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印染厂废水处理设计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印染厂废水处理设计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印染厂废水处理设计

水污染控制工程

课程设计

学院:

专业:

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时间: 2012.5.29~2012.7.7

目录

1. 设计任务书 (3)

1.1设计题目 (3)

1.2设计资料 (3)

1.3设计内容 (4)

1.4设计成果 (4)

1.5设计要求 (4)

2.处理工艺的选择与确定 (5)

2.2污水处理工艺流程的确定 (5)

2.3主要构筑物的选择 (6)

2.3.1格栅 (6)

2.3.2 调节池 (6)

2.3.3 水解酸化池 (7)

2.3.4 改良SBR反应池 (7)

2.3.5 沉淀池 (8)

2.3.6 污泥浓缩池 (8)

2.3.7污泥脱水 (8)

3.主要构筑物及设备的设计与计算 (9)

3.1格栅 (9)

3.1.1 格栅尺寸 (9)

3.1.2 通过格栅的水头损失 (9)

3.1.4 栅栅的总长度 (10)

3.1.5 每日栅渣量 (10)

3.2调节池 (11)

3.2.1设计参数 (11)

3.2.2 设计计算 (11)

3.3水解酸化池 (13)

3.4改良SBR池——CAST工艺 (14)

3.5沉淀池 (15)

3.5.1 计算 (15)

3.6污泥浓缩池 (17)

3.7污泥脱水机房 (19)

3.8附属建筑物 (19)

3.8.1维修、配电间 (19)

3.8.2值班室、电控间 (19)

4.污水处理厂总体布置 (19)

4.1平面布置 (19)

4.1.1平面布置的一般原则 (19)

4.1.2平面布置 (20)

4.2污水厂高程布置 (20)

4.2.1高程布置原则 (20)

4.2.2污水污泥处理系统高程布置 (20)

总结 (22)

参考文献 (23)

1. 设计任务书

1.1设计题目

某印染厂废水处理厂

1.2设计资料

(1)本设计主要处理印染废水,设计日平均水量为4500m3/d,根据课程设计提供资料:

表1-1印染厂生产废水逐时实测情况

时间

废水流量(m3/h)

时间

废水流量(m3/h)

1#2#3#1#2#3#

8:3088.352.510.79:30135.757.511.2 10:30135.065.416.411:3054.563.616.9 12:30142.367.416.113:3092.169.515.5 14:3096.299.616.215:30115.690.715.7 16:3039.373.617.717:3086.298.715.4 18:3036.590.716.5319:3045.799.617.7 20:3035.792.017.721:3055.994.416.5 22:3035.978.6 5.423:3045.776.6 6.5 24:3082.169.4 6.51:3092.167.87.1 2:3084.5100.7 6.53:3043.289.8 6.9 4:30114.6177.8 6.55:30159.575.47.2 6:30135.045.07.87:3078.644.38.5

(2)总变化系数 K=1.5

(3)设计水质 (经24小时逐时取样混合后)

表1-2混合生产废水水质实测资料

指标测定值(mg/l)

BOD5291.6~415.7

CODCr663.8~890.2

SS133.2~237.8

TN 1.8~2.5

TP18.5~20.4

pH8~11

水温20~40℃

注:以上具体数值请查对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任务安排。

(4)处理要求出水水质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中的一级标准。处理后污水排入水体。注意:本次设计不考虑远期状况。

= 100 mg/l; PH= 6-9 mg/l

COD

cr

= 30 mg/l; TN= 15 mg/l

BOD

5

SS= 70 mg/l; TP= 0.5 mg/l

(5)厂址

①厂区附近没有大片农田;

②地面标高为192.00米(吴凇标高);

③受纳水体河道位于厂区西郊500米,河道95%保证率枯水量为195m3/h,最高洪水位(95%保证率)为189.89米。上游1公里以内无用水点,下游10公里处有分散饮用水源。

(6)气象及工程地质

①该地区的夏季主导风向为东南风;

②夏季温度为17℃;

③该地区场地基本平坦,用地面积为120×120米;

④站区地质情况符合施工要求。

1.3设计内容

(1)工艺流程选择与设计;

(2)构筑物工艺设计计算;

(3)水力计算;

(4)污水处理厂的总平面布置图和工艺流程图;

(5)附属构筑物设计。

1.4设计成果

(1)设计说明书一份

(2)图纸两张:曝气池构筑物图(2#)平面布置图(2#)

1.5设计要求

(1)设计参数选择合理。

(2)设计说明书要求计算机打印出来,条理清楚,计算准确,并要求附有设计计算

示意图。

(3)图纸布局紧凑合理,可操作性强。格式规范,表达准确、规范。标注及说明全部用仿宋体书写。

(4)同组同学不得有抄袭现象。

2.处理工艺的选择与确定

2.1方案确定的原则

(1)根据废水特点,选择合理成熟的工艺路线,既要做到技术可靠确保处理后出水达标排放,还要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易于维护管理。

(2)污水处理站方案设计中,在保证处理效果前提下,充分考虑城市寸土寸金的现实,尽量减少占地面积,降低基建投资及日常运行费用。

(3)平面布置和工程设计时,布局力求合理通畅、合理工程建设标准,做到降低能耗和处理成本。

(4)本设计力求达到工艺先进、运行稳定、管理简单、能耗低、维修方便、造价低、施工方便、排泥量少等特点,且无二次污染。

2.2污水处理工艺流程的确定

印染废水治理工艺流程中,是由若干不同作用的治理单元组成的,为了满足流程的处理效果,要求各个单元均应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和去除污染物的能力。

国内普遍采用生化法处理印染废水,对于水资源紧缺,排放要求高的地区采用生化与物理化学相结合的方法以减小废水污染物的排放量。印染废水处理一般都要设置调节池,以调节废水不同时段不同排放量对处理构筑物的冲击,由于印染废水的可生化性较低,往往设置水解酸化池降解高分子物质,水解酸化的目的是对印染废水中可生化性差的某些高分子物质和不溶解物质通过水解酸化,降解为小分子物质和可溶性物质,提高可生化性,而生物接触氧化也能很好的去处废水中的COD和BOD

5

对比设计水质:COD

cr 890.2mg/L;BOD

5

415.7mg/L;SS 237.8mg/L;pH值为8~11;

TN2.5mg/L;TP20.4mg/L和处理出水水质:COD

cr

≤100mg/L;BOD≤30mg/L;SS≤70mg/L; pH 值为6~9;TN≤15mg/L;TP≤0.5mg/L,可以看出该废水主要以有机物为主,不含有有害

物质,废水的可生化性较差。各污染物的最小去除率分别:COD

cr —88.8%,BOD

5

—92.8%,

SS—70.6%,TP—97.5%。

所以采用以下流程:

2.3主要构筑物的选择 2.

3.1格栅

格栅是一种最简单的过滤设备,由一组或多组平行的栅条制成的框架,斜置于废水流经的渠道中。格栅设于污水处理所有构筑物之前,或设在泵站前,格栅用以去除废水中较大的悬浮物、漂浮物、纤维物质和固体颗粒物质,以保证后续处理单元和水泵的正常运行,减轻后续处理单元的负荷,防止阻塞排泥管道。对于印染厂的废水,水中含有大量的长约1-200mm 的纤维类杂物,所以在格栅的选择上我们采用10~20mm 的栅条间距,本工艺采用回转式机械格栅以去除较大的悬浮物。在格栅间配一台螺旋输送机输送栅渣。螺旋格栅压榨输送出的栅渣经螺旋运输送入渣斗,打包外运。

2.3.2 调节池

由于该印染废水厂具有三个排放口,且各个排放口的流量变化比较大,水质变化也比较大,须设置调节池来调节水量、均衡水质及储存水量,以满足后续SBR 反应池的处理水量与进水频率的要求。且该工厂废水中含有硫化和少量分散染料等还原性染料,染料本身含有硫,而且污水偏碱性,对后续生物处理冲击较大,通过加酸可调节pH 值,而且去除部分硫。

污水

格栅

调节池

水解 酸化池

加酸和

混凝剂

改良SBR 反应池

(pH 值调节)

沉淀池

污泥 浓缩池

污泥脱水

干泥外运

氧化脱色

出水

印染废水的排放废水的PH为8~11,为了更好的满足后续处理工艺的要求,需要将废水的PH调节到6~9,在调节池的进出口设置pH值自动检测仪,对废水进行监控,同时连接到自动加酸系统,通过自动加酸对废水进行调节。

2.3.3 水解酸化池

水解酸化池可将大分子物质转化为小分子物质,水解酸化处理有机废水,不需密封及搅拌,在常温下进行即可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由于水解池中的污泥停留时间可达15~20d,且处于厌氧状态,因此污泥得到了很好的稳定,既减少了整个流程产生的污泥量,又增加厌氧区降解有机物的能力。

2.3.4 改良SBR反应池

本设计采用改良SBR法(又称循环活性污泥法,CAST)。CAST工艺是SBR工艺的一种变形,设有一个分建式生物选择器的可变容积,以序批曝气-非曝气方式运行的间歇活性污泥处理工艺,CAST工艺操作运行灵活,已广泛应用于城市污水和各种工业废水的处理。

