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纳推理、类比推理

归纳推理、类比推理
归纳推理、类比推理

第三周归纳推理、类比推理

一、归纳推理

(一)归纳推理:以个别或特殊性知识为前提,推出一般性结论的推理。它包括完全归纳和不完全归纳,两者的区别在于前者考察了一类中的每一个对象,而后者只考察了一类中的部分对象。

其逻辑结构:

S1是(不是)P S1是(或不是)P

S2是(不是)P S2是(或不是)P

S3是(不是)P S3是(或不是)P

…………

Sn是(不是)P Sn是(或不是)P

S1、S2、S3……Sn是S类的全部对象S1、S2、S3……Sn是S类的部分对象

所以,所有的S是(不是)P 所以,所有的S都是(或不是)P

根据前提中是否考察了事物对象与其属性之间的内在联系,不完全归纳推理分为简单枚举法和科学归纳法。

1.简单枚举归纳推理又叫做简单枚举法,它是根据一类事物对象中部分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属性,推出该类对象全体都具有(或不具有)这种属性的推理。其逻辑形式是:

S1是(不是)P

S2是(不是)P

S3是(不是)P

……

Sn是(不是)P

(S1、S2、S3……Sn是S类的部分对象,并且没有出现反例)

———————————————————————————

所以,所有的S是(不是)P

2.科学归纳法

科学归纳推理又叫做科学归纳法,它是根据一类对象中的部分对象与其属性之间的联系具有必然性,推出该类对象的全部都具有这种属性的推理

逻辑结构式

S1是P

S2是P

S3是P

……

Sn是P

(S1、S2、S3……Sn是S类的部分对象,

并且S与p之间有必然联系)

——————————————————

所以,所有的S是P

(二)因果联系:事物之间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因果联系的特征有:不能颠倒的先因后果、一个原因可以引起多个结果、一个结果也可以由不同原因引起。

求因果方法:五种基本方法。

1.求同法,即寻求被研究的事物现象出现在若干不同场合,是否具有某种共同原因的方法,其特点是异中求同。

形式结构:场合先行情况被研究现象

(1) A、B、C a

(2) A、D、E a

(3) A、F、G a

………………………

————————————————

所以,A与a有因果联系。

2.求异法,即将被研究的事物现象置于两个矛盾的场合下进行比较考察,从而确定某一

现象是否与某一结果之间存在因果联系的方法,其特点是同中求异。

形式结构:场合先行情况被研究现象

(1) A、B、C a

(2) —、B、C —

————————————————

所以,A与a有因果联系。

3.求同求异并用法,即根据被研究的事物现象,在一些场合出现、在一些场合不出现的情况,经分析比较后,发现其因果联系的方法,其特点是两组相反场合求同的基础上求异。

形式结构:场合先行情况被研究现象

(1) A、B、C a

(2) A、D、E a 正面场合

(3) A、F、G a

…………………………

(1') —、D、H —

(2') —、B、I —反面场合

(3') —、G、J —

…………………………

————————————————————————

所以,A与a有因果联系。

4.共变法,即在观察被研究对象变化的若干场合中,根据其中的某一个因素发生变化相应地引起另一个因素发生变化,从而确定其因果联系的方法,其特点是同中求变。

形式结构:场合先行情况被研究现象

(1) A1、B、C a1

(2) A2、B、C a2

(3) A3、B、C a3

…………………………

————————————————

所以,A与a有因果联系。

5、剩余法,即根据某一复合现象是另一复合现象的原因,前一复合现象中的某一部分是后一复合现象中的某一部分的原因,从而确定前一复合现象的其余部分与后一复合现象的其余部分有因果联系的方法。其特点是余中求因。

形式结构:复合情况(A、B、C、D)是被研究现象(a、b、c、d)的原因

A是a的原因

B是b的原因

C是c的原因

———————————

所以,D是d的原因

二、类比推理

类比推理:根据两个或两类事物在某些属性上相同,推断它们在另外的属性上也相同的推理。其逻辑结构为:A事物具有属性a、b、c、d;

B事物具有属性a、b、c;

———————————————

所以,B事物也可能具有属性d。类比推理错了就意味着犯了“机械类比”的错误。

三、综合推理

综合推理并不是与演绎推理、归纳推理、类比推理并列的概念,也不是逻辑学上明确定义的专业术语。这类推理往往考题并无统一特征,题目类型比较多,主要涉及语文理解、关系判断和数学相关推理。

[真题解析]

例1:化学课上,张老师演示了两个同时进行的教学实验:一个实验是KCIO3,加热后,有O2缓慢产生;另一个实验是KCIO3加热后迅速撒入少量MnO2,这时立即有大量的O2产生。张老师由此指出;MnO2是O2快速产生的原因。

以下哪项与张老师得出结论的方法类似:

A. 同一品牌的化妆品价格越高卖的越火。由此可见,消费者喜欢价格高的化妆品。

B. 居里夫人在沥青矿物中提取放射性元素时发现,从一定量的沥青矿物中提取的全部纯铀的放射线强度比同等数量的沥青矿物中放射线迁都低数倍。她据此推断:沥青矿物中存在其它放射性更强的元素。

C. 统计分析发现:30岁至60岁之间,年纪越大胆子越小,有理由相信:岁月是勇敢的腐蚀剂。

D. 将闹钟放在玻璃罩中,使它打铃,可以听到铃声:然后把玻璃罩中的空气抽空,再使闹钟打铃,就听不到铃声了。由此可见,空气是声音传播的介质。

E.人们通过对绿藻、蓝藻、红藻的大量观察,发现结构简单、无根叶是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

解析:答案是D。题干和选项D运用了求异法。A项、C项为共变法,B项为剩余法,E项为简单枚举归纳推理。

例2:为了调查当前人们的识字水平,其实验者列举了20个词语,请30位文化人士识读,这些人的文化程度都在大专以上。识读结果显示,多数人只读对3到5个词语,极少数人读对15个以上,甚至有人全部读错。其中,“蹒跚”的辨识率最高,30人中有19人读对;“呱呱坠地”所有人都读错。20个词语的整体误读率接近80%。该实验者由此得出,当前人们的识字水平并没有提高,甚至有所下降。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对该实验者的结论构成质疑?

A. 实验者选取的20个词语不具有代表性。

B. 实验者选取的30位识读者均没有博士学位。

C. 实验者选取的20个词语在网络流行语言中不常用。

D.“呱呱坠地”这个词的读音有些大学老师也经常读错。

E. 实验者选取的30位识读者中约有50%大学成绩不佳。

解析:答案是A。简单枚举归纳推理要求前提中列举的事例对于所推出的结论来说必须具有代表性,不能出现特殊样本,否则就会犯“以偏概全”或“偏向样本”的错误。题干中得出结论的依据是“20个词语”,但如果它们并不是常用字,就失去了代表性,结论的得出就失去了依据。

例3:按照联合国开发计划署2007年的统计,挪威是世界上居民生活质量最高的国家,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也名列前茅。如果统计1990年以来生活质量改善最快的国家,发达国家则落后了。至少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统计的116个国家中,17年来,非洲东南部国家莫桑比克的生活质量提高最快,2007年其生活质量指数比1990年提高了50%。很多非洲国家取得了和莫桑比克类似的成就。作为世界上最受瞩目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生活质量指数在过去17年中也提高了27%。

以下哪项可以从联合国开发署的统计中得出?

