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层荷载计算(最终版)

转换层荷载计算(最终版)
转换层荷载计算(最终版)

附件二、转换层荷载计算

一、受力分析:

由于转换层施工时产生的荷载非常大,且上下层部分结构梁位置不对齐,转换层大梁施工时产生荷载通过模板支撑系统直接传递于下层梁板面上(对于上下层结构梁位置不对齐的部位,采用搭设斜撑架把大梁荷载传递到下层梁上),考虑第四、五层楼板模板不拆除,因此上部荷载通过模板支撑系统同时由下面两层即四、五层来承载,计算时只要梁满足最大承载力要求即可。

1.取37—45/Y1轴梁为研究对象计算,受力如下图所示:

二、承载力计算:

1.梁的计算:

1.1 梁实际受弯承载力计算(第四、五层板标高为17.600m、21.900m)

考虑第四、五层模板不予以拆除,以承受上部转换层传来荷载。

已知:b×h=350×800 砼C35,fy取340N/mm2(25)fcm=19 N/mm2 As1=1964mm2 As2=3928mm2

ζ=Asfy/bh0fcm=5892×340/350×750×19=0.402

查表得as=0.323

Mu=as×b×h02×fcm=0.323×350×7502×19=1208 KN·M

1.2 转换层荷载计算:

1.2.1已知:b×h=800×2800 砼C45,fy取340N/mm2(25)fcm=23.5 N/mm2 L=7.2m 钢筋砼自重:26 KN/m3 ,模板及其支架自重:0.85 KN/m3,施工荷载:1 KN/m3,振捣砼荷载:2 KN/m3;

大梁砼浇筑高度为1.8m。

钢筋砼自重:1.2×(26KN/m3×0.8m×1.8m×9.9m)=444.7KN

模板及支架自重:1.2×0.9×(0.85KN/m3×0.8m×1.8m×9.9m)=13.09KN 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自重:1.4×(1KN/M2×0.8m×9.9m)=11.1KN

振捣砼时产生的荷载:1.4×(2.0KN/m2×0.8m×9.9m)=22.18KN

则荷载总重:N=444.7+13.09+11.1+22.18=491.1KN

q=491.1/9.9=49.6 KN/M

1.2.2已知:b×h=700×2600 砼C45,fy取340N/mm2(25)fcm=23.5 N/mm2 L=7.2m

大梁砼浇筑高度为1.6m。

钢筋砼自重:1.2×(26KN/m3×0.7m×1.6m×7.2m)=251.6KN

模板及支架自重:1.2×0.9×(0.85KN/m3×0.7m×1.6m×7.2m)= 7.4KN 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自重:1.4×(1KN/M2×0.7m×7.2m)= 7.056KN

振捣砼时产生的荷载:1.4×(2.0KN/m2×0.7m×7.2m)= 14.112KN

则荷载总重:N=251.6+7.4+7.056+14.112=280.22KN

q=280.22/7.2=38.92 KN/M

p=38.92×7.2/2=140.1 KN

1.2.3已知:b×h=600×2300 砼C45,fy取340N/mm2(25)fcm=23.5 N/mm2 L=7.2m

大梁砼浇筑高度为1.3m。

钢筋砼自重:1.2×(26KN/m3×0.6m×1.3m×7.2m)= 175.2KN

模板及支架自重:1.2×0.9×(0.85KN/m3×0.6m×1.3m×7.2m)= 5.2KN 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自重:1.4×(1KN/M2×0.6m×7.2m)= 6.05KN

振捣砼时产生的荷载:1.4×(2.0KN/m2×0.6m×7.2m)= 12.1KN

则荷载总重:N=175.2+5.2+6.05+12.1=198.6KN

q=198.6/7.2=27.6 KN/M

p=27.6×7.2/2=99.3 KN

1.2.4转换层梁与下部梁位置不对齐,把转换层梁通过钢管斜支撑传递到下层梁上,不与下层板面直接接触,即37~45/Y1轴偏北L—9把荷载传递到下层37~45/Y1轴梁上;已知:b×h=700×2300 L=9.9m

大梁砼高度为1.3m。

钢筋砼自重:1.2×(26KN/m3×0.7m×1.3m×9.9m)=281.1KN

模板及支架自重:1.2×0.9×(0.85KN/m3×0.7m×1.3m×9.9m)=8.3KN

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自重:1.4×(1KN/M2×0.7m×9.9m)=9.7KN

振捣砼时产生的荷载:1.4×(2.0KN/m2×0.7m×9.9m)=19.4KN

则荷载总重:N=281.5+8.3+9.7+19.4=318.5KN

q=318.5/9.9=32.2 KN/M

M总=M1+M2+M3+ M4

M1=qL2/24=49.6×9.92/24=202.6 KN·M

M2=2Pa2b2/L3=2×99.3×6.62×3.32/9.93=97.1KN·M

M3=2Pa2b2/L3=2×280.22×3.62×6.32/9.93=297.1 KN·M

M4= qL2/24=32.2×9.92/24=131.5 KN·M

则M总=202.6+97.1+297.1+131.5=728.3 KN·M

则上部荷载M总=728.3KN·M

1.3 梁抗剪计算

a.根据受力分析,梁承受最大剪力为

R1=qL/2=(49.6×9.9)/2=245.5 KN

R2B=pa2(1+2b/L)/L2=140.1×6.62(1+2×3.3/9.9)/9.92=103.8KN

R2A=pb2(1+2a/L)/L2=140.1×3.32(1+2×6.6/9.9)/9.92=36.3KN

R3B=pa2(1+2b/L)/L2=198.6×3.62(1+2×6.3/9.9)/9.92=59.7KN

R3A=pb2(1+2a/L)/L2=198.6×6.32(1+2×3.6/9.9)/9.92=138.9KN

R4= qL/2=(32.2×7.2)/2=115.9 KN

V=R1+R2B+ R3A+ R4 =245.5+103.8+138.9+115.9=604.1KN

Hw/b=0.75/0.35=2.14<4

V=604.1<0.25×17×350×750=1116KN(符合要求)

b.验算是否需配箍筋

0.07Fcbho=0.07×17×350×750=312.4KN﹤604.1KN

则需计算配筋Asv/s≥V-0.07fcbh0/1.5fyvh0=604100-312400/1.5×210×750=1.23 mm2/mm

故选用四肢箍Ф10 (Asv1=78.5 mm2),于是箍筋间距为

s≤Asv/0.463=4×78.5/0.5=628 mm

原设计为Ф10@100/150(4)

