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7.3弹力弹簧测力计课件
2024年教科版物理八下《弹力弹簧测力计》精彩课件

2024年教科版物理八下《弹力弹簧测力计》精彩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四章《力和运动》的第三节《弹力弹簧测力计》。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理解弹力的概念,掌握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了解胡克定律及其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弹力的定义,掌握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能运用胡克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实践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索未知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弹力的概念,胡克定律的应用。
2. 教学重点: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弹力的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弹簧测力计,演示用弹性物体(如弹簧、橡皮筋等)。
2. 学具:学生分组实验用弹簧测力计,弹性物体(如橡皮筋、气球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弹性物体,如弹簧、橡皮筋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发生的形变和恢复原状的现象,从而引出弹力的概念。
2. 知识讲解:a. 弹力的定义: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后发生形变,当外力消失时,物体能恢复原状的力。
b.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介绍弹簧测力计的结构、原理,演示如何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c. 胡克定律:物体在弹性限度内,弹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形变量成正比。
3. 例题讲解:通过讲解典型例题,使学生掌握弹力的计算方法。
4. 随堂练习:布置一些有关弹力和弹簧测力计的练习题,让学生当堂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5. 实践活动:分组进行实验,测量不同弹性物体的弹力,并记录数据。
六、板书设计1. 弹力: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后发生形变,当外力消失时,物体能恢复原状的力。
2. 弹簧测力计:结构、原理、使用方法。
3. 胡克定律:弹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形变量成正比。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解释生活中的弹力现象。
b. 测量一个弹性物体的弹力,并计算其形变量。
新教科版八年级下册初中物理 7.3弹力 弹簧测力计 教学课件

第十四页,共十五页。
(2019 岳阳)下列运动场景中,能明显观察到力使
物体发生形变的是( ) B A.踢出去的足球在空中划出美丽的弧线
B.跳水运动员压弯跳板
C.篮球碰到篮板改变运动方向
D.百米短跑运动员加速冲过终点
第十五页,共十五页。
第十一页,共十五页。
4.弹簧测力计的种类
握力计
实验室里的各种弹簧测力计
第十二页,共十五页。
拉力计
第十三页,共十五页。
(2019 通辽)如图为撑杆跳运动员跃过横杆前的一个情景,下列
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A.人对杆的力改变了杆的形状
B.杆对人没有力的作用
C.杆发生了塑性形变
D.人在上升时,如果所受外力全部消失,将处于静止状态
第十页,共十五页。
3.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①.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分度值,并在水平方向上调零。 ②.用手拉挂钩,使指针指到0.1 N、0.5 N,感受一下 0.1 N、0.5 N的力有多大。 ③.在水平桌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匀速前进,读出
拉力的大小。
在水平桌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匀速前进
第四页,共十五页。
5.几种常见的弹力
F拉
F支
F推
(1)变弯的跳板 能把运动员弹 起来
(2)拉长的弹簧 对手有向下的 拉力
(3)压缩的弹簧 对手有向上的 推力
(1)被压弯跳板发生弹性形变,给运动员一个向上的支持力F支。 (2)拉长的弹簧发生弹性形变,对手有向下的拉力F拉。 (3)压缩的弹簧发生弹性形变,对手有向上的推力F推。
新教科版八年级下册初中物理 7.3弹力 弹簧测力计 教学课件
科 目:物理 适用版本:新教科版 适用范围:【教师教学】
7.3《弹力、弹簧测力计》

当拉长橡皮筋和压缩 弹性形变的物体, 由于要恢复原状,对跟它接触的物 体产生的力。 例如我们常说的压力、支持力、 推力、拉力实质都是弹力。
思考:
(1)弹力产生的条件是什么? (2)弹力的方向又是指向什么方向? (3)弹力的大小由什么决定? (4)弹力的作用点在哪里?
用力分别拉弹簧、橡皮筋和挤压橡皮泥、 弯折铜丝;松手后,结果有什么不同吗?
有哪些类似 橡皮筋(或橡 皮泥)?
例如:塑料尺子、橡皮擦、 白纸、钢锯条、泥巴、面 粉团、皮肤……
你发现它们的 共同特点了吗? 试概括一下。
类似橡皮筋: 类似橡皮泥: 尺子、橡皮 白纸、面粉 擦、钢锯条、 团、泥巴 皮肤
3.5N
1.6N
注意事项:
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许超过它的最大量程
5、特别注意:
(1)测力计受力静止时,它的两端都受到力的作用, 但测力计示数只表示其中一个力的大小。 (2)弹簧的伸长是各个部分都在伸长,若弹簧断了, 去掉断的部分,剩余部分受到同样大小的力伸 长的长度比原来的要短,因此测量值偏小。 (3)把测力计倒过来使用,测力计的示数表示的是物 体的重力与测力计重力的和,物体的重力=测力 计的示数-测力计的自身重力。因此测量值偏小。
物体受力时发生形变,撤掉外力 之后,能自动恢复原来形状的特 性。 如:橡皮筋、弹簧等。
物体受力时发生形变,撤掉外力 之后,不能自动恢复原来形状的 特性。如:橡皮泥等。
弹性限度
物体的弹性都有一定的限度,超过这个限度, 物体就无法恢复原来的形状。 小心喽!
使用弹簧时不能超出它的弹性限度,否则 会使弹簧损坏。
5、如右图所示的弹簧测力计,它的 0.2N ,现 0~5N 量程为__ __,分度值为____ 3.4 。 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N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7.3 弹力 弹簧测力计(共45张PPT)

