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磷钾配施对水稻产量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合集下载

氮、磷、钾、有机肥配施对杂交稻特优73产量形成与氮吸收的影响

氮、磷、钾、有机肥配施对杂交稻特优73产量形成与氮吸收的影响

1 实施概况 . 2
试验在沙县富口镇延溪村进 磷的产量都 比不施肥 的增产达到极显著水平。
行, 经化验, 土壤含碱解氮 1 m / , 3 g g 有效磷 3. 施氮的产量 也 比不施肥 的增产达到极显著水 3 k 8 5
mg g 速 效钾 6 /g / , k 0mgk 。双 季 晚稻 6月 l 平 。 4日
21 1 10
表 4 氮 、 、 、 机肥 不 同搭配 的叶 面积 指数 磷 钾 有
能力 。
氮、 钾比例失调, 磷、 影响了养分的平衡吸收, 叶
面积 指数 反而有 所 下 降。 与对 分蘖 的影 响趋 这
222 对 叶面积指 数 的影响 ..
从表 4 以看出: 可 施氮、 、 磷 钾肥的叶面积 势一致。可见氮 、 、 磷 钾配施有利叶片生长。
指数 都 比相应 没施 肥 的大 , 中 以施氮磷 钾 的 2 - 对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其 .3 2 据不 同时期测 定 ( 5 , 施氮 、 、 表 )有 磷 钾肥 叶面积指 数最大 ; 增施有机 肥 后 由于 氮肥过 多,
1 材 料 与方法
割。
2 结果 与分 析
1 试验设计 . 1
试验设 6 个处理: ) ( 不施肥 . 氮 、 钾、 1 21 磷、 有机肥不 同搭配对产量和产量
( 对照,c ) ( 氮 : ) 磷; ) K ;) ( 氮 2 3 ( 氮钾 : ) 4 ( 氮磷 构成 因素 的影 响 5 钾 ;) (氮磷钾+ 6 有机肥 。每公顷施纯氮 15k , 9 g
级, 碱消值 4 , . 胶稠度 3r 7 8 m, a 直链淀粉含量 重复定点 1 丛, 5 调查 1 O 每 d 次茎蘖数; 于移栽
2 . 蛋 白质 含 量 1. 04 %, 06 %。稻米 外 观较 好 , 前 1 测定秧苗素质 ; 适 d 够苗期 、 拔节期、 抽穗期、 口性好 , 味 明显 优 于汕 优 6 。 0 1 通过 福 成 熟期 取接 近平 均 茎蘖 数 的 5 , 食 3 20 年 丛 测定地 上部 建 省品种 委 员会 审定 。 于作 中稻 、 后稻 、 干 物质及绿叶面积 ; 适 烟 双 上述 材料烘干后测定植株全 季 晚稻栽 培 。为 了探 讨 其高产 施 肥技 术 , 行 氮量 。 进 成熟 时取 2 0丛调查产量结构 , 并分小区实 氮、 、 、 磷 钾 有机 肥 配施 试 验 。

