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继电器线圈两端并联电阻和反向并联二极管各起什么作用

在继电器线圈两端并联电阻和反向并联二极管各起什么作用

在继电器线圈两端并联电阻和反向并联二极管各起什么作用?有什么不同因为继电器线圈在断电的一瞬间会产生一个很强的反向

电动势,对其它元件有影响,在继电器线圈两端并联电阻和反向并联二极管是用来消耗这个反向电动势的,通常叫做消耗二极管和消耗电阻;直流继电器一般采用二极管,并联电阻的比较少见,具体有什么不同我也说不清楚。光用电阻不好,线圈通电的时候电阻会消耗电能。反并联二极管就不会。关断的时候线圈通过二极管泄放储存的磁场能,不会对其他元器件造成影响。继电器断开(相当于电感断开)时,产生一个感生电动势,并联的二极管会在这个电动势的作用下,沿着电感与二极管形成的回路继续向电感(线圈)供电.因此会引时延.(断电时产生的感生电动势往往比电源提供的电压还要高)
并一个二极管的意义在于保护继电器的线圈不被断开时产生的高电压

所损坏.(绝缘击穿线间短路....).

一般来说继电器都有一

定的滞后.通常在毫秒级或十毫秒级加上二极管后虽然有时延,但通

常也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在电路图中电阻与电容并联起什么作

用就这两个电器元件来说,电阻与电容并联后,当电阻两端接高频交流时电阻短路,就相当于只有电容。接直流时电容不通就相当于只有电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阻容并联,滤波的一种,产生直流压降,并对交流短路。工程上一般不用它来滤波,而用来粗略的稳压。典型应用,比如三极管放大电路中,射极电阻加旁路电容,用来稳定静态工作点,减小输入信号对静态点的影响。

在继电器线圈两端并联电阻和反向并联二极管各起什么作用?有什么不同

继电器图形符号

6.2.46.2.4 继电器继电器 在机电控制系统中,虽然利用接触器作为电气执行元件可以实现最基本的自动控制,但对于稍复杂的情况就无能为力。在极大多数的机电控制系统中,需要根据系统的各种状态或参数进行判断和逻辑运算,然后根据逻辑运算结果去控制接触器等电气执行元件,实现自动控制的目的。这就需要能够对系统的各种状态或参数进行判断和逻辑运算的电器元件,这一类电器元件就称为继电器。 继电器实质上是一种传递信号的电器,它是一种根据特定形式的输入信号转变为其触点开合状态的电器元件。一般来说,继电器由承受机构、中间机构和执行机构三部分组成。承受机构反映继电器的输入量,并传递给中间机构,与预定的量(整定量进行比较,当达到整定量时(过量或欠量,中间机构就使执行机构动作,其触点闭合或断开,从而实现某种控制目的。 继电器作为系统的各种状态或参量判断和逻辑运算的电器元件,主要起到信号转换和传递作用,其触点容量较小。所以,通常接在控制电路中用于反映控制信号,而不能像接触器那样直接接到有一定负荷的主回路中。这也是继电器与接触器的根本区别。 继电器的种类很多,按它反映信号的种类可分为电流、电压、速度、压力、温度等;按动作原理分为电磁式、感应式、电动式和电子式;按动作时间分为瞬时动作和延时动作。电磁式继电器有直流和交流之分,它们的重要结构和工作原理与接触器基本相同,它们各自又可分为电流、电压、中间、时间继电器等。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继电器。 1. 1. 中间继电器中间继电器中间继电器 中间继电器是用来转换和传递控制信号的元 件。他的输入信号是线圈的通电断电信号,输

出信号为触点的动作。它本质上是电压继电 器,但还具有触头多(多至六对或更多、触 头能承受的电流较大(额定电流5A~10A、 动作灵敏(动作时间小于0.05s等特点。中 间继电器的图形符号如图6.28所示,其文字 符号用KA 表示。 中间继电器的主要技术参数有额定电压、额定 电流、触点对数以及线圈电压种类和规格等。 选用时要注意线圈的电压种类和规格应和控 制电路相一致。 图6.28 6.28 中间继电器的图形符号中间继电器的图形符号 中间继电器的图形符号 2. 2. 电压继电器电压继电器电压继电器是根据电压信号工作的,根据线圈电压的大小来决定触点动作。电压继电器的线圈的匝数多而线径细,使用时其线圈与负载并联。按线圈电压的种类可分为交流电压继电器和直流电压继电器;按动作电压的大小又可分为过电压继电器和欠电压继电器。 对于过电压继电器,当线圈电压为额定值时,衔铁不产生吸合动作。只有当线圈电压高出额定电压某一值时衔铁才产生吸合动作,所以称为过电压继电器。交流过

