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模板
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

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玉米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它被广泛用作人类和动物的食物,以及工业原料。
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发展,玉米生产也在不断提高,其中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的应用对提高玉米产量和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播种阶段在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中,播种是玉米种植的第一步。
传统的播种方法是人工播种,效率低下,而且容易出错。
而采用机械化播种技术,可以大大提高播种效率和准确性。
机械化播种技术主要包括玉米播种机和玉米种子处理技术。
玉米播种机采用了先进的技术,可以一次性完成播种和施肥,大大提高了播种的效率和准确性。
而玉米种子处理技术则可以提高种子的萌发率,从而提高了玉米的产量和质量。
二、田间管理阶段在田间管理阶段,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主要包括植保机械和施肥机械。
传统的农作物管理方式是通过人工除草和施肥,这种方式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对农民的身体健康造成了威胁。
采用机械化植保技术可以大大提高除草和喷药的效率,而且可以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保护环境。
而施肥机械则可以根据土壤的条件和作物的需求,精确施肥,避免了浪费,并且可以减少对土壤的损害。
三、收获阶段在收获阶段,传统的玉米收割方式是人工收割,效率低下,而且容易损坏玉米。
而采用机械化收割技术,可以大大提高收割效率,减少损耗,并且可以根据作物的生长情况和土壤的条件,选择适当的收割时间,提高了玉米的产量和质量。
目前,市场上已经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玉米收割机,包括玉米联合收割机、玉米剥皮机等,这些机械化收割设备可以根据农田的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收割方式,提高了收割的效率和质量。
四、后期处理阶段在后期处理阶段,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主要包括玉米干燥机、玉米脱粒机和玉米贮存设备。
传统的后期处理方式是通过人工晾晒和脱粒,这种方式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容易受到天气的影响,影响后期处理的效果。
而采用机械化后期处理技术,可以大大提高玉米的干燥和脱粒的效率,并且可以避免天气对后期处理的影响。
机械化贮存设备可以保持玉米的质量和新鲜度,防止玉米发霉和虫害。
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推广

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推广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是以农业机械设备为基础,依靠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推动玉米生产全过程的机械化改造。
通过机械化技术的推广,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农民的生产收入,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耕种管理1. 土地平整和深耕机械化技术可以通过平整机、深松机等设备来实现土地平整和深耕,提高土壤肥力,为玉米生长提供良好的土壤环境。
2. 播种和定植机械化播种技术可以通过精准控制种子的数量和间距,提高播种质量,避免播种过密或过疏,从而增加产量。
机械化定植技术可以实现玉米苗的精准定植,提高苗木的成活率。
3. 施肥和病虫害防治机械化施肥技术可以通过喷施机、喷洒器等设备实现精准施肥,避免肥料的浪费和过量施肥。
机械化病虫害防治技术可以通过喷雾机、杀虫器等设备实现精准喷洒和杀虫,提高防治效果,减少农药使用量。
二、生长管理1. 定植后的除草和中耕机械化技术可以通过除草机和中耕机等设备实现对杂草的清除和土壤松弛,保持玉米生长环境的卫生和营养。
2. 生长期的追肥和打顶机械化技术可以通过追肥机和打顶机等设备实现对玉米生长期的追肥和打顶,提供充足的营养和光线,促进玉米的生长和发育。
三、收获管理1. 机械收割机械化收割技术可以通过玉米收割机实现高效、快速、节约劳动力的收割,减少玉米籽粒的损失,提高收割效率。
2. 贮藏和加工机械化技术可以通过颖套机、烘干机等设备实现玉米的贮藏和加工,保证玉米质量的稳定和降低贮存过程中的损耗。
