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大企业税务风险内控机制为抓手

以大企业税务风险内控机制为抓手
以大企业税务风险内控机制为抓手

以大企业税务风险内控机制为抓手

促进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的提高

----在总局大企业税收管理理论与实践座谈会上的演讲

李亚民

(2011年5月5日)

我国现有税收征管体制成型于传统计划经济时代或市场经济初期,其核心内容是属地管理,比较适应当时企业经营规模较小、跨区域经营较少的经济发展水平。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经济发展,大型企业集团应运而生,总部控制、跨区域经营的分支机构遍布全国甚至遍布全球。税收集中度日趋提高,属地管理与企业集团化运作的矛盾日趋突出。以属地征管为核心的传统税收征管模式在复杂的大型企业集团组织机构模式面前显得有些力不从心,如何适应大企业经营模式的变化,提高税收管理质量和效率已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一个重大课题。但是,受现有层级制的行政管理体制、财政管理体制以及立法程序的制约,要改变现有的征管模式,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循序渐进,逐步过渡。为此,总局肖局长指出,要将税源管理在不同部门、不同层级之间合理分配,为我们优化税收征管体系指明了方向。总局提出税源管理和征收管理相分离,解决了长期困扰大企业税收征管的难题,澄清了长期以来我们对属地管理的片面理解。可以说,将税源管理与征收管理分开,是我们税收征管方式的一次革命。

如何落实总局领导指示,让我们首先来分析一下这些大型企业的构成。一类是大型国有企业,具有强烈的行政色彩,其分支机构受控于总部,其分支机构执行税收政策的状况取决于总部的税收安排。二类是非国有大型企业和跨国集团,这些企业大部分是上市公司,除受控于总部之外,任何一项违法行为都会对公司经营产生重大影响,都会影响到其股票价格的涨跌,违法成本极高。这二类企业总部从主观上都不愿意或不敢违反税收政策,从客观上都能控制下属分支机构的经营行为。所以,紧紧抓住大型企业集团总部,就是抓住了税源管理的源头。

那么如何抓住这个源头呢?其基本思路就是要依靠企业自律、依靠总部控制其分支机构。其核心工作就是帮助大企业建立税务风险内控机制。

在企业内部建立一个税务风险的过滤与处理体系,实现在税务风险出现端倪时“立即能发现,发现即处理”的效果,对大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大有裨益。

从税务机构来讲,建立大企业税务风险内控机制与加强大企业税收管理是一致的,二者并不矛盾。税收征管综合系统的全面运行,已将企业的涉税信息高度集中于总局和省市两级,依靠信息化手段实施税收监控已成为强化征管的有效途径。通过总局、省市税务端的税源监控分析,不断发现大企业的涉税风险,及时提醒企业总部整改,完善企业税务风险内控机制,实现大企业税务风险内控机制与税务机关积极有效管理的结合,两者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从而降低税收成本、提高征管质量和效率,降低税收执法风险,建立和谐的征纳关系,不断提高税企双方的税法遵从度。

在切实有效地促进大企业进行税务风险内控机制建设方面,河北省国税局抓了以下几项主要工作。首先,发挥省局对大企业的监控指导功能。

将传统的征收管理分解为税源管理和征收管理,在不改变属地征收管理的基础上,将税源管理权限上收,充分发挥总局、省局的优势和作用。利用信息技术在税收领域的广泛应用和税收数据的高度集中,加强税收征管。

其次,加强大企业税收管理部门的统筹协调能力。加强大企业税收工作是我们优化税收管理体系的具体实践,需要重新配臵征管资源。在工作中,我们河北省国税局把省、市局大企业税收管理部门定位为对大企业税收的综合管理部门,负责大企业税收工作的组织、协调、任务分解,做到全省大企业税收管理工作的一盘棋。其三,优化征管资源配置。将优势征管资源向大企业倾斜,省市局由单纯的行政管理向行政管理和税源管理双重职能转变。

大企业税务风险内控机制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税企双方加强沟通互动,在认识上达成一致,在心理上相互信任,在措施上相互协调,在技术上相互支撑,共同努力防范税务风险,为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税收征管工作科学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省国税局组织召开“服务科学发展,共建和谐税收”税企座谈会

?3月31日上午,省国税局在阳光大厦三楼国际会议厅召开了以“服务科学发展,共建和谐税收”为主题的税企座谈会,税企双方齐聚一堂,就如何更好地落实税收政策、优化纳税服务、促进发展方式转变、构建和谐征纳关系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省局领导李亚民、高莉、韩月朝、耿金跃、史育红、李兆昌、边振明出席会议,省局机关有关处室负责人、各市局副局长及办公室主任、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华北石化分公司等15家企业代表参加了座谈会。

?会上,企业代表们分别介绍了企业当前的经营、发展和纳税状况,并就国税工作提出了很多好的意见和建议。

在认真听取了企业代表的发言后,省局党组书记、局长李亚民作了重要讲话。他指出,多年来,全省广大纳税人尤其是作为行业龙头和经济发展支柱的大企业坚持依法纳税,积极支持和配合国税工作,为税收增长和征纳和谐做出了重要贡献。李亚民希望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为国家缴纳更多的税收,并在引领全社会形成依法诚信纳税的良好风气中争做楷模、发挥标杆作用。

李亚民强调,国税机关有责任、有义务为纳税人提供优质的纳税服务,尽心尽力为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税收环境。要充分发挥省局税源横向管理的职能,进一步加强大企业税收服务和管理,帮助企业做大作强,要分层级地加强与企业的联系沟通和高层对话,及时解决大企业合理的涉税诉求;要不折不扣地落实好税收优惠政策,坚决不收过头税,做到应减尽减、应免尽免、应抵尽抵、应退尽退,最大限度地发挥政策效应,助推企业转型升级;要坚持依法治税,规范税收执法行为,加强执法监督,坚决维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要进一步优化办税流程,提高办税效率,减轻纳税人负担,降低纳税成本,努力满足纳税人的合理需求,提高纳税人的满意度。

李亚民表示,国税部门将对企业代表们提出的合理诉求和良好建议进行认真梳理,对符合政策且能够解决的问题,尽快予以解决;对诉求合理但政策不明确的,将积极向上级反映,尽早予以答复。

省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高莉主持座谈会并讲话。她希望,征纳双方通过座谈进一步畅通交流沟通的渠道,完善良好的工作联系机制,齐心协力共建和谐的税收环境,为推进科学发展、实现富民强省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中石油股份有限公司华北石化分公司、中石化股份有限公司石家庄炼化分公司、张家口卷烟厂有限责任公司、中石油股份有限公司华北油田分公司、中石化股份有限公司沧州分公司、河北白沙烟草有限责任公司、中海石油中捷石化有限公司、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唐山国丰钢铁有限公司、冀中能源峰峰集团有限公司、冀中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华北电网有限公司廊坊供电公司、秦皇岛中油石化有限公司、河北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承德分公司、河北衡水老白干酒业股份有限公司酿酒分公司共15家企业

的代表参加了座谈会。

石家庄高新区国税局借力规范投诉处理提高纳税服务质量

做好纳税服务投诉处理工作,是满足纳税人合理需求,保障纳税人合法权益的有效途径,是建设服务型税务机关和构建和谐征纳关系的重要举措。为将此项工作落到实处,该局按照上级要求,结合区局实际,制定了《纳税服务投诉处理工作制度》,并开辟了投诉电话、投诉意见箱和办税服务厅值班长受理投诉等多个受理渠道,从制度层面对征管查各部门转变服务理念、增强责任意识、改进工作方法、提高服务水平进行了规范。

河北省国家税务局二〇〇九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2009年,我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加强对信息公开工作的领导,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职能处室抓落实”的工作机制,扎实有效开展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现将2009年度开展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情况报告如

下:

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情况

(一)加强组织领导。2009年,全省国税系统认真学习贯彻《条例》

精神,进一步提高了对推行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各级成立了政府信息公开领导小组,加大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领导力度。副局长高莉同志对开展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提出具体要求,加强了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指导。为了进一步抓好《条例》的贯彻执行,各级紧密结合实际,制定完善了政府信息公开相关制度,基本形成了“党组统一领导、分管局长主抓、办公室组织落实、各职能部门专人负责”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体系,有效地保证了《条例》的贯彻落实。

(二)突出信息公开工作重点。各级国税机关在公开内容上,重点公开以下事项: 1.机构职能类。公开内部机构设臵、职能分工、岗位职责及权限等情况;2.政策法规类。现行税收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以及相关国家政策规定;3.规划计划类。税收工作短期计划和长期规划,工作目标及完成情况;4.业务工作类。各项业务工作的开展情况;5.其他应公开事项。

(三)创新政府信息公开活动的载体和形式。在充分发挥各级国税局门户网站的信息平台作用的基础上,丰富完善政府信息公开专栏,并建立和畅通链接,保证及时发布信息。充分利用报刊、电台、电视台等新闻媒体的传播作用,广泛开展专题报道、在线咨询及视频访谈、召开新闻发布会等政府信息公开活动。

二、政府信息主动公开情况

为方便公众了解信息,我局各级国税机关均在网站上设立了“政府信息公开”专栏,公布《政府信息公开目录》《政府信息公开指南》《政府信息公开规定》《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