晶闸管(可控硅)两端并联电阻和电容的作用

晶闸管(可控硅)两端并联电阻和电容的作用

晶闸管(可控硅)两端为什么并联电阻和电容 一、晶闸管(可控硅)两端为什么并联电阻和电容在实际晶闸管(可控硅)电路中,常在其两端并联RC 串联网络,该网络常称为RC 阻容吸收电路。 我们知道,晶闸管(可控硅)有一个重要特性参数-断态电压临界上升率dlv/dlt。它表明晶闸管(可控硅)在额定结温和门极断路条件下,使晶闸管(可控硅)从断态转入通态的最低电压上升率。若电压上升率过大,超过了晶闸管(可控硅)的电压上升率的值,则会在无门极信号的情况下开通。即使此时加于晶闸管(可控硅)的正向电压低于其阳极峰值电压,也可能发生这种情况。因为晶闸管(可控硅)可以看作是由三个PN 结组成。 在晶闸管(可控硅)处于阻断状态下,因各层相距很近,其J2结结面相当于一个电容 C0。当晶闸管(可控硅)阳极电压变化时,便会有充电电流流过电容C0,并通过J3结,这个电流起了门极触发电流作用。如果晶闸管(可控硅)在关断时,阳极电压上升速度太快,则C0的充电电流越大,就有可能造成门极在没有触发信号的情况下,晶闸管(可控硅)误导通现象,即常说的硬开通,这是不允许的。因此,对加到晶闸管(可控硅)上的阳极电压上升率应有一定的限制。 为了限制电路电压上升率过大,确保晶闸管(可控硅)安全运行,常在晶闸管(可控硅) 两端并联RC 阻容吸收网络,利用电容两端电压不能突变的特性来限制电压上升率。因为电路总是存在电感的(变压器漏感或负载电感),所以与电容C 串联电阻R 可起阻尼作用,它可以防止R、L、C 电路在过渡过程中,因振荡在电容器两端出现的过电压损坏晶闸管(可控硅)。同时,避免电容器通过晶闸管(可控硅)放电电流过大,造成过电流而损坏晶闸管(可控硅)。 由于晶闸管(可控硅)过流过压能力很差,如果不采取可靠的保护措施是不能正常工作的。RC 阻容吸收网络就是常用的保护方法之一。 二、整流晶闸管(可控硅)阻容吸收元件的选择 电容的选择: C=(2.5-5)×10的负8次方×If If=0.367Id Id-直流电流值 如果整流侧采用500A 的晶闸管(可控硅) 可以计算C=(2.5-5)×10的负8次方×500=1.25-2.5mF 选用2.5mF,1kv 的电容器 电阻的选择: R=((2-4) ×535)/If=2.14-8.56 选择10欧 PR=(1.5×(pfv×2πfc)的平方×10的负12次方×R)/2 Pfv=2u(1.5-2.0) u=三相电压的有效值 阻容吸收回路在实际应用中,RC 的时间常数一般情况下取1~10毫秒。 小功率负载通常取2毫秒左右,R=220欧姆/1W,C=0.01微法/400~630V/。 大功率负载通常取10毫秒,R=10欧姆/10W,C=1微法/630~1000V。 R 的选取:小功率选金属膜或RX21线绕或水泥电阻;大功率选RX21线绕或水泥电阻。 C 的选取:CBB 系列相应耐压的无极性电容器。

晶振串联电阻与晶振并联电阻的作用_HOSONIC晶振

晶振串联电阻与晶振并联电阻的作用 一份电路在其输出端串接了一个22K的电阻,在其输出端和输入端之间接了一个10M的电阻,这是由于连接晶振的芯片端内部是一个线性运算放大器,将输入进行反向180度输出,晶振处的负载电容电阻组成的网络提供另外180度的相移,整个环路的相移360度,满足振荡的相位条件,同时还要求闭环增益大于等于1,晶体才正常工作。晶振输入输出连接的电阻作用是产生负反馈,保证放大器工作在高增益的线性区,一般在M欧级,输出端的电阻与负载电容组成网络,提供180度相移,同时起到限流的作用,防止反向器输出对晶振过驱动,损坏晶振。 和晶振串联的电阻常用来预防晶振被过分驱动。晶振过分驱动的后果是将逐渐损耗减少晶振的接触电镀,这将引起频率的上升,并导致晶振的早期失效,又可以讲drive level调整用。用来调整drive level和发振余裕度。晶振输入输出连接的电阻作用是产生负反馈,保证放大器工作在高增益的线性区,一般在M欧级,输出端的电阻与负载电容组成网络,提供180度相移,同时起到限流的作用,防止反向器输出对晶振过驱动,损坏晶振。 电阻的作用是将电路内部的反向器加一个反馈回路,形成放大器,当晶体并在其中会使反馈回路的交流等效按照晶体频率谐振,由于晶体的Q值非常高,因此电阻在很大的范围变化都不会影响输出频率。过去,曾经试验此电路的稳定性时,试过从100K~20M都可以正常启振,但会影响脉宽比的。 Xin和Xout的内部一般是一个施密特反相器,反相器是不能驱动晶体震荡的.因此,在反相器的两端并联一个电阻,由电阻完成将输出的信号反向?180度反馈到输入端形成负反馈,构成负反馈放大电路.晶体并在电阻上,电阻与晶体的等效阻抗是并联关系,自己想一下是电阻大还是电阻小对晶体的阻抗影响小大? 下图所示的一个晶振电路中, 电路在其输出端串接了一个2M欧姆的电阻,在其输出端和输入端之间接了一个10M欧姆的电阻,这是由于连接晶振的芯片端内部是一个线性运算放大器,将输入进行反向180度输出,晶振处的负载电容电阻组成的网络提供另外180度的相移,整个环路的相移360度,满足振荡的相位条件,同时还要求闭环增益大于等于1,晶体才正常工作。

所有常用电气元件图形符号

所有常用电气元件图形符号 原理、接线图图形符号 温度开关 液位开关 热继电器的热元件 电钟 电流表 电压表 V 电度表 kwh 欠流继电器线圈 热继电器常闭触点 点 点 三极断路器 ××× QF KI 过流继电器线圈 KI 过压继电器线圈 欠压继电器线圈 KV 动断(常闭)触点 动合(常开) 触点 KM KI KV KA 延时断开的动断常闭)触点 延时闭合的动合 (常开)触 动合(常开)钮 动断(常闭)钮 断路器 × QF 熔断器 三级熔断器式隔离开关 QS 电流互感器 或 TA 电压互感器 继电器线圈 KA 接触器线圈 KM

电动机 M 接地 接机壳 或 变换器 同轴电缆 屏蔽电缆 导线的连 电感器 电容器一般符号 或 电阻器的一般符号 或 放大器 或 桥式全波整流器 电嗽叭 电铃 蜂鸣器 或 信号灯 可变电阻器 滑线式电阻器 滑动触点电位器 压敏电阻器 注:U 可用V 代替 热敏电阻器 注:Q 可用t °代替 加热元件 可变电容 器 具有两个电极的压电晶体 发光二极管一般符号 极性电容器 或 半导体二极管一般符 号 或 单向击穿二极管 双向击穿二极管 光敏电阻 光电池

