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进玉米机械化收获的意义

合集下载

关于发展玉米机械化收获的思考与建议

关于发展玉米机械化收获的思考与建议
收量 较 小 。玉米 人 工 收获 已经是 北 方 地 区农 民最 繁 造 了有 利 条件 。
重的体力劳动 , 费工 、 费时 、 又 费力 。 随 着 经 济 的 发 2 当前 发 展 玉 米 机械 化 收 获 存 在 的 问题
展 ,外 出务 工农 民增 多 ,农 村 出现 劳 动 力不 足 的现 2 。 1 收获 机械 质量 不过 关 、 适应 性较 差
业 发展 企 业及 科 研 机构 应 在 机器 的设 计 上下 大 力
1 发 展 玉 米 机 械 化 收 获 的 优 越 性
1 . 1 提 高效 率 , 节 约劳 动力 , 降低 生产 成 本
气, 避 免制 造 缺 陷 ; 应用液压 、 电 子 等 现 代 高 科 技 手 段 向半 自动 化 、 可 调节 发 展 , 以便适 应 多 种 玉米 种 植
积较 大外 , 其他 地 方主要 还 是 以人 工收 获 为主 , 费工 、 费时 、 又 费力。因此推 进 玉米机 械 化发展 具有
极 其 重要 的 战略 意义 。介 绍 了玉米机 械 化收 获 的优越 性 , 分析 了 目前存 在 的 问题 , 并提 出 了发 展 玉 米机械 化 收 获的建 议 。 关键词 : 玉米 ; 收获; 机械 化 ; 发展 ; 问题 ; 建议
. 3 可 充分 利 用有效 积 温 。 促 进 增 产 产业 结 构调 整 和 加 工业 的发 展 ,今后 玉米 发 展 的 势 1
头仍 然看 好 。 面积 还会 逐 年增加 。 目前 我 国玉米 机 械
在 北 方 春玉 米 区 , 采用 机 械 适 时 收获 , 可 以减 少
相 当 于延 长 了作 物 生 长期 , 可 有 效 利用 收 化种 植水 平较 高 , 而机 械 化收 获水 平较 低 。我 国 目前 作 业 时 间 . 黑龙江 、 山东 、 河 北 的 机 收 面 积较 大 , 而其 他 省 份 机 获前 的 有效 积 温使 玉米 增产 ,为 高产 品种 的应用 创

《“十四五”全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规划》--加快推动农业机械化、智能化、绿色化

《“十四五”全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规划》--加快推动农业机械化、智能化、绿色化

摘 要:农业全面实现机械化这将标志着我国从传统的农业逐步向现代化农业转型升级,农机的使用能提高农业经济效益,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水平,有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助推力,缩小了城乡差距,巩固了我国农业的基础地位,促进农村和城市和谐发展,因此国家也十分重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颁发了《发展规划》。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智能化;绿色化《“十四五”全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规划》——加快推动农业机械化、智能化、绿色化中共阳泉市委党校 高昕辉实现农村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推手是农业机械化,而这也是当前我国农业发展的趋势。

由于受到城市化、工业化的发展进程的影响,我国的耕地面积正逐渐变少,而且农业经济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传统农业生产方式难以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导致了农民进城打工,投入到城市的建设中,而荒废了农耕地,但是我国对粮食的需求量却有增无减,为了增加农业的产量,提高农业经济效益,改变目前农业窘迫的局面,需要发展农业机械化模式,借助科技助力农业生产,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提升农业的综合竞争力,满足国民对粮食的需求,基于此,农业农村部颁发了《“十四五”全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规划》(下文简称《发展规划》),力求普及农机,增加农田的收益,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加快推动农业机械化、智能化、绿色化的发展,提升我国农业的综合竞争力。

我国虽然是个农业大国,但是我国农业生产长久以来都是依靠手工、畜力等工具,缺乏对机械的应用,再加上我国地势复杂,农机的适用性不强,使用繁琐等诸多的原因导致了我国农业的机械化水平不高。

然而对于现代农业发展来讲,其中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农业机械化发展。

农业生产实现机械化在很大程度上助推了农村农业经济的发展,因为农业生产大范围地使用农机,可以节省人力物力的投入,机械化生产提高了农田的产量,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