CAST工艺的特点如下:

①生物选择区的设置有利于絮凝性细菌的生长并且提高污泥活性、抑制丝状菌的生长和繁殖,反应器在任意进水量及完全混合条件下不会发生污泥膨胀,运行较稳定。

② CAST工艺混合液污泥浓度在最高水位时与传统定容活性污泥法相同,由于曝气结束后的沉降阶段整个池子面积均可用于泥水分离,其固体通量和泥水分离效果均优于传统活性污泥。

③ CAST工艺具备良好的脱氮除磷性能。气脱氮性能体现在三方面,即曝气阶段的同步消化反消化、非曝气阶段沉淀污泥床的反消化及污泥回流在生物选择区的反消化;CAST 工艺系统中活性污泥不断地经过好氧和厌氧循环,聚磷菌以生长和积累,是系统同时具备较好的除磷性能。

④ CAST工艺操作运行灵活,工艺流程简单,土建费用低,运行费用省(污泥回流系统回流比一般为20%),自动化程度高,同时采用组合式模块结构,布置紧凑,占地少。 CAST工艺除磷的基本原理:

CAST工艺通过曝气和非曝气阶段使活性污泥不断地经过好氧和厌氧的循环,这些反应条件将有利于聚磷细菌在系统中的生长和累积。因此CAST系统具有生物除磷的功能。生物除磷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进水中所含有的易降解基质的含量。在CAST工艺的选择器中活性污泥通过快速酶去除机理吸附和吸收大量易降解的溶解性基质,这些吸附和吸

收的易降解基质可用于后续的生物除磷过程,对整个系统的生物除磷功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根据研究,当微生物体内吸附和吸收大量易降解物质而且处在氧化还原电位为

+100mV至-150mV的交替变化的环境中时,系统可具有良好的生物除磷功能。

2.3.5 沉淀池

沉淀池的形式有平流式、竖流式和辐流式沉淀池。其作用是从污水中去除沙子,渣量等比重较大的颗粒,以免这些杂质影响后续处理构筑物的正常运行。工作原理是以重力分离为基础,即将进入沉淀池的污水流速控制在只能使比重大的无机颗粒下沉,而有机悬浮颗粒则随水流带走。

平流式沉淀池静压排泥时,若不设刮泥机,采用多斗则结构复杂。竖流式沉淀池一般可采用单斗静压排泥,不需排泥机械。辐流式沉淀池一般可采用刮泥机或吸泥机。通过对各个沉淀池的比较,本设计沉淀池采用竖流式沉淀池。

2.3.6 污泥浓缩池

浓缩池的形式有重力浓缩池、气浮浓缩池和离心浓缩池等。重力浓缩池是污水处理工艺中常用的一种污泥浓缩方法,按运行方式分为连续式和间歇式,前者适用于大中型污水厂,后者适用于小型污水厂和工业企业的污水处理厂。浮选浓缩适用于疏水性污泥或者悬浊液很难沉降且易于混合的场合,例如,接触氧化污泥、延时曝起污泥和一些工业的废油脂等。离心浓缩主要适用于场地狭小的场合,其最大不足是能耗高,一般达到同样效果,其电耗为其它法的10倍。从适用对象和经济上考虑,故本设计采用气浮浓缩池。形式采用间歇式的,其特点是浓缩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动力消耗小,运行费用低,贮存污泥能力强。采用水密性钢筋混凝土建造,设有进泥管、排泥管和排上清夜管。

2.3.7污泥脱水

污泥机械脱水与自然干化相比较,其优点是脱水效率较高,效果好,不受气候影响,占地面积小。常用设备有真空过滤脱水机、加压过滤脱水机及带式压滤机等。本设计采用带式压滤机,其特点是:滤带可以回旋,脱水效率高;噪音小;省能源;附属设备少,操作管理维修方便,但需正确选用有机高分子混凝剂。

另外,为防止突发事故,设置事故干化场,使污泥自然干化。

3.主要构筑物及设备的设计与计算

3.1 格栅 3.1.1 格栅尺寸

(1)设计平均日流量s m d m /0521.0/4500Q 33== (2)设计最大日流量s m Q K h /078.00521.05.1Q 3max =?== (3)栅条间隙数n

max sin Q n bhv

α

=

式中:n ——栅条间隙数,个;

α——格栅倾角, ,取α= 60 ; b ——栅条间隙,m ,取b =0.01m ;

h ——栅前水深,m ,取h =0.4m ; v ——过栅流速,m s ,取v =0.8m s ;

h K ——生活污水流量总变化系数,根据设计任务书取1.5。

则 max sin Q n bhv α=个68.228

.04.001.060sin 078.0=???=?

(取n =23个)

(4)有效栅宽 B

(1)B S n bn =-+

式中:S ——栅条宽度,m ,取s=0.01 m 。 则 (1)B S n bn =-+=0.01×(23-1)+0.01?23=0.45m

3.1.2 通过格栅的水头损失 2h

02h kh = αξsin 22

0g

v h =

式中:2h ——过栅水头损失,m ; 0h ——计算水力损失,m ;

—ξ阻力系数,栅条形状选用圆形断面所以79.101.001.079.1s 3

43

4

=??

?

???=??? ??=b βξ,

其中β=1.79;

k ——系数,格栅受污物堵塞时水头损失增大倍数,一般采用k =3; g ——重力加速度,2m s ,取g =9.812m s ;

则:αξsin 22

2g

v k h =m 15.060sin 81.928.079.132=???

?=?,在0.08~0.15之间,符合设计要求。 3.1.3 栅后槽的总高度 H

12H h h h =++

式中:1h ——栅前渠道超高,m ,取1h =0.3m 。 则: 12H h h h =++=0.4+0.3+0.15=0.85m

3.1.4 栅栅的总长度 L

1

12 1.00.5tan H L l l α

=++++

式中:1l ——进水渠道渐宽部分的长度,m ,1

11

2tan B B l α-=

1B ——进水渠宽,m ,m v 44.08

.0078

.022Q B max 1=?==

; 1α——进水渠道渐宽部分的展开角度, ,取1α=20 ;

2l ——栅槽与进水渠道连接处的渐窄部分长度,m ,210.5=l l ; 1H ——栅前渠道深,m ,12H h h =+.

则:111

2tan B B l α-=

=m 0137.020tan 244

.045.0=-=

? 210.5=l l =m 00685.0

12H h h =+m 55.015.04.0=+= 112 1.00.5tan H L l l α

=++++

=m 84.160tan 55

.00.15.000685.00137.0=+

+++=? 3.1.5 每日栅渣量 W

max 1

864001000=

Q W W K

式中:1W ——单位体积污水栅渣量,33310m m 污水,取1W =0.133310m m 污水

则: max 1864001000=

Q W W K

d m d m /45.0/10005.1864001.0078.033

=???=

格栅的日栅渣量为:>=45.0W 0.23m d , 宜采用机械清渣。

3.2 调节池 3.2.1 设计参数

①本设计采用空气搅拌的调节池,一般为矩形,空气用量为4~6 m 3/(m 3·h ),调节池的有效水深一般为3.0m ~5.0m ;

②对于印染废水,水力停留时间一般为8~10h ; ③气水比取4:1;

④管内流速1v 应在10~15m/s 范围内; ⑤支管内的空气流速2v 应在5~10m/s 范围内;

⑥孔眼开于穿孔管底部垂直中心线下斜向45ο处,并交错排列,孔眼间距b=100mm ,孔径φ=4mm ,穿孔管长一般为4m 。

3.2.2 设计计算

①调节池的有效容积

V=QT=187.59=1687.5?m 3

式中:Q —平均进水量(m 3/h ),本设计Q=4500 m 3/d=187.5m 3/h ;

T —停留时间(h ),取9h 。

②调节池的尺寸

调节池平面形状为矩形,由于受场地的限制,其有效水深h 2采用4.0m ,则调节池的面积

229.4210.45

.1687m h V F ===

池宽B 取13m ,则池长m B F L 45.3213

9.421===

取33m 取保护高度h 1 =0.5m ,则池的总高为H=4.0+0.5=5.5m

③空气管计算(取汽水比为4:1) 空气量

s m h m Q s /208.0/75045.18733==?=

空气总管管径D 1取150mm ,管内流速v 1为

s m Q v s /8.1115

.014.3208

.04D 42

2

1

1=??=

=

π v 1在10~15m/s 范围内,满足规范要求。

空气支管共设10根,每根支管的空气流量q 为:

s m Q q s /0208.010

208.0103===

取v 2=7m/s,则支管管径

m v q D 062.07

14.30208

.04422=??==

π 取D 2=60mm ,则 s m v /36.706.014.30208

.042

2=??=

v 2在5~10m/s 范围内,满足规范要求。

④穿孔管的计算

每根支管连接两根穿孔管,则每根穿孔管的空气流量q 1为:

s m q /0104.02

0208

.031==

取v 3=10m/s,则管径mm m D 36036.010

14.30104

.043==??=

取D 3=40mm ,则

s m v /28.804

.014.30104

.042

3=??=

⑤孔眼的计算

取孔眼数m=70个,则孔眼流速v 为:

s m m q v /83.114

70

004.014.30104

.04

221=??=

=

φπ

⑥管距阻力计算

布气阻力

mm g v 3.1081

.9283.11205.12.122.1h 2

23=???==ρ

式中:1.2—为布气孔局部阻力系数;

