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甘油精制技术进步
生物柴油副产物粗甘油开发利用的研究进展

生物柴油副产物粗甘油开发利用的研究进展周 星 陈立功 朱立业(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军事油料应用与管理工程系,重庆401311)摘 要 粗甘油是生物柴油生产的主要副产物,综述了粗甘油的纯化和精制方法,并介绍了粗甘油综合利用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生物柴油 甘油 精制 综合利用收稿日期:2010-01-25。
作者简介:周星,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生物柴油等方面。
生物柴油具有可再生、易生物降解、无毒、含硫量低和废气中有害物排放量小等优点,随着石油资源的日益枯竭和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生物柴油以其优越的环保性能受到了各国的重视而快速发展。
随着对生物柴油研究的积极深入和生物柴油的大量生产,其副产物粗甘油的产量也迅速增加。
在生产过程中平均每生产1t 生物柴油就产生100kg 粗甘油。
这些粗甘油废液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利用和处理,将可能成为新的污染源。
目前我国生物柴油企业规模小,副产少量的粗甘油,多数转售到精炼厂,精制为普通甘油或医药甘油,并没有进行深加工利用。
因此,合理利用生物柴油副产物中的粗甘油,开发甘油的高附加值产品至关重要。
纯净的甘油是一种无色有甜味的粘稠液体,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甘油可用作气相色谱固定液,也可用作溶剂、气量计及水压机减震剂、软化剂、抗生素发酵用营养剂、干燥剂等,精制后不仅可作为医用,还能制备1,3-丙二醇、二羟基丙酮等有机中间体,在高分子合成中(如化妆品、树脂等)有着重要的应用。
我国甘油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况,尤其是高纯度甘油(99.5%)几乎全部依靠进口。
因此,在开发生物柴油的同时,联产其高价值副产物高纯度甘油,不仅可以提高生产生物柴油过程中产物的综合利用率和经济性,而且可以增加甘油的来源,缓解我国甘油市场的紧缺局面1。
1 生物柴油副产物粗甘油的预处理目前工业生产生物柴油主要是应用酯交换法,即利用相对低分子质量的醇类如甲醇等与原料油(各种天然动植物油脂及餐饮废油等)中的脂肪酸甘油酯进行酯交换反应,生成低相对分子质量的脂肪酸甲酯(即生物柴油)和粗甘油。
生物柴油副产物粗甘油开发利用的研究进展

生物柴油副产物粗甘油开发利用的研究进展一、引言- 生物柴油副产物粗甘油的定义和背景-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二、粗甘油的物化性质及其影响因素- 粗甘油的化学组成和物理性质- 影响粗甘油物化性质的因素三、粗甘油的利用方式- 生化过程中的应用及优劣比较分析- 化学工业中的应用及优劣比较分析- 食品和医药工业中的应用及优劣比较分析四、粗甘油的深加工- 高值化学品的生产及应用- 生化燃料的生产及应用- 粗甘油的分离纯化及相关工艺流程五、现有问题及展望- 粗甘油开发利用中存在的技术难点- 未来研究方向及发展趋势六、结论- 粗甘油开发利用在环保、资源节约、经济等方面的意义- 未来研究的意义和应用价值一、引言近年来,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能源需求的增长,生物柴油成为一种备受关注的可持续能源。
生物柴油的制备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粗甘油,不仅是生物柴油生产成本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一种具有潜在价值的有机物。
粗甘油中含有丰富的三酸甘油酯、甘油以及少量杂质,其组分特点决定了其具有多样的应用价值。
因此,粗甘油的开发利用成为了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
本文旨在总结粗甘油开发利用的研究进展,包括粗甘油的物化性质、利用方式、深加工及问题展望等内容。
二、粗甘油的物化性质及其影响因素粗甘油的化学组成和物理性质是其利用方式的基础。
一般粗甘油中三酸甘油酯占比较高,甘油含量较低,同时含有少量杂质,如游离脂肪酸、杂醇等。
其物理性质包括黏度、密度、流动性等,这些性质对粗甘油进行利用时起到重要的作用。
不同来源的生物柴油副产物中的粗甘油其化学组成和物理性质都存在差异,因此研究不同来源的粗甘油特点可根据不同需求进行丰富化的利用。
在粗甘油的利用过程中,其组成物质的相互作用对产物的性质也有一定的影响。
游离脂肪酸浓度的增加,会降低三酸甘油酯的含量,从而影响了粗甘油的主要应用——作为粗甘油酯的原料,导致生产出的生物柴油的品质下降。
粗甘油在生物羧酸化反应和脱水反应中也需要和其他物质进行反应,不同反应条件和反应物质的选择影响不同条件下产品的品质和产率等。
“甘”货满满!可将USP级甘油纯度提升至99.7%的苏尔寿化工精制工艺!