练一练:
1.一物体挂于弹簧测力计 的下端,该测力计的量 程为__0_-_5_N_,分度值是 _0_._2_N__,物体对弹簧测 力计的察、检查、测量、读写。
1.在物理实验室中常用__弹__簧__测__力__计__测量力的大小,它是 利用_弹__簧__的__伸__长__和__受__到__的__拉__力__成__正__比__的原理制成的.加 在它两边的力不能超过它的__量__程___。
2.使用弹簧测力计不必要的是( A )
哪些地方有弹力?
物体受力时发生形变,不受力时 又能恢复原来形状的特性。
如:橡皮筋、气球、海绵、弹簧
物体受力时发生形变,不受力 时不能自动恢复原来形状的特性。 如:橡皮泥、面粉团、泥团等。
弹性形变 : 不受力时能够自动恢复原状的形变。
如:挤压弹簧、拉伸橡胶筋等
非弹性形变 : 不受力时不能自动恢复原状的形变。
如:捏橡皮泥、石头砸在沙坑上等
图中改变物体 运动状态的力是怎
样产生的?
弓、与弦发生 弹性形变,从 而产生弹力
这些物体的运动都利用了谁施加的力?
橡皮筋发生弹性形变
杆发生弹性形变
2.弹力
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 产生的力,这种力叫做弹力。
F
F
3.常见的弹力
拉力
压力
N
支持力
F
F
F
弹力的作用点:
在直接接触,使它发生了弹性形变物体的接触点或接触面上
L2
F2
L1-L0
F1
=
L2-L0
F2
3 弹力 弹簧测力计 PPT 初中物理教科版八年级下册

●原理说法二: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跟所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初二物理
◇测力前:
先将测力计在受力方向上调零,使指针对准零刻度线。
◇测力时:
让测力计弹簧伸长方向与受力方向一致,指针最后
所指刻度就是所测力的大小。
弹簧测力计使用的注意事项
初二物理
◇测力前: 看清测力计的量程,选择合适的量程。
2、弹力是接触力,物体不接触不会产生弹力。
3、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不一定产生弹力,相互接触但没有 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间一定不会产生弹力。
4、生活中的推力、拉力、压力、支持力等都属于弹力。
测量力的工具 ——弹簧测力计
初二物理
平板测力计
条形盒测力计
圆筒测力计
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
初二物理
●原理说法一: 在一定范围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它的伸长就越长。
◇测力时:
不要测量比量程大的力,一旦超过了允许测量的最大力, 就可能会损坏测力计。
实验探究: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初二物理
实验步骤: 1、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分度值,并在水平方向调零。
2、在水平桌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匀速前进, 读出拉力的大小。
探究:相互作用力的关系
初二物理
结 论:
作用在两个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课堂小结
初二物理
物体由于发生形变时而产生的力叫做弹力。 1.两个物体直接接触;2.相互挤压并发生
弹性形变总是与物体发生形变的方向相反 拉力 推力 压力 支持力
谢谢
初二物理
§7.3 弹力 弹簧测力计
形变
弹性形变
初二物理
非弹性形变 (塑性形变)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第3节《弹力弹簧测力计》课件(新版)教科版

