可写作。部分题目已经写好原创。 二、原创论文参考题目 1、(英语毕业论文)浅析英语新闻标题特点及其翻译技巧 2、(英语毕业论文)The Analysis of the Double Character of Wuthering Heights’Hero——Heathcliff 3、(英语毕业论文)从关联理论角度看电影台词翻译—电影“小屁孩日记”的个案研究 4、(英语毕业论文)角色扮演活动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5、(英语毕业论文)中西方酒店文化比较与探讨(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6、(英语毕业论文)《月亮与六便士》中查尔斯?思特里克兰德的追寻自我 7、(英语毕业论文)《七宗罪》的人性解剖(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8、(英语毕业论文)《白鲸》与《老人与海》中的海之意象分析 9、(英语毕业论文)对《灿烂千阳》中姐妹情谊的分析 10、(英语毕业论文)《月亮与六便士》中查尔斯?思特里克兰德的追寻自我 11、(英语毕业论文)《月亮与六便士》中查尔斯?思特里克兰德的追寻自我 12、(英语毕业论文)顺应论视角下的电影片名翻译(开题报告+论) 13、(英语毕业论文)礼貌策略的英汉对比研究—以《傲慢与偏见》及其译本为例 14、(英语毕业论文)Deconstructing Master Model:A Study on V al Plumwood’s Critical Ecofeminism(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15、(英语毕业论文)论直译与意译在英汉翻译中的应用 16、(英语毕业论文)《月亮与六便士》中查尔斯?思特里克兰德的追寻自我 17、(英语毕业论文)Doomed Tragedy out of Desire-Driven Morbid Personalities in Nabokov’s Lolita 18、(英语毕业论文)合作原则在《红楼梦》习语英译中的应用(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19、(英语毕业论文)从简爱和安娜卡列尼娜的不同命运看女性意识的觉醒