“⽢”货满满!可将USP级⽢油纯度提升⾄99.7%的苏尔寿化⼯精制⼯艺!在⼏乎所有的保湿护肤品中,都少不了它的⾝影——⽢油。
01致命也救命的原材料⽢油⼜名丙三醇,⽆⾊⽆臭,外观呈澄明黏稠液态,其⼯业⽤途和⽇⽤功能⼴泛,可⽤于:⽔溶液的分析、溶剂、⽓量计及⽔压机缓震液、软化剂、抗⽣素发酵⽤营养剂、⼲燥剂、润滑剂、制药⼯业、化妆品配制、有机合成、塑化剂……⽽⽢油的另⼀个衍⽣品硝酸⽢油,更是⿍⿍⼤名,⼀⽅⾯可作为“黄⾊炸药”的重要原料,另⼀⽅⾯更可以作为⼼脏病的急救⽤药。
⽽随着市场的供需变化,⽢油的价格呈现上升趋势。
粗⽢油和USP级(美国药典级)⽢油的均价已经⾼达每吨约460美元的价差,⽽医药级丙⼆醇和USP级(美国药典级)⽢油的每吨差价甚⾄更⾼,达到约820美元。
02苏尔寿化⼯粗⽢油分离和精制技术苏尔寿化⼯提供独特的⼯艺⽅案⽤于粗⽢油的分离和精制。
⽢油精制技术特点■⽣产USP级(美国药典级)⽢油产品■灵活的盐分离:刮膜蒸发器(WFE)/ 两相分离釜 / 两相分离釜+刮膜蒸发器(WFE)■众多实际装置业绩■加⼯成本低于50美元/吨(包括公⽤⼯程消耗,⼈⼒,投资,折旧,废物处理及财务费⽤)苏尔寿还提供⽢油制丙⼆醇⼯艺:GTC-ProG™■ 1,2-丙⼆醇选择性>95%■分离后1,2-丙⼆醇产品纯度>99.5%(wt)在⽣物柴油⽣产过程中,苏尔寿的双丝聚结器(DC Coalescer)能⾼效分离⽣物柴油和⽢油,使得轻相中的重相含量低于1%。
有助于降低催化剂——过量甲醇的消耗。
同时,聚结器的参与可将⽤于最终⽣物柴油⽢油分离的油⽔沉降罐尺⼨减半。
03DC Coalescer™丝⽹聚结器苏尔寿DC Coalescer™丝⽹聚结器采⽤具有不同的表⾯⾃由能的⼆种材料—典型的由⾦属丝和塑料丝编制⽽成。
它与传统的单⼀材料的丝⽹聚结器相⽐,具有⽆可⽐拟的优点。
⾸先,由于两种材料具有表⾯⾃由能的⾼低区别,因此不论哪⼀相为分散相都可达到⾼效分离。
2024年粗甘油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粗甘油市场发展现状简介粗甘油,也被称为甘油,是一种无色、无味、粘稠液体,在化学上属于多元醇的一种。
粗甘油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和稳定性,广泛应用于食品、制药、化妆品、烟草等行业。
本文将对粗甘油市场的发展现状进行综述。
市场规模粗甘油市场近年来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
根据市场调研数据显示,从2015年至今,全球粗甘油市场规模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XX亿美元。
主要驱动粗甘油市场增长的因素包括食品工业的扩张、制药业的不断创新、个人护理产品的增加以及生物燃料需求的增长。
行业应用食品工业粗甘油在食品工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它被用作食品添加剂,用于增加食品的黏稠度和湿润性。
此外,粗甘油还被用作调味剂、甜味剂和防腐剂。
随着全球人口增长和生活水平提高,对粮食加工、糖果、饮料等食品的需求也在增加,这将进一步推动粗甘油市场的发展。
制药业粗甘油在制药业中被广泛应用于药品的制造和保存过程中。
它可以用作溶剂、稳定剂和润湿剂,提高药物的稳定性和可溶性。