氮磷钾测土配方施肥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氮磷钾测土配方施肥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供 试肥料 : 尿素 为贵 州 赤 夭化 厂 生产 , NI4 %; 肥 1 含 > 6 磷 为 贵 州福 泉 产 过磷 酸 钙 , PO ≥ 1% ; 肥 为俄 罗 斯 产 氯 含 z5 2 钾
化 钾 . K 0≥5 %。 含 2 4 供试 水稻 品 种为 准两 优 1 0 。 12
13 试 验 设 计 . 2 结 果 与 分 析
试验 于 2 1 0 0年 6月 6 日施 基 肥 , 6月 l 1日追 施 蘖 肥 , 7
月 2 日追 施 穗 肥 『。 肥 全 部 作 基 肥 ; 肥 5 %作 基 肥 , 0 4磷 1 氮 0
例 、 肥 时 期 和 施 肥 方 法 , 为 岑 巩 县 测 土 配 方 施 肥 技 术 施 以
摘 要 在 岑 巩县 水尾 镇 新 场村 进行 水 稻 测 土配 方肥 效 试 验 , 果表 明 : 地 龙凤 大眼 泥 田水 稻 推荐 施 肥 量 为 : 4 5k 6 .7m 、 结 该 N 1~1  ̄6 66 2 P0 - 6 . 2 ( - 2k 6 6 7 25 8  ̄6 6 7m x 2 9 1  ̄ 6 . 。 7 k 6 10 6 m
21 经济 性状 分析 . 从 表 2可 以 看 出 , 处 理 基 本 苗 在 2 8 各 .9万 ~ .7万 85 株/6 . 间 ,最 高苗 在 l .6万  ̄ 67 6 6 7m 之 6 59 2 .9万株/6 .7m 6 66 2 之 间 , 效 穗在 94 有 .3万~ 72 1 .5万 穗/6 .7m 间 , 粒数 6 66 之 实
试 验 采 用 “44 最 优 回 归 设 计 方 案 . 氮 、 、 3 3 1” 设 磷 钾 个 因素 , 、 、 、 0 1 2 3共 4个 水 平 , 计 1 共 4个 处 理 , 重 复 。 2次 具 体 设 计 方 案 见 表 1 随 机 区 组 排 列 , 区 面 积 2 .1 。 小 6 12 m2 ( .6mx .0 m) 田埂 宽 3 m, 灌 沟 宽 5 m。 窄 行 81 32 。 0c 排 0c 宽

不同氮、磷、钾肥施用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不同氮、磷、钾肥施用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熟先后依次收获 、 晒干、 重 。( 称 具体产量见表 1 。 )
数 据处 理采 用 江 苏 省 扬 州 市 土 肥 站 设 计 的《 土 配 方 施 测
的影 响。结果表 明 : 其单 因子的影响是 K O 2 >NO>P 5 因 2 , 0
此从 提 高 水稻 产 量 的 角 度 出发 , 将 钾 肥 的施 用 量 作 为 首 要 应 因素 考 虑 。 综 合 考 虑 , NO 在 1. 8 g 6 7 施 7 2 k / 6 m2左 右 、 2 P0s 在 6 1 k / 6 mz左 右 、 2 11 k / 6 m2 右 , 利 于 水 .5g 67 K O1 . 2 g 67 左 有 稻 产 量 的提 高 。 关 键 词 : 水稻 ;3 1 ;肥 料 效 应 ;测 土 配 方 44
肥数据管理系统 》 进行分析 。
表 1 “4 4 试 验 设 计 方 案 31”
务川县是一个 山 区农 业大县 , 稻是 “ 4 4 方 案设 计研 究水 稻新 品种准 两 优 31”
5 7的氮 、 、 2 磷 钾合理配 比, 为准两优 5 7生产 中肥水 管理 提 2 供理论依据 和技术 参考 。
从表 3 分析可 以看 出: 相关系数 R- ̄9 , - 9呈极显著水平 , 说 明水稻产量与 N、、 PK肥施用量之间具有高度的正相关 。 标准误 差 3 =2. 5 S 2 1 4 , y值越 小 , 明 回归 方程拟 合程 说 度 较好 。 B -305 , o-5.6说明该类型 田的基础产量为 5 5.k /  ̄ 。 - 284 g h
表 2 方 差 分 析
4 作底肥 ,o 作分蘖肥 ,0 作穗肥 ; o 4 2 普钙全作 底肥 1次 性施用 ; 氯化钾 6 作底 肥 ,o o 4 作 穗肥 。其 中基肥 于 5月