A. 2007年,发展中国家的生活质量指数都低于西方国家。

B. 2007年,莫桑比克的生活质量指数不高于中国。

C. 2006年,日本的生活质量指数不高于中国。

D. 2006年,莫桑比克的生活质量的改善快于非洲其他各国。

E. 2007年,挪威的生活质量指数高于非洲各国。

解析:答案是E。

既然题干断定:按照联合国开发计划署2007年的统计,挪威是世界上居民生活质量最高的国家,当然其生活质量指数肯定也高于非洲各国,所以E项肯定能被推出来。注意,题干并没有断定,西方国家都是世界上居民生活

质量最高的,所以A项不能被推导出来。

例4:某次认知能力测试,刘强得了118分,王明的得分比王丽高,张华和刘强得分之和大于王明和王丽的得分之和,刘强的得分比周梅高;此次测试120分以上为优秀,五人之中有两人没有达到优秀。

以下哪项由高到低的排列符合题干的信息?

A. 张华、王丽、周梅、王明、刘强

B. 张华、王明、王丽、刘强、周梅

C. 张华、王明、刘强、王丽、周梅

D. 王明、张华、王丽、刘强、周梅

E. 王明、王丽、张华、刘强、周梅

解析:答案为B。

由刘强得了118分,刘强得分比周梅高,120分以上为优秀,可得刘强和周梅不是优秀。又由五人中有两人没有达到优秀,得其余三人优秀。

由张华和刘强得分之和大于王明和王丽的得分之和,可得张华分别大于王明和王丽。

又由王明的得分比王丽高,可得得分由高到低的排序是:张华、王明、王丽、刘强、周梅。

例5:在某次思维训练课上,张老师提出“尚左数”这一概念的定义:在连续排列的一组数字中,如果一个数字左边的数字都比其大(或无数字),且其右边的数字都比其小(或无数字),则称这个数字为尚左数。

根据张老师的定义,在8、9、7、6、4、5、3、2这列数字中,以下哪项包含了该列数字中所有的尚左数?

A.4、5、7和9

B.2、3、6和7

C.3、6、7和8

D.5、6、7和8

E.2、3、6和8

解析:答案是B

根据题中尚左数的定义:左边的数都比其大,而右边的数比其小。8、9、7、6、4、5、3、2这列数字中,同时满足定义的有7、6、3、2。注意,2也是满足定义的,因为尚左数的左边工右边,都可以无数字。

[逻辑训练]

1. 刘老师图便宜花50元买了双旅游鞋,不到一个月鞋带就断了。不久,他按市价的几乎一半买了件皮夹克,结果发现原来是仿羊皮的。于是他得出结论:便宜无好货。

刘老师得出结论的思维方法,与下列哪项最为类似?

A. 李京是语文老师,他仔细地阅读了每一篇论文,得出结论:全班同学的文字表达能力普遍提高。

B. 王江检验一批产品,第一件合格,第二件是次品,于是得出结论:这批产品不全合格。

C. 王强邻居的小男孩,头发有两个旋,脾气很犟;王强的小侄子,头发也有两个旋,脾气也很犟。王强因此得出结论:头发上有两个旋的孩子,脾气很犟。

D. 李文认为头发上有两个旋的孩子很犟,因此得出结论:自己的孩子脾气不犟是因为头发上只有一个旋。

E. 美国挑战号飞机失事的原因或是设置故障,或是操作失误,联邦调查局已经找到了操作失误的证据,因此得出结论:可以排除设备故障的原因。

2. 人们已经认识到,除了人以外,一些高级生物不仅能适应环境,而且能改变环境以利于自己的生存。其实,这种特性普遍存在,例如,一些低级浮游生物会形成一种气体,这种气体在大气层中转化为硫酸盐颗粒。这些颗粒使水蒸气浓缩而形成云。事实上,海洋上空的云层的形成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这种颗粒。较厚的云层意味着较多的阳光

被遮挡,意味着地球吸收较少的热量。因此,这些浮游生物感到凉爽,而这有利于他们的生存,当然也有利于人类。

以下哪项最为准确的概括了上述议论所使用的方法?

A. 基于一般性的见解说明了一个具体的事例。

B. 运用一个反例来反驳一个一般性见解。

C. 运用一个具体事例来补充推广一个一般性见解。

D. 运用一个具体事例来论证一个一般性见解。

E. 对某种现象进行分析,并对这种现象产生的条件及其意义进行一般性的概括。

3. 赞扬一个历史学家对于具体历史事件阐述的准确性,就如同是在赞扬一个建筑师在完成一项宏伟建筑物时使用了合格的水泥、钢筋和砖瓦,而不是赞扬一个建筑材料供应商提供了合格的水泥、钢筋和砖瓦。

以下哪项最为恰当地概括了题干所要表达的意思?

A. 合格的建筑材料对于完成一项宏伟的建筑是不可缺少的。

B. 准确地把握具体的历史事件,对于科学地阐述历史发展的规律是不可缺少的。

C. 建筑材料供应商和建筑师不同,他的任务仅是提供合格的建筑材料。

D. 就如同一个建筑师一样,一个历史学家的成就,不可能脱离其它领域的研究成果。

E. 一个历史学家必须准确地阐述具体的历史事件,但这并不是他的主要任务。

4. 农科院最近研制了一高效杀虫剂,通过飞机喷撒,能够大面积地杀死农田中的害虫。这种杀虫剂的特殊配方虽然能保护鸟类免受其害,但却无法保护有益昆虫。因此,这种杀虫剂在杀死害虫的同时,也杀死了农田中的各种益虫。

以下哪项产品的特点,和题干中的杀虫剂最为类似?

A. 一种新型战斗机,它所装有的特殊电子仪器使得飞行员能对视野之外的目标发起有效攻击。这种电子仪器能区分客机和战斗机,但不能同样准确地区分不同的战斗机。因此,当它在对视野之外的目标发起有效攻击时,有可能误击友机。

B. 一种带有特殊回音强立体声效果的组合音响,它能使其主人在欣赏它的时候倍感兴奋和刺激,但往往同时使左邻右舍不得安宁。

C. 一部经典的中国文学名著,它真实地再现了中晚期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但是,不同立场的读者从中得出不同的见解和结论。

D. 一种新投入市场的感冒药,它能迅速消除患者的感冒症状,但也会使服药者在一段时间中昏昏欲睡。

E. 一种新推出的电脑杀毒软件,它能随机监视并杀除入侵病毒,并在必要时会自动提醒使用者升级,但是,它同时减低了电脑的运作速度。

5. 三位高中生赵、钱、孙和三位初中生张、王、李参加一个课外学习小组。可选修的课程有:文学、经济、历史和物理。赵选修的是文学或经济。王选修物理。

如果一门课程没有任何一个高中生选修,那么任何一个初中生也不能选修该课程;如果一门课程没有任何初中生选修,那么任何一个高中生也不能选修该课程;一个学生只能选修一门课程。

如果上述断定为真,且钱选修历史,以下哪项一定为真?

A. 孙选修物理。

B. 赵选修文学。

C. 张选修经济。

D. 李选修历史。

E. 赵选修经济

6. 李赫,张岚,林宏,何柏,邱辉五位同事,近日他们各自买了一辆不同品牌的小轿车,分别为雪铁龙,奥迪,

宝马,奔驰,桑塔纳。这五辆车的颜色分别与五人名字最后一个字谐音的颜色不同。已知李赫买的是蓝色的雪铁龙。

以下哪项排列可能依次对应张岚,林宏,何柏,邱辉所买的车?

A. 灰色的奥迪,白色的宝马,灰色的奔驰,红色的桑塔纳

B. 黑色的奥迪,红色的宝马,灰色的奔驰,白色的桑塔纳

C. 红色的奥迪,灰色的宝马,白色的奔驰,黑色的桑塔纳

D. 白色的奥迪,黑色的宝马,红色的奔驰,灰色的桑塔纳

E. 黑色的奥迪,灰色的宝马,白色的奔驰,红色的桑塔纳

7. 某宿舍住着四个留学生,分别来自美国、加拿大、韩国和日本。他们分别在中文、国际金融和法律三个系就学,其中:1.日本留学生单独在国际金融系; 2.韩国留学生不在中文系; 3.美国留学生和另外某个留学生同在某个系;

4.加拿大学生不和美国学生同在一个系。

以上条件可以推出美国留学生所在系为?

