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重点产业详细介绍

合集下载

新加坡重点和特色产业

新加坡重点和特色产业

新加坡重点和特色产业2013年《财富》世界500强企业名单中,新加坡有两家企业上榜,分别为排名第224的丰益国际(Wilmar International)和排名第492的伟创力(Flextronics International),2012年两家企业的营业收入分别为454.6亿美元和236.1亿美元。

【电子工业】电子工业是新加坡传统产业之一,2013年总产值808.6亿新元,占制造业总产值的27.8%;增加值174.7亿新元,占制造业增加值的30.3%;就业人数7.64万人,占制造业就业人数的18.4%。

主要产品包括:半导体、计算机外部设备、数据存储设备、电信及消费电子产品等。

【化学工业】新加坡是世界第三大炼油中心和石油贸易枢纽之一,也是亚洲石油产品定价中心。

2013年化学工业总产值971.1亿新元,占制造业总产值的33.4%;增加值为39.8亿新元,占制造业增加值的6.9%;就业人数2.49万人,占制造业就业人数的6%。

主要产品包括石油、石化产品及特殊化学品。

埃克森美孚、壳牌、住友化学公司及中国的中石油、中石化等世界著名石化企业纷纷聚集裕廊工业区。

【生物医药】生物医药是新加坡近年重点培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2013年总产值236.8亿新元,占制造业总产值的8.2%;增加值117.9亿新元,占制造业增加值的20.5%;就业人数1.67万人,占制造业就业人数的4%。

启奥生物医药研究园和大士生物医药园吸引了世界顶尖10大制药公司前来投资。

【交通工程业】2013年总产值321.7亿新元,占制造业总值的11.1%;增加值97.7亿新元,占制造业增加值的16.9%;就业人数11.14万人,占制造业就业人数的26.8%。

新加坡岸外海事工程的主要建造和供应商是胜科海事(Sembcorp Marine)和吉宝集团(Keppel Group)。

【精密工程业】2013年总产值331.4亿新元,占制造业总产值的11.4%;增加值为75.1亿新元,占制造业增加值的13%;就业人数8.97万人,占制造业就业人数的21.6%。

新加坡主要产业介绍

新加坡主要产业介绍

新加坡主要产业介绍电子业作为新加坡经济的支柱产业,电子业约占本国制造业产值的26%,从业人员约达91000人。

依托于强大的知识密集型制造业,新加坡现已成为电子领域的卓越中心,在半导体、电脑周边产品、数据存储及消费类电子产品等领域独占鳌头。

其中最为成功的案例莫过于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作为全球三大打印机和扫描仪制造巨头之一的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Seiko Epson Corporation)将其电磁兼容测试厂设在了新加坡,这也是它在日本境外的首家测试厂。

此外,还有另一家在新加坡设立首个有机电子元件研发中心的日本科技公司——日东电工株式会社(Nitto Denko)。

该公司与数据存储研究院(DSI)、材料研究与工程研究所(IMRE)以及南洋理工大学(Nanyang Technology University)携手合作,共同开发用于生物医药领域的低成本、高效能传感器装置。

凭借其出色的端到端制造能力,新加坡成为许多国际顶级电子厂商开拓和管理新兴市场的理想选择。

我们拥有14家硅晶圆制造厂、20家半导体装配和测试厂、约40家集成电路设计中心以及世界三大晶圆代工厂。

伟创力公司(Flextronics)、日立公司(Hitachi)、保谷公司(Hoya)、昭和电工株式会社(Showa)等世界领先的电子厂商纷纷将其研发中心设在新加坡。