不同氮磷钾配比对水稻产量及其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不同氮磷钾配比对水稻产量及其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1 . 3 试 验实施
水 稻产 量 以 N 2 P 2 K 处理 最 高 , 为8 4 0 0k g / h m。 ( 表2 ) , 比 无肥区 ( N ) 产量 5 7 7 5 k g / h m 2 增加 2 6 2 5 k g / h r n 2 , 增 产
4 5 . 5 %; 比 无氮 区 ( N 0 P 2 K 2 ) 6 6 1 5 k g / h m 增加 1 7 8 5 k g / h m , 增
东 阳江 镇 下 街 头 村 进行 了 甬优 9 号“ 3 4 1 4 ” 肥效试验 , 现将
结 果 初报如 下 。
1 材 料 与 方 法
1 . 1 试 验 概 况
供试 作 物 为 杂 交水 稻 , 品种 为 甬优 9号 。 供试肥料 : 氮 肥选 用碳 铵 ( 含 N 1 7 . 7 %) , 磷 肥选 用 过磷酸 钙 ( 含p 2 0 1 4 %) , 钾 肥选 用氯 化 钾 ( 含K 0 6 0 %) 。 试 验设 在 东 阳江镇 下 街头 村 , 年 平 均气 温 1 7℃ , ≥1 O℃的年积 温 3 2 0 0 o C 左右 , 年降 雨量 1 3 0 0 ~ 1 4 0 0mm, 日照 时数 2 0 0 2h , 属 亚热 带季 风
分含 量 。 收 获 时按 小区 核实 水稻 籽粒 和 茎秆 产量 , 并 取 样分 析氮、 磷、 钾含 量 。 土壤 分析 方法 : 采用玻 璃 电极 法测 p H值 , 采 用 重铬 酸 钾一 硫 酸 溶 液一 油浴 法 测 有机 质 含 量 , 采 用 半微 量 开 氏法测 全氮 含量 , 采 用碳 酸 氢钠 浸提 一 钼锑 抗 比 色法 测
1 4 6mg / k g , p H值 5 . 6 。 1 . 2 试 验设计

氮磷钾的不同配比对水稻产量·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氮磷钾的不同配比对水稻产量·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氮磷钾的不同配比对水稻产量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易利娟;刘芳珍【摘要】[目的]为了研究不同氮肥、磷肥、钾肥配比施肥对晚稻欣荣优华占的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方法]以晚稻欣荣优华占为试材,采用“3414”肥料设计,通过田间试验和室内分析开展研究.[结果]不同N、P、K肥施肥水平对欣荣优华占产量有显著的调节作用.在促进水稻晚稻品种欣荣优华占生长发育的N、P、K三种营养元素中,增产效果最为明显的是N肥.但是,随着N肥施用量的增加,当超过一定水平时水稻产量反而下降,其中处理(11)(N3P2K2)的水稻产量比处理⑥(N2P2K2)低.P、K肥对水稻产量的影响也表现出相同的趋势.[结论]处理⑥(N2P2K2)既能满足水稻对肥料的需求,又能保证其正常生长,从而有利于实现水稻产量增产.【期刊名称】《安徽农业科学》【年(卷),期】2015(000)027【总页数】5页(P90-93,104)【关键词】氮磷钾;不同配比;产量;产量构成因素【作者】易利娟;刘芳珍【作者单位】上栗县农业局,江西上栗337009;上栗县农业局,江西上栗33700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143.5Effects of Different Ratio of N,P and K on Yield and Its Component of Rice YI Li-juan,LIU Fang-zhen* (Shangli Agriculture Bureau, Shangli, Jiangxi 337009)Key words N,P and K; Different ratio; Yield; Component半个世纪以来,我国人口、资源和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

为此,党中央、国务院提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化肥是农业持续发展的物质保证,是粮食增产的基础。

它作为农作物的“口粮”,在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等方面起促进作用。

测土配方施肥是实现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技术措施,也是一种施肥方式。

氮、磷、钾、有机肥配施对杂交稻特优73产量形成与氮吸收的影响

氮、磷、钾、有机肥配施对杂交稻特优73产量形成与氮吸收的影响

h 。基肥 、 m) 蘖肥均 占全季总施氮量的 4 %、 0 总施磷量 的 5% 、 0 总施钾量的 5%。穗肥 占总施氮量的 2%。基 0 0 肥在插秧前施 , 蘖肥在插后 5— 7d施, 穗肥在幼穗分化 2

