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的发展简史
国外雕塑的发展简史

国外雕塑的发展简史1.古代雕塑艺术西方古代时期的雕塑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主要是为图腾、魔法和宗教服务。
在美洲,墨西哥的普勃洛州的特华坎河谷是伟大的中美洲文化的诞生地。
而后在墨西哥湾地区出现了当时最先进的古典前期文化,即奥尔麦克文化。
它被喻为墨西哥文明的前身。
公元前300年左右玛雅文化开始出现并发展,它继承了中美洲文化传统,发展了大型雕塑,如神庙等。
14世纪上半叶,墨西哥土著阿兹台克人统治了墨西哥河谷,建立了君主专制王国,形成了阿兹台克文化。
16世纪时,西班牙人征服了阿兹台克王朝,接着向南方掠夺并统治了印加文化的发源地——秘鲁。
在非洲文化中,雕塑是最重要的美术形式之一。
黑非洲的浮雕和圆雕大都是木制的,但也有石材、金属和陶瓷。
它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民间美术,为宗教、魔法服务,也有表现自身生活的作品;另一类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宫廷美术。
这两类雕塑都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富有装饰性,富有表现力,视觉冲击力强。
至今黑非洲雕塑仍具有独特魅力。
古埃及文化是非洲文化长河中一颗灿烂的星星。
古埃及雕刻是雕塑与建筑完美结合的艺术典范,具有历史性纪念碑似的宏伟、博大和非常高的艺术成就。
如某些浮雕为了保持建筑的平面性,压缩体积与绘画形式中的线的组合,达到了一种新奇的艺术效果。
大洋洲和非洲有些文化是相似的。
例如大洋洲的美术、雕刻也是为宗教和社会需要服务的。
大洋洲雕塑中最著名的是复活节岛上的巨大石像。
美洲、非洲和大洋洲所独有的艺术后来大多数已被西方文化同化,只残留了一小部分地方文化,以致造成了美学上的退化。
欧洲古典时期的艺术是一种在赤贫后产生的新的美术形式,这种美术形式给后来整个西方美术发展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希腊雕塑家努力地使他们的作品显示出活力,他们努力并迅速地学习掌握了人体解剖结构,并逐渐取代了早期的“几何”风格,形成了最重要的人体法则,即把人的重心放在一条腿上,另一条腿则保持松弛。
从而利用这一动态的视觉错觉,在无知觉的石头上表现出形体外部的松紧和内部的运动。
中国雕塑艺术的起源与发展

中国雕塑艺术的起源与发展中国是一个拥有着悠久文化历史的民族,也正因为如此,我们的艺术传统也十分的丰富。
中国的雕塑艺术可追溯至约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当时人们已经开始在玉、骨、陶等材料上进行雕刻创作。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雕塑艺术在吸收和融合了外来文化的同时,也不断地自我更新和发展,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
一、雕塑艺术的起源中国雕塑艺术的起源可以追溯至远古时期的龙骨文化。
当时人类尚未发明文字,因此最初的创作是以刻画动物形象为主的,主要用于表示祭祀和崇拜的意义。
青铜器的出现,则进一步推动了雕塑艺术的发展。
青铜器的制作需要借助雕刻手段来营造浮雕和不同形态的纹饰,由此开启了中国雕塑艺术的新一页。
二、雕塑艺术的发展1. 商周时期商周时期的雕塑艺术主要以青铜器为代表。
青铜器作为中国最早的雕塑艺术之一,除了具有实用价值,还可以反映当时人们的文化和思维方式。
此外,在周朝时期也出现了大量的陶器和玉器等艺术品,这些作品具有相当高的艺术价值,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于自然和生命的崇拜。
2. 唐代唐代是中国雕塑艺术的一个高峰期,这个时期出现了很多的石刻、佛像等代表作品。