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对健康管理意识的提高,制药业的发展势头良好,这为粗甘油市场提供了更多的机遇。
化妆品粗甘油在化妆品中被广泛用作保湿剂、润肤剂和防腐剂。
随着人们对美容意识的提高和对高品质护肤产品的需求增加,化妆品市场正在快速增长。
粗甘油作为化妆品中不可或缺的成分之一,将在未来的发展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烟草粗甘油还被用作烟草制造过程中的湿润剂和增湿剂。
随着烟草行业的发展,粗甘油市场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推动。
市场竞争粗甘油市场是一个竞争激烈的市场,主要的竞争者包括Wilmar International Limited、Musim Mas Holdings、IOI Group、PT SMART Tbk等。
这些公司在市场上拥有较高的市场份额和较强的品牌影响力。
另外,一些新兴公司也正在崛起,并通过提供创新的产品和服务来挑战传统公司的地位。
发展趋势生物燃料需求增长随着全球对可再生能源的需求不断增长,生物燃料市场发展迅速。
2024年粗甘油市场分析报告

2024年粗甘油市场分析报告1. 简介粗甘油是一种宽泛使用于化学工业、食品工业以及制药工业的重要原料。
本文旨在对粗甘油市场进行详细分析,包括市场规模、市场趋势、竞争格局等方面,以便帮助投资者更好地了解和把握粗甘油市场的发展态势。
2. 市场规模根据市场研究数据,粗甘油市场在过去几年呈稳步增长的趋势。
截止到去年底,全球粗甘油市场规模达到XX亿元人民币,预计未来几年仍将保持平稳增长。
其中亚太地区占据了最大的市场份额,其次是欧洲和北美地区。
3. 市场趋势(1)需求增长:粗甘油在化学工业、食品工业以及制药工业中的应用广泛,而这些行业的需求仍在不断增长。
随着全球各地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重视环保和健康问题,对于替代化学品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加,这将进一步推动粗甘油市场的发展。
(2)技术进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粗甘油的生产技术也在不断改进和创新。
新的生产技术不仅提高了粗甘油的产量和质量,还降低了生产成本,使得粗甘油在市场上更具竞争力。
(3)可再生能源发展:随着全球对于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可再生能源产业蓬勃发展。
粗甘油作为生物质能源的重要原料之一,将在可再生能源产业中大有作为,这将进一步促进粗甘油市场的发展。
4. 竞争格局目前,全球粗甘油市场竞争激烈,主要的市场参与者包括国际和国内的化工企业,如XX公司、YY公司等。
这些企业在粗甘油的生产、研发和销售方面具有较强的实力和资源优势。
然而,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市场上也涌现出一些新的参与者。
新的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和成本控制等手段,不断挑战传统企业的地位和份额。
这些新参与者的兴起将进一步加剧市场的竞争。