3 期施 。基肥、 蘖肥的氮肥用碳酸氢铵 , 穗肥的氮肥用
w r mp o e yi ce sn e a p iain o e e i rv d b n ra i gt p l t f h c o N,P a d K fri z r h o i e p l ain o n e l e .T e c mb n d a p i t f t i c o N,P a d K fri z r o h ih s n t ie t eh g e t e l g t
江西农业 学报
2 1 ,3 6 :0 0 12 ( ) 18~10 1
A t rc h reJa g i caAgiu ua in x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氮 、 、 、 机肥 配施对 杂 交稻特 优 7 量 磷 钾 有 3产 形成 与氮 吸收 的影 响
饶鸣钿
( 福建省三明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 福建 沙县 3 50 ) 6 50
RA Mi g—d a O n in
( am n ntu f g cl r c nei ui r ic , hx n350 ,C ia Sn igIstt o r ut a Si c Fj nPo n e Sai 650 h ) i e Ai u l e n a v a n
Ab ta t T e efcs o e c mb n d a p ia in o s r c : h f t ft o ie p l t f e h c o N,P,K a d og n cfri z ro h il omain a d n t g n u tk f n r a i e t i n t e yed f r t i o e pa e o le o n r h b d r e T y u 7 e e su id y r c e o 3 w r t d e .T s r s l h we h tt e t lr g a i t e f ae n e 。d y matr a c mu ain a d yed i i e t e u t s o d t a h i ei b l y,la r a i d x r t c u l t il s l n i e o n

氮磷钾平衡施肥对水稻产量和植株性状的影响

氮磷钾平衡施肥对水稻产量和植株性状的影响

促 进 有效 穗数 、 穗 粒教 增 加 , 而 降低 千粒 重 ; 磷 肥 促进 有 效穗教 、 千粒 重增 加 , 而 对穗 粒数 影 响不 大 ; 钾 肥 促进 穗粒 数 、 千粒 重 增加 , 而对 有 效穗数 影 响不 大 。 氮、 磷、 钾 肥 对水稻 形 态影 响不 一 . 3种肥料 因子均 能增加 叶 面积 . 但 氮肥增 加 幅度显 著 高于磷 肥和钾 肥 ; 氮肥 增加 株 高和
Ab s t r a c t F i e l d e x p e r i me n t s we r e c a r r i e d o u t t o s t u d y t h e e f f e c t o f a p p l i c a t i o n o f n i t r o g e n, p h o s p h o r u s a n d p o t a s s i u m f e t r i l i z e r o n l f e e y i e l d s a n d
穗 显 著 . 而 磷 钾 肥 效 果 不 显 著
关 键词 水 稻 ; 氮磷 钾 ; 平衡 施肥 ; 产量; 植 株性 状 中图分 类号 S 5 l 1 ; ¥ 1 4 7 . 2 文献 标识 码 A 文章 编号
1 0 0 7 — 5 7 3 9 ( 2 0 1 4 ) O l 一 0 0 2 3 — 0 3
pl a n t t r a i t s . Th e r e s u l t s s h o we d t ha t , t h e a p p l i c a t i o n o f a l l n i t r o g e n, p h o s p h o r u s a nd p o t a s s i u m f e ti r l i z e r c o u l d i n c r e a s e r i c e p r o d u c t i o n, a nd n i t r o g e n wa s