验算其配筋率为:P S0=(4×78.5)/(350×150)=0.6%

最小配筋率为:P S0min=0.02(f c/f y)=0.02×(17/340)=0.1%<0.6%(满足要求)故原设计能满足要求

结构设计基本荷载计算

荷载 1.墙体荷载: 1). 外墙(烧结页岩多孔砖容重14.0 kN/m3):(卫生间除外) 外墙面砖:0.5 kN/m2 20厚水泥砂浆:20×0.020=0.4 kN/m2 200厚墙体:14.0×0.20=2.80 kN/m2 20厚混合砂浆:17×0.020=0.34 kN/m2 ∑: 4.04 kN/m2 考虑建筑节能0.6kN/m2取∑: 4.64kN/m2 考虑装修抹灰取∑: 4.7kN/m2 G=4.7kN/m2×(H--梁高)×0.8= 内墙(加气混凝土砌块8.0 kN/m3):(卫生间除外) 20厚混合砂浆:17×0.020=0.34 kN/m2 200厚墙体:8.0×0.20=1.60 kN/m2 20厚混合砂浆:17×0.020=0.34 kN/m2 ∑: 2.24 kN/m2 考虑装修抹灰取∑: 2.3kN/m2 G=2.3kN/m2×(H--梁高)= 女儿墙(烧结页岩多孔砖容重14.0 kN/m3): 外墙面砖:0.5 kN/m2 20厚水泥砂浆:20×0.020=0.4 kN/m2 200厚墙体:14.0×0.20=2.80 kN/m2 20厚混合砂浆:17×0.020=0.34 kN/m2 ∑: 4.04 kN/m2 G=4.04kN/m2×H+压顶自重= 2). 卫生间外墙(烧结页岩多孔砖容重14.0 kN/m3):

外墙面砖:0.5 kN/m2 20厚水泥砂浆:20×0.020=0.4 kN/m2 200厚墙体:14.0×0.20=2.80 kN/m2 20厚混合砂浆:17×0.020=0.34 kN/m2 内墙面砖:0.5 kN/m2 ∑: 4.54 kN/m2 考虑建筑节能0.6kN/m2取∑: 5.14kN/m2 G=5.14kN/m2×(H--梁高)= ). 卫生间内隔墙(烧结页岩多孔砖容重14.0 kN/m3): 单面面砖:0.5 kN/m2 20厚水泥砂浆:20×0.020=0.4 kN/m2 100厚墙体:14.0×0.20=1.40 kN/m2 20厚混合砂浆:17×0.020=0.34 kN/m2 ∑: 2.64 kN/m2 G=3.14kN/m2×(H--梁高)= 2.屋面荷载: 1). 种植屋面:(从上到下) 300厚种植土:16×0.3=4.8 kN/m2 干铺聚酯纤维无纺布一层:0.10 kN/m2 (3+3)双层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0.35 kN/m2 20厚憎水膨胀珍珠岩找坡:4×(0.02+10×2%)=0.88 kN/m2 60厚岩棉板: 2.5×0.06=0.15 kN/m2 20厚水泥砂浆:20×0.020=0.4 kN/m2 150厚结构板:27×0.15=4.05kN/m2 10厚板底抹灰:10×0.020=0.2 kN/m2 ∑:10.88kN/m2

装饰装修转换层解决方法

1.1.1型钢转换层施工方案 施工部位:有吊顶的房间 1.1.1.1施工准备 1)材料准备 50×50×5角钢,胀栓,防锈漆材料技术参数满足国标和图纸较高标准。 2)机具准备 一般应备有电焊机、切割机、扫帚、剪刀、皮卷尺、小线绳、粉笔、消防器材等。 3)作业条件 ①安装完顶棚内的各种管线及设备,确定好灯位、通风口及各种露明孔口位置。 ②各种材料全部配套备齐,且复试合格。 ③顶棚罩面板安装前,应做完墙、地湿作业工程项目。 ④搭好顶棚施工操作平台架子。 1.1.1.2工艺流程 1.1.1.3施工要点 1)测量放线 清理现场,复测轴线、标高线控制线,根据吊顶转换层深化图纸,在顶板上弹线定位,吊点间距为3000mm×1200mm。 2)打孔埋胀栓 根据定位使用电钻打孔,清孔后将胀栓砸如孔中。 3)安装角钢吊杆 将已开孔的50×50×5角码与角钢一端焊接(角钢长度根据吊顶高度确定),此端与顶板内胀栓连接拧紧。部分房间应顶板下布满管线,无法安装吊杆,或者房间跨度较大(超过2.5m),吊顶转换层高度较大的则需要在不影响天花标高的情况下,在墙面上设置直角三角形反支撑点,横向使用方钢管直接与支撑点焊接,具备设置吊杆条件的,方钢管要与

吊杆栓接或焊接,具体是否需要设置三角反支撑点,需要在现场实测实量后确定,如需设置参考此节内容,部分无法生根的型钢转换层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墙面生根用穿墙螺栓连接。 4)焊接转换层钢架 根据下图将角钢焊接形成装换层。转换层角钢末端用角码与墙体固定。转换层水平网架由50角钢组成,间距3000mm×1200mm,竖向构件间距亦为3000mm×1200mm,网架边缘部分距墙200mm设置50角钢边框,走廊等狭窄空间装换层必须形成“井”字框架体系以增加整体刚度。 转换层平面布置图 转换层剖面图 5)涂刷防锈漆 涂刷灰色防锈漆,分三遍涂刷。

关于结构活荷载不利布置(值得收藏)

关于结构活荷载不利布置(值得收藏) 一、教科书里荷载的最不利组合的描述 连续梁所受荷载包括恒载和活荷载两部分,其中活荷载的位置是变化的,所以在计算内力时,要考虑荷载的最不利组合和截面的内力包络图。 对于单跨梁,显然是当全部恒载和活荷载同时作用时将产生最大的内力。但对于多跨连续梁某一指定截面往往并不是所有荷载同时布满梁上各跨时引起的内力为最大。结构设计必须使构件在各种可能的荷载布置下都能可靠使用,这就要求找出在各截面上可能产生的最大内力,因此必须研究活荷载如何布置使各截面上的内力为最不利的影响,即活荷载的最不利布置。 如下图所示为五跨连续梁,当活荷载布置在不同跨间时梁的弯矩图和剪力图。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其内力图的变化规律,当活荷载作用在某跨时,该跨跨中为正弯矩,邻跨跨中为负弯矩,然后正负弯矩相间;比较各弯矩图可以看出,例如对于1跨,本跨有活荷载,当在3、5跨同时也有活荷载时,使1跨+M值增大,而2、4跨同时有活荷载时,则在1跨引起-M,使1跨+M值减小,因此欲求1跨跨中最大正弯矩时,应在1、3、5跨布置活荷载。同理可以类推出求其他截面产生最大弯矩时活荷载的布置原则。 根据上述分析,可以得出确定连续梁活荷载最不利布置的原则如下: 1.欲求某跨跨中最大正弯矩时,应在该跨布置活荷载;然后向两侧隔跨布置。 2.欲求某跨跨中最小弯矩时,其活荷载布置与求跨中最大正弯矩时的布置完全相反。 3.欲求某支座截面最大负弯矩时,应在该支座相邻两跨布置活荷载,然后向两侧隔跨布置。 4.欲求某支座截面最大剪力时,其活荷载布置与求该截面最大负弯矩时的布置相同。 根据以上原则可确定活荷载最不利布置的各种情况,它们分别与恒载(布置各跨)组合在一起,就得到荷载的最不利组合,如下图所示为五跨连续梁最不利荷载的组合。