唐代大型佛像经历过很多的变迁和演化,从传统印度和中亚的佛教造像形式开始,逐渐形成了特色鲜明、独具匠心的中国佛像。
同时,在石窟艺术方面,壁画和造像相结合,形成了风格独特的艺术形式。
3. 宋代宋代雕塑艺术的发展是中国雕塑史上另一个重要时期。
宋代雕刻艺术在精致、柔性和感性等方面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平,在雕塑创作的技法上也有很多的创新。
与此同时,南宋时期还出现了一种非常流行的艺术形式——山水石,这种艺术形式将自然景象与雕塑艺术结合在一起,形成了自成体系的山水石刻艺术。
4. 明清时期明清时期的雕塑艺术在传承和创新上都有一定的意义。
明代雕塑在刻画形态上更加刻画逼真,明清时期的翡翠器、象牙器、木雕等工艺品在技法上也有了更高的水平。
此外,明清时期的烧结陶瓷制品也具备了一定的艺术价值,成为了当代艺术品市场上的热门。
雕塑形式的演变与发展

雕塑形式的演变与发展雕塑是一种古老的艺术形式,它通过雕刻、塑造、拼接等方式来表达创作者的思想和情感。
随着时间的推移,雕塑的形式和风格也在不断地演变和发展。
本文将探讨雕塑形式的演变与发展,并分析其原因和影响。
一、从简单到复杂雕塑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当时的人们已经开始用简单的石器工具来雕刻动物和人物的形状。
随着技术的发展,雕塑的形式也逐渐变得复杂起来。
早期的雕塑形式通常是一些简单的形象,如石器时代的石雕和陶器上的纹饰。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开始使用更高级的材料和技术,如青铜、黄金、玻璃等,使得雕塑的形式更加多样化和复杂化。
到了现代,雕塑的形式已经发展到了三维空间中的立体造型,形式更加丰富多样。
二、从具象到抽象在雕塑的发展过程中,形式和风格也在不断地演变。
早期的雕塑通常是比较具象的,表现的是现实生活中的形象。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开始尝试使用抽象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抽象雕塑不再追求对现实的模仿,而是更加注重表现形式本身的美感和艺术性。
这种风格的演变也反映了人们对艺术形式的理解和追求的不断变化。
三、从单一到多元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雕塑的形式也变得越来越多元。
除了传统的石雕、陶塑等形式外,现代雕塑还包括了玻璃艺术、金属铸造、数字建模等多元化的形式。
这些新的形式不仅丰富了雕塑的表现力,也使得雕塑更加适应现代社会的审美需求。
此外,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雕塑形式也在不断地发展和演变,形成了丰富多彩的雕塑文化。
四、影响与原因雕塑形式的演变和发展受到了多种因素的影响。
首先,社会文化背景对雕塑形式的影响很大。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社会背景下,人们对美的追求和审美观念都不同,这也导致了雕塑形式的不断演变。
其次,技术进步对雕塑形式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新的材料和技术为雕塑家提供了更多的创作可能性,使得他们能够创造出更加丰富多样的形式。
此外,艺术家的个人风格和审美观念也是影响雕塑形式发展的重要因素。
雕塑艺术的历史与发展

雕塑艺术的历史与发展标题:雕塑艺术的历史与发展引言:雕塑艺术以其凝练的形式、立体的表现和感人的力量在人类文明发展的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自古至今,雕塑艺术经历了多个时期和风格的变迁,反映出不同文化和时代的特征。
本文将深入探讨雕塑艺术的历史与发展,同时分享我的观点和理解。
正文:一、雕塑艺术的起源与原始时期雕塑艺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文明的早期。