5. 市场前景粗甘油市场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随着全球经济的持续增长和新兴领域的不断涌现,对粗甘油的需求将继续增加。
同时,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以及粗甘油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应用推广,也将为粗甘油市场带来新的机遇。
然而,市场竞争将持续激烈,企业需要进一步提升技术创新能力,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以在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
甘油的精加工

⽢油的精加⼯粗⽢油的精制技术制皂废液经净化处理和浓缩得到粗⽢油。
⽢油含量⼀般为80%左右,其中含有⼤量的杂质,主要有8%左右的NaCl、1%~2%的Na2SO4、1.5%-3%的有机杂质(⼤部分为肥皂)、7%左右的⽔分以及少量的易挥发性杂质。
油脂⽔解废⽔经净化和浓缩制得的粗⽢油质量较制皂废液制得的好,⽢油含量⼀般在88%左右,也含有少量⽔分以及2%-3%的有机和⽆机杂质。
⽽⾷⽤、药⽤、化妆⽤和其他⼯业⽤⽢油都对其质量提出了较⾼的要求,因此,粗⽢油必须进⾏精制。
根据⽢油的⽤途不同以及⽣产过程中消耗的不同,可有不同的精制⽅法。
⼀般情况下,⽢油的精制可分为蒸馏与脱⾊精制法、精馏与脱⾊精制法、离⼦交换与排斥精制法。
⼯业⽣产中多采⽤蒸馏与脱⾊精制法制得⼯业⽤⽢油。
如果⽢油作为特殊⽤途使⽤时,如⾷⽤、药⽤等,⽆论采⽤哪⼀种精制⽅法,其⼯艺过程中都要有离⼦交换⼯序才能保证⽢油能符合质量标准要求。
粗⽢油的蒸馏与脱⾊精制法1、粗⽢油的蒸馏蒸馏是分离液体混合物的典型单元操作,简单蒸馏是仅进⾏⼀次部分⽓化和冷凝的过程,故只能部分地分离液体混合物。
⽽粗⽢油溶液属多相混合物体系,蒸馏时可视粗⽢油中的有机盐、⽆机盐以及难挥发的其他杂质为⾼沸点组分,⽢油、⽔及其他易挥发性杂质(如醛、酮等)为低沸点组分。
蒸馏过程中⾼沸点组分留在蒸馏釜中,从粗⽢油中分离出来。
⽽低沸点组分在⽓化后成为以⽢油和⽔蒸⽓为主体的混合⽓体,利⽤⽢油与⽔沸点的差异,通过多次部分冷凝后即可得到纯度较⾼的精⽢油和⽢油浓度较低的甜⽔(淡⽢油)。
精⽢油根据蒸馏⼯艺和操作条件的不同往往呈淡黄⾊甚⾄黄⾊,需要经过脱⾊处理后才能得到成品⽢油。
⽢油在常压下沸点是290℃,在205℃或稍⾼温度时,随着受热时间的长短不同⽽有不同程度的聚合和分解。
所以在常压或低真空度下,⾼温蒸馏⽢油是不适宜的,必须采⽤真空蒸馏,使⽢油蒸馏在较低温度下进⾏,以保证⽢油的质量和产率。
降低蒸馏时的外界压⼒可以降低⽢油沸点,因为各种物料的蒸⽓压根据温度不同⽽不同,当物料的蒸⽓压达到外界压⼒时即开始沸腾。
生物柴油副产物粗甘油精制工艺的研究

反应器中, 用稀硫酸调节 pH 至 5~ 6, 在 ( 50 5) 下酸化处理 30 m in; 上层酸化油返回生物柴油制备 系统作为生物柴油生产原料, 下层甘油溶液进入中
和反应器, 用氢氧化钡溶液调 pH 至 8. 0~ 8. 5, 静置 分层, 产生的硫酸钡沉淀从反应器底部排出, 得到的 稀甘油溶液依次通过阳离子交换柱、阴离子交换柱 以及阴阳离子混合交换柱, 除去各种杂质, 得到甘油 稀溶液; 甘油稀溶液进入短程管道蒸发器, 进行薄层 高效快速连续蒸发浓缩, 得到高纯度的甘油产品, 产 生的水蒸汽经冷凝后, 循环用于粗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油的稀释。 1. 4 分析方法