谈接受美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度

谈接受美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度 接受美学的代表人物伊瑟尔认为:文学作品有两极,将它们称为艺术和审美的,艺术的一极 是作者的本文,审美的一极则是读者完成的实现,作品的本身既不等同于本文,也不同于本 文的实现,它必须被确定为两者之间的中途点上。[1]接受美学自从20世纪60年代初发 韧以来,已经对文学批评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因为它是以读者的阅读活动为研究重点的,所以导致了文学研究重心的转移,即由过去以文章为中心转移到以读者为中心,从而使文学 研究的趋向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近年来,不少的语文教师正在把接受美学引入到中学的语 文教学,进行大胆的尝试,取得可喜的成果,冲击了教参“标准答案”的一统天下,为语文教 学开辟了一片广阔的天地,实践了强化主体意识、发展意识和创新意识的现代教育理念。 接受美学的理念认为,任何文学的文本都其有来确定性,是一个多层面的未完成的开放式的 图式结构、召唤结构。它的存在本身并不能产生独立的意义,而作品意义的实现,要靠读者 通过阅读使之具体化,使作品中的未定性得以确定,最终实现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正由于 这种开放性和未确定性,才使得文学作品更具有鲜活的动人魅力,能进一步地挖掘出文章的 蕴涵着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例如《守财奴》中葛朗台老头的形象,我们传统的分析是投机 钻营巧取豪夺,贪婪而疯狂地攫取钱财的守财奴,但有的认为葛朗台是法国那个时代先进生 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人物,是上升时期的资产阶级,它的进步性伴随着道义上的无耻。哥 伦布发现美洲大陆不就起因于开拓新殖民地吗?麦哲伦开辟新航线不也发端于垂涎东方的财 富吗?葛朗台以资本同封建阶级较量,从而迫使那些不可一世的第一等级的人物跑到一个第 三等级箍桶匠面前附首称臣,葛朗台难道没有进步性和革命性吗?能和《死魂灵》中没落贵 族泼留希金一样把大批的财产囤积起来任它腐烂的守财奴形象同日而语吗?所以教师和学生 都应该意识到课堂教学所涉及的内容,只是课文的重点之一而已,决不能以一点来代替课文 所有的内涵。又如莫泊桑《项链》一文,教师经常将揭露和批判的玛蒂尔德为代表的小资产 阶级虚荣心作为课文的中心思想。然而有人提出,作者揭露批判的同时,也有同情,怜悯。 甚至有人说,就是把玛蒂尔德放在我们这个崇尚劳动光荣的国度,欠了人家钱,没有赖帐, 而是以十年劳动挣钱还债,这样的人即使现在能有几个,我们常说“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说不尽的阿Q”就是这个道理。文本的开放性,召唤结构,空白填补的具体化,丰 富了教学的方式,扩展了教学的内涵,活跃了学生的思维,这相对于过去那种严重扼杀学生 个性和创造力的“阅读教学”接受美学不失为一帖对症良药,是值得提倡和进一步探究的方法论。 但问题是,接受美学研究的对象是一般读者阅读文学作品的审美过程,而阅读教学则是学生 在教师的指导下的一种有目标的学习行为,教学过程中的学生能否等同于一般读者,如果一 个班级的学生从一篇课文中读出成千上万个哈姆雷特,我们的教师能全部肯定吗?。比如 《愚公移山》,这篇课文通过愚公率子孙移山来表现古代劳动人民不怕困难,人定胜天的坚 强信念,可是在课堂上有的学生提出疑问,愚公为什么不移屋,既然寓公“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把家搬出去不就万事大吉了吗,结果还得到老师的赞许,不谈“愚公移山”了,而谈“愚公搬家”,这真是没有读出哈姆雷特,而是读出了李尔王。还有的学生提出,愚寓公可以 利用太行王屋的资源优势开展旅游,老师更是神采飞扬的夸奖,说有经济头脑,这种满天飞 的思维,是不可取的。这种所谓的创造性阅读,在极力强调阅读主体主观能动性的同时扼杀 了文章本质,有意无意地取消了阅读客体的客观性,异化了《愚公移山》,实际上是取消了 阅读。接受美学提出的“召唤结构”一方面文本的空白召唤激发学生进行想象和填充,进行审 美的再创造,另一方面“召唤结构”又暗示乃至决定解读文本的自由度。比如,朱自清的《背影》,你可是解读为歌颂父爱,也可以解读为父子情深,也可以解读为面对养育之恩时的愧疚,悔恨和自责。惟独不能解读为“父亲过地铁买橘子,违反了交通规则”文本一旦产生,它 本身就是一个独立的世界,独立的意义体系,要求读者处于相对被动的倾听地位,而不是任 意发挥自己所谓的主体性,甚至把文本当作任意搓耍的玩偶。所以在阅读教学中,尤其是生 活阅历不甚丰富,鉴赏水平尚得提高的中学生,更需要学会倾听。而不是现在有些公开课上 所表现的理解,对一些经典的著作进行了令人啼笑皆非甚至匪夷所思的解读。比如阅读《社戏》有的学生竟然从小伙伴们往水里扔“豆荚”的行为责怪他们没有环保意识。阅读《米洛斯

接受美学与翻译研究综述

接受美学与翻译研究综述 作者:陈逢丹 作者单位:浙江工商大学,浙江·杭州,310012 刊名: 安徽文学(下半月) 英文刊名:ANHUI LITERATURE 年,卷(期):2009(2) 被引用次数:1次 参考文献(23条) 1.马萧文学翻译的接受美学观 2000(02) 2.刘凤梅从接受美学视角论翻译[期刊论文]-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5(02) 3.刘峥论翻译标准的多元化--从接受理论谈起 1991(03) 4.洪明论接受美学与旅游外宣广告翻译中的读者关照[期刊论文]-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6(08) 5.贺微翻译:文本与译者的对话 1999(01) 6.朱健平文本的未定性与翻译的解释性[期刊论文]-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6(12) 7.朱健平现代阐释学和接受美学在我国翻译研究中的运行轨迹[期刊论文]-上海科技翻译 2002(01) 8.张英论接受美学对文学翻译的启示 2005 9.杨松芳接受美学与翻译研究[期刊论文]-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3) 10.杨武能阐释、接受与再创造的循环 1987(06) 11.杨春接受美学视角下文学文本的翻译理解[期刊论文]-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5(05) 12.姚斯;霍拉勃;金元浦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 1987 13.夏仲翼文学翻译与批评理论 1998(01) 14.吴持哲文学翻译者的接受美学 1989(06) 15.王著定论翻译研究的接受美学[期刊论文]-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 2005(03) 16.王松年翻译:向接受美学求助什么? 2000(04) 17.秦洪武论读者反应在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中的意义 1999(01) 18.乔国强翻译与接受 1988(3-4) 19.马友平论述接受美学中的"意义未定和空白"及读者的阅读 2002(01) 20.方梦之译文如何为读者所接受 1992(01) 21.曹英华接受美学与文学翻译中的读者关照[期刊论文]-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05) 22.Jauss Hans Robert Toward an Aesthetics of Reception 1982 23.Iser Wolfgang The Act of Reading:A Theory of Aesthetic Response 1978 引证文献(1条) 1.韩梅.李允.张兴梅接受美学观照下的英汉数字习语翻译[期刊论文]-文教资料 2010(5) 本文链接:https://www.360docs.net/doc/735278438.html,/Periodical_ahwx200902048.aspx