荷载及计算参数(已修改)

荷载及计算参数选择 主讲人王卫忠 一.荷载 1.墙体荷载 注:1. 门窗洞口面积>30%时应扣除洞口面积的墙重; 2. 计算梁上线荷应扣除梁高; 3.墙体线荷已包括面层,但若有外挂石材则应另考虑; 4. 当墙直接布置在楼板上,整体计算时,双向板可把墙均匀布于板跨,单向板可布置虚梁导荷;计算楼板 时应按《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第2.7.1~2.7.3条(P18),分不同情况分别计算。 顶棚可统一按0.35 KN/m2,如考虑抹灰可按0.5 KN/m2. 2.消防车荷载(双向板)(KN/m2) 当符合《荷载规范》4.4.1条的条件时,双向板按表中荷载取值,当有覆土时,按表2-1取值,同时应按表2-2考虑动力系数。(计算梁时,宜考虑折减)。

(按满载总重为300KN车辆考虑) 3.施工荷载 地下室顶板室外部分宜考虑10KN/m2、室内(一般指住宅楼平面范围内)部分宜考虑5KN/m2的施工荷载。其与覆土、消防车活荷及人防荷载不同时考虑,且应在施工图中注明相关要求。当室内部分考虑施工荷载时,室内隔墙可不考虑。 4.屋顶荷载 一般屋面顶花园、地下室顶板为景观绿化时,其活荷载取3 KN/m2,其覆土容重宜按18KN/m3计算。当有大型构筑物、景观小品或树木时,可再另外计算,一般树木可按3 KN/m2。考虑。裙房屋顶宜考虑4KN/m2的施工荷载。屋面找坡时,找坡填料应在图中注明(一般按陶粒混凝土容重计算,如另有做法,单独核算)。

二.计算参数 PKPM程序现在有很多计算参数是由设计人员来填写。程序放开这些参数有两个原因,首先就是要让设计人员真正的掌握工程的设计过程,能够尽可能的控制设计过程。其次就是要把一些关键的责任交由设计人员来负,程序只能起到设计工具的作用,不能代替设计。所以就需要我们的结构设计人员充分的理解程序的适用范围、条件和校对结果的合理性、可靠性。《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的5.1.16条要求“对结构分析软件的计算结果,应进行分析结果判断,确认其合理、有效后方可作为工程设计的依据”。PKPM 说明书也特别声明:使用者必须了解程序的假定并必须独立地核查结果。 SATWE设计参数 设计参数的合理确定至关重要。 SATWE前处理----接PM生成SATWE数据菜单共13项,重点是1、2两项。 (一)、SATWE前处理——接PMCAD生成SATWE数据 分析与设计参数定义 总信息 1、水平力与整体坐标夹角(度):一般取0o和>15o的斜交方向。如体型复杂,可改变此数,使之按最大受力方向,近似可按地震力最大作用方向取(在WZQ.OUT中,逆时针为正。)。必须注意的是:风荷载体型系数也应相应修改。 2、混凝土容重:隐含值25。构件自重计算梁板、梁柱重叠部分都未扣除,框架结构可行,剪力墙、板柱结构偏小。按公司规定一般取27。在自重荷载有利的情况下,宜取24。 3、钢材容重:隐含值78。可行。 4、裙房层数:按实际情况。(不含地下室) 高规及抗规规定:与主楼连为整体的裙楼的抗震等级不应低于主楼的抗震等级,主楼结构在裙房顶部上下各一层应适当加强抗震构造措施。包括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等。 5、转换层所在层号:按自然层号填输,(含地下室的层数)。该指定为程序决定底部加强部位及转换层上下刚度比的计算和内力调整提供信息,同时,当转换层号大于等于

荷载静力计算

常用结构计算 荷载结构静力计算 荷载 1.结构上的荷载 结构上的荷载分为下列三类: (1)永久荷载如结构自重、土压力、预应力等。 (2)可变荷载如楼面活荷载、屋面活荷载和积灰荷载、吊车荷载、风荷载、雪活载等。 (3)偶然荷载如爆炸力、撞击力等。 建筑结构设计时,对不同荷载应采用不同的代表值。 对永久荷载应采用标准值作为代表值。 对可变荷载应根据设计要求,采用标准值、组合值、频遇值或准永久值作为代表值。 对偶然荷载应按建筑结构使用的特点确定其代表值。 2.荷载组合 建筑结构设计应根据使用过程中在结构上可能同时出现的荷载,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分别进行荷载(效应)组合,并应取各自的最不利的效应组合进行设计。 对于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应按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或偶然组合进行荷载(效应)组合。 γ0S≤R (2-1) 式中γ0——结构重要性系数; S——荷载效应组合的设计值; R——结构构件抗力的设计值。 对于基本组合,荷载效应组合的设计值S应从下列组合值中取最不利值确定: (1)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 (2-2)

式中γG——永久荷载的分项系数; γQi——第i个可变荷载的分项系数,其中Y Q1为可变荷载Q1的分项系数; S GK——按永久荷载标准值G K计算的荷载效应值; S QiK——按可变荷载标准值Q ik计算的荷载效应值,其中S Q1K为诸可变荷载效应中起控制作用者; ψci——可变荷载Q i的组合值系数; n——参与组合的可变荷载数。 (2)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 (2-3)(3)基本组合的荷载分项系数 1)永久荷载的分项系数 当其效应对结构不利时: 对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应取1.2; 对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应取1.35; 当其效应对结构有利时: 一般情况下应取1.0; 对结构的倾覆、滑移或漂浮验算,应取0.9。 2)可变荷载的分项系数 一般情况下应取1.4; 对标准值大于4kN/m2的工业房屋楼面结构活荷载应取1.3。 对于偶然组合,荷载效应组合的设计值宜按下列规定确定:偶然荷载的代表值不乘分项系数;与偶然荷载同时出现的其他荷载可根据观测资料和工程经验采用适当的代表值。 3.民用建筑楼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及其组合值、频遇值和准永久值系数(见表2-1)民用建筑楼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及其组合值、频遇值和准永久值系数表2-1 项次类别 标准值 (kN/m2) 组合值系数 ψc 频遇值系数 ψf 准永久值系数 ψq 1 (1)住宅、宿舍、旅馆、办公楼、医院 病房、托儿所、幼儿园 0.5 0.4

