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细胞癌患者行根治外科疗法后的生存状况研究
乙肝病毒感染对肝癌TACE术后复发转移的影响研究

乙肝病毒感染对肝癌TACE术后复发转移的影响研究目的:探讨乙肝病毒(HBV)感染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行TACE术后复发和生存情况的影响。
方法:选取本院收治并确诊的原发性肝癌患者78例,其中HBV 感染者32例(HBV组),非感染者46例(NHBV)。
两组患者均行TACE术治疗,采用Kaplan-Meier方法计算术后1、2、3年生存率、复发率及中位生存时间。
结果:HBV组患者TACE术后的中位生存时间为19个月,术后1、2、3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81.25%、59.38%、37.50%,术后1、2、3年累积复发率分别为37.50%、71.88%、93.75%;NHBV组患者TACE术后的中位生存时间为32个月,术后1、2、3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86.96%、71.74%、52.17%,术后1、2、3年累积复发率分别为26.09%、52.17%、80.43%,两组患者术后中位生存时间、生存率及复发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HBV感染是原发性肝癌患者TACE术后复发转移的危险因素之一,积极给予抗HBV感染治疗可有效延长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后生存时间,降低复发率。
标签:乙肝病毒感染;原发性肝癌;TACE术;复发;生存率原发性肝癌(primary liver cancer,PLC,以下简称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位居恶性肿瘤的第2位,死亡率高,每年因肝癌死亡人数约占全球肝癌死亡数的45%[1]。
随着对肝癌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HBV)被证实是肝癌发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2],但其是否同时是肝癌根治性切除术后复发转移的影响因素的研究报道较少。
因此,本研究通过对HBV相关性肝癌患者行根治性切除术联合辅助性经股动脉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TACE)治疗,观察术后复发及生存情况,并与非病毒相关的肝癌患者进行对比,以探讨HBV感染对肝癌患者TACE术后复发转移的影响。
术前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对行根治性切除术的肝细胞癌患者预

Z H A NG T i n g t i n g , Z H A O X i a n g q i a n , L I U Z h e , e t a 1 .( D e p a r t m e n t o fO n c o l o g y , C h i n e s e P G e er n a l H o s p i t a l , B e i j i n g 1 0 0 8 5 3 , C h i n a )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 编 号 : 1 0 0 1 — 5 2 5 6 ( 2 0 1 5 ) 0 6— 0 9 2 7— 0 5
关键词 : 癌, 肝细胞 ; 中性 白细胞 ; 淋 巴细胞 ; 肝切除术 ; 预后
中 图分 类 号 : R 7 3 5 . 7
Pr e o p e r a t i v e ne u t r o ph i l— - l y mp ho c y t e r a t i o i s a n i n d e p e n de nt p r o g no s t i c f a c t o r f o r he p a t o c e l l u l a r c a r c i n o ma a f t e r r a d - i c a l r e s e c t i o n
( 中国人 民解放 军总 医院 a . 肿 瘤 内科 ; b . 肝胆外科 ,北京 1 0 0 8 5 3 )
摘要 : 目的 值。方法 评价术前 中性粒细胞与淋 巴细胞 比值 ( N L R) 对经外科根治性切除的肝细胞癌 ( H C C) 患者预后 的影响及其预测价
回顾性分析 2 4 5例 2 0 0 4年 1 月 1日 一 2 0 0 9年 l 2月 3 1日在 中国人 民解放军总 医院接受根治性切 除术 的 H C C患者 的临
原发性肝细胞癌肺转移治疗现状与进展

【 关键词 】 肝细胞癌 ; 肺转移 ; 治疗 【 中图分类号 】 R757 . 3 【 文献标识码 】 C
’ 【 文章编号 】 10- 6 (020- 7- 06 7 12 1)1 03 3 4 0 0
定 。术后 8周疗 效评 价 有 效 率 达 到 8 . % , 38 1年 生 存 率
者( 2例原发性肺癌 , 1例肺 转移癌 ) , 并提 出肺部 肿瘤应 用
顾性分析 1 2例肝 癌肺 转移行转移灶切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
料及疗效 。1 2例 患 者 中 , 3例 为 楔形 切 除。5例 为肺 叶切
除, 其余 4例 为楔形切除加肺叶切除。全部患者肝 原发灶和
肺转移灶切除后均恢 复 良好 , 无手 术死亡 , 无手术 相关 并发 症 。首次肺转移灶切除后生存时 间为 5~ 5个月 , 7 中位生存
等” 报道 了 10名病理证 实为肝细 胞癌肝外 转移 的患者 的 4