四、技术推广和培训为了推广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可以通过开展技术培训和示范推广,提高农民对机械化技术的认识和应用水平。
可以利用科技平台和农业科技示范园,开展机械化技术的展示和交流,促进技术的传播和应用。
夏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

河南农业2023年第16期切忌半墒播种造成玉米出苗不全。
(二)精选种子及种子处理种植户要对所购买的种子进行分级挑选,去除烂粒、病粒、瘪粒、过小粒,目的是使玉米种子大小一致、新鲜饱满,提高发芽势和发芽率,减少种传病虫害,保证玉米播种后发芽出苗快速整齐、幼苗健壮均匀。
种植户可直接购买种衣剂包衣种子,对未包衣种子要进行药剂拌种,控制苗期灰飞虱、蚜虫、粗缩病等病虫害的发生。
(三)一体化机械精密播种播种是保证苗全、苗齐、苗壮的重要环节,是增产玉米要实现每667 m 玉米产量600 kg 的指标,总需肥量为N 18~20 kg,P 2O 5 7.5 kg,K 2O 7.5 kg。
根据中等土壤的肥力状况,施肥量为尿素35 kg,磷酸二铵15 kg,硫酸钾15 kg。
(二)施肥技术1.基肥。
基肥是将N、P 2O 5、K 2O 各含15%的三元复合肥约40 kg 在穴播或条播时随播种一次性施入。
为減少用工,种粮大户和有条件的地区,生产中采用48%缓释复合肥(26-12-10)或45%(30-8-7等类型)高氮三元复合肥40~50 kg,微肥每667 m 2可选用硫酸锌LIANGZHONG LIANGFA良种良法量保留“T”字形果柄,以延长保鲜期。
早熟辣椒门椒、对椒要及时采收,以利于上部果膨大。
“锦霞红艳艳”朝天椒可鲜食,一椒两用,比普通小辣椒早熟15 d,可根据行情采收红鲜椒,也可在10 月辣椒大量转红后一次性收获。
水果玉米作鲜食,在吐丝散粉后17~23 d、籽粒饱满时即可采收嫩果穗。
(责任编辑 于海 )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河南农业2023年第16期的关键。
在地老虎侵害玉米苗的初期,可以在地面撒施毒土、毒饵,喷施药粉和药液,可同时兼治玉米二点委夜蛾。
清除田间地头杂草,消灭虫卵和幼虫;发现为害症状,可选用50%辛硫磷乳油+40%甲基异柳磷乳油,每种药剂0.5 kg 加少量水,喷拌细土125~175 kg;或用 90%敌百虫0.5 kg 热水化开,加清水5 kg,喷在炒香的油渣上拌匀,在傍晚撒施在玉米根附近,每667 m 2用毒饵4~5 kg。
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

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玉米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重要的饲料作物。
为了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农业机械化在玉米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是指从播种到收获的整个生产过程中都使用农业机械化设备进行操作和管理的生产模式。
1. 土壤准备:利用农业机械设备对土壤进行耕作、松土和翻耕,保证土壤质地松软、透气性好,有利于玉米的生长和根系发育。
2. 播种和育苗:采用精密播种机械进行玉米的精确播种,保持种间距均匀,提高整齐度。
育苗阶段可以利用育苗设备进行统一管理,提高苗期生长质量。
3. 定植和间隔管理:利用玉米定植机械进行玉米的快速定植,保持行距和株距均匀。
利用喷灌设备进行水分和肥料的均匀施用,保证玉米生长需要的养分供应。
4. 病虫害管理:利用农业机械设备进行定时的病虫害监测和防治,保证玉米生长期间的健康和安全。
如利用喷雾机械进行药剂的喷洒,提高防治效果。
5. 采收和贮存:利用玉米收获机械进行玉米的机械采收,提高采收效率和减少损失。
采收后,可以利用玉米干燥机械进行快速干燥,保证玉米的质量。
还可以利用玉米贮藏机械进行玉米的储存,延长保鲜期。
1. 提高作业效率:利用农业机械化设备可以提高作业效率,减少人工劳动,缩短作业周期,提高产量和经济效益。
2. 降低生产成本:机械化作业可以减少人工劳动力和时间成本,降低人员管理费用。
3. 提高作业质量:机械化设备能够精确控制作业参数,使玉米的播种、育苗、定植等环节达到标准要求,提高作业质量。
4. 减少劳动强度:机械化作业可以减少体力劳动强度,降低工作风险,改善农民的劳动条件。
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农户对机械化设备的使用和维护技术存在一定的差异,需要加强培训和技术指导。
机械化设备投资较大,且存在维护和更新成本,需要农户具备一定的经济实力。
机械化生产模式对农业耕地结构、生态环境和农业生态系统的影响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评估。
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在提高玉米产量和质量、降低生产成本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