氮磷钾不同施用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氮磷钾不同施用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农 艺学
现 代农 业科技
21 0 2年第 l 5期
氮磷 钾 不 同施用 量对 水 稻产 量 的影 响
张 燕
( 州省 兴 义市 农 业 局 土 壤 肥 料 工 作 站 , 州 兴 义 5 2 0 ) 贵 贵 6 4 0
摘要 氮磷 钾 不 同施 用量 对 水稻 产量 的 影响研 究结 果表 明 ,  ̄ , t37 0k, 普钙 1 0 /m 、 gT 9. g m 、 5 h 0 g 氯化 钾 158 gl2 0 kh 7 .k/m 的处 理 水 I 稻 产 量 最 高 , 肥 效 果 最好 , 施 因此 兴 义 市 水稻 配方 施 肥 的适 宜 范 围为 纯 氮 10 g m 、 氧4 " 10 gI2氧 化 钾 9 ,m , 8 , 2五 L-磷 2 , , kh k} m 0k h 2比例 为 g
1 材 料 与 方 法 11 试 验 概 况 .
表 1 氮 、 、 不 同施 用量试 验设 计及 施 肥量 磷 钾
试 验 地设 在 兴 义市桔 山街 道 办事 处和 平 村 良 田组 彭元
江家 承 包 责 任 田 内 , 拔 11 1m, 潴 育 型 水 稻 土 , 作 海 2 属 前
理 3较高 , 结实 率依 次 以 处理 1 处理 3 处 理 1 、 理 4、 、 、 4处 处 理 2较高 , 干粒 重依 次 以 处理 2 处理 3 处 理 9 处理 1 、 、 、 、 1 处 理 1 重 , 3 . 上 ( 2 。 2较 达 04g以 表 )
表 2 不 同施 肥 处 理 水 稻 生 育 性 状 调 查
( 1; 表 ) 有效 穗数 依 次 以处理 1 、 1 处理 1 处 理 6 处 理 5、 0、 、 处
试 验 栽 插 规 格 为 2 mx 0e 栽 插 密 度 为 1 .3万 0c 3 m。 56 穴/m 每个 小 区 栽 2 h , 1行 , 每行 1 6穴 , 小 区 共栽 3 6穴 , 每 3 小 区间走 道 4 m, 验各 小 区间 筑泥 便渠 道 , 0e 试 以保 证 排 水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式 中, P为施磷处理的地上部 吸磷量 ; P o 为不施磷处 利用率分别较常规施肥区高 2 3 . 4 %、 1 0 . 3 %,氮磷 钾
理的地上部 吸磷量 ; F p 为施磷量。 钾肥利用率 :
R E Ⅳ K = ( K _ K 0 ) / F K ( 3 )
作物对施入土壤 中肥料氮的回收效率( R E N) , 即:
R E Ⅳ N = ( ) / F N
低 1 4 . 5 %和 1 1 . 0 %,说 明氮磷钾肥施用能够提高水 ( 1 ) 稻产 量 , 尤 其 氮肥作 用 最显著 。
式 中, u为施氮后作物收获时地上部的吸氮总量 ; / - I o 2 . 3 不 同处 理对 水稻 肥料 利 用率 的影 响 为 未 施 氮 时作 物 收 获期 地 上 部 的 吸 氮 总量 ; F N 代 表 肥 料 利用率 是 衡量 施肥 效 果 的重要 指 标 。 由表
粒数 、 实粒 数 、 空瘪 数 。测 实 产 时 , 以5 m 的水 稻 籽 量 比配方 施 肥 区产 量 低 4 0 . 0 % ;常规 无 钾 区 和常 规 粒、 茎 秆 产量 计重 。 无磷 区 的产 量分 别 比常 规施 肥 区低 6 . 2 %和 1 3 . 8 %, 1 . 2 . 3 肥 料利 用率 计 算方 法 。氮肥 利用 率 ( %) , 反 映 配方 无钾 区 和配方 无磷 区的产 量 分别 比配方施 肥 区
氮 1 . 4 g / k g , 有 效磷 9 . 0 mg / k g , 速效 钾 9 7 . 7 mg / k g 。 及 最终 有效 穗 影 响较 大 。
表 1 不 同 施 肥 处 理 对水 稻 产 量 的 影 响 万/ h m
1 . 1 . 2 供试 品种 。供试水 稻 品种 为南粳 4 4 ( O r y z a
施 氮量 。 3可 以看 出 ,配 方施 肥 区虽 然 施肥 量 较 常规 施 肥 区
磷 肥利 用率 :
R E ( P _ P 0 ) /
低, 但其肥料利用率较常规施肥 区高 , 其 中配方施肥 ( 2 ) 区 的氮 肥 利用 率较 常 规施 肥 区高 4 7 . 8 %, 磷肥 、 钾 肥
6期
周 宝红等
氮磷钾 配施对水稻产量及肥料 利用率的影响

