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武术与现代散打

合集下载

中华武术的传统武术与现代运动

中华武术的传统武术与现代运动

中华武术的传统武术与现代运动中华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源远流长,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

在中华武术中,传统武术与现代运动是两个不同但又有联系的方面。

传统武术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承载着丰富的武学理论和技术,具有独特的哲学思想和精神内涵。

传统武术强调“以柔克刚”的道理,注重内外兼修,强调修身养性、强健体魄、伸展筋骨。

通过练习传统武术,不仅可以提高身体素质和自我保护能力,还可培养意志品质和修养内在修养。

传统武术的传承需要师徒相传,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将技艺和武学精神传承下来。

而现代运动则是随着时代发展而形成的新型体育活动,具有开放性、多样性和竞技性。

现代运动中的武术包括太极拳、散打、跆拳道等,它们融合了传统武术的技术和现代科学的运动原理,更加注重身体素质的提升和运动技巧的训练。

现代武术运动注重规范化、专业化的训练方式,强调竞技性和表演性,更加适应于现代社会的体育需求和发展方向。

传统武术与现代运动在某种程度上是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关系。

传统武术为现代运动提供了丰富的技术和精神资源,使现代运动更加丰富多彩和具有文化传承的内涵;而现代运动则为传统武术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发展动力,使传统武术更加符合当代人的身体训练需求和审美追求。

无论是传统武术还是现代运动,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传统武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现代运动则是当代社会的产物,是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人们身体健康、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因此,传统武术与现代运动应该相互借鉴、相互促进,共同推动中国武术事业的发展。

传统武术要扎根本土文化,保持其独特的传统魅力和文化价值;而现代运动要注重科学训练、提高竞技水平,使中国武术在国际舞台上展现出更具活力和魅力的形象。

传统武术与现代运动的结合,将为中国武术事业的发展和传承提供新的动力和方向。

让我们共同努力,传承中华武术的优秀传统,推动中国武术在世界上更加辉煌的发展!。

现代散打技术与传统武术套路的比较分析

现代散打技术与传统武术套路的比较分析

搏击武术科学2008何5月第5卷够5驹j 【武术发展研究】现代散打技术与传统武术套路的比较分析刘云龙(晋中学院体育学院,山西晋中030600)摘要:现代散打技术与传统武术套路不论在表现形式上或在技法上,都各自有其运动的风格特征和训练特点,应该传承各自的优势,吸收他人的技术特点加以改进,以防止传统武术套路与对抗性练习发生脱节现象。

关键词:现代散打传统武术套路比较分析中图分类号:G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643(2008)05—0011珈2武术属于中国传统的技击术,是以踢、打、撵、拿、击琼4等技击动作作为主要内容,在演练方法J二注重内外兼修,演练风格上要求神形兼备。

通过徒手或借助于器械的身体表现攻防格斗的能力:,武术运动包括套路和对抗两种形式。

套路运动是技击的高度提炼和艺术再现,它来源于技击又高于技击,属丁表现运动员演练技巧的件质,是武术的最高表现形式;散打是技击性很强的实用性攻防技术,两人一对一的真打实摔,它的性质是实战的搏斗与格斗。

无论是对抗性的散打运动.还是势势相承的套路运动,都是以I fj闰传统的技击对抗方法、技术为核心的。

1现代散打技术和传统武术套路的形式与特点1.1现代散打技术的形式与特点散打属于武术的对抗搏斗运动,是两人按照一定的规则使用踢、打、摔、拿等技术制胜对方的徒手对抗运动,有着丰富多彩的技法和招数。