工程业工程业产值约占新加坡制造业产值的26%,从业人员约达35000人。

面对城市规划、运输系统、环境解决方案和生物医学等专业工程解决方案需求量日益增加的现状,新加坡充分发挥出色的专业技术水平和毗邻众多新兴市场的地理优势,从容应对。

新加坡力求将自己打造成为亚太地区工程服务领域的一站式知识库,并致力于开发可持续解决方案,用于解决当前世界范围内的各种工程难题。

不少全球工程公司借助新加坡这块跳板,将其工程解决方案成功打进亚洲其他国家和地区。

阿鲁普公司(Arup)、雅各布工程(JacobsEngineering)、凯洛格?布朗?路特集团(KBR)、福陆公司(Fluor)、西图集团(CH2MHILL)、沃利帕森斯(WorleyParsons)、西比埃鲁玛斯公司(CB&I Lummus)、福斯特惠勒(Foster Wheeler)、日本横河集团(Yokogawa)、艾默生(Emerson)、罗克韦尔自动化公司(Rockwell Automation)和美施威尔(M+W Zander)等公司纷纷选择在这里落脚。

新加坡产业

新加坡产业

樟宜国际机场
运输工程业
• 新 加 坡 在 运 输 工 程 业 的 成 就 包 括: 持 浮 式 生 产 储 卸 油 装 置 (FPSO) 改 装 作 业 全 球 70% 的 市 场 占有率 持 自 升 式 钻 塔 全 球 70% 的 市 场 占 有 率 持 船 只 修 理 全 球 20% 的 市 场 占 有 率 亚 洲 最 大 修 理 与 大 修 (MRO) 枢 纽 占 维 护、修 理 与 大 修 产 值 全 球 6% 的 市 场 份 额 6个区域汽车集散中心-属于东南亚最大的区域集散中 心 15 个 区 域 汽 车 总 部 - 属 于 东 南 亚 最 大 的 区 域 总 部 名列石油与天然气设备制造及维修全球顶尖3大中心之 一 顶 尖 10 大 石 油 与 天 然 气 设 备 商 家 之 中 的 6 家 生 产 量 为 亚 洲第一 • • • • • • • •

新 加 坡有 动 态 蓬 勃的物流业和强稳的 基 础 设 施, 可 归 功 于 一些专为加强连通性 与 效 率 而 设 的 地 点, 如机场自由贸易区内 的新加坡机场物流园 (Airport Logistics Park of Singapore)、裕 廊 岛 化 工 物 流 园,以 及 樟 宜 国 际 物 流 园。 作 为 亚 洲领先商品集散枢纽 的 地 位,新 加 坡 已 获 得许多公司的鼎力支 持,并 且 在 本 地 设 立 区 域 集 散 中 心。
• 炼 油 业发 展
新加坡是亚洲主要的石油炼制中心之一,原油炼制能 力接近130万桶/天。其三个主要的炼油厂包括:埃克森美 孚58万桶/天的炼油厂,英荷壳牌集团位于Pulau Bukom 岛上的43万桶/天的炼油厂和新加坡炼制公司(SRC)的 28.5万桶/天炼油厂。 • 发生在1997—1998年的亚洲经济危机对新加坡的炼油 工业产生了负面影响,由于当时该地区对石油产品需求的 减少,新加坡炼油工业的业务大量减少。 • 1999年和2000年,当该地区逐步从经济危机中恢复 时,新加坡传统出口市场的新建炼油产能并没有加速发展。 位于Jamnagar的印度信诚石油公司的54万桶/天的炼油厂 于2000年开始生产,减少印度对进口油品的依需求。这对 新加坡的炼油工业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同时马来西亚 的Melaka炼油厂也已对新加坡的炼油业形成一定的竞争。 • •

新加坡的第三产业

新加坡的第三产业

香港、新加坡的第三产业尚林按“国际标准工业分类法”(ISIC)分类,第一产业包括渔、农、矿业;第二产业包括制造业、电力、煤气、食水和建筑业;第三产业是生产性和非生产性的劳务部门。

第三产业有4个主要部类:批发、零售、进出口、餐厅及酒店业;运输、仓储及通讯业,金融、保险、房地产及商业服务业;社区、社会及个人服务。

香港和新加坡历史上就是第三产业较为发达的地区,尤其是经过近20多年的发展,第三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日益重要。