原始时期的雕塑主要以人物形象、动物和抽象符号为主题,通过粗糙的方式表达对生活、宗教和自然的敬畏之情。
这些雕塑作品常常以石器、骨骼或木材等天然材料制成,展现了人们对于力量、生命和神秘的独特诠释。
二、古代雕塑的繁荣与演变随着古代文明的兴起,雕塑艺术开始呈现多样化和精细化的特点。
古埃及、古希腊和罗马等文明都留下了众多瑰丽的雕塑作品。
埃及法老雕像的庄严神圣、希腊雕像的完美比例和罗马雕像的英勇豪放,都展示了古代文明中雕塑艺术的繁荣和发展。
这些作品不仅是文化的象征,也是纪念、祭祀和纪念的重要载体。
三、中世纪与文艺复兴时期中世纪的雕塑艺术主要以基督教为主题,通过教堂和修道院的建筑来表现。
圣经中的人物形象和宗教场景成为主要题材,常用的材料包括石膏、大理石和木材等。
文艺复兴时期,雕塑艺术经历了一次重大的变革。
文艺复兴大师如米开朗基罗和达·芬奇等人通过研究古代作品,创造了一种更加真实、富有表现力和动态感的雕塑风格,突破了中世纪雕塑艺术的束缚。
四、现代主义与当代雕塑现代主义时期,雕塑艺术开始追求抽象和概念,艺术家们尝试新的材料和技术,如金属、塑料和玻璃等。
这些作品强调对形式和空间的探索,通常带有强烈的审美观念和实验性的元素。
以康斯坦丁·布拉克西等为代表的当代雕塑家则进一步挑战了传统的形式和概念,以拼贴、装置和行为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艺术观点。
五、我的观点与理解雕塑艺术作为一种独特形式的艺术表达,通过立体、有形的方式带给观众冲击力和沉思。
我认为,雕塑艺术不仅仅是一种表现形式,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高度的艺术造诣。
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发展历程

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发展历程中国古代雕塑艺术是中华文化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和文化内涵。
在中国的漫长历史中,雕塑艺术历经了多个时期的演变和发展,呈现出了丰富多彩的面貌。
本文将从原始时期到明清时期,一步步探究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发展历程。
原始时期在距今约8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我国的祖先们已开始进行原始的雕刻工艺,用粗糙的石器在粗糙的石头上刻划出一些人、兽和器物的形象,这是中国雕塑艺术的最初萌芽。
商周时期商周时期,我国的铜器工艺达到了高峰,铜器的图案也逐步多样化,其中不乏雕刻得相当精美的神话人物和动物图案,创造了多种抽象和具体形制的神像和吉祥物。
战国时期战国时期,雕塑艺术完成了由铜器到石器的转换,石雕艺术也逐渐形成,大量运用在宫殿建筑、祭祀场所和豪华墓葬中。
从战国晚期开始,中国雕塑艺术进入了一个文艺复兴的时期,人物塑造的大量推进,雕塑与建筑的结合,从而开创出一种崭新的艺术风格。
秦汉时期秦汉时期是中国雕刻艺术史上的最高峰期。
秦始皇自定规格,统一货币和度量衡单位,加强对事物的统制,也使得雕塑艺术跟随这一趋势发展。
创造了大量大型陵墓和造型壮丽的制度性彩绘,使得雕塑艺术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在这个时期,大量制度性的作品和抽象化的作品涌现,这些作品具有创造性、独特性和艺术性。
唐宋时期唐宋时期,中国雕刻艺术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期。
这个时期,中国的雕刻艺术开始大量运用石材,青石成为主要的材质。
石雕艺术得到了更多的发扬光大,对雕塑技术的创新性尝试也日益增多。
元明清时期元明清时期,中国雕刻艺术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中国的雕塑艺术逐渐向着文化、民俗、学术、艺术等各领域扩展,形成独特的文化艺术体系。
