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半日活动观察记录表
半日活动教研记录小班(3篇)

第1篇一、教研背景随着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幼儿园教育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
为了提升小班教师的保教水平,提高幼儿的全面发展,我园开展了半日活动教研活动。
本次教研活动旨在通过观察、讨论、反思等方式,促进教师对半日活动的深入理解和有效实施。
二、教研时间2022年3月15日三、教研地点小一班活动室四、教研人员小一班全体教师五、教研主题1. 半日活动中幼儿自主游戏的观察与指导2. 区域活动的有效开展与教师引导策略3. 生活活动中的保育与教育相结合六、教研过程1. 观察记录(1)幼儿自主游戏教师分组观察幼儿在户外和室内自主游戏中的表现,记录幼儿的游戏行为、同伴互动、游戏规则遵守等方面。
(2)区域活动教师观察幼儿在各个区域活动中的参与度、活动秩序、合作与竞争意识等,记录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发展情况。
(3)生活活动教师关注幼儿在盥洗、进餐、午睡等生活活动中的自理能力、同伴关系、情绪表达等方面,记录幼儿在生活活动中的表现。
2. 分组讨论(1)幼儿自主游戏教师针对观察到的幼儿游戏行为进行分析,探讨如何更好地引导幼儿进行自主游戏,提高游戏质量。
(2)区域活动教师针对区域活动的开展情况,讨论如何合理划分区域、设置活动内容,以及如何引导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积极参与、提高活动效果。
(3)生活活动教师针对生活活动中的保育与教育相结合,探讨如何让幼儿在生活活动中提高自理能力、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3. 反思总结(1)幼儿自主游戏教师总结出以下几点建议:1. 创设丰富多样的游戏环境,激发幼儿的游戏兴趣;2. 引导幼儿在游戏中学会合作、分享、遵守规则;3. 关注幼儿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的游戏支持。
(2)区域活动教师总结出以下几点建议:1. 合理划分区域,确保幼儿在各个区域中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2. 设置丰富多样的活动内容,满足幼儿的不同需求;3. 引导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积极参与、提高活动效果。
(3)生活活动教师总结出以下几点建议:1. 注重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提高生活自理水平;2. 在生活活动中关注幼儿的情绪表达,引导幼儿学会调节情绪;3. 将保育与教育相结合,让幼儿在生活活动中得到全面发展。
半日活动记录及评价

半日活动记录及评价本次活动关注重点:1、如何科学、合理地安排幼儿的半日活动,避免和减少幼儿的消极等待问题?2、教师如何灵活接过幼儿抛过来的球,从而有效调控课堂气氛?3、区域活动中,教师应如何进行活动后的评价?活动记录:早操(8:30——8:45)评析:教师能提醒幼儿听着音乐有精神的做操,个别幼儿动作要到位晨间谈话:危险的地方(8:45——8:55)启发幼儿说说危险的地方,应该怎么样避免这些危险,引导幼儿懂得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
评析:危险的地方与第一个活动安排是同一个领域,能为活动作铺垫,选题比较好点名、吃点心(8:55——9:15)评析:能让点到自己的名字时能大声的说到,学会关注没来园的幼儿指导幼儿有序地取用点心、豆浆,鼓励幼儿安静地吃完点心,注意了常规的培养。
集体活动:(9:15——9:40)社会:《陌生人来的时候》活动目标:1、树立初步的防范意识,知道不能轻信陌生人的话,不跟陌生人走。
2、懂得遇事要勇敢、沉着,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过程:1、请幼儿观看情景表演“独自在家的幼儿”2、引导幼儿讨论:要不要开门?为什么?(从猫眼里看看是谁?是自己家的人就开门,不是自己家的人就请他下次再来;问清楚他是谁?再决定开不开门;告诉来人,我爸爸不在,请他下次再来。
)3、观看并讲述图片内容,引导幼儿明白遇事要动动脑筋,不要轻易上当受骗。
(一下子看这么多情节对中班幼儿有难度)4、幼儿展开讨论,说出自己的看法。
陌生人带来了什么?小男孩吃了吗?小女孩呢?后来呢?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现在的提问其实小朋友已经都知道答案了,是不是可以在每个情节前让幼儿说一说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办?)小结:要对陌生人说“不”我们怎么分辨好人与坏人?刚才的小朋友是怎么拒绝叔叔的?(有礼貌的拒绝陌生人)。
5、开展“有奖竟猜”游戏,1.将幼儿分为男女两方,红绿两队提问问题(有男孩子说喜欢红色,要求到红队,被老师拒绝,是不是开始就用男孩女孩分队,或就让幼儿根据意愿分红绿队?)2.讲游戏规则3.开始游戏(1)男孩听题:在商店里,不小心和家人走失里,你该怎么办?(男孩回答不出,女孩等待时间过长,是不是可以请女孩子来回答或用抢答的方式来减少不必要的等待?)(2)女孩听题:在家门口玩,有不认识的人要带你去玩或去买东西吃,你该怎么办?如果有人强迫你走,你该怎么办?(3)你一个人在家时,若有人敲门或门铃向了,你该怎么办?(4)有人说:“我是你爸爸妈妈的好朋友,他让我来拿一件东西”,怎么办?设计这些问题,可以在电脑上出现(或别的活泼些的形式)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就可以减少幼儿坐不住、没听懂的问题?6、活动结束:请幼儿说说活动中的感受。
幼儿园活动观察记录表中班