医疗记 录 , 分析表 明, 接受手术 切除 的患者生存 率 明显高 于 未接受手术切 除的患者 , 手术切除可 以为患有 1或 2个孤立 的肝外转移灶 的患者提供 良好 的生存益处 。梁文 昌等 回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介质 中产 生的热及非热效应凝 固癌组织 , 死癌细胞 。肿瘤 杀
原发 性肝细胞 癌 ( r ayhptcl lr ac o a 是严 pi r eaoel a ri m ) m u c n
重危害人类健康 的恶性肿瘤 之一 , 它是一种易复发转 移的恶 性肿瘤 , 即使行 肝癌根治性切除的患者术后 3年复发转 移率
也为 4 % 一5 % , 0 0 5年复发转移率达 6 % 一 0 … , 中肺 0 7% 其 是肝细胞癌最常见 的肝外转移器 官 , 一旦发生肺转移病情 发 展迅速 , 常造成 患者 病情 急转直下 , 严重 者造 成患者 迅速 死 亡, 因此肝细胞癌肺转移 后如何治疗成为 目前研究 的热点 和 难点 , 本文就 目前 国内外肝 细胞癌肺转移治疗现状与进展 做
肝癌外科治疗的临床进展

的治疗 目前仍主张以外科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 , 由
于临床 医学 的发 展 , 科 治 疗 的手 段 不 断 进 步 和 更 外
新, 肝癌的治愈率和长期生存率也大幅提高 , 其中小 肝 癌切 除术 后 的 5年生 存 率 达 到 6 % 以上 , 符 合 0 而
米 兰标 准 的 肝 癌 肝 移 植 术 后 的 5年 生 存 率 达 到 7 % ~ 0 。现将 近年 来 肝癌 外科 治疗 的进 展 简述 0 8%
生存 的关键仍然为早期诊 断 , 对高危人 群实施定期 的 B超和 甲胎蛋 白( F ) A P 等检查 , 可发 现没有症状
≤8e m。而匹兹堡标准将无 血管侵犯 、 巴结受累 淋 或远处转移者均列为肝移植 的适应证 。近年来 , 根
・
8・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 2 0 0 9年 2月第 1 卷第 1期
d i1 .9 9 ji n 17 4 3 .0 9 0 .0 o:0 36 /.s .6 4— 16 20 . 10 3 s
文章编号 :6 4— 1 6 2 0 ) 1— 0 7—0 17 4 3 ( 09 0 0 0 4
在我 国, 原发性肝癌 ( 以下简称肝癌 ) 发病率有
日益增 高 趋 势 , 献 报 道 国人 肝 癌 的 年 死 亡 率 达 文 2/ 0万 左 右 , 人 民 的健 康 构 成 很 大 威 胁 。肝 癌 01 对
于 可切 除 的 肝 癌 应 及 时 行 根 治 性 切 除 。 直 径 小 于
5c 的单 发小 肝 癌 , 肝 功 能 代 偿 的情 况 下 , 首 m 在 应 选肝 癌切 除术 。手术 切 除范 围须根 据 肿瘤 的部 位及 其 与肝 内血 管的 关 系 和肝 硬 化 的程 度 等 情 况 而 定 , 既往 有规 则肝 叶 切除 , 肿 瘤位 于 一侧 肝 叶 , 行肝 若 可 叶切 除术 , 若肿 瘤 累及 邻 近 肝 叶 , 行 半 肝 切 除 术 , 可 甚至 肝三 叶切 除 术 。但 随着 对 肝 叶 、 段 解 剖 认 识 肝 的不 断深 入 , 近年来 主 张行 不规 则根 治性 肝 切 除 , 可
抗病毒治疗使肝细胞癌患者术后生存获益

抗病毒治疗使肝细胞癌患者术后生存获益中国医学论坛报2013-09-12分享9月3日在线发表于《临床肿瘤学杂志》(J Clin Oncol)的我国一项两阶段纵向临床研究表明,对于接受根治术后的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性肝细胞癌(HCC)患者,核苷(酸)类似物(NA)抗病毒治疗或可有效恢复肝功能、减少复发并改善患者术后生存。
该结果尚有待多中心Ⅲ期随机对照试验(RCT)验证。
研究纳入780例HBV-HCC术后患者,予以抗病毒治疗组患者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或恩替卡韦治疗,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HCC手术标本的羧基端截短型HBV X蛋白(Ct-HBx)。
对非随机队列(617例)的研究表明,高病毒载量(≥104 copies/ml)可作为患者总生存(OS)、无复发生存(RFS)较差的显著预测因素,而抗病毒治疗可显著改善OS与RFS。
RCT(163例)的多变量考克斯(Cox)分析表明,抗病毒治疗可显著减少HCC复发[风险比(HR)为0.48]与HCC相关性死亡(HR为0.26)。
与对照组相比,抗病毒治疗组患者的HCC早期复发显著减少(HR为0.41),且术后6个月的肝功能显著改善(P<0.001)。
与肝功能未恢复者相比,肝功能恢复者的2年RFS率较高(P=0.003)。
在抗病毒治疗组中,癌旁肝组织中Ct-HBx蛋白表达,可显著预测RFS较差(P<0.001)。
HCC复发,都是病毒惹的祸!■同期述评美国梅奥医院金(Kim)戈尔斯(Gores)HCC是慢性HBV感染的严重并发症,手术是早期肝功能尚存患者的治疗方式之一。
然而,即便手术成功,HCC复发率依然很高。
利用现有抗病毒药物,大多数HBV感染者可实现长期持续抑制病毒复制,且无须担心药物毒性或出现耐药突变。
因此,有越来越多的HCC术后患者接受抗病毒治疗。
虽已有研究对抗病毒治疗与HCC术后复发的相关性进行了评估,但其观察性数据并非绝对可靠,固有问是:对患者的选择过程可能产生显著偏倚。
原发性肝癌术后长期生存的原因分析

原发性肝癌术后长期生存的原因分析目的探讨影响肝癌术后长期生存的各种相关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经手术治疗肝癌生存≥10年与123例生存<10年的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影响长期生存的有关因素。
结果肿瘤直径≤5cm、单结节、有完整包膜、有肝硬化、手术完整切除和术后中药治疗等因素,对原发性肝癌术后长期生存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