从总体上科学合理的规划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大面积实施先进的农业技术,推动农业机械化、智能化、绿色化的发展,提高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了农民的收益,改善了农村的生活水平,有效地增加我国农业的经济效益,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完成乡村振兴战略。

我国玉米收获机械化发展态势分析

我国玉米收获机械化发展态势分析
2 .4 01 0 B 2
总第 2 6期 3
具 , 然 实行 定额 补 贴 。粮食 主 产省 仍 区也 将 玉 米 收 获 机 收 继续 列 为 主攻 方 向 。这 些补 贴 政 策 的稳 定 性 和连
续性对玉米收获机市场的促 进作用 巨大 。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不 断加快 , 农村劳动力转移速度也将加 快 ,黄淮海地 区农业生产 的规模化 、 全程机械化发展迅速 。黄淮海地区
至 12 万 h2 0 1 m ;玉米机收水平 也 由 20 0 9年 的 1.1 6 %提 高 至 9
2 1 的 2 . % , 2 1年 玉 00年 50 到 01 8
空间。通过机 电一体化和 自动化技 术 的应用 , 提高玉米收获机 的智能化 程度 、 提高驾驶员的舒适感 的高品质

基本 情况
近年 来 ,在 各 级农 机 化 主
管部 门的高度重视下 ,玉米收
获 机 械 化 成 为 我 国农 机 化 发 展 的 突 出重 点 和 亮 点 。全 国玉 米
机 收面 积逐 年 大 幅提 高 ,09 20
麦地免耕直播玉米
年 玉米 机 收 面积 5 7 万 h 7. 3 m, 21 00年 87 3. h 2 0 1 增 9万 m , 1 年 2
就当前来看 , 2 自 小 行 走式收获 机、 3行 自走式玉米联 合收获 机 , 由 于机动灵活 的特点将在一定时期 内 做 为主导机型存在 。由于特殊 的种 植特点和 国情 , 在黄淮海地 区发展直
收玉 米 收获 机不 被看 好 。 而发 展秸 秆 回 收 型玉 米 收 获 机 将 会 有 一 定 市 场
实 现全 面 玉 米 机 收是 必 然 趋 势 。基 玉 米 是 我 国 当前 最 主要 的

关于萝北县玉米收获机械化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关于萝北县玉米收获机械化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2 0 1 3年第 5期
农 机 使 用 与 维 修