ρ—为空气密度,ρ=1.205kg/m 3;

v —孔眼流速,m/s ;

g —重力加速度,2/m s ,取9.812/m s 。

总需水头

0123H H h h h =+++

=4.5+0.1035+0.216+0.0103=4.83 m

式中: H 0—穿孔管安装水深,本设计取0H =4.5m ;

h 1—沿程阻力,h 1=103.5mm ;

h 2—局部阻力,h 2=216mm ;

根据S Q 与H 选择流量为Q=15.9m 3/min 罗茨鼓风机。

3.3水解酸化池 (1)反应池容积

反应池采用有机负荷进行计算

305.11445

.38902.04500m q S Q V =?=?=

取1145m 3

式中:V —反应器的有效容积,m 3; Q —废水流量,m 3

/d ;

q —容积负荷,kgCOD/(m 3d),这里取q =3.5 kgCOD/(m 3d); S 0—进水有机物浓度,取最大值890.2mg COD Cr /L

(2)反应池尺寸的确定

反应器的形状有圆形、方形、矩形,这里采用方形反应器;污床高度一般为3~8m ,这里取高度为H=6m ;用钢板焊制或者用钢筋混凝土建造。

HRT :水力停留时间,h ,取HRT =8h ; 反应器的宽度B 计算:

B =0.5

6

V H ?? ???

=

m 3.26

611455

.0=??? ?? 取2.5m

反应器的长度L 计算:m BH V L 3.766

5.21145

=?==

反应器的上升流速v 计算:

v=H

HRT =75.08

6=m/h

3.4 改良SBR 池——CAST 工艺

已知设计数据:Q=4500m 3/d ,BOD 5=291.6~415.7mg/L TN=1.8~2.5 mg/L ,要求出水的BOD 5=30 mg/L

采用的设计参数:N v =0.2kg/(m 3·d ), MLSS=4000mg/L , MLVSS=2800mg/L ,污泥龄θc =20d 。

设两组CAST 池,运行周期T=6h ,循环次数n=4次/d ,反消化速率=26mgNO 3-N/(gMLSS ·d ),产率Y=0.21kgVSS/kgBOD 。 (1)池容的计算 ① 周期进水量

305.5622

246

450024m N QT V =??==

② 反应池有效容积

3046762

.010007

.4155.56241000m N C nV V V =???==

生物选择区与好氧区体积比取1∶4,则V 好氧区

=3740m 3,V

选择区

=936m 3,两池的总体积

V=4676×2=9352m 3 ③ 核算最小水量

V min =V-V 0=4676-562.5=4113.5m 3

V m ≥

3

6

61870467610

400010010m V MLSS SVI =??=?? ④ 池尺寸设计 以单池为例。 池深5.0m ,超高0.5m ,池平面积A=4676/5=935m 2

L/B=4/1,则取L=55,B=17,A=BL=55×17=935m 2,其中选择区l 1=11m ,好氧区l 2=44m 。 ⑤ 排水口高度

h=m LB V H 7.43.06.053.0935

5.56253.0)(0=+-=+-=+-

(2)需要量

① 随剩余污泥排放的含氮量(污泥按C 5H 7NO 2)计算,含氮12.4%

%4.12)(0?-=e N S S YQ S

式中: S 0——进水BOD 5的浓度(g/L );

S e ——出水BOD 5的浓度(g/L );

d

kgN S S YQ S e N /1.45%4.12)03.0415.0(450021.0%4.12)(0=?-??=?-=

② 进水含氮量

S N1=TN 1 ×Q=0.0025×4500=11.25kgN/d

③ 污泥量: 取条件θc =20d ,Y=0.21kgVSS/kgBOD ,污泥量ΔX 为: d kg S S Q f Y X e c /10395)03.0415.0(45007

.021

.020)(0=-???=-???=?θ ④ 需氧量

or r V e O N N V X b S S Q a D 8.26.4)(02-+'+-'=

式中: N r ——需要消化的含氮量(kgN/d ); N or ——需要反消化的含氮量(kgN/d );

a '——降解每kgBOD 需氧量,取0.5 kgO 2/BOD ;

b '——污泥自身消化需氧量,取0.1 kgO 2/(kgMLVSS ·d ); V ——好氧区容积3740m 3

在本设计中由于氮的含量是正常的,所以可以不考虑氮的消化和反消化作用。

d kgO D O /7.176237408.21.0)03.0415.0(45005.022=??+-??= (3)排泥量(单池)

d m V H h T Q c W /44.5120

4676

53.07.42463.0243=?-?=?-?=

θ 3.5 沉淀池 3.5.1 计算

①中心管截面积

max

1v Q f =

设n=2,有两个沉淀池

s m n Q /039.02

078

.0q 3max ==

=

则 20max 3.103

.0039

.0m v q f ===

1

式中:0v —中心管内流速,m/s ,≤30mm/s ,本设计取30mm/s ,即0.03m/s 。 ②中心管直径:

③中心管喇叭口到反射板之间的间隙高度:

式中:1v —废水从间隙流出的速度,m/s ,一般不大于0.04m/s ,本设计取0.04m/s ;

1d —喇叭口直径,m ,1d =1.350d =1.35×1.29=1.7415m 。

④沉淀池的有效断面面积,即沉淀区面积:

2max 271.550007

.0039.0m q q f ===

式中:q —表面水力负荷,)/(m 23h m ?,如无沉淀试验资料,则取0.5~1.0mm/s ,本设计取0.0007m/s 。

⑤沉淀池池径:

()

()m 52.814

.371.553.144D 21=+?=

+=

π

f f 取8.5m

⑥沉淀池的有效水深,即中心管的高度

78.336005.10007.03600qt 2=??=?=h m

式中:t —沉淀时间,h ,一般采用1.0~2.0h ,本设计取1.5h 。 ⑦每天产生污泥量

()()()()

d m P c c /585.12%9711000708.23722501q q 3021max 1=-?-?=--=

γ 式中:1c 、2c —分别为进出水悬浮物浓度,mg/L ;

γ—污泥容重,3/kg m ,含水率在95%以上时,取10003/kg m ; P 0—污泥含水率,在95%~97%之间,取97% 则每天总产污泥量

d m q /17.25585.122n Q 31W =?==

⑧贮泥斗容积

m

29.114

.33

.1440=?=

=

π

f

d m

d v q h 178.07415

.114.304.0039

.011max 3=??==

π225

h π

式中:h 5—贮泥斗圆锥部分高度;

R —圆锥上底半径,R=0.5D=25.45.85.0=?m ; r —圆锥下底半径,r 为0.2~0.25,取r=0.25。 取污泥斗倾角α=45°

h 5=(R -r)tan α=(4.25-0.25)×tan45°=4m

()

322180.33m 0.250.254.254.253

4

3.14V =+?+??= ⑨沉淀池总高度

m h h h h h H 558.843.0178.078.33.054321=++++=++++= 式中:h 1 —池子超高,m,取为0.3m ;

h 2 —沉淀池有效水深,m ;

h 3 —中心喇叭口至反射板的垂直距离,m ; h 4—缓冲层高,有反射板时取0.3m ; h 5—污泥斗高度,m ;

3.6 污泥浓缩池

(1)设计计算 ①浓缩池池体计算

设浓缩前污泥含水率99%,浓缩20h 后,污泥含水率为97%。 则浓缩后污泥体积

1212

w w Q C Q C =

=

()d /m 39.8%

971%99117.253=--?