结论肿瘤直径、结节数目、有无完整包膜、有无肝硬化、手术切除是否完整、术后是否有辅助其它治疗及患者的心情等因素有显著相关性。
标签:原发性肝肿瘤:外科学:生存分析近年来,对肝癌的治疗效果有较大提高,以肝切除術为主的外科治疗仍是肝癌的首选治疗方法。
但术后长期生存率却不令人满意,主要是因为肝癌术后有很高的复发率,据报道肝癌术后5年累计复发率超过80%。
1 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1995年10月~2005年12月手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资料。
其中手术治疗后生存10年以上10例,并随机选择同期手术生存时间少于10年的123例肝癌相关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对比研究。
全组共133例。
病理诊断均为肝细胞癌。
数据应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方法处理,组间比较用χ2检验。
2 结果肿瘤直径≤5cm、单结节、有完整包膜、有肝硬化、手术完整切除和术后中药治疗等因素,对原发性肝癌术后长期生存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
见表1。
3 讨论影响肝癌患者长期生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3.1肿瘤直径肿瘤大小是影响肝癌复发的重要因素,小肝癌的预后明显比大肝癌好得多,Zhou等[1]报道小肝癌5年生存率为64.8%,大肝癌37.1%,梁安民等[2]报道大肝癌术后5年复发率(59.9%)明显高于小肝癌(32.2%),而5年生存率大肝癌(46.1%)明显低于小肝癌(64.6%)。
本组生存10年以上肝癌肿瘤≤5c m 的小肝癌占60% ,表明肿瘤大小是影响肝癌长期生存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此,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切除治疗仍然是提高肝癌疗效的关键因素之一,小肝癌多数在肝癌高发区行肝癌普查和对肝癌高危人群定期监测获得的[3]。
阿德福韦酯对HBV阳性肝细胞癌根治术后预后的影响

sri lrtsa dme i u i i f rame t o p(22 3 . nh )w r s ic nl hg e a hs f uv a ae n da s r v t o et n u 7 .%, 06mo ts ee i f at ih rt n toeo v n v a me t l r g g i y n h c nrl ru 5 . 2 . mots C n ls nA t vrst a n i d fvr iioicudsgicnl rv e o t o p(00 og %, 50 nh) o cu i ni i e t t t a eoi dpvx o l inf a t i o et . o — u r me w h l i y mp h
lv rf n to n - r u ia ae fHB p st eHCC p te t w oh d h p tco . ie u cin a d 3 y ss r v r tso V oi v v l i ains h a e ae tmy
【 ywo d 】 p tcl lr acn m ; e a co ; e i dpvxl Ke r s He a e ua rio a H p t tmy Ad ̄vr iioi o l c e
我 国 , 癌 已成 为我 国恶性 肿 瘤第 二号 杀手I 手 术切 除或 肝 肝 l 1 。
移 植是 目前 唯 一可 能根 治 肝癌 的治疗 方式 , 但其 根 治性 切 除
的 5年复 发率 高 达 6 %~ 0 2 因此 , 0 7 %『 I 。 目前急 需 进 一步 探讨
肝 癌术 后 复发 的影 响 因素及 其 控制 手段 。 阿德 福 韦酯是 新一 代抗 乙型 肝炎病 毒 的核 苷 酸类 似 物药 物 . 本研 究 通 过 回顾性 对 比观 察肝 癌 根治 术后 应 用阿 德福 韦 酯 的治疗 效 果 , 讨其 探 对 肝癌 根 治术 后患 者 预后 的影 响 。
肝脏恶性肿瘤外科治疗进展(文献综述)

( 文献综述)
同 济 医 科 大 学 同 济 医 院 外科 〔
:
邢 雪绘 述
夏 穗 生 审校 〕
,
提要 晚期肝痛 缺血
, ,
肝脏 恶 性肿瘤的治疗 目前仍采 用 以 手术切除为 主 的综 合 治疗 措施 复 发 性肝 癌
, ,
对 于不 能 切除 的中
, 。
,
对于单 发 而 局 一般 不 宜 行 规
限 t 肝 切 除的概念近年来广泛 应 用 亚肝段切除
`
,
、
B
超导向下 的 肝
限 的 小 复发 灶
体外肝 段 切除等均基 于 肝内解
,
则 性肝叶 切 除 术
对高 危
P
L
C
复发 患者术 中或 术 后
剖 的墓本概念 网 最肝 切 除 出
, ,
,。
若 病变位置或性质允许 即 可 行 限
H A CE
。
存活率 与早 期手术 切除 率
已 往 的研究 表 明
,
此 技 术 将成为介入
“
转 移 灶 效 果 远 优于 单纯
另 外 门静 脉 的 栓 塞
,
放射 学 中 一个十 分 活 跃 的 领域 “
,
。
可 防 止 肿 瘤 经 门静脉 系统 的 播散
术 中可在
,
B
c
(6 1
9 例 术后 因严重 并 发症 而 死 亡 1
19 9 1
死 亡 率
素 主 要为
生
.
(1 )
肿瘤直径 >
,
5
。
m
,
(2 )