安装图图形符号 气功或液压操作 导线的不连接 端子 插头和插座 三个独立绕组 三角形连接的三相绕组 中性点引出的星形 连接的三相绕组 三相串励换向器电动机 机 双绕组变压 三绕组变压 或 自耦变压器 避雷针 热电器 或 天线一般符号 无线电的一般符 号 动力或动力—照明配电箱 注:需要时符号可标示电流种类符号 屏、台、箱、号 照明配电箱(屏) 注:需要时允许涂红 信号板、信号箱(屏) 阀的一般符号 电滋阀 按钮一般符号 墨 单相插座 暗装的单相插座 密闭(防水)座 座 暗装的单相插座 密闭(防水)的单相插座 带接地插孔的三相插座 暗装的带接地插孔的三相插座 开关的一般符号 单极开关 双极开关

在继电器线圈两端并联电阻和反向并联二极管各起什么作用

并联二极管是用来消耗这个反向电动势的,通常叫做消耗二极管和消耗电阻;直流继电器一般采用二极管,并联电阻的比较少见,具体有什么不同我也说不清楚。 光用电阻不好,线圈通电的时候电阻会消耗电能。 反并联二极管就不会。关断的时候线圈通过二极管泄放储存的磁场能,不会对其他元器件造成影响。 继电器断开(相当于电感断开)时,产生一个感生电动势.并联的二极管会在这个电动势的作用下沿着电感与二极管形成的回路继续向电感(线圈)供电.因此会引时延.(断电时产生的感生电动势往往比电源提供的电压还要高)
并一个二极管的意义在于保护继电器的线圈不被断开时产生的高电压所损坏.(绝缘击穿,线间短路....).

一般来说继电器都有一定的滞后.通常在毫秒级或十毫秒级,加上二极管后虽然有时延,但通常也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在电路图中电阻与电容xx起什么作用 就这两个电器元件来说,电阻与电容并联后,当电阻两端接高频交流时电阻短路,就相当于只有电容。接直流时电容不通就相当于只有电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阻容并联,滤波的一种,产生直流压降,并对交流短路。 工程上一般不用它来滤波,而用来粗略的稳压。典型应用,比如三极管放大电路中,射极电阻加旁路电容,用来稳定静态工作点,减小输入信号对静态点的影响。 交流电从外部输入电源供应器的第一道关卡,为了阻隔来自电力在线干扰,以及避免电源供应器运作所产生的交换噪声经电力线往外散布干扰其他用电装置,都会于交流输入端安装一至二阶的EMI(电磁干扰)Filter(滤波器),其功能就是一个低通滤波器,将交流电中所含高频的噪声旁路或是导向接地线,只让60Hz左右的波型通过。滤波电路整个包于铁壳中,能更有效避免噪声外泄;插座上只加上Cx与Cy电容,X电容(Cx,又称为跨接线路滤波电容):

各种继电器图形符号与作用、特点

6.2.4 继电器 在机电控制系统中,虽然利用接触器作为电气执行元件可以实现最基本的自动控制,但对于稍复杂的情况就无能为力。在极大多数的机电控制系统中,需要根据系统的各种状态或参数进行判断和逻辑运算,然后根据逻辑运算结果去控制接触器等电气执行元件,实现自动控制的目的。这就需要能够对系统的各种状态或参数进行判断和逻辑运算的电器元件,这一类电器元件就称为继电器。 继电器实质上是一种传递信号的电器,它是一种根据特定形式的输入信号转变为其触点开合状态的电器元件。一般来说,继电器由承受机构、中间机构和执行机构三部分组成。承受机构反映继电器的输入量,并传递给中间机构,与预定的量(整定量)进行比较,当达到整定量时(过量或欠量),中间机构就使执行机构动作,其触点闭合或断开,从而实现某种控制目的。 继电器作为系统的各种状态或参量判断和逻辑运算的电器元件,主要起到信号转换和传递作用,其触点容量较小。所以,通常接在控制电路中用于反映控制信号,而不能像接触器那样直接接到有一定负荷的主回路中。这也是继电器与接触器的根本区别。 继电器的种类很多,按它反映信号的种类可分为电流、电压、速度、压力、温度等;按动作原理分为电磁式、感应

式、电动式和电子式;按动作时间分为瞬时动作和延时动作。电磁式继电器有直流和交流之分,它们的重要结构和工作原理与接触器基本相同,它们各自又可分为电流、电压、中间、时间继电器等。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继电器。 1. 中间继电器 中间继电器是用来转换和传递控制信号的元件。他的输入信号是线圈的通电断电信号,输出信号为触点的动作。它本质上是电压继电器,但还具有触头多(多至六对或更多)、触头能承受的电流较大(额定电流5A~10A)、动作灵敏(动作时间小于0.05s)等特点。中间继电器的图形符号如图6.28所示,其文字符号用KA表示。 中间继电器的主要技术参数有额定电压、额定电流、触点对数以及线圈电压种类和规格等。选用时要注意线圈的电压种类和规格应和控制电路相一致。 图6.28 中间继电器的图形符号 2. 电压继电器 电压继电器是根据电压信号工作的,根据线圈电压的大

电阻的串联和并联

电阻的串联和并联 知识点一:; :电阻的串联有以下几个特点:(指R1、R2串联,串得越多,总电阻越大) ①电流:I=I1=I2(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 ②电压:U=U1+U2(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电压之和) ③电阻:R=R1+R2(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之和);如果n个等值电阻(R)串联,则有R总=nR 注:总电阻比任何一个分电阻都大,其原因是电阻串联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长度; ④分压作用:U1/U2=R1/R2(阻值越大的电阻分得电压越多,反之分得电压越少) ⑤比例关系:电流:I1∶I2=1∶1 例题:电阻为12Ω的电铃正常工作时的电压为6 V,若把它接在8 V的电路上,需要给它串联一个多大的电阻?(要求画出电路图,在图上标出有关物理量) 例题:把电阻R1=20Ω与电阻R2=15Ω串联起来接入电路中,流过R1、R2的电流之比是 __________,R1、R2两端的电压之比是_____________。 例题: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10V,闭合开关S后,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分别为O.5A和6V。求:(1)通过R1的电流I1是多少? (2)马平同学在求R2的电阻值时,解题过程如下: 根据欧姆定律:R2=U/I=6V/0.5A=12Ω 请你指出马平同学在解题过程中存在的错误,并写出正确的 解题过程。 练习1.电阻R1和R2串联后接在电压为6 V的电源上,电阻R1=2Ω,R2=4Ω,求: (1)总电阻. (2)R1两端的电压.(要求画出电路图,在图上标出有关物理量) 2.如图所示的电路中,若电源电压保持6 V不变,电阻R1=10Ω,滑动变阻器R2的变化范围是O~20Ω.求: (1)欲使电压表的示数为4 V,则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多大?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是多大? (2)当滑动变阻器连人电路的电阻为20Ω时,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分别是多大? 3.把电阻R1=5Ω与电阻R2=15Ω串联起来接入电路中,流过R1、R2的电流之比是__________,