据统计:1970年,香港第一产业占本地(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2%,第二产业为37.1%,第三产业为60.1%,新加坡第一产业的比重为2.9%,第二产业为29.3%,第三产业为67.8%,到80年代,产业结构明显地向第三产业倾斜。

1985年香港三大产业的比重分别为0.7∶29.6∶69.7,新加坡为1.3∶29.7∶70.0。

而到1990年香港三大产业比重则变为0.4∶25.4∶74.2,新加坡为0.9∶27.8∶71.3。

一、第三产业的发展从开埠起,香港和新加坡港就是商业贸易城市,香港充当我国华南地区货物进出口的集散地,而新加坡是英国在东南亚的主要港口,新加坡的繁荣基本上是依靠马来半岛和荷属东印度的开发。

早期在英国企业资本和东亚商业经济极不发达地区之间,形成一种代理商行(香港称洋行),控制了本地商人与难以接近的英国产业资本家及汇兑银行(如渣打银行、商业银行和汇丰银行等)之间的商业及金融纽带即国际性联系。

代理商行在香港和新加坡择地而居,拓展码头、仓库和船坞,左右着香港和新加坡的经济命脉。

这一时期称为转口港时期,商业贸易和辅助性服务,如金融、运输和劳务服务,成为经济的支柱。

战后初期,香港和新加坡急于发展加工业,但当时工业基础薄弱,1958年新加坡雇用10名以上员工的工厂共430家,制造业人数2.25万人,而工业产值仅6.48亿新元。

早期香港和新加坡的加工业大多借助于拥有广泛贸易渠道的代理商行(或称洋行)获得出口加工订单,进行原设备生产(OEM)和原生产设计生产(ODM)。

新加坡行业报告

新加坡行业报告

新加坡行业报告1. 引言新加坡是东南亚地区的一个小国,但其经济实力却非常强大。

新加坡一直以来都在努力发展各个行业,并在世界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本报告将对新加坡的几个主要行业进行分析,包括金融业、旅游业、制造业和科技业。

通过了解这些行业的发展状况,可以更好地了解新加坡的经济情况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2. 金融业新加坡的金融业一直以来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新加坡以其强大的金融中心而闻名,吸引了大量的国际金融机构在此设立分支机构。

新加坡的金融业由于其良好的金融监管和稳定的法律环境而备受推崇。

此外,新加坡还积极推动金融技术创新,在支付、借贷、投资等领域取得了很大的突破。

3. 旅游业新加坡的旅游业也是其重要的经济支柱之一。

新加坡拥有丰富多样的旅游资源,包括购物中心、美食、自然景点等。

新加坡致力于提升旅游服务质量,通过推出各种旅游活动和吸引国际顶级旅游企业的合作,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此外,新加坡还注重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保护自然环境和文化遗产。

4. 制造业新加坡的制造业在东南亚地区有着重要的地位。

新加坡以其先进的制造技术和高质量的产品而闻名。

新加坡的制造业主要集中在电子产品、化学制品和医疗器械等领域。

新加坡的制造业在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能源消耗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新加坡还积极推动智能制造和工业4.0的发展,致力于将制造业转型升级。

5. 科技业新加坡的科技业也在近年来蓬勃发展。

新加坡政府积极推动科技创新和科技企业的发展,通过各种政策和支持措施吸引了大量的科技公司在新加坡设立研发中心和分支机构。

新加坡的科技企业在人工智能、物联网、生物技术等领域取得了重要的突破。

此外,新加坡的科技园区也成为创新创业的孵化器,为年轻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6. 结论新加坡作为一个小国家,在金融业、旅游业、制造业和科技业等方面都取得了重要的成就。

新加坡的经济发展令人瞩目,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人口老龄化和外部经济不确定性等。