12w w w Q Q Q =+=25.17+8.39=33.56m 3/d=1.40 m 3/h

②浓缩池总面积 2w 0.1424

10

56.33Q A m M c =?==

式中:c —进泥浓度,取c=10g/L ;

M —浓缩池固体通量,0.5~10kg/(m 2·h ),取M=1.0 kg/(m 2·h ),

即 24 kg/(m 2·d )。 ③浓缩池直径

4.22m 3.14

14.0

4A

4D =?=

=

π

取D=4.5m ⑤浓缩池工作部分高度

m A TQ W 0.20

.142456

.332024h 1=??==

式中:T —污泥浓缩时间,h ,取20h ; ⑥排泥量与存泥容积 污泥量

19.1156.3397

10099100100100Q 21

'w =?--=--=

W Q P P m 3/d=0.47m 3/h

式中:1P —进泥含水率,取99%;

2P —浓缩后污泥含水率,97%~98%,取P 2=97%。 按4h 贮泥时间计泥量,则贮泥区所需容积

2V =4'

w Q =4?0.47=1.88m 3

泥斗容积

式中: h 4—泥斗的垂直高度,取1.2m ; r 1—泥斗的上口半径,取1.1m ; r 2—泥斗的下口半径,取0.6m ;

设池底坡度为0.06,池底坡降

5h = m 故池底可贮泥容积

= m 3 因此,总贮泥容积

53.373.08.243=+=+=V V V w m 3

⑦浓缩池总高度

224

31122()

3

h V r r r r π=

++223

3.14 1.2(1.1 1.10.60.6) 2.83

m ?=?+?+=0.06(4.7 2.2)

0.075

2

?-=22541111()

3

h

V R R r r π=++223.140.075

(2.35 2.35 1.1 1.1)0.733

??+?+=

浓缩池的超高h 2取0.30m ,缓冲层高度h 3取0.30m ,则浓缩池的总高度H 为

54321h h h h h H ++++==2.0+0.30+0.30+1.2+0.075=3.875 m ⑧浓缩池排水量

93.047.040.1Q Q Q 'W W =-=-=m 3/h

3.7 污泥脱水机房

①污泥脱水机

选用ZWL-350型离心脱水机两台,一用一备,电机功率14kW 。 ②脱水机房的平面尺寸为 :L B ?=6m×4.4m 。

3.8 附属建筑物

污水处理厂除污水处理和污泥处理所必需的构筑物外,还包括诸如办公室、维修间、

仓库、锅炉房以及其他附属设施和生活服务设施。

3.8.1维修、配电间

维修、配电间的平面尺寸为:L B ?=6m×4.4m 。

3.8.2值班室、电控间

值班室、电控间的平面尺寸为:L B ?=6m×4.4m 。

4.污水处理厂总体布置

4.1平面布置

4.1.1平面布置的一般原则

(1)按功能区分,配置得当;

(2)功能明确,布置紧凑; (3)顺流排列,流程简捷;

(4)充分利用地形,降低工程费用;

(5)必要时应预留适当余地,考虑扩建和施工可能; (6)构筑物布置应注意风向和朝向。

污水处理厂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及方案(模版).

1 概述 1.1 工程概况 依据城市总体规划,华东某市在城西地区兴建一座城市污水处理厂,以完善该地区的市政工程配套,控制日益加剧的河道水污染,改善环境质量。该城市现状叙述如下: 1、2号居住区人口3万,污水由化粪池排入河道;3、4号居住区人口5万,正在建设1年内完成;5号居住区人口4.5万,待建,2年后动工,建设周期2年。还有部分主要公共建筑,宾馆5座,2000个标准客房;医院2座,1500张床。以上排水系统均采用分流制系统。同时新区内还有部分排污工厂:电子厂每天排水1500m3,BOD5污染负荷为3000人口当量;食品厂每天排出污水量500 m3,污染负荷为1500人口当量。 旧城区原仅有雨水排水系统,污水排水系统的改造和建设工程计划在10年内完成,届时整个排水区域服务人口将达到18万。 依据上述情况,整个工程划分为近期和远期两个建设阶段,现在实施的工程为近期建设。近期建设周期大概在3年左右,设计服务范围应该包括新区5个已建和待建的居住区、新区内部分主要公共建筑以及2个工厂。依据环保部门以及排放水体的状况,排放水要求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B标准。 1.2 设计依据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101) 《城市污水处理工程项目标准》 《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5册城镇排水 《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10册技术经济 城市污水处理以及污染物防治技术政策(2002) 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CJ3082-1999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81-2000 1.3设计任务和范围 (1)收集相关资料,确定废水水量水质及其变化特征和处理要求; (2)对废水处理工艺方案进行分析比较,提出适宜的处理工艺方案和工艺流程; (3)确定为满足废水排放要求而所需达到的处理程度; (4)结合水质水量特征,通过经济技术分析比较,确定各处理构筑物的型式; (5)进行全面的处理工艺设计计算,确定各构筑物尺寸和设备选型; (6)进行废水处理站平面布置及主要管道的布置和高程计算; (7)进行工程概预算,说明废水处理站的启动运行和运行管理技术要求 2 原水水量与水质和处理要求: 2.1 原水水量与水质 一期工程: Q=36000m3/d

制药废水处理课程设计

湘潭大学 综合工程设计说明书题目:株洲某厂3500t/d制药废水处理初步设计 学院:化工学院 专业:环境科学 学号: 2011650113 姓名:汪娟 指导教师:汪形艳 时间:2015.03.11

一、工程概况 1.1设计的背景资料: ①株洲某制药废水厂日排水量约为3500m 3 / d ,小时排放废水波动为±20%。②废水主要污染物浓度(平均值):COD 1200 mg/L ,BOD 5500mg/L ,SS1000mg/L ,石油类15 mg/L ,pH5—8。 污水的特征: 中药生产的原材料主要为中药材,在生产中有时需使用一些媒质、溶剂或辅料,因此,有机物浓度高,水质成分比较复杂; 废水中COD 浓度高,有些浓渣水甚至更高;废水中SS 浓度高,主要是动植物的碎片、微细颗粒及胶体; 水量间歇排放,瞬时排放量较大;波动较大,色度较高 ;由于采用煮炼或熬制工艺,排放废水温度较高,带有颜色和中药气味。其气味人体嗅感比较明显,人体会有不适感觉。由于车间设备和容器清洗废水含表面活性洗涤剂等溶剂,极易在工艺处理过程中产生泡沫,造成周边环境污染。 1.2设计排放指标 : 执行《中药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6-2008)规定的一级标准的B 标准。控制指标为:pH6-9,COD 100 mg/L ,BOD 520mg/L ,总氮20 mg/L 。 工程建设的基本条件:场址地势较高,无洪水淹没危险;工程地质良好,适于工程建设;场区地形平坦,面积足够;要求本着节约用地的原则合理使用。 COD(mg/L) BOD5(mg/L) SS(mg/L) 石油类(mg/L ) 进水量(m3/d ) 1200 500 1000 15 3500(+/-20%) pH COD (mg/L ) BOD(mg/L) 总氮(mg/L) 6--9 100 20 20

污水处理厂课程设计书

广州大学市政技术学院课程设计书 课程设计名称:某城市污水处理厂设计 系部环境工程系 专业 14环境 班级 14环工 姓名邓敏艳 指导教师王昱 2016 年 5 月 30 日

目录 一、课程设计内容说明 (3) 二、设计原始数据资料 (3) (一)城镇概况 (3) (二)工程设计规模: (4) (三)厂区附近地势资料 (4) (四)气象资料 (5) (五)水文资料 (5) 三、课程设计基本要求 (6) 四、课程设计 (6) (一)、计算设计流量 (6) (二)、计算设计格栅 (6) (二)、沉砂池 (9) (三)、曝气池 (10) 1、曝气池的计算与各个部位尺寸的确定 (10) 2、曝气系统的计算与设计 (12) 3、供气量的计算 (13) 4.空气管系统计算 (14) (四)、二沉池设计 (19) 4.1、二沉池池体计算 (19) 4.2、二次沉淀池污泥区的设计 (20) 4.3、二沉池总高度: (21) 五、污水处理厂平面布置图 (22) 六、污水处理厂的高程布置 (22) 6.1、水力损失的计算 (22) 6.1.1、构筑物水力损失表: (22) 6.1.2、污水管道水力计算表: (22) 6.2、构筑物水面标高计算表: (23) 6.3、污水处理厂的高程布置 (23) 七、参考文献资料 (24) 八、总结 (24)

一、课程设计内容说明 进行某城镇污水处理厂的初步设计,其任务包括: 1、根据所给的原始资料,计算进厂的污水设计流量; 2、根据水体的情况、地形和上述计算结果,确定污水处理方法、流程及有关处理构筑物; 3、对各构筑物进行工艺设计计算,确定其型式、数目与尺寸; 4、进行各处理构筑物的总体布置和污水流程的高程设计; 5、设计说明书的编制。 二、设计原始数据资料 (一)城镇概况 该城市地处东南沿海,北回归线横贯市区中部,该市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未能与经济协同发展,城市污水处理率仅为3.4%,大量的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河流,使该城市的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的破坏。为了把该城市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城市,筹建该市的污水处理厂已迫在眉睫。该城镇计划建设污水处理厂一座,并已获上级计委批准。 目前,城镇面积约28Km2,根据城镇总体规划,城镇面积40Km2,其出水进入B江,B江属地面水Ⅲ类水体,要求排入的污水水质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的一级标准中的B类标准,

小型污水处理厂设计方案说明

金川县观音桥镇特色魅力乡镇污水处理厂 设计方案 四川东升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二O一二年四月