幼儿园活动观察记录表中班班级:中班日期:2022年3月15日观察者:李老师活动名称:春天的花神活动地点:幼儿园教室观察目的:观察幼儿在春天花神主题活动中的表现和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花朵的认识和兴趣。
观察内容:1. 活动前的准备- 幼儿园教室布置了鲜花和花瓶,营造了春天的氛围。
- 老师将幼儿集中在一起,向他们介绍了活动内容和目的。
幼儿们听得津津有味,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2. 观察幼儿参与活动的表现- 幼儿围绕着花瓶,仔细观察鲜花的颜色、形状和香味。
他们用手指轻轻触摸花瓣,感受到了花朵的柔软和娇嫩。
- 一些幼儿主动向老师请教有关花朵的问题,比如花朵的名字、生长的方式等。
老师耐心回答他们的问题,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 幼儿们还参与了手工制作活动,用彩纸和麦秆制作了自己的小花束。
他们亲自动手,认真地剪裁和粘贴,展现出良好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观察幼儿的情感表达- 在活动中,幼儿们流露出对花朵的喜爱和关注。
他们用温柔的眼神和轻声的话语表达了对花朵的赞美和喜悦。
- 一些幼儿还主动给花朵浇水,照顾它们的成长。
他们用小水壶小心翼翼地浇水,展现出爱护生命的责任感。
观察结论:通过观察,我发现中班的幼儿们对花朵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和关注。
他们通过观察、制作和亲身参与,增加了对花朵的了解和认识。
在活动中,幼儿们展现出了良好的动手能力、创造力和责任感。
他们用温柔的眼神和轻声的话语表达了对花朵的喜爱,并通过亲自照顾花朵的成长,展现出了对生命的尊重和关怀。
这次活动不仅增加了幼儿对花朵的认知,还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创造力和责任感。
我相信,在今后的学习和成长中,他们会继续关注和热爱大自然,发展出更多积极向上的品质和能力。
大班幼儿活动观察记录表