关于萝北县玉米收获机械化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黑龙 江省 萝北县 农机局 林 占军
玉米 是 我县 第 一 大 作 物 , 播种 面积在 6 O万 亩 左 右, 在粮食 生 产 中 占有 主 导地 位 , 提 高 玉 米 生 产 机 械 化水 平 , 解 决 玉 米 收 获 的 机械 化 问题 , 是 现 代 农 业 发 展 的急切需 要 , 更是 全面提 升 萝 北 县农 机 化 水平 的关 键所在, 对 推 进 我 县从 传 统 农 业 向现 代 农 业 转 型 、 促 进 社会 主义 新农 村建 设具 有重 要 的意义 。 玉 米收 获机械 化 的发展 及现 状 近年来 , 随着 农村 经济 的快 速发 展 和 中 央农 机 购 置 补贴 政策 的实施 , 萝北县 农 业 机械 化 作 业水 平 显 著 提高 , 已经 由单个 生产 环节 向耕 、 种、 收 全 过程 机 械 化 发展 , 但 玉米 机 械 化 收 获 水 平 相 对 较 低 , 已成 为 制 约 我 县农业 机 械化发 展 的瓶颈 和难 点 。 萝北 县 玉米 机 械 化 收 获 技 术 的 引进 、 试验 、 示 范 起 步较早 。2 0 0 3年 萝北 县 农 机 推 广 站 引进 一 台北 安 生 产 的单 行 背 负 式 玉 米 收 割 机 进 行 试 验 、 示范 ; 2 0 0 6 年 又引进 了一 台 自走 式 玉米 收获 机 进 行 试 验 、 示范。 但 由于玉 米 收获机 质量 不 可靠 、 故 障率 高 、 效 率低 、 作 业质 量差 及经 营使 用等原 因 , 玉 米 收 获机 试 验 效果 不 让人 满意 , 没 有 得 到 广 大农 民 的认 可 , 之 后 虽 又 引 进 多种机型进行试验 、 示范 , 但效果仍不理想 , 玉米机械 化 收获 始 终 进 展 缓 慢 。截 至 目前 , 全 县 玉 米 收 获 机 1 3 0台 , 2 0 1 2年全 县玉 米机 械 收获 面 积 3 7 . 6万 亩 , 机 械化 程度 达 6 3 . 4 %。 二、 影 响玉 米收 获机械 化 发展 的制 约 因素 1 . 农民认识不足。农 民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较深 , 习惯 于人工 作 业 , 对玉米机械化收获认识程度不 高。 玉米 收获期 长 , 没 有 黄 豆 成 熟 后 炸 荚 损 失 的压 力 , 可 以长时间作业 , 农 民使用玉米机收的愿望不迫切 , 没 有 形成 积极使 用 玉米 收获机 的氛 围。 2 .土地 经 营规 模 小 。实 行 家庭 联 产 承 包 责 任 制 后, 一家 一户 经 营 的土 地 过 于 分 散 , 全 县 地 块 平 均 在 2 h m 以下 , 各家 各户 作物 种 植 品种 不 一 致 , 不 利 于 大 型机 械作 业 , 空行程 比例 过 高 , 增 加 了作 业 成本 , 制 约 了大 型玉 米联 合收 获机作 用 的发 挥 , 这也 是 农 机化 发 展 的通病 。 3 .机具 本身 质 量不 可靠 。虽 然 近年 来 投 放 市 场 的玉米收获机质量在逐年提高 , 但相对谷物收获机 而 言, 玉 米 收获机 故 障率仍 然 较 高 , 可靠 性 差 , 无 故 障连 续作业时间平均达不到 2 4 h , 性能不够完善 , 作业损 失率高, 收获质量 差 。 4 .机具 价 格偏 高 。 目前 , 玉米联 合 收获 机 市场 价 格基本 都在 3 0万 元 以上 , 而全 县 农 机 购 置 补 贴 资 金 有限 , 无 法进 行补 贴 。加之 玉 米机 械 收 获作 业 价 格 不 高, 受机车作业质量 的影响农户并不十分接受 , 作业 市场 有 限 , 造成农机户经营效益低 , 机 械 成 本 回 收 期

玉米籽粒收获机产业化的必要性

玉米籽粒收获机产业化的必要性

市 场 近 期 可 以 预 见 的 新 增 长 点 ,成 为 我 国 农 机 生 产 、 销 售、 推广 等部 门不可 忽视 的 良好 商机 。
1 发 展 及 研 究 现 状
从 地 区分布 来看 , 目前 玉米 收 获机 生产 企业 主要 集 中
在我 国北方 地 区 , 机 型 上 看 , 国玉米 机 械 收 获模 式 主 从 我 要有 以下 两种 :
的研 制 开发 ,部 分 企业 已成 功 开发 出 了多种 型号 的 玉米
经 济发 展 有 着 巨大 的 影 响 ,提 高 玉米 综 合 生 产 能力 是 保 障我 国粮食 安 全 、 进 畜 牧业 和粮 食 加 工业 发 展 , 现 农 促 实
业增效 和农 民增 收 的长期 战 略 目标 。 玉 米 收获 机 将 是继 小 麦 联 合 机 收 之后 我 国农 机 化 发 展 的又一 大 热 点 , 几 年 来 , 近 在技 术 和产 品开 发方 面 有 了 长足 的进 步 。从 发展 上讲 , 米联 合 收获 机虽 然 没有 如人 玉 们 预想 的那样 迅 猛 发展 , 是 , 但 它也 已确 实成 为我 国农 机

对 发展 玉米 生 产机 械 化 提 出 了迫 切 要 求 ,必 须 加快 推 进
玉米 生 产机 械 化特别 是 玉米 收 获机 械 化 。
基 于这 一 现状 ,为更好 的提 高农业 水 平 的机械 化 , 国
内 外 相 关 行 业 研 究 者 相 继 开 展 了 玉 米 收 获 机 的研 究 工
联 合 收获 机 , 受 多种 原 因的影 响 , 直 未 形 成大 批 量生 但 一
产。
目前 我 国普 遍 采 用 “ 摘穗 一剥皮 一秸 秆 粉 碎还 田” 的

玉米收获机械化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玉米收获机械化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穗、 剥皮 、 果穗集箱 、 秆粉碎处理作业。多行 自行式玉米 秸 l 收获机虽然收获效果较好 , 但售价较高, 这对其推广应用
形 成制 约 。 要代 表机 型 有 :Y 一2型 、Y L 型 , 主 4Z 4 J一3 以及
方式 , 提高秸秆利用水平 , 发展低碳经济, 建设现代化农业 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 叮 信联公 司生产 的 4 z 型等。机具市场售价 1 万 Y 一2 0
元 / 以上 。 台
14 兼收 型玉 米收 获 机 .