散打的形式有基本功、对抗性训练;基本功主要包括直拳、摆拳、勾拳、鞭腿、踹腿、蹬腿、步法、摔法、跌法、组合动作等;对抗性训练分为抗打训练与实战。

散打要求“远踢、近打、贴身摔”,其内在特点决定了它以相互对抗的形式来表现。

所以,散打的基本特点就是对抗性。

这种对抗,是在双方掌握了散手的基本动作和基本技术,经过一段的训练,在没有固定格式的情况下,在规则规定的范围内进行较技、较勇、较智,一分高低。

1.2传统武术套路的形式与特点武术套路是由风格各异的技术动作组成,具有攻防内涵、蕴涵哲理。

传统技击术(手搏)与现代散打之异同

传统技击术(手搏)与现代散打之异同

武术研究2016年4月第1卷 第4期传统技击术(手搏)与现代散打之异同苏瑞停广西师范大学, 广西 桂林 541006摘 要:通过练习实践体悟法、逻辑推理法等研究方法对传统技击术(手搏)与现代散打的异同进行比较,以点带面进行剖析,并对当前传统技击术发展困境提出理论性建议与对策以供借鉴,从而促进现代武术科学化发展。

关键词:传统技击术 手搏 现代散打 科学化发展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1839(2016)04—0050—03传统武术是中华民族的国粹,更是传统文化主要代表之一。

是一项集健身、防身、娱乐等为一体的体育运动项目。

2015年3月教育部将武术列为“七大校园教育运动项目”之一;中国武协与北京中武利百文化体育发展有限公司于2015年12月16日在国家体育总局共同签署了《中国武术散打职业联赛》合作协议,并宣布“散打天下——中国武术散打职业联赛”正式启动,这将更进一步推进职业体育的改革,拓宽职业体育发展渠道,加速现代散打职业化的发展。

更是武术在体育竞技舞台上又一个新的里程碑。

尤其是多媒体的介入,推动了现代散打的快速发展,使其成为家喻户晓的运动项目,深得民众喜爱。

本文以传统技击术(手搏)和现代散打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合理化建议促进其共同发展。

1 手搏手搏,又称“卞”,即徒手搏斗之意。

广义的手搏指不用器械而徒手相搏,技术高超者可以与持兵器的人相搏而不伤。

狭义的手搏指运用一定的技巧和方法徒手相搏。

手搏起于商周,发展于汉,兴于宋明时期。

从广义上来说,在《史记·律书》就有关于夏桀、殷纣“手搏豺狼”的说法:夏桀、殷纣,手搏豺狼,足追四马,勇非微也。

如:在《公羊传·庄公十二年》中有关于宋闵公的臣子长万与宋闵公展开手搏,最后扭断了宋闵公脖子的记载“万怒,搏闵公,绝其脰”,这时手搏就已成为一种专门的技能。

如:《汉书·哀帝纪》记载:“孝哀……雅性不好声色,时览卞射武戏。

散打泰斗钱仁表谈传统与现代

散打泰斗钱仁表谈传统与现代

散打泰斗——钱仁錶谈传统与现代在如今时代,很多练现代格斗的鄙视传统武术,其实我很想写一写上海的散打老师钱仁錶老师的武术观念,钱老师是现代博击与传武结合的最成功的典范!我也是这两年明白传统武术的重要性,像拳击散打都是练梢节发力的,传统武术是练中节根节发力的,如果没有传统武术浑厚的根节为基座做催动,梢节发力很有限的。

钱仁錶是中国武术散打界的巨擘,他是曾被作为政府公派海外的中华散打教练的第一人。

他不仅是中国散打队教练,更身兼上海公安局特警教练、埃及总统卫队教练等要职,最高纪录10秒内击倒对手。

钱老师一生从事搏击运动数十载,以下是他的习武经历:1953年出生的钱仁錶,拳击师承“北拳王”张立德老师,1975年钱仁錶学习心意六合拳师承王榴柱、丁长富老师(卢嵩高徒弟),散打师承蔡鸿祥、蔡龙云老师。