目录 一、项目概况 (1) 1.1项目名称 (1) 1.2 项目地点 (1) 二、工程规模 (1) 2.1 给水规划 (1) 2.2 排水规划 (1) 2.4 人口 (1) 2.4 工程规模确定 (1) 三、设计水质 (2) 3.1 进水水质 (2) 3.2 排放标准 (2) 四、污水处理厂工艺方案的选择 (3) 4.1 生物脱氮除磷的必要性 (3) 4.2生物脱氮除磷的可行性 (4) 4.3污水处理工艺 (5) 4.3.1污染物去除原理及方法选择 (5) 4.3.2生物脱氮除磷的可行性 (7) 4.3.3常规脱磷除氮污水处理工艺 (8) 4.3.4 工艺拟定方案 (17) 4.4深度处理 (17) 4.4.1 滤池的选择 (20) 4.4.2 化学除磷 (24) 4.5污泥处理工艺选择 (27) 4.6出水消毒方案 (27) 五、工艺方案设计 (30) 5.1 主要处理构筑物 (31) 5.1.1 粗格栅提升泵房 (31) 5.1.2 细格栅渠、曝气沉砂池 (32) 5.1.3 氧化沟 (34) 5.1.4 二沉池 (35) 5.1.5 纤维滤池及反冲洗泵房 (35) 5.1.6 污泥回流泵井 (36) 5.1.7 紫外线消毒渠 (37) 5.1.8 浓缩脱水机房 (37) 5.2 主要工程量统计 (39) 5.2.1 主要建(构)筑物一览表 (39) 5.2.2 主要工艺设备一览表 (41) 六、投资估算(方案一) (1)

6.1工程概况 (1) 6.2编制依据 (1) 6.3各项指标分析(详见附表一) (2) 七、投资估算(方案二) (1) 7.1工程概况 (1) 7.2编制依据 (1) 7.3各项指标分析(详见附表一) (2)

污水处理课程设计报告

1工程概况 1.1 设计原始资料 污水处理厂出水排入距厂150 m的某河中,某河的最高水位约为-1.60 m,最低水位约为-3.2 m,常年平均水位约为-2.00 m。污水处理厂的污水进水总管管径为DN800,进水泵房处沟底标高为绝对标高-4.3 m,坡度1.0 ‰,充满度h/D = 0.65。处理量为3万吨/天。 初沉污泥和二沉池剩余污泥经浓缩脱水后外运填埋处置。 1.2设计要求 污水处理厂污水的水质以及预期处理后达标的数据如表所示: 表1.1 污水原水和处理后的数据 处理后的标准符合《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规定城市二级污水处理厂二级标准。 1.3选定处理方案和确定处理工艺流程 根据《城市污水处理和污染防治技术政策》条文4.2.2中规定,日处理大于20万立方的污水处理厂一般可以采用常规活性污泥法工艺,10~20m3/d污水处理厂可以采用传统活性污泥法、氧化沟、SBR、AB法等工艺。

本次设计只需除去COD、BOD、SS不用考虑除氮和除磷工艺,而且BOD/COD=0.5可生化性较好,所以选择两种方案进行选择。 方案一:传统活性污泥法 普通活性污泥法是指系统中的主体构筑物曝气生物反应池的水流流态属推流式。工艺流程见图1.1。

方案二:AB法污水处理工艺 AB法污水处理工艺是指吸附—生物降解工艺,该工艺将曝气池分为高低负荷两段,各有独立的沉淀和污泥回流系统。高负荷段A段停留时间约20-40分钟,,去除BOD达50%以上。B段与常规活性污泥相似,负荷较低,泥龄较长。工艺流程见图1.2。 图1.1 传统活性污泥法工艺流程图 图1.2 AB法污水工艺流程图 1.4方案的优缺点比较 传统活性污泥法AB法污水处理工艺

污水处理厂课程设计说明书(附计算书)

目录 1工程概述 1.1 设计任务与设计依据 1.2 城市概况及自然条件 1.3 主要设计资料 2 污水处理厂设计 2.1污水量与水质确定 2.2 污水处理程度的确定 2.3 污水与污泥处理工艺选择 2.4处理构筑物的设计 按流程顺序说明各处理构筑物设计参数的选择,介绍各处理构筑物的数量、尺寸、构造、材料及其特点,说明主要设备的型号、规格、技术性能与数量等。 2.5污水处理厂平面与高程布置 2.6泵站工艺设计 3 结论与建议 4 参考文献 附录(设计计算书)

第一部分设计说明书 第一章工程概述 1.1设计任务、设计依据及原则 1.1.1设计任务 某城镇污水处理厂处理工艺设计。 1.1.2设计依据 ①《排水工程(下) 》(第四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年 ②《排水工程(上) 》(第四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年 ③《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2月(第 一、五、十一册) ④《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4—2006) 1.1.3编制原则 本工程的编制原则是: a.执行国家关于环境保护的政策,符合国家的有关法规、规范及标准。 b.根据招标文件和设计进出水水质要求,选定污水处理工艺,力求技术先进成熟、处理效果好、运行稳妥可靠、高效节能、经济合理,确保污水处理效果,减少工程投资及日常运行费用。 c.在污水厂征地范围内,厂区总平面布置力求在便于施工、便于安装和便于维修的前提下,使各处理构筑物尽量集中,节约用地,扩大绿化面积,并留有发展余地。使厂区环境和周围环境协调一致。 d.污水处理厂的竖向布置力求工艺流程顺畅、合理,污水、污泥处理设施经一次提升后达到工艺流程要求,处理后污水自流排入排放水体。 e.单项工艺构、建筑物设计力求可靠、运行方便、实用、节能、省地、经济合理,尽量减少工程投资,降低运行成本。 f.妥善处理、处置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栅渣、污泥,避免产生二次污染。 g.为确保工程的可靠性及有效性,提高自动化水平,降低运行费用,减少日常维护检修工作量,改善工人操作条件,本工程设备选型考虑采用国内先进、可靠、高效、运行维护管理简便的污水处理专用设备,同时,积极稳妥地引进国外先进设备。 h.采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实现自动化控制和管理,做到技术可靠、经济合理。 i.为保证污水处理系统正常运转,供电系统需有较高的可靠性,采用双回路电源,且污水厂运行设备有足够的备用率。 j.厂区建筑风格力求统一,简洁明快、美观大方,并与厂区周围景观相协调。 k.积极创造一个良好的生产和生活环境,把滨湖新城污水处理厂设计成为现代化的园林式工厂。

污水处理厂毕业设计说明书 完整版可做毕业设计模版

给水排水工程专业 毕业设计任务书 设计题目:朔州市恢河污水处理厂设计 学生:李文鹃 指导教师:杨纪伟 完成日期:2006年2月日---2006年6月日 河北工程大学城建学院 给水排水教研室 2006年2月 一、设计题目:朔州市恢河污水处理厂设计 二、设计(研究)内容和要求:(包括设计或研究内容、主要指标与技术参数,并根 据课题性质对学生提出具体要求) 根据朔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图和所给的设计资料进行城市污水处理厂7设计。设计内容如下: 1、完成一套完整的设计计算说明书。说明书应包括:污水水量的计算;设计方案对 比论证;污水、污泥、中水处理工艺流程确定;污水、污泥、中水处理单元构筑物的详细设计计算,(包括设计流量计算、参数选择、计算过程等,并配相应的单线计算草图),厂区总平面布置说明;污水厂环境保护方案;污水处理工程建设的技术经济初步分析等。 2、绘制图纸不得少于8张,所有图纸按2#图出。(个别图纸也可画成1#图)。此外, 其组成还应满足下列要求: (1)污水处理工艺及污水回用总平面布置图1张,包括处理构筑物、附属构筑物、配水、集水构筑物、污水污泥管渠、回流管渠、放空管、超越管渠、 空气管路、厂内给水、污水管线、中水管线、道路、绿化、图例、构筑物 一览表、说明等。 (2)污水处理厂污水和污泥及污水回用工程高程布置图1张,即污水、污泥、中水处理高程纵剖面图,包括构筑物标高、水面标高、地面标高、构筑物 名称等。 (3)污水总泵站或中途泵站工艺施工图1张。 (4)污水处理及污泥处理工艺中两个单项构筑物施工平面图和剖面图及部分大样图3~4张。 (5)污水回用工程中主要单体构筑物工艺施工图1~2张。 3、完成相关的外文文献翻译1篇(不少于5000汉字)。外文资料的选择在教师指导 下进行,严禁抄袭有中文译文的外文资料。

医院废水处理课程设计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 本课程设计是水污染控制工程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要求综合运用所学的有关知识,掌握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并进一步巩固和提高理论知识。 1、复习和消化所学课程内容,初步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了解并掌握污水处理工程设计的基本方法、步骤和技术资料的运用; 3、训练和培养污水处理的基本计算方法及绘图的基本技能; 4、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了解国家环境保护和基本建设等方面的政策措施。 二、课程设计题目描述和要求 南昌市某医院是一家综合性的三甲医院,设有住院部和门诊部,现有病床位280张(按300张设计),每天排放废水量为300m3,废水排放一般集中在早上7点到10点。废水主要是从医院的诊疗室、化验室、病房、洗衣房、X 片照相室和手术室等排放的污水,污水来源及成分十分复杂,其中含有大量的病原细菌、病毒和化学药剂,具有空间污染、急性传染和潜伏性传染的特征,必须严格控制医疗废水的排放。因此该医院拟建立污水处理站,以生物接触氧化法为主体工艺,对医疗污水进行生化和消毒处理,出水标准执行《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进水水质情及执行相关标准见表1: 表1:进水水质及排放标准 *注:采用含氯消毒剂消毒的工艺控制要求为:消毒接触时间≥1h,接触池出口总余氯在2-8 mg/L,采用其它消毒剂对总余氯不作要求。≤ 三、课程设计报告内容