8.9 电感线圈和电容器的并联谐振电路

8.9 电感线圈和电容器的并联谐振电路 考纲要求:掌握并联谐振的条件、特点及其应用。 教学目的要求:掌握电感线圈和电容器并联谐振的条件、特点和应用。 教学重点:电感线圈和电容器并联谐振的条件、特点和应用。 教学难点:电感线圈和电容器并联谐振的条件、特点和应用。 课时安排:2节课型:复习 教学过程: 【知识点回顾】 一、并联谐振的条件: 推导过程: ∴条件: 二、并联谐振的频率 ω0= R= 。 三、谐振时电路的特点 (1)阻抗特点:。 推导过程: |Z0|= (2)电流特点:。 I0= 。 电感和电容上的电流接近相等,并为总电流的Q倍。 电路的品质因数Q = 。 并联谐振和串联谐振的谐振曲线形状相同,选择性和通频带也一样。 四、并联谐振的应用

要使L、C回路两端得到f0的信号电压,则必须调节回路中的电容C,使L、C回路在频率f0处谐振,这样L、C回路对f0信号呈现阻抗最大,并为纯电阻性,所以各电路上的电压是与电阻大小成正比,故f0信号的电压将在L、C回路两端有最大值,而其他频率信号的电压由于L、C回路失谐后的阻抗小于谐振时的阻抗,故在它两端所分配的电压将小于f0信号的电压。 【课前练习】 一、判断题 1、电感线圈与电容器的并联电路与RLC串联电路的谐振条件相同,都是X L=X C. ( ) 2、RLC串联谐振电路适用于信号源内阻较小的情况,而电感线圈与电容器构成的并联谐振电路适用于信号源内阻较大的情况。 ( ) 3、电感线圈与电容器构成的并联谐振电路用作选频电路时,品质因数越高,通频带就越宽,选择性就越好。 ( ) 二、选择题 1、电感线圈与电容器并联的正弦交流电路的谐振频率为f0,若交流电源的频率升高,则电路呈 ( ) A.阻性 B感性 C.容性 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三、填空题 1、如图所示,在电感线圈与电容器并联的电路中,已知 u=2202sin 314t V,R=8Ω, X L=6Ω,Xc=22Ω,则各仪 表读数为A1 ,A2 ,A 。 四、分析计算题 1、在图示正弦交流电路中,已知u =2202sin 314t V,i1=22sin(314t-45O)A,i2=11 2sin(314t+90 O)A,试求各仪表读数及参数R、L、C。 2、在电感线圈和电容器组成的并联谐振电路中,若已知谐振时阻抗是10kΩ,电感是0.02 mH,电容是200 pF,求电阻和电路的品质因数。 【巩固练习】 1、在下图所示的两个电路中,若要在输入信号源中选出频率为f1的信号电压加得到负载RL 上,则A、B两点间应接入怎样的谐振电路,其应满足什么条件?

极管并联电阻的作用

一:电阻与二极管并联的作用是什么?这两个并联后,再与一个电容串联,起到什么作用呢? 作用 一般是降低二极管等效电阻,并上电阻后二极管两端压降没有减小,但是通过去的电流小了,被并联的电阻分流了,这也是保护二极管的一种办法。 但你这里后面接了电容就有别的作用了,因为二极管是正向电阻小,反向电阻很大,电容放电就不可能走二极管这里走,除非二极管的漏电流很大。加个电阻就可以提供电容放电的途径,当然这样你这个电阻就要比较大,正向通路,二极管电阻小,电流大都走二极管过去,反向时候二极管电阻大,电流走电阻回来。 看具体使用的场合 这样可以使电容的充电时间和放电时间不同,就是快速充电缓慢放电或缓慢充电快速放电,具体作用就要看使用的场合了,比如MCU的复位电路,上电时电容通过电阻充电,获得一个一定宽度的复位脉冲,掉电的时候电容通过二极管快速放电. 改变充放电时间 这样可以让电容的充电和放电时间不一样,锯齿波发生器中就这样做的,正向充电时电流通过二极管走快速给电容充电形成一个跳变,翻转之后电流通过电阻放电比较慢,这样波形缓慢变化二极管主要有下列应用 1、整流二极管 利用二极管单向导电性,可以把方向交替变化的交流电变换成单一方向的脉动直流电。 2、开关元件 二极管在正向电压作用下电阻很小,处于导通状态,相当于一只接通的开关;在反向电压作用下,电阻很大,处于截止状态,如同一只断开的开关。利用二极管的开关特性,可以组成各种逻辑电路。 3、限幅元件 二极管正向导通后,它的正向压降基本保持不变(硅管为,锗管为)。利用这一特性,在电路中作为限幅元件,可以把信号幅度限制在一定范围内。 、继流二极管4. 在开关电源的电感中和继电器等感性负载中起继流作用。 5、检波二极管 在收音机中起检波作用。