1982年~1983年上海市散打重量级冠军。

1982年~1984年全国散打重量级冠军。

(83、84、85、86连续四年代表上海参加全国比赛均获优成绩。

)1985年担任上海市武术院散打队教练。

1987年上海武术院专职散打总教练。

1990年担任国家散打队的首任总教练。

1992年被国家体委委派赴埃及担任埃及国家散打队总教练、总统皇家卫队教官、内政部警察总教官。

钱仁錶五次带队参加世界锦标赛,其运动员多次荣获世界冠军。

2001年,钱仁錶在政府部门正式注册登记备案了“上海武德散打俱乐部有限公司”,钱仁錶担任董事长。

2005年钱老师创立武德散打俱乐部。

武德散打俱乐部的开创者钱仁錶是重击思想的代表者,钱老师的武术理念是以传统武术和现代搏击的互相融合,将心意和散打结合,突出打法凶狠,拳腿重击,以KO 为终极目的,是真正意义上的“杀伤性散打”。

钱老师是推崇MMA的,他认为中国是功夫大国是不应该惧怕对抗。

2016年9月24日,以钱仁錶为总顾问的团队在上海宝山体育中心成功举办了“MMA”的大赛。

2017年9月钱仁錶策划和举办了在上海东方体育中心的MMA国际精英赛,电视台实况转播。

散打与传统武术技击的比较有怎样的区别

散打与传统武术技击的比较有怎样的区别

散打与传统武术技击的比较有怎样的区别传统武术练家遇上散打选手,远抵不住散打选手那三拳两脚和熊抱虎摔,散打选手会干净利落地击败传统武术练家。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散打与传统武术技击的比较,希望你们喜欢。

散打与传统武术技击的比较一:传统武术的技击功能在二十余年前,当时正在体校练摔跤、散打的我,同散打队里的许多队员一样,也对传统武术持怀疑态度,对传统武术的技击技术不以为然。

后来,我从体校散打队退役,因机缘巧合,又同一些练传统武术的师兄弟们一块儿锻炼,一块儿交流切磋,我发现传统武术的技击虽没有武侠影视演出得那样神奇,却也不似一些散打队员口中那般糟糕。

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与传统武术的深入接触中,我开始探索传统武术动作的技击作用,渐渐的,我们发现传统武术里的一些技击动作效果是很不错的。

有一次,我与一位先前在体校里训练的师兄弟试手,好久没打了,权作一次实战训练。

当时他招右边腿踢我,我用左手接住他的膝弯处,右手顺势从上朝下肘击他的大腿,然后放开左手,双手握拳,右手上,左手下,同时出击,分别打在他的胸部与腹部(武术师傅说:如果是在生死搏斗中,这双拳打击部位应是喉部与心窝处),他扑通向后躺在地上了。

那位师兄弟坐在地上用手揉着右大腿,不解地问我这是啥动作?我说这是传统武术中的“双龙出海”,是用于防守反击的一个动作。

他怔了怔,说:想不到传统武术也有这么高、这么实用的技击动作。

我还有一位师弟,他只练传统武术,他有个特点,身材不高,但力量大,异于常人,特别喜爱并擅长传统武术中的摔技,每天每个动作练个数百次,因此精于传统武术中的摔技。

有一次他同一位在河南登封某武校练了三年散打的朋友切磋,对方先是用左手虚晃一下,接着一个右后手直拳打了过来,他用左手一挡,顺势拿住对方右腕,右手从对方右上臂下方挽住对方上臂,于右脚向后一退的同时,双手拉住对方手臂自上而下再从下向上的弧形运动,对方“啪”的一声仰翻在地,半天没回过神来,直呼吃不消。

他用的这个摔技,是温州传统武术“瓯越易筋经”的技击技术“三角步”系列中的一个技法,我们俗称“半边摔”。

散打与武术的区别有哪些

散打与武术的区别有哪些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散打与武术的区别有哪些
导语:如果说到散打与武术,很多人的认识,都停留在与锻炼身体这个基础之上,很少有人去研究,散打瑜武术之间可能存在的一些差别,以及需要注意了
如果说到散打与武术,很多人的认识,都停留在与锻炼身体这个基础之上,很少有人去研究,散打瑜武术之间可能存在的一些差别,以及需要注意了解的问题,因此针对这个现象,下面我们就为大家具体介绍一下,到底散打与武术有哪一些区别,希望在锻炼的时候大家都能够更加的注重。