浅析接受美学理论视角下林语堂的文学创作与翻译(一)

浅析接受美学理论视角下林语堂的文学创作与翻译(一) 接受美学理论是专向读者为中心的文学理论,翻译是译者对原作的阅读和对译作的创作过程,从接受美学的视角探讨林语堂文学创作与翻译,对当今的中国文化海外传播具有借鉴意义。从1935年的《吾国与吾民》,到1964年的《逃往自由城》和1967年的《中国绘画理论》,各种著作及译作一共三十二部,全是英文书:其中包括论述、散文、诗词、小说和传记,其中有翻译也有创作。从宏观的角度看,林语堂在海外的这个时期,他本人就象征了“翻译”。他的一言一语,一举一动都是翻译的化身。因此林语堂的翻译不仅是文字上的功夫,而是通过人际关系作多样性的活动,把中国人的情感、思想以及生活辗转传给西方读者,使他们能够了解和欣赏。 接受美学理论认为文本的意义是不确定的。文本的意义依赖于读者的阅读,读者在对文本的阐释中起主体作用。在翻译过程中,文本意义的实现依赖于译者的前理解;译者对翻译过程中的创作自由度是有限的,须以原文文本为依据;译者还要相信译文读者的接受能力。林语堂的文学创作与翻译,体现了可以读者为中心的特色,但忠实依然是他翻译的核心,在忠实与可读性之间做到了平衡与和谐。 任何文本的翻译都涉及文本的接受,译者是特殊的读者。因此,以文本接受为研究对象的接受理论对于翻译研究无疑具有解释力。然而,由于翻译与文本接受,译者与普通读者之间的差异,接受理论不能机械地套用于翻译研究。我们认为应在深刻理解和消化的基础上,在翻译研究领域合理运用接受理论,避免陷入一些认识上的误区。接受理论告诉我们: (1)翻译文本可视为源语文本的意义潜势与译者前理解或期待视野相互作用的产物,不存在所谓终极性译本。 (2)作为文本的召唤结构,源语文本的意义空白与未定性不应随意填补。当不得不对这些空白和未定性进行具体化时,应注意具体化的恰当性。 (3)译者是翻译活动的主体,并非其中心或主宰。 (4)译本读者在翻译文本的接受与效应史中发挥着决定性作用,但对具体翻译活动的影响却不是决定性的。 目前越来越多的翻译学者将接受美学的基本理论应用于翻译研究。翻译研究应当渐渐从传统的原著中心论向读者中心论转移。读者是译文的审美主体,他们在阅读时并不是被动地接受译文的信息,而是以其固有的审美意识积极地参与。读者是译者在翻译时应考虑的一个关键因素。翻译时若不顾读者的欣赏习惯与心理,就会失去读者。而失去读者的译作,也就没有了存在的意义。 接受美学视角下,林语堂的文学创作与翻译特色可以归纳为:译者的创作与翻译的动机、文本的选择与理解和翻译策略。 一个人的生命意义也离不开其特定的环境,个人与环境互动产生其生命意义。林语堂塑造个人生命意义的过程离不开他的环境和时代。青少年个性和社会属性的形成首先离不开家庭的熏陶。研究林氏的翻译活动,首先要清楚他从事翻译活动的原因。林语堂年轻的时候已经具有要对自己的命运作主的意识。因为要让自己的人生产生意义,翻译正好是他最便捷的选择。因为要掌握命运,结果他掌握了语言和翻译这个语言技能。因为要以语言为切入点,他在语言学习方面便格外勤奋,如饥似渴地阅读英文和中文书籍,于是他成为中英两种语言的行家。一个出色的译者,掌控文本的能力可以简单描述为:(1)译出语的接受能力;(2)译入语的产出能力;(3)译出语和译入语之间的转换能力。这种常识性的论断是不需要怎么怀疑的。实际上,早在1933年,林语堂本人在“论翻译”一文中也做了大致相同的论述。谈自己的写作经验,他认为作文的原则是晓畅,即通俗、流畅。林语堂的散文并不讲究整体构思,也不理睬章法或写作规则的权威。林语堂的散文一篇有一篇的格式,一篇有一篇的写法,千姿百态。结构大多很随便,也找不出起伏、勾色、呼应等的痕迹,只流动着自然的韵律,散发出粗朴