8.8 电感线圈和电容器的并联电路

8.8 电感线圈和电容器的并联电路 考纲要求:了解提高功率因数的意义,并掌握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以及并联电容器电容的计算。 教学目的要求:1、掌握电感线圈和电容器的并联电路中电压和电流的计算。 2、掌握感性负载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 教学重点:电感线圈和电容器的并联电路中电压和电流的计算。 教学难点:感性负载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 课时安排:4节课型:复习 教学过程: 【知识点回顾】 一、电感线圈和电容器的并联电路 电容器中所通过的电流为I C= 。 电感线圈支路中所通过的电流为I1= 其中I1R= , I1L= 电路中的总电流I= 电压和总电流的相位差Φ= 注意:当f很小时,电路呈性;当f很大时,电路呈性; 当f为特定值时,电路呈性。 二、功率因数 P 1.定义:。cos S 2.提高功率因数的意义 (1)。 (2)。3.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 。 4.可得出计算最佳电容值的公式: C =

【课前练习】 一、判断题 1、感性负载并联电容后,总电流一定减小。 ( ) 2、在感性负载两端并联电容器可以减小电路的无功功率。 ( ) 二、填空题 1、如图所示,正弦交流电路中若ωC 2>L 1,有效值I 1=4A,I 2=3A ,则总电流有效值为 ,电路呈 性。 2、图所示的交流电路中,当K 断开时,电流表的读数为2A ,当K 闭合后电流表的读数不变,则容抗Xc 为 ;若改变电容的大小,安培表的读数将随之改变;若将电容器的容量由K 闭合时的值逐渐变小直至为零,则安培表的读数将先 又 ,最后 。 第1题图 第2题图 三、选择题 1、电感线圈与电容器并联的正弦交流电路,R=X L =10Ω,欲使电路的功率因数cos Φ=0.707,则Xc 等于 ( ) A .5Ω B.10Ω C .15Ω D .20Ω 2、如图所示的交流电路中 ( ) A A1的读数一定大于A2 A3的读数 B .A2A3的读数可能相等 C A1的读数可能等于A2 A3的读数之和 D .A1 A2 A3的读数不可能相等 第2题图 3、在电感性负载两端并联一只适当容量的电容器的目的是: ( ) A.提高电感性负载的功率因数,使负载中的电流下降。 B .提高电路的功率因数,使总电流下降。 C 提高电感性负载的功率因数,使负载消耗的功率下降。 D .电感性负载的功率因数不变,使负载中的电流下降。 四、计算题 1、某个既有电阻又有电感的线圈接在u=220sin (314t+300)V 的电源上,此时线圈中流 过的电流i=5sin (314t-300)A ,试求: ①线圈的平均功率。 ②线圈的电阻R 和电感L 。 ③若将电路的功率因数提高到0.9,试问应并联多大的电容C?此时电路中的电流I 应为多 少?(Φ= cos -10.9=25. 840, tg25.840=0. 484)

晶闸管(可控硅)两端并联电阻和电容的作用

晶闸管(可控硅)两端为什么并联电阻和电容 一、晶闸管(可控硅)两端为什么并联电阻和电容在实际晶闸管(可控硅)电路中,常在其两端并联RC 串联网络,该网络常称为RC 阻容吸收电路。 我们知道,晶闸管(可控硅)有一个重要特性参数-断态电压临界上升率dlv/dlt。它表明晶闸管(可控硅)在额定结温和门极断路条件下,使晶闸管(可控硅)从断态转入通态的最低电压上升率。若电压上升率过大,超过了晶闸管(可控硅)的电压上升率的值,则会在无门极信号的情况下开通。即使此时加于晶闸管(可控硅)的正向电压低于其阳极峰值电压,也可能发生这种情况。因为晶闸管(可控硅)可以看作是由三个PN 结组成。 在晶闸管(可控硅)处于阻断状态下,因各层相距很近,其J2结结面相当于一个电容C0。当晶闸管(可控硅)阳极电压变化时,便会有充电电流流过电容C0,并通过J3结,这个电流起了门极触发电流作用。如果晶闸管(可控硅)在关断时,阳极电压上升速度太快,则C0的充电电流越大,就有可能造成门极在没有触发信号的情况下,晶闸管(可控硅)误导通现象,即常说的硬开通,这是不允许的。因此,对加到晶闸管(可控硅)上的阳极电压上升率应有一定的限制。 为了限制电路电压上升率过大,确保晶闸管(可控硅)安全运行,常在晶闸管(可控硅) 两端并联RC 阻容吸收网络,利用电容两端电压不能突变的特性来限制电压上升率。因为电路总是存在电感的(变压器漏感或负载电感),所以与电容C 串联电阻R 可起阻尼作用,它可以防止R、L、C 电路在过渡过程中,因振荡在电容器两端出现的过电压损坏晶闸管(可控硅)。同时,避免电容器通过晶闸管(可控硅)放电电流过大,造成过电流而损坏晶闸管(可控硅)。 由于晶闸管(可控硅)过流过压能力很差,如果不采取可靠的保护措施是不能正常工作的。RC 阻容吸收网络就是常用的保护方法之一。 二、整流晶闸管(可控硅)阻容吸收元件的选择 电容的选择: C=(2.5-5)×10的负8次方×If If=0.367Id Id-直流电流值 如果整流侧采用500A 的晶闸管(可控硅) 可以计算C=(2.5-5)×10的负8次方×500=1.25-2.5mF 选用2.5mF,1kv 的电容器 电阻的选择: R=((2-4) ×535)/If=2.14-8.56 选择10欧 PR=(1.5×(pfv×2πfc)的平方×10的负12次方×R)/2 Pfv=2u(1.5-2.0) u=三相电压的有效值 阻容吸收回路在实际应用中,RC 的时间常数一般情况下取1~10毫秒。 小功率负载通常取2毫秒左右,R=220欧姆/1W,C=0.01微法/400~630V/。 大功率负载通常取10毫秒,R=10欧姆/10W,C=1微法/630~1000V。 R 的选取:小功率选金属膜或RX21线绕或水泥电阻;大功率选RX21线绕或水泥电阻。 C 的选取:CBB 系列相应耐压的无极性电容器。 看保护对象来区分:接触器线圈的阻尼吸收和小于