表 3 蒸发浓缩温度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项目
产品色泽 /H azen 产品中灰分 /% 产品中甘油 /% 蒸出水中甘油 /%
温度 / 105 110 115 120 125 15 15 15 15 15 0. 015 0. 015 0. 16 0. 016 0. 016 98. 78 98. 82 98. 99 99. 12 99. 13 0. 05 0. 04 0. 05 0. 05 0. 08
以生物柴油制备中产生的副 产物粗甘油经酸 化、中和 处 理后 ( 处 理后 的 样品 中 甘油 质 量分 数 67. 54% 、灰分 2. 57% ) , 经稀释制成不同质量分数 的甘油溶液为原料, 在过柱流速为 3 mL /m in和室温 条件下进行离子交换柱净化试验, 结果见表 1。从 表 1可以看出, 离子交换柱的脱色效果非常显著, 不 同质量分数的甘油溶液经处理后, 基本都达到无色 透明状态; 甘油中无机盐分去除率随甘油质量分数 的降低而增加, 当甘油质量分数低于 25% 时盐分去 除率可达 99. 50% 以上, 且随甘油 质量分数继续降 低去除率变化不大; 4种质量分数的甘油溶液经离 子交换柱净化处理后的 pH 基本都在 7左右。从成 本和净化效果综合考虑, 以酯交换法制备生物柴油 ( 氢氧化钡为催化剂 ) 时产生的副产物粗甘油在本 试验条件下采用离子交换法净化的较佳甘油质量分 数为 25% 左右 (灰分含量大约为 1% )。
甘油的精加工

粗甘油的精制技术制皂废液经净化处理和浓缩得到粗甘油。
甘油含量一般为80%左右,其中含有大量的杂质,主要有8%左右的NaCl、1%~2%的Na2SO4、1.5%-3%的有机杂质(大部分为肥皂)、7%左右的水分以及少量的易挥发性杂质。
油脂水解废水经净化和浓缩制得的粗甘油质量较制皂废液制得的好,甘油含量一般在88%左右,也含有少量水分以及2%-3%的有机和无机杂质。
而食用、药用、化妆用和其他工业用甘油都对其质量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粗甘油必须进行精制。
根据甘油的用途不同以及生产过程中消耗的不同,可有不同的精制方法。
一般情况下,甘油的精制可分为蒸馏与脱色精制法、精馏与脱色精制法、离子交换与排斥精制法。
工业生产中多采用蒸馏与脱色精制法制得工业用甘油。
如果甘油作为特殊用途使用时,如食用、药用等,无论采用哪一种精制方法,其工艺过程中都要有离子交换工序才能保证甘油能符合质量标准要求。
粗甘油的蒸馏与脱色精制法1、粗甘油的蒸馏蒸馏是分离液体混合物的典型单元操作,简单蒸馏是仅进行一次部分气化和冷凝的过程,故只能部分地分离液体混合物。
而粗甘油溶液属多相混合物体系,蒸馏时可视粗甘油中的有机盐、无机盐以及难挥发的其他杂质为高沸点组分,甘油、水及其他易挥发性杂质(如醛、酮等)为低沸点组分。
蒸馏过程中高沸点组分留在蒸馏釜中,从粗甘油中分离出来。
而低沸点组分在气化后成为以甘油和水蒸气为主体的混合气体,利用甘油与水沸点的差异,通过多次部分冷凝后即可得到纯度较高的精甘油和甘油浓度较低的甜水(淡甘油)。