浅谈期待视野的唤醒与融合——接受美学视野下的阅读教学-模板

浅谈期待视野的唤醒与融合——接受美学视野下的阅读教学 一、期待视野的理论渊源 期待视野也被翻译为期待视界,是接受美学理论的一个核心概念。1967 年,联邦德国康茨坦斯大学教授HR姚斯发表了《文学史作为向文学理论的挑战》( 《Toward an Aesthetics of Reception》) 一文,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文艺理论观点接受美学,伴随着接受美学理论受到学界的热烈讨论,期待视野概念引起了大家的关注。视野即Horizon,其含义本是指地平线。胡塞尔、海德格尔、伽达默尔、卡尔波普尔和卡尔曼海姆等学者都曾对其做过相关阐述,其中,德国存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海德格尔提出的前结构理论和哲学解释学伽达默尔提出的理解的历史性以及视界融合理论,将视野一词的理解进一步拓宽。在现象学和阐释学的角度下,它被拓展引申为形成理解的先决条件和各种与之有关的因素的总和。 接受美学的代表人物姚斯在上述学者的理论基础上提出了期待视野的理论观点。他在《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中指出: 在文学阅读之先及阅读过程中,作为接受主体的读者,基于个人和社会的复杂原因,心理上往往会有一种既成的结构图式。读者的这种阅读文本的既成心理图式,叫做阅读经验期待视野,简称期待视野。因此,在文学接受活动中,期待视野是读者对文本阅读既定存在的前理解,是读者阅读前的心理预期。这种心理预期的形成是读者自身的认知能力、知识水平、文化素养、审美情趣以及生活阅历和价值取向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形成的结果。在阅读教学中,学生作为文本的读者,在阅读前已经形成了一定视野,即个体的认知水平和审美标准,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对文本的期待,这为我们重新审视阅读教学并探索改进策略提供了有利契机。 二、阅读教学中期待视野的价值分析 在传统的语文阅读课堂中,教学活动主要是围绕对文本的解读而展开,教师根据教学参考书并结合自身的理解,引导学生去探究、挖掘作者在文本中所要表达的思想内涵。在这过程中,学生看似积极参与了课堂教学活动,但其实是教师带领学生被动寻找答案的过程,且这一答案也是作者早已赋予的标准答案。这种课堂教学模式仍旧是以教师为中心,限制了学生对文本解读的自由发挥,减少了课堂讨论探究的趣味性和学生释疑解惑的成就感,影响阅读教学的效果。而接受美学则打破了这一传统认知,指出阅读活动是作者、读者和文本三者共同对话

从接受美学到阅读教学

《祝福》中冲茶短工形象之探究 洪丰乔 关于鲁迅小说《祝福》中的冲茶短工(以下称短工)形象特征,似乎早有定论。因为很多教学参考书都已把其定位:冷漠、麻木不仁、对祥林嫂缺乏同情心。但是罗献中的《怎样认识〈祝福〉里的这个短工》(《学语文》2009.1,以下简称罗文),让笔者眼睛为之一亮。笔者对其独特的理解很是佩服。罗文认为短工对祥林嫂深怀同情心,是个头脑清醒、爱憎分明且具有自发的阶级意识和阶级感情的下层劳动者形象。其分析到: ①短工态度的“淡然”是针对“我”的。为什么呢?其原因:第一,短工认为“我”和鲁四老爷是“一家人”,因而在心理上对“我”有一种本能的排斥感。第二,短工在回答“我”的询问时,始终有意回避“我”,一直是消极被动地回答。 ②短工对祥林嫂的死充满了深切的同情,并对此社会表示了极大的不满。其原因为:第一、对被骂对象的答话——“还不是和祥林嫂?”罗认为这种回答不仅说明短工平时已多次耳闻目睹过鲁四老爷对祥林嫂的辱骂,也表现出他平时对祥林嫂命运的同情和关注。第二、对被骂原因的答话——“老了”。短工在提到祥林嫂的死时,用了讳饰语“老了”。明显表现了他对祥林嫂的尊重以及对祥林嫂悲惨遭遇的同情。第三、对死亡时间的答话——“什么时候?——昨天夜里,或者就在今天罢!——我说不清。”短工其实把祥林嫂死亡的时间确定在祝福之际,这已经够让穷人伤心了,还有什么必要说出几点几分呢?第四、对死因的答话——“怎么死的?——还不是穷死的?”罗文认为这个回答明确地概括了祥林嫂苦难的一生和悲惨的结局,甚至短工已经意识到穷人的命运是相同的、穷人之间应该互相同情与尊重。 与此相对的,张怡春在《也谈里〈祝福〉的冲茶短工》(《语文教学