大班幼儿活动观察记录表一、观察记录日期:2022年10月15日活动名称:室内绘画活动观察者:王老师1. 观察目的通过观察大班幼儿在室内绘画活动中的表现,了解他们的绘画技能、想象力和合作能力的发展情况,以便更好地安排教学和提供适当的支持。
2. 观察内容•幼儿的画画技巧和动手能力•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幼儿之间的合作能力和沟通交流•幼儿对绘画活动的兴趣和参与度3. 观察记录•时间: 10:00 AM - 11:00 AM•活动流程:1.介绍活动主题:绘画动物2.给每个幼儿发放纸张和彩色铅笔3.提供一些绘画样板,同时鼓励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力4.观察和记录幼儿的表现•观察记录:–小明在开始时表现出很高的兴趣,他迅速拿起铅笔并开始绘画。
他选择了绘画一只大象,用不同的彩色铅笔勾勒出大象的轮廓,并尝试着为它填充颜色。
小明在绘画过程中非常专注,并使用了不少技巧,比如用不同的压力来调节线条的浓淡以及混合色彩。
他还展示了很好的想象力,为大象添加了一些花纹和装饰,使作品更加生动有趣。
–小红和小华选择了绘画一只小鸟。
他们一起讨论并协商了鸟的形状和颜色,然后开始动手。
两个孩子互相帮助,分享彩色铅笔,并共同完成了他们的作品。
他们在绘画过程中展现了良好的合作能力和沟通技巧,互相鼓励和迸发出许多创意。
他们的绘画作品都非常精致,小鸟的轮廓和羽毛都充满了细节。
–小杰表现出较强的领导能力,他选择了绘画一幅风景画。
他鼓励其他孩子也尝试一下,提供了很多绘画技巧的建议。
小杰在绘画过程中表现出较强的自信和创造力,他勇于尝试新的颜色和材料,并展示了出色的细节处理能力。
他的风景画非常生动,给人一种美丽的感觉。
4. 观察结论从观察中,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大班幼儿在绘画技巧和动手能力方面有着明显的进步。
他们能够运用不同的色彩和线条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并控制铅笔的力度和角度,创造出更加精细的细节。
2.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了良好的发展。
他们能够融合自己的想法和观察到的事物,为绘画作品添加个人的风格和创意。
幼儿园小班幼儿观察记录表 (4)

1.家庭成员长期放纵,养成唯我独尊,受大家的宠爱以至不懂得与同伴如何交往,如何分享,除了喜欢阅读,其他活动参与都不积极。
2.在家人包办和吹捧中成长,没有尝试过失败,在集体中面对问题,不愿意承担,所以表现不自信。
3.从小有一定的阅读兴趣,但因为性格随意、自由,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教育措施
1.多给与幼儿参与班级活动的机会,提高幼儿活动的积极性。
实施效果
每个孩子的性格与发展水平、兴趣与爱好都不相同,在阅读活动中的表现也大有不同。作为教师,首先要仔细了解掌握每个孩子的方方面面,给与更多的关注和指导,充分发挥家园共育的作用,做到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实施家园配合,其次我善于抓住每个教育的契机帮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改善阅读习惯的不足,使得幼儿尝试到阅读的乐趣及在此过程中与同伴交往的快乐,促进了孩子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的发展,特别发音不清,自信心不足的问题得到了改善。
幼儿园小班幼儿观察记录表观察时间1源自.16观察地点教室
班级
小班
观察对象
性别
男
观察教师
观察目的
在活动中帮助幼儿建立自信,促进幼儿与他人交往、沟通、分享的品质形成。
观察实录
每次过度环节,炎霆总喜欢跑进班级阅读区翻阅自己带的图书,但观察后发现炎霆虽然很喜欢阅读,但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收放图书的习惯,虽然喜欢阅读书籍,并没有保护图书的习惯,有撕书、随地丢书的习惯,阅读过程中还不愿意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图书。
2.在活动中帮助幼儿建立自信,促进幼儿与他人交往、沟通、分享的品质形成。
3.通过多种活动形式,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4.孩子在阅读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对分享发挥出很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们可根据孩子的这些进步,不断地激发孩子在其它方面的进步。
幼儿园区域活动观察记录表

对象
中二班幼儿
地点
玩沙池
记录人
材料
投放
各种玩沙工具
观
察
记
录
下午带领我班幼儿来到玩沙池,孩子们像平时一样开心地玩耍起来。我依旧在一旁安静的看着他们玩儿。
一个看似不起眼的网状口袋在地上引起了一个男孩子的注意,我在想:他会用这个口袋怎么玩儿呢?
过了一会儿,只见他和旁边的小朋友一起把沙装在了口袋里,我还在想这个口袋那么多孔怎么装得住呢?正好昨天下过雨,沙池里面的沙好像都还没有干透,过了一会儿看他提起袋子抖了几下,只抖下来少量的沙,其他沙还好好的被装在口袋里。
他一边抖一边说:“老师,你看,我在做豆浆。”
旁边一个男孩子看到了也跟着学起他的样子玩儿起来。
行
为
分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析
看似平凡的一个口袋,竟被幼儿做出了“豆浆”。这是我们大人无法想到的,当孩子说出做豆浆的那一瞬间,我也觉得模仿得十分像。可见,平时生活中,孩子们观察大人做事情时很仔细。作为成人,每一个举动都有可能被幼儿模仿,这就要求我们成人,在幼儿面前时刻做好榜样,以免给幼儿造成不好的示范和影响。
幼儿园区域活动观察记录表
科苑明星幼稚园家长开放半日活动观察记录表