关于如何考虑活荷载不利布置(值得收藏)

关于如何考虑活荷载不利布置(值得收藏) 一、教科书里荷载的最不利组合的描述 连续梁所受荷载包括恒载和活荷载两部分,其中活荷载的位置是变化的,所以在计算内力时,要考虑荷载的最不利组合和截面的内力包络图. 对于单跨梁,显然是当全部恒载和活荷载同时作用时将产生最大的内力.但对于多跨连续梁某一指定截面往往并不是所有荷载同时布满梁上各跨时引起的内力为最大.结构设计必须使构件在各种可能的荷载布置下都能可靠使用,这就要求找出在各截面上可能产生的最大内力,因此必须研究活荷载如何布置使各截面上的内力为最不利的影响,即活荷载的最不利布置. 如下图所示为五跨连续梁,当活荷载布置在不同跨间时梁的弯矩图和剪力图.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其内力图的变化规律,当活荷载作用在某跨时,该跨跨中为正弯矩,邻跨跨中为负弯矩,然后正负弯矩相间;比较各弯矩图可以看出,例如对于1跨,本跨有活荷载,当在3、5跨同时也有活荷载时,使1跨+M值增大,而2、4跨同时有活荷载时,则在1跨引起-M,使1跨+M值减小,因此欲求1跨跨中最大正弯矩时,应在1、3、5跨布置活荷载.同理可以类推出求其他截面产生最大弯矩时活荷载的布置原则. 根据上述分析,可以得出确定连续梁活荷载最不利布置的原则如下: 1.欲求某跨跨中最大正弯矩时,应在该跨布置活荷载;然后向两侧隔跨布置. 2.欲求某跨跨中最小弯矩时,其活荷载布置与求跨中最大正弯矩时的布置完全相反. 3.欲求某支座截面最大负弯矩时,应在该支座相邻两跨布置活荷载,然后向两侧隔跨布置. 4.欲求某支座截面最大剪力时,其活荷载布置与求该截面最大负弯矩时的布置相同. 根据以上原则可确定活荷载最不利布置的各种情况,它们分别与恒载(布置各跨)组合在一起,就得到荷载的最不利组合,如下图所示为五跨连续梁最不利荷载的组合.

荷载计算与组合规定—水闸设计规范.

荷载计算与组合规定——水闸设计规范 (1)作用在水闸上的荷载可分为基本荷载和特殊荷载两类. 基本荷载主要有下列各项: 1)水闸结构及其上部填料和永久设备的自重; 2)相应于正常蓄水位或设计洪水位情况下水闸底板上的水重; 3)相应于正常蓄水位或设计洪水位情况下的静水压力; 4)相应于正常蓄水位或设计洪水位情况下的扬压力(即浮托力与渗透压力之和); 5)土压力; 6)淤沙压力; 7)风压力; 8)相应于正常蓄水位或设计洪水位情况下的浪压力; 9)冰压力; 10)土的冻胀力; 11)其它出现机会较多的荷载等. 特殊荷载主要有下列各项: 1)相应于校核洪水位情况下水闸底板上的水重; 2)相应于校核洪水位情况下的静水压力; 3)相应于校核洪水位情况下的扬压力; 4)相应于校核洪水位情况下的浪压力; 5)地震荷载; 6)其他出现机会较少的荷载等. (2)水闸结构及其上部填料的自重应按其几何尺寸及材料重度计算确定.闸门,启闭机及其他永久设备应尽量采用实际重量. (3)作用在水闸底板上的水重应按其实际体积及水的重度计算确定.多泥沙河流上的水闸,还应考虑含沙量对水的重度的影响. (4)作用在水闸上的静水压力应根据水闸不同运用情况时的上,下游水位组合条件

计算确定.多泥沙河流上的水闸,还应考虑含沙量对水的重度的影响. (5)作用在水闸基础底面的扬压力应根据地基类别,防渗排水布置及水闸上,下游水位组合条件计算确定. (6)作用在水闸上的土压力应根据填土性质,挡土高度,填土内的地下水位,填土顶面坡角及超荷载等计算确定.对于向外侧移动或转动的挡土结构,可按主动土压力计算;对于保持静止不动的挡土结构,可按静止土压力计算.土压力计算公式见附录D. (7)作用在水闸上的淤沙压力应根据水闸上,下游可能淤积的厚度及泥沙重度等计算确定. (8)作用在水闸上的风压力应根据当地气象台站提供的风向,风速和水闸受风面积等计算确定.计算风压力时应考虑水闸周围地形,地貌及附近建筑物的影响. (9)作用在水闸上的浪压力应根据水闸闸前风向,风速,风区长度(吹程),风区内的平均水深以及闸前实际波态的判别等计算确定.浪压力计算公式见附录E. (10)作用在水闸上的冰压力,土的冻胀力,地震荷载以及其他荷载,可按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的规定计算确定.施工过程中各个阶段的临时荷载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确定. (11)设计水闸时,应将可能同时作用的各种荷载进行组合.荷载组合可分为基本组合和特殊组合两类.基本组合由基本荷载组成;特殊组合由基本荷载和一种或几种特殊荷载组成,但地震荷载只应与正常蓄水位情况下的相应荷载组合. 计算闸室稳定和应力时的荷载组合可按表1的规定采用.必要时还可考虑其他可能的不利组合. 表1 荷载组合表 荷 载组合计算情况 荷 载 沙 压 力 压 力 压 力 压 力 冻 胀 力 震 荷 载 其 它 说明 基本组合 完建情况√ - - - √ - - - - - - √必要时,可考虑地下水产生的扬压力正常蓄水位 情况 √√√√√√√√ - - - √ 按正常蓄水位组合计算水重,静水压 力,扬压力及浪压力 设计洪水位 情况 √√√√√√√√ - - - - 按设计洪水位组合计算水重,静水压 力,扬压力及浪压力 冰冻情况√√√√√√√ - √√ - √ 按正常蓄水位组合计算水重,静水压 力,扬压力及冰压力 特殊施工情况√ - - - √ - - - - - - √ 应考虑施工过程中各个阶段的临时荷 载