低压电器图形符号及文字符号大全

接触器线圈,常开常闭主触点,常开常闭辅助触点 电磁式继电器的图形符号 时间继电器的图形符号 热继电器的图形符号 速度继电器的图形符号

按钮的图形符号 行程开关的图形符号 接近开关的图形符号 刀开关的图形符号 低压断路器的图形符号熔断器的图形符号 电路图常用符号:

AC 交流电 DC 直流电 FU 熔断器 G 发电机 M 电动机 HG 绿灯 HR 红灯 HW 白灯 HP 光字牌 K 继电器 KA(NZ) 电流继电器(负序零序) KD 差动继电器 KF 闪光继电器 KH 热继电器 KM 中间继电器 KOF 出口中间继电器 KS 信号继电器 KT 时间继电器 KV(NZ) 电压继电器(负序零序) KP 极化继电器 KR 干簧继电器 KI 阻抗继电器 KW(NZ) 功率方向继电器(负序零序) KM 接触器 KA 瞬时继电器;瞬时有或无继电器;交流继电器 KV电压继电器 L 线路 QF 断路器 QS 隔离开关 T 变压器 TA 电流互感器 TV 电压互感器 W 直流母线 YC 合闸线圈 YT 跳闸线圈 PQS 有功无功视在功率 EUI 电动势电压电流 SE 实验按钮 SR 复归按钮 f 频率 Q——电路的开关器件 FU——熔断器 FR——热继电器KM ——接触器 KA——1、瞬时接触继电器2、瞬时有或无继电器3、交流继电器KT——延时有或无继电器SB——按钮开关Q——电路的开关器件 FU——熔断器 KM——接触器 KA——1、瞬时接触继电器2、瞬时有或无继电器3、交流继电器KT——延时有或无继电器SB——按钮开关 SA 转换开关 电流表PA 电压表PV 有功电度表PJ 无功电度表PJR 频率表PF 相位表PPA 最大需量表(负荷监控仪) PM 功率因数表PPF 有功功率表PW 无功功率表PR 无功电流表PAR 声信号HA 光信号HS 指示灯HL 红色灯HR 绿色灯HG 黄色灯HY 蓝色灯HB 白色灯HW 连接片XB 插头XP 插座XS 端子板XT 电线电缆母线W 直流母线WB 插接式(馈电)母线WIB 电力分支线WP 照明分支线WL 应急照明分支线WE 电力干线WPM 照明干线WLM

电容、电感产生的相位差理解

电容、电感产生的相位差理解 对于正弦信号,流过一个元器件的电流和其两端的电压,它们的相位不一定是相同的。这种相位差是如何产生的呢?这种知识非常重要,因为不仅放大器、自激振荡器的反馈信号要考虑相位,而且在构造一个电路时也需要充分了解、利用或避免这种相位差。下面探讨这个问题。 首先,要了解一下一些元件是如何构建出来的;其次,要了解电路元器件的基本工作原理;第三,据此找到理解相位差产生的原因;第四,利用元件的相位差特性构造一些基本电路。 一、电阻、电感、电容的诞生过程 科学家经过长期的观察、试验,弄清楚了一些道理,也经常出现了一些预料之外的偶然发现,如伦琴发现X射线、居里夫人发现镭的辐射现象,这些偶然的发现居然成了伟大的科学成就。电子学领域也是如此。 科学家让电流流过导线的时候,偶然发现了导线发热、电磁感应现象,进而发明了电阻、电感。科学家还从摩擦起电现象得到灵感,发明了电容。发现整流现象而创造出二极管也是偶然。 二、元器件的基本工作原理 电阻——电能→热能 电感——电能→磁场能,&磁场能→电能 电容——电势能→电场能,&电场能→电流 由此可见,电阻、电感、电容就是能源转换的元件。电阻、电感实现不同种类能量间的转换,电容则实现电势能与电场能的转换。 1、电阻 电阻的原理是:电势能→电流→热能。 电源正负两端贮藏有电势能(正负电荷),当电势加在电阻两端,电荷在电势差作用下流动——形成了电流,其流动速度远比无电势差时的乱序自由运动快,在电阻或导体内碰撞产生的热量也就更多。 正电荷从电势高的一端进入电阻,负电荷从电势低的一端进入电阻,二者在电阻内部进行中和作用。中和作用使得正电荷数量在电阻内部呈现从高电势端到低电势端的梯度分布,负电荷数量在电阻内部呈现从低电势端到高电势端的梯度分布,从而在电阻两端产生了电势差,这就是电阻的电压降。同样电流下,电阻对中和作用的阻力越大,其两端电压降也越大。 因此,用R=V/I来衡量线性电阻(电压降与通过的电流成正比)的阻力大小。 对交流信号则表达为R=v(t)/i(t)。 注意,也有非线性电阻的概念,其非线性有电压影响型、电流影响型等。

串联、并联电容与电阻作用(精制甲类)

场效应管闸极加入471/100v电容和10k电阻并联作用 场效应管闸极加入471/100v电容和10k电阻并联接地。这个电路起到什么左右啊。470pf的电容一般在什么地方使用的多? 推荐答案 1;场效应管输入电阻很大,如果上一级电路是电流输出型,则需要加一个并联到地的电阻将电流转换成电压(场效应管是电压控制性) 2;加电容是抗干扰 3:470PF电容一般用于电源去耦,滤波,高频耦合 晶闸管并联并联一个电阻和电容的作用 电容可以吸收尖脉冲高压,晶闸管并联一个电阻与电容串联的支路,是为了防止电源由于某种原因产生的瞬时脉冲高压击穿晶闸管。 在电路图中电阻与电容并联起什么作用 最佳答案 就这两个电器元件来说,电阻与电容并联后,当电阻两端接高频交流时电阻短路,就相当于只有电容。接直流时电容不通就相当于只有电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在电路中电阻的两端并联一个电容,或者电容一端接电阻,一端接地,这两种情况电容分别起什么作用? 一、对于电子电路: 电阻的两端并联一个电容,为了减小对高频信号的阻抗,相当于微分,这样信号上升速度加快,用于提高响应速度;电容一端接电阻,一端接地,则相反,滤去高频,相当于积分,用于滤波。 最典型的应用就是放大电路中的高低音频控制。 二、对于电力电路: 不管RC串联还是并联,电容的作用都是一样的,电容的作用就是防止电压突变,吸收尖峰状态的过电压,串联的电阻起阻尼作用,电阻消耗过电压的能量,从而抑制电路的振荡。并联的电阻吸收电容的电能,防止电容的放电电流过大,避免对与之并联的器件(如晶闸管)造成损坏。 最典型的应用就是防止操作过电压。 电容并联电阻,电感有何作用,电容串联电阻,电感有何作用 电容并联电阻,电感有何作用,电容串联电阻,电感有何作用,说明原理好吗? 电容并联电感,产生并联谐振,也称为电流谐振,谐振时,LC的谐振阻抗达到最大值;电容、电感中