A. 中文系

B. 国际金融系

C. 法律系

D. 中文系或法律系

E. 国际金融系或中文系

8. 某综合性大学只有理科和文科,理科学生多于文科学生,女生多于男生。

如果上述断定为真,则以下哪项关于该大学学生的断定也一定为真?

I. 文科的女生多于文科的男生。

II. 理科的男生多于文科的男生。

III. 理科的女生多于文科的男生。

A. 只有I和II

B. 只有III

C. 只有II和III

D. 只有I

E. 只有II

9. 参加某国际学术研讨会的60名学者中,亚裔学者31人,博士33人,非亚裔学者中无博士学位的4人。

根据上述陈述,参加此次国际研讨会的亚裔博士有几人?

A.1人

B.2人

C.4人

D. 7人

E.8人

10. 张先生认识赵、钱、孙、李、周五位女士。

(1)五位女士分为两个年龄档:三位女士小于30岁,两位女士大于30岁。(2)两位女士是教师,其他三位女士是秘书。

(3)赵和孙属于相同年龄档

(4)李和周不属于相同年龄档

(5)钱和周的职业相同

(6)孙和李的职业不同

(7)张先生将同其中一位年龄大于30岁的教师结婚。

请问谁是张先生的未婚妻?

A.赵

B.钱

C.孙

D.李

E.不能确定

参考答案:1.C 2.C 3.E 4.A 5.A 6.A7.C8.B9.E10.D

行测类比推理的技巧总结(新)

针对历年公务员考试类比推理题的分析研究,将类比推理的技巧总结为六个字“想词性,造句子”,这个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解决95%以上的题目,下面具体说明。 一、想词性 通过词语的本质词性的判断可以帮助我们排除1-2个选项,甚至直接选出答案。这种方法是可以在5秒内做出一道题的,举两个列子说明: 2008陕西-7考试:学生:成绩 A.往来:网民:电子邮件B.汽车:司机:驾驶执照 C.工作:职员:工资待遇D.饭菜:厨师:色鲜味美 这道题通过3个名词的组合,D就可以排除,“色鲜味美”是形容词,这个选项也是干扰最强的选项,排除之后,很容易选出C。 2006江苏-84.水:温柔 A.热情:火B.火山:变化C.土:敦厚D.木:繁茂 题干是名词形容词的组合,因此可以排除A和B,进而可以选出C。 2007江苏-82.坚定:信念 A.统一:思想B.持续:发展C.金融:工具D.平原:草丛 题干两个词语是动词和名词组合,选项中动名组合的可直接选出A。 2006浙江-61.恐慌:灾难 A.热情:朋友B.死亡:危险C.快乐:富裕D.内疚:错误 题干是形容词奈和名词的组合,可直接选出答案A。 二、造句子 类比推理通过“造句子”是可以解决绝大部分题目的,造的句子必须是有效的,句子需要蕴含一定的逻辑关系,常见的句子包括几种,并辅以例子说明。 1、……和……是一个…… 例如:国考2007-83 家父:父亲 A.老妪:老伴B.鼻祖:祖宗C.作者:笔者D.鄙人:自己

造句子“家父和父亲是一个人”,所以选D,“鄙人和自己是一个人”。 2、……(不)是……的一种 例如:国考2009-86冠心病:传染病 A.熊猫:哺乳动物B.鲤鱼:两栖动物C.京剧:豫剧D.细菌:病毒 造句子“冠心病不是传染病的一种”,所以选B,“鲤鱼不是两栖动物的一种”。 3、……是……的一个组成部分 例如:江西2006-77 树:树梢 A.手:手指B.玻璃:窗户C.海洋:岛屿D.帽子:头 造句子“树梢是树的一个组成部分”,选A,“手指是手的一个组成部分” 4、……和……都是…… 例如:山川:河流 A.地球:太阳B.森林:沙漠C.战争:和平D.污染:浪费 造句子“山川和河流都是地理形态”,选B,“森林和沙漠都是地理形态” 5、……不是……就是…… 例如:2008安徽-69 男人:女人 A.黑:白B.左:右C.高:矮D.生:死 造句子“人不是男人就是女人”,选D,“人不是生就是死”。 6、有的……是……,有的……是…… 例如:2007江苏-31 运动员:大学生 A.植物:种植 B.专家:青年C.四季:春天D.纸张:书法 造句子“有的运动员是大学生,有的大学生是运动员”,选B,“有的专家是青年,有的青年是专家”。

行测---类比推理练习题(打印整理版)

类比推理练习题 1.火车∶地铁 A.轿车∶货车 B.战斗机∶机翼 C.自行车∶手推车 D.木船∶汽船 2.罗贯中∶《三国演义》 A.宋江∶《水浒传》 9."有∶无 A.生∶死 B.长∶短 C.上∶下 D.胖∶瘦 1 0."《说岳全传》∶南宋 A.《三侠五义》∶明 B.《西游记》∶唐 C.《金瓶梅》∶汉 D.《封神演义》∶夏 1 1."俄罗斯∶莫斯科

A.塔吉克斯坦∶明斯克 B.韩国∶釜山 C.渴望∶奢望 D.接收∶接受 20."数学家∶华罗庚 A.文学家∶海顿 B.历史学家∶梅特涅 C.音乐家∶肖伯纳 D.画家∶展子虔 21."跳水∶郭晶晶 A.拳击∶罗微 B.篮球∶罗纳尔多 C.射击∶加特林 D.网球∶莎拉波娃 22."跆拳道∶韩国 30."蜿蜒∶固定 A.鸳鸯∶蜻蜓 B.垃圾∶根本 C.照顾∶葡萄 D.颤抖∶慵懒 31."英国∶日本

A.中国∶韩国 B.德国∶荷兰 C.美国∶法国 D.葡萄牙∶西班牙 32."减刑∶刑法 A.债权∶民法 B.证券∶商法 B.吴敬梓∶《儒林外史》 C.鲁迅∶《朝花夕拾》 D.兰陵笑笑生∶《玉堂春》 3.水壶∶开水 A.桌子∶游戏 B.邮箱∶邮件 C.磁带∶磁盘 D.灌溉∶池塘 4.河南∶商丘 A.山西∶太原 B.山东∶济南 C.青海∶西宁 D.广西∶桂林 5.移花接木∶李园

A.桃园结义∶刘秀 B.篝火狐鸣∶张角 C.破釜沉舟∶项羽 D.毛遂自荐∶信陵君 6.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 A.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杜牧 B.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李白 C.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D.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秋瑾 7.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希特勒 A.诺曼底登陆∶艾森豪威尔 B.敦克尔刻大撤退∶拿破仑 C.马斯顿荒原战役∶查理一世 D.滑铁卢战役∶威灵顿 8.马∶哺乳动物 A.海马∶鱼 B.鲈鱼∶两栖动物 C.蜘蛛∶昆虫 D.鸭嘴兽∶爬行动物 C.巴西∶里约热内