(一)通过门户网站,我局2009年度共主动公开各类信息6444条。其中政策法规183条,重要新闻83条,征管制度9条,办税指南41条,税务稽查11条,税收统计1条,队伍建设17条,人事管理28条,注税管理16条,政府采购28条,非许可审批7条,其他6020条。

(二)我局网站开设了纳税人之家和12366热线栏目,向纳税人详细介绍了办税指南、在线咨询、在线访谈、税务救济、税收公告、税法解读、税收公告等子栏目,为纳税人提供了个性化和多元化的服务,受到了纳税人和社会各界的好评。2009年,共答复纳税人各类提问4800余人次。

(三)我局网站开设了在线访谈、局长信箱、网上调查等栏目,架起了国税机关和纳税人、国税系统上下级之间沟通的桥梁。在线访谈栏目就纳税人和社会各界关心的问题,邀请局领导和有关处室负责人,进行了详细、全面的讲解;局长信箱栏目就纳税人和国税干部反映的问题和建议进行了认真调查和处理,全年共处理各类信件240余封。同时,网上调查集中对近期国税工作、网站建设等情况,向社会各界广泛征求了意见和建议,促进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加强对省、市政府政府信息平台的维护。根据省、市政府的有关要求,通过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及时将我省国税系统的工作动态、税收政策、重要行政权力公开内容(属于向社会公开的内容),采取完全公开的形式向社会公众发布。为确保此项工作的顺利进行,我省国税机关将任务进行分解,指定专人负责对政府信息平台进行信息报送、审核,确保了信息发布工作的顺利进行。2009年,我局在河北省政府信息公开系统发布信息1740篇。各市国税局也在当地政府信息平台发布信息1000余篇。2009年度,我局被河北省政府评为“政府信息公开先进单位”。

(五)开展国税网站税收宣传。一是在省国税局内网和互联网站开设“税收宣传月活动”专栏,并组织开展“领导网上在线访谈”、人民网企业所得税知识有奖竞赛等活动。二是各级国税机关加快推进网上申报、网上审批和网上咨询和电子政务,及时准确地传递政府信息,让广大纳税人及时掌握税务部门的工作动态、政策措施,促进各项工作的落实。对服务标准、征纳双方的权利、义务和征管流程,涉税审批、违章处罚、税收政策法规和办税流程实行全面公开,从而做到明明白白公开办税信息,全心全意为纳税人服务。

(六)全省区、县(市)国税机关利用办税服务厅开展政府信息公开。认真执行总局办税“八公开”等制度,在办税服务厅实行“阳光办税”。充分利用电子显示屏、触摸屏、公告栏板、示意图以及发放纳税资料、办税指南、宣传单等多种方式,公开纳税人的权利与义务、公开税收政策法规、公开管理服务工作规范、公开税务违法违章处罚标准、公开受理纳税人投诉部门和监督举报电话、公开违法规定的责任追究等有关内容,并结合税收征管业务重组、梳理岗位职责,绘制征管工作流程图,并在办税服务厅进行公开,方便纳税人办理涉税事宜。同时,公开张贴办税服务厅工作人员照片姓名职务、工作纪律等内容,要求办税服务厅工作人员着装佩戴服务证上岗,使用文明用语,禁用忌语,依法文明征税,方便纳税人办税和监督。特别是对纳税人最为关心的定额调整、纳税信用等级评定、行政收费标准、税收处罚、欠税等更是做到了即时公告,使纳税人很方便获得国税的政府信息,为公众提供了优质服务

(七)我局各级国税机关及时将政府信息公开的纸制资料及电子文本,移交到相关档案馆、图书馆,以方便公众查阅。

三、依申请政府信息公开情况

2009年度,我局通过信函依申请政府信息公开一例。我局按《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有关要求,按规定时限进行了答复。

四、政府信息公开的收费及减免情况

2009年度,我局各级国税机关未向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收取任何政府信息公开费用。

五、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情况

2009年,我局各级国税机关未发生有关政府信息公开申请的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

六、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

(一)主要问题

1.指导、督促各地市国税局开展好政府信息工作方面还有些薄弱。

2.主动向社会公开信息的领域有待于进一步拓展。

(二)改进措施

1.督促检查,确保政府信息公开的质量和效率。我局将进一步严肃纪律,对本局和各地市国税局政府信息公开情况开展监督检查,确保信息公

开的质量和效率。同时虚心接受服务对象的监督,切实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

2.进一步拓展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深度和广度。充分发挥省市国税机

关统筹指导和组织协调作用,充分调动县(区)级国税机关的积极性,推进政府信息公开活动向基层延伸,不断扩大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覆盖面。

河北省国家税务局

“便民、惠民、利民”服务实施办法

为进一步深化“为企业解难题、为群众送服务”活动,加强全省国税系统干部作风建设,积极为“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惠民生”做贡献,省局特制定以下“便民、惠民、利民”服务实施办法。

一、强化十项便民服务

从切实方便纳税人办税出发,规范和强化十项便民服务。

1、一窗通办服务。将办税服务厅一窗单功能的业务受理窗口,变为一窗多功能的业务受理窗口,即纳税人可在任一业务受理窗口,办理综合服务、申报纳税、发票管理(除发票代开)等涉税事项。

2、首问首办服务。对纳税人前来咨询和办理的事项,属于自己职责范围内的,在第一时间受理,全力、高效地办好,并及时向当事人反馈;不属于职责范围的,积极主动地帮助联系、搞好衔接,为当事人提供热情周到的服务。

3、预约服务。根据纳税人需求,在征纳双方约定的时间内,为纳税人办理相关涉税事项。

4、延时服务。对于已到下班时间,而纳税人尚未办理完毕的涉税事项,办税人员应继续延长工作时间,直至为纳税人办结后方可下班。

5、限时服务。对于依法可以即时办结的涉税事项,办税人员经审核,在符合规定的情况下即时办理。对于不能即时办结的涉税事项,要在规定时限内办结。

6、提醒服务。在纳税人发生纳税义务或履行税收法律责任之前,通过电话、短信、公告等方式,提醒纳税人及时办理涉税事项,最大限度地减少纳税人的差错或损失。

7、绿色通道服务。建立绿色办税通道,为A级信用企业、大企业及残疾人、孕妇等行动不便者优先办理涉税事项;12366纳税服务热线实行24小时全天候服务,使纳税人咨询、举报和投诉的问题能得到及时满意的回复。

8、网上办税服务。加快“网上办税厅”建设,推进财税库银横向联网,使纳税人足不出户,就可实现税务登记、纳税申报、税款缴纳、发票领购等的网上办理。

9、同城通办服务。探索试行“同城通办”业务,纳税人在同一城区内,可不受经营地点和主管国税机关的限制,自主选择就近的任一国税办税服务厅,办理税务登记、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申报以外的纳税申报、税款缴纳、普通发票发售、纳税咨询等涉税事项。

10、自助办税服务。积极推广自助办税终端系统(ARM机),使纳税人可以自助办理IC卡报税、增值税进项发票认证等涉税事项。

二、实施三大税收惠民举措

从充分发挥税收优惠政策最大效应出发,认真落实三大惠民举措:

1、深入研究政策。及时组织全体国税人员学习最新税收优惠政策,学懂弄通政策的基本内容、适用范围和主要变化;透过税收看经济,研究结构性减税政策对地方经济、财政和纳税人的影响,定期开展经济税收预测分析,为各级党委政府和纳税人决策提供参考;建立税收政策调研反馈机制,及时收集汇总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向国家税务总局提出调整税收政策的建议,更好地促进经济发展。

2、广泛宣传政策。将办税服务厅作为税收政策宣传主阵地,利用咨询服务台、电子触摸屏、政务公开栏等,随时公布税收政策法规;发挥国税网站作用,完善税收法规库、咨

询问题库和纳税指南库,定期发布纳税咨询热点、难点问题;拓展“12366”纳税服务热线功能,实行人工坐席和“专家咨询”,为纳税人解疑释惑;利用阳光访谈、个别辅导、税收志愿者服务、送税法下乡入户、税收政策报告会、印放税收优惠政策宣传手册等多种方式,使广大企业了解、熟悉和用好各项税收优惠政策。

3、认真落实政策。当前,要认真贯彻落实好国家增值税转型改革、提高商品出口退税率、降低小规模纳税人征收率等结构性减税政策,促进扩大内需和经济增长。简政放权,在坚持规范执法的前提下,简化调查、审核、上报、审批的程序和手续,做到急事急办、特事特办。加强对落实优惠政策情况的检查,确保各项税收优惠政策不折不扣全面落实到位;对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企业进行跟踪问效,及时解决优惠政策落实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充分发挥税收优惠政策的最大效应,促进企业发展。

三、建立健全十项利民体制机制

从营造利于企业发展的税收环境出发,建立健全十项利民体制机制:

1、纳税服务体制。将纳税服务摆上突出位臵,健全纳税服务组织,充实服务人员,明确服务职责,加强办税服务厅标准化建设,着力打造河北国税的服务品牌,提升纳税遵从度和纳税人满意度。

2、公开办税机制。按照严格依法、全面真实、及时便捷的原则,公开税收法律法规和政策、办税程序、税务检查、税务行政收费项目、税收法律救济、涉税认定结果等应公开的事项,自觉接受广大纳税人和社会各界的监督,增强税收工作的透明度。

3、协调联动机制。健全计统、征收、管理、服务、税政、法规、稽查等业务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联席协调会议,协调解决企业发展中涉及的税收问题,形成推动企业发展的合力。