电感线圈和电容器的并联谐振电路

课前复习 1.谐振条件及谐振频率2.谐振特点(4点)

3.选择性与通频带的关系 第七节 电感线圈和电容器的并联谐振电路 一、电感线圈和电容器的并联电路 1.电路 2.相量图:以端电压为参考相量 3.讨论 (1)当电源频率很低时,电感支路中阻抗较小,结果电路中电流较大。 (2)当电源频率很高时,电容支路中阻抗较小,结果电路中电流仍较大。 (3)在上述频率之间总会有一频率使电感支路中电流与电容器中电流大小近似相等,相位近似相反,电路中电流很小,且与端电压同相,这种情况叫做并联谐振。 二、电感线圈和电容器的并联谐振电路 1.谐振时的相量图 2.谐振的条件 (1)推导I C I RL sin j C X U 2 2L X R U +2 2 L L X R X + 整理后可得 (2)电路发生谐振的条件 ω0C 2 2 020L R L ωω+——电路发生谐振的条件

(3)谐振频率ω02 2 1L R LC - 当ω0L >>R 时, ω0>>R/L, ω0 LC 1 ;f 0 LC π21 3.谐振时电路的特点 (1)电路的阻抗最大,且为纯电阻 |Z 0| RC L (2)电路中电流最小,且与端电压同相 I 0 Z U L URC (3)电感和电容上的电流接近相等,并为总电流的Q 倍。在一般情况下,ω0L R ,R 可忽略不计,则 I C I RL L X U 220L U ωR L 0ωR R L 0ωLCR L U 2=R L 0ωRC L U =Q I 0 Q =R L 0ω—— 电路的品质因数 并联谐振和串联谐振的谐振曲线形状相同,选择性和通频带也一样。 例1:如图所示电感线圈与电容器构成的LC 并联谐振电路,已知R = 10 W ,L = 80 mH ,C = 320 pF 。 试 求:(1) 该电路的固有谐振频率f 0、与谐振阻抗|Z 0|;(2) 若已知谐振状态下总电流I = 100 mA ,则电感L 支路与电容C 支路中的电流I L 0、I C 0为多少? 解:(1) mA I Q I I K R Q Z R L Q MHZ LC f s rad LC C L 51051010050)2(2525000105050 10 10801025.6110 320108021 21 /1025.61032010801 1)1(3600022066012 6 0612 60=?=??==≈Ω =Ω=?===???===???= = ?=???==-------ωππω 例2 在图示的并联谐振电路,已知谐振角频率为5×103 rad/s ,品质因素为100,谐振时阻抗为2K Ω,求电路的参数R 、L 和C 。 解:因为在一般情况下,ωL>>R ,所以 LC 10 = ω 即 RC L R L R L R Z = =+=2202 2020ωω 则 R Q Z 20=

各种继电器图形符号与作用、特点

6.2.4继电器 在机电控制系统中,虽然利用接触器作为电气执行元件可以实现最基本的自动控制,但对于稍复杂的情况就无能为力。在极大多数的机电控制系统中,需要根据系统的各种状态或参数进行判断和逻辑运算,然后根据逻辑运算结果去控制接触器等电气执行元件,实现自动控制的目的。这就需要能够对系统的各种状态或参数进行判断和逻辑运算的电器元件,这一类电器元件就称为继电器。 继电器实质上是一种传递信号的电器,它是一种根据特定形式的输入信号转变为其触点开合状态的电器元件。一般来说,继电器由承受机构、中间机构和执行机构三部分组成。承受机构反映继电器的输入量,并传递给中间机构,与预定的量(整定量)进行比较,当达到整定量时(过量或欠量),中间机构就使执行机构动作,其触点闭合或断开,从而实现某种控制目的。 继电器作为系统的各种状态或参量判断和逻辑运算的电器元件,主要起到信号转换和传递作用,其触点容量较小。所以,通常接在控制电路中用于反映控制信号,而不能像接触器那样直接接到有一定负荷的主回路中。这也是继电器与接触器的根本区别。 继电器的种类很多,按它反映信号的种类可分为电流、电压、速度、压力、温度等;按动作原理分为电磁式、感应式、电动式和电子式;按动作时间分为瞬时动作和延时动作。电磁式继电器有直流和交流之分,它们的重要结构和工作原理与接触器基本相同,它们各自又可分为电流、电压、中间、时间继电器等。下面介绍几种

常用的继电器。 1.中间继电器 中间继电器是用来转换和传递控制信号的元件。他的输入信号是线圈的通电断电信号,输出信号为触点的动作。它本质上是电压继电器,但还具有触头多(多至六对或更多)、触头能承受的电流较大(额定电流5A~10A)、动作灵敏(动作时间小于0.05s)等特点。中间继电器的图形符号如图6.28 所示,其文字符号用KA 表示。 中间继电器的主要技术参数有额定电压、额定电流、触点对数以及线圈电压种类和规格等。选用时要注意线圈的电压种类和 规格应和控制电路相一致。 图6.28 中间继电器的图形符号 2.电压继电器 电压继电器是根据电压信号工作的,根据线圈电压的大小来 决定触点动作。电压继电器的线圈的匝数多而线径细, 使用时其线圈与负载并联。按线圈电压的种类可分为交流电压继 电器和直流电压继电器;按动作电压的大小又可分为过电压继电 器和欠电压继电器。