高考数学经典常考题型第99专题 归纳推理与类比推理

第99专题训练 归纳推理与类比推理 一、基础知识: (一)归纳推理: 1、归纳推理:由某类事物的部分对象具有某些特征,推出该类事物的全部对象都具有这些特征的推理,或者由个别事实概括出一般结论的推理,称为归纳推理(简称归纳),简言之,归纳推理是由部分到整体,由个别到一般的推理 2、处理归纳推理的常见思路: (1)利用已知条件,多列出(或计算出)几个例子,以便于寻找规律 (2)在寻找规律的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哪些地方是不变的(形成通式的结构),哪些地方是变化的(找到变量),如何变化(变量变化的规律) (3)由具体例子可将猜想的规律推广到一般情形,看是否符合题意 3、常见的归纳推理类型: (1)函数的迭代:设 f 是 D D →的函数,对任意 x D ∈,记 ()()()()()()()()()()() ()0121,,, n n f x x f x f x f x f f x f x f f x +??====??????,则称函数 ()()n f x 为()f x 的n 次迭代; 对于一些特殊的函数解析式,其() ()n f x 通常具备某些特征(特征与n )有关。在处理此类问题时,要注意观察解析式中项的次数,式子结构以及系数的特点,以便于从具体例子中寻找到规律,得到() ()n f x 的通式 (2)周期性:若寻找的规律呈现周期性,则可利用函数周期性(或数列周期性)的特点求出某项或分组(按周期分组)进行求和。 (3)数列的通项公式(求和公式):从数列所给的条件中,很难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变形推导,从而可以考虑利用条件先求出几项,然后找到规律,猜出数列的通项公式(求和公式) (4)数阵:由实数排成一定形状的阵型(如三角形,矩形等),来确定数阵的规律及求某项。对于数阵首先要明确“行”与“列”的概念。横向为“行”,纵向为“列”,在项的表示上通常用二维角标ij a 进行表示,其中i 代表行,j 代表列。例如:34a 表示第3行第4列。在题目中经常会出现关于某个数的位置问题,解决的方法通常为先抓住选取数的特点,确定所求数的序号,再根据每行元素个数的特点(数列的通项),求出前n 行共含有的项的个数,从而确定该数位于第几行,然后再根据数之间的规律确定是该行的第几个,即列。 (二)类比推理:

全国高考数学复习微专题: 归纳推理与类比推理

归纳推理与类比推理 一、基础知识: (一)归纳推理: 1、归纳推理:由某类事物的部分对象具有某些特征,推出该类事物的全部对象都具有这些特征的推理,或者由个别事实概括出一般结论的推理,称为归纳推理(简称归纳),简言之,归纳推理是由部分到整体,由个别到一般的推理 2、处理归纳推理的常见思路: (1)利用已知条件,多列出(或计算出)几个例子,以便于寻找规律 (2)在寻找规律的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哪些地方是不变的(形成通式的结构),哪些地方是变化的(找到变量),如何变化(变量变化的规律) (3)由具体例子可将猜想的规律推广到一般情形,看是否符合题意 3、常见的归纳推理类型: (1)函数的迭代:设f 是D D →的函数,对任意x D ∈,记 ()()()()()()()()()()()()0121,,,n n f x x f x f x f x f f x f x f f x +??====??????L ,则称函数 ( ) ()n f x 为()f x 的n 次迭代;对于一些特殊的函数解析式,其()()n f x 通常具备某些特征 (特征与n )有关。在处理此类问题时,要注意观察解析式中项的次数,式子结构以及系数的特点,以便于从具体例子中寻找到规律,得到() ()n f x 的通式 (2)周期性:若寻找的规律呈现周期性,则可利用函数周期性(或数列周期性)的特点求出某项或分组(按周期分组)进行求和。 (3)数列的通项公式(求和公式):从数列所给的条件中,很难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变形推导,从而可以考虑利用条件先求出几项,然后找到规律,猜出数列的通项公式(求和公式) (4)数阵:由实数排成一定形状的阵型(如三角形,矩形等),来确定数阵的规律及求某项。对于数阵首先要明确“行”与“列”的概念。横向为“行”,纵向为“列”,在项的表示上通常用二维角标ij a 进行表示,其中i 代表行,j 代表列。例如:34a 表示第3行第4列。在题目中经常会出现关于某个数的位置问题,解决的方法通常为先抓住选取数的特点,确定所求数的序号,再根据每行元素个数的特点(数列的通项),求出前n 行共含有的项的个数,从而确定该数位于第几行,然后再根据数之间的规律确定是该行的第几个,即列。 (二)类比推理:

归纳推理与类比推理练习题

《归纳推理与类比推理》第二课时讲课材料 2. 已知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且11a =,2n n S n a =*()n ∈N ,可归纳猜想出n S 的表达式 为 ( ) A .21n n + B .311n n -+ C .212n n ++ D .22n n + 3. 观察下图,可推断出“x ”应该填的数字是( ) A .171 B .183 C .205 D .268 4. 观察下列各式:72=49,73=343,74=2401,…,则72011 的末两位数字为( ) A .01 B .43 C .07 D .49 5. 观察下列事实:|x |+|y |=1的不同整数解(x ,y )的个数为4,|x |+|y |=2的不同整数解(x ,y )的个数为8,|x |+|y |=3的不同整数解(x ,y )的个数为12,…,则|x |+|y |=20的不同整数解(x ,y )的个数为( ) A .76 B .80 C .86 D .92 6.古希腊人常用小石头在沙滩上摆成各种形状来研究数.比如:

他们研究过图1中的1,3,6,10,…,由于这些数能够表示成三角形,将其称为三角形数;类似的,称图2中的1,4,9,16,…这样的数为正方形数.下列数中既是三角形数又是正方形数的是( ) A.289 B.1024 C.1225 D.1378 7.将正整数排成下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 则在表中数字2010出现在( ) A.第44行第75列B.第45行第75列C.第44行第74列D.第45行第74列8.为提高信息在传输中的抗干扰能力,通常在原信息中按一定规则加入相关数据组成传输信息.设定原信息为a0a1a2,a i∈{0,1}(i=0,1,2),传输信息为h0a0a1a2h1,其中h0=a0⊕a1,h1=h0⊕a2,⊕运算规则为:0⊕0=0,0⊕1=1,1⊕0=1,1⊕1=0.例如原信息为111,则传输信息为01111,信息在传输过程中受到干扰可能导致接收信息出错,则下列接收信息一定有误的是( ) A.11010 B.01100 C.10111 D.00011 9.定义A*B,B*C,C*D,D*A的运算分别对应图中的(1)(2)(3)(4),那么下图中(A)(B)所对应的运算结果可能是( )

类比推理真题归纳整理

类比推理真题归纳整理 1.白醋∶消毒 A.热水器∶加热 B.汽油∶去渍 C.白糖∶调味 D.人参∶滋补 【解析】B。白醋的主要功能是烹调,次要功能是消毒,去除病菌,并且白醋是液体,二者是功能的对应关系。汽油的主要功能是用作燃料,次要功能是去渍,去除污垢,并且汽油是液体,符合题干逻辑关系,B项当选。 2.生死∶存亡 A.轻重∶缓急 B.亲疏∶长幼 C.真伪∶对错 D.好坏∶优劣 【解析】D。生死和存亡都表示生命的两种状态,二者是近义词,并且“生”和“存”对应,“死”和“亡”对应。D项,好坏和优劣都表示一个事物的好坏两个方面,二者是近义词,并且“好”和“优”对应,“坏”和“劣”对应,符合题干逻辑关系,当选。 3.成百∶上千 A.三教∶九流 B.三头∶六臂 C.千变∶万化 D.千方∶百计 【解析】C。成百和上千都表示数量多,构成并列关系,并且二者都包含动词,“百”和“千”程度递增。C项,千变和万化都表示变化非常多,二者是并列关系,并且都包含动词,“千”和“万”是程度递增,符合题干逻辑关系,当选。 4.踢皮球∶互相推诿 A.燕归巢∶时过境迁 B.破天荒∶闻所未闻 C.睁眼瞎∶目不识丁 D.纸老虎∶不堪一击 【解析】B。“踢皮球”常用来形容部门之间职责不清;“相互推诿”,办事效率低下,故踢皮球可以比喻相互推诿。同时踢皮球是动宾结构。 A项:“燕归巢”是燕子回到了自己的巢穴;“时过境迁”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情况发生变化,燕归巢不能比喻时过境迁,不符合题干逻辑关系,排除; B项:“破天荒”指从来没有出现过的事;“闻所未闻”指从来没听说过的事情,且破天荒