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玉米是世界上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种植面积和产量都位居全球前列。
在中国,玉米的种植面积和产量也非常庞大,玉米的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则是玉米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本文将从种植、收割、加工等方面介绍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
一、机械化种植技术1. 玉米种植机玉米种植机是目前种植玉米的主要机械化设备,其主要功能是进行整地、施肥、定植等作业。
玉米种植机的种植效率高,能有效地提高种植效率和质量。
同时,玉米种植机还能根据不同的土壤质地和作物种植要求,对种植深度、行距、株距等参数进行调节,适应性强。
2. 灌溉设备玉米生长需要水分,为了保证种植地的水分供给,玉米种植中还需要使用灌溉设备。
灌溉设备有喷灌、滴灌、挖槽灌等多种形式,其中,喷灌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形式。
喷灌可以提高作物生长的适宜性、增加作物产量、减少病害虫害等。
3. 农药喷洒机在玉米种植过程中,还需要进行农药防治,这就需要使用农药喷洒机。
农药喷洒机可以精确喷洒和投放农药,使农药的使用量减少,不浪费、不污染环境。
同时,农药喷洒机还能通过调节参数,将药液均匀喷洒在作物表面,使药液均匀、快速地覆盖到作物的表面,从而达到高效防治的目的。
玉米收割机是机械化收割玉米的核心设备,其主要功能是在成熟期将玉米棵条整齐地割断,然后将棵条输送到后部,并通过振动、清选等装置把玉米棒和玉米粒分离出来。
玉米收割机的收割效率高,能够节约人力和时间,提高收割效率和质量。
同时,由于玉米收割机采用了先进的电脑控制技术,能够对收割机进行精确的控制和调节,适应性强,能适应不同工作场合的需要。
2. 玉米干架玉米干架是一种专用于玉米干燥的设备,其主要功能是通过强制排风和加热来将温度和湿度达到适合玉米储存的要求。
玉米干架能够大幅度减少玉米开裂、变色、霉变等问题,并能够延长玉米的贮存期,提高粮食品质。
在玉米加工过程中,需要将玉米粒进行破碎,从而得到玉米粉。
玉米破碎机是一种专用于破碎玉米粒的设备,其主要功能是将干燥的玉米粒破碎成粉,以备后续的加工使用。
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

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1. 引言1.1 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概述玉米作为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生产技术一直受到广泛关注。
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是指利用机械装备和自动化技术,实现玉米种植、收割、加工等生产环节的机械化操作。
该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减少人力投入,保障粮食安全。
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的概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机械化生产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减少人力成本。
通过机械化操作,可以节约人力资源,提高作业效率,缩短生产周期。
机械化生产可以提高作业质量,减少生产损耗。
由于机械操作更加精准和高效,可以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损耗,提高产品质量。
机械化生产可以降低生产风险,提高生产稳定性。
通过自动化控制和监测技术,可以减少人为因素对生产的影响,降低生产风险,增加稳定性。
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的概述是指通过机械装备和自动化技术实现玉米生产过程的机械化操作,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保障生产质量和稳定性。
通过不断推动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可以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玉米产品的需求,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