4、纳税信用等级评定机制。与地税部门一起定期开展纳税信用等级评定,将所有纳税人均纳入评定范围,在严格考评的基础上,对信用等级高的纳税人在税收征管和纳税服务上尽量提供更多方便,对信用等级低的纳税人实行严格监管。

5、稽查控制机制。采取分级分类检查、国地税联合检查等形式,减少到企业的检查次数。在一个纳税年度内,对同一企业的检查一般不超过一次(举报、专用发票协查除外);凡第二次到企业进行检查的,需报省稽查局批准。

6、承诺践诺机制。就依法治税、首问首办、公开办税、廉洁自律等十个方面,公开向纳税人和社会各界做出承诺;通过加强督促检查、跟踪问效,做到有诺必践,切实履行承诺。

7、权益保障机制。畅通信访和投诉举报渠道,定期开展纳税服务需求分析,建立快速响应机制,及时受理和按时办结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审查,切实维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

8、执法监督机制。省局设立督察内审处,建立执法检查、执法监察、巡视检查、内部审计联动机制,加强对税收执法权和行政管理权的监督制约,严肃查处违法违纪案件,着力解决好企业和纳税人反映的突出问题。

9、行政问责机制。建立纳税服务考核机制和纳税人对服务质量的评议机制,认真执行省局机关干部行政问责暂行办法,对行政不作为、乱作为或损害纳税人合法利益的行为,予以行政问责,追究当事人和相关人员的责任。

10、作风保证机制。坚持以良好的作风,保证措施落实,推进工作开展,促进企业发展,为实现我省“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惠民生”目标保驾护航。严格执行省纪委“十个严禁”和省局“五项禁令”,监察、巡视、绩效管理等部门分赴各地进行明察暗访,对违反者视情节轻重给予通报批评或纪律处分。

河北省国家税务局关于开展

服务企业、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活动的通知

各市国家税务局、省局机关各单位: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深化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引导全省国税系统各级干部以良好的作风做好国税工作,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按照省委《关于开展为企业解难题、为群众送服务活动的实施方案》要求,河北省国税局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领导小组决定,在全省国税系统开展服务企业、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活动(简称“三个服务”活动)。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开展“三个服务”活动的重大意义

服务企业、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践载体,是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的重要内容。为企业服务,主要是通过为纳税人送政策、解难题、送服务,促进各类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渡难关、增效益、上水平。为基层服务,就是通过为基层国税机关改善办公条件,优化办税环境,为基层更好地服务纳税人提供保障。为群众送服务,主要是通过征求意见,民意调查,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促进群众心平气顺、社会和谐稳定。要通过开展“三个服务”活动,实现服务内容丰富,服务载体创新,服务形式拓展,服务质量优化,使机关效能建设进一步深化,机关工作作风进一步改进,为民办实事、为企业排忧解难的措施进一步得到落实,企业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进一步得到解决。开展“三个服务”活动,对于抓好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的落实,实现保发展、保稳定、保民生的目标;对于圆满完成国税各项工作任务,促进国税事业跨越发展;对于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增强各级干部服务群众、服务发展的能力,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对于巩固第一批学习实践活动成果,推动第二批学习实践活动深入开展并取得扎实成效,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级国税机关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扎实开展好这一活动。

二、全力推进“三个服务”活动扎实开展

开展“三个服务”活动,要紧紧围绕国税工作的实际,立足于企业渡难关、保增长,基层促规范、求提升,群众盼发展、求和谐的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地采取有力措施,积极为企业、为基层、为群众排忧解难,搞好服务。

(一)开展“送政策、送服务、促发展、惠民生”活动。结合第18个税法宣传月活动,举办“阳光访谈”、政策咨询、税收政策宣讲报告会,开展“千组进万企”活动,畅通12366纳税服务热线“绿色通道”。利用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网络等社会媒体,积极做好有关政策宣传工作,加强对纳税人的辅导培训,使纳税人及时了解政策、掌握政策,用

好政策。跟踪了解新政策执行情况,及时解决执行中出现的问题,切实发挥税收政策对促进企业技术进步、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作用。

(二)认真落实好税收优惠政策。积极落实增值税全面转型政策、降低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征收率政策、提高矿产品增值税进项抵扣比例政策、降低小排量乘用车车辆购臵税税率政策以及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充分发挥税收在实施国家产业政策,引导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加强落实税收优惠政策事前、事中、事后全方位管理,加强所得税与增值税、增值税与出口退税等优惠政策的联动管理,加强部门间沟通协作,增强税收优惠政策协同效应。加大出口退(免)税政策宣传力度,支持外贸出口企业健康发展。

(三)实施“服务窗口亮起来工程”。进一步更新纳税服务理念,拓展纳税服务广度和深度,努力在服务系统化上取得新突破,创河北国税服务品牌。拓展“12366”服务热线功能,落实“专家”咨询制度。完善税收法规库、咨询问题库和纳税指南库,定期发布纳税咨询热点、难点问题。积极推行“一窗通办”,探索试行“同城通办”。加快“网上办税厅”建设,实现税务登记、发票领购等业务的网上办理。推进财税库银横向联网,使纳税人足不出户完成税款缴纳事项。

(四)切实减轻纳税人负担。进一步优化工作流程,简化合并涉税审批环节,尽量将审批权限向基层、向服务窗口转移,解决纳税人办事多头跑的问题。进一步简并报表资料,清理纳税人办理涉税事项时报送的涉税资料,规范纳税人财务会计报表报送,充分依托现有各类征管软件,整合数据资源,实行一次采集、集中存储、信息共享、综合使用,减少数据重复采录、报表重复报送。

(五)做好重点企业和联系户的帮扶工作。各级领导要深入到重点企业和联系户送政策、送信息、送服务,切实做到调查研究到一线,掌握实情到一线,解决问题到一线,工作落实到一线,帮助企业理清发展思路、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六)为基层办实事解难题。各级要想基层之所虑,急基层之所难,谋基层之所求,切实增强为基层服务的意识。要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基层意见,了解基层的困难,真心为基层办好事办实事。要从人、财、物方面加大对基层的倾斜力度,积极帮助基层解决困难,要不断改善基层的交通条件,继续做好为基层税务分局配备工作用车工作,加大解决基层税务分局的危房和办公租房的力度,不断改善基层的工作、生活条件。

(七)为群众送服务送温暖。各级领导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联系群众,关心群众,积极帮助他们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要坚持开展与群众谈心活动,聆听群众的反映和呼声,了解群众的心愿和企盼,带着感情做好思想工作,充分调动广大干部群众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团结和带领群众做好税收工作。

(八)开展民意调查活动。4月底之前,以市、县局为单位,通过召开座谈会、发放调查表、进行民主恳谈等形式,开展一次题为“我为干部作风建设献一策”的民意调查。调查对象为纳税人,基层干部群众,各级党代会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各县国税局要对征集到的问题建议进行认真梳理,经市局作风建设年活动办公室汇总后报省局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办公室。

三、切实加强“三个服务”活动的组织领导

(一)明确工作责任。各级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领导小组,要把开展好“三个服务”活动摆上重要日程,及时作出安排部署。省局、市局、县局活动办公室要抓好组织实施。

(二)强化督导检查。省局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办公室将把“三个服务”活动列入督导内容,严格工作标准,加强督促检查。各级活动办公室要定期调度情况,搞好工作指导,注意总结交流经验,推动“三个服务”活动深入开展,务求取得实效。

(三)搞好舆论宣传。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大力宣传“三个服务”活动的特色做法、典型事例和实际效果,为活动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

河北省国家税务局关于开展

“送政策,送服务,促发展,惠民生”

活动的通知

各市国家税务局、省局各直属单位、省局机关各单位:

为加强干部作风建设,优化纳税服务,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加大对企业的帮扶力度,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省局决定,今年4月份在全系统开展“送政策,送服务,促发展,惠民生”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的重要意义

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当前的经济形势十分严峻,企业经营困难。为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惠民生,中央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推出了增值税转型、提高出口退税率、降低小规模纳税人征收率、车购税部分减半征收等一系列结构性减税措施。这些政策含金量很

高,对减轻企业负担,刺激经济发展作用重大。各级国税机关要牢固树立从经济到税收的理念,主动自觉地服从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将落实税收优惠政策作为重要的政治任务,确保各项政策落实到位,发挥政策的最大效应。即使收入再紧、压力再大,也绝不能打一丝折扣。

开展这次活动,就是要通过广泛宣传、深入辅导,使广大企业了解、熟悉和用好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帮助企业克服经营困难,提高经济效益,促进企业发展。同时,促使各级国税机关和广大税务干部进一步强化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和政策意识,转变工作作风,抓好政策落实,优化纳税服务,形成更加和谐的征纳关系,树立良好的国税形象。

二、活动的主要内容

(一)举行启动仪式。4月初,省局在保定市举行税收宣传月暨“送政策,送服务,促发展,惠民生”活动启动仪式,对开展好这次活动进行宣传动员。

(二)举办“阳光访谈”。4月初,省局与河北电视台联合推出“阳光访谈”专题节目。届时,省局领导和有关处室负责人将围绕结构性减税政策、纳税服务等话题,与主持人进行对话交流,并现场解答观众提问。