然而,新加坡政府一直在努力应对这些挑战,推动经济转型和多元化发展。

新加坡以服务业为中心的城市发展

新加坡以服务业为中心的城市发展

新加坡以服务业为中心的城市发展新加坡是东南亚地区最富裕的国家之一,它以其高效率的经济和良好的政治稳定而闻名。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新加坡采取了一系列经济政策,重点发展服务业作为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这些政策的成功促进了新加坡成为一个以服务业为中心的城市,同时也成为了一个亚洲的经济中心。

服务业在新加坡的经济中的重要性服务业是新加坡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占其国内生产总值(GDP)的约60%。

这个数字在过去几十年中一直稳步增长,因此,服务业一直是新加坡经济上的重要支柱。

新加坡以金融、旅游和医疗保健等服务业为支柱,这些领域在全球范围内都享有盛誉和声誉。

新加坡的金融中心是亚洲最重要的金融中心之一,这是新加坡成为国际市场的理想位置。

此外,新加坡的旅游业也是全球最受欢迎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这些旅游业元素包括综合度假村、主题公园和文化景点等。

医疗旅游也成为新加坡多年来不断推进的发展方向。

旅游客人可以通过旅游公司定制专业的医疗旅游服务。

医疗旅游业的出现同时也被看作是新加坡发展健康产业的契机,医疗服务成为新加坡又一项立足国际市场的新型服务业。

发展服务业的成功策略新加坡以服务业为主导的城市发展具有很多成功策略。

其中最关键的策略之一是国际化。

新加坡不仅在市场上寻找新的机遇和趋势,也在不断推进市场营销,从而促进服务业的迅速增长。

新加坡还实行了广泛的改革,以促进服务业的发展。

这些改革包括为服务业提供资金支持和改进监管制度,为企业提供更容易获得许可证等服务。

此外,新加坡推崇修身齐家,推进教育,让人们具备更高质量的技能和知识,从而为设立新公司和发展服务业在国内培养了强大的人才。

新加坡也通过建设高品质的基础设施和房地产,鼓励外籍人士前来参与服务业,从而打造出一个充满活力和魅力的城市。

新加坡的基础设施现代化,一年四季气候适宜,加上在审批、环节优化等方面的严谨管控,消除了国家分散的风险和不确定性,这些因素成为吸引外资和外来人才的独特竞争优势。

新加坡投资移民的热门行业

新加坡投资移民的热门行业

新加坡投资移民的热门行业新加坡投资移民的热门行业新加坡作为东盟重要成员和地区重要的金融、贸易、服务、航运中心,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承担着关键角色,在深化与中国的互联互通水平和双边关系的同时,也成为中企深入拓展东南亚市场的重要桥梁。