转换层叠合荷载计算

附件三、转换层大梁荷载计算 一、受力分析: 1.取58—63/Y1轴梁为研究对象计算,受力如下图所示: 二、承载力计算: 2.梁的计算: 2.1 梁分二次浇注,以0.8m*2.8m为例进行计算。第一次浇注1.8米,第二次浇注1.0米。(第四、五层板标高为17.600m、21.900m) 考虑第四、五层模板不予以拆除,以承受上部转换层传来荷载。 已知:b×h=350×700 砼C35,fy取340N/mm2(25),按75%考虑fcm=19*0.75=14.25 N/mm2As=2279.64mm2 ζ=Asfy/bh0fcm=2279.64×340/350×630×14.25=0.247 查表得as=0.216 Mu=as×b×h02×fcm=0.216×350×6302×14.25=427.6 KN·M 所能承受的均布荷载: q1=427.6×8/7.52=60.8KN 2.2 转换层传来的荷载计算:

2.2.1已知:b×h=800×2800 砼C45,fy取340N/mm2(25)fcm=2 3.5 N/mm2 L=7.2m 大梁砼分二次浇筑,第一次浇筑高度为1.8m。 钢筋砼自重:1.2×(26KN/m3×0.8m×1.8m)=44.93KN/m 模板及支架自重:1.2×0.9×(0.85KN/m3×0.8m×1.8m)=0.95KN/m 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自重:1.4×(1KN/M2×0.8m)=1.12KN/m 振捣砼时产生的荷载:1.4×(2.0KN/m2×0.8m)=2.24KN/m 则荷载总重:N=44.93+0.95+1.12+2.24=49.02KN/m q1=60.8KN/m> N=490.2KN满足要求。 2.2.2第一次浇注1.8米高的梁隔4天后第二次浇注,则第一次浇注混凝土强度按达到75%计算。 已知: 混凝土C45 L=7.5m b×h=800mm×1800mm 2528 f cm=23.5n×0.75=17.63/mm2 f y=340n/mm2 A S=15386mm2实际 取h=1800mm h0=1800-250=1550mm ξ=f y×A S/(b×h×f cm)=340×15386/(800×1550×17.63)=0.239<ξ b=0.528 查表得a s=0.210 M U=0.210× 15502× 800× 23.5=7115.8KN.M 大梁砼分二次浇筑,第二次浇筑高度为1.0m。 第一次浇注的梁承受整个梁的自重以及施工何载 钢筋砼自重:1.2×(26KN/m3×0.8m×2.8m)= 69.89KN/m 模板及支架自重:1.2×0.9×(0.85KN/m3×0.8m×2.8m)= 2.06KN/m

高层建筑结构与抗震常见问题解答第9章 荷载效应组合及设计要求

第9章 荷载效应组合及设计要求 1.什么是荷载效应?什么是荷载效应组合?一般用途的高层建筑结构承受哪些何载? 答:所谓荷载效应,是指在某种荷载作用下结构的内力或位移。 按照概率统计和可靠度理论把各种荷载效应按一定规律加以组合,就是荷载效应组合。 一般用途的高层建筑结构承受的竖向荷载有结构、填充墙、装修等自重(永久荷载)和楼面使用荷载、雪荷载等(可变荷载);水平荷载有风荷载及地震作用。各种荷载可能同时出现在结构上,但是出现的概率不同。 2.如何考虑荷载效应的组合?分项系数与组合系数各起何作用? 答:通常,在各种不同荷载作用下分别进行结构分析,得到内力和位移后,再用分项系数与组合系数加以组合。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以下简称为《荷载规范》)上给出的自重及使用荷载、雪荷载等值,以及风荷载及地震等效荷载值都称为荷载标准值。各种标准荷载独立作用产生的内力及位移称为荷载效应标准值,在组合时各项荷载效应应乘以分项系数及组合系数。分项系数是考虑各种荷载可能出现超过标准值的情况而确定的荷载效应增大系数,而组合系数则是考虑到某些荷载同时作用的概率较小,在叠加其效应时要乘以小于1的系数。例如,风荷载和地震作用同时达到最大值的概率较小,因此在风荷载和地震作用组合时,风荷载乘以组合系数0.2。 3.如何选择控制截面及最不利内力类型 答:在构件设计时,要找出构件设计的控制截面及控制截面上的最不利内力,作为配筋设计的依据。首先要确定构件的控制截面,其次要挑选这些截面的最不利内力。所谓最不利内力,就是使截面配筋最大的内力。 控制截面通常是内力最大的截面,但是不同的内力(如弯矩、剪力)并不一定在同一截面达到最大值,因此一个构件可能同时有几个控制截面。 对于框架横梁,其两端支座截面常常是最大负弯矩及最大剪力作用处,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端截面还有正弯矩。而跨中控制截面常常是最大正弯矩作用处。在梁端截面(指柱边缘处的梁截面),要组合最大负弯矩及最大剪力,也要组合可能出现的正弯矩。注意,由于内力分析结果都是轴线位置处的梁的弯矩及剪力,但在配筋计算时应采用柱边截面处的内力,因而在组合前应经过换算求得柱边截面的弯矩和剪力,见图2。 对于柱子,根据弯矩图可知,弯矩最大值在柱两端,剪力和轴力值在同一楼层内变化较小。因此,柱的设计控制截面为上、下两个端截面。注意,在轴线处的计算内力也要换算到梁上、下边缘处的柱截面内力。柱子弯矩和轴力组合要考虑下述四种可能情况:1)max M 及相应的N ;2)max N 及相应的M ;3)min N 及相应的M ;4)M 比较大(不是绝对最大),但N 比较小或比较大(不是绝对最小或绝对最大)。有时绝对最大或最小的内力不见得是最不利的。对于大偏心受压构件,N M e 0愈大,截面需要的配筋愈多。对于小偏压构件`,如果N 不是最大,但相应的M 比较大时,配筋也会多一些。所以,组合时要找第4)种情况,而且常常是这种情况控制配筋。 4.竖向活荷载的布置应如何考虑? 答:竖向活荷载是短暂作用的、可变的。各种不同的布置会产生不同的内力,因此,应该由最不利布置方式计算内力,以求得截面最不利内力。对于高层建筑,计算不利布置荷载的内力及内力组合工作量很

结构设计荷载计算(模板)

第三医院荷载计算 面层荷载 一、屋面荷载:(上人屋面) 25厚水泥花砖0.60(kN/m2) 20厚水泥砂浆20×0.020=0.40(kN/m2) 防水层0.40(kN/m2) 20厚水泥砂浆找平层20×0.020=0.40(kN/m2) 水泥焦渣找坡层 1.60(kN/m2) 60厚高密度聚苯板保温层2×0.06=0.12(kN/m2) 水泥砂浆找平层0.40(kN/m2) 120厚钢筋混凝土屋面板25×0.12=3.00(kN/m2) 170厚钢筋混凝土屋面板2) 吊顶0.50(kN/m2) 静荷载总计2) 活荷载总计(上人屋面) 2.00(kN/m2) 二、首层楼面荷载:

隔墙折算板面荷载 2.50(kN/m2) 100厚面层25×0.100=2.50(kN/m2) 结构层200厚钢筋混凝土板25×0.200=5.00(kN/m2) 吊顶0.50(kN/m2) 静荷载总计10.50(kN/m2) 活荷载(考虑施工堆载)总计 5.00(kN/m2) 三、首层(CT、MRI有地沟)楼面荷载 100厚面层25×0.100=2.50(kN/m2) 结构层200厚钢筋混凝土板25×0.200=5.00(kN/m2) 吊顶0.50(kN/m2) 静荷载总计8.00(kN/m2) 活荷载总计8.00(kN/m2) CT、MRI围护墙恒荷载30.00(kN/m2) 四、四层以下楼面荷载:(生化、免疫、试验室、护士站等) 隔墙折算板面荷载 2.50(kN/m2) 100厚面层25×0.100=2.50(kN/m2) 结构层120厚钢筋混凝土板25×0.120=3.00(kN/m2) 结构层170厚钢筋混凝土板2) 吊顶0.50(kN/m2) 静荷载总计2)

框架结构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

第6章竖向荷载作用下内力计算 §6.1 框架结构的荷载计算 §6.1.1.板传荷载计算 计算单元见下图所示: 因为楼板为整体现浇,本板选用双向板,可沿四角点沿45°线将区格分为小块,每个板上的荷载传给与之相邻的梁,板传至梁上的三角形或梯形荷载可等效为均布荷载。 图6-1 框架结构计算单元

图6-2 框架结构计算单元等效荷载 一.B ~C, (D ~E)轴间框架梁: 屋面板传荷载: 恒载:2226.09KN/m 1.5m [1-2(1.5/6)(1.5/6)]2=17.128KN/m ??+? 活载:2222.0KN/m 1.5m [1-2(1.5/6)(1.5/6)]2=5.625KN/m ???+? 楼面板传荷载: 恒载:2223.83KN/m 1.5m [1-2(1.5/6)(1.5/6)]2=10.772KN/m ???+? 活载:2222.0KN/m 1.5m [1-2(1.5/6)(1.5/6)]2=5.625KN/m ???+? 梁自重:3.95KN/m B ~C, (D ~E)轴间框架梁均布荷载为: 屋 面 梁:恒载=梁自重+板传荷载 =17.128 KN/m+3.95 KN/m=21.103 KN/m 活载=板传荷载=5.625 KN/m 楼面板传荷载:恒载=梁自重+板传荷载 =3.95 KN/m+10.772 KN/m=14.747 KN/m 活载=板传荷载=5.625 KN/m 二. C ~D 轴间框架梁: 屋面板传荷载: 恒载:26.09KN/m 1.2m 5/82=9.135KN/m ??? 活载:22.0KN/m 1.5m 5/82=3KN/m ??? 楼面板传荷载:

荷载组合例题(1)

【例题1】某办公楼面板,计算跨度为3.18m ,沿板长每米永久荷载标准值为3.1kN/m ,可变荷载只有一种,标准值为1.35Kn/m ,该可变荷载组合系数为0.7,准永久值系数为0.4,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 求:用于计算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所需的荷载组合。 解: 1、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可变荷载控制的组合 ()221 1.2 3.1 3.18/8 1.4 1.35 3.18/87.07M kN m =???+??= 永久荷载控制的组合 ()221 1.35 3.1 3.18/8 1.40.7 1.35 3.18/8 6.96M kN m =???+???= 取 6.96M kN m = 。 2、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按标准组合计算 223.1 3.18/8 1.35 3.18/8 5.63M kN m =?+?= 按准永久组合计算 223.1 3.18/80.4 1.35 3.18/8 4.60M kN m =?+??= 【例题2】某矩形截面外伸梁如图,截面尺寸为250mm ×500mm ,承受永久荷载标准值20kN/m ,可变荷载标准值10kN/m ,组合系数ψc =0.7。 求:跨中最大弯矩设计值。 解:对跨中弯矩计算,跨中梁段荷载为不利荷载,其设计值应乘以放大系数: 1.35×20+0.7×1.4×10=36.8kN/m (永久荷载控制) 1.2×20+1.4×10=38kN/m (可变荷载控制) 外伸梁段的荷载为有利荷载,所以永久荷载分项系数为1.0,可变荷载分项系数为0,其设计值为:1×20+0×10=20kN/m 。 所以跨中最大弯矩设计值为: 38×62/8-0.5×20×22/2=151kN-m 。 对外伸段梁,跨中弯矩数值不影响支座处负弯矩,但是影响弯矩包络图范围,从而影响负筋配置,当然外伸段梁荷载为不利荷载。

荷载传递计算

(一)转换层梁、板混凝土约560m3,下部支撑体系承受的荷载是相当大的,现对在转换层以下各楼层的支撑体系作如下调整,用以卸荷: 转换层的支撑体系中,立杆底部在梁板间位置须垫上木枋和模板,将大梁的荷载传递至下层的梁再由梁传递至柱。 1、转换层现浇结构施工时三层、四层的楼板必须进行支撑加固,加固钢管立杆,加固钢管上下层必须在同一支撑点上,这才能使它更好的传递荷载。板卸荷简图如下: 2、转换层梁 转换层梁主要承受荷载体。 2.1、在转换层和加固层相同轴线位置都有梁的梁宽大于或等于600mm在梁底加两根立杆作为卸荷顶撑杆,间距为1500mm,设两道水平杆,在二层、三层、四层梁底进行加固,采用钢管支撑架加固; 加固简图如图所示: 在转换层和加固层相同轴线位置都有梁的梁宽小于600mm在梁底加一根立杆作为卸荷顶撑杆,间距为1500mm,设两道水平杆,在三层、四层梁底进行加固;采用钢管加固; 加固简图如图所示: 2.2、在转换层和加固层相同轴线位置加固层没有梁的,在相应位置板底进行加固,从二层加固至四层;采用钢管加固,加固搭设方

式同转换层梁。 加固简图如图所示: 梁板加固立杆应在同一垂直线上。加固如图所示: (二)转换层下各层楼板分担荷载计算 一)、板荷载传递计算如下: 楼板厚度180,每层楼面荷载设计值为3.5 KN/m2。 1、模板及支撑系统自重0.35KN/m2 2、现浇混凝土自重25KN/m3×0.18=4.5KN/m2 3、钢筋自重 1.1×0.18=0.198KN/m2 4、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标准值q=2.5 KN/m2