从接受美学视角论翻译_刘凤梅

从接受美学视角论翻译 刘凤梅 (中国传媒大学北京100024) 摘要:本文认为,翻译活动主要是一个由原作、译者、译作、读者组成的翻译)))作品)))接受的过程,翻译的起点和指归都是读者的接受。翻译活动应重视读者的/期待视野0、译文/召唤性结构0的创设及跨文化接受的/历史效果0。并且,从接受美学的批评角度审视翻译作为一个完整的动态过程显示的特征,可以为翻译活动规律的界说规定一个较为合理的逻辑起点和较为完整的/解读空间0。 关键词:翻译接受期待视野召唤结构历史效果 Abstract:The author of the paper thinks that translation i n a process of reception from the ori ginal work to the translator,the trans-lated version and to the reader.The final aim i s the reception of the reader.T hus the expectancy of the reader and the appeal structure of the translated version should be emphasized in a translation.The paper attemp ts to analyze the characteristics revealed in the complete process of translation from a reader-response perspective,thus providing a reasonable reading room for translation. Key words:translation reception expectancy appeal structure 美国文艺理论家艾布拉姆斯在5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系统6一书中,提出了著名的文学四要素观点,认为文艺活动由世界、作家、作品、读者四要素组成,彼此互相联系、互相作用,形成创作)))作品)))接受3个环节主客体的双向交流过程。由自然、社会、人构成的世界是作家创作的源泉,作家对世界审美的把握形诸作品本文。作品本文在不同时代不同读者的阅读过程中产生不同的意义,成为联结作者和读者之间跨时空精神交流的纽带。没有读者阅读的作品本文,产生不了任何效果,所以,读者是复活作品本文的终端接受者。作品通过影响读者,进而影响了世界。 笔者以为,翻译活动同样是一个由原作、译者、译作、读者组成的翻译)))作品)))接受的双向互动过程。译者是原作的读者,即接受者;又是原文的阐释者,即二度创作者。翻译的出发点和指归都是读者。人类行为理论家弗米尔指出,决定翻译目标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0是话语的接受者,即/译者心目中有自己特定文化世界知识、希求和交际需要的文本的接受者0,并将翻译定义为/在目标环境中为目标目的和目标读者而生产的目标情境中的文本0。 因此,读者意识应贯穿翻译的全过程。从接受美学的批评角度审视翻译作为一个完整的动态过程显示的特征,可以为翻译活动规律的界说规定一个较为合理的逻辑起点和较为完整的/解读空间0。 一、关照译作读者的/期待视野0 翻译研究的重心经历了从作者到文本,再从文本到读者的转移过程。接受美学认为,作品在未被读者阅读的时候只是束之高阁的文本,只有进入读者视域,成为把玩和欣赏的对象,由读者填补留下的空白,才产生意义。任何本文都具有未定性,都是多层面的未完成的图式结构,本文只是作品的一部分,构成文学作品的/一极0。读者的阅读,将本文所展示的开放的图式结构完成,使其未定性得以具体化,构成作品的/另一极0。正如伊泽尔在5阅读活动:审美反应理论6中所说,/作品本身显然既不能等同于本文,也不能等同于具体化,而必定处于两者之间的某个地方。0由于不同读者社会阅历、文化修养、/期待视野0等差异,同一作品具有了不同的阐释意义。 23