因此,到新加坡投资产业已经成为许多人实现海外置业的一大途径。

大家都说人生的初级阶段是为钱而打工,但是人生的高级阶段是让钱为你赚钱。

金融服务业新加坡的金融业,目前处于世界金融的前列。

在“一带一路”的政策引领之下,新加坡将会吸引更多的金融人才流入,打破更多的金融产业壁垒,和更多的金融机构加强合作交流。

新兴科技产业新加坡是亚太地区创新力的经济体之一。

它不仅吸引了很多外国资本,新加坡本地政府也出台许多政策大力支持当地新兴科技产业发展。

新加坡具备高机会、低风险、开放性、创新力几大优势,有能力成为“一带一路”沿线新兴产业的试验区。

房地产业新加坡是花园城市,环境优美,也是世界最宜居城市之一。

并且房地产市场结构良好,泡沫风险小,长期保持稳定涨幅,为投资者提供稳定的保障。

看准了哪一方面的行业投资,也要选对具体的行进道路。

有依靠,有保证,才是最稳妥的投资方式。

扩展阅读:新加坡常识生活环境新加坡素有“花园城市的”美誉,是世界上最适宜居住的城市之一,东西方的文化交汇融合,现代化的城市建设,良好的治安,整洁的街道。

美丽的海岛风光,以及高品质的生活,使得新加坡成为很多人移民定居的理想国家,新加坡也是留学的热门国家。

基本信息新加坡,全称为新加坡共和国,旧称新嘉坡、星洲或星岛,别称为狮城,是东南亚的一个岛国,政治体制实行议会制共和制。

新加坡北隔柔佛海峡与马来西亚为邻,南隔新加坡海峡与印度尼西亚相望,毗邻马六甲海峡南口,国土除新加坡岛之外,还包括周围数岛。

新加坡是一个多元文化的移民国家,促进种族和谐是政府治国的核心政策,新加坡以稳定的政局、廉洁高效的政府而著称,是全球最国际化的国家之一。

新加坡是亚洲的发达国家,被誉为“亚洲四小龙”之一,其经济模式被称作为“国家资本主义”。

新加坡最赚钱的生意

新加坡最赚钱的生意

新加坡最赚钱的生意做人与做生意做生意首先是做人。

经常做生意的人曾经总结过生意三部曲:“由生人变成熟人,由熟人变成关系,由关系变成生意。

”下面是由店铺分享的新加坡最赚钱的生意,希望对你有用。

新加坡最赚钱的生意:竹炭生意竹炭是天然的环保保健产品,利用其超强的吸附性、释放红外线及负离子研制发出100多种产品,竹炭在日本被称之为黑钻石是居家必备品,风行日本、泰国、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多年,竹炭在中国也被列入星火计划在全国出现燎原之势。

用竹炭作燃料,它散发的清香可使满室芬芳,闻之令人神清气爽。

竹炭不仅易于燃烧,而且用量节省。

除作燃料外,竹香炭还可广泛应用于食品烹调、烘烤、储藏及保鲜,烹制米饭时置入一块竹香炭,可保护其营养成分不易损失,米饭更是香软可口;将竹炭放入冰箱内,可去除异味,防止食物变质,延长食物保鲜期;油炸食物时,放入少许竹炭,不但可以省油,而且能保证油质不变;用其炖煮食物,可使食物迅速酥软。

用竹炭浸泡自来水,可去除水中的漂白粉气味以及各类有害杂质,且水中污物不易粘附卫生洁具;将竹炭置入卫生间或衣橱内,可去除异味,防止衣物霉驻;置于鱼缸中,可使水质更为干净,鱼类不易受病菌侵害。

由于用途广泛,功能多样,竹炭越来越深受各国消费者的喜爱,如此广阔的市场,不妨开一家竹炭制品专卖店。

开这么一家竹炭制品店的投资不大,主要就是店面租金、装修费用、员工工资和流动资金几大块,店面只要十几平方米即可,员工1名,总投资计5万元左右。

竹炭制品的利润率为50%,日均营业额差不多600元左右,半年的毛利可突破10万元,可收回全年的全部投资,净利近2万元。

新加坡最赚钱的生意:指甲美容一般人经过正规培训,只需要半个月的时间便可掌握这种技术,学费仅为2000元左右。

再加上你所准备的2-3万元的启动资金,一家包括干裂手护理、指甲彩贴、彩喷、手绘图案等经营项目的美甲中心便可以顺利地建设起来了。

1)初期一次性投入仪器设备(光疗器、烘干机、小手盆等)约1200元;2)每月开支:美甲材料1000多元;3)铺租:几千元到万元不等;4)人工:一般根据业绩灵活提成;5)每月收益:净收入一般过万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加坡重点产业详细介绍
新加坡属外贸驱动型经济,以电子、石油化工、金融、航运、服务业为主,高度依赖美、日、欧和周边市场,外贸总额是GDP的四倍。

为刺激经济发展,政府提出“打造新的新加坡”,努力向知识经济转型,并成立经济重组委员会,全面检讨经济发展政策,积极与世界主要经济体商签自由贸易协定。

根据2014年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排名报告,新加坡是全球第四大国际金融中心。