有肝内转移 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肝细胞癌患者行根治外科疗法后的生存状况研究目的探討肝细胞癌患者行根治外科疗法后的生存状况,旨在分析影响患者的预后因素,为临床治疗肝细胞癌提供相应的方向及依据。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2012年6月在惠州市中心医院(因手术组医师该期间尚在市中心医院工作)接受手术治疗的146例肝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针对所有病例术后5年的生存状况进行系统随访,对所有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并对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行Cox回归多因素分析。
结果146例肝癌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行解剖性肝切除术80例,非解剖性肝切除术66例。
10例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主要并发症为胸腔积液(4例)、切口感染(2例)、术后发热(2例)、肠梗阻(2例),其中部分患者合并多种并发症。
术后随访5年,随访时间1~139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59个月,5年总体生存率为47.95%(70/146),失访3例(2.05%)。
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年龄、肝功能分级、肝门阻断、手术方式等因素不是影响肝细胞癌患者行根治外科疗法后生存状况的相关因素(P>0.05);肿瘤包膜、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微血管浸润、肿瘤大小、肿瘤数目、肿瘤分化程度、总胆固醇、AJCC分期等因素为影响肝细胞癌患者行根治外科疗法后生存状况的相关因素(P<0.05)。
多因素回归显示,肿瘤分化、微血管浸润、肿瘤大小、肿瘤数目、AJCC分期为影响肝细胞癌患者行根治外科疗法后生存状况的独立因素(P<0.05)。
结论解剖性肝切除术、非解剖性肝切除术用于治疗肝细胞癌患者远期效果较好;肿瘤分化、微血管浸润、肿瘤大小、肿瘤数目、AJCC分期为影响肝细胞癌患者行根治外科疗法后生存状况的独立因素。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survival status of patients with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fter radical surgery in order to analyze the prognostic factors and provide direction and basis for clinical treatment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146 patients with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undergone surgical treatment from June 2008 to June 2012 in the central hospital (because these surgeons still worked in the Central Hospital of Huizhou)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All cases were followed up for 5 years after operation.All related factors were analyzed by single factor analysis,after that the Cox regression multiple-factor analysis was carried out if the index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after single factor analysis.Results All the participants were successfully performed.Eighty cases were performed with anatomical hepatectomy,and the rest cases were not.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occurred in 10 patients,including pleural effusion (4 cases),incisional infection (2 cases),postoperative fever (2 cases),and intestinal obstruction (2 cases).Among them,some patients had multiple complications.After 5-year follow-up,the follow-up was from 1 to 139 months,and the median survival time was 59 months.The total survival rate of 5 years was 47.95% (70/146),and 3 cases were lost accounting for 2.05%.Univariate analysis showed that gender,age,grade of liver function,hepatic portal occlusion,and surgical mode were not related factors influencing on the survival state of patients with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fter