5、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P=2.0 KN/m2 F4= F砼+F模+F钢筋+ F人+ F捣 =4.5+0.35+0.198+2.5+2.0=9.55KN/m2 F3= F4-3.5+ F模=9.55-3.5+0.35=6.4 KN/m2>3.5 KN/m2 不安全, 故:四层单层加固不安全,需再在下层卸荷: F2= F3-3.5+ F模=6.4-3.5+0.35=3.25KN<3.5KN/m2 安全, 故:三层、四层两层加固能满足板的卸荷要求。 二)、梁荷载 (一)KZL22梁截面为900×2200,跨度7.7米(1-39轴交1-R 轴~1-J轴) 模板及支撑体系自重:0.5KN/M2 砼自重:25KN/M3 钢筋自重:梁取1.5KN/M3 振捣砼的荷载:2.0 KN/M2 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2.0KN/M2 1、梁的砼重量:7.7×0.9×2.2×25=381.15KN 2、钢筋自重:7.7×0.9×2.2×1.5=22.87KN 3、模板及支撑系统重量:7.7×0.9×0.5=3.47 KN 4、施工人员荷载:7.7×2.0×0.9=13.86 KN 5、振捣砼的荷载: 7.7×2.0×0.9=13.86KN

吊顶转换层节点计算书模板

吊顶转换层节点计算书 本计算书以“1200mm*4000mm”为一个代表计算单元,1200mm*4000mm代表单元内,吊顶转换层由三个M8*80金属膨胀螺栓与结构连接。 本工程结构楼板使用的是C30混凝土,经试验,M80*8金属膨胀螺栓锚固在150#(C15混凝土)混凝土上的拉力允许值为540kg,若M8*80金属膨胀螺栓锚固在C30混凝土上,则拉力允许值将远远大于540kg,本计算书以150#混凝土的540kg允许拉力为例:三个M8*80金属膨胀螺栓的拉力允许值为:3×540kg=1620kg 由于吊顶转换层与结构的力学关系为单一的重力与拉力故 F拉=F总重=Gg F拉=Gg=1620kg×9.8N/kg=15876N=15.876KN 涉及公式:F=Gg(g=9.8N/kg) 代表单元内吊顶转换层总重力分析: 1、L40×4 镀锌方矩管 4.68kg/m 代表单元内有6根1.7m长的镀锌方矩管,故有 G L40×4镀锌方矩管=4.68kg/m×1.7m×6=47.736kg F1= G L40×4镀锌方矩管g= 467.8128N≈0.4678KN 2、L50×5 镀锌角钢 3.77kg/m 代表单元内有2根4m长镀锌角钢,故有 G L50×5镀锌角钢=3.77kg/m×4m×2=30.16kg F2= G L50×5镀锌角钢g= 295.568N≈0.2956KN 3、1200mm*2440mm 细木工板30kg/块代表单元内,细木工板加工的灯槽面积为0.6m×1.2m=0.72m2代表单元内有两条灯槽,故有M灯072m2×2=1.44m2 单块细木工板面积为1.2m×2.44m=2.928m2 G细木工板=30kg 则细木工板每平米重量为30kg÷2.928m2≈10.246kg/m2 则G3=10.246kg/m2×1.44m2=14.754kg F3= G3g= 144.5892N≈0.1446KN

荷载计算与组合.

职业教育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水工建筑物项目化实训包 ——水闸实训包荷载计算与组合 《水工建筑物项目化实训包》项目组 2015年3月

荷载计算与组合 1.《水闸设计规范》规定: (1)作用在水闸上的荷载可分为基本荷载和特殊荷载两类. 基本荷载主要有下列各项: 1)水闸结构及其上部填料和永久设备的自重; 2)相应于正常蓄水位或设计洪水位情况下水闸底板上的水重; 3)相应于正常蓄水位或设计洪水位情况下的静水压力; 4)相应于正常蓄水位或设计洪水位情况下的扬压力(即浮托力与渗透压力之和); 5)土压力; 6)淤沙压力; 7)风压力; 8)相应于正常蓄水位或设计洪水位情况下的浪压力; 9)冰压力; 10)土的冻胀力; 11)其它出现机会较多的荷载等. 特殊荷载主要有下列各项: 1)相应于校核洪水位情况下水闸底板上的水重; 2)相应于校核洪水位情况下的静水压力; 3)相应于校核洪水位情况下的扬压力; 4)相应于校核洪水位情况下的浪压力; 5)地震荷载; 6)其他出现机会较少的荷载等. (2)水闸结构及其上部填料的自重应按其几何尺寸及材料重度计算确定.闸门,启闭机及其他永久设备应尽量采用实际重量. (3)作用在水闸底板上的水重应按其实际体积及水的重度计算确定.多泥沙河流上的水闸,还应考虑含沙量对水的重度的影响. (4)作用在水闸上的静水压力应根据水闸不同运用情况时的上,下游水位组合条件

计算确定.多泥沙河流上的水闸,还应考虑含沙量对水的重度的影响. (5)作用在水闸基础底面的扬压力应根据地基类别,防渗排水布置及水闸上,下游水位组合条件计算确定. (6)作用在水闸上的土压力应根据填土性质,挡土高度,填土内的地下水位,填土顶面坡角及超荷载等计算确定.对于向外侧移动或转动的挡土结构,可按主动土压力计算;对于保持静止不动的挡土结构,可按静止土压力计算.土压力计算公式见附录D. (7)作用在水闸上的淤沙压力应根据水闸上,下游可能淤积的厚度及泥沙重度等计算确定. (8)作用在水闸上的风压力应根据当地气象台站提供的风向,风速和水闸受风面积等计算确定.计算风压力时应考虑水闸周围地形,地貌及附近建筑物的影响. (9)作用在水闸上的浪压力应根据水闸闸前风向,风速,风区长度(吹程),风区内的平均水深以及闸前实际波态的判别等计算确定.浪压力计算公式见附录E. (10)作用在水闸上的冰压力,土的冻胀力,地震荷载以及其他荷载,可按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的规定计算确定.施工过程中各个阶段的临时荷载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确定. (11)设计水闸时,应将可能同时作用的各种荷载进行组合.荷载组合可分为基本组合和特殊组合两类.基本组合由基本荷载组成;特殊组合由基本荷载和一种或几种特殊荷载组成,但地震荷载只应与正常蓄水位情况下的相应荷载组合. 计算闸室稳定和应力时的荷载组合可按表1的规定采用.必要时还可考虑其他可能的不利组合. 表1 荷载组合表 荷 载组合计算情况 荷 载 沙 压 力 压 力 压 力 压 力 冻 胀 力 震 荷 载 其 它 说明 基本组合 完建情况√ - - - √ - - - - - - √必要时,可考虑地下水产生的扬压力正常蓄水位 情况 √√√√√√√√ - - - √ 按正常蓄水位组合计算水重,静水压 力,扬压力及浪压力 设计洪水位 情况 √√√√√√√√ - - - - 按设计洪水位组合计算水重,静水压 力,扬压力及浪压力 冰冻情况√√√√√√√ - √√ - √ 按正常蓄水位组合计算水重,静水压 力,扬压力及冰压力 特殊施工情况√ - - - √ - - - - - - √ 应考虑施工过程中各个阶段的临时荷 载