1 玉米 收获机械 现状
11 单 行玉 米收 获机 . ’
般在 小麦 收 割机 上进 行改 进 , 上土 米 专川 收 割装 加
置 , 到一 机 多用 。 次 完成摘 穗 、 皮 、 穗 , 做 一 剥 集 同时进 行茎

在玉 米 收 获手 工 劳 作 条件 下 形成 的某 些 土 米 种 植技
术, 已成 为玉 米收 获机 械 的桎 梏 。 多种 行 距 条件下 , 米 住 玉 收 获 机械 难 以适 应 , 距 过窄 或 过 宽 , 将 严 重 影 响 玉米 行 郁
收获机械摘穗机构 的合理配置 ,从而影u 机具的摘穗效 向
王莉玉收 机化 展状 对建 : 获 械发 现及 策议 米
农机推广部门不仅要作好机具选型工作 , 还要进一步
深入市场开发 , 加强与生产企业合作 , 找出适合玉米收获
机械 市 场发 展 的道 路 。 33 根据 国情确 定发 展 模式 。 .
能力 、 设备精度 、 工人技术素质及与之相配套的行业技术 很难保证机具的质量要求 , 从而抑制了农民对玉米收获机
小、 剥皮效果好 、 动力匹配合理 、 机动灵活等优点 , 适应件

坚持不懈 全力推进 努力实现玉米收获机械化

坚持不懈  全力推进  努力实现玉米收获机械化
山东农机化 发展形势 、发展趋 势和发展重 点进行深 人 以 自主创新 为主 ,引进 、消化 、吸收相结 合 ,加 大了
分析研究 的基础上 ,遵照 省委 、省政府 的要 求 ,及 时 玉米收获机械 的创新研 发和生产力度 。1 年来 ,围绕 0 作 出了把农 机化发展 的战略重点转 向玉 米收获机 械化 玉米联合 收获机 的研发 生产 ,先后组织 实施 了国家农 的决策 。山东省委把推进 玉米收获机械 化写入 了 1 号 业科技跨 越计划 、国家 ‘ ‘ 十五”科技攻 关计划 、 ‘ ‘ 十
2 1・ 0 01 2
农 机 e- 推 y l技 -
A I LU GRCU T R ̄ A ! R T C OL CHNE Y E Y HN OGY TE SON EX N  ̄
《 睡 一 —
本刊特稿
F AT E URE S

五 ” 国家 科技 支撑 计划 等 ,攻克 、解 决 了穗茎 兼 置玉米收获机械。20 0 5年农业 部批 准山东省成 为首批
企业从 2 0 年 的 2~ 家 ,生产 能力 20~ 0 01 3 0 3 0台 ,发

民更 多地使 用玉米 收获 机械 ,从 2 0 0 6年起 ,省财政
展 到现在的 1 家 ,年生产能力超过 3 台,为山东省 每年安排 10 5 万 60万元 ,对 以济南 为重点 的 3 0多个县进 乃 至 全 国玉 米 收获机 械化 的快 速 发展提 供 了装 备支 行玉米机 收秸秆还 田作业 补贴 。全省许多市县也安排
县 、乡各级 玉米收获 机械 化创新示 范基地 10多个 。 获 机械 生产企 业和农 机合 作社 及农 机手 提供贷 款 1 2 2
本刊特稿
F AT E URE S