radical surgery therapy (P>0.05).The related factors were tumor capsule,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microvascular invasion,tumor size,amount of tumor,tumordifferentiation,total cholesterol,and AJCC stage (P<0.05).Multivariate regression analysis displayed that tumor differentiation,microvascular invasion,tumor size,tumor number,and AJCC stage were independent factors that affected the survival status of patients with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fter radical surgery (P<0.05).Conclusion Both anatomical liver resection and non-anatomical liver resec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ave better long-term effects.Tumor differentiation,microvascular invasion,tumor size,number of tumor,and AJCC stage are independent factors influencing on the survival status of patients with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fter radical surgery.[Key words]Hepatocellular carcinoma;Radical surgical treatment;Survival status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为临床较为常见的原发性肝癌,死亡率较高,备受医学界关注。
HCC的病因主要与乙肝及丙肝病毒感染相关,主要的临床表现为上腹痛、包块、肝功能损害较重,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1-2]。
研究显示,HCC的恶性程度较高,为肝硬化患者的主要死因[3],故在临床中早日寻找及时有效的治疗方式对于HCC患者的意义重大。
目前治疗HCC的主要方式为采用肝切除术,肝切除术主要包括解剖性肝切除术和非解剖性肝切除术[4-6]。
非解剖性肝切除术主要考虑整体切除患者的肿瘤,但对患者自身的伤害较大。
研究提示,解剖性肝切除术能够在根治患者病灶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持肝部整体形状及功能[7-9],近年来以解剖性肝切除术为基础的精准肝切除理念备受患者及医师的青睐。
本研究通过探讨HCC患者行根治外科疗法后的生存状况研究,旨在为临床治疗HCC提供相应的方向及依据,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2012年6月在市中心医院(因手术组医师该期间尚在市中心医院工作)接受手术治疗的146例HCC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98例,女48例;年龄为44~62岁,平均(52.5±5.2)岁。
纳入标准:①术后被病理学证实为HCC且行HCC根治术的患者,患者的临床资料完整;②肝功能Child A级或B级;③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會批准通过。
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脏器功能不健全,严重影响术后恢复;②存在其他恶性肿瘤疾病;③术后因肝癌及其并发症以外的原因死亡。
1.2方法手术由同一组医师协同完成,术前均经CT检查以确定肿瘤的位置、数目,理清肿瘤与门静脉分支、肝静脉等重要脉管的位置关系,并根据Makuuchi标准[7-8],确定手术的范围。
1.2.1解剖型肝切除术游离患者肝周围的韧带,于第一肝门处解剖供应拟切除肝脏的门静脉及肝动脉分支,三级以上分支需于肝实质内解剖,患者肝切除平面的面积、范围应以患者的肝缺血线、肝外解剖标志作为辅助参考。
1.2.2非解剖性肝切除术首先确定肿瘤线(肿瘤边缘1 cm)并采用超声刀离断肝实质,逐步切除肿瘤。
若患者存在巨大肿瘤且包膜完整时可沿包膜切除,若患者的肿瘤紧贴重要血管,则行肿瘤完整切除术。
通过术后定期复查、走访及电话随访等方式对所有病例术后5年的生存状况进行系统随访,准确统计每例死亡患者具体死亡时间及死亡原因,仅将因肝癌及其并发症死亡患者纳入研究范围。
1.3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采用Cox回归分析对所有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然后对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行Cox 回归多因素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2.1患者的一般资料及随访资料分析在146例肝癌患者中,单发性肿瘤患者64例,多发性肿瘤患者82例;AJCC 分期:Ⅰ期患者82例,Ⅱ期患者20例,Ⅲ期患者39例,Ⅳ期患者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