浅论戏剧功能

浅论戏剧在社会中的“社会功能” 摘要:戏剧的艺术魅力首先在于它形象生动、雅俗共赏;其次在于它对真、善、美的永恒追求;更在于它张扬社会理性.成为播撒于民众心底的及时雨。戏剧的主要功能表现在三个方面:审美性、娱乐功能、教育功能、教化功能、传承功能。 关键词:戏剧;审美性:教化功能;教育功能;传承功能:社会功能;社 会理性;娱乐功能; 戏剧是通过演员表演故事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综合艺术。它是以演员艺术为中心同时又融合了文学、音乐、舞蹈等艺术的综合体。我国的戏剧经历了漫长的发展.从先秦以前的巫舞,到汉代的角抵戏、晋时的参军戏、北齐的踏摇娘、唐朝的滑稽戏。一直到宋元杂剧,戏剧这种艺术形式才基本成熟。在这个发展过程中,戏剧博采众家之长,从各种艺术中汲取了丰富的文化养料。经过长期的酝酿.我国的戏剧最终形成并逐步走向成熟,倍受民众青睐,甚至不胫而走,享誉海外.可谓成绩斐然。其中不乏有社会历史的偶然因素推波助澜,但主要还是因为戏剧自身独特的艺术魅力,具体表现在其丰富多彩、广泛深刻的功能方面。戏剧的功能不仅体现在它形象生动、避实就虚的艺术形式.而且体现在它社会关照、理性思考的具体内容。 一、审美性 审美情趣日趋多元化,戏剧文化日益成为审美文化主流;审美文化的市场化、商业化,使受制于收视率、票房率的戏剧文化出现类型化、单一化等倾向,抑制着戏剧文化的质量提升和多样化的繁荣。戏剧业必须重新建构自己的美学特征,特别是从文学艺术中吸取精华,才能提高艺术品味,获得艺术生命。 社会的发展使当下的审美情趣日趋多元化,使戏剧文化日益成为审美文化主流;但审美文化的市场化、商业化发展,又使受制于收视率、票房率的戏剧文化出现类型化、单一化等倾向,这些倾向抑制着戏剧文化的质量提升和多样化繁荣。在这样的大趋势下,戏剧业必须重新审视自己的审美价值体系,特别是从文学艺术中吸取精华,才能提高艺术品味,获得艺术生命。 戏剧艺术世界与现实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戏剧作品往往采用象征性的手法表现社会生活的价值结构和本质联系。戏剧节目如果过分倾向于通过夸张离奇的审美方式去描写脱离现实社会的幻像,不仅会使作品失去反映现实、指导人生的社会教育功能,也会误导观众尤其是青少年观众,使他们扭曲对现实生活的认识,产生错误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如日本、韩国、香港等地的电影电视节目倾向于用明星、偶像包装虚假的剧情。内容一般以高度理想化的浪漫爱情故事或轻松喜悦的情境喜剧为主,情感表现往往采用极端夸张的煽情手法,从而让部分观众沉溺于虚无缥缈的美丽的谎言中,消磨了学习工作的意志。这些戏剧作品纯粹从娱乐消遣出发,情节脱离现实生活,内容夸张离奇,格调低级庸俗,不仅不能鼓舞观众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正确的世界观,反而培养出一批追求享乐、唯利是图、见利忘义的小市民。 因此,戏剧艺术作为一种审美方式,在艺术形式上无论如何前卫、先锋,但必须始终承担起戏剧艺术的社会教育功能,大力弘扬戏剧艺术的人文精神,用正确的思想影响人,用高尚的情操鼓舞人。唯其如此,才能使戏剧艺术真正成为寓教于

从接受美学观点看翻译中译者的作用

湖南师范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从接受美学观点看翻译中译者的作用 姓名:吴驰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英语语言文学 指导教师:黄振定 20050501