“科苑明星幼稚园家长开放半日活动”观察记录表尊敬家长您好!幼儿园新的教育纲要已经颁布了,它明确了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是教师以多种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活动的教育过程。
所教育的内容要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期发展,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教师要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根据以上这些精神,我们合理安排幼儿在园的活动。
为了让您更有目的地了解、观察孩子在园的各方面情况,以便与教师共同分析找出相应的教育对策,促进家园合作,我们设计了这份“半日活动观察记录表”,请您按活动的要求观察并如实填写。
请您看后对我们的活动多提宝贵意见(结束后请放入意见反馈箱)。
项目具体活动内容及目的要求幼儿情况反映早操内容模仿操、操间游戏、器械操要求1.能积极愉快地参与早操活动 1.能2.引导下能3.待加强2.能精神饱满地跟着老师做早操 1.精神饱满 2.较好3.待加强3.韵律操节奏正确, 动作到位 1.能和着音乐做操 2.较好 3.待加强4.能兴趣浓厚地参与模仿操,愉快地模仿动作1、积极参与2、较好3、待加强集体活动要求1、注意力集中,能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 1.能 2.部分能 3.不能2、能按照老师的要求进行操作 1.能 2.部分能 3.不能1.能主动参与活动, 喜欢玩游戏 1.非常感兴趣2.一般3.不感兴趣2.能有秩序参与游戏活动。
1.能 2.帮助下能3.不能3.有初步的规则意识,游戏中能遵守基本的游戏规则。
1.规则意识较强2.一般3.待加强生活环节1.能卷起袖子洗手 1.能 2.提醒才能 3.待加强2.能用自己的一块手巾擦手 1.能 2.提醒才能3.待加强3.入厕不争抢、不推挤 1.能 2.提醒才能 3.待加强4.便后能自己动手整理衣裤,塞不好的地方知道请老师帮助1.自己独立整理或在老师帮助下共同整理好2.自己动手整理,不整齐的再请老师帮助整理好3.不动手5.喝水量足(一次半杯或半杯以上) 1.是 2.提醒才能,半天共喝杯水6.自觉喝水 1.主动 2.提醒才能 3.不喝7.喝牛奶: 能迅速喝完一杯豆奶,清洗杯子,保持衣服干净。
展宏幼儿园半日活动观察记录

20、幼儿精神饱满,主动参与活动,动作发展协调
备注
总分
注:评分三个等级,以5、3、1表示,5为最高分。
3、幼儿参与环境创设(墙面布置及自然角活动材料的收集)
4、环境布置的位置,大小合适,便于幼儿观看,并有可以展示全体幼儿作品的空间。
活动区
5、活动区设置较全面,分割合理,考虑采光、用水、交往等需要,动静分开,避免干扰
6、材料丰富,于近期目标相符,能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分层次投放材料
7、材料便于幼儿取放,安全、有序、利用率高、可操作性强
8、活动过程中幼儿积极主动、兴趣高,自选玩具、伙伴和活动内容、有良好的活动常规
9、教师参与幼儿活动,有目的的指导幼儿活动,师生关系融洽、平等。
教育活动
10、教育活动目标明确,符合本班幼儿实际水平,多数幼儿能完成目标
11、教具、学具恰当,操作性强
12、紧紧围绕目标设计活动过程、步骤清楚、环节紧凑、形式多样
13、教师能明确的交代任务指导有启发性,鼓励幼儿探索
14、每个幼儿能充分参与活动,学习兴趣高,思维活跃
15、在确定目标、教师指导与提供材料时,照顾个体差异
户外活动
16、根据目标选择活动,内容丰富,考虑幼儿身体的均衡发展
17、活动材料多样、投放有层次,兼顾幼儿不同发展水平
18、教师注观察记录
班级________________教师__________________观察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项目
观察评价标准
得分
环境
1、室内环境整洁美观、有序、物品摆放合理、有充分的活动空间,便于幼儿活动。
2、墙饰与近期教育目标相符,适合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并具有审美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