也是动宾关系,符合题干逻辑关系,当选; C项:“睁眼瞎”指没文化的人,思想很封建的人,有眼无珠的,不懂知识的人,有时候也用为看错了人和任何物品;“目不识丁”形容人不识字或没有学问,睁眼瞎可以比喻目不识丁,但是睁眼瞎不是动宾关系,不符合题干逻辑关系,排除; D项:纸老虎比喻外强中干的人,装样子吓唬人的;不堪一击形容力量薄弱,经不起一次打击,二者意思不同,纸老虎不能比喻不堪一击,不符合题干逻辑关系,排除。因此B 项当选。 5.观众∶电视∶新闻 A.士兵∶靶场∶命令 B.渔夫∶渔船∶渔汛 C.教师∶课堂∶知识 D.消费者∶消费指南∶优惠信息 【解析】D。观众是电视的主要受众,电视是发布新闻的一种载体。D项,消费者是消费指南的主要受众,消费指南也是发布优惠信息的一种载体,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当选。 6.战术∶战争∶胜负 A.血型∶人种∶胖瘦 B.诉状∶案件∶输赢 C.策略∶竞选∶成败 D.经验∶能力∶高低 【解析】C。战争需要战术来指导,胜负是战争可能出现的两种结果,二者是对应关系。C项,竞选需要策略来指导,竞选可能有成败两种结果,符合题干逻辑关系,当选。 7.寒∶寒冷∶寒舍 A.甘∶甘甜∶甘愿 B.恨∶仇恨∶怨恨 C.肤∶皮肤∶肌肤 D.讽∶讽刺∶讥讽 【解析】A。“寒”字有两个主要的语义:冷;穷困(有时用作谦辞)。寒冷一词中的“寒”指的是冷,寒舍一词中的“寒”指的是穷困。A项,“甘”字有两个主要的语义:甜,味道好;自愿,乐意。甘甜中的“甘”指的是甜,甘愿中的“甘”指的是自愿,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当选。 8.设计∶发放∶问卷 A.播放∶快进∶磁带 B.制定∶执行∶政策 C.复制∶修改∶文字 D.预习∶复习∶考试

归纳推理类比推理复习

〖学习目的和要求〗 学习这一章,应当掌握归纳推理的特点,了解归纳推理与演绎推理的联系和区别;掌握完全归纳推理、简单枚举法的内容、公式和特点;掌握穆勒五法的内容和公式;识别用自然语言表述的推理是否为归纳推理;识别具体的归纳推理是完全归纳推理还是枚举法或科学归纳法。 要求: 1.需要记忆的内容 ①归纳推理的定义和归纳推理的特点。 ②完全归纳推理的定义和完全归纳推理的特点。 ③不完全归纳推理的定义、简单枚举法的特点及应用该方法容易犯的逻辑错误、科学归纳法的定义和特点。 2.需要理解的问题 ①演绎和归纳的区别与联系。 ②应用枚举法容易犯的错误--以偏盖全、轻率概括。 3.需要掌握的应用分析能力 能够分析应用枚举法所犯的逻辑错误。 〖试题例析〗 1.考核本章涉及的主要基本概念 ⑴ 填空题 ① 简单枚举法是以考察一类事物中的部分情况作为主要依据,且又未发现反例而作出一般性结论的。 ② 科学归纳法是根据某类部分对象与某属性之间具有因果联系从而推出一般性结论。 ③ 穆勒五法是求同法、求异法、求同求异并用法、共变法和剩余法。 ④ 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的关系是 a. 演绎推理的大前提要靠归纳推理来获取; b.归纳推理的结论是否正确有待演绎推理的论证和补充;它们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 【分析】 以上题目属于考察考生对本章应当记忆的基本内容的掌握情况。这些内容,只要认真学习教材,就能够填写。 ⑵选择题 ① 完全归纳推理是B。 A.或然性推理B.必然性推理 C.既非或然性推理而又非必然性推理;D.既是或然性推理又是必然推理 ② 运用简单枚举法容易犯的逻辑错误是B。 A.机械类比B.以偏概全C.以相对为绝对D.预期理由 【分析】 以上考核的仍然是基本概念,需要认真看教材。 2.应用分析能力的考核 ⑴ 选择题 ① 下面这些结论中,不能用完全归纳法得到的是AC。

类比推理题库汇总

类比推理题库汇总 Revised as of 23 November 2020

1.肇事逃逸∶法律严惩 A. 欺人太甚∶义气相投 B. 兢兢业业∶得到好评 C. 态度粗鲁∶脾气不好 D. 志得意满∶志气大长 2.《水浒传》∶林冲 A. 《西厢记》∶李生 B. 《琵琶行》∶白居易 C. 《世说新语》∶周处 D. 《蜀道难》∶李白 3.犬∶忠诚 A.猪∶屠宰 B.鸡∶鸡汤 C.牛∶勤劳 D.羊∶羊奶 4.社会∶和谐 A.关系∶冷淡 B.剥削∶反抗 C.反感∶同情 D.银行∶贷款 5.教室∶自习 A.商场∶保洁 B.学校∶宣传 C.公路∶驾车 D.邮局∶邮票 6.改革∶开放 A.进口∶出口 B.上楼∶出门 C.苗头∶倾向 D.江西∶湖南 7.历史∶明智 A.新闻∶广播 B.法律∶约束 C.制度∶学问 D.政策∶援藏 8.枕戈待旦∶刘琨 A. 望梅止渴∶杨修 B. 黄粱一梦∶尾生 C. 洛阳纸贵∶左思 D. 结草衔环∶吴起 9.但丁∶米开朗琪罗 A. 薄伽丘∶拉伯雷 B. 莎士比亚∶狄更斯 C. 雨果∶乔托 D. 司汤达∶达•芬奇 10.岳飞∶戚继光 A.文天祥∶郑成功 B.杨业∶祖逖 C. 邓世昌∶林则徐 D. 杨靖宇∶袁崇焕 11.氏族∶部落 A.氯化氢∶盐酸 B.短篇小说∶小说 C. 市场经济∶商品经济 D. 导弹∶直升机 12.菡萏∶荷花 A.土豆∶马铃薯 B.西红柿∶番茄 C.香瓜∶甜瓜 D.蚍蜉∶大蚂蚁 13.面条∶食物

A.苹果∶水果 B.手指∶身体 C.蔬菜∶萝卜 D.食品∶巧克力 14.瓷器∶黏土 A.空气∶氧气B桌子∶木头 C.水杯∶玻璃 D.布∶棉花 15.剪刀∶布料 A.弓箭∶战争 B.水缸∶盛水 C.秤砣∶钉子 D.鸬鹚∶鱼 16.阿波罗∶太阳 A.维纳斯∶文学 B.狄安娜∶月亮 C.马尔斯∶侵略 D.该隐∶大地 17.航空母舰∶大海 A.轮船∶长江 B.飞机∶机场 C.卫星∶月亮 D.雄鹰∶高空 18.检察院∶检察官 A. 公安局∶小偷 B. 政府机关∶公务员 C.工人∶工地 D.研究所∶建筑师 19.封面∶书本 A.政治∶统治 B.宗教∶上层建筑 C.雇员∶工厂 D.毛笔∶宣纸 20.强盗∶抢劫 A.电脑∶聊天 B.学生∶实践 C. 考生∶作答 D. 司机∶送货参考答案及解析 1. 【答案】 B 【解析】题干两个词语之间是因果关系,B对应正确。 2. 【答案】 C 【解析】题干中两个词语是作品与作品中人物的关系,C对应正确。 3. 【答案】C 【解析】题干中两个词语是象征关系,C对应正确。 4. 【答案】 A 【解析】题干中两个词语是修饰关系,后者修饰前者,A对应正确。 5. 【答案】 C 【解析】题干中两个词语前者是后者对应的环境,故选C。 6. 【答案】 A 【解析】题干中两个词语是并列关系,且一个对内,一个对外,A对应正确。 7. 【答案】 B 【解析】“读史可以明智”,题干中两个词语是事物与其作用之间的关系;法律具有约束作用,所以选B。 8. 【答案】 C 【解析】题干中成语的来源与后面的人物有关,望梅止渴对应的是曹操,黄粱一梦对应的是卢生,结草衔环对应的是魏颗。C 项对应正确。 9. 【答案】 A 【解析】题干及A项中人物都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B、C、D项中狄更斯、雨果、司汤达都不是该时期的人物。 10. 【答案】 A 【解析】题干中两人均是抵抗外族侵略的英雄人物,不同在于前者所抵抗的对象是中华民族的内部的成员,后者则不属于此,符合这一特点