2. 正文2.1 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的重要性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的重要性在于提高生产效率、减少劳动力成本、提高作物产量、保证粮食安全、促进农业现代化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机械化生产技术可以大大提高生产效率,通过使用各种机械化设备和技术,可以替代传统的人力劳动,减少人力成本,同时大大提高生产效率,提高生产效率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机械化生产技术可以减少劳动力成本,传统的农业劳动力大多青壮年农民,但由于城市化和农民流失等原因,农村劳动力不足的情况日益严重,采用机械化生产技术可以减少劳动力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机械化生产技术可以帮助提高作物产量,通过精准施肥、喷药、播种等技术,可以提高作物产量,保证粮食安全。
2.2 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的发展历程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中叶。
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

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玉米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中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为了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并减少劳动力成本,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和发展。
本文将从地面准备、种植管理、病虫害防治和收获等方面介绍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
首先是地面准备。
玉米的机械化生产技术一般从地面平整开始。
通过使用土壤平整机或铧式平地机,可以将地面的坑洞、高低起伏等不平整的地表处理平整。
然后使用玉米专用旋耕机,将地面进行耕翻和松土,好让种子发芽生长。
接下来,用除草机或采用化学草剂进行除草处理,有效地减少了杂草对玉米生长的竞争,提高了玉米的生长效果。
其次是种植管理。
玉米的机械化种植管理主要包括播种和追肥。
播种通常采用玉米粒种子机械化播种,能大大提高种植效率。
粒种子机可以将玉米种子按照一定的比例和间距均匀地撒播到地面上,使得每颗种子都有足够的空间和养分来生长。
追肥则可以通过喷施或直接施肥机械化进行,能够根据玉米的生长需求及时进行施肥,并且能够保证肥料的均匀和准确施放。
再次是病虫害防治。
玉米的机械化病虫害防治主要包括病虫害检测和施药。
病虫害检测通常通过机械化的遥感技术来完成,利用无人机或遥感设备对玉米田进行监测和巡视,及时发现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情况。
然后,根据检测结果采用机械化的喷药技术进行病虫害的防治。
机械喷洒设备可以将农药喷洒到玉米植株上,并且能够准确控制喷洒剂量和范围,避免过量使用农药,提高施药效果。
最后是收获。
玉米的机械化收获主要包括玉米切割和玉米脱粒。
玉米切割通常采用联合收割机进行,它可以将整个玉米植株一次性切割下来,大大提高了收割效率。
然后,将切割下来的玉米植株送入脱粒机进行脱粒处理。
脱粒机通过机械的碰撞和摩擦将玉米颗粒和玉米饰皮分离开来,并将颗粒收集到容器中。
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通过土壤准备、种植管理、病虫害防治和收获等环节的机械化操作,能够大大提高玉米的生产效率和质量,减少了人力成本和劳动强度。
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

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目录1.内容概览................................................3 1.1 研究背景...............................................4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51.3 技术发展现状...........................................62.玉米生产机械化概述......................................6 2.1 玉米生产流程...........................................7 2.2 机械化生产的重要性.....................................82.3 机械化生产的特点.......................................93.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路线..............................9 3.1 土地利用与耕作机械化..................................10 3.2 播种与移栽机械化......................................11 3.3 施肥与喷药机械化......................................13 3.4 灌溉与排水机械化......................................143.5 收获与后处理机械化....................................154.