新加坡重点产业详细情况如下:
【电子工业】电子工业是新加坡传统产业之一,2013年总产值808.6亿新元,占制造业总产值的27.8%;增加值174.7亿新元,占制造业增加值的30.3%;就业人数7.64万人,占制造业就业人数的18.4%。

主要产品包括:半导体、计算机外部设备、数据存储设备、电信及消费电子产品等。

【化学工业】新加坡是世界第三大炼油中心和石油贸易枢纽之一,也是亚洲石油产品定价中心。

2013年化学工业总产值971.1亿新元,占制造业总产值的33.4%;增加值为39.8亿新元,占制造业增加值的6.9%;就业人数2.49万人,占制造业就业人数的6%。

主要产品包括石油、石化产品及特殊化学品。

埃克森美孚、壳牌、住友化学公司及中国的中石油、中石化等世界著名石化企业纷纷聚集裕廊工业区。

【生物医药】生物医药是新加坡近年重点培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2013年总产值236.8亿新元,占制造业总产值的8.2%;增加值117.9亿新元,占制造业增加值的20.5%;就业人数1.67万人,占制造业就业人数的4%。

启奥生物医药研究园和大士生物医药园吸引了世界顶尖10大制药公司前来投资。

【交通工程业】2013年总产值321.7亿新元,占制造业总值的11.1%;增加值97.7亿新元,占制造业增加值的16.9%;就业人数11.14万人,占制造业就业人数的26.8%。

新加坡岸外海事工程的主要建造和供应商是胜科海事(Sembcorp Marine)和吉宝集团(Keppel Group)。

【精密工程业】2013年总产值331.4亿新元,占制造业总产值的11.4%;增加值为75.1亿新元,占制造业增加值的13%;就业人数8.97万人,占制造业就业人数的21.6%。

主要产品包括半导体引线焊接机和球焊机(全球市场占有率为70%)、自动卧式插件机(全球市场占有率为60%)、半导体与工业设备等。

【运输仓储业】2013年新加坡运输仓储业产值243.2亿新元,占GDP的6.6%。

全年航空客运量5277.5万人次,航空货运量185万吨;海运货运量5.61亿吨,集装箱吞吐量3258万标箱,海运客运量657.7万人次。

新加坡航空公司等100多家航空公司在新加坡提供航运服务;新加坡本地海运企业主要有海皇集团(NOLGroup)、万邦航运(IMC Group)、太平船务(PIL)等。

【金融保险业】新加坡是区域金融中心和亚洲美元市场中心之一,2013年金融保险业产值423.48亿新元,占GDP的11.4%。

【批发零售业】2013年产值634.37亿新元,占GDP的17.1%。

【商业服务业】2013年产值543.5亿新元,占GDP的14.7%
【资讯通信业】2013年产值138.23亿新元,占GDP的3.7%。

新加坡主要电信供应商为新电信(Singtel)、星和电讯(Starhub)和第一通讯(M1)。

为提升新加坡知识经济的竞争力,政府制定了“智慧国2015”(iN2015)发展蓝图,计划在2015年实现六大目标:90%的家庭使用宽带网络;有学龄儿童的家庭100%拥有电脑;在利用资讯通信科技为经济和社会增值方面领先世界各国;资讯通信科技业创造8万个就业机会;资讯通信业增值成倍增加,达到260亿新元(约合172亿美元);资讯通信业出口的收入翻两番,达到600亿新元(约合400亿美元)。

【旅游业】旅游业是新加坡外汇主要来源之一,2013年旅游业收入235亿新元,同比增长2%。

全年到访游客1556.78万人次,同比增长7.4%;前五大客源地依次为印度尼西亚、中国、马来西亚、澳大利亚和印度,其中中国游客227万人次,增长11.6%,占外国游客总数的14.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