功能化
通过引入特定的官能团或添加剂, 赋予高分子聚合物材料特殊的功能, 如导电、导热、光敏等。
环保化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高分子聚合 物材料的环保化已成为重要趋势, 如开发可生物降解的高分子材料等。
未来弹性材料创新方向预测
智能化
结合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 开发具有自适应、自修复等智能
实验器材准备和操作步骤
实验器材 弹簧测力计
不同质量的物体(如砝码、木块等)
实验器材准备和操作步骤
细绳或细铁丝 实验数据记录表 操作步骤
实验器材准备和操作步骤
1. 检查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分 度值,确保所选用的弹簧测力计
能够满足实验需求。
2. 将弹簧测力计固定在水平桌 面上,调整指针至零刻度线处。
02
01
03
物体形状的变化程度决定了弹力的大小,形状变化越 大,产生的弹力也越大。
拉伸、压缩、弯曲等形状变化方式会对弹力产生不同 的影响。
形状变化的速率也会影响弹力的大小,快速变化通常 会产生更大的弹力。
外部条件对弹力影响
外部作用力的大小和方向会影 响弹力的产生和大小。
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润滑情况 等因素会影响摩擦力,从而影 响弹力。
弹力定义及产生条件
弹力定义
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 力叫做弹力。
产生条件
物体间直接接触;接触面发生弹 性形变。
弹簧测力计原理与构造
原理
弹簧受到的拉力与弹簧的伸长量成正 比。
构造
主要由弹簧、挂钩、指针、刻度盘等 组成。
单位制及换算关系
单位制
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为N。
换算关系
3. 用细绳或细铁丝将待测物体 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方,注意保
教科版八下物理 7.3 弹力 弹簧测力计 课件