我国玉米机械收获技术发展走向

我国玉米机械收获技术发展走向

公司; 山东 : 国丰 、 玉丰 、 大丰 、 向 农、 北汽福 田、 汇丰 、 双力 ; 山西 : 信 联等。目 , 前 我国玉米收获机机型 大约有 10 2 余种 。分为秸秆还 田 型、 秸秆回收型和摘穗型 3 类。 2. 近期国内玉米机械收获 技术 发展走 向 玉米机械化收获技术近期 的 发展 主要表 现在 以下几 个方 面 : ( ) 对 行 玉 米 收 割技 术 日 1不
势。玉米机械化收获将会在近期 有 较大突 破 。 1 近十年来我国玉米收获机 . 械 的发展 回顾
我国玉米机械收获技术
进入 2 O世纪 9 O年代 ,在河 北省农机化研究所 、北京联合收 获机厂 、 新联集 团、 山东烟台农机 所等单位 的带动下 ,全国掀起了 次玉米收获机械研 制浪潮 , 到 19 年山东充州玉米收获机械现 96 场演示会达到了高潮。主要机型
维普资讯
目・ ・ 圈 囡 圈・
() 2 玉米收 获机械 的制造 工艺
河北省农科院 籍俊杰 刘焕 新 吴海 岩 郝金 魁
拨禾链式不对行玉米收获机 的工 作原理是利用 2条( 条 ) 口型 3 敞 链条或胶带将一行或两行玉米收 进一个摘穗机构内进行收获作业 。 目前较多的厂家采用了这种机构, 其优点是结构简单 、 质量轻 、 割台 刚性好 。河北农哈哈机械厂 、 天津 富康公司 、 北京金乐公司 、 中收藁 城收获机厂 的收获机都采用了此 类 结构 。 以上几种 收获机从 理论 上 都可实现玉米的不对行收获, 某些 收获机还可进行垂直于种植行的 横向收获。为了保证喂人陛能 , 有 些厂家的玉米收获机在割 台上还 设计 了拨禾轮。 但实际应用中证明 其使用可靠性 、 性价比未得到市场
的认 可 。
水平有所提高 在近 2 随着我 年, 国政府新农业政策的出台, 政府对 农机购机补贴力度逐年加大, 各个 玉米收获机生产厂家特别是一些 技术基础好 、 有实力的企业加大了 对玉米收获机械的研究 、开发 、 生 产投入力度 , 生产的机具使用可靠 性明显提高。 05 20 年秋季, 河北省 农 机推广 站对我 国河北 、天津 、 山 东等厂家现有的 6 种玉米收获机 械进行 了大面积田间作业跟踪调 查, 其中有 2 个机型首次无故障作 业时 间达到 4 0h以上 。 20 05年—2 0 o6年 , 一些 厂家 在不断改进加工 r艺的同时, 又进 行了加工能力方面的投入,例如 , 天津富康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在石 家庄La 了玉米收获机分厂;  ̄_ t T 河北 农 哈哈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投资近 千万元 ,建立了玉米收获机加工 、 组装生产线 ,购置 了多台数控机 床, 制作了数台专用加工设备和近 百台工装模具 , 并制作了十余套专 用试验台 ,为产品质量提供了保 障。作为玉米收获机行业的新兵 , 北京 中垦公司也投入巨资在北京 房山建立了新厂区。 可以预计在不 久的将来 , 我国玉米收获机械的质 量会得到进一步提高。 () 3 玉米收 获机 的区域 性功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全面推进玉米机械化收获的意义摘要:玉米收获是玉米生产过程中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关键的环节。

玉米收获季节性强,劳动强度高,作业量大。

加快发展玉米机械化收获,对于提高作业效率,减轻劳动力生产强度,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玉米收获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效益;玉米;机械化;风险评估
中图分类号:s225.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3)-01-0116-1
随着玉米生产的发展,农民生产、生活观念的改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量转移,以及国家惠农补贴政策的深入实施,加快玉米机械化收获进程已经成为广大农民的迫切要求,必将得到迅猛发展。

1 推广意义
玉米在东北众多的粮食作物中,是一种产出效益相对较高的作物,市场走俏,很受广大农户的欢迎,具有省心省时省力等特点,因为在种植管理过程中有各种机械的应用,如今使得种植玉米一改以往的锄头牛犁的传统种植模式,已经形成了机械化半机械化的高产稳产的种植方式,种植技术已趋于成熟,但在收获这一环节,由于现在的机械水平不高,新型的收获机械还没有大面积应用,有的收获机械仍处在边应用边实践的试验阶段,种种原因制约了种植面积的大幅增加。

玉米机械化收获符合蛟河市玉米生产环境,是机械化的发展方向,也是我市未来玉米全程农机化的主导性方式。

推广
机械化收获,可以大大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民生产和生活质量,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创造条件;可以显著节本增效,增加农民收入。