法律逻辑练习题第八章归纳推理与类比推理.doc

第八章归纳推理与类比推理 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1.简单枚举归纳推理2.完全归纳推理3.轻率概括4.契合法 5 .差异法 6.共变法7.类比推理 二、填空题 1.“因为24 不是素数,25 不是素数,26 不是素数,27 不是素数,28 不是素数,所以24 至28 之间没有素数。”这个推理是()推理。 2.运用简单枚举归纳推理应防止()的逻辑错误。 3.根据一类事物包含的许多对象都具有某种属性,从而推知该类事物都具有某种属性, 这样的推理叫()推理。 4.已知“甲是团员,乙是团员,丙是团员,而他们都是 A 班的学生。”据此,运用归 纳推理,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5.完全归纳推理可分为()和()两种类型。 6.某生物学家对候鸟黄脚鹬初始下蛋的时间,连续进行了十四年的观察记载后,得知这种鸟:第一年的初始下蛋时间是5月28日;第二年的初始下蛋时间是5月26日;第三年的初始下蛋时间是5月29日;第四年的初始下蛋时间是5月26日;……第十三年的初始下蛋时间是5月29日;第十四年的初始下蛋时间是5月27日。根据上述记载,运用归纳推理,可得出结论( )。 7.“蛋粉和奶粉都是粉状食品,都不能用高温杀菌,而奶粉可以用充氮的方法杀菌防腐,所以,蛋粉也可以用充氮的方法杀菌防腐。”这个推理属于()推理。 8.某地在两个月内连续发生三起爆炸案,经侦查发现:三起爆炸案所使用的炸药、引爆方式相同,犯罪分子选择的作案时间大体相同,侵害目标相似。侦查人员据此推测认为:“这三起爆炸案是同一作案人所为”。侦查人员在这里运用的是()推理。 9.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某些属性相同或相似,从而推知它们在另一种属性上也相同或相似的推理,叫()推理。 三、单项选择题 1.“桦桦中学的教师都是大学毕业的”这一论断()。 ①只能通过完全归纳推理得出②只能通过简单枚举归纳推理得出 ③不能通过简单枚举归纳推理得出,也不能通过完全归纳推理得出 ④既能通过完全归纳推理得出,又能通过简单枚举归纳推理得出 2.“某甲会英语、某乙会英语、某丙会日语、某丁会法语,而他们都是 A 厂的厂级领 导干部”,根据上述情况,若运用归纳推理,可以推出的结论是()。 ①A厂有的厂级领导干部会英语②A厂的厂级领导干部都会英语 ③A厂的厂级领导干部都会外语④A厂的厂级领导干部都会英语、日语和法语 3.如果要在甲、乙两块土质不同的地里种玉米,并运用差异法确定玉米品种A 是否比玉米品种B 的产量高,播种时就应这样来安排实验,即()。 ①在甲地分片种A、B两种玉米,并且在乙地分片种A、B两种玉米 ②在甲地种A 品种玉米,在乙地种B 品种玉米 ③在甲、乙两块地里都种A种玉米④在甲、乙两块地里都种B种玉米 4?根据“ S i是P”,“S2是P”,……“ S n是P”,从而得出结论“所有S是P”。如果这

高考数学复习点拨 归纳推理与类比推理异同点比较

归纳推理与类比推理异同点比较 合情推理是数学的基本思维过程,也是人们学习和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思维方式.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合情推理具有猜侧和发表结论,探索和提供思路的作用.有利于创新意识的培养.在能力高考的要求下,推理方法就显得更加重要.在复习中要把推理方法形成自己的解决问题的意识,使得问题的解决有章有法,得心应手.合情推理包括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 一.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的联系: 归纳推理与类比推理都是根据已有的事实,经过观察、分析、比较、联想,再进行归纳、类比,然后提出猜想的推理.由这两种推理得到的结论都不一定正确,其正确性有待进一步证明. 二.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的区别: (一) 归纳推理 1.归纳推理定义: 由某类事物的部分对象具有某些特征,推出该类事物的全部对象都具有这些特征的推理,或者由个别事实概括出一般结论的推理,称为归纳推理(简称归纳).简言之,归纳推理是由部分到整体、由个别到一般的推理. 说明:归纳推理的思维过程大致如下: 2.归纳推理的特点: (1)归纳推理的前提是几个已知的特殊现象,归纳所得的结论是尚属未知的一般现象,该结论超越了前提所包容的范围. (2)由归纳推理得到的结论具有猜测的性质,结论是否真实,还需经过逻辑证明和实践检验.因此,它不能作为数学证明的工具. (3)归纳推理是一种具有创造性的推理.通过归纳推理得到的猜想,可以作为进一步研究的起点,帮助人们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归纳推理是从个别事实中概括出一般原理的一种推理模型,归纳推理包括不完全归纳法和完全归纳法. 3.归纳推理的一般步骤: ①通过观察个别情况发现某些相同本质; ②从已知的相同性质中推出一个明确表达的一般性命题. 说明:归纳推理基于观察和实验,像“瑞雪兆丰年”等农谚一样,是人们根据长期的实践经验进行归纳的结果.物理学中的波义耳—马略特定律、化学中的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天文学中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等,也都是在实验和观察的基础上,通过归纳发现的. (二).类比推理(以下简称类比) 1.类比推理定义:由两类对象具有某些类似特征和其中一类对象的某些已知特征,推出另一类对象也具有这些特征的推理称为类比推理(简称类比).简言之,类比推理是由特殊到特殊的推理. 2. 类比推理的一般步骤: ①找出两类事物之间的相似性或一致性; ②用一类事物的性质去推测另一类事物的性质,得出一个明确的命题(猜想). 3.说明:类比推理的思维过程大致如下图所示:

高中数学类比推理综合测试题有答案

高中数学类比推理综合测试题(有答案)选修2-2 2.1.1 第2课时类比推理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合情推理得出的结论一定是正确的 .合情推理必须有前提有结论B .合情推理不能猜想CD.合情推理得出的结论无法判定正误 ] B[答案[解析] 由合情推理得出的结论不一定正确,A不正确;B正确;合情推理的结论本身就是一个猜想,C不正确;合情推理结论可以通过证明来判定正误,D也不正确, 故应选B. 2.下面几种推理是合情推理的是() ①由圆的性质类比出球的有关性质②由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归纳出所有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 ③教室内有一把椅子坏了,则该教室内的所有椅子都坏了 ④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四边形内角和是360,五边形内角和是540,由此得出凸多边形的内角和是(n-2)180 A.①② 页 1 第 B.①③④ C.①②④.②④D [答案] C[解析] ①是类比推理;②④