第一部分:废水处理工艺设计说明书 第一章综述 1.1我国医院废水概述和特点 医院污水的性质指医院产生的含有病原体、重金属、消毒剂、有机溶剂、酸、碱以及放射性等的污水。医院产生污水的主要部门和设施有:诊疗室、化验室、病房、洗衣房、X光照像洗印、动物房、同位素治疗诊断、手术室等排水;医院行政管理和医务人员排放的生活污水,食堂、单身宿舍、家属宿舍排水。 医院污水来源及成分复杂,含有病原性微生物、有毒、有害的物理化学污染物和放射性污染等,具有空间污染、急性传染和潜伏性传染等特征,不经有效处理会成为一条疫病扩散的重要途径和严重污染环境: 1)医院污水受到粪便、传染性细菌和病毒等病原性微生物污染,具有传染性,可以诱发疾病或造成伤害; 2)医院污水中含有酸、碱、悬浮固体、BOD、COD和动植物油等有毒、有害物质; 3)牙科治疗、洗印和化验等过程产生污水含有重金属、消毒剂、有机溶剂等,部分具有致癌、致畸或致突变性,危害人体健康并对环境有长远影响; 4)同位素治疗和诊断产生放射性污水。放射性同位素在衰变过程中产生a-、β-和γ-放射性,在人体内积累而危害人体健康。 1.2生物接触氧化法简介 生物接触氧化法(biological contact oxidation process)是从生物膜法派生出来的一种废水生物处理法,即在生物接触氧化池内装填一定数量的填料,利用栖附在填料上的生物膜和充分供应的氧气,通过生物氧化作用,将废水中的有机物氧化分解,达到净化目的。 生物接触氧化法是以附着在载体(俗称填料)上的生物膜为主,净化有机废水的一种高效水处理工艺。具有活性污泥法特点的生物膜法,兼有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的优点。在可生化条件下,不论应用于工业废水还是养殖污水、生活污水的处理,都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该工艺因具有高效节能、占地面积小、耐冲击负荷、运行管理方便等特点而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的污水处理系统。 生物处理是经过物化处理后的环节,也是整个循环流程中的重要环节,在这里氨/氮、亚硝酸、硝酸盐、硫化氰等有害物质都将得到去除,对以后流程中水质的进一步处理将起到关键作用。 如果能配合JBM新型组合式生物填料使用,可加速生物分解过程,具有运行管理简便、投资省、处理效果高、最大限度地减少占地等优点。

某市污水处理厂课程设计计算表

某城镇污水处理厂计算表 1.流量和水质的计算 生活污水设计流量:查《室外给水设计规范》中的综合生活用水定额,生活污水平均流量取252L/(人·d);则25万人生活污水量:252×25×104=63000 m 3/d;内插法求得总变化系数为K 总=1.35;则最大流量Q m ax =1.35×63000=85050 m 3/d。 工业废水量:540+1300+4200+2000+5000=13040 m3/d; K 总=K 时 =1.3;则工业 废水最大流量为13040×1.3=16952 m3/d。 总设计流量为16952+85050=102002 m3/d=1.182 m3/s。 进水水质: 生活污水进水水质:查《室外排水设计规范》BOD 5 可按每人每天25——50g 计算,取25g/(人·d);SS可按每人每天40——65g计算,取40 g/(人·d);总氮可按每人每天5——11g计算,取11 g/(人·d) ;总磷可按每人每天0.7——1.4g 来计算,取0.7g/(人·d)。则BOD 5 =99mg/L; SS=159 mg/L; COD= BOD 5 /0.593=167mg/L.(0.593值的来源:重庆市工学院 建筑系.城市污水BOD 5 与COD关系讨论) 工业废水进水水质: 注:(1)表中值为日平均值 (2)工业废水时变化系数为1.3 (3)污水平均水温:夏季25度,冬季10度 (4)工业废水水质不影响生化处理。

2.距污水处理厂下游25公里处有集中给水水源,在此段河道内无其他污水排放口。 河水中原有的BOD 5与溶解氧(夏季)分别为2与6.5mg/l 则BOD 5= 5000 2000420013005405000 320200048142001851300500540105++++?+?+?+?+?=310 mg/L ; COD= 5000 2000420013005405000 4782000857420049610001300540180++++?+?+?+?+?=582 mg/L ; SS= 50002000420013005405000 20020001311001300540410++++?+?+?+?=124 mg/L ; 油=50002000420013005404200 36++++?=12 mg/L 。 综合污水水质: BOD 5=1182 196 31099986?+?=134mg/L ; COD=1182 196582167986?+?=236mg/L ; SS=1182 196124159986?+?=153 mg/L ; 油=118219612?=2 mg/L 2.粗格栅: 采用回转式机械平面格栅。 设计参数: 格栅槽总宽度B : B=S(n-1)+b ·n S ——栅条宽度,m b ——栅条净间隙,m n ——格栅间隙数。n 可由n= v h b Q ··sin max α 确定 Q m ax ——最大设计流量,m 3/s; b ——栅条间隙,m

污水处理厂初步设计方案及施工图设计

污水处理厂初步设计方案及施工图设计 污水处理厂初步设计方案及施工图设计 污水处理厂初步设计方案及施工图设计 1 污水处理厂初步设计方案及施工图设计 第一章概述 1.1工程概况 ⑴项目名称:某县污水处理厂工程⑵项目主管单位:某县建设委员会 ⑶项目建设单位:某县城市建设经营发展有限公司 ⑷工程规模:4万m3/d(其中一期工程2万m3/d,二期工程2万m3/d)。本次投标的设计内容为一期工程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 ⑸工程内容:处理能力2万m3/d的污水处理厂,不包括市政污水管网工程。 ⑹污水处理厂厂址:某县城北部杨家沙滩,南侧距离某城区北外环线约1500米,东侧紧邻青通河。 ⑺污水厂一期工程设计水质 a.设计进水水质 CODcr: 300mg/L BOD5: 150mg/L SS:

250mg/L NH3-N: 30mg/L TP: 2.5mg/l b.设计出水水质 CODcr: ≤60mg/L BOD5: ≤20mg/L SS: ≤20mg/L TN: ≤20mg/L NH3-N: ≤8mg/L(温度小于12℃时为15mg/L) TP: ≤1.0mg/L 粪大肠菌群:≤104个/L ⑻工程项目现场熟悉情况 投标文件准备阶段,我公司组织有关人员两次赴某县踏勘现场,并就项目基本情况与走访了县有关部门,在此基础上并结合本公司的设计、运行经验,提出如下设计 2 污水处理厂初步设计方案及施工图设计 思路: a.省级经济开发区某县工业园规划面积8km2,目前近百家企业入驻园区,园区工业废水水量、水质对某县污水处理厂将来的运行影响不可忽视,污水处理工艺必须耐水质、水量的冲击影

污水处理厂课程设计

广州大学市政技术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课程设计名称:某城市污水处理厂设计 系部环境工程系 专业环境工程 班级12环管1班 姓名张锦超曾娟兰冯坚旭 指导教师杜馨 2014 年 6 月15 日

某城市污水处理厂设计 目录 1.绪论 1.1设计基础资料及任务 1.2设计根据 1.3设计资料的分析 2.污水处理厂的设计水量水质计算 3.污水处理的工艺选择 4.污水处理厂各构筑物的设计 4.1 格栅 --4.1.1粗格栅 --4.1.2泵后细格栅 4.2污水泵站 4.2.1选泵 4.3沉砂池设计计算 4.4氧化沟设计 4.5二沉池设计 4.6接触消毒池与加氯间 4.7污水厂的高程布置

1.绪论 1.1设计基础资料及任务 (一)城镇概况 A城镇北临B江,地处东南沿海,北回归线横贯市区中部,该市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未能与经济协同发展,城市污水处理率仅为8.7%,大量的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河流,使该城市的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的破坏。为了把该城市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城市,筹建该市的污水处理厂已迫在眉睫。A城镇计划建设污水处理厂一座,并已获上级计委批准。 目前,污水处理厂规划服务人口为19万人,远期规划发展到25万人,其出水进入B江,B江属地面水Ⅲ类水体,要求排入的污水水质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的一级标准中的B类标准,主要水质指标为:COD≤60mg/L,BOD5≤20mg/L,SS≤20mg/L,TN<20 mg/L,NH3-N≤15mg/L,TP≤1.0mg/L。 (二)工程设计规模: 1、污水量: 根据该市总体规划和排水现状,污水量如下: 1)生活污水量: 该市地处亚热带,由于气候和生活习惯,该市在国内一向属于排水量较高的地区。据统计和预测,该市近期水量230L/人?d;远期水量260L/人?d。 2)工业污水量: 市内工业企业的生活污水和生产污水总量1.8万m3/d。