玉米机械化生产技术要点.................................16 4.1 土地利用与耕作技术要点................................17 4.2 播种与移栽技术要点....................................18 4.3 施肥与喷药技术要点....................................194.4 灌溉与排水技术要点....................................204.5 收获与后处理技术要点..................................225.机械化生产中的配套设备与技术参数.......................235.1 土地利用与耕作机械及配套参数..........................245.2 播种与移栽机械及配套参数..............................255.3 施肥与喷药机械及配套参数..............................265.4 灌溉与排水机械及配套参数..............................275.5 收获与后处理机械及配套参数............................286.玉米机械化生产的技术优势与应用前景.....................296.1 技术优势分析..........................................306.2 应用前景展望..........................................317.玉米机械化生产中的问题和对策...........................327.1 存在的问题分析........................................337.2 解决的对策研究........................................358.实例分析...............................................368.1 实例一................................................378.2 实例二................................................399.结论与建议.............................................419.1 研究结论..............................................429.2 对未来研究的建议......................................431. 内容概览一、概述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是指利用现代机械装备和技术手段,实现玉米生产过程中的播种、施肥、灌溉、植保、收割等环节的全面机械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
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是推进现代化农业发展进程的重要
举措, 推广这项技术不但能够大幅度降低农民的劳动强度, 降低生产成本, 而且还能够最大限度的为玉米生长创造最佳的生育条件, 发挥良种、化肥等生产要素的增产作用, 具有明显提高玉米单产的功效。
同时还将有效实现玉米种植的标准化、规模化, 继而提高玉米的市场竞争力。
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是指在玉米的全部环节中, 耕整地、播种、施肥、植保、中耕、收获、脱粒都使用机械作业。
从我旗特点来看, 主要包括: 机械耕整地、机械精量播种、机械中耕、机械植保、机械收获几个环节, 重点以耕、播、收作业为主, 综合计算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程度。
一般单项作业平均水平达到85%~90%以上称为实现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
一、机械化耕整地技术
玉米生长需要耕层深厚、结构良好、疏松透气、保水保肥的土壤条件。
机械化深耕细整地, 能够改进土壤理化性状, 提高蓄水保肥能力, 是保证玉米苗全、苗齐、苗壮, 夺取玉米丰产的基础。
深耕细整地的农业技术要求:
深耕应在前茬作物收获后立即进行, 使土壤有较长的熟化时间, 利于接纳秋冬雨雪, 夯实土壤。
一般耕深以22-25cm为宜。
早春耕地, 耕深不能超过原耕层深度, 作业后的土壤应细碎、平整, 表土层松软并有适宜的压实度, 以利于提高土壤湿度。
耕整地作业方式, 机械化耕地整地技术主要有两种方式: 一是翻地作业, 就是以铧式犁、圆盘耙、钉齿耙、镇压器等配套组合进行的作业方式。
这种方式就是先进行翻地, 然后进行耙地和耢平。
主要适用于平播作业。
二是联合耕整地作业, 就是采用具有旋耕、灭茬、深松和起垄功能的耕整地联合作业机, 一次进地完成根茬粉碎、土壤旋耕、耕层松土和起垄作业。
适用于垄上播种。
1、翻地作业
翻地作业主要应用的机具是铧式犁, 土壤经过铧式犁作业, 将根茬翻到下面。