精甘油根据蒸馏工艺和操作条件的不同往往呈淡黄色甚至黄色,需要经过脱色处理后才能得到成品甘油。
甘油在常压下沸点是290℃,在205℃或稍高温度时,随着受热时间的长短不同而有不同程度的聚合和分解。
所以在常压或低真空度下,高温蒸馏甘油是不适宜的,必须采用真空蒸馏,使甘油蒸馏在较低温度下进行,以保证甘油的质量和产率。
降低蒸馏时的外界压力可以降低甘油沸点,因为各种物料的蒸气压根据温度不同而不同,当物料的蒸气压达到外界压力时即开始沸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粗甘油精制技术进步
一、项目概述:
甘油法环氧氯丙烷项目需要用到大量的精甘油作为原料,而在生物柴油及油脂化工的生产过程中,会产生一定量的副产物粗甘油,所以上马一套甘油精制设备对粗甘油进行精制,用于合成环氧氯丙烷的配套或进入市场,不但能降低环氧氯丙烷的生产成本500-1000元,还能给企业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纯净的甘油是一种无色有甜味的粘状液体,它是一种三元醇,具有三元醇类物质的一般化学性质,可以参与许多化学反应,生成各种衍生物,甘油由于具有许多重要的物理化学性质,成为重要的化工原料。
甘油在我国目前主要用于生产涂料、食品、医药、牙膏、玻璃纸、绝缘材料等。
工业用途
1、用作制造硝化甘油、醇酸树脂和环氧树脂。
2、在医学方面,用以制取各种制剂、溶剂、吸湿剂、防冻剂和甜味剂,配剂外用软膏或栓剂等。
用于甘油制取的硝化甘油。
3、在涂料工业中用以制取各种醇酸树脂、聚酯树脂、缩水甘油醚和环氧树脂等。
4、纺织和印染工业中用以制取润滑剂、吸湿剂、织物防皱缩处理剂、扩散剂和渗透剂。
5、在食品工业中用作甜味剂、烟草剂的吸湿剂和溶剂。
6、在造纸、化妆品、制革、照相、印刷、金属加工、电工材料和橡胶等工业中都有着广泛的用途。
7、并用作汽车和飞机燃料以及油田的防冻剂。
根据甘油的用途不同以及生产过程中消耗的不同,可有不同的精制方法。
一般情况下,甘油的精制可分为蒸馏与脱色精制法、精馏与脱色精制法(能源消耗较高)、离子交换与排斥精制法。
各法比较有如下区别:
1、蒸馏与脱色精制法:产生废渣少,投资省,制造费用低。
2、精馏与脱色精制法:产生废渣多,投资高,制造费用高。
3、离子交换与排斥精制法:投资高,制造费用稍高,废水量大。
所以工业生产中多采用蒸馏与脱色精制法制得工业用甘油。
如果甘油作为特殊用途使用时,如食用、药用等,无论采用哪一种精制方法,其工艺过程中都要有离子交换工序才能保证甘油能符合质量标准要求。
二、精制工艺简介:
根据实际需求公司采用真空蒸馏与脱色精制法,蒸馏过程中高沸点组分留在蒸馏釜中,从粗甘油中分离出来。
而低沸点组分在气化后成为以甘油和水蒸气为主体的混合气体,利用甘油与水沸点的差异,通过三级部分冷凝后即可得到纯度较高的精甘油和甘油浓度较低的甜水(淡甘油)。
精甘油根据蒸馏工艺和操作条件的不同往往呈淡黄色甚至黄色,需要经过活性炭脱色处理,经过滤后才能得到成品精制甘油。
工艺流程简图:见图1
图1
主要设备;1-粗甘油储罐;2-泵;3-蒸馏预热器;4-蒸馏釜;5-旋风分离器;6-第一组冷凝器;7-第二组冷凝器;8-第三组冷凝器;9-受槽;10-打料泵;11-蒸馏甘油中间储罐;12-打料泵;13-脱色釜;14-打料泵;15-压滤机;16-精甘油储罐;17-真空系统、18-
循环水泵;19-导热油炉。
三、工艺流程说明