污水处理厂设计计算

} 某污水处理厂设计说明书 计算依据 1、工程概况 该城市污水处理厂服务面积为,近期(2000年)规划人口10万人,远期(2020年)规划人口万人。 2、水质计算依据 A.根据《室外排水设计规范》,生活污水水质指标为: COD Cr 60g/人d BOD5 30g/人d — B.工业污染源,拟定为 COD Cr 500 mg/L BOD5 200 mg/L C.氨氮根据经验值确定为30 mg/L 3、水量数据计算依据: A.生活污水按人均生活污水排放量300L/人·d; B.生产废水量近期×104m3/d,远期×104m3/d考虑; C.公用建筑废水量排放系数近期按,远期考虑; , D.处理厂处理系数按近期,远期考虑。 4、出水水质 根据该厂城镇环保规划,污水处理厂出水进入水体水质按照国家三类水体标准控制,同时执行国家关于污水排放的规范和标准,拟定出水水质指标为: COD Cr 100mg/L

BOD5 30mg/L SS 30mg/L NH3-N 10mg/L 污水量的确定 ¥ 1、综合生活污水 近期综合生活污水 远期综合生活污水 2、工业污水 近期工业污水 远期工业污水 3、进水口混合污水量 处理厂处理系数按近期,远期考虑,由于工业废水必须完全去除,所以不考虑其处理系数。& 近期混合总污水量 取 远期混合总污水量 取 4、污水厂最大设计水量的计算

近期; ,取日变化系数;时变化系数; 。 ; 远期; ,取日变化系数;时变化系数; 。 拟订该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最大设计水量为 污水水质的确定 近期取 取 /

远期取 取 则根据以上计算以及经验值确定污水厂的设计处理水质为: ,, ,, 考虑远期发展问题,结合《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处理水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的一级标准(B)排放要求。 拟定出水水质指标为: 表1-1 进出水水质一览表 基本控制项目一级标准(B)进水水质去除率 % 序号 % 1COD80· 325 2BOD20150% 3` 20300% SS 4氨氮8[1]30、 % 5T-N204050% 6T-P) 350% 7pH6~97~8 ' 注:[1]取水温>12℃的控制指标8,水温≤12℃的控制指标15。 [2]基本控制项目单位为mg/L,PH除外。

污水处理厂课设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 班级:1107102 姓名:刘佳君 学号:110750205 指导教师:柳锋 二0一四年六月十一日

设计原始资料 1.地形资料 (1)厂区地形平坦,污水厂处理水排入附近水体。 (2)城市各区人口密度与居住区生活污水量标准: 2 (1)气温资料:最高温度37.5摄氏度,最低温度-21.1摄氏度,年平均7.8摄氏度,夏季平均30摄氏度,冬季平均-6.5摄氏度。 (2)常年主导风向:东南风; (3)冰冻期100日;

目录 第一章工艺流程 第二章处理构筑物工艺设计 第一节设计流量的确定 第二节泵前中格栅设计计算 第四节泵后细格栅设计计算 第五节沉砂池设计计算 第六节辐流式初沉池设计计算 第七节传统活性污泥法鼓风曝气池设计计算 第八节向心辐流式二沉池设计计算 第九节消毒间设计计算 第十节污水厂的高程布置 第一章工艺流程 1.污水处理工艺流程 具体的流程为:污水进入水厂,经过格栅至集水间,由水泵提升到平流沉砂池经,经初沉池沉淀后,大约可去初SS 45%,BOD 25%.污水进入曝气池中曝气,可从一点进水,采用传统活性污泥法,也可采用多点进水的阶段曝气法。在二次沉淀池中,活性污泥沉淀后,回流至污泥泵房。二沉池出水经加氯处理后,排入水体。 2.工艺流程图

第二章处理构筑物工艺设计 第一节设计流量的确定 平均流量: 生活污水:Q 1 =3.28*140+4.27*160+3.92*180=18480m3/d 工业废水:Q 2 =8790+5100=13890m3/d 总平均流量:Q= Q 1+ Q 2 =32370 m3/d 最大设计流量(最大日最大时流量): 生活总变化系数K Z =2.7/Q0.11=0.861 最大设计流量Q max = 32370*0.861+8790*1.86+5100*2.37=59616 m3/d 第二节泵前中格栅设计计算 中格栅用以截留水中的较大悬浮物或漂浮物,以减轻后续处理构筑物的负荷,用来去除那些可能堵塞水泵机组驻管道阀门的较粗大的悬浮物,并保证后续处理设施能正常运行的装置。 1.格栅的设计要求 (1)水泵处理系统前格栅栅条间隙,应符合下列要求: 1)人工清除 25~40mm 2)机械清除 16~25mm 3)最大间隙 40mm (2)过栅流速一般采用0.6~1.0m/s. (3)格栅倾角一般用450~750。机械格栅倾角一般为600~700. (4)格栅前渠道内的水流速度一般采用0.4~0.9m/s. (5)栅渣量与地区的特点、格栅间隙的大小、污水量以及下水道系统的类型等因素有关。在无当地运行资料时,可采用: 1)格栅间隙16~25mm适用于0.10~0.05m3 栅渣/103m3污水; 2)格栅间隙30~50mm适用于0.03~0.01m3 栅渣/103m3污水. (6)通过格栅的水头损失一般采用0.08~0.15m。

课程设计污水处理厂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 题目 2万吨/日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初步设计院系 XX XX 学号 XX 专业 XX 年级 XX 指导教师 XX

摘要 本次课程设计的题目为某城市污水处理厂初步设计,主要任务是完成该污水处理厂的一平平面布置、高程布置和各处理构筑物的初步设计。 初步设计要完成设计说明书一份,污水处理厂平面布置图一、污水处理构筑物高程布置图一。该污水处理厂工程规模为2万吨/日,进水水质为: COD Cr =300mg/L,BOD 5 =250mg/L,SS=180mg/L,TN=28mg/L,TP=5mg/L。 本次设计所选择的A2O工艺,具有一良好的脱氮除磷功能。该污水处理厂的 污水处理流程为:污水从粗格栅到污水提升泵房,再从泵房到细格栅,然后到沉砂池,进入初沉池再进入生物池(即A2O反应池),再从生物池进入二沉池,污水再经过接触消毒池后排入自然水体;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出水水质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标准的A标准。 关键词:A2O工艺;脱氮除磷;污水处理

目录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 (1) 摘要 (2) 正文 (5) 第一章设计概况 (6) 1.1设计依据 (6) 1.1.1原始依据 (6) 1.1.2设计原则 (6) 1.1.3采用规和执行标准 (7) 1.2设计任务书 (7) 1.2.1工程设计资料 (7) 1.2.2设计任务 (8) 1.2.3基本要求 (9) 1.2.4图纸要求 (9) 第二章设计说明书 (10) 2.1城市污水来源、水量及水质特点分析 (10) 2.1.1城市污水来源 (10) 2.1.2城市污水水量 (11) 2.1.3城市污水水质特点 (11) 2.2污水处理方案的选择 (12) 2.2.1城市污水主要处理方法 (12) 2.2.2污水处理方案的选择 (14) 2.3污水处理工艺原理及工程说明 (17) 2.3.1粗格栅 (17) 2.3.2泵房和集水池 (18) 2.3.3细格栅 (19) 2.3.4沉砂池 (20)

污水处理厂设计说明书-27--修改

广州大学市政技术学院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设计名称:某城市污水处理厂设计 系部环境工程系 专业环境工程 班级 11环境1班 姓名 学号:1135238127 指导教师王昱 2013 年 6 月

目录 第一章设计概述———————————————————— 3 一.课程设计目的————————————————————3 二.污水处理系统高程计算————————————————————3 第二章工艺流程及说明————————————————————4 一.处理工艺的选择————————————————————4 二.设计规模的确定————————————————————5 三.流程主要构筑物介绍————————————————————5 第三章处理构筑物的设计计算————————————————————7 第一节、污水处理系统设计计算——-————————————----—————————7 1、泵前粗格栅—————————————————————————————————7 2、污水提升泵房——————————————————————————9 3、泵前细格栅————————————————————————————9 4、曝气沉砂池————————————————————————————10 5、常规曝气池————————————————————————————11 6、平流式初沉池——————————————————————————16 7、接触池—————————————————————————————17 第四章污水处理厂的平面布置图———————————————————————18 第五章污水处理厂的高程布置————————————————————————19第六章总结———————————————————————————————21 第七章课程设计参考资料——————————————————————————23

污水处理,课程设计

环境工程课程设计 题目 19万吨/日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初步设计 院系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专业环境工程 姓名 年级 A1141 指导教师张蔚萍老师 二零一四年五月

摘要 本次课程设计的题目为某城市污水处理厂初步设计,主要任务是完成该污水处理厂的平面布置、高程布置和各处理构筑物的初步设计。 初步设计要完成设计说明书一份,污水处理厂平面布置图1张、污水处理构筑物高程布置图1张。该污水处理厂工程规模为19万吨/日,进水水质为: COD Cr =200mg/L,BOD 5 =150mg/L,SS=200mg/L,氨氮=30mg/L,磷酸盐(以P计) =4.0mg/L。 本次设计所选择的A2O工艺,具有良好的脱氮除磷功能。该污水处理厂的污水处理流程为:污水从粗格栅到污水提升泵房,再从泵房到细格栅,然后到沉砂池,进入初沉池再进入生物池(即A2O反应池),再从生物池进入二沉池,污水再经过接触消毒池后排入自然水体;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出水水质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 关键词:A2O工艺;脱氮除磷;污水处理