此时期的雕塑作品,对中国雕刻艺术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如白鹭、石马、博物馆造像等举世闻名的作品。
结语随着中国的历史长河不断流逝,中国雕塑艺术不断发展。
每个时代的雕塑艺术都呈现出独特的时代风貌和艺术风格,承载着浓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记忆。
雕塑的发展历程

雕塑的发展历程
古代雕塑
古代雕塑可以追溯到公元前约3000年的古埃及时期。
在这个时期,古埃及人创造了许多神庙和墓穴的雕塑作品,以纪念和崇拜他们的神祗。
这些雕塑通常是由石头或木材雕刻而成,具有神秘而庄严的氛围。
在古希腊时期,雕塑经历了巨大的发展。
古希腊的雕塑作品以人体为主题,尤其注重展现人体的比例和完美。
这些作品通过优美的线条和动态的姿势来表现人物形象,为后世的艺术家提供了重要的灵感。
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塑
文艺复兴时期是雕塑发展的又一个重要阶段。
在15世纪至16世纪的欧洲,雕塑家们开始重拾古代雕塑的技巧和风格,并将其与新的创作理念相结合。
这一时期,许多具有艺术家个人风格的杰作问世,如米开朗基罗的《大卫像》和多纳泰罗的《大卫像》等。
现代和当代雕塑
随着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兴起,雕塑也逐渐发生了变化。
现代和
当代雕塑作品采用了更多的材料,例如金属、塑料和玻璃,展现出
更多的创新和实验性。
艺术家们开始探索抽象主题和概念性的作品,使雕塑成为表达各种思想和观点的重要媒介。
结束语
雕塑的发展历程是人类文明进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古埃及的
神庙雕塑到文艺复兴时期的杰作,再到现代和当代的创新实验作品,雕塑始终在不断演变和发展。
它不仅展示了艺术家的创造力,也反
映了不同时期社会和文化的变迁。
雕塑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
将继续为人们带来美的享受和思想的启迪。
外国近现代雕塑发展史

外国近现代雕塑发展史一、雕塑的起源与早期发展在外国近现代雕塑发展之前呢,我们得先瞅瞅它的起源呀。
其实雕塑这东西老早就有了,从古代开始,人们就想用石头、木头这些材料把脑海里的东西变成实实在在能看到摸到的东西。
那时候的雕塑大多是为了宗教或者是纪念一些伟大的人物。
比如说古希腊的雕塑,那可真是精美啊。
古希腊人对人体美的追求简直达到了极致,他们雕刻出的人体雕像,肌肉线条、身体比例都超级完美。
像掷铁饼者,这个雕像就把运动员在投掷铁饼那一瞬间的力量感和美感都表现出来了。
那时候的雕塑风格就像是给后来的近现代雕塑打了个底儿,奠定了基础呢。
二、近现代雕塑风格的转变1. 从古典到浪漫主义进入近现代,雕塑风格开始有了大转变。
浪漫主义时期的雕塑就不再那么严格遵循古典的规则了。
雕塑家们开始更多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象。
他们的作品里充满了激情,不再只是单纯地追求完美的人体或者是纪念什么人。
比如说法国雕塑家吕德的马赛曲,这雕塑里的人物那姿态,那表情,都充满了战斗的激情,仿佛能让人听到当时人们为了自由而战的呐喊声。
2. 现实主义的兴起然后现实主义雕塑也冒头了。
现实主义雕塑家们就想把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原原本本地用雕塑表现出来。
他们刻画的对象可能就是街头的小老百姓,工人啊,农民啊之类的。
不像以前老是弄那些神啊、英雄啊。
像罗丹的作品就很有代表性。
他的思想者虽然是一个想象中的人物形象,但那沉思的神态,那肌肉的纹理,都特别真实,就好像是从现实生活里抠出来的一个正在思考人生的人。
三、现代主义雕塑的多元发展1. 立体主义雕塑现代主义时期那雕塑的风格就更多元啦。
立体主义雕塑家们可不得了,他们看东西的角度跟咱们平常人不太一样。