(三)编发优惠政策宣传手册。4月中旬前,省局对各项税收优惠政策进行全面梳理,编辑成册,分发各市。

(四)开展宣传咨询活动。各市局要选择人员密集的地方,设臵两处咨询点,上街开展税收政策宣传咨询活动。

(五)举办税收政策宣讲报告会。省局要选拔精通税收政策的人员,组成税收政策宣讲团,分头到各市进行公开宣讲。要通过新闻媒体、税务网站、短信平台等,将宣讲报告会的内容、时间、地点等广泛告知,发动纳税人和各界群众积极参加。

(六)开展“千组进万企”活动。各县(市)区局要根据各企业的特点和适用税收政策的不同情况,分门别类地成立若干帮扶小组,深入企业,面对面地进行优惠政策宣传辅导,帮助企业解决在用好政策、日常办税和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同时,广泛听取纳税人意见,查找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权限之内的,积极研究解决;权限之外的,及时向上级反馈。

三、活动的基本要求

(一)加强领导,周密组织。各级国税机关要站在讲政治、讲大局、讲服务的高度,充分认识开展这次活动的重要意义,将其作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干部作风建设年”活

动的重要内容,切实抓紧抓好。要周密组织安排,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加强宣传动员,扎实开展工作。

(二)转变作风,严肃纪律。要将这次活动作为检验干部作风的试金石,严肃纪律,严格要求。国税干部下企业帮扶时,严禁接受企业的宴请和礼品;活动的所有费用一律由国税机关承担,绝不能给企业增加额外负担。要加强对执行政策和纪律情况的检查监督,对政策落实不到位和违反工作纪律的,严格进行责任追究。

(三)强化督查,务求实效。要将这次活动列为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加强对活动开展和落实情况的督查、考核。活动期间,各市局要通过信息简报,及时向省局反馈活动开展情况。活动结束后,各市局要写出总结,于5月15日前上报省局。省局将通报活动开展情况,对先进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对落实不力的通报批评。

大企业税收全流程风险管理

国家税务总局大企业司开展的大企业税收全流程风险管理即将结束自查阶段,进入税务审计阶段。 大企业全流程税收风险管理,是指国家税务总局大企业司按照企业的行业代表性,以及国家财税政策改革和行业的紧密度,每年安排的一项针对大企业的税收风险管理审查行动。“2015年,国税总局对六家重点联系企业进行了税务风险管理工作,要用一年的时间完成。自查是其中六个环节的一个环节,目前自查环节中案头审计已经开始了。”一位税务人士告诉经济观察报。 2015年需要进行税收风险管理的企业分别是中海油、中国兵器装备集团、神华集团、中国联通、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中国人寿集团。 这次审查的时间从2015年的2月开始,将持续一年的时间,分六个阶段进行,分别是信息收集及数据采集阶段、风险识别阶段、风险自查阶段、案头审计阶段、现场审计阶段、反馈提高阶段。 防控税务风险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纳税人经常面对的执法部门就是税务局,最有可能爆发的经营风险,就是税务风险;造成损失最大的风险,也是税务风险。税务风险有可能造成“三重损失”:不但造成经济损失,还影响社会形象,情节严重、性质恶劣的,还会被追究刑事责任,失去人身自由。税收风险管理 什么叫税收风险管理? 一位自查企业税务人士告诉经济观察报,税收风险管理是按照行业代表性,还有国家财税政策改革和行业的紧密度,对企业税收风险的审查和控制。税收风险表现形式为因没有遵循税法可能遭受的法律制裁、财务损失或声誉损害。企业税收风险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企业纳税行为不符合税收法律法规规定,应纳税而未纳税、少纳税,从而面临补税、罚款、加收滞纳金、刑罚处罚及声誉损害等风险;另一方面是企业经营行为适用税法不准确,没有用足有关优惠政策,多缴纳了税款,承担了不必要税收负担。前几年累计自查了大约15家大型企业,中国烟草、中石油、中石化等榜上有名。 王冬生认为大企业的税收风险,体现了大企业自身架构、管理、规模等方面的特点,可以归结为以下三点:系统性、全局性、重要性。 通过自查,企业可以理解税务机关的目的是了解这个政策是不是适合这个行业,是不是确定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是不是能够有利于支持和推动这个行业改革的。因为自查过程中确实有涉及到行业不清晰的,企业也特别希望通过自查,通过税务机关来明确这些问题。 我们在接到集团通知之后先成立的自己的自查小组。我们本来就想要对集团下面的子公司做一个税务诊断,因为越来越觉得涉税风险有很大的不可控性,虽然国有企业很少有主动偷漏税动机,但是子公司自己在业务水平上都很有限。于是把本来要做的税务健康检查和税务自查合二为一,既对子公司摸了个底,又把税收风险进行了掌握,还是不错的。” 聘请了两家中介机构,同时根据自查软件,对企业的税务情况逐项落实。该公司的主要业务

大企业涉税风险点

一、企业应关注自身税收风险内控建设 ——公司应以完善的治理结构、权责设置和制衡机制作为内控建设和税收风险防控的基础。 ——对税收风险控制要有全员意识和参与度,不能仅停留在公司的财税部门。 ——应有专业胜任能力的税务管理团队,不仅要制定日常税务风险管理的制度、流程,定期监督反馈改进,而且要参与企业重要经营决策,对关联交易、合并重组等重大税务问题要有专业敏感和判断,并主动与税务机关讨论和交流。 ——信息化建设中,数据的产生、流转到报表生成应形成完整的链条,减少人工干预,避免舞弊和数据差错。 ——无论“引进来”还是“走出去”的企业,都应关注投资所在地对企业内控规范和税务风险管理的要求,只有不断适应当地法律法规,减少不理解、不信任、信息不对称,才能降低不合规的风险。 ——集团性公司的税务管理团队应对整个集团税务风险控制负责,对各子公司、分支机构的税务风险控制实时监控,发现问题及时响应、及时与税务机关沟通。 ——税收筹划产品应有合理商业目的和经济实质,单纯以减少、免除或推迟缴纳税款为目的的筹划,无论自行制定还是委托中介机构制定,企业都将面临纳税调整和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的风险。 二、集团内企业功能风险承担与利润归属应相匹配 对企业集团而言,生产制造、销售、研发、管理、投资等不同的功能风险在集团内成员间的分担各不相同,也因此带来利润归属的不同。我国税法明确规定,关联企业间业务往来应遵循独立交易原则,集团内企业的利润归属应与独立企业在类似功能风险承担情况下所获取的利润大致相符,否则会面临税务机关转让定价调查风险。 实例参考:境内X企业是某跨国集团设立的外商独资企业,2009年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享受企业所得税减率优惠和研发加计扣除等优惠。在管理中税务机关发现企业虽然有多项研发、享有高新技术企业待遇、销售状况良好,但却没有反映出良好的利润水平。经初步调查,该企业产品内外销均有,主要承担研发、生产制造和境内销售职能,但集团仍按简单功能的契约加工商给其定位。税务机关将其列为转让定价重点嫌疑对象后,企业主动与税务机关沟通,自行调整应纳税所得额近8000万元。 三、间接股权转让可能涉及中国税收管辖权 大多数企业认为,跨国间接转让中国居民企业股权无需在中国纳税,对间接股权转让未引起重视。2009年,我国根据国际惯例规定,符合一定条件的间接股权转让,中国具有税收管辖权。建议跨国公司对我国居民企业的股权间接转让前要慎重考虑,并就具体情况与税务机关提前沟通,探讨是否为中国具有管辖权的间接股权转让行为,增强税收确定性,避免事后调整的风险。

企业税务风险及其防范对策

企业税务风险及其防范对策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依法治税不断深入,税务风险成为每个企业不容回避的问题。企业的税务风险如果处理不当,会成为一颗“定时炸弹”,随时随地都有“爆炸”的可能,会对企业造成不可估量的影响,因此需要企业严加防范。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相关内容的论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如何在激烈的市场中获得生存并发展是企业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作为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企业税务风险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热切关注。本文通过对税务风险管理进行介绍,深入分析企业税务风险的种类和成因,并提出加强我国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具体措施,为我国企业可持续发展建言献策。 关键词:企业税务风险;风险导向型;税务管理 1、引言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市场活力不断被激发出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尤其是小微企业,据相关数据统计,2013年小微企业工业产值占总产值比重约为60%,税收贡献比率约为40%[1]。但是,小微企业由于其组织结构不全、财务管理不善等原因,面临的税务风险较大。新形势下,如何加强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尤其是小微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是税务机关和企业所必须面对的问题。 2、当前我国企业税务风险种类和成因分析 由于企业日常经营活动内外部环境复杂多样,企业税务风险种类

繁多,成因复杂,具体分析如下: (1)税收政策风险。根据企业经营的内外部环境划分,企业风险可以分为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税收政策风险属于企业面临的外部风险中的法律风险,它是指由于税收政策变动或税收执法不规范等原因造成企业经济利益流出的可能性。形成企业税收政策风险的主要原因有两点, 其一,税收政策发生改变导致的风险,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税收法制建设工作不断推进,对于社会经济生活中的新现象,税务部门往往需要在税收法律法规方面做出相应政策变动,从而给企业带来税收政策风险,比如根据国家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关于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通知》等税收政策; 其二,税务执法不规范导致的风险,由于目前我国实行分头管理的税务管理模式,税务执法部门包括国税、地税、海关等多个部门,各部门在实际税务执法过程中会有重叠现象,具体职责划分不清[2]。同时,税务执法人员的素质也直接影响到税务管理,执法人员素质不高、有法不依、不能完全理解税收法律法规等问题也会给企业带来税务风险。 (2)税收操作风险和筹划风险。企业具体的税务工作需要会计人员身体力行,会计人员素质不高是引起企业税务风险的重要原因[3]。一方面,会计人员专业素养不合格会导致企业税务工作难以开展,由于缺乏对我国税收法律法规专业知识和实务操作的学习培训,会计人员