目录 摘要 (1) Abstract............................................ 错误!未定义书签。引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1设计任务书.. (4) 1.1工程设计资料 (4) 1.2设计任务 (5) 1.3 基本要求 (6) 1.4毕业设计图纸内容及张数 (6) 2 设计说明书 (6) 2.1城市污水来源、水量及水质特点分析 (6) 2.1.1城市污水来源 (6) 2.1.2城市污水水量 (7) 2.1.3城市污水水质特点 (7) 2.2污水处理方案的选择 (9) 2.2.1城市污水主要处理方法 (9) 2.2.2污水处理方案的选择 (11) 2.3污水处理工艺原理及工程说明 (12) 2.3.1粗格栅 (13) 2.3.2泵房和集水池 (14) 2.3.2.1泵房 (14) 2.3.2.2集水池 (14) 2.3.3细格栅 (15) 2.3.4沉砂池 (16) 2.3.5配水井 (18) 2.3.6初沉池 (18) 2.3.7生化池 (19) 2.3.8配水井 (21) 2.3.9二沉池 (22) 2.3.10接触消毒池 (23) 3设计计算书 (24) 3.1粗格栅间 (24) 3.1.1设计参数 (24) 3.1.2设计计算 (24) 3.2 集水池和泵房 (26)

AO五万吨污水处理厂课程设计

目录 第一章设计任务及设计资料1 1.1设计任务1 1.2设计资料1 1.2.1污水来源1 1.2.2污水水质水量1 1.2.3工程设计要求1 1.2.4处理工艺1 第二章设计说明书3 2.1去除率的计算3 2.1.1溶解性BOD5的去除率3 2.1.2 CODcr的去除率3 2.1.3 氨氮的去除率4 2.1.4TP的去除率4 2.1.5 SS的去除率4 2.2污水处理构筑物的设计 (4)

2.2.1粗格栅4 2 / 39

2.2.2进水泵房5 2.2.3细格栅5 2.2.4沉砂池5 2.2.5初沉池6 2.2.6厌氧池7 2.2.7缺氧池7 2.2.8曝气池7 2.2.9二沉池7 2.3污水厂平面及高程置 (8) 2.3.1平面布置........................................................ .. (8) 2.3.2管线布置8 2.3.3高程布置9 第三章污水厂设计计算书 (10) 3.1污水处理构筑物设计算 (10)

3.1.1粗格栅10 3.1.2进水泵房11 3.1.3细格栅15 3.1.4沉砂池16 3.1.5初沉池18 3.1.6厌氧池19 3.1.7缺氧池20 3.1.8曝气池20 3.1.9二沉池26 2 / 39

第一章:设计任务及设计资料 1.1 设计任务 某城市污水处理厂工程工艺设计。 1.2设计资料 1.2.1 污水来源 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项目服务面积8.70km 2,服务人口约9万人。 1.2.2污水水质水量 污水处理水量:50000m3/d ; 污水进水水质:CODcr300mg/L ,BOD5 150 mg/L ,氨氮40mg/L ,TP 5mg/L ,SS 200 mg/L 。 1.2.3工程设计要求 出水要求符合《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的二级标准,见表。 1.2.4处理工艺 本工程采用生物脱氮除磷的2/A O 工艺。 指标 COD cr BOD 5 NH 4+-N TP SS 数值(mg/L ) 100 30 25 3 30

污水处理厂设计说明书模板.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 姓名: 学号: 二O一三年六月

目录 1原始资料 (1) 1.1厂址及场地现状 (1) 1.2气象资料 (1) 1.3污水排水接纳河流资料 (1) 1.4污水水量 (1) 1.5污水水质 (1) 1.6方案选择 (1) 2各处理构筑物的设计计算 (1) 2.1格栅 (1) 2.1.1设计参数 (2) 2.1.2设计计算 (2) 2.2污水提升泵房 (3) 2.2.1设计参数 (3) 2.2.2设计计算 (3) 2.2.3设计参数 (4) 2.2.4设计计算 (4) 2.3平流沉砂池 (5) 2.4设计参数 (5) 2.5设计计算 (5) 2.5.1设计参数 (7) 2.5.2设计计算 (7) 2.6曝气池 (8) 2.6.1曝气池及曝气系统的计算与设计 (8) 2.7A/O脱氮曝气池 (9) 2.7.1设计参数: (9) 2.7.2A/O池主要尺寸: (9) 2.7.3剩余污泥量 (10) 2.7.4曝气系统 (10) 2.8二沉池 (11) 2.8.1设计参数 (11) 2.8.2设计计算 (11) 3高程布置 (12) 2

设计说明书 1 原始资料 1.1 厂址及场地现状 污水处理厂拟用场地较平坦,生活污水将通过新建管网输送到污水厂,来水管管低标高为-4.50m ,充满度为0.5m 。 1.2 气象资料 常年平均气温16℃;极端温度:最高40.3℃,最低-8℃。全年主导风向为:冬季西北风,夏季东南风,平均风速2.3m/s 。 1.3 污水排水接纳河流资料 该污水厂的出水直接排入河流,最高洪水位(50年一遇)为-3.0m ,常水位为-5.0m ,枯水位为-7.0m 。 1.4 污水水量 平均日流量Q=40000m 3/d 设计最大流量Q max =QK Z =52000 m 3/d=601.85L/s 1.5 污水水质 污水→中格栅→提升泵房→细格栅→沉砂池→初沉池→脱氮池→曝气池→二沉池→接触池→处理水排放 2 各处理构筑物的设计计算 2.1 格栅 进水 工作平台 栅条 中格栅计算草图

电镀废水处理课程设计说明书

绪论 1设计说明书 1.1工程概况 (1)电镀工艺及废水的产生 电镀是将金属通过电解方法镀到制品表面的过程.电镀是工业上通用性强、使用面广的行业之一。常用的镀种有镀镍、镀铜、镀铬、镀锌、镀镉、镀铅、镀银、镀金和镀锡.无论哪种镀种或镀件,电镀工艺大体上相同。在电镀过程中,除油、酸洗和电镀等操作以后,都要用水清洗电镀废水来源于电镀生产过程中的镀件清洗、镀件过滤、镀件液以及由于操作或管理不善引起的“跑、冒、滴、漏”;另外还有地面冲洗、通风冷凝等。 (2)电镀废水的性质及危害 电镀废水的水质、水量与电镀生产的工艺条件、生产负荷、操作管理与用水方式等因素有关.电镀废水的水质复杂,成分不易控制,其中有毒有害的物质有镉、铬、镍、铅、氰化物、氟化物、铜、锌、锰、碱、酸、悬浮物、石油类物质、含氮化合物、表面活性剂及磷酸盐等。这些废水进入水体,会危及水生动植物生长,影响水产养殖,造成大幅度减产甚至鱼虾绝迹;或是破坏农田土壤,毁坏庄稼,并通过食物链危害人类健康;或是进入饮用水源,在人体内积累,轻者引起慢性中毒,重者导致死亡。 1.2企业简介 东莞市市区污水处理厂位于南城区石鼓村王洲,是东莞市目前采用二级处理、日处理生活污水设计能力20万吨的一家最大的国有污水处理厂。占地面积15.42万平方米,截污主干管总长度为14.77Km,管径为D1400mm至D2600mm;收水范围:莞城区、南城区、万江区南面组团、东城区(牛山片区、桑园、周屋、温塘片区除外)的全部生活污水;服务面积62.95平方公里,服务范围现状人口49.96万人。外管辖新基污水泵站、珊洲河污水泵站两座和管网的维护。两期工程建成,一期采用厌氧—氧化沟工艺(A/O工艺),处理能力为10万吨/日;二期采用缺氧、厌氧—氧化沟工艺(A2/O工艺),处理能力为10万吨/日。经该厂处理后的尾水,由市环保监测站常规抽样检验,水质符合国家《城镇污水处理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标准。 1.3自然状况 (1)东莞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长夏无冬,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温差振幅小,季风明显。 (2)各地的年日照时数在1288.5~1780.0小时之间,年平均气温在22.7℃~23.6℃之间。(3)各区的总降水量在1547.4~2074.0毫米之间。一年中2~3月份日照最少,7月份日照最多。雨量集中在4~9月份,其中4~6月为前汛期,以锋面低槽降水为多。7~9月为后汛期,台风降水活跃。 (4)东莞市主要河流有、、寒溪水。市境96%属东江流域。 (5)东莞市地质构造上,位于北东东向罗浮山断裂带南部边缘的北东向大断裂南西部、东莞断凹盆地中。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地貌以丘陵台地、冲积平原为主,丘陵台地占44.5%,冲积平原占43.3%,山地占6.2%。东南部多山,尤以东部为最,山体庞大,分割强烈,集中成片,起伏较大,海拔多在200~600米,坡度30℃左右,中南部低山丘陵成片,为丘陵台地区;东北部接近东江河滨,陆地和河谷平原分布其中,海拔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