转换层工程荷载计算

转换层荷载计算 一、受力分析: 由于转换层施工时产生的荷载非常大,且上下层结构梁位置不对称,转换层大梁施工时产生荷载通过模板支撑系统直接传递于下层梁板面上,考虑第四、五层楼板模板不拆除,因此上部荷载通过模板支撑系统同时由下面两层即四、五层来承载,计算时只要板、梁满足最大承载力要求即可。 1.63—68/W—Y1轴板为研究对象计算,受力如下图所示: 2.取37—45/W轴梁为研究对象计算,受力如下图所示:

二、承载力计算: 1.板的计算; 1.1 板设计受弯承载力计算(第四、五层板标高为17.600m、21.900m) 考虑第四、五层模板不予以拆除,以承受上部转换层传来荷载。 已知:b×h=1000×130 砼C35,fy取340N/mm2( 25)fcm=19 N/mm2 As=402mm2( 8@125) ζ=Asfy/bh0fcm=402×340/1000×100×19=0.072KN·M 查表得as=0.072 Mu=as×b×h02×fcm=0.072×1000×1002×19=12.73 KN·M 1.2 转换层荷载计算: 已知:b×h=700×2600 L=7.2m 大梁砼分二次浇筑,第一次浇筑高度为1.3m。 钢筋砼自重:1.2×(26KN/m3×0.7m×1.3m×7.2m)=204.4KN 模板及支架自重:1.2×0.9×(0.85KN/m3×0.7m×1.3m×7.2m)=6.0KN 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自重:1.4×(1KN/M2×0.7m×7.2m)=7.056KN 振捣砼时产生的荷载:1.4×(2.0KN/m2×0.7m×7.2m)=14.112KN 则荷载总重:N=204.4+6+7.056+14.112=231.568KN q=231.568/7.2=32.16 KN/M M=qL2/24=32.16×7.22/24=69.47 KN·M 则上部荷载M﹥2Mu=2×12.73=25.46 KN·M,即施工时四、五层楼板同时承载也不能满足要求。 1.3建议 通过计算建议第四、五层楼板钢筋作调整,改为 12@100双层双向。

荷载组合的练习题及答案

习题1 某办公楼钢筋混凝土矩形截面简支梁,安全等级为二级,截面尺 b Xh= 200mm X 400mm,计算跨度=#05m, 净跨度/=4.86m o承受均布线荷载:活荷载标准值 7kN/m,恒荷载标准值10kN/m (不包括自重)。试计算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时的跨中弯矩设计值和支座边缘截面剪力 中弯

【解】由表查得活荷载组合值系数=0.7。安全等级为二级,则结构重要性系数=1.0o 钢筋混凝土的重度标准值为25kN/m3,故梁自重标准值为25 X 0.2 X 0.4=2 kN/m。 总恒荷载标准<tg k=10+2=12kN/m 恒载产生的跨中弯矩标准值和支座边缘截面剪力标准 为:M gk = g k Z02/8 = 12X52/8=37.5kN? m V gk=g k Z n/2= 12X4.86/2=29.16 kN

活荷载产生的跨中弯矩标准值和支座边缘截面剪力标准值:Mqk = Mo" =7X52/8=21.875kN-m V gk=^k Z n/2 = 7 X 4.86/2 =17.01 kN 1、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时: 跨中弯矩设计值: M = gk + 丫0见氏)=y2G M gk + /

2、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标准组合时: 跨中弯矩标准值: Mk =M&k+Mq“ =37.5 + 21.875 = 59.375 册?加支座边缘标准值: V =入 + V qXk =29.16 + 17.01=46.17 kN

名词解释计算题

二、名词解释 1) 建筑高度:指桥上行车路面(或轨顶)标高至桥跨结构最下缘之间的距 离。2) 桥下净空高度:指设计洪水位或通航水位至桥跨结构最下缘之间的距离。3) 桥梁高度:指桥面与低水位之间的高差或为桥面与桥下线路路面之间的高差。4) 设计洪水频率:是由有关技术标准规定作为桥梁设计依据的洪水频率。 5) 净跨径: 对于梁桥是指设计洪水位上相邻两个桥墩或桥墩与桥台之间的净距离;对于拱桥是指两拱脚截面最低点之间的水平距离。 6) 计算跨径: 对于有支座的桥梁,是指桥跨结构相邻两个支座中心的距离,用l 表示;对于拱桥,是指相邻两拱脚截面形心点之间的水平距离 7) 标准跨径: 对于梁桥,是指两相邻桥墩中心线之间的距离,或桥墩中心线至桥台台背前缘之间的距离;对于拱桥,则是指净跨径,用bl表示。 8) 桥梁全长: 指桥梁两端两个桥台的侧墙或八字墙后端点之间的距离,对于无桥台的桥梁为桥面系行车道的全长. 9) 设计洪水位: 桥梁设计中按规定的设计洪水频率计算所得的高水位10) 低水位: 枯水期的最低水位. 11) 高水位: 洪水期的最高水位 12) 荷载横向分布:表示某根主梁所承担的最大荷载是各个轴载的倍数。 13) 荷载折减系数:计算结构受力时,考虑活荷载标准值不可能全部布满和各构件受载后的传递效果不同,对荷载进行折减的系数。分为横向折减系数和纵向折减系数。14) 车辆制动力:汽车刹车运动过程所产生的惯性力通常称为制动 力. 15) 持久状况:指结构在使用过程中一定出现,且持续期很长的荷载状况。16) 刚构桥:主承重采用刚构,及梁和腿或墩(台)采用刚性连接的桥梁。 17) 偶然作用:是指在结构使用期间出现的概率很小,一旦出现,其值很大且持续时间很短的作用。 18) 永久作用:是指在结构使用期间,其量值不随时间而变化或其变化值与平均值比较可忽略不计的作用。 19) 冲击作用:车辆以一定速度在桥上行驶时,由于桥面的不平整、车轮不圆以及发动机的抖动等原因,会使桥梁发生振动,产生动力作用。这种动力作用会使桥梁的内力和变形较静活载作用时为大,这种现象称为冲击作用 20) 可变作用:是指在结构使用期间,其量值随时间变化,且其变化值与平均值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