大企业税收风险管理和服务岗位练习题新

大企业税收风险管理和服务岗位练习题新 TPM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TPMK5AB- TPMK08- TPMK2C- TPMK18】

大企业税收风险管理和服务岗位练习题 一、单选题 1、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主要目标包括:(B) A、不注重税务规划具有合理的商业目的,并符合税法规定; B、经营决策和日常经营活动考虑税收因素的影响,符合税法规定; C、不要求对税务事项的会计处理符合相关会计制度或准则以及相关法律法规; D、不要求纳税申报和税款缴纳符合税法规定; 2、在大企业税收服务和管理工作中应(A ) A、各级税务机关应及时受理辖区内成员企业提出的涉税诉求 B、各级税务机关遇有非本级职权范围事项的,不应按规定向有权税务机关移送。 C、各级税务机关针对企业建立税务风险内控体系不应进行引导 D、税务机关根据企业内控体系状况及税法遵从能力,不经与企业协商,可与企业签订税收遵从协议。 3、在大企业税收服务和管理工作中主管税务机关承担以下信息采集和整理的职责:(A) A、企业原始涉税信息的录入; B、统一制定信息采集和整理的业务标准和工作规范,定期汇总信息采集需求,制定企业涉税信息采集方案;

C、与企业集团总部进行涉税信息交互工作; D、统一抽取已经实现税务总局数据集中的征管信息; 4、下列属于税务总局开发的“定点联系企业税务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组成部分的是:(C) A、稽核协查子系统 B、增值税发票系统升级版 C、税务审计查账子系统等。 5、下列属于“定点联系企业税务风险管理信息系统”中在风险管理信息采集子系统的是:(C) A、稽核协查子系统 B、增值税发票系统升级版 C、企业风险管理调查问卷模块组成。 6、总局定点联系企业名册管理工作分为代码准备、名册采集、任务分发、(A)、结果上报、名册反馈和工作总结七个阶段。 A、名册核实 B、发放调查问卷 C、纳税评估。 7、总局定点联系企业名册管理范围以(A)和工商注册规范的组织形式为参考,建立统一标准。 A、合并报表的口径 B、只纳入分支机构 C、只纳入法人企业 8、内资企业名册管理范围为纳入企业合并报表范围且进行税务登记的境内(A),以及境外控股公司;

大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与应对技巧内容(doc 36页)

大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与应对技巧 秦云芳教授、税务师 教学目的: 1、让大企业的财务人员了解国家税务总局出台的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政策的主要精神; 2、熟悉大企业在实际工作中出现的税务管理风险点; 3、通过实际案例掌握应对技巧并做好税收风险的规避。 主讲内容: 一、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指引(试行)国税发〔2009〕90号的文件的出台背景 二、大企业税务管理目前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办法 (一)税务风险管理的概念 (二)大企业税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三)大企业税务管理的思路和方法 三、具体存在的税务风险点和应对技巧 培训内容: 一、背景: - 1 - / 35

(一)从宏观政策层面来看: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我国虽然已经走过了最困难的时期,我国和世界经济也出现了向好的变化,但经济的稳定复苏目前主要还是依靠政策拉动,支持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还不强。 (二)2009年12月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10年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结合2009年的情况来看,2010年的财政收支压力依然巨大。 这种情况下,各级税务机关必将进一步加大税收征管力度,堵塞征管漏洞。 (三)从税收监管的压力来看,审计署、财政部专员办等外部监管部门对税务部门税收征管情况的审计力度逐年加大,客观上对税务机关的执法水平和优化纳税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这两个部门在实施审计工作中,往往采取重点审计税务部门与延伸审计企业相结合的办法,并有扩大审计重点纳税户X围的趋势。 国家税务总局督查内审司也将进一步加大对税务机关自由裁量权比较集中的税收政策执行、税前扣除、减免税、欠缓税等重大涉税审批事项的审计监督及税收执法行为的监督检查。 也就是说,不论直接的还是间接的监管压力,都要求企业,特别是大企业比以往要更加关注由税务筹划带来的税务风险。 (四)从税务机关的工作重点来看,国家税务总局新成立的大企业税收管理司除了为大企业提供纳税服务外,“对大型企业实施税源监控和管理,开展纳税评估,组织实施反避税调查与日常检查”也是其重要

企业税务风险及防范探析

企业税务风险及防范探析 摘要:在我国,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过程中,并没有重视税务风险的存在。其实由于我国税收法制不够健全,企业纳税人纳税意识不正确等主客观原因,税务风险广泛存在并且影响到企业的各个方面。高度重视税务风险并加以防范已成为现代企业追求利益不可或缺的手段。在对税务风险含义、影响和成因的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对税务风险的防范措施。[JP] 关键词:税务风险;企业;防范 1企业税务风险的含义及影响 企业税务风险,是指纳税人纳税风险规避措施失败或者没有充分利用税收优惠法规而受损的可能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因主客观原因导致企业对税收法规的理解和执行发生偏差,遭受税务等部门的查处而增加税收滞纳金、罚款、罚金等额外支出的可能性;二是企业因多缴税款或未用足税收优惠政策等而减少应得经济利益的可能性。

企业税务风险首先会导致企业的成本增加。这种成本第一表现为因为违反法律法规少纳税而遭到税收机关的处罚成本;第二表现为因为税务风险而成为税务机关的重点监控对象的应付成本;第三就是因为税收优惠没有充分利用的利益流出成本。其次税务风险会影响企业的经营管理等决策行为产生影响,对企业的投资决策、财务决策、组织设立形式等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再次, 税务风险还可能会导致企业的信誉受损。有 时候企业的税收信誉与商业信誉联系在一起,这样就会对企业在产品交易、银行贷款等方面的产生连锁反应。税务风险还有一些其他的影响,比如说因为违法违规可能会导致企业管理层的人员受到刑事处罚;可能导致企业一般纳税人资格、开具发票的资格、以及税收优惠享受资格等资格丧失。总之, 税务风险对企业的影响很大,企业必须加强对企业税务风险的管理,对税务风险进行预测、评估、规避和化解,以避损失的产生和各项成本的增加。[JP] 2企业税务风险的成因 1企业纳税意识不科学,税务风险观念 不强

企业税收风险管控与合理避税内训提纲介绍

企业税务风险管控与合理避税 【课程背景】: 2013年两会结束了,国务院提出了机构职能转变十大举措:1.减少和下放投资审批事项;2.减少和下放生产经营活动审批事项;3.减少资质资格许可和认定;4。减少专项转移支付和收费;5.减少部门职责交叉和分散;6.改革工商登记制度;7.改革社会组织管理制度;8.改善和加强宏观管理;9.加强基础性制度建设;10.加强依法行政。这对于企业来说有什么利好消息?企业认缴资本的工商登记改革后相应的税收政策怎样变化?社会组织管理制度除去了行业主管部门审批这样一个行政监管,给我们企业留下了怎样的空间?税收上有什么可以操作的空间呢? 对于企业的老板或总经理来说,不可能对国家税务总局每一个文件都研究学习,一不懂、二不知,怎样能够通过报表的形式动态掌握企业的涉税情况及涉税风险情况?怎样知道企业是否进行了合理避税?并取得怎样的业绩,同时了解企业的涉税风险大小,这些是每个企业家都必须掌握的信息。 本课程就是通过运用管理学的理论,用报表的语言,来规范企业的税收管理,规避企业的税务风险,进而开展合理避税,达到风险可控,节税有制的目标。同时介绍大量案例,从企业设立到企业融资、采购材料、运营、销售产品等环节进行分析,通过案例让企业老板了解其中的涉税风险节点及税收筹划的关键节点。从而实现更好地控制企业涉税风险及合理规避税收负担这样一个目标。 【课程收益】: 1.总经理实现用报表来监控企业涉税风险。 2.总经理可以建立合理避税的激励机制并激励企业财税人员做好本职工作,实现赏罚分明的 激励效果。 3.关注并了解企业的经营全过程中的涉税风险节点及筹划节点,注意每个决策之前对涉税风 险的分析。 【课程时间】: 2天,每天六个小时,第一天结束后留下半小时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 课程提纲: 引言: 案例1.【某金融街控股公司简单错误造成巨额损失,财务总监被辞的背后原因分析】