并联电路中的电阻关系

四、并联电路中的电阻关系 五、欧姆定律的应用 【学习要求】 1.知道什么是并联电路,能区别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2.理解并联电路中各个导体的电流、电压、电阻跟电路的总电流、总电压、总电阻的关系。 3.能运用欧姆定律求解并联电路的常见问题。 【知识讲解】 一、知识回顾 1.电路的联接有两种基本方式,一种是将元件逐个顺次地联接起来,叫做串联;另一种是将元件并列地连接起来,叫做并联。 2.串联电路电流无分支,并联电路中电流要分成两条或多条支路;串联电路可以同时控制,而并联电路可以分别控制。 二、并联电路 1.问题的提出 修电子仪器时,需要一个5千欧的电阻,而手头只有20千欧、10千欧等多个电阻,那么可以把20千欧或10千欧的电阻组合起来代替? 并联电阻的知识,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这类问题,也可以用几个阻值大一些的电阻组合起来形成一个总电阻来代替一个阻值小的电阻。 2.电阻的并联,把几个电阻并列地连接起来叫电阻的并联.如图 我们学过并联电路的部分特点 a. 并联电路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的电流之和 I =I 1+I 2 b. 并联电路里,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 U =U 1=U 2 利用上面并联电路中两个特点和欧姆定律,可以推导出电阻并联后的总电阻与各个电阻之间的关系。 如图所示: 设并联电阻的阻值为R 1、R 2,并联后的总电阻为R ,由于各支路的电阻R 1、R 2两端的电压都等于U , 根据欧姆定律,可求得: 支路电流1 1R U I = 和 22R U I = 干路上的电流R U I = ,其中R 为并联电路的总电阻 ∵ I =I 1+I 2 即2 1R U R U R U + = 又∵ U =U 1+U 2 故211 11R R R + = 3.结论:这表明并联电路的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之和。 提出的问题,现在可以知道了,把两只10千欧的电阻并联起来就可以得到5千欧的电阻了。 从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来看,把几个电阻并联起来,总电阻比任何一个电阻都小,这相当于增大了导体的横截面积。 三、对2 11 11R R R + =的理解 ①并联电路的总电阻比任何一个分电阻都小,即:R <R 1,R <R 2,可以理解为电阻并联时,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横截面积,而横截面积越大,导体电阻越小;例如,一个6欧和一个3欧的电阻并联后,总电阻为2欧,小于任何一个并联电阻。 ②并联电阻越多,相当于横截面积越大,所以总电阻越小;例如,一个6欧、一个3欧和一个2欧的电阻并联后,6欧与3欧的等效电阻为2欧,再与2欧的电阻并联,总电阻为1欧,同样小于任何一个并联电阻。 ③如果并联电路的某一个电阻变大,此时总电阻也会变大。一个6欧和一个3欧的电阻并联后,总电阻为2欧;当用另一个6欧的电阻代替3欧的时,等效电阻变为3欧,变大了。

时间继电器图形符号

继电器: 继电器(英文名称:relay)是一种电控制器件,是当输入量(激励量)的变化达到规定要求时,在电气输出电路中使被控量发生预定的阶跃变化的一种电器。它具有控制系统(又称输入回路)和被控制系统(又称输出回路)之间的互动关系。通常应用于自动化的控制电路中,它实际上是用小电流去控制大电流运作的一种“自动开关”。故在电路中起着自动调节、安全保护、转换电路等作用。 时间继电器: 时间继电器是指当加入(或去掉)输入的动作信号后,其输出电路需经过规定的准确时间才产生跳跃式变化(或触头动作)的一种继电器。是一种使用在较低的电压或较小电流的电路上,用来接通或切断较高电压、较大电流的电路的电气元件。 时间继电器是电气控制系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元器件,在许多控制系统中,需要使用时间继电器来实现延时控制。时间继电器是一种利用电磁原理或机械动作原理来延迟触头闭合或分断的自动控制电器。其特点是,自吸引线圈得到信号起至触头动作中间有一段延时。时间继电器一般用于以时间为函数的电动机起动过程控制。 时间继电器的主要功能是作为简单程序控制中的一种执行器件,当它接受了启动信号后开始计时,计时结束后它的工作触头进行开或合的动作,从而推动后续的电路工作。一般来说,时间继电器的延时性能在设计的范围内是可以调节的,从而方便调整它的延时时间长短。单凭一只时间继电器恐怕不能做到开始延时闭合,闭合一段时间

后,再断开,先实现延时闭合后延时断开,但总体上说,通过配置一定数量的时间继电器和中间继电器都是可以做到的。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电子式时间继电器在时间继电器中已成为主流产品,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电子智能式数字显示时间继电器,具有多种工作模式,不但可以实现长延时时间,而且延时精度高,体积小,调节方便,使用寿命长,使得控制系统更加简单可靠。 选用时间继电器时应注意,其线圈(或电源)的电流种类和电压等级,按控制要求选择延时方式、触点形式、延时精度以及安装方式。 分类: 按其工作原理的不同,时间继电器可分为空气阻尼式时间继电器、电动式时间继电器、电磁式时间继电器、电子式时间继电器等。 空气阻尼式时间继电器利用空气通过小孔时产生阻尼的原理获得延时。其结构由电磁系统、延时机构和触头三部分组成。电磁机构为双口直动式,触头系统为微动开关,延时机构采用气囊式阻尼器。 电子式时间继电器 电子式时间继电器是利用RC电路中电容电压不能跃变,只能按指数规律逐渐变化的原理,即电阻尼特性获得延时的。 特点:延时范围广,最长可达3600 S,精度高,一般为5%左右,体积小,耐冲击震动,调节方便。 电动机式时间继电器 电动机式时间继电器是利用微型同步电动机带动减速齿轮系获得延时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