他们会把一个物体分解成好几个部分,然后再重新组合起来。
比如说毕加索的一些雕塑作品,从不同的角度看都有不同的形状,就像是把一个东西从各个方向拍了照片然后贴在一起似的,特别奇特。
2. 抽象主义雕塑抽象主义雕塑就更绝了。
他们直接抛弃了具体的形象,用一些线条、形状和材料来表达情感或者思想。
中西方雕塑发展史

用心专注服务专业•中国雕塑发展史一、史前雕塑(公元前6500年-公元前1600年)中国迄今发现最古老的雕塑,属新石器时代氏族公社繁盛阶段的遗物。
原始社会雕塑对探讨社会发展进程、研究造型艺术与意识形态的历史,具有重要意义,所以历来深受人们的重视。
这一时期雕塑的造型还都是依附整体器物上的饰物,均为粗略的,夸张式的,具有极强装饰性。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陶塑人像。
(见图1)石雕与骨雕人像仅有少量出土。
二、商周雕塑(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221年)这个时代雕塑作品侧重于动物外形的器皿、饰物和人物的捏塑,形体小巧,造型粗略,带有浓厚的人情味。
青铜器艺术代表了商周雕塑的最高水平。
此时的青铜作品虽然多具实用目的,但已初步具备了雕塑艺术的特性。
一些夸张、变形、奇特的纹饰,渲染了威严神秘的气氛,形成了端庄、华丽、气质伟岸、形象乖张的艺术特性,突出反映了商周时期人们的审美观和对自然环境的理解。
鼎是这一时期典型的雕塑作品。
而《司母戊大方鼎》就是此期间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见图2)用心专注服务专业司母戊大方鼎身呈长方形,口沿很厚,轮廓方直,显现出不可动摇的气势。
鼎的周围则布满商代典型的兽面花纹和夔龙花纹。
它凭借庄严的造型,庞大的体积和神秘的花纹,成为商朝贵族王权与神权艺术的最典型代表,同时也是研究中国古代历史的重要史料。
三、秦代雕塑(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建立专制统治国家,即利用雕塑艺术为宣扬统一功业、显示王权威严的政治目的服务,在建筑装饰雕塑、青铜纪念雕塑、墓葬明器雕塑等方面,都取得了划时代的辉煌成就。
秦代是中国封建社会上升期,在雕塑作品上,秦追求写实逼真。
雕塑在建筑装饰、陵墓装饰和“明器”中发展,形成雕塑史上的第一个高峰。
秦建筑装饰表现在宫室、苑囿、亭阁楼榭和陵墓神道建筑上。
最为壮观的是被称为世界“第八奇观”的秦始皇陵出土的兵马俑。
(见图3)兵马俑的发掘,给世人展示了秦代雕塑艺术的辉煌成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雕塑的发展史》
园林系环境艺术设计101班 018号潘明莹
摘要:中西方雕塑的历史发展简述,及其雕塑在各个世纪的发展,代表人物,代表作,有何启示与作用。
关键词:陶器、雕塑、艺术、宗教、发展、影响、时代。
1.西方古代雕塑艺术
西方古代时期的雕塑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主要是为图腾、
魔法和宗教服务。
在美洲,墨西哥的普勃洛州的特华坎河谷是
伟大的中美洲文化的诞生地。
在非洲文化中,雕塑是最重要的
美术形式之一。
黑非洲的浮雕和圆雕大都是木制的,但也有石
材、金属和陶瓷。
至今黑非洲雕塑仍具有独特魅力。
古埃及文
化是非洲文化长河中一颗灿烂的星星。
古埃及雕刻是雕塑与建
筑完美结合的艺术典范,具有历史性纪念碑似的宏伟、博大和
非常高的艺术成就。
如某些浮雕为了保持建筑的平面性,压缩
体积与绘画形式中的线的组合,达到了一种新奇的艺术效果。
大洋洲雕塑中最著名的是复活节岛上的巨大石像。
美洲、非洲
和大洋洲所独有的艺术后来大多数已被西方文化同化,只残留
了一小部分地方文化,以致造成了美学上的退化。
欧洲古典时期的艺术是一种在赤贫后产生的新的美术形式,这种美术形式给后来整个西方美术发展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希腊雕塑家努力地使他们的作品显示出活力,在古典时期浮雕也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