国税发[2009]90号关于印发《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指引(试行)》的通知

国家税务总局 关于印发《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指引(试行)》的通知 国税发[2009]90号 成文日期:2009-05-05 字体:【大】【中】【小】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 为了加强大企业税收管理及纳税服务工作,指导大企业开展税务风险管理,防范税务违法行为,依法履行纳税义务,现将《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指引(试行)》印发给你们,请组织宣传,辅导企业参照实施,并及时将实施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建议反馈税务总局。 附件: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指引(试行) 国家税务总局 二○○九年五月五日 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指引(试行) 1总则 1.1本指引旨在引导大企业合理控制税务风险,防范税务违法行为,依法履 行纳税义务,避免因没有遵循税法可能遭受的法律制裁、财务损失或 声誉损害。 1.2税务风险管理的主要目标包括: ●税务规划具有合理的商业目的,并符合税法规定; ●经营决策和日常经营活动考虑税收因素的影响,符合税法规定; ●对税务事项的会计处理符合相关会计制度或准则以及相关法律法 规; ●纳税申报和税款缴纳符合税法规定; ●税务登记、账簿凭证管理、税务档案管理以及税务资料的准备和报 备等涉税事项符合税法规定。 1.3企业可以参照本指引,结合自身经营情况、税务风险特征和已有的内部 风险控制体系,建立相应的税务风险管理制度。税务风险管理制度主 要包括: ●税务风险管理组织机构、岗位和职责; ●税务风险识别和评估的机制和方法;

●税务风险控制和应对的机制和措施; ●税务信息管理体系和沟通机制; ●税务风险管理的监督和改进机制。 1.4税务机关参照本指引对企业建立与实施税务风险管理的有效性进行评 价,并据以确定相应的税收管理措施。 1.5企业应倡导遵纪守法、诚信纳税的税务风险管理理念,增强员工的税务 风险管理意识,并将其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6税务风险管理由企业董事会负责督导并参与决策。董事会和管理层应将 防范和控制税务风险作为企业经营的一项重要内容,促进企业内部管 理与外部监管的有效互动。 1.7企业应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将税务风险管理的工作成效与相关人 员的业绩考核相结合。 1.8企业应把税务风险管理制度与企业的其他内部风险控制和管理制度结 合起来,形成全面有效的内部风险管理体系。 2税务风险管理组织 2.1企业可结合生产经营特点和内部税务风险管理的要求设立税务管理机 构和岗位,明确岗位的职责和权限。 2.2组织结构复杂的企业,可根据需要设立税务管理部门或岗位: ●总分机构,在分支机构设立税务部门或者税务管理岗位; ●集团型企业,在地区性总部、产品事业部或下属企业内部分别设立 税务部门或者税务管理岗位。 2.3企业税务管理机构主要履行以下职责: ●制订和完善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制度和其他涉税规章制度; ●参与企业战略规划和重大经营决策的税务影响分析,提供税务风险 管理建议; ●组织实施企业税务风险的识别、评估,监测日常税务风险并采取应 对措施; ●指导和监督有关职能部门、各业务单位以及全资、控股企业开展税

大企业税收风险管理与防控问题的研究

大企业税收风险管理与防控问题的研究 2015年,随着税务征管改革的浪潮迭起,大企业税收作为国家财政收入的 “重头戏”,以20%的数量占据了80%的税收,国家税务总局近年来也越来越加强了对大企业专业化管理的重视,风险管理与防控技术成为提高税务部门征税效率与企业内部风险控制机制的手段。2008年以来国家税务总局成立大企业司,出台《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指引(试行)》及2011年的《规程》文件,标志着我国初步建立了对大企业税收风险管理的研究,力争构建一个完整的税收领域现代化管理体系。大企业有着自身的生产经营特点,税收风险管理与防控问题的研究在征管体系改革中还是一门关键课题。税务风险问题层出不穷,加强税务机关及企业内部两方面控制至关重要,构建大企业税收风险防控体系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文第一、二部分从国内外有关税收风险防控的定性理论出发,研究大企业定义下的风险防控定义及特点,确定本文主要从定性研究方面对大企业的风险防控提出建议,构建现代化的征管创新模型。从理论上研究,税收风险管理与防控问题的研究关键在于如何找到一个解决与防范风险问题的关键点及手段方式,遵循一定的处理问题的原则,在研究过程中综合借鉴运用西方经济学、先进的管理理论、心理学方面的相关理论基础上,创建新的管理理论模型与管理模式,譬如“风险管理的节点防控理论”、“H型双向互助管理模式”,创建先进的管理理念,以解决税务机关内部和企业内部的税收风险管理与防控的关键问题。第三部分针对我国大企业税收风险管理与防控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的研究,进一步诠释了目前税收征收管理过程中的薄弱环节,查找大企业税收风险防控中的关键节点。本文第四部分针对我国目前的情况,大企业税收风险管理与防控问题的研究应从税务机关和大企业这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将有利于形成全面的征管模式改革中风险管理防控方面的创新:从建立税收风险管理与防控体系的组织架构,大企业内 部风险评估机制及流程,全国联网的基础信息采集和运用数据库的建立,大企业 管理的团队化建设,特别是企业与税务机关沟通机制的建立与联系等方面形成税收风险管理与防控的统一体系。 除理论分析外,本文第五部分从卷烟行业入手进行分析,从企业自身制度体 制建设中的不足,利用风险控制的模型进行企业自查,发现风险并采取相关措施 进行防控的实例。

我国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探讨.doc

我国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探讨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大企业在经营管理中遇到的涉税问题越来越多。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与企业的长远发展息息相关。因此,探讨我国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问题有很大的现实意义。目前我国大企业的税务风险大多源于复杂的经营活动、不当的税收筹划、税收政策执行标准存在不一致以及税务的易变性程度较大,大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还存在税务风险理念滞后、税务风险管理部门缺乏等问题。基于此,优化我国大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应从深化大企业税务风险理念、成立专门的税务风险管理机构以及建立有效的沟通协调机制三方面着手。 关键词:大企业;税务风险;风险管理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税收体制的不断完善,大企业在经营管理中遇到的涉税问题越来越多。2009年和2011年,国家税务总局分别下发了《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指引(试行)》(国税发〔2009〕90号)、《大企业税收服务和管理规程(试行)》(国税发〔2011〕71号)。这说明国家越来越重视大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当前企业的税务风险主要有两种,一是违法法律法规规定而被税务机关稽查,引发税款补缴、缴纳罚款的税务风险。二是未正确理解税收政策,而承担过多的税收责任,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大企业通常具有集团化、国际化、经营活动复杂化的特点。虽然大企业的财务制度相对完善,但其涉及的税务风险却依然不容小觑。 1我国大企业税务风险的来源分析 1.1经营活动复杂 大企业相对中小企业而言,财务制度完善,低级会计错误

所引发的税务风险较少,但大企业由于集团化、国际化等原因,其经营活动较为复杂,极易引发税务风险。大企业的经营活动往往涉及企业变更、企业重组、重大并购以及国际交易等。这类经营活动往往涉及多个税种及多个子公司,税制和组织形式的复杂性增加了此类经营活动的税务风险。如在并购事项中,若企业未能考虑被并购公司的税收遵从情况,在调查不充分的情况下很有可能承担兼并企业所导致的税务风险。又比如某大型设备制造企业签订了含有“包税”条款的合同,承担了不必要的税收负担,短短几年间就增加了几千万的税务成本。 1.2税收筹划不当 大企业税务风险的另一来源是税收筹划不合理。一方面,如果企业缺乏纳税的主观能动性,缺少对自身经营活动的整体税务筹划,那么企业会承担许多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另一方面,如果企业税收筹划不当,打政策的“擦边球”,也极易引发税务风险。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避税的打击力度,积极开展反避税行动,2015年我国反避税对税收增收贡献580亿元。如果企业不能及时把握和理解相关的税收政策,其税收筹划往往不合理,由此引发的税务风险不容小觑。 1.3税收政策执行标准不统一 我国大企业对税收政策的关注度较高,但由于税收政策在各地的执行标准不一致,使得大企业内部不同分支机构所遵从的税收政策标准不统一,增加了企业的税务成本。以EPC业务的增值税处理为例,各地口径不一,有些地方将EPC的设计采购施工全部看成是建筑服务,适用建筑服务的增值税政策,也有些地方将其看成相对独立的兼营事项,分别计价、分别核算。可以看出,各地的税收政策不一致,若大企业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忽

现代企业税务筹划风险与防范

现代企业税务筹划风险与 防范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现代企业税务筹划风险与防范 近年来,税务筹划是现代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却往往忽视了税务筹划过程中的风险,使这一活动收效甚微甚至失败。本文在分析税务筹划风险产生动因的基础上,提出了若干税务筹划风险的防范措施。 一、企业税务筹划风险及其产生的原因分析 税务筹划可以给企业带来节税利益,但同时也存在着相应的风险。企业如果无视这些风险的存在而进行盲目的税务筹划,其结果可能事与愿违。所谓税务筹划风险,是指税务筹划活动受各种原因的影响而失败的可能性。从税务筹划风险成因来看,税务筹划主要包括以下风险: 1.政策风险。政策风险是指税务筹划者利用国家政策进行税务筹划活动以达到减轻税赋目的的过程中存在的不确定性。总体看,政策风险可分为政策选择风险和政策变化风险。 第一,政策选择风险。政策选择风险即错误选择政策的风险。企业自认为筹划决策符合一个地方或一个国家的政策或法规,但实际上会由于政策的差异或认识的偏差受到相关的限制或打击。由于税务筹划的合法性、合理性具有明显的时空特点,因此税务筹划人员首先必须了解和把握好尺度。 第二,政策变化风险。国家政策不仅具有时空性,且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其时效性也日益显现出来。但并不是说政策变化就一定有风险,如果政策变化没有超出预测的范围和程度,税务筹划还是完全可以达到预期目标的。 2.经济环境变化风险。企业的纳税事宜与税收政策及所处经济环境密切相关。一般来说,政府为促进经济增长,会施行积极的财税政策,制定减免税或