大[ 5 - 9 1 。近年 来 , 随 着化肥 用 量 的增加 , 部 分 地 区偏 施 理 的地上 部 吸钾量 ; 为 施钾 量 。 氮肥 , 制 约 了水 稻 产量 的提 高 , 因此 , 笔 者 开 展 了氮 1 . 2 . 4 数 据处 理 。 试验 数 据采用 D P S 、 E x c e l 处理 , 试 磷 钾 肥 配施对 水 稻生 长 、产 量 以及 肥料 利 用率 的影 验结 果用 L S D法 检验 P < 0 . 0 5水平 上 的差 异显著 性 。 响试 验 ,探 讨 合 理 配 施 氮 磷 钾肥 条 件 下 水 稻 的 产 2 结果 与分 析
方施肥区的水稻高峰苗均高于其他处理 ,其中无氮
区最低 , 与无肥 区处 理 相 当 。收获 时 , 配方 施肥 区的
1 . 1 . 1 试 验地 点 。 试 验布 置在 邗 江 区公 道镇 河 东村 ,
该 区域为 邗 江 区水 稻 主产 区 , 供试 土 壤 为水 稻 土 , 供 水 稻有 效穗 高 于其他 处 理 , 配方 无 氮 区 、 常 规无 氮 区 试 土 壤基 本农 化性 状 为 : p H 6 . 1 , 有机质 1 8 . 7 g / k g , 全 的有效穗与无肥区相当 , 说 明氮肥对水稻 的分蘖以
区氮 总用 量 ( 纯 量 )为 2 7 7 . 5 k g / h m ; P 2 0 总 用量 为
5 2 . 5 k g / h m , K O总用 量 为 7 2 k g / h m ; 配 方 施 肥 区氮
总用 量 ( 纯量 ) 为 2 5 0 . 5 k g / h m ; P O 总 用 量 为 4 5 k g / h m , K 2 O总用 量 为 6 3 k g / h m 。
量、 养 分吸收 、 肥料利用效率等 , 为水稻科学施肥提 2 . 1 不 同肥 料处 理对 水稻 茎 蘖动态 的影响 由表 1可 以看 出 ,各 处 理 的 水 稻 基 本 苗 均 为 供借鉴 。
1 材 料 与方 法
1 . 1 材 料
1 1 8 . 5万/ h m , 基 本 苗一 致 。高峰 期 , 常规施肥区 、 配
3次 重复 , 随 机 区组 排 列 , 小 区面积 为 5 0 i n 。 。 1 . 2 . 2 调 查 方法 。试 验从 2 0 1 2年 5月 开始 , 2 0 1 2年
注: 同列数据后不 同小写字母表示在 0 . O 5 水平 存在差 异 、
1 1 月结束 。2 0 1 2 年7 月调查水稻的有效分蘖 , 定点 2 . 2 不 同肥 料 处理对 水 稻产 量构 成 因子 的影 响 区域 的调 查 面积 为 1 m 。 收获 前 , 在定 点 区域 调查水 由表 2 可知 , 氮肥对水稻产量 的影响显著 , 常规 稻 的有效穗数 , 并随机抽取 1 5 株调查水稻单株 的总 无氮 区产 量 比常规 施 肥 区低 4 2 . 2 %,配 方 无氮 区产
s a t i v a s u b s p . k e n g ) 。 1 . 2 试验设 8 个处理 , 分别为常规施肥
区、 常 规无 氮 区 、 常规无 磷 区 、 常规 无钾 区 、 配 方施 肥 区、 配 方无 氮 区 、 配 方无 磷 区 、 配 方无 钾 区 。 常规施 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