武术和散打都属于中国搏击术,但是武术一般人们指传统技法,它包含实用与健身、功法等复杂内容。

散打一般现代竞技比赛,在擂台上有规则的击倒对手。

中国武术是庞大的家族:拳术、器械,,搏斗对练与集体项目,功法运动等等。

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华武术有着紧密的联系。

中国传统哲学和中医基础理论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都对中国武术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武术萌生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融入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其发展与演变过程亦带有显著的传统文化烙印。

中华武术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中和养气之说,同时又融汇了道家的守静致柔、释家的禅定参悟等诸多理论,从而构成了一个博大精深的武学体系,成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武文化”。

此外,它还融汇易学、哲学、兵学、美学等多种传统文化思想和观念,吸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博采众家之长,逐步形成了独具风格和特点的武术文化体系。

散打;是国家体委在一九七九年按照现代竞技体育模式,允许使用踢、打、摔等各种技法,但不允许使用擒拿肘膝也不许攻击喉、眼、裆、后脑等人体要害部位;运动员则分体重、穿护具在相同的条件下
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散打名词解释

散打名词解释

散打名词解释散打,又称散手,是两人按照一定的规则,并运用传统武术中的踢、打、摔等攻防技法制服对方的、徒手对抗的格斗项目,它是中国武术的重要竞赛形式。

分为古传散手、现代散打。

古传散手作为散打的最开始发展趋势要能抵抗1人和武器或多的人的格斗,用头、指、掌、拳、肘、肩、膝、腿、胯、臂等部位进攻,关键的技法为打、踢、拿、跌、摔等在其中也有肘膝等技法,在格斗中讲究出乎意料,不讲究花法只讲究打胜好用。

当代散打便是常用的以摆拳、摆拳、抄拳、鞭拳、扫腿、蹬脚、踹腿、摔法等技法构成的以踢、打、摔融合的防御技术性。

散打沒有招数,仅有单独招生和组成,一招制敌。

散打突显地体现了武术的本质—拳术性,它根据竞争的方法提升本身的拳术工作能力,其踢飞、膝击、勾拳、快摔等手法,运用在对手或犯罪分子的身上,可让其丧失抵抗工作能力而驱使醉妻,因而它也是公安机关、警察的必需学科。

但散打变成民俗武术沟通交流或体育竞赛时,又显著差别于让人伤残的肉搏战。

用标准阻止了对后脑勺、头颈、裤裆等重要位置的击中。

在比赛中,不仅有抵抗,又不至于产生明显的意外事故。

是武术精湛拳术术的呈现,与此同时授予人以健与美的体会。

散打有别于海外一些搏击术,它自始至终是一个“总体”的定义。

它并不是搏击,关键倚仗双手开展防御混合格斗;亦有别于用头顶部、肘撞、膝击的拳击;更有别于仅用摔、拦、擒方式的柔道。

日本跆拳道虽能手脚并用,但沒有散打的快摔技术性,法国的的蹬脚术及韩的贻拳道也均以脚为主导,相互配合拳术。

散打是依靠人的全身上下,不断加强身体的每个位置联合作战。

“远踢、近打、貼身摔”手脚并用,手脚加摔.技术性健全,设计风格与众不同、独具一格传统武术踢、打、摔技术性全方位应用的特点。

散打充分运用了它的民族风格、传统武术设计风格,具备与众不同的抵抗方式。

论传统武术与现代散打之异同

论传统武术与现代散打之异同

搏击武术科学【武术发展研究】论传统武术与现代散打之异同赵伟(安阳T学院体育教学部,河南安阳455000)摘要:文章采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从传统武术与现代散打的产生、理论基础、技击特点、技击部位、训练特点、目标模式等诸方面分析了传统武术技击与现代散打的异同,旨在对传统武术和散打运动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关键词:传统武术散打异同中图分类号:C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643(2008)0㈣12珈3武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是汲取了中华五千年历史的产物,也是一项独具中国特色的体育活动,它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方法不断地繁衍生息继承发展。