退税等税收优惠政策,鼓励企业生产和投资,这时,企业的税赋相对较轻或稳定;反之,企业的税赋可能加重或不稳定。另外,政府在国民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或地区,运用税收杠杆在内的宏观经济政策,针对不同产品或行业实行差别性税收政策,使得税收政策常处于变化之中,从这个意义上讲,政府的税收政策总是具有应时性或相对较短的时效性,这种税收环境的不确定性将会给筹划人员开展税务筹划(特别是中长期筹划)带来较大的风险,所以任何企业的税务筹划都将面临经济环境变化所引致的风险。 3.税务行政执法力度导致的风险。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国家财政支出的不断增长,国家对税收检查和处罚的力度不断加强。从国家税务总局到地方各级税务机关,都不断出台新的规范税务检查工作的文件和政策。这就意味着纳税人在规范纳税操作方面的工作必须相应加强,否则纳税人由于对税务机关执法力度的决心、程序与步骤的忽视或不熟悉,往往会导致税务风险的增大。 4.筹划人员的纳税意识风险。企业纳税人员的纳税意识与企业的税务风险有很大的关系。如果企业依法纳税意识很强,税务筹划的目的明确,那么只要筹划人员依法严格按照规程精心筹划,风险一般不高。 5.筹划人员的职业道德风险。税务筹划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影响其对风险的判断和筹划事项的最终完成结果。有的企业为了增加自己的利润,减少成本,会要求筹划人员做出违背职业道德的行为,如伪造、变造、隐匿记账凭证等;在账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等,这些都会给企业带来税务上的风险。

小企业税务风险管理

小企业税务风险管理 企业税务风险是指企业的涉税行为因未能正确有效地遵守税法规定,而导致企业未来利益的可能损失。 企业税务风险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企业的纳税行为不符合税收法律法规的规定,应纳税而未纳税、少纳税,从而面临补税、罚款、加收滞纳金、刑罚处罚以及声誉损害等风险;另一方面是企业经营行为适用税法不准确,没有用足有关优惠政策,多缴纳了税款,承担了不必要税收负担。 一、税务风险产生的原因 (一)企业所处宏观环境诱发税务风险 企业外部税务风险因素主要有:经济形势和产业政策,适用的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市场竞争和融资环境,税收法规或地方法规的适用性与完整性,行业惯例,上级或股东的越权及违规行为等。具体来讲,经济环境、政策和法规环境、执法环境发生变化,以及社会意识、税务执法等都会造成一定的税务风险。 为保持经济持续发展,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税收

政策、法规等将会不断调整和更新,在对财务、税收知识进行理解、认知、掌握和运用过程中,企业财务人员难免因为对新出台的政策理解出现偏差而给企业带来风险;不同税务执法机构和人员对同一企业的同一涉税行为的判断和裁定往往存在不同看法,尤其在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时期,税务机关在涉税实务中具有的自由裁量权,会给企业造成一定的税务风险可能性。 (二)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中存在税务风险 企业内部税务风险因素主要包括:经营者税务规划及其对税务风险的态度,企业经营理念与发展战略,经营模式或业务流程,部门间的权责划分与相互制衡,税务风险管理机制的设计与执行,企业信息的基础管理情况,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对管理层的业绩考核,监督机制有效性等。 当前,企业管理者涉税意识有待加强、财务工作者业务水平偏低、内部审计不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以及近年来税务代理服务质量偏低,都是企业在微观上所面临税务风险的主要因素。

税务风险管理工作总括性结论及总结性报告

税务风险管理工作总结 税务风险管理工作总结怎么写,以下是XX精心整理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税务风险管理工作总结 本次课程结合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的各种税务风险控制点,采取案例教学的模式,展示了我国企业目前在增值税、营业税及企业所得税等方面遇到的主要税务风险,引导企业作出风险与收益之间的权衡,并给出了帮助企业建立有效的税务风险管理体系的思路。 一、税务风险 20XX年5月国家税务总局下发《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指引(试行)》(国税发90号)(以下简称“《指引》”),该文指出:“本指引旨在引导大企业合理控制税务风险,防范税务违法行为,依法履行纳税义务,避免因没有遵循税法可能遭受的法律制裁、财务损失和声誉损害。”这表明,企业在纳税方面可能遭受的损失来源于三个方面:法律制裁、财务损失和声誉损害。 企业税务风险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企业的纳税行为不符合税收法律法规的规定,应纳税而未纳税、少纳税,从而面临补税、罚款、加收滞纳金、刑罚处罚以及声誉损害等风险;另一方面是企业经营行为适用税法不准确,没有用足有关优惠政策,多缴纳了税款,承担了不必要税收负担。

《指引》针对的税务风险主要是前者。 在企业的实际经营活动中,税务风险的种类主要包括: 1、交易风险:纳税人从事某项交易所涉及的风险。例如资产重组、购置或处置资产等非常规交易事项,不易有固定的流程控制,面临的风险较大。 2、经营风险:企业将税收法律法规应用于日常交易是所承担的风险。 3、遵从风险:指与企业是否满足纳税人遵从义务相关的风险。主要是企业在准备。提交纳税申报表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及企业对税务机关的质询进行回复时面临的风险。 4、财务会计风险:企业财务部门对税务事项的会计处理不当而导致的风险。 二、产生税务风险的原因 企业在税务方面发生风险或存在不遵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税法不透明 这是体制方面的原因,主要表现在各地税务部门对于一些税收法律法规的解释不同。 2、对税法的误读或未及时更新税法知识 企业主观上是希望纳税遵从,但由于对税法理解有误或未及时跟进税法条款的变动,导致企业发生不遵从行为。 3、内控不健全或无效

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

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 一、大企业以及税务风险管理的认识 (一)大企业的特点 1.大企业生产以及经营规模较大。我国大企业提供的产品所占的市场份额同其相同行业的中小企业相比较大,其营业收入总额较大,国家行业规定大企业的营业收入总额需超过规定的最低标准,其从业人员数量较多,从业人员总额需超过规定的行业最低标准,其提供的就业岗位较多,减轻了国家的就业负担。 2.大企业内部组织机构较为庞大,错综复杂,分支机构多。我国的大企业内部分工明确,其企业的筹资、投资、运营等环节运作较为健康有效。企业的财务核算能力较强、系统较为规范。大企业内部管理机制比较健全,并且具有较高的信息化管理水平,企业在生产运营过程中内部组织机构能使企业健康正常运作。 3.大企业所涉及的业务较为广泛,纳税事项繁杂。我国的大企业经营业务较为广泛,在行业上通常跨越不同行业和领域,在地域上通常跨区域或者跨国进行投资或者融资,纳税事项较为复杂,大企业是我国税务的主要来源,在我国税务收入中占据着不可代替的位置。 4.大企业年度纳税额较大,并且通常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以及良好的社会形象。我国的大企业在社会贡献上强于中小 企业。

(二)税务风险管理 大型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企业自身纳税风险管理。二是,税务机关的依法征税的风险管理。对于企业来说,企业作为纳税人,存在着两种情况,一是在涉税事项上存在着因违反税收的各项法律法规从而遭受损失的风险,二是纳税人缺乏税收法律知识以及对国家制定的各种税收优惠政策运用的不合理,企业原本符合税收优惠的规定,却因对政策理解的不够透彻从而导致企业本应享受的优惠没有了,所以不得不缴纳税款,从而增加了企业税收负担的风险。对于税务机关来说,税收风险存在于征税这一过程之中,因为国家的税收政策以及各项法律法规存在着漏洞和不足,税务机关在征税方面的执行情况不理想,使得“依法征税”没有完全落实,对企业的各项税款未能够做到应收尽收,所以存在着税收收入满足不了政府实现职能需要的风险。 二、大企业税务风险的管理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一)大企业税务风险的管理现状2008 年,国家税务总局设立了大企业税收管理司。在2009 年年初,国家税务总局确定了多个定点联系企业名单。2009 年5 月,国家税务总局正式发布《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指引(试行)》,旨在降低企业税收成本。2013 年,国家税务总局开展了大企业税收风险管理的调研工作,为制定一套符合我国大企业税收特点的税收风险管理系统。今年以来,国家税务总局制定出扎实推进大企业税收服务与管理改革的举措,宗旨在于提高税收服务和管理效率,使我国大型企业能持续健康发展。