都是归纳推理,都是合情推理. 3.三角形的面积为S=12(a+b+c)r,a、b、c为三角形的边长,r为三角形内切圆的半径,利用类比推理,可以得到 四面体的体积为() 13abcV=A.=13ShB.VC.V=13(S1+S2+S3+S4)r,(S1、S2、S3、S4分别为四面体四个面的面积,r为四面体内切球的半径) 为四面体的高)+bc+ac)h(h13(abD.V=答案[] C[解析] 边长对应表面积,内切圆半径应对应内切球半径.故应选C. 4.类比平面内正三角形的“三边相等,三内角相等”的性质,可推知正四面体的下列哪些性质,你认为比较恰当的是() ①各棱长相等,同一顶点上的任两条棱的夹角都相等 ②各个面都是全等的正三角形,相邻两个面所成的二面角都 页 2 第 相等 ③各个面都是全等的正三角形,同一顶点上的任两条棱的夹角都相等 .①A B.①②C.①②③ D.③ [答案] C[解析] 正四面体的面(或棱)可与正三角形的边类比,正四面体的相邻两面成的二面角(或共顶点的两棱的夹

高二数学第二学期第三章归纳推理、类比推理同步练习题(文科)(教师版)

高二数学第二学期第三章归纳推理、类比推理同步练习题(文科) 一、填空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合情推理是正确的推理 B.合情推理就是归纳推理 C.归纳推理是从一般到特殊的推理 D.类比推理是从特殊到特殊的推理 2. 由1=12, 1+3=22, 1+3+5=32, 1+3+5+7=42 ,…,得到1+3+…+(2n -1)=n 2 用的是( A ) A .归纳推理 B .演绎推理 C .类比推理 D .特殊推理 3.在证明命题“对于任意角θ,4 4 cos sin cos 2θθθ-=”的过程:“4 4 cos sin θθ- ()()222222cos sin cos sin cos sin cos 2θθθθθθθ=+-=-=”中应用了( B ) A .分析法 B .综合法 C .分析法和综合法综合使用 D .间接证法 4.如果数列{}n a 是等差数列,则( B ) A.1845a a a a +<+ B. 1845a a a a +=+ C.1845a a a a +>+ D.1845a a a a = 5. 下面使用类比推理正确的是( C ) A.“若33a b ?=?,则a b =”类推出“若00a b ?=?,则a b =” B.“若()a b c ac bc +=+”类推出“()a b c ac bc ?=?” C.“若()a b c ac bc +=+” 类推出“ a b a b c c c +=+ (c≠0)” D.“ n n a a b =n (b )” 类推出“n n a a b +=+n (b ) 6. 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D ) A .把a (b +c )与log a (x +y )类比,则有log a (x +y )=log a x +log a y B .把a (b +c )与sin (x +y )类比,则有sin (x +y )=sin x +sin y C .把a (b +c )与a x +y 类比,则有a x +y =a x +a y D .把a (b +c )与a ·(b +c )类比,则有a ·(b +c )=a ·b +a ·c 7. 下面几种推理是合情推理的是( C ) ①由圆的性质类比出球的有关性质; ②由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归纳出所有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 ③张军某次考试成绩是100分,由此推出全班同学的成绩都是100分; ④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四边形内角和是360°,五边形内角和是540°, 由此得凸多边形内角和是(n -2)·180°.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②④ D .②④ 8.下列平面图形中与空间的平行六面体作为类比对象较合适的是( C ) A .三角形 B .梯形 C .平行四边形 D .矩形 9.下列推理是归纳推理的是( B ) A .A , B 为定点,动点P 满足|PA |+|PB |=2a >|AB |,则P 点的轨迹为椭圆

类比推理题库汇总

1.肇事逃逸∶法律严惩 A. 欺人太甚∶义气相投 B. 兢兢业业∶得到好评 C. 态度粗鲁∶脾气不好 D. 志得意满∶志气大长 2.《水浒传》∶林冲 A. 《西厢记》∶李生 B. 《琵琶行》∶白居易 C. 《世说新语》∶周处 D. 《蜀道难》∶李白 3.犬∶忠诚 A. 猪∶屠宰 B. 鸡∶鸡汤 C. 牛∶勤劳 D. 羊∶羊奶 4.社会∶和谐 A. 关系∶冷淡 B. 剥削∶反抗 C. 反感∶同情 D. 银行∶贷款 5.教室∶自习 A. 商场∶保洁 B. 学校∶宣传 C. 公路∶驾车 D. 邮局∶邮票 6.改革∶开放 A. 进口∶出口 B. 上楼∶出门 C. 苗头∶倾向 D. 江西∶湖南 7.历史∶明智 A. 新闻∶广播 B. 法律∶约束 C. 制度∶学问 D. 政策∶援藏 8.枕戈待旦∶刘琨 A. 望梅止渴∶杨修 B. 黄粱一梦∶尾生 C. 洛阳纸贵∶左思 D. 结草衔环∶吴起 9.但丁∶米开朗琪罗 A. 薄伽丘∶拉伯雷 B. 莎士比亚∶狄更斯 C. 雨果∶乔托 D. 司汤达∶达•芬奇 10. 岳飞∶戚继光 A. 文天祥∶郑成功 B. 杨业∶祖逖 C. 邓世昌∶林则徐 D. 杨靖宇∶袁崇焕 11. 氏族∶部落 A. 氯化氢∶盐酸 B. 短篇小说∶小说 C. 市场经济∶商品经济 D. 导弹∶直升机 12. 菡萏∶荷花 A. 土豆∶马铃薯 B. 西红柿∶番茄 C. 香瓜∶甜瓜 D. 蚍蜉∶大蚂蚁 13. 面条∶食物

A. 苹果∶水果 B. 手指∶身体 C. 蔬菜∶萝卜 D. 食品∶巧克力 14. 瓷器∶黏土 A. 空气∶氧气B桌子∶木头 C. 水杯∶玻璃 D. 布∶棉花 15. 剪刀∶布料 A. 弓箭∶战争 B. 水缸∶盛水 C. 秤砣∶钉子 D. 鸬鹚∶鱼 16. 阿波罗∶太阳 A. 维纳斯∶文学 B. 狄安娜∶月亮 C. 马尔斯∶侵略 D. 该隐∶大地 17. 航空母舰∶大海 A. 轮船∶长江 B. 飞机∶机场 C. 卫星∶月亮 D. 雄鹰∶高空 18. 检察院∶检察官 A. 公安局∶小偷 B. 政府机关∶公务员 C. 工人∶工地 D. 研究所∶建筑师 19. 封面∶书本 A. 政治∶统治 B. 宗教∶上层建筑 C. 雇员∶工厂 D. 毛笔∶宣纸 20. 强盗∶抢劫 A. 电脑∶聊天 B. 学生∶实践 C. 考生∶作答 D. 司机∶送货 参考答案及解析 1. 【答案】B 【解析】题干两个词语之间是因果关系,B对应正确。 2. 【答案】C 【解析】题干中两个词语是作品与作品中人物的关系,C对应正确。 3. 【答案】C 【解析】题干中两个词语是象征关系,C对应正确。 4. 【答案】A 【解析】题干中两个词语是修饰关系,后者修饰前者,A对应正确。 5. 【答案】C 【解析】题干中两个词语前者是后者对应的环境,故选C。 6. 【答案】A 【解析】题干中两个词语是并列关系,且一个对内,一个对外,A对应正确。 7. 【答案】B 【解析】“读史可以明智”,题干中两个词语是事物与其作用之间的关系;法律具有约束作用,所以选B。 8. 【答案】C 【解析】题干中成语的来源与后面的人物有关,望梅止渴对应的是曹操,黄粱一梦对应的是卢生,结草衔环对应的是魏颗。C 项对应正确。