结论: 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 的伸长就越长。
三、弹簧测力计
1、观看课本12页,实验室常 见的测力计的种类。
2、构造
3、测力原理: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 弹簧的伸长越长。(在弹性限度内, 弹簧的伸长和它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4.弹簧测力计的正确使用方法:
(1)使用前: 观察测力计的“0”刻线、量程和分
度值
(2)测量时: 要使弹簧测力计受力方向沿轴线方
向 (3)读数时:视线必须与刻度盘垂直
注意:
若指针不指在“0”刻线处,应进行调 零;
使用时不能测量超过量程的力。
1、在水平桌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匀 速前进。
2、用弹簧测力计测一根头发能承受的最大拉 力是多少。
能力训练
1、下列弹簧测力计测量手的拉力,是否正确?
下图中A、B两个物体放在同一水平 面上,它们之间有弹力吗? `
AB
分析:在图中所示的四种情况下,请判断
球和接触面a之间是否有弹力。(各接触面光滑)
例题
1、画出篮球受到的弹力
F
静止在地面上的篮球
2、分析书放在桌面或倾斜木板上时,书所受的弹力。
书
F
F 书
木板 板
活动1:观察弹簧形变大小与外力大小的关 系
的力( C )
A.相同
B.偏小
C.偏大
D.无法确定
4、课本12页发展空间<<探究相互作用力的关系>>
复习提问
物体受到力的作用 会产生哪些效果?
1.对物体施加力时,会使物体发生形变。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3、弹力 弹簧测力计
学习目标
1、通过对生活现象的探究,了解什么是弹力。 2、通过实验探究,理解弹簧测力计的原理。 3、掌握弹簧测力计的正确使用方法。
《弹簧测力计》ppt课件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弹簧测力计》
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注意事项: (2)读数时,视线与指针相平;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弹簧测力计》
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注意事项: (3)测量的力不能超过测力计刻度标 出的最大数量。
《弹簧测力计》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弹簧测力计》
弹簧摇马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弹簧测力计》
拉力器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弹簧测力计》
彩虹圈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弹簧测力计》
床垫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床垫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弹簧测力计》
弹簧测力计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弹簧测力计》
提环
指针 挂钩
弹簧 刻度板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弹簧测力计》
用力慢慢拉挂钩,拉力越大,弹簧伸得越长,指针 就越往下移动。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弹簧测力计》
0.1N 5N
力的单位是 牛顿,简称 牛,用符号
N表示。
1N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弹簧测力计》
5N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弹簧测力计》
体验:
用手慢慢拉弹簧测力计的挂钩,分 别使指针指向1N、2N、5N,感受不同大 小的力。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弹簧测力计》
测量物体的重力大小
锁
木块
磁铁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弹簧测力计》
测量时,请注意:
(1)检查弹簧测力计,并 调零; (2)先估测物体的重力大 小,后实测; (3)认真填写实验结果。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弹簧测力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程度的关系。
结论:外力越大,物体形变的程度就越大。
讲授新课
活动
拉力大小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
活动要求:在弹簧下挂钩码,记录钩码的个数和弹簧
的伸长量,分析得到的数据
次数 1 2
3
钩码的个数/个
弹簧的伸长量/cm
结论:拉力越大,弹簧伸长量越长。
讲授新课
实验探究
拉力与弹簧拉伸长度的关系
讲授新课
二 实验: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
①轻轻来回拉动两次挂钩。 ②把待测力加在挂钩上。 ③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弄清其刻度值即每一小格表 示多少牛。 ④调整弹簧测力计指针位置。 ⑤待指针稳定后读数。 上述操作,正确的顺序是( D )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①⑤ C.④①②③⑤ D.③④①②⑤
随堂练习
3.如图展示了几位同学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情景,其中
测量方法错误的是( D )
随堂练习
4.小明在课外探究弹簧的长度跟外力的变化关系时,
记录了相应的实验数据如下:
外力/N 总长/cm 0 6.5 0.5 7.5 1.0 8.5 1.5 9.5 2.0 10.5 3.0 14.5 4.0 18.0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此弹簧的原长是 6.5cm 。 (2)当弹簧受到的拉力为1.0N时,弹簧伸长为 2cm 。 (3)若利用这只弹簧制作弹簧测力计,则它的测量范围 是 2N 。
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 作测力计。利用弹簧受到的 拉力越大,就伸得越长的道 理做成的测力计,叫作弹簧 测力计。
讲授新课
讲授新课
弹簧测力计
1.构造:主要由刻度盘、弹 簧、指针、挂钩等组成。 指针 2.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 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 伸长量就越长。 挂钩 弹簧 刻度盘
讲授新课
3.正确的使用方法:
物体在受力发生形 变时,要恢复原状,就
会对跟它接触的物体施
加力,这种力叫作弹力。
2.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作弹力。
讲授新课
弹性限度
弹簧的弹性有一定 的限度,超过了这个限 度,弹簧不能完全复原。 所以,使用弹簧时不能 超过它的弹性限度,否 则会使弹簧损坏。
讲授新课
用手压桌面,桌面发生形变吗?
讲授新课
做一做
恢复到原来 形状
没有恢复到 原来形状
用力分别压弹簧、拉橡皮筋、挤压橡皮泥、捏
面团;松手后,物体的形变有什么不同吗?
讲授新课
一 弹力
弹性:受力时发生形变, 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 的形状的性质。 这种形变称弹性形变
讲授新课
撑竿跳的竿子是用玻璃钢做的,玻璃钢有什么性质? 如果用橡皮泥做的竿子会怎么样?
了解量程 待测力的大小在量程之内
明确分度值 针与零刻度线对齐
所测力的方向与弹簧轴线方向在一条 直线上,弹簧不靠在刻度盘上
视线与刻度盘垂直 记录时写上单位
讲授新课
实验探究
弹簧测力计的正确使用
讲授新课
练一练
1.右侧弹簧测力计的
量 程:
5N
;
;
分度值: 0.2 N
第七章
力
3.弹力 弹簧测力计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课堂小结
随堂训练
导入新课
弹紧的弓
蹦极运动中的弹力绳
运动员能被弯曲的撑杆 弹向高空
人能被形变的蹦床弹 起来
导入新课
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弹力,弹力产生的条件;知道弹簧伸 长或缩短的量与外力的大小有关。(难点) 2.正确掌握使用弹簧测力计测力的规则和方法。 (重点) 3.会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重点)
实验说明桌面发生了微小的弹性形变,产生弹力。
讲授新课
书放在桌面上
书对桌面: 压力
桌面对书: 支持力
1.书发生形变吗?为什么?压力怎么来的? 2.桌子形变了吗?为什么?支持力怎么来的?
讲授新课
书发生了形变,要恢复原状,
要向下恢复,所以向下产生弹力
----压力 桌子发生了形变,要恢复原 状,要向上恢复,所以向上产生 弹力----支持力 拉力、推力、压力、支持力等都是弹力 弹力的方向与形变的方向相反;作用点在接触面上。
测量值: 1.4 N
。
讲授新课
4.其他形式的测力计
讲授新课
弹性和塑性 弹 力 与 弹 簧 测 力 计 弹力 弹力的定义、产生条件等 构造
弹簧测力计
原理
使用方法 其他测力计
随堂练习
1.如图是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赛事图标。下列比赛情景 中,没有应用到弹力的是( B )
随堂练习
2.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过程,有如下操作:
讲授新课
小结
定义: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作弹力。
产生条件:①物体间有直接接触。
②接触处有相互挤压或拉伸。 弹力的方向与形变的方向相反;作用点在接触面上。
讲授新课
下图中哪些物体间的作用力属于弹力?
讲授新课
活动
探究物体形变大小与外力大小的关系
用不同的力拉橡皮筋,观察橡皮筋的形变程度,分 析橡皮筋的形变与拉力的关系。 用大小不同的力拉弹簧,分析拉力大小与弹簧伸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