人们习惯于将新中国成立前以攻防技击为主题的武术称为传统武术,而传统武术可解释为:以技击为主要内容,具有明显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为达到完美的技击水平进行的民族传统运动体系。

传统武术也是古代人们在长期生存斗争中总结发展出来的。

几千年来它都是厮杀、斗争的主要手段,技击性成为传统武术的本质功能,传统武术招招式式都有实用价值,可以说每招每式都是从实践中得来的。

从人类最初的生存斗争、防身自卫、保家卫困到健身娱乐都町以看出,武术渗透于人类的生存发展与生产生活之中。

1传统武术与散打产生的背景分析1.1文化背景传统武术的产生和发展是一个历史的过程,同时它也是一种文化现象,更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中华文化注重人格、注重伦理、注重利他、注重和谐的东方品格并释放着和平信息的人文精神。

张岱年先生讲:“一个没有深厚文化底蕴和强大文化竞争力的民族很难说是一个有希望的民族。

”中国恰恰和世界上其他的优秀民族一样,有着丰富文化传统与积淀,处处体现着中国优秀文化的深涵,传统武术就是在这种文化中产生的。

而现代武术散打则是传统文化于现代文化交融的产物。

在当今中两文化相互汲取相互发展的今天,现代散打运动产生受到西方文化、竞技体育的冲击。

从文化学角度来说,现代散打产生于西方文化之中,自然在它身上打着西方文化的烙印,而西方文化最突出的一个特色就是外向的、征服型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文明搏击、规则搏击使散打如鱼得水,因为散打与传统 武术比较,动作单一化、规范化、不会受到文明的很多 约束;另外娱乐性、可观赏性,既为散打的商业化带来 活力,又为散打的发展注入一股动力。因此,散打才有 了如此辉煌的今天。
• 然而,迅速崛起、风光无限并不意味着散打的现状与发 展就无懈可击。我们现在就来比较一下现代散打和传统 武术。
传统武术与现代散打
• 传统武术有三性——技击性、健身性、艺术性,其中最基 本的为技击性。“技击性”乃武术之灵魂所在,也是武 术得以长久赖以发展的支柱。
•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传统武术受现代散打和外来文化 的不断撞击,技击性逐渐削弱,武术越来越走上科学化、 大众化的道路。与此同时,传统武术与现代散打也各自 走着自己不同的路。
三、脱节对立
• 要说现代散打赖以发展的基础,那还是非传统武术莫属。 如果不是传统武术营造一个搏击竞技的环境,散打又怎 会诞生?如果没有传统武术创造武术技击原则,散打又 怎会找到自己的发展道路?
• 如果没有传统武术将历史人民的宝贵经验积累,散打又 怎会发展得如此神速?当然,现今社会文明的发展无疑 为散打创造了发展空间。
• 竞技武术自身有一套相对独立的技术要求和标准,而这 些标准都来自武术本身特定的目标和追求。作为一个体 育项目,必然受到很多规则的约束,传统武术有些技术 得到提倡发展,而有些技术则受到限制。
二、现代散打日益崛起
• 在传统武术遭遇发展瓶颈之时,传统武术的衍生兄弟—— 散手却占尽无限风光。现代竞技性武术散手运动与传统 武术技击,完全不同的技击风格,展现在世人面前。
2、竞赛规则不完善。
• 散打在竞赛规则的诸多方面还有待改进和完善。如当双