全类型归纳总结类比推理

1.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将委托专业金融机构对中国女足发展基金进行______和________,其收益部分用于________中国女子足球队改善生活和训练条件,开展交流与合作,培养选拔后备力量。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管理运作资助 B.经营运作援助 C.管理使用资助 D.经营使用援助 2.①科学传播不可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谁这样想,谁就会_____科学,最终将会危害科学。 ②近几年我国出土了大量先秦时期的典籍,使我们有可能对过去被批判为伪书的作品重新加以___________. ③每年赛季开始之前,足球队有关人员都要____________ 欧洲各国,耗费大量的精力和财力去请外援。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误解甄别周游 B.曲解鉴别漫游 C.误解鉴别漫游 D.曲解甄别周游 3.长江流域,无疑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之一。考古发现,旧石器时代处于长江上游今云南境内的元谋人,与黄河流域今陕西境内的蓝田人。这个结论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发源地表明共存 B.发祥地证明并存 C.发源地证明并存 D.发祥地表明共存 4.①第一次庭审时,原告律师向法庭所作的,揭露了三年来原告在这起家庭暴力案件中遭受虐待的真相。 ②人应当讲信用,对已经做出的允诺就决不。 ③汪曾祺先生终生主要从事创作,即使偶尔也写些评论,甚至这些评论可以归入学术论文一类,总的说来,他天生就是一个作家,很难算是一个纯粹的学者。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申述食言但/而 B.申述失言不过/也 C.申诉失言但/而 D.申诉食言不过/也 5.近年来,我市的旅游事业,前来旅游的国内外游客。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登峰造极趋之若鹜 B.方兴未艾络绎不绝 C.兴旺发达陆续不断 D.繁荣昌盛熙来攘往 6.当光辐射增至一定量时,就会对环境及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这就是“光污染”。在家里,过于光亮的釉面墙砖、墙上装饰的明晃晃的镜面、闪烁的电视屏幕,以及白天大街上熠熠闪光的大楼玻璃幕墙,夜晚如彩虹般闪烁的霓虹灯、商场招牌、灯光广告,都是光污染。曾有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全球约有2/3的人生活在光污染中,而且人为光造成的污染逐年增加,如日本每年增加12%。 上述文字主要是说明( )。 A.光辐射都是光污染 B.光污染发生在夜晚 C.光污染发生在公共场所 D.光污染目前很严重 7.我国将着手研究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方案,以避免异地参保者无法拿到养老金而选择退保问题的出现;将继续推进城镇医保、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实现地市级统筹,有条件的地区实行省级统筹或省级调剂制度。 以上这段话主要说明了( )。

归纳推理与类比推理试题

归纳推理与类比推理试题

————————————————————————————————作者:————————————————————————————————日期:

《归纳推理与类比推理》第二课时讲课材料 2. 已知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且11a =,2n n S n a =*()n ∈N ,可归纳猜想出n S 的表达式 为 ( ) A .21n n + B .311n n -+ C .212n n ++ D .22n n + 3. 观察下图,可推断出“x ”应该填的数字是( ) A .171 B .183 C .205 D .268 4. 观察下列各式:72=49,73=343,74=2401,…,则72011的末两位数字为( ) A .01 B .43 C .07 D .49 5. 观察下列事实:|x |+|y |=1的不同整数解(x ,y )的个数为4,|x |+|y |=2的不同整数解(x ,y )的个数为8,|x |+|y |=3的不同整数解(x ,y )的个数为12,…,则|x |+|y |=20的不同整数解(x ,y )的个数为( ) A .76 B .80 C .86 D .92 6.古希腊人常用小石头在沙滩上摆成各种形状来研究数.比如: 他们研究过图1中的1,3,6,10,…,由于这些数能够表示成三角形,将其称为三角形数;类似的,称图2中的1,4,9,16,…这样的数为正方形数.下列数中既是三角形数又是正方形数的是( ) A .289 B .1024 C .1225 D .1378 7.将正整数排成下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 … 则在表中数字2010出现在( ) A .第44行第75列 B .第45行第75列 C .第44行第74列 D .第45行第74列 8.为提高信息在传输中的抗干扰能力,通常在原信息中按一定规则加入相关数据组成传输信息.设定原信息为a 0a 1a 2,a i ∈{0,1}(i =0,1,2),传输信息为h 0a 0a 1a 2h 1,其中h 0=a 0⊕a 1,h 1=h 0⊕a 2,⊕运算规则为:0⊕0=0,0⊕1=1,1⊕0=1,1⊕1=0.例如原信息为111,则传输信息为01111,信息在传输过程中受到干扰可能导致接收信息出错,则下列接收信息一定有误

判断推理(总结归纳版)

判断推理(精华归纳) 本质:逻辑推理的过程。存在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 考试层次:1解题——单选题(有两个明显的错误选项,最后二选一)4——2——1 2有效的解题(其中一个选项是强迷惑性选项)关注争议性的题目 3快速有效的解题(一定的练习,具备一定的技巧:1如何去思考问题,2考场的时间在考场外争取:简化思考过程) 建议:多多的练习,总结技巧 一、图形推理 本质:由表面图形总结出内在的抽象思维规律。 观察,抽象,推理能力的考查。 (一)规律推理类 一幅图给出性质,多幅图给出规律(数量,位置,样式) 数量规律推理类: 题目特点:a各图元素凌乱 数量类型:点,线,角,面,素 点:1交点,2端点(出头的点) 线:1线段,2笔画(一笔画)以拐点为区分 角:数内角 面(不重合的区域) 素(不同的图形):1素的种类,2素的个数(当整体数不出来的时候,学会分类考虑) 从图形的内外来数,观察图形的位置, 一笔画问题:奇点的个数为0或2的连通图形可以一笔画 图形中的数量关系:等差数列:1,2,3,4,5 等比数列:1,2,4,8,16 递推数列:1,2,3,5,8 对称数列:1,2,3,2,1 乱序数列:0,9,3,4,1 计算数列:1,2,3,5,8 总结:图形化为数字(分部分,分位置,分样式数)——数字定规律 位置规律推理类:题目特点:各图元素组成基本相同 变化类型:平移,旋转,翻转(旋转和翻转的区别:是否改变时针的方向)样式规律推理类:题目特点:各图元素组成相似 样式类型:封闭,曲直,对称,凹凸(内在属性,外在的形状) 先看样式排列,再看样式的加减同异(相加相减,求同求异) 图形推理规律类总结:

类比推理和归纳推理

推理和证明 一 归纳推理 归纳推理:由某类事物的部分对象具有某些特征,推出该类事物的全部对象都具有这些特征的推理,或者由个别事实概括出一般结论的推理,称为归纳推理(简称归纳). 例1下列四个图形中着色三角形的个数依次构成一个数列的前4项,则这个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为_______. 13n - 例2 将全体正整数排成一个三角数阵,如图所示, 1 按照排列的规律,第n 行(3n ≥)从左向右的第 2 3 三个数为______. 262 n n -+ 4 5 6 7 8 9 10

例3 观察圆周上n 个点之间所连的线,发现2个点可以连一条线,3个点可以连3条线,4个点可以连6条线,5个点可以连10条线,由此归纳n 个点可以 连___条线.(1)2 n n -. 例4观察下列各等式:262,2464+=--5325434+=--,7127414 +=--,102210424 -+=---,依照以上各式成立的规律,得到一般性的等式为_____. 824(8)4n n n n -+=--- 例5 观察下列等式: 2223sin 30sin 90sin 1502 ???++= 2223sin 45sin 105sin 1652 ???++= 2223sin 60sin 120sin 1802???++= 试根据上述式子猜想出一个一般性的结论,并证明结论的真假.

练习1 将全体奇数排成一个三角形数阵: 1 按照排列的规律,第(3) n n≥行从左向右 3 5 的第三个数为_______. 25 n n -+ 7 9 11 13 15 17 19 练习2 将正整数排列如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则2015出现在第____行,第____列.(44,79) 练习3 观察下列式子: 2 = 11 ++=23 234 2 ++++= 345675 2 456789107 ++++++= 则第n个式子为___________________.2 +++++-=- n n n n n 12(32)(2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