2 示范带动
(1)建立玉米机械化收获示范点。

示范点以村为单位,以种粮大户、农机大户和科技示范户为主建立示范点,对购置玉米收获机械和试验样机优先补贴,鼓励和扶持玉米收获机械化示范作业的发展。

2012年建立4个示范点,每一示范点机收面积达到1000亩以上。

(2)对全市玉米种植大户、农机大户、科技示范户以及有关市、乡(镇)、村级的农业、农机技术干部开展技术培训,编印、发放技术资料,培训300人。

主要培训玉米收获机械的构造原理、安装调试、实际操作、维护保养等。

(3)对示范点玉米收获情况进行全方位技术指导,进行跟踪记录,掌握科学的理论数据。

根据不同机型的需要,选择示范点召开现场会。

在全市大力宣传玉米机械化收获技术,通过典型示范,推动该技术在全市的普及推广应用。

3 效益分析
3.1 经济效益
3.1.1 节省作业成本,提高工效利用玉米收获机收获可有效节省工效。

以天津富康41yw-q型背负式玉米收获机为例与人工收获进行比较:每台收获机配备小四轮拖拉机4台,辅助人工6人(包
括4台拖拉机司机和2名搬运工,不含联合收割机司机),每天作业8小时可收割玉米45亩,工艺包括一次完成摘穗、剥皮、集穗,同时进行秸秆处理(切断青贮或粉碎还田)等项作业,然后将果穗运到场上晾晒,所用人工每亩平均0.133个,按现行人工费100元/天计算,需人工费13.3元/亩,机收作业费100.05元/亩,作业成本113.35元。

人工收获包括:摘穗砍运秸秆,将果穗运到场上晾晒,每天工作8小时,可收割玉米3亩,每亩平均用工2个,用工费200元,机械收获比传统的人工收获节省作业成本86.65元/亩,提高工效15倍。

全市机收玉米20万亩,共可节省作业成本1733万元。

3.1.2 收获机作业收入背负式玉米收割机(包括拖拉机)价值17万元,按当前市场价格,每公顷机械收获玉米价格为1500元(100.05元/亩)。

每公顷机械作业成本为:人工费199.5元(13.3/亩)、油料费166.5元(11.1元/亩)、大修费33元(2.2元/亩)、折旧费125元(8.33元/亩),共计成本524元(35元/亩),可实现纯收入65.05元/亩。

全市机收玉米20万亩,有机户可实现纯收入1301万元。

3.2 社会效益
一是提高作业效率,降低劳动强度。

玉米机械化收获可提高工作效率15倍,大大缩短了收获时间。

据测算,玉米收获环节占整个玉米生产强度的55%,大大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

二是可加速土地流转,形成规模经营。

由于玉米机械化技术的推广普及,规模
种植玉米成为可能。

三是加速剩余劳动力转移,促进二三产业发展。

由于玉米机械化收获水平的提高,全市机收玉米20万亩,可节省人工40万个,按年250个工日计算,可转移剩余劳动力1600人。

农民可以放下沉重的心理负担,放心发展其他产业,增加收入。

3.3 生态效益
通过项目的实施,使桔秆得以还田,推行先进的保护性耕作方式,减少水土流失,增加休闲期土壤蓄水能力,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连续使用3年后,每亩可节省化肥款70元。

同时,还可避免因燃烧秸秆造成空气污染,保护了环境。

4 风险评估
蛟河市农机作业协会将全市购置玉米收获机的农户联合起来,成立玉米收获服务队,积极开展培训与交流,提供技术、信息、维修等服务,加强内部管理,开展行业自律,规范玉米收获市场,保护广大购机户的切身利益,进一步降低投资风险。

农机监理部门简化事程序,及时为有机户办理落籍、检验、保险等业务,解除有机户的后顾之忧,保障农机生产安全。

采用机械化收获作业,降低玉米收获损失率,农民实现节本增收。

实行机收、秸秆还田、来年玉米秸秆覆盖免耕播种作业模式,以玉米收获机械化的发展带动了玉米秸秆还田和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技术的全面推广,有力的推动了玉米生产的农机农艺结合,促进了玉米机械化收获的全面发展。

作者简介:王明林(1971-),男,本科学历,蛟河市农业机械
管理总站工程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