含量约80%的粗甘油从贮罐放入粗甘油进料预热储槽,依靠压力差(真空)被吸入蒸馏锅。
在蒸馏残压-0.95 -(-0.88)MPa和液相温度180~210℃条件下进行蒸馏。
直接水蒸汽量汽量根据蒸馏温度进行调节,不宜太大。
从蒸馏锅馏出的甘油蒸汽,经汽液分离器捕沫后在第一冷凝器部分冷凝。
其出口汽相温度约180℃左右,第一冷凝器用约140℃的饱和热水为冷媒,在汽包和第一冷凝器壳程之间进行自然循环,并部分汽化,得到的二次蒸汽可用于充汽与预热粗甘油。
循环热水的温度可用控制汽包内蒸汽的压力来实现,并由此间接地调节每一冷凝器出口甘油汽相的温度。
汽包的液位由补充水泵从热水罐送来,液面与泵联锁控制。
从第一冷凝器排出的未冷凝甘油蒸汽进入第二冷凝器,气相出口温度控制在140℃左右,使大部分甘油冷凝。
第二冷凝器用循环软水为冷媒,冷水温度可根据二冷出口甘油气相温度而定,一般为80~100℃。
二冷循环水的温度由一台换热器控制。
从二冷排出的未冷凝气体,含有少量甘油的水蒸汽,在第三冷凝器回收得到浓度稍低的甜水,回到蒸发工段或者复蒸馏。
三冷出口的气体温度约50~60℃。
第三冷凝器用循环冷却水为冷却介质。
循环冷却水的用量有一台调节阀控制。
蒸馏系统用水环泵抽真空。
水环泵的用水要求洁净低温(小于15度)。
从一冷器和二冷器冷凝的精甘油分别收集在甘油暂受器中。
然后泵送至脱色锅,加入适量活性碳脱色后,用泵送入压滤机过滤而得精甘油。
精甘油经分析室含量检测,根据检测结果进行含量指标调节,符合成品甘油质量要求后,进入精甘油罐,计量包装和交库。
三、技术改进:
针对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情况做了一些有利的改进,实际运行来看,效果明显,不仅有利于减少工人的操作量,而且对于
提高甘油的收率,降低制造成本有明显的效果。
1、因精甘油接收罐较小,出料操作频繁,需不断地破除接收罐的真空,同时还会对蒸馏系统造成影响。
针对这种情况,最初做了各种方案:有改自控系统出料、加大接收罐、真空出料。
通过对比了解最终确定投入少、且有效减少操作量的真空出料方案,改造后,除最初阶段回甜水需人工操作外,正常蒸馏时可自动出料,无需人工频繁操作。
2、粗甘油的预处理,粗甘油因含有大量的杂质:如油酸,脂类、皂化物、盐等,进蒸馏釜之前要预处理,人工捞取油脂等漂浮物,气味臭且很难捞干净,会对蒸馏釜造成影响,收率降低,能耗提高。
甘油预热地池也很容易形成盐类堆积,造成换热效果差,进料堵,还要停车清盐作业。
通过了解预处理方式,确定采取机械式分离方案,即使通过特殊的机械,对粗甘油进行预处理,不仅去除杂质效果较好,还大大减少人工操作。
3、甜水回收甘油,在生产中发现,直接往蒸馏釜回甜水会造成蒸馏出料明显减小或停顿,严重影响产量提高。
经查阅相关资料,采用闪蒸脱水方式对甜水进行单独处理,脱水效果较理想,使得甜水中的甘油得到有效的回收。
4、废渣的处理:粗甘油蒸馏两天左右,随着蒸馏釜中的高沸物增多,温度升高,也越来越难蒸。
就必须进行排渣处理,每次排出的稠渣约有十多吨。
因含有盐分等很难焚烧处理,目前有收购费油渣的公司,但对油渣要求要尽量无水无盐。
所以结合一些资料,对费油渣做初步的处理,使的盐分分离出来,有机物成分出售。
总结:通过对粗甘油精炼生产过程中问题的了解,不断改进优化,节约人工成本,降低消耗,废物回收利用,使精甘油项目市场竞争力不断提高,为行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