此外,古罗马在艺术上深受希腊的影响,但仍保持其自身的特色。
特别是在肖像雕塑上,他们更注重客观对象,追求个性化,而非希腊的理想化。
2、中国古代雕塑艺术
中国原始时期的雕塑艺术,大致可以追溯至公元前四千年以上。
最初的雕塑可以从原
始社会的石器和陶器算起,这是中国雕塑的序幕
造型多样的陶器,为中国雕塑的多向性发展奠定
了基础。
最早的雕塑萌芽,可以算作原始石器,
有大量的精细石器具备了雕塑的性质。
新石器时
代后期,出现了陶器。
它们造型丰富、纹饰多样,
既是生活中的必需日常用器,也是可以欣赏的艺
术品。
这时的陶器还没有脱离实用的目的,但它
对后期的青铜器、象形器物的影响显而易见。
中
国原始雕塑的最初形态是陶制品,它与其实用价
值密不可分,从工艺手段上讲,大致可以分为以
下几种:一是以动物外形为器皿,如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陶质鹰鼎,高36厘米,以鹰身为鼎体、以二足为三个支点,器形饱满,为此类雕塑与器皿完美结合的代表作品之一;二是装饰部分的雕塑,它们有的以配件的形式出现,如盖钮、把手等;有的以表面浮雕等形式出现。
题材有动物、植物、人物等等。
甘肃大地湾出土的陶瓶人头像,可谓中国早期人物雕塑的开端,作者巧妙地将陶瓶的口部塑成一个
人头像,制作细腻,形象生动;三是小型动物或人物捏塑,这种小雕塑都是古代工匠不假任何工具而信手捏制的,形体小巧,带有浓厚的人情味。
浙江河姆渡文化遗址出土的陶塑猪可能是我国江南地区最古老的雕塑作品,距今有七千年了。
尽管作品只有6.3厘米大,可它的形象却非常生动,可见雕塑者对生活观察之细腻。
3.宗教对雕塑发展的影响
西方把这一时期称为中世纪时期(也叫中间时期),它所
包括的范围是从古典时期结束起,直到文艺复兴之前。
这一
时期的雕塑,摒弃了关于自然比例的种种古典法则,而去寻
求一种更适合基督教题材的、形式多样的、比例被拉长了的
形象。
这种用抽象法式来处理的雕塑,使作品每个部分都充
满了生机。
这种形式的雕塑,反映了雕塑家力求把身体和灵
魂结合在一起的愿望,而这种美术风格上的创新竟成为13
世纪伟大的哥特式雕塑的先躯。
与此相同,东方也产生了一
种宗教——佛教。
佛教的诞生也带动了佛教艺术特别是佛教
雕塑的发展。
就佛教雕塑而言,印度人在这方面的成就是显
而易见的。
印度人对视觉艺术的探索基本上是三维的。
在印度,雕塑、建筑甚至绘画均能以被触觉感知的三维立体的观念来表现。
两汉后佛教传入中国,后又传入日本等地。
4、19世纪的雕塑艺术
19世纪,在欧洲的许多城市广场和公共建筑上安置了一大批显
示出卓越技艺的纪念碑和纪念性雕塑。
谈到19世纪的雕塑,不能不
提到罗丹。
罗丹的艺术天才和独特个性,使他的作品从墨守成规中
走了出来。
作为一位天才雕塑家,罗丹的秘诀在于善于用雕像的动
态和姿势表达内心的情感和内涵,并注入了令人无法忘怀的现实主
义和人文主义思想。
布尔德尔虽是罗丹的学生,并深受其影响,但
也创作出了大量的折衷于古典传统与罗丹作品艺术的雕塑。
他强调
作品结构的建筑性,并带有一种变形的装饰味。
马约尔是一位风格
迥异的雕塑家,他把一切细节全部抛开,只去表现人体丰满的体积
和单纯从容的姿势,使作品既有古典时期的和谐感又有近代艺术的
自然美。
5、20世纪的雕塑艺术
20世纪是一个色彩缤纷的时代,20世纪流派是多种多样的,
在独立于这些流派之外,另有一些具有影响的雕塑家。
如;最具
原创性的雕塑家康斯坦丁.布朗库西,代表作:一个青年的躯干。
总之,20雕塑流派纷呈,花样百出。
所谓“现成品”构成组装雕
塑、“软”雕塑、乔治?西格尔的波普艺术等等,令人眼花缭乱,
但他们的统一特征是用传统材料与现代合成材料的运用(如金属
线、钢、布、纸等等),再加上种种新技法,采用声、光、色、电、
速度等等手段,创造出一个充满活力的天地,为有才能的艺术家
提供了一个使人兴奋的机会,去创造一个光明和令人鼓舞的未来。
参考文献:《设计雕塑基础》、《中国雕塑史》、《世界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