如何加强企业税务风险管理

第18期2011年9月 企业研究Business research 总第384期 有些企业为遵循开票时限,往往会出现大量的“预开发票———红字发票冲销预开发票——— 再开发票现”象,给日常的会计核算和专用发票管理工作带来了难度。对此,笔者认为考虑交易的复杂性,开具发票时限应当具有“弹性”,也即从交易发生日至结清货款的当日内,均可根据双方业务需要开具或取得发票,开票最终时间点为结清货款的当日(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则根据《增值税暂行条例》及《细则》)。对此,在《发票管理办法》中,就应当明确规定未按规定取得或开具发票应受处罚的时间点为“结清货款的次日”,也即交易双方结清货款的当日仍未开具发票的,就要受到处罚。 2.规范企业借贷行为,并完善借款成本税前扣除办法。一是要规范企业向个人及其他企业的借贷行为,对没有明确用途的借贷资金及与企业经营无关的借出款项,一律不得在税前列支利息或相关费用;二是对有流动资金贷款或向个人及其他企业借入需支付利息或费用的款项,其企业若向个人或其他企业借出无息(或低息)款项的,则须根据借出款项的额度按贷款或借入款项最高利率及费用,来计算不得税前扣除的利息及(分摊)费用。如某企业当期向银行借入月息6%的流动资金100万元(贷款费用5万元,,向个人借入月息10%的款项50万元,在借款期内同时借出无息款项80万元,则不得税前扣除的利息及费用=50×10%+30×6%+80/(100+80)×5+9.02(万元)。 (二)强化相关税收政策宣传及纳税辅导工作 1.强化企业的“票证意识”,切实做好“以票管税”工作。往来款项长期挂账,往往与企业“未取得发票”有关,“未取得发票”又往往与一些企业不重视“票证”有关,而“票证”往往又是一系列税收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的集中体现。可以说,票证“是当前“以票管税”的精神实质所在,所以,强化企业的“票证意识”有着现实意义。对此,要做到两方面,一是税收宣传工作要紧紧围绕树立企业“票证意识”而展开,切实强化企业的“票证意识”;二是宣传与辅导紧密结合,税务部门在日常的税收征管工作中,要深入企业,规范企业的票证管理工作,帮助企业完善各项票证管理制度及程序,严格票证的取得、 传递、记账等规章制度,为企业规范会计核算和及时足额申报纳税打下良好基础。 2.强化财务人员业务素质,增强会计监督能力。企业的任何经济业务最终往往都会反映在“票证”上,所以,对票证的监督也是会计监督 “重中之重”。然而,目前有些财务人员往往对“票证”监督乏力或力不从心,其中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也不排除少数财务人员对“票证”缺乏足够认识或责任心不强,如某企业财务人员在2008年度内曾取得10余份增值税专用发票,只知道入账,却不知道认证(抵扣进项),结果不仅造成企业数十万元的损失,也人为造成了滞留票,增加了核对滞留票的工作量。所以,税务部门强化企业财务人员的相关业务培训,决不能松懈,哪怕是“老调重弹”也十分有必要。 一、企业税务风险的涵义 根据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科尔斯的一项长期跟踪研究表明,注重税务风险管理的企业,平均每年多创造的利润高达38%。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已经逐渐被现代企业所重视,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最终目的,是在防范税务风险的同时为企业创造现实的和潜在的价值。企业要创造最大的效益,实现健康快速发展,需要关注税务风险。 (一)税务风险的定义 税务风险是指企业的涉税行为因未能正确有效遵守税法规 定,而导致企业未来利益的可能损失。 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方面,企业涉税行为不符合税收相关规定,应纳税未纳税或少纳税,面临补 缴税款、 缴纳滞纳金、行政罚款、行政处罚、留下税收不良记录等风险;另一方面,由于企业经营涉税行为未能准确适用税法,没有正确适用相关优惠政策,导致多缴纳税款,承担本可以不予缴纳的税 收负担。根据2009年5月5日国家税务总局下发的《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指引(试行)》(以下简称“指引”),《指引》针对的税务风险主要指前者,特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面临的税务方面的不确定性。根据《指引》中对税务风险管理的解释,可将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定义为:企业为避免其因没有遵循税法可能遭受的法律制裁、财务损失、声誉损害和承担不必要的税收负担等风险,而采取风险识别、评估、防范、控制等行为的管理过程。需要特别关注的是,由于税务风险在时间上具有不可撤销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的规定,对偷税、抗税、骗税的,税务机关可以无限期追征其不缴获少缴的税款、滞纳金或者所骗取的税款,相对应的,企业的税务风险将无限期存在。 (二)加强税务风险管理的目标 根据 《指引》,为了有效降低企业的税务风险,税务风险管理的主要目标包括:税务规划具有合理的商业目的,并符合税法规定;经 !!!!!!!!!!!!!!!!!!!!!!!!!!!!!!!!!!!!!!!!!!!!! 如何加强企业税务风险管理 李云丽 (陕西宝光集团有限公司 陕西宝鸡721006) 摘 要:由于经济事项的复杂性和企业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动机,企业的涉税处理可能与税法规定不一致,为企业带来税 务风险,从而间接地导致了企业的经营风险。本文讨论了企业税务风险的涵义,分析了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现状,提出降低税务风险、加强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建议。关键词:税务;风险;管理 129··

大企业加强税务风险管理有哪些方法

大企业加强税务风险管理有哪些方法 近年来,国家逐步加大对大企业的税收检查力度,很多知名大企业因对税务风险的防控不严而身陷“税务门”丑闻。企业、税务机关、社会公众以及理论界开始重新审视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问题。 一、大企业税务风险特征 企业税务风险是指因没有遵循税法可能遭受的法律制裁、财务损失或声誉损害。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企业的纳税行为不符合税收法律法规的规定,应纳税而未纳税、少纳税,从而面临补税、罚款、加收滞纳金、刑罚处罚以及声誉损害等风险;另一方面是企业经营行为适用税法不准确,没有用足有关优惠政策,多缴纳了税款,承担了不必要的税收负担。 大企业由于在经营规模、业务范围及管理理念上与中小企业存在显著差异,其税务风险与中小企业有着根本区别。大企业的税务风险呈现以下特征: (一)经济业务复杂、税务管理难度大 大企业往往组织结构庞大,生产经营复杂,多元化企业集团更是跨区域、跨行业经营,涉税事项繁多、重大且复杂,税务管理难度大。某些业务,中小企业也许永远涉及不到,而对于大企业来说却是平常之事。比如,常发生于大企业的并购重组、境外投资、境外付汇、关联交易等业务,涉及资产及股权置换、非货币性交易、非居民企业税收、境外税收抵免、特别纳税调整等复杂的会计和税收问题。上述业务通常存在多种不同的税务处理方式或税收优惠选择,不同的处理会导致很大的税收成本(或收益)差异,企业重组等事项还会对后续经营期内的税收负担产生持续影响。上述业务构成了税收的高风险领域。 (二)税收监管力度强、逃避处罚机会小 大企业是国家主要的税收来源,无疑也是各国税务机关监管的重点。近几年,国家加大了对大企业的检查力度,对重点税源企业实施定期轮查。2009年至2010年,税务机关通过对大企业进行自查、检查、稽查,实现了查补税收收入入库率和入库金额大幅增长。同时,各大稽查案件不断被媒体曝光。在当前这种日趋严厉的税收监管环境下,大企业税务违规几乎没有逃避检查处罚的机会。 (三)税收违规成本大

大企业税收风险管理实践中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一、大企业税收风险管理面对的主要难点(一)大企业组织架构复杂 企业组织架构是企业进行流程运转、部门设置和职能规划最基本的结构依据,常见形式包括集权、分权、直线以及矩阵式等。大企业组织架构的形成既是适应产业、行业特点和市场竞争的结果,也是为满足税收法律制度甚至是税收筹划的需要。比如目前国内跨省上市公司采用总分公司模式,是在企业所得税调整为法人纳税后形成的。一般而言,大企业的组织架构层面细分比中小型企业复杂得多。大企业组织架构有存续企业和上市部分、总分机构、母子公司、国内海外、上下游各种成员单位。复杂的组织架构为税收风险管理带来巨大的挑战,错综的关联关系和关联交易使风险管理存在“失真”、“迷航”的巨大风险。 (二)大企业税源集中度高 我国大企业数量不多,却是税收收入主要的贡献者,尤其是石油、石化、金融、烟草等特大型央企,在国民收入、政府税收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从全国层面看,2015年,国家税务总局确定的“千户集团”1062户大企业所缴纳税收就占全国税 收总收入的40%。以新疆为例,2015年,新疆纳税前20名企业所缴纳税收占全区税收收入的52%,前50名企业缴纳税收占全区税收收入的57.3%。国家税务总局“千户集团”在疆集团企业179户,新疆国、地税联合筛选省级大企业52户,地市级大企业99户,这330户企业缴纳税收占全区税收收入的 比重高达75%。① 这些大企业年度缴纳税收数千万 元甚至上亿元,导致其税收管理的风险远高于一般的中小企业。 (三)大企业涉税博弈能力强 大企业往往重视涉税工作,内部设置专门部门、专门人员处理涉税事宜,同时委托高水平的专业机构进行税收筹划。这些出于企业效益最大化考虑的税收筹划,有可能损害个别省区甚至国家的财税利益。大企业存在大量关联交易,需全面掌握上下游企业的交易价格等信息才能够进行有效的税收管理,但目前大企业多通过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集中在总部核算,财务核算信息封闭,主管税务机关很难获取大企业完整的核算信息。由于大企业涉及不同行政区域的财税利益,需在更高层面进行税收管理,平衡利益关系。 大企业税收风险管理实践中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 马 列 内容提要:深化大企业税收管理和服务是落实《深化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方案》的“重头戏”。在我国大企业税收管理实践中,风险管理的理念、方法、流程正逐步得到运用。由于大企业在组织规模、架构、关联等方面的特点和风险管理内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大企业税收风险管理信息不对称、能力不对等、服务不到位、管理不适应问题仍然凸现,需系统地改进、完善和应对。本文针对大企业税收风险管理面对的主要难点和管理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完善大企业税收风险管理的对策。关键词:大企业 税收风险 风险管理 ① 相关数据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国家税务局收入规划核算处提供。 DOI:10.19376/https://www.360docs.net/doc/7411279010.html,11-1011/f.2016.11.02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