中文摘要 翻译是人类进化史上最复杂的活动之一,它是原作者、原文、原文读者、译者和译文读者之间动态作用的统~体。伴随着翻译实践的发展,翻译研究已经有了几千年的历史。从最初的只言片语式的经验之谈到现在层出不穷的各种翻译观点,人们对翻译活动这一认识越来越深刻,研究的范围也越来越广,并且翻译学作为一门学科的观点也逐渐为人们所接受。但是,纵观中西翻译史,传统的翻译研究在“对等”、“忠实”观念的束缚下,着重于语言层面的转换分析,是一种静态的文本研究,几乎完全忽视了翻译活动中译者的重要作用。然而真正系统的对翻译活动中译者的主体性研究却是出现在上世纪末,在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中,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能动性作用逐渐凸显。对于如此复杂多变的翻译活动,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过程中译者的作用加以专门的研究。因此,本文主要以接受美学理论为依据,探讨了翻译过程中译者的作用。全文共分为四大章。 众所周知,接受美学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以姚斯和伊塞尔为代表的康斯坦次学派提出来的,它基于阐释学和现象学,完成了文学研究的中心以文本到读者的转变,完善了对“作者一作品一读者”体系的研究。因此,第一章主要介绍了接受理论的基本概念以及翻译过程中的接受美学观。按照接受理论的观点,翻译过程中译者面临两次接受过程,第一次接受过程是译者本身与原作之间的交流,译文读者与译文的交流和对话是第二次接受活动,这只有在翻译完成之后才能实现。但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必须考虑读者的存在,预测读者的接受水平和审美情趣。因为翻译的最终目的是给读者阅读,让读者接受。因此,在整个翻译过程中,译者的作用是明显的,他不仅充当原作的特殊读者,而且还要考虑目的语读者以及关注他们的需求以及接受能力。 有关翻译与译者之间的关系在第二章中得到论述。由于中西翻译实践都是从宗教作品的翻译开始的,出于对宗教作品的敬仰,从一开

接受美学

西方文艺理论研究 浅议尧斯接受美学的文学史观 1967年,德国康茨坦斯大学的文艺史家、文艺理论家H·R·尧斯发表了《作为向文学科学挑战的文学史》一文,首次宣告文艺批评的新观念与新方法———接受美学的产生。从此以后,该论文就被称为“接受美学宣言”。尧斯论文的劈头第一句是:“在我们时代,文学史日益落入声名狼籍的境地,这绝不是毫无缘由的。”由此,尧斯对已有的文学史展开了尖锐的批评与否定,从而提出了必须重新考虑文学史的撰写,而这种撰写的途径与方法就是接受美学。尧斯的思路在于:接受美学是否定以往文学史、写出新文学史的唯一出路,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尧斯对接受美学展开了全面的构建与阐述。于是,“作家—作品—读者”三位一体的思维与批评模式很快风行文坛。基于此,从建构文学史的角度去看接受美学也就自然成为全面分析、评价它的一个必要的和应有的维面。 一、批评的再批评 尧斯《挑战》一文把批判的锋芒直指传统的文学史,他不无讽刺地说,文学史“对于慧眼的观察者来说,几乎无甚效益;对于积极的入世者,则无可效仿;对于哲学家,无非是琐屑的陈腐之谈;对于读者来说,除了不是高尚的愉快的源泉外,可能是其他一切无聊的东西”。总之,文学史的研究不但失却了往日的荣光,而且已经成为不严肃的、自以为是的、声名狼藉的因而该放逐的学科。尧斯说这些话时,想到的主要是历史主义文学史、实证主义文学史、形式主义文学史,还有马克思主义文学史。 历史主义文学史是席勒历史哲学的衍伸。这种哲学和文学史有两个根本性的特点,首先是预设了个基本思想或理念作为历史发展的内核和线索,“在他将其视为研究对象的一系列事件中,明确地贯穿着一个基本思想。该思想在这些事件中显现”;其次,因理念的预设必然会以理念的自足与圆满为结局来显示理念的自发展,所以历史包括文学史就成为有始有终有过程的客观主义图画。显见的是,预设基本思想作为历史的原动力和内核,这一原则不仅是席勒的黑格尔哲学、美学亦即美学史和艺术史的内在逻辑。尧斯指出这种原则是“为上帝辩护”,依此构设的文学史只是神话或神学,例如杰文纳斯以德国人的智慧和进步作为一般目的几论来框架德国的文学史,写出了《德国民族文学诗学史》这一典型神话;至于历史被认为是客观主义图画,尧斯认为这仅仅是幻象,而非真正的历史。 尧斯认为实证主义文学史是伪历史,因为它在两个方向上迷失了。首先迷失在生平与作品当中,把文学史看成是无数作者加作品的堆积,只能以模糊的“潮流”、“学派”作框架,或者用编年的方式把作者、作品串连起来。其次迷失在“本源的本源”之中,实证主义将纯粹因果分析的原则用于文学史,力图揭示文学的外在决定因素,结果“根源研究过度膨胀,将文学作品的特点分解成能被任意增加的‘各种影响’的汇集”。 相比于对历史主义文学史和实证主义文学史的全面摧毁,尧斯对形式主义文学史保留得最多;认为这种文学史“已经非常接近了一个在起源、标准、流派的衰落领域中展示新的对文学历史的理解”,这是因为它把文学的变化看成“新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