主要有牵引犁和悬挂犁, 当前生产中多数使用的是悬挂犁。
采用全程机械化, 翻地作业大力推广使用双向翻转犁。
双向翻转犁作业, 没有开闭垄, 提高了作业质量, 减少了耙地时的能源消耗。
翻地作业可选择使用的悬挂双向翻转犁有1LF-535型、435型、430型和335型。
可根据拖拉机动力的大小选配翻地犁。
翻地应根据地势、土质和土壤的适耕性等条件适时进行。
一般土壤含水量应18-23%, 以不起干坷垃和明条为宜。
春翻作业应在解冻层达到耕深要求时进行, 秋翻作业在地表冻结5-6cm深时应停止。
翻地深度应用根据土质、土层厚度、茬口和翻地时间确定, 一般应为20-22cm。
要求深翻的地块耕深应达到25cm以上。
耕深要一致, 耕深误差不超过2cm。
连年耕翻的地块, 耕翻深浅应逐年交替进行。
为减少水土流失, 建立合理耕层结构, 一般不建议连年翻地作业, 可每隔3-4年翻地一次, 其它年份可采用深松耙茬或旋耕灭茬联合整地作业。
翻地作业要求耕幅一致, 不重耕不漏耕。
耕幅误差不
超过10cm。
翻后地表应平整。
土垡要完全翻转, 立垡率和回垡率不得超过3%。
地面上的杂草、残株和肥料等要覆盖严密。
翻地作业后要进行整地, 就是播种以前对土壤的表层进行耙、耢、镇压的作业。
主要机具有圆盘耙、钉齿耙、耢板和各种镇压器。
耙地要采用对角耙的作业方法, 秋天翻地后进行第一次耙地, 春天再进行一次。
要求耙深12-15cm。
耙后垄沟台无明显差别, 达到地面要平、土壤要细、根茬要碎。
2、深松作业
深松是疏松土层而不翻转土层, 保持原土层的一种土壤耕作
方法。
深松可有效打破犁底层, 最大限度地实现土壤耕层与底层的交融, 进而实现土壤水气和毛细管的上下贯通, 同时更有助于玉米根系的深扎, 从而获得更深层次的养分、水分平衡供给。
另外, 深松还可有效接纳、贮存天然降水和冻融雪水并存于地下, 从而改进并提高土壤湿度, 建立并修复土壤水库, 保证玉米发芽、生育期水分的实时、平衡供给。
机械深松还可彻底解决因降雨所造成的田间地表径流或积水现象的发生, 进而减少了雨水冲刷导致的水土
流失和作物被淹, 也实现了宝贵降水的有效贮存和旱时供给。
深松一般在秋季收获后进行, 也可于夏季伏雨前追肥时节进行。
秋季深松深度一般不应低于35cm, 以打破犁底层为最低深松深度标准。
对于犁底层坚硬、厚度较大的地块, 可分两年度深松作业来完成打破犁底层的目的, 第一年深松深度可在30cm左右, 第二年增加至35cm以上, 这样即可实现深松作业目的, 又可有效降低机车
油耗和作业成本, 减少机具磨损。
夏季伏雨前季深松, 深度一般掌握在25-30cm之间, 并应对垄沟或宽行间进行深松作业, 以尽量减
少破坏玉米根系和耕层土壤扰动为目的。
3灭茬旋耕整地作业
灭茬旋耕整地作业主要采用耕整地联合作业机来完成, 这种
机具已经被广泛使用。
这种机具的构成主要由根茬粉碎刀辊、旋耕碎土刀辊、深松铲和起垄犁构成。
这种机具是以旋转刀片为主要工作部件的耕作机具, 破土能力强, 耕后地面平坦, 一次完成根
茬粉碎、耕耙碎土、深松和起垄作业。
联合作业机作业应符合要求:
根茬粉碎长度应小于5cm, 合格率应大于86%。
旋耕深度一般在
14-18cm之间。
深松深度应在25cm以上。
起垄作业时垄高应大于12cm。
垄向要直, 垄距要保持一致, 为保证机械化播种质量提供条件。
二、机械化精密播种技术
播种是保证苗全、苗齐、苗壮的重要环节, 是关系增产增收的大事。
机械化精密播种能够精确控制播种量、株距和播种深度。
(一)机械化精密播种的农业技术要求
1、适时播种, 一般情况下, 当土壤5cm深处土壤温度稳定经过8℃, 含水量在20%左右时即可播种。
砂质土壤可适当提前, 低洼地可适当延后播种。
由于种子品种不一、籽粒大小不等, 质量差异大, 在机械化播种时操作手要随时调整播种量以及株行距的尺寸。
2、精量下种, 精密播种理论上要求每穴下种量为一粒, 但由于播种机性能、质量及种子形状的差异, 无法绝对达到这一要求, 为此国家规定合格的精密播种作业标准是, 单粒率≥85%, 空穴率≤5%, 碎种率≤1.5%。
同时, 因为种子的发芽率一般在85%左右, 因此要保证每亩出苗株数3800-4400株, 则每亩投种量应为
4500-5200粒, 为高产稳产奠定基础。
3、播深准确种子播在耕层土壤中的位置保证在镇压后种子至地表的距离为3-4cm, 误差不能大于1cm。
4、株距均匀精密播种要求株距均匀一致, 误差量应≤20%。
5、行距一致种子落在种床后的左右偏差要小, 以种床中心线为基准, 左右偏差不大于4cm, 出苗后一条线。
春季农民朋友播种玉米采用的方法多种多样, 播种的株行距差异很大。
有的用大型拖拉机进行浅旋播种, 行距掌握55-60cm, 这种模式最适合机械中耕、收获。
而有的则是人工点播, 行距难以掌握, 尺寸不一, 这样很不利于秋季机械收获。
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 农机工作人员、操作人员要大力推广机械化标准行距播种, 操作手作业前要仔细检查并按规定调整穴距、耧腿距, 作业时多观测、精心操作。
同时要细心讲解, 让农民朋友认识机械化标准植带来的便捷、高效、增产和利于收获等好处, 较快地让她们接受并运用到农业生产中去。
6、种肥深施在种下5-8cm、种侧5cm左右, 并尽可能分层施肥。
分层施肥能提高化肥的利用率, 上层肥在种子下方3-5cm, 占种肥量的1/3, 下层肥在种子下方12-15cm, 占种肥量的2/3。
生产中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