方搂抱时,场上裁判不应该将其分解开,而此时的有效 击打也应得分,这样就促使双方各自想办法解脱。
• 此时,当甲方用拳击打对方时,对方就会松开搂抱之手 来迎击甲方,以争取得点分,两人就会不分自开。而现 行规则是双方搂抱时的击打不得分,这样势必会促使运 动员将搂抱作为“消极抵抗”、“暂时的休息”。你打 你的,反正也不计分,等待裁判来解围。与传统武术中 的“跳出圈子”“不让近身”的法则不符。
• 据说搂抱时相互击打不计分的规则是为了让交战双方更 好地应用摔法,名曰“近则摔”。实际上传统武术技击 中,一旦他人贴靠近身,或被人搂抱时,最有效的制敌 方法并不是摔。正如拳谱中所讲“浑身无处不是拳,碰 到哪里哪里击”。
3、散打运动员大都没练过传统武术。
当今散打运动员许多是从其他体育项目选手中选择出来进
• 散手在1979年恢复以来,在体委的领导下,1989年散打 就被正式批准为比赛项目。
• 如今,散打运动的推广和发展,受到国内外人士的一致 喜爱。散打在当今的搏击竞技场上风光无限,饱捶西洋 拳击,狂胜东方泰拳,也赚足了不少吆喝。
• 传统武术与现代散打虽各走一路,但彼此之间还存在着 千丝万缕的联系,相互借鉴、相互制约。现代散打,以 传统武术书籍为蓝本,其中也收编了传统武术的经典和 精华。正所谓:“见贤思齐,不见贤才则内自省。”两 者互补互进,前景不忧。
1、训练方法不同。
• 历代武术大师、武林豪杰大都是自幼习武,他们既练拳 法又练武功。不论是谁,不论是何等门派,都是经过长 年累月实战较量和套路演练而练就一身高超武艺。
• 而现代散打的训练方法就是打沙袋、踢手靶等。曾有人 提出,把散打的手套去掉,充分发挥技巧向传统武术 “靠拢”。但笔者想,现阶段的散打,即使去掉手套, 武术中的招法也不一定用得出来。
• 从现代散打技术看,引进了一些国外搏击术技法。而传
统武术中劈、砸、挑、反背、引、化等变化则很少见。
腿法上的击打位置变化少。摔法的借力发放体现不够。
• 武术讲“周身无处不打人”,如在二人的交手中利用身 法与步法的配合,运用得当,足以使对手处于被动状态。 以对于侧踹为例,可在对手起腿的同时,利用步法,快 速移动到对手的侧面或身后,既能摔也可打。(来源: 《中华武术》)
• 前言:回首往昔,中华传统武术强身健体、保家卫国、 扬我国威,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审 视当今武坛,战场上的生死搏杀已杳无踪迹。当今社会, 人们更加看重武术强健身体的作用和竞技场上的对抗。 竞技武术已演变成了规则繁杂的散打与比赛套路。
一、传统武术现状
• 今天,人们已习惯于安逸的学习、工作、生活、娱乐, 从而使得以技击性见长的传统武术的生存空间大大减少。 为生存而生死搏斗的武术形式,离人们越来越远,为生 存寻人比武更已成为历史!各种传统武术今日主要在民 间发展。
行散打训练的,对传统武术招法并不了解。
四、结合发展
• —代武术巨匠李小龙曾这样讲:“战胜对手的基本观点 就是因势利导,借力发力。”这里很明确地阐述了传统 武术“引进落空”的技击理法和原则。少林拳法《打法 二十四诀》中的四个字“扳、唤、搅、撂”中的“扳、 唤”,
• 讲的就是在对于未动之前我方出击之法;而“搅、撂” 则是当我方用“扳、唤”之法,引对方移动之后即借势 打势而取胜对方的拳法,这就是散打技术和训练基本形 成固定的模式,摔、打和力量的用